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6

Page 1


品味生活

Müllerchen 小木像木木

走入香港黃金海岸

Müllerchen 小木像木木今個盛夏遠征香港,現在至 8 月 31 日期間來到黃金海岸商場,邀請大家齊齊化身成小小植物學家探索大自然的奇妙。

來自德國的探險家 Müllerchen 小木像木木 今個盛夏遠征香港,現在至 8 月 31 日期間 來到黃金海岸商場,邀請大家齊齊化身 成小小植物學家探索大自然的奇妙,紀 錄各種有趣植物、雀鳥、蝴蝶小知識。

「小木木植物學家探索套裝」包括迷你數碼相機連小木 木貼紙、探索任務卡及小木木原子筆。

【大紀元訊】逾 3 米的 Müllerchen 小木像木

設有蠟筆小新新劇場版期間限定店,發售全新限定商品。 圖/黃金海岸商場提供

S+ REWARDS 會員可以 80 點數換領「黃金海岸自然探 索之旅」活動名額一個。參加者可免費獲贈小木木可 摺疊防曬帽一頂。

木連迷宮充氣裝置,由好友小鳥 Koo 陪同,以山 系造型亮相黃金海岸商場中庭。除了巨型小木木 充氣裝置外,小木木更會四出探索,介紹黃金海 岸常見動植物,讓大家打卡之餘更可認識生態。 每個小木木身影都暗藏了一個神秘字母,看看大 家能否逐一解鎖,揭開小木木給大家的說話。

S REWARDS 會員只要於黃金海岸商場指 定商戶以電子貨幣單一消費每滿 HK$200 或以上 及成功登記點數,即可獲印花 1 個,集齊 4 個印 花,即可換領「小木木植物學家探索套裝」一 套。套裝包括迷你數碼相機連小木木貼紙、探索 任務卡及小木木原子筆,讓小探險家們邊探索黃 金海岸,邊發掘及紀錄植物小知識。每位會員推 廣期內最多可獲印花 8 個,並只限換領禮品 2 次。

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為「黃金海岸自然探 索之旅」,特意設計了兩個探索體驗,其一為 「親子自然探索之旅」適合 3 至 7 歲小朋友及家 長參與,由導師將帶領大家遊走黃金海岸,以各 種創意互動,包括利用自然素材進行創作,及透 過五感親近大自然,讓小朋友及家長認識生物多 樣性,啟發他們對自然生態的興趣。

另一「《森林的法則》桌上遊戲及大自然考 察」,讓 8 至 11 歲小朋友及家長們大玩《森林的 法則》,透過這全港首副以本地陸上森林生態及 生物多樣性為主題的桌上遊戲,認識森林面對的 威脅,更會親身走進黃金海岸自然環境之中,透 過新奇有趣的遊戲任務,學習觀察環境中的動植 物。導師更會指導小朋友透過手機應用程式進行 生態速查,紀錄生態數據,了解黃金海岸環境的 生物多樣性,讓參加者主動發掘大自然生態,體 驗參與公民科學。 S REWARDS 會員尊享以 80 點數換領「黃金海岸自然探索之旅」活動名額一 個。參加者可免費獲贈小木木可摺疊防曬帽一 頂。◇

蠟筆小新劇場版限定店

8 月登陸啟德 Airside

攝影/吳銳略

【大紀元訊】《蠟筆小新劇場版:超華 麗 ! 灼熱的春日部舞者》這部電影以印度為 背景,將於 8 月 8 日正式上映。另外,啟德 Airside 現在至月底(31 日)設有蠟筆小新新 劇場版期間限定店,發售全新限定商品,並有 尋寶活動可獲限定紀念品。

限定店設有劇場版主題打卡位,以印度景 色為背景,春日部防衛隊都換上印度風格服 飾,充滿異國風情。並有多款由新映影片設計 的香港獨家周邊商品,包括電影主題限定小 物、便攜餐具套裝、不鏽鋼餐碟、造型抱枕及 會場限定服飾等。

主辦方更於商場 5 個位置設置春日部防衛 隊角色立牌,集齊立牌上的 5 個英文字母拼出 密碼即可換領活動限定小禮物。 5 個地點包 括 G/F 禮賓部附近、2/F Pop-Up Store 附近、 2/F 近天橋、3/F NF Touch 會員服務櫃台、5/F MCL 戲院大堂附近。

