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綠巨人 悠然北府城 第一組 組員:鄭 頤、蘇柔卉、黃冠堯、 孫沂寬、羅國富、陳韋彤 2020/12/30
簡報架構 計畫基地簡介 計畫分析 現況分析 SWOT分析 目標體系 課題與對策 04 05 0306 02 01
計畫基地簡介01
計 畫 基 地 簡 介 4 01 西 長榮路五段 公園南路 前 鋒 路
02
計畫分析
上 位 計 畫 6 台南市國土計畫空間發想圖 02 計畫 分析 • 台灣西部創新發展軸-台南文創核心 • 南臺南發展區(府城門戶),配合永續交 通系統,提供無縫與多元綠色運輸服 務,發展府城觀光軸帶 資料來源:台南市國土計畫(草案) 變更臺南市主要計畫空間發想圖 資料來源:變更臺南市主要計畫(五通二階) • 縣市合併後發展逐漸東移,將基地定位 為體現施政政策之都會核心區 • 北區實質規畫構想為生活副都心(新興潛 力發展廊帶) 台南市國土計畫(草案)108.08 變更臺南市主要計畫(第五次通盤檢討) (第二階段)案說明書108.08
相 關 計 畫 7 02 計畫 分析 • 解決平交道衍生的交通問題與噪音、 震動等生活環境公害 • 促進都市縫合,提高土地利用價值 • 結合車站古蹟保存,強化台南文化 古都風貌 • 配合都市捷運交通規畫,建立完善 大眾運輸 • 綠廊生態廊道 • 開放式校園與通學廊道 台南市國土計畫變更台南市主要計畫 (配合台南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105.09 鐵路地下化空間發展構想圖 資料來源:變更台南市主要計畫(配合台南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
現 行 計 畫 8 02 計畫 分析 • 基地位於老舊建成區 • 街廓零散且缺乏層級性 • 朝向環境再造並搭配重大建設達成 特色再造與經濟轉型之策略 變更台南市北區都市計畫(細部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108.11 住宅再生空間主題發展構想圖 資料來源:108年北區細部計畫 三核三軸發展構想圖 資料來源:自行整理及繪製 • 一文 : 歷史街區 • 二帶 : 鐵路地下化景觀休閒廊帶、和緯路新景觀 商業帶 • 三軸 : 西門、文賢成功、東豐景觀商業軸 • 四核 : 火車站站前、西門、和緯、開園商圈
03
現況分析
自 然 環 境 10 03 現況 分析 基地自然環境疊圖 資料來源:自行整理及繪製 地勢與地質 整體地勢平坦,地形走向大致由 東向西略呈緩斜,土壤組成成分 則以沖積的土、砂、礫為主 斷層 北區東南方有後甲里斷層經過, 另有新化、左鎮、觸口及小崗山 等斷層分布在台南市周圍 地震 為易受地震影響的災害潛勢區域 土壤液化 以低潛勢及中潛勢為主
自 然 環 境 11 03 現況 分析 氣溫 • 全年平均溫度為24.3°C • 平均溫差約11.6°C 雨量 台南市月均降水量直條圖 資料來源: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台南市月均溫圖 資料來源: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 夏雨東乾趨勢,雨季集中 於5到8月 • 注意非雨季時的蓄水以因 應雨季來臨前的乾旱及雨 季時的排水系統。
