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EX 首案 8 人共涉 33 罪
林作及陳怡准以 30 萬保釋 鄭雋熹不准保釋
港聞 王緯峻綜合報道
涉及虛擬資產交易平台
「JPEX」的詐騙案,警方檢控 16 人,其中 15 人的案件昨早
於東區裁判法院分案提堂,包 括前大律師林作、網紅陳怡及 前藝人鄭雋熹等,當中 14 人 獲准以 2 萬至 30 萬港元保釋。
被告暫毋須答辯,控方申請將 案件轉介高等法院審理。林作 等 8 人的案件將押後至 12 月 15 日再訊。
首宗案件涉及 8 名被告,包括: 鄭雋熹(31 歲)、蕭穎謙(28 歲)、 林作(35 歲)、網紅「陳怡」陳穎怡
(38 歲)、區煒基(31 歲)、趙敬賢 (25 歲)、YouTuber「湘湘」梁綺湘
(31 歲)和何紀雯(28 歲)。
各人共被控 33 罪,包括「串謀欺 詐」、「欺詐」、「欺詐地或罔顧實情 地誘使他人投資虛擬資產」、「處理已 知道或相信為代表從可公訴罪行的得 益的財產」(洗黑錢)等。

鄭雋熹被控兩項串謀欺詐 控方反對保釋
這是警方首次引用《打擊洗錢及恐 怖分子資金籌集條例》下「欺詐地或罔 顧實情地誘使他人投資虛擬資產」罪 檢控。
首宗案件中,前藝人鄭雋熹被控 兩項「串謀欺詐」罪,指控他在 2021 年 8 月 23 日至 2023 年 10 月 3 日,在 香港與郭浩麟、張駿晴及其他不知名 人士,一同串謀欺詐該等人士,即不 誠實地作出虛假陳述,即 JPEX 已在 多個司法管轄區取得牌照以提供加密 貨幣或虛擬資產交易服務或從事相關 交易;透過 JPEX 投資指明的虛擬資 產將可獲取一個指明百分率的回報; JPEX 與一些上司公司合作或協作; JPEX 與 Visa 公司以夥伴形式共同發行 一張 Visa 卡;及 JPEX 將取得有效牌 照在香港營運一個虛擬資產交易平台。
另外一項「串謀欺詐」指控鄭雋
熹於 2023 年 5 月 17 日至 6 月 15 日, 在香港與郭浩麟一同串謀欺詐稅務局 或其職員。
控方反對鄭雋熹保釋。
林作兩欺詐涉作虛假陳述

報稱無業的林作被控各一項「欺 詐」罪及一項作為交替控罪的「欺詐 地或罔顧實情地誘使他人投資虛擬資 █ 林作(中)獲准以以 30 萬保釋,他在女朋友裕美及律師陪同下離開東區法院。(余鋼/大紀元)

產」罪。
控罪指林作在 2023 年 7 月 8 日至 9 月 12 日,在香港藉欺騙,即虛假地 表示或藉著導致或准許他人向該等人 士作出虛假陳述而可能令該等人士被 誘使在 JPEX 投資或交易而失去其財 產。即表示 JPEX 已在多個司法管轄 區取得牌照以提供加密貨幣或虛擬資

產交易服務或從事相關交易;林作一 直從 JPEX 成功提取資產;林作掌握 一般人士無法獲得的 JPEX 相關資訊; 透過 JPEX 投資指明的虛擬資產將可 獲取一個指明百分率的回報;並意圖欺 詐,導致林作獲利或該等受害人蒙受不 利或有相當程度的可能性蒙受不利。 控方透露案件將轉高等法院審 理。裁判官高偉雄將案件押後至 12 月 15 日作交付程序。高官拒絕鄭雋熹的 保釋申請,批准其餘 7 名被告,以 5 萬至 30 萬元現金保釋,期間不得離 港、須交出所有旅遊證件、須每周到 警署報到一次、居於報稱住址、不得 直接或間接接觸控方證人。 其中,林作及陳穎怡各以 30 萬元 現金保釋。
八被告分八案處理
昨日提堂的還有另外 7 名被告包 括:YouTuber「朱公子」朱家輝(34 歲)、鄭智超(31 歲)、余冠霖(27 歲)、黃梓健(30 歲)、鄧志沖(30 歲)、鍾彩雲(54 歲)、劉玉恒(30 歲)。
他們被分開 7 案處理,分別被控 「洗黑錢」、「作出傾向並意圖妨礙司 法公正的行為」等罪。其中朱家輝的 案件押後至明年 1 月 2 日再訊,以待 警方進一步調查。其餘案件則押後至 12 月 18 日至 29 日提訊。 7 人獲准以 2 萬至 10 萬元不等保釋。 另 1 名被告早前已被起訴,案件 已轉介至區域法院。◇ █ 網紅「陳怡」(陳穎怡)獲准以 30 萬保釋。(余鋼/大紀元) █ 趙敬賢(左)被控 7 項「洗黑錢」。 (余鋼/大紀元)
█「朱公子」朱家輝被控一項「洗黑 錢」。(余鋼/大紀元)
2019 年立會「鬧雙胞」衝突
林卓廷兩罪脫
█ 張瑛瑜綜合報道
立法會 2019 年 5 月審議《逃犯條
例》修訂草案期間,法案委員會出現 「雙胞胎」局面,民主派與建制派在會 議主持權上爆發激烈爭執。民主黨立 法會議員林卓廷被控在立法會會議室
內,襲擊或騷擾民建聯議員陳恒鑌及 周浩鼎。署理主任裁判官鄭念慈昨日 裁定林兩項控「襲擊、妨礙或騷擾在 會議廳範圍內的議員」罪不成立。
正因初選案及 721 案被囚的林卓 廷,由囚車押送至西九龍法院。
控罪指林(48 歲)於 2019 年 5 月 11 日,在立法會綜合大樓會議室 內,與其他民主派議員范國威、朱凱 廸、林卓廷、郭家麒、區諾軒、梁耀忠
及陳志全,阻撓建制派議員陳恒鑌, 周浩鼎及葛珮帆。林卓廷否認控罪。
鄭官認為,民主派當時反對修訂 《逃犯條例》修訂,林回憶不想輕易選 出主席,但是不等於他一定會妨礙選 主席。
鄭官裁決時指,不能依賴控方證 人陳恒鑌與周浩鼎的描述,因為陳恒 鑌供稱林卓廷在會議主持石禮謙後方 不斷說話是滋擾,但他未能清楚覆 述。周浩鼎當時所在的位置不在林附 近,無法清楚見到林卓廷有無「搶咪」 動作。
鄭官認為,兩人與林卓廷在《逃犯 條例》上立場不同,就主觀認為林接近 石禮謙就是干擾他主持會議,難以依 賴他們的證供。
另外,鄭官表示,林卓廷沒有在 會議期間作出任何激烈行為。裁判官 引述辯方審訊時傳召的石禮謙稱,林 卓廷沒有用力觸碰他,對方亦曾經問 他是否「OK」,認為如果林卓廷意圖 搶咪就會用力,石禮謙無理由感覺不 到。鄭官並指儘管石禮謙年屆八十, 未能記得全部細節,但是他對答如 流,作供簡單直接,法庭無理由質疑 他的說法。
至於林卓廷走近石禮謙,鄭官認 為當時會議室情況混亂和嘈雜,可以 理解林希望走近石,聽清楚對方說話。
鄭官認為沒有足夠證據證明林卓 廷有襲擊、妨礙或騷擾議員,裁定他 兩項罪名不成立。林卓廷得悉裁決 後,表示「感謝法官閣下」。◇
公院殮房明年起逐日收費 醫療費用上限機制不適用
█ 李家維綜合報道 醫管局日前公布調整醫療費用 減免機制下的申請安排,同時檢討 個別項目的收費。醫管局公布,將 從明年 1 月 1 日起,公立醫院殮房 會就存放超過 3 天的遺體逐日收 費,由第 4 天起每日收 100 元,第 18 天起加至 200 元,到第 34 天起 每日 550 元。若以正常出殯程序約 一個月計算,遺體存放費用達 4,000 元,此類費用亦不適用明年推出的 每年 1 萬元醫療費用上限機制。
醫管局表示,檢視殮房收費旨 在改善殮房使用情況,是為了善用 公共資源。釐定收費時已考慮醫院 運作、市場同類服務收費水平等因 素。由於收費屬行政費用,因此明 年推出的每年 1 萬元醫療費用上限 機制,並不適用。
局方指,為顧及有經濟困難的 市民需要,收費設有豁免機制,死 者若生前有領取綜援或長者生活津


