S.U.C.C.E.S.S. Evergreen News《中僑新天地116期》11月2024年

Page 1


中僑新天地第116期

訂閱電子版新聞信 敬請掃碼:

寄哀思 憶深情「中僑之母」今秋安詳辭世

月讀詩林:童眼舊香江——徙置區風光

食在四方:不同橄欖油的獨特用途 溫故新風:人生的感悟

From the Editor

編輯寄語

親愛的讀者、作者和義工朋友們,

大家好。本月我們沉痛地跟大家通告,中僑 聯合創始人,新天地編輯顧問,深受大家尊敬和 愛戴的社區領袖葉吳美琪女士(Maggie Ip)在這 個秋天安詳辭世。

相信很多人都對熱情開朗的「葉太」印象深 刻,新聞發出後,感念她的語言和文字絡繹不 絕,令人感動。本刊特別整理了相關資料,今期 專題特別報道,獻給葉太和她的家人,向他們表 達最深切的問候和安慰,也給大家一份感動和鼓 勵,感謝葉吳美琪女士帶給我們社區的積極貢 獻,激勵我們繼承她的精神品格,繼續為公共服 務貢獻力量。

此外,我們副刊內容中有諸多睿智作者的精 彩隨筆、短文,希望陪伴您渡過一段舒適,愉悅 的閱讀時光。感謝您的持續關注。

和順安康

我們的願景

中僑編輯部謹識

共建一個充滿活力的加拿大社會,大家 在這裡蓬勃發展,並為包容社區做出貢獻。

我們的使命

中僑互助會通過提供服務和倡議活動, 使大家有能力在加拿大實現個人目標,創建 新生活,並幫助大家提升歸屬感,追求自 立、福祉和優質的生活。

Table of Content 本期目錄

寄哀思憶深情「中僑之母」今秋安詳辭世 03 贊芳華彰善舉 生命活力燦爛笑容永留存 時事專題

2024慈善星期二 GivingTuesday 全球捐贈日 攜手關愛長者

心裡熱線義工專欄--淺談孤獨感

文藝休閒 生活資訊

礦物質:營養技能、攝入秘訣與維穩之道 14

月讀–童眼舊香江:從置區風光

溫故/新風–把生命奉獻給社會的人

靚太廚房–靚太廚房輕美食:青團

營養樂趣–11

歌影劇場–近期精彩電影推介

贊芳華彰善舉 生命活力燦爛笑容永留存 寄哀思 憶深情「中僑之母」 今秋安詳辭世

她德高望重,是倍受尊敬的社區領袖,她亦和藹可親,是平易近人的臨家阿姨(Auntie Ip);她聰敏睿智, 參與和帶領有志人士一同開創加拿大新移民服務的先河;她積極踴躍,出任溫哥華市議會議員為華裔社群和新移 民群體爭取正當權益;她良善熱情,親力親為的關懷體諒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個人。

2024年,10月金秋。一個陽光燦爛的週三上午,中 僑互助會創會主席,華裔社區傑出民意領袖葉吳美琪 (Maggie Ip)女士辭世的消息傳來,像清冷的秋風拂 過漫山紅葉,帶給大家無限哀思,悲傷、回憶、不捨、 感謝……紀念Maggie的文字和問候如飄落的紅葉繽紛而 來,各種因緣際會認識Maggie的人們分享自己與她接觸 的經歷,或長達幾十年的至交老友,或僅有幾面之緣的 初遇新朋,字字真摯深情,令人感動不已。字裡行間, 折射出一個致力於積極奉獻,愛滿人間的豐碩人生。

一 曲折經歷開啟傳奇人生 葉吳美琪(Maggie Ip)於1943年出生於上海,之 後隨家人遷徙至香港,在那裡讀書長大,並與1966年 來到加拿大渥太華攻讀教育學碩士學位。大學期間遇到 同為留學生的葉承基(Kelly Ip),也就是她之後陪伴 一生的人生伴侶。畢業之後,她在聯邦政府任職一段時 間,然後因家庭需要跟隨Kelly遷到溫哥華,並在這裡 全身心投入公共服務。她先後任職過中學語文教師,YWCA理事會義工,中僑互助會創會主席,溫哥華市議會 議員,並在三年之後回到她為之奉獻一生的中僑,甚至 在80歲高齡的時候依然活躍在社區一線,參與各種慈善 活動,直到在今年六月的活動中暈倒就醫。可謂是工作 到人生的終點,用生命之光全力照亮他人。

上海、香港、加拿大三地的生活經歷使Maggie能夠 熟練地講上海話、廣東話、普通話和英語,熱情開朗又 樂於助人的性格使她無論在人生哪一個階段,做甚麼樣 的工作,都把為社會服務作為第一準則。

在眾多緬懷Maggie的留言中,很多 人都提到對她積極樂 觀的生活態度、標誌 性的爽朗笑容印象深 刻。

不論如何複雜困 難的局面,她總能看 到積極的一面,提出 建設性的意見來解決 問題,並身體力行的 帶領大家迎難而上, 給困難之中的人們帶 來曙光。

緬街321號的中僑互助會第一間辦公室內,第一排左三位葉吳美琪。

二 將心比心用愛成就事業

Maggie曾經多次講述創建中僑的心路歷程。20世紀 60、70年代,大批新時代的香港移民來到加拿大,但 是因為各種原因面臨重重困難。不少人心灰意冷就此回 流,也有人雖留下卻也舉步維艱。面臨困難,抱怨不公 是容易的,改變現狀卻很難,更不用說變革社會習俗慣 例。對此Maggie曾這樣講述:

「1971年加拿大發佈多元文化政策。在多元文化政 策之下,各種不同文化、宗教和族群的加拿大人都有平 等的責任跟待遇。在我們來看,新移民來到,他們也應 該得到同樣的待遇,政府不能夠因為語言障礙的問題而 拒絕提供服務,而是應該想辦法去解決這些問題。因為 對於這些有選擇能力的移民來說,如果不能實現他們的 期望他們就會選擇回流。所以一方面加拿大有對新移民 服務的責任,第二就是加拿大接受移民的政策,也是希 望能留住新移民,移民來了又流失是一種經濟和社會層 面的損失。所以我們總結以上兩個原則,寫了一篇論文 《Chinese Connection》,這也是為甚麼中僑的logo是 兩條橋。我們需要有一個中間的橋樑,把政府和主流社 會跟新移民鏈接起來。政府不可能在短時間就提供全部 的服務,新移民也需要有針對性的培訓,所以我們的期 望就是有一個機構充當中間的橋樑,能夠一方面給新移 民支援,語言培訓,本地資訊和知識,同時來講,也幫 助政府和本地其他社會服務機構能夠多了解新移民,改 進服務的方式。」

就這樣,Maggie聯合14名社區熱心人士在1973年初 創中僑互助會,並於當年11月在緬街(Main St.)一個 300多呎的小辦公室裡正式開始辦公。(接下版)

李育嬌

本 月 專 題

Maggie帶領創立和長期支持的《中僑新天地》慶祝38週年

三 與時俱進穿越時代變遷

Maggie與《中僑新天地》有著不解之緣。中僑互助 會成立之初,收到華社民眾熱情響應,業務很快發展壯 大。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Maggie了解到很多華裔長者 和家屬因為語言障礙很難從本地報刊媒介獲得與自己生 活息息相關的訊息,華人極需自己的媒介平台。一群文 化界人士有心於此,Maggie藉有在聯邦政府的工作經 驗,主動為大家出謀劃策尋找支持。於是他們在中僑支 持下,得到聯邦「新境界」項目(New Horizon Program)資助,於1985年創刊《松鶴天地》,一經出版就 受到社區民眾的積極響應,從初創刊8版到最多時候30 多版,發行量一度超過萬份。

三年之後,聯邦資助到期,《松鶴天地》遭遇停刊 風險,Maggie又聯絡眾人籌款出力,成立松鶴之友會, 為順利出刊提供支持,同時也豐富社區活動,鼓勵社交 聯絡,舉辦唱歌、舞蹈、繪畫、旅遊等興趣小組,成為 華社一時之風尚。松鶴天地的會員們出遊天南地北,總 喜歡帶上一冊《松鶴天地》,與著名景點合影,因此本 刊的「足跡」甚至到過東非大草原和南極大陸,甚是 有趣。Maggie和Kelly的旅行照片中,也必有《松鶴天 地》相伴。

葉氏伉儷攜手同心走過半個世紀,一同給朋友們發出新年問候。

Maggie在中僑互助會會友(s.u.c.c.e.s.s. alumni)晚宴獲得表彰

三十多年,時代巨變,《松鶴天地》也審時度勢, 於2015年更新為《中僑新天地》,以更新的版面和內容 與讀者見面。Maggie本人作為名譽顧問,每月編輯會議 必到,提出的建議精準詳細,可見是仔細閱讀了每一期 刊物的。她還親自負責一個版塊「中英對對碰」,以詼 諧有趣的方式教大家簡單實用的英文短語,分享生活小 智慧。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長者為主力義工團隊的 《中僑新天地》出版發行遭遇重創。編輯部不得不調整 策略轉變方向。Maggie思路靈活廣泛,全力支持編輯部 將月刊轉為線上出版的決定,並積極適應和分享鏈接給 她所有認識的朋友們。當時一度失聯的讀者們也漸漸找 回新的閱讀方式,中僑社區服務部門開創長者線上網絡 教學課程,幫助他們學習如何通過網路閱讀,和處理常 見事務。

四 不遺餘力獻身慈善事業

近年來,更多的人認識Maggie都是通過社區慈善活 動現場遇到的。她雖然年事已高,但看上去總是精神飽 滿,神采奕奕。這位能在中文普通話、廣東話和英語之 間流利切換,對社區事務了如指掌,講話流利風趣,鼓 舞人心的「可愛老太太」總能讓人眼前一亮。

無論是「中僑星輝夜」、「中僑百萬行」等中僑的 重大活動,亦或是其他友好機構組織的慈善活動,只要 是為社區服務,為弱勢群體發聲,或者支持和教育下一 代,Maggie都會大力支持,並積極參加。她那標誌性的 爽朗笑容和娓娓道來的親切態度讓與會人士感到如沐春 風。

Maggie曾經說過做慈善是她一生熱情所在。從照顧 初來乍到得新移民融入,到處理紛繁復雜的家庭事務, 還有關懷移民二代的成長,以及移民長者本地養老的生 存現狀,她將自己一生的智慧和精力全都奉獻給了自己 熱愛的慈善事業。

加拿大是世界知名的移民國家,也是很多人引以為 傲的第二故鄉。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雖然背景來歷各不 相同,但都渴望在這個多元文化的新世界創建自己的新 生活。Maggie不僅是華裔社區的榜樣和驕傲,也是加拿 大多元文化繁榮社會的傑出社區領袖,她參與開創的事 業將延續的更加寬廣,她的故事將會被後來人永遠銘 記!◇

懐懷念我最敬愛的葉吳美琪

十月九日從電台新聞報導得悉,中僑互助會創會主 席葉吳美琪(Maggie)遽然離世的消息,令我感到十分 傷感,頓時腦海中不停浮現昔日曾與Maggie共事的幕幕 片段。

認識Maggie差不多40年了,當時我剛移民加拿大不 久,受聘於中僑互助會,負責創辦一份月報《松鶴天 地》(即現今的《中僑新天地》)。該份特別為華裔移 民而設的免費報紙,39年來在困難中成長,至今仍然屹 立不倒,Maggie實在居功至偉。

猶記得《松鶴天地》出版三年後,由於不再獲得政 府的資助,面臨停刊的危機,Maggie與幾位義工向理事 會力爭,才得以延續出版,及後在1991年更與多位熱心 人士組織「松鶴之友」,為該報籌務出版基金。記得當 時Maggie曾說:「我們無論如何都要想盡辦法將這份刊 物繼續維持下去。成立松鶴之友,見到社區人士都踴躍 支持,更加肯定了《松鶴天地》有存在的價值。」

Maggie就是這樣全程投入支持月刊的出版,她身體 力行,多年來擔任該報的編輯顧問,每月均參與內容 的構思和策劃,她深遠獨特的見解,不辭勞苦的帶領義

工們繼續努力,令月刊從不脫期。她也樂於聆聽,面對 種種挑戰從不氣餒,帶領編委會有建設性地解決各種問 題,從招募義工,更改報刊名稱及籌募經費等,Maggie 均積極參與和推動,她無私奉獻的心力,令一衆義工們 深感敬佩。

中僑互助會成立至今已有51年,其創會精神為:關 懷別人,共同分享,服務社羣。身為創會主席的Maggie,與各屆理事、職員及義工們共同努力,為新移民 提供妥善的安頓服務,包括語言及職業培訓,家庭輔導 及耆老護理服務等等,使他們克服各種障礙,得以在加 拿大自立自強。被譽爲「中僑之母」的Maggie,畢生不 辭勞苦的帶領著中僑,創造了中僑今天的成就,也實踐 了當初她創立中僑的抱負。

