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道月刊》康德九十二年九月期 康德九十二年九月

凡國家成立之根本,在於建國精神;而國家之眞正發展, 無外乎此精神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地完全實現。
因而,此之建國之精神必須穩固建立於確乎不拔之基礎之 上。若其基礎薄弱、不純不正、背馳天地之眞理,則國家永遠 維持發展不得期也。
̶̶滿洲帝國祭祀府《建國神廟御創建と惟神の道》 譯者:薩里達克氏阿斯蘭
康德八年九月十五日





滿洲帝國協和會綱領
國
︵康德九年十二月八日國務院佈告第一七號︶
民
天照大神︐盡忠誠於

康德九十二年九月十九日 建國忠靈廟秋季例祭
依康德七年九月十日勅令第二百二十七號《關於放假日之件》, 建國忠靈廟秋季例祭,爲放假之祭日。

依康德八年四月十九日勅令第一百三十九號《建國忠靈廟祭祀令》 建國忠靈廟秋季例祭是建國忠靈廟之大祭

協和會與滿洲建國俱生俱長 定爲國家機構之團體 而護持 協和會與滿洲建國俱生俱長 定爲國家機構之團體 而護持 建國精神于無窮 訓練國民 實現其理想之惟 建國精神于無窮 訓練國民 實現其理想之惟一無二思想的 敎化的政治的實踐組織體也

康德九十二年九月二十五日,乃合於夏曆康德又乙巳年八 月初四丁酉之陽曆日,爲秋丁祀孔之日。
依康德七年九月十日勅令第二百二十七號『關於放假日之 件』規定,秋丁祀孔屬於我國放假之“節祀日”之範疇, 具體來說屬於放假之“祀日”,在合於當日之陽曆日放假。
(具體如何合由中央觀象臺編纂、國務院發行的時憲書規定。) 於夏曆仲春之月(二月)及仲秋之月(八月)之上旬之丁日祀孔,乃 自古以來祀孔之禮。自大同元年滿洲建國以來,僅剩我滿洲國行之。





銘記殉難、遭難者






















康德九十二年
滿洲帝國流亡政府參拜專使Fuheng 訪日像片墻
滿洲國法令欄目:
對於議定書簽字後聲明
(大同元年九月十五日政府公報)
講解文:
《謹解〈 對於議定書簽字後聲明〉》
作者:完顔氏塞繆爾
《老佛爺本家正說西太后之八——所謂“挪用 北洋海軍軍費修園子”是無稽之談》







康德九十二年 滿洲帝國流亡政府參拜專使
Fuheng








國 務 總 理 大 臣

阿斯蘭,薩裏達克氏,興安北省海拉爾市人。其父系先祖,出身于蒙系牧民, 其曾祖父一輩始居於海拉爾城中;其叔曾祖父參加滿洲帝國陸軍,兵科爲騎兵, 爲烏爾金麾下,於諾門罕戰役爲國捐軀。
薩里達克氏阿斯蘭於康德八十四年投身滿洲國復國天業。同年十一月,決心
復立協和會,以延續中斷七十二年又八個月之滿洲帝國協和會會統。在協和會復 立籌備中,一人承擔發掘滿洲國憲制竝協和會會憲之重任。康德八十五年一月,
從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所藏滿洲國文獻中收集滿洲帝國協和會之會令資料,獨自 完成《滿洲帝國協和會章程》之整理,並主筆《滿洲帝國協和會流亡憲章》,至二 月十八日完成。同年二月底,協和會臨時中央本部成立,就任協和會中央本部委 員,主持協和會工作。同年四月,一力承擔再建協和會組織之重任,完成組織基 礎設施建設;自此,滿洲帝國協和會復立,滿洲帝國復國天業正式發足。同年七月, 就任協和會會長,不再擔任中央本部委員,成爲鄭孝胥、張景惠之後的協和會第 三任會長。十一月,滿洲帝國流亡政府籌備委員會成立,就任主任委員,主持滿 洲帝國流亡政府之籌備工作。康德八十六年八月十五日,全滿復國促進聯合大會 召開,出席大會,並致辭《康德滿洲是最大公約數》,闡述復國之理由,强調康德 皇帝御政時的滿洲帝國是復國之大本。十六日,在全滿復國促進聯合大會上逐條
講解滿洲國憲法即《組織法》之“第一章:皇帝”。十八日,在全滿復國促進聯合 大會上,提出攝政時期應以“策令”、“策書”之公文名稱,代勅裁公文之原名,以
示攝政之臣子爲康德皇帝陛下之臣子而爲康德皇帝及未來依法繼統之嗣皇帝看守 滿洲帝國憲制之本分,斷不可以臣子代言而稱詔稱勅。此“策令”“策書”之議, 爲全體代表一致贊成。十九日,所擬之《滿洲帝國攝政團成員宣誓文》爲全滿復 國促進聯合大會一致通過。二十日,依全滿復國促進聯合大會一致推擧,宣誓就 任攝政團成員,滿洲帝國流亡政府茲樹立,同日起,爲代理國務總理大臣。康
德八十七年三月一日,依法以特任式宣誓眞除國務總理大臣,爲鄭孝胥、張景惠 之後滿洲國第三任國務總理大臣。同日,依法以特任式宣誓兼任祭祀府總裁,爲
橋本虎之助之後滿洲國第二任祭祀府總裁。滿洲帝國流亡政府茲完全樹立。康德 八十八年五月,依舒穆祿氏 古利之願,免其協和會中央本部長之職,仍任其爲 協和會中央本部委員。遂復兼任協和會中央本部委員,同兼任協和會中央本部長。
十一月,依康德八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策令第一號《關於建國九十周年祝典及 記念事業之件》,茲恪守康德皇帝御政時制定之先在制度,關於建國九十周年祝典 及記念事業之一切事項,由國務總理大臣定之。
康德八十九年八月二十日,攝政團全員三人全會一致決定,對攝政團制度行 必需之調整。茲將攝政團由三人組成改爲攝政團由一人組成。舒穆祿氏 古利、
完顔氏塞繆爾二人,不再擔任攝政團成員之職務,各返其本職。自是日起,攝政 團僅留薩裏達克氏阿斯蘭一名成員。
康德九十一年十月,攝政之臣、國務總理大臣、祭祀府總裁薩裏達克氏阿斯 蘭訪問日本,爲滿洲帝國流亡政府之第一回訪日。親拜皇大神宮、橿原神宮、明 治神宮,親拜神武、明治、大正、昭和四代天皇之山陵,親拜靖國神社,又親拜 或瞻仰我康德皇帝曾親至之除禁地或不存之地以外之其他之全部地點;此外,與 日本友人們會談。十一月六日,發佈《攝政團諭》,總結康德九十一年訪日精神, 訓示於滿洲帝國復國事業中如何恢復滿日兩國關係。
參 議 府 議 長

塞繆爾,完顔氏,新京特別市人。
完顔氏塞繆爾於康德七十九年投身滿洲國復國天業。自投身復國天業以來, 幾度爲支那匪諜“人肉搜索”並騷擾威脅。康德八十五年初,洽西方盟友後,爲 自身及復國事業安全計,乃全面轉入地下,繼續復國事業。同時,以淸語“堆撥房”
爲名建立情報鬪爭及外聯機構,幷以其祖名定負責人代號曰“阿骨打”,親任其初代。
康德八十六年四月,協和會及滿洲國國民十餘人於淪陷區遭共匪捕虜關押。多方 聯絡外界媒體及各國正義人士,令此事件始獲得台灣、日本等國關注。因情報搜 集之需要,漸成淪陷區實際之統括領導人。同年八月,出席全滿復國促進聯合大會, 在大會上數度重要發言,爲代表答疑解惑,是大會宣言及決議文之主要起草者之 一。同月二十日,宣誓就職攝政團成員,並正式獲任淪陷區滿洲國民統括領導人。
同年十二月至康德八十七年初,逐步將“堆撥房”之工作竝“阿骨打”之代號交予 其候任領導人。康德八十七年二月二十九日,特任最高法院特任審判官,卸任淪 陷區之統括領導人。同年三月一日,特派充最高法院長。康德八十九年八月二十日, 依攝政團全員三人全會一致決定,不再擔任攝政團成員。康德九十二年七月七日, 免官最高法院審判官、最高法院長,特任參議、特派充參議府議長。
最 高 法 院 長

古利,舒穆祿氏,奉天省海城縣人。
舒穆祿氏
古利於康德七十九年投身滿洲國復國天業。康德八十五年二月底,
協和會臨時中央本部成立,任協和會中央本部委員。同年五月,滿洲國軍重建籌 備組成立,任組長。同年九月,任協和會中央本部長。同年十一月,滿洲帝國流 亡政府籌備委員會成立,任委員。康德八十六年八月二十日,宣誓就任攝政團成員。
同年十月一日,海外兵團令施行,時爲宣傳目的,稱爲指揮官,滿洲國軍重建籌 備組改名爲滿洲國軍海外兵團籌備組。同月二十日,特任參議。康德八十七年三 月一日,滿洲帝國流亡政府完全樹立,特派充參議府議長。同年十一月,因個人 原因,不再從事海外兵團籌備工作,由國務總理大臣薩里達克氏阿斯蘭兼任滿洲 國軍海外兵團籌備組之組長,亦爲使滿洲帝國流亡政府工作進一步正規化,於海 外兵團成立前不再稱任何人爲指揮官。康德八十八年春以來,多次請求辭去領導 職務。五月,依願免協和會中央本部長,仍任協和會中央本部委員。康德八十九 年八月二十日依攝政團全員三人全會一致決定,不再擔任攝政團成員。康德九十 年七月,請求免去一切領導職務,不允,仍數請求,故依願免去協和會中央本部 委員。康德九十二年七月七日,免官參議、參議府議長,特任最高法院特任審判官、 特派充最高法院長。

