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血腥產業鏈
大陸男星于朦朧墮樓案已過去一個多月,但隨著網民們對事件背後的細節揭露 越多,外界越發現案件似乎超越人們想像的驚悚。據傳,涉案的北京寶格麗酒 店和啟皓藝術館,都隸屬於中共國企;藝術館更被揭曾展出人體標本,令人懷 疑是否與中共活體摘取器官存在關聯。而生產人體標本的生物公司竟也提供「預 製菜」,種種互相「巧合」的細節,讓外界質疑,于朦朧的死因背後,恐牽涉中 共多年來對法輪功血腥鎮壓所建立的「產業鏈」。
傳于朦朧遺體冷凍 在藝術館
【大紀元訊】擁有百萬粉絲的 YouTube 頻道「新聞看點」,主持人李沐陽收到大陸 許多網民的爆料,稱有內部人士稱,于朦 朧的遺體在啓皓藝術館內冷凍著。
一位自稱「內部良心犯」的啟皓藝術館 內部員工向「新聞看點」披露,于朦朧的遺 體至今未被運出,「他就躺在啟皓藝術館的 地下冷庫裏」。
就在于朦朧事件之後,寶格麗酒店立 刻停業清場,啟皓藝術館也同步閉館兩 天。外界猜測,他們的目的就是「湮滅證 據」,該名「內部良心犯」明確說:「別再 猜了,他(于朦朧)就在我們這裏,9 月 11 日凌晨,大概 3 時多,閆士傑(紅磚美 術館館長)親自帶人用車把他(于朦朧) 從那個地道裏運過來的,當時他身上只蓋 了一塊黑色的布,我看到他的腳踝上面全 是紫色的繩子印。」爆料人表示,他們沒有 把他送到樓上的展廳,而是直接送進了地 下的 B4 層,那裏不是展覽區,是啟皓藝術 館的檔案冷庫,就在 14 號冷庫。
「內部良心犯」續說:「那個冷庫是獨 立的,需要三把鑰匙和閆士傑本人的虹膜 才能打開。」爆料人說:「所有人都被下了 死命令,任何人不准靠近 B4 層,違者後果 自負。」
爆料人還提到:「閆士傑就是紅磚美術 館的館長。于朦朧被虐殺之後,寶格麗酒 店第二天就停業了,說是內部裝修,啟皓 藝術館也跟著閉館了兩天。閆士傑帶著一 群穿著白色防護服的人,在 B4 層待了整整 兩天兩夜,那些人出來的時候,可以聞到 非常濃的福爾馬林和消毒水的味道。」
「內部良心犯」還透露,跟著閆士傑處 理東西的那群穿白袍的,不是醫院的,也 不是外面請的保潔,他們說話都帶著一股 很奇怪的口音,而且他們不像醫生,他們 更像搞生物研究的。爆料人說,要快想辦 法,不然(于朦朧)就真的要變成標本了。
上述爆料 ,李沐陽稱無法查證,亦無 法證實真偽,但是他發現有另一個消息,似 乎可以跟上述爆料相互印證。有一個人發帖 說:「他媽媽帶回去的,不過是一罈我們為 她精心準備的工藝品罷了,真正的他現在很 『安全』,也很『完美』,比活著的時候還要 完美。」李沐陽稱不知道這個發帖人是誰,
但是從發帖人的語氣來看,李沐陽認為可能 是作惡者一方的人。這個人的爆料跟上面那 位「內部良心犯」的說法,李沐陽指大部份 是能夠吻合的,主框架是相一致的。
啟皓藝術館 在 Google 地圖離奇消失 另外,李沐陽表示,有網民發現, 在 Google 地圖上找不到北京啟皓藝術館 了,可是在百度地圖上仍然有顯示,網民 的截圖中顯示,百度地圖上確實可以找到 啟皓藝術館,也可以看到寶格麗酒店,而 Google 地圖上,卻只能看到寶格麗酒店, 卻找不到啟皓藝術館。按理說 Google 地 圖應該比百度地圖更準確。有網民質疑, Google 可能是受到了來自中共的壓力,或 者是收了中共的錢,但無論如何,Google 地圖確實抹去了啟皓藝術館的位置,間接 說明這個地方的敏感性。

