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大學綠色大武崙月刊第57期202206

Page 1

巴克禮紀念公園的赤腹松鼠 荒野保護協會台南分會志工 五角龍拍攝

/57期 Liaison Office Community Sustainability,CJCU

01 非洲餐桌的故事 02 走讀二仁溪-二仁溪也能很文學Ⅱ 張良典 03 食譜CHICKEN BOKOBOKO 04 Boko 食譜故事 巴克禮紀念公園的赤腹松鼠 荒野保護協會台南分會志工 五角龍拍攝

05 小花蔓澤蘭 介紹

June 2022

06 汪佩靜 余郁婷

劉蘇萱

周珈伽


難忘的滋味 細數非洲餐桌的故事

甘玲華 報導

2020年7月3日「食農社會學」課程於USR綠色大武崙社區推動 辦公室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非洲餐桌活動,開啟USR計畫對 於非洲飲食文化的發展,IPSD國際學生也於此計畫貢獻良多。 「食農社會學」課程所舉辦的非洲餐桌由課程的學生們一起 完成,邀請農民於社區辦公室「門口埕」一起共餐,黃昏餘 暉映照,閒適自在,為非洲餐桌拉開了美好序幕。而後則由 國際學生Basam、Zainabu以及Veronica以服務學習的方式, 開始於各項活動中為大家準備非洲料理,讓活動更加精采。 很快地迎來USR舉辦的大活動--2020年9月9日的大潭廟口綠能與人文系列講座的第一百場,天空不作美地,遇到了大 雨而延期至9月9日的情況。百場講座打響了非洲餐桌後,2020年10月3日生物炭循環農業工作坊、同年的11月1日二仁 溪獨木舟活動以及12月13日農田裡的「非」嚐饗宴活動,非洲餐桌已然不可或缺。其中為了準備餐點,除了須提前採 購材料外,為了及時出餐讓大家享用異國美食,更是有前一日半夜準備,當日一大早開始備餐之情形,其辛苦不言可 喻。但學生一次一次地接受邀請,盡心地準備各式不同的非洲料理。

除了非洲學生展現廚藝外,透過「異國煮

藝—非洲料理烹飪友誼賽」集合五組台灣朋友透過非洲食譜,創作非洲料理,藉此更認識非洲飲食文化。非洲食譜也 從這階段開始慢慢建立,之後為更加認識食譜背後的故事,每篇食譜也開始撰寫故事,咀嚼故事的同時彷彿也經歷了 食物料理的里程。


非洲食譜最終篇,則是受到台糖長榮酒店邀請,學生進到五星級飯店為經歷豐富的大廚們示範非洲口味,再由主廚 們呈現所感受的非洲風味。於此歷程學生學習五星級廚房的清潔規範與分工,疫情的受限,無法忠實呈現非洲晚 宴,但過程的經驗學習,將是難忘的台非交流。 非洲餐桌主要以坦尚尼亞風味為主,來自尚吉巴島的Basma,將島上豐富的香料料理介紹給我們,料理添加茴香、荳 蔻、孜然、薑黃、咖哩、椰漿、辣椒等,也介紹了許多特色料理:Ugail(烏加利)、Chapati(恰巴提)、木薯、香蕉及 豆類料理等。隨著學生的畢業,非洲餐桌也將告一段落,但提供食譜及故事,讓大家持續地認識非洲飲食文化。


【走讀二仁溪】

二仁溪也能很文學 Ⅱ 從繪本到電影看車路墘老醫師- 張良典及其風車詩社時代 孤獨

丘英二1

憶ひ出の小夜曲をひきひき孤獨は訪れる 示指が藥指より長い不思議 な別れた戀人の秘密も感觸も今は油蟲に喰ひつくされた反古 弦の切れた樂器のやうだとけなしても孤獨は何かしら親しみ深い表 情で花のない花瓶に倚りかゝつて一夜中私を笑はせない禍福の轉輪 を思ふてしんみりと床につくと孤獨は私の心を切り拔いて消える 拉著懷念小夜曲,孤獨飄然來訪 食指比中指還長的不可思議, 情人的秘密,感觸著如今被蟑螂吃掉的反古 像斷弦的樂器。孤獨有如某種深切的表情, 倚著沒有花的花瓶,整夜使我竊笑不得 想著禍福輪轉,悄然就床了, 孤獨穿越我心,悄然無蹤。 發表於「臺灣文藝」第2卷第6號 【昭和10年(1935年6月)】,月中泉 譯

