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久製冰廠 - 黃俊程

Page 1

(3)後寮溪兩岸土壤屬沙 質地,從製冰廠地面往下挖 1-2 尺便能看到有水滲出,以前製冰水源是地下淡水,後來因地下水 質不良鐵鏽雜質變多,改用自來水製冰。(4)好幾年鹽埔漁港進行清淤抽砂工程,該年颱風下豪雨

111 年度東港講師及志工共學工作坊-後寮溪人物誌系列(三) 日期 111 年 6 月 18 日 19:00-21:30 地點 屏南社大東港分校辦公室 分享人 黃俊程 經歷 宓久製冰廠 董事長 內容記錄 關鍵字: 製冰、製冰廠、液氨、冰塊、冰花 後寮溪歷史地理簡介:(1)後寮溪把東港鎮劃分為「鎮內」和「三漁一海」兩塊區域。(2)早 期後寮溪能直通達大鵬灣潟湖內,入秋時節小艘漁船得進潟湖內避強風。
竟導致道路淹水至製冰廠騎樓階梯的高度,萬一有天大地震來襲發生土壤液化,恐怕後寮溪下游 兩岸的建築物有倒塌之虞。 民國 70 年我阿公盤下製冰廠,到我算是第三代(69 年次),從一開始一支冰塊價 50 元,到民 國 90 年我接管製冰廠時是 100 元,到如今是 180 元。每日生產製作依計畫好的冰塊數量,就算該 日生意特別好提早賣完也不會增產,因冰庫空間有限。 東港鎮(加上鹽埔村)製冰產業景氣繁榮時多達 15 家業者,現在僅剩 3 家海上ㄟ(銷售對象主 要是漁船捕撈業者),2 家山頂ㄟ(銷售對象是陸上商家,比如賣生鮮食物的業者)。以前生意好時 常看到商家開車大排長龍等待買冰塊的景象(最高紀錄一天銷售 1700 隻冰塊),現在因產業結構的 轉變,冰箱冷凍的發明和技術提升普及,漁船上可直接安裝整組冷凍機械設備,冰塊需求大幅滑 落,就我所知屏東縣沿海還有製冰廠僅剩後壁湖漁港、枋寮漁港、佳冬、林邊、東港地區。現在 使用水冰的顧客漸漸變少,僅剩近海拖網漁船、近海以飛刀、魷魚、海草魚為餌料的釣魚方式。 現行漁船拖網捕撈技術源自於「鐘網」(大陳島漁民教授東港漁民),鐘網捕撈方式是由兩艘 大竹筏通力合作在沿海作業,兩艘竹筏各綁住漁網一端,同時奮力划槳前進以撐張開同一件大漁 網,在海中以不觸碰海床捕撈方式去拖網,網面高度有 3-4 層樓高,浮球繫在網頂,鉛塊擺在底 端,漁網的縫隙約有一台轎車寬度,海水流過每個縫隙激盪起白色波光,吸引魚類進漁網陷阱內, 趕進漁網最末端以網縫大小不同又自動分類成各尺寸的魚獲網袋內。

正式蓋一間符合製冰廠法規的建築物和機械,需考量冰廠水泥品質(水泥長期遇冰易脆化)、 保冷設備、化學物質管線排列、循環系統、公安設計、維修問題...粗略評估要花費 8000 萬元, 在如今漁業資源漸漸枯竭的大環境下,以及未來可能面臨缺水危機(88 水災後停水更警覺到儲水 的重要性,目前製冰廠的儲水量有幾百噸),牡丹水庫未來有可能提供林園工業區和新增加更多鄉 鎮民生使用,製冰業者人人自危,水電費工資上漲物價通膨,同行間沒有人願意再投資擴增產能, 夕陽產業利潤微薄。在目前環境下若還有人願意投資製冰產業設備,只有一種可能是本業營利以 冷凍庫收益為主,因業務需求而去買一套製冰設備。

日本製冰廠是全程一人作業,直接抽海水經自動線設備產成一塊塊魚鱗片狀的冰塊,漁民使 用冰塊販賣機刷片買自己所需的磅數直接倒入漁船艙內。台灣的製冰廠未全線自動化,從冰庫吊 起冰塊、送上吊籃入軌道、操作冰屋碎冰機、會計結算,需要的人力較多。 一大塊的冰塊從冷凍庫拖出來放在冰塊專用通道滑至冰屋(蓋在後寮溪岸邊),經大型碎冰機 絞碎後直接經大管子入漁船貨艙內,漁船出海前會來買大約 20 支冰塊量裝滿倉,現在一隻冰塊 180 元,目前正值東港鮪魚季,捕撈黑鮪魚的漁船業者買冰塊採記帳方式,每星期出海一次至今