人 口 概 況 12 03 現況 分析 人口數 - 北區人口總數位居台南市第四 - 人口密度為12601.11人/km²,在台南市內排名第二 - 基地人口總數約為16599人,佔北區約12.6% 人口結構 • 自然增加率為-4.57‰ • 社會增加率為-3.66‰ • 基地有嚴重的少子化與人口外流問題 108年臺南市各區人口總數及排名 資料來源:臺南市政府民政局 235699 194228 186009 124696131480 永康區 安南區 東區 北區 南區 1 2 3 4 5 108年北區各里人口總數及排名 資料來源:臺南市府北戶政事務所 6261 1576 5510 4467 3404 3218 大港里 大光里 小北里 大興里 長興里 中樓里 1 7 12 23 24 33 -25 -20 -15 -10 -5 0 100年 101年 102年 103年 104年 105年 106年 107年 108年 自然增加率 社會增加率 人口增加率 100年~108年基地範圍各增加率折線圖(單位:‰) 資料來源:臺南市府北戶政事務所
人 口 概 況 13 03 現況 分析 人口結構 • 臺南市與北區於106年邁入高齡化社會 • 基地老年人口佔約19.43%,逼近超高齡社會標準 • 基地人口老化與少子化問題相對嚴重 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扶幼比 扶老比 扶養比 臺南市 北區 基地範圍 108年臺南市、北區與基地範圍扶幼比、扶老比及扶養比直條圖 資料來源:臺南市政府民政局、臺南市府北戶政事務所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臺南市 北區 基地範圍 0至14歲 15至64歲 65歲以上 108年臺南市、北區與基地範圍年齡結構直條圖 資料來源:臺南市政府民政局、臺南市府北戶政事務所
產 業 概 況 14 03 現況 分析 • 北區與基地皆以第三級產業為主 • 基地第二、三級產業持續成長 北區與基地範圍第二、三級產業比較直條圖 資料來源:105年全國工商及服務業普查 135 437 946964 2055 2317 場所單位數(家) 從業員工數(人) 全年生產總額(百萬元) 第二級產業 第三級產業 北區與基地範圍第二、三級產業比較直條圖 資料來源:105年全國工商及服務業普查 854 964 2178 2317 100年 105年 第二級產業(百萬元) 第三級產業(百萬元) 基地範圍第二、三級產業全年生產總額成長趨勢折線圖 資料來源:105年全國工商及服務業普查 批發及零售業 47% 運輸及倉儲業 1% 住宿及餐飲業 18% 金融及保險業、強 制性社會安全 7% 不動產業 5% 專業、科學及技術 服務業 3% 支援服務業 0% 醫療保健及社會工 作服務業 12% 其他服務業 7% 基地範圍第三級產業全年生產總額比例圓餅圖 資料來源:105年全國工商及服務業普查 基地的第三級產業以批發業與住宿、餐飲業為大宗
活動強度 • 西門路以西、鐵路以東、火車站活動強度強 • 基地觀光資源密集區強度低 景點 • 基地內觀光產業建立於當地歷史紋理之上 • 景點與地標之交通位置優良,位於火車站與 轉運站之間 旅宿業 • 北區之觀光旅宿家數33家,全台南市排名 僅次於中西區的66家 • 公園南路與成功路之間有14家 • 老街中有主題民宿 商業 • 觀光購物的服務機能較為缺乏 活動強度圖 資料來源: 經濟地理資訊系統 基地內旅宿業家數分布圖 資料來源: 經濟地理資訊系統 觀光購物點位分佈圖 資料來源:自行繪製及整理 人文歷史資源分布圖 資料來源:臺南市府城歷史街區計畫、 變更台南市北區都市計畫(細部計畫)(二通) 觀光產業 15 03 現況 分析
