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 222 2024.10.16
觀塘「反轉天橋底」重新招標 允更多商業元素
垃圾回收站門外堆積回收物 街坊呻影響社區環境 拒 「倒模」式教育 80後校長助學生 「尋夢」
2024年10月16日
自2013年開始,發展局起動九龍東辦事處透過 「 反轉天橋底 」 行動,將觀塘繞道下的空置用地改作三個公共場地,成為一個文化 創意、體育、綠色公共空間。天橋底的營運合約將至明年5月底,辦事處早前經重 新審視後決定重新招標,希望運用市場動力進一步提升場地的吸引力和經濟效益。
▲ 「反轉天橋底」 一號場設有自由公共空間和非正式表演場地(起動九龍東辦事處網頁)
▲ 「 反轉天橋底 」 的場地和設 施(觀塘區議會文件)
◀ 「 反轉天橋底 」 二號場的餐 廳(起動九龍東辦事處網頁)
觀塘 「反轉天橋底」 重新招標 允更多商業元素
加入國安條款合約期增至五年
在無競爭的情況下,政府於2016年批出合約 予非牟利機構 「 藝土民間 」 ,由2017年開始營運 位於觀塘海濱公園旁的 「 反轉天橋底 」 三個公共 場地,為期四年,並於2021年獲續約至2025年5 月底。
起動九龍東辦事處早前向觀塘區議會提交的 文件顯示,處方經重新審視,並參考近年本港多 個海濱活動空間的成功例子,將透過公開招標安 排新合約,預計在2024年第三季招標。
根據招標安排,部分條款將改變,例如營運 者不限私營機構或非牟利團體,招標文件亦會加 入國家安全條款,合約期則由四年增至五年,到 期後政府可按營運者表現而選擇是否續約。
起動九龍東辦事處代表近日回應觀塘區議員時表 示,在招標文件中會列明只要懷疑承辦者或承辦者曾 經或當時違反《香港國安法》,處方便可立即與其中 止合約。至於違反其他法例,處方亦會按既定程序處 理。此外,處方將成立監察委員會,並會要求承辦者 定期提交報告,透過緊密溝通檢視承辦者的表現,確 保其營運表現符合處方的期望。
三年前才有盈餘議員倡加入商業元素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於去年11月在立法會曾透 露, 「 反轉天橋底 」 每年的收入為300萬至700萬 元不等,開支為400萬至700萬不等,而首四年則 錄得虧損,至2021年才有盈餘。
觀塘區議員林峰建議,處方在招標時加入商 業元素及其他投標者,有助發揮觀塘繞道下活動
分享本版內容
場地的潛力。
觀塘區議員符碧珍亦指,現時活動場地的商 業成分較少,因此建議在招標新的承辦商時,加 強其營運模式的商業成分,例如增加餐飲和零售 等,令活動場地更多元化和有活力,加強市民到 訪的意欲,並促進經濟效益。
文件顯示,起動九龍東辦事處建議放寬 「 反 轉天橋底 」 二號場現有室內設施,允許加入更多 商業活動包括餐飲及零售,一號場及三號場則保 留室外場以舉辦大型活動。但處方代表在回應議 員時強調,雖然活動場地的營運需要達致收支平 衡,以確保承辦者能在自負盈虧的模式下運作, 但賺取盈利並非為項目的主要目標,評審比重會 較著重技術建議,以確保承辦者符合標書內所列 出的要求。
「反轉天橋底」
的設計概念,重新定義觀塘繞道下的空置空間,將觀塘商 貿區與海濱連接。據官網介紹,此地有許多的限制,包括由於地下電纜而衍生 大面積的非建築區域、渠務專用範圍和預留予公路維修的區域。
為了解決這些限制,項目採用20英尺的貨櫃作為基本模塊,以不同的建築 設計手法,如虛實加減、堆疊旋轉和拉伸穿透等,去創造不同的建築空間。分 隔的戶外空間,亦特意地 「縫合」 在一起。通過戶外和室內的空間協調,市民 可以融入不同的 「空間」 去參與、交流和感受不同的體積空間的凝聚力。
一號場
落成日期:2013年 面積:約3,100平方米 設施: 自由公共空間和非 正式表演場地,可讓團體舉辦 各式各類的活動。 二號及三號場
