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道月刊》康德九十二年十月期
康德九十二年十月

凡國家成立之根本,在於建國精神;而國家之眞正發展, 無外乎此精神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地完全實現。
因而,此之建國之精神必須穩固建立於確乎不拔之基礎之 上。若其基礎薄弱、不純不正、背馳天地之眞理,則國家永遠 維持發展不得期也。
̶̶滿洲帝國祭祀府《建國神廟御創建と惟神の道》 譯者:薩里達克氏阿斯蘭
康德八年九月十五日





滿洲帝國協和會綱領
國
︵康德九年十二月八日國務院佈告第一七號︶
民
天照大神︐盡忠誠於







康德九十二年十月六日,乃合於夏曆康德又乙巳年八月 十五之陽曆日,爲中秋節。
依康德七年九月十日勅令第二百二十七號『關於放假日之 件』規定,中秋節屬於我國放假之“節祀日”之範疇,具 體來說屬於放假之“節日”,在合於當日之陽曆日放假。
(具體如何合由中央觀象臺編纂、國務院發行的時憲書規定。)

協和會與滿洲建國俱生俱長 定爲國家機構之團體 而護持 協和會與滿洲建國俱生俱長 定爲國家機構之團體 而護持 建國精神于無窮 訓練國民 實現其理想之惟 建國精神于無窮 訓練國民 實現其理想之惟一無二思想的 敎化的政治的實踐組織體也

康德九十二年十月十七日,爲嘗新祭。
十月十七日嘗新祭,乃建國神廟之中祭之一,乃建國神廟 之攝廟卽建國忠靈廟之中祭之一。
依康德七年九月十日勅令第二百二十七號『關於放假日之
件』規定,嘗新祭屬於我國放假之“祭日”之範疇,該日 放假。





銘記殉難、遭難者






















康德九十二年
滿洲帝國流亡政府參拜專使Fuheng 訪日像片墻 五
滿洲帝國流亡政府參拜專使文章:
《康德九十二年天長節之在日本一日行記》(英文)
作者:Fuheng
滿洲國法令欄目:
滿洲國關於國際聯盟調 團之結論
照會美國國務部長之電文
(大同元年十月八日)
講解文:
《歷久彌新的勸誡——敬論大同元年十月八日
謝介石【外交部總長 】致北美合衆國國務部長 史汀生之電報照會》
作者:完顔氏塞繆爾
《“紅衛兵敎訓劉少奇的荒唐鬧劇” —— 論JK羅琳大戰艾瑪沃森》
作者:橋明





康德九十二年


滿洲帝國流亡政府參拜專使








康德九十二年四月二十九日天長節·靖國神社
滿洲帝國流亡政府參拜專使
康德九十二年天長節之在日本一日行記(英文)
滿洲帝國流亡政府參拜專使
康德九十二年天長節之在日本一日行記(英文)
作者:Fuheng
To honor the special, brotherly relationship our Emperor Kangteh of Manchoukuo shared with Tennō Shōwa of the Empire of Japan and to remember the 90th anniversary of our Emperor’s epochal First Journey to Japan, I participated in the yearly rituals held during Tenchōsetsu (天長節), on the 29th of April 92nd Year of Kangteh. Stopping in front of the Daini Torii, I bowed to signal my presence to the Kami (神), before continuing towards to the Ōtemizusha (大手水舎) to perform chōzu (手水). When stepping through the Shimmon (神門), I could see the purple maku (幕) that hung from the Haiden (拝殿) for this special occasion. I first paid my respects to the war dead who gave their lives fighting for our brotherly state, the Empire of Japan, before entering the Sanshūden (参集殿) to participate in the main ritual. Before entering the Honden (本殿), my group had to undergo a second purification ritual. Afterwards, we proceeded along the wooden walkway, until a Shinshoku (神職) stopped us to perform Harae (祓). While bowing our heads, the Shinshoku (神職) shook an Ōnusa (大幣) for a last purification, before heading into the Honden (本殿) for the ritual. After entering the Honden (本殿),

my group was instructed to sit down, while the Shinshoku (神職) took their positions. The ritual started with the presentation of offerings to the Kami, while music was being played. After the offerings were presented, the Gūji (宮司)chanted the Norito, announcing the purpose of the ceremony to the Kami (神), before the Miko (巫女) performed their Kagura (神楽). Following that display, we were instructed to assemble infront of the offerings and handed Sakaki (榊) branches. With the Sakaki in hand, I gently turned the branch while laying it down on the table in front of me, before bowing twice, clapping twice and bowing once more to

pay my respects to the Kami. With that our group was led out of the Honden (本殿), back towards the Sanshūden (参集殿). But before we left the Sanctuary, we were given a cup of Sake to drink. Looking over the inner courtyard, I held the Sake with both hands, drank it, and bowed deeply before returning the cup and entering the Sanshūden (参集殿) again.

With the ritual concluded, I proceeded to the final objective of the day: the imperial tombs of Tenno Taishō (大正天皇), Empress Teimei (貞明皇后), Tenno Shōwa (昭 和天皇) and Empress Kōjun (香淳皇后) of the Empire of Japan in Hachioji. Within these four Emperors and Empresses of the Empire of Japan, Tenno Taishō’s imperial tomb is Tama no Misasagi (多摩陵), Empress Teimei’s imperial tomb is Tama no Higashi no Misasagi (多摩東陵), Tenno Shōwa’s imperial tomb is Musashino no Misasagi (武藏野陵), Empress Kōjun’s imperial tomb is Musashino no Higashi no Misasagi (武藏野東陵). While walking the gravel path towards the Imperial tombs, I noticed a Japanese right-wing group on their way to Musashino no Misasagi. Once they arrived, they bowed deeply and shouted deeply in a joyous cry, Tenno Heika Banzai (天皇陛下万歳), before walking towards Musashino no Higashi no Misasagi. I followed behind, paying my respects to the Japanese Imperial Family as well. With my utmost respect, I bowed deeply to Tama no Misasagi, Tama no Higashi no Misasagi, Musashino no Misasagi, and Musashino no Higashi no Misasagi, to make my most grateful thanks to the Emperors and Empresses of the Empire of Japan. And that ends my most meaningful day among the days of my mission trip to Japan in 2025.
國務總理大臣批語(英文原文):
During the preparation of 滿洲帝國流亡政府參拜專使's visit mission to Japan back in February, the plan to pay respect to the Shouwa Emperor of the Empire of Japan on Tenchousetsu 29 April of 2025 at Yasukuni Jinja's Shouwa-sai and subsequently to pay respect to the Imperial Tombs in Tokyo was initially proposed by Fuheng himself and then approved by me. This plan of activities on Tenchousetsu of 2025 is a meaningful commomerative plan for our Kangteh Emperor of Manchoukuo's First Japan Visit's 90 anniversary by this April. This year marks the 90th anniversary of His Imperial Majesty the Emperor's epochal First Visit to Japan and his epochal first meet with the Shouwa Emperor of the Empire of Japan. Overall, Fuheng did an amazing job on his mission to visit Japan as 滿洲帝國流亡政府參拜專使 this April.
國務總理大臣の批語(日文の翻譯):
二月に滿洲帝國流亡政府參拜專使の訪日の任務を準備するに當たり,康德九十二年四月 二十九日天長節に日本帝國昭和天皇に崇敬の意を表すために靖國神社の昭和祭で行禮して、
續けて東京の諸御陵に參拜する計畫は,當初彼自らが提案し、その後本大臣が認可したもの である。この康德九十二年の天長節の活動計畫は今年四月に我滿洲國康德皇帝の初回訪日 九十周年を記念する意義ある記念計畫である。今年は皇帝陛下の劃時代的な初回訪日と日本 帝國昭和天皇との劃時代的な初回會見から九十周年を迎ふ。總じて彼は今年四月に滿洲帝國 流亡政府參拜專使として日本を訪問するといふ任務で驚くべき仕事をしたり。
國務總理大臣之批語(滿文之翻譯):
二月當準備滿洲帝國流亡政府參拜專使之訪日任務時,爲在康德九十二年四月二十九日天長節 向日本帝國昭和天皇表崇敬之意而於靖國神社之昭和祭行禮、接著參拜東京諸御陵之計畫,係 當初彼自己提案而後由本大臣認可者也。此康德九十二年之天長節之活動計畫,乃意義非凡之 記念今年四月我滿洲國康德皇帝初回訪日九十周年之記念計畫也。今年迎來皇帝陛下之劃時代 初回訪日及與日本帝國昭和天皇劃時代初回會見九十周年。總而言之,彼於今年四月作爲滿洲 帝國流亡政府參拜專使訪問日本之任務,表現令人驚嘆。

