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 督 傳
![]()
在後疫情逐漸解封、以及戰爭等的各種因素之下,物價以及石油價 一路狂漲。在嘗試各種措施卻無能為力的美國總統拜登,說出了『某些 大型跨國石油公司賺得比上帝多』的話。
當然,如果想要認真想要看待這種說法的話,倒也無從取證起,畢 竟上帝沒有公布祂在這個地球上的財務報表。不過光看世界金融界的當 季或是去年的財務報表,大型石油公司在全世界的排名無論是在資產、 收入、或營收等都沒有在很前面。這番話也被很多財務專家調侃說許多 的科技公司、手機公司,賣出去的成品為成本的十倍以上,相較於採石 油的成本即便在油價飆漲的時期也至少占去一半左右,所以如果拜登總 統的這番話是真,那賺得比上帝多的公司還多的是,那等於拜登總統在 說其實上帝賺得很少,比不過人所組織的財團。
政治人物用上帝來說嘴、操弄輿論或觀感等這樣的做法不會是第一 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但是,我們身為基督徒,看到國家級的領導人 物這樣說的時候,我們也必須警惕自己:政治人物跟上帝的心意不會是 相同的。很多基督徒以及教會,由於受到北美的教派總會或是北美基督 徒的支持比較多,很習慣地也認為北美的價值觀應該會比較接近上帝或 是基督徒的價值觀,小至節慶的設立,大至年度口號、聚會方法推廣、 教會方向等。當然,我們了解教會有身為組織一分子的立場,但是我們 更不應該忘記,在身為一個教會人、國家人之前,基督徒應該是要效法 基督的。在我們跟從或甚至 『順服』這些立場以及教導之前,我們應 當去省察這些事情是否真的是上帝希望我們做的。
總編輯 顏卲曄筆
漫談敬拜 ~ 利未記探索系列
古老禱告文
傳承下一代 ~ 『請、謝謝、對不起!』
基督信仰的正確打開方式
漢字福音傳承 ~ 上帝的世界 ‧ 上帝的故事
服事 Q & A
經文補給站
想像藝術 ~ 夏日裡的薰衣草園 省思小品
出版單位: 夢想之音音樂事工團
統一編號: 88048991
CHTODAY2020@GMAIL.COM
電話: 07-2360626
0972779991
負責人:顏卲曄
美術編輯: 張以茜
監製: 顏真謙
感謝您喜愛我們的出版物。如果有想要指教的事情,或是有協助宣 傳的需要,歡迎使用電話或電郵留言,或是在社群媒體上聯繫我 們,我們會儘快跟您聯絡。願上帝繼續保守賜恩給您,謝謝!
文:顏卲曄 (音樂製作人、音樂事工執行 總監,曾任教會詩班以及敬拜團指導)
參考經文:利未記第25章1-28
人的價值觀當中,如果開始注重『投資報酬率』或是『效率』之類的, 那『對別人施恩』這件事就會變得很困難。我們也常常聽到很多人說:『可 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筆者自身幫助人的經歷,也時常遇到小至被拿了好 處不理不睬、大至被恩將仇報的經驗。在上帝『安息的應許』當中,『施恩 於人』的回報,就是上帝會更多的『施恩於我們』。聽起來很好,但是當我 們真正『安息』的時候,也就是當我們不去工作、赦免人的債、施恩於別人
的時候,上帝真的會給我們更多嗎?