貼等援助,將豁免收費;若生前獲 減免醫療費用,亦會全數或部份減 免。若遇到特殊情況,例如需要等 候死因裁判官指示驗屍,等候期間 不收費。若家屬有經濟困難,亦可 向醫院求助,按實際情況申請豁免。 局方指,近年約有一成遺體在 公立醫院殮房停放超過 1 個月,部 份個案更超過一年。希望市民明白 殮房是過渡性存放遺體的設施,辦 妥所需文件後應儘快為先人安葬。 如遺體存放得較久,局方會主動聯 絡家屬,提供可行協助。
另外,醫管局亦公布公立醫院 公眾服務非符合資格人士的收費, 同時宣布調整部份醫院行政費用, 例如申請證明書及醫療報告、影印 費、藥物行政費等,例如就每項處 方藥物收費的自費藥物行政費,由

大紀元時報 創刊 周年 24


鯉進龍門


創意裝修工程有限公司 CREATIVE DESIGN AND DECORATION LTD.
長迎傢俬文儀有限公司
尚御窗簾 有限公司
喜悅物業代理有限公司
科高淨水工程公司 Foco Water Engineering Co.
盈輝物業顧問公司
藝昌製簾設計 合利潮州粉麵
留芳茶莊 德寶鎖類工程中心 藍天公司 理想家居設計
821痛症救室

惠旋國際有限公司

林醫師醫館
「大圍 梁虹光健康百寶雞 不售預製雞 勇闖41週年 」
熊先生
蓮姐
姜禮清
芬姐
阿瑩
羅太
任姐
莫太
姜禮清
方宅
潘生
黃太
姜女士
姚小姐
吳宅 張香沁
馬小姐
馬宅
阿安
牛頭角黃生
晨輝
慈雲山 張生
小濤
黎宅
賴宅
周生
黃生
鄧宅
韓女
陳小姐
張青
王香
馮宅
仙山
黃先生 (黃大仙)
陳先生 陳太
黃宅
荃灣陳先生
陽光
馮學銘
胡宅
何先生
陸先生
蕭玉琼
黎先生
林宅
林宅
梁宅
梁凱程
阿青
阿雯
阿琪
阿月
林俊慧
陳宅
林宅
好心人
梁小姐
有心人
覃小姐
王先生
NEO
陳生
魏太

《自殺通告》:
創作自由的輓歌和新聲
解碼新香港
林兆彬 |時事評論員
時事評論員、網台節目主持人、前註冊社工,前旺角東區議員,曾任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副 秘書長。
香港所謂「東方之珠」的光芒不僅在於經 濟繁榮,更在於其多元、開放、生機勃勃的文 化與創作土壤。在目前的時空下,周冠威導演 與莊梅岩編劇已成為「敢言」的代名詞,兩人 的近況揭示了《基本法》已無法保障創作自由。
周冠威導演從《十年》的預言,到 2019 年 反送中社運紀錄片,以其敏銳的觸覺與堅定的 筆觸,直面香港社會的痛點。新片《自殺通告》 在香港電檢處卡關兩個半月,周導演表示不期 待奇蹟。電影審查制度本應是保障公眾利益、 促進內容健康的機制,如今卻成為打壓異見、 消音的工具。
《自殺通告》從籌備之初便充滿坎坷,其經 歷本身就是一部香港政治環境如何扼殺創作的 微型史。 2017 年,投資者因周冠威的《十年》 背景而退出,這並非單純的商業考量,而是赤 裸裸的政治壓力。電影圈內「怕事」的氛圍, 讓資金斷鏈、演員迴避成為常態。當創作的價 值不再由藝術品質和市場需求決定,而是由政 治正確和風險來衡量時,整個產業的生態便會 從根基上瓦解。
與周冠威相呼應的,是莊梅岩的離場。她 辭去香港戲劇協會委員職務,並在社交媒體上 坦言「我自由了」,這不僅是個人選擇,更是 對香港戲劇界乃至整個文化界所面臨困境的深 刻控訴。莊梅岩最近的《我們最快樂》因被西九 文化區取消租場,黃秋生聲明劇本與政府政策 無關也無濟於事。這種「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的審查邏輯,讓創作者無所適從,任何帶有批 判或反思色彩的作品,都可能被貼上「軟對抗」 的標籤。
莊梅岩對母校演藝學院的批評,揭露了紅 線在學術和藝術機構內部自我繪製的現象。影 片被抽起,海報被修改,這些看似細微的干
預,實則是在蠶食香港曾經引以為傲的自由。 當機構為了「安全」而主動妥協,當創作者為 了「生存」而自我閹割,香港的文化生命力便 會逐漸枯萎。
香港電影的製作環境日漸惡化。借不到中 學場地、明星演員避而遠之,這些表面上的困 難,實質上是自我審查與恐懼心理在社會各個 層面的蔓延。這種無形的壓力,比任何明文禁 令都更具殺傷力,它讓創作者在尚未動筆前便 已心生畏懼,導致許多潛在的優秀作品胎死腹 中。最終,《自殺通告》被迫轉向台灣拍攝,這 不僅是一個電影劇組的地理遷徙,更是香港創 作能量尋求出路的象徵性轉移。
當香港的電影被政治捆綁,成為一種高風 險行為時,台灣便自然成為了香港創作者的避 風港和新家園。黃秋生對劇本的堅持和義氣, 台灣演員的專業與活力,都為《自殺通告》注入 了新的生命。這部表面上是「台灣片」,實則 流淌著香港血液的作品,註定成為香港電影史 上一個特殊的標記。它預示著未來許多「香港 故事」,或許將在異鄉的土地上,以新的形式 被講述。
在悲觀中,我們也看到了希望的火種。香 港觀眾不惜飛往台灣,只為觀看一部「自己的 電影」,是香港人對本土創作的深情厚誼,也 是對自由表達的無聲支持。它證明了,即便政 府與體制試圖阻隔,藝術與觀眾之間的情感連 結依然堅韌。這種支持,或許是未來香港文化 重建的重要力量。
香港創作自由的警鐘早已敲響,它不僅是 為周冠威和莊梅岩而鳴,更是為所有熱愛自 由、珍視創作的香港人而鳴。這警鐘,催促著 我們思考:一個沒有創作自由的城市,還能否 被稱為國際文化中心?◇