土 地 使 用 16 03 現況 分析 - 文教與住宅用地比例高,前者約 8.97公頃,後者約10.89公頃 - 商業較不發達,集中於公園路一側 - 內部巷弄繁雜 - 空地約3.86公頃,細部計畫中劃設 為住宅區與公園用地 - 商業活動活動較少, 主要分布於公園和緯路口。 - 南側有約0.81公頃的空地尚未開發 - 細部計畫中劃設了4.46公頃的商業區、 7公頃的公園用地及古蹟保存區,目前 大部分做為轉運站使用 - 西門路與公園南路旁商業活動較活絡 - 未來商業發展空間大,可望以兵配廠 為中心發展群聚觀光產業 - 鐵路西側空地約1.05公頃,東側 約0.82公頃 - 鐵路地下化後將東西兩側空地結 合,大幅提升未來發展價值
建 物 使 用 17 03 現況 分析 以「住宅區相容性土地混合使用評估指標之 研究—以台北市為例」中的『指數與行業別排序 分級表』與其標準,配合行政院主計總處所訂定 之行業標準做出分類: 行業別 第一層級 資訊及通訊傳播業 金融及保險業、強制性社會安全 不動產業 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 商辦大樓 第二層級 批發及零售業 運輸及倉儲業 住宿及餐飲業 支援服務業 市場 交通場站 第三層級 教育服務業 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衛生所、療養院) 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 第四層級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製造業 電力及燃氣供應業 營造業 加油站 殯葬 宗教 其他 行業別與住宅區相容程度分級表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住宅區相容性土地混合使用評估指標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 產業 X 住宅區 • 第一層級:相容程度高之行業 • 第二層級:相容程度中之行業 • 第三層級:相容程度低之行業 • 第四層級:與住宅區不相容之行業
建 物 使 用 18 03 現況 分析 產業 X 住宅區 • 經由卡方檢定,得街道對商業有顯著的影響(X^2=1051.007,df=1,p=1) • 基地以第二層級行業為主 • 區域H1及H2中的第三、四層級行業比例較高 • 第四層級行業在區域B及C較為密集,且部分位於巷弄與住宅區內 第一層級 第二層級 第三層級 第四層級 A1 4.6 76.3 8.4 10.7 A2 3 66.7 27.3 3 B 7.5 78.5 4.7 9.3 C 14.3 69.8 4.4 11.5 D 17.9 59.6 15.2 7.3 E 13.3 53.3 20 13.3 F 21.6 69.1 4.1 5.2 G 0 100 0 0 H1 32.4 35.3 2.9 29.4 H2 4.5 68.2 4.5 22.7 建物使用現況圖 資料來源:土地現況調查(2020/10) 基地內各區四種層級行業間數比例表(1F使用現況)(單位:%) 資料來源:土地使用現況調查(2020/10)
公 共 設 施 19 03 現況 分析 公共設施可及性 • 基地內有多處社區活動中心,唯 未來將作為商業及觀光使用之兵 工廠一帶較缺乏 • 台南市立圖書館、許石音樂圖書 館負責全市性圖書館業務,提供 全齡人口的閱讀及教育服務 • 社區整體照顧服務據點集中基地 東北側 • 公共設施多可以人行系統到達, 但基地東側北門路一帶較缺乏安 全的步行空間 公共設施及人行系統疊圖 資料來源:自行調查及繪製、長照服務資源地理地圖
公 共 設 施 20 03 現況 分析 公園綠地與各級學校 • 綠地面積廣大,但分布不均 • 生態跳島維護都市生態 • 台南公園服務層級高,使用強度高 • 學校除文教用途亦可作為休閒綠地 • 服務範圍幾乎涵蓋整個基地 • 配合歷史人文資產、綠地等資源, 打造「文化綠意的休閒生活城區」 計畫年綠地與各級學校分布圖 資料來源:依據土地使用分區圖自行繪製
