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C Issue 71 Chinese

Page 1

高俐理

甚麼是 天國的好消息?

我向來關心的美美(化名)姊,經過五年與肺癌纏鬥後過世。

她的基督徒人生,令我認真思考到底甚麼是天國的好消息。

美美姊在世72年歲月中,經歷許多艱難。她選擇堅持信靠主, 是位忠心、信實、有愛心的人;但她對自己的人生充滿埋怨苦毒。 她時刻惦念孩子,卻不擅表達愛;她最常掛在嘴上的就是:「你們 的人生都沒有我的苦!」直到最後,她與孩子終於真心表達彼此的 感情,彼此接納,互相赦免。

美美姊的信仰沒有讓她體認到無條件的愛與豐富的恩典 明明聰明勤懇,卻老愛說自己笨 而無用;寧願自己奮鬥,也不接受上帝藉周邊人給她的愛,無法充分享受天上來的喜樂與賜福。 她愛傳得救的福音,但那是基督信仰的全部嗎?

過去幾年的變動中,福音派教會面臨很大挑戰,人們對於甚麼是信仰核心,產生疑問。我們 需要回到主的面前,誠實面對,虛心尋求。

2023年 KRC 春季退修會將在 4 月 13-16 日在賓州使者協會舉行。溫永勖牧師針對福音派運動 的特徵:聖經主義、十字架中心主義、改信仰主義,和以傳福音為導向的行動主義,帶領大家探 討「福音派的未來」,並提出建議。詳情請看封面內頁。

本期附上Project Arctos簡介,這事工是為所有尋求主的人所預備的。Arctos是聖經希臘文的 熊;熊在惡劣環境中會與外界隔絕,進入休眠。盼望Project Arctos能使許多休眠狀態中的基督

徒恢復活力,享受主應許豐盛的生命。請閱讀並掃描QR Code欣賞介紹短片,並加入電郵名單, 固定收到信息。

經過近 18 個月的禱告、探討、尋求,為了讓事工更聚焦,更忠於上帝託付的異象使命,認 為臺灣 KRC 的社團法人運作已完成階段性任務。在此特別感謝多年來忠心服事的理監事與祕書 長。今後臺灣KRC 會以更輕鬆、非正式的方式進行,線上工作坊與美國KRC 同步舉行,地點不 受限;實體營會則與臺灣各機構策略聯盟,合作舉辦。

2023 年 KRC 年度主題是「更新全人,扎根正道,樂結佳果」 ,總結三處經文而來:上帝

給餘民的命令是向下扎根、向上結果(以賽亞書37:31);上帝要做的是拔出、拆毀、毀壞、傾 覆,又要建立、栽植(耶利米書1:10);要追求公義、敬虔、信心、愛心、忍耐、溫柔(提摩太

前書 6:11)。盼望我們切實經歷更新,在真道上扎根,在各樣美德上結出佳果。

請隨時關注雜誌和網站(e-krc.org 或 shen-guo.org)營會消息,歡迎加入同工行列。請與我 聯繫(lily@e-krc.org)。

KRC 事工可以持續至今,感謝您一直以來的同行與支持。最後,請務必審視第四頁最下方

的KRC財務報告,並在禱告中記念。若有感動請為我們奉獻。願主大大賜福報答您。

CONTENTS

神國交流道 Kingdom Communication

1 甚麼是天國的好消息?

文╱高俐理

3 動員全村的服事 文╱吳信惠

4 最愛聽你說

神國管家 Kingdom Stewardship

6 同性戀權益的絕對與相對

亙古不變的真理與逐流演變 的商業美國之爭 文╱黃奇葦

【成功的天國企業】系列7

11 成功,要勝過懼怕,經歷豐盛

文╱艾傑弗(Jeff Ahern) 譯╱林雨

16 全然美「俐」的谷中百合

專訪Lord & Lily創始人高俐理

採訪╱林理珍、楊薛菁、秦蟬勤

陳藝琳、楊嘉惠

(2022編輯採訪營小組) 供圖╱高俐理、連品雯

神國知行

Kingdom Knowledge & Practice

23 耶洗別和希特勒

在公義的上帝手中 文╱吳獻章

28 恩典太美麗 記家人團聚之旅

文、供圖╱殷麗群

【文字人的獨白】

32 作者和他的不安

文╱睿欣

【解讀多元主義文化】

37 神學對文化的詮釋

口述、供圖╱邵聞思‧整理╱王淑斐

【天國行動力 親子篇】系列4

43 在愛裡起飛,在愛裡回家 口述、供圖╱陳德堅‧整理╱林敏雯

【天國行動力 見證篇】

48 先主動,後被動

與成年子女建立有距離的親密空間 文╱雅儂

【心情拼盤】系列12

51 面子問題

文、供圖╱苗卉天

隨何西阿迎見生命晨光 54

神國家人 Kingdom Families

54 隨何西阿迎見生命晨光 文╱蘇文安

59 有滋有味的文字

細品電影《美味情書》

文╱吳岱慈

61 穰穰滿家的雙料編採營

整理╱吳信惠‧供圖╱攝影團隊

66 祢的眼早已看見了!

蘇文哲平凡又不平凡的生命路

採訪╱王淑斐、沈學書 陳張敏娜、錢文燾 (2022編輯採訪營小組)

供圖╱蘇文哲、連品雯

KRC English

神國鄰舍

Kingdom Neighbors

72 當教會與社區攜手

美國賓州庫茲敦綠洲課輔事工的實證 採訪╱呂邁飛 (Matt Reffie)‧譯╱林雨

76 從破碎中綻放恩典花朵

美國福音證主協會美滿家庭事工 高莉娜傳道專訪

採訪╱楊薛菁

82 整合資源,牧養生命

83 文字到得了的地方

文╱林敏雯

1 From the Editor by Jonathan Ho

2 Looking Back - 2022 by Project Arctos Team

9 Looking Forward - 2023 by Project Arctos Team

11 A Resolution for Self-Extinction by Scott Yi

目 錄
焦點文章

Cover Story

動員全村的服事

非洲有一句諺語,「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是

說要養成一個小孩,不只父母需要出力,也需要動用全村 (社區)的資源。在我看來,雜誌也要動員「全村」的力量及資 源,才能送到讀者的手中。

《神國》雜誌出版第 71 期了,有著過去累積的經驗,應該 越編越順,卻又不然。 71 期的編輯過程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收稿時正是編輯採訪營之後,我的電腦不幸當機。把電腦帶回臺 灣,原盼著有高人能起死回生,不料人到達臺灣,行李沒跟著 到,我也生病了!

電腦壞了,人病了、文稿沒按時進來,身心靈都在極度挑戰

中。但神是《神國》雜誌的隱藏編輯,每一個環節都在祂的策劃

中。祂在對的時間送一台全新的電腦給我,醫治我,讓我病後尚 能「火力全開」!經歷這一切,神讓我體會到,「越編越順」的

感覺是更倚賴祂的時間與計畫;「輕舟已過萬重山」,是祂背負 我的重擔,與祂同工是輕省的。

71 期動員了我身旁「全村」的人與資源。文字編輯林敏雯,

不僅編輯文稿,還得整理我手寫的落版單;美編阮炫梅耐心等候 好不容易收齊的單元,隨送隨編;編輯團隊的禱告與同工;作者 和受訪者的心力及擔待。「全村」也包括了幫我物色電腦的高 手;載我去取貨卻沒算我車資的司機;在病中幫我送來雞湯的 Uber Eats外送員。即使他們不知道自己在神的策劃中,他們仍是 「被動員」的村民。

現在,我們把全村努力一起完成的雜誌,獻給讀者。管家 單元訪問本會創辦人高俐理〈全然美「俐」的谷中百合〉,談她 的營商宣教理念。知行單元有多篇文化及關係的佳文:〈耶洗別 和希特勒〉提醒我們公義在上帝手中;〈作者與他的不安〉以文

字人的角度探討你我在服事中的信念;〈在愛裡起飛,在愛裡回

家〉鼓勵成年子女的父母在信任中傳達愛。

家人單元中,總編輯蘇文安牧師文章〈隨何西阿迎見生命晨

光〉,給予生命撕裂後纏裹、拆毀後重建的盼望,契合 KRC年度 主題。此外,〈祢的眼早已看見了!〉,訪問平凡生命經歷不平

凡恩典的的蘇文哲,以及鄰舍單元〈從破碎中綻放恩典花朵〉訪 問高莉娜傳道,以自己親子關係的改變為動力,致力服事父母, 建立美滿家庭。

連結本期文章的關鍵字 「信」。即使在病中感覺自己 很「阿信」(日劇中命運多舛的女主角),然而在編輯文章時,

神讓我讀到本期的連貫信息。盼望你也能從中讀到,神給我們的 「信」。

本刊執行編輯

春晨 油畫,20”x16” 2021 作者╱周蘭惠

aredstudio.blogspot.com

一年之中,最讓人期待的顏色就 是「新綠」,那是經過寒冬淬鍊 出來的溫柔,是春天的早晨,透 過陽光在枝頭上鮮嫩地綻放……

創 辦 人:高俐理

KRC會務顧問: 蘇文隆 李吳淑儀 林元生 林豐樑 許陳美津 美國KRC董事: 陳奏琦 錢文燾 薛悅悅 林師武 蘇文安 邵聞思 高俐理

雜誌及出版顧問:陳敬智

財務、會計顧問:Eric Vogen 江桂芝

法律顧問:張麗麗

總 編 輯:蘇文安

執行編輯: 吳信惠

文字編輯:林敏雯

美術編輯: 阮炫梅(中文) Julia Ho(英文) 企編顧問:林豐樑

英文單元:何天義(Jonathan Ho,企編) 蘇真泉(Gloria Su,助編) 藝術企編: 周蘭惠

特約撰述: 余國亮 韓甲華 廖美惠 簡海蘭 許 芸 李文屏 義 燃

網上雜誌: 蘇真泉 楊薛菁

承  印: 天恩出版社 886-2-2515-3551

編輯室電郵:editor@e-krc.org

ISSN 1555-9726

本刊圖文未經版權所有人書面許可,一概不得以任何形  式轉載。

No text or picture may be reprinted or utilized in any form or any means without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the relevant copyright owners. All rights reserved.

•本刊所引聖經經文取自《新標點和合本》

神國資源為基督協會

Kingdom Resources For Christ, Inc(KRC) PO Box 1981, Temple City, CA 91780

電郵:contact@e-krc.org

網址:http://www.e-krc.org或www.shen-guo.org

臺灣神國資源為基督協會

10476臺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三段75巷2弄3號

電話:(02) 2536-5990 電郵:taiwankrc@e-krc.org

免費贈閱.歡迎索取並自由奉獻

最愛聽你說

活出耶穌的樣式

聖經說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孩子實在是神所賜特別的禮物。而親子 關係,特別是和進入青春期子女的關係,卻讓很多基督徒父母感到頭疼。最常 見的問題往往是:我們這樣愛孩子,處處為他們著想,為甚麼還這麼不聽話? 讀了 70 期的〈以心連接,信而順服〉讓我先回到神裡面,思考自己和神的 關係:我們也曾經是逆子,因著耶穌基督的愛得以與神和好,重新回到神家裡 面。即便是這樣,也還時常偏行己路,靠著讀經、禱告和聖靈的帶領才能重回 神所喜悅的正路。

包括我在內的基督徒父母也許需要了解自己的有限,明白兒女是神暫時的 託付,而不是自己的私有財產。「因愛而信,因信而行」,憑著愛,因著信, 把自己和孩子都交託降服主前,並真正活出耶穌基督的樣式,讓孩子在日常中

就能感受到神的愛。如此,親子關係的和諧或者就可能水到渠成了。

神國度的運行法則

的神國奧祕,令人大開眼界。小小書卷,卻涵蓋著神從過 去到將來對祂選民與全人類行審判與救贖的預言。神行審 判以蝗蟲之災為記號發出警告;但在神公義審判中,仍以 慈愛指示人蒙拯救與得復興之路。這期間,祭司或傳道人 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就是呼召人要悔改、禁食、禱告歸 向神。那或許可以扭轉局勢,使神不降災。

我認為,若稱這卷書的信息是神國度在各時代運行的 法則,比稱之為神給人的「遊戲規則」更恰當。神並不與 人玩遊戲,而是直接啟示出人所輕慢不得、不致滅亡、反 得永生的法則與盼望。 (美國•波士頓•天一)

平凡生活中的寶貴信息

非常喜愛閱讀貴刊的【心情 拼盤】系列文章,作者藉著日常生 活中點點滴滴的小故事,寫下她的 心情體會。輕鬆的文字卻引人思考 與神、與人的關係,這不就是我 們日常生活中,平凡的寶貴信息 嗎? (臺灣•竹北•多多)

4︱ KRC 2022年1至12月收支簡表(單位:美元) 項目 小計 合計 2021 結餘 $55,659 2022 收入 奉獻 $217,402 銀行利息 $25 其它收入 $0 總收入 $217,426 2022 支出 編輯、印刷、稿費、郵寄等成本 $60,821 人事、行政費用及事工支出 $196,671 總支出 $257,492 2022 結餘 -$40,066 總年度結餘 $15,594
(美國•佛州•潔華)
吳獻章教授在
71 期〈蟲蟲危機〉解開了約珥書所蘊藏

神國 管家

Kingdom Stewardship

最近幾年,從美國民意調查中可以看見,同情 同性戀處境、支持同性婚姻,有明顯上升的趨勢。 2022年12月13日拜登總統簽署了「尊重婚姻法案」 (Respect for Marriage Act) ,取代原本定義婚姻

是一男一女結合的「護衛婚姻法案」(Defense for Marriage Act) 。這種趨勢對商業界會產生甚麼影

響?基督徒的企業家如何因應?同性戀權益的絕對 與相對中,黃奇葦從法律和聖經的觀點,針對如何 面對相對權益和絕對真理的議題,舉例說明、討 論。她文筆流暢,條理分明,很值得一讀。

艾傑弗在本期的【成功的天國企業】系列中, 強調企業經營者要剛強壯膽,要勝過懼怕,要活在 基督的平安裡。

成功,要勝過懼怕,經歷豐盛

文,首先探討懼怕的來源,再舉例說明懼怕所造成 的危害。最後提出勝過懼怕的祕訣。全文立論精 闢,例證鮮活,令人感同身受,印象深刻。

高俐理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姊妹:她曾是美國大 公司的工程師、高層主管;雜誌編輯、翻譯、文化 工作者;本會的創辦人;如今成了創業家。她為甚 麼選擇開始護膚產品企業?產品有甚麼特點?經營 的理念又有何獨到之處?雖然創業艱難,面臨許多 挑戰,她卻甘之如飴,樂此不疲。甚麼是支持她勇 往直前的力量?全然美「俐」的谷中百合專訪中,

她娓娓道出內心深處的原委:因著神的愛,她充滿 信心,也充滿感恩和盼望。

圖片來源: https://www.freepik.com/search?format=search&query=916492

同性戀權益的 絕對與相對

亙古不變的真理與逐流演變 的商業美國之爭

文/黃奇葦

2012

年,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傑作蛋糕 店( Masterpiece Cakeshop )的 老闆傑克( Jack Phillips )為了持守基督

信仰,拒絕為一對同性戀伴侶製作結婚 蛋糕。科羅拉多民權會( Colorado Civil Rights Commission)認定傑作蛋糕店歧視

這對同性伴侶,強制要求蛋糕店必須為他 們製作結婚蛋糕,開啟民權會和蛋糕店的 訴訟。直到 2018 年,這個命令遭到美國聯 邦最高法院駁回,認定此命令缺乏宗教信 仰中立性,侵犯傑作蛋糕店的宗教自由行 使權(Free Exercise Clause)。

商業美國在同性戀權益的文化 之戰中隨流演變,基督徒企業 家是否能持守不變真理?

神國管家 Kingdom Stewardship 6︱

傑作蛋糕店的老闆傑克也拒絕為顧客做慶 祝變性的蛋糕。他說他可以為他們做其他的蛋 糕或餅乾,但是拒絕使用神賜予的藝術天分, 做違反信仰的事。

傑作只是間私人擁有的小型蛋糕店,老闆 傑克定意在經營上尊榮神,必須在同性戀權益 的議題上抵擋文化潮流、訴訟威脅。放眼商業 美國,有多少公司選擇隨波逐流,又有多少公 司選擇堅守不變真理?

逐流演變的商業美國

同性戀權益在美國和全球一直極具爭議。

2022 年 12 月 13 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尊

重婚姻法案」(Respect for Marriage Act); 新法案生效後,原有的「護衛婚姻法案」

(Defense for Marriage Act,將婚姻定義為一 男一女的結合)失效。

1996 年拜登總統任參議員時,投票支 持「護衛婚姻法案」; 2022 年,他卻簽署了

一個推翻二十多年前支持的法案。根據美國 非營利、中立的公共宗教研究機構( Public

Religion Research Institute)的調查,2014年

只有14%的美國人支持同性婚姻,但在2021年

卻有68%的美國人支持同性婚姻。

2021年蓋洛普做的調查顯示,將近70%的 美國民眾支持同性婚姻。(如圖)

從調查數字看出,同情同性戀處境、 支持同性婚姻,已經成為社會趨勢,這個趨 勢在美國商業界也掀起保護同性戀的風潮。

不論公信準則如「環境、社會、治理準則」 (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Principles ,簡稱 ESG ),或美國眾議院通過

的平等法案( Equality Act ),在在影響美國

企業界,小至中小商家大至大型家族企業和上 市公司的商業策略和決定。同時,公司在制定

企業準則(Code of Conducts)、員工福利、 行銷規劃,以及商業策略時,對同性權益表述 的自由,也大大受到牽制。

近幾年來,ESG雖然沒有強制力,卻在企 業的治理領域有越來越大的影響力。一般公司 期許自己能夠負起企業社會責任(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為公司贏來好名聲, 助益公司營運銷售。ESG準則中的「社會」部 分,主要著重在有關公司人權、商業倫理,及 多元化和包容的政策。例如ESG提供準則,並 監督公司是否以極低的工資、過長的工時、不

︱7 2023年春季號.《神國》雜誌71
圖片來源: https://news.gallup.com/poll/350486/record-high-support-same-sex-marriage.aspx

良的工作環境等等,形成剝削勞工的血汗工 廠。近年來,除了專注公平合理的勞工待遇, 越來越多的社會壓力加諸於檢視公司保障同性 人權,把同性戀和血汗工廠的勞工,同列為保 護人權的對象。

此外,自 2002 年起,美國最大的支持同

性戀人權團體 人權戰線基金會( Human Rights Campaign Foundation,簡稱HRCF), 設計並發表「公司平等指標」( Corporate Equality Index)。

這份指標從公司的工作環境、福利、文 化,與社會責任等,來全面檢驗企業對同性戀 的保護。近年來很多公司、組織、機構推動多 元平等融合的政策,以幫助公司在公司平等指 標,有較好的表現。HRCF期許平等指標不只

能夠幫助美國的公司為同性戀建立更包容的工 作環境,也希望把這份指標推廣到全世界。

上述 ESG 或 HRCF 提出對同性人權的保

障,雖有來自社會消費大眾的壓力,公司還是 可以自主做合乎公司政策或利益的選擇。但美 國眾議院在2019年通過的反歧視同性戀平等法

案,一旦正式立法通過,便具法律拘束力,公 司若不遵守便是違法,必須接受法律制裁。

此法案是為了保護同性戀人權,使他們免

於因為性別取向( sexual orientation)以及性

別認同( gender identity ),受歧視和不公平

對待。平等法案適用地點包括公共地區(如商 店)、公共場所(如公園)、教育地點(如學 校)、聯邦資助的課程、工作場所、住所、信 用(如申請貸款),以及參與陪審團系統。

HRCF 宣稱他們的商業同盟( Business

Coalition )支持平等法案,已經達到一個史 無前例的里程碑。這個商業聯盟包括:以製 作膠帶、便利貼等文具著名的 3M ;服裝公司

Abercrombie & Fitch;民宿Airbnb Inc.;科技

大老蘋果;網購巨頭

Amazon、eBay,Delta航 空公司;速食企業龍頭的麥當勞……。這 528 個主要的美國公司站在同一陣線,呼籲參議院 通過上述平等法案。

基督徒商家的回應

社會風潮如此,讓大企業、小生意在經 營時,除了在意利潤、服務品質,還要顧及政 治、文化壓力。如何在與基督信仰敵對的環境

中秉持對人的愛與尊重,卻不在真理上妥協? 商業美國裡,大部分的大型零售商,都持 守嚴格的政教分離政策(Separation of Church and State)。在支持同性戀似乎已成為主流的 世代,為了營利,大部分的公司選擇高舉所謂 的包容政策,支持同性戀權益。聖經的確教導 要愛鄰舍,然而在關愛並支持弱勢權益的同 時,是否也接受了真理不允許的行為和關係? 前述的傑作蛋糕店老闆傑克面對挑戰時, 勇敢付出代價,做出合神心意的決定。傑作蛋 糕店屬於小型商家,相對於大型企業有比較大 的自主權。

美國一些大型企業,在信仰的基礎上建 立、經營,並以榮耀神為公司核心價值,如銷 售家飾用品的Hobby Lobby;以服務品質著名

的速食連鎖企業Chick-fil-A;食品加工與銷售

商Tyson Foods;販售家居裝修建材的Lowe’s; 航空公司 Alaska Air 等等。在支持同性戀權益 的風潮中,這些大型企業又如何逆流而上?在 此以非上市公司的兩個家族企業為例。

一、Hobby Lobby

Green 家族於 1972 年在美國中部的奧克拉

荷馬州,創立這個主要販售家飾及手工藝品 的企業,目前在全美擁有超過 900 家的商店。

所有店面堅持週日休息,公司網站上也公布

神國管家 Kingdom Stewardship 8︱

企業的核心價值:在所做的事上尊 榮神,以聖經原則經營(參考https:// www.hobbylobby.com/about-us/ourstory)。

2014 年 6 月美國最高法院判決, Hobby Lobby 作為私有的營利公

司,有權因宗教信仰( Freedom of Religion )拒絕為員工支付四種他 們認定為形同誘導性墮胎( induced abortion)的避孕措施,Hobby Lobby 在這個案子裡獲得最後的勝利。

2021 年,在 Hobby Lobby vs. Somerville 的訴訟中,伊利諾州高等

法院判決,因Hobby Lobby拒絕讓一 位變性員工使用女廁所,違反了伊利

諾州反歧視法律。這個案子可以上訴

到伊利諾州的最高法院,最終到美國 聯邦最高法院。Hobby Lobby為了堅 持信仰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二、Chick-fil-A

以招牌雞肉三明治站穩速食業

的Chick-fil-A,也是個家族企業,於

1946 年由 S. Truett Cathy 創立於喬治

亞州,目前連鎖經營的 2,897 間餐廳

▲ 販售家飾和手工藝品的Hobby Lobby,以聖經原則經營企業。

圖片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Hobby_Lobby,_Killearn_Shopping_Center,_ Thomasville_Road,_Tallahassee.JPG

▲ 家族企業Chick-fil-A堅守週日不營業,為了尊榮聖經原則。

圖片來源: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Chick-fil-A_in_Fairlawn,_Ohio_-_ panoramio.jpg

遍布美國49州。多年來Chick-fil-A放棄速食業 界的黃金時段,持守在週日不營業,然而每到 用餐時間大排長龍,新鮮的食材、親切的服 務,和迅速有效率的點餐系統,讓Chick-fil-A 在諸多競爭中,成為美國速食企業獲利第三大 公司。

2012年以前,Chick-fil-A大量捐款給反同 性戀的團體,執行長 Dan Cathy 也曾公開表示 反對同性婚姻,此後一直有聲浪鼓動消費者抵 制。自從反制活動開始,Chick-fil-A開始調整

捐款對象,直到2019年,他們的捐款名單已經 去除救世軍(Salvation Army)和基督徒運動 員團契(Fellowship of Christian Athletes), 這兩個在同性戀議題立場上較受爭議的基督徒 團體。

相較於小型商家和家族企業,上市公司 經歷的是更嚴峻的考驗。不同於小型商家和 家族企業,上市公司的治理以及重要決策, 常常取決於目的是想獲取短期利益,或是投 資於公司的長期發展。股東通常比較重視短

︱9 2023年春季號.《神國》雜誌71

期利益,因為想要享受即時獲利和資金的自

由運轉;公司管理階層通常比較注重長期發 展。因此在治理上經常見到的難題,便是如

何平衡股東和管理階層之間對公司決策的歧 異。

而社會的趨勢似乎呈現:接納同性戀權

益,對公司長期發展和短期獲利都有益處。所 以大部分公司在制定接納同性戀政策時,並沒 有太大的歧異,除非這樣的政策撼動公司創立

時的核心價值,譬如榮耀神的基督信仰。其中

像Tyson Foods、Lowe’s、Alaska Air等的上市 公司,創立時是生根於基督信仰,因此面對同 性戀議題的決策面臨艱鉅的考驗。目前這些公 司並沒有在此議題上公開多做表態。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6章9節,很清楚地列舉

了不義的人,包括:淫亂的、拜偶像的、姦淫 的、同性戀、偷竊、貪婪、醉酒、辱罵、勒索 等。同性戀只是其中之一。

捫心自問,你我是否崇尚名利權勢、怒 罵、情緒勒索、說謊、對配偶不忠、做事不正 直……,這些難道就不是罪?