有一些學者在解釋『安息的應許』的時候,為了不想造成大家覺得懶散 有聖經的『背書』,所以大多會加上一些如還是要勤奮工作、慎選給好處的 對象等之類的備註。但是,這樣的註解並不是上帝的心意。
漫談敬拜 漫談敬拜
在要了解『安息』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上帝對於『工作』的定義。上 帝並沒有要鼓勵『懶散』的意思;但是同時地,上帝也並沒有要我們有『工 作多就一定賺得多』的心態。在人的社會當中,給工作越勤奮的人越多的賞 賜,有助於該對象的工作動力,所以人在教育上、治理上,都會有『勤奮者 賞、懶散者罰』的原則以及相關規定。但是,上帝對於以色列人的心意卻 是: 『我的律例你們要遵行,我的典章你們要謹守,就可以在那地上安然 居住。地必出土產,你們就要吃飽,在那地上安然居住。』(利未記25: 18-19)上帝的心意固然不是要以色列人懶散,但也包括要照顧外地人、施 恩給弱勢人以及牲畜等。換句話說:以色列人們勤奮工作、以及爾後安息施 恩,所帶來的結果就是上帝使地豐饒,讓以色列人收成有餘。但是,如果以 色列人只專注於勤奮工作,而疏於安息、施恩,那會帶來甚麼樣的情況呢? 那就會產生一個假象:就是勤奮工作的人才有收穫,貧窮之人活該缺乏;那 上帝是應該繼續讓他們繁榮,還是讓一些災害降臨好提醒他們如果沒有上帝 就不會有這一切呢?
『安息』的真正意義在於:沒有了上帝,我們甚麼都不會有。當然,人 的努力會有一些成果,甚至可以創造以及累積巨額的財富、名聲、地位;但 是,這些財富,能維持多久呢?這些名聲,能流傳多久呢?這些地位,能保 持多久呢?當人真正地把上帝放在第一順位,知道並相信所有的財富、名 聲、地位、安逸、和平等都是上帝所給予的,才能真正地在上帝裡面安息、 休養、施恩於人。
Deliverus,Lord,fromeveryevil, andgrantuspeaceinourday. Inyourmercykeepusfreefromsin andprotectusfromallanxiety aswewaitinjoyfulhope forthecomingofourSavior, JesusChristourLord.
Amen.
Source:1stCenturyRomanRite
主啊,拯救我們脫離所有的惡,
並在我們的日子賜我們平安!
按你的恩惠保守我們遠離罪,
我們救主耶穌基督的再來, 阿們!
摘自第一世紀羅馬教會聖禮儀式
文:張以茜 (歌手、親子作家。育有三位可愛的小公主)
幾年前在電視節目上,看到一個很感人的故事:節目中描述了一個50 幾歲的中年男子,照顧他那行動不便的80歲父親。他每天幫父親洗澡、 穿衣、做飯,而每次幫父親清洗乾淨並換上乾淨衣服時,父親總是跟這 個兒子說:『不好意思,又麻煩你了,謝謝你!』而這個兒子在影片當 中也感性地流淚,並跟他的父親說:『別這樣說,以前是你照顧我,現 在換我照顧你。』當然,這個兒子的行為以及態度令人又感動又尊敬, 但是我更驚訝的是:這個父親沒有把兒子照顧自己當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情。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社會,上一代的長輩在面對晚輩的時候,常常 習慣用比較高姿態的態度,甚至認為因為自己之前為這些晚輩的付出, 所以用命令式的用詞以及語氣,或是沒有明講感謝之詞,或甚至不用明 白地為了錯誤道歉,都是理所當然的,甚至是不容晚輩反駁的。
當我們跟朋友相處或在職場工作的時候,我們都瞭解到,其實把姿態 放低一些,把 『請、謝謝、對不起』習慣化,會讓別人對我們的觀感改 善很多;但是,回到了家裡,就像是『鬆懈了』一般,我們好像覺得這 些禮貌的詞彙像個面具似的,就不太會對家人這樣的禮貌對待。