Maggie的離世實在教人哀傷,也是社區一大損失, 但她獻身社會的崇高精神,永遠是我們的模範。她熱誠 的情操和燦爛的笑容,也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1993年葉吳美琪(左 三)出席《松鶴天 地》八週年報慶聚 餐,與中僑行政總裁 陶黃彥斌女士(右 三)、筆者(右二) 及義工合照。

松鶴之友每次籌款活 動,Maggie (左四) 均出錢出力,與松鶴 之友執委們共襄善 舉。

陳吳乃姸 前中僑出版部經理

每年為《松鶴天地》籌募經費,Maggie都鼎力支持。

圖示報慶十週年Maggie與夫婿葉承基支持義賣梁石峰老師的 《頑石心印》詩集。

1994年松鶴之友舉辦 「松風鶴舞敍藝星」 籌款大匯演,Maggie 與 嘉賓出席記者招 待會,致力為月刊籌 募經費。

中僑出版部每有新書出版,Maggie均前來為義工打氣。

Maggie Ip 的親和力

Maggie Ip(葉吳美琪)從六月發病到十月離世, 才短短四個月時間,大家心中的印象仍是笑聲爽朗、 積極活躍的她。想不到一下子就要離開我們了。

我從1993年起擔任中僑機關刊物《松鶴天地》義務 編輯,對這位「中僑之母」久聞大名,但接觸不多。

直到後來她加入做刊物顧問,每個月有一次一同開編 輯會議。

本來顧問可以是虛名,但她每次都出席會議。從她 的發言知道她曾經細讀過報紙,才能提出問題和意見。

有時她會帶些點心來請大家吃,她自己也開一個學 習英語的欄供稿。

她尊重主持會議的總編,絕不喧賓奪主。

她擔任一個茶局的核心,茶局就叫Maggie Group, 每月聚會一次,成員除她的另一半Kelly Ip外,到齊 有14人左右。各有專長,各有淵源。不談政治,不講 信仰。但話題不輟。我與內子加入較遲,很快融入。

Maggie居處與酒樓相距不遠,很多時步行前來當做 運動。Kelly因為是婚姻註冊官,一日趕幾場,常要遲 到早退。他扮演一個聽話丈夫的角色,給足愛妻面子。

那個和藹可親的

「小老太」(Sweet

Granny)

驚聞Maggie仙逝,心中難以平靜。雖知她已80高 齡,想來是喜壽之年,唯願她在天堂安息。

我與Maggie並沒有太多直接接觸,但在十余年的媒 體工作中,時常在社區活動上碰面。每次見到她,總是 一張滿是喜氣的面容,眼睛笑得彎彎的,像鄰家奶奶般 親切。然而,她舉手投足間又透著干練與颯爽,這些看 似對立的特質,在她身上卻完美融合,給人一種特別的 魅力。我們私下裡常親切地稱她為「那個和藹可親的小 老太」。

離開媒體行業後,我因前同事的推薦,開始為《中 僑新天地》撰稿。當初從未料想會持續多久,沒想到一 晃近十年。這些年裡,記錄孩子的成長軌跡,分享從新 移民到老移民的育兒經歷,無論苦辣甜酸,回頭看時, 覺得這一切都極有意義。這年頭,能長久地堅持做一件 事本身已難得,而這份堅持,多虧了《中僑新天地》的 持續存在,而追溯源頭,又不得不感謝Maggie在1985年 創刊這份報紙。四十載風雨,她在,它在,都是我們的 福氣。

這不是一個終點。願Maggie的家人節哀。她的精神 將繼續影響一代又一代的移民,而她也會在天堂中,繼 續照亮我們的前路。

養樂多 中僑新天地專欄作者

Maggie每次都帶《松鶴天地》(後改名《中僑新天 地》)派給大家。她的笑容和笑聲從來不缺乏。

她從不談論他為中僑和社區做了甚麼重要工作,卻 為組員的問題提供意見。

她性格隨和,肯應邀上台唱歌,我聽她唱過《月亮 代表我的心》。

燦爛的笑容,爽脆的笑聲,完全沒有架子,虛心聆 聽,關心別人,盡心盡責,凝聚成她的親和力。

Maggie,你的貢獻,你的愛,你的榜樣,都會留在 歷史上。

阿濃 作家、松鶴天地前主編和編輯顧問

緬懷葉吳美琪女士

筆者與葉吳美琪女士最初相識時,她是仍在溫哥華 市議會當市議員,時為一九九五年。

回想我當時任溫哥華華埠獅子會會長,正在籌辦卑 詩省第一個幼獅會(LEO CLUB),要物識一位資深演講 嘉賓,腦海裡的首位人選就是葉吳美琪女士,但亦知道 她的工作十分繁忙,不知可否成事。我就只好嘗試發出 邀請信,希望能夠等到好消息。果然不久她便打電話給 我,爽快地答應了。

幼獅會成立當晚,共有30多位BRITANNIA中學學生 成為首屆成員。葉吳美琪女士在她的演講詞中給幼獅們 傳達了意義深遠、終身受用訊息,也給我們這個新成立 的幼獅會打了一支強心針。現場全部成員士氣高昂,高 喊著願盡力為社會義工服務。29年後的今天,當時當刻 的情景,仍然不時浮現在筆者的腦海裡。

永遠感謝葉吳美琪女士為中僑互助會,中僑新天地 和華人社區做出的貢獻。

John Poon 中僑新天地專欄作者

新天地作者紀念留言

深切悼念葉吳美淇女士

永遠懷念你的溫暖笑容 永遠懷念你的悉心指導 永遠懷念你對社會的奉獻精神

陳華英

新天地編輯顧問 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副主席

本 月 專 題

永遠懷念吳美琪女士:

吳美琪女士具有超乎常人的精力與領導 才能,她以悲天憫人的情懷,把自己的 生命與知識奉獻給社會。她創辦的中僑

互助會,數十年來幫助了無數新舊移 民,她是我們的楷模。願她安息。

梁麗芳

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 阿爾伯達大學榮休教授 一生為公益,造福人羣,謹致深 深的悼念,永遠懷念葉吳美琪女 士!

Amy Tin

中僑新天地專欄作者

每次見到她,她都是穿著端莊,迎面笑 人,而且很健談,沒有甚麼架子。雖然 我們算不上深交,她給我的印象,個子 不太高,但非常有魄力,而且是一位既 開朗又謙卑的人,做事認真和積極。

我都很佩服她,身兼重任,壓力雖然很 大,她仍然堅持她的理念,努力為社會 服務。收到她離世消息,甚為惋惜。懷 念她,願她安息 !對Maggie 家人失去致 親深表哀悼,願家人釋懷傷痛。

Dorothy Ho 中僑新天地專欄作者

《 悼葉吳美琪 》 五絕 2024年10月

葉枯留不落,吳地出嫣香 美德光千代,琪花麗八方

松鶴天地作者 司掃

Maggie是我們華裔社區的傑出榜樣。她 胸懷寬廣,樂於助人, 始終將自己的人

生目標建立在為社群為社會服務之上, 成就了一段引領時代的壯闊人生。

能與Maggie相識和共事我感到非常榮 幸,但她的精神和智慧依然長存,鼓勵 我們活出更有意義的豐盛人生! 佚名

(註:因為時間和版面有限,未能盡數收錄,敬請包涵。)

中僑員工紀念留言

Maggie一直是中僑的傑出支持者,從未停止過對我們 的支持。在 Wellness and Active Communities(社區福祉 與健康活動組),我們很榮幸地邀請到她作為嘉賓,定期 在華埠耆英服務協會的活動中發表演講,她還是《中僑新 天地》編輯委員會的成員至今。她非常務實能幹,總是花 時間與我們的許多客戶、會員、義工和工作人員交談。向 Kelly和他們的家人深表哀悼。

附注:Maggie 也是終身學習者的典範,去年她還參加 了我們的電腦學習班。

Jacky Leung

社區福祉與健康活動項目總監

人們都說,世上沒有「如果」。但如果能預先知道,那 天原來是最後一次跟您見面,也許會更珍惜和您的談話 吧?

人們都說,往事會如浮光掠影。

依稀憶起與您初遇,至今尚未弄明白,何以如此嬌小 身軀,蘊藏如此強大力量,能照亮他人,做福社會。感恩 您的無私奉獻。

永遠懷念您的教誨、和藹的笑容及那略 帶魔性的笑聲。

Harry Lee

中僑基金會高級經理

聽到Maggie去世的消息,我深感悲痛。她是如此富有 遠見和靈感,一生都在豐富他人的生活。

我曾有機會與她合作開展了許多與長者護理有關的活 動,她對確保長者們得到最好的護理給予了大力支持和 熱情幫助。就個人而言,她是一位了不起的朋友,我們會 懷念她的智慧、善良和歡笑。我們對葉女士的家人表示最 深切的慰問。

Sinder Kaur

中僑護理服務協會 健康服務行政總監

Maggie用最好的方式感動了許多人。我永遠記得Maggie以愛心支持長者團體的美好時光。她的慷慨和善良向 所有人傳遞了正能量。我向Kelly和葉家人表示慰問,並為 他們祈禱。

Eliza Chang

就業與創業服務總監

聽到Maggie去世的消息,我深表遺憾。她是如此支持 我們,她對機構的寶貴貢獻對我們所有人都產生了持久的 影響。謹致衷心哀悼。

Johnny Cheng 抵境前服務項目總監

聽到這個消息,我感到非常悲痛。Maggie是我們工 作、我們服務的對像和我們支持的社區的熱情倡導者。 她多年來對我們的熱情和持續支持表明了她對幫助加拿 大人的奉獻精神和同情心。她體現了中僑精神,激勵著 我們更好的從事我們的工作。

我對Kelly和他們的家人表示最深切的慰問。同 時,我也要向中僑的所有員工致以最誠摯的擁抱,他們 也對這一損失感同身受……我們將繼續通過我們的計劃 和服務來紀念她。

Ryan Drew

新移民綜合服務總監

Maggie給我們的活動帶來了很多熱情和正能量。她 在工作中很有影響力。她對社區的奉獻精神感動了許多 人,幫助許多人踏上了加拿大的新旅程。我向Kelly和 他們的家人表示誠摯的慰問。我們將永遠懷念她。

Peggy Lau

移民安頓與家庭服務總監

聽到這個消息我感到心情沉重。30多年前,Maggie 善良的心靈、幫助社區的熱情以及她的智慧和勇敢激勵 了我。這就是我與中僑結緣的原因。從那時起,她的信 念就一直活在我的心中,鼓勵我繼續幫助社區和需要幫 助的人。Maggie是我的人生導師。當我對繼續走這條路 感到氣餒時,我就會想起她的話和她的工作,然後就會 重新鼓起勇氣,為我的信念而奮鬥。

她是一位了不起的女士,也是一位強有力的社區領 袖。我們很幸運能受到她的影響。我很榮幸能為中僑服 務,幫助我們的社區變得更加美好。Maggie是中僑的守 護天使!她將永遠活在我的心中!

Ling Chu

移民安頓與家庭服務地區經理

Maggie是一位善良、充滿愛心和智慧的光榮先驅, 她的廚房裡孕育了許多關於中僑的勵志故事。她的故事 將流傳千古。

John Song

謝謝你,Maggie,謝謝你多年前開啟了這一切。

我永遠記得她為中僑所有活動帶來的熱情和歡樂。

Aaron Kilner

移民安頓與家庭服務經理

線上安頓與家庭服務專員 (註:因為時間和版面有限,未能盡數收錄,敬請包涵。)

2024慈善星期二 Giving Tuesday 全球捐贈日 攜手關愛長者

今年的GivingTuesday慈善星期二將於12月3日舉 行,我們誠邀您與中僑基金會一同響應這個意義非凡的 日子。自2012年起,GivingTuesday已成為一個全球性 的善舉活動,連繫來自世界各地的慈善團體、企業和市 民,將行善精神轉化為一個全球性的節日,透過各種方 式參與捐贈與志願服務,支持不同的慈善機構,幫助社 會上有需要的人士。

您的慷慨捐助將為我們的長者服務項目注入新的活 力。這些服務項目專為提升長者的生活質量而設計,包 括健康講座、社交活動、專業護理支援等,幫助他們在 晚年保持身心健康。我們的服務主要依賴社區的捐助, 而其中有許多計劃只獲得部分或完全沒有政府資助,因 此您的支持對我們至關重要。今年,我們的目標是籌集 $25,000,確保這些長者項目能夠繼續運作,惠及更多 需要幫助的長者。

2025中僑星輝夜將於明年3月1日(星期六)晚上在 溫哥華市中心The Westin Bayshore酒店舉行!這場備 受矚目的盛會是年度亮點之一,將齊聚社區領袖、支 持者和合作夥伴,共同度過一個難忘的夜晚,支持我

在這個GivingTuesday,我們不僅邀請您進行捐 款,還希望能夠喚起更多人的行善精神。無論是一次小 額捐款,還是分享我們的活動,都能在這個特別的日子 裡產生積極的影響。讓我們攜手同行,為我們的長者社 區提供更多支持,讓愛心遍佈社區的每一個角落。請立 即捐款,與我們一同傳遞這份關愛與希望,為我們的社 會帶來持久的改變。

網上捐款平台:

歡迎郵寄支票至 28 West Pender Street, Vancouver BC V6B 1R6, 支票抬頭請寫中僑基金會。

查詢:604-408-7228

電郵:fundraising@success.bc.ca

網址:www.successfoundation.ca◇

們所提供的重要服務。當晚活動將包括抽獎和無聲拍 賣,還有特邀嘉賓的精彩表演,您不容錯過!