昭和8年3月臺灣總督府報, 當時臺北醫專入學許可 資料出處: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典藏號:0071031769a013

昭和12年4月臺灣總督府報 其;臺北帝國大學附屬醫學 專門部證書授與式 資料出處: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典藏號:0071032950a013

美術設計:江襄陵 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CC0

這詩作者張良典,筆名丘英二,以散文詩形式寫成,受到日本感傷派詩人萩原朔太郎影響,作品帶有強烈感傷的鄉愁 情緒。他是上期提到葉石濤在車路墘好友,同樣身處在日據時期的台灣,歷經了台灣光復後的228歷史事件,他們的 命運,在歷史的大洪流中隨波起伏,以獨特的文學映像手法,重現了這些曾在時間長河中湮沒,罕為人知的歷史與創 作,為後代的人們保存了珍貴的紀錄。 現代的我們透過台南縣政府時代,於97年出版《老醫生的故事》來認識張良典醫師,更從2015年黃亞歷導演文學紀錄 電影《日曜日式散步者》,認識丘英二,這位走過日治時期的文藝青年、走過戰後二二八的跨語世代,曾經被遺忘在 戰後歷史長廊的風車詩社詩人再度被看見,塑造出「風車詩社」在文化史與文藝史上的潛在形象及嶄新意義,其在藝 術啟發、詩學實踐、跨國經驗、文藝思辯,及人生際遇等面向的吉光片羽。 張良典,民國4年出生於台南縣,父親是車路墘糖廠的員工,因此他8歲時跟著搬家到仁德 鄉,小學畢業後順利考取台南一中。日治時期,錄取台南一中的新生裡,僅開放5 個名額給台灣人,無論校方如何設限,張良典還是以總成績最高榮膺榜首;畢 業後,他又考上四年制的台北帝國大學附屬醫專攻讀。張良典曾任職台南醫 院內科副手,後來則在保安地區自行開業,「張醫院」佇立在車路墘火車 站前,在剛光復後的台南縣仁德鄉,這是村落裡唯一的診所,內科、外 科、眼科......通通都要醫治。在那個古早年代的鄉村聚落,村民多半 目不識丁、資訊貧乏。身為方圓數十里極少數的「先生」,張良典的醫 學專業不只要醫人病痛也兼具安撫人心的功能。醫治人身,他同時也憂國 憂民。 張良典作品刊載與出版的紀錄有:〈秋雨〉,由台灣詩人陳千武翻譯成中文,收錄在陳明台主編的《陳千武譯詩選集》裡。〈沒有星星的夜晚〉、〈孤獨〉收錄在 林瑞明主編《國民文選‧現代詩卷I》。

