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基督教會宣教季刊~眼光46

Page 1


湖光基督教會宣教季刊 中華民國114年6月8日 散聚宣教

本 期 焦 點

█ 讓孩子認識宣教士-甘美琳 / P8-9

█ 取之於人用之於人-淺談我的散聚宣教經歷 / P10-13

█ 友誼、款待與捨己的愛-關懷國際學生的挑戰與呼召 / P14-15

█ 成為動亂中恆定的力量 / P18-19

友誼、款待 與捨己的愛

文 吳慧苓

當一個人離開熟悉的環境,踏入異國他鄉, 無論是求學、工作或追求更好的未來,都會面 臨適應新文化的挑戰。在台灣的國際學生亦 然―語言障礙、文化差異、節日時的孤單,甚 至日常生活中難以被理解的挫折,讓他們渴望 真正的歸屬感。

許多教會和基督徒團契透過免費語言課程、

協助住宿、提供生活必需品,或舉辦文化交流 活動來支持國際學生。這些行動雖能減輕部分 困難,但他們內心更深的需求是被真正地接 納。款待(hospitality)的核心不只是提供幫 助,而是敞開心扉,邀請他們進入我們的生 活。

聖經中的款待

接納,都可能讓國際學生遇見福音、生命被改 變。

友誼不是「福音計畫」

我們與國際學生的關係,不該只是為了帶領 他們信主,而是要建立真誠的友誼。耶穌與罪 人一同吃飯,不是因為他們是「佈道策略」的一 部分,而是因為祂真心愛他們,願意進入他們 的世界。同樣地,當我們單純與國際學生建立 友誼,而非僅僅將他們視為福音對象,他們才 能真正感受到基督無條件的愛。

聖經多次提醒我們要愛護並款待外國人。利 未記19:33-34說:「若有外人在你們國中與你 同居,不可欺負他。他在你們中間要看如本地 人一樣,並要愛他如己,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也 做過外人。」這不是建議,而是神的呼召―― 我們曾是局外人,如今要去愛那些身處異鄉的 人。

新約也重申此原則。希伯來書13:2說:「不可 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 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款待不僅是善行, 更可能成為神工作的管道。一個簡單的邀請或

湖光基督教會宣教季刊

這讓我想起一段親身經歷。前年,一位校園 福音團契的同工與我在政大探索國際學生事工 時,認識了一位新加坡交換生L。她對宗教毫無 興趣,甚至覺得令人窒息,更不喜歡基督教, 也抗拒教會。更何況,她僅在台灣四至五個 月,怎麼可能會信主?

然而,她願意每週與我們在政大團契之家玩 桌遊、聊天。我們選擇忠心出席每週聚會,陪 伴他們、與他們分享生活,單純成為朋友。學 期末,一位同工邀請大家到家裡聚餐。L 在聚 會中分享她在新加坡的負面基督徒經歷,坦承 這些讓她對信仰抗拒。但她接著說:「…但你們 不一樣,你們是『正常的基督徒』。」

L 目前尚未信主,但我們仍保持聯繫,在 IG 上互相關注,甚至在彼此國家旅遊時見面。雖

然她不再參與團契,卻更

願意向我傾訴內心掙扎與疑問,讓我有機會用

基督的愛陪伴她。我無法預測她是否會信主, 但深信神正動工,也會帶領其他「正常的基督 徒」進入她的生命,引導她認識祂。

學習「捨己」來接納他人

真正的款待需要捨己,這意味著我們必須跨 出舒適圈,理解並適應另一種文化。當我們邀 請國際學生進入教會時,是否願意調整溝通方 式,甚至改變某些習慣與傳統,使他們感到自 在?腓立比書2:4-5提醒我們:「各人不要單顧 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你們當以基督耶 穌的心為心。」

這正是款待的核心――不只是期待他們來適

作者介紹: International Friendships, Inc. 吳慧苓 宣教士

出生並成長於美國,但已在台灣生活 超過十五年。目前任職於International Friendships,Inc.,致力於連結在地教會 與身邊的跨文化事工,幫助基督徒認識 並參與上帝在萬國中的作為,並在自己 的社區中實踐跨文化服事。

應我們,而是我們願意 調整自己,使他們感受到愛與接納。

關懷國際學生不是快速的傳福音方式,而是 一種更深層的門徒訓練。它挑戰我們放下個人 方便,去愛那些身處異鄉的人,也促使教會成 為真正開放、包容的群體。當我們這樣做,不 只是國際學生的生命會改變,我們自己的生命 也會更加貼近基督的樣式。(參馬太福音16:2426)

這樣的款待是一種信心的行動。我們或許無 法立刻看到果效,但相信神在其中動工。當我 們忠心伸出友誼與愛,這些學生――無論是否 最終信主――都會對耶穌有更清晰的認識。而 這,已是神國度向前邁進的重要一步。

過去三個月我在不同場合有許多要介紹我 是誰的時候,同時也觀察別人如何介紹他們自 己。在不同交流中,我又再一次的意識到缺乏 一個合理身分對宣教工作帶來的挑戰。例如, 有一位宣教士他在我們國家10年了,每當被 人問及他來這裡做什麼,他說他是觀光客,把 這裡每個省份都走遍了。那這10年不工作錢 哪裡來?他說他有一個很有錢的爸爸(暗指天 父)。觀光客這樣的公開身分前幾年本地人還 能接受,但是到後面就顯得奇怪。好在我們這 裡政局還算穩定。像另一位宣教士,他在一個 有戰亂的國家作觀光客5年,到後面管理出入 境的官員都好奇,自己國家這麼動盪怎麼還有 人不斷回到這裡觀光呢?