請密切關注有關門票銷售,無聲拍賣,慈善及 OMEGA名錶獎劵的更多資訊。◇

S.U.C.C.E.S.S.

+1 888-721-0596

中僑中⽂⼼理熱綫以愛⼼、熱⼼和關 ⼼,

免費為華⼈提供電話關懷與幫助, 同時提供社區咨詢等服務

S.U.C.C.E.S.S. Chinese Help Lines provides emotional support and information referral by phone in Mandarin and Cantonese

周 ⾄周⽇,每周七天

Ext.1 國語(Mandarin) Ext.2 粵語 (Cantonese) 內容絕對保密,無需預約

Monday-Sunday 10am-10pm (太平洋時間)

The service is confidential No prior reservation is required

MORE INFORMATION: https://successbc.ca/counselling-crisis-support/services/help-lines/ VOLUNTEER OPPORTUNITIES: chlvolunteer@success.bc.ca

淺談孤獨感

在心理熱線中加拿大生活了幾 年,很常有人對我說「自己也不知 道做甚麼,只好打給你們想找人聊 聊天」;也有人描述「為家庭忙得 團團轉,但獨處時,孤單、空虛, 甚至悲傷感就會襲來」;還有人表 示「儘管每天刷社群媒體,保持對 別人朋友圈的關注,但放下手機 時,孤獨如影隨形」。

孤獨感不僅是獨處的感覺,更 是一種內在與他人、社會甚至自我 之間的疏離感。根據我個人和熱線 接聽的經驗,我總結了三種常見的 孤獨背後的動因:

1.陌生環境下的暫時性孤獨

這種孤獨常見於新移民群體, 尤其是從東方文化背景來的移民 者。由於個人資源難以遷移、技能 暫時無法發揮,加上語言障礙,孤 獨感會加劇。

如果家庭成員未能同時生活在 加拿大,這種孤獨感則更加明顯。

然而,這種孤獨是暫時的。透過積 極參與社區、教會等團體活動,或 利用新移民服務機構如中僑的幫 助,孤獨感可以逐步緩解,融入社 會的過程也會更順利。

2.成長中的必

然孤獨

如今「孤 獨」已成為中 性詞,不代表 消極或病態。 許多來電者提 到我在加拿大 接觸到許多朋 友,在擺脫了 原有控制關係 後,他們獨處 時不感到孤 單。相較於糟 糕的人際關係,能夠自我支持、擁 有內在力量的人反而會用「孤獨」 這把傘為自己撐開一個思考和自我 發現的空間。在這種情況下,孤獨 是一種積極的成長體驗。

3.習得性自我隔離

有些來電者我身邊有一些朋友 自小缺乏父母的關注,逐漸形成 「都靠自己」的模式。成年後,在 親密關係中,常因害怕失望而不敢 依賴他人,導致關係停滯。儘管表 面上看似無所謂,但獨處時,仍感 到孤獨與脆弱。這種現像通常與早 期情感缺失有 關,未被滿足 的需求在成 年後會以「孤 獨」的形式再 次浮現。

人類天生渴望情感連結。當我 們透過壓抑自我或防禦行為來應對 時,違背了這種本性。孤獨感,甚 至被拋棄感,正是這種對立狀態的 反應。

如何審視自己的孤獨感?

孤獨感必須結合個人的背景故 事來理解。我們可以透過以下問題 來更好地審視自己的孤獨感:

有嘗試向可靠的人傾訴感受嗎?

有主動走進真實的社交生活嗎? 能從獨處中感受到平靜力量嗎?

有記錄並整理過自己的孤獨感 嗎?

健康狀況(如睡眠、食慾)是 否因孤獨感而改變?

如果你有類似困擾,歡迎撥打 我們的熱線電話888-721-0596,和 我們聊聊你的孤獨體會。你的感 受,值得被傾聽。◇

有些人因 為自認為的原 因與朋友、同 事疏遠,或覺 得在社交場合 總被誤解,最 後選擇遠離 社交。排除精神健康問題,這類情 況通常源自於認知偏差,這可能源 自於早期失敗的社交經驗被強化, 或是不安全感(如不健康的依附關 係)引發的外在防衛行為。這種認 知模式讓他們更容易誤解他人的行 為,進而加劇孤獨感。

欲知更多讲座 与活动信息 –请订阅中侨电邮

中侨互助会列治文服务中心 十一月份线上与线下讲座及活动 新移民公共教育线上/线下讲座 精彩中僑

日期 时间 线上报名 主题 语言 职员

11 月 5 日(周二) 上午 10 时11:30 时

11 月 6 日(周三) 上午 10 时12 时

11 月 6 日(周三) 下午 1 时2:30 时

11 月 6 日(周三) 下午 5:307:30 时

11 月 15 日(周五) 上午 10 时12 时

11 月 20 日(周三) 上午 10 时12 时

11 月 29 日(周五) 上午 10 时11:30 时

11 月 4 日(周一) 中午 12 时1:15 时

11 月 13 日(周三) 上午 10 时12 时

11 月 27 日(周三) 上午 10 时11:30 时

11 月 1 日(周五) 上午 9:30 时- 1 时

11 月 2 日(周六) 上午 10 时12 时

11 月 5 日(周二) 下午 4 时6 时

11 月 6 日(周三) 上午 9:45 时 – 12:30

11 月 16 日(周六) 上午 11:30 – 3:30 时

11 月 15 日 (周 五)/ 16 日(周六) 上午 10 时11:30 时

11 月 22 日(周 五)/ 23 日(周六)

https://success.jotform. com/242827377062865

https://success.jotform. com/242765605791869

脊椎按摩疗法的益处 (长者互助小组) (线上及线下) 国语 Cindy

如何做好垃圾分类回收 (线上及线下) 英语/ 国语 Kami

https://success.jotform. com/242985502100853 Empower Me: Energy Saving with Bill Reading (Online) English/ Dari Lima

https://success.jotform. com/242967102814861

How to Establish Your Business or SelfEmployment in BC (Online)

English/ Arabic Dahlia

https://success.jotform. com/242857522327864 BC 省住宅租务法例 (线上) 国语 Sharon

https://success.jotform. com/242917010054850

https://success.jotform. com/242525218103850

列治文皇家骑警介绍个人安全知识 (线 上及线下)

幸福退休:向社交隔离及孤独感说「拜 拜」(线上及线下)

英语/ 国语 Michelle

国语 Michelle 新移民就业线上/线下讲座

https://success.jotform. com/242844989638882

https://success.jotform. com/242956875378881

https://success.jotform. com/242844989638882

和雇主面对面: Make a Future: BC 省教 育行业工作 (线上)

英语 Nancy

探索卑诗省劳动力市场信息 (线上及线 下) 国语 Tim

新移民就业须知 (线上)

新移民融入加拿大生活线下活动

https://success.jotform. com/242827016657865

新移民巴士之旅 - 列治文社区资源介绍 及参观 (线下)

https://success.jotform. com/242916316516861 Garden City Lands - Miyawaki Forest 植树活动 (线下)

国语 Nancy

英语/ 国语 Cindy

Ho Tin

英语/ 国语

https://success.jotform. com/242896989584889 Curling in Canada – Explore the Sport of Curling! (In-Person) English/ Ukrainian Slava

https://success.jotform. com/242764107840860

https://success.jotform. com/242864670119865

参观温哥华美术馆 – 年龄无界 (线下) 英语/ 国语/ 粤语 Sharon

Sharon

Blanket BC 志愿者体验活动 – 招募冬季 衣物 (线下) 英语/ 国语

数码软件工具入门线上/线下培训

https://success.jotform. com/242897050836869

上午 10 时11:30 时 https://success.jotform. com/242897050836869

地图应用玩转四方 (线上及线下) 国语 Cross

电子邮箱功能与信箱管理教程 (线上及 线下) 国语 Cross

服务对象为永久居民、受保护人士、公约难民和住家保姆。收到你的线上注册信息后,我们的工作人员会与你联系以确认并核对你的信息。 请准备您的永久居民卡或提供移民文件信息,讲座登录链接会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你。

S.U.C.C.E.S.S. Richmond Service Centre @ #220 – 7000 Minoru Blvd, Richmond BC 604-279-7180 | isiprichmond@success.bc.ca | www.successbc.ca 若欲知各讲座及活动內容请拜访中侨网站- https://successbc.ca/events/ Workshop date/time/venue/topic may subject to changes. Please contact S.U.C.C.E.S.S. Richmond Service Centre for information. Updated: October 25, 2024

身體裡的太極宗師——

礦物質:營養技能、攝入秘訣與維穩之道

礦物質,聽起來 像石頭裡的營養, 雖然含量不多,卻 是維持健康的幕後 主角,被稱為「身 體裡的太極宗師」。它們以「四兩 撥千斤」的智慧平衡著身體各項機 能。今天,讓我們揭開礦物質的面 紗,看看這些隱藏高手的獨特功 用、攝入技巧,以及它們如何在幕 後穩固健康。

一 礦物質家族成員的營養技能

礦物質家族成員,已知的必需 礦物質超過20種,分為常量礦物質 (如鈣、鎂、鉀、鈉、磷、硫、 氯),是維護健康的根基;以及微 量礦物質(如鐵、鋅、銅、硒、 碘)是健康的關鍵助力。它們的重 要性不在於需求量,而在於相互配 合,影響身體各項機能的正常運 作,例如:

1)鈣: 身體的「建築師」,肩 負著讓骨骼和牙齒硬朗的使命,同 時參與肌肉收縮和神經傳導。

2)鎂: 調節肌肉的「柔道大 師」,幫助放松肌肉,預防抽筋, 並參與數百種酶的運作,是幕後 「全能王」。

3)鉀和鈉: 這對「電工兄弟」 負責體液平衡、血壓和神經信號的 傳遞,確保心跳和血壓穩定。

4)鐵: 血液中的「氧氣快遞 員」,將氧氣運送到身體每個角 落。

5)鋅: 免疫系統的「戰鬥機」 ,提升抵抗力,還能幫助預防兒童 挑食厭食。

二 聰明攝取礦物質的訣竅

1)飲食多樣

礦物質無法在體內自己生產, 必須依賴日常膳食和補充劑;它們 在海陸空各種食材和水中「無處不 在」,如同「滿天星」:綠葉菜富 含鎂,紅肉和海鮮是鐵的寶藏,奶 制品是鈣的主力,堅果和種子則是 鋅的好伙伴。足量的礦物質攝入秘 訣是多樣化飲食,將這些「星星」 都納入膳食,為身體提供全面支 持。

2)巧妙搭配

食材的巧妙搭配能提高礦物質 吸收率。例如,鐵與維生素C是「好 哥們」,同吃橙子、或番茄可讓鐵 的吸收率翻倍;維生素D幫助鈣吸 收,二者是骨骼健康「好搭檔」; 而鈣、磷和鎂則是協助骨骼強壯的 「三劍客」 。

3)減少烹調流失

礦物質含量本就低且易流失, 骨頭湯的鈣與白水相近。過度烹煮 會讓鎂流失,油炸或燒烤會使鋅減 少,精制食品則損失鉀。聰明的做 法是選擇適當的烹飪方式,盡量保 留礦物質的精華。

總之,礦物質在食材中廣泛分 布但含量低,在身體運作中易被消 耗,現代生活也加速了它們的流 失。因此,在飲食不均衡時,應及 時補充膳食補充劑,以維持身體健 康平衡。

三 礦物質的維穩之道:協同和拮抗 礦物質「宗師」的門徒個個身懷 絕技,它們在身體裡的「功夫」並 非獨立施展。相互之間,有的默契

合作,有的則是競爭對手,維穩的 關鍵在於協同與拮抗的精妙平衡。

1)協同:

例如,鐵和銅常常互相依賴。缺 鐵的人通常也缺銅,銅不足會阻礙 血紅蛋白的合成,影響鐵的吸收與 利用。因此,補鐵時適量攝入銅有 助提升鐵的效果。

2)拮抗:

如鐵和鋅,二者在腸道中競爭 吸收,是資源爭奪的「冤家」。另 外,鉀和鈉在血壓調節中呈拮抗關 系,鉀可抵消鈉的升壓作用。因 此,高血壓患者應減少鈉的攝入, 並適量補充鉀。

3)協同與拮抗:

鈣和鎂是「太極雙俠」,共同調 節肌肉和神經功能。當鈣過量時, 鎂會出面幫助放松肌肉,防止僵硬 和抽筋。

礦物質看似低調,卻都是「太 極高手」,憑借各自的營養技能和 協同平衡,靈活調節身體機能。通 過多樣化的食材和巧妙的搭配與烹 飪,確保攝入足夠的礦物質,讓這 些高手各司其職、又相互配合,聯 手打造穩健、和諧的身體。◇

芳芳,70後,本科到博士的專業:中 藥學、藥物分析和生物制藥工程。曾經擔任 大學教師,後來接觸營養,認識到了營養與 醫學之間的差異,也看到了許多人在保養方 面存在的誤解。

喜歡研究中醫養生的底蘊,同時也關注 現代營養學的不斷發展。希望融合所學的中 醫藥及營養知識,關於健康的基本邏輯、疾 病本質、慢性病康復、膳食營養與營養補充 等知識分享給更多人。

骨質疏鬆症

骨骼的強度取決於骨密度(bone density)及骨骼結構(bone architecture)。一般人的骨量大約在30 歲會達到最高峰,之後骨量逐漸減 少。女性停經後因為雌激素(estrogen)減少,骨骼流失速度會加快。

如果骨頭流失過多,使得原本緻密 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 鬆的現象,使得骨骼變得脆弱,就 是所謂的「骨質疏鬆症」。

沉默的疾病

絕大多數的骨質疏鬆症的病人 並沒有明顯的症狀。一般而言,它 不會像膝蓋和腰椎退化那樣,導致 膝蓋和背痛。有些中高齡患者,可 能只有出現身高變矮、駝背的外觀 變化。患者平常不會覺察到它的存 在,大多不以為意,但是只要一個 輕微跌倒,或是突然過猛外力,如 彎腰搬運物品,就可能造成骨折。

常見骨質疏鬆相關的骨折多位於脊 椎和髖關節。脊椎骨折後塌陷是引 致駝背的原因。骨折後引發嚴重的 疼痛,無法行動,往往導致長期殘 疾,影響生活質素,甚至致命的併 發症。因此,如何減少骨流失所引 致的骨折風險才是骨質疏鬆症治理 的重點。

營養補充

加拿大骨質疏鬆症 (Canada Osteoporosis)專家小組於2023年發出 新的建議指引【1】。當中建議所有 停經後的女性和50歲以上的男性從 日常飲食中多攝取鈣。高鈣含量的 食物包括乳製品例如乳酪和牛奶、 深綠葉蔬菜例如西蘭花,菠菜和羽 衣甘藍, 和軟骨可食的魚肉例如 罐裝連骨沙丁魚和鮭魚。值得一提 的是這指引並沒有建議額外的鈣質 補充劑。此外,維他命 D(也稱維 生素D)對維持骨骼健康十分重要。 它是一種加強鈣吸收的維他命,從 而幫助骨骼生長強健。停經後的女

性和70歲以上的男性的每天維他命D 建議攝取量為800國際單位(IU)。夏 季期間,一般人士可透過陽光照射 來促進皮膚轉化一種化學物質,產 生自身所需的維他命D。可是,加拿 大一般冬季日照時間短,而從日常 飲食中較難攝取足夠的維他命D。因 此,這指引建議所有50歲以上的人 士每天攝取400IU的維他命D添加補 充劑。

運動鍛煉

運動鍛鍊是預防和治理骨質疏 鬆另一個重要的元素。它的作用在 於增加平衡力,減緩肌肉流失,以 及跌倒和骨折的風險。這指引建議 每週最少兩次的平衡運動和力量訓 練。平衡運動的例子如太極,墊腳 尖和單腳站立等。力量訓練是抵抗 重力包括自身體重甚至重物,例如 下蹲,推牆和坐姿划船等。每項運 動可重複8-12次為一組合。

其他措施

此外,指引也建議70歲或以上 沒有特定風險因素的人士,和50到 69歲有特定風險因素的人士,接受 骨質密度檢測(bone density scan/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特定風險因素包括抽 煙、酗酒、口服類固醇,次發性骨 質疏鬆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父母髖 關節骨折的病史,和個人骨折的病 史等。指引也建議特定群組的病人 使用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對象包 括:

- 年紀70歲或以上且確定有骨質 疏鬆,或

- 十年骨質疏鬆相關骨折風險為 20%或以上,或

- 曾有骨質疏鬆相關骨折包括脊 椎或髖關節骨折的病史。

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在近年有 許多新的發展,而研究顯示它們都 能有效減低骨折的風險。可是,不

文:李嘉樂醫生

同的藥物都有副作用的可能性,例 如常用的口服雙磷酸鹽類藥物(bisphosphonate)有機會導致腸胃不 適。連續長期使用五至十年則可能 引發罕見的不良反應如顎骨壞死和 股骨骨折。某些較新的藥物可避免 這些罕見的副作用,但價格也較為 昂貴。

總結而言,骨質疏鬆是一種沉 默的疾病,多影響停經後的女性和 一般年紀較大的病人。骨質疏鬆治 療的要點包括治療的目標–預防骨 折;非藥物的建議–包括高鈣和維 他命D的攝取,以及平衡運動和力量 訓練;還有藥物的需要性,選項, 和利與弊。筆者建議如果讀者有任 何相關的問題,可以向其家庭醫生 提出查詢。

Reference:

1. Morin SN, Feldman S, Funnell L,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management of osteoporosis and fracture prevention in Canada: 2023 update. CMAJ. 2023;195(39):E1333-E1348. doi:10.1503/cmaj.221647◇

李嘉樂醫生,加拿大健康促進 理事會理事。2020年香港大學醫科 畢業,現為加拿大卑詩大學 (UBC)家 庭醫學駐院醫生。

加拿大健康促進會是註冊非牟 利團體,包括具有不同專業背景的 醫療專業人士,藉著教育、支援及 倡導,提升加拿大全體國民的身心 健康。網址: https://www.healthleader.ca/ 。 如需更多資訊, 請致電: Eileen 778.998.4516

通過鍛煉降低摔跤或骨折風險 力量訓練 至少2天/每周

▶ 鍛煉腿部、手臂、胸部、雙肩和腰背部

▶ 利用體重抵抗重力、彈力帶或者重物*

▶ 每項鍛煉重複8 - 12次

平衡鍛煉 每日

▶ Tai Chi、舞蹈、用脚尖或者脚跟走路

嘗試從以下途徑開始:

YMCA/社區中心的健身班

向某位物理治療師/運動學專家諮詢 與Osteoporosis Canada聯絡

坐姿划船

▶ 站在一個穩固的椅子、檯子或者墻壁旁邊,嘗試(從易到難): 站立時,將體重從脚跟轉移到脚尖;雙脚一前一後站立; 單腿站立;在假像的一條綫上行走

姿勢意識 每日

▶ 輕輕內縮下巴,幷微微挺胸

▶ 將鎖骨想像爲兩個翅膀 - 微微展開您的“翅膀”,但不要將雙肩 向後移動。

有氧運動 至少150分鐘/每周

▶ 中度或者劇烈運動*至少10分鐘*

▶ 您應該感到心跳加快,呼吸更加困難

▶ 運動時可以講話,但不要唱歌

雙脚一前一後站立

正確 不正確 單腿站立

實例:

快走

跳舞

慢跑

有氧運動健身班

*如果您發生過脊柱骨折,請在使用重物之前,向物理治療師/運動學專家諮詢,幷選擇中度而不是劇烈的有氧運動。

有問題嗎?需要免費的有氧運動小册子嗎? 請聯絡Osteoporosis Canada:英文1 800 463 6842 / 法文 1 800 977 1778 或訪問 www.osteoporosis.ca

查找一位接受過Bone FitTM 培訓的教練:英文 1 800 463 6842 / 法文 1 800 977 1778 或訪問 www.bone昀椀t.ca

力量訓練(更多實例)至少

其它訓練包括:

▶ 垂直向上拉伸

▶ 登上臺階

2天/每周

垂直向上拉伸

什麽是脊椎保護策略?

登上臺階

脊椎保護策略有助于“保護”脊椎免受損傷。當我們快速或反復向前彎曲或者扭動脊椎時,或者當我 們舉起重物,向前彎腰(例如系鞋帶)或者軀幹向側面大幅度扭動時,有可能會發生脊椎損傷。

當手裏有重物(例如拿著很重的食品,或者抱著孩童)時,彎腰或者扭動身體也有損傷脊椎的風 險。

脊椎保護策略:

▶ 讓您的臀部和膝關節彎曲,而不是脊椎彎曲

▶ 使整個身體彎曲,而不是扭轉您的脊椎

利用一個凳

子來系鞋帶

想瞭解更多信息嗎?

移步轉體

Osteoporosis Canada 已經開發了一些工具,幫助您通過鍛煉降低骨折的風險! ▶ 下載免費小册子、一頁總結以及其它一些工具 ▶ 觀看有關鍛煉、平衡訓練和安全有氧運動的視頻 ▶ 觀看專業研究人員的網絡廣播節目

h琀琀p://www.osteoporosis.ca/osteoporosis-and-you/too-昀椀t-to-fracture/

不能上網?沒問題!只需撥打以下熱綫電話,即可預訂免費小册子。

我們無意用這個指南中包括的信息代替健康專家的建議。對于哪些是最適合于您的鍛煉方式,請向您的醫療保健提供 者或者物理治療師諮詢。

有問題嗎?需要免費的有氧運動小册子嗎? 請聯絡Osteoporosis Canada:英文1 800 463 6842 / 法文 1 800 977 1778 或訪問 www.osteoporosis.ca 查找一位接受過Bone FitTM 培訓的教練: 英文 1 800 463 6842 / 法文 1 800 977 1778 或訪問 www.bone昀椀t.ca

陳慧敏醫生

心臟是身體最勤 勞的器官。在我們有 生之年,心跳都不會 停止,只在兩次跳動 之間稍作休息。不過很奇怪,大部分 時間,我們只知道他存在,卻不會特 別去理會他,更壞的是,沒有好好去 愛惜他。

要怎樣善待心臟呢?最基本的, 是要確保他有足夠營養,那麼就要維 持他的血管暢通。現代人吃得太多, 運動太少,日積月累,令提供血液給 心臟的冠狀動脈閉塞,心臟肌肉因缺 乏營養而壞死,造成心臟病發作,甚 至猝死。

保持心臟健康的要素包括:不吸 煙、少喝酒、避免高脂肪高糖分食 物、妥善治療高血壓和糖尿病、保持 心情開朗、避免太大精神壓力,還有 是經常有耐力運動,以促進全身血液 循環,心臟便能更健康。

耐力運動,是能持續至少20分鐘 的有規律運動,例如急步行、游泳、 踏單車、打太極、呼拉圈、社交舞。

潘錦興藥劑師

耐力運動讓心跳逐漸加快,而非競 賽運動那樣突然加快,對長者尤其適 合,以免心臟太勞累。

一般建議,一位20歲青年運動時 的最高心跳率不宜超過200。因此, 不同年齡人士,運動時宜達至的最高 心跳率,常是用以下這個方程式來計 算:

(220 - 歲數) x 50至80%

為什麼要打五折至八折?這是提 醒我們,不要讓心臟太操勞。職業運 動員往往追求極端巔峰狀態,達至極 高心跳率。這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 要長時間訓練,循序漸進。非經常運 動者,尤其是中年以後,甚或在退休 後才開始運動,更要穩重為上,宜先 從五折開始。

運動時的心跳是身體與我們溝 通,告訴我們,他在努力工作。倘若 心跳得來感到不適,就是心臟在喊救 命,稱為心悸。

心悸有多種原因。簡單如一杯咖 啡、一支煙、一杯酒,一個突然的響 聲,都會令心跳加快,心情更能影 響,例如憤怒、驚慌等。

正常的心跳率在60至90不等。心 臟經常太快,例如超過100,宜找出背 後原因,是否因疾病而導致。

經常運動的人,心跳常會比較 慢,顯示效率較高,儲備更充足。

但另外一些心跳太慢的卻是病 態,當每分鐘低於40,或是心律不 齊,會影響腦部的氧氣供應,導致暈 眩、昏厥,和較易疲累。

常見原因是控制心跳頻率的部位 失靈。處理方法是安裝心臟起搏器 pacemaker,來確保心跳有規律,和避 免因昏厥而跌倒的意外甚或猝死。

現代科技進步,心臟起搏器愈來 愈袖珍,安裝手術簡單,而且電池可 以用很久,十分方便。◇

延伸閱讀

患有心悸是什麼感覺? https://www.hkah.org.hk/tc/healthguides/what-does-it-feel-like-to-experiencepalpitations-how-can-one-identify-thesesymptoms-2