位置:觀塘海濱道126、90與86號 落成日期:2017年 面積:約5,500平方米 設施: 藝廊、戶外活動空間、多 用途室、開放式舞台、都市園圃、餐 廳、小食亭和短期主題商店等。
爆料/投訴熱線平台
2024年10月16日
為加強與讀者的互動,本報設立投訴分享討論區,歡迎讀者對本報的報道提供意見 或爆料。並請提供個人資料,以便查證及聯繫。如有任何疑問或意見,歡迎聯絡我們。 Whatsapp:63335785Email:info@kowloonpost.hk
垃圾回收站門外堆積回收物 街坊呻影響社區環境
黃大仙
近年環保署積極推動 「綠在區區」 回收計劃, 在全港18區設立不同的固定或流動回收點,鼓勵市 民清理家中垃圾時,將塑膠、玻璃、紙張等分類回收,為地球減廢出 一分力。不過,有住在慈雲山慈正邨的街坊投訴,位於慈正邨正旭樓 地下的 「綠在慈正」 回收站,經常出現回收物堆積的情況,不僅影響 店舖的形象,也對鄰近社區環境造成困擾,要求有關方面解決。
黃大仙區議員李鎧麟接受《龍週》訪問時指出, 「綠在慈正」 回 收站在今年五月份開始營運,由於店內面積細小,營運商往往把回收 物放在門外,影響附近的環境衛生;此外,一些街坊對於可回收和不 可回收的分類不甚瞭解,有些回收物不被接納,於是順手把回收物扔 在附近,導致垃圾填滿了邨內的垃圾桶。
東九龍多個屋邨進行聯合大型反私煙宣
海關與多個部門聯同區議員,連日在
李鎧麟表示,針對這個問題,他在店舖營運前已經多次與房署人 員及 「綠在慈正」 負責人溝通,希望房署可以提供合適的儲存倉,以 及希望 「綠在慈正」 能夠增加垃圾回收車每天的運送次數,以減少回 收物堆積問題,但情況至今仍未有改善,反而越來越嚴重,他會持續 積極跟進。
▶ 「 綠在慈
正 」 回收站門
外堆積大批垃
圾
今年是國慶75周年,民建 聯舉行一系列 「 龍躍賀國慶 」 活動,當中包括全港18區 「 區區有中醫 」 義診 贈藥服務。
民建聯自去年起分別推出 「 全民關注 『 長 新冠 』 行動 」 (中醫義診及專題講座)及 「 區 區有中醫 」 義診活動,均大受市民歡迎。民建 聯今年再於全港18區舉辦 「 區區有中醫 」 。其 中,民建聯觀塘支部10月5日於坪石邨多用途活 動中心舉行 「 區區有中醫—觀塘區 」 ,走進社 區為市民提供免費中醫義診及贈藥服務,超過
海關控煙辦訪屋邨向居民宣傳反私煙
近年本港的私煙活動猖獗,香港海關聯同衞 生署控煙酒辦公室早前一連三周展開代號 「 迅 雷 」
的特別執法行動,打擊全港公共屋邨內以電話訂購私煙,以及 派發私煙宣傳單張的非法活動,緝獲約4萬支市值約18萬元的未完 稅香煙,行動中拘捕39名涉案者。
香港海關又在上周一連兩天聯同立法會議員、區議員、控煙酒 辦、警務處及社區關愛隊,在東九龍多個公共屋邨進行聯合大型反 私煙宣傳活動,向市民傳達反私煙訊息,並鼓勵他們就懷疑買賣私 煙活動向海關作出舉報。
海關助理關長賴子榮強調,一直以來十分關注買賣私煙問題, 尤其是最近在不同屋邨發現一些派發買賣私煙傳單、售賣私煙的行 為,於是在港九新界不同屋邨進行了拘捕行動,強調會盡一切努力 加強打擊。
100位街坊受惠。民建聯觀塘支部主席柯創盛與 觀塘團隊顏汶羽、馮韻斯及曾榮輝出席,並向 參與義診的五位中醫師頒發感謝狀,以感謝他 們奉獻寶貴時間提供義診服務,令 「 區區有中 醫—觀塘區」 得以順利舉行。
民建聯聯同香港註冊中醫學會推出《推動 中醫藥倡議書》,亦建議在地區康健中心增設 「 治末病中心 」 ,聘請全職或兼職中醫師,向 市民提供養生食療及改善生活及工作習慣的意 見,及向市民提供中藥用藥及中醫治療的建 議。
▲民建聯觀塘分部日前舉辦 「 區區有 中醫」 活動,逾100位街坊受惠於免費 義診贈藥服務
2024年10月16日