無論是那位曾有五個丈夫的婦人,或是準 備用石頭擊打行淫女人的宗教領袖,以及圍觀 的老老少少,一樣都是罪人。

而罪人需要的,不是鋪天蓋地、粉飾太平 的法律和政策;罪人需要的是在聖靈催促下的 認罪悔改,是耶穌寶血的遮蓋。

面對混亂的世界和混淆的價值觀,在同性 權益議題上,隨流演變的商業美國,其實是陷 入屬靈爭戰,而願尊基督為企業之首、願持守 真理的大小公司,更是首當其衝。

因為我們不是與眼目所見的、屬血肉的爭 戰,乃是與掌管這個幽暗世界的爭戰。敵人最

圖片來源: https://www.freepik.com/search?format=search&query=5507827

擅長的便是欺騙、混淆視聽、製造似是而非的 爭議。

這場屬靈爭戰中,惟有穿戴全副軍裝,用 真理束腰,以公義遮胸,穿上平安的鞋,以信 心為護盾,才能滅盡惡者的火箭。並要戴上救 恩的頭盔,拿著聖靈的寶劍,就是神的道。神 的道是活潑的,比一切兩刃的劍還快,能辨明 心中的思想與意念。

這是每日的屬靈爭戰,只有在聖靈裡不斷 多方禱告,祈求每個基督徒、每個企業,都能 放膽講所當說的話,做當做的事;放膽護衛真 理,堅持去愛。

黃奇葦,法學博士,專攻美國商法及國際商法。學生以「雖 嚴厲但富娛樂性」(tough but entertaining)描述課堂上 的她。熱愛教學,感謝神賜校園服事機會,見證生命改變。 現任職於賓夕法尼亞大學全球事務部(Penn Global)。

神國管家 Kingdom Stewardship 10︱
亙古不變的聖經真理

【成功的天國企業】系列7

成功,

要勝過懼怕, 經歷豐盛

文/艾傑弗(Jeff Ahern)

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 去。因為懼怕裡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裡未 得完全。(約翰一書4:18)

本系列之前的文章,探討如何把天國帶進

企業,包括:典範轉移的必要;以神聖 的愛活出對上帝、對人的順服與尊榮;學習以 祂的方式執行天國任務。這篇文章裡,讓我們 注目如何勝過懼怕,好行在神豐盛的生命中。

要常在主耶穌裡面,需要像祂一樣行事, 而祂沒有懼怕。懼怕,與住在主裡相對,也與 天國的福音敵對。懼怕屬於黑暗國度,挾制了 我們;耶穌來,使我們得釋放。

懼怕如同巨蟒,一點點竊取平安喜樂,扼 殺生命。活出豐盛生命的能力,在於是否能勝 過懼怕,及隨之而來的邪惡。就算在風暴肆虐 之時,你我仍要學習常在主耶穌的平安裡,無 所畏懼。

懼怕從何而來?

懼怕如何阻擾我們得到豐盛生命?這要從

懼怕在伊甸園中的出現談起。亞當和夏娃犯罪 前,聖經沒有提過恐懼、焦慮、憂心。神與人 同在、同行;祂把自己的靈吹進亞當,給了他 從神而來的豐盛生命(zōē)。

亞當、夏娃犯罪後,懼怕的靈也進入他 們:「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 身露體⋯⋯」(參考創世記 3:7 ) 如神所說, 一旦罪進入世界,也帶來靈的死亡,與神隔 絕。犯罪之後,神在天起涼風時行走園中,亞 當和夏娃卻因懼怕而躲藏。

當人離開神,懼怕便進來了。人為自己在 上帝、配偶,甚至動物面前的形象擔憂;與神

圖片來源: https://www.freepik.com/search?format=search&query=1020611 11
譯/林雨

隔絕,使人覺得自己像孤兒。人躲避神,聽見 神的聲音而「害怕」。懼怕引起焦慮和憂心,

使得我們的心思從神轉移到所擔心的事物,以 致無法常在祂裡面,祂也不在我們裡面;只在 意自己和所遭遇的景況,不再定睛於神廣大的 信實,卻注目於懼怕和環境,引起偶像崇拜。

當人感覺自己像孤兒,這就引出更多懼 怕和顧慮:誰來養活我?誰能保護我?要是有 人看到我的真面目怎麼辦?沒有神的同在,人

相信自食其力;沒有神的同在,人以為需要獨

立,自己打理一切。當身心進入離神獨活的運 作系統後,即便重生了,仍難以破除獨立自主

的孤兒心態,需要重新設定,好回到我們受召 要與神同在的狀態。

「不要怕」在聖經裡出現非常多次,可見 有多麼重要。或許神知道我們需要重複出現的 提醒,才能把心思意念專注在祂身上,否則就 逐漸遠離神,轉而顧念世上的憂慮。

我所服務的企業主,經常害怕是否付得出 員工薪水,銷售額未達標,訴訟,賦稅,招聘 員工,失去重要幹部等等。這些都是合理、真 實的企業難題。答案在於我們與神的關係,以

及信靠祂的供應、保護,而非屈服於懼怕。耶

穌的死,使我們從懼怕,與因罪的刑罰所受的 痛苦裡得釋放。我們必須向懼怕死,才能常在 主裡面,進入祂豐盛的生命。

人要是沒有任何顧慮,會恣意而行。我們 要顧念的是生命裡重要的事,且要時時留意, 不讓這些事傷害我們。如何平衡?就在於定睛 仰望主,常常思想神,多於為生命中可能會傷 害我們的事擔憂。

安德曾是一間科技服務公司的老闆,總 是活在懼怕中,擔心員工要是出錯,會影響自 己和企業的名聲。他好像從來沒請到好員工; 技師們雖是經驗老道,卻顯得無能、懶散。除

非安德親自監督,否則員工們沒有一件事做得 好、做得快。

他深怕下屬出的錯會讓顧客流失,影響營 業額與利潤。這些合理的顧慮,卻逐漸成了他 生命和企業的禁錮;他認為解答在自己身上, 而非在於神。

害怕名聲受損的根源在於對人的懼怕;害 怕失去顧客的根源在於對貧窮的懼怕。既然安 德無法信任員工,他只好把企業的發展限制在 自己能親身監督的範圍。害怕使他變成「控制 狂」;一肩挑起經營重擔,以為他一人掌握企 業的存亡。安德經營企業是為了神,卻不知如 何與神一起經營。

跟安德一起禱告後,我們感到神要他聘 用好的領班來幫助他。只要他事必躬親,企業 就不得成長;他需要監督的是工人,而不是工 作。經過六個月的禱告及面試,神為安德帶來 一位很好的領班,不僅幫忙監督工作,還協助 發展生意,讓安德能將心力轉而培養、關懷員 工,不再大聲斥責他們犯的錯。領班確保錯誤

神國管家 Kingdom Stewardship 12︱
▲ 把經營重擔交託主,更多關心員工,營造沒有懼怕 的環境。

越來越少;安德學會交託仰望神。

當安德開始注意工人多於工作,員工也開 始有更好的表現。一般人在接納、愛、信任的 環境中,表現得比較好。他天天為員工禱告, 神也在員工生活中行事,結果是工作成效提 升,顧客也滿意。在沒有懼怕的環境中,凡事

欣欣向榮。

跟著神一起沒有畏懼地經營企業五年後, 安德把公司賣了,轉向下一個天國任務 城 市佈道。

懼怕成了障礙

就像鹿在車燈前僵住,人在懼怕中無法 採取必要的行動,看著事情迎面而來,卻沒有 任何防備、減少衝擊的應對。就算採取行動,

通常也是錯誤的決定。懼怕使人以理智解決問 題,而非隨從聖靈的引導。

懼怕影響做決定的過程;今天的決定也決 定了未來。懼怕讓你失去耐心,以情緒回應情 況;懼怕使你在該勇往向前時,裹足不進;懼 怕推著你在該等候神開路時,過早行動。決策 過程中原該靜心聆聽主指示下一步,懼怕卻帶 來混淆、攪擾。懼怕裡沒有折衷之道。如同巨 蟒一點點縮緊,逼著你讓出越來越多領域,直 到扼殺了你的生命……除非你掙脫挾制。

瑞克經營一間顧問公司,常常處在對失敗 和對人的懼怕裡。在顧客與同業中,瑞克其實 擁有好名聲,大家都知道他能按時完成任務。

然而他自己總是怕做不到,怕出錯,怕失去信 譽……。他也認為只有在所有工作都成功了, 別人才會愛他、接受他。

瑞克做事幹練有效率,但他喜歡固定的 工作量,好掌握進度。工作量一增加,他就慌 了,怕出了錯讓他在顧客面前抬不起頭。這樣 的懼怕引起他不耐煩、生氣、苦毒、懷怒、批

評論斷別人。在別人眼中,他是因為不順利而 情緒化,其實這些情緒都跟工作量有直接的關 聯,都是他害怕工作不盡理想、害怕失敗的壓 力指標。

當人看自己為孤兒,在生活與企業中倚 靠自己而非倚靠主,顯露出的即是對失敗的懼 怕。他們獨自承受企業的重擔,只要工作量還 在一定範圍內,就能不靠神,單靠自己。人的 力量畢竟有限。一旦工作量超過負荷,他們才 意識到需要幫助。

他們不知道的是,神確實給了他們所要 的。瑞克選擇生活、經營都不倚靠神,神就容 許他這麼做。直到悔改,學習常在主裡,祂才 會開始為我們背負擔子。

瑞克終於明白了這個原則。他悔改,開始 與神同工,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在生活和企業 經營上尋求神恩手引領。現在,就算工作量與 壓力上升,瑞克仰望神賜恩典,做需要做的, 把結果交給神,不再憂慮,不再懼怕。

勝過懼怕

我們必須學習放下懼怕,一無掛慮;關鍵 在於愛。如約翰一書所說:神是愛;完全的愛 除去懼怕,愛裡沒有懼怕。為了要無懼前行, 首先要學習行在神聖的愛( agap ē)中 在 完全的愛裡走向神、走向人。在神聖的愛中, 懼怕就不存在了。

主耶穌讓我看到,重生後的信徒要常在 主裡面,需要勝過三種靈命的挑戰:孤兒;獨 立;自主。這些思想與心態上的營壘,攔阻信 徒住在主裡,以致無法行在豐盛生命中。

看自己像孤兒,常覺得被遺棄或拒絕的基 督徒企業主,需要默想經文,認識自己在基督 耶穌裡的身分。要是這些感覺已經成為深植的 思想,或許可藉由內在醫治得到釋放。若非破

︱13 2023年春季號.《神國》雜誌71

除這樣的營壘,否則很難常在 主裡面,沒有懼怕。

人覺得需要獨立,是把神 看為在我們之外,而非之內。 這是在摩西律法之下的想法, 也是非信徒的思想模式。這樣 的人認為可以靠自己面對生 活,解決問題;不認為自己與 主連結,或需要與主內肢體連 結。他們也就不與神同工。

聖靈引導我們時,仇敵會 透過懼怕來控制我們的行動。 若是決心遵循神的意念,而非 自己的意念,聖靈會透過面前 的情況帶領我們。然而我們還 是習於按自己的意思行事: 不 想做的事就逃避,只專注在想 做的事上;選擇感覺舒服的途 徑,而非順從聖靈指引。

列王紀下 5 章裡的亞蘭將 軍乃縵,為了得到醫治,一開 始極不情願,後來順從了先知 的指示。如果神要我們做件大 事,好比變賣家產,搬到遠方 服事,我們會去做。不過對於 聽來微不足道的指示,我們傾 向於忽略,覺得順服微不足道 的指示只會帶來微不足道的結 果。殊不知 神喜悅聽命,勝於 獻祭。

天任是個收入不菲的汽 車經銷商,但隨著生活水平提 升,花費也不斷增加。收入都 用來應付帳單,和多年累積的 債務。經銷商的營業額起起伏

神國管家 Kingdom Stewardship 14︱
信靠天父必定陪伴、供應, 在愛裡無懼地與神同行。

伏,天任因此總是害怕付不出錢 來維持生活水平,成了僅夠餬口

的月光族。

天任忽視了天國理財原則, 所得豐厚,卻沒有量入為出。我

指出天任的錯誤,是想提醒:神

希望我們把洞先補起來,祂好傾

倒更多賜福。主非常願意幫助我

們解決難題,但祂要我們先為自

己的錯誤悔改,才不致讓新的賜 福從同樣的破洞流失。

在財務難題之上,天任還憑

己意行事,在個人和企業方面做

出許多錯誤決定。他雖是重生的 基督徒,還是把自己看為站在屋

圖片來源 : https://www.freepik.com/search?format=search&query=15252725

外的奴僕,而非生活在天父家中 的後嗣。因此,他無法信靠天父的供應,覺得 必須靠自己肩挑重擔,而非容許神介入他的處 境;自己想方設法脫困,而非尋求神從困境中 解救。天任求神賜福他的計畫,而非尋求神在 他生命中的計畫。

要從這樣的財務難題中脫困,不是一蹴 而就,需要花時間與神在一起,為沒有好好作 財務管家悔改,修正問題根源,把憂愁和顧慮 都轉交給主。通常主會立即供應「恩典金」紓 困,同時要求我們實踐天國理財原則,好得以 償還債務。

經由內在醫治,天任處理了心裡受遺棄和

需要獨立的感覺。他花時間默想神多麼愛他, 應許要看顧他。他也意識到,天上飛鳥不種不 收,神都把牠們餵飽了,他工作謀生,神豈不 更豐富地供應?天任與神一起做所有的事,知 道只要他愛主、敬畏神,祂就會與他同在、同 行。天任的畏懼漸漸消失,開始關愛員工和顧 客,因此業務蒸蒸日上。神的供應一直都在,

天任只需要學會信靠,無懼地與神同行。 耶穌被稱為猶大的獅子;獅子的吼叫足以 震懾叢林中的其他動物。身為基督跟隨者,我 們不是受召活在懼怕和膽怯中,而是要把對神 的敬畏放在基督的仇敵中。現在就停止為生活 和企業掛慮憂懼,而要如在我們裡面、我們也 常在祂裡面的主一般,開始吼叫!

下一篇文章中,讓我們來看看天國紀律的 原則。這是非常寶貴、所有成功的人都擁有的 天國特質。就算過去曾經失敗,現在我們也能 得到。

艾傑弗 ( Jeff Ahern ),曾任海軍軍官, 為「財富 500 強」企業和政府部門提供管理 和改善經營程序的諮詢服務逾 20 年;著有 《成功的天國企業》( Kingdom Business Success,中文暫譯)。屬靈顧問公司 Sozo Services 創辦人之一,協助企業領導階層使 用以聖經為本、聖靈引導的方案,達成個人 和企業的目標。

︱15 2023年春季號.《神國》雜誌71
▲ 耶穌被稱為猶大的獅子;信靠祂,我們不需膽怯。

全然美「俐」 的谷中百合 專訪Lord & Lily創始人高俐理

採訪/林理珍、楊薛菁、秦蟬勤、陳藝琳、楊嘉惠(2022編輯採訪營小組) 供圖/高俐理、連品雯

越工業、文化事工、本協會創辦人……

是甚麼促使她在叱咤風雲的職場轉換跑道,成為

Lord & Lily護膚品的創業新人,致力於營商宣教? 過程中,她以甚麼心態來面對各樣挑戰?背後又有

多少不為人知的故事?通過這個採訪,讓我們從 她的心路歷程,看見在神供應中的全人服事。

誠實正直的全人服事

問:您做過文字事工、翻譯,和許多性質 不同的事工。目前成立護膚品牌, 看似大幅度的跨業,請問

您如何做到這樣的轉 型?

Lily :其實我不覺得需

要轉型。我看 Lord & Lily 也 是我的事工,是生命裡的呼 召。我認為每一件事,不管

是在教會做的全職服事,或

16
從撫琴吟歌的音樂才女,到鳳毛麟角的女性工程師,職業生涯跨
圖片來源: https://www.freepik.com/search?format=search&que ry=11851115

Lord & Lily 的美麗故事 從 2010 年的一張照片, Lily 發現需要寶貝自己的皮 膚,但是在市面上找不到合 適、有機的護膚品。於是她 以工程師的精神,研發純天 然、有護膚效果、對人體無 害的產品。

Lord & Lily 的創業主旨 之一為「為上帝的榮耀而美 麗」。Lily盼望創業營商的收 入,能支持宣教的事工。請 上網www.lordnlily.com搜 尋更多細節與產品內容。

是在職場上全職的工作,只要誠實正直、裡外 一致,就是全人服事。無論做甚麼都不需要轉 型,可能心態上需要調整、成長,但自始至 終,我只是忠於作自己,順著本性跟著上帝的 帶領一路走下去。

問:在您服事文化事工多年之後,為甚麼 選擇投入護膚產品企業?

Lily :神照每個人本來的樣子來使用我 們;我所做的,都是生命的呼召。我從小對 「美」感受敏銳,喜歡裝扮。姊妹們訂婚、結 婚,我總會主動幫忙化妝、打扮。看到透過我 的手,幫別人展現最美好的一面,讓每個女孩 以最美麗的樣子,進入人生的另一階段,就感 到特別興奮滿足。

50歲那年,為了提交新照片給《神國》雜 誌,臺灣同工幫我安排照沙龍照。經過一番梳 整化妝,相片卻令我非常訝異:影像中的我倦 容滿臉,皺紋緊繞雙眼,讓我意識到經年累月 忙碌,不照顧自己的結果。

雖然是自然的現象,但我傳揚的信息是充 滿熱情,能教人更豐盛、綻放神榮美的生命。

照片上的我看來卻是勞苦愁煩。我覺得必須做 一些改變,好好保養自己。

剛開始,根據自己皮膚狀況買來各種保養 品:保濕、去斑、緊實……。每天晚上花很多 時間,把林林總總七、八種精華液、面霜往自 己臉上抹。幾個月後,有了一點效果,但比起 投入的時間和金錢,實在不成正比。工程師的 背景,促使我有問題就想解決。

我開始研究市面上保養品的成分,及每一 種成分產生的效果。赫然發現:一些工業原料 被廣泛使用於化妝、保養品中。這些化學物品 多數會引起過敏,甚至影響健康,造成各樣問 題。於是我花很多時間大量閱讀,擴充知識, 仔細研究,尋找答案,希望研發出以天然成分 替代化學原料的護膚品,就在自家廚房開啟 DIY護膚品之路。我的初衷只是想為自己做一 點經濟實惠、省時有效的護膚品。

讓營商成為宣教

問:請談談您如何開始「營商宣教」。

Lily:這個問題分成兩個階段,會開始這 個事業完全是一個意外。一開始我只是做給自

︱17 2023年春季號.《神國》雜誌71
2015 2010 2020 2019

己用,並未想到成為販賣的商品。幾十年來,

我一直是一個「織帳篷」( tent maker )的 帶職事奉者;除了職場的工作,同時在 KRC (神國資源為基督協會)、教會服事。多年下

來,健康亮起紅燈,2017年出差時,在主持會 議中突然暈倒。

就醫結果顯示,所有的指數:血糖、膽 固醇、三酸甘油酯,都高到嚇人。因為家族病 史,當醫生得知我的工作是週而復始的飛行出

差後,嚴厲地要求我必須休息。

近半年的休養期,我得以在家中廚房做很 多實驗,「玩」護膚保養。朋友開始注意到我

的皮膚不一樣。一次幾個人一起喝咖啡,一位 朋友盯著我說:「妳都用甚麼保養品?我也要 用。」拗不過她們的要求,我只好勉強拿出自

己做的粗拙的護膚品。沒想到幾個禮拜後大家 都說看得出效果,給了我很大的信心和鼓勵。

之後去看一位朋友,帶了一瓶自製的護膚 霜給她。她使用後立刻說:「這要多少錢?」

以為只是一句玩笑,她卻一臉正經:「這 可以做成商品,現在就缺一個品牌。」同一個

禮拜,一位女牧師朋友也對我講同樣的話。她 是我的代禱者,我請她為我找新工作禱告。她 卻說:「妳應該做這個(護膚品)。」當時, 我覺得不可能。

在那同時,我有機會去宣教工場探訪宣教 士,並觀察到:宣教禾埸需要開始轉型。

傳統宣教士是在自己本國募款,達到一定

額度才能踏上宣教路,耗時費事。之後還要經 常返鄕募款,若不定期回去述職,奉獻可能就

沒了。另外還有簽證的問題。很多國家基本上

已不發宣教士簽證,只能以學語言或學生身分

取得簽證。那時偶然遇到的一位宣教士,已在 宣教地六年,學了一個又一個語言,只為了留 在當地。所以宣教士的經濟與簽證,都是需要

解決的挑戰。 然而也看到,當宣教士在宣教地開展事 業,繁榮當地經濟,為社區製造工作機會,同 時自己也得到經濟供應。而商業簽證相對較容 易取得,因為大部分國家都歡迎來振興當地經 濟的人。

在中亞遇到一位長宣二、三十年的美國 宣教士,提到當年初抵工場,當地人看他帶著 一家人,既不種地,也不養羊,因而常被懷疑

是間諜。後來他開始養雞,也教當地人養雞。 養雞做到企業化經營,不僅提供當地人工作機 會,讓當地的經濟改善,宣教也有果效。

因為這些啟發,我開始思考並談論「營 商宣教」(Business as Mission,BAM):鼓 勵宣教士營商宣教,在當地開展商店、發展事 業,做一些能與當地人接觸的生意。

起初提起營商宣教理念時,得到強烈的回 應,例如:營商宣教沒那麼簡單,有資金、機 會等各種問題需要解決。我仍然不斷分享營商 宣教的理念及好處,一次禱告時,一個聲音對 我說:「妳站著說話腰不疼!」的確,我過去 雖然帶職事奉,但與營商截然不同。自己都沒 做過的事,卻要年輕宣教士嘗試,實在缺乏說 服力。

問:請問您在實踐營商宣教的理念時,有 甚麼困難或掙扎?

Lily:鼓勵別人的話,說得很輕鬆。一旦 自己營商,似乎放不下身段,需要克服這種心 態。此外,自己已年近退休,體力有限,也沒 有任何經營或行銷的經驗。加上資金、場所等 等,樣樣都是挑戰。

「妳應該創業!」(You should start your own business.)神做事很奇妙,祂透過不同朋 友對我講同樣的話,鼓勵我往開發、銷售護膚

神國管家 Kingdom Stewardship 18︱

▲ 高俐理( Lily ,前排右一)與採訪營小組成員合影。訪問結束 後,她與組員分享護膚心得,組員們都充滿興趣。(組員林理 珍因事未在合照中)

產品的方向發展,以此為營商宣教的起點。經過長時間 禱告,尋求印證,我決定順服,並放手一搏。

神的供應成為印證

問:請分享創業時印象最深的事。

Lily :做從未做過的事,需要神的印證。選擇做護

膚品是因為我喜歡,也有熱情研發這樣的產品;加上過 去在工業界製造、營運、供應鏈、物流等等的訓練與經 驗,這件事對我並不陌生。祂照著創造我們的本相來呼 召使用我們,也供應訓練、經驗成為可用的資源。

要把廚房 DIY 產品商業化,從「玩」護膚到開創事 業,需要合適的場地,還要資金買材料、設備,也需要

保險及創業的法律費用。

我暗暗禱告,若這個事業計畫有主帶領,求祂賜下 資金與場地,作為印證。除了少數人,我並沒有讓人知 道我的需要。初步估計,最低限度的資金需要 15 萬美

採訪當天,陽光耀眼,空氣卻依 舊寒冷。一個忙碌的身影,扛著一袋 物品,大步跨入賓州使者協會大門。 她將外套脫下,露出剪裁得宜的黑色 洋裝,臉一揚,笑容燦爛,神采飛 揚。這就是 KRC 的創辦人、 Lord & Lily的創始人 高俐理,Lily姊。 只見她親切地和朋友們招呼寒 暄,關心每個人的近況,並從袋子拿 出精心包裝Lord & Lily禮物,送給在 場的每個人。拿到的人,無不開心地 笑開嘴。 Lily 姊就是這樣大方體貼, 忙碌的行程中,仍不忘給大家帶來驚 喜。我們都知道在創業階段,她其實 背負很大的壓力。然而這並不減損她 對人的關心和慷慨。她曾說過:「我 傻傻的,從來不會為錢操心,有就捐 了,也沒有缺衣少食過,就像野地的 百合花,神會供應。」

Lily 姊的生命,確實如谷中百 合,清雅芳香,總是為身邊的人帶來 安慰與鼓舞。

︱19 2023年春季號.《神國》雜誌71

元,還有一個設備、功能良好的實驗室。

很奇妙的,有兩位同樣有宣教異象的傳道

人朋友,主動提出願意投資,兩人合起來有14 萬,於是我開始找可能的場地。上網一查,馬

上蹦出一個出租實驗室的廣告。我立刻詢問, 對方很快回覆,要我去實地參觀。

這是位於理海大學山頂校區( Lehigh

University Mountaintop Campus )的 Ben Franklin TechVentures,是政府跟民間合作,

為新創、高科技企業提供場地和諮詢的育成中

心。我想這下子沒戲了,護膚品怎能進得了這 樣的研究室?

負責人看了我的履歷說:「妳的職業生涯 非常成功,完全可以舒適地退休。」他不懂為 甚麼我要冒險創業。

我和他分享產品製作的初衷,以及在宣

教工場見聞激發的營商宣 教想法,引起他的興趣, 竟然提議幫我修改商業計 畫,並輔導各種商業登 記的手續,也替我與 Ben Franklin TechVentures 溝 通,順利租到設備完善的 實驗室!

實驗室有了,資金與 我心中目標的 15 萬,還差 一萬。

一位單身姊妹打電

話給我,迂迴地問我經濟 情況,最後很小聲地說: 「 Lily 老師,不好意思, 我想投資,但我的數目很 少,只有一萬,可以接受 嗎?」正好滿足我心中預 定的數字。有了神的供應 成為印證, 2019 年我就開始了 Lord & Lily 這 個企業。

我為這幾位非常有心宣教的投資人感謝 神。我事先就講明,這個事業的目的是為了服 事,即使至今尚未有利潤,所有的營收,仍堅 持什一奉獻。

問:創業後遇到甚麼挑戰?

Lily:老實說,我被美國大企業寵壞了。 過去有祕書幫我打理很多的事。自己創業,需 要從研發產品、選擇材料與供應商、製造產 品、設計包裝、配送、管理實驗室、帳務、控 制現金流……,鉅細靡遺,全部一個人完成。 每一個產品,我都堅持選用天然、最優質的原 料與成分。常常為了確認某些成分與最佳配 方,必須反覆做各種實驗,找出最佳公式配

神國管家 Kingdom Stewardship 20︱
▲ Lord & Lily初期創業維艱,但Lily在挑戰中充滿感恩。

方。上百次的實驗是家常便飯,經常從清晨做 到深夜。

雖然很多顧客對產品的品質和效果讚賞

有加,有時還是聽到客人講些不客氣的話,我 必須常向人說「對不起」,於我而言是新的體 驗。主耶穌公開傳道前是個木匠,祂的客戶是 否也曾嫌東嫌西?過去在企業界,我的團隊成 員對我十分客氣;服事上,我是站講台傳信息 的傳道人,也得到相當的敬重。如今在一個別

人可以對我不客氣的地位,讓我不斷操練謙 卑,虛心接受別人對產品各種的批評。

為主美麗

問:以Lord & Lily為例,營商宣教怎麼做?