減低鼻鼾聲器(Silent

曾否在晚上睡覺時,被你另一 半的大鼻鼾聲吵醒呢?其實他/她亦 不願這種情況發生,希望看看有些 甚麼方法可以改良這個問題。

市面上有很多產品,專門針對 鼻鼾這個問題。它們的用法大同小 異,功效亦差不多。統計顯示,85% 以上使用過這些醫療用品的人,鼻 鼾情況都有顯著的改進。

今期為大家介紹的一種減低鼻 鼾聲的用品叫做Silent Snooz。除 了使用噴鼻劑和鼻貼之外,這是另 外一種選擇。

它不含藥物成分,面積細小。

袖珍的外形使它很容易戴上,特別 柔軟的鼻夾戴上會感到舒服。不分 男女皆可以使用。

它的功能是使用者戴上以後, 會使你的鼻孔通道擴張,使更多的 空氣有效地呼吸進入體內,呼吸改 善了,鼻鼾聲亦相繼減低,睡眠的 質和量也會隨之增加。

Silent Snooz是一個尺寸,無分 大小,每一個可以至少循環使用三 十次,容易攜帶,最適合旅行時帶 在身上呢!◇

文 圖︰陳曰

《紅樓夢》第一章説:女媧 補天時剩下一塊石頭,後來轉世 到人間……所以《紅樓夢》又名 《石頭記》。

女媧為何要補天呢? 在中國神話中,水神「共工」 與火神「祝融」大戰,共工不 敵,往西邊跑,盛怒之下,一頭 撞向頂天的不周山,把它弄斷。

從此天崩了,並向西北傾斜,所 以中國的河流都是從西流向東。

由於天穿了個洞,女媧要煉五 色石來補蒼天,讓星辰能回復運 行。

用現代人的思維來解讀這個 故事,是兩個男人打架,弄出個 爛攤子,結果要靠女人來收拾殘 局。

「冰川之父」很有威勢

雖非沙漠,也有駱駝陪遊客拍照。

周 山

不周山在哪裡呢?歷 代有許多猜測。其中一個 版本,是新疆西南的慕士 塔格峰,它位於崑崙山 脈,正是西王母的居所。

慕士塔格是維吾爾 語,即「冰山之父」。主峰高 7546米,不太難上,很受爬山者 歡迎。

筆者來到海拔3600米的喀拉 庫勒湖,盡享壯麗的湖光山色。 右面是慕士塔格峰,左面是公格 爾九別峰:這九個山頭彷彿是兄 弟,陪伴著大阿哥慕士塔格;都 是超過7000米的高峰,全年積 雪,而山與山之間都有冰川,在 晴日下閃亮,的確是怡人美景!◇

利用無人機航拍,照片更獨特。

蒙古包原來是小商店

山間的冰川有長有短

湖面顏色深淺不一

除了走棧道,還可以騎馬賞湖。

筆者與友人向雪山揮手

童眼舊香江——

徙置區風光

時光像奔流向前的溪河,永不停 息,永不回頭。歲月悠悠,我的生命 之河也在香港這片土地流淌了大半個世 紀,目睹這個動感之都由貧乏走向輝 煌,由小漁港變身為一個國際大都會。 目睹香港在歲月的長河中,有時順暢流 淌,有時碰著大石也會激起無數浪花與 暗湧。作者在貧困仍不乏歡笑的童年 中,見證了五十、六十年代長輩們在動 盪歷史中的掙扎,快樂與憂愁。他們困 乏而堅忍,艱辛而拼搏,貧苦而樂天知 命,互助互愛,鑄成了獨特的的「獅子 山精神」。趁著回憶尚未淡忘,抓著泛 黃的光影,把它記下,與你分享。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家等候遷往蘇屋邨的時候, 平叔已被分配到石硤尾的徙置區居 住。我們也多次跟隨爸媽到那裡探 望他。

石硤尾徙置區共有八座,安置 了很多一九五三年聖誕夜遭火災的 災民。每座樓高六層,分成兩翼。 若從高空俯瞰,每座的形狀都像是 一個「工」字。兩翼每一層樓都是 一格格小小的居住地方,像一個蜂 巢,每格約一百多平方呎。把兩翼 相連起來的地方就是公共空間,每 層樓的公共浴室、廁所、洗滌用的

陳華英

水喉都設在其中。

每一戶人家的居住單位都很簡 陋:沒有廚房,沒有浴室,也沒有 水喉。那麼如何煮食呢?就在門口 一旁的一個小小角落,擺設了火水 爐和炊具。要去沐浴或去廁所,就 到樓層中間的公用浴廁去解決。少 女們去洗澡,都是幾個人結伴而去 的,以防別人偷窺。如果洗菜、洗 米、洗衣服,就要到中間的公共水 喉旁進行了。一到晚飯時間,炊煙 四起,家家蒸肉炒菜,飯香菜香飄 滿走廊,雖然居所簡陋,但也有點 歲月靜好的況味。

平叔告訴我們,小孩子上學也很 方便。旁邊的樓層設有天台小學。 天台上桌椅俱全,有小小的空間作 為運動場。有時,老師也會帶學生 們到樓下的遊樂場上體育課。學校 設備雖然不多,但當時教育還未普 及,讀書的機會得來不易,所以一 般學生都很珍惜很聽話。很多貧家 小童的學業基礎都是在徙置區的天 台小學裡打下來的。

平叔樓下的兒童遊樂場也是我們 玩耍的地方。每座徙置大廈之間的

空間都有簡單的兒童遊戲設施,像 鞦韆架、搖搖馬、滑梯、翹翹板、 旋轉架、攀爬架之類。甚至遊樂場 中間幾段圓圓的水泥大管,也有一 群小孩在爬來爬去,樂此不疲。遊 戲設施僧多粥少,小朋友就會自動 自覺地排隊輪候鞦韆滑梯等。有的 空地設有涼亭,老人家們就在那裡 歇息、下棋、聊天。六層樓樓下有 小型的商鋪、市場,供居民購買日 常用品和蔬菜魚肉。

很多時,教會的流動汽車會停在 徙置區旁邊,分派牛奶、餅乾給小 朋友。政府的流動圖書館車又會到 來,供小朋友借書。甚至會有流動 的醫療車停泊,為居民免費診症打 針等。

徙置區的設施非常簡陋,但當 年獲分配的居民都十分開心。因為 有瓦遮頭,比起住在山邊的寮屋, 日夜擔憂火災、颱風、暴雨好得多 了。居所雖然沒有私人廚廁,但風 雨不動安如山,租金又非常廉宜, 住在那裡他們都有「安居樂業」的 盼頭。◇

把生命奉獻給社會的人:

沉痛哀悼吳美琪女士

認識吴美琪女士,

是在八零年代,那時 我在UBC上學,周末不時到唐人街 做義工,在一些場合,我看見一個 社工模樣的女士,精力充沛地安排 事情,她散發的過人精力與領導才 能,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記憶 中,在唐人街片打東街不遠處,她 倡議成立中僑互助會協助新移民。

該會後來擴建,遷到唐人街中心地 帶,服務范围更為廣闊。

真正與美琪面對面地完成一件 工作,是在80年代中,我記得亞洲 系推薦我去參加一個教育小組。那 時卑詩省教育廳批准了從第十年級 到十二年級教授中文,學生讀完三 年,可以考中文科,作為入大學的 一個科目。

番書仔

表達慰問:

這是一個突破,因為華人學生入 大學,需要一門外語,如果中文算 一門外語,那就方便多了。這個小 組由本地正規中學的華人教師以及 學界與社區代表組成,我與美琪是 後者。這個小組隔一段時間周末開 會,花了大约兩年,我們完成了卑 詩省第一個中文課程大綱與教學指 南。因為近距離合作,讓我親身領 略到美琪嚴謹的工作態度,更令我 佩服的,是她能夠尖銳地看到容易 忽略的問題。

美琪很多時候身兼數職,我清楚 記得有一個周末,我們在UBC的會議 室開會,休息時,我們都喝咖啡聊 天,卻看見她拿了大哥大,走到叢 林那邊講電話。後來得知,她是接 受一個電台的訪問,她就是這樣一

日常用語

常用英文俚語(slang) :

1. I am writing to express my sincere condolences on... 來信給(某人)獻上最誠摯的慰問。

2. Please accept our deepest sympathies. 請接受我們最深切的慰問。

安慰親屬:

3. I have so many wonderful memories of your brother. 我和你哥哥有很多很好的回憶。

4. Your dad was such a nice teacher/was always kind to me. 你爸爸生前是一個很好的老師/對我很好。

表達同理心:

5. I can't imagine how you must feel. 我不能想像你的感受。

6. We are here to support you. 我們都會支持你。

個把生命時刻奉獻的人。

後來,我去了阿爾伯達大學任 教,沒想到竟然有機會參加了阿省 中小学中英雙語課程大綱與教學指 南的撰寫。美琪的審視角度,我仍 然記得並派上用場。之後,我跟美 琪的聯繫較少,不過在報上總看到 她的消息,這些消息,都無一例外 與社會服務有關,包括她當上了市 議員。

如今,她的服務工作要告一段落 了,但是,她的精神卻永遠留在人 間 !安息吧,美琪! ◇

談石君〈雁群〉兩行詩

新加坡詩人石君寫給我的扇面, 寫她的〈雁群〉詩,我認為有一句 不妥,哪一句?我請文友們猜。王 立兄回應:「韩老雅兴! 等您揭 晓啦。吉祥如意。王立 谨上」。 凌亦清兄回應:「我不明白最後一 句」。都沒有直接去猜。

最後一行是「一同去啄起 一 線地平」,實在有點費解。這末行 看來是與首行相呼應的。首行「藍 色的圓舞台」,應指地球。太空人 見到的地球,既圓形且藍色。以地 球為舞台,氣魄很大。末行雖然費 解,但此詩氣魄大,是其優點。

現在我試試解釋:「一同去啄起 一線地平」。前兩行,是「而後向 前 於(以)雷鼓節奏 / 萬里扶 搖啊」,說雁群聲勢壯大,向著弧 形的地平線,勇往直前。以雁眼的 角度看,不停的前進,地平線就不 停的改變,像不停向上移動起來。

雁的飛姿,是盡力引頸前伸,嘴最 前,時而張嘴鳴叫,所以說:「一 同去啄起 一線地平」。若把這行 「詩」成為散文,就是「一同去啄 起一條條地平線」。

我說不妥的一句,是「刷羽 於黑色噪浪」前面的一行:「棲息 於光的枝椏」。「光的枝椏」,可 解為實在的,「落盡了葉子的光禿 禿的枝椏」,也可解為虛幻的,「 光線的枝椏」。但這「光的」,顯 然與上一句的「黑色噪浪」的「黑 色」相對,意為「光亮的」、「明 亮的」,那就是實在的枝椏了。

雁這水禽,不論加拿大雁、雪雁 或其他,只游水、飛天,步陸,絕 對不去「棲息」於「枝椏」的。這 是我幾十年來生活在拿大得出的體 驗。相信作者只見到天上的「雁過 也」,說不定還沒有見到過「人」 字、「一」字的雁陣。只在圖文見 到,那是「二手資料」。我自己著

重「一手資料」,就是對現實的觀 察、感悟。

我甚少寫舊詩詞,但在1977年, 寫過一首〈答石君〉,小序說:「 詩集《綠苔》作者,新加坡詩友石 君來函,嘆題材缺乏,戲擬一絕答 她。」詩曰:「誰言石上只生苔, 我道紅橙黃綠開,眼是陽光心是 土,秋來無處不詩材。」實在的, 如果能隨時細意觀察,就會滿心詩 材。觀察的對象,大致可分三類: 大自然、社會活動、自己。

我曾寫長篇論文〈港澳與南洋文 友的情誼及「澳門文學」的覺醒〉 ,回憶與她的交往。另外,《新馬 華文作家群像》一書,對她有詳細 描述。這書1984年1月出版,只寫 到1983年。我記得石君比我年輕兩 歲,即是1940年生。她這扇面寫於 1982年,距今四十多年了。我們應 該想到,這四十多年,她一定有不 少進步,不少成就的。

附圖說明:

石君詩集《綠苔》。◇

人生的感悟

五分之四個世紀的歲月,就在我不知不 覺中悄然而逝。此刻卻想起美國第十六任總 統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 的一句名言「In the end, it's not the years in your life that count. It's the life in your years. (最終,你 活了多久歲月也不算什麼,重要是,你是如何走過你 的歲月。)」

人在世上的生命,只可㓉一次,所以人如何渡過 一生才不算是白費呢?這是一個十分爭議性的問題, 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和際遇,對於生活的要求 也大相逕庭,絕對不可一概而論的。

當然,有些人生來就有特別的恩賜,他們的人生 就表現得有意義和有價值。比如:音樂家的人生最寫 意,世人通過他的樂章,生活就顯得歡暢喜樂。運動 家的人生最健康,世人通過他的鍛練,身體得享強壯 安康。發明家的人生最有貢獻,世人通過他的創造發 明,生活來得改善舒適。教育家的人生最有希望,知 識改變了學子的命運,成就了學子的夢想。