交 通 調 查 21 03 現況 分析 路網結構 • 錯綜復雜的巷弄,可見為舊時發展的脈絡 紋理。 基地範圍內街廓紋理與道路層級 資料來源:自行繪製 基地範圍內交通調查 資料來源:自行繪製 道路層級 • 主要道路、聯外道路皆以南北向為主,東 西向較少 - 重要聯外道路之服務水準都為優良 - 東西向道路與南北向之服務水準相比明顯不佳 • 服務水準以E級為主 • 服務水準西側優於東側 路口延滯 速率調查
22 03 現況 分析 私人運具 - 台南市的私人運具次數市佔率為直轄市中最高 - 推估這是間接導致騎樓停車以及違規停車原因 大 眾 運 輸 臺南市的公共運輸市佔率為所有直轄市中最低 大眾運輸 18.2% 42.8% 33.8% 15.0% 12.2% 9.3% 6.7% 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臺灣平均 臺北市 新北市 桃園市 臺中市 高雄市 臺南市 105年臺南市與其餘直轄市公共運輸市佔率 (軌道運輸、公車、計程車、客運) 資料來源:交通部統計處民眾日常使用運具狀況調查 70.6% 39.6% 54.2% 74.4% 80.5% 81.7% 83.7% 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臺灣平均 臺北市 新北市 桃園市 臺中市 高雄市 臺南市 105年臺南市與其餘直轄市私人機動運具市佔率 資料來源:交通部統計處民眾日常使用運具狀況調查
交 通 系 統 23 03 現況 分析 人行系統 • 騎樓分布位置與沿街商業有很大相關性 • 人行道分布於學校周遭 • 人行空間多有阻塞現象 • T-Bike點位少 基地內人行空間與T bike站點 資料來源:自行繪製 公車系統 • 南北向路線多 • 僅2號與19號公車為東西向串聯 • 88、99號公車為觀光公車路線,主要 目的為連結轉運站與市中心。 基地範圍內公車路線圖 資料來源:根據台南市交通局資料自行繪製
防 災 系 統 24 03 現況 分析 建物構造 - RC為主,磚瓦第二,鐵架次之 - 兵工廠內尚有成群之木造建築,需注意防火 - 鐵架及鐵皮的防火效果亦不理想,因鄰緊急道 路較易救援 - 群聚之磚瓦建物,分佈位置多鄰近緊急道路 建物構造 ⽊造 磚瓦 鋼骨 鐵架 RC 緊急道路 救援運輸道路 基地範圍 建物構造分布及避難路線疊圖 資料來源:109年自行調查及繪製 建物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緊急道路 救援運輸道路 基地範圍 建物樓高分布及避難路線疊圖 資料來源:109年自行調查及繪製 建物樓高 - 10層樓以上之建物若發生倒塌,將造成救援道 路堵塞 - 10層樓以上之建物多沿北門路及公園北路興建 - 北門路與公園北路皆劃定為避難道路
小 結 25 03 現況 分析 自然環境 • 無淹水疑慮 • 防範地震 • 適宜開發 社經資料 • 人口成長停滯 • 少子化、高齡化 • 第三級產業為主,批發住宿、餐飲為大宗 • 路口延滯服務水準良好 • 路段速率鄰近交通節點與鐵路之路段服務水 準較差 • 私人運具比例高、大眾運具比例少 • 人行空間多有阻塞現象 • 東西向公車站路線少 公共設施及土地使用 • 公共設施適宜全齡人口,可及性高 • 公園綠地多但不均 • 以公園北路為界,南北性質不同,北 側為住宅,南側多文化觀光休閒資源 • 多住商混合,多沿街商業,學校與綠 地占整體面積比例高 交通 • 無淹水疑慮 • 防範地震 • 適宜開發
