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綠色大武崙社區第七期2018年4月份專刊
月份
APRIL
2018
長榮大學與社區攜手在地共好─ 環境守護行動
頭版 頭條
│柯芊邑 報導
2018 年 4 月 18 日,大潭廟口綠能科技與人文 系列講座進入第十七場,由長榮大學國際珍古 德根與芽生態教育中心主任謝議霆主講「在地 共好 - 水環境守護行動」。謝老師以深入淺出 的方式,讓大家瞭解生態環境保育的重要,鼓 勵大家加入水環境守護計畫。長榮大學河川巡 守隊隊長張玉暉同學帶領近十位國際學生一起 參與講座,為大家示範水質檢測的過程。國際 生將所學應用於實務,展現行動學習的成果。 謝老師說:「唯有接觸才能認識,唯有認識才 能關懷,唯有關懷才能行動,唯有行動才能有 希望」,期盼大家協力的成果如同漣漪般向外 擴散,實踐社區共好行動。
社會責任上的夥伴關係,再深入港尾溝溪疏洪 道,關懷水汙染議題,而後轉至祭祀玄天上帝 的武當山上帝廟,最後沿著沙崙支線林仔邊至 菱角田,全程約 10 公里。大家手拿垃圾袋與大 長夾,沿途彎腰撿拾垃圾,共同守護環境。
課堂理論實踐於生活中,「在地共好 - 水環境 守護行動」讓社區民眾透過「4 月 22 地球日 根與芽計畫河川走讀」活動,實際體驗與應證 。這一天,長榮大學校長李泳龍、環境教育國 際實驗學院院長洪慶宜、大潭里里長林文鍠以 及大潭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黃錫家,共同帶領 社區民眾以及學子們,自早上 6:30 開始社區 走讀,一面“淨”走,一面走讀社區歷史。從 長榮大學行政大樓前廣場出發,一路前往昭德 宮、大潭國小樹屋景觀,介紹長榮大學與社區
社區走讀最後一站至大潭林仔邊,認識在地特 色農產 - 菱角,國際生介紹菱角水田及環境保 育知識,許多人驚呼第一次看見菱角的生長狀 態,對於在地農產多了一層的認識。河川走讀 活動,是一趟廟宇與社區、河川與環境、農產 與地景的認識,環境意識在走讀中萌芽成長。
在港尾溝溪疏洪道旁,突顯出台南監獄及台南 看守所污水未妥善處理的問題,由長榮大學永 續發展國際學士學位學程國際生現場執行水質 檢測外,並由李泳龍校長、洪慶宜院長以及大 潭社區黃錫家理事長率先簽署「港尾溝溪疏洪 道汙水改善聯署」,以喚起政府重視河川,儘 速改善水質污染的問題。
珍古德博士說 :「讓我們的生活與大自然和諧相 處,每一個人每一天都能對地球發揮影響力。 」守護環境從心做起,愛鄉護土善盡對環境的 責任。
發 行 人 :李泳龍 發 行 單 位 :長榮大學環境教育國際實驗學院 綠色大武崙社區推動辦公室 指 導 單 位 :教育部 總 編 輯 :洪慶宜 採 訪 組 :甘玲華、黃奕凱、黃鍇皓、柯芊邑、康佳玟
聯絡資訊:綠色大武崙社區推動辦公室 連絡電話:06-2783362 地 址:台南市歸仁區大潭里長榮路一段300 號2F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