我有個很好的朋友,長期照顧年邁的長輩,付出了很多年的用心和努 力。但是,也許是因為老人家身體不舒服,所以經常發脾氣,對我朋友 說了很多難聽的話。聽了她的分享之後,心裡有感而發並跟她分享了上 述這對父子的故事,我和我的朋友一起潸瀾淚下。其實,晚輩很常時候 並不期望照顧父母能得到感謝;但長期地被當作理所當然,甚至無故地 刁難責罵,真的會讓照顧者身心俱疲。
我自己開始當媽媽的時候也有犯過這樣的矛盾。一方面,我努力地教 導孩子要禮貌對人,但是另一方面,當我面對她們的時候,往往會認為 自己已經做了很多的家事,覺得孩子幫一下忙是應該的,所以對她們的 口氣就常會是命令式的。可想而知,沒有人喜歡長期被命令的口氣對 待,所以孩子開始會在被命令後抱怨,或問說為什麼她們需要做之類 的。在遇到了幾次的反問以及抱怨之後,我學習改變我面對她們時候的 心理設定、學習不要覺得她們是理所當然地需要幫忙的時候,我發現我 的口氣就會自然地變得比較溫和,『請、謝謝、對不起』這些詞也比較 能夠對孩子說出口。
當然,這樣的改變非常的不容易,要放下很多的自我;但當我真心說 出感謝孩子的幫忙時,孩子也覺得受到重視,也能夠更感覺到她們的幫
忙是被肯定的。也許,親子關係從來沒有絕對的『對』或『錯』,當我 們放下自己的一些堅持、自尊、以及面子,就能真正聽見孩子的真實感 受與心聲,相信很多親子相處的問題也能找到解答。
文: Patrice Li (筆者為駐英宣教士。有多年學生福音事工以及植堂經驗 現任巴斯與布里斯托地區學生事工牧師)
基礎四課3-2
馬可福音 12:1-12
前情提要:以色列的領袖們一起來挑戰耶穌的權柄,問他:「憑什麼做這些 事?」於是,耶穌與祭司長、文士和長老們進行了一場對施洗約翰權柄何來的討論。 這個簡單的問題顯明了領袖們因著對權力緊抓不放的思考模式,而使得他們對屬靈真 理視而不見,也因此無法辨認權柄的來源與權柄的賦予。討論到了這個階段,接下來 有關「誰有資格說了算數」的這個議題,就將由耶穌繼續闡述,以葡萄園的故事比 喻,來進行說明。現在請各位將聖經翻到馬可福音12章1-12節,讓我們一起來讀耶 穌的教導。
葡萄園的故事裡有兩派人物:園主派以及園戶派,園主一派還包括了三番兩次派 去葡萄園收租的僕人們以及園主的親生兒子。園主興建了葡萄園之後,就將葡萄園租 給園戶,自己出外去,只是在該收租的時候派僕人前往葡萄園收租。兩派人物的衝突 就在這收租上:園戶不想繳納等同於租金的果子,園主認為園戶應當將果子繳交出 來。收租背後更深層的衝突原因也在故事中暗示給我們知道:園戶們覺得葡萄園應該 歸給他們自己(馬可福音12章7節),葡萄園的收穫不應該歸給園主(所以園戶遲遲 不肯交出),園戶才應該擁有葡萄園的權柄(該想辦法把園子拿過來)。那麼當甲方 說乙方該交果子,乙方說乙方不該交果子的這種情況,到底誰說了算?該聽誰的?甲 方和乙方到底誰有權柄可以說,我才是對的?
讓我們先換換腦袋,暫時站在園戶的立場上想像一下。故事沒告訴我們園主離開 了多久,但我們知道很可能是數以年記的,很有可能園主每年派個僕人來收租,一連 派了幾回,又或者租金是數年一收,我們也無從確定。由於園主離開的時間長達數 年,我們可以想像日常的葡萄園運作都是由園戶來操作,翻土、除草、施肥、收割等 等......說不定有些園戶都快忘了園主樣貌長得如何了!說不定他們差點都忘了原來葡 萄園有個主人。園戶最有感的就是每天的辛勞農作,侍弄葡萄作物,應對暴雨乾旱, 市場供需,農貨價格浮動之類的問題,都是由園戶來勞心勞力。從這個角度看起來,
數年都沒露過面的園主憑什麼來分享我園戶的勞動成果?其二,來向園戶索要果 子的人也不過就是個僕人,我身為園戶,辛苦整年下來,一個僕人出現在我家莊 園門口,開口就命令我交出果子若干,我也想問:「同樣是被僱傭的人,憑什麼 向我索要我勞動得來的果子?」現在請各位讀者暫停閱讀下一段文章,一起來回 答這兩題「憑什麼」,請問您會怎麼回答這些園戶?