Lily:經營企業時會接觸各式各樣的人,

像是供應商、客戶、合約工等等,我們的言行 就會成為見證,遇到的這些人,很自然地成為 宣教的對象。例如有人到實驗室參觀,並選購

護膚品,在會議室向她們做企業簡報與產品講 解當中,訪客很自然地分享生活日常與其中的 挑戰,談著談著,最後竟然成為彼此代禱的美 好時光。

營商宣教的意義在於: 1 )提供的產品或 服務本身,能夠造福人群,繁榮社區; 2 )以 聖經的教導,誠實正直、追求卓越的精神與品 格,經營事業,榮耀神; 3 )所得利潤能為教 會、福音機構、宣教奉獻; 4 )也可能以精良 的商品與服務,提供宣教工場的宣教士營商的 機會。

問:您對這段創業經歷有甚麼感恩?對未

來有甚麼夢想?

Lily:上帝的時間表不會錯,若年輕20歲 創業,我想會搞砸,因為不夠成熟,很多事情 會憑血氣,不會憑著信心堅持。況且那個階

段,還要負許多責任。不像現在需要少了,每 月雖沒有穩定收入,憑著信心,還是可以過很 起碼的生活。我40歲的時候過不了這種日子, 我為此感恩。

盼望有更多基督徒,願意支持以營商方式 進行宣教的禾場工人。這是我的親身體驗。幾 位默默為我奉獻的人,雖然金額不固定,但他 們會想到我,好幾次在很緊急的時候,因著他 們的支持,就有一點錢可以用。這些人信心的 奉獻讓我走到現在。創業期間往往沒有收入, 若有弟兄姊妹以愛心支持,供應營商宣教士最 初數年的生活所需,成功的機會就大些。

神若允許,希望有一天Lord & Lily能成為 KRC 的財務來源之一,也能奉獻給我參與並 關心的事工。就算這個企業交由別人經營,盼 望接手的人有同樣的心志,去資助要創業的宣 教士,讓他們有起碼的經濟保障,不必為了生 活,回到傳統的募款模式。因為營商宣教有太 大的機會與可能性。

為甚麼聖經裡常常要以色列人回想上帝怎 麼帶領他們出埃及?怎麼在曠野漂流的40年, 身上的衣服沒有穿破,腳上的鞋沒有穿壞,沒 有缺衣少食?如何經歷一次次的戰役,和一次 次的得勝?因為這樣的回想,提醒我們:神一 路看顧。

Lord & Lily 的創始、建立,也是如此: 父神賜我愛美、好研究的天性,預備了職場的 知識與經驗,又奇妙地藉著愛主的弟兄姊妹供 應資金,帶領我到世界一流的實驗室。數算恩 典,我必能憑著信心一步步走下去。因為神創 造我,就像野地的百合花,長在祂的恩典之 谷,因著祂時時的照拂和供應,我能全然為祂 美麗。

(更多關於「營商宣教」主題,請參閱本刊 53 期外展單元特別企劃。)

︱21 2023年春季號.《神國》雜誌71

神國

Kingdom Knowledge & Practice

耶洗別與希特勒有何相似?想一窺究竟,請讀耶洗別

和希特勒 在公義的上帝手中。

恩典太美麗記錄家族在動盪的環境中,因疫情而分離 多時,排除萬難,相聚在地球的另一端,以行動及喜樂讚 美神。

作者和他的不安,寫給文字工作,也寫給所有服事神 的人,討論你我「不確定」的心。

神學對文化的詮釋介紹幾位知名學者對神學與文化的 詮釋,提醒我們要有眼光看見神在整個國度裡一直在進行 的工作。

在愛裡起飛,在愛裡回家 探討與成年子女的親子關 係;先主動,後被動提議,忙碌於奔向前程的孩子若無暇 回家,父母可以在有原則的情況下,把家帶給在外的孩子 們。

面子問題一文所述說的故事,也許在你我的生活圈中 也發生過,但想要追求「飽滿」的人生,應先與神連結。

本期知行單元的縱線信息在於「注目」,從神的公義 中、從旅行中、從服事的態度與信念中、從神學與文化 中、從親子關係中、從你我的日常生活中,注目於神。

知行
圖片來源: https://www.freepik.com/search?format=search&query=14501314

耶洗別和希特勒 在公義的上帝手中

文/吳獻章

你就是自己的審判

英國 17 世紀清教徒神學家約翰• 歐文(John Owen)說:「在這個世界 上,上帝對人最大的審判,就是使人心 剛硬。」人若有犯罪的時候,神就有 審判的時候。行審判的上帝不是沒有作 為,只是時候未到,祂的公義勢必彰顯

在祂的時間表中 這單從耶斯列這地 點就可清楚看見。

耶斯列義人拿伯被亞哈和耶洗別 謀害,當時以利亞就向亞哈預告:「狗 在耶斯列的外郭必吃耶洗別的肉。凡屬 亞哈的人,死在城中的必被狗吃,死在 田野的必被空中的鳥吃。」耶戶就是在 耶斯列人拿伯的田裡殺了接替亞哈王的 約蘭,耶洗別的下場亦應驗先知預言, 死在自己發跡的京城耶斯列。

耶戶到了耶斯列;耶洗別聽見就擦粉、梳 頭,從窗戶裡往外觀看。耶戶進門的時候,耶洗 別說:「殺主人的心利啊,平安嗎?」耶戶抬頭 向窗戶觀看,說:「誰順從我?」有兩三個太監 從窗戶往外看他。耶戶說:「把她扔下來!」他 們就把她扔下來。她的血濺在牆上和馬上;於是 把她踐踏了。耶戶進去,吃了喝了,吩咐說: 「你們把這被咒詛的婦人葬埋了,因為她是王的 女兒。」他們就去葬埋她,只尋得她的頭骨和 腳,並手掌。他們回去告訴耶戶,耶戶說:「這 正應驗耶和華藉祂僕人提斯比人以利亞所說的 話,說:「在耶斯列田間,狗必吃耶洗別的肉; 耶洗別的屍首必在耶斯列田間如同糞土,甚至人 不能說這是耶洗別。」(列王紀下9:30-37)

正如在柏林推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希特勒,最後 死在柏林,柏林見證上帝執行公義和審判!二次大戰 到了尾聲,第三帝國正迅速瓦解,柏林已經被圍困, 希特勒這位殺死 600 萬猶太人的兇手,在柏林的元首 地堡內用手槍自盡,妻子也服毒。

耶洗別與希特勒這兩個惡人,在死神來臨時都有 相同的預感 知道必死,也都希望好死,因此用強

︱23 2023年春季號.《神國》雜誌71
圖片來源:Freepike.com, photo credit@jcomp

顏歡笑的方式來結束生命。當盟軍包圍柏林 時,希特勒在元首地堡的地圖室內舉行小型婚 禮;知道必死的耶洗別聽見耶戶到了耶斯列, 「就擦粉、梳頭,從窗戶裡往外觀看」,或許 還奢望:要死也要死得美一點。

耶洗別和希特勒死法不同:希特勒以手槍 加毒藥的「自殺」,結束戲劇且殘暴的一生; 耶洗別死在「他殺」,血遭踐踏,肉被狗吃。

兩人卻都曾如此不可一世:納粹鐵蹄踐踏西歐 諸國,甚至長征俄羅斯;耶洗別下達緝殺令, 讓大勝巴力先知的以利亞驚惶逃命。他們可曾

思想過自己的結局?

列王紀作者在9章17-22節裡,以重複和慢

動作的寫實修辭問句「平安嗎」,伴隨殺氣騰 騰、縱馬馳騁的耶戶,鋪陳出帶有張力的反

諷:

有一個守望的人站在耶斯列的樓上,看 見耶戶帶著一群人來,就說:「我看見一群 人。」約蘭說:「打發一個騎馬的去迎接他 們,問說:平安不平安?」騎馬的就去迎接耶 戶,說:「王問說,平安不平安?」耶戶說: 「平安不平安與你何干?你轉在我後頭吧!」

⋯⋯王又打發一個騎馬的去。這人到了 他們那裡,說:「王問說,平安不平安?」耶 戶說:「平安不平安與你何干?你轉在我後頭 吧!」

⋯⋯以色列王約蘭和猶大王亞哈謝各坐自 己的車出去迎接耶戶,在耶斯列人拿伯的田那 裡遇見他。約蘭見耶戶就說:「耶戶啊,平安 嗎?」耶戶說:「你母親耶洗別的淫行邪術這 樣多,焉能平安呢?」

質問耶戶「殺主人的心利啊,平安嗎」, 耶洗別說了人生最後一句話「平安嗎」,就等 著耶戶來執行她完全無法反抗的死刑,不免令 人想起吟唱「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 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那位在烏江邊走投無路、決然自刎的項羽! 聽到「殺主人的心利啊,平安嗎」這話的 耶戶,看到耶洗別死前還那麼囂張,忍不住要 立刻對付她,呼籲宮裡窗內的人,來執行這惡 女的死刑,說:「有誰擁護我?」此時,禁宮 中的太監聽從了耶戶所說:「把她扔下來!」 一代惡后惡貫滿盈。尼撒的貴格利( Gregory of Nyssa)說得對:「你對於別人的態度就是

神國知行 Kingdom Knowledge & Practice 24︱
惡人當道時,神兒女能否有 屬靈眼光與態度,仰望公義 王的救贖?(圖為位於柏林 的猶太博物館。)

你對自己的宣判,你就是自己的審判。」

耶洗別和希特勒的結局,讓人想到詩人的 感歎:

勇士啊,你為何以作惡自誇?神的慈愛是 常存的。你的舌頭邪惡詭詐,好像剃頭刀,快 利傷人。你愛惡勝似愛善,又愛說謊,不愛說

公義。詭詐的舌頭啊,你愛說一切毀滅的話! 神也要毀滅你,直到永遠;祂要把你拿去,從 你的帳棚中抽出,從活人之地將你拔出。(詩

篇52:1-5)

誰能躲避上帝審判

約蘭和耶洗別的下場,應驗了以利亞向 亞哈的預告,然而「替天行道」的耶戶手段野 蠻,超過以利亞的預言,還以借刀殺人之計,

將亞哈家斬草除根。

耶戶寫信送到撒馬利亞,通知當時幫助 亞哈在耶斯列害死拿伯的北國首領們,選出一

位亞哈的兒子接替王位,好為王朝(與新王耶 戶)爭戰。首領們哪敢?!全部向耶戶輸誠。 耶戶再度給他們寫信說:「你們若歸順我,聽 從我的話,明日這時候,要將你們主人眾子的 首級帶到耶斯列來見我。」這信一到,首領們 就把亞哈的 70 個王族全殺了,將首級裝在筐 裡,送到在耶斯列的耶戶那裡。

耶戶將王族的首級堆在城門口,問眾民: 「你們都是無辜/無罪的,是我背叛我主人, 將他殺了;但這些人又是誰殺的?」耶戶除掉 王族後沒有就此罷手,將亞哈家在耶斯列所剩 下的人和他的大臣、密友、祭司等全殺了,徹 底剷除亞哈家的勢力。如此浮顯了耶戶的陰險 和權謀,也應驗了耶和華藉祂僕人以利亞所 說,關於亞哈家的命定。

窮凶極惡的耶戶起身往撒馬利亞路上,在 牧人剪羊毛之處,也殺了猶大王亞哈謝的 42

個弟兄不留下任何活口,也因此得以暫時斬除 巴力宗教入侵南國的根蒂!(參考列王紀下 10:1-14)

即便是滿手血腥、無惡不作的人,可有 驀然回首時的良心譴責?然而可確定的是逃 不過上帝的審判,無論是亞哈家族,或代行 審判的耶戶,都必須面對上帝。加爾文說: 「當上帝要審判一個邦國,祂給他們邪惡的領 導(When God wants to judge a nation, He gives them wicked rulers. )。」 上帝透過「叛軍首 領」耶戶來清理邪惡的亞哈家族,連帶在以色 列中滅了巴力,擊打從偶像崇拜起家的北國。

站在守望台上的神 兒女,是否能在等 候惡人受審時,也 為他們禱告?

︱25 2023年春季號.《神國》雜誌71

但是沒有徹底擺脫耶羅波安信仰汙染的耶戶, 同樣不能躲避上帝的審判。神藉由先知何西阿 宣告:「再過片時,我必討耶戶家在耶斯列殺 人流血的罪,也必使以色列家的國滅絕。」

(參考何西阿書1:4)

有所為有所不為

二戰期間,反納粹主義的德國神學家潘霍

華( Dietrich Bonhoeffer ),為了阻止屠殺猶

太人,決定返國投入抵抗運動。四年後因同伴 計畫刺殺希特勒失敗被捕,並在希特勒自殺前 21天被絞刑處決。

潘霍華的勇氣和決心讓人動容,尤其他在 獄中堅忍陪伴受刑人,還寫下經典著作《追隨 基督》和《獄中書簡》。但在他當初決定成為 刺客時,心中就有三個天人交戰的自我檢視:

1)自己儼然成了殺人犯;2)角色從青年牧師

變成間諜; 3 )如何在審判團面前不透露自己

的刺殺計畫而說「白謊」?

在諸如耶洗別、希特勒的惡人當道時,

神兒女該如何行在當下?是一肩挑起耶戶的刺

客任務,還是義無反顧地擔當潘霍華的救援計

畫?或是選擇愛因斯坦的思維:逃往美國找羅

斯福總統造原子彈,免得原子彈落在希特勒手

中,事成後卻為其可怕的殺傷力懊悔不已?

在世界局勢紛擾頻傳、強權霸道之下,神 兒女確實應當仔細思量並勇於面對。

1.持守屬靈眼光和高度看待惡人結局: 惡人如亞哈、耶洗別、希特勒等,必有 受審判的結局,而審判的時間與進度在上帝手

中。他們尚未受該有審判時,神兒女留心不要 陷入「見惡人和狂傲人享平安就心懷不平」的 陷阱。正如詩人感歎曾因看見惡人當道,險些 自己也在信仰滑落。直到進了神的聖所,才看

清上帝其實將惡人安在滑地,使他們掉在沉淪 之中,他們轉眼之間成了何等的荒涼 他們 被驚恐滅盡了。(參考詩篇73:1-20)

2.避免陷入「受害者變加害者」的窠臼: 上帝可以用任何人或方式向惡者行審判。

但是受害者必須謹防變成加害者,免得如耶戶 在除掉耶洗別過程中的陰險和權謀,以致自我 蒙蔽,無法盡心遵守上帝律法,最後也難逃上

帝審判!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同盟國在凡爾賽 條約中迫使德國承擔一切戰争責任,是納粹主 義興起並引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因之一。二 次大戰結束,得勝的盟軍瓜分了德國,這背後 的政治盤算和野心,不也是耶戶的現代版?

3.懷抱長遠眼光靜觀上帝翻轉更新歷史: 上帝透過亞述滅了北國,透過巴比倫滅 了南國;祂藉著椎心的苦難,醫治以色列長期 偶像崇拜的痼疾,讓被擄外邦的子民渴慕歸回 上帝、歸回故土,伸展至歸回祂透過兒子耶穌 所執行的救贖計畫。正如約翰•米爾頓(John Milton )所說:「上帝可以掩埋上一代的痛 苦,成為下一代的屬靈沃土。」文革帶來多大 傷痛,卻洗刷中國數千年來信仰上的烙印;上 帝贖回人為苦難,孕育出文革後幾千萬的華人 信徒!歷史(的更新)在上帝手中,History is His story。

4.盡心竭力發揮神兒女的先知勸誡職分: 奧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說:「上帝 透過兩種管道使罪人被滅: 1 )所多瑪城人被 自己的罪惡所審判; 2 )尼尼微城人的罪被悔 改所遮蓋。」誠然北國(尤其是亞哈家族執政 後)很壞(如所多瑪城),上帝仍透過以利 亞、米該雅和以利沙,對北國亞哈家族指責勸

神國知行 Kingdom Knowledge & Practice 26︱

讓守望和禱告成為面對逼迫時的兵器。

誡。目的是盼望北國在上帝審判之前,能因先 知的信息悔改,罪被遮蓋赦免。正如但以理勸

誡尼布甲尼撒王「施行公義,憐憫窮人」,上 帝所設立的教會,扮演社會良心的角色,是黑 暗墮落世界的光和鹽!

5.受屈辱時絕對不讓十字架成為十字軍:

扮演「彎曲悖謬世代中的明光照耀」,

必然有代價要付:以利亞被亞哈指責是北國饑 荒的罪魁禍首;米該雅傳逆耳忠言被打臉、監 禁;耶利米數十年傳道遭受君王、首領、祭司 並全地的反對。這十字架的滋味,是如翼護小 雞的母雞般的耶穌,最能體會的。然而神兒女 留心,不要十字架突變成為十字軍。讓耶穌成 為屈辱和苦難中基督徒的榜樣,如經文所說:

「祂並沒有犯罪,口裡也沒有詭詐。祂被罵不 還口;受害不說威嚇的話,只將自己交託那按 公義審判人的主。」(彼得前書2:22-23)

6.讓守望和禱告成為面對逼迫時的兵器: 先知哈巴谷將「上帝竟然呼召更惡的巴 比倫來審判敗壞的南國」的神學迷惑和冤屈, 帶上守望樓去禱告。他得著「因信稱義」的眼 光,看見上帝透過五個禍哉來預告惡人受審, 遂用禱告和讚美掩埋他先前的困惑。(參考哈 巴谷書 1-3 章)除了學習「伸冤在神,祂必報 應」,還要為即使邪惡如耶洗別或希特勒的君 王禱告,遵守「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 惡」的教訓外,讓我們像哈巴谷,以禱告和守 望為兵器來回應逼迫者,等候上帝救贖的日 子!

吳獻章 ,臺灣大學土木研究所碩士、美國伊 利諾大學理論應用力學博士,後轉攻讀神 學,獲芝加哥三一神學院道學碩士及舊約神 學博士。現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舊約教授、教 牧博士科主任、宣教博士科主任、教牧宣教 研究中心執行長。

吳教授著作等身,不論是註釋、講道、人 物研經,抑或是對於重要議題的反思,總把教會和信徒放在 心上,以關懷的眼光展現聖經神學的精義,文字中含有神學 家、劇作家、小說家的雋永洞察,熱情與懇切力透紙背,讀 其文如見其人。

︱27 2023年春季號.《神國》雜誌71
https://www.freepik.com/search?format=search&query=11304031
圖片來源:

恩典 太美麗 記家人團聚之旅

作者(右三)一家老老少少,在旅遊時 編織情感記憶,體驗神所賜親情之愛。

這天同聚於主聖殿,來數算我主恩典;

祂以性命來使我完全,

來使我兩眼重見光線⋯⋯

首次聽聞粵語詩歌〈恩典太美麗〉深受觸 動,歌詞即刻載入腦海,多年來每響一回、熱淚 一回。

28
文、供圖/殷麗群

自從 18 歲離開香港的家,赴臺灣求學、 工作,後隨夫婿遠飛英國深造、定居,已三十 餘載。七年前返港探親以來,動盪不安席捲故

園。 2019 年夏沸沸揚揚的「反送中抗爭」怵 目驚心,渴盼回鄉與家人共度擾攘時局,原已 買好機票,不料新冠疫情來襲,航班取消了。

2021年秋妹妹一家移居美國後,只餘母親與弟 弟、弟媳留守香港。關係緊密的家庭成員散居 天涯,是許多香港人的宿命。

用禱告超前部署大團圓

離散凸顯了親情之可貴,全家族決定克服

萬難,以我居住的英國為據點,要圓一個團聚 的夢。難得重逢,我竭盡東道主本分,規劃所 有行程,預訂餐廳、住宿,及旅遊的車票、門

票。時值女王駕崩,亦是民生多事之秋,政權 更迭、鐵路罷工、物價飆漲、英鎊暴貶……英 倫風雨蕭條,民怨沸騰,只怕燃起社會亂象。

我天天晨禱,在膝蓋上超前部署這趟閤家團聚 行。

家族團聚在即,我興奮又緊張,深怕彼此

有無謂的衝突造成遺憾,遂廣發代禱訊息,弟 兄姊妹明白我的心情,真切守望代求。風和日

麗的10月初,妹妹與78歲的母親先行到達,卻

未見行李。這是英國機場貫有的糊塗事,曾有 行李箱環球一周才飛回來。追蹤行李間,我懇 請好友為此代禱。行李於隔日送抵,感恩!

闊別七年多,母女仨在北英格蘭的家再 次共餐,內心溢滿難以言喻的喜悅。先生和二 子與她們相談甚歡,廣東話、英語、流利的與 不鹹不淡的中文,匯成一首動聽的交響樂,是 寄居異域的客旅人生少有的快樂頌。母親侃侃 道著耶穌的恩典,妹妹天南地北暢談不絕。往 後幾天廚房熱烈沸騰,歡聲笑語伴隨著煎煮炒 炸,全屋香氣氤氳,盈溢著節慶般的歡愉。

信奉耶穌的大家族

英國鐵路罷工的翌日,母親、妹妹,加 上我和兩個兒子,一行五人搭火車南下牛津。

居住牛津的女兒則前往倫敦機場,將剛到步的 弟弟夫妻倆帶往教會的接待家庭。時值北部鐵 軌維修工程中,廣播傳出列車會延後一小時開 動;正擔心轉車接駁,火車忽地轟隆轟隆往前 駛,神蹟喲!

行經萬水千山,天各一方的家人全員到

齊,在古樸的校園迎來美夢成真時刻,歡悅已

不足以形容內心的激動!我是家族裡首位基督 徒,繼後妹妹、弟弟信了耶穌,母親也就放棄

拜祖先,跟兒女信同一位上帝。妹妹嫁進信奉 基督的大家庭,有位敬虔愛主的婆婆,夫家11 位手足四散天涯仍相互照應。弟媳也出身基督

之家,正陸續帶領多位親戚信耶穌。香港教會 專向會友家族攻城掠地的福音策略,此時見到 豐美果實!百多年來,香港執政者一換再換, 政策一變再變,然而福音的大能不變,救贖的 計畫仍在進行,上帝掌權!

浩浩蕩蕩一家子走過牛津城大街小巷,熱 愛攝影的弟媳興奮拍下珍貴的全家福,為這原 始純粹的快樂留下紀錄。就讀牛津大學的一對 兒女成為嚮導,領大家漫遊伍斯特和抹大拉學 院,欣賞建築和庭園。湛藍天空下,我們在鹿 園處、澄湖畔信步閒聊;學院內參天奇樹、異 草繁花相映成趣。我靈深處不禁響起: 恩典太美麗,無甚麼可取替,

惟求將心全然給主來彰顯主愛多珍貴; 終生愛神,傾心傾意愛別人, 才覺生命沒有枉費!

沁沐在天父的愛裡

我和弟弟10月出生,家人在牛津以印度菜

餚擺桌為我倆慶生,邀請接待家庭Eddie和Sue

︱29
2023年春季號.《神國》雜誌71

夫妻同樂。剛巧隔天是 Eddie 的生日,三位壽 星共享大家的祝福。大我兩歲、因中風而喪失

語言能力的 Eddie 笑逐顏開,顯得滿足自在。

Sue 是女兒在教會的事奉夥伴,有位在港工作 的兒子,對香港特別有親切感,樂意款待我的 家人。用餐前,我們圍繞桌子、手握手謝飯禱 告,被天父的愛暖烘烘地環抱著。

離開牛津,前往繁華的倫敦,展開首都之

旅。自己長年定居幽靜的北英格蘭村莊,一時 無法適應都會的擁擠與喧囂,久居都市的妹妹 就請纓帶路,鬆去我的緊繃神經。一行人於熙 來攘往的市區緊緊挨在一起,鑽進地鐵、登上

公車,全程順利平安。

旅程中最令我掛心的,是年邁的母親,和 發展遲緩又患腦癲癇的大兒子。出乎意料的, 母親精力出奇地好,走走停停多處景點,回到

旅館還喋喋不休。妹妹笑言:「媽媽經常如 此,不用理會。」母親提及她不會禱告,我建 議,只要閉上嘮叨的嘴巴,轉而開口向耶穌說 話,就是禱告!全家瞬即笑開了。凝眸媽媽的 歡顏,感激她不畏新冠餘波未息,就算要返港 隔離也前來探望,母愛之深盡在不言中。

一對兒女離家上大學後,大兒子終日上 網自學設計電玩影片,每週只一次到咖啡館實 習,生活封閉又孤單。這趟旅遊,全家對他愛 護備至,他沁沐在親情裡,嘗到無條件的愛與 接納,高興得不斷在家庭群組發言、傳貼圖。 收到家人熱絡答覆:We all love you,是他平 生最甜美的時光。礙於身障,兒子難與同齡層 築建長久的友誼;今外婆、阿姨、舅舅、舅媽 成了最好的朋友,可以無話不談,見他傳來幼 稚可愛的訊息,大家都以讚賞的眼光和言語回

30
▲ 闊別七年多,作者(左)和母親、妹妹歡聚,讚歎上帝恩典太美麗。

應,視他為上帝賜予的獨特禮物。

基督的喜樂無窮盡

知名美國牧師華理克( Rick Warren )認 為,樂趣是優質家庭關係的必備元素。無奈近 幾年香港的變遷,深深影響家人心靈,創傷猶 在,理應無「樂趣」可言。德國信義宗神學家 潘霍華因反納粹被捕,在獄中領悟到「基督的 喜樂」是經過貧窮、背叛、死亡及復活,才堅

定持久,揭示了真正的喜樂要踩過苦難才茁壯 結實,甚至存到永恆。

這趟旅程,全家竭力製造樂趣,編織情

感記憶,同心以基督的喜樂掃蕩悲情。無法忘 懷藍綢如洗的晴空下,一家老老少少在肯辛頓 宮(Kensington Palace)湖畔嬉戲,以餅乾誘

引鵝群靠近,來個大合照。白盈盈的天鵝爭相 搶食,絲毫不優雅,弟弟故意將餅丟給弱勢天 鵝,教導牠們「孔融讓梨」之道。灰衣水鴨不 落「鵝」後,尾隨上岸討食。我們分完餅再分 薯片,鴨群聒噪推擠,把慣有的閒適拋諸湖 底。母親恐嚇道:「餵飽飽今晚烤來吃。」牠 們不想當烤鴨,一隻隻悻悻然走開了。

以有限的旅費迎戰飆升的物價,上帝助 我預先找到價廉物美的餐館。每回用餐,興高 采烈為家人均分盤中美食,吃得盡興溫馨。充 滿異國風情的熱鬧市集是閤家的最愛。牛津的 露天食堂,珍饈異味的熟食攤檔比肩而立,泰 式、印式、韓式、中東及南美洲各地特色餐 點,應有盡有。陣陣家鄉味撲鼻而來,發現是 爿港式食鋪,老闆熟練地翻勺,火光熊熊間一 碟色香味俱全的乾炒牛河起鍋,全家垂涎三 尺。跟他閒談間得知,這位新近移居英國的港 胞本是電腦工程師,原無操鑊下廚經驗,離港 前一年才惡補廚藝,決心落腳異鄉後以賣廣東 餐飲維生,充分顯彰不屈不撓的獅子山精神。

引頸企盼重聚於更美的天家

喜樂人生觀是一種選擇;人無法改變生存 大環境,卻能改變生活態度,以喜樂正面影響 周遭的人。家人相聚時,我們珍重當下,避開 負面話題,努力堆砌輕鬆幽默趣事,相互期許 「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親 情如許真實,俗世的名利爭競益顯虛浮。上帝 建立婚姻家庭制度,讓人們體驗真摯無虛飾的 親情之愛。當年我為了追逐夢想離家遠行,繞 了大半圈地球後,仍把香港的家當作身心歇憩 的避風港。家是天父賜下的美麗恩典,愛護顧 惜家人關係,能領我們回歸安穩。

旅程結束,大家重回各自的崗位、住所, 以積極心態迎接挑戰,憧憬未來的團聚。在流 散的大時代裡,上帝將重視家庭倫理的價值 觀,植入無數港人信徒心坎,彷如以堅韌的草 繩,把散居各地的家庭成員緊緊綁住,牢牢繫 於基督的愛裡。甚麼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 絕?難道是動亂、疫情?是氣候危機、金融風 暴?……無論環境如何,都不能叫屬神的人與 祂的愛隔絕!