悼念應該為自己?
私口味
方俊傑|節目主持、填詞人
現居曼城利物浦迷,七十後,前壹週刊生活組編輯,903《903格》節目主持。觀塘長大,狂煲劇,狂 睇戲,狂睇波,鍾情港日韓美女。曾經以為自己是一個不會擁有家庭生活的浪子,結果做了兩個女兒 的父親。每日不斷寫字,不斷做家務,不斷做家務,不斷寫字。
馮淬帆病逝,不出所料,人人說起《精裝追 女仔》系列的劉定堅,或《最佳損友》系列的牛精 帆,或者《福星》系列。正常,以上一堆喜劇,上 畫時票房成績出色,之後在電視台重播又重播, 影響了好幾代觀眾。
情況,有點似幾年前鄭佩佩過身,人人懷 念她是《唐伯虎點秋香》的華夫人。我明白,但 可惜,明明鄭佩佩的人生高峰,應該是拍攝《大 醉俠》的期間,成就一代女俠,就只因為年代久 遠,便被遺忘?我們悼念一個人,到底應該是為 了滿足自己的情緒,還是真真正正尊重先人才是 重點?
鄭佩佩的情況,還好,因為當事人曾感激 《唐伯虎點秋香》在她的低谷階段帶來事業上的第 二春,說電影是她的代表作,也無不可。馮淬帆 的個案更特殊,對,我知道《精裝追女仔》的收縮 水,睇一次笑一次;我知道《最佳損友》的「金山 橙你個沙田柚」,非常經典,但馮淬帆本人話過 以上全部是爛片,自己接拍只不過是為了五斗米 而折腰,甚至形容為人生恥辱。然後,我們不斷 把他的恥辱,當成他的代表作,是不是有點在別 人傷口灑鹽的意味? 或者,我們悼念他人,某程度上,更似悼念 自己已逝去的青春。在未來的一天,我們應該還 是會堅持張家輝就是化骨龍,鄭伊健就是陳浩 南,懶理當事人有幾抗拒自己的「傑作」。世事 都像這樣:你明明想做一個文藝大師,但你的最 強才華偏偏放在瘋狂鬧劇。我不知道馮淬帆跟周 潤發合唱《誰可相依》的時候,究竟是認認真真研
究如何演繹才有最大的搞笑效果,還是一臉不屑 胡混過關。好多時候,正正是無心插柳,才造就 出獨一無二的奇效,一旦被定型,想撥亂反正, 就事倍功半了。
我的理解,是不可以抹煞馮淬帆的喜劇笑匠 地位,但也不應侷限於此。就算說喜劇,馮淬帆 除了試過跟王晶合作,或者做專門抽美女水的福 星,其實在更早階段,有拍過許冠文的《雙星報 喜》與《摩登保鑣》,應該是他本人比較接受的類 型。其他較嚴肅的作品,較近代的,可能比較多 人記得《意外》入面患了阿茲海默症的暗殺組組 員,或者《每當變幻時》入面的魚販父親。年代 比較遠一點的話,當然要數電視劇《飛越十八層》 與跟周潤發、梁朝偉、秦沛高手過招的《癲佬正 傳》。不過,有一套較冷門的,我覺得是不可遺 漏:1988 年《愛的逃兵》。
電影不算出色,就是一套輕輕鬆鬆的愛情 片,說譚詠麟借助鬼魂馮淬帆之助,發表音樂 作品,追到女神張曼玉。電影在譚詠麟最炙手 可熱的 80 年代尾面世,成績還遠遠不及幾年後 同樣由譚詠麟跟張曼玉合演的《雙城故事》。特 別之處,是由馮淬帆執導。馮淬帆一生執導過的 電影,得幾套,其中還包括《福星闖江湖》與《老 友鬼上身》之類,不可以稱得上很成功。但負責 做頒獎嘉賓,在金像獎把終身成就獎頒給恩師楚 原,曾特別感激楚原讓他有機會做到導演,以馮 淬帆不甘於隨波逐流的個性,可以想像他會有很 多說話很多想法希望透過自己的作品展現出去。 跟堅記車房的員工們,有極大差別。◇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 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 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香港《大紀元》二十四周年

香港大紀元時報在部份報攤仍然有售賣,周末依然有義工派發免費的推廣報紙。(劉 駿軒/大紀元)




無聽處聽驚雷 黑暗中找光明 24年走過步步艱辛

香港《大紀元》多年來堅守 初衷發聲,實屬難能可貴。祝 願《大紀元》繼續以報道和評論 啟發社會、守護公義,並以智 慧與勇氣應對挑戰。未來的每 一天都堅定前行,無懼風雨, 為香港及世界帶來更多光亮與 希望。


香港《大紀元》踏入二十四 周年,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 消息。眾所周知,由於種種 原因,中文媒體,特別是新聞 媒體,近年遇到前所未有的 困難。《大紀元》仝人頂着這 股壓力之餘,仍然能夠維持高 水平的採訪報道工作,需要極 大的毅力和鬥志。《大紀元時 報》邀請我撰寫專欄,我深感 榮幸。
儘管未有參與採訪和編輯 工作,我仍然能夠感受到《大 紀元》仝人對工作的投入和熱 誠,更敬佩他們的專業表現。 我在此謹祝《大紀元》在未來的 日子更加努力,為言論自由發 光發熱。
梁錦祥 2025 年 10 月 26 日
謹此祝賀香港《大紀元》創刊 24 周年誌慶! 二十四載風雨同路,貴報堅守真相與良知,在新聞 自由日益受限的環境中,持續為讀者提供深度報道 與獨立視角,成為香港媒體的重要支柱。
作為生活版專欄作者,我深感榮幸能透過《大紀 元》這個平台,每逢星期五與讀者分享「康港劉影」 的一幅幅香港點滴。透過鏡頭記錄城市的光影與人 情,讓更多人看見香港的美、感受香港的心。
感謝《大紀元》一直以來的支持與包容,讓創作 得以自由綻放。願貴報在未來歲月中繼續弘揚普世 價值,守護新聞尊嚴,再創高峰!
持理念,提供準確資訊。多謝《大紀元》!在艱難環境中堅
約二十年前《大紀元》就提醒讀者 活摘器官的危險,那時沒人知、沒人 報、沒人信,現在成了公開事實。希望《大紀元》繼續堅持!非常感 謝所有工作人員!衷心希望你們不放 棄,堅持下去!

祝賀香港《大紀元》踏入第 二十四年。在這個年頭,意見往 往好像比事實報道來得更有吸引 力更有流傳度,但提出意見總需 要建基於事實,否則,不是討 論,頂盡算發口痕。希望香港 《大紀元》繼續報道事實,吃力不 討好的工作,有意義的話,也總 需要無私者去奉獻。

從 2023 年初開始為《大紀 元時報》撰寫〈傭仔澳洲日記〉專 欄,轉眼已逾兩年。十分感激 《大紀元》提供這個平台,讓讀者 能透過我的文字,窺見一個在異 鄉生活的港人日常。每次交稿, 都是一次自我反思與整理生活的 機會;而當文章引起海外讀者共 鳴時,那份連結尤為珍貴。
仍記得第一次登上網站排行 榜的驚喜與滿足,至今難忘。
在新聞環境艱難的時代,衷 心祝願《大紀元時報》基業長青, 繼續以真實與溫度感動讀者。 傭仔
我每周買《大紀元》,是報檔的常客。 《大紀元》客觀,寫的是其它媒體看 不到的新聞報道,尤其大陸發生的事。 如果你們不報,我怎樣知道。《大紀元》有勇氣、講真話、報真 相。在今天的社會環境,挺難得!副刊內容豐富,講的是做人的道

勇氣與承擔——賀香港《大紀元》二十四周年 香港曾是世界矚目的國際城市,「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這八個字,代表了一代 香港人的信念與驕傲。可惜,當制度被架空、真相被扭曲;當香港的立法會成為可以由 北京直接下令操控的工具;當言論自由被壓縮得幾近窒息——能夠繼續堅持真理的媒體, 已是屈指可數。
在這樣的黑暗年代,香港《大紀元》以信念為筆、以勇氣為盾,成為新聞界最堅定的 一道防線。它們沒有退縮,沒有向權勢低頭,反而在壓力與威嚇之中,更堅定地履行記者的使命——追 求真相,揭露不義,守護香港仍存的一點光。
勇氣,是在恐懼之中仍選擇前行;承擔,是在危難之時仍堅守崗位。香港《大紀元》二十四年的歷 程,正正見證了這種不屈的精神。這份信念,不僅屬於媒體人,也屬於每一位仍相信公義、仍熱愛香港 的市民。
願有一天,香港可以重光。