對於議定書簽字後聲明
今日爲滿洲國國務總理與日本國滿洲派遣特命全權大使將雙方議定書實 行簽字之日。吾人欣慰之餘,不禁欲有所聲明者。自今日始,日本國已正式 承認滿洲國之獨立,此後兩國得以獨立國資格互相提携,以維護東亞以至於 世界之和平。其事實之重大,誠開世界歷史上一新紀元,而其德益於人類之 幸福者亦至深且遠,洵堪引以爲慶者焉。
竊自本年三月,依民意所歸,迎溥儀前皇出任滿洲國執政,向內外宣言
獨立以來,茲以半載,其間賴百官有司之努力與一般民衆之覺悟,國基乃基 臻國固,且因有日本軍隊
大之援助,以七月府削平馬占山爲一段落,境內 匪軍亦見肅淸,加之接收海關,財政基礎確立,吾人所鵠望之安居樂土實現 之期,已近在眉睫間矣。
滿洲國乃依三千萬民衆之意志而建設者,內以民衆幸福爲標的,外以國 際親善爲主旨,勵精圖治,期濟大同。
就國家的立場言之,較諸世界各國
決無遜色自毋待言,故無論列國承認與否,在事實上已成爲獨立之國家。如
蔑視此種事實而欲求國際關係之圓滿,是猶南轅而北轍,豈得謂爲忠於世界 和平、人類幸福者哉?
列國中,對於我國存立最有重大關係而接觸最密、交涉最繁之日本,旣 將基本的議定書簽字,依三千萬民衆之熱望,首先毅然正式承認。對內於鞏
固我國國家基礎,對外於確立我國國際地位,助益良多,何勝欣感。
尤堪告慰者,本項議定書中訂有滿日兩國互相依賴生存之盟約,含有確 保滿洲國永遠存立之旨趣。以前三千萬民衆之中,對於國家前途不免有抱杞 憂者,今經此番基本議定書之簽字,則一切懷疑當可煥然氷釋矣。
此際吾人對於操縱匪軍擾亂滿洲國治安仍作收復領土迷夢之張學良一派 軍閥,與欲將此肅淸兵患禍源之滿洲而牽引歐美諸國捲入東亞國際紛爭旋渦
之中華民國國民黨政治家諸君,能於此新事態早有覺悟,虛心坦懷與滿日兩 國共取東亞民族融和之方針,實所深切企盼而不置者焉。
抑更有言者,卽常以正義人道相標榜,高唱民族自決之歐美諸國及國際 聯盟,對於滿洲國之健全與發達應有契勵之援助之義勝。而今則不然,乃竟
不顧我國民意,欲使此已脫於暴政而獨立之新國家還諸舊軍閥之手,是不啻 驅三千萬民衆擧而納諸水深火熱之中,天下安有此「公理」哉?!且滿洲國 之獲有今日者,日本援助之力至爲巨大。今若蔑視此事實,徒發空言,是欲 導東亞之和平入於紛亂之境,竊爲歐美及聯盟所不取也。誠欲解此危者,則 惟有迅速承認滿洲國之一途,無他術耳。
列國對於滿日兩國國際之特殊親密,難免無懷疑者。然試從地理的、歷
史的關係觀之,卽知乃理所當然。考之世界各國亦自不乏先例,此豈足論? 竊意列國所同心者,乃在滿洲國經濟上開放與國際間義務履行之兩點耳。關
於此點,業於建國宣言及對外通告中聲述明瞭,此後將隨滿洲國國際地位之 確立而益加以實證。倘列國仍有所疑,蓋倣日本之例亦起而承認我國,締結
可以確保前述兩點條約,則疑團不卽可以立釋乎?世有對於滿洲國之實質毫 無所知,而徒憑有所爲者一派之宣傅,卽信口雌黃作種種惡聲者,吾人對此
無稽之言,但依今後所行之事實卽足以反駁而表明之,固無須曉曉置辯,或 作他種之宣傅。吾人之所亟亟而不敢少歇者,乃在忠誠勇往,致力於建國宣 言及對外通告之實行,使我國家早達於理想之樂土,與世界共享和平之幸福 而已。
茲當善隣正式承認我國獨立之時,謹對日本帝國及國民感謝盛意,並一 披瀝我三千萬民衆對於實現滿洲國之理想誠有確定不移之信念,以公表於天 下云爾。
大同元年九月十五日 大滿洲國【外交部總長】謝介石
謹解《對於議定書簽字後聲明》
作者:完顔氏塞繆爾
大同元年九月十五日謝介石【外交部總長】的這篇聲明,與一般稱爲“某法某令”的滿洲 國法令不同,故而我們講解這篇法令的時候也與講解其他法令不同,我們首先要對作者做一個 介紹。
編者註:寫在【】內的官署及官職,爲所提及的法令發佈時存在的官署及官職。這些官署 及官職的設置已在法令發佈之後進行了重新調整。在調整之後,便用【】標記之,以表示 原來之各該官署及官職之各該權責由其現在之各該繼承官署及官職施行。這是康德皇帝御 政時滿洲帝國政府早已形成之成憲。此種【】之使用,遍佈滿洲帝國之法令文書。大同元
年滿洲國建國,設有【外交部】,主管外交事務,其主管官稱【外交部總長】。康德元年三
月一日,滿洲國確立立憲帝制,自此國名之正稱爲滿洲帝國,各部主管官由各部【總長】
改稱各部大臣,【外交部總長】改稱外交部大臣至今。如上述,在本文中,依我滿洲國使用 此【】之成憲,將【外交部總長】用【】表示之。其在現行法令中,對應外交部大臣。
首先是謝介石【外交部總長】的名字,“謝 介石”這個稱呼,原本並非謝先輩的名字,也
謝介石外交部大臣
與重慶政權首領蔣中正的“名中正,字介石, 以字行”不同,而是與中華民國汪國民政府主 席的“汪精衛”同類的以號爲名,謝先輩名“愷”, 字“又安”或“幼安”,下文爲了方便,且謝先 輩簽名時亦多用“謝介石”充當其名,故當提及 謝先輩稱呼時,我們依然用其通稱名“謝介石”。