人生原是客旅一場;信靠耶穌的旅人最想 念的,是天上的家鄉。至親既已蒙恩得救,在 地是一家人,在天更然。當各人走完各自的生 命旅程,返回天家與耶穌在一起,全家就永不 分離了。

這樣的恩典,何等美麗!

殷麗群 ,香港出生,神學院宣道碩士,曾於福音機構並基督 教報社從事文字工作。婚後隨夫赴英留學,自此全職照顧家 庭,偶有兼職舞蹈老師,一直定居北英格蘭,育有三名子 女。封筆廿載,步入中年方重新為上帝拾筆,願餘生為祂而 寫。曾數次獲徵文獎佳作,文章散見於宇宙光雜誌、基督教 論壇報、飛揚雜誌、國度復興報、香港基督教週報等。

︱31
2023
71
年春季號.《神國》雜誌

文字人的 獨白

作者和 他的不安

本文看似寫給文字事奉 者,但你我在不同崗位服事, 「不安」是否也如飛蟲在耳邊

飛舞?包括文字人在內的服事 者,能在自身完善了才從容跟 隨神嗎?或是帶著不安,在不確 定中隨時求告,願意聆聽?

飛舞耳邊

不安,你是一隻蚊子,突然就厚臉皮地在 我耳邊唱起歌:啦啦啦啦啦啦,來啊來啊,怎 麼不理我?

你明目張膽地在我生活的空間裡飛舞,驕 傲地宣告你存在的自由,我若掉進你為受注目 所設下的圈套,起來追趕,你會躲避,我卻輸 掉了一身力氣。

寫作和「不安」怎相干?他們不單是敵 人,根本就應該是對方世界的外星人。

作者,就是「坐者」,那坐得住,靜得

下,喜歡遠離塵囂,泡壺清茶,關上門,一個 人坐在書桌前,用文字吞雲吐霧的修士。

噓……別吵!

為了閱讀和思考,作者經常刻意把自己隔 離起來,簡化那些可能叫他分心的事物。我確 定自己在房間裡安了紗窗,裝了隔音板,上了 鎖。拒絕被打擾,好讓自己能安心伏案地敲打 鍵盤。所以,當發現「不安」的蹤影時,我努 力假裝它是幻影。

時間就這麼多,動作要快!我打開電腦, 把腰桿子挺直,手指已經先在鍵盤上占位,打 開之前寫的內容,讀了一遍,上回就寫這樣? 我抓抓眼皮。

輕點,眼皮很脆弱,抓多了會皺。

望著電腦螢幕,寫得不多,還寫得不好。

離該交稿的日子已經不遠,這段重寫嗎?已經 落後的進度就更加落後。不重寫?再來能接得

神國知行 Kingdom Knowledge & Practice 32︱
文/睿欣

順暢嗎?能扭轉情勢嗎?

忍不住又抓起背,天乾皮燥,幸好抽屜有 乳液抹一下就行了。別猶豫,寫吧!我邊抓, 邊在鍵盤上敲敲打打起來。

寫得順時,一切靜好,世界的煩躁都鎖在 房門外,與我無關。以為不安被制伏,奉祂的名 趕到豬群裡,跌下山谷了。但卡住時,耳邊嗡 嗡叫魂:我在啊!我在啊!我從來沒離開過。

輕,可是飄進眼裡也讓人張不開眼。我越來越 關注它的存在,離開書桌的次數越來越多。

猶如家中蚊蟲一多,需要重視環境的清 潔,我終於聽懂「不安」的警告,開始起來打掃 內在環境。是生活的不確定感糾纏太久;是禱告 後狀況沒好轉的失望;是現實太糾結、心情太 混亂;是忙碌讓我忽略了陰暗潮溼的角落。

▲ 不安在我們創作、服事中以寫得不好、做得不好等 方式存在。(Photo Credit:yanalya)

打掃憂慮

我天性不愛攻擊,能忍就忍,不忍就逃, 從不認為這是弱者的表現,而是作者必要的選 擇。力氣就這麼多,想寫,就要對「使力」這 件事吝嗇一些。想把眼前這篇文章寫得完整, 是需要容許生活中許多人事物的坑坑孔孔。現 實生活有風波時,不安跟著,我就讓它當跟屁 蟲。用背向著它,就是最積極的抗拒。

但人還是人,顛簸久了,不安有時會從 背後伸手勒住脖子,讓我無法呼吸。這樣的日 子……還能寫嗎?我開始問自己,也往祂那兒 瞄一眼。

蚊子在房間裡容易追打,如果在整棟房子 裡出沒,就難以控制。不是我想理牠,是牠不 肯離開我的眼界。不安引發的情緒像棉絮那麼

成為祂手中的鍵盤,並不代表可以活成非 人。宣教士、傳道人,和眾服事者,過的也是 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生活,作者更是。 沒人能完全阻擋各種難題的發生,但可以 操練如何處理難題帶來的憂慮,如果願意謙卑 接受「不安」的提點:「你們要把一切憂慮都 卸給神,因為祂顧念你們。」這樣一句熟悉的 叮嚀,從來不會像雨悄悄落下,就滋潤了現實 土壤。總要等我無力掙扎時,終於閉上眼,讓 這句話在腦海裡震耳欲聾,重複播放,到成為 口中不知不覺哼著的曲調。

原來「不安」也可以是善意的召喚:來, 到我這裡來。

文人的體質敏感,即使只是一點波動, 也會引發不安的情緒,何況是現實裡的海嘯衝 擊?!年輕時我總認為寫作就是要天時地利人 和;人不定,就坐不住。於是我會花很多時間 力氣去打點自己,讓自己舒適,才開始動筆。

曾獲 2014 年度卡夫卡獎,成為繼村上春 樹後第二位獲此殊榮的亞洲作家,被譽為「荒 誕現實主義大師」的中國作家閻連科說:「作 家是那種無論你多麼幸福,他都是內心充滿焦 慮和不安的人。作家是那種在世界上最愛自尋 煩惱的人。沒有焦慮,沒有煩惱,就沒有寫 作。沒有焦慮與煩惱,也就沒有小說的存在。 之所以要寫作,就是因為內心充滿了焦慮和煩 惱。」

這樣的話不給我焦慮和煩惱的通行證,反

︱33 2023年春季號.《神國》雜誌71

讓我感慨萬分。唉,比起我們這些異象使命滿 天飛的人,很多不為永恆使命書寫的人,更願

意接納現況的坐立難安;他們才是無論如何都

要書寫的人。

漸漸,我才明白:筆,永遠不會主動起來

帶著我跑,我必須選擇帶著筆,在現實叢林裡

爬行。即使抓著筆的手,會同時被不安的情緒

搖晃,也必須嘗試書寫。文字工人,不是在自 己的完善裡跟隨神,而是死命跟隨完美的神。

與其一直專注在不安的情緒,不如把它當成促 使自己倚靠神的機會,口吃般吐露文字。

攻防「不確定」

不安哪!你像蚊子。能看得見或聽得見你 讓我心煩,但不見你時,讓我置身險境。因為

冷不防,你會咬我幾口,吸著鮮血的氣味暢快 離去。

我可以奮勇殺了你,但你的魅影會留著

報復我。人對疼痛都想逃得越遠越好,一顆止 痛藥吃下去,就算傷仍在,也可以暫時與它隔 離。但你留的從來不是痛。你讓我癢。

癢到讓我不得不靠近你留下的墓碑,必須 邊恨邊撫摸你的足跡,還逼我要溫柔以對。倘 若我拗起來衝動用暴力死命抓,你將在我肌膚

上擴大占據的疆界,用一張漲得通紅的臉向我 示威。

除了現實生活帶來的不安情緒,另一種不 安來自「不確定」。

想寫一個主題,不確定自己是否準備得夠

充分來寫?想寫一段往事,不確定是否記得清 楚?想寫一個很珍貴的經歷,不知道文字功力

會不會搞砸了它?能寫得出來嗎?寫出來的東

西值得發表嗎?

文章是作者的心頭肉,讀者會專注捧著

讀,還是殘忍地踏過去?

我曾把這種不安看為無能,把不確定當成 沒準備好。文字穿透歲月,我才明白,創意原 本就是一盤生肉,一尾活跳跳的鮮魚;創意本 身就是一種未完成,創作的過程「正常地」充 滿了不確定。

創作就是和「不確定」約好的拳擊賽,無 論怎麼被對方擊中,只要起得來,就能夠賽下 去。的確,我記不得哪篇文章是在非常確定、 非常自信、預備充足的狀況下,一路拍胸完 成。作者每次開始寫一篇文章,就像大衛李文 斯頓走入非洲的沙漠和叢林,能事先預備好帶 著走的很少。每一段旅程的完成,都是在忐忑 的心情裡,勇往直前。他的背包裡,也有一樣 必備品,叫做「不確定」。

當然,作者並非銅牆鐵壁,有時也會被不 安的情緒咬得滿腿疱。癢,死不了人,卻會讓 人不停地分心去注意那該死的疱。

寫作的經驗並不會叫作者對他想要寫的文 章更有把握,只會讓他在寫寫停停的過程中, 更熟悉如何與不安情緒對恃;有時該進攻,有

神國知行 Kingdom Knowledge & Practice 34︱
作者的每一段旅 程,都在背包裡放 上「不確定」。

時得退防,有時中場休戰。就算情緒化身為20 個問號漫天飛舞,就算當中有些不確定咬了自 己,留下幾個疱,避不開滿腿紅唇印又如何? 學著像熟悉蚊子的人,懂得越抓越癢的道理 吧!拿冰袋冷卻一下,別注意它,要習慣它。

離開原地

作者不能把每次寫作當成是鋼琴家開演奏 會,苛求最好的狀況,最佳的表現。現在很多

人喜歡上課學寫作,我則把每次寫作當上課, 相信上帝的教材準備好了,只要動筆,就可以 開始學習。這麼多年了,我總是用學生的身分 在寫作,接納自己裡面的不確定,讓那句「寫 得出來嗎?」在書桌周遭飛舞。

誠實吧!坦然吧!就算發表文章必須用 敬畏的心去認真對待,我也不再對自己屬靈喊 話,假裝不安的情緒都消失,在一切交託後, 就行雲流水,心曠神怡了。不,我寧可面對自 己的脆弱,帶著自己的不確定爬行字裡行間; 允許不安,承認自己就是沒有一氣呵成的爽 快。然後在不安中,漸漸被祂訓練出隨時求告 的口,和願意聆聽的耳。

「等我有時間好好靜下來,再動筆。」這 句話很多人想過、講過。不太寫的人,總想著 寫作是一場與世隔絕的修行,但美國作家、寫

作教師娜塔莉•戈德堡( Natalie Goldberg ) 卻告訴學生:「不安的時候,坐下來寫。」

有些不安正來自靈魂深處的召喚,是關住 自己的四面牆上的裂縫,從裂縫裡進進出出的 爬蟲讓人不舒服。但是,當我突然看到蟲子走 在細光的管道中時,才發現牆外正陽光普照。

不安的裂縫,就成了走出自我的機會。

坦白說,作為一個文字工人,我有很多的 不安來自書寫信仰。

寫給天國親戚們時,這種不安比較微弱,

雖然也擔心各派各宗讀者對我的文字太較真, 但總是自家人,打打鬧鬧關起門來還是一家血 緣親,大不了遠親少來往。

寫給沒基督血緣的人就不是這麼一回事 了。文化背景要考慮,語言要拿捏,內容要謹 慎,希望人家讀得懂,那只是起步。能讀明 白、同意,還要被打動,才是層層關卡層層 難。唉,寫時那不安,真像第一次出國的人碰 到老外,無論之前預先背了多少單字,學了多 少當地風俗習慣,仍嘴角發顫,聲音虛弱,傻 笑加苦笑,半天開不了口。

當年,我委身寫作的初心,是透過文字與 不認識祂的人對話。多年來,我期待能夠透過 落實生活的文字觸摸讀者,希望自己作為真理 的傳遞員,也要具備屬靈語言的翻譯能力。相 對於言語交流,文字於我並非繞道行,反而是 選擇心靈與心靈之間最直接的路,一邊披荊斬 棘開路,一邊前行。

既是服事就該勇敢,義無反顧地衝,被揀 選成為祂對這世界敲打的鍵盤之一,難道不是 極大的榮耀?是的,太對了,只不過我常覺得

︱35 2023年春季號.《神國》雜誌71
作者體會,筆不會帶 著人跑,而是服事者 選擇帶著筆在現實的 叢林中跟隨神。

心靈的對話,不是教讀者怎樣成為 像神一樣的人,而是分享一個不完 全的人如何渴望完全的神。

這冠冕不鑲鑽石珍珠,而是由荊棘編成。

總卡在自己的有限和愚昧裡,很多時候 寫到一些自以為很懂的真理時,斟酌著如何表 達,才發現自己的理解不過是表皮熟了,扒開 裡面還生硬著的烤地瓜。也有時候,我信心滿 滿地選擇一個主題,卻在還沒理出書寫的內容 以前,自己就先落入困惑中。

一次次,我越想掙脫自己的有限,揮開不 安的情緒,我就越失去寫作的動力,想鑽回自 己的舒適沙土裡,假裝不寫也無所謂。

感謝「不安」逼得我低頭,看見自己站錯 了位置。

原來,作者不是全知的觀點。文字的 「我」,就像小說裡第一人稱的主角講述故 事,「我」,代表的是一個角度、聲音,而不 是全知全在全能者。因此,我只需要把自己這 個角度寫好,寫真。我是人,不是神。一個願 意擁抱對真理矛盾和困惑的作者不單誠實,也 很真實。心靈的對話,不是教讀者怎樣成為像 神一樣的人,而是分享一個不完全的人如何渴 望完全的神。

作品多次榮獲各大文學首獎,開創臺灣小

攝影: JHY

說首次由國外主流文學出版社購買版權先例的 作家吳明益,他的創作多年來在文壇上備受肯 定,大放光彩。然而在一次訪問裡,他卻說: 「 創作的心理是自卑又自尊的,作品充滿疑 惑,不是給出答案。所以當你試圖用『正確』

的倫理觀來檢討我的作品,你會覺得破綻百 出,因為我沒有那麼自信。」

一棵樹,一張桌子,從來沒有不安的感 覺,但是一個人從出生到老,多多少少,總有 不安的情緒飛來飛去。也許這不安,就是作者 的生命跡象之一。成長本身是不安的;一次 次,因為不安,人離開原地踏步的狀態,朝未 知走去。

所以好吧!蚊子,你,愛唱就唱!我不再 給你過多的注意力。大不了就是一種白噪音, 催眠了,我就去睡覺,等著下一個天明,拾起 鍵盤繼續往前。

睿欣 ,文字工作者,文章曾散見報章雜誌,曾任《宇宙光》 雜誌、《真愛》家庭雜誌專欄作者,現任《北京根基》雜誌 作者。同時多年經營「私塾夫人」博客,「給我,你的真 心」博客,「是祢」博客,並有臉書「搶幸福」專頁書寫。 著書《遊子足音》,《理家理心》,《管教的智慧》。

神國知行 Kingdom Knowledge & Practice 36︱

解讀 多元主義文化

神學對 文化的詮釋

基督徒當有的回應。本期文章將細看如 何以神學詮釋文化。

神學層次

神學思維的探討需要有清楚的頭腦和清晰 的洞察力。大部分的人讀聖經是為了解聖經記 載的事件及內容;神學則是進一步的解釋,需 要嚴格的訓練。對於聖經信息的了解與神學真 理的學習,可分為五個層次。(圖一)

一、聖經本文內容、結構、背景、時間

系列

了解聖經信息的第一個層次,是認識聖經 本文內容、全本結構、書卷的背景、成書時間 如何與歷史接軌;不只為了得到客觀資料,還 要明白作者當時的文化背景及主要命題。通讀 聖經,掌握全盤內容和各卷銜接,才能了解神

啟示信息的深意,也才能做進一步的釋經、應 用。在此資訊氾濫的時代,人們的專注力和耐 心變得很有限,教會和信徒都需要被鼓勵與提 醒,回到讀經的根本,不單截取篇章。

二、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釋經學

釋經學即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透過歷世 歷代和當代聖經學者,所忠於的共識準則,有 系統、規律地解釋經文。

正規的訓練是以希臘文或希伯來文聖經為 主要的釋意起點。華人慣用的和合本聖經,翻 譯底本是英文的《欽定版聖經》(King James Version );最早的英文聖經是從德文翻譯過 來的;最早的德文聖經是從拉丁文翻譯來的; 拉丁文版本從希臘文聖經翻譯來的。希臘文又 有古希臘文,古希臘文和聖經時代的希臘文又 不太一樣。上帝在那麼久遠的年代,藉著衪所 揀選的作者,用當時所使用的語言,寫下來的

37
上期文章中,從多元主義文化的挑戰思考
口述、供圖/邵聞思 整理/王淑斐
圖片來淵:https://www.freepik.com/search?format=search&query=5216358

圖一

聖經文本非常寶貴。只以中文和今天的語言、 文化背景來解釋聖經,有時會顯得粗淺。

一位專修聖經語言的年輕學者,學過亞蘭 文、蒲草文、希臘文、希伯來文、拉丁文、德 文、法文。當她鑑定拜占庭時代第10世紀的聖

經文本,為了求證某一句話,某一論點,就要 查考很多書籍,且與很多學者互動,才能正解 原文。之後得以將研究結果留在全世界所有學

者共用的希臘文版本聖經的注釋裡。可見釋經

需要結合許多學者,聯絡研究資訊,才能讓後 人在累積的基礎上,對神的話更深入認識。

從小小的窗,得以窺視真理的浩瀚,可見

讀經、研經、釋經,需要投注時間與心力。在 講求快速和便捷的今天,釋經學已邊緣化了, 然而不操練釋經的基本功夫,查經、講道時容 易有偏差。

信徒使用聖經注釋書( Commentary ) 時,需要了解作者的神學立場,才能知道這位 學者如何解釋聖經。信徒也要有洞察力和分辨

力,這就回到第一層次對本文的了解,否則怎 能看出注釋書作者釋經的立場?解釋聖經最重 要的是上下文,不能脫離經文或書卷當時的時 代與文化的背景及處境。

三、聖經神學與系統神學

在 20 世紀系統神學成為顯學。許多的討 論,譬如:是否一次得救永遠得救;耶穌基督 是神?還是人?怎麼證明耶穌是神的兒子?三 位一體的神,是三位?還是一位?這都是系統 神學的辯論。

然而若沒有聖經神學的基礎,系統神學的 辯論可能導致偏差的結論,違背聖經文本的原 意。聖經神學是指從66卷書的信息,找出主題 信息的連貫性,建構整全的聖經信息藍圖,並 找出整本聖經的主題(thematics)。

要是將聖經的主題信息切割成片段,斷 章取義,信仰就成了零碎片斷。若把這些片段 照著人預設的想法拼湊成對神的認識,這其實

神國知行 Kingdom Knowledge & Practice 38︱

是編織偶像。重回聖經,綜觀全本,橫覽各書 卷,建立整全、正確的聖經神學藍圖,成為系 統神學的基礎,再往上建構應用神學。

四、更新全人的應用神學

倫理學、宣教學、文化學、人類學、輔導 學等等,都是應用神學的範疇。我們比較傾向 於實用主義,也就是追求解決的方法,我們的 興趣是有人告訴我們當如何行,所以上帝的恩 典常被當作生活的拐杖。從聖經真理發展出來 的原則,才能引導信徒在真理的基礎上,以合 神心意的方式待人處世。然而神的話不僅提供 實踐的方法,最根本的是更新全人。若非認清 恩典、救贖的本意,只要求信徒饒恕、和睦, 是限制了人對真理及對神的認識,也製造了做 不到的挫敗感。

例如我們用偏差的福音信息帶領人進入教 會,但是這人對福音的本質沒有整全的了解和 認識,幾十年以後,他在真道的歷程可能會是 「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另一個錯用應用神學的例子,是曾盛極一 時的成功神學,提倡只要信了耶穌,就會一帆 風順,大大蒙福;向上帝禱告,上帝一定聽你 的。幾十年來許多信徒已經明白,成功神學是 毒藥,痛苦時吃下,就會忘記痛苦。 成功神 學帶領人離開了福音的本質,而傳達一個以人 為中心的信息。

在人文主義影響下,基督教不知不覺落入 個人主義,只在乎個人和神的關係,無視教會 整體的見證,以及肢體間的連結。不喜歡或不 同意教會的節目、做法,就換教會,不關心教 會整體或其他肢體的需要。

傳講信仰應用時,或許需要省思:講的是 自己的推理,還是神的真理?神的眼光和心意 是否超越目前的處境或難題?

神學對文化的詮釋

研究神學必須細察文化本質。神學思維, 是根據神話語的準則評估世界的表現;解釋神 的話,也試圖解釋世界文化。從文化世界觀來 審視所服事的族群,必須同時涉及聖經和文化 的詮釋。

很多人以為神學是形而上,抽象虛無,與 文化和現實生活無關。然而我們信的神,是又 真又活的神;神學足以且應該詮釋文化。

當代西方文化認為,要能清楚解釋並有證 據,才能接納基督教信仰所秉持的信念框架。 神學思想史上最關鍵的問題是,不同民族達成 人類生活意義和價值的所有信念框架,是否在 本質上都是神話。這是19世紀懷疑主義進入基 督教的結果。懷疑主義認為聖經所記載的事件 和內容,多屬虛構的神話,是迷思。但在之後 的神學探討裡,許多學者駁斥懷疑主義。

到了後現代,講求的是創新,認為特異獨 行、標新立異是美德,從而產生前所未有的對 聖經的解釋或論述。聖經的主題信息不變,因 此聽到如此「新奇」的論點時反而要留意,更 需明辨。

上帝在聖經文本已啟示我們現實與真理, 就算從不同角度詮釋,也不能創出新的事實和 理論。信徒需要以合乎上帝的思維來思考、詮 釋文化。好比當基督教尚未成為羅馬國教時, 信奉耶穌的人不被社會接納,且被希臘、羅馬 人稱為異教徒( atheists ),就是說信奉耶穌

的這群人不信奉當時的任何宗教。蘇格拉底就 是因為挑戰希臘人普遍信仰的神祇而死。了解 初代教會當時的背景再讀使徒行傳,會有完全 不同的看見。

再以 18 世紀英國歷史學家吉朋所著《羅 馬帝國衰亡史》(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by Edward

︱39 2023年春季號.《神國》雜誌71

▲神學足以詮釋文化;了解文化有助於了解經文。認識初代教會所處之羅馬帝國的歷史、宗教背景,再讀使徒行傳會 有不同的看見。

Gibbon )一書為例。作者不是基督徒,他對

羅馬帝國衰亡的思考角度,就和早期教父奧古 斯丁極為不同,說明對文化歷史的世俗詮釋和 神學詮釋的對比。

Gibbon 認為羅馬帝國之所以崩潰衰亡,

是基督徒滲透進羅馬帝國所產生的破壞力。

奧古斯丁著作的《上帝之城》( The City of God),不僅是羅馬帝國的歷史,更是一本關

於世界歷史的基督教哲學,對於人類的文化和 宗教根源,做了透徹的神學分析。奧古斯丁認

為人類歷史的進程是兩個城(或稱兩個群體)

間的爭鬥:「地上之城」(人的城)與「天上 之城」(神的城)。透過神屬天的啟示,可以 知道上帝之城將獲勝。這是從聖經精髓得的結 論。奧古斯丁以神的旨意為著作的基本框架, 從上帝的角度、思維審視歷史,這也是當今信 徒需要學習的。

下面是幾位 20 世紀知名學者對文化的詮 釋:

◈ 凱柏(Abraham Kuyper, 1837-1920) 這位荷蘭改革宗加爾文主義的神學家,主 張「基督在人類生活各個領域具有主宰地位。 文化不是一些中立的、非神學的活動,而是一 種既有的宗教活動。」任何種族文化都有宗教 性質的信念框架,否則不成文化。他又說: 「神聖與世俗之間的二分法是錯誤的。兩種世 界觀和人生觀正在進行殊死搏鬥。世俗世界觀 和聖經世界觀,前者在自然主義原則的基礎上 建構其世界觀,後者則從基督教原則建構其世 界觀。」

自然主義是指眼見為憑的外在世界,人死 了沒有靈魂,沒有另外一個世界。聖經教導全 民皆祭司,聖俗不應區分;沒有甚麼工作絕對 神聖,也沒有甚麼活動完全世俗。基督徒是屬 神的人,生活的全部都屬神;信主之後委身於 主,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做飯買菜、教會服 事、職場人際互動……,柴米油鹽醬醋茶,都 要降服於神的主權下,都是活在主的面前。傳 福音時也要傳達這樣的信息,免得產生分隔化

神國知行 Kingdom Knowledge & Practice 40︱

( compartment ),上班時跟著不信主的人行

動,在教會就表現得敬虔。

凱柏提出很重要的觀念:只要是屬主的 人,生活的所有領域都屬神。詩篇 1 篇裡對義 人的路和惡人的路分得很清楚。兩種世界觀和 人生觀,一直在信徒內裡衝撞。天路歷程一定 會有很多挑戰、試探、誘惑、陷阱、掙扎,認

識真理,能幫助我們選擇堅持向著正確的標竿 直跑。

◈ 杜義為( Herman Dooyeweerd, 18941977)

這位荷蘭哲學家認為文化的根源是宗教性 的,每一種文化都由宗教的根本動機所驅動。

過去某群人或某種文化崇拜某一神祇,如日

神、月神,由此宗教行動衍生相應文化。根本 動機是指個人或社會生活的基本方向,動機帶 來動力,動力帶來能量,驅動著往一個方向前

進,其能量和方向的來源是人的心。行為的動 機由心發出。杜義為清楚闡明每一種文化都是 由肯定上帝或否定上帝的根本動機所驅動。

◈ 田立克(Paul Tillich, 1886-1965) 這位深具影響力的德裔美籍神學家,同意 凱柏與杜義為的看法,認為文化在本質上是宗 教的。作為人類基本上是一種宗教的試驗,但 人類在三個主要方面受到威脅:死亡、罪疚, 和無意義的焦慮。人人必有一死;罪疚感讓人 覺得永遠達不到上帝的標準,不知道是否能蒙 上帝接納,不知道夠不夠好,做的對不對。第 三個威脅是覺得活著沒有意思,一天吃三餐然 後睡覺,起來再吃三餐然後再睡覺,沒有目 標,沒有意義。這三種的焦慮使人沒有安全 感。田立克對人類狀況和人類文化的解釋,是 本體論或存在論,認為宗教是文化的實質,文 化是宗教的形式。

他常被引用的一句話是:「誰能讀懂一種

文化的風格,誰就能發現他的終極關懷,他的 宗教實質。」例如中華文化強調實用主義,所 以華人的終極關懷多是此生蒙福,順順利利、 平平安安、福福氣氣、兒孫滿堂,這些實際、 有形、具體的福氣。

◈ 巴特(Karl Barth, 1886-1968)

這位瑞士籍神學家影響深遠。他認為世界 是神救贖活動的領域,而不是源頭。儘管人類 文化可以受神的命令和神的應許影響,但神的 國度將永遠超越人類的成就。這句話否定了所 謂的人定勝天。基督徒的思維不可以忽略神的 國度;神的國度一定遠超過人和教會的成就。

信徒需要知道上帝真正關懷的是甚麼,教會要 成為神國度謙卑的見證者,而不單是管理者。

福音整全的框架

貫穿全本聖經的信息,就是福音整全的框 架,包括創造、盟約、國度三要素。(圖二) 不少信徒傳講福音時,只聚焦耶穌基督 做的工,但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真神,

︱41 2023年春季號.《神國》雜誌71

是同尊、同榮、同時間一起,一直翻轉改造

( transformation )。我們所信奉的是創造的 神,祂是創造宇宙天地萬物和人的主宰,並在 創造裡啟示自己為三位一體的神。當面對不曾 接觸基督教信仰的人時,可從傳講創造入手。

整全福音的第二個層面是盟約。基督在十

字架上為我們死,死後復活、升天,坐在父神

寶座右邊,不斷為眾聖徒祈求,這是盟約的關 係。耶穌把神與人所立的盟約,藉由基督的工 作,透過聖靈降臨,帶到人心中成為實際。

第三是神的國度。信徒要有眼光看到上帝

在整個國度裡一直進行的工作。神學是用來解

釋福音整全的框架:以創造解釋盟約;以盟約

解釋國度;以國度再解釋創造。經由解釋連結 三要素,才是福音整全的框架。

認識了神學對文化的詮釋,以及整全福音 的框架,下期文章中,將從新舊約來看神的子 民如何跨越多文化處境。

參考書目與資料來源:

˙ Smart, Ninian. Worldviews: Crosscultural Explorations of Human Beliefs.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2000.