在此,謹向香港《大紀元》全體仝人致以最深的敬意。你們的文字,是歷史的見證;你們的勇氣,是 時代的良心。願這份火光,繼續照亮前路,讓世界看到——無論風雨多大,真理終將勝過謊言。
錢志健(資深對沖基金經理)
不懼權勢,守住真相——寫於《大紀元時報》創刊 24 周年之際
在今日這個資訊泛濫、真相稀缺的年代,新聞不只是報道事件的工具,更是一種道 德承擔——在權勢面前不低頭,在恐懼之中仍開口說話。《大紀元時報》走過 24 年風風 雨雨,這份堅持本身,就已經是一段歷史的見證。
從一紙報章到數碼平台,從街頭派報到 YouTube 頻道,媒體的形式在變,但「真相」 兩個字從未改變。這 24 年來,《大紀元》所面對的壓力、審查與挑戰,外界有目共睹—— 然而,它選擇的不是沉默,而是繼續發聲;不是迎合,而是堅守。這種「不畏強權」的精神,正是新聞 自由最珍貴的靈魂。
有人說,在現今的香港,敢於說真話已經是一種勇氣。我相信,這種勇氣正是支撐《大紀元》至今的 力量。無論是揭露社會不公,還是記錄被遺忘的聲音,這份報紙提醒我們:真相或許會被壓制,但從不 會消失;正義或許會被遲到,但終將抵達。
24,是一個循環的完成,也是新的開始。就像 24 節氣象徵四季更替,新聞的使命亦是不斷更新與延 續——守護記憶、啟發思考、維繫希望。
願《大紀元時報》繼續成為那盞光,在被遮蔽的世界裏,照亮真相的道路;也願更多香港人記得:自 由從來不是天賜的,而是靠無數不懼權勢的文字,一筆一劃寫出來的。
祝《大紀元時報》24 周年誌慶,初心不改,信念長青。

在滿布機關的氛圍下,守住屬於香港的新聞聲音,既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走下去。 二十四,二加四就是六。六既有六六大順、六六無窮之引申。
面對明年來臨的赤馬紅羊劫,積累多年的情緒、仇恨、因果到了臨界點,要來的始 終要來。
好的新聞,使讀者掌握準備的資訊,不受迷惑,不會迷失。
我謹祝香港《大紀元》能夠繼續在漆黑之中成為不滅的明燈,最後走出陰霾,讓我們 重見光明!
我鍾意《大紀元》,因為你們夠膽講 真話,報真相,不講大話。除大陸和國 際新聞,還有科技、太空知識、文化、藝 術,特別是中國古代文化,我從中吸收學 習很多東西!《大紀元》報道法制、人權等新聞。沒 法制,沒得玩,不會出人才,社會就沒有 希望。所以我珍惜《大紀元》,感謝《大紀 元》的真實報道。
我從中學時開始讀《大紀元》,街上有 派。
《大紀元》財經新聞與分析到位,預測準 確,我常年關注《大紀元》的財經內容。多年 來我投資、做生意,他們提供的財經資訊給 了我很大幫助,很受益。非常感謝《大紀元》的一手資料!◇
2024 年 12 月 20 日,香港大紀元報紙復刊,圖為香港報檔上售賣的報紙。
(郭威利 / 大紀元)

2023 年 2 月 25 日,義工在旺角派發香港大紀元特刊。(余鋼/大紀元)

移英已是第五個年頭。與 2019 年以前的 香港比較,今天的香港越來越陌生:小小的香 港,將會有六萬支「銳眼」監視每一寸土地; 人們用常理分析立法會選情、史上最不尋常的 現任議員大規模棄選,竟被北京批評為「反中 亂港勢力」對選舉的「干擾破壞」。我所珍重 的教育界情況也不尋常,教育局明刀明槍侵犯 學術自由,阻止本港學者參加台灣中研院舉辦的香港研究學術 會議;考評局也粉墨登場,呼籲教育界人士在立法會選舉中 踴躍投票;DSE 中史、歷史科「優化」課程,也正式撕下了面 具,開宗明義將來只能教授「正確」的歷史觀。
在這個詭譎多變的年代,我們需要正義的媒體為香港發 聲。感謝《大紀元時報》在過去 24 個寒暑不分晝夜陪伴我們 度過重重難關,真實記錄香港的人與事。讓我們與《大紀元時 報》一起,堅守香港人的價值,靜候黎明。


文/胡乃文(中醫師) 圖/ Shutterstock
曾經有一位朋友對我說:「奇怪!每到換 季的時候,我的體重也沒增加,可是褲 子的拉鍊卻拉不上了。」原來是他因為久 坐導致腿粗、小腹胖,屁股也變大,所 以下半身鬆垮了。其實只要做 3 個動作與 穴位按摩,就能改善下半身鬆垮。
久坐軟椅子會坐出一身病 久坐有害健康,小心坐出一身病來。在辦公 室工作的上班族、尤其是主管階級的人,座椅都 很高檔,又軟又舒服,一坐就陷下去,但身體會 彎得非常厲害,內部的臟器也會受到影響。 現代女性很容易罹患婦科疾病,例如:盆腔 炎、子宮內膜異位症、膀胱炎;男性也經常罹患 前列腺疾病,例如: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這 些疾病都是久坐引起身體的血液循環變差而導致。
久坐除了會引起疾病之外,也會造成下半身 鬆垮。人坐著的時候,氣血受阻、經絡不暢通, 五臟六腑的氣瘀塞著,下半身血液回流變慢,下 肢容易水腫,小腹會受擠壓而突出,脂肪也囤積 在這裏。如果長時間這樣下去,人就會提前衰老。 為了健康著想,辦公室的座椅不要選擇太軟 的,要多利用休息的時間做一些運動,減緩久坐 對身體造成的傷害。
改善下半身鬆垮的三個動作
如果要改善鬆垮的下半身,不妨做一做下列 3 個動作。
深蹲
深蹲是一個很好的運動,能鍛鍊全身、尤其 下肢肌肉,幫助強化核心肌群、燃燒脂肪,緊實 下半身線條,還能保護關節、強化薦椎骨骼。但 是深蹲的姿勢要正確,才能減少膝蓋的壓力。年 紀較長者,建議不要一開始就深蹲,而是先坐在 椅子上,重覆站起、坐下的動作,也可以手拿重 物進行。
步驟
1. 雙腿與肩膀同寬,下巴微收,頭頸放鬆;雙手 向前平伸或拿壺鈴等重物。
2. 吸氣,胯往後推、臀部下移,膝蓋隨之彎曲。



重心置於腳跟,上半身和小腿平行。
3. 吐氣,站起。每天重覆做10次。
墊腳尖
有一句話說:「小腿是人的第二個心臟。」
適當地墊腳尖,可以幫助小腿肌肉收縮,使靜脈 回流變得更好,從而改善水腫和靜脈曲張。
墊腳尖的時候,腰會往內縮,臀部會上提, 這樣下肢就會變得結實。墊腳尖還可以刺激到小 腿後側和內側的 6 條經絡,包括肝、脾、腎、 膽、胃和膀胱經,使經脈疏通,達到健脾補腎、 疏肝利膽的效果。

步驟
1. 腳和頭部維持一條直線,墊起腳尖。
2. 維持數秒後,瞬間放鬆,讓腳跟回到地面。每 天重覆做30次。
交互抬腿
交互抬腿的動作能讓雙腿的肌肉放鬆,恢復 彈性,改善腿部水腫。
步驟
1. 坐在椅子上,手扶椅座兩側。



2. 一條腿抬起至水平,保持腿部伸直,然後放 下,換抬另一條腿。每天兩腿交互抬數次。
快速消水腫的四個穴位
長期久坐,小腿會腫成「蘿蔔腿」,敲一敲 神奇的 4 個穴位,可以很快地消除腿部水腫,趕 走靜脈曲張。
伏兔穴
位置:膝蓋骨上緣向上 8 橫指寬處,大腿骨 偏外側。
按摩伏兔穴能修飾大腿線條,改善腿部疼痛。
血海穴
位置:膝蓋骨上緣內側端上 2 吋,大腿內側 肌肉隆起處。
按摩血海穴能活血化瘀,補血養血。腿部血 液流暢,就會瘦下來。
陽陵泉穴
位置:小腿外側,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中。 膝蓋彎曲時,腿外後方有一個骨頭突起,就是腓 骨小頭。
按摩陽陵泉穴可以舒經活絡,去濕氣、去熱。 三陰交穴
位置:小腿內側,腳內踝尖往上 4 橫指寬 處,脛骨後緣凹陷中。
三陰交穴是肝、脾、腎三條陰經的交匯之 處,可以治療婦科的所有疾病,尤其是對於女性 的水腫、內分泌失調等病症很有效,也可以補養 子宮與卵巢。但要注意,孕婦暫時不要碰這一個 穴位。
上述這 4 個穴位可以經常用拳頭輕輕敲打, 每一個穴位敲 3 分鐘,一共敲打 12 分鐘,一天 做 2 次,能有效消除腿部水腫。
對於現代人來說,久坐已經是常態,如果能
利用一點時間讓自己的身體動一動,再敲一敲可 以瘦身的穴位,保持苗條的身材就是很輕鬆、很 自然、很容易能做到的事情。
整理自《胡乃文開講》新唐人電視台◇