另外有即抽即印蠟筆小新主題相卡機登陸 期間限定店,會定期更換不同款式;並有獨家 蠟筆小新主題拍貼機,同樣會定期更換不同款 式,讓參觀者與朋友、家人一起與小新留住美

啟德 Airside

源茂興記茶莊結業背後:

七十年茶香與社區文化的告別

九龍城老字號茶莊——源茂興記茶莊, 因市建局九龍城重建計劃,在街坊熟悉 的鐵觀音茶香中,於 7 月 31 日悄然走向結 業。現年第二代掌舵人劉先生日前接受 本報專訪,細述茶莊七十年歷程、重建 陰霾下的文化斷裂,以及市建局計劃對 小商戶的衝擊。

█ 蔡文昕、藍美晶報道 攝影/蔡文昕

乾淨世界

源茂興記茶莊由劉先生父親創立,劉先生出 世以來便住在九龍城南角道,舊舖採用「前舖後 居」的形式,與現舖相隔一條馬路。茶莊主打潮 州與廣東茶,其中經典烘焙鐵觀音風味濃厚,與 潮州飲茶習俗相契,亦常成為酒樓配茶首選。劉 生介紹,茶莊的烘焙鐵觀音經特殊處理,色深味 濃,適合潮州菜館顧客,普洱茶需數年至數十年 陳化,需大空間存放。

伴您度過美好時光

歡迎探 索

「傳統茶莊已經愈來愈少」,劉先生指,新 式包裝茶葉漸取代昔日店舖展示模式,加上入行 辛苦、年輕人意願低,令茶莊行業面臨青黃不接 的窘境。儘管如此,源茂興記仍吸引多元客群, 當中潮州居民特地遠道而來,只為重溫心中熟悉 的茶味。

歡迎探 索

奈何重建改劃、賠償金額不足以另覓合適舖 位復業,最終不得不選擇結業。劉先生表示,搬 往其它街道會令年長顧客難以尋店,導致客源流 失。加上九龍城的街坊感情深厚,老店的存在承 載著社區文化。重建後九龍城或變商場,失去街 肆人情味,難以吸引顧客。即便未搬遷,近年仍 有顧客反映尋店困難。

劉先生又坦言,市建局只給予 3 年期限寬 限,無法妥善處理儲存十數年的普洱與鐵觀音茶 葉,家中僅 400 多平方呎難以存放,部分存貨只 能送予街坊或顧客。

市建局將茶莊列為「非潮泰文化」,屬於「非 特色商戶」而不獲回遷資格,劉先生認為不合 理,因九龍城能以潮州話溝通的商舖屈指可數, 茶莊應屬文化資產。當局原計劃保留 24 個舖位 給特色戶回遷,惟僅 7 戶有意回遷。

重建工程預計 2030 年完工,劉先生認為期間 商戶生存艱難,「特色戶地址遭所有地盤包圍, 拆成爛地時你估下有無人會去?」現時,飲食及 零售業人流已減九成,許多商戶稱生意難以為繼。

他又批評,市建局估價方式不合理,同一街 段店舖竟價差千萬,加上房價下跌,市建局賠償 比街市價低三成。隔鄰同等面積舖位差價達千 萬,龍崗道更低一成。測量師報告顯示價值為市 建局報價兩倍,但市建局以地段分段估價為由拒 絕調整,公平性受質疑。另外,市建局要求專家 評估茶葉價值,但缺乏明確標準,存貨損失難獲 補償。

劉生又批評市建局收購策略,稱一些大廈並

乾淨的網路世界,無暴力、無色情、 無犯罪、無毒無害 。

全新的平臺,您可從中學習、 與人分享、休閒娛樂、獲得靈感 。

乾淨的網路世界,無暴力、無色情、 無犯罪、無毒無害 。 全新的平臺,您可從中學習、 與人分享、休閒娛樂、獲得靈感 。

九龍城重建下,70 年老字號「源茂興記茶莊」,於 7 月 31 日結業,第二代掌舵人劉生接受本報專訪形容是「被結業」充滿無奈。(蔡文昕/大紀元)九龍城重建下,70 年老字 號「源茂興記茶莊」,於 7 月 31 日結業,第二代掌舵人劉生接受本報專訪形容是「被結業」充滿無奈。(蔡文昕/大紀元)