問題一:「不露面的園主憑什麼索要園戶勞動而得的果實?」 問題二:「同樣都是受僱於人的員工,僕人憑什麼命令園戶將果子交給他?」
另外,還有隱藏的問題三:「倒底誰才擁有對葡萄園的權柄?葡萄園的事誰說 了算?」
身為21世紀的後現代人,我們不承租葡萄園久矣,這樣的故事對我們來說,也 許有些陌生。為了容易答題,我們可以把租葡萄園想像成租房子住的故事。所以 問題可能可以改寫成:
問題一:「不露面的房東憑什麼索要房客的錢財?畢竟每天打掃房子、換燈泡的 是房客」
問題二:「同樣都是住在房東的房產裡,憑什麼管理人員可以替房東來跟我收房 租?」
問題三:「到底誰擁有對這間房子的決定權?」
其實權柄這個辯題其實是非常切合我們後現代主義世代。辯題在我們日常生活 中轉譯過來,就是常聽見人問的:「神/基督教/教會/牧師憑什麼說我不可以xxx/ 說不信主會下地獄/說同性戀是罪....等?」「憑什麼」所質問的就是「權柄」問 題。為什麼是耶穌說了算?為什麼是專家學者說了算?為什麼是我說了算?我們 這期先將這段經文剖析得透透徹徹,將難解的疑問通通深挖出來,直指核心,並 將這個比喻留給讀者在這個月去好好思考,答案將在下期解謎。容我悄悄提醒一 句,其實答案都在經文裡,經文裡有足夠的訊息以及提示,來讓讀者尋找答案。
耶穌說這個葡萄園的比喻是為了教導我們明白權柄的其來有自,因此答案是明顯 可見的。讓我們期待下一期的再會。
文:張起明,中華全球華人漢字福音協會創會理事長 「神造人與人造字」這兩事均和「形像與樣式」相關。因為,老祖宗是以 事物的「形像與樣式」來摹倣造字,而聖經記載:神用塵土照祂的「形像與樣 式」造人,並向那所造的吹了一口氣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因此,神應與祂所 造的人有密切相關,這好比父母與其所生的孩子一樣有所相關。因此,在這以 形表意的漢字裡可尋找出佐證。在漢字文化裡,至高無上的『天』為神的通 稱,『大、人』兩字均代表人,『天,大、人』透露「神和人」有相似、相通 和相關的信息。
1.『天,大、人』的字形傳揚神和人的相似 『天』與『大、人』的甲骨文均為象形字。『人』字是人的側立、欠身、 垂臂之形,比喻做人必須謙卑仁愛,因造他的天(神)本身就是那麼謙卑慈愛。
『大』字是人張開 双 臂的正面、正立之形,比喻人應該是頂天立地的活 着 並做 使命達人,這使命是代表天(神)管理祂所創造的世界。
(創 1:28)
『天』是『大』的衍生字,像一個正立的人(大)形,但更是強調『人』的頭 頂。『大』字著重人的形體,頭部不明顯;『天』字著重人的頭頂之形,頭形 特別大。『天』與『大、人』在字形上的相似,呼應聖經記載:神就照著自己的 形像造人。﹙創 1:27﹚
2.『天』與『大,人』的本義顯出神和人的相通
『天』字本義是「顛」,「顛」 从 頁真聲,本義是「頂」、人頭之上的 天。「頁」字是為首的「頭」,因此,『天』字的啟示:創造的神是萬物的源 「頭」。因為,萬物從祂而出,但祂授權人管理。 『天』與『大、人』的相通,在於神向人吹了「一」口靈氣,無巧不成書的幽 默,『天』與『大』兩字相差頭頂上的那「一」劃。『人』本義是「天地之靈 性,最寶貴者也」,因此,人之所以為萬物之靈,代表神管理其他活物(詩 8:5-6),因為他被神吹一口氣始能的。