大同元年十月八日滿洲國關於國際聯盟調査團之結論
照會美國國務部長之電文
照會事。本【總長】以如左之聲明,謹向閣下知照:
本年四月,國際聯盟調査委員會抵滿洲國之際,顯露一派蓄意漠視本國 政權存在之態度。本政府雖竭力向該會提供我國境內現況之完備說明,力求 諸委員明察其實。然其報告一經披覽,任何人自可察覺其中痕跡斑斑:各委 員實已深受現盤踞支那本部惡毒之舊東北軍閥巧布之反滿洲國宣傳之影響 矣。
自此前三月吾民衆宣告獨立以翦除舊軍閥之暴政建設安集之土爲旨趣以 來,新國家業已見證基於我國官民不可動搖之追求安居樂業決心之下取得之 巨大成就,此等成就於今日彼中華民國之國情之下乃爲夢寐難求者也。
迨友好鄰邦日本帝國已於近日對本國給予法律上之承認,通國民衆欣慰
雀躍於國家確立於列邦之林。斯際我國人民自然全然震驚於國際聯盟調査團 之報告,竝咸以爲不可接受也。
該報告之拒
承認滿洲國之獨立之結論,乃全然昧於此間之實情。顯然
基於此等結論,無論如何執行其提案,終皆一敗塗地。況該報告一經公布, 勢將激勵我國境內不法餘
仍猖獗之活動,復使舊軍閥自關內操縱匪軍及黨
羽掀起擾害和平之騷亂,其結果直與國際聯盟奉獻於世界和平、人類幸福之 偉大使命背道而馳矣。本【總長】謹代表我國政府,敬請閣下以肅加注意前 述之情勢爲至要。
照會閣下査照可也。須至照會者 右照會。
附:本電報照會之英文原文
大滿洲國【外交部總長】 謝介石 大同元年十月八日
I have honour to address to Your Excellency following statement:
When Enquiry Commission of League Nations displayed upon its arrival in Manchoukuo last April attitude tending deliberately to ignore existence of this state authorities of this Government seriously endeavoured to furnish Commission with complete explanation of conditions existing here and to enlighten its members. Yet in spite of all this effort on our part any one glancing through Commission’s report will at once perceive marked traces showing that Commissioners had been considerably influenced by malicious anti-Manchoukuo
propaganda so ingeniously conducted by old northeastern militarists now established in China proper.
Since our people declared their independence last March with object of eradicating maladministration of former militarists and of establishing land of peace and security new state has witnessed such notable advances through unshakable determination of all officials and people in promotion of happiness of inhabitants as one can never expect to see in present state of affairs in Republic of China.
Moreover, as result of de jure recognition recently accorded by our friendly neighbour Empire of Japan our people are jubilant over fact that state has acquired qualification as member of family of nations. In these circumstances it is only natural that present report has completely astounded our people who take it as unbearable.
Conclusions of report in its refusal to take due cognizance of independence of Manchoukuo absolutely fail to reflect actual conditions here. It is evident that any attempt to execute measure of proposals based on such conclusions will end in complete failure. Publication itself of such report will naturally stimulate activities of lawless elements still rampant within our state as well as peace-disturbing agitations carried on by old militarists from inside Great Wall through manipulation of bandits and allied groups bringing about results running directly counter to great mission of League Nations which has been consecrated to cause of world peace and human happiness. In name of my Government I have honour to invite most emphatically Your Excellency’s serious attention to above-mentioned situation.
Respectfully,
Hsieh Chieh-shih Minister for Foreign Affairs, Manchoukuo
歷久彌新的勸誡
——敬論大同元年十月八日謝介石【外交部總長 】致北美合衆國國務部長史汀生之電報照會
編者註:寫在【】內的官署及官職,爲所提及的法令發佈時存在的官署及官職。這些官署 及官職的設置已在法令發佈之後進行了重新調整。在調整之後,便用【】標記之,以表示 原來之各該官署及官職之各該權責由其現在之各該繼承官署及官職施行。這是康德皇帝御 政時滿洲帝國政府早已形成之成憲。此種【】之使用,遍佈滿洲帝國之法令文書。大同元 年滿洲國建國,設有外交部,主管外交事務,其主管官稱外交部【總長】。康德元年三月一
日,滿洲國確立立憲帝制,自此國名之正稱爲滿洲帝國,各部主管官由各部【總長】改稱 各部大臣,【外交部總長】改稱外交部大臣至今。如上述,在本文中,依我滿洲國使用此【】 之成憲,將【外交部總長】用【】表示之。其在現行法令中,對應外交部大臣。
“照會”是來自淸代官話的一個名詞兼動詞,原爲舊淸朝廷的辦事大臣(而非皇帝)發佈帶 有外交性質的通知給各附屬國國君(例如越南國王、暹羅國王、緬甸國王等)的專用語 。後經 過 淸時代中國與各國的長期博弈,例如英法等國爲了强調他們不是中國的附屬國而是平等外 交對象,逐漸在漢文版翻譯中將他們發給中國的外交通知也稱爲“照會”,“照會”遂演變爲完全 作爲平等外交用語的名詞,至民國成立時,“照會”已被確定爲法文“démarche”及英文“diplomatic note”的等同詞。故“照會”一詞爲滿洲國所使用竝引入滿洲語時,已經是一個完全平等的外 交名詞,指一切正規、正式的外交信函。其中以電報形式發送的照會,稱“電報照會”。
與之前我們討論過的大同元年九月十五日謝介石【外交部總長】的《對於議定書簽字後聲明》 不同,謝介石先輩的這封電報照會的內容更加集簡單集中。這是因爲本電報照會的中心思想是: 表達對國際聯盟調査團及其調査報告的憤怒、希望美國政府能 正視滿洲國的實情、敦促美國 政府不要被這種不負責任胡說八道的報告書誤導。
關於國際聯盟調査報告如何違背事實胡編亂造的問題,滿洲帝國協和會已經多次發文指出, 對細節感興趣的讀者請自行移步往期《王道月刊》,此處不贅。筆者在這裏僅會針對謝先輩提到 的部分進行最小必要限度的補充。同時由於此電報照會的電文很短,而又沒有閑筆,所以自此 我也將采取逐段落講解的方式。
謝介石外交部大臣