非危樓,而是因靠近地鐵站被收購。舉例過去家 計會項目以 39 億元收地卻 19 億元賣出,損失 20 億元,顯示決策問題。

他認為,九龍城 20 條街拆除數條後,人口 減少五分之一,影響街市及商戶生計,質疑重建 變相破壞社區活力。劉生原計劃十年後退休,逐 步清貨,但 3 年期限導致損失增加。他呼籲市建

局重新審視賠償機制及特色商戶定義,以支持傳 統行業。

劉先生憂心地表示,九龍城本為地鐵沿線、 人情味濃厚的區域,卻因重建而失去社區活力。 「這裡曾是家長為子女選學校的首選地段,但未 來街坊特色可能被商場氛圍取代。」對於市建局 倡議保留文化特色,他語重心長地回應:「說是

伴您度過美好時

保留,但只是重建成空殼」。

源茂興記茶莊的結業,不只是老店告別,也 是九龍城重建下的文化縮影。在土地收購、租金 壓力、政策規劃與市況低迷交織下,小商戶的生 存空間正急速收窄。劉先生說得樸實:「我們撐 了七十年,是靠一手一腳打拼,不是靠包裝;如 今也只能儘量不計較,退場已成無奈。」◇

乾淨的網路世界,無暴力、無色情、無犯罪、無毒無害 。 全新的平臺,您可從中學習、與人分享、休閒娛樂、獲得靈感 。

乾淨的網路世界,無暴力、無色情、無犯罪、無毒無害 。 全新的平臺,您可從中學習、與人分享、休閒娛樂、獲得靈感 。

乾淨的網路世界,無暴力、無色情、無犯罪、無毒無害 。 全新的平臺,您可從中學習、與人分享、休閒娛樂、獲得靈感 。

乾淨的網路世界,無暴力、無色情、無犯罪、無毒無害 。 全新的平臺,您可從中學習、與人分享、休閒娛樂、獲得靈感 。

神童詩名世 人生更傳奇

作者/薛馳子

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鳥鳴澗(王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這兩首詩明白如話、清新自 然,「一語天然萬古新」,得渾成自 然之趣,非雕琢、苦吟可比。這兩 首詩的妙處,要靠自身的經驗、體 悟,不易解說。也有一種方法:讀 者諸君可試試也用 20 個字來寫「春 曉」、「 鳥鳴澗」,看看與他們的區 別在哪裏,就大約知道其好在何處。 少時,讀過一些鑑賞文章, 但也並不總能因此領略唐詩宋詞 之美;年歲增長,有了一些人生經 歷,無形間對千古流傳的古典文學 作品有了些體會,由此明白了一個 道理:鑑賞文學作品,不是解數學 題(當然,數學、邏輯也有它的 美),主要是心理性、感悟性的, 講究此心、此情相通,心靈契合, 非能強求;胸懷、境界、見識這些 東西,對一般人而言,多從體驗、 磨礪中來。

再回到這兩首詩。孟浩然《春 曉》問「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 少」,溫情、溫馨,流露出仁民愛 物之心,是儒家「仁者人也」思想 的流露。而王維被稱為「詩佛」, 在精神氣質上,與孟浩然有很大區 別,雖然兩人都是田園山水詩人。 例如,《鳥鳴澗》寫的春夜之靜, 不是孤寂之靜,也不是枯死之靜, 而是生機之靜。你看,月亮出來, 把鳥驚動了,以為天亮了,飛起來 「時鳴春澗中」。王維為甚麼能聽 到鳥鳴呢?一個蒙頭大睡的人應該 聽不到吧?是因為他「閒」,他閒得 還聽到了「桂花落」。那甚麼又是 閒呢?「若無閒事掛心頭」,用佛 家的話說就是心無掛礙。王維很多 詩都有這種內涵。

這裏提個問題,都說「八月桂 花香」,王維怎麼說春天裏桂花落 呢?原來桂按花期不同,有春桂、 秋桂等等之別,王維可沒說誑語。 孔子說過「詩」可以「多識於鳥獸草 木之名」,古人誠不我欺。我們還 舉一個例子,三國打仗的那個赤壁 究竟在哪,多種說法。蘇東坡千古 絕唱《念奴嬌 赤壁懷古》中所說的 那個赤壁,難道就是真的嗎?如果 不是真的,那不也是騙人呢?我們 看看蘇東坡在詞中怎麼應對這個問 題:「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人 道是」三個字就輕鬆處理了。從這