特首李家超今天(10月16日)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 報告》。過去幾個月,李家超已舉辦逾40場諮詢會,密鑼緊鼓會見社會各界人士,積 極聆聽他們對施政報告》的意見和建議。而在《施政報告》發表之前,有本地傳媒已 引述消息透露報告的部分內容,引起熱議。《龍週》以下整理出三大焦點。
新一份施政報告今日出爐
大焦點受關注 3
▼李家超(中)與部分主要官 員出席2024年《施政報告》地 區諮詢會
焦點1
解決劏房問題嚴打濫用公屋出新招
本港劏房分佈在全港各區,最密集的九 龍城、深水埗、油尖旺合共約六萬戶。最新 調查顯示,劏房戶數量約10.7萬戶,住戶每 月收入中位數約1.5萬元,全港有約20萬人 居於劏房中。
▲房署去年起加強打擊濫用公屋
李家超在去年的《施政報告》提出成立 「解決劏房問題」 工作組,並制定系列房屋 政策措施,包括增加土地供應、興建公營房 屋、鼓勵私人發展商建造小型單位、提供房屋貸款及租金補貼等。數個方案行 之有效,在現屆特區政府上任後,目前輪候公屋時間已縮短大約6個月。
李家超早前再就《施政報告》落區諮詢時,透露新一份《施政報告》將交 代解決劏房問題方案,目標是 「劏房清零」 。
另一方面,房署去年起加強打擊濫用公屋,李家超上月底曾到訪沙田沙角 邨,視察打擊濫用公屋收回及翻新的單位。他當時提到,在2022/23至2023/24 年度,共約5000個單位因租戶濫用公屋、違反租約或房屋政策而被收回,等同 一條中型屋邨的單位數目,收回單位幫助了5000個正輪候公屋市民,若每戶有 2至3人,即可讓1萬至1.5萬市民入住,並強調打擊濫用公屋行動會繼續。
消息指出,今年的《施政報告》會提出加強打擊濫用公屋,推出 「 情報舉 報獎賞計劃 」 ,市民舉報濫用公屋情況並令房署成功收回單位,可獲獎賞。房 署署長羅淑佩今年三月亦曾透露,正研究參考警方的 「 好市民獎 」 ,舉例設立 約3000元獎金提供給市民舉報,形容 「 如果給少少獎勵就可以收返間公屋,呢 筆生意做得過 」 。為免有人胡亂舉報,料獎賞計劃實名進行。有議員建議,可 設現金獎或公屋免租一個月作獎賞。
▲李家超到訪黃大仙區,就新一份《施政報告》聽取市民意見
打造教育樞紐推 「留學香港」品牌 焦點2
本港高等院校有高度國際化及多元化的 特色,而且很多學院、學科及課程屬於全球 首屈一指,得到海內外廣泛認知及認同。泰 晤士高等教育(THE)剛發佈的2025年世界 大學排名,香港五所大學打入前100位,排 名最高的是香港大學,穩居世界第35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2025年世界大學 排名,香港大學穩居世界第35名
消息指出,新一份《施政報告》計劃打造 「留學香港」 品牌,吸引更多海內外學生選擇 香港作為升學目的地。政府會以獎學金形式, 加強吸引力,宣傳 「留學香港」 品牌,希望鼓勵更多包括來自東盟及 「一帶一路」 的 學生來港升學及留港工作,增加人才庫,日後對香港發展作出貢獻。嶺南大學協理副 校長、立法會議員劉智鵬表示,過去一年香港到不同地區推廣高等教育,現時吸納來自 「一帶一路」 和東盟的學生已有成效,值得再進一步,將香港打造成國際專上教育樞紐。 劉智鵬指出,香港要加強吸引留學生的配套,例如增加宿位。認為政府可 與商界及地產界合作,為願意興建或提供學生宿舍的業界提供優惠,有助吸引 海內外人才。在國家 「 一帶一路 」 倡議下,沿線國家留學需求殷切。教育局局 長蔡若蓮五月接受傳媒訪問時曾說,國家發展帶動香港高教發展,香港將把握 機遇,建設國際專上教育樞紐,以己所長貢獻國家。
蔡若蓮當時透露,特區政府將打造 「留學香港」
