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2

Page 1


本期焦點:四中全會開幕!新 華社 6,000 字長文意欲何為?幾

十習家軍將領全落馬!是誰在 動手? 東部戰區塌方,對台動 武訊號?

文 / 新唐人《新聞大家談》節目組

本期節目的嘉賓是:唐靖遠、橫 河、秦鵬。

主持人:金石、扶搖。

中共四中全會 10 月 20 日起在北 京召開。

橫河先生:「習近平幾次提到『安 全』,和之前的對比,呈現出甚麼樣 的變化?」

唐靖遠先生:「從習的講話來看, 預期會出現習近平的接班人嗎?」

秦鵬先生:「由於去年召開的三 中全會被延遲一年,中共的 20 屆四 中全會,儼然成為經濟和人事的並行 大會。但在召開前,除了官方宣傳的 『十五五計劃』,更多的還是軍方將領 落馬的消息。大家如何看本屆全會的 重點?」

四中全會前大局底定

誰在殲滅習家軍? 四中全會召開之前,中共軍中人 事地震頻傳。

有中共體制內線的獨立評論人蔡 慎坤,10 月 18 日對大紀元透露,中 共軍隊高層將領被大規模清除,先是 9 名上將被官方宣布開除黨籍,接著 又有 4 名現任上將落馬。這 4 個是裝 備發展部部長許學強、聯合參謀部副 參謀長徐起零、火箭軍政委徐西盛, 還有國防大學校長肖天亮。

這四人的去向,目前還未得到中 共官方證實。

不過,他們和 10 日被官宣落馬的 九位將領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同屬 「習家軍」,都是在中共黨魁習近平主

導的所謂「軍事現代化」過程中被提 拔上來的,他們的陞遷過程和習近平 的軍改,一脈相承。

而這四人也和被官宣落馬的九位 將領有一個不同點,就是九位將領大 多和東部戰區(原南京軍區)有淵 源,而今次蔡先生披露的四位上將並 不隸屬任何戰區,而是直屬中央軍委。

此外,蔡慎坤先生還介紹,9 名

中將、15 名少將被免職,其中包括原 中共軍委辦公廳主任鍾紹軍。蔡先生 說:「我得到的消息現在還有上百個 將軍還在後面排隊,還在審查當中。

二十大之後形成的所謂的習家軍,基 本上是被殲滅了。」

針對此前官宣落馬的九位將領, 中共軍報發社論,稱何衛東、苗華、 何宏軍等 9 人「信仰坍塌、忠誠失節, 嚴重辜負黨中央、中央軍委的信任,嚴 重破壞黨指揮槍原則和軍委主席負責 制,嚴重損害部隊政治生態」,等等。

四中全會前,又一波上將落馬。 獨立評論人杜政文章指,習提上來 的人紛紛落馬,直接削弱習近平的權 威。有人說是習自己拿掉自己人,也 有人說是別人整肅他的人,但更像是 別人迫使他拿下自己人。無論是哪 一種情況,到四中全會,這會讓全 體中央成員笑話,這是習的一種奇 恥大辱。

關於九名將領落馬的消息,仍然 有很多值得玩味之處。 2025 年 3 月全 國「兩會」後,何衛東從公眾視野中消 失,蹤影全無。之後,關於何衛東、 何宏軍,就都曾被傳出,他們早就被 拘捕調查,甚至都已自殺的消息。如: 中共軍委政治工作部常務副主任何宏 軍上將,在被軍紀委羈押期間自盡, 經 301 醫院緊急搶救無效,於 5 月 18 日下午不治身亡。而何衛東也是自殺 身亡,據稱,何衛東走的時間比何宏 軍還早,還給出準確時間是 5 月 2 日。

唐靖遠先生:「如今,中共官宣這 兩位習近平的親信都已落馬,這能證 實,他們還活著嗎?」

橫河先生:「結合習近平的講話, 您觀察軍方習家軍團滅的根本原因是 甚麼?」

在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召開前夕,北京突發大規模軍隊人事震盪:官方宣布 9 名上將被查,隨後又傳出另有 4 名上將被免職,涉及多名中央 委員與關鍵軍種主官。圖為 2022 年 10 月 13 日,中共武警在中南海新華門站崗。(Noel Celis/AFP via Getty Images)

助習扳倒前朝國妖 監軍鍾紹軍也落馬?