兩個例子,我們看到,雖然是藝術 創作,是寫詩詞,但在關於事實性 質的問題上,王維、蘇東坡等等都 是一絲不苟的,由此可見古人的道 德標準。

最後,延伸談個問題。唐代文 化是中華文明最近 2000 多年來的頂 峰,唐詩更是唐代文化的精華,以 後再無超越。宋代文化也是中華文

明的高峰,歷來唐詩宋詞並稱,但 唐詩和宋詩、宋詞的差別還是存在 的。事實上,很多歷史學家認為, 唐宋之間有一大變。

圖為明 沈周《落花詩意圖》。(公有領域)

下面列出一首非常優秀的宋 詞,李清照《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 驟》,請諸君將其與孟浩然《春曉》 對比,看看兩者的區別在作者個 性不同之外,是否還包含了時代 之別?當然,這是沒有標準答案 的。

編按:茫茫塵世間,你是誰?我是誰?我們為何生於此?又為何而來?緣定今生。您是否 相信,生生世世輪迴轉生中,上蒼早已拉起人與人之間的緣份。為了找尋生命之源,層層 下走。這次,儘管人世迷茫,也要緊握這稍縱即逝的機緣。

(接上回)

六、和自己一樣的人(1)

如夢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作者陳本瑛

讀者們,讓我們輕讀《日初天子》,跟著主人翁穿越時空,探險奇遇吧! 簡介:2001 年,任職於新 唐人電視台製作部,2004 年在《娛樂新幹線》節目 擔任台灣娛樂記者,2010 年節目轉型《韓流世界》, 因接觸韓國流行文化,開 啓了對寫作的興趣,2016 年首部小說作品《雪倫公 主》以韓國偶像團體為靈 感。已發表《夢迴大唐》、 《日初天子》。現職台灣 《大紀元時報》娛樂記者。

宮女們替小初悉心妝扮, 因為小初的頭髮長短不一,一位 宮女拿著剪刀,準備替小初把 頭髮剪齊,正巧被王子看到。

「不要剪去她的頭髮,畢竟是 女孩子。」王子走進了房間。 「不剪短,很凌亂⋯⋯我們又 不太會編髮⋯⋯」宮女不好意 思的說。

王子這才想到,這些侍候 他的宮女,只需要替他梳頭, 並不用編髮,他想到了一個 人,開口說,「明白了,去請 夕顏來吧!她也許會。」

宮女立刻去請夕顏來替小 初編髮,夕顏長得美麗,也 愛打扮,對於編髮、服裝的搭 配,自然比一般宮女強得多。 經由夕顏的巧手改造後,小初 果然變得不一樣,夕顏巧妙收 起小初雜亂的髮絲,用彩色細 繩編入頭髮內,又讓她穿上亮 橘色的輕便服裝,這才讓小初 恢復了少女的模樣,在場所有 人都為之驚豔。

侍和子此時也帶著藥師進 入房間。既然要收養小初,侍 和子覺得,還是澈底檢查一下 身子,看看是否有疾病。由於 沒有父母和親人,也只能從身 體的成長來判斷小初的年齡。 「年齡⋯⋯推測應該是 十三、四歲⋯⋯筋骨健壯,血 氣充沛,眼睛⋯⋯五官都很健 康,唯一就是腦子沒開竅,才 影響了語言的發展。」藥師檢查 後說。「那就好,謝謝藥師。 藥房還缺甚麼藥材,可以告訴 你的徒弟敏郎,他回京城時可 以順道採買。」侍和子說。 「王子!」藥師突然向王子 行了禮,侍和子和王子都有點 錯愕。他繼續說,「抱歉,耽誤 了幾日才向您坦白這件事,是 有關於小初小姐的事,小初小 姐的傷口並不完全是因為我的 醫治。雖然,給小初小姐上的 藥,的確都是上等的好藥,但 ⋯⋯這並不能讓傷口在如此短 時間內就復原,甚至沒有留下

「香港中西合璧的核心價值是世界共同財 富。香港正經歷有史以來最艱難時刻。為了 我們的後代,『世界的香港』正在海外延續。

任何疤痕。我想了許久,決定 要來向王子說明此事。」說完, 藥師又再次向王子行了一個禮。 「其實這件事情我已經知 道了,藥師你沒有做錯,對於 你盡心盡力治療小初,我十分 感謝。」王子也向藥師回禮。

王子回到靜思房,手托著 臉頰,半躺著。靜思房是王子 打從小時候,就開始打造的一 個特殊房間,房間不大,只有 八個榻榻米大小,一張桌子和 一個坐墊。王子從小就常常會 做許多奇異的夢境,也能看到 另外空間的生命,但是沒有人 可以替他解答。