長期受到痛症折磨 屢醫無效者不要灰心 藥醫有緣人 免費問症 古醫云:“十痛九瘀”本診 療院承傳古法跌打清瘀療法, 從根治痛症療效顯著。
痛
陸先生 右肩膊痛,拿筷子吃飯都有困難,多次服藥和針灸, 越來越嚴重,經診斷為右手積瘀,經清瘀治療三次痊癒。
梁小姐 右後肩胛痛已十年,擰毛巾用力即覺右手痠軟,右手摸不到後背,診斷為肩關節炎,長期服食消炎藥,實是瘀血,經清瘀療法三次痊癒。 張先生 坐骨神經痛已十幾年,脊醫診斷腰骶關節勞損造成腰肌緊張壓迫坐骨神經,須服止痛藥。經診斷為腰
如果你靠服食藥物止痛 (是藥三分 毒) 或經過多次治療仍然疼痛,不 要灰心,請試下清瘀療法。
從根治痛症特效療法




中學生首登東南亞最高峰 創本港校園登峰紀錄


█ 曾蓮報道
香港一支中學登山隊於 10 月 28
日成功登上海拔 4,095 米的馬來西亞 神山(Mount Kinabalu),成為全港 首支由中學生及教師組成、成功登頂 東南亞第一高峰的隊伍。經過長達十
個月訓練,來自聖公會聖本德中學
(SKH St Benedict's School)的 13 名學 生與 3 位老師在登山專家曾志成帶領 下,踏上挑戰極限的旅程,最終於破
曉時分在峰頂迎接日出,寫下香港學 界體驗式教育的新一章。
登山隊於 10 月 27 日在微雨中展 開攀登,經約七小時抵達 3,200 多米 山屋,翌日凌晨 2 時再出發向頂峰進 發。攀登後段氣溫驟降、山勢陡峭, 加上高海拔環境令不少學生出現高山 反應,包括頭痛及食慾不振,但隊員 互相鼓勵、調整步伐,在三位教練前 後監察及照顧下克服不適,最終全部 安全下山。

曾志成表示,這次挑戰不只是一 段旅程,而是一年成長的總結。「海 拔 2,500 米以上就會有不適,尤其攻 頂前一晚我們住在 3,200 米高度,大 部份學員都有輕微頭痛或食慾不振, 這是正常現象,也是他們要面對的登 山難關。」他強調,教練團隊緊密分 工,前中後位置照顧每位學員狀況, 必要時即時調整節奏,確保安全與挑 戰並重。
回望最深刻的一幕,他沒有選擇 登頂一刻,而是抵港前學員們的分 享。「因為課程一整年,我們和學生 相處很長時間。去到神山,看到他們 態度和心境上的轉變——知道自己原 來做得到,眼神變得更堅定——最感 動的其實是在機場聽他們分享那一
刻。」他笑言,那些真摯、帶點疲累 但眼睛發亮的分享,比山上的日出更 動人。
是次行程為第二屆「中學生登山基 礎培訓計劃」的最終挑戰,與首屆相比 各方面更成熟順暢,包括訓練安排、 教練支援及校方配合。「有了第一屆的 經驗,整體運作提升很大,更能讓學 生得到深刻體驗與學習。」他補充,香 港雖沒有四千米高山,但訓練模式充 分結合體能、露營、野外技巧、合作 與心態鍛鍊,「學識戶外知識、懂得協 作、訓練體能固然重要,但最重要是 心態訓練——認識自己的能力,懂得 面對困難而不是盲目冒進」。
談及計劃的教育意義,曾志成坦 言,這源自自身身份——登山者、教
育者、也是父親。「我更加明白年青 人的動力來自甚麼。」他明白,學生 們需要舞台,需要被信任,需要去體 驗堅持之後的收穫。「中學生登山基 礎培訓計劃是一個可持續的訓練計 劃,讓學生在長期堅持中認識自己的 能力與潛力,激發創造力與解難能 力,同時開拓眼界、確立方向。為夢 想鍥而不捨,這是一生受用的能力。」
對參與學生而言,神山並非終 點,而是一堂刻骨銘心的生命課。展 望未來,曾志成期望有更多香港中學 參與,並希望學員除了提升能力,也 能學懂回饋社會。「希望參與的學生 不僅掌握戶外知識與技能,更能為自 己的夢想努力,並理解回饋社會、幫 助有需要者的重要性。」◇


世界上最受尊敬的職業是甚 麼?對許多人來說,那就是 擔任美利堅合眾國總統。

美國歷史上
最富有的五位總統
文/ John
編譯/趙孜濟
雖然這一職位具有崇高的地位, 但薪酬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高。在任 期間,美國總統的年薪為 40 萬美元。 他們還擁有 5 萬美元的開銷賬戶。雖 然這並不算差,但仍遠不如真正的富 豪收入。
儘管如此,美國總統的經濟狀況 一直都相當不錯。比如說,亞伯拉罕 林肯(Abraham Lincoln)的淨資產估 計折合今天約為 136 萬美元。而這還 被視為總統中「最窮」的之一。總體 而言,他們的財務狀況都相當可觀! 那麼,他們是如何積累財富的呢? 大多數財富超出薪水的政
客,要麼繼承了家族財產,要麼靠自 己的努力致富。舉例來說,當巴拉克 和米歇爾離開白宮時,他們的身價比 進駐時高出 30 倍,這部份歸功於圖書 銷售、演講報酬以及 Netflix 製作合約。 所以,是的,無論富有或貧窮, 大多數總統在經濟上都過得相當不 錯。那麼,美國歷史上最富有的 總統是誰呢?以下是最 富有的前五名:
安德魯傑克遜 羅斯福
淨資產1.32億美元

安德魯傑克遜在貧困中度過童 年,卻最終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具爭議 和知名度的總統之一。
那麼,傑克遜是如何積累財富的 呢?其實,並非全靠自己奮鬥。他 在 1794 年與瑞秋多內爾森(Rachel Donelson)結婚時,進入了這個富裕 家庭。然而,他在軍事生涯中又賺取 了更多財富。
不過,由於他個人接受奴隸制 度,傑克遜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富有的 總統之一。正如 History.com 所述: 「被奴役的勞工為他種棉花、建造和照 料他的房屋,並幫助他在南方社會中 獲得社會地位。」傑克遜一度擁有多 達 161 名奴隸,通過買賣他們、使用 他們的勞動積累財富,甚至將他們帶 入白宮為其工作。
他最具爭議的行為之一是屠殺印 第安人並強迫他們離開自己的土地。
然而,鮮有人討論的是這些土地 後來發生了甚麼。這些土地最終成為 南方的棉花王國以及奴隸經濟的中 心。此外,在擔任公共職位、領取公 職薪水期間,傑克遜將這些土地分配 給下一代棉花大亨,在此過程中賺取 了豐厚利潤。
當傑克遜於 1829 年至 1837 年擔 任美國第七任總統時,這位「老胡桃 木」(Old Hickory)已在其莊園「隱居 地」(The Hermitage)上建造了一座擁 有 1,050 英畝土地的豪宅。
當他離任時,傑克遜的淨資產約 為 1.326 億美元(按通脹調整後)。
Theodore Roosevelt
淨資產1.4億美元

