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大學綠色大武崙月刊第25期-201910

Page 1

10

綠色大武崙社區第二十五期2019年10月份專刊

月份

OCTOBER

2019

打造社區的院子

長榮大學透過課程實踐社區空間營造

頭版 頭條

甘玲華 報導

長榮大學「綠色社區根與芽行動在地實踐社會責任

下去,非常勵志。植樹後,師生們更開心地繞著樹

計畫」(USR),結合臺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108 年

木手舞足蹈,現場感受到國際生的熱情與活力。來

度綠芽扎根 Green Maker」計畫,改造大潭林子邊

自烏干達的國際生 Agaba 表示,他非常喜歡實作課

大霖古厝,營造社區的院子,以保存歷史建築、農

程,可以做中學,而且藉由種樹認識台灣文化的不

村風情以及在院子所產生的情感交流回憶。

同,在烏干達種樹是從小樹苗開始。

本計畫結合本校永續發展國際學士學位學程「協力

除了國際生參與,大傳系「服務學習」課程學生亦

營造實作」課程,由助理教授劉碧株帶領學生進行

參與紀錄,而大潭社區發展協會前理事長黃錫家、現

屋簷下天花板及鐵窗粉刷,並於 18 日在「門口埕」

任理事長林明信及大霖古厝主人到場關懷,在地農

種下光臘樹。選擇光臘樹除了因為台灣原生種植物

民更送來番茄以示關心。古厝主人表示非常信任將

外,更因為樹液是獨角仙等昆蟲喜愛的食物,可促

老房子交給長榮大學師生改造,煥然一新,院子變

進生物多樣性及成為環境教育的一環。

得明亮開闊。

劉碧株表示,課程強調實作學習,因此透過改造社

一系列的改造過程,透過社區講座時間,以播放影

區空間,讓學生有更多體驗學習的機會,種樹實作

像方式,呈現大霖古厝改造歷程。也邀請嬉遊境創

課程讓國際生認識台灣種樹的文化與非洲國家的差

意構築工作室負責人林鍵樺,以「空間振興;老屋

異。過程中,學生學習測量樹木的米幹徑、挖樹穴、植

再生」為講題,分享他多年營造台南市後壁區仕安

栽、綁支架等相關專業知識。

社區的經驗。

國際生不畏烈日挖土鋪磚及種植,在過程中來自蒲

改造後的空間將成為社區的院子,持續舉辦講座、餐

隆地學生唱起傳統歌曲,代表不要放棄,繼續工作

桌計畫等活動。

發 行 人 :李泳龍 發 行 單 位 :長榮大學環境教育國際實驗學院 綠色大武崙社區推動辦公室 指 導 單 位 :教育部 總 編 輯 :洪慶宜 採 訪 組 :甘玲華、鄭詩穎、王郁文、宋怡雯、康佳玟

聯絡資訊:綠色大武崙社區推動辦公室 連絡電話:06-2783362 地 址:大霖古厝(歸仁區大潭里長榮路二段90巷20弄6號)

01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
長榮大學綠色大武崙月刊第25期-201910 by Kan Ling-Hua - Is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