˙ Sire, James W.. The Universe Next Door: A Basic Worldview Catalog. Downers Grove, IL: IVP Academic, 2004.

˙ Larkin, William, and David Cashin. Culture and Worldview Course Curriculum. CIU, 2006.

˙ Vanhoozer, Kevin J.. “The World Well Staged? Theology, Culture, and Hermeneutics, ” in God and Culture.

思考問題:

• 你對神學有甚麼認識?在哪一個層次上遇到 挑戰?可以如何突破?

• 你如何以神學眼光詮釋所處的文化?你看自 己是受文化影響,或是影響文化?

• 你對整全福音框架的三要素有何了解?如何 在傳福音時帶入這三要素?

˙ Carson, D.A., and John D. Woodbridge, ed. God and Culture.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Publishing, 1993.

邵聞思師母 ,現與丈夫牧養教會並進修神學研究哲學博士; 曾任職專業企管、財稅和電腦通訊。在家教育兒女成長期 間,完成道學碩士;曾致力於神學教育、在家教育、婚姻家 庭事工、門徒訓練、聖經教導、歐亞宣教與植堂,以及傳道 人訓練。育有成年三子一女,有四個孫兒女。

神國知行 Kingdom Knowledge & Practice 42︱
圖二

天國行動力 親 子 篇 系列4

在愛裡起飛, 在愛裡回家

口述、供圖/陳德堅 整理/林敏雯

我是家裡的長子,從小到大受父母保護。

中學時有機會去另一地區就讀非常好的 學校,爸媽不放心,代替我拒絕了。真正「離 家」,是住進和家在同一城市的大學宿舍,不 過幾個月後便因與室友生活習慣不同,又搬回 家。雖說一直得到很好的「照顧」,我仍渴望 離開父母的保護。大學一畢業,放棄他們幫忙 找到的本地工作,去到另一城市,就想自己闖 一闖。

父母與成年子女的關係,就是在這樣的 微妙之中進退:父母心知該放手讓成年子女離 巢,卻有許多牽掛;孩子的歲數算是成年了, 心智卻不見得夠成熟,既想獨立,又想依賴。

成年孩子的父母還是父母,並不因為孩 子成年或離家,親子關係就告一段落。既是父 母,愛與信任仍應為親子關係的基礎,只是互 動的方式需調整。成年孩子也仍然是父母的兒 女,並不因為想遨遊屬於自己的天地,就不需 要安全休憩的巢。因為與父母有心的連接,孩 子願意「起飛」,卻仍可以放心「回家」。

孩子,還是大人?

對孩童期子女,父母以模仿為教導方式, 建立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和喜愛學習的動 力。對青少年,父母則以教練方式的鼓勵,培 養孩子獨立思考、做決定的能力,與孩子一起

︱43 2023年春季號.《神國》雜誌71

向神打開心門。

兒女進入成年期,就算看起來不成熟, 父母也應該學習以尊重的態度對待,甚至在說

話的口氣、態度、內容,都需要適度調整。我 的女兒剛剛上大學,一次她在電話中鄭重地告 訴我:「爸爸,你以後跟我說話時,不要再叫

自己是 Daddy ,說 Dad 就好。我已經不是小孩 了。」讓我意識到,她真的是大人了,我也應 該微調用詞,認同她這個成人的身分。

單單在用詞、口氣上改變,溝通可能還是 會不通。父母可以用心傾聽,孩子到底想表達 甚麼?陳述的背後,顯示了哪一層的渴望?

史丹福大學的教授 Dr. BJ Fogg 指出,通 常人的需要有六種驅動因素:盼望、恐懼、社 會接納、社會拒絕、快樂、痛苦。那麼父母與 孩子在不同時期,在溝通和對孩子的需求認識 上,是否可能存在差異?(圖一) 對小一點的孩子,父母可能比較著重於

衣食住行,和提供安全的成長環境與氛圍,孩 子的這些需要得到滿足,就很快樂,許多父母 對這一層次的需求都不陌生。進入青春期的孩 子,會希望找到自己的定位,得到同伴的接納 和認同。此時如果父母還只一味針對孩子衣食 住行的需要,而不與孩子討論他們歸屬感的需 要,孩子常常就會覺得父母很囉嗦,不了解自 己,因而不願意與父母講話。父母最好是上升 到與孩子在社會歸屬感層面溝通。孩子成年 了,在接受更高教育或進入職場時,父母是否 還停留在關心日常所需的層面?是否意識到孩 子需要尋找自己生命的意義,而且希望得到肯 定,並且找到容許發揮天賦的領域?

好比使用不同的頻率無法進行通訊,若非 在同一需要層次溝通,父母再怎麼以噓寒問暖 表達關懷,都難以真正了解孩子的內心需要, 導致溝通效果減低,以至於慢慢失去對彼此的 信任。

神國知行 Kingdom Knowledge & Practice 44︱
圖一

不少成年兒女遇到的是人際關係的挑戰。

大學中室友的相處,職場裡同事和上司的應 對,這些與知識、技術、能力無關,卻對生活 造成很大影響。孩子抱怨室友太吵、不打掃、 占用櫥櫃空間;抱怨同事爭功勞、上司推卸責 任、公司制度不完善……這些帶著怒氣、受

傷、挫折的傾吐背後,可有甚麼弦外之音?父 母又如何應對?

的確,看到孩子遇到難題當然心疼,也

會想出手解決。鼓勵父母不急著給處理方案; 嘗試透過提問,幫助孩子不直接以情緒回應狀 況。例如:事情怎麼發生的?你覺得是哪一方

面不公平?是怎麼跟對方溝通的?你當時內心 的需要是甚麼?從對話中聽出孩子哪個層次沒 有得到滿足,是認同、肯定,或是需要找到生

命的意義,實現自我價值?建議父母:提醒 (而非訓誡)聖經的原則;分享(而非抱怨) 過去的經驗;鼓勵(而非指示)。以尊重、和 善的態度,幫助孩子找出和平的解決之道。

父母從旁的關懷與肯定表達了愛與信任, 相信能幫助孩子建立對神和對自己的信心,磨 練應對不同處境的能力。職場經歷豐富的孔雷

漢卿長老,在本刊 68 期〈尊重每個生命,活 出最好的自己〉一文中說到,妥善處理衝突能 帶來祝福:增進了解,建立更好關係;換位思 考,謀求最好結果;彰顯生命,顯露美好見 證。相信這不僅是職場原則,也適用於生活的 各個方面,生命的不同階段。

衝突與挫折,是人生必經的挑戰。從中的 學習與成長,將幫助孩子成為心智成熟的「大 人」。

發現生命的意義

進入成年期的孩子,需要做許多關於未 來的決定:升學還是就業?哪個學校?甚麼科

系?繼續發展興趣,還是選好找工作的專業? 這些重大決定的考量標準,是收入或技能?要 跟隨外在趨勢,還是內心所愛?

不同世代會有不同看法,父母對孩子的 期待也不一定能實現。其實要滿足不同層次的 需求,不見得要從底層的需要開始;有趣的 是,當人能實現自我價值、發現真正的生命意 義時,甚至可以不那麼在乎衣食住行等等的需 要。此時,孩子與父母的想法和計畫會不盡相 同。父母與其因期待落空感到失望,不如尊 重、鼓勵孩子找到容許他們發揮特質與天賦的 舞台,發現專屬自己的生命意義。父母只需提 供適宜的助力,賦能(empower)孩子活出上

帝在他生命中的美好計畫。

讓我們從這四個問題思考,也是四個維度 的觀察:幫助孩子尋找他們生命的意義、熱情 與呼召。(圖二)

1)我所熱愛的是甚麼;

2)我所擅長的是甚麼;

3)我能以甚麼來賺取收入;

4)我能滿足世界的甚麼需要。

這四個維度的交集分別是:

1)熱愛+擅長=熱情(Passion)

2)擅長+收入=專業(Profession)

3)世界的需要+熱愛=使命(Mission)

4)世界的需要+收入=天職

(Vocation)

四個維度的核心,便是生命的意義。發 掘並實現生命意義,能夠使人從內裡得到持續 的喜悅,這與外來的認可不同;不在於我做 (doing)了甚麼,而在於我是(being)誰。

認清自己的身分與價值,就不容易受社會風潮 影響。而在個人與世界的需要之上,還有從神

︱45 2023年春季號.《神國》雜誌71

而來的呼召;屬天的身分與價值,更具推動力 與持續性。(更多四個維度的思考與應用,請 參閱本刊管家單元 63 期〈發現嶄新的生命意 義〉。)

孩子不是神託付我們管理的產業嗎?父母 需要詢問上帝這個主人如何管理。產業是創造 主奇妙的設計,也惟有上帝知道如何讓這些精 細設計發揮最大影響力,榮耀神,祝福人。

父母也是神的孩子,也是神精心創造的產 業,也有神美好的計畫。幫助孩子發現生命意 義時,親愛的家長,你我是否也找到自己的生 命意義?

學生→學習者→領導者

進如成年期,可能開始工作,或者接受更 多教育。無論如何選擇,「學生」身分終有完 成的一天;「學習者」則不然。孩童期培養的 好奇心,青少年期訓練出的批判性思維,依然

是成年階段的學習動力。

學習不一定限於知識、技能,可以是身 心靈的更新與變化,可以是透過新眼光看人事 物。學習也不一定限於年齡、場所,可以活到 老學到老,可以從生活方方面面擴張境界。父 母和孩子對「學習」有了更寬廣的認識,「讀 書」就不再只為了得學位、找工作;學習不再 只是責任,而成為喜好。

我自己是在離開校園很多年,家庭、工作 看來都穩定時,花了七年時間,獲得領導力碩 士學位。驅使我願意再踏進教室的動機,是看 到、感受到王祈和雷洛美兩位親子教育講師的 生命特質,心嚮往之。於是仿效她們,也開始 修習領導力課程。

當時一面工作、一面上課,真是不容易。 因著妻子、孩子的支持,以及幾位生命導師的 陪伴和鼓勵,終於堅持完成。之後我盼望把所 學用來幫助更多人,開始經由不同平台,以自

神國知行 Kingdom Knowledge & Practice 46︱
圖二

己擅長的AI人工智慧,服事青少年。服事越來 越多,工作一樣忙碌,我卻做得很起勁,因為 發現自己喜歡與人在和諧的關係中一起學習, 一起成長。這不僅是我的熱愛,更是呼召。

我現在不僅繼續組織青少年的 LeadingAI ,開展學習 AI 人工智慧賽車與領導

力的課程,也在網上培訓遍及歐、亞、美服事 青少年的同工,在家庭讀書會中鼓勵、陪伴青 少年的父母。從學生、家長、同工身上,從服

事機會中接觸到的種種,讓我不斷學習,持續 成長。我的兩個孩子把這段經歷看在眼裡,相 信對他們是鼓勵和啟發。將於2023高中畢業的 兒子找到他的熱愛,申請大學時以此為考量, 並且自己找到實習的機會,親身參與他想發展 的領域。

孩子也好,父母也好,當發現了生命意 義,回應屬天呼召,就不太需要外界的催促, 會推動自己學習、成長。父母可以從日常對話

中,分享自己得到甚麼新知,學到哪種新技 術,對經歷有何樣的新體會。無論在職場或校 園,孩子若是提出想做甚麼、學甚麼,只要安

全、合法,不違背真理,就可鼓勵他們試試

看。許多機會需要刻意發掘、爭取,就算做了 之後結果不盡理想,過程本身就是很好的學習 和成長。

放手在擁抱時

父母總想把孩子攬在懷裡寶貝他們,想 把手臂伸得長長地保護他們。就算把孩子拉在 身邊,豈能留住他們的心?為孩子遮風蔽雨的 同時,是否也擋掉韌勁的磨練,局限了讓孩子 生命成長、成熟的更大可能?親愛的家長,你 從孩子身上看到甚麼?是經驗不足、考慮不周 全、待人處事不成熟……?或是誠懇、熱心、 創意、勤勉……?你對孩子說的話,多是批 評、指點,還是肯定、祝福? 主耶穌公開傳道前,尚未行任何神蹟, 天父已經宣告:「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 的。」天父對耶穌的愛和喜悅,單單因為祂兒 子的身分,而非在於耶穌做了甚麼。

的確,孩子在父母眼中永遠是孩子,就怕 他受到傷害。使徒約翰曾說,愛既完全,就驅 除了懼怕。我們再怎麼努力上親子課程,也很 難對孩子有完全的愛;而神對孩子、對父母的 愛是完全的。

圖片來源:https://www.freepik.com/search?format=search&query=6881380

我們曾如小鷹,上帝提供有形無形的資 源,攪動我們離巢;疲倦、受傷了,祂並沒有 責備我們的不足、不配,反而以恩慈的雙翅承 接。孩子不也如此?雛鷹再怎麼弱小,已從父 母得到飛翔的能力;回巢得到片刻安歇,是為 了再度振翅。孩子離巢前,緊緊擁抱他們,再 以滿滿的愛與信任為風,托著他們展翼上騰。 孩子又像戰鬥機,需要起飛執行上帝指派 的任務。若是怕孩子受傷,把他留在停機坪, 豈不辜負機上精密配備,也錯失任務?親愛的 家長,你我是否願意成為航空母艦,承載孩子 進入洋海,提供起飛的跑道?你的任務不是到

︱47 2023年春季號.《神國》雜誌71

此為止,還要預備安全的環境,迎接戰鬥 機回來,得到補給,等候下個任務。

遺憾的是,我也聽過、見過父母過度

干預成年兒女朋友、科系、工作,甚至婚 姻對象的選擇,使得親子關係漸漸疏離, 甚至決裂。

可曾想過為何不願放開孩子的手?怕 孩子做錯決定,或怕失去對他們的影響? 鼓勵各位家長以傾聽和討論開啟對話,容 許孩子表達想法,且尊重他們的選擇。你 會發現:父母越尊重孩子,他們也會越尊 重我們。當尊重成為親子間的橋梁,父母 才有可能繼續影響(而非操控)孩子;父 母就可用建造的方式帶領孩子,讓他們找 到並活出生命的呼召。

若孩子真跌倒了,也讓我們以浪子 比喻裡的父親為榜樣,以恩典為擁抱的雙 手,迎接他們回家。

你我不也曾是浪子?天父也曾等候 我們回轉。如約翰一書所說,愛裡沒有懼 怕。因為確信祂的憐憫與恩慈,我們可以 安心歸家,回到祂愛的懷抱。

思考與行動:

• 請把眼睛與心靈打開,發現自己心中愛 的能力,幫助孩子發現愛的能力,且在 日常生活中使用這種能力。

• 親子間在小事上就溝通。用鼓勵的言語 和態度來點火 燃動孩子的潛力,而

非灌水 以說教方式澆灌知識和道理 (或許也澆熄了孩子的熱忱)。

• 成年的孩子回家時,陪著做他喜歡的 事,準備他喜歡的食物。盡最大可能不 嘮叨。

陳德堅 , Executive Leadership 領導力碩士,史 丹福大學 Dr. BJ Fogg 教授認證的 Tiny Habit Life Coach。國際真愛家庭協會特約講師及青少年團契的 總教練。是一雙青少年子女的爸爸、教練,和最好的 朋友。

天國行動力 見 證 篇

先主動,

後被動

與成年子女建立 有距離的親密空間

神國知行 Kingdom Knowledge & Practice 48︱
文/雅儂

車開到租車公司指定的位置,停好,

熟練地處理還車的每一步驟,拉著

行李往到機場的接駁車走去。這是我今年 第 N 次租車、還車、來去機場,有人以為 我常出差,也有人羡慕我到處遊玩。其

實,他們說的都對,但也不都對。

以職人精神經營家

自從孩子們上大學,開始這種不定 時「出差」!對我這個所謂「在家工作」 的媽媽,為人妻、人母是最重要的職分。

我以認真的態度來面對神給我的呼召,以 「職人/管家」的精神經營我的家。

老二、老三在美國中部讀書,我和先 生開車十幾個鐘頭,幫他們搬進宿舍。

孩子離巢為前程 打拼,父母前往 探望,把家的感 覺帶給他們。

孩子們在學校有甚麼活動,希望 我能出席,我就「出差」,在他 們認為「好」的時候,出現在 他們認為「對」的場合,然後很 高興地付錢。例如帶孩子與朋友 們一起去餐館大吃幾頓,順便到超市採 購,或扮演免費的Uber driver等等。這聽 起來像是賠本生意,但以長遠來說,這是 投資在建立親子關係的重要志業上。

沒有負擔的愛是門藝術

許多家中有成年子女的家長常說,

「孩子們出去了就不太會回來了!」我也 常聽到「孩子離開家後就很少回家來看我 們了,他們都忙著自己的事。」這些話還 挺真實的。在美國社會文化中,18歲就是 一個分隔嶺,兒子們的同學中,很多人在 高中畢業後就得為自己的前途打算,包括 張羅學費。大部分亞洲父母認為,把孩子

栽培到大學畢業,是天經地義的責任。不 同的文化關念,帶出不同的親情牽絆。

孩子們上了大學,進入另一個人生階 段,四年中他們學習獨立,學習自律,學 習與他人建立關係。畢業之後,家長都盼 望他們能學以致用,真正獨立自主,奔向 夢想。這些都是好的。而當家長的我們, 不也在心中偶爾感歎孩子奔向夢想之際,

漸漸離我們遠去?

孩子離家求學、工作後,很少回家, 與其遠距離惦掛,叨念他們何時回家,那 仍處於熟齡的我們,若是條件許可,何不 去探望他們?趁著還跑得動,口袋不算太 羞澀時,去看看那些正在奔向前程的大孩 子們,去了解他們的生活環境,用「沒有 負擔」的探望與適當的關心來為他們打 氣。不使我們的愛與關心成為孩子的負 擔,這是一門需要智慧的藝術。

有朋友問:「妳去探望兒子、女兒, 為甚麼還要訂旅館,租車?難道不能跟他 們住?不來接妳?」這樣的探望,如果要 有「回頭率」,父母要先獨立處理自己的 行程,否則每次的探望都打亂他們的工作 時間及生活方式,孩子會漸漸感覺「負 擔」來了!

家中三個在外的成年子女,平常保 持通話習慣。拜社交平台所賜,我們也組 了一個家人群組,隨時傳送照片或分享動 態,讓溝通管道流暢,這是從他們上大學 後開始,並維持至今的習慣。這樣一來, 就算不能同聚一個屋簷下,親子在彼此的 日常中出現,作父母的我們看見孩子多彩 的活動,孩子也看見我們充實的生活。

孩子在大學時,探望的日程計畫以他

︱49 2023年春季號.《神國》雜誌71

們的時間表為準,我們夫妻倆住在學校附近 的旅舘,也到處逛逛,尋索美食、美景。

尊重中體會自由與方便

老大畢業後到美國西岸的舊金山上班, 去探望他時,他要我們省錢,住在他小小的 公寓。我們心花怒放,感覺「反芻」的日子 到了,興沖沖地把行李扛進他的小窩。「小 窩」沒有隔間,我們睡床他睡沙發;小窩的 隔音差,在廁所辦事聽得一清二楚。我們有 時差起得早,見兒子還在睡覺,也不敢用廁 所,怕吵到他。

三天下來,老公和我變成熊貓眼,還不 敢跟兒子說睡不好。畢竟他為我們的到來, 買了一床新被,先跟公寓管理員交涉我們的 停車費,還得付錢登記一套鑰匙,方便我們 進出。

來找我的朋友問大兒子可以讓媽媽來 住多久,他說:「一個禮拜。」朋友驚問: 「為甚麼不能住一個月?是妳媽吔!」兒子 想想:「輪流住我家、妳家就可以住一個 月。」

朋友啞口無言。她的兒子比我家孩子小 一點,當初信口說她兒子不管幾歲都能跟她 同住,現在正經歷兒子長大了,需要自己空 間的親子關係中的美麗與哀愁。

那一次的經驗,我體會到適當的距離與 空間帶來的自由與方便。孩子求學或就業, 有了自己的生活習慣及時間表,父母要尊重 他們起居的空間及作息。也許他們的居住環 境不像「有媽媽整理」過的清潔舒適,習慣 性動手整理前還是詢問一下,免得愛心探訪 變成免費老媽子又被嫌管過界。見面是為相

聚而不是「相念」,進入他們的生活並不 意味著介入他們的生活。「看得開」需要操 練,孩子處事態度與我們不盡相同,為他們 天天禱告比叨念輕省多了,也比較有效。

當然,作媽媽的我,也因此操練了獨立 自主的能力。並不是每一次探訪兒女都能夫 婦相隨,我可以也願意單獨長途旅行,不介 意自己住旅館,也能 enjoy 一人用膳的平靜

與喜悅。此類出差沒有公司可報帳,平日的 我,查看機票、旅館的優惠價,利用信用卡 哩程數,學習精打細算。

圖片來源: https://www.freepik. com/search?format=search&qu ery=17539197

愛,可以與子女享受他們的空間。俗 諺說:「家即父母所在之處。」( Home is where parents are. )成年子女離巢飛向前 程,沒時間回家?無論主動或被動,我們就 把家的感覺帶去給他們吧!

雅儂,專職主婦及文字工作者,有時寫寫,有時煮煮,有 時管理瑣事;努力活出才德婦人的生活。

神國知行 Kingdom Knowledge & Practice 50︱
▲ 看著孩子成長的步伐,勞碌奔波不是辛苦事兒, 是對的投資。

心 情 拼 盤

系列12

死要面子

常聽人說:「死要面子活受罪。」但在這世上,選擇 活受罪的還真是不少。

如同「打腫臉充胖子」的人,是一種習慣性的吹噓, 只要不被揭穿,就會一路裝下去。說也奇怪,越是「沒 有」的人,越會傾向製造「有」的假象。

最近朋友跟我提到一位年紀較長的太太,喜歡在小 輩中講述曾經的豐功偉業,話匣子打開,嗡嗡作響不會間 斷。「她說的那些東西,跟我有甚麼關係?我才不想附 和。」十分同意朋友的觀點,換做我在現場,可能也是腳 底抹油,先溜為快!但朋友沒有選擇:「妳不知道,那天 我是司機,她一路講個不停……」

面子問題

終於,在一次聚會的場合,親自過招這位吹牛專業 人士後,從旁得知那些輝煌成就並不屬實。最後的結論就 是:「聽聽就好,不必當真!」殊不知這位太太竟然將別 人的禮貌不語,當成自己很受人歡迎! 通常愛面子的人,可能是沒甚麼底氣,才需要武裝, 或者說是「偽裝」成很有威力的模樣。想起從前在打工的 地方,有位喜歡穿金戴玉的同事,每天在開店前將手飾取 下,放入抽屜,再開始工作。其實同事的經濟條件並不是 真的「很闊」,可以這樣不厭其煩地取上取下,當然是為 了做給外人看。

好奇地問:「這樣滿身珠寶,走在路上,不怕別人對 妳起歹念嗎?」對方回答:「寧願讓人覺得我很有錢,也 不要被人看窮。」又是另一個要面子的案例。吹牛太太是 用身分、經驗,來顯示自己營造的人設,是用一種表面看 似隱約,但骨子裡則是想要炫耀自誇,這種路線走的有點 迂迴。相形之下,穿金戴玉的同事就乾脆許多!