1


二二八事件爆發,他因在車路墘糖廠組織的「二二八處理委員會」入了九個月冤獄,其間,醫院關門,家人生活幾乎 無以為繼;嗣經大甲、二層行、車路墘、中洲、三甲、田厝諸村民蓋章陳請證明清白,得以獲釋。出獄後擱筆從醫, 儘管想回歸單純醫生本質,卻還是拗不過鄉人所託,在從醫之餘,參與地方選舉,曾任台南縣仁德鄉鄉民代表會主席 共5屆20年,為民喉舌。後期搬遷至在臺南大同路上開設「良典診所」,往後行醫五十載,據聞每天他騎著改裝的摩 托車外出問診,足跡遍及南臺南與一水之隔的高雄,目前次子張正武先生仍在本址行醫。仁心仁術,左手醫病右手醫 國,窮其一生對地方的付出不遺餘力。 2008年,台南縣政府為了挖掘南瀛之美,延續台南在地文化精神,將台南行醫五十載,已是仁德鄉傳奇人物的張良典 畫入台南縣兒童繪本《老醫生的故事》,引導讀者深入認識張醫師嶔崎磊落的人格,和悲天憫人的慈愛胸懷。不只描 繪了自日治時期起便開始為家鄉人民服務的從醫歲月,細心的為鄉民醫治大小疑難雜症,老醫生慈悲又專注的態度與 精神,為那個時代留下最純樸動人的故事。藉由一幅幅油畫,串起老醫生一生行醫救人點點滴滴的故事,勾勒了台灣 早年生活面貌,認識舊日台灣景況與美好情懷,同時透過其人其事,激發孩子勇於追尋崇高的道德勇氣,擴展了孩子 的閱讀空間和視野! 曾經被遺忘在戰後歷史長廊的風車詩社、詩人再度被看見。 以1930年代,台灣在日本殖民統治近四十年後,進入了穩定的同化階段,1933年由台南文人自發組織的超現實主義 「風車詩社」,包括了4位出生於台南,學習不同專業的台人楊熾昌、林修二、李張瑞與張良典,以及3位日人尚梶鐵 平、戶田房子與岸麗子,點出了台灣文學詩人在兼容並蓄西洋文學與日本文學後,創新寫下屬於台灣特有的詩作文學 作品。反映了20世紀西方現代主義進入亞洲,先到日本、再至台灣的文化移動路徑。 但曇花一現的「風車詩社」出版刊物與創作時期僅維持短短的三至四年,在台灣文學史上,特別是本土文學脈絡中的 重要性上,具有極為獨特的歷史意義,卻是文學課本上從未出現的一頁,被凐沒在歷史深處超過半個世紀,除了專業 研究者以外,沒有人知道它;直到近20年才為後人所挖掘, 而「風車詩社」楊熾昌與張良典分別受「二二八事件」波及而被判刑與羈押,李張瑞則因組辦未公開的讀書會而被判 處死刑,這段記憶,也成了家屬後輩心中永遠的傷痛。儘管李張瑞先生的莫須有罪名已在政治平反中洗去,對於文學 的熱忱與創造力也為世人所肯定。1951-1955年間,葉石濤身陷牢獄之災,出獄後的漫長歲月遭受監視,宛如「獄外 之囚」,在特務的眼睛下如螞蟻般過活,又像遭受天譴般無法停止的書寫著,他的不得不寫,台灣文學因此存活下 來。 在每位228受難家屬心頭上的傷痛卻不曾抹去,不經意的一個念頭或關聯,都可能隨時令他們回返深沉的痛楚與恐懼 裡。政治迫害的過程中,最直接的承受者往往是直系家屬,或許生生世世都被迫要在事件的陰影中度過,一代復一 代。所以歷史真相也必須一代一代傳承下去,自由民主不是天下掉下來的,是經好幾代精英努力,才有今天的自由民 主,台灣自由民主共同價值需要大家共同維護。 因著2019年一個契機,這部《日曜日式散步者》電影進入了美術館,發展為「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 代」展覽。希望透過此展將時代中或遺漏或曾被注視的現代文學與藝術實踐者,在暗夜中,匯集成叢,攏聚成藝術思 想及意志的星河。近十年來,這樣的紀錄片或影像作品,回望歷史同時具有高度實驗性,藉藝術轉譯文字能量,如以 呂赫若為主角的時代劇《臺北歌手》及上期提到文學巨擘《台灣男子葉石濤》,及國立臺灣文學館監製,蔡靜茹導演 拍攝《文學的光影》系列作品,能讓更多年輕人從電影認識台灣文學,厚植台灣的 文化力。 如果暫時撇開政治意義不談,很多純粹的東西真的可以跨越 國界。「風車」放到整個歷史脈絡裏,不只是台灣的、還 有日本的、世界的脈絡裏,讓它的存在展現出全新意 義。不同的語言背景之下,用轉譯的方式互相理 解,我覺得是令人贊嘆的。純粹文藝愛好者那種 很簡單、跨越國界和各種文化的東西,不就是 「風車詩社」留下來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嗎?


CHICKEN CRACKED WHEAT MEAL Boko Boko Harees ,Burundi 雞肉碎小麥粥 Author 作者 : Basma Sultan Translate by 翻譯 : 陳若嫈 In Eastern Africa, Bokoboko is the name for a dish more commonly known by its Arabic name, Harees. It is a sort of porridge made from shredded beef/chicken, wheat and spices. It can also be flavored with sugar and melted butter or ghee. In Africa it is most popular among Swahili people of Arab ancestry. Harees was brought to Eastern Africa hundreds of years ago by Arab settlers; yet it is still a popular dish in the Middle East. 在東非,小麥粥「Bokoboko」的稱呼比起阿拉伯語「Harees」的稱呼更廣為人知。它是一種由撕成細絲狀的牛肉或雞 肉、小麥和香料製作而成的粥品,也可以使用糖、融化的奶油或酥油來增添風味。在非洲有阿拉伯血統的史瓦希里人 當中,此道菜餚最受歡迎。數千年前,阿拉伯定居者將其傳到東非,然而現今在中東,Harees仍是一道常見的菜餚。