羅斯福肖像,1967 年,艾德里安蘭姆依據 1908 年菲利普亞歷克修斯德拉茲洛原作繪 製。美國國家肖像館藏。(Public Domain)
出身名門望族的羅斯福繼承了可 觀的財富。根據《紐約時報》1878 年 的報道,當時還在哈佛就讀的年輕泰 迪羅斯福在其改革派父親去世後繼承 了 6 萬美元,相當於今天的 130 多萬 美元。
然而,1901 年至 1909 年擔任第 26 任總統的羅斯福並不像其父那樣 對金融和商業感興趣。他是一位充 滿熱情的政治家與公務員,23 歲時 選紐約州議會議員。父親去世後的 幾年中,他依靠繼承財產生活,後 來將大部份財富投資於達科他地區 的牧場。
在牧場投資損失大部份財富後, 他通過寫作維持生計。雖然積極從政 幫助他彌補了一部份損失,但他後來 又繼承了更多財產。儘管他早期的 不動產投資失敗,但他建造的佔地 235 英畝的莊園「海港山」(Sagamore Hill),如今是長島上最有價值的地產 之一。顯然,他從早期的金融錯誤中 吸取了教訓。
雖然難以確切估算他的財富,但 普遍認為羅斯福是美國歷史上最富有 的五位總統之一,淨資產約為 1.4 億 美元。
湯瑪斯傑斐遜
淨資產2.417億美元

查理斯威爾森皮爾(Charles Willson Peale)於 1791 年創作的湯瑪斯傑斐遜肖 像。(Public Domain)
美國第三任總統湯瑪斯傑斐 遜(1801–1809 年在任)繼承了相 當於 2.12 億美元的財產。他在少年 時期繼承了位於今日維珍尼亞州夏 洛茨維爾附近的 3,000 英畝土地。 在他的時代,這片地產擴展到 5,000 英畝,並建造了著名的蒙蒂塞洛 (Monticello)莊園,被譽為當時的 建築奇蹟之一。
作為政治家,傑斐遜在擔任總 統前賺取了相當可觀的財富,據說 高達 2.41 億美元。然而,他在晚年 卻陷入嚴重債務,甚至被認為幾乎 破產。
原因何在?
當時的權貴地主普遍擁有大片莊 園,但他們並不富有現金,而是以土地 與奴隸數量衡量財富。維珍尼亞種植園 主階層往往負債纍纍。傑斐遜經營的財 務體系本質上是一場「拆東牆補西牆」 的遊戲,最終債務轉嫁給了後代。 傑斐遜的廣闊財產包括多個種植 園、數百名奴隸以及他的蒙蒂塞洛莊 園。然而,由於他不斷購買土地、投資 項目以及奢華的生活方式,他最終背負 了超過奴隸種植園所能承擔的債務。他 的家人在他去世後被債務壓垮,被迫出 售房屋、土地、奴隸、牲畜、傢俬—— 一切財產,只能依靠救濟生活。 也許如果他當時有一份人壽保險 計劃,他的繼承人就能免於這種經濟負 擔?
美國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 碑(或稱美國總統山)象徵美國的 自由和希望。(陸傑/大紀元)

Donald Trump
2025 年 10 月 14 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玫瑰園。(Madalina Kilroy /大紀元駐白宮記者)
按通脹調整後,特朗普是美國史 上最富有的總統——即使取最低估計 值。
喬治華盛頓
George Washington
淨資產5.87億美元

喬治華盛頓,1795 年,吉爾伯特斯圖爾 特繪,布面油畫。(私人收藏/ Public Domain)
這位「共和國之父」,以誠實著 稱的華盛頓,曾靠測繪費用、軍官薪 酬和投資收入致富。此外,從 1789 年 至 1797 年,他的總統年薪佔聯邦預算 的 2%。據《喬治城人報》估算,這相 當於今天約 600 億美元。
然而,華盛頓真正的財富來自繼 承——並非現金,而是他在維珍尼亞 州芒特弗農(Mount Vernon)擁有的 8,000 英畝肥沃土地和 300 名奴隸。他 的妻子瑪莎也繼承了可觀地產。華盛 頓還在俄亥俄谷、紐約和哥倫比亞特 區擁有土地。 他去世時,其遺產估值為 525,000 美元,折合今天約為 5.25 億美元,但 有些估計認為更接近 5.87 億美元。
在進入政壇前,特朗普在紐約市 房地產領域建立了顯赫的事業。與歷 史上大多數最富有總統一樣,特朗普 也繼承了家族財富。
房地產開發商弗雷德特朗普 (Fred Trump)在去世後留給他約 4,000 萬美元。憑藉這些資金,特朗 普打造了龐大的商業帝國——特朗 普集團(The Trump Organization), 涉足房地產與酒店業。他在全球擁 有十多個高爾夫球場,以及多家酒 店、摩天大樓和酒莊。然而,他也 經歷過 6 次企業破產。
不過,要精確計算他的淨資產 並不容易。媒體估值差異很大,他 的 FEC 披露文件也不一致。競選總統 時,彭博社和《福布斯》分別估算他的 淨資產為 23 億和 29 億美元。特朗普 本人聲稱高達 100 億美元,這一數字 廣受質疑。因此,這裏採用外部驗證 的估值。
《福布斯》每年 2 次評估特朗普的 財富。在疫情前幾年,他的身價若單 純將父親的遺產投入標普 500 指數基 金,反而會更高。疫情爆發後,特朗 普的企業價值下滑,而市場上漲,因 此如果他當初全部投入股市,現在會 更富有。
無論如何,這位第 45 任總統的 財富在卸任後仍可能繼續增長。儘 管確切金額存疑,但他依然是億萬 富翁。◇
原文「Top 5 Richest Presidents in US History」刊登於 Due 網站, 授權《大紀元時報》轉載。

香火繞夜空
薄扶林火龍點亮百年傳承



攝影師簡介
劉永康(阿康)是一位攝影人,自 1994 年開始攝影之旅,專長於香港的紀實、 街頭和廢墟攝影。他的作品經常捕捉香 港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社會動態。 創辦攝影專頁「Hong PICs - 康港劉影」, 著有廢墟攝影集《The Faded Glory》。 阿康的照片多以「老香港」為主題,反 映過去日子的懷緬和回憶。
文、圖 / 劉永康 火龍巡遊完村內後,隊伍移師至華富邨。
小型火龍吸引小朋友合照。

火龍隊來到瀑布灣公園海灘。

工作人員為龍頭插上香枝。

「龍歸滄海」儀式。

舞動的龍珠。

安溪高山鐵觀音 烏龍茶 肉桂名茶 人參烏龍茶 雲南普洱 多種茗茶及茶壺茶具用品供選擇 地址:九龍長沙灣元州商埸F07號舖 (即長沙灣地鐵站C2出口向右行200米)