誰給誰面子

不管你是怎樣看待「面子」,無可否認,「面子」 在人際關係中蘊藏著許多涵義。尤其在華人中間,面子代 表了身分、地位,社會資源……。如果不給面子,可以引

︱51 2023年春季號.《神國》雜誌71
文、供圖/苗卉天

起人與人,族群與族群,甚至國與國之間的糾 紛、爭鬧……。舉個在現實中上演的案例:多

少男女婚姻為了聘金、嫁妝的事情搞不定,為

了面子犧牲了彼此的幸福?這樣說來,面子使

人付出的代價,豈不是太大了嗎?

順道一提,猶太人的面子文化也不亞於中

國人。路加福音14章7-11節這樣描述:

耶穌見所請的客揀擇首位,就用比喻對他

們說:「你被人請去赴婚姻的筵席,不要坐在

首位上,恐怕有比你尊貴的客被他請來;那請

你們的人前來對你說:『讓座給這一位吧!』

你就羞羞慚慚地退到末位上去了。你被請的時

候,就去坐在末位上,好叫那請你的人來對你 說:『朋友,請上座。』那時,你在同席的人 面前就有光彩了。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

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在重要的婚宴場合上,外表雖是你推我 讓,其實內心都想坐上首位,彰顯地位!試想 誰會不請自來,自己坐上首位?此人必定自我 感覺極度良好,不是無知就是自大,十足代表 驕傲,到頭來落得一場尷尬,面子盡失!反觀

被人請上首位的,乃是德以配位,代表謙卑, 反而更有面子!因此耶穌說,凡自高的必降為 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不怕丟臉

有個故事一定不陌生,就是在約翰福音 4 章所提到的「井邊婦人」。那位自知不受歡迎 的撒馬利亞婦人,為了避開人潮,特別挑了個 大中午沒人的時段打水。這種不願拋頭露面的 做法,就是為了守住面子。然而,當婦人得到 真正的生命之泉,身分受到肯定,人生被救主 翻轉後,便不再懼怕失去顏面,得以放膽以真 貌見人!

另外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 大衛王,完

全沒有「偶像包袱」,也不怕在眾人面前「丟 臉」。歷代志上15章29節記載,當耶和華的約

櫃進了耶路撒冷城,大衛的妻子,也就是掃羅 的女兒米甲,從窗戶往外一看,見到尊貴的大 衛王當街手舞足蹈,竟心生輕蔑。大衛回應米 甲,宣告自己是在耶和華面前歡慶跳舞,讓自 己更卑微,視自己更低賤。(參考撒母耳記下 6章20-23節)

大衛無所隱藏,盡情表達對神的愛,在神 面前如同天真的孩童般,自由歡樂敬拜,這是 多麼美好的場景!可惜米甲並不了解敬拜讚美 的真諦。

每個人都會有維護自身面子的態度,也由 此反應了內在的狀況與能力。面子的穿戴方式 就是不卑不亢;對人尊重就是給人面子,待己 有尊嚴就是給自己面子。通常真正飽滿的人, 不會半瓶醋響叮噹,也用不著刻意標榜或隱藏 自己的身分。

然而生命要如何才能飽滿?或是要如何看 待飽滿?有句話說: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難 道總是要用精神勝利法,當阿Q進行自我安慰 嗎?貧窮真的會限制想像嗎?原本受人輕蔑的 井邊婦人,要如何與受人愛戴的大衛王相比? 難不成婦人的命運就只能在中午打水,一輩子 抬不起頭來?

感謝神,總是按照本相接納我們;只要 願意與祂連結,便能恢復尊貴的身分。不管是 井邊婦人,還是大衛王,都不會存在面子的問 題,因為在神面前就是放下自我,用心靈與誠 實來敬拜祂!

苗卉天,大齡單身,有 錢旅行、沒錢散步。可 以慵散、可以勤奮、能 動亦能宅;欣賞美景、 美事、美物,喜愛美 食、美文、美樂。

Kingdom Neighbors

親愛的神國家人,也許過去的年日裡,你感覺被打 傷或撕裂,或在等候神的醫治、纏裹,「第三天」,祂 必使我們興起,得以存活。2023開春,讓我們閱讀蘇文 安牧師所撰的牧養文 隨何西阿迎見生命晨光,讓再 來的時光成為譜寫「3-Day Story」的音符,在神的時 間裡,成為迎向光明的生命樂章。

有滋有味的文字 細品電影《美味情書》是線上 文字啟發課程的課業,分享文字不僅傳達,也能讓你聞 到立體的滋味。

睽違多年的文字課程終於在2022年底舉行實體營 會,五天四夜的課程,無論老師或學員,收穫超過預 期。請讀穰穰滿家的雙料編採營,盼望您能參與下期的 課程。

KRC家人蘇文哲弟兄,在使者書房服事已三十多 年。當年被判定只能活12天的小嬰兒,又是如何靠著神 克服障礙,祢的眼早已看見了!

蘇文哲平凡又不平

凡的生命路一文,告訴我們他過去的掙扎,點點都是恩 典的記號。

盼望2023年成為神用信、望、愛灌溉你我的一年。

神國 家人

隨何西阿迎見生命晨光

訊:「蘇牧師,我必須坦承,我病了!

前一陣子,一位姊妹忽然發給我一通短

憂鬱症!需要您的禱告與幫助……」我大吃

一驚!這位姊妹一向談笑風生,爽朗熱情,

我一直以為她是典型的樂天派。怎麼也沒想 到……。足足兩三個月,我以禱告和文字陪伴

他們夫婦走過一段非常非常不容易的旅程。

其實,過去一年,在事奉上、在個人生活 中,我自己也經歷許多嚴峻挑戰,有時甚至感

覺彷彿力不能勝。然而,在靈修默想時,在陪

伴別人時,在聆聽信息時,天父都透過 2,700 多年前的先知何西阿說話。

或許你我可以從何西阿書6章1-3節,思想 先知的血淚見證,也是他掏心掏肺、苦口婆心 的呼籲,也來看神的啟示。

來吧,讓我們歸向耶和華!祂撕裂我們, 也必醫治;祂打傷我們,也必纏裹。過兩天, 祂必使我們甦醒,第三天,祂必使我們興起。

我們就在祂面前得以存活。我們務要認識耶和 華,竭力追求認識祂。祂出現確如晨光,祂必 臨到我們像甘雨,像滋潤田地的春雨。

「歸向耶和華」,是一個需要付上

第1-2節

何西阿自己付上了甚麼代價?聖經現代 中文譯本裡,編譯者為何西阿書所作的導言指 出:

在公元前 722 年撒

馬利亞陷落前的那段

紛亂時期,先知何西阿 接續先知阿摩司,在北

國以色列傳上帝的信息。

他特別關注人民拜偶像、 不忠於上帝的行為。

神國家人 Kingdom Families 54︱
極大代價的過程
文/蘇文安

他奉上帝之命,拿自己跟一位不貞的婦人 結婚這件事,來比擬以色列人民的背信。正如

他的妻子歌蔑對他不貞,上帝的子民同樣背棄 了衪。因此,上帝的懲罰將臨到以色列。

但是到最後,上帝對祂子民所顯出的大信 實和不變的愛必將得勝;祂將贏回以色列。恢 復正常的關係。上帝的愛從下面幾句動人的話 表現無遺:「以法蓮啊,我怎能捨棄你?以色 列啊,我怎能棄絕你⋯⋯我回心轉意,我的憐

愛大大發動!」(11:8)

婚約是所有人最熟悉的盟約,所以上帝要 求先知用婚約來象徵祂與人的盟約關係。人會 悖逆、叛逃、善變,但上帝永不改變、永遠守 約。因此,何西阿不但婚姻狀況成為預言及象 徵,連三個兒女的名字也是如此。

「歸向耶和華」到底是怎樣的過程?在先 知眼中,耶和華在祂百姓身上的雕琢有三個階 段

第一天:撕裂、打傷;第二天:沉寂、等 候/醫治、纏裹;第三天:甦醒(revive)、 興起(restore)。

雖然聖經中沒有明講,但我們可以由上下 文合理地推測,在「撕裂、打傷」和「甦醒、 興起」之間,必然還有一個「沉寂、等候」的 階段,而且這個階段絕對不是甚麼都沒發生。

看似沉寂中,其實天父已在醫治、纏裹。祂 的時機一到,必然帶我們進入一個嶄新的境 地,再次經歷祂的信實與大能。這就是 3-Day

Story!

所謂「三天」,有可能是三個禮拜、三個 月、三年,更可能是同一個事件的三個階段。

而且一生中可能不只遇見一次。例如:一場戰 爭、一次車禍、一次新冠病毒感染、一次憂鬱 症大發作;或者,充滿眼淚與挑戰的婚姻、同 性戀兒女出櫃、家中成員陷入毒癮或賭癮、家

中長輩一次摔跤引起的種種後遺症……。

在付代價歸向耶和華的過程中,我 們必能更加認識祂的信實 第3節 接下來,我們也要知道:既然「歸向耶 和華」,是一個需要付上極大代價的過程,那 麼,在付代價歸向耶和華的過程中,我們必能 更加認識祂。認識祂的甚麼?認識祂的信實。 請看先知如何形容天父的信實

祂出現確如晨光( as surely as the sunrises);

祂必(He will)臨到我們像甘雨(winter rains);

祂必(He will)臨到我們像春雨(spring rains)。

中文和合本中的「甘雨」,原文其實是 「冬雨」。冬雨,可以浸潤埋在地裡的種子, 蓄積生命力;春雨,可以讓農作物生根、發 芽、抽穗。春雨看來效果很明顯,看不出甚麼 動靜的冬雨,其實同樣重要。冬雨,不正像 3-Day Story 的第二天,在沉寂、等候中默默 發生的醫治、纏裹?

你我在個人、家庭、教會、職場生活上, 可曾有覺得被打擊、挑戰、重壓得喘不過氣來 的「何西阿時刻」?

不確定的疫情,不確定的世局,不確定 的經濟前景……,到底有甚麼是確定的?感謝 主, 「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 的,所以藉著祂也都是實在的,叫神因我們得 榮耀。」(哥林多後書 1:20 ) 如此寶貴的「確 定」,必然可以激勵邁出剛強壯膽的信心步 伐,迎向父神那百分之百確定的應許! 關於那位因憂鬱症向我求助的姊妹。我 不是精神科醫師,但根據我在真愛家庭協會逾 二十年事奉的理解,憂鬱症並不是因個性上的

︱55

冬雨浸潤埋在地裡的 種子,蓄積生命力, 如同默默在沉寂中發 生的纏裹、醫治。

缺陷造成,也不是偽裝出來的病,更不是懶惰 或單純的心情沮喪而已。憂鬱症患者常常形容 自己就像落入無底深淵,要幫助自己或家人停 止「向下沉淪」,奮力「向上提昇」,需要極 大的耐心、勇氣,與家人無條件的愛和陪伴。

盼望正陷入憂鬱中,或周遭有憂鬱症患

者的弟兄姊妹知道:憂鬱再深,有天梯可以攀 爬;憂鬱再重,有了真愛就能承擔。在自覺一

文不值、茫然無助和全然無望中,隧道盡頭的 天光始終不離不棄,迷霧之中仍然有徑可循!

在憂鬱深淵經歷「何西阿時刻」

我所敬佩的文字同工蔣海瓊老師,曾經 在《真愛》家庭雜誌上描繪她自己罹患憂鬱症 的過程,那是我從事文字工作這麼多年來,所 看到的極少數憂鬱症過來人親筆所寫的見證之 中,最深刻又細膩的一篇。

病中的日子是一片死寂。電視機開著, 影像進不了腦海;收音機開著,音樂進不入耳 中;電話鈴響了,我沒有力氣也沒有意願去 接。肚子不知道餓,等到手發抖了,才想到血 糖太低,該吃東西了。食物吃進嘴裡,又覺得 淡而無味。漸漸地,電話鈴聲少了,因為朋友 認為我不接電話是需要安靜養病。

很多時候,整個星期當中我見不到一個 人,也沒有跟任何人說話。星期天是我惟一有 可能與人接觸的機會,我卻害怕去教會,因為 不知該如何回答問候。若說「我很好啊」,並 非實情;若說「我不太好」,又說不清自己不 好在那裡。而且我也懷疑有多少人真正在乎我 的回應。因為睡眠品質差,很難入睡,又很容 易從噩夢中驚醒,所以該起床的時候,全身仍 然痠痛疲乏,再加上對生命的無趣和無望,讓 我怎麼也起不來。好不容易起床了,隨便找一 點東西裹腹,就歪在沙發上一整天。⋯⋯

到了該上床睡覺的時候,想到輾轉反側

神國家人 Kingdom Families 56︱

的痛苦,竟然連十個階梯都上不了,不敢面對樓上的床榻。其 實,我不敢面對的豈只是睡眠?好像一生的挫敗都回到眼前,落 在谷底的不僅是心情,而是自尊、自信,和活下去的意志和勇 氣。⋯⋯

多少個無眠的夜晚,我蜷縮在客廳的一角,迷失在憂傷的 淚海裡。我多麼希望自己能沉沉睡去,不再醒來!多少時候,我 失去向上帝呼求的本能,任憑孤單、寂寞、恐懼、痛苦、絕望, 啃蝕我的心靈。我想禱告,腦中卻一片空白,不知如何開口。我 攤開聖經,卻坐在桌前發呆,一個字也看不進去。身為基督徒又

是傳道人,卻不能讀經禱告,我不敢跟人說,只能在心裡痛恨自 己。這是屬靈生命的枯竭,比死亡還要痛苦。

有一天晚上,我在絕望當中,忽然羅馬書 8 章 26 節浮現在腦

海: 「況且,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 告,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歎息替我們禱告」。

這段經文突然出現,好像在我陰暗枯乾的心靈裡,湧出一股 清泉。

我對自己說:「好吧,就讓聖靈為我禱告吧!」我不再為自 己不能讀經禱告而自責、自卑,而是完全把自己交給上帝。從那

一天開始,我感到自己慢慢在進步。至少,流淚的時間減少了。

早上起床仍然很掙扎,但是一旦清醒了,沒有以前那麼疲累。

一天早上,我在刷牙的時候,忽然聽見有人在哼歌。「是誰 呀?」我覺得很奇怪,把電動牙刷停了下來。才發現原來是我自 己在哼歌。

哇!音樂回到我的生命了。我不禁歡喜雀躍起來,趕快放 上一張 CD ,興奮得好像有生以來第一次聽到優美的旋律。上帝 很幽默,用這麼戲劇性的手法,告訴我康復之路已在我面前展 開。⋯⋯接下來,雖仍會反反覆覆,起伏掙扎,但生命晨光已經 臨到,越照越明。⋯⋯

若說「離婚」帶給我的傷害,猶如一個瓷瓶被摔在地上,上

帝把地上的碎片撿起,用祂的慈愛憐憫將它一片一片黏合起來。

那麼,憂鬱症則像一個惡魔,奪走了我的精神、健康,和意志,

我再次被摔在地上,成為一灘爛泥。然而,上帝輕輕將我捧起, 重新塑造打模,讓我成為一個新造的人。不僅如此,祂更為我開 了一條新路,引領我一步一步往前行。(參考《爬出憂鬱的深

淵》)

接下來,到最後因漸 凍症而回到天家的短短六、 七年之間,蔣海瓊在美國和 臺灣註冊成立了「溪水旁關 懷單親家庭協會」,服事許 許多多單親家庭。接下來又 完成論文、在神學院獲得博 士學位;並在安息主懷的前 一個月,在無法寫字和正常 說話的情況下,靠好朋友幫 忙,極為艱難地完成了與真 愛合作出版的《單親不孤

單》書籍及有聲教材,至今 仍是單親自我成長和關懷單 親的經典之作和上好工具。

融入天父的

3-Day Story

我們若細讀四福音, 就會發現:主耶穌說故事, 永遠不會只說一半,或者 說,祂不會只說了 Day1 、 Day2 ,而是必定會說完全 部的3-Day Story。

在路加福音 15 章,主 耶穌說走失的羊在山野中驚 惶哀鳴;遺失的錢幣無望地 躺在灰塵中;出走的浪子墮 落揮霍,最後潦倒到想吃豬 食。說到這裡,似乎只看到 失喪、挫敗、絕望。還好, 這只是Day1、Day2。

耶穌接下來就說出了 最精彩的Day3 Story:錢找 回來了!羊也被尋回!原本

︱57 2023年春季號.《神國》雜誌71

差點就自毁一生的浪子,也終於回頭!結局不 是失落,而是被天父尋回!苦難、失敗、困 境……,絕非故事的全部,否則,人生豈非只

剩荒謬和痛苦?

福音故事若只停留在十字架和墳墓,就無

法帶給人生命。只有復活,才可以讓十字架對 我們產生莫大的意義,幫助我們超越絕望,走

進盼望!你看, 3-Day Story 不正好是主耶穌

從受難到復活的整個過程嗎? Day1 ,祂被釘

十字架,撕裂、打傷、殺死; Day2 ,祂的肉

身躺在冰冷黑暗的墳墓中,但是上帝的大能已 經在運行,天使天軍和整個天地的力量都已蓄

勢待發;Day3,迎來了榮耀的復活!

深信,你我都能分享我們自己的 3-Day Story ,而且,當我們的故事與天父連上線, 融入祂永恆的大計畫,成為祂大故事的一部分

時,就必如先知何西阿所宣告的:迎見生命的 晨光!

讓我們一起向主傾心吐意:

主啊!是的,我們都有故事要說,都有故 事可以說。主啊!讓我們不只是聽到聖經中信 心偉人的故事,不只是聽到周遭弟兄姊妹的故 事,更能在一波又一波人生的挑戰和掙扎中, 專心信靠祢、跟隨祢,以至於我們的故事能融 入祢永恆的大計畫中,成為祢大故事的一部 分。讓我們一同在祢的奇異恩典中,常常經歷 3-Day Story ,見證「倚靠耶和華的人真是有 福」,迎向生命的晨光。

▲ 耶穌受難至復活的3-Day Story,經過第一天的撕裂、第二天的等候,在第三天的晨光中,迎來榮耀的復活! 蘇文安 ,國際真愛家庭 協會副會長、《真愛》 家庭雜誌和《神國》雜 誌總編輯。

奉無條件愛我們、 接納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的聖名禱告,阿們!

神國家人 Kingdom Families 58︱

The Lunch Box 有滋有味的文字

細品電影 《美味情書》

文/吳岱慈

圖片來源:http://www.impawards.com/ intl/india/2013/lunchbox_ver3_xxlg.html

紙條使人改變心情

一開場,家庭主婦伊拉匆忙為丈夫製作午

餐盒。因著餐盒快遞員的失誤,陰錯陽差送給 了會計師佛南德斯。之後伊拉在餐盒內放進字 條,佛南德斯的回覆,開啟了屬於他倆的私密 對話。伊拉把家庭、婚姻的困擾,書寫在小小 的便條紙上,佛南德斯願意「聆聽」,他的回 答讓伊拉感到受重視。

2013 年在坎城影展首映的印度電影《美

味情書》(The Lunch Box),講述的是在錯 誤中展開陌生又微妙的關係,也看到因文字產 生的互動點滴,竟可以改變人。

拘謹、冷漠的佛南德斯,在一成不變的日 常中,開始期待每一次餐盒的到來,迫不急待 打開餐盒、拿出紙條時,露出藏不住的喜悅。

伊拉則從小小的房子裡,把集中於丈夫和女兒 的目光與心思,轉向更開闊的世界,憧憬找到 自己的新定位。

59

電影中的重點人物不多,但都具有一定分 量。像是熱血新職員謝克要接替即將退休的佛

南德斯,卻遇到冰冷對待。當佛南德斯性情改

變,對謝克的態度也起了變化,後來竟成為無

父無母的謝克在婚禮上的家屬代表,彼此之間 產生了超越長官和下屬,像是親友般的情誼。

細節使生活獨特

交換紙條一陣子後,伊拉提出要和佛南

德斯見面認識。鏡頭聚焦在餐館裡的伊拉,坐

了一會兒便起身看看剛進門的客人,失望地坐 下後,時不時又張望四周。原以為佛南德斯失

約,後來才知道他其實去了,但只敢從遠處默

默看著伊拉,不想讓這段關係耽誤她的青春。 人物間情緒表達,很是耐人尋味。

我們活著是為了甚麼?片中提到在印度 這個國家,人才沒有價值。白領階級算屬於生 活水平高的,但辛苦付出一輩子,隨著年歲過 去,到了要退休的年紀,隨時被取代。

一天,佛南德斯注意到街頭藝術家的作 品,覺得每一幅都一樣。仔細觀看,才發現畫

中有不同的細節,是畫家將眼中所見、心中所 感,放入畫中,讓幾乎相同的畫,有了自己的 特色。就像日復一日的生活,在看似一樣的環

境中,若是用心觀察,體會細節,其實可以發 現很多的調味料。而每個看似差不多的人,也 都有專屬自己的特質,和獨有的價值。

文字使生命有滋有味

在這個電郵、簡訊時代,講求的是高效 率;以傳遞紙條表達感受、想法,包含更多心 思。兩者皆有其特色與感受,也提醒觀者是否 該放慢腳步,體會文字承載的感動。

佛南德斯的性情,從一開始如冰冷的水, 因著文字溫暖起來,終於沸騰,變成可以喝的

▲ 電影因送便當的人把飯盒送錯對象,男女主角開始 一段「筆談」的關係。

開水。或許你我也可以用祝福、和氣、帶溫度 的話語,給人正面的力量。如同以弗所書說 的:「汙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 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

片中有句台詞說:錯誤的火車總可以載你 到正確的車站。片尾佛南德斯坐在車廂裡,和 其他人歡唱。火車持續行駛,不知道目的地在 哪兒,但可以感覺到,是一個新旅程,陽光、 正面、積極。他要繼續探索上帝創造的美好世 界。

這部電影場景切換,一段一段呈現,由淺 入深,都是引人深思的生命紀錄。文字的力量 使人感動而有所轉變。能受教育,懂得使用文 字,是十分幸福的。文字使人與人連結,呈現 的方式雖是靜止的,但傳出的是動態的能量。 文字有許多面向:接收、傳遞、領受、思考、 改變……;文字有許多用途:關懷、溝通、鼓 勵、責備、詆毀……。

細品《美味情書》這部電影,猶如印度料 理中各式辛香調料,嘗出生命的不同味道!

(本文為 2022 年 10 月線上文字啟發課程電影欣 賞觀後感之作業。)

吳岱慈 ,喜歡音樂及文字的一筆一畫。偶爾畫畫與觀看美的 事物,沒有走本行的電腦動畫,順其自然按著心走未來的道 路。

神國家人 Kingdom Families 60︱

穰穰滿家的 料編採營

整理╱吳信惠 供圖/攝影團隊

2022

年 12 月 7-11 日在美國賓州使者培 訓中心,進行睽違已久的實體工 作坊 「成為心靈的大廚/你的故事我來 寫」雙料編採營。講師蘇文安牧師特別將編 輯和採訪兩個課程,合併為一個工作坊,以 活潑、緊湊、實用、互動的方式,在五天四 夜的時光中,不僅讓所有學員對編輯及採訪 事工有全盤的認識,更在編輯、採訪、實地 操作中明白「工人先於工作,作者先於作 品,真誠最可貴」的真義。

初冬的樂園鎮,早晚氣溫已在冰點上 下,但學習的新意及相聚的喜 悅,讓學員們覺得精神奕奕。

請掃描 QR Code 觀賞營會精 彩短片。

61

▲特別為營會錄製教學影片的三人專業團隊, 為營會增色不少。

1. Lily 老師在開會禮拜以一位宣教士的故事來 鼓勵大家,雖然她只帶領一個人信主,但影 響卻深遠到好幾代。

2. 蘇老師與學員的互動充滿樂趣 。

3. 學員們分享上課心得。

4. 蟄伏幾年的KRC實體文字營,在大家的期盼 中,終於在2022年底開課了!

5. 短短的五天四夜,大家在相擁中道別。

6. 兩位年輕人為大家烹煮早餐及準備飯食,謙 卑喜樂的態度,讓我們看到下一代的希望。

7. Camera, Set, Action !開鏡中!

神國家人 Kingdom Families 62︱
❶ ❷ ❸ ❹ ❺ ❻ ❼

學員分享心得

文人養成的營會

◈王淑斐

2021 年參加網路授

課的文字營之後,我為

《神國》雜誌整理了兩篇演 講稿。得知編採營是實體舉行,禱告了好些日 子,渴慕接受裝備,終於下定決心單獨開車 五百多英里,前往參加。

對文安牧師的教學佩服得五體投地。三十 多年文字傳媒事工經驗的傳承,豐富的教材以 聖經理念和具體實踐步驟並重,言簡意賅的激 勵屬靈成長,風趣幽默的深度思考挑戰。

每次分組討論時,助教敏雯老師總是敏銳 點出問題所在,精準的結論讓我很有所得。扎 實的內容和最後一天實地採訪的壓力,只能以 老師說的「Doing your best is better than being the best」,全力以赴。

一本書或雜誌的出版,背後是團隊投注的 無數智慧和心血。即使是其中一篇採訪稿,都

需要仔細思考:誰在說?向誰說?說甚麼?怎 麼說?完整經歷營會安排的實地採訪流程,到 了下筆寫稿時,才知道採訪者作為受訪者與讀 者間的橋梁,面面俱到是多麼不容易。

感恩文安牧師給的講義,是他藝術文字 路的「道」和艱辛熬煉的「術」。營會後慢慢

讀,體會說故事能力的培養,也是作合神心意 的人氣質和心態的養成。羨慕佩服神國文字事 工團隊的默契,言教之外的身教令人感受馨香 之氣。感謝在營會結識一群愛主的兄弟姊妹, 今後文字路上不孤單。

新的篇章

年輕時寫作文是我

的痛處,常常無從下筆,

如今竟然參加了 KRC 編輯採

訪營。若不是神感動、改變我,怎能如此? 營會中,神的話引領我們操練文字人的內

功。從觀賞影片、課程學習、靈修,也開始鍛 鍊外功。從影片中看到誠意和時間就是寫作的 祕方;在靈修中看到馬可細膩生動記錄耶穌的 教導,幫助我學習用不同眼光與角度,來看故 事的發生。

營會的高潮之一,是訪談蘇文哲弟兄。

我們從擬問題、現場採訪時的觀察與記錄(錄 音、拍照、筆記三管齊下),到打鐵趁熱整理 文稿,然後寫出導言、標題。文哲兄的見證使 我不得不讚歎主的奇妙,也因文哲母親對媳婦 的愛深受感動。

相信神預備我將要開始人生新的篇章, 如營會金句:「耶和華肯救我,所以,我們要 一生一世在耶和華殿中用絲弦的樂器唱我的詩 歌。」(以賽亞書38:20)

不只學習,

也要實作的課程

◈沈學書

「主編,請問您剛剛

要我採訪的那篇文章甚麼時候 截稿?」……「昨天!」一開始上課聽到助教 分享她曾遇到的情況,嚇了我一跳。這是敢死 隊訓練嗎?