現況與初步構想 26 根據現行計畫及現況分析,預計 將基地打造為文化綠意的生活城區。 並進行初步分區規劃: 未來初步發展構想圖 資料來源:共同討論繪製 1. 基地北側作為住宅使用 2. 西北側劃設沿街商業區 3. 南側針對綠地及觀光產業進行整 合,串聯綠地及綠帶。
SWOT分析04
S W O T 分 析 S S1:基地內擁有一座大型公園 S2:南北向公車路線多(7條) S3:基地南側商業服務層級較高 S4:醫療資源豐富 S5:計畫區內未開發的空地多 S6:基地文化資源豐富 S7:計畫區內多沿街商業型態 S8:基地北側土地使用以居住為主 W W1:自行車道路系統不友善 W2:整體公車系統不完善 W3:T-bike站點可及性低 W4:停車位數量不足,造成騎樓 占用及違停問題 W5:觀光文化產業缺乏主軸、發 展不佳 W6:住宅道路小且雜亂,不易綠化 W7:社區照顧服務資源分布不均 W8:過度依賴私人運具 W9:台南公園使用超過容受力,不 利生態保護 W10:人行空間不足 W11:計畫區內多沿街商業型態28 04
S W O T 分 析 O O1:鐵路地下化後增加基地內機能性 O2:先進運輸系統(捷運)的興建 O3:鄰近火車站、轉運站 O4:市中心擁有大量人流與車流 O5:整體社會呈現高齡化趨勢 T T1:缺乏完整大眾運輸網路 T2:鐵路地下化帶來的交通黑暗期 29 04
S W O T 分 析 SO SO1:台南公園及未來鐵路地下化的景觀休閒廊帶,可 串連基地綠帶,有助都市縫合(S1O1) SO2:以大眾運輸串聯火車站與文化園區,帶來人流, 促進觀光產業。(S2O3、S6O3) SO3:基地南側多服務層級較高之商業,可藉此引入外 來消費者,活絡當地商業活動(S3O4) SO4:人口高齡化的趨勢可配合基地擁有的居住環境進 行規劃,打造適合長者的居住環境(S8、S4O5) SO5:利用綠地設置友善高齡族群之運動設施與空間, 吸引高齡人口運動,有效延緩老化 (S1O5) 30 04
S W O T 分 析 ST1:無法透過大眾運輸引入外來人流至觀光文化園區(S2T1) ST2:交通黑暗期阻擋外來人口進入基地南側消費(S3T2)ST WO1:未來鐵路地下化後若設立完整的自行車路線,T-bike 需增設站點以建立完善系統(W1O1、W3O1) WO2:先進運輸系統(捷運)的興建可補足基地大眾運輸系 統的不完善(W2O2) WO3:增加停車的供給量來滿足市中心帶來的車流(W4O4) WT1:缺乏完善的大眾運輸系統,導致私人運具使用率過高 (W8T1) WO WT 31 04
目標體系05
文化綠意的生活城區 良好的生活品質 打造友善 的步行空 間 串聯生態 及綠地休 閒空間 提高兒童 及高齡人 口相關設 施的可及 性 有效管理 產業發展 改善土地 利用與停 車空間不 佳情形 提升觀光產業 整合文化 資產及綠 地設置 打造完整 觀光產業 鏈 完善便利的交通系統 增加大眾 運輸拉力 大眾運輸 與文化園 區結合規 劃 規劃完整 且連貫的 自行車專 用道 提高TBike可及 性 05 目標 體系 目標體系架構圖 33
標 的 一 34 良好的生活品質05 目標 體系 策略一:打造友善的步行空間 人行道與騎樓串聯,提供舒適且安 全的行人空間 策略二:串聯生態及綠地休閒空間 未來兵工廠規劃的綠帶可與台南公 園串連 藉由友善步行空間及綠地休閒空間 的串聯,提高兒童及高齡人口相關 設施之可及性 策略三:提高兒童及高齡人口相 關設施的可及性
標 的 二 35 提升觀光產業05 目標 體系 策略一:整合文化資產及綠地設置 台南公園西側歷史性質與台南公園相 似,可結合發展文化綠地 策略二:打造完整觀光產業鏈 在人文歷史街區與各景點間規畫完整觀 光產業鏈,藉此增加觀光客停佇時間