第二段以心平氣和的口氣,講述了滿洲國建國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旣强調了滿洲國是依 據全滿民眞正之民意獨立,獨立後滿洲國取得了極其巨大的成就,而這些成就是中華民國的統 治下夢寐難求的。謝介石先輩在這裏從滿洲國建國的合法性、滿洲國建國以來取得的成果、滿 洲國土在滿洲國的統治下與在中華民國統治下的狀況的明暗對比(民國之下不可能取得這樣的 第一段原文:此前四月,國際聯盟調査委員會抵滿洲國之際,顯露一派 蓄意漠視本國政權存在之態度。本政府雖竭力向該會提供我國境內現況 之完備說明,力求諸委員明察其實。然其報告一經披覽,任何人自可察 覺其中痕跡斑斑:各委員實已深受現盤踞支那本部惡毒之舊東北軍閥巧 布之反滿洲國宣傳之影響矣。
第一段開宗明義,態度明確但是用語客氣,定義國際聯盟調査團是受到已經逃出滿洲國境 的舊東北軍閥的誤導,奠定電文基調,是“勸誡”而非“譴責”美國政府。當然,用一句俗話說, 謝介石這是給國聯調査團留 。但是我不會給這些峨冠博帶但是行若狗彘的李頓之流“留 ”, 他們 裏是什 “被誤導”?他們完全就是基於自己狹隘至極的種族主義立場結論先行,專一 尋找那些有利於他們結論的所謂“證據”。中立第三方在調査一件事的眞相時,各方的說法當然 都要聽,但要明白該 聽。李頓調査團是要調査滿洲國的情況,那 對於滿洲國眞相的調査, 聽取舊東北軍閥等滿洲國的敵人的說法無可厚非,但是先要明白他們是滿洲國的敵人——考慮 到這幫人不可能說滿洲國一個字的好話而且具備極其充分的抹黑滿洲國的動機,所以對他們針 對滿洲國的說法,要打折扣聽,要多方印證,而不是立場先行、全盤接受。英國人號稱在普通 法中浸淫數百年,而普通法以“健全常識”爲前提,李頓難道眞的連這種英國小學生級別的常 識都沒有?當然不會,李頓又不是施繼賢。李頓和他的調査團完全就是首先處心積慮地否定滿 洲國,然後“拿著答案找綫索”。我能看明白的事情,謝【外交部總長】當然更能看得明白。他 在此處用長句子——修飾成分套修飾成分的方法就是在提醒美國政府注意這之中嚴密的邏輯關 係,强調舊東北軍閥是在拿李頓調査團當傳聲筒,勸誡美國人千萬不要聽信。
第二段原文:自此前三月吾民衆宣告獨立以翦除舊軍閥之暴政建設安集之土爲旨趣以來, 新國家業已見證基於我國官民不可動搖之追求安居樂業決心之下取得之巨大成就,此等成 就於今日彼中華民國之國情之下乃爲夢寐難求者也。
成績)。這段是在勸誡美國人,承認滿洲國是合理合法的也是正確的。這裏我要補充一個背景知識, 在滿洲國成立之前十年的西元1922年(民國十一年),美國爲了表達自己不介入也不想列强介 入中國內部矛盾的立場,糾集另外七個國家(含日本帝國)與中華民國徐世昌總統的北洋政府 簽訂了“各方都不要介入中國內部衝突,不要煽動中國內部任何一個地區獨立,而要維持門戶 開放,機會均等原則”的《九國關於中國事件應適用各原則及政策之條約》(通稱《九國公約》)。
很諷刺的是,這一公約簽訂時,後來的蔣記國民黨還不存在(國民黨領袖還是總理孫中山),而 該公約的眞意也是要杜
類似列强參與類似後來國民革命這樣的大規模中國內戰,目的在於維 持北洋政府的統治,以保障各國在華利益,防止任何一家獨大。因而蔣記國民黨是長期反對該 公約的,而蔣氏政權名義上實現“統一”之後,對該公約的存在態度轉爲曖昧,總的表現在“許 與不許之間”。但隨著滿洲國成立和華北自治運動,蔣軍開始逐漸升級其針對日本帝國而進行的
瓷行動,這時候《九國公約》也開始變成了蔣氏眼中的香 ,直至康德四年(西元1937年), 九國公約會議討論日華衝突(此時汪精衛政府尙未成立,蔣政權在滿洲國的法理定義上依然具 備其中國政府的合法地位。但我們依然要明白,這個所謂的“日華衝突”本質上還是日蔣衝突, 是執行革命外交政策的蔣的 瓷手段,蔣氏政權政治合法性的有無不影響事物的客觀本質,卽“蔣 氏加碼 瓷,日本應對失措”)時,蔣氏明牌全面擁護《九國公約》竝妄圖以此否定滿洲國合法 性,至此時蔣政權全面完成應對《九國公約》的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當然,美國政府是始 終認爲該條約有效的,謝介石在這裏的說明實際上是在告訴美國,日本支持滿洲國並不違背《九 國公約》,因爲滿洲國是按照本地人民眞正之民意建立的不是“日本人建立的”,日本人沒有“煽
動”也沒有“支持”,此處也是在暗打《李頓調査報告》結論中“現今之滿洲國無法認定是經由 眞正及自然之獨立運動所建立”這樣的無恥造謠。當然,此處謝介石先輩也通過提及滿洲國的“建 國旨趣”(後稱建國精神),委婉提醒了美國人注意,九國公約最核心的“門戶開放,機會均等” 八個字,滿洲國完全遵守。美國承認滿洲國不僅道義上沒有問題,利益上更沒有問題。
第三段原文:迨友好鄰邦日本帝國已於近日對本國給予法律
上之承認,通國民衆欣慰雀躍於國家確立於列邦之林。斯際 我國人民自然全然震驚於國際聯盟調査團之報告,竝咸以爲 不可接受也。
第三段講述了滿日特殊關係的由來,但沒有加以强調,以免美方誤會。電報照會本質上當 然是電報,電報是一種能少一句話 不多一個字的文體,所以分析電報的內容一定要分析發電 人和發電人的處境。簡單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謝【外交部總長】在 這裏是進一步說明,滿洲國 已經成立半年多後的最近(日本承認滿洲國是大同元年九月十五日,此電報照會發出是滿洲國