︱63 2023年春季號.《神國》雜誌71
◈錢文燾

上了課才知道,編採乃是創意企劃、觀察 入微、善問問題、分工合作的服事;不是一人

關起門,埋頭苦幹,不與他人接觸的工作。蘇 老師將他多年寫書出書,編採心得傾囊相授, 同時感謝信惠和敏雯分享她們編輯、採訪的寶 貴經驗。

除了聽課,實作是大戲。小組四位同學, 由近而遠,由淺入深地擬採訪問題;採訪現場 錄音後轉成文字稿;分配段落各人進行潤飾、

校對,不單實際採訪,也體驗團隊合作,十分 寶貴。

過去20年多次參加神國文字營,觀察到同

學們在營會結束後,仍經常保持連繫,切磋硺 磨,彼此激勵。求主賜我們熱情繼續筆耕,以 誠意與汗水,烹煮一道道心靈的佳餚,讓受眾

得滿足,傳播主恩與美善!

意和時間就是祕方。只有在米飯和菜餚中的 誠意、汗水,才能醞釀出真正健康美味的飲 食。」用心的編輯才能讓讀者身、心、靈都得 益處。

在這裡,我有機會採訪《神國》雜誌創辦 人高俐理。她的美是從裡而外所散發的光芒, 是基督的馨香;每一個決策,都會看到基督的 愛及手牽著她走。看到神的脂油滿滿滴在她的 路徑,讓我只能把讚美歸給主!

◈楊嘉惠

五天四夜的編採營

在溫馨的氣氛中結束,

來自不同地方的學員都捨

不得離開,短短幾天,彼此有

了更深的了解。正如蘇文安老師所說:「以文 會友:尋見文字事奉上互相鼓勵的好夥伴。」

在我的生活裡,寫作是為了應付考試,

編輯是出版社的事情,從來沒接觸過寫稿和編

輯。直到來了編採營,神打開我未曾見過的寫

作世界……

在這裡,蘇老師強調編輯必須具備的內 在,就是先和神建立關係。他用主廚準備的滿 漢全席菜單,比喻編輯的策劃和構想。藉由韓 劇《大長今》鼓勵學員,「做菜沒有祕方,誠

在這裡,我看到兩位神國的年輕人,一大 早起床就為學員做早餐:煎得剛剛好的蛋、香 醇的咖啡、創意利用食材的炒飯……。學員飽 足了去上課時,還要做飯後的清理。他們最早 到,最晚走,臉上充滿笑容,全程忠心服事。 我看到神自己正在裝備下一代成為神國精兵! 在這裡,神兒女學習寫你我和神的故事, 給信與不信的人看;用創意和生動活潑的方 式,記錄並傳揚神在你我身上的恩典。正如蘇 老師所說「心中有神,目中有人」,編者和採 訪者的筆,將成為美好的管道,為主寫下真實 故事,榮神益人!

文字工作的重點不是「字」, 而是「人」

◈陳張敏娜

蘇老師說:「何謂

目標?就是附有期限的

夢想!沒有期限的文字工

作,難以達到目標,所有的事

工將會是遙遙無期。」對此我深有同感! 編輯使用面非常廣泛,不只限於文字, 也適用於日常生活、人際來往。信惠老師說:

「編者會遇見各種有才華的人,他們透過文字

神國家人 Kingdom Families 64︱
在這裡,我看到……

與編者連接,如何鼓勵他們找到自己的路,就 是編者的責任。」敏雯老師說:「我們的聆聽 就是給人的祝福;編輯文稿要有恩典。」

在營會裡認識到「團隊」的重要性。一 向習慣單打獨鬥的我,正在學習團隊精神。這 次得與四位同工一起配搭採訪,共同編輯採訪 稿,親身體驗到了團隊的力量!編者也要經營 人脈關係。文字是「人」寫給「人」看的;文 字工作的主角不是「字」,而是「人」。這是 我不曾想到的。我喜歡文字事奉,就是想避開 與人接觸來往。通過這次編輯採訪營,帶給我 新的觀念,新的突破!

樂園的學習經驗

◈林理珍

樂園(Paradise)是 我嚮往的地方,也是我 安靜休息,重新得力的祕 密花園。這片土地充滿了愛和

傳奇,而 KRC 的營會就選在這裡舉行,我怎 麼可能不來?

這次課程十分緊湊,讓我佩服講師用心良 苦,恨不得學員們都能夠馬上學到所有一切的 招式。

我來自多代基督徒家庭,深刻體會一生最 重要的,莫過於把信仰和信心活出來,代代傳 承。佩服蘇老師,竟然能夠把基督化家庭的信 仰傳承整理出來,成為博士論文,又出了一本 書,讓更多家庭也能蒙福。

敏雯老師帶查經令我大開眼界。她用很短

的時間,分配學員唸出不同的經節,就把馬可 講得神氣活現,彷彿他就在我們中間。也讓我 知道:馬可和我們一樣,都是很平凡的人,但 是遇見神以後,一切都不一樣了。

信惠老師像是總教官催著要準時上課, 嚴格控管中,又不失溫柔,不知她是怎麼辦到 的?她好像雙手萬能,能打理很多事。是從編 輯雜誌培養出的能力,還是訓練有素才能編輯 雜誌?

我從學員身上看到,每一個人都有故事。 希望將來能讀到他們的故事,見證神成就的真 善美。

︱65 2023年春季號.《神國》雜誌71

祢的眼 早已看見了!

蘇文哲 平凡又不平凡的生命路

採訪/王淑斐、沈學書、陳張敏娜、錢文燾 (2022編輯採訪營小組) 供圖/蘇文哲、連品雯

蘇文哲夫婦回顧平凡過往,滿 心感恩;攜手展望未來,喜樂 期待活出不平凡的恩典。

他行過死蔭幽谷,卻得以親眼見主;曾經

自怨自卑,終能突破自我;本是抗拒婚 姻,後喜為人父;原只想獨善其身,卻能服事 眾人。

這一切,都發生在一個出生就帶著特殊印 記,被判定只能活 12 天的孩子身上!蘇文哲 橫跨太平洋兩岸、綿延逾七十載的生命感恩故 事,可以給予我們甚麼信仰、家庭、事奉的深 刻啓廸?

親眼見主

文哲母親懷他時,前期一直有微出血, 幸好後來穩定。他出生時,產婆說嬰孩嚴重兔 唇,不能吸奶又難以呼吸,只怕很難活過 12 天。爸媽不願放棄這排行第五的孩子,陪著經 歷多次痛苦的手術。文哲保住了性命,鼻、唇 間卻留下疤痕,及口齒不清。

平安成長到 12 歲,沒料到突然全身上下

一片片青紫,醫生診斷是白血病,不只皮下出

神國家人 Kingdom Families 66︱

血,內臟也會出血,甚麼都不能吃,連喝水也 要盡可能避免。兩、三個月內只能靠打營養針 續命。

一天傍晚,文哲軟綿綿地躺著,母親坐在 床邊對他說:「從小都是爸媽為你禱告,講聖 經故事給你聽,你是透過父母來認識上帝。現 在面對這麼大的困難,你自己向上帝禱告,和 上帝面對面,懇求祂來救你。」

文哲當晚就迫切向主呼求,為得醫治禱 告。不到兩個禮拜,這些紫斑就一點一點消 失,漸漸地可以喝水吃東西,出乎醫生的預 期。文哲體認到,上帝是那麼真實,真實到可

高中畢業前,又因不明原因患了嚴重眼 疾。兩個多月中只能自囚暗室,不能見光。面 對失明的威脅,文哲和家人同心禱告,上帝再 度奇妙地醫治,也沒有留下一根「刺」,讓他 的眼晴至今仍可勝任改稿、編輯。

誠如約伯的頌讚:「我從前風聞有祢,現 在親眼看見祢。」屢次的病痛,讓文哲自己與 神面對面;親身經歷神醫治的大能,也成為他 人生的轉折。此後文哲身體一直很健康,只是 嘴巴缺陷,仍是他難以擺脫的陰影。

突破自我

因為講話不清楚,在學校難免受同伴排 斥,讓童年的文哲不能接受自己,心中常怨歎 為何上帝給他這樣的缺陷。

13 歲那年,文哲去聽媽媽在臺南市婦女 聚會中的短講。蘇媽媽引用了詩篇139篇15-16 節:「我在暗中受造,在地的深處被聯絡;那 時,我的形體並不向祢隱藏。我未成形的體 質,祢的眼早已看見了;祢所定的日子,我尚 未度一日,祢都寫在祢的冊上了。」

當她以臺語一字一句朗讀,經文就像鑰

匙,打開了文哲的心門,頓時安慰如陽光湧 入。文哲告訴自己:我在母腹時,上帝就認識 我;我的缺陷祂都知道,也在祂的允許中,我 要欣然接受。此生在上帝手中,天生我才必有 用,不需要再自卑。

大學畢業後,手足都在外地工作、求學, 只有文哲留在老家幫父親經營西藥房。此時校 園團契臺南地區負責同工邀請他擔任高中團契 輔導。

他從沒有想過自己可以帶領別人,成為別 人的幫助。面對服事的機會,即便沒自信,但 深知學生事工的重要,不敢拒絕。他發現學生 能接納他講話不清楚,靠著主也能幫助、培養 學生,帶他們傳福音。文哲的鬱悶得以紓解, 以自信和歡欣,投注心力於建造學生的靈命。

當年參加團契的學生,有的成為教授,有的成 為傳道人。 此後他回到從小參加的太平境長老教會, 帶領四、五十人的青年團契,並接任臺南畢業 生團契主席,與當地初中、高中校園團契輔 導,一起接受裝備,拓展學生事工。

詩篇經文和投入服事成了文哲生命轉折的 關鍵,他真正突破了自我,走向人群,也踏上 神為他預備人生的下一階段。

喜為人父

文哲留守臺南老家陪伴父母,轉眼十年過 去了。媽媽認為他很可能會一輩子單身,常常 教他做飯和料理家務,他自己也覺得沒有女孩 子會願意嫁他。1983年,已定居美國的二哥文

博為他辦了綠卡,來到美國加州。

第一份工作是為當時在美國約十萬名 從國外來的醫師,找尋醫院或醫學機構的研 究工作。有兩年之久,文哲因職務所需,常 駐位於美國西北的愛達荷州波夕市( Boise,

︱67 2023年春季號.《神國》雜誌71
以觸摸。

1. 蘇文哲出生時唇上帶著特殊印 記,但在父母悉心照顧陪伴下, 得以順利成長。

2. 蘇文哲原抗拒婚姻,終於在家人 禱告鼓勵下,於 1986 年和郭麗 婷踏上紅毯,共組家庭。

3. 透過使者書房營運和出版業務, 蘇文哲服事了許許多多有心進深 的信徒。

4. 如今蘇文哲與郭麗婷已升格為 祖輩,繼續信仰傳承。(攝於 2021年11月)

Idaho ),過著貨真價實的「單身」生活。獨

處異域,沒有媽媽的起居照顧,兄弟姊妹的熱 閙相處,教會服事的歡迎肯定,他深感孤單, 開始動了想結婚的念頭。「那人獨居不好」,

他算是深刻體會到了。

1985年底,文哲返鄉探望爸媽,殊不知兩 老已為他的婚事提前部署。媽媽對他說:「有 個女孩很敬虔,很愛主,你去看看。」原來老 人家很欣賞這位在教會當幹事的女孩,也把文

哲幾篇敘述自己從出生到美國生活的心路歷程 見證交給女孩。女孩讀完見證,心中猶豫,起 初婉拒見面。

文哲回到老家,受邀去她當幹事的教會青 少年團契分享時,女孩坐在台下,發現與她想 像的完全不一樣!他並不陰暗、悲觀、體弱, 卻是健康、陽光、自信、認真、風趣!於是答 應見面認識。

第二天,兩人的會面融洽,在各自心中留

神國家人 Kingdom Families 68︱
1 2 3 4

下好印象。文哲深知這位叫麗婷的女孩,就是 自己心目中的佳偶 既與父母相處得好,很

會關心人,又會帶領教會團契,辦各種社區活 動,善於處理大小事情。文哲在臺南停留不到 十天,就和麗婷互許終身,承諾半年後迎娶。

一回到天寒地凍的波夕市,文哲的心漸漸 冷淡,竟轉念想著不一定要結婚!將近半年, 他只寫過三封信給麗婷。

大洋彼岸,蘇家兩老一直與麗婷保持聯

繫,邀請她主日一起去教會敬拜,對她疼愛有 加。蘇媽媽還把拿手菜,和為人妻、為人母的 理念、經驗,都傳給了麗婷,完全將她視為兒

媳婦來培育。

麗婷也喜歡在注重聖潔,強調悔改認罪的 教會敬拜。對於長輩傳授的待人處世,也歡喜

受教,覺得自己靈命幼嫩,能得到長輩諄諄教 誨,何等有福!她心裡認定文哲就是未來的丈 夫,一面學燒菜,一面等著良人回臺迎娶。

家人催婚,文哲卻無反應。幾次與加州 的弟弟文安長談,才發現他深藏的自卑又冒出 來了。文哲心知裂顎並非出自遺傳,但實在擔 憂孩子是否會健康。蘇家全家再次倚靠信仰之 力,同心為他越洋跨州禱告。他終於走出陰 影,如期返鄉迎娶麗婷,完成終身大事。註

婚後來美,隨即回應已在基督使者協會 (以下簡稱使者)服事的三哥文峰召喚,奔赴 賓州樂園鎮,負責使者書房的營運。

小家庭就要迎來孩子,文哲仍憂心裂顎會 遺傳,麗婷卻毫不擔心,懷孕期間天天都很高 興,覺得懷孕是很美很美的事。兩個兒子相繼 健康出生,文哲這才鬆了口氣。

孩子開始上學,麗婷忙著為他們穿戴衣 帽,文哲就負責做早餐,為孩子祝福禱告,十 數年如一日。孩子小時候,麗婷送他們上暑期

聖經學校( Vacation Bible School ),一週一

家教會,一個暑假安排七八家之多。孩子九歲 時,麗婷開始到使者書房上半天班。在各地營 會展售書籍,總是全家出動。文哲麗婷藉此聆 聽講座,孩子也參加活動,從小認識主、學習 真理,在牧者和弟兄姊妹環繞中長大。

兩個兒子性情不同;老大溫順,老二個 性較強。他們都參加越野長跑( cross country running )校隊。沒想到一次老二和幾個隊友 犯了錯,被罰半年不能參加校隊,並延遲半年 才能考駕照。老二在那半年中處在低谷,他們 夫妻同心,一起扛過來,沒有責罵,就全家人 陪伴,直到老二恢復自信,回到正途。

文哲承續父母家庭祭壇傳統,天天與孩子

一起禱告,同享喜樂,同擔苦難。現在兒子均 已成家,至 2022 年已有五位健康的孫輩,也

參與使者營會的服事,甚至成為負責策劃的同 工,讓文哲很感恩。

原本抗拒婚姻的文哲,如今和麗婷共建美 滿家庭。有了穩固的後盾,他們得以投注心力 經營使者書房,神也藉由他們的忠心,賜福許 多人。

服事眾人

使者書房是80年代北美第一家以郵購為主 的華人基督教書房。當時書房面積很小,只有 兩個房間大,沒有電腦,都是手寫單據,直到 90年代才開始數位化的單據紀錄及庫存管理。

2001年,一位愛主的弟兄奉獻經費,讓書房擴 建成占地 5,000 平方英尺的發行中心,服事的 範圍也從北美迅速擴展到世界各地。

後來北美各地陸續成立了華人基督教書

房。有的書房資源較少難以維持,文哲就特意 扶持他們,傳授經營理念、方法,讓這些小書 房更有效地服事當地教會和信徒。隨著使者校 園、差傳、培訓、營會等事工迅速擴展,文字

︱69 2023年春季號.《神國》雜誌71

事工的需求更顯迫切。於是文哲開展了出版事 工,麗婷仍專注書房每日的營運。

自 2000 年代初,使者書房至今已出版

超過一百本精彩好書,其中本會創辦人高 俐理翻譯、本刊總編輯蘇文安編審及命名的

《標竿人生》(Purpose Driven Life, by Rick Warren ),在全球發行遠超過500 萬本。另外

也出版聖經輔導【蛻變】系列,以福音為中心

的系列套書,門訓研習課程,以及蘇文隆牧師

的屬靈領導、教會管理叢書等等。

就算不是由使者發行,文哲也樂意幫助

文字人,在彙整作品出書時提供專業建議,包

括《神國》雜誌資深記者廖美惠的《飛越人 生》。

過一萬名信徒,服事超過五百家教會。麗婷多 年來站在第一線接聽電話,不僅接訂單,還細 心推薦不知買甚麼好的書客,找到最合適的書 籍。這可不單是對業務熟悉,更是給有心進深 的信徒,最親切的鼓勵。

因著大環境的轉變,再加上疫情衝擊, 近年北美地區不少書房業務明顯萎縮。但上帝 供應,團隊也堅守崗位,使者書房仍能穩定營 運。2023年初退休的文哲表示,仍會繼續關心 使者書房,提供協助。他還計畫參與蘇家五兄 弟要一起開展的家庭信仰傳承事工,盼能從這 代到那代,傳揚上帝奇恩。

平凡的生命,不平凡的恩典 揭開人生新篇章之際,蘇文哲回顧過往, 不禁為所經歷上帝種種超能力作為,感恩再感 恩:一個出生就帶著特殊印記,被判定只能活 12天的孩子,安然成長,結婚生子,夫妻同心 建造美滿家庭,在福音機構服事逾卅載;他所 認識的,無論是華人還是美國人,都尊重他, 欣賞他;他的盡責努力,祝福了許多人。

▲ 文哲與文安兩兄弟,是文字和家庭信仰傳承服事的 夥伴。

若說文哲二十多年的出版服事有甚麼

遺憾,就是未能為華人教會界找到如華理

克( Rick Warren )或提姆•凱勒( Timothy

Keller )那般影響力的牧者兼作者,能激勵信

徒的生命建造、神學思考,與對神話語的認識 和喜愛。神行事奇妙難測,文哲仍期待在有生 之年,看到這樣的華人信仰領袖出現。

文哲和麗婷三十多年來,以「忠心服事眾 人,天天為主而活」的心志,喜樂地服事神, 以及每位親自來到書房,或通過電話、網路購 書的人。書房每年寄出超過十萬本書,服務超

文哲幼年祈願沒有兔唇,能清楚說話, 但成長過程中,他體會神給的印記,有祂的目 的,有祂的安排。多年前母親在台上誦讀的經 文,成了他生命的注解 神的眼早已看見這

似乎平凡的生命,揀選、造就、帶領,為了彰 顯祂的榮耀。

文哲期許自己以「無能的大能,無用的大 用」,繼續為主所用,因著神的賜福,相信平 凡的生命亦能活出不平凡的恩典。

註:關於文哲和麗婷如何在父母和手足,於太平洋兩 岸雙管齊下締婚的詳細經過,請參閱〈蘇老五 「娶某」記〉(http://taiwaneseamericanhistory. org/blog/ourjourneys225/)。

神國家人 Kingdom Families 70︱

神國 鄰舍

Kingdom Neighbors

耶穌說:「你們給他們吃吧!」門徒 說:「我們不過有五個餅,兩條魚⋯⋯」 (參考路加福音9:13)

世人如沒有牧人的羊,需要聽到福音, 認識主耶穌。然而我們可以拿甚麼給他們? 從本期的文章,可以看見

當教會與社區攜手 ,或許就能讓影響 生命的事工走出教會四牆,走進社區「地 盤」;

高莉娜把自己過去的缺失,轉化為祝福 他人的起點,從破碎中綻放恩典花朵; 機構與教會都體會到社區的需要,聯手 以自己的長項,整合資源,牧養生命; 文字到得了的地方,是龐康妮以有限的 語言,傳遞帶著神無限能力的福音。

你我手中有甚麼?如何滿足遠近鄰舍的 需要?或許就從一句問話開始:需要甚麼幫 忙嗎?

當教會與社區攜手 美國賓州庫茲敦綠洲課輔事工的實證

採訪/呂邁飛(Matt Reffie) 譯/林雨

教會做計畫時,可曾因陷入自己的理想和

假設而停滯不前?

記得過去當我為了大學校園事工聯絡附 近教會,邀請他們支持時,聽到類似以下的回 應:「哎呀,我們曾經想為那個學校的學生做 這個那個,但他們沒興趣。」很遺憾的,那家 教會的學生事工就此打住。

教會假設他們不需要離開長執同工會議 室,就可以在諸多服事項目裡,再增加一個給

這個或那個群體的就好。然而教會實在需要避 免陷入這樣的模式,才能健康運作。

這次 Project Arctos (本刊英文事工)的 採訪對象,便是本地教會在事工的異象和計畫 中,走出四牆,與社區合作的實證,顯示攜手 服事的力量和果效。

綠洲( Oasis ) 1 ,是在美國賓州庫茲敦 ( Kutztown, Pennsylvania )的一個課後輔導 事工。基石教會( Cornerstone Community

神國鄰舍 Kingdom Neighbors 72︱

Church )的何林牧師( Nathan Herrlin ),是事工成形的關鍵;明

燈教會(Beacon Church)的馬尼諾 牧師( Paul Mannino ),則領導事 工日常運作。

期盼藉由他們兩位的分享,你 我可以看見神在教會中的作為;祈 願這篇報導能激勵更多基督徒為教 會和社區搭橋,組織類似事工,以

夥伴關係祝福社區民眾。

社區迫切的需要

背景:濫用類鴉片( opioid )危機已經重擊庫茲敦

社區裡的青少年,公共電台(National Public Radio,簡 稱 NPR)報導2,這些藥品已侵入原本最不可能有這樣問 題的地區。遺憾的是,庫茲敦地區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墜

入藥品濫用的黑洞,情況嚴重到在兩年內有六位學生死 於海洛因使用過量。在此強調:開啟與社區領袖對話是 關鍵的一步。這的確會占用牧師處理教會內部需要的時 間,但相信服事社區是教會整全服事的一部分。

Project Arctos:是甚麼促使綠洲事工的形成? 何林: 2014 年,基石教會的牧長邀請社區領袖共進

午餐,對像我們教會這樣一個非營利組織如何服務社區 的特定需要,聽聽他們的意見。當天得到響亮一致的回 答:為青少年學生提供放學後的活動。

何林 ( Nathan Herrlin )住在賓州 庫茲敦,自 1999 年起加入基石教會 牧會團。他同時擔任「強健庫茲敦」

(Kutztown Strong)董事,致力強化 下一代決心抵擋藥物、酒精的濫用。他 的心願是把耶穌帶進社區。

幾個禮拜後,當地學區召開了小鎮會議,商討濫用 類鴉片藥品的危機。會議中提出的呼求之一,便是成立 青少年中心。我們視此為印證:服事青少年的方向是對 的。那年春季,我們在社區圖書館做了為期兩週的實驗 活動;新學年開始,綠洲就誕生了。此後不斷成長。

Project Arctos:如何得到社區的支持?得到甚麼成 果?這些支持後來還有甚麼發展?

何林:社區圖書館讓我們免費使用會議室;學區讓

我們在學校透過發傳單、每日的廣播、郵件,以及家長 會議,宣傳綠洲的服務。學年之初,中學校長還親自護 送一群學生走到綠洲,加入活動,讓他們在頭幾天裡覺 得自在一點。

因為時機對了,我們就能從學區和社區得到有力的 支持。此後幾年運作下來,社區和家長對我們的信任也 跟著增加。

馬尼諾(Paul Mannino)為賓州庫茲 敦居民,自2015年起在此地牧養教會。 他也擔任綠洲事工總幹事,並參與創立 明燈教會,要把世界的光 耶穌,帶 給大學生、年輕家庭,和心智青春的 人。

事工開始兩年後,我們的經費足以向鄰近教會租用 場地,讓學生更有地利之便。我們覺得,在綠洲創始期 使用非教會的中立地點比較好。待稍具規模後,改以教 堂為活動地點,攔阻就會小一點。

2023年春季號.《神國》雜誌
受訪者

馬尼諾 :這點我同意。綠洲後來以鄰近 教會作活動地點的攔阻沒那麼大,因為多年來

他們已經在學校系統和社區中,建立了「街頭 信用」。今天,我們的義工團隊來自當地的五 個教會,還有另一個教會在財務上支持這個事

工,這實在太酷了!這實在是團隊的力量!

我過去是個青少年牧師,也曾試過和學

區建立穩固的連結。從我的經驗來看,綠洲能

得到這些學校這麼正面的支持,根本就是個奇

蹟。當我和學區監督在六年級的入學典禮上,

肩並肩一起發傳單時,開始意識到這個學校/ 教會的關係有多麼不尋常。

孩子可以安心來這裡

Project Arctos:

綠洲每日、每週的活動都有哪些?

何林:綠洲的對象是6-12年級的學生,歡

迎國、高中生來這裡,閒聊、玩遊戲、做功 課,或是跟關心他們的大人說說話。每個禮拜 來這裡的義工都一樣,所以能跟學生建立信 任,學生也願意跟我們分享他們的生活與經 歷。偶爾會談些關於屬靈的話題,但不是每 天。從2022年起,我們會每月舉辦一次「綠洲 下課後」(Oasis After Hours),希望能有比 較直接的信仰教導和對話。

Project Arctos: 請分享幾個印象深刻的

故事。神如何透過這個 事工做事?