神和人相通的事顯明在神造女人及為走獸起名字的事上。神使亞當沉睡, 並用他的一根肋骨造夏娃,之後,神就將她帶到亞當面前,亞當從沉睡中起 來,就稱她為女人。神又將所造的動物帶到始祖面前,看他叫牠們什麼,就以 他所叫的為牠們的名字,神與始祖相通在於神向『人』吹了「一」口氣,而 『大』字有了頭上的「一」就成了『天』字。
3.『天,大、人』啟示神與人的相關在於形像 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創 1:26﹚這顯出 神與人的形像應當是相關的。
從漢字「形」 來說,「形」象也; 从 ⼺ 幵(ㄐㄧㄢ)聲,「 ⼺ 」是不可分開的 斜三,是「三合一」的「 ⼺ 」,這可比喻「三位一體」的神。「幵」平也,像 二干對構,這可比喻「神與人是平起平坐」。神與人相干在於形此為一干;人與 神相干在於形此為另一干。二干合一就形成為「形」字之「幵」。再從「像」 字來說,「像」似也。「似」像也; 从 人「以」聲。「 从 人以聲」的屬靈意義 就是神「以」其形像造人,所以要人「似」神;像祂。因此,人本有神的形像就 應要互相尊重;彼此欣償而發揮神愛人的形像、做榮神益人的事。『天,大、 人』顯示漢字有福音:神(天)照祂自己的形像造人(大、人),使人與祂相似、相 通與相關。
甲骨文 金 文 小 篆 楷/簡
文:顏卲曄 (音樂製作人,由於喜愛音樂而 成為文明歷史的學習者)
即便在羅馬帝國的針對撲殺之下,基督徒在後使徒時期 (就是保羅、彼
得等這些使徒一個一個殉道之後) 也依然在羅馬帝國傳遍,而在人數上, 非猶太人的信徒人數已經遠遠地超過猶太人的信徒人數了。當然,這樣的 基督徒面臨了兩個難題:第一,聚會的地點必須低調、私人、不張揚,然 後還要慎選邀請的對象 (不然會被舉發給政府) ;第二,猶太人的會堂已經 很明確地跟基督徒們切割,不認同基督徒跟猶太人所相信的是同一個上 帝,所以理所當然地不讓基督徒使用他們被政府認可的聚會場地,也不讓 基督徒使用他們所用的摩西以來的經文典籍。
在此同時,基督信仰已經傳至羅馬社會當中的比較有學識、見識的 人。這些人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之下,努力地收集使徒期間的記載,並集結 成教導文獻 (如福音書、教義說明、信經等)、敬拜典範 (如聖禮、禱告
文、詩歌等)。聽起來好像是有一群學者聚在一起慢慢地討論,但是實際情 況卻是這些 『學者們』都是一邊逃亡或躲在山洞,一邊慢慢使用得來不易 的文具 (要記得那時候紙張不普遍也價值不菲,印刷技術還要等上一千多
年) 把自己聽到的許多口耳相傳下來的傳聞、教導、故事等寫下來,寫好 之後還要備份 (再寫好幾次)、藏匿、偷偷地交給商人傳遞給其他地區的信 徒。
當然,這樣的多點開花也不是沒有問題。首當其衝地,就是這些發展 出信仰教導的領導者們,所能夠引用的文獻不多,所憑藉的大多是口耳相 傳的『聽聞』,所以整理者必須很多時候自己去解讀、詮釋這些傳聞的意 義、代表性、或甚至真實性。而很多這些不同的見解,即便在不同的地區 持續地增加信徒,但是也開始浮現彼此之間的衝突,也造成信徒在往返不 同地區的時候,遇到了這些不同的見解而開始需要所謂的『正確的信 仰』。