Preparation 做法 1

Boil the chicken with salt, ginger and garlic paste. Once boiled, leave out some soup/water.Then, shred the chicken into fine and thin pieces. 將雞肉與鹽、蒜薑泥一起烹煮,一旦水滾了,將雞肉撕成絲 狀,並篩掉水。 •If you are using whole wheat, it is better to boil them separately. Blend (optional) and mix with the shredded chicken later; if you are using oats (pressed wheat), it is easy to be boiled in the soup with shredded chicken. 如果你用的是全麥,分開來煮是比較好的,就在稍後再與 雞肉混合攪拌;如果你使用的是燕麥(磨過的小麥),與撕 好的雞肉絲同煮會比較容易。

2

Lower the heat to avoid burning of the mixture since it will be a little bit thicker at this stage. The thickness varies with the use of either oats or whole wheat, amount of soup and chicken, it is allowed to add some water if it is too thick. 降低爐火熱度以避免混和物的沸騰,因為在此階段混和物會 有點濃稠。黏稠度會隨著使用燕麥或全麥、湯與雞肉的量而 變動。如果變得太稠,可加點水。 •Mostly thickness is measured either by holding the mixture on a tablespoon and not being runny or with two fingertips. A runny meal means it is too watery thus can keep on the stove for a couple of minutes. If the mixture is too thick, a little amount of water/soup can be added.

Ingredients 食材 Fried Cassava 炸木薯 1 ¾ kg chicken filet or any 3/4公斤的去骨雞肉或其他肉類

2 1 teaspoon cinnamon powder 一茶匙肉桂粉

3 1 teaspoon cumin powder 一茶匙小茴香粉

4 1 tablespoon garlic and ginger paste 一湯匙蒜薑泥

5 1 ½ cup oats/pressed or soaked whole wheat/barley 一杯半燕麥/磨過或浸泡過的全麥/大麥

6 Salt to taste 調味用鹽

大部分濃稠度是可被測量,藉由用湯匙撐住混和物,看是 否未呈現流質,或是藉由兩手指頭碰觸來試其黏著。過於 軟爛的燕麥粥意味著水分過多,因此可以在爐子上繼續煮 幾分鐘。如果混和物太濃了,可加上少量的水。 3

Add cinnamon and cumin powder, some salt (as needed) mix on the low flame/heat. 加添肉桂粉與小茴香粉、一些鹽(如果需要的話)之後,在低溫小火上拌攪。

4

Once everything is cooked and tender, serve the meal and put a little amount of flavored melted butter with sugar (optional) sprinkles. Enjoy! 一旦所有東西都煮下去且質地柔滑時,在這餐點上放少許撒了糖的溶化奶油以增添風味(可依個人喜好添加 糖)。端上桌,開始享用吧!


Boko Boko Harees

CHICKEN CRACKED WHEAT MEAL 雞肉波可波可/哈日斯(碎麥片餐) Author 作者 : Somi Kelvin Valentine Translate by 翻譯 : 陳若嫈