其次是謝介石先輩的出身,謝介石確實出身於日本帝國統治下的臺灣,但他在滿洲國的官 吏序列中,卻不是日系人。這是因爲謝介石爲了擁護當時身爲舊淸遜帝康德皇帝(包括後來)
建立滿洲國,已在滿洲國建國之前(早在西元1915年)放棄日本國籍竝加入中華民國國籍, 故而謝介石是以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而非日本帝國臣民身分參加滿洲國建國事業的,依照滿洲國 官吏的的政治規矩,謝介石是滿系官吏而非日系官吏。所以,謝介石確實是臺灣出身者當中在
滿洲國官位最高的,但同時他非日系官吏。滿洲國各高級官吏中謝介石的是一個極其特別的例子。
時任【外交部總長】的謝介石針對日本帝國承認滿洲國及《滿日議定書》的簽訂發表的這 聲明,其旨趣精微,用詞也是妙到毫巓。所以有必要幾乎逐字逐句解析之,但在那之前,有 必要用儘可能直白的語言先做一簡單槪況。
擧其大端,本聲明可粗略分爲三層意思,請讀者注意這三層意思不是截然分開,而是在不同的 段落中各有重點同時又時有穿 的,有一些“夾敍夾議”的元素在。
1.日本承認滿洲國之後,對國家前途有擔憂的國民可以放心參與國家建設了。
2.日本承認滿洲國之後,滿洲國可以徹底不理會那些無端對滿洲國抱有惡意的境外敵對勢力了。
3.日本承認滿洲國之後,對滿洲國能否保障他們利益的各國可以放心與滿洲國交往了。
下面我將對聲明中所有必要的地方進行逐句解析:
第一段中,聲明提綱 領地表示滿日兩國自此以獨立國格互相提携,這對滿日兩國是好事, 對全世界也是好事,値得普天同慶。這裏我們要明白,誣衊滿洲國是所謂“日本傀儡政權”的 種種惡言,不起於滿日兩帝國戰敗,甚至不起於日美太平洋戰爭或此前幾年的支那事變(所謂 “七七事變”),而是從我國獨立開始,這些誣衊我國的惡言卽流毒天下。此等惡言實爲蔣幫爲覬
我土地人民、時刻欲重新將我滿洲國及我蒙滿三千萬民衆置於其奴役剝削之下而進行的輿論 造勢,國際間有不明眞相者、包藏禍心者,爲自己之利益而討蔣幫歡心,乃推波助瀾至此等惡 言僞說漸成所謂“定論”。所以滿洲國外交部確有必要在此等誣衊我滿洲國之獨立國格的無恥 言濫觴時便予以最堅決之回擊,而且就本文而言,這種回擊還只是個開始。
第二、三、四、五這四段,簡要回顧了滿洲國的建國過程以及建立半年來取得的成就。在 其中還穿 了兩個重要論點:一爲滿洲國雖然是依本地民意建立,但日本帝國確實立有不世大功。
二是再次强調(此處我翻譯成白話):滿洲國是獨立國家的事實已然成立,各國承認與否不改變 這個事實,而且不承認滿洲國那是各國的損失。第五段爲本層意思的收束,文章直接呼籲對國 家前途有疑慮的國民,日本帝國對滿洲國的承認包含“確保滿洲國永遠存立之旨趣”(翻譯成比 較通俗的國際法槪念就是“日本宣佈保證滿洲國獨立”),所以這些國民從此不必杞人憂天。讀
之此處,吾輩不禁嘆惋,豈料僅僅十數年之後,日本帝國不禁無力保障滿洲帝國不淪陷,甚至 亦無法保存其自身之國祚。値此日本帝國無條件投降八十年之際,耳聞目睹雅爾塔體系末世之
種種亂象,吾輩更爲滿洲帝國之淪陷嘆恨蘇聯共匪之兇殘、美英西側圈之糊塗,吾輩竝深望西
側圈今日之主事者
第六、七、八這三段,可以稱爲“喊話”。喊話的對象分爲兩類,一類是純粹的敵人,一 類是文明各國。這個“敵人”指的自然是張學良軍閥集團以及他背後的蔣政權。第六段中,謝
【外交部總長】明確喊話張學良集團,不要再做“收復失地”的美夢,認淸滿洲國已經獨立的 現實,平等待我,則滿洲國還是願意跟張學良軍閥集團及其背後的蔣介石政權和平相處的。第 七、八這兩段則是點名道姓喊話當時的文明各國,尤爲令人嘆服且扼腕的是,這三段的內容到 了九十三年後的今日非但絲毫不過時,反而愈加切中時弊,恭讀至此吾輩不禁疑惑,我們到底 是該爲謝【外交部總長】等建國元臣的先知先覺而擊節,還是該爲世人過了九十年都在這個問 題上毫不長進而嘆息。爲此我在此將對這兩段進行逐字逐句翻譯竝結合事實進行解讀。
第六段原文:抑更有言者,卽常以正義人道相標榜,高唱民族自決之歐美諸國 及國際聯盟,對於滿洲國之健全與發達應有契勵之援助之義勝。而今則不然, 乃竟不顧我國民意,欲使此已脫於暴政而獨立之新國家還諸舊軍閥之手,是不 啻驅三千萬民衆擧而納諸水深火熱之中,天下安有此“公理”哉?!且滿洲國 之獲有今日者,日本援助之力至爲巨大。今若蔑視此事實,徒發空言,是欲導 東亞之和平入於紛亂之境,竊爲歐美及聯盟所不取也。誠欲解此危,則惟有迅 速承認滿洲國之一途,無他術耳。
第六段:“我們還要補充一點,那就是( 們這些)用正義人道相標榜,高唱”民族自決“的 歐美各國還有國際聯盟,(原本)對於滿洲國的健全和發達,本來是有幫扶和援助的道義責任的(意 爲滿洲國的建立完全符合歐美各國和國聯所標榜的道義),結果( 們)不但不這樣做,反而不 顧我國民意,竟然要把我們這已經脫離黨國暴政而獨立的新國家重新交給各個舊軍閥(此處指 張學良、蔣介石等)手中,這完全就是要逼迫我們三千萬的蒙滿民衆,被( 們)擧起來 水深火熱之中。天下
會有這樣的所謂“公理”?!而且滿洲國能有今天(的獨立地位),日 本的援助出的力無比巨大。
們(歐美、國聯)蔑視這個基本事實在這裏胡 些空話,這完全 就是要把東亞的和平引入紛亂的境地。我們自己琢磨著(竊爲:私下裏認爲、私下裏考慮,是 謙辭,但有鑒於當今缺乏常識的世代無法理解謙辭的眞諦,故而采取直譯“我們自己琢磨著”) 們歐美和國聯眞的不應該這樣幹。要眞想解開目前的危局,只有 們歐美、國聯迅速承認滿 洲國這一個辦法,沒有其他的解決方案。
而徒憑有所爲者一派之宣傅,卽信口雌黃作,種種惡聲者,吾人對此無稽之言, 但依今後所行之事實卽足以反駁而表明之,固無須曉曉置辯,或作他種之宣傅。 吾人之所亟亟而不敢少歇者,乃在忠誠勇往,致力於建國宜言及對外通告之實行, 使我國家早達於理想之樂土,與世界共享和平之幸福而已。
第七段:列國對於滿日兩國之間特殊的親密關係,難免有所懷疑。但試著從地理的、歷史 的關係觀想一下, 們就知道這種親密是理所當然的的。而且考察世界各國,也不是沒有先例(按: 法蘭西王國全力幫助北美合衆國自英國獨立就與日滿關係有類似之處),這還用說 。列國一起 擔心的事情,無非就是滿洲國在經濟上(是否)開放,於國際間的義務(是否)履行這兩點罷了。
關於這兩點,滿洲國的《建國宣言》和《對外通告》中早就講得明明白白。這以後(也會)隨 著滿洲國國際地位之確立更加以證實。倘若 們列國(這裏的列國其實已經特指歐美)還有懷疑, 那 們就仿效日本的做法承認我滿洲國,然後跟我們簽定可保簽署兩點(經濟開放、履行國際 間義務)的條約,那 們不就不用再懷疑了 ?世界上總有人對滿洲國的實質毫無鎖著,而完 全憑藉(此處意爲“聽信”)那些別有用心之徒(蘇聯、中共、蔣幫等)一面之詞的宣傳,就在 這信口雌黃地詆毁辱罵滿洲國,我們對於這些無稽之談,只要用我們一貫所做的事情這個事實 本身,就足以說淸楚和反駁。完全不用(固:直譯爲“本來”,但是“完全”更適合此處的語境) 喋喋不休地辯論或者用別的宣傳(來蓋過那些胡 的聲音)。我們如此努力不敢稍微鬆懈的原因, 正在於要忠誠任事、勇往直前,致力於實現《建國宣言》和《對外通告》(的內容),來讓我們 國家達成理想樂土,與世界各國共享和平幸福 。
民間有句流行語“外交是用最禮貌的方式說出最 的話”,謝介石【外交部總長】本聲明 的七、八兩段雖然 不“ ”,但也確實是用禮貌的方式去當頭棒喝被蘇聯等共匪及蔣幫迷惑 的歐美各國及國際聯盟了。第六段中,謝介石几乎是指著鼻子痛罵歐美各國及國聯的虛僞做作了, 衆所周知,早在十幾年前的西元1918年(民國七年),時任美國總統的伍德羅·威爾遜便提出 第七段原文:列國對於滿日兩國國際之特殊親密,難免無懷疑者。然試從地理的、 歷史的關係觀之,卽知乃理所當然。考之世界各國亦自不乏先例,此豈足論? 竊意列國所同心者,乃在滿洲國經濟上開放與國際間義務履行之兩點耳。關於 此點,業於建國宣言及對外通告中聲述明瞭,此後將隨滿洲國國際地位之確立 而益加以實證。倘列國仍有所疑,蓋倣日本之例亦起而承認我國,締結可以確 保前述兩點條約,則疑團不卽可以立釋乎?世有對於滿洲國之實質毫無所知,
了“威爾遜十四點”,自此“民族自決”成爲國際間認可的國家建立的一種方法。請注意,此處 的“民族”及謝【外交部總長】所用的“民族”爲未經後世雅爾塔體系汙染的原意,翻譯成今日 讀者能明白的語言應爲“(有政治訴求的)合法住民”。
然而,當蒙滿三千萬民衆在有 階級代表的帶領下行使合法住民自決的權力決議建國之後, 歐美各國卻近乎步調一致地拒 承認。這根本沒有什 理由,就是看不起 ,就是覺得“ 不 配”。其實,這種極其陰暗的心理基於當時已經不大能公開說出口但依然很大程度上左右著歐美 各國政治決策的種族主義。正如本聲明中所說,雖然滿洲國是按照蒙滿三千萬民衆眞正之民意 所建立的,但日本帝國在其中確實是厥功至偉,毫不誇張地說,沒有日本的鼎力相助,幾乎就 不會有滿洲國,更是肯定不會有王道樂土的滿洲國,尤其是在日本正式承認滿洲國之後,以前 的種種因緣際會和無心
柳在此刻都已瓜熟蒂落,成爲了日本帝國對滿洲國的“保佑”(《國本 奠定詔書》用詞,意爲“保護和幫助”,也就是“ 著”)。所以滿洲國雖然是國格完全獨立的國家,
非什麽“日本的傀儡政權”,但說“九一五承認”之後的滿洲國是由日本全力扶持,這 對沒 有什麽問題。但在種族觀念依然故我的當時的歐美各國心中,這問題就大了:“承認 個小日本 形式上跟我歐美列强平起平坐也就罷了,
居然還敢玩我歐美人玩剩下的那一套,幫助和扶植 新國家獨立(例:法蘭西王國扶植美國獨立,詳見後文擺作者親注)了? 也配!” 所以後來 的國聯調査團才有了語焉不詳堪稱不是人話的“滿洲國非經眞正及自然之獨立運動建立”這種 從根本上武斷且無理地否定滿洲國合法性的論述。因爲在他們的眼裏,民族自決本來是歐美系
人的專利,而落後民族只有經過歐美直接敎化所 生的獨立意識才是“眞正及自然”的。滿洲
人和日本人自己 的東西,再好也是野狐禪,不入他們所謂的“正道”。
作者親注:此處並非我們主觀臆測,在滿洲國建立的時代(西元 1930年代),相當數量的歐美 人針對亞洲人的種族主義思想如“黃禍論”依然十分嚴重,以二次大戰期間的美國總統富蘭克林 ·羅斯福(FDR)爲例,他早在西元 1920 年代就有過著名的針對日本人和亞洲人的種族主義公 開發言,如:
“Japanese immigrants are not capable of assimilation into the American population,” “日本移民根本融不進美國人口。”
“Anyone who has traveled in the Far East knows that the mingling of Asiatic blood with European or American blood produces, in nine cases out of ten, the most unfortunate results.”“去過遠東的都知道,亞洲人跟歐美人混血這件事十個有九個沒有好下場。”
從此亦可見,日美戰爭全面爆發後,羅斯福將日系美國人投入集中營的迫害行動,決非某些人辯護的“一 貫如此”、“必要之惡”,而是基於其非常陰暗的種族主義心理而做出的決斷。
這裏要 一句,二戰後的雅爾塔體系下,所謂的“住民自決”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基本 上是“有人喊出來就算”的地步,無論是莫名其妙的加拿大魁北克省獨立公投,還是聯合王國 的蘇格蘭獨立公投或西班牙王國的加泰隆尼亞獨立公投皆是此類,而且甚至達到了不分敵我的 地步。例如處理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人的建國訴求,雖然法塔赫是暗著反西方而哈馬斯是明 著反西方,但就是因爲他們掌握了所謂的“住民自決”的“政治正確”(法塔赫、哈馬斯等這幾 夥人在西元1988年召開了不知所云除了反以色列之外沒有任何共識的“建國會議”,對比滿洲 國的建國聯合促進大會的萬衆一心就知道這個所謂的“巴勒斯坦國”的“建國”有多 虛假), 對外不但守不住甚至根本畫不淸自己邊界在 ,對內法塔赫和哈馬斯打得如烏眼鷄一般互相挂 對方成員路燈的所謂“巴勒斯坦國”居然能 得到全世界一百四十餘個國家政權的承認(含德 黑蘭恐怖政權、中共政權這樣原本完全非法但在雅爾塔體系下被承認爲“合法國家”的政權)。