標 的 三 36 基地發展構想圖 資料來源:共同討論繪製 完善便利的交通系統05 目標 體系 策略一:增加大眾運輸拉力 提供誘因使市民願意搭乘、使用大 眾運輸工具 策略二:提高T-Bike可及性 增設T-bike站於缺乏站點的基地北部 提供自行車騎士安全完善的騎乘路 線,降低騎乘自行車出事的風險。 策略三:規劃完整且連貫的自行車專用道 策略四:大眾運輸與文化園區結合規劃 利用大眾交通系統將人潮帶往文化 園區,提升文化園區的機能。
課題與對策06
課 題 與 對 策 38 基地內土地以混合使用為主, 雖未過於混雜,但仍有部分與住 宅區不相容之產業存在於住宅區 內部,其所造成的環境汙染可能 會損害生活品質。 對策: 經由定義行業別之相容性, 可評估並比較分析其行業別與住 宅使用相容性。考慮各級別之行 業對於居住環境的影響程度高低, 訂定允許使用之行業別及標準, 避免導致混合使用過於發展,而 造成混亂的居住環境。 與住宅區相容之第三、第四類行業分布圖 資料來源:土地使用現況調查(2020/10) 生活課題一:住宅區內土地不當混用,對生活品質造成不良影響06
課 題 與 對 策 39 課題二:沿路商業密集區停車位不足 沿路商業區以公園路、西門 路和公園北路為最密集,但該區 域有停車位不足的情況。在這些 商業活動活絡及未來具發展趨勢 的地方應更加重視停車需求問題。 對策: 在沿街商業密集區域附近開 闢停車場,例如:公園路、公園 北路、西門路等,並使其達到公 共設施用地檢討標準中的規範。 停車位不足路段與商業使用土地分佈圖 資料來源:臺南市政府資料開放平台、土地使用狀況調查(2020/10) 生活06
課 題 與 對 策 40 基地人行道不足,分布於 公園、學校與計畫道路周遭。 騎樓常有私佔與臨停的情況, 使基地內缺乏安全舒適的人行 空間。 對策: 整合人行道與騎樓,在缺 乏步行空間處增設人行道,並 訂定人行道淨寬不得小於0.9公 尺,1.5公尺以上為佳;騎樓清 空私人物品,加強取締臨停; 另配合綠廊打造完整人行系統。 生活課題三:計畫區內人行空間不足且不連貫06 基地發展構想圖 資料來源:共同討論繪製 公共設施及人行系統疊圖 資料來源:自行調查及繪製、 長照服務資源地理地圖
課 題 與 對 策 41 基地內的公園綠地及公園道 尚未依照計畫開闢完畢,公家機 關及學校亦無綠廊串聯作為生態 跳島,距離變更北區細計(二通) 的綠色網絡目標差異頗多。 對策: 未來鐵路地下化後的路面的 騰空綠廊可用以串聯基地東側的 大光國小、成功國中、開元國小 及台南二中,形成安全舒適的生 活及通學廊道;並可利用圍牆綠 美化或開放方式,將學校作為開 放空間使用,與鐵路地下化騰空 開放空間進行結合。 計畫年綠地與各級學校分布圖 資料來源:依據土地使用分區圖自行繪製 生活 課題四:分布於基地的綠帶未串連06
課 題 與 對 策 42 - 假日人潮及活動種類過多,部 分區域被私自劃設為球場,土 壤透水率降低。 - 公園內老樹和其他生態與人為 活動間無適當緩衝空間。 對策1:以現有都市公園為中心, 串聯鄰近綠地,增加人與生態的 活動空間與緩衝空間。 對策2:以老樹為主題,串連台南 公園、321巷、兵工廠之綠地與 古蹟,打造文化主題公園。 土地使用 課題五:臺南公園使用超過土地容受力06 基地發展構想圖 資料來源:共同討論繪製 台南公園人為設施與老樹分布圖 資料來源:護樹聯盟、open street map
課 題 與 對 策 43 基地內約有13.9公頃的空地, 除兵工配件廠外,大部分劃定為 住宅區與公園。 對策: 基地內老屋佔了所有房屋的 59%,空屋率則是6%,且平均分 散在基地內。而空地可與鄰近的 空屋、老屋共同重新規劃與開發 提升整體居住環境品質。 資料來源:土地使用調查(2020/10) 土地使用 課題六:基地內空地面積比例高,具發展潛力06