感謝IPSD學生Nickson 拍攝及美編

The meal originated in Armenia where it is traced back in the 13th century where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Armenian saint was offering a meal of love to charity and the poor. He saw that the sheep meat would not be enough, so he told his workers to add some wheat in the pots while they were preparing. After they added the wheat, it went down to the bottom of the pot and the saint said “Harekh”, which means stir it up in Armenia. The word was later taken in as the name of the dish, it changed according to the pronunciations in different parts and became “Harees” which in Arabic language means smash. The meal was introduced to the coastal areas of Tanzania by the Arabs who came and settled or traded with the local people. In Zanzibar, the island of Tanzania it is called “Chicken Bokoboko”, when it’s prepared with chicken but some people will use lamb or beef. 這道飲食源自亞美尼亞,可追朔至十三世紀。相傳當時一位亞美尼亞聖徒供應慈善愛宴給窮苦人民食用之時,發現羊 肉不足,遂決定告訴備餐者把碎小麥加進鍋中煮。在備餐者把小麥加進原來燉煮羊肉的鍋中,小麥沉入鍋底。聖徒於 是喊了"Harekh",在亞美尼亞文是「攪拌」之意。這個字後來被當作菜名。然而依據有吃這道菜習慣的不同地區, 就轉變為該地的唸法與拼法。如在阿拉伯語區,就變成 “Harees" 有「搗碎、粉碎」之意。再經過來坦尚尼亞定 居,或是與當地人貿易的阿拉伯人的飲食文化落地生根,這道菜就被引進坦尚尼亞沿海地區。在坦尚尼亞領土之一的 桑吉巴爾島,當所準備的食材是雞肉時,此時菜餚又稱為雞肉波可波可(音譯,史瓦希利文,有香蕉、甘蔗與用熱水 泡的碎麥芽之意,此文採第三義)。但也有人會改用羊肉或牛肉來烹調。 The name “Bokoboko” is a word used to refer to Harees meal in the coastal areas of Tanzania and the main island, which is Zanzibar. It is porridge-like in its form as the meat is shredded and mixed well with the wheat and stirred up to get the meal ready. Sometimes people might prepare it by adding butter, spices and sugar to get the best flavor of a personal preference. The way the meal is prepared in Zanzibar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other areas such as the middle east but the originality of the meal doesn’t change or lose its identity. 「波可波可」為坦尚尼亞沿海地區與桑吉巴主要島嶼上用來指涉 “Harees" 餐之用語。那是一種粥品,呈現出的是 經攪動煮熟,帶有撕碎細條的肉與小麥充分混合的形式。有時,人們可能會添加奶油、香料和糖,來符合個人喜愛口 味。在桑吉巴島,這道菜餚的料理方式和其他地區如中東比較,是相當不同的。但是,菜餚原創性沒變,或者說也沒 有失去獨特性。 The meal can be eaten at any time of the day, although it is the type of food that is preferred by Muslims during their religious occasions such as Ramadhan and Eid Ul Fitr. This is likely because it provides a balanced and calorific meal that replenishes people with reserves after a long day of fasting. Also, some people will prepare it during wedding ceremonies and attract attention when it is one among the menu of buffets. The food is the light type of meal meaning that it can be eaten by all kinds of ages from the young to the old and very nutritious as it provides enough calories for the body. 此餐食可以在一天中的任何時刻享用,雖然那是穆斯林教徒比較會在齋月及開齋節之宗教場合期間的一種食物類型。 這是因為 Harees 提供了均衡且富熱量的一餐,補充教徒在每個漫長一天的禁食時刻後(譯註:日出至日落時期的斷食) 所需。又,有些人會在婚宴中預備此項,作為自助餐菜單之一來吸引他人注意。此粥品是易消化的,意味著從少到 老,所有年齡層皆宜,且非常營養。營養的原因在於它提供了身體所需足夠熱量。 Chicken ‘’BOKOBOKO’’, make sure you remember the name if you found yourself in the Zanzibar Island in Tanzania and enjoy the taste of it, ‘’Ni Kitamu Sana’’ (Swahili word meaning very delicious) 雞肉風味波可波可-務必記得這個名字並享受其風味。如果你發現自己置身於坦尚尼亞的桑吉巴島上。你一定會用史 瓦希里文說:"Ni Kitamu Sana!“ (太好吃了)