時間大同元年十月八日)日本帝國才承認滿洲國,是滿洲國先成立、而後派出了外交使團在日 本活動了半年後,日本帝國才予以外交承認竝簽訂《滿日議定書》對滿洲國加以扶持,所以並
不存在所謂“日本違反九國公約”的問題,美國如果承認滿洲國,也不存在違反九國公約的問題。
接下來謝介石毫不掩飾地代表滿洲國之民衆對李頓調査團調査報告的震驚、失望和不滿。
第四段原文:該報告之拒
承認滿洲國之獨立之結論,乃全然昧於此間之實情。顯然基 於此等結論,無論如何執行其提案,終皆一敗塗地。況該報告一經公布,勢將激勵我國 境內不法餘 仍猖獗之活動,復使舊軍閥自關內操縱匪軍及黨羽掀起擾害和平之騷亂, 其結果直與國際聯盟奉獻於世界和平、人類幸福之偉大使命背道而馳矣。本【總長】謹 代表我國政府,敬請閣下以肅加注意前述之情勢爲至要。
第四段在照會這種外交文體中,屬於總結中心思想竝敦促對方行動的段落。首先謝【外交 部總長】再次總結了李頓調査團的調査報告的可笑,表達了對這 全然昧於事實的報告的强烈 不滿。同時明告美方,基於這種不知所云的夢話一般的報告,無論 執行其中的提案都會一 敗塗地,什 都做不成。雖然此時的美國國務部長正是因爲秉承狹隘種族主義思想而不承認日 本帝國的國際地位竝且堅決拒 承認滿洲國而以“史汀生 1 主義”臭名昭著而且誤導美國外交政 策至今的史汀生,但他對於國際聯盟的實際地位以及國際聯盟從報告書到決議文的一切文書都 只有“建議價値”而沒有任何約束力(卽non-binding,意思是沒有人有義務執行)是心知肚明的。
實際上史汀生這時雖然堅決不承認滿洲國,但也並沒有眞的做什 (除了外交上使絆子,後面 會提及),畢竟國際聯盟的條約 淡到連發起方的美國都不愿意正式加入。但謝介石隨後話鋒一 轉,明確指出,雖然這個報告書沒有任何約束力,但作爲一種國際聯盟的正式表態,一定會激 勵滿洲國境內還殘存的蔣政權鷹犬、蘇共和中共等共匪、不甘於失去剝削壓 人民能力的舊東 北軍閥殘部以及他們那些已經逃到滿洲國境外的主子,認爲他們能獲得國際間的支持(實際上 國際聯盟的這篇詆
滿洲國的報告書發表之後,除蘇聯之外的各國並無一國實際支持反滿勢力, 提供的完全是所謂“除直接支持外的一切支持”,所以我國之後的滿日兩軍聯合剿匪才會如此順 利),從而更加賣力地給滿洲國搗亂,破壞和平。謝【外交部總長】毫不客氣地指出,這種後果 與國際聯盟的宗旨和使命背道而馳,完全是自相矛盾。最後一句話是外交照會中提出希望對方 做的事情的部分,這句話說得非常客氣,考慮到此時史汀生已經發表了一部分對滿洲國和日本 帝國極其不友好的聲明,史汀生主義基本成型,謝介石想說的話實際上是: 1 史汀生:Henry L. Stimson,西元1929年-1933年曾任美國國務部長,西元1940年轉任美國戰爭部長。此人以提出堅 決不承認滿洲國爲主要內容的“史汀生主義”導致美國在與蘇聯共匪爭奪東亞影響力的鬪爭中的全面劣勢而臭名昭著。
敬覽並咀嚼此電報照會之後,筆者對謝介石先輩的景仰又上了一層。謝外交部大臣確實堪 稱先知。如果說上一篇大同元年九月十五日《對於議定書簽字後聲明》是佈告天下,那 本電 報照會就可謂擒賊先擒王地對症下藥。美國時任國務部長史汀生這個種族主義者,實爲除蘇聯 共匪之外的反滿急先鋒,之後的歷史還證明,在拉美中新獨立各國凡是有表示要對滿洲國予以 外交承認的傾向者,史汀生領導的美國國務院都會以威脅利誘的方式迫使其放棄立場。當然我 要在這裏問一句,如果說滿洲國跟日本簽訂全面合作的《滿日議定書》就是“侵略”,那 史汀 生這樣公然壓迫主權國家改變外交決定又算什 呢?怎麼只有 們白人國家可以把拉丁美洲當 成“後院”,日本帝國把滿洲當成“後院”(且不說日本帝國昭和天皇完全以平等禮節對待滿洲國 皇帝)就是“罪該萬死”
?除了這是基於赤裸裸的種族主義偏見之外,我實在無法解釋這種 全然雙標且不要 的混賬邏輯是 來的!
千萬不要以爲我在這裏說當時美國政府秉承的是“雙標不要 的混賬邏輯”是憤激之語, 實際上這話只是講得難聽但完全是事實。《九國公約》中規定,另外八個締約國有義務維護中華 民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然而在《九國公約》簽訂僅僅兩年之後,蘇聯全面入侵當時還是中華 民國領土的外蒙古,屠殺外蒙的僧俗貴族,竝直接扶植當地共匪分子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國之時, 其他國家不管還可以理解,但美國作爲《九國公約》的牽頭國,卻也保持了完全的沉默。須知 與日本帝國在滿洲本就是依據滿洲國成立之前的日本與大淸國及中華民國的條約合法駐軍滿洲 境內不同,蘇軍完全是赤裸裸地入侵外蒙古,這是根本沒有辦法在任何角度上洗白的。那 美
國對這件事的幾乎不聞不問,就只能有兩個可能的解釋了:
第一個可能,種族主義視角。衆所周知美國人自“古”以來分不淸蘇聯和俄羅斯的區別,也許
在他們尤其是史汀生這種種族主義者眼中,斯大林繼承了俄羅斯帝國“歐洲憲兵”的職能,其 策動外蒙古獨立也算是廣義的“上等白人幫助下等黃種人”。
第二個可能,對共匪旣抱有幻想又不敢得罪。同樣衆所周知,在那個年代,像當時身爲舊淸遺 老的後來的滿洲帝國國務總理大臣鄭孝胥先生那樣能 在一開始就認淸共 黨及其共 主義危 害的先知級人物在全世界都屬鳳毛麟角。而當時的美國確實是有許多人爲共匪編制的美好幻夢 所惑的。同時蘇聯當時方興未艾氣勢正盛,尙未完全擺脫孤立主義的美國不敢得罪 姑且在情 理之中。