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開始了以羅馬教會為權威解釋者的做法開始出 現;原因無他,因為保羅在他宣教的後期重點都放在羅馬。這當然是由於 羅馬為當時的學者、社會地位高者等重點聚集之處,況且羅馬政府也相對 之下比較不會對羅馬籍的信徒下重手,所以在整理文獻、聚會規模方面相 對比其他地區來說都比較完整。所以,於使徒時期以耶路撒冷為信徒公認 的『信仰中心』,就轉移到公認羅馬為信徒的『信仰中心』,也就是說, 信徒所承受的教導、文獻、敬拜儀式、詩歌等,開始呈現了『羅馬說了 算』的情況。(畢竟保羅的書信有許多『備份』留在羅馬,其夥伴路加所整
理的福音以及使徒行傳的記載也因為跟著保羅留在羅馬所以備份也比較多 在羅馬。) 而羅馬教會,因為要捍衛『正統的信仰』,不想讓其他地區的 詮釋造成信徒的困擾,也開始把其他地區所產生的不同見解整理起來,一 個一個判定這些見解是否符合當初使徒傳承下來的信仰原則,然後把這些 判定交與基督徒的商人或旅人或宣道教師,帶到其他的地區去傳承『正確 的基督信仰』。
Q: 教會在面對一些爭議性大的議題應該有所堅持嗎?(政治篇)
A: 最近幾年來,特別是台灣或是美國的選舉,頻頻出現選舉人或政黨很積極地 想要把宗教團體的信徒拉攏至反對或是贊同一些議題或是主張。而到了選舉的時 期,教會肢體之間也會因為支持的政黨、候選人、或是議題的不同,鬧到彼此攻 擊、謾罵、甚至導致彼此之間分裂的結果。
教會在處理這種議題紛爭的問題上,往往會出現很多引用聖經原則的說法:有 說要 『順從掌權者』 (無論是指當時執政政府或是總會級的教派領導階層) 的,有 說要 『堅持聖經立場的』 (如不拜偶像、聖經所訂立的道德規範等),有說要 『積 極參與社會議題/政治活動來改變世界』 的,有說要 『遠離世界的邪惡』 的。
如果要講到 『上帝設立教會的心意』的話,那可能耶穌所說的 『愷撒的物當歸 給愷撒,神的物當歸給神。』 (馬太福音 22:21) 會比較符合上帝當初設立教會的 心意。上帝藉著耶穌成立信仰的核心,然後希望這些相信上帝的子民彼此聚集、彼 此建立互相對上帝的信心。而如果建立了對上帝的信仰,帶起了一些想要改革社 會、國家、世界的熱忱,那是另一回事,但是這的確不是 『上帝當初設立教會的 心意』。
但是,從結果來看的話,上帝真的不希望藉著政治改變社會、國家、世界嗎? 當然不是如此。很多管理法則、國家治理制度等也都參考很多聖經當中的價值觀或 是核心信念。當然,人去摘釋或是參考上帝的話語,所帶出來的東西不會都是好 的、都是對的。畢竟,詮釋的是人,執行的也是人。但是在掌權者的替換、統治者 的輪替、或甚至朝代的興衰,上帝的手都會藉著信徒出自於對於信仰的熱愛以及努 力,帶起一些想法上的改革、一些價值觀上的改變,好慢慢地把祂所創造出來所心 愛的人類帶向祂希望的方向。
不過,無論是要遠離政治也好,積極投身政治也罷,上帝最不想看到的,還是 那些利用祂的名義來行彼此傷害之舉動的人們。大家務必警惕之。
對上帝的服事,雖然常常帶給我們許多的喜樂跟收穫,但是也難免會遇到與其 他事奉者的衝突,或是服事領域上的挫折困難,或是遇到對服事果效的懷疑。我們 誠摯地邀請大家把遭遇到的困難或議題分享出來,讓我們在服事上帝的道路上一起 彼此扶持,讓上帝的福音可以更廣傳給這個世界、這個社會。有想要分享的議題, 請寄至電郵:CHTODAY2020@GMAIL.COM 並註明 『服事 Q&A』。