這不是矯枉過正,而是過猶不及。倘若當時的歐美各國能給滿洲國如他們今天給所謂的“巴勒 斯坦國”十分之一的善意。滿洲國也不至於淪爲國際孤兒而被迫去跟做的幾乎每件事都反著滿 洲國建國精神的希特勒以及逼宮奪權如曹賊的墨索里尼去合作的地步。錯誤從來不在滿洲國一 邊。
接下來,謝介石還具體地指出了歐美和國聯的錯誤,卽滿洲國好不容易從惡政中脫離出來,
歐美各國和國聯居然背信棄義地想把我們交還給軍閥和黨國,這已經完全是邪惡政權的幫凶了, 這種對邪惡政權縱容的鴕鳥政策根本無助於恢復和平,要想恢復和平,只有歐美各國以及國聯
迅速承認滿洲國,跟日本帝國一起保障滿洲國的獨立,反擊那些繼續想要奴役和侵犯滿洲國國 民與滿洲國國土的勢力,謝【外交部總長】在這裏眞的是就差用一句滿洲白話告訴各國“說別 的都沒用”了。
當然,滿洲國是文明國家,謝【外交部總長】雖然代表滿洲國三千萬國民表達了對虛僞的、
雙標的國際公理的失望和抨擊,但滿洲國的外交部不是共匪的外交部,雖然有時候罵街的事情 我們要做,但我們的官吏可不是像共匪的所謂“‘戰狼’瘋狗外交官”那樣爲罵街而生。在第八段中, 謝介石代表滿洲國,還是對列國(實際上就是歐美各國)釋放了最大的善意,竝在不提這些“列 國”“以種族主義的小人之心度滿日兩國的君子之腹”的前提下對他們“擔心滿日兩國過於親密 的關係”的思想表示了理解。而且可以說是耐著性子(滿洲土語“ 說 ”,意爲毫無保留 地詳細解釋方方面面)解釋了,首先就地理關係(請讀者注意:當時不僅僅臺灣,連朝鮮半島 也是日本帝國的領土)而言,滿洲國與日本帝國不僅僅是隔海相望而且是陸地接壤,某種程度 上日本帝國的領土對滿洲國的領土是半包圍之勢,這樣的兩個國家如果不建立美國與加拿大那 樣的互信關係,則彼此都永無寧日。而就歷史而言,滿蒙這塊土地上的國家與日本列島上的國
家更是和則兩利,鬪則兩傷。所以新生的滿洲國和日本帝國之間除了建立最親密的友好關係之 外沒有任何其他的選擇。接下來謝介石話鋒一轉又提到了這在世界上也不是沒有先例,謝【外 交部總長】沒有點名,但我這裏要點幾個名字,以大同元年卽西元1932年的時間點來看,類 似滿日關係(但達不到後來滿日兩帝國的精神如一體程度,不過當時的也沒有提出兩國精神如 一體,畢竟康德皇帝當時還是無冕的執政,身分
不是正式君主不便直接說與日本帝國天皇 平起平坐)的關係卽至少有:往前追溯美國獨立戰爭時新生的北美合衆國政權與法蘭西王國, 北美合衆國南北戰爭期間南方的邦聯國與英國及部分歐洲國家。而就在滿洲國獲日本承認的此 時此刻,還至少有英國與埃及王國的關係,要知道英國和埃及王國的關係可幾乎就可以說成是“半 殖民地與‘宗主國’”,埃及政府沒有英國顧問的同意幾乎什 都做不成,假如那個時代眞有所謂 的“傀儡政權”,那 埃及王國更像英國的“傀儡政權”。儘管英國已經在形式上承認了埃及王 國的獨立,但事實上,英國控制埃及的程度依然很深,在幾年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時, 作者親註:美國獨立戰爭時,法蘭西王國爲反英而慷慨地而對大陸軍及整個獨派提供了全方位的 援助,其中包括但不限於:直接捐贈與貸款等資金支持、大量武器和其他軍需品的援助、派出敎 官訓練大陸軍乃至直接調兵參戰,還在政治上於西元 1778 年與新生的北美合衆國政權簽訂《(法 美)同盟條約》率先承認美國獨立竝結盟抗英,最終在西元1783年法國撮合英美簽訂《大不列顚 王國及北美合衆國之間的最終和平條約(巴黎條約)》。後來滿洲國獨立後從《滿日議定書》的簽訂, 日本帝國宣佈承認滿洲國竝保障其獨立,到《滿華日共同宣言》的簽訂,汪精衛政府代表中華民 國正式承認滿洲國獨立,幾乎就是法國扶植美國獨立到英國最終承認美國獨立的翻版(且在操作 上可能也確實存在藉鑒前賢的成分),但歐美各國因其狹隘的種族主義立場對滿洲國的獨立國家地 位堅決拒 承認。
作者親註:美國南北戰爭期間,英國對南方邦聯政權的支持最爲積極,雖然形式上宣佈中立,但 實際上是全面倒向南方邦聯。在經濟上,英國以私人商戶爲白手套,突破北軍封鎖,向南方邦聯 購買大量棉花。軍事上,英國不僅以私人商戶爲白手套供給南方邦聯大量軍械,還在英國造船廠 爲南方邦聯建造多艘軍艦,通過白手套出售給南軍(英國戰後因此類軍事援助違反形式中立而被 迫支付賠款給重新統一的北美合衆國聯邦政府)。英國甚至一度正式動議承認南方邦聯爲獨立國家, 因爲擔憂與代表美國的北方聯邦政府全面開戰而最終作罷。除此之外,法國、西班牙等國爲削弱 美國的影響力及其各自的商業利益,也曾大量購買南方邦聯區出 的棉花等物資,其中法國在南 北戰爭後期亦曾爲南軍建造艦船,但時間太遲,尙未交付南方已經戰敗。
英國在埃及形式中立的前提下完全將埃及用作了對抗德國和義大利的基地。吾輩追溯這段歷史, 眞的很難想象當年堂堂的大英帝國是 有 在自己做出這些事情的前提下還敢誣衊滿洲國是 “受日本控制的傀儡政權”的,想來想去眞的只有種族主義一個理由可以解釋了,只許州官放火 不許百姓點燈,大英的“上等人”當然可以無限度指導阿拉伯“下等人”, 們“東亞黃猴子”
抱團取暖
能允許呢?不如此實在難以理解當時與今日施紀賢之流不肖官吏不同,理所應該 具備健全常識的英國統治者們爲何如此邏輯混亂與雙標。當然,謝介石沒有象我一樣展開繼續
時刻提防埃及軍隊過於强大從而脫離英國掌控。埃及王國方面也不遑多讓,一方面從英國 方面獲取大量的援助,另一方面卻“不老實”地總想要
脫英國保護的“桎梏”,對比滿日 兩國的心神無二,英埃之間誠可謂“同床異夢,各懷鬼胎”。
抨擊歐美及國聯的無知和荒謬,而是繼續苦口婆心地勸說各國,講明他們所擔心的事情無非是 滿洲國能不能繼續在經濟和政治上保障他們的利益。謝【外交部總長】明告各國,滿洲國的《建 國宣言》與《對外聲明》早已非常淸楚地表明了滿洲國完全實行門戶開放、機會均等原則(後 來的歷史證明了,滿洲國完全履行了承諾,蘇聯、美國、英國等多次列入滿洲國的前五大貿易 夥伴,美國甚至常常超過形式上與滿洲國結盟的納粹德國),也明告各國,滿洲國成立之前無論 是大淸國還是中華民國與各國簽訂的條約,只要是涉及滿洲國的,滿洲國一律履行。甚至此處, 謝介石先輩還特別quote了一下日本帝國,講明現在日本承認滿洲國且已經跟滿洲國簽約,這 等於日本帝國也在以自己的國家信譽爲新生的滿洲國的國家信譽背書,所以各國如果實在還是 擔心,那就仿效日本承認滿洲國,然後分別與滿洲國簽訂雙邊多邊新條約,在條約中寫明滿洲 國繼續尊重各國在滿的經濟和政治權益不就完了
?言及此處,謝【外交部總長】再次話鋒一轉, 明告各國,這裏說的話其實已經非爲了說明謝介石所言實際上有多不客氣,我在下面的說明中 作者親註:西元 1922年(中華民國十一年),英國承認埃及王國爲獨立國家。但此後對埃 及的內政的深刻介入並未稍減,兩國在西元1936年(康德三年)簽訂的《大不列顚王國陛 下與埃及國王陛下之間之同盟條約(英埃同盟條約)》介入埃及內政的程度遠比《滿日議定書》 中日本帝國介入滿洲國內政的程度深刻而全面得多,英國幾乎在軍事上經濟上和對埃及王 室的左右方面全面控制著埃及,這些政策雖然客觀上對埃及及其臣民基本都是有利的,但 也確實違反了當時已經蔚然成風的“民族自決”的政治正確。尤其値得一提的是,與滿洲國 與日本國逐漸形成“精神如一體”的盟邦、友邦、親邦彼此完全信任不同,英國對埃及王國“旣 用且防”,尤其在軍事方面,一方面要確保埃及軍隊有足 的戰鬪力協助英軍,另一方面也
相機適當使用滿洲土語及俗語竝加以最低限度的必要解釋。謝【外交部總長】要表達的意思是, 對某些國家(當時還沒有完全確切的對象,事後回頭看基本就是英美各國),我話都說到這個 上了,如果 們還是聽不 人話,還在那跟共匪或者蔣幫一個口徑地無端詆毁攻擊滿洲國,那 我們就只能“聽喇喇 叫照樣種莊稼了”(喇喇 ,一種喜食植物嫩芽的農業害蟲,學名螻 。 此俗語的意思是“做正事不要理會閑言碎語的 ”),懶得跟 們矯情。因爲滿洲國的客 觀發展和成就,事實勝於雄辯,滿洲國卽將取得的成就以及終始一貫地踐行國際道義這個事實 本身就足以回擊一切質疑和詆毁,滿洲國懶得去再辯論什 ,也不會把自己的宣傳機器再浪費 在跟這些聽不 人話也不會說人話之輩對噴上。(特別是那個時代沒有互聯網,無論是電影膠片 還是錄音絲、錄音帶都是很 貴的)。但卽便是已經說話如此不客氣,謝介石依然給堅持不理解 滿洲國的各國留了最後的體面,“我們努力建設滿洲國不是爲了氣 們這群‘喇喇 ’,而是爲了 建設好滿洲國能 爲世界做貢獻,跟 們共享和平幸福”,最後落筆的虛詞“而已”,旣是表示 對詆毁的蔑視,也是表示滿洲國的善意,本段實在是將本聲明無一字閑筆的精髓體現地淋漓盡致。
在第七段、第八段中,謝介石【外交部總長】貫徹了恩威竝施的原則,這兩段話不卑不亢、 有禮有節、有理有度、有肉有骨,不但淸晰地表達了滿洲國希望獲得列國尤其是歐美各國的承認,
但並非求著他們或沒有他們就活不了,而是承認滿洲國對大家都有好處,如果有些國家實在不 想承認滿洲國,滿洲國也不懼,也不爭辯,只會用事實說話,讓列國刮目相看。同時也表達了 滿洲國對於承認者感激且願意協作共建道義世界,對不願承認滿洲國的糊塗者,也不會仇視或 打擊報復,而是會“該幹什 幹什 ”,堅決“不打泥巴仗”。同時,此段落中不時穿 日本帝國 對滿洲帝國立下的巨大功績,字裏行間旣洋溢著對日本帝國率先承認滿洲國的感激之情,表達 與日本帝國用結盟好的赤誠,又將日本帝國的對滿政策“有意無意”樹立爲供列國特別是歐美
各國學習的正面典型,但同時還非常有節,對日本熱忱而毫不諂媚,處處維護滿洲國的獨立國格, 對各國雖然以日本爲正面典型宣導,又並無“挾日本以自重”的“狐假虎威”的矯揉造作。
最後一段卽第九段,是收束全文之語,但 不是“廢話”。本段中謝介石再次代表滿洲國三千萬 之國民,對日本帝國及其臣民的率先承認和仗義援助進行了最誠摯的感謝。如果文字有體態的 話,那麽謝【外交部總長】這段話無疑是站得筆直的同時表情極其眞摯地在表達感謝,毫無卑 躬屈膝之虞。這一表態在這篇聲明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爲蘇聯、中共兩共匪虎視眈眈,蔣幫的 宣傳機器也是全力開動,但凡這篇聲明當中針對日本的言辭有絲毫可被曲解爲“諂媚”、“乞憐” 之處,都會被這些敵人放大百倍檢視和大肆誇張,糊塗如英美等國亦必將聽信其宣傳從而對滿
洲國誤會更深,但謝介石妙到毫巓的行文,將這種可能存在的隱患徹底消弭于無形的。剩下的 就只能是“Haters gonna hate”,非人力所能爲也。最後一句話,謝【外交部總長】再次代表 蒙滿三千萬國民,對全天下至誠地宣示我們對實現滿洲國的理想有著確定不移之信念。
滿洲國業已建國九十餘年,淪陷亦整八十年。然而今日讀起謝【外交部總長】此篇聲明, 仍覺其絲毫不過時,世界局勢比起九十多年前實際上更加險惡,雅爾塔體系末造的各種亂象次 第爆發,不 如縷。歐美文明各國自身之危機,乃因其各自背離建國精神且抛棄嘗試而日益加深。 一言以蔽之,謝介石當年所指出的問題,今日不但未解決反而更加嚴重了。謝公此文,誠爲外 交辭令之萬世典範,外交辭令,本就當以眞爲首,以誠爲先,而非各種不知所云、包藏禍心的“謎 語人的文字游戲”。謝【外交部總長】的這篇聲明,對常識尙存之彼時世界,可謂在禮數周全之 同時無一字不淸楚明白,在常識稀缺之今日,經我等解讀,亦應達到了人人可解的地步。那 ,
吾輩何以答之?除了更加努力於復國天業之邁進之外,還有就是要更加細緻地讓今日理應是我 們盟友的文明各國都明白滿洲國的建國精神,講明白何謂“Manchuria can help”,當年如是, 今日更如是。滿洲帝國的復國,不僅是我滿洲國全體國民同胞的福祉,亦能爲全人類之健全常
識開創一復興之基地,更可爲雅爾塔體系全面崩解後,文明各國回復其各自建國精神,竝力實 現世界之長遠和平幸福立一樣板與標杆。
滿洲帝國復國萬歲!
帝嗣康健萬歲!
世界和平幸福萬歲!