他常常自己一個人待在這 個小房間裏,當進入沉思狀態 的時候,王子就可以看到神、 佛、仙境,但神佛們不會,也 沒有告訴王子答案,所有的疑 問都只能靠王子自己一個人去 理解。

王子的思緒回到了他發現 小初的那一刻,她傷口快速痊 癒,明亮的雙眼,回應王子的 問題:「是否為我而來?」而 小初不顧一切走回行宮,甚至 比練武的自己腳程還快⋯⋯頓 時,王子睜開眼睛,他突然明

香港人依然有夢,我們一起記載香港。」 在夜闌人靜的時候,無論是在家中睡房的你, 還是仍在辦工室為生活打拼的你,凝望窗外 的星空,心中會否閃過遠在別鄉的他/他們 的身影? 或是時代呼喚,又或是為勢所逼,你和他分 隔十萬八千里,腦中會否想像對方在這一剎 那身在何方? 銅鑼灣?倫敦?旺角?還是紐約唐人街?

白了!原來,休息,可以讓小 初的身體快速修復,而小初心 無旁鶩的往前走,是因為「專 注」可以控制當下的時間,使 人的腳程快過馬匹。

而王子是在六歲時發現這 件事,所以王子從不吃藥,身 體的一點小病痛,自己可以靠 睡眠讓身體修復。

想到這裏,王子心中泛起 了一陣歡喜,因為自己擁有異 於常人的功能,王子從小就相 當寂莫,沒有人可以說心裏 話,沒有人了解他。如今小初 的出現,不禁讓王子覺得,也 許⋯⋯遇到了和自己一樣的 人。◇ (待續,本文為作者立場)

「Hong Kong & the World 世界的香港」正是 一條橋樑,讓香港人無論是在世界任何角落 都能連線。以英文報道香港的真相、提供資 訊,並且讓你和他/他們以文字「相見」。 大家只要去 www.theepochtimes.com,click 一下網頁上方的「Hong Kong」,就能進入 「Hong Kong & the World 世界的香港」專頁。

《大紀元時報》幫你實現「約好相見,就會 相見」。

研究揭秘育兒之道: 輕鬆培養

「別人家的孩子」

█ 李皓月綜合報道 圖/ Shutterstock

一項英國長期研究顯示,權威型育兒方式才是 最佳育兒之道,這種方式將明確的規則與溫暖的關 愛結合在一起,可能是培養學業優秀孩子的關鍵。 這似乎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育兒概念不謀而合。

與當下流行的「溫和育兒」相比,這種在嚴 格與溫柔間找到平衡的育兒方式,讓孩子在學業 和情感發展上表現更出色。

英國政府資助的長期研究計劃「兒童早期 發展與教育研究」(Study of Early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SEED)自 2013 年起,追蹤了約 6,000 名兒童,探索家庭環境與早期教育如何影 響孩子成長。

中國傳統文化中早已蘊含育兒智慧 《顏氏家訓‧教子篇》中說,「父子之嚴,不 可以狎;骨肉之愛,不可以簡。簡則慈孝不接,狎 則怠慢生焉。」提倡了嚴中有愛、教導與關懷並重。 SEED 的研究發現,採用權威型育兒的家 庭,孩子在 7 至 11 歲的學業測驗中表現更優異, 閱讀、寫作和數學成績尤為突出。這種育兒方式 強調堅定、正向的教養原則,同時保持高度的 「回應性」,也就是父母積極參與孩子的生活,給 予支持與引導,與中國古人的育兒方式高度契合。

「說『不』並不意味著冷漠」,研究作者之一 表示,「權威型育兒的核心是讓孩子在明確的框 架內自由成長,同時感受到父母的關愛。」 研究還指出,每周至少 10 小時的正式團體

托育能進一步提升孩子的學業表現,為家長提供 了另一個實用的建議。

正式團體托育指的是,由專業機構或合格 人員提供的看護和教育服務,通常包括幼兒 園(nurseries)、學前班(preschools)或托兒所 (daycare centers)等環境。這些場所通常有固定 的課程或活動,旨在促進孩子的學習和社交發 展,與父母或親戚照看小孩的方式不同。