發展一個合理的公開身分不見得是每個宣 教士的首要目標,畢竟多數人都是抱著「我在 順服神的呼召,所以神要我去哪個國家我就 去。」 ; 「哪個地方簽證有開門,當地有需要, 我就帶著全家一起搬過去。」這樣的心態我們

多能理解,也往往被他們的信心所感動。但是 對於宣教士所要服事的當地人,特別是對於 「宣教士」這一名稱普遍反感的未得之民來說, 我們的公開身分就不可能是宣教士。這時候, 商人、人道救援工作者、語言學生、訪問學者 等身分就更顯得合理。

然而大家對於發展職業身分的認知差異也 很大。有的人只要有個空頭公司,能對外說自 己在經商拿得到簽證即可。但也有人認為只有 公司名目卻沒有好好經營等於是在說謊,所以 會力求起碼能收支打平,甚至做得好的能雇用 許多本地員工創造就業機會。我認為每個宣教 士照著個人感動,忠心於神的託付,問心無愧 即可。不可能每個人都投入大量心思去經營公 司,遑論為當地創造許多就業機會,畢竟那要 花的時間及金錢代價是很高的。但是宣教士的 一言一行本地人都看在眼裡。如同使徒保羅, 親手工作、忠心傳講、並不虧負任何人,這樣 的見證相信是神向他的僕人們所要的。

1) 關係

附上近期代禱信

五月: 我異文化工作 的三大面向

面對神、面對自己:我上個月寫代禱信時才剛 從感冒中康復,想不到現在寫五月代禱信時又感 冒了。兩次感冒都迫使我在家休息了起碼3天。 休息過程中多了很多面對自己,獨處的時間。我 常常把自我價值建立在工作及學業的產出效率, 被迫休息讓我沈澱思緒,承認自己的軟弱,接受 人是有限的,學習滿足於神所量給我的。

與來自中亞及西亞的同學:感謝主讓我和同學 們有更多相處認識的機會,我們的共同語言是本 地語言,雖然我們彼此間能夠溝通,但是感覺要 談心還是得用他們的母語,願神的愛超越語言隔 閡,讓他們感受到。

與本地朋友:為甲同學從遊戲成癮得釋放禱 告、乙朋友上個月創業後變得很忙,一直還沒找 到機會跟他打拳擊。請代禱我再來有機會去東部 拜訪丙朋友一家。

2) 語言和文化

回歸基本功:在經歷了近一學期用本地語言學 習物理治療下來,我意識到語言學習沒有捷徑, 即使我可以靠自身專業背景來通過這些課程,但 是語言進步還是得腳踏實地的進行,求神給我耐 心突破語言學習的瓶頸。

3) 職業和社會角色

學生身分:作為班上唯一自身語言文化都跟本 地同學相距甚遠的學生,我最常被問到的是:為 什麼來這裡讀書?為什麼放棄舒適的生活跑來這 裡?我喜歡獲取他人肯定,我會做各種嘗試讓自 己融入。但我其實很糾結,因為大多數同學來上 課是為了早點畢業好開始工作,但我的目標是把 本地語言學好,忠心於神呼召我的工作,如果不 小心太早畢業了,簽證反而會有問題。請代禱我 會專注在神的肯定,不跟隨世界的趨勢。

期末考:這學期經過了好幾次的連假、停課, 行事曆變動,迫使我學習如何面對不確定性所帶 來的壓力,學習順其自然,請代禱月底的期末 考我不會太執著,如果有科目不及格也能坦然接 受。

拜訪別的城市:我們有幾位華人工人再來會有 兩週的走禱、拜訪朋友,參加婚禮的旅行。所要 去的地方是我所關注的少數民族的聚居地,這次 過去也希望看看那邊的產業,是否有創業機會, 以及如何在那裡長待。感謝神我們能湊到四個華 人,請為行前的預備及團隊的合一禱告(我們來 自四個不同差會)。

前線家書

——臘 福音事工現況

文 家恩傳道 / 緬甸臘戌湖光基督教會

各位湖光教會的家人們平安: 感謝神的恩典,與教會牧者同工及弟兄姊 妹們的支持代禱,讓緬甸【臘戌湖光教會】的福 音事工,在戰後可以再次重啟,目前我們的中 心修建宿舍、水缸、學生洗澡間及火灶皆已竣 工。求主繼續帶領戰後重整的每項事工順利進 行發展穩固。

學校事工重啟

2025年3月1日臘戌湖光學校再次復課,目前 已有166位學生報名就讀,學校開學後,中心也 開始收住宿生,目前入住的學生有34位。

每天晚上我們都會帶著住宿生晚禱、讀經、 讚美,盼望入住中心的學生透過老師、傳道同 工的教導學習信靠耶穌,生命不斷成長。

信仰扎根於生活

求主保守帶領我們這個福音大家庭,我們一 起生活,一起服事,願主的名在未信者的身上 得著榮耀,讓慕道友的孩子,借此機會認識接 受耶穌,信靠耶穌。

請您也為【臘戌湖光教會】的發展代禱,求主 堅固持守福音事工,使用我們成為當地的祝 福。

雖然生活在一個不穩定的國家,經歷了種

湖光基督教會宣教季刊

種的打擊、內戰頻繁,但願我們能堅守對上帝 的依靠及傳揚福音的使命,忠心服事,領人歸 主,使神的名在外邦中被高舉!

(寫於2025年3月)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