友邦日本帝國承認滿洲國

老佛爺本家正說西太后之八——所謂“挪用北洋海軍軍
費修園子”是無稽之談
終於到了關於老佛爺的 言之中最大的“IP”之一了。
先說一句,本文可能會有“ 字”。
作者:橋明
細細算來,至今,這個議題,可謂準備了數年之久。本文原先早已成文,擬定在康德 九十一年發佈,但在康德九十年講完中法戰爭後,依照國務總理大臣之指示,加入了揭破所謂“海 防塞防之爭”的僞說的一篇。而本年康德九十二年以來,筆者關於揭破“挪用北洋海軍軍費修園子” 又有新的認知,故又將原文大改。
麽改的,一個字,說話更尖利刻薄了些——只是因爲,所 謂“挪用北洋海軍軍費修園子”和“海防塞防之爭”都是一樣的可並列爲關於西太后的 言中最 愚蠢的那一檔的,能信這個 “基本也就看不 手 了”。筆者就納悶了,信這些 言的那麽老些、 好幾代人, 們是不是都有“腦殘”這項家族遺傳病呢。
閑話少說,進入正題。和上一集揭破“海防塞防之爭”僞說時一樣,先說結論:所謂“挪 用北洋海軍軍費修園子”是無稽之談。首先,頤和園的修繕(注意, 和園是舊的淸漪園的修 繕而不是新建的)從一開始就是一項軍事及政治的最高級別重點工程,在軍事層面是八旗水師 訓練的基地(在昆明湖演練現代“水軍”),在政治層面是孝欽顯皇后決 歸政的標志。第二,
和園修繕的軍事層面確實動用的是總理海軍衙門的經費,因爲這本來就是應該的——將昆明 湖打造成八旗水師的基地是大淸皇室在未雨綢繆防止由民人封疆大吏一手興起的北洋水師、南 洋水師、福建水師會壟斷大淸帝國海軍從而威脅大淸的根本制度——八旗。第三, 和園宮殿 廟宇的修繕,依據淸朝慣例使用的是內務府的錢——也就是內帑;此外,還使用的是原本在制 度層面設計上就是用於貼補宮廷用度的“海防鉅款”的利息,而這筆“海防鉅款”並非海軍軍費, “海防鉅款”是一筆設計用於大淸海軍一旦出現戰爭時再投入海軍爲海軍購買戰時所急需的彈藥、 輜重等事由的巨款,本金存在外國銀行,每年 生巨大利息,其利息用於貼補海軍日常用度和 宮廷用度。第四,內務府確實向總理海軍事務衙門借過一次錢,在光緖十四年 和園修繕之初, 用於修繕 和園,但也就這一次。這筆借款光緖十五年內務府就開始分期還了。這種現象(衙 門之間互相借款且還款時分期付款)在光緖年間因爲淸朝進一步衰落屢見不鮮,並非是內務府
爲修繕 和園所開創的特例。一言以蔽之,這種“跨部門拆借”是沒有現代預算決算財政的古 代非文明國家的大淸國的一種政治習慣。
以下按歷史時間順序,分爲三部分講解。