【巴克禮紀念公園生態巡禮】

小花蔓澤蘭 介紹 作者 : 巴克禮紀念公園永續經營協會 總幹事 甘玲華 美麗與哀愁 小花蔓澤蘭有美麗的名字,但其生長速度快,繁殖力及擴散力極強,、耐乾旱,會匍匐地面或攀爬到樹木的最頂 層,影響樹木進行光合作用而枯死,又稱「植物殺手」、「綠癌」、「綠色福壽螺」或「生態入侵者」。 小花蔓澤蘭被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列入全球100種最具危害力之外來入侵物種,也是名列台灣十大外來入侵 種之一。 來到台灣的途徑 小花蔓澤蘭原生長於中美洲及南美洲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經由人為傳播而來的「外來入侵種」惡性雜草。 什麼時候來到台灣已經無可考證,採集記錄來自高屏地區,最早的是1986年採自屏東萬巒。 ‧引進美國中古曳引機時不小心挾帶進入 ‧刻意引進台灣做水土保持之用 ‧看好其草藥藥性,而以草藥名義引進台灣 ‧鳥類從同是蔓藤災區的東亞傳播而來 生態樣貌 ‧生長快速且種子數量多(花季每平方公尺可高達17萬顆種子) ‧每年十月開始開花結果直至隔年二月,花呈現白色管狀 ‧葉子呈現三角型底部尖尖的樣態,像心型或狐狸的耳朵 ‧喜溼度高且陽光充足的地方 ‧生長在海拔1000公尺以下,中、低海拔的山野處、廢耕地、路邊、污水溝旁、濕地邊緣或乏人管理的果園等 ‧具備無性生殖能力,種子輕薄,易隨風飄,其蔓莖接觸土壤的每個節都可長出根及新芽,根莖的節與節之間還能 長出「不定根」 一暝大「十」吋 《臺灣歌謠-搖嬰仔歌》

呂泉生 作曲,盧雲生 作詞

「嬰仔嬰嬰睡,一瞑大一吋,嬰仔嬰嬰惜,一瞑大一尺……」 小花蔓澤蘭生長快速,一天可生長24公分,將近10吋 在國外有「一分鐘一英里(Mile-a-minute weed)」之稱。 一吋等於二十五點四公釐 小花蔓澤蘭與天敵是不同的植物 小花蔓澤蘭曾在二次世界大戰時被引進印度用來偽裝飛機場。 在原產地南美洲由於生態系長期共演化的結果,原產地就有銹病菌(Puccinia spegazzinii)之出現,而此天敵之侵 染也抑制了小花蔓澤蘭之族群,最後達到平衡,故小花蔓澤蘭於中南美洲諸國並不會對當地之農林作物產生顯著之 有害影響。(曾顯雄,2005) 來到台灣後,沒有制約的物種(生物防治biological control效果不明顯),生長快速,造成危害。

07


除蔓護生態 小花蔓澤蘭本身的莖葉對人體無害,因此,土法煉鋼的「人工拔除 法」成了現行採用的防治方法。 林務局指定9月的第一個星期六(9月2日),為「小花蔓澤蘭全國防 治日」,也常以一公斤5元的方式收購。 林務局也提供拔除小花蔓澤蘭的技巧: ‧開花前拔最省事:每年8至9月進行全面切蔓或拔蔓。 ‧人工拔除最有效:將根部挖(拔)除,攀附在樹體上的則要拔除根 系後才能懸掛讓它枯萎。 ‧拔淨裝袋最妥當:切除、拔除後的蔓莖和根部,應收集放入可分解 的黑色大塑膠袋中腐爛,或集中到水泥地或空地上曬乾後再燒燬。 巴克禮紀念公園永續經營協會與荒野保護協會台南分會從2021年開始 共同舉辦除蔓護生態活動。 ‧先備知識:活動前介紹認識小花蔓澤蘭 ‧跨國、跨世代環境行動:長榮大學國際學生(坦尚尼亞、蒲隆地)及 親子們共同參與 ‧2022.04.17總計移除約175.5公斤重的小花蔓澤蘭

轉化再生 1.燒製生物炭 為解決生態議題,移除後的小 花蔓澤蘭曬乾後,以TULD(Top Lit Up Draft)上升氣流點燃生 物炭炭爐燒製生物炭。生物炭 具備多種用途,如:除濕、除 臭、中和農地PH值(酸鹼值)、 促進農地微生物成長以及吸收 農地重金屬等。

2.生物炭運用 協會為友善環境,將小花蔓澤 蘭生物炭,研磨成粉,製作手 工皂。天然素材手工精製,無 添加硬化劑、起泡劑。包裝材 料以回收的咖啡麻布袋或剩餘 布料製作,創造友善環境的循 環系統。

3.其他運用 ‧植物染 ‧研發小花蔓澤蘭蚊香 ‧萃取汁液,用來消除青苔、驅除小黑蚊 ‧小花蔓澤蘭環保酵素:備妥黑糖、切碎的小花蔓澤蘭及 水,比例為1:3:10,放置3個月後酵素熟成即可使用