在蔡先生的爆料中,鍾紹軍從 2017 年 8 月就出任中央軍委辦公廳 主任的鐘紹軍,被認為是習的鐵桿心 腹,是軍中的「監軍」。不過,2024 年 3 4 月間,他從權力中樞被悄然安 排至國防大學當政委,並一度被解讀 為「 被雪藏」。

關於他,在 2022 年習近平在 20 大上三度掌權之前,早前還有這麼一 段小故事。

早在 2022 年 6 月 3 日,就有人在 推特爆料「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鍾紹 軍(將軍)在一次會上,直接被軍委 紀委架走(不是普通的帶走)。鍾紹 軍深度捲入疫苗和核酸的暴利活動, 獲利驚人,被查!」

然而,6 月 9 日上午,習近平帶 著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等人去成都 接見當地大校以上軍官。黨媒公布的 照片顯示,習近平軍中大秘鍾紹軍, 就坐在前排左一位置上,外界認為,

這顯然是對當時海外「爆料」的回應。

鍾紹軍為人行事低調神秘,幫助 習近平在第一任期明查暗訪,扳倒了 徐才厚、郭伯雄等江系軍中勢力。 外界甚至認為,習近平將八大軍區 變身五大戰區,都有鍾紹軍深度參 與其中。

秦鵬先生,您如何看蔡先生的這 個爆料? 唐靖遠先生,如今鍾紹軍的名 字,也赫然出現在落馬軍官的行列當 中。您如何看他「落馬」和其他將領 的落馬,性質一樣嗎? 軍中磨刀霍霍 習懼怕 「勇士後門入帝宮?」 根據中共官方的報道,中共軍費 從 2020 年的 1.78 萬億元,一路飆升 至 2025 年的 2.46 萬億元。核武擴張 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局面,從 2020 年的 300 枚核彈頭增至 2025 年的 600 枚, 並預計在 2030 年達到 1,500 枚,2035 年達到 2,000 枚以上。除此之外,中

共罕見曝光了洲際彈道導彈 ICBM 據稱,其射程可以覆蓋美國本土。 國際警惕,中共的軍備呈現出 「進攻狀態」,習近平一心想打台灣, 2027 年也一直被認為是台海爆發衝突 的關鍵節點。

橫河先生:在這樣的情況下,是 否有可能因為習近平真心想打台灣, 卻發現貪腐成疾,誤了戰事,因而整 頓軍方,厲兵秣馬備戰台海? 秦鵬先生:「習近平能穩住位子, 主要是靠他自己打造的三個關鍵力量: 陳一新的國安系統、王小洪的公安系 統,還有掌控軍權的鍾紹軍。如今, 軍方從大秘鍾紹軍到眾多中將、上將 被免職,呈現塌方之勢。但在 20 大之 後,國安和公安方面的落馬官員相對 來看,並不多。這是否意味著軍隊系 統的問題嚴重,當局只是在單純整頓 軍方呢?」◇

本節目可在乾淨世界頻道上觀看: https://www.ganjingworld.com/channel/ 1eiqjdnq7go5grer6fQLmhsYe1g60c

多啦 A 夢、KAWS & 芝麻街(Elmo

滑嘟嘟和 LABUBU

進駐多個港鐵站

躺在水泡上的滑嘟嘟出現在紅磡站的牆柱。

「維港海上大巡遊 by AllRightsReserved」 將於 10 月 25 日正式開幕,參與大巡遊的 四個國際人氣 IP 多啦 A 夢、KAWS & 芝麻 街(Elmo)、麥當勞滑嘟嘟和 POP MART 旗下 LABUBU 已現身指定港鐵站,讓大家 打卡合照留念,搶先投入盛事歡樂氣氛。

【大紀元訊】作為「維港海上大巡遊」的前哨 活動,4 位人氣角色以活動主視覺造型亮相,包 括抱著豆沙包的多啦 A 夢、躺在水泡上的滑嘟嘟 及 KAWS & 芝麻街(Elmo),以及躺在冬甩水泡 上的 LABUBU,分別出現於中環站、銅鑼灣站、 尖沙咀站、旺角站及紅磡站的牆柱,讓乘客盡情 打卡合照。大陸訪港旅客所途經的落馬洲站到境 大堂,亦將以 4 位人氣角色造型主題作裝飾。 「維港海上大巡遊」的 4 座巨型海上充氣雕

塑將由 10 月 25 日起在金鐘添馬公園對開海域率 先登場作「公開展示」,「巡遊市集」則於中西 區海濱長廊中環段舉辦。港鐵金鐘站毗鄰活動場 地,站內外即將大變身,將巡遊由海上伸延到陸 上,更有神祕紫色訪客隆重登場,將親身到訪金 鐘。某人氣角色亦將於首度作出車站廣播,以最 熟悉親切的聲音歡迎大家。詳情稍後公布。

車站主題打卡場景詳情

活動日期:

2025年10月18日至11月1日(第一階段)

地點:中環站、銅鑼灣站、尖沙咀站、旺角站、 紅磡站(站內牆柱)