何林:對我而言,最大 的成就是教會以非常實際的 方式服務社區,社區看我們 提供的服務很有價值。

綠洲已經進行了幾年, 見到一群十年級的男生,當 初來綠洲時還只是六年級 生,現在仍然喜歡來綠洲。

我們建立的關係和信任是無 價的。

大部分來綠洲的學生,

▲ 開始「綠洲下課後」,是為了能與學生有較直接的信仰教導和對話。

不會稱自己是跟隨基督的 人;多數學生跟教會沒有任 何關係。所以義工們能跟他 們談的屬靈話題,是他們無 法從別的地方得到的。當學 生失去了父母,我們陪著他 們哀傷;我們也在學生爸媽

神國鄰舍 Kingdom Neighbors 74︱

離婚時,成為安定、關懷的處所,陪伴他們走 過家庭關係破裂後的混亂期。

馬尼諾:能遇到這群十年級鐵粉男生,的 確讓人興奮。但是想到能在新的一群六年級孩 子身上產生的影響,同樣激勵人心。我知道來 當義工的牧者,都跟孩子們建立很好的關係,

甚至延伸至一般安排的活動時間之外。我們開 始看到學生來教會。我已經跟一個剛來綠洲沒 多久的小子約好去吃漢堡,這是應他媽媽的請

求,要跟他談談受洗的事。

採訪省思

• 與社區合作:從目前的大環境來看,很難想 像教會可以從學校或其他社區組織得到信 任和支持,因為他們總是擔心教會的目的 是要人信耶穌,或是怕違反「政教分離」

(separation of church and state)。然而這 是實際可行的,或許只需要踏出第一步,在 社區的「地盤」上開始。能與其他教會協 力,就算不容易,卻可有很大幫助。

• 各種需要如何面面俱到 :在思考社區事工

時,請留意綠洲所提供的簡要服務範疇

青少年課後活動。教會的確希望更多孩子認 識神,但選擇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額外加

上「綠洲下課後」來做,好讓綠洲持守初

衷,滿足社區原本的需要。畢竟無論學生們 來自甚麼樣的宗教背景,或者對宗教有沒有 興趣,綠洲都是為了讓孩子們在沒有條條框

Project Arctos:

事工有甚麼需要?遇到甚麼挑戰?

何林 :對我們來說,要在綠洲平時輕鬆 玩樂的環境,與滿有屬靈意義的對話間築起橋 梁,仍是個挑戰。我們心裡實在想要這些學 生,能從耶穌那裡找到靈命的安穩和醫治。

馬尼諾:我們需要在學生來到綠洲時,有 更多義工跟他們互動。這是很大的挑戰。 (原文刊登於英文單元 68 期, The Church as Community Partner: The Oasis After School Ministry in Kutztown, PA。)

框的課後時間,有個安全的地方,自在地作 孩子。

• 教會與社區的融合:回想我在青少年時期, 當地教會和我的學校並沒有很好的連結。想 想:你的教會跟當地學校有沒有任何正式的 關係?你或是教會牧師,會以任何形式跟沒 來教會的孩子見面、談話嗎?

除了在庫茲敦擴大「綠洲下課 後」,馬尼諾牧師正尋求和鄰近的福立林 (Fleetwood)合作,看看是否能在那個地區 開始另一個綠洲。

任何服事都會遇到挑戰,但你是否有可 能在自己的社區也開始類似綠洲的事工?或 許你所在之處有別的迫切需要,是社區樂意 跟你合作的項目。能否考慮開啟和地方領袖 的對話?下一個具影響力的事工,說不定就 始於一句:需要甚麼幫忙嗎?

註:

1. 欲進一步了解綠洲事工,請上網站: https://kutztownoasis. org/。

2. 公共電台報導:Block, Melissa. A Small Town Wonders What to Do When Heroin Is ‘Everywhere’ by Melissa Block, March, 2016. (https://www.npr.org/sections/health-shots/2016/03/12/469954366/ a-small-town-wonders-what-to-do-when-heroin-is-everywhere)。

記者簡介 呂邁飛 ( Matt Reffie )自稱是「流動」基督

徒,事工主要是遊走在各社區中,常與邊緣基督 徒相處,對他們有負擔。喜愛認識新朋友,熱 切地想幫助人與神建立個人、實在的關係,認為 神的國度非常多元化。主要服事青少年和大學 生,且是教會執事。目前是KRC全職同工,負責

Project Arctos的社區聯絡。

2023年春季號.《神國》雜誌

從破碎中

綻放恩典花朵

美國福音證主協會 美滿家庭事工

高莉娜傳道專訪

採訪/楊薛菁

受訪者

高莉娜傳道,曾為中

國科學院青少年心理

健康教育與心理諮詢治 療研究生;完成達拉斯

神學院基督教研究碩士; 目前修讀教育事工博士。

現任美國福音證主協會社區

福音親子事工主任; 青少年生活教育講師。

致力推動建立 和諧、愛主的 家庭親子關係。

梢,幾片殘葉在枝椏間簌簌顫動。兒子的聲音透過話 筒低沉迂迴,盪入她的心門。喉頭的話哽住幾秒:

「愛呀!肯定愛,哪有媽媽不愛孩子?」電話那 頭的沉默宛似亙古未生的大地,緩緩地迸裂出一點聲 響:

「妳太虛偽,我從未感受到妳的愛!」猶如腦門 上的一記驚雷,將她整個人轟成碎片。

「媽媽,妳愛我嗎?」深秋的窗外懸著一輪清冷的孤月,寒風吹過樹
76

一雷驚蟄

現在的高莉娜傳道,明媚清朗,當她娓娓

訴說那個驚心動魄的夜晚,眉宇間只有生命沉 澱後的坦然。

「我九歲就沒有母親,跟著父親和繼母。

成長背景使得我認為,孩子只要吃飽、穿暖, 送去受教育,自然就長大了。」

「為了讓兒子有好的教育環境,年幼就送 他去杭州和大伯一起生活。10歲時,我和他父

親離婚,之後再婚搬到另一個城市。到他 15 歲,突然變成叛逆少年,喝酒、偷竊、逃學、 打架、離家……。轉變似乎突然,但回頭看是 必然,因為我忽略了家庭和親子教育。」

莉娜回想那個帶來覺醒的夜晚,兒子喝了 酒,站在酒店頂樓,決絕中撥打了關鍵電話,

是傾訴也是抗議:

「我是讓大家不省心的孩子,如果此刻從 這個高樓跳下,不存在就不會成為負累,妳和 我爸的日子是不是比較好過?」

字字揪心如五雷轟頂,她在震驚中懇求:

「請聽媽媽說,無論你現在的感受有多

傷心絕望,要相信 不管發生甚麼,你在我 心裡的重要性,都無可取代。如果這一刻你跳 下,我的人生將萬劫不復。若覺得我虛偽,那 我就承認。可不可以退後一步?給我一個機 會,讓我們重新開始?」

「真的嗎?」兒子喃喃輕問。

「是的,肯定可以!請給我機會。」

那個寒冷的夜晚,高莉娜的人生被震醒。

仔細回想孩子成長的15年,自己做了甚麼?兒 子說她虛偽,她必須承認;當年出於愛之名, 把他送走,以便追求事業的成功,用金錢彌補 養育的缺失。

神以困難推動我 15年的歲月如何重來?

莉娜是第六代基督徒,卻不知道基督徒 家庭該怎樣養育孩子。為了兒子,她開始學習 各式各樣課程,心理學、父母成長……。直到 上了以聖經真理為基礎的《 6A 父母》培訓課

程,才真正明白問題的癥結,也同時感到錯失 多年的遺憾。

神藉著一位老師提醒:「做正確的事,何 時都不晚!只要願意開始。」

從那刻,她緊守對孩子的承諾,發現問題 並努力修正,去學習、去愛、去互動。彼此的 關係逐漸修復,孩子也成長了:從倒數第一, 到高考(大學)那年,已成了全班第一,並考 上大學。

這段經歷讓她體會到:只要父母一點點 改變,學會愛孩子,就能給孩子成長的動力, 「看到神在我身上的工作,也看到孩子的改 變,帶給我極大的信心。」

同時她發現,為甚麼一起上課的父母,有 這麼多人在親子關係中掙扎?「之前以為只有 我,養孩子養到這個程度,後來發現,身邊全 是這樣的人。」

她跟神許願:「既然祢讓我見到祢在我孩 子身上的奇妙作為,也看到身邊人的需要,我 願用一年的時間去陪伴其他家庭。」於是她開 放家庭,邀請鄰居朋友一起學習如何作父母。

「剛開始是女兒幼兒園的父母們,大家

一起學習,六週一期。到第二期,他們就把朋 友領來,第三期是他們的朋友介紹朋友。第四 期口耳相傳,來我家上課的是誰,我都不知道 了。」當中有位英文學校的教師,眼見高莉娜 家已坐不下,就提議她到學校開課。

「我很感恩,在這個過程,不知不覺神成 就我,找到人生新方向。神以困難推動我,看

︱77 2023年春季號.《神國》雜誌71

到別人的需要,然後讓我跟著這個領受和感動 走。」

以破碎來服事

從 2010 年開設父母成長課開始,因為需

求太多,高莉娜始終無法停下。六年後突然意

識到一個瓶頸 對真理知識的匱乏。

「神把傳遞福音的想法放在我心裡,如果

我對福音不清楚,就無法向人解釋福音。再加

上教學四、五年後,我發現自己已傾注所有, 內在空了,所以想繼續接受裝備。」

神在這時呼召,那年她 40 歲。當時只想

讀神學院,補充知識,好在教學的路上繼續服 事,並不想當傳道人。然而國內沒有合適的神 學院。剛巧2016年中國宗教政策最開放,她因

此得以前往達拉斯神學院接受裝備。

畢業時,莉娜遇到第二個瓶頸。 2017 年 後中國宗教管理丕變緊縮,傳道人很難在國內

服事。 2019 年,出版許多家庭教育書籍的美 國福音證主協會(以下稱美國證主),正尋找 一位能把材料、資源推廣到各教會的同工。於 是,她留在美國,於實習結束後在美國證主開 展家庭教育事工。就在她對服事有點信心之 際,疫情開始,全世界似乎停擺。

「那時我想,怎麼辦?親子關係的掙扎 矛盾,因居家防疫而變得更易衝突。於是,我 的教會達拉斯柯林郡恩友堂,就和美國證主以

Zoom 在線上合辦【破解青春期密碼】系列課 程,教導父母如何與青少年相處。」講座辦了 八個星期,深受歡迎,從此開啟網路服事。神 大有能力,總能帶領她跨越瓶頸,激發成長。

「感謝主!我已被神纏裹、修復,才有能 力來分享、陪伴人。」高莉娜誠摯的眼神閃閃 發光。「雖然已從神學院畢業,但感到服事極 其挑戰,我向神訴說:我甚麼都沒有,怎麼服

事?神回應:就用妳的破碎來服事我,我會讓 每一個碎片都開出恩典的花朵。於是,我拿我 惟一擁有、可用的過往來服事。因為經歴極致 的貧窮,才能體會神極致的豐富。」

神能挽回一切

在中國,高莉娜讀到的許多親子教育書 籍,皆由美國人撰寫,便以為美國的基督徒家 庭,鮮有親子問題。來到美國,在各個教會實 際接觸後才發現,北美的華人父母多為第一代 基督徒。他們信了主,理念在腦子裡,但「生 活在左;信仰在右」,怎麼都連不到一塊。她 看見服事空間,能幫助弟兄姊妹連結信仰與生 活。更重要的是,希望對下一代有真正的信仰 傳承。

她說:「在北美常聽到下一代的信仰流 失。很重要的因素,是父母沒把基督的生命活 出來;沒有活出那個榜樣。」

她認為,孩子 11 、 12 歲之前的信仰是情 感、習慣上的;到了青少年,信仰才經過驗證 和理性分析。也就是說,國高中階段,如果孩 子體驗到信仰的真實,他們更能建立與神的關 係;離家上大學或就業後,才會繼續持守。父 母在這個階段的教導尤其重要。

「不過,即使錯過也別灰心,擺上信心, 因為我們的神能挽回一切。我家老大也一樣。 意氣風發的時候,生活和信仰是分裂的,不會 尋求神;但遇到困難,每天陪他禱告,就能體 會神的恩典大過一切。」高傳道說。

困境是成長的空間。【破解青春期密碼】 系列講座得到很好的回應,讓高莉娜意識到基 督徒父母的需要,於是和美國證主開始思考下 一步。如何更實際地貼近這些家長?於是有了 「美滿家庭事工」(以下稱「美滿家庭」), 目前著重於線上課程與支持小組。

神國鄰舍 Kingdom Neighbors 78︱

她認為「美滿家庭」和其他服事父母事工 的差異,在於以更多時間和父母相談。

「我們在教會聽了許多教導;『美滿家 庭』做的,是陪父母把真理用出來。通過改變 孩子的自我認識,觸動情感,幫他們進入主裡 的理性思考,進而願意改變自己的行為。」

從聖經角度開發的課程包含:第一階段的 「在愛與管教中建立親子關係」;第二階段的 「幫助青少年成長,你準備好了嗎?」每週兩 小時,互動、分享,反思。以各種方式激發父 母思考: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每週課前父母必須分享:這星期做了甚

麼調整?和孩子有甚麼互動?過程是否遇到更 多挑戰?孩子是否變化?……透過不斷學習、

使用和分享,幫助他們自我成長。這個事工的 目的,一是解決困境;二是讓父母明白,困境 是個人成長的空間。生命得到改變,就去教 導、陪伴、幫助別人;這是基督徒生命成熟的 過程。」

「美滿家庭」的理念,不僅傳遞知識,也 是門徒訓練;建造和諧的同時,也讓父母幫助 更多人。

每一對父母都是撒出去的種子

高莉娜提到,許多參加課程的父母,剛 開始驕傲剛硬,覺得孩子太難教養。待課程結 束,態度轉為柔和謙卑,各種關係變得圓融; 更有人課後加入服事,生命和家庭發生反轉。

高莉娜期許從課程得益的父母,成為傳播者,與人 分享資源。圖為父母成長課程中的遊戲時間。 (供圖:高莉娜)

︱79 2023年春季號.《神國》雜誌71

有位姊妹和女兒雙雙罹患憂鬱症,互動 非常艱難。接觸課程後,她發現自己憂鬱的最 大成因,是需要陪伴及信心不足。在父母成長 課程中,讓她獲得陪伴、信心增長,及真理教 導,憂鬱症逐漸好轉。學成後,投入事工輔導

他人,成為帶領同工。先生看到她的改變,也

來上課,後來夫妻都在團隊服事。這對父母雖 然自己軟弱,卻願意服事別人,屬靈的生命得 以繼續成長。

「只要有人願意在恩典中陪伴別人成長, 我們就進行同工培訓,讓生命改變的父母加入 服事。他們像撒出去的種子,在希望的土壤生

根發芽,擴大愛的果效」,高莉娜說。

她也觀察到,華人父母多以孩子的優秀為 傲,卻在孩子出現問題時不知如何處理,覺得

挫敗。她提及:「華人基督徒對聖經真理的教 導並不缺乏,卻少有情感的關顧。經歷親子關

係破碎的父母,通常也面臨夫妻關係的衝突, 背後是更深層的,和神關係的挑戰。『美滿家 庭』致力於情感上更深的接納與陪伴。因為關 顧情感,可以幫助人們理解聖經真理和內容, 重新認識這些挑戰的意義。」

帶著資源進社區

無論大環境如何,家庭關係若能妥善處 理,信仰就能在混亂中前行。健康的教會必定 由許多健康的家庭組成。「在關係中受傷的同 工於教會服事,必須佯裝堅強,個人的軟弱挑 戰無處可說。他們在課程裡發現安全的環境, 可以敞開心胸分享;對生命痛苦的認知可以不

同」,高莉娜感歎道。

為了達到服事全人,她著手編寫兩套課 程,一是《破解青春期密碼》,在網路上讓教 會免費使用;也為之編寫學習手冊,方便成為 主日學或小組教材。另一套《青少年父母成

神國鄰舍 Kingdom Neighbors 80︱
攝影:JHY

長》,從聖經的角度激發父母反思。

她期許從課程得益的父母:「因為是線上課程,我們鼓勵大家成為傳 播者,不管身在何處,哪個教會,若從這個課程得到幫助,就利用平台分 享。若神給你感動,就去從事這個事工。」

原是用來幫助父母的課程,學員中逐漸出現青少年牧者、教會家庭事 工的同工。他們學成回到教會,利用內容成為教導者。高莉娜也預備了同 工帶領及小組學習手冊,目前正進行教學大綱的擬定,2023年開始實驗講

授。她知道單靠自己和團隊,服事範圍和影響力有限,因此期待見到無論 團隊或個人,都能接受訓練成為同工,回到教會使用這套課程,把祝福傳 得更廣、更深。

源源綻放的恩典花朵

從事親子教育十幾年,高莉娜從60、70後的父母,到現在面對00後的 家長,看了五代人的教育,深感家庭教育的需要源源不絕。 她的願景是父母能夠把所信和所行連結,讓因為信仰改變的生命,能 在日常中活出來。我們的下一代能見到真實的信仰,才有可能承續傳遞。 「另一個信仰傳承的願景是:但願我們的課程能翻譯成英文,在有 需要時,幫助生活在多元文化,以英文為母語的家庭,讓他們也能從中 學習、成長。聖經真理亙古不變,可以呼應環境,幫助任何時代背景的 人。」她又說:「期盼同工越來越多,讓世界各地的華人家庭,面對親子 關係掙扎時,可以找到相應的資源。」

曾經,高莉娜傳道一手抓住信仰,一手抓住自己;知道聖經,卻無法 活出生命。

曾經,她在峭壁圍繞中掙扎,卻看到十字架的恩典在絕境顯明。

如今,過去破碎的關係,在神手中逐漸成為夢想的沃土,孕育出自己 和許多家庭再生的希望;生命淬煉而出的事工,一如神的應許:「在每個 碎片,開出恩典花朵。」

︱81 2023年春季號.《神國》雜誌71
美國福音證主 協會家庭事工
美滿家庭事 工介紹視頻
【破解青春期密碼】 系列視頻
欲深入了解,歡迎前往下列網站:

整合資源,牧養生命

整合機構資源和教會事工是如何開

始的?

高:就讀神學院時,母會「達城中華基督 徒恩友堂」很支持家庭事工,因而有機會參與 親子教育講座,事工從未間斷。

在美國證主實習後,轉到「達拉斯科林郡

恩友堂」(以下稱科林恩友),得到當時負責

福音外展的執事和牧師全力支持,把家庭事工

視為社區福音外展,積極推動。我身處教會又

在機構服務,兩者很自然地產生連結。

如何把家庭事工帶入社區?

高:教會每年舉辦大型的家庭、親子教育 講座,以此接觸社區,為事工預備。通常開設兩 班,一班幫助會友成長,另一班針對福音朋友。

非基督徒很難主動走入教會,透過課程可 以把人帶來。以新的小組牧養他們,也讓教會 同工參與課程,關注福音朋友,為他們禱告, 週週關懷。課程結束時,彼此關係已很親密。

這時,鼓勵同工邀請他們參加教會查經和各種 活動。

疫情發生後,讓家庭教育事工的需求更顯

迫切。科林恩友和美國證主聯合,以 Zoom 舉 辦八週教養青少年講座,得到非常好的反饋。

隨後在線上又開了青少年和父母兩班小組課。

能否在做法和策略上提供借鑒?

高:課程期間,每週安排作業,讓父母跟

孩子互動,不談太多聖經,只談從聖經而來的 生活原則。因為實用主義當道,人只接受有用 的東西。親子關係受挫的父母,在課程中體驗

聖經原則的有效性,八週就看到改變。生命影

高莉娜傳道在神學院接受裝備期 間,即致力於家庭服事。進入美國證主 後,連結了擁有資源的機構,和匯聚人 群的教會,積極進入社區。

響生命,當孩子看到父母改變,他們也會願意 改變。

親子問題,通常源於夫妻關係。我們隨 後在教會主日學,開設提姆•凱勒( Timothy Keller )《婚姻的意義》( The Meaning of Marriage)讀書會,促使父母星期天來教會, 並把孩子送到主日學。當時許多福音朋友參 加,達六、七十人之譜。

這個策略看見社區在家庭和婚姻的需要, 把資源帶給人,也把人帶進教會,進而理解他 們的想法和困難。訓練同工聆聽、關懷、陪 伴,而非施壓推動。父母的思想已透過課程梳 理,較能接受聖經價值,福音便像涓涓細流, 逐漸滋養浸潤他們的生命。

請分享回應。

高:除了教會的弟兄姊妹覺得大有幫助, 初期20人的社區福音班,有六位慕道友留下。

其中四位受洗,另兩位仍留在教會,都在小組 服事。

讓我感受最深的,是許多父母上完八週課 程,有了巨大的改變,從剛開始的憂憂傷傷, 到結業時,對教養充滿信心。90%以上的人,

在學習過程中,和孩子的互動緩和許多。當他 們看見改變,就回到教會或社區,把課程推薦 給更多人。所以美滿家庭事工,雖沒有特意推 廣,卻總在加額增收狀態。

聖經真理可以改變生命。當教會與機構聯 手,整合資源進入社區,便可牧養更多生命。

記者簡介

楊薛菁,曾任廣告公司企劃文案、高中國文教師,來美後 參與當地中文教育工作。希望藉由文字,讓更多人認識福 音,使天國價值觀廣傳。

神國鄰舍 Kingdom Neighbors 82︱

文字到得了的地方

文/林敏雯

詞彙限制不了福音 南佛州華頌市( Hobe Sound )的一幢平房裡,龐康妮( Dr. Connie Palm)坐在電腦前,斟酌著所用的每一個字。她的任務?以國

際英文(International English )寫出福音小冊。這套1,500個字彙是最基

本的單詞,通常用來幫助人學習英語。康妮是教育學博士,擔任過基督教學校校長,聖 經書院教育系主任,是英文老師的老師,由她來寫,再恰當不過了,不是嗎? 負責福音出版事工(Gospel Publishing Mission)的泰勒(Joe Taylor)牧師,想要 出版雙語福音小冊,讓宣教士帶著前往不同國家,一面教英文,一面傳真理。當他邀請 舊識龐康妮加入寫作班底時,康妮起初婉拒了。她的理由?「我不是作家;還有比我更 有資格的人。」

泰勒鼓勵這位曾與丈夫龐衛道博士(Dr. Edward Palm)在臺灣宣教、牧會十年的 教育家:「別擔心。妳努力寫,我們就努力傳(福音)。」

神的真理浩瀚,限制只能用1,500字,真能把福音講清楚嗎?康妮學識淵博,寫作 時卻不能超過這些詞語,好似把整個圖書館的藏書,硬塞進一個書架,做得到嗎?在眾 人禱告中,康妮跨出信心的一步,雖然限制重重,但真理和學識不打折、不省略,反倒 是精煉。

於是, 2004 年出版了《神真是我的父親嗎?》( Is God Really My Father? ), 2005 年翻譯成中文,至 2023 年,已發

行西班牙語、海地語、俄語,以及阿 拉伯文的雙語版。

此後,康妮繼續執筆,陸續寫出

《 101 個聖經故事》( 101 Stories of the Bible )、《守候奇妙》( Waiting for Wonder)、《羅勒熊》系列(Basil Bear Series)。泰勒牧師也實踐承諾,

不斷找人翻譯、發行,藉由不同管

83

道,把書送往天涯海角。

一位宣教士分享,當地信徒協助分送了逾

8,000本《神真是我的父親嗎?》,其中約1/10

決志信主。若是收到書的人再轉送,相信能讓 更多人認識福音,接受耶穌為救主。

2012 年倫敦奧運期間,福音出版事工召

集一批義工,在賽場旁的大街小巷分發小冊

《倫敦》( London )。這也是出自康妮筆

下,要讓這場國際體育盛會,成為傳福音的大 好機會。來自世界各地的選手、教練、遊客,

無論母語是否為英語,都可從這本同樣以國際 英文寫成的冊子裡,讀到關於競賽的故事,並

認識福音。

康妮也為 2014 世界盃足球賽寫了小冊

《遊行》( Parades! )。這兩本小冊再經過改

寫,為此後的三次奧運和三次世足,印刷了

1,500萬本,也就是說,撒出約2/3臺灣人口數 的福音種子,把真理帶去不同國家。

人不能去,文字到得了

康妮於 2005 年開始的小燭光手工藝品事

工,已經做成逾十萬件的精美經文飾品,發送 全球各地。但年事已高,且經過癌症治療的 她,除了固定的敬拜和查經服事,甚少出門。

2014 年間,伊斯蘭國( ISIS )在中東崛

起,暴力擴散,恐怖襲擊事件頻傳。康妮離開 宣教禾場十餘年,依然有心宣教。她再次與泰

勒牧師同工,預備將《 101 個聖經故事》譯成

阿拉伯文。她想,把福音直接傳給ISIS裡的人

很難,要是把這些圖文並茂的書籍,以他們懂

得的語言述說神的救贖,送到那裡的孩子們手

欲了解福音出版事工, 請上網查閱:

中,有沒有可能改變一個人,改變一個世代? 此前,泰勒牧師在國際基督教書展中,巧 遇一位埃及出版商,曾為駐紮伊拉克的美軍印 刷、運送資料。當他聽到康妮的想法,立即答 應,只要完成翻譯,接下來印刷、運送、分發 的通路,已經打開。

然而康妮在 2015 年 1 月 3 日回天家了。

泰勒和所屬的差會國際希望事工( Hope International Missions)認為,她的心願要完

成。於是鼓勵尊敬、懷念康妮的人,為這本英 文/阿拉伯文雙語書奉獻。募集的款項足以印 刷20萬本,並從尼羅河流域開始發送。

幾年後,有位在中東難民營教英文的宣教 士聯絡上泰勒。在一次家訪時,宣教士對十來 歲的女學生傳講耶穌和救恩。原本默默坐在一 旁的爸爸,起身取了本書,遞給宣教士,說: 「妳說的事情,跟這本書說的一樣。」

他手上拿的,竟然就是多年前康妮所 寫,後經過翻譯的英阿雙語《神真是我的父親 嗎?》。

龐康妮一生事主,牧養、教學、宣教、製 作手工藝品,逾七旬的生命中影響了許許多多 人。不過除了美國、臺灣,她所到之處有限, 就像她寫書用的 1,500 個英文單詞。然而,有

甚麼擋得住福音的傳播?她組織單詞成句、成 篇,傳述神奇妙的救贖。她的生命有限,但所 寫成的書將繼續流傳。

因為神的話語帶有能力,不徒然返回。人 去不了的地方,文字到得了,神的救恩也到得 了。

https://gospelpublishingmission.org/about/。

更多關於龐康妮博士的另一項事工小 燭光,請閱讀《神國》雜誌24期人才 單元〈剪貼信仰,照亮生命〉。

神國鄰舍 Kingdom Neighbors 84︱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