但無論到底是上述兩種可能性的 一種,這都是地道的雙標的混賬邏輯。而且當時(西元 1920年代)的日本和美國的關係依然算是基本友好,但蘇聯已經公開打出徹底顚覆資本主義世 界的旗號。兩相對比,當時的美國政府可以說已經糊塗到了“對敵慈悲對友刁” 1 的程度。
1 出自共匪文人郭沫若的詩句,形容的是西游戲劇《三打白骨精》一折當中同情白骨精但苛責乃至惡待孫悟空的的唐三藏。
爲什 我說謝介石給史汀生的這封電報照會是“歷久彌新的勸誡”呢?因爲美國在史汀生 主義的誤導下(別忘了史汀生在日美全面開戰期間還擔任了美國戰爭部長)堅決不承認滿洲國 這一行爲,從內外都給美國帶來了嚴重後果。雅爾塔密約簽訂後美國坐視乃至慫 蘇聯入侵佔 領滿洲國,導致最終滿洲國全套完整的工業體系和滿日兩軍的龐大武庫,乃至於一些人員(例 如中共公開承認其首批空軍卽是日本關東軍出身的敎官在滿洲訓練)落入中共之手。等到蔣介 石政權一敗塗地退逃到在法理上甚至都不能算是他“領土”的臺灣,美國人才後知後覺驚呼“Who lost China”。眞是讓人哭笑不得,不用等到
美國最終坐視蘇聯佔領滿洲國,從 美國不承認
滿洲國,放任滿洲國日後淪陷的可能性(滿日兩國單獨對抗蘇聯難度確實極大)的那一天開始, 就已經lost China了,正如螃蟹從來都是先腐爛然後才會死亡的。
滿洲國淪陷後,中共手握滿日兩帝國留在滿洲國的極大 富資源(某些甚至吃到滿洲國淪 陷整整八十年後的今天),背靠親爹蘇聯斯大林這個能與美國 手腕的强大靠山,席捲東亞大陸,
乃至金成柱政權(
金成柱奉斯大林之命冒名早已被我滿洲國軍擊斃的匪首金日成,建立北朝鮮 政權)的建立,越南帝國交權於胡志明的共匪政權,紅色高棉政權的建立,究其根本,都是滿 洲國淪陷,導致這樣一個能 “除東亞之禍根”(昭和天皇關於爲支持滿洲國而退出國際聯盟的 《國際聯盟脫退之詔書》中原話)卽根除共匪的反共基地遭到連根拔除的結果。這是遠的,論近 的,美國這三四十年的內政外交上遇到的中共的種種的各種明槍暗箭乃至顚覆活動,追根溯源 也都是因爲滿洲國的淪陷。
遺憾的是,至今美國人還不覺悟,今年早些時候紀念二戰結束80周年的時候,美國駐中 共政權大使還訪問奉天(中共控制的僞“瀋陽市”)美軍戰俘營,妄圖以所謂的二戰“並肩作戰 的友誼”希望中共政權能跟美國合作,給個面子。其愚蠢 願已經讓我們滿洲國人這樣的諍友 完全無話可說。
怕就是論所謂的“抗日”這件事本身,中共又何曾跟 美國人“並肩作戰”了? 他們除了給蔣政權搗亂就是發展自己,爲了發展自己的勢力甚至在支那本部很多地方跟日軍協 議了局部停戰甚至還互相做生意。中共除了欺騙了美國到延安的考察訪問團和寫了幾篇馬屁文 章之外跟 美國 有“合作”, 是腦子進水了管這叫“並肩作戰的友誼” ?更讓我沒法評價
的是,這所謂的“友誼”說法還是共匪靠欺騙美國國家衛生院(NIH)騙取補貼和技術支持炮製 肺炎冠狀病毒導致了美國超過一百萬人死亡(減去各種爲了騙取聯邦援助而誇張的數字之後的 可靠數字)之後短短兩三年提出的,該說 們是“豁達大度”還是記吃不記打 ?戰中日本帝 國軍偸襲珍珠港數千人死傷,廣島長崎就被 美國兩顆原子彈炸到幾十萬平民死亡,遇難者屍 骨無存方才罷手;戰後基地組織九一一恐怖襲擊以飛機撞擊世貿大樓也是數千人死傷 美國就 二十多年反恐戰爭打到今天尙未正式止息,不但追殺本拉登等人到天涯海角而且据美國半官方
統計數據各方直接和間接軍民死亡人數已經四百五十六萬了。反觀中共匪幫在 眼皮底下家門 口公然用生物兵器害死了上百萬人,屍骨未寒
就在這跟他們談“友誼”?我還沒有提及 源於中共控制區的劇毒毒品芬太尼在美國還害死了幾十萬人而且査獲的淪陷區輸入總量僅僅康 德九十年(西元2023年)一年的量就足以毒死美國全體居民一遍有餘這件事,中共這是分明 是奔著讓 美國亡國滅種、斷子 孫來的死敵,我眞不知道到底美國跟這種死敵之間有什 “友 誼”可談,難不成 眞要把絞死 自己的絞索賣給他?!就算 是爲了賣特斯拉電車、賣玉米 大豆,買廉價的小工業品好了,可是豈不聞,錢是得有命 還要有命花 ?泱泱大國眞就這 點道理都想不明白?
請注意:在這裏我沒有提及川普、拜登、奧巴馬等具體的美國總統名字甚至沒有提里根、
克林頓,因爲美國這個政策自從西元1970年代跟中共建交之後完全就是一以貫之的,無論誰 上臺都沒有質變,後果已經很嚴重了。更不用說放任滿洲國淪陷,放任蘇聯成爲戰勝國的結果, 在這八十年中,導致了共匪鬼思想在美國境內益發猖獗,武裝顚覆不行就退入學校汙染下一代,
蘇聯形式上解體了中共就拿過接力棒,以至於現在美國年輕人不遵美國建國精神,不信美國建 國精神甚至於不知美國建國精神的比例高到嚇人。
總結起來:
滿洲國若不淪陷,中共必不能得天下!
滿洲國若不淪陷,蘇聯始終有我國這樣一個心腹之患,必無法放手擴張顚覆!
滿洲國若不淪陷,則滿洲語的文化繁榮,必不讓漢語系文化成爲中共的一言堂!
滿洲國若不淪陷,必不使中共的顚覆思想流毒美國及整個文明世界!
滿洲國的淪陷眞眞堪稱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悲劇之蝴蝶效應之發軔!
由是觀之,美國人眞的該好好從故紙堆裏翻出謝介石外交部大臣的這封電報照會,仔細硏讀、 認眞學習,然後好好想想自己在這雅爾塔體系世到底該 辦了。這也是我滿洲國人在努力於 復國事業邁進的同時,爲數不多的能提醒美國這位現在還看不淸形勢的文明國家盟友的事!
“紅衛兵敎訓劉少奇的荒唐鬧劇”
論J.K·羅琳大戰艾瑪·沃森 作者:橋明