鎭遠號戰艦
時間綫終於到了德宗景皇帝親政了。先告訴諸位讀者,當今的世界,離開了滿洲帝國流亡 政府及服膺其領導的復國志士們, 們恐怕再也找不到對德宗景皇帝的親政一事說人話的了。
遠的不說,號稱“人人可編輯”的維基百科都能把德宗親政的年 錯——不多說,要不然筆 者忍不住 人。
德宗景皇帝四歲登基,承繼文宗顯皇帝爲子,到了中法戰爭結束後的光緖十一年,已長到 十五歲了。和前一代的穆宗毅皇帝一樣,都是過了十四歲以後因爲國家一直處於戰亂之中不得
已仍尙未親政,但孝欽顯皇后此時的歸政的誠心,與同治末年孝貞顯皇后、孝欽顯皇后的歸政
誠心,別無二致,說白話就是只要國家結束了戰亂就立刻開始歸政。光緖十二年六月,孝欽顯 皇后下達懿旨,於明年也就是光緖十三年正月起歸政。這道歸政懿旨確實倉促——因爲這時德 宗還未大婚,一般淸朝的制度是,幼主先大婚再親政。但結合後面發生的歷史來看,光緖十二 年六月這道倉促的歸政懿旨又是確實係孝欽顯皇后深思熟慮的“扶上馬送一程”的決斷。爲 呢? 往後看。光緖十二年六月,孝欽顯皇后下達歸政懿旨,令擧朝震驚。德宗景皇帝每日請安時再 四跪請延遲親政日期,以禮親王世鐸領班的軍機大臣加上德宗本生父醇親王奕 也屢次上奏摺 籲請延緩歸政,但孝欽顯皇后堅持要歸政。而後還是同月,德宗景皇帝、領班軍機大臣禮親王 世鐸等全體軍機大臣等重臣以及德宗本生父醇親王奕 ,再四籲請“體念時艱俯允‘訓政’、吁 懇‘訓政’數年”。最後,孝欽顯皇后同意“‘訓政’數年”。這個“訓政”“數年”,其實最終就是兩年。 要注意,這個“訓政”與光緖朝最後十年的孝欽顯皇后訓政,截然不同。雖然不同,但是都出 於維護大淸國統治的公心。光緖十三年正月,德宗親政。光緖十四年末,懿旨冊封皇后,就是 孝定景皇后葉赫那拉氏。(所有所謂“皇帝遞玉如意決定皇后人選”的說法都是雅爾塔體系下的 “口述歷史”、“地攤文學”,滑稽可笑,不需細講。且不說本來形式上在國家有皇太后時在皇帝詔 書中寫“仰承皇太后慈諭”而冊封皇后就是標配,以體現冊立皇后是皇帝和皇太后的“集體意志”, 當時可仍是在前述那個“訓政數年”期間的!冊封孝定景皇后這種國家最高級別的政治大事情 就是用的皇太后懿旨。當然了,冊封前這人選上肯定是西太后和德宗“開小會”在兩位主子都 同意的情況下敲定的。畢竟凡是有常識的人都 ,結婚這種事是不可能有一方堅決不同意還要 硬上的,若强硬爲之,在百姓家都是生死存亡的大禍,何況皇家乎? 的都 。光緖十五年正
月大婚,二月就結束了“訓政數年”,德宗開始完全親政了。此後直到光緖戊戌年孝欽顯皇后受 德宗景皇帝籲請再行訓政之前,德宗就是完全掌握淸朝最高權力的大淸皇帝,孝欽顯皇后在此 期間,除了在皇家仍是“大家長”(有關“大家長”的權力西太后仍保留例如給新生的近支宗室 賜名的權力),也就是會在垂簾聽政時期就歷職多年的老臣病逝的時候出來下道懿旨賜予亡故老 臣死後榮典及其遺族的蔭封,再有就是光緖甲午年過六十大壽的時候定一下過壽的相關事宜—— 這也正常 老人家是壽星
,除此之外不發一言,一切大政均由德宗裁斷。有一說一,孝欽顯 皇后這是在不破壞德宗親政這一個大淸根本法度的前提下,維持一定的政治影響力——通過後 面德宗在甲午戰爭中的親自指揮、百日維新時的毛躁下詔、百日維新後庚子之變前直接自主決 定撂挑子大撒把 1 來看,雖然西太后不能像我們一樣知道這種徵候是躁鬱症,但是老人家一定是 早就知道德宗至少有“做事急躁”的弱點——人家是親娘 ,不是 生的但是 養的,如何不 知道兒子的弱點呢,故而在德宗親政後仍維持自身的政治影響力,爲大淸留了後手。這後手在 光緖時代的最後十年果然用上了。那是後話。總之,給大家理淸楚德宗親政的過程,就是爲了 1 德宗景皇帝在百日維新期間朝令夕改,有著覺得自已一道詔書就能國富民强的無理自信,然後發現自己的“一道詔書推 改革”的做法完全行不通時又明顯“麻爪”不知所措,驚慌失措地再四請求西太后重新出山收拾局面,而後直至庚子之亂前 一直自主地處於 也不幹大撒把的狀態。這有典型的躁鬱症症狀。本系列之後的各相關集中會細講。
回擊所謂“醇親王奕 故意把自己控制的海軍經費拿出來給西太后修園子這樣西太后 到 和 園去自己‘兒子’就能‘親政’”的狗屁不通的 言。且不說,(用某反劇臺詞說)“那不是‘ ’‘兒子’”, 德宗那是西太后的兒子;且不說,西太后沒有大包大攬的戀棧之心,要不然就大淸那個一天不 如一天的艱困時局,老人家有一百種正當理由光明正大的總攬大權; 就說,信這個 言的 們全是智障,不
權力的運營方式,西太后能不能掌握最高權力和西太后住 沒有必然聯係。
西太后要是眞不放權,就是住到 和園去,那不過是中樞整個跟著搬到 和園周邊地區去了而已。 眞他媽太智障了。
修 和園,說到底,本質上是德宗自己發起來的。因爲紫禁城那地方 ,去過的有常識的 都知道,確實住起來不會太舒服。西太后年事已高,之前還曾得過一場三四年都不能全好的大 病,旣然退下來了,有個 養天年之所也不爲過。穆宗當年親政時,也是這麽幹的呀——穆宗 親政後下詔爲兩宮皇太后重修圓明園以供其 養天年,德宗這是謹遵成憲了。何況穆宗親政時 要給兩宮皇太后修的可是圓明園,雖然知道眞實歷史的都知道,圓明園變成白地,是中國人在 淸朝末年戰亂以後自己搶出來的,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後,雖然再也回復不了原來的“萬園之園” 的“盛世級別”,但主體建築的框架都在,完全不是現在那樣的白地。不過穆宗當年是高估了淸 朝那國力了。圓明園是被燒過,且在被燒之前的原狀極爲華麗。 和園的前身淸漪園的確,和 圓明園在咸 十年同時被英法聯軍燒了,但是淸漪園當初在乾隆年間建立時就是一個規模相對 小得多的休閑離宮,每次皇帝駐蹕是不過夜的,(這個不過夜是建園林時的制度設定不是每代皇 帝個人好惡,)而早在道光年間就停止日常維護了,在英法聯軍燒之前本也就不 麽華麗,修繕 起來成本相對低得多。何況,把淸漪園修繕爲 和園,其實只修了“後山”部分,也就是排云殿、 佛香閣一帶的慶典兼廟宇場所還有仁壽殿附近的朝會場所和樂壽堂玉瀾堂等居住場所。 現在 去匪都去 和園,好多那建築比如蘇州街、西堤等地什麽的(就是除了 和園“後山”之外的 全部景點),那都是趙紫陽做中共中央總書記時匪的“北京市人民政府”爲了捏造旅游景點建立的, 和眞正的淸代 和園沒關係(淸高宗時代淸漪園的建築範圍和現在 和園基本一致也有蘇州街、 西堤等建築但除後山以外老佛爺時代都沒有修葺)。所以 ,讓很多故意找 者失望了,從工程 學角度說, 和園修繕眞沒 們想的花費那麽大,簡言之,不是新建,就是用的“後山”的殘 存建築翻新一下。
而我們也不得不說,修繕 和園以供西太后退下來以後居住,確實是一個故意釋放的强烈
政治信號,這個政治信號,在我們滿洲國這樣的立憲帝制國家不需要,但在淸朝這樣的專制帝 制非文明國家是必要的,就是明白宣告:“西太后從此將遠離朝堂,大家要將對西太后的忠心轉 移到德宗身上。”所以,有人問過,給西太后準備一個養老的地方,爲什麽不直接讓西太后住西
苑(也就是中、南、北三海的西苑行宮),西苑就在紫禁城西側,從來也沒廢弛。問題就在於, 西苑離紫禁城太近,政治信號是釋放不出來的。沒辦法,這就屬於非文明國家的固有弊端了。
我等也不必苛責。苛責者不是自己無知就是徹底的壞種。要注意!釋放西太后徹底歸政的政治 信號,並非西太后“被形勢所逼”或“見招拆招”,而是西太后和德宗的共同意志——看本系列 的讀者如果每期不落下都看了的話,應該能想起來,所謂“德宗景皇帝傀儡論”和所謂“康德 皇帝兼滿洲帝國傀儡論”一樣 缺, 都不對,完全不是事實。一則德宗登基、大婚、親政 乃至戊戌以後老佛爺訓政都是合理合情合禮合法的,二則德宗和西太后從德宗入承大統時起始 終都是親密的母子,後來在戊戌到庚子那二年德宗躁鬱症爆發 脾氣確實有磕磕絆絆,但始終 仍是親密母子關係,和最近的《滿蒙及中華兩國史·東漢》中國務總理大臣閣下和參議府議長 閣下所講解的東漢時代的那種“皇帝和皇太后人腦子打出來狗腦子”的鬧劇完全不是一回事。