火龍前往瀑布灣公園,準備舉行「龍歸滄海」儀式。
呷一口故鄉醇香泡一壺芳香好茶
買茶 買 好 茶
來自正宗安溪原產地茶農故鄉珍藏-- 鎮店之寶陳年鐵觀音 家鄉珍藏鐵觀音,茶葉品質與製作均極盡 考究,珍藏近20年,「七泡有餘香」。 如果很熱氣,上火,沒胃口,用老鐵觀音 加幾粒鹽喝,開胃又無後遺症。
不涼不削珍稀肉桂茶 肉桂茶是一種青茶,對喉嚨痛楚不適都有 莫大的幫助,是一種珍貴的茗茶
今年中秋,小弟自 2018 和 2019 年 後,再度踏足薄扶林火龍盛會,心情格 外澎湃。自 2019 年後,經歷了疫情的沉 寂,公開的火龍活動曾一度停辦,直至 在 2023 年才恢復。今年的場面比以往更 為熱鬧,不僅有非物質文化遺產辦公室 的贊助,更獲得多個機構支持,媒體亦 廣泛報道,令整個活動更具規模。場地 燈光明亮,人流熙來攘往,氣氛比疫情 前更為高漲,市民參與度明顯提升,令 人感受到節慶的真正熱情。
薄扶林舞火龍的歷史可追溯至十九 世紀末,當時村中爆發瘟疫,村民以禾 草紮成龍形,插滿香枝,巡遊村落,祈 求袪災除病。瘟疫消退後,這項習俗便 流傳下來,成為薄扶林村每年中秋的重 頭戲。 2017 年,薄扶林舞火龍更被列 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與大坑舞火龍齊名。這不僅是文化的延 續,更是社區凝聚力的象徵。
相比其它地區的火龍活動,小弟對 薄扶林火龍情有獨鍾。這裏不論人數多 寡,村民、工作人員與外來友人均可共 同參與,無分彼此,齊心協力完成整個 儀式。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氛圍,正是中國人共度佳節的傳統精 神。每年,小弟都能感受到村民的熱情 與誠意,這份人情味,是其它地方難以 媲美的。
整個火龍盛會的流程與往年大致相 同,首先是拜祭儀式及點晴,象徵火龍 獲得靈氣。隨後火龍在薄扶林村南行巴 士站對出「蟠龍舞動」,再進入李靈仙 姐塔參拜,接著前往西國王廟。每到一 處,火龍都會換香枝,象徵更新能量。 火龍入村後,會拜祭伯公壇,並遊走村 內各處,包括大街、圍仔及龍仔督,場 面壯觀,香火鼎盛。
火龍巡遊完村內後,隊伍會移師至 華富邨,再經瀑布灣道前往瀑布灣公園 稍作休息。最後一站是瀑布灣海灘,進 行名為「龍歸滄海」的儀式。此儀式象 徵將火龍送回大自然,完成使命。工作 人員會穿上救生衣,將火龍移至海中, 熄滅香火,然後打撈上岸作後續處理。 據一位資深工作人員透露,早年未有環 保條例時,火龍會被送至深海,讓自然 回收,如今則以更環保方式進行。
薄扶林火龍不僅是一場視覺盛宴, 更是一種文化傳承。近年村民積極推動 「薪火相傳」運動,讓年輕一代學習舞火 龍,延續這項百年習俗。小弟深感榮幸 能親身參與其中,見證這份傳統在現代 社會中依然熠熠生輝。願這條火龍繼續 在薄扶林村舞動百年,成為香港中秋節 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之一。◇
茶 莊 留 芳







《破案三人行 第五季》
影評:老門房竟成新案件被害人
文/蔡宜霖 圖/迪士尼提供
熱門美劇《破案三人行》(Only Murders in the Building)進展到第 5 季後仍能展現新賣點,這回新 的謀殺案被害人竟然是主角們住家大樓的門房(社區警衛、管理員)。三位主角如今除了要面臨 找出真兇的老挑戰之外,還要面對住家大樓的存亡危機,持續推陳出新的難題,自然讓本劇有條 件持續發光發熱。
戲說 新語
新故事證明
任何老配角都不安全
《破案三人行》是一部每季都有 新案件作為賣點的長壽影集,如今新 的被害人是年邁的門房李斯特,指標 性意義也較為突出。身為大樓門房的他堪稱本劇的常駐 角色,過往在劇中戲份佔比有限,角色形象也只是位普 通的敦厚老爺爺,但本劇的老觀眾早已熟悉他的身影。 如今一個老角色突然殞落,能帶來「沒有老配角是安全 的」這種濃厚危機感,案件的發生也因此格外有震撼 性。
新案件除了讓熟悉的配角從此退場外,本身也有其 它能帶來戲劇張力的元素,(以下涉及劇透)即主角三 人組在奧利佛的家中發現一根斷掉的手指,無論是暴力 事件不只涉及老門房被殺,還是斷指的主人身份成謎, 都為故事增添許多不確定性,使劇情的開拓空間更為廣 闊。
對於查理斯、奧利佛、梅寶查案的過程,《破案三 人行 第五季》的塑造也能遠遠超出普通的案件推理發 想,而且能涉及更多有助於提升娛樂性的戲碼。設法確 認斷指是否來自已故的李斯特,便是典型例子,能讓死 者的追悼會現場跳脫喪禮常見的肅穆與悲傷,多了許多 三人需臨機應變、吸引他人注意的滑稽舉止,短短的一 場戲就能輕易讓觀眾的情緒不斷波動起伏。
新案件的被害人不只是李斯特一人,是本季案情的 另一大要素,除了能透過受害人數的擴充帶來雪球越滾 越大般的效果,如何應對新屍體也成為故事中的重要波 折。這戲碼牽涉了眾多的元素,從私自運送屍體可能造 成的挑戰,以及可能有黑警牽涉其中,乃至於三位主角 首度嘗試客串法醫驗屍,可謂以種類多樣的內容深化看 點,以單一事務延伸多重樂趣,亦足以成為令人稱道的 優點。
住家大樓仍有秘密可供挖掘
在文藝作品中,許多案件往往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牽涉其中,《破案三人行 第五季》也不例外,主角三人 組居住的大樓蘊藏新秘密便是例證。過往三人曾在大樓 發現密道,如今則涉及秘密賭場的存在,能帶來熟悉的 環境不斷拋出震撼彈般的戲劇效果。這一新事物不只是 基於創新,而是能讓觀眾體認到這棟大樓的深厚潛力, 往後若仍有新秘密誕生,也更顯得理所當然而非突兀。
秘密賭場的存在除了有新事物帶來的張力,在劇情 層面的開拓效果也相當突出,這帶來有黑道牽涉其中的 新變局,而且相關戲碼的詮釋不侷限於黑道與生俱來的 危險性,還涉及更有喜劇效果的情境,透過打破刻板印 象提升觀賞性。已故的老門房更與黑道有一定的牽扯,
使過往以忠厚形象著稱的角色面臨由白轉灰的變化,不 管是人性的複雜面的刻劃,還是角色形象是否面臨二次 翻轉的可能,都能為故事質感的升級帶來助益。
三位富豪成為案件重要嫌疑人 賭場事務所涉及的新面向除了黑幫份子外,也包含 富豪階層。三位億萬富翁的登場,便帶來權貴階層可能 涉案的新格局。三人組的破案過程,也得以增添普通中 產階級對抗龐然巨獸的戲劇效果。三位富豪同時登場的 頻率極高,所言所行始終無法洗刷串證嫌疑,而且儼然 有共同的秘密,查理斯、奧利佛、梅寶與他們周旋的戲 碼,因而能屢次展現應對麻煩人物的趣味火花,新角色 的份量也不只是基於財力,而是基於角色本身的攪局能 力。
除了與案件有關的諸多事務外,《破案三人行 第五 季》也包含額外性的劇情要素。老門房李斯特的死亡, 同時帶來新人門房與機械人門房這類新事物,讓人類與 AI 機械人之爭這類現實課題,能在破案之餘扮演劇情 調味料,凸顯本劇結合時事的能耐;故事也適時引入市 長、演藝明星這類新角色,他們在新故事的作用一開始 仍不明朗,帶來的是角色有無限可能的想像空間。
本劇展現分階段開拓進展的衝擊效果 案件終究會明朗化,是偵探推理題材的必然發展, 本劇的塑造具有分階段逐漸開拓進展的衝擊效果。有的 進展聚焦在三名富豪的真實密謀浮上枱面,部份富豪的 投資野心更直接衝擊三位主角住家社區的存亡,能帶來 與命案截然不同的危機感,使戲劇張力的層面得到強 化。
有的進展則體現在老門房李斯特的命案出現全新的 發現,帶來的是鎖定新疑犯的直接性戲劇效果。難得的 是,整個過程竟能將「你追我跑」這種最常見的場面戲 碼滑稽化,凸顯喜劇效果可能出現在意想不到的地方。 除了娛樂效果外,案件資訊本身也具有翻轉色彩,娛樂 之餘也能兼顧推理片的本色。
最終的進展則是案件真相的全面爆發,帶來的是整 季所有疑問一次得到解答的滿足感,雖然此前以擠牙膏 式的披露部份真相,但仍能兼顧最終高潮階段真相完整 揭曉的震撼效果;主角們設法從危機中脫困、配角們如 何發揮輔助性價值、偵探與反派之間的最終定勝負的善 惡博弈,都是最終高潮階段的合理內容,能確保本劇符 合娛樂性作品的定位。
《破案三人行 第五季》證明了,長壽的偵探劇並不 代表潛力大幅受限,就算案件主要聚焦在一棟大樓相關 的人事物,一樣有合理的發揮空間,確定續訂第 6 季的 好消息,也是本劇維持穩定水準的有力例證。◇