衆所周知,筆者來自淪陷區的滿洲,而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系列是沒有標准的滿洲語(滿 洲語係康德皇帝欽定滿洲國雙官方語言卽滿洲語、日本語之一,是一種漢語系語言,不是經常 被無知之徒謬稱“滿語”的淸語)譯本的,自然我自小 讀的所謂“正版”哈利波特系列書籍是 淪陷區的馬愛新、馬愛農譯本,年紀稍長之我後補看了英文原著和英文版電影。但最習慣的依 然還是淪陷區版的用詞。而且在沒有滿洲語譯本的前提下,哈利波特的諸多漢語系譯本中,綜 合判斷的確是淪陷區版本最符合“信達雅”的翻譯原則,其他的漢語系譯本雖然有少量詞語更 加出彩的現象,但整體來看淪陷區版在名詞領域依然是屬於瑕不掩瑜的T0等級。所以下面我在 名詞使用的方面,會依據淪陷區版本。同時爲了避免誤解,當一個相關哈利波特系列的名詞第 一次出現時,無論是原著詞語還是相關電影的演員等,我都會標注英文原文。之後就直接用漢 語名詞。同時考慮到很多人雖然讀過原著或看過電影但其實對於很多關鍵情節還是記不住的現
實,我會在不繁冗的前提下對我所提到的情節做必要的解釋,這部分劇情以脚注形式爲主。 先說結論。J.K·羅琳(J.K
Rowling以下簡稱羅琳,哈利波特系列作品的原作者)是艾瑪.沃 森(Emma Watson,在電影版出演女主角赫敏·格蘭傑Hermione Granger, 以下如有提及角色 時簡稱赫敏、提及演員時簡稱艾瑪)、丹尼爾·雷德克里夫(Daniel Radcliffe, 在電影版出演男 主角哈利波特Harry Potter以下如有提及角色時簡稱哈利、提及演員時簡稱丹尼爾)、魯伯特· 格林特(Rupert Grint,在電影版出演主角團男二號羅恩·韋斯萊,以下如有提及角色時簡稱羅 恩、提及演員時簡稱魯伯特)等“小” 1 白左的老師,抛開客觀情況所限制的衝突烈度的差異不談, 羅琳與艾瑪、丹尼爾、魯伯特等人的關係,就是劉少奇與文革時期圍著他 的紅小兵們的關係。 1 ”小”指的只是相比羅琳這樣的人輩分低,實際上艾瑪等三人都已年逾三旬。
康德八十五年/西元2018年開始,英國社會的“公母不分(將所謂的‘跨性別者’自稱的性別 與其他人實際上的生理性別等量齊觀,本質上就是反對性別定義的常識)運動”日益瘋狂化, 公然主張和實踐讓生理上完全是男性的人進入女厠所、女更衣室等女性空間。羅琳開始明確表 示反對。
康德八十七年/西元2020年,羅琳公開發表長文,嘲諷越發走火入魔的“公母不分運動”,言 辭激烈犀利,激起了很大的反彈。其後不久,艾瑪公開發文反駁,並很快宣佈與羅琳割席,幾 乎同時,丹尼爾與魯伯特也宣佈支持艾瑪,同與羅琳割席。考慮到這三人年少成名的最重要的 原因就是羅琳選擇他們擔任哈利波特電影主角團,這種割席行爲實際上就是“背叛恩師”。
康德九十二年/西元2025年(今年),隨著羅琳頻繁遭到死亡威脅以及英國安全局勢在施紀賢 (Keir Starmer)政府治理下益發惡化。加上英國法庭裁定性別不能由個人的主觀認知隨意定義 (這種事情需要法庭來決斷本身就無比可笑)艾瑪漸生悔意,公開對羅琳示好並托人傳遞和解信, 希望修復關係。羅琳公開在推特平臺上發表小作文予以拒 。
羅琳的小作文一出,滿天下叫好之聲,此人甚至有被捧爲保守派新旗幟的趨勢,然而這只 能說明無論是保守派還是白左,當今天下 大多數的普羅大衆都是七秒鐘記憶的金魚! 羅琳小作文大意:
開頭先表達了二人之間的關係只是暫時性的合作,沒有任何 定的的理由和必要。之後 羅琳表達了艾瑪是艾瑪,赫敏是赫敏,艾瑪無權因爲出演過赫敏就認爲自己永遠享有哈 利波特魔法世界的代言權。之後羅琳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確實有“恩師”和“母親”的心態, 卽便是割席事件發生後也不愿意主動傷害這些曾經被 看作孩子的人。之後羅琳指出艾 瑪的紙條示好是惺惺作態並不眞誠而且也於事無補,實際上指出羅琳現在面臨的死亡威 脅有艾瑪等人給“公母不分運動”推波助瀾造成的很大的責任。進一步地,羅琳指出年 少成名的艾瑪沒有任何江湖經驗,根本不知道世道的險惡。而羅琳 自己是知道的,羅 琳經歷過各種艾瑪沒有經歷過的痛苦,知道艾瑪支持公母不分對於類似曾經的羅琳這樣 底層女性構成多大的傷害。最後,羅琳對艾瑪明確表示“我不是 媽,不會無底綫寬容 ”, 告訴艾瑪不要再幼稚了,曾經的那段羅琳對艾瑪如師如母的時光再也回不去了,同時再 次表示,艾瑪等人的推波助瀾確實就是羅琳現在遭遇死亡威脅的重要原因,不會原諒。
事實上:羅琳的本質是眞正的“老左派”,只不過 已經跟不上現在的“革命形勢”了,畢 竟當年 那種左派 怕是灌輸給下一代的思想,也是“ 愿”爲主,雖然已經有一些反常識和
片面與偏激地反傳統的趨勢出現,但總體來講還是“呼喚和平呼喚愛”,僞善的色彩已經很明顯 但是並非主流,不像今天的白左那樣的公母不分和是非完全顚倒加徹底抛棄邏輯。
羅琳的左派屬性,在 最著名的作品《魔法世界:哈利波特》(Wizarding World: Harry Potter)系列裏就表現得十分明顯,當然
在這套書籍之外的公開言行也有不少證據可以說明 這一點,但由於最近的爭端是和哈利波特系列直接有關係的,下面主要列出哈利波特系列有關
幾個的例子,當然畢竟本文是評人評事不是評價書,不會對故事情節面面俱到,只會提及爲了 說明白問題而必要的部分。
一、鄧布利多校長與格林德沃的同性情侶關係。
任何認眞讀過哈利波特原著的人都可以非常淸晰地看出,鄧布利多校長((Albus Dumbledore, 主角團就讀的魔法學校校長)和格林德沃(Gellert Grindelwald,哈利波特系列 正式開始之前數十年的背景故事中的反派boss角色,最後被鄧布利多校長打敗並關押)的情侶 關係是完全意義上的私貨,考慮到哈利波特系列確實帶有相當的“兒童讀物”色彩,羅琳這裏 的設定已經屬於一種强行灌輸了。事實上,鄧校長和格林德沃的關係到底是情侶還是生死弟兄, 對於故事的展開和人物關係的刻畫毫無影響。鄧校長爲了大義到底是跟自己的情人反目還是和 契友兄弟反目,對於這個故事的展開沒有一丁點的差別。情侶刻骨銘心不假,但兄弟何嘗不是。
在不是必須存在同性情侶關係設定的地方强行加入這種設定,這到底是從小培養“腐女”還是 迎合甚至是引領LGB(當時還沒有T,Trans 跨性別,在心理學醫書還沒有被過分胡亂修改的時 代被定義爲“性別認知障礙”,通俗解釋就是所謂的“畫女硬說男”/“畫男硬說女”,而强行推 廣Trans理念的人,後來也就成爲了跟不上革命形勢,堅持捍衛女性的常識定義的羅琳的一生 之敵)“政治正確‘潮流,恐怕只有羅琳自己心裏知道。
二、赫敏不顧現實的小精靈解放運動在書中被完全正面描述 家養小精靈(House
Elf)是哈利波特系列裏的一種長壽魔法生物,會使用魔法,會用人類 的語言與人類溝通。在與人類長期的互動過程中形成了一種傳代性的人身依附的關係,卽某個 家養小精靈終身侍奉某個巫師家族。這種關係是相當複雜的,不能簡單地定義爲“奴隸和奴隸 主的關係”,如果用現實生活中的比喩,更類似於日本封建時代的”家臣“。雖然有些巫師確實 是惡毒的主人,但並不是全部,而赫敏(也包括以正面對這個運動評價描述的羅琳)將家養小