課 題 與 對 策 44 土地使用 課題六:基地內空地面積比例高,具發展潛力06 周邊區域商業較不活躍,以帶 動商業活動為主要方向。 周邊區域為寧靜住宅區,且多為 老屋,未來可與老屋共同規劃, 並透過小巷子延伸至周邊的住宅。 擁有文化和生態資源,可利用 綠帶和旁邊的台南公園串連。 周邊區域有兩塊未串聯的綠地, 利用開放空間將其串聯。
課 題 與 對 策 45 臺南市大眾運輸使用率為六 都最低,加上私人運具使用率為 六都最高,產生許多負面成本, 如:私人運具排放廢氣所造成的 空氣污染、道路雍塞,以及大眾 運輸工具未能被完善利用。 對策1:利用獎勵搭乘政策提高民 眾搭乘意願。 對策2:重新規劃公車路線、站點 以及班次分配。南北向路線搭配 文化園區做規劃創造文化觀光動 線 ; 東西向增設站點與和緯路路 線。 基地範圍內公車路線圖 資料來源:根據台南市交通局資料自行繪製 交通課題七:大眾運輸使用率低 公車 發車區間(分鐘) 2號 15~30 11號 5~130 21號 25~40 7號 20~80 18號 5~45 9號 15~135 19號 20~55 88號 20 99號 假日30 平日120~180 基地範圍內公車班次表 資料來源:根據台南市各公 車班次網站資料自行整理 06
課 題 與 對 策 46 現有自行車道不連貫,騎乘 環境對自行車騎乘者不友善且不 符合人本交通之理念。 現自行車多與機車共用車道, 若遇路邊違停車輛須繞過,增加 自行車騎士事故發生風險、降低 市民騎乘自行車之意願。 對策:除現有自行車道外,預計 於基地較為寬敞之道路開闢自行 車專用道,連結現有自行車道, 創造完整且連貫的自行車道系統, 並結合文化資產與綠色廊道,提 供居民以及遊客觀光休閒的新交 通選擇。 交通課題八:自行車道系統不完善06 基地發展構想圖 資料來源:共同討論繪製 計畫區及周圍自行車道系統分布圖 資料來源:內政部營建署市區道路人行安全地理資訊系統
課 題 與 對 策 47 基地內T-bike僅有一站兩點, 皆分布於台南公園周圍,與中西 區和東區相較可知北區的T-bike 站點數量極低,並且於基地北邊 均未設置站點。 對策:新增兩站T-bike於基地北 側(1)和緯路與公園路交叉口之延 平國中外圍(2)鐵路騰空綠廊上; 服務對象為居民及學生族群。新 增站點與原有台南公園站為三角 關係,距離周圍學校、公園綠地、 住宅區以及車站不遠,除了可增 加T-bike使用率,也可達到鼓勵 市民步行的效果。 現有T-bike及未來增加之站點 資料來源:自行繪製 交通課題九:T-bike站點配置不足06
課 題 與 對 策 48 1. 觀光產業購物機能弱,家數少 且類型與基地歷史文化關聯性低 2. 公園南路兩北兩側資源較無主 題與商業之連貫性 對策1:設置特色小店,獎勵文創 產業的進駐;再結合交通及綠帶, 發展完善便捷的觀光系統 對策2:將公園與文化資產結合, 以綠地串聯兩者,再以商業串聯 老街與較分散的景點。 觀光文化資源課題十:文化資源未完善利用06 基地發展構想圖 資料來源:共同討論繪製 觀光購物點位分佈圖 資料來源:自行繪製及整理
49 通 學 廊 道 社區開放空間 及接駁系統 台南車站 區古蹟文化 文化古蹟區 商業區 沿 街 鄰 里 行 商 業 區 交通寧靜區 交通寧靜區 基地整體發展構想圖 資料來源:共同討論繪製 東側的住宅區為交通寧靜區, 中間空地作為社區開放空間及接 駁系統節點使用。 東北側學校數量多,可結合 綠地作為生態跳島,配合鐵路地 下化綠廊作為通學廊道使用,創 造安全閒適的步行空間。 基地整體發展構想 西北側保留沿街鄰里型商業 西南側商業區結合延伸 的文化古蹟區,未來預計打 造完整觀光系統,結合交通 及綠地,將人潮帶入基地創 造經濟產值。 東南側連結舊有的兵工 配件廠及台南公園,擴大綠 帶分布並進行人文歷史資源 的整合。
感 謝 聆 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