電影 簡介
故事背景為,老年男子查理斯、奧利佛與年輕女 子梅寶是住在同一棟社區大樓的鄰居,因社區出 現謀殺案的緣故,三人逐漸成為破案拍檔與忘年 之交,甚至還有了自己的自媒體廣播節目。如今 擔任大樓門房多年的李斯特竟在社區內遇害身 亡。三位拍檔自然不可能放手不管,但查案過程 中牽涉的難題卻越來越多,除了黑道、名流富豪均牽涉其中,甚至 連他們自己居住的大樓都面臨存亡危機。






學校地下的四方亭。
【校園開放日巡禮】
文、圖/鄺嘉仕
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 皇后山學校
救世軍國際領袖白禮頓大將伉儷,在港進行 慶祝救世軍服務香港 95 周年的官式活動中所探 訪的教育服務單位,並非專欄上期介紹過的救世 軍卜維廉中學,而是最新的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 皇后山學校。學校在 2021 年開學,至今才不過 4 年的時間。
顧名思義,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皇后山學 校位於粉嶺皇后山區,是一所資助的基督教男 女子小學,教學語言以中文為主。在 2024/25 學 年,學校提供總數 30 班,小一至小六各 5 班。 學校小一派位學額有 125 個,統一派位的學額 和自行分配的各佔約半。學校校訓為:「誠信愛 勤」。
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皇后山學校與現時毗鄰 的皇后山邨及山麗苑均在 2021 年落成,前身是 建於 1960 年代的皇后山軍營,有 20 多座不同類 型的建築物分布其中。和沙頭角公路對面的新圍 軍營不同,在 1997 年香港主權移交時並沒有交 予解放軍。皇后山軍營在 1992 年至 2001 年間被 警務署作多用途使用。土地曾在 2009 年撥作興 建自資高等院校,在 2013 年香港政府將其改作 興建住宅前,呼聲最高的是由耶穌會所倡辦的天 主教大學。而現時皇后山區的整體規劃亦以 2013 年的法劃為藍本。
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皇后山學校以中原慈善 基金命名,主要是紀念基金在學校創辦時捐出港 幣 1,000 萬元作為支持。中原慈善基金是香港註 冊的非牟利慈善組織,其管理委員會主要由中原 集團成員公司委派員工代表所組成。在 1978 年 成立的中原集團在香港主要從事與地產相關的業 務,當中包括大家熟悉的地產代理和測量估價, 亦會從事資產管理和財務借貸等,而公共服務如 免費的網上中原地圖或免費日報《am730》等,大 眾均有機會接觸過。
中原慈善基金及救世軍的合作關係匪淺,在
2021 年捐建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皇后山學校之 前,中原慈善基金亦分別在 2013 年及 2009 年捐 款開辦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油塘幼稚園及救世軍 中原慈善基金幼稚園。最後,在 2008 年啟用的 中原慈善基金救世軍學校,前身為專欄在今年 6 月底介紹過救世軍韋理夫人紀念學校的下午校在 轉為全日制後借用舊校舍而創立,中原慈善基金 亦有捐款支持搬遷創校費用。
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皇后山學校校舍為後千 禧校舍,設計可因應學校位置及其教學特色而有 所調節。學校在校園中央興建了一座中空的四方 型涼亭,中空的部份是草地,四周有蓋的地方由 遊廊圍繞,其型式及大小均是香港其它學校所鮮 見。學校將這個地方命名為「同行廣場」,方便 家長及師生間在此範圍內一起乘涼、同行散步及 分享心事,以增加彼此間的關係。
近年,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皇后山學校會於 不同的日子及以不同的主題,舉行歡迎有興趣報 讀的家長及其子女參與的開放日。名稱有如本學 年 9 月的「SUPER KIDS 小一資訊日」、上學年 分別舉行的「校本課程分享及體驗日」及「學習 成果分享日暨開放日」等等,每次形式相若但內 容卻大有不同。
學校首先會安排參加者聽取校長分享學校的 教學理念和課程特色,而學生亦會分享他們的學 校生活及參與活動情況。學校亦會安排各式學生 才藝表演,例如手鈴板隊及花式跳繩等讓參加 者欣賞。同時,學校亦會安排參加者參觀校園 及進行課堂體驗,或參與活動成果展示及攤位 活動等等。
而在以 STEAM 作主題的一次,校長及學生 分別介紹了他們在 STEAM 教學及學習上的感 受,亦請來與 STEAM 教學有關的關鍵意見領袖 (KOL)到校進行示範及舉行工作坊。可見學校 在設計開放日時總是充滿心思的。◇

學校地下小聖堂。

學校地下的四方亭名為「同行廣場」,方便家長及師生 間在此範圍內一起乘涼、同行散步及分享心事,以增加 彼此間的關係。

學校圖書館一角。

學校開放日時多用途室正播放學校介紹的短片。

學校內望,後面高樓是皇后山邨,前面是區內另一所 小學。

學校禮堂。

學校開放日時英語室的展覽。

學校開放日時的體驗活動。

學校向西南方遠望,中間高樓群是聯和墟範圍。

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皇后山學校外景。

斯福爾扎城堡
見證米蘭的榮辱興衰
█ 張雨霏綜合報道 圖/陸霞客
斯福爾扎城堡(Castello Sforzesco)是意大利米蘭最具代表性 的防禦城堡及最受歡迎的地標之一, 曾是斯福爾扎家族的宮殿,如今化身 為博物館和文化景點,其中最知名的 藏品包括達文西的手繪天花板畫及米 高安哲羅的雕塑作品。
斯福爾扎城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4 世紀,最初作為防禦性堡壘,由米 蘭的統治者維斯孔蒂家族(Visconti) 興建。直到 1447 年,當米蘭公爵菲 力波瑪麗亞維斯孔蒂(Filippo Maria Visconti)去世後,由於沒有合法 的男性繼承人,其公爵頭銜被迫傳 給了他的女婿弗朗切斯科斯福爾扎 (Francesco Sforza)將軍,從此斯福爾 扎家族正式接管米蘭。
弗朗切斯科上位後,對城堡進行 了大規模重建,使其成為一座堅固 的軍事要塞。後來,斯福爾扎家族的 後裔更是將斯福爾扎城堡打造成當時 最華麗的宮廷之一,並邀請眾多建築 師和藝術家,包括達文西與伯拉孟特 (Donato Bramante)等大師來裝飾城 堡,使其成為文藝復興時期的重要藝 術殿堂。
然而,米蘭的政局並不穩定,斯 福爾扎家族最終無力抵擋西班牙與 奧地利的侵略,城堡在戰爭中多次受 損,甚至在二戰期間遭受轟炸。
所幸在 19 世紀末,意大利建築 師兼建築史學家貝爾特拉米(Luca Beltrami)主導修復工程,讓這座充滿 歷史與藝術氣息的中世紀城堡再次恢

復昔日的風采,如今則成為米蘭重要 的歷史建築之一,收藏了豐富的藝術 珍品,其中包括米高安哲羅的《聖殤》 (Pietà,亦稱聖母憐子像)和達文西設 計的華麗天花板,繼續書寫著它的輝 煌歷史。
以紅磚砌成的斯福爾扎城堡現如 今雖然不像大教堂般華麗,卻依稀可 見曾經的規模和氣魄。整座城堡呈方 形,寬闊的庭院、雄偉的城牆、護城 河、高聳的塔樓與城垛都是必看的建 築亮點。
古堡內有非常多的博物館,這些 博物館涵蓋了多種主題,從古代藝 術、音樂樂器、埃及文物,到考古 學、應用藝術及古董傢俱等,展示了 豐富的歷史與文化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