咸豐十年英法聯軍燒淸漪園後英軍攝影師所拍之佛香閣區域建築殘骸,可見 佛香閣區域的前身̶̶高宗純皇帝爲孝聖憲皇后所修建之大報恩延壽寺的建 築基礎都還在。

北淸事變期間八國聯軍佔 據京師周邊。此乃法國攝 影師所攝。佛香閣後的 智慧海中佛像乃爲文革期 間共匪所毀,卻被栽贓給 八國聯軍。
和園的修繕,首先是對昆明湖的全面改造,使之成爲八旗水師的訓練基地——這一步與 西太后養老是無關的。早在光緖十一年中法戰爭剛打完時,淸廷成立總理海軍事務衙門,以醇 親王奕 爲總理海軍事務大臣,掌管全國海防事務,統一指揮全國海軍。
總理海軍事務衙門、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是同治初年穆宗卽位至光緖二十一年對日戰敗期 間,淸朝企圖自强而設立的兩大衙門。總理海軍事務衙門在甲午戰敗後的光緖二十一年裁撤,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在辛丑條約以後改組爲外務部。在光緖十一年設立總理海軍事務衙門,雖說 直接原因是善後中法戰爭中十分拉胯的大淸海軍同時爲統一指揮全國海軍並統籌全國海防事務,
但往深一層說,在光緖十一年設立總理海軍事務衙門是西太后在中法戰爭結束之後爲重整中樞 權力機構以便於還政的提前佈局。設立總理海軍事務衙門,使得中樞操辦洋務有了另一個機關。
當時淸朝力圖自强,只有兩個最爲關鍵方面,一個就是外交,一個就是海軍。旣然要大力發展 現代海軍,當然要在六部九卿之外新建立一個專門的衙門,以使得政務更爲圓滑。同時,總理 海軍事務衙門自設立時起到光緖十六年醇親王奕 薨逝,皆以醇親王奕 爲主管官(總理海軍 事務大臣),這又是一擧三得:一則醇親王奕 當時主管神機營事務,在禁旅八旗有一定基礎, 又一生謙虛謹愼、老成練達,交待他的要差,他能迅速辦起來,醇親王奕 也正是在西太后的 認可下調用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和神機營的部分人馬來操辦起來總理海軍事務衙門,使得近支 宗室和八旗第一次開始把手伸入新式海軍的軍權,以防此前專有民人大臣操辦的各支新式海軍 威脅大淸根本制度;二則醇親王奕
是德宗的本生父,始終謙虛謹愼恪守臣節,以醇親王奕 爲總理海軍事務大臣,這是實實在在的爲德宗親政保駕護航;三則此前中樞近支宗室及鐵帽子 親王中,
洋務的只有恭親王奕訢,恭親王奕訢在中法戰爭中領班軍機處又同時掌管總理各國 事務衙門,但中法戰爭期間以恭親王奕訢爲首的軍機處和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確實辦差不 得力,
之前的講解中法戰爭的文章中講過,恭親王奕訢在光緖十年被保護性革職了,光緖十一年德宗 親政在卽,確實需要近支宗室親王再有一位能主辦洋務的,以保住大淸江山的穩定,醇親王奕
奉旨創辦總理海軍事務衙門,無疑是西太后在佈局使得近支宗室親王在洋務的領導崗位上“百 花齊放”而非“一枝獨秀”。
西太后、德宗、醇親王奕 ,都非常明白筆者剛才講給各位的內容。所以醇親王奕 上任 之初,就已經開始準備抽調京師八旗的精銳(以神機營的精銳爲主)組建八旗水師,在昆明湖 操練。所以, 和園修繕工程的第一步,也就是對昆明湖的改造,是發生在修繕“後山”之前的。
這一筆花銷本來就是國防花銷,無可非議。找個大湖泊練海軍,呵呵,別說古代(例如曹操就
在赤壁之戰前於鄴城地區 掘過玄武池以訓練水軍), 怕雅爾塔體系下的當代,多少內陸國家 的實際上是內水之水軍的水上力量,不都叫“海軍”
……這有什麽可非議的呢?當時大淸的現 代化水平弱,國務總理大臣講解蒙政時候不是說了 ,“各方面系統性的廢弛”,但朝廷是明白 事情輕重的。這支由八旗精壯組建的水師,雖說最終無疾而終,可在其成軍期間,確實是維持 淸朝統治、保衛君上人身安全的必要力量,基於大淸根本制度——八旗制度的必然要求,困難 再大也要去建立。說穿了,今天的我們在軍事常識上都知道這種訓練現代海軍那是終究不中用的, 但這是政治問題,大淸當時對這個政治問題交出的自己能力天花板級別的滿分解答。多說一嘴, 別說在光緖十年代,
怕到了宣統年間,依新法創建的新軍,衆所周知其人員組成上民人佔 對多數,但也還是有全員由八旗人員組成的要害單位,駐扎在京師的要衝,宣統退位時還是和 八旗兵私交甚厚的馮國璋親自去做思想工作才讓他們放下槍的。可見,大淸國朝廷對大淸的“憲 制”的要點,始終非常明白,可比現在所有在位國家的有一個算一個的這幫狗屁不 的政客强 太多了。
醇親王奕
除了奏請建立八旗水師以外,還奏請設立一筆不走大淸戶部的巨款,這也就是 “海防鉅款”。這筆“海防鉅款”,由總理海軍事務衙門牽頭,各地督撫大員都有貢獻,籌集了一 共二百六十萬兩白銀,存在外國銀行,用於未來在戰爭時海軍購買戰時卽需一切應用之物。醇 親王奕 在奏請設立“海防鉅款”時,就已明確提出,這筆巨款的利息,則用於貼補海軍和宮 廷用度。所以,拿“海防鉅款”利息去修 和園,在當時的背景下也是無可非議。這筆利息不 光光緖十四年修了
和園,其後數年內直隸、滿洲等地發了幾次大水,連皇陵都淹了,各種宮 廷急需款項還都是用上了“海防鉅款”利息。有腦殘可能會問,“修皇陵有什麽用”,ok,如果 認爲修皇陵沒用那麽按 這 淡邏輯美國修國會大廈、白宮、阿靈頓公墓也是沒用的。古往
今來東西各國,涉及國家精神象徵的標志物都是不能殘破的,不然民心士氣會有大亂,虎視眈 眈的外國會藉機挑起戰端。試想, 怕今天的美國,
們假設,國會大廈遭遇了天災,美國耽 誤了一年半載沒重修,美國人民 麽看?其實美國現在國力的大體量還在,但現在在政壇和社 會上群魔亂舞就已經很明顯了,若眞有國會大廈被災而一年半載沒修復,呵呵,其答案不言自明。
宗廟、陵寢、宮室,在任何一個君主國,無論古代現代,無論文明非文明,都是如同美國白宮、
國會大廈、阿靈頓公墓等的最高級別的國家精神象徵標志物,修繕他們完全是政治事務,是不 可或缺的。所以無知之人就不要現眼了。
當然了,我們作爲滿洲國人,對先國大淸永遠要在足 尊重的前提下貫徹不虛美、不隱惡、 實事求是、有 說 的原則。大淸國在統治滿蒙和中華的各朝各代中,的確是皇室財政和國家 財政分得最開的了,但作爲古代非文明國家,無論如何也達不到後來滿洲帝國那樣截然分開的
地步。雖然說海軍所需的費用存在外國銀行裏,利息取出部分支付宮廷所需這是朝廷早就決定 好的,但這個決定還是非常 的,海軍軍費
事先決定和昭告天下,這 做依然是不好的、沒邏輯的和公私不分的。當然了,大淸早就滅亡 了,那之後二十年大同元年(西元1932年)建立的滿洲國沒有也不可能有類似的荒謬的事情。
但話又說回來,大淸國這樣做再不好,也不是他人捏造故事當作“事實”而進行肆意誣衊的藉口。
和園的修繕,始於光緖十四年,依據淸朝慣例使用的是內務府的錢——也就是內帑。此外, 還使用的是原本在制度層面設計上就是用於貼補宮廷用度的“海防鉅款”的利息。很多編這段
言的呢,刻意使用一個凡是有腦子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大淸不會使用的詞“海軍軍費”來混淆 視聽,達到他們汙名化西太后的目的。其實,當時關於海防,無非就有三種經費:一種,總理 海軍事務衙門、沿海各地督撫衙門的經費,這個在當時除了戶部給撥錢以外,多數的錢是各衙 門自己籌辦的,近似於現代國家的海軍軍費的款項,都是出自這一種經費;一種,“海防鉅款” 的利息,用於貼補海軍和宮廷用度;一種是亦由醇親王奕 奏請設立的“海防捐”,是一種捐納, 也就是俗稱的“賣官”,買官的人交錢買官,而後這筆政府收入會貼補海軍和海防用度。 和園 的錢,就只有一筆在光緖十四年由內務府借了總理海軍事務衙門的經費,且在光緖十五年正月 一開年就被總理海軍事務衙門催著還錢,然後就“分期付款”了。這種現象在光緖年間非常常見。
大淸這一大艘破船到處漏水,各個方面都系統性廢弛,國家正稅收 效率很低,很多當年咸
朝剿滅髮匪時定立的臨時政策如“厘金”等不但成爲國家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來源且日
漸不 花,所以,很多時候緊急差事的錢都是“ 方便 麽來”。光緖年間德宗奉孝欽顯皇后 拜謁東陵,有一次就是直接命直隸總督李鴻章下轄的直隸藩庫出錢的。這種各個衙門互相拆借 的事情特別常見。別說內務府向總理海軍事務衙門借錢了,戶部還向內務府借錢呢。所以,這 次借錢顯然不是 言瞎編的“挪用海軍軍費”,只是當時淸朝財政混亂的一個正常現象了。

定遠號戰艦,乃北洋水師 旗艦。
三、北洋水師失敗原因分析:技術層面
北洋水師失敗原因的全面分析,會在下一講中講解甲午戰爭時講。本文中筆者只會就技術 層面北洋水師失敗原因進行分析。
首先,所謂“戶部尙書翁同和阻止李鴻章辦海軍不給撥款”子虛烏有。這個 言最早起於 淸末的革命黨,後來被編造得越發離譜。不知道編這個的SB是有多SB!不知道爲這個 言張 本的各路蛋頭學者有多SB!不知道信這個的SB有多SB!戶部就一個尙書 ?沒有滿尙書 ? 編 、傳 、信
者難道不知道淸朝制度下六部堂官永遠不可能 出來一言堂 ?還什麽“翁 同和硬阻攔不給海軍撥款買彈藥”?我去。大淸國沒有皇上了 ? 怕大淸皇帝有病了不能正 常理政(當時能,但後來戊戌以後確實因病不能正常理政),大淸沒有佛爺了 ?君上難道是 子 ? 到放任大權旁落?還是 到不知道海軍可以不用經費就可以維持現有的軍艦和砲彈的 日常運作?事實上,從沒有過所謂“戶部尙書翁同和阻止李鴻章辦海軍不給撥款”這回事,因 爲決定權在“上”。而北洋水師和日本聯合艦隊存在技術上的差異,這完全是淸朝和日本兩國圖 新自强的國情完全迥異造成的。