東港鎮經濟產值主要是靠漁業收益,早期的漁船捕撈、海鮮買賣貿易、製冰廠 ,讓這些 漁業相關業者大發利市,那時候消費能力驚動日本 Panasonic 電視董事長來台頒獎給東港銷售店 家(全台銷售金額第一名),後寮溪這條溪流帶動多少經濟呀~財源滾滾。 日據時代的製冰是使用低速壓縮機,後來是中速壓縮機,現在有高速壓縮機,遇到機械故障 時通常都是員工或我會自行維修。 製冰流程:液態氨氣轉化成小分子的過程中膨脹產生熱能,再由鹽滷池把熱能釋放出來,使 空氣中溫低降低凝結冰桶裡的水(一支冰塊需 36 小時凝結好),回收回來的時候是氣液混和,壓縮 機一定要氣態狀況下壓縮上去,到了上方冷凝槽氣態液化再循環。 現在製冰廠為響應應環保,改使用冷媒,但凝結效果不佳,我認為製冰還是用液氨
亞)是最好的冷凍技術,循環利用最好以及有安全性,因液氨外洩有明顯臭味,可溶於水,若發現
(阿摩尼
外洩立即灑水。
十幾年前(約民國 92 年)的肉鯽魚味道特別鹹,那時候的台灣漁船行駛到台灣海峽以油品換中 國漁船的漁獲,中國漁船用來保鮮的冰塊品質不好或冰塊量過少(推測是製冰技術不良),為防止 魚獲腐壞而灑上過多鹽巴。以前外銷審查不嚴格時,為了讓櫻花蝦蝦殼硬一點,也會使用鹽巴。 早前黑鮪魚只取下油脂豐富的魚腹肉外銷日本,其餘部位做成罐頭,因那時候的台灣人並不 喜歡吃黑鮪魚。以前黑鮪魚年捕撈 12000-13000 尾,黑鮪魚通常重達 300-500 斤,不像如今很少 有破 300 斤的,再這麼繼續濫捕下去,未來黑鮪魚必定滅絕,每年 5-7 月是黑鮪魚游經台灣東南 方外海的產卵季節,卻在此時因利益過度捕抓。大目鮪魚現在列入保育類,自從有捕撈限制後, 數量不像黑鮪魚有明顯下滑跡象。 東隆宮中元普渡用的透明冰花製作方式:冰塊凝結過程是由外向內,等外層有一定厚度凝結 時,再倒放入一把鮮花,過程中使用打氣機抽出空氣,使之慢慢凝結成透明冰塊。挫冰的透明方 塊冰也是同步驟製作完成的。 坊間商家賣的挫冰因不知其冰塊的製冰過程是否有衛生,我一律不吃(潮州有一間製冰廠向我 買冰塊,因是同行業者,優待價一支冰 150 元,卻轉手賣出 400-500 元),若真要飲用冰品最好食
約共約買 200 隻冰塊(5 個星期),等鮪魚季末期再總計算結清這段期間的欠貸貨款。
用再製作的雪花冰。東港的製冰廠都是販賣「大冰」非食用性的冰塊,不是使用 RO 水,若要顧及 安全衛生要去超市買衛生冰塊最好。 冰塊外觀呈白色以及有越多雞抓痕表示瞬冷技術好,透明的冰塊凝結速度較慢。水凝結成冰 分三階段:常溫到 4 度、4 度到 0 度(凝結難度高)、零度以下。 講座答問錄 問 1: 若要蓋一間小規模只生產衛生食用性冰塊的製冰廠,需要多少資金? 答 1:至少準備 1000 萬以上 問 2:家用冰箱所凝結成的冰塊與製冰廠的冰塊,溶化速度是否相同? 答 2:不同,製冰廠的冰塊融化較慢,因家用冰箱屬於輻射冷冷凍技術,瞬冷速度慢。 問 3:為何冰塊有分飽冰和空殼冰? 答 3:空殼冰是由於冰塊未完全凝固,凝結時間不足導致,不足 36 小時就取出冰塊,還有季節溫 度會影響凝結速度,冬天天氣冷能更快結成冰。 問 4: 東港全部的製冰廠生產數量與產業供需情況如何? 答 4: 現在 3 家專營漁船用製冰廠所提供的冰塊量與東港鎮漁船需求量目前是供需平衡,宓久製 冰廠有 600 桶冰塊模具,隔壁和對面的同行製冰廠各有約 300 和 450 桶冰塊模具。 問 5: 有淡旺季之分嗎? 答 5:刮起東北季風時就是製冰業淡季。 問 6:冰塊如何脫模取出? 答 6:模具開口長度比底部長,呈倒梯形狀,放入常溫水池內,水和冰物體密度不同,冰塊會自 動脫離出摸具浮在水面上。 問 7: 製冰業是夕陽產業,若能將生產過程結構圖像化,讓參觀民眾能更容易了解製冰產業,請 問您有計畫轉成製冰觀光工廠嗎? 答 7: 這條後寮溪記載了東港人的各行各業經濟、日常生活軌跡、宗教民俗活動,人文歷史生態 故事值得細細體驗。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