父母的情感健康對孩子的影響深遠 研究提醒,父母的情感健康也至關重要。 父母可能因工作、經濟或其它問題感到焦 慮、抑鬱,導致家庭環境中充滿壓力或混亂,例 如缺乏規律的家庭作息、頻繁的爭吵,或不穩定 的生活環境,如頻繁搬家。

此外,父母還可能過度干涉孩子的生活,試 圖控制他們的行為、選擇或情緒。尤其是在母子 關係中,母親可能因與孩子頻繁衝突或對孩子感 到煩惱,而形成不健康的互動模式。

這些因素可能削弱孩子在小學階段(通常指 5 至 11 歲)的社交與情感發展,孩子可能難以 建立穩定的同伴關係,或在團體中表現出退縮、 攻擊性等行為;孩子還可能難以管理自己的情 緒,表現為焦慮、缺乏自信或情緒不穩定。

將成就和價值等同的教育方式 不宜提倡

專家警告,過於關注孩子成就的「自我中心

型育兒」可能帶來負面影響,讓孩子承擔不必要 的壓力;將孩子的價值與成就綁定,也會忽視他 們的內在需求或情感健康。

如果家長過份關注孩子的成就,如學業成 績、才藝表現或在外人面前的言行,將這些方面 視為教育成敗的標準,孩子可能感受到必須達到 高標準以滿足父母的期望,這種壓力或將導致孩

子的焦慮、自我懷疑。

這項研究將持續至 2029 年,屆時將提供更 多關於育兒方式的分析。對現代父母來說,權威 型育兒或許是一個值得嘗試的平衡之道——既不 失溫暖,也不缺規則,幫助孩子在學業與生活中 脫穎而出。◇

培養出高度成功子女的父母有 3 個共同點

█ 高杉編譯報道

關於如何養育出日後會很成功的孩子的方 法,各種建議非常多。這些如雪崩般滾滾而來的 建議中,有些是有科學依據的,有些則完全沒 有,最終甚至可能會令人感到不知所措。

所以,聽一聽那些自己培養出了堅韌、自 信、適應力強的孩子的父母的經驗,可能會更有 幫助。而在這樣的父母的教育方法中,也確實存 在著一些共同點。

以下是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 (CNBC)總結的,培養出非常成功的孩子的父母 們的三個共同點。

他們都會教授孩子

同理心(Empathy)

米歇爾博爾巴(Michele Borba)是一位教 育心理學家、育兒專家,也是《茁壯成長:為 甚麼有的孩子在掙扎,有的孩子在光芒四射》 (Thrivers: The Surprising Reasons Why Some Kids Struggle and Others Shine)一書的作者。

她在為 CNBC Make It 撰寫的文章中說,將 成功的孩子與普通孩子區分開來的特徵之一就 是,他們的父母會成為他們樹立同理心的榜樣。

要做到這一點,有幾種方法。

通過即時描述情緒,來幫助你的孩子建立 一個情緒詞彙表。比如,你可以說「你現在很高 興」或「你似乎很煩惱」等簡單詞彙。

問問你的孩子,他們現在的情緒如何。這可

以幫助他們去感知和認識自己的感受,並在不會 感到羞澀的情況下表達自己。

你可以試著問:「這讓你感覺如何?」或「你 似乎很害怕。我說得對嗎?」

與孩子分享你自己的情緒,這樣你的孩子在 分享他們的情緒時,才會感到自然和安全。

要求你的孩子注意他們周圍的人的感受。如 果你們在公園裏,可以指著一個人問孩子:「你 認為那個人現在的感覺如何?」 他們都對自己孩子的興趣 表現出興趣

瑪戈特比斯諾(Margot Machol Bisnow)是 《培養企業家:如何幫助孩子實現夢想》(Raising an Entrepreneur: How to Help Your Children Achieve Their Dream)一書的作者。她採訪了 70 位非常成功的孩子的父母,以了解是否存在共通 的成功育兒方法。

她注意到的一件事就是,長大後很成功的孩 子的父母,都對他們孩子的個人愛好,表現出了 真正的興趣。

她為 CNBC Make It 寫道:「體育、電子遊 戲、辯論、音樂、觀鳥——與我交談過的這些父 母的每個孩子,都有課堂之外的愛好。而這些父 母們從未讓他們的孩子遠離自己的愛好,因為他 們知道,這能夠讓他們保持精神上的活躍。」

芝加哥大學醫學中心(University of Chicago Medical Center)的外科和兒科教授達 納蘇斯金德(Dana Suskind)博士就此指出,即