參考文獻 曾顯雄(2005)。小花蔓澤蘭之真菌性天敵生物防治研究。九十四年度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暨所屬機關委託研究計畫 。 經典雜誌-台灣外來種 小花蔓澤蘭植物殺手 http://www.rhythmsmonthly.com/?p=38 【自然谷之星】燦爛的白花卻是其他植物的惡夢 小花蔓澤蘭 https://e-info.org.tw/node/207998


2022.05.27 ~ 2022.06.07美術學院 「公共藝術」課程,馬賽克作品 在潘永瑢老師帶領下,師生共同完成 許多幅馬賽克作品, 作品傳達在地的 特色-植物、鳥類、作物等。

2022.06.08 巴克禮紀念公園野望影 展邀請野望影展台南地區策展人― 微風,為台南市民朋友帶來精彩的 影片~ 野望影展-「夜訪地球:黃昏 到黎明」。高科技的攝影技術讓大 家一窺深夜裡的魔幻世界,揭開從 未發現的動物行為。

2022.06.01全台十大倡議永續教育的大學 " 長榮大學" 排名第五 透過長榮大學「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 「環境永續發展」與「社會永續發展」讓學 生更了解聯合國17項SDGs (永續發展目標)。

2022.06.08 愛女孩 ~ 布衛生棉工作坊 DIY Cloth Pad Workshop 邀請愛女孩國際關懷協 會發起人楊怡庭,分享 她在非洲的經驗及帶領 布衛生棉工作坊,指導 國際學生將此經驗帶回 母國。

2022.06.11長榮大學線上畢業典禮 邀請「盧彥勳國際網球學院」執行長盧彥勳擔任主講嘉賓, 鼓勵每位畢業生「不要害怕失敗,要勇於冒險嘗試,不做雖 然不會失敗,但不做你也永遠不會有收穫!」並且由永續發 展國際學程IPSD國際生Nsia代表今年的畢業生致詞。

2022.06.07校園永續體驗學習 ―大霖老宅雨撲滿系統建置 因雨水資源能回收再利用, 邀請荒野保護協會台南分會 會長黃嘉隆,帶領長榮大學 IPSD國際生建置雨撲滿系 統。雨水能用來澆灌植物、 洗手等。

2022.06.10 2022暑期國際雙語科學營線上籌備會議 與台南一中、台南女中以及家齊高中進行四校合作, 營隊課程以及活動內容全部由高中學生們發想、籌 畫,甚至有一部份的營隊經費也是由他們自己進行募 款,長榮大學國際學生亦將參與小隊輔工作及課程。

2022.06.15畢業生拜訪 校長,在校生採訪校長 2021年長榮大學永續發 展 課 程 的 畢 業 生 Nathan,拜訪校長並分 享他在台大直升博士班 的好消息。Nickson 採 訪校長,給予今年IPSD 畢業生祝福。

2022.06.20韌性社區長者健 康促進活動在歸仁教會 長榮大學陳安妮老師為長者 帶來「SSE下肢肌耐力平衡方 塊踏步保密防跌運動」,由 初級中級到高級循序練習,此 運動的強度不高能夠自我挑 戰過關並得到成就感。


2022.06.20 USR協同主持人會議 為了持續向前發展以及討論下半年度工作,USR 計畫主持人、協同主持人及社區辦公室同仁線上 會議。

2022.06.20 USR根與芽行動計畫與愛・女孩 LOVE・BINTI 一起合作 除了舉辦布衛生棉DIY工作坊,也邀請大家支持學生,一塊布衛生 棉,翻轉非洲女孩的未來。 即將在七月送到坦尚尼亞的布衛生棉,持續號召募集528片布衛生 棉。募集日期至2022年6月30日。

2022.06.20-2022.06.24長榮大Simon & Nickson空氣污染工作坊 Roots&Shoots Air Pollution Workshop 邀請長榮大學教授、 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以及坦尚尼亞(Roots & Shoots Tanzania)的團隊一起舉辦空氣污染工作坊,一起討論空氣和公共衛生、工業、氣 候變遷、環境保育議題以及短中長期計畫。