在 Google map(左)和百度地圖搜尋啟皓藝術館的結果截圖。(網頁截圖)
就在人們剛剛開始注意到寶格麗酒店和 啟皓藝術館的時候,根據官方的公告,寶格 麗酒店在 10 月 17 至 18 日舉辦一場法拉利 車展,時間是兩天一夜。有網民猜測:「是 不是要順便運走甚麼?」還有網民說:「車 展只是個幌子,他們準備轉移于朦朧。」
Google 地圖不顯示啟皓藝術館加上 寶格麗酒店的車展,網民們再度聯繫前面 的爆料訊息,綜合分析線索,認為于朦朧 在啟皓藝術館冷庫的說法,有一定的可 能性。而閆士傑與相關人員在 B4 層待了 整整兩天兩夜,再加上有人聞到濃烈的福 爾馬林和消毒水的味道,網民們猜測,或 許于朦朧的遺體可能已經被福爾馬林浸泡 過。而寶格麗酒店的車展,很可能就是為 了「轉移于朦朧的屍體」。




(zhenshanren.com)


(《大衛戰紅魔》劇照)


█ 張奕美國華盛頓 DC 報道 法輪大法信息中心副主任劉寧平 表示,活體摘取器官是中共「最紅的 紅線」。
今年 10 月,國際扶輪社在華盛頓 DC 的威斯汀酒店放映獲獎紀錄片《國 有器官》之後,劉寧平和現場觀眾互動 時表達以上觀點。
《紐時》阻記者深挖 活摘器官
劉寧平(Larry Liu)在現場發言時 表示:「在 2019 年倫敦的『中國法庭』 (China Tribunal)上,有一個證人的證 詞非常關鍵。她是前《紐約時報》駐北 京記者狄雨霏(Didi Kirsten Tatlow)。 她會說國語,在北京作了多年報道, 也寫過關於器官移植的文章。」
得出結論:在中國醫生中,這是『公 開的秘密』——他們知道器官是來自 良心犯(不僅僅是死刑犯,而且是包 括法輪功學員在內的良心犯)。很明 顯,中國醫生自己甚至不知道政府在 一年前才宣布所謂『停止使用死囚器 官』。在紀錄片裏你們也看到了,中 國醫生根本沒意識到這一點。」
狄雨霏表示,她從這次對話中得 出以下三個分析性結論: * 使用良心犯的器官進行移植的情 況確實存在。
至少在某些(中共)醫學專家 之間,以上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
*2014 年 12 月中共頒布的禁止使 用死刑犯器官的禁令可能並不有效, 甚至可能並不是真實的。 劉寧平說:「她(狄雨霏)當時 覺得有很好的線索,想繼續深挖這個 故事,但《紐約時報》的編輯拒絕了, 說:中國(中共)政府已經宣布停 止使用死囚器官,沒故事可寫。於是 她沒辦法繼續追蹤,只能把她掌握 的情況作為證詞提交給倫敦『中國法
庭』。」
劉寧平進一步表示,很多主流媒 體沒有報道中共活摘器官的行徑,是 因為活摘器官是中共最紅的紅線。 他說:「我想說的是,(主流媒體 報道)也存在很大問題。有一些媒體 報道過,但最大的主流媒體至今沒有 跟進。」
「為甚麼?因為他們需要保留中國 記者簽證,需要維持市場,需要在中 國有駐點。」
「他們非常清楚:這是最紅的紅 線。他們可以寫人權問題,可以寫一 些社會新聞,但唯獨『活摘器官』是 不能碰的。跨過這條線,他們就會失 去在中國的一切。」
DAFOH 歐洲副主任: 中國器官供體充足得離奇 「反強摘器官醫生組織」
富豪雪糕車 香港人的 甜蜜回憶
文/林一山、曾蓮
在香港街頭,每當優雅熟悉的《藍色多瑙河》 旋律響起,不少人便會條件反射般轉頭尋找紅藍 相間的雪糕車──富豪雪糕。這道甜美風景,已 深植香港人心中半個世紀。
炎炎夏日,那一杯雲呢拿軟雪糕,不僅是解 暑的恩物,更是許多人生命中的一段集體回憶。 今年 1 月,富豪雪糕車創辦人之一的何敬源在澳 洲離世,享年 98 歲,消息一出,無數市民勾起 童年回憶。究竟富豪雪糕車如何成為香港街頭一 道獨特的風景線的呢?
出國旅行得靈感 改寫香港街頭風景
故事要從 1956 年的美國說起。彼時的費城, 有兩兄弟──康威兄弟 William Conway 和 James Conway,創立了「Mister Softee」公司,他們首創 以配備雪糕機的流動貨車,直接在街頭販售即製 軟雪糕,掀起歐美軟雪糕風潮。
十三年後,遠在香港的何敬源,正面臨人生 另一轉捩點。這位 1927 年出生的長子,在戰後 挑起照顧家人的重擔,曾任職牛奶公司、賽馬會 及輔警,直至轉戰商界。
1967 年,40 歲的他與米行「聚大行」接班人 唐學元及牛奶公司前同事 Ted Drew 前往英國旅 行。一次在公園偶遇一輛被孩童圍繞的雪糕車, 啟發了他們的靈感──把這股街頭甜蜜氣息帶回 香港。
經過兩年籌備,他們終於於 1969 年取得