使不是愛好,對你的孩子正在做的事情,或從 日常看到的東西表現出興趣,也會產生巨大的 影響。

它有助於建立孩子的認知技能,如閱讀和記 憶,以及非認知技能,如韌性和毅力。

蘇斯金德還撰寫了《父母國:釋放每個孩 子的潛力,實現社會的承諾》(Parent Nation: Unlocking Every Child's Potential, Fulfilling Society's Promise)一書。

她還十分推崇「3T 戰略」,其中包括三個 步驟。

1. 調成與孩子同頻(Tune in) 有意識地努力注意你的孩子在關注甚麼。她 在為 CNBC Make It 撰寫的文章中寫道:「假設你 和你的孩子坐在桌前吃零食,你看到他們在看窗 外。就試著跟隨他們的視線,調整他們所關注的 內容。然後,問他們一個問題,促使他們談論這 個問題。」

2. 多交流(Talk more) 與他們聊一聊關於那些他們認為很吸引人 的東西。她寫道:「聊天會使孩子使用更多的詞 彙。存入大腦銀行的詞語越多,孩子建立的大腦 超連結就越多,他們的詞彙量也就越大。」

3. 交互對話(Take turns)

確保你們雙方平等地參與到對話中。她寫 道:「通過提問來鼓勵你的孩子去表達,去描述 他們周圍的世界或他們的感受,從而參與到交互

的、你來我往的對話模式中。」

他們都是很樂觀的

羅尼科恩桑德勒(Roni Cohen-Sandler)是 一位專門研究母女關係、青少年發展和家長指 導的心理學家。她還撰寫了《媽媽,除了我的手 機,甚麼都可以:在數碼時代培養有情感適應力 的女兒》(Anything But My Phone, Mom: Raising Emotionally Resilient Daughters in the Digital Age)。

她說,為了培養有適應力的、有社交智慧的 孩子,你需要教他們往積極的方面看。這可能很 難,因為孩子們往往會沉浸於負面的經歷或情緒 中,難以自拔。

她在為 CNBC Make It 撰寫的文章中寫道: 「在同情你孩子的痛苦的同時,把他們的注意 力,重新集中在他們最近的勝利和快樂上面,讓 他們看到更大和更光明的前景。」

教育心理學家博爾巴也同意,樂觀是成功的 一個關鍵因素。

她寫道:「樂觀的孩子會認為,挑戰和障礙 都是暫時的,都是能夠被克服的,所以他們更有 可能獲得成功。」

父母要更多地注意自己的行為。你是在以消 極的、還是以積極的方式描述情況?你的朋友會 說你是樂觀的人嗎?

她寫道:「如果你看到你正在向非樂觀的一 面傾斜,請記住,改變,是從照鏡子似的自我審 視開始的。」◇

文/林一山、JoJo 圖/Shutterstock

許多人曾嘗試節食減肥,卻最終以失敗 收場。肥胖症專科醫生蔡明劼在新唐人 《健康 1+1》節目中提醒,節食減肥往往 難以持久執行,大多數人在一、兩年後 會復胖。他指出,減肥的關鍵不在於少 吃,而是以正確的吃法,攝入對的飲食 比例,這樣做有助於瘦身成功不反彈。

節食為何容易復胖?

人們想要減肥時,第一個想到的方法往往 是「少吃」,蔡明劼指出,雖然節食初期可能見 效,但復胖的風險非常高,主要原因包括以下 三點:

1.基礎代謝率下降

當身體感知到熱量攝取不足時,會啟動自我 保護機制,降低基礎代謝率以節省能量,導致熱 量消耗減緩,此時人可能感到疲倦、沒精神。身 體為了自保也會增加對高熱量食物的渴望,讓人 容易暴飲暴食,導致體重反彈。

2.肌肉流失

節食不只會減少脂肪,也會導致肌肉量減 少,因為維持肌肉需要消耗身體大量的能量,身 體為減少能量消耗,會開始分解肌肉,同時也以 此來補充能量。肌肉減少會進一步降低代謝,使 復胖機率更高。

3.心理層面

人不是機器,長期壓抑食慾容易導致強烈的 食慾反彈。一旦開始放縱,就可能感覺減肥計劃 已經失敗,容易放棄繼續努力,轉為拖延心態, 變成「以後再說」,導致出現復胖。

正確飲食比例防復胖

蔡明劼提醒,有些女性追求快速減重,往往 不會深思減肥方法背後的原理,可能採用極端的 瘦身方法,甚至引發厭食症、內分泌失調、掉髮 等健康問題。他強調,真正有效的減重,不是靠 減肥產品或所謂快速瘦身法,關鍵是建立健康、 可長期維持的生活型態。