吉野號戰艦。在甲午 戰爭中乃日本海軍的 第一遊擊編隊的旗
艦。
簡單來說,確實,日本聯合艦隊的武器裝備技術水平高於北洋水師,但那是因爲淸朝這邊 誰故意不給海軍撥款 ?窄了,思維窄了。剛才說了,淸朝在光緖年間那就是一艘巨大的到處 漏水的破船,需要用錢補的地方太多了,而北洋水師在大淸帝國的整體佈局中,只是一個重要 部分,可大淸還有別的重要部分立刻需要用錢 。何況,北洋水師光緖十四年在劉公島成軍時,
確實是世界第八、亞洲第一 。關鍵就是,大淸其他急需款項的地方太多了, 北洋水師已經 世界第八、亞洲第一了,那就足 威懾日本乃至歐美列强好些時間了 ?可國家別的地方也是 急需錢,一分鐘也不能耽擱,所以 北洋水師已經亞洲第一那就 合維持現狀幾年 ,反正 們大淸看上去也是個不好惹的大國 ,我們不惹列强,日本雖然也在快速發展但畢竟國家小所 以也應該不敢打我們…… ,其實就是這樣 ,沒有什麽複雜的事情。
相較於光緖年間的大淸是一艘巨大的到處漏水的破船,明治年間的日本是一艘體量相對小 得多的固若金湯的新船。明治天皇治下的日本帝國,國勢蒸蒸日上,明治天皇自認爲是中興神 國日本,但因爲明治天皇開創大日本帝國憲法的緣故,他老可是個實實在在的開創之君,日本 在當時也是個新銳國家,上下一心一德,完全沒有大淸的陳腐之氣。更重要的是,日本遠沒大 淸那麽大的負面包 。正如上一自然段所說,大淸版圖遼闊,但各處“漏水”嚴重,國家時刻 都在修修補補各個方面。可是,海軍,這個軍種,在當時,往小了說,是東亞各國崛起並擺脫 非文明的現狀而立於文明國家之林的必要方面;往大了說,海軍,這個軍種,在當時,發展和 技術迭代非常之快,東亞各國發展海軍也比歷史上其他時代其他地區發展海軍更爲燒錢(海軍 發展一定燒錢,但由於當時東亞的中國和日本都在爭分奪秒地自强,導致海軍燒錢在那個時期 燒得更 一些)。日本帝國在英明的明治天皇的領導下在海軍發展領域爭分奪秒,但是大淸帝國 在已萬分努力的德宗景皇帝的領導下,卻是無可奈何地各處修修補補。 裏有什麽狗屁 言的“無 能的淸政府”?爾等宵小在認字個數上連習近平這個共匪頭子都不如,還配批判大淸 ?大淸 當時之能,已遠超統治中華之歷朝。甚至筆者說句有些倨傲的話,世界各國中,古往今來,給 這麽一個大版圖的國家續命,做得比光緖年間的大淸好的恐怕是可以用一隻手就數淸楚的 ? 國家性質不同,這就導致爲了國家存活下來的路綫自然不同。 裏有什麽“故意不給北洋水師 更新艦艇和裝備”
?實在就是筆者在本系列裏面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都是無可奈何地求存 圖續罷了,淸朝的海防從中法戰爭後開始大
,但別的方面的危機也無一不是亡國危機,必需“ 裏需要立刻點 裏”。日本從來沒有這大包 ,導致了甲午海戰之時日本帝國海軍在技術層面已 然跟緊當時的世界海軍先進技術可是大淸的北洋水師卻仍停步在開戰前數年的水平。技術上的 微小差距,和國家勢頭上的巨大差距,才是甲午海戰北洋水師大敗的根本原因。說穿了,一句話, 北洋水師的慘敗眞不是因爲錯漏百出的無聊
言中所說的“蛀蟲把砲彈摻沙子”,其實就是,技 術上,大淸海軍經過這一番建設,無論從 對方面還是相對方面,其進步都極其巨大,成果也 碩, 海軍的戰鬪力也當然不差,只不過“戰場無亞軍”,日本至少在海軍戰力方面確實更强。
最後,什麽艦上養狗、砲管 曬衣物等 缺 言,缺乏對當時的軍事的知識,且已被很多 蛋頭學者都硏究出來是 言了,筆者就不贅言了,有興趣的自己學習。
結語、光緖甲午年:佛爺想我終於能消停過個六十歲大壽,誰承想…… 佛爺的六十大壽,今人不理解,爲 一定要過呢,爲 一定要好好過呢?前一任最高法院長、 現任參議府議長完顔氏塞繆爾安達曾跟筆者懇談時說過一句精闢的話——“大淸一個古代的非 文明國家,是沒有跟皇太后、皇帝個人無直接關係的國家紀念日的,按照現代文明國家的規矩, 世祖章皇帝入關二次登基,應該是大淸的“國慶”,但有淸一代,沒有慶祝過。給皇太后過六十 整壽,就如同是現代的文明國家的幾十年大慶的國慶節一般的,其政治需求不可或缺。”精闢! 可不是咋的!

皇帝陛下流亡政府(滿洲帝國流亡政府) 康德八十九年建國九十周年紀念行事的 最後一件事發生在康德九十一年十月,乃
是國務總理大臣訪日。
光緖朝爲西太后準備六十大壽,其準備時間肯定不是現上轎現扎耳 眼,道理簡單,皇帝 陛下政府籌備滿洲國建國十周年,當年也是康德八年年初就開始籌辦了。有一說一,之前有幾 次懇談,國務總理大臣薩里達克氏阿斯蘭和參議府議長完顔氏塞繆爾兩位安達,倒是和筆者講
過,要不是時勢艱難,皇帝陛下流亡政府(滿洲帝國流亡政府)也不會從康德八十八年年尾、
康德八十九年年初才開始籌備康德八十九年滿洲國建國九十周年的記念行事。作爲流亡政府自 然沒有任何一個在位政府那樣程度的硬資源,不光是因爲內部同仁的力量有限,在相關盟友方 面又出了意想不到的一些岔子,導致實際上滿洲國建國九十周年的收關,竟然是因種種原因(這 些原因滿洲帝國流亡政府官網上已明示)而被迫推遲到了康德九十一年十月的國務總理大臣訪 日——離康德八十九年已過去兩年!筆者
到滿洲帝國流亡政府,其實也是爲了體現一個客觀 上的硬道理:國慶日, 怕任何國家的流亡政府,到了整十年 ,那也得儘最大努力正經辦, 還需提前至少一年準備,這都是政治剛需。滿洲國是文明國家,無論我皇上在位的康德九年還 是皇帝陛下流亡政府(滿洲帝國流亡政府)理政的康德八十九年,再難國慶也不能不過。何況, 大淸是個非文明國家,在位國家!孝欽顯皇后的六十大壽,是全國上下萬衆矚目的,不好好過, 民心士氣會有嚴重負面影響的!而且各路無論是國內國外的敵對勢力,如髮匪、捻匪殘部以及 革命黨等,也會
住機會大作文章的!一句話,國家的穩定是要面臨嚴重的威脅的!但是,佛 爺也知道,那時的大淸並非强盛,在給自己的六十大壽慶祝活動定調的時候明確表示要一切從儉。
此義在《德宗景皇帝實錄》的卷三一九有明確記載:
西太后懿旨非常直白,時間有限只說與本文主旨息息相關的最要的點,就是其中這幾句“此 次辦理慶典,王大臣等,於應行典禮,
照舊章請旨遵行外,其餘一切用款,務當力求撙節, 毋得稍滋糜費,以副予愼懷節儉、體念閭閻之意。中外諸臣,其各勤職守,共濟時艱。內而王
公一二品文武大臣,外而將軍督撫都統副都統提督總兵,照例應進貢物緞疋,均著毋庸進獻, 以示體恤”。西太后明說了,“於應行典禮,
照舊章請旨遵行外,其餘一切用款,務當力求撙節, 毋得稍滋糜費”。這話用大白話說就是,“除了謹遵我大淸之前的給皇太后過六十大壽的成憲以 及我老人家下懿旨定的特別規定以外,都給我能省則省,我說的。”後面西太后直接說這次六十 大壽取消之前的各地將軍、督、撫、都統、副都統、提督、總兵進貢的成憲,更是給前一句的“請旨” 的“旨”定了總基調——那就是結合現在衰弱的國力別打腫了 充胖子能省錢就省錢,“我老人 家不會下旨讓 們更鋪張只可能下旨讓 們節省”。自然,這也斷 了各地官員假藉皇太后生日 的名義來盤剝百姓、中飽私囊的“財路”,可見,老太后考慮得的是非常周到的。所以 ,筆者 就一句話, 但凡能看 文言文,就再 什麽佛爺奢靡的淡了——丟 們的 ,如果有的話。
當然了,無論是各路亂臣賊子還是對高層政治和國家政治運行的核心原理一無所知的“鍵 盤政治家們”,如果
們還是覺得,爲老太后慶生 怕是花一分錢都是浪費。那 們不但對古代 非文明國家完全無知,而且對現代政治也是完全無知。如果說佛爺過生日花錢沒有意義的話, 那我反問一句,美國過獨立日花錢又有什麽意義呢?全美國各地燃放的禮花都是價格不菲的重
金屬,“省下這筆錢”不好 ?當然了,有人肯定還要擡杠說美國多富裕不是大淸可比云云。那 我就要再問一句,美國再富裕,沒有無家可歸者 ?沒有衣不蔽體的流浪漢 ?沒有生活無著
的退伍兵
?爲什麽不把慶祝獨立日的錢省下來給他們呢?別的不說,我當年在美游學期間就 參訪過白宮,白宮門口一街之隔就有幾十上百個無家可歸的流浪漢。爲什麽不把買禮花的錢給 他們用來租房子呢?答案非常簡單,國家是由人組成的,人活著就活一個精氣神,一個國家也 是一樣。爲了體現這個精氣神,振奮民心士氣,鼓舞盟國戰友,震懾內外敵人,有些錢例如美 國慶祝獨立日的禮花,以及慶祝美國軍隊建軍二百五十周年大閱兵的挑費那是不能省的,因爲 這就是國家爲了展現精氣神,活出國家的國格、國威的必要支出。西太后慶祝壽辰的開銷也是 一樣,在古代非文明國家,最高統治者這六十(及以後如果有的整十)大壽的意義不遜於甚至 超過現代文明國家的整十建國紀念日。這是不能只算經濟賬不算政治賬的,政治賬是要先算的。
最後總結說 ,這一集我眞覺得,單說關於北洋水師的 言,破不了萬字——因爲這 言 有點全面的常識(就是全面 在廣不在深)都是不點卽破,那都不是一點卽破的,這 言太弱 智太無腦了, 但凡瞭解大淸在光緖十年代的實情的話,喝酒喝大了都能輕易看破之。但誰讓 當代人就沒常識呢。下一講,甲午戰爭,這是我們敬愛的德宗景皇帝親政後的初出茅廬第一次 大事情,且看筆者敬謹講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