品牌,從多渠道推動教育高質 量發展,包括加強收生,循序漸進吸引更多非本地學生;提供獎學金,擴大 「一帶 一路」 獎學金名額。除此之外,會做好非本地生的支援服務,包括語言文化差異、 起居飲食,以及支持其畢業後留港就業。北都區大學城的建設,也能助力擴大院校 的空間和規模。
▲李家超去年發表《施政報告》
▲本港烈酒行業建議寬免或減低烈酒稅(大公文匯網)
焦點3 下調烈酒稅促進高檔酒消費
消息披露,跨政團爭 取削減或撤銷烈酒稅的建 議得到政府正面回應,預 料《施政報告》會實現, 惟不會全減,料至少減三 成。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天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他昨 早出席行政會議前透露,今年主題為 「齊改革同發 展、惠民生建未來」 ,封面會沿用綠色
本港現時對酒精濃度 30%以上的烈酒徵收100% 從價稅,是全球最高的地 區之一。政府自2008年取 消對酒精含量30%以下非 烈酒,包括紅酒及啤酒等 徵稅,帶動了葡萄酒進口 價值,在2007及2008年間分別增長80%及45%,而葡萄酒進口量更由2008年的 3043萬升,急增至2012年的5055萬升。
各大政團今年均要求減烈酒稅,但減稅方案略有不同,其中民建聯和經民 聯建議全撤;新民黨建議將按價值徵稅,改為按量劃一徵稅,以避免鼓勵更多 人飲烈酒;自由黨邵家輝及酒業界提議將烈酒稅減至20%。
有議員透露,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對撤烈酒稅一事樂見其成,因明白對本港 經貿有好處。早前有報道亦指,政府考慮過的其中一個方案是引入分級稅制, 及對價格較高的烈酒徵收較低稅項,以促進高檔酒消費。
但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曾指出,酒稅一直是其中一項有效鼓勵市民減少 飲酒的方法,因此除了公共財政考慮,公眾健康亦是重要的考慮因素。
分享本版內容
李家超戴理大設計領呔發表報告
李家超在社交媒體早前預告,將與團隊一起穿戴由理工大學師生攜手設計製作的 領呔和領巾,發表今年的《施政報告》。
他表示,師生團隊將本地標誌性的摩天大廈融入設計,呈現香港的繁榮昌盛,並 利用縱橫交錯的線條,象徵香港是連接祖國與世界各地的重要橋樑。領呔和領巾也用 上《施政報告》的綠色,寓意香港未來發展欣欣向榮,實在別具意義。
他說: 「 我非常欣賞一班年輕人的創作意念,期望借此機會鼓勵社會各界多為學 生和年輕人提供創作空間,鼓勵他們發揮創意,為香港注入更多創新活力。」
與團隊一起穿戴由香港理工大學師生攜手設計製作的領呔和領巾
李家超在社交媒體上傳照片,預告將
80後的梁俊傑,在香港 「 校長界 」 可謂非常年輕。
2024年10月16日
頗有個性的他在澳洲讀商科畢業回流香港後,不甘隨波逐流,選擇跨行業投身教育 界,決心 「 改革 」 校園,拒絕 「 倒模 」 式的 教 育,希望幫助每一位學生從體驗中學 習,找到自己的夢想。
後校長助學生
▲梁俊傑
▲梁俊傑與學生比拼廚藝
▲ ▶ 陳呂重德紀念學校學生練習武 術
梁俊傑在學校推出 「 尋夢計劃 」 ,學生可以透過不同興趣班建立 愛好,訂立方向,學校再為學生提供增值課程等;例如針對對賽車感 興趣的學生,學校提供體能訓練、賽車手及機械工程師設計課程,讓 學生在不斷地學習探索中,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領域,從中也能學到 知識,豐富閱歷。
將創新思維帶入校園
打開梁俊傑的小紅書、抖音帳號,每篇帖子都是充滿特 色的校園生活點滴:學生賽車、校園 「 時裝Show」 、全校習 武、收割稻米、廚神大賽……視頻中的梁俊傑十分 「 搞 怪 」 ,和一眾學生鬥舞、打鬧,有趣的內容獲逾萬人次點 讚,還有不少家長留言 「想入讀」 !