首先從飲食調整入手,蔡明劼指出,不需精 算熱量,而是學會掌握食物比例與營養均衡。此 外,培養運動習慣,持續性運動有助於提升代謝 與維持體重。另外,心中的減重目標要合理,若 需減掉 20 至 30 公斤,應預期需半年至一年時間, 讓身體以循序漸進、自然健康的方式慢慢瘦下來。

正確的飲食比例對於維持體重和避免復胖 至關重要。確保飲食中包含各種營養成份,均 衡攝取各類營養素,有助於增加飽足感、穩定 的提供能量,有利於控制食慾、保持肌肉量、 維持健康的代謝,這些都能幫助有效維持體 重,防止復胖。

蔡明劼推薦,日常飲食比例遵循「哈佛健康 餐盤」的飲食模型。餐盤將食物配置分成四格, 幫助建立正確飲食比例,達到營養均衡,具體分 配如下: 蔬菜和水果共佔二分之一餐盤。澱粉類和蛋 白質各佔四分之一餐盤。

1. 左上大格(蔬菜): 各色蔬菜,越多樣越好, 例如綠葉蔬菜、紅蘿蔔、海帶、菇類等。

2. 左下小格(水果): 約一個拳頭大小的水果 份量。水果除了提供膳食纖維,也含有大量 抗氧化物,尤其是莓果類食物,可以降低肥 胖的風險。

3. 右上格(澱粉類): 粗糧、白飯、麵條皆 可,儘量避免高糖高油的加工澱粉,如炒 飯、油麵。

4. 右下格(蛋白質): 首選雞肉、魚肉、海鮮等 優質蛋白質,可選適量紅肉如牛肉、豬肉,儘 量避免火腿、煙肉等加工肉品。

許多人誤以為減肥就要避開所有碳水化合物, 蔡明劼提醒,這種對碳水化合物的恐懼源於錯誤 的觀念,而導正觀念是減重與健康飲食的起點。

蔡明劼指出,應該注意的是加工精緻碳水化 合物,例如麵包、餅乾、蛋糕等,經過加工後, 大部份的膳食纖維和營養素流失,這類食物容易 被人體快速吸收,導致血糖快速升高,並可能增 加脂肪堆積,因此應儘量減少攝取。

相對地,許多天然食物中含有高品質碳水化 合物,例如糙米、燕麥、全麥麵包等都是優良選 擇。此外,豆類含有碳水化合物的同時,還有豐 富的蛋白質,是營養密度高的食材,因此是非常 值得攝取的食物。

外食族怎樣吃不怕胖?

蔡明劼表示,外食族確實比較難減重,原因 在於餐廳為吸引顧客,通常使用高糖、高油、高 鹽的烹調及調味方法,經常食用容易發胖。

蔡明劼強調,即使外出用餐,也可以運用 「哈佛健康餐盤」的比例,輕鬆實現飲食控制,

外食仍能瘦得下來。他建議在心中先想像餐盤的 模型,或是直接利用外食飯盒盒、紙餐盤來調整 比例。例如蔬菜佔最大份量,約兩個拳頭;水果 約一拳頭;蛋白質與澱粉類則各佔四分之一空間。 面對需要應酬的情境時,例如參加聚餐、吃 甜點,不用為了減肥刻意拒絕、破壞氣氛,蔡明 劼提供以下三種策略,來幫助維持體重成果: 1. 預防法: 聚餐前少吃,例如在知道下午茶會吃 蛋糕的情況下,中午可以少吃一點,選擇低油 脂的食材。或者可以事先做運動,蔡明劼分 享,他自己會在聚餐前進行重量訓練,以消耗 肌肉中的肝糖,讓接下來攝取的糖份能重新儲 存回肌肉中,而非囤積成脂肪。

2. 彌補法: 若一餐吃多了,其餘幾餐可以適度減 量,或者也可以透過運動增加熱量消耗。

3. 放鬆心態: 與朋友聚餐享用大餐、甜點時,不 需要有壓力或過度擔心,也不要因此產生罪惡 感,影響減肥的意志力。 保持積極的心態, 適度放鬆享受生活,有助於維持減肥的動力, 才是長久之計。◇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