精靈與主人家族的關係一棍子打死地機械性地理解爲“剝削”“壓 ”“控制”,這其實是一種非 常典型的馬克思主義式的二分法。赫敏發動的家養小精靈解放運動組織,英文原名爲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Elfish Welfare,馬愛新馬愛農作爲深受共匪敎育體系毒害的“長在紅旗下” 的翻譯家,將語焉不詳的“Promotion Elfish Welfare”翻譯爲“家養小精靈解放”,的確深刻 住了赫敏發動的這場運動的共匪式“解放運動”本質。除了共匪之外,眞實歷史上的相似例子 就是僞皇帝王莽的改制釋放奴婢運動,其結果是導致大量勞動能力嚴重下降的奴婢被主人 出 家門餓死,王莽還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是“給人自由”的“德政”。此處我還要補充一點,除了最 終沒能從政之外,艾瑪的
願式參與各種權益運動的做法,頗有赫敏的影子,也的確可見哈利 波特系列以及親自參與了整個拍攝過程的羅琳對艾瑪的影響之深遠。
三、斯萊特林學院 1 作爲反派塑造,所有堅持純血巫師傳統的人都被塑造成狹隘的瘋子。
在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中,魔法能力是作爲一種可遺傳的生物學性狀被刻畫的,換言之,一
個人能否成爲巫師是完全天生的,只有有魔法基因的人才可能成爲巫師,沒有魔法基因的其他 人再 努力也是沒用的。
在這個背景下,被塑造成反派的斯萊特林學院,是哈利波特系列主舞臺霍格沃茨魔法與巫 術學校 2 四大學院 3 中唯一不收純麻瓜 4
出身(麻瓜的意思是父母都不是巫師,但其本人是)的學 生的學院。而所有堅持純血巫師傳統的人都被塑造成了狹隘的瘋子,其實這就非常奇怪,因爲 純血巫師傳統,眞正的體現只在婚配這一個問題上,也就是堅持純血巫師理念的人拒 跟麻瓜 婚配生子。這事情放到現實中想一想,婚配的時候有“門當戶對”的理念眞的有錯 ?但羅琳 並不是這樣合理地塑造的,
是把所有堅持純血巫師傳統的人都塑造成完全看不起麻瓜,看不 起麻瓜出身的巫師,甚至是連跟上述兩種人好好說一句話都做不到的極端種族主義者。這種塑 造不合邏輯更不合作品中的現實。
只能反映出作者的一種極端化的徹底否定的態度。而這種 極端化徹底否定的態度,也是典型的馬克思主義二分法。更加諷刺的是,羅琳本人在接受采訪
1 斯萊特林學院Slytherin House,霍格沃茨學校的四大學院之一,以學校創始人之一薩拉査·斯萊特林Salazar Slytherin 命名,堅持魔法只應該在已經建立的巫師社區中傳承。
2 霍格沃茨魔法與巫術學校,Hogwarts School of Witchcraft and Wizardry,故事的主舞臺,英倫三島等地區的巫師子 女接受系統的魔法敎育的學校。其名字的冗長是因爲英文中將女性巫師的巫術稱爲witchcraft,男 性巫師的巫術稱爲wizardry,這個名字是强調該校從開始就是一所男女合校。
3 霍格沃茨學校建校時以四大創始人分別收徒,建立四個學院,各自以創始人姓氏命名:格蘭芬多Gryffindor,赫奇帕奇 Hufflepuff,拉文克勞Ravenclaw,斯萊特林Slytherin,其中的格蘭芬多是主角團的學院,斯萊特林則是故事中 大多數反 派所在或曾就讀的學院,如哈利波特本傳故事中最大的反派,殺害哈利父母的伏地魔Lord Voldemort,就是斯萊特林學院的 優秀畢業生。
4 麻瓜 muggle,是哈利波特系列中巫師對不會無魔法天賦的普通人的稱呼,無貶義、無歧視。
解釋故事設定的的時候,對於“爲什 會有麻瓜出身的巫師”的問題總結起來是這樣回答的(我 稍微調整語言但
不改變原意以方便讀者理解):“沒有什
眞正的‘麻瓜出身的巫師’,魔法天 賦的基因突變只出現過一次,此後所有的有魔法天賦的人都是這批突變者的後代,所謂麻瓜出 身的巫師只是他們不知道 一代是祖先是巫師,如果 追溯他們的家族歷史,是一定能找到這 個魔法天賦到底是從 個巫師傳下來的。”不知道羅琳有沒有意識到 做的這個設定實際上恰恰 是爲“純血統巫師”的理念提供了“科學背書”,反而說明了在不考慮其他遺傳病(而以巫師的 法力本來也不需要考慮這個能被解決的問題)的前提下,純血巫師堅持內部通婚才是保持魔法 能力傳代的最佳技術手段。羅琳這個自相矛盾和前言不達後語的邏輯,也是白左的一個典型特 點,由於他們的理念偏激,導致他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容易走極端,而忽視一些事物的內在聯係。
更諷刺的是,白左理念的極端化催生出的馬克思主義整天强調所謂的“事物是普遍聯係的”、“具 體情況具體分析”,但落實到人類社會之後馬上就變成了非黑卽白的純粹二元法。
四、舞臺劇《哈利波特:被詛呪的孩子》當中劇組選取黑人演員出任赫敏一角,
遭到粉絲“破壞原著”的批評,羅琳站出來爲劇組辯護。
《哈利波特:被詛呪的孩子》是西元2016年上映的舞臺劇,故事劇情接續哈利波特系列的本傳, 描寫的是主角團中年時期的故事,此時赫敏已經當上了英國魔法部部長 。除此之外故事的具
作者自注:此“英國”非彼“英國”,在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中“英國”的含義是”英倫三島“(不 列顚群島 British Isles ),卽麻瓜世界的“聯合王國”與“愛爾蘭共和國”所統治的範圍的總 和,這裏的魔法社會的政府稱爲“英國魔法部”,實際上這是漢文版翻譯結合故事背景做的總結, 在原書中,這個魔法社會政府的稱呼就是“魔法部”(“Ministry of Magic”),而其管轄範圍在 書中數個地方有描述,其中均表示管轄範圍包括整個不列顚群島(書中有時依據麻瓜社會模式 稱爲“大不列顚及愛爾蘭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淪陷區版本爲說明清晰簡潔,有時 直接稱爲“英國魔法部”,該詞爲翻譯總結用詞,無標準原文對應,以體現麻瓜社會雖然政權分 離,但魔法社會仍以不列顚群島爲一個整體。魔法部的長官即魔法政府的首腦稱爲Minister of Magic, 魔法部長,該職位由不列顚群島的魔法師自治體選擧產生,是不列顚群島魔法社會的 最高政治領導人、政府首腦。魔法社會及魔法部完全不受麻瓜政權管轄,但在涉及麻瓜世界的 重大魔法事件發生時魔法部有對麻瓜政府首腦通告的義務。類比現實世界赫敏此時的職務相當 於當上了聯合王國總理大臣兼愛爾蘭共和國總統。
體細節不重要。該舞臺劇首次在倫敦公演時,主創團隊選擇了諾瑪·杜梅茲韋尼(Noma Dumezweni)出演中年赫敏,諾瑪是一名黑人女演員,長相不驚 但也不算難看,演技也是確 實是廣受好評,但由於 包括膚色在內的形象與公衆已經廣汎接受的赫敏差別太大(膚白、貌美、 金髮,可以參考艾瑪的形象想象),受到哈利波特系列粉絲的廣汎强烈批評。而羅琳接受訪問時 站出來公開爲劇組的選擇辯護。羅琳辯護的理由是“我沒說過赫敏不能是黑人”。
這個辯護極 其可笑,因爲羅琳雖然的確沒有“說”過赫敏不能是黑人,但 卻是這 “做”的,在拍攝電影 版時,所有的小演員都是羅琳親自選定的,這些角色旣有身爲黑人的李·喬丹Lee Jordan,身 爲印度人的帕瓦蒂姐妹Parvati Patil, Padma Patil,身爲東亞人的張秋Cho Chang,當然也有 主角團三名身爲白人的哈利、羅恩與赫敏,以及更多其他的有重要戲 的小演員,羅琳都是根 據 的故事設定依據角色包括種族在內的綜合形象選定的。所以羅琳雖然沒有“說”,但 以實 際行動確定了李·喬丹必須是黑人而赫敏必須是白人。所以 給劇組的辯護是完全不能成立的 强詞奪理。再考慮到《被詛呪的孩子》這部舞臺劇公演的年代,也恰恰是西方所謂的“政治正確” 在種族(主要是膚色)方面進一步走火入魔的時候,這時候開始有很多劇組將大量按照歷史與 實際情況決定了角色只能是白人的角色硬性交給非白人尤其是黑人出演,而且還往往刻意選長 得一般的普女、普男乃至難看的而不選哈莉·貝瑞這種長得好看的。