『你們中間誰是有智慧、有見識的呢?他就當在智慧的溫柔上顯 出他的善行來。』
~ 雅各書 3 : 13
大家想像中的 『有智慧的人』 是怎樣的人呢?伶牙俐齒、怎樣都辯不 倒的人嗎?還是沉默是金、選擇深度回答的人呢?在上帝的眼中,恐怕兩 者都不是上帝會看為 『有智慧、有見識的人』。真正有智慧的人,是那些 能夠行出幫助人的善行的。
在這個時代,很多人都力求表現,在探討用哪些字句、哪些話術、哪 些語氣、哪些表現手法等可以讓別人比較尊敬我們一點、會覺得我們比較 好、會覺得我們很行、會覺得我們地位、見識、智慧等比別人高。
但是,上帝看我們不是如此。基督徒可以講得一口好道,卻不去幫助 別人,不寧願讓自己吃點虧、讓點步以求和諧相處,不去幫迫害我們的人 多走一哩路,不去關心、憐憫弱勢或是社會邊緣的人,不去關心照顧孤兒 寡婦。這樣的基督徒,是上帝想要的基督徒嗎?是耶穌希望的跟隨者嗎? 是心中有聖靈居住的聖徒嗎?
聽從上帝的道,想要真正得到上帝話語中智慧以及價值的人,就必須 把上帝的道在生活中行出來,而不是靠一張嘴。
Medium: 水彩 Watercolor
箴言10:5: 「 夏天聚斂的,是智慧之子;收割時沉睡的,是貽羞之子。」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冬季ㄧ般來說長達六個多月,而夏季卻只有約兩、三個月。也因為 這樣,大家都很珍惜短暫的夏日,儘量找機會外出享受各樣的戶外活動。這張畫是描繪 去年七月跟朋友逛ㄧ處薰衣草園所看到的景象。那天的天氣真的很棒,藍天白雲,金色 的陽光灑在薰衣草上,滿園的薰衣草襯著陽光隨著微風搖曳著,形成ㄧ波又ㄧ波紫色與 黃綠色的花海,帶給人滿滿的視覺狂喜,讓人忍不住想要展開雙臂向上跳躍,給奇妙偉 大的造物主來個 big hug!而這欣欣向容的景色是由經營薰衣草園的花農經過一整年各 種階段的辛勤栽培所換來的成果,即便在寒冷的冬季,花農也得用各樣的巧思去保護種 植薰衣草的土壤,並掌握不同的薰衣草品種的特性,來施行栽培的工作,如此一來,才 有夏日所見這般容景。正如花農謹慎運用智慧經營薰衣草園ㄧ樣,我們也應當儆醒,凡 事遵行神的教導而行,仰望屬神的智慧來經營祂所賜給我們的各樣產業,不鬆懈偷懶, 以免辜負了神的託負。
在耶穌降臨到這世界之後,帶來的影響力遍及文 化、科技、信仰、以及價值觀。即便人類的生活品質以 及技術已經相較於兩千多年前有極大的突破,但是我們 仍然相信基督的信仰,是這個世界的唯一倚靠以及救 贖。 『基督與傳承』的成立,就是希望幫助更多人能夠
願意來倚靠上帝、願意看到上帝才是人類的唯一救贖。
為此,我們願意擺上我們手上擁有的,讓更多人可以來 認識這個信仰的核心價值以及理念,進而讓上帝來主宰 我們的生命。
參與我們傳承上帝福音、文化、以及信仰的事工。
上帝看重每個奉獻的心,也必賜福與憑信心奉獻的您。
奉獻資訊:
戶名:夢想之音音樂事工團顏卲曄
郵局 700
00410012711516
立案字號:高市文表字第 10932618100 號
統一編號:8804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