2022.06.24 Welcome Home, Astere! 歡迎長榮大學IPSD畢業生 Astere回家,回台灣繼續就 學-成大研究所,並再彈唱 他所親手製作的蒲隆地傳 統樂器-烏姆度里,並與非 洲鼓組成最佳演奏團體。

2022.06.25 Care project 跨國線上會議 繼5月舉辦亞太根與芽青年高峰會議後, Team B 成員就讀長榮大學IPSD學程,來自 坦尚尼亞的Benica、史瓦帝尼Sindy及在坦 尚尼亞的Habiba、Elisabeth及Summa透過 線上會議,介紹已實踐之行動,及未來之 規劃。

2022.06.28農民共好線上 會議 農好菜籃族迄今共推出42 期,除了訂購平台的改 換,也即將前進工研院, 增加銷售通路。

2022.06.29長榮大學USR 計畫教師社群場域互訪 交流 繼去年參訪綠色大武崙 社區推動辦公室及新化 大目降故事館後,教師 社群至相約檨仔腳計畫 場域--六龜池田屋及寶 來檨仔腳文化空間,交 流互動,也趁此機會討 論下一期計畫的橫向連 結及合作。

2022.06.27環境教育國際實驗學院共識營 ICPEE Consensus Workshop 已進行三年的共識營內容多元,從根與芽 行動、國際連結等議題到線上教學技巧、 國際學生與台灣學生的融合、教職員的增 能(多元文化的學習),也包含各項制度的 討論與再造。

2022.06.29錄取研 究所金榜 – 永續 發展國際學士學位 課程 恭喜第二屆IPSD學 生,多位學生錄取 研究所

2022.06.30長榮大學綠色大武崙 月刊第56期 ~豐富內涵歡迎賞閱 https://issuu.com/kanling-hu a/docs/_56_


活動影音 活動即時通 2022.07月份活動 ★巴克禮紀念公園生態與人文系列講座 每月第二個週三 19:30-21:00 開講

攜手上雲端 「綠色社區根與芽行動計畫- 由在地到國際」FB社團 影音資料 1.大潭挺健保,聰明就醫沒煩惱 https://youtu.be/cpmyljdhAAo 2.我的USR秀-改變的力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7PI_OUVm8Q 3.長榮大學_IPSD學生Nathan的學習旅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9kk3R-P52c 4.Grads Class of 2021 長榮大學IPSD(永續發展國際學程)畢業生祝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oM7cgBvP6o 5.與大潭國小以英文共讀綠繪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Pe1v0X7ja0 6.2021長榮大學USR攜手社區打造大潭友雞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HmDi6BVqAk 7.大潭國小食農教育「食玩二仁溪」| Food and agriculture of Erren river 8. 2020千里鷹緣一線牽-台日鷹緣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kcrKQsxRQI 9.2020USR 特色影片 長榮大學 https://reurl.cc/0DEzmx 10.2020 USR EXPO線上常設展扛壩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tTtIfsKKIg 11.農田裡的非「嚐」體驗 https://reurl.cc/e9X5QK 12.大學「百場講座-狂想音樂饗宴」 https://reurl.cc/3NO1Rl 13.潭國小食農教育活動:多粒多滋 https://reurl.cc/rx3noy 14.中洲社區導覽解說員培訓課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u69Klg6lVg 15.幼青銀-世代「童」樂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P6BV-pISs 16.石頭湯活動–從農地到餐桌聖食與剩食運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BArcw4HCpQ 17.大武崙社區讀書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itdcxcZWGM 18.「潭」東說西話大武崙-社區導覽解說培訓 https://reurl.cc/OXVbDX 19.綠色社區根與芽行動在地實踐計畫:由大武崙社區到二仁溪流域 長榮大學USR計畫成果發表(106-2學期) https://reurl.cc/yevG6y 20.長榮大學國際生與大潭國小師生共讀綠繪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AUJeNdqsyA 21.綠色大武崙 https://www.peopo.org/news/350935 22.大武崙行動學堂揭牌 深根社區營造與環境 https://www.peopo.org/news/347705 23.領略史蹟與民俗 大學生入廟看門道 https://www.peopo.org/news/348693 24.歸仁區大潭里菱角報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dGwh8A2uco 25.長大師生打造社區新地標 大潭國小樹屋誕生 https://www.peopo.org/news/357463 26.綠色社區根與芽行動在地實踐計畫:由大武崙社區到二仁溪流域 長榮大學USR計畫成果發表 https://www.peopo.org/news/360175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