羅琳在這波罔顧歷史事實的“去白人化”當中是扮演了一個很不光彩的角色,爲了一個所謂的 理念連自己做過的事情都不承認了。
當然,如果僅僅列擧書中的例子就說羅琳是老左派,這個說服力還是稍顯不足的。實際
上,羅琳在現實政治的評論中也曾經多次使用其書中的角色或觀點品評現實政治人物。如康德
七十四年/西元2007(這年,哈利波特本傳的最後一部卽第七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出版) 年羅琳接受采訪時,曾明確說哈利波特書中對官僚僵化的魔法部的描述是以魔法部代表發動伊 拉克戰爭的英國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 和美國總統小布什 George W. Bush 政府的“故事形式”
隱喩,並且强調哈利波特系列書籍是爲了“呼籲結束仇恨與偏執”。這裏羅琳的態度完全跟 諷 刺艾瑪的“不食人間烟火”如出一轍,伊拉克戰爭作爲一場雅爾塔體系下的,不從根本上推翻
雅爾塔體系的戰爭,其功過是非固然難以一言定論,但推翻殘暴統治者薩達姆,的確是爲無數 無辜死難和飽受折磨的伊拉克民衆報了血海深仇,而戰後對薩達姆的報復性“審判”,也非美英 方面主導,而是受盡薩達姆政權迫害剝削的伊拉克人民自行復仇之擧。羅琳只看到了戰爭的傷亡, 卻沒看到放任薩達姆政權繼續統治會讓伊拉克人民始終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種態度,跟艾 瑪支持“自稱女性但生理上實質上是男性的人入侵女性的空間,稱這是他們應該享有的‘權益’ 從而威脅了眞正女性的安全”到底有什 分別?
康德八十二年/西元2015年,當時還是美國總統參選人的川普,提出禁止某些國家的人員 赴美留學或申請難民,因爲其涉及的國家多數爲回敎國家,故被善於斷章取義炒作的美國及國 際媒體稱爲所謂的“回敎徒禁令 Muslim Ban”。羅琳參與了此次大規模的針對川普的撻伐,並 在其推特上公開辱 川普:“How horrible. Voldemort was nowhere near as bad.”稱川普的 邪惡遠在伏地魔之上。而伏地魔作爲哈利波特本傳系列的最大反派boss,可以說是全無心肝, 不但爲了攫取權力而濫殺無辜,而且 怕對自己的追隨者也毫無感情,視自己所有的追隨者爲 隨時可以抛棄乃至殺戮的工具。以伏地魔這樣一個毫無人性的大魔王來 川普這樣當時還只 是一介商人,根本沒當上美國總統還不知道能不能當得上的參選人,僅僅因爲川普在表態要捍 衛自己國家的 安全的言論上稍微有一點可以被品讀成“過激”的傾向。羅琳自以爲是地罔顧所 有美國民衆的起碼安全而片面地、不看實際情況地推銷 所謂的“大愛無疆”,所謂的“地球人 是個大家庭不應該有分別”。這此這種態度,又跟艾瑪支持“自稱女性但生理上實質上是男性的 人入侵女性的空間,稱這是他們應該享有的‘權益’從而威脅了眞正女性的安全”到底有什 分別?
透過現象看本質,其實羅琳的這些思想和言行就是白左的典型模式,而正是因爲有了這些 鋪墊,按照人類的思維模式本來就容易滑坡式發展的本性,最終迎來了徹底抛棄常識的公母不
分,掀起了抛棄和打倒一切常識的“無 階級文化大革命新高潮”。而這時候,自身利益受損, 自身基本邏輯和常識受到基礎性挑戰的羅琳才終於坐不住了,公開反對公母不分等卽便在 這 個老白左眼裏都太過激進的思潮。結果遭到被 一手捧紅的艾瑪、丹尼爾、魯伯特等人割席背 叛,鬧得灰頭土 。而今,年歲漸長的艾瑪見多了各種牛鬼蛇神之後,終於多少回歸了一點常識, 放出了與羅琳修好的信號,但羅琳嚴詞拒 ,公開發表了上面提到的小作文,這個小作文,就 其本身的的的道理而言是沒錯的,比如羅琳抨擊了艾瑪這樣的人年少成名,不食人間烟火,不 知世道險惡,不
人心向背,脫離現實亂發議論。還很淸楚地說了拍攝哈利波特那段短暫的合 作不意味著兩個人要一輩子
跟 無關, 曾經艾瑪的恩師但可沒說要“終 身爲母”等等,這些都沒有錯,都符合事實。可是問題在於,羅琳似乎忘記了一件事,那就是 艾瑪等人的無法無天,本來就是
在羅琳這些雖然很 願、但多少保留點常識的老左派的肩膀
上,由他們敎出來和慣出來的。正如圍著劉少奇下黑手的紅小兵們正是劉少奇他們的所謂“革命” 敎出來和慣出來的一樣。劉少奇被紅小兵折騰不値得同情,因爲那咎由自取。羅琳與 們親手 澆灌出的艾瑪、丹尼爾、魯伯特之輩之間的這一番割席鬧劇,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天道好輪回?


滿洲帝國流亡政府,皇上之復國志士所立, 惟望天地重光也。但有不惜己身而幹大事者、
上下求索以尋正道者,皆我輩所求也。國難 未平,敢爲啓事,以覓仁人,共成定天下之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