落馬洲站(到境大堂)

2025年10月23日至11月1日(第二階段)

地點:金鐘站(車站大堂、近E出入口及E出口玻 璃幕牆、跨層扶手電梯、客務中心) 會展站(客務中心)◇

圖/香港中樂團提供 【大紀元訊】「笙生不息 國際笙簧節 2026」將於明年 3 月 22 日在啟德體育園舉行。

由全球首次舉辦的「千簧和鳴」笙簧馬拉松打 響頭炮,近千名來自各地的簧片樂器演奏者, 包括笙、蘆笙、胡蘆笙、葫蘆絲、口琴及風笛 等,將同場演出,並連繫世界各地線上同步響 應,挑戰健力士世界紀錄及聯合國可持續發展 世界紀錄。香港中樂團現正公開招募參加者, 凡年滿 6 歲或以上的笙簧樂器演奏者,不論背 景及程度,均可報名參與。

笙是中華三千年禮樂文明的活化石,笙傳 入歐洲後,對世界樂器的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 作用。笙與西方的口琴和風笛等同屬簧片樂器家 族,卻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形成獨特的音樂風格。

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兼終身指揮閻惠昌為 「笙生不息 - 國際笙簧節」概念創建人,活動 透過實體及網上形式舉行。

作為揭幕活動,「笙生不息 – 千簧和鳴」 笙簧馬拉松將吸引國際音樂愛好者來到香港, 感受中西音樂交融的魅力。香港中樂團將廣邀 近千名中、西方各類簧片樂器的愛好者參與, 共創兩項世界紀錄,相關樂器包括有笙、蘆 笙、胡蘆笙、葫蘆絲、口琴及風笛等。

活動將於啟德體育園「龍之九子」雕塑展 開序幕,由不同樂器組成的隊伍,於園內特定 景點快閃演出,最後全體匯聚於東營草地,與 香港中樂團在黃昏戶外音樂會中同台演出。並 透過 5.5G 科技,活動將作全球直播,與世界 觀眾共享盛況,見證創造世界紀錄的一刻。

圖/公關提供 【大紀元訊】擁逾 50 年歷史的餐飲老字號神 燈海鮮酒家,開設全新概念品牌——神燈會館, 獻承粵菜並注入創新元素。首間分店選址於屯門 市廣場一期,佔地 15,000 平方呎。

神燈會館主打「懷舊粵菜.新派演繹」,早 市及茶市提供多款粵式新派 x 懷舊招牌點心,包 括酸菜魚餃、酥皮蜜瓜包、黑松露燒鵝生煎包 等,其它精選點心如蘋果酥、鮮蝦千絲酥等,均 是每日新鮮巧製。

新店保留了鎮店之寶「黑松露玻璃燒鵝」, 還有多款懷舊手工菜,包括古法金錢雞、招牌焗 魚腸、招牌蝦多士。一系列全新菜式包括:煎釀 原條鯪魚、爆汁現烤雞、黑松露琵琶鴨,以及宣 威麒麟銅盆焗雞。

另推出全新港式煲仔飯系列,以傳統瓦煲炮 製,設有單拼、雙拼及三拼選擇,配搭大蝦、黃 鱔、龍躉等海鮮食材。

餐廳還帶來地道的肉碎粥、滷水拼盤、韭菜 豬紅及凍烏頭等潮式風味。

為慶祝新店開幕,神燈會館推出早、午、晚 市限時多重優惠。早市時段,點心尊享優惠價

國際笙簧節 2026」將於明年 3 月 22 日在 啟德體育園舉行。香港中樂團現正公開招募參加者, 凡年滿 6 歲或以上的笙簧樂器演奏者,不論背景及程 度,均可報名參與。

活動歡迎不同背景的樂手共同參與,無論 是專業演奏者、音樂學生、業餘愛好者,抑或 剛起步的小朋友或是退休樂手,皆可成為其中 一員。樂團將提供不同程度的演奏樂譜,讓每 位參加者都能樂在其中,親身感受集體演奏的 震撼和樂趣。

參加者需自備樂器並背譜演出,演出後將 獲頒發世界紀錄紀念證書及紀念章。參加者可 於樂團官網下載主題曲《千簧和鳴》樂譜練習, 樂團將於 3 月 20 至 21 日(暫定)安排分組練 習及總綵排。

報名截止日期為 2025 年 11 月 30 日,參 加者可於 Artmate 報名,詳情可瀏覽樂團官網。 除了「笙生不息 千簧和鳴」其它活動包括 與各地音樂院校及樂團組成籌備委員會合作舉 辦國際學術論壇及國際中國笙樂大賽等,以及 由世界各地著名笙演奏家或團體、笙簧馬拉松 代表與樂團於 2026 年 9 月演出的第 50 樂季揭 幕音樂會「千簧一宇」音樂會。◇

怎麼做比較好?