「Mister Softee」的香港特許經營權,取名「富豪 雪糕」,是因為何敬源認為,很多其他人都賣雪 糕,而何敬源要做得更高級,所以中文取名「富 豪」。
香港冬日橫空出世的雪糕車
富豪雪糕車的誕生並不在夏日,而是新年伊 始的冬季。 1970 年黃曆大除夕夜,首輛富豪雪 糕車在荃灣大河道球場正式營業,當時一杯軟雪 糕售價 5 毫,首夜即熱賣一千杯以上。品牌在 70 年代迅速發展,並於火炭設廠。並取得 16 個流 動小販牌照,成為香港街頭獨特風景。
富豪雪糕車外形典雅,以英國製造的福特 Transit 貨車打造,英倫風格濃厚,也反映了當時 殖民地文化的烙印。當時一輛雪糕車造價 20 萬 港元,遠超當時住宅單位售價的 1 至 2 萬元,讓 其他競爭者望而卻步。
1978 年,港府停止發出流動小販牌照,富 豪雪糕因而享有壟斷地位。直至 2010 年,美國 總公司收回特許經營權後,品牌改名為「Mobile Softee」,繼續服務大眾。
至 2023 年,全港僅存 14 部持牌富豪雪糕 車,當中 3 部長駐旅遊區,其餘則繼續在城市街 頭穿梭。
《藍色多瑙河》經典旋律
雪糕車迴響

富豪雪糕車帶給香港人甜蜜回憶。(《漂流傳奇》製作組)
每當聽到耳旁響起《藍色多瑙河》的熟悉旋 律,就知道雪糕車停泊附近。「為何是《藍色多 瑙河》?」不少人都有此疑問。《藍色多瑙河》 是奧地利作曲家約翰 施特勞斯二世於 1866 年 所創作的一首華爾滋音樂,有一個說法是當年有 很多音樂盒也用這首華爾滋音樂,雪糕車車廠曾 提供很多樂曲選擇,因為何敬源對這首歌最有印 象,便決定選用,並一直沿用至今。

2022 年 11 月 18 日。(劉駿軒/大紀元)
而另一特色,是多年間幾乎未曾改變的產品 線──僅售四款產品:雲呢拿軟雪糕、果仁甜 筒、蓮花杯、珍寶橙冰。原因在於法例要求雪糕 車需配備洗手盆、一台軟雪糕機和兩台冷藏設 備,因此只能製作一種口味的軟雪糕。
不過,據說過去曾短暫出現朱古力、芒果、 士多啤梨口味,卻難得一遇,成為坊間小趣聞。

雪糕車的雪糕每日新鮮製造,僅賣 4 種口味的雪糕。 (劉駿軒/大紀元)

每日新鮮製造 兩圈半是黃金標準
富豪雪糕車上的軟雪糕標語「每日新鮮為你 製造」,可不是口號。軟雪糕與硬雪糕最大的差 異,在於它不經冷藏、現打現吃,口感更綿密幼 滑。
除了使用美國進口奶粉,更特別加入牛油, 提升口感層次。傳說中「擠多一圈」的驚喜,也 早有標準規範──一杯應為兩圈半,若你遇上 「多擠一點」,那可謂「運氣不錯」!
從一趟旅行,到街頭一聲樂曲,富豪雪糕車 寫下香港人一代又一代的甜蜜記憶。在城市變 遷、地景翻新之際,這抹紅藍色與雲呢拿香氣仍 舊堅守街頭,讓人一瞬間回到無憂童年。
何敬源雖已辭世,但他留下的,不僅是流動 雪糕車,更是跨越時代的味覺傳奇。下一次在街 頭遇見這熟悉旋律,別忘了放慢腳步,讓一杯雪 糕,召喚你的甜蜜記憶。◇

瀏覽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