位於油塘的陳呂重德紀念學校不同於傳統教育,在梁俊 傑帶領下,已成為學生心中的 「 寶藏學校 」 ,不僅有定期更 換的興趣班,還設校本武術課程、電競室、創科夢工場等, 讓學生盡情玩樂,將奇思妙想變成現實。
梁俊傑接受《龍週》訪問時透露,這是因為自己也曾有 一個 「 拳手夢 」 ,少時熱愛泰拳,雖然無緣成為拳手,但至 今仍是武術愛好者,認為 「 有夢想就要追,有能力就要 做 」 。他說,要找到目標才有前進的動力,因此鼓勵每個同 學都找到自己心中的 「夢」 。
對於課堂,梁俊傑也有獨特的看法,認為課堂的作用是 激發學生興趣。他憶述自己仍是常識科老師時,因覺得書本 的內容太 「 硬 」 不適合學生,於是自製圖片教材,透過分享 個人經歷、做實驗等讓同學明白知識如何應用到生活中,如 今常常鼓勵教師多進行互動性教學,讓老師自由發揮, 「 現 今世代很多資訊在網上都可以搜尋到,但好的說書者才能令 學生投入。」
讓學生「走出去」
不只是校長,梁俊傑現時身兼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主 席、教師義工網絡召集人等多項社會職務,不過初心都是為 了學生。在梁俊傑看來,做教育的人一定要跟上社會發展步 伐,教育的方式方法也要隨著趨勢改變革新,校長作為領導 者,不能只待在校園中坐井觀天,而服務社區、到不同學校 交流正是建立人脈、吸收經驗的好方法,將資源帶回學校。
「 學生也是一樣,我們學校有不少基層學生,出身限制 了他們的視野。 」 梁俊傑很看重擴展學生的人際網絡,學校 早在2000年初已進行內地交流活動,目前除了帶同學考察, 也讓他們和內地姐妹學校的學生建立聯繫, 「 無論是一起學 習、玩遊戲都好,多些出去認識新朋友,未來某一天一定有 幫助。」
商科畢業的梁俊傑,身邊許多舊同學都已收入頗豐,但 他直言從不後悔或厭倦教育, 「 這裏帶給我的滿足感是其他 行業不能媲美的,看著小朋友長大的過程,很想幫助他們出 人頭地,很享受這種感覺。」
▲梁俊傑與學生打成一片
2024年10月16日
踏入十月,本港天氣明顯轉涼,日照時間變短,宣告秋季正式到來。究竟 秋天養生要注意什麼呢?下面來看看一些注意事項。
1.需防 「冷氣病」
秋季時候,天氣早晚較涼,稍不注意, 很容易出現傷風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狀。許 多人習慣在夏天長開冷氣,但到了秋天,晚 上最好不要長開,以預防冷氣病。而經常處 在冷氣環境中的人,平日可以多喝點姜茶。
身體虛弱者,可以在辦公室備一件
外套 「避寒」 。
2.保持心情舒暢防止秋燥
秋天在五行屬性為金,對應肅殺之氣, 在志為悲,故秋天容易令人感到傷悲、消 極。為減低季節轉變對身心的影響,在秋天 晴朗、清涼的日子,宜多到戶外散步、慢 跑、瑜珈、打羽球等,這樣不僅能活動久坐 的筋骨、放鬆肌肉,運動過程還會增加大 腦中血清素的濃度,讓心情保持 愉快。
4.少吃辛辣食物
隨著社會發達,現在很多食物都可以在 一年四季吃得到,對健康而言未必有利。醫 學專家認為,秋季燥氣上升,易傷津液,在 飲食上應以滋陰潤肺為宜。建議少吃辛辣食 物,火鍋、燒烤、煎炸、辛辣、燥熱的食物 都不宜多吃,對容易上火者更需要戒口,否 則就會引起喉嚨痛、口乾、聲沙等不適。
3.逐漸增加休息時間
以日照時間來說,夏至日長夜短,冬至 日短夜長,中間會經歷漸變過程。隨著進入 秋冬,日照時間會縮短,夜晚時間會延長, 人的作息生活也應該盡量順應天時變化,在 進入秋、冬的時候,最好能做到比春、夏提 早休息睡覺,讓自己可以多睡半小時到一小 時,盡量在秋冬減省體力及精神消 耗,養精蓄銳。
5.減少生冷以備過冬