想深一層,林肯總統所指有價值的歲月,未必一 定要在世上轟轟烈烈作一翻大事業才算,平平淡淡快 樂幸福知足過一生也很有意思的。

現在的我,鬢髪已稀,當生命仍得要繼續走下去 的時候,我願學習放慢腳步,與休閒有約,做個輕鬆 快活人。正如作家余秋雨所説:『老年人不再作詩, 但以詩的方式生存著:看街市忙碌、看後輩來去、看 庭前花開花落、看春草又綠。』也羨慕美國文學家拉 爾夫沃爾多愛黙生(Ralph Waldo Emerson)所説的生 活:『Live in the sunshine, swim the sea, drink the wild air. 生活陽光下,暢泳大海裡,酣飲野外 空氣。』多麼寫意的人生,正適合我這老餅呢! 作家老舍筆下的悠閒生活也非常吸引:『他坐在 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葦葉上的嫩蜻蜓,就可以快 樂的坐上一天,心中完全安適,無所求也無所牽掛。 』老舍樸實無華醇美的生活態度,是值得我去學習 的。◇

不舉太多例子了,總之,論到各行各業,就算不 能成為專家,好比理髮師、郵遞員、電影藝員、各門 經紀、家庭傭工等等,也一定有他們獨特可敬的亮 㸃。

純老貓

月讀/詩林

衡子

妙絕的三棵樹

離家不遠的列市內街,有 一遍紅楓吸引著我,走往 前看, 首先進入眼簾的 ,竟然驚喜地發現...... 哇! 有三棵樹並排而立, 他們似在邀請我,要停下 步來,好好欣賞。

《楓叶如丹照嫩寒》 那炽熱濃烈的紅楓 在點燃秋天仍有激情

《吹面不寒楊柳風》 那溫柔細絲的柳樹 在給予秋天寧靜浪漫

《迎霜傲雪勁節展》 那剛強常青的松樹 在象徵永恆與及不朽

我彷彿被邀請進入豪情金秋 贊禮當中,享受著他們 各具風采的絕妙美景。◇

她走了,但和煦的笑容長在我心

怎麼會呢?我剛和加 華作協理事們到美國西 岸遊,回來不久,就接 到美琪 (Maggie) 離世的訊息。六月 開編輯會的時候,她還是精神飽滿, 笑容和煦如春日的太陽呀! 後來才知,她是在六月中旬中僑 一個籌款晚宴上上台致詞時,突然 昏倒。送院檢查時發覺患上頑疾,短 短幾個月就離開了我們。她為中僑的 服務,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了。

美琪對溫哥華社區的貢獻,眾所 周知。她是中僑互助會的創會人,為 中僑服務至今已有半個世紀。她也曾 經是溫哥華市議員,通過不同的途徑 為社會服務。她對社區的熱誠,她的 付出,有目共睹,不用我多言。我只 能記下一點日常小事,作為對她的追 憶。

美琪是中僑《新天地月刋》(前 稱松鶴天地)的顧問。她身體力行, 每次的編輯會都會出席,提出各種有 用的意見。我是《新天地》近二十年 的編輯,每次開會之後,和她一起到 停車場取車,她還是拉著我,絮絮叨 叼的傾談。她生活經驗豐富,給我很 多有用的資訊及指導。有一次,剛巧 走在後面的楊大哥見我們一起開了兩 個多小時的會議,還是談興方濃,忍 不住笑說:「情深說話未曾講」(當 時正上映的一套西片片名)。大家聽 了哈哈大笑。

美琪做事幹練,思考敏捷而全 面,人緣廣泛而記憶力極強。每次的 編輯會,我們討論每期專題的時候, 她總有許多提議,使我們的專題更豐 富,更全面。她的人脈廣,又熟悉員 工,總會提點我們這專題應該和誰誰 誰聯絡,或者訪問誰誰誰,在那處那 處可以取得資料等等。

陳華英

美琪十分謙遜。她在《新天地》 有一個專欄,就是《中英對對碰》, 介紹英文常用的俚語,再加上中文解 釋及舉例,十分有趣,我每期都會追 著看。曾建議她將之編輯成書。有時 發覺中文的句子翻譯得未夠完美,我 常常提出修改,她總是樂意接受,還 謙說自己是「番書仔」,中文未夠 好。每次修改後她都發電郵向我致 謝。美琪大姐這種謙遜的態度,一直 是我做人處事的榜樣。

美琪待人親切深情。每隔一些日 子,她便會請《新天地》的編輯在長 城飯店茶聚,大家一邊品嚐美食,一 邊談天說地,十分愉快。有一次我請 朋友茶聚,他和丈夫Kelly老遠跑到 列治文來參與湊興,十分「畀面」。 她曾邀請我們到家裡聚會。她的家在 福溪溪畔,室內佈置典雅。外望風景 優美,下臨一條沿溪的跑步徑。美琪 和丈夫Kelly一向恩愛,很多時有影 皆雙。我臨窗下望,想像他倆攜手, 在夕陽下沿小溪漫步,是一道怎樣溫 馨的風景。

唉!美琪走了!她走得這樣匆 忙,至今我心中還是空蕩蕩的,不肯 相信。下次編輯會的時候,我看不到 她了,我看不到她親切的笑容,聽不 到她智慧的話語了!

但是,她的身影,她溫暖的笑 容,長在我心,是不會丟失的!

美琪,祝願你在天家安息!◇

愛在生命未了時

每年的十月中到十 一月初,整個溫哥華都被燦爛的 紅、橙、黃、紫顏色楓葉交織成為 一個漂亮的花園城市,特別在士丹 利公園、卑斯大學、鱒魚湖、鹿 湖、本那比山、菲沙河畔……都能 欣賞楓葉的不同美麗姿態。

楓葉成長由綠轉紅,經歷了季節 葉青素改變過程,而在秋天呈現了 生命完結前最瑰麗高峯。落葉時, 當它隨風漫天飄舞,染紅了半片天 空,景色浪漫,使人迷醉。楓葉落 在泥土上,編織成一片金黃的地 毯,轉化成為養料,滋養大地,亦 孕育了明春新葉的生命。

每年十月,是觀賞三文魚回流 的季節。三文魚的生命歷程不可思 議。它們從出生地成長後游出大 海,在太平洋深海生活了四年後, 便不辭勞苦,千裡迢迢回游千百

單親有真有假, 甚麼單親有真有假, 聽過假結婚,但很少 從別人口中聽過假單 親。原來他們口中的假單親,是丈 夫為了工作關係,需要留守原居地 或往外地發展,與妻子和兒女兩地 分隔。作為妻子的,多不願意丈夫 在外地工作,所謂聚少離多,大家 相聚日子少了,了解程度也相繼減 少,感情方面自然會變得淡薄,面 對花花的世界,男的受不住引誘, 女的受不住寂寞,導致離婚也是原 因之一。

當然並不是每對夫婦都是這樣 而離婚,背後有很多不解原因。就 算不是分開生活,朝見口晚見面, 都會發生磨擦,但又不去正面面

里,返回自己原來出生地,通常都 是一些小溪小河。這天賦的導航系 統功能使它們從海洋進入淡水後, 便停止進食,轉而利用身體儲存的 能量,在急游險灘逆流而上,跳躍 亂石之間,方能找到一處產卵的環 境。

在完成產卵後,它們已經傷痕 累累,精疲力盡,慢慢地躺在原 處。就這樣,這些出生在這裡的三 文魚經歴過海洋的生活,終於回到 故鄉,完成了繁衍後代生命的使命 後,安眠於綠水青山之中。

張先生與妻子結婚四十多年, 是家庭支柱。他患有心血管病,一 天突然中風入院,經過搶救後回家 療養。但妻子亦患有憂鬱病,雖然 盡力悉心照顧張先生,還是力不從 心,需要社工幫助。而不幸張先生 更被發現患上末期肝癌,要經常進

李光澤

出醫院,最後要住進安寧病房。

張太太知道丈夫時日無多,意志 低沉,對社工表示如果丈夫去世, 自己亦不想活下去。社工不斷以正 能量鼓勵她,一天到家探訪,與她 共同翻閱丈夫多年前的文章和照 片,回憶丈夫的美好和被愛,觸動 她的心靈,忽然想將感受寫了一封 信給丈夫。在探訪他時,她在丈夫 面前將信讀給他聽,講述由於覺得 被愛,她重新找到生命力和希望, 她會好好愛惜自己和活下去。張先 生以微笑回應,亦於數天後安詳地 辭世。

上天創造萬物,福祐眾生,動植 物亦不例外。對人,更賦予愛與被 愛的基因,愛在生命未了時。◇

「真假」單親

對,選擇逃避,又或者某方經不起 考驗,隱瞞自己出軌行為,最後帶 來離婚收場。最重要的是雙方的承 諾和責任,更重要的是愛。因為有 愛才能化解一切,有愛才能凡事包 容,凡事容忍,有愛才能事事以家 庭為主。

何鳳鳴

認識幾位朋友,都是因為夫婦 二人長期分開,終於離婚收場。單 親家庭的孩子是最無辜的受害者, 心靈上受到傷害,眼見雙親關係破 裂,不知所措,有時候與父親同 住,有時又與母親同住,感覺似一 個皮球,抛來抛去。教育方面也是 一個難題,特別是在西方國家,言 語和文化背景不同,壓力也相繼增 加,適應能力也不容易。從朋友口 中得知有一個家庭,丈夫在原居地 工作,妻子與一個5至6歲的兒子在 加拿大居住。母親安排兒子報讀日 間托兒所,小孩的年紀細小,適應 能力和學習方面較強,於是很容易 用英文來交談。

至於母親,不懂英文,不懂開 車,沒有丈夫在身邊,甚麼也不 懂,所以與人溝通特別困難,求助 也無門。作為母親的,當然希望時 常與兒子談話,但礙於兒子正在學 習階段,摒棄用中文,慣常用英 文。兒子用非常簡單的英文與母親 溝通,但母親卻不明白,心內難 過。這位太太開始埋怨丈夫,讓她 孤軍作戰,討厭在此生活,為甚麼 選擇分隔兩地,是否錢財重於一 切,於是每次與丈夫溝通,都環繞 這些問題,終於弄到不歡而散。◇

無心插柳柳成蔭。

一次偶然的社區繪畫活 動,一位組織者問我:「原來你也 有客家淵源呀。有無興趣來參加我 們的舞麒麟組?」

一番交談之下,本著對文化的興 趣,我也加入小組,亦結識來自亞 洲、非洲、美洲各地的客家朋友。

爲了大家練習,她當真不遠萬里, 請亞洲某地的師傅製作傳統客家麒 麟,海運至溫哥華,可謂費心費 力。

於是,我們幾人慢慢開始在唐人 街練習。在這舞麒麟小組中,互相 支持、謙虛學習、磨練技藝。其中 一位舞技精湛,負責教導。有幸, 我第一次得見客家舞麒麟的步伐及 神態:麒麟頭靈動之餘不怒自威, 麒麟尾飄逸如浪潮,配上大銅鑼及 大銅鈸的音樂,自有獨特一面。

自從三十四年前, 從香港移民到溫哥華後,我更加認 識自己,原來我是一個極度需要空 間、寧靜和大自然的人。而兩年前 由本那比搬往高貴林,外子笑說我 們從九龍搬往新界。但當眼見鄰舍 舊屋不停被拆掉,一幢又一幢新的 柏文落成,我的感覺非常差,那份 壓迫感油然而生。我想:難道我家 要繼續往東移?駕車經過蘭里市, 又看見一座又一座大型屋村正在興 建中,我不寒而慄,怎能逃離石屎 森林呢?