一年四季,春夏為陽,秋冬為陰。秋 天是陽減陰增的階段,養生需要盡量儲備 陽氣,防止過度消耗,以備冬天所用。所 以入秋後除了滋陰潤燥,也要少食寒涼生 冷,否則容易形成陽虛、寒濕,到了冬 天就很容易出現多痰咳嗽、關節僵 硬疼痛。
推薦2款秋天養生食譜
●杏仁玉竹瘦肉湯
食材:杏仁10顆、玉竹30克、紅棗5顆、豬瘦肉200克、 鹽適量
做法:
❶洗淨所有食材,紅棗去核拍打、豬瘦肉切成適合入口大小, 汆燙備用。
❷取出電飯煲,內鍋放入所有食材、鹽、水(需蓋過食材), 外鍋1杯水,蓋上蓋子後按下開關;待跳起,即可盛碗上桌。
●冰糖燉梨
食材:水梨1顆、川貝粉3-4克、冰糖適量 做法:
❶洗乾淨水梨,削皮去籽後切塊備用。
❷取出電飯煲,內鍋放入水梨塊、川貝粉、冰糖、水適量, 外鍋倒入2杯水,蓋上蓋子後按下開關;待跳起,拌勻後 即可食用。
秋高氣爽,正是郊遊野餐的好季節。
2024年10月16日
今期《龍週》為大家推薦九龍區三個無需遠離鬧市,旺中帶靜、交通便 利的野餐勝地,不僅適合一家大小或三五知己 「放電」 ,還可以順道登 高望遠,甚至飽覽維港風光。
1.佐敦谷公園
廣闊草原 登平山俯瞰獅子山飛鵝山 佔地約6 3公頃的佐敦谷公園,是觀塘區最大的公園,其中一個賣點是坐 擁佔地10萬平方呎的中央草坪。每逢週末或公眾假期,經常吸引許多家庭、情 侶或三五知己帶上露營帳篷到此野餐 , 甚至做瑜伽 , 呈現一幅幅輕鬆自在的畫 面。
賞花景點 12月紅葉登場
公園也提供了各式各樣的兒童遊樂和長者健體設施 , 以及介紹各種觀賞植物及 植物香料的園藝教育中心 。 這裏也是賞花的最佳地點 , 設有簕杜鵑園 、 四季花園 、 迷宮花園和溫室 , 每逢 12 月至 1 月更是觀賞紅葉的熱點 。 倘若在佐敦谷公園意猶未 盡,可以登上後方的平山 ,約 15分鐘便能抵達平山三角測量站 ,俯瞰九龍半島,遠 眺獅子山和飛鵝山。高度188 8米的平山,前身是在1974年關閉的平山石礦場。
地 址:觀塘新清水灣道71號 交 通:港鐵彩虹站乘小巴54S或巴士29M,在順利紀律部隊宿舍步行約5分鐘。
秋高氣爽草地野餐勝地推介
分享本版內容
鬧市綠洲適合一家大細放電
2.樂富配水庫公園
隱世秘境上格仔山遠眺九龍仔風景
位處小山丘的樂富配水庫休憩花園,擁有一片大草坪,中間鋪有石磚路。草坪 一邊連接樂富公園,可遠眺獅子山,另一邊可俯瞰九龍塘和九龍仔公園一帶景色。 花園內綠茵處處,設有小涼亭和長木椅,甚為舒適。這裏不僅環境清幽,同時補給 也十分方便,附近的樂富廣場、樂富街市都提供不同種類的食物。
方便補給欣賞紅白之美 來到樂富配水庫公園,自然不容錯過到身後的格仔山打卡,欣賞紅白之美。原 名九龍仔山的格仔山,海拔98米,是九龍東的十分易行的小山,景色開揚,可以遠 眺九龍仔一帶的風景,與歷史意義,近年亦因劇集《新聞女王》而成為熱門景點。
▲順道上格仔山打卡 ▲在格仔山上遠眺九龍仔一帶的風景 ▼每逢假期,佐敦谷公園 均吸引一家大細或三五知 己到此露營野餐
地 址:樂富富安街
交 通:樂富港鐵站A出口,向聯合道公園方向步行,然後上山約25分鐘就到。
3.觀塘海濱花園
海天一色飽覽維港和鯉魚門風光
喜歡在海邊野餐的話,觀塘海濱花園是個不錯的選擇。它設有全長 約一公里的海濱步道,沿著步道設有一片片休憩草坪供遊人野餐,遊人 不僅可以近距離欣賞東九龍新地標 啟德郵輪碼頭和跑道公園,還可 遠眺港島東,以及飽覽維港和鯉魚門的風光。
藝術裝置憶昔日裝卸區
此外,園內的模擬起重機塔樓,以及設計意念來自廢紙回收業的廢 紙束藝術裝置,希望喚起市民對昔日裝卸區的點點回憶。園景區設有配 備特別燈光和音響效果的噴霧水景裝置。
▲觀塘海濱花園內的模擬起 重機塔樓
▲藍天白雲下,躺在觀塘海濱公園草 坪多愜意
地 址:觀塘海濱道80號 交 通:乘達港鐵至牛頭角站或觀塘站,落車後向海濱方向步 行10分鐘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