每年十一月,天主教教會都會 鼓勵教友默想萬民四末:死亡、審 判、地獄和天堂。小時看這些終極 問題很遙遠,但當同屆同學離逝, 眾多親人朋友被診斷癌症,新冠疫

舞 麒 麟

有時,還會有路過的長輩帶著 小朋友欣賞、參與、學習。後來, 我們在火龍節上,展示客家麒麟舞 動的風姿,與龍共舞,與獅對戲, 將文化分享給這片土地。麒麟是神 獸,是客家魂,也許就是這種力 量,把離散各地甚至素不相識的男 男女女都凝聚一起。傳統上,舞麒 麟沒有女性成員。如今,這傳統當 然應改變,我們也已經改變。只要

新的國度

情後出現的各種後遺症,我竟雀躍 地希望把眼光放遠一點,從自然的 世界走到超自然的世界,探索百份 之一百死亡率的意義。各宗教信仰 都有其對終極的演譯,既然除了基 督宗教所宣講的耶穌外,在人類歷 史中,沒有人真的從死者中復活, 那麼每人都有百份百的自由選擇信 那一套信理。

從基督宗教的聖經、教會教導 和傳統中,肉身的死亡是肉體和靈 魂的分離。肉體被埋葬,但靈魂卻 繼續存在,由有限的時間空間,走 到無限的永恆。而靈魂所擁有的唯 有是愛,是善行。於是死亡不是終 結,而是生命的轉變,一個轉捩 點。可以說無限的恨便是地獄,而 無限的愛便是天堂。回望我一生,

有年輕一代的參與和傳承,文化就 不會消失。

又一個初秋雨天,練習半日後, 我們幾人去拜訪一位住在唐人街的 客家婆婆。房間雖不大,但也夠我 們幾人圍坐一圈。我們送她一小盒 杏仁酥,她卻堅持要馬上打開,一 起分享。伴著窗外細雨飄飄,不知 是看見我們,還是無緣由的感慨, 她慢慢説起青春故事:貧困、掙 扎、百般的世事無奈、如今的感恩 之心。橙黃燈光下,她輕輕一聲 嘆,「命運啊」。

那一刻,我們幾人都快落淚。轉 念間,她又似安慰我們般,叫我們 好好生活,站起身要展示她最近手 工裁的衣裳,是由一條寬大的長褲 改成。夜將至,我們靜靜欣賞,窗 外三兩只鳥在叫。平凡人的歡聚與 哀愁,不知它們會否留意?◇

我是多麼感激生命的一切人和事, 很多天,我都在天堂生活。感恩教 懂我,我是多麼的被疼愛,讓我學 懂選擇去愛,不論過去、現在或將 來發生的人和事。

我突然矛塞頓開,我其實不用 向東移,來尋覓我需要的空間、寧 靜和大自然,而是學習、欣賞和接 受外在的一切,來建立內在新的國 度。用超性的眼光看到新的國度, 令我不禁會心微笑。因我不用逃離 石屎森林,只用每天定時走向大自 然,以寧靜開僻心靈的空間,把點 點滴滴的愛充滿每份每刻,便能輕 鬆地帶笑走向死亡的新國度!◇

蔡師奶

因事不開心,我

一句話也沒說就進了 房間,以為自己掩飾得不錯,不料 正在看iPad的二寶子看了,立馬 放下手中的動畫片,沖過來就抱住 了我:「媽媽不開心了,媽媽怎麼 了?」

這敏銳的觀察力,真真是老二 啊,察言觀色永遠第一。

說起來老二也8歲了,但我們 之間的親密沒有斷,她很喜歡抱 我,時常要跟我睡,被拒絕的時候 還會從我衣櫃裡拿一件衣服走,因 為「上面有媽媽的味。」

我也時常動不動就抱著她親, 親親左臉,親親右臉,親親額頭, 再親親鼻子。她一點都沒有排斥, 每次大大方方地回報我幾個香吻。

有時候我甚至感覺,我簡直在和孩 子談戀愛似的,只要不輔導功課, 咱們便如膠似漆,甜蜜如飴。

重養自己

差點都忘了,在很久以前,自 己是有點害怕親密的。

13歲離家入讀寄宿學校,我與 母親的關係似乎總少一份親密。也 許是那個年代的父母也不擅長表達 愛。喂飽你,穿暖你,送你上學, 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而擁抱和撫 摸總顯得分外尷尬,我的童年記憶 裡,似乎都沒有這樣的片段。

成年之後的有一次,我回娘 家,洗完頭髮沒有吹乾就躲進了被 子,母親於是拿了吹風筒過來,坐 在我床邊給我吹頭髮。她的手指輕 輕地穿過我的頭髮,指尖觸碰到我 的頭皮。

我感覺……有點奇怪。

後來的後來,母親永遠的離開 了,這份觸碰我卻一直記得。

我相信我不是個例,那個年代 的我們,父母忙於生計,我們脖子 上掛鑰匙,回了家自己寫作業,出

樂多多的娘親

門玩,偶爾做飯。我們早早接觸成 人的世界,用好奇的雙眼打量著大 街上的人和事。我們也是時代裡的 一顆細細的沙子,在隨著年輪向前 滾時,會記得那些物質還不夠豐富 的日子。

長大之後,我們與父母,有 愛,有責任,但比較少有親密關 係。

所以剛來加拿大時,看著各種 場所裡陪伴孩子的父母,動不動抱 起孩子一頓猛親,一頓猛誇,我就 想著,以後有孩子,我也要這樣養 她們。再後來有了自己的孩子,雖 算不上一個完美媽媽,但無論是被 孩子氣到發飆,還是被整得無語, 心平氣和的時候,我總會記得擁 抱,親親她們的額頭,輕輕地說: 「要好好的。」

我想也許,我是在通過這樣的 方式,重養一次童年的自己。◇

文圖︰ Alice

不同橄欖油的獨特用途

大家好,我是愛莉絲,西餐美食培訓的創辦人。

歡迎關注我,和我一起領略西餐食材的獨特魅力,讓生活更加精彩!希望這些內容能夠為 大家帶來啟發,期待與各位一起探索美食的世界。

在這期西餐班課程結束後,我帶

領學員們前往Costco進行實地考察。

面對各種橄欖油,學員們提出了許多 問題。為了更好解答這些疑惑,我專 門去了超市,並查閱了網上的相關信 息。接下來,我將為大家介紹市場上 常見的6款橄欖油。

1.特級初榨橄欖油 (Extra Virgin Olive Oil)

製作方式:通過 冷壓或機械方式從新 鮮橄欖中提取,未經 過化學處理。

品質和風味:特 級初榨橄欖油品質最 高,酸度低於0.8%, 味道純正,帶有輕微 的水果味或辛辣感。

營養成分:保留 了橄欖中的豐富抗氧 化劑、維生素E和健康

的單不飽和脂肪。

用途:適合冷食調味,如沙拉、 蘸面包,或作為烹飪後點綴。不適合 高溫煎炸。

2.經典風味橄欖油 (Classic Taste Olive Oil) 製作方式:由精 煉橄欖油和少量初榨 橄欖油混合而成。精 煉過程中去除了雜質 和強烈的風味,使其 更適合日常烹飪。

品質和味:味道 相對中性,橄欖的 風味不如初榨橄欖 油濃郁,但比 Extra Light Taste Olive Oil 更有橄欖的香味。適合不需要過 強橄欖風味的料理。

營養成分:仍含有單不飽和脂肪 酸,但由於精煉處理,抗氧化劑和多 酚含量較低,營養成分比特級初榨橄 欖油少一些。

用途:適合各種烹飪用途,尤其 是高溫烹飪,如炒菜、煎炸等。它也 可以用於烘焙或調味,適合那些想要 輕度橄欖油味道的食物。

3.特級淡味橄欖油

(Extra Light Taste Olive Oil) 製作方式:通過 精煉橄欖油的方式制 成,通常是經過多次 處理去除雜質和強烈 風味。少量初榨橄欖 油可能會混合其中, 但主要是精煉油。

品質和味:味道非 常淡,幾乎沒有傳統 橄欖油的濃郁果香或 草香。它的「Light」 指的是味道輕淡,而不是脂肪含量 低。適合不想要橄欖油濃烈風味的食 物。

營養成分:雖然經過精煉,但仍 含有一定的單不飽和脂肪酸。與特級 初榨橄欖油相比,抗氧化劑和多酚含 量較低。

用途:適合高溫烹飪,如炒菜、 煎炸、烘焙等場合,因為它的味道 輕,不會干擾食材本身的味道。

4.精煉橄欖油 (Refined Olive Oil)

製作方式:精煉橄

欖油是通過化學處理 去除雜質和酸度,通 常是對品質較差的橄

欖油進行處理。

品質和風味:酸度 控制在0.3%左右,味 道較為溫和、淡薄, 缺少特級初榨橄欖油 的獨特風味。

營養成分:由於精 煉過程,部分營養成 分流失。

用途:適合中高溫烹飪,如炒 菜、煎炸等。

5.純橄欖油 (Pure Olive Oil)

製作方式:由初榨橄 欖油和精煉橄欖油混合而 成。

品質和風味:品質中 等,風味較淡,酸度通常 在1%-2%之間。

用途:適合烹飪、炒 菜、燉煮等,但風味不如 特級初榨橄欖油濃郁。

6.橄欖果渣油 (Pomace Olive Oil)

製作方式:使用橄欖渣經過溶劑 提取和精煉處理後得 到的油,品質最低。

品質和風味:風味 幾乎沒有,營養價值 也較低。

用途:通常用於工 業用途或高溫煎炸, 不適合直接食用。

如何選擇橄欖油? 沙拉、蘸醬:選擇 特級初榨橄欖油,味道純正,營養豐 富。

高溫烹飪或煎炸:精煉橄欖油或 輕度橄欖油更適合高溫料理,能承受 更高的溫度。

不同的橄欖油根據用途和風味選 擇會帶來不同的烹飪體驗,因此可以 根據需求來選擇適合的類型。

一瓶橄欖油在開蓋後,最佳使用 期限?

開蓋後的橄欖油最好在1到3個月 內使用完,以保持其最佳風味和營 養。妥善保存,避免光線和空氣的影 響,可以延長橄欖油的使用期限至3 到6個月。

為了保證最佳使用期限,建議購 買Costco的這款兩瓶裝的橄欖油。◇

(註冊營養師)

11

個健康飲食步驟(上)

清潔飲食最近成為醫療界的流行詞。它指的是遵循有益於身心健康的飲食。讓我們來討論一 下更健康飲食的 11 個簡單步驟。

1)多吃蔬菜水果

水果和蔬菜富含纖維,對我們 身體有益。除了幫助我們降低患某 些疾病的風險外,水果和蔬菜還能 抗炎症並提供良好的營養。為了確 保飲食中含有各種水果和蔬菜, 請用至少三種蔬菜制作色彩繽紛的 沙拉。我們也可以將水果作為零食 吃。

2)遠離加工食品

研究表明,加工食品對我們沒有 任何好處。它們與患心臟病和炎症 的風險增加都有關。

雖然加工食品很難完全從我們 的飲食中剔除,但我們應該努力限 制加工食品的攝入量。例如罐裝 蔬菜、奶酪、早餐麥片、蛋糕、餅 干、鹹味小吃和微波爐餐。

3)選擇優質碳水化合物 我們不必完全放棄吃碳水化合 物。碳水化合物是身體的主要能量 來源。它們為所有主要器官提供能 量,包括心臟、腎臟和大腦等。在 日常生活中要確保我們應該食用健 康的碳水化合物。健康優質碳水化 合物的分子鏈較長,我們身體需要 更長的時間來代謝。因此,這些碳 水化合物中的葡萄糖會以恆定的速 度釋放,而不會使血糖水平達到峰 值。一些好的碳水化合物來源是塊 莖、所有蔬菜、豆類、種子、全穀 物、全水果和堅果。

4)認真閱讀食品包裝標簽 每次在購買包裝食品時必須要 認真閱讀食品包裝上的信息,這樣 就可以盡可能避免食用不健康的食 物。特別要了解包裝食物中是否含 有防腐劑、不健康脂肪或添加糖。

如果標簽上有相關不健康添加劑, 請把它放回貨架上。

5)日常多食用深海魚類 深海魚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和維 生素 B2。此外,它還含有有益健康 的礦物質,如磷和鈣。根據美國心 臟協會的說法,你應該每周吃兩次 魚。對我們心臟有益的魚包括沙丁 魚、鮭魚、鱒魚、鯡魚和鯖魚。

6)減少日常糖和飽和脂肪的攝入 飽和脂肪食物主要是硬奶酪、奶 油、豬油、香腸和肥肉等。限制飽 和脂肪的攝入量,選擇不飽和脂肪 食物,鱷梨、油性魚、醬料和植物 油中都含有不飽和脂肪。此外,要 減少日常糖的攝入量。如果我們吃 太多糖會增加蛀牙和肥胖的風險。 一些添加糖的食物主要是布丁、含 糖飲料、酒精飲料、巧克力、蛋糕 和早餐麥片等。◇

Steven Shen加拿大資深註冊全面營養 師(R.H.N),主要關注如何平衡免疫系統以遠 離疾病。

他主張健康不僅在於飲食,還在於如 何建立和堅持適當及合理的運動;自我管理 情緒;調整家居環境;適應季節性變化;面 對社會挑戰(學習、工作、孩子、社會問題 等)等。

他通過家訪和面談,製定有針對性的改 善計劃,並進行長期跟蹤和調整,以幫助有 需要的朋友建立適合自己的健康生活習慣, 並通過講座給大家健康生活指引。

Steven Shen

如何解決社交帶來的壓力?

一本書,一杯茶,人生的課題,書裡有答案

Jasmine

奶茶是年輕人喜愛的飲品,如果 有一款茶自帶奶香,年輕人是否會喜 歡呢?有一天,女兒興衝衝的帶我來 到Granvill Island的自由市場,在這 個市場中有一家賣茶的商家,售賣來 自世界各地的原葉茶,選了最貴的一 款茶(大概是45加幣/50),她告訴 我,這款茶是同事推薦給她的,帶有 奶香味道,她很喜歡,作為一個萬事 通的有時候會令人掃興的老媽,我忍 住了自己的表達欲,故意驚奇的說: 哇,真的的有奶香味嗎?是添加了牛 奶嗎?其實我心裡當然知道,這一定 是來自台灣的一款高山茶:金萱。當 年,在學習茶藝課程時候,對這款茶 記憶深刻,特意托朋友從台灣帶來品 嘗,清香中帶有淡淡的牛奶糖的香甜 味道,令人過口不忘。

以金萱茶樹采制的茶,就叫金萱 茶。產自台灣南部,嘉義縣,南投縣 境內,分布海拔從1000至1600公尺之 間,受到濃霧籠罩,其制作以古法青 茶工藝為主,衝泡可以用蓋碗或者冷 泡,其茶湯呈清澈蜜綠色,具有獨特 的天然牛奶香和桂花香氣,其中以牛 奶香最為上品。金萱茶在台灣種植面 積廣,在高山上也有種植,因此也有 人把它歸類為台灣高山茶的一種。 金萱茶的功效是:抗氧化,抗突然變 異;防癌、降低膽固醇;降低血液中 低密度脂蛋白;抑制血壓上升;抑制 血糖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 抗食物過敏;腸內微生物相改善、消 臭。(資料來自百度百科)

衝泡好一杯金萱,今天介紹的書 是《界限》

在幸福學領域,有一種說法,人 生幸福很大一部分來自良好的人際關 系,但是人際關系也是大多數人覺得 難的人生功課,一方面,人是群體生 物,無法單獨生存,另一方面,中國 是一個傳承社會,最大的特點是人際 關系的盤根錯節以及社會對家庭關系 的約定俗成,令人際尺度難有標准, 人際交往不但有經濟上的壓力,也有 遠近親疏關系和個人隱私邊界的模 糊。

人際關系在北美也是一個隱形的 壓力來源,這本書的作者通過多年心 理咨詢服務,敏銳察覺到人際關系給 個人帶來的壓力和焦慮,並總結了一 套方法,這本書就來自與這裡,就像 書名《界限》,這本書通過案例和給 讀者抽絲剝繭分析了人際關系的邊界 的建立,以及無法建立正常邊界的心 裡原因。書裡更是給出了具體的方式 教會讀者學會自我關愛,識別不健康 關系以及如何在管理好自己的邊界的 基礎上與他人更好相處。

比如:一個好心腸喜歡無條件幫 助他人的人,由於不敢拒絕別人的要 求,最後自己的時間完全不夠用,最 後身心俱疲。當我們做任何事情是出 於他人的義務,而不是在幫助他人中 產生喜悅,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怨恨 和憤怒,最終導致感覺無價值、不被 理解和偏執。

而消失、視而不見或者切斷與他 人的聯系呢?這屬於逃避而不是積極 解決問題的態度,容易產生對人際關 系的厭倦和抵抗。

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設定合適的 界限來解決,設定健康界限讓我們感 到安全和平靜,覺得自己被愛、被尊 重。

這本書分為兩個部分;

第二部分則重在實操,也就是如 何設定健康的界限;

具體有親人之間的界限設定,朋 友之間的健康界限設定,工作中與領 導和同時的健康界限設定,以及最後 一個如何跳出關系,用局外人心態看 待界限。

整本書讀下來,相信會找到自己 曾經困惑的答案,也會理解為什麼年 輕人不喜歡被問及結婚等問題,還讓 我們學習到如何尊重別人的界限,既 保持連接、又讓別人和自己都很舒服 的方法。

最後還有一個測試,以及常見問 題解答。

一個人讀書,很難堅持,一群人 讀書不但可以收獲更多視角,也容易 互相鼓勵,還可以通過探討共同面臨 的問題找到共鳴和支持系統。

希望共同閱讀本書的朋友可以聯 系小編加入免費共讀。◇

Jasmine書伴茶香: 正面管教講師 埃裡克森教練學院認證教練: 創問教練平台成長營營長教練 PLG國際資質同伴/家長教練 【國際獅子會加拿大Imperial分會】創會理 事。

第一部分強調了界限的重要性, 從心裡學原理上講出沒有邊界感的人 際關系如何帶給人們巨大的壓力和挑 戰。包括界限難以設定的原因、生活 中常見的6種界限,越界的而行為和表 現,以及如何用界限擺脫成長中的傷 痛和遵守自己的界限。

【她勵量】國際女性社群創會會員 樊登讀書溫哥華Tri- City服務中心CEO 【她勵量】讀書會主理人 【PDCA正面管教中文學苑】五月花讀書會 常駐嘉賓

歌 影 劇 場

第28屆溫哥華亞洲電影節本月舉行,又是大家欣賞電影的一個好機會! 著名男團Mirror的成員呂爵安,近來是新聞人物,由他和盧瀚霆及姜濤主演的華語片《盜月者》, 已可以在加拿大的Chime串流平台看到了!

如果你曾經看過音樂劇《女巫前傳》(Wicked) ,你一定也很想看看電影版本,本月份這音樂劇電影版 本的第一集將上映了。相信很多人都記得上世紀90年代有一部喜劇片《阿甘正傳》,娛樂性很豐富,現在 這部片的導演、編劇和男女主角30年後再度合作,拍了一部穿越時空片《這裡》(Here),本月推出。

盜月者

The Moon Thieves

由袁劍偉執導、香港著 名男團Mirror成員呂爵安、盧 瀚霆,聯同張繼聰及白只領 銜主演,並由人氣偶像姜濤 特別演出的電影《盜月者》 ,已於加拿大串流平台Chime 上架。這部片改編自2010年東 京天賞堂爆竊案,在日本東 京實地拍攝,故事講述由呂 爵安飾演的馬文舜,職業是 裝嵌「對期錶」,有一次他 向黑道人物售賣對期錶,卻 被由姜濤飾演的黑市地下鐘錶集團「萊寶行」的老闆小萊叔 威脅,迫他協助他一個月後在東京進行的一個偷錶計劃。本 片可在CHIME網上電影串流平台租看,可上網到www.thechime. ca 找Online Movies。(圖片提供: CHIME)

魔法壞女巫

Wicked:Part 1

這是一部史詩歌舞奇幻電 影,由曾獲東尼獎(Tony Award) 的著名音樂劇《女巫前傳》 (Wicked)改編,而這齣音樂劇 的故事又來自同名美國暢銷小 說。本片是第一集,日後將推 出第二集,導演是曾執導浪漫 喜劇片《瘋狂亞洲富豪》(Crazy Rich Asians)的美籍華裔導演朱 浩偉(Jon M. Chu),故事講述由 Cynthia Erivo飾演的Elphaba,由於天生有異常的綠色 皮膚,常被人誤解,她在大學裡遇到由Ariana Grande飾 演的同學Glinda,兩人性格不同,Elphaba忠於自己,但 Glinda因渴望自已成為受歡迎的人物,抵受不住權力的 誘惑,於是兩人各自走進人生的不同軌道。首位華裔金 像影后楊紫瓊,在片中飾演大學校長Madame Morrible。

此外,著名美國華裔喜劇演員楊伯文(Bowen Yang)亦參 加演出。本片將於11月22日起在電影院上映。(圖片提 供:Universal Pictures)

第28屆溫哥華亞洲電影節

第28屆溫哥華亞洲電影 節(28th Vancouver Asian Film Festival),於11月7日 至17日舉行,放映104部來自 亞洲的電影,包括長片和短 片。11月7日至10日在溫哥華 International Village戲院 舉行,11月6日在溫哥華Scotiabank Theatre舉行,11月11日 至17日在網上舉行。

今年這電影節放映的電影,包括華語電影《綠金龜的 模仿犯》(The Mimicry),改編自同名小說,劇情講述一隻 已變成人形的綠金龜,誤闖人類的公寓,觀察人類的行 為。這部片已榮獲布拉格電影節最佳劇情片獎,以及冲繩 環太平洋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有關這電影節的詳情可上網到www.vaff.org。圖示華語 電影《綠金龜模仿犯》(The Mimicry)。

這裡 Here

1994年勇奪多個奧斯卡金像獎的喜劇電影《阿甘正 傳》(Forrest Gump),導演﹑編劇和男女主角,在30 年後再度合體。導演Robert Lee Zemeckis,編劇Eric Roth,當年飾演阿甘的金像影帝Tom Hanks,女主角Robin Wright,今年再度合作完成這部電影《這裡》(Here)。

本片改編自同名漫畫,劇情穿越多個世代,描述不同 的家庭,在超過一個世紀的不同年代,住在同一塊土地 的故事。演男主角Richard的Tom Hanks,和演女主角Margaret的Robin Wright,一起演繹一個愛情故事。本片已 在電影院公映。(圖片: Copyright 2023 CTM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不該被忽略的關愛——

Ingat:An anthology of works by migrant domestic worker creatives in HONG KONG

再見,珍重,慎重,柔情,惦 記……

不論你來自哪裡,人生經歷如 何,這些詞語都會在你的心裡喚起一 些溫柔感念。因為它們代表了人性中 愛與關懷的美好情感。愛與被愛,表 達與被聽到,既是每個人理因享有的 權利,又是很多人很努力想要追求的 人生渴望。

《Ingat:An anthology of works by migrant domestic worker creatives in HONG KONG》(Ingat:香港外來家 庭佣工創作選集)是一本視角獨特的 書籍,由非牟利機構MWHK(Migrant Writers of HONG KONG),Lensational 和Guhit Kulay合作,本書由獨立出版 社Small Tune Press 出版,收集和甄 選由從南亞國家來到香港的家庭佣工 創作的詩歌、攝影和繪畫作品。

這些作者們以真摯的語言和視覺 作品展現了她們自己的生活和思考, 表達了內心的渴望與哀愁,而這些往 往是在她們的佣工的身份之下被大眾 所忽視的,使他們成為繁榮社會景象 之下,大眾「最熟悉的陌生人」。

本刊採訪了這本書的聯合編輯社 會學系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 Julie Ham),請她跟我們分享本書背 後的故事。

首先,本書的標題Ingat在他加祿 語(Tagalog,菲律賓國語之一)和印 尼語(Bahasa,印度尼西亞語言)中 的意思略有分別,但總體上都是「關 照、關愛、照護」的意思。這個詞語 濃縮了這些外來佣工的人生主題:一 方面,她們背景離嚮,在香港高速發 展的年代為很多家庭提供勞務支持, 使得更多人能夠從家務育兒中解脫 出來參與社會工作;另一方面,她們 也有自己的家庭,子女,故友親朋, 而為了能夠更好的給家人提供財務支 持,她們不得不遠走他鄉,與伴侶和 孩子常年分居,於是深深地關愛和長 久的思念亦成為她們人生無法迴避的 情感底色。不僅如此,還因為各種社 會原因,這樣的情感表達卻往往被限 制或者忽略。Dr. Ham說,由於法律對 家庭佣工的工種有限制,必須從事指 定類別的體力勞動來獲得報酬,如果 他們的文學和藝術創作能得到創造性 勞動的補償或收入,就可能面臨違法 的風險;此外在與她們接觸中,她也 曾聽到僱主期待家傭完全服務於自己 家庭而忽略其本身也有個人生活這樣 的故事。

這本書的設計製作誠意滿滿又別 出心裁。書的外殼靈感來自於balikbayan box,這是一種菲律賓佣工常 常用來裝載禮物郵寄回家鄉去的紙 盒子。書的封面上是送給家人們的小 禮物——零食、日常用品等等,雖然 種類不同,但都有一個相同的名字 「Ingat」,滿載著對家鄉和親人的思 念與關懷。該書的創作者們希望為這 本書解封就像是拆開剛剛從遠方寄到 的balikbayan box,懷著期待的心情撕 開封條,用心品味遠方親人每一個作 品中表達的深深關愛。

Dr.Ham表示這本作品集的目標是 讓公眾更多認識到移民勞工這個群 體。讓她們用自己的方式來講述自 己的故事。本書由英文和他加祿語作 品組成,並配以中文翻譯對照,是為 了能夠讓更多的香港本地民眾方便閱 讀,一同了解外來佣工這個為香港的 繁榮發展做出貢獻,卻鮮少被認真了 解的群體。◇

Maple Li

中僑新天地第114期

11月·November·2024

松鶴天地468期

出版:中僑互助會 編輯:李育嬌、中僑新天地編輯委員 名譽顧問:劉國藩、黃展斌 執行編輯:陳華英、黎國豪

閱讀網址

https://successbc.ca/evergreen-news/ 聯絡郵箱

maple.li@success.bc.ca 下期出版日:12月02日

鳴 謝

誠摯鳴謝各位讀者、作者、義工對本刊及中僑的長期關注和傾情贊助。

您的鼓勵和支持是我們持續為社區服務,和大家一同探討熱點話題,分享專業知識,感受精彩生活的精神動力。

我們將在未來的時光裡繼續努力耕耘,悉心相伴,為您的生活添一份美滋美味的精神佳餚。

中僑互助會總部位於沿海薩利士(Coast Salish)民族傳統以及從未割讓的土地。我們謹此向馬斯琴(Musqueam)、

史戈米殊(Squamish)及特斯利-沃圖(Tsleil-Waututh)等原住民部族表示尊敬及謝意。

中僑感謝原住民讓我們工作和居住在他們祖先的土地上。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