青春期是孩子身心快速發展、開始探索自 我與世界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往 往出現叛逆、情緒化、對父母的要求表現 出抗拒,讓家長既困惑又焦慮。然而,叛 逆並非壞事,它是孩子成長的一部份,也 是學習自我表達的重要契機。關鍵在於家 長如何理解、引導與陪伴,讓叛逆成為成 長的助力,而不是親子衝突的原因。以下 提供幾個實用方向,幫助家長面對青春期 孩子的叛逆行為。

理解孩子的情緒與需求

叛逆行為常常源於孩子尋求獨立與自我認同, 或對過度管控的反彈。家長首先要做的,不是立 即責罵或施壓,而是理解孩子背後的情緒與需求。 可以用傾聽的方式:「我看到你今天心情不 好,想跟我聊聊嗎?」而不是單純說「不要這 樣」。當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與尊重,他們才更願 意敞開心扉,並在對話中學習自我調節情緒。

保持穩定情緒,避免情緒對抗

面對孩子的挑釁或頂撞,家長容易情緒失 控,進而形成對抗循環。此時,穩定情緒比立刻 解決問題更重要。

深呼吸、短暫離開現場或使用冷靜語氣與孩 子對話,都是有效的方法。孩子觀察到父母的冷 靜與理性,也會學著控制自己的情緒。

【作文學堂】

文/劉唯平 圖 / Shutterstock

建立清楚的界限與規則 叛逆不代表可以為所欲為。家長需要在尊重 孩子的前提下,設定明確的規則與界限。例如: 作息時間、使用電子產品的規範、課業與家務的 責任。

孩子知道甚麼可以做、甚麼不可以做,心 理上會感到安全,也更容易在叛逆中學會自我 控制。

給予選擇與自主權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自主感。與其單純指示 「你必須這樣做」,不如提供可行的選擇,讓孩 子參與決策。例如:晚餐想吃甚麼、周末學習安 排如何分配時間等。

這種「有界限的自主」能減少叛逆對抗,也 能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與判斷力。

鼓勵正向行為,減少過度批評

叛逆期孩子的負面行為往往容易被放大,而 努力與正向表現卻容易被忽略。家長應多觀察並 及時肯定孩子的努力,例如:「今天你主動完成 作業,很棒!」

正向強化比單純責備更能改變行為,也能 讓孩子明白甚麼是值得做的,甚麼行為能獲得 肯定。

創造親子溝通的安全空間

除了日常規則與提醒,家長應建立固定的親 子交流時間。可以是一周一次的散步、用餐時的 談心,或共同參加活動。

【讀報心得】

這樣的空間不是用來說教,而是讓孩子感受 到父母的關心、理解與陪伴。當孩子願意分享心 事時,也更容易接受建議與指導。

耐心陪伴與引導

每個孩子的成長速度不同,有些叛逆行為會 很快消退,有些則需要較長時間。家長不必急於 看到孩子立刻改變,而是應持續以耐心陪伴和引 導,給孩子安全感與學習空間。

青春期的叛逆,是孩子邁向成熟的一部份。 家長如果能理解其背後的情緒需求、保持冷靜、 建立規則、給予自主、鼓勵正向行為並提供安全 溝通空間,孩子將更容易從叛逆中學會自律、責 任感與自我表達。◇

文 / 許夏(台灣屏東縣立鹽埔國中) 圖 / Shutterstock

大紀元助我打開科技新視界 爭與讓

一般人一聽到「爭」,常會覺得是負面的; 而聽到「讓」,就會認為是正面的。我對於「爭」 與「讓」有不同的理解。

有些場合的「爭」,其實是勇敢與正義的展

現。這種爭是負責、有仁有義的實踐。例如:當 有人遭遇霸凌的時候,就應該勇敢地站出來,告 訴師長、學校,為受害者發聲。

記得有一次,老師問全班同學:「有一個語 文演說競賽,有沒有人要參加?」全班頓時鴉雀 無聲,大家面面相覷,沒有人舉手。我心想: 「語文和演說不都是我的強項嗎?我為何不舉 手,為班級爭光呢?」於是我勇敢地舉起了手, 爭取這個參加機會。老師高興地說:「太棒了! 有人自願去。」我覺得很光榮。

「讓」是指待人處世謙遜、以禮讓的態度對 待他人,而不是對理想與目標的退縮。例如: 公車、捷運上的博愛座,要禮讓給老弱婦孺, 包括殘疾人;古代的孔融寧願把大顆的梨子留 給兄長吃,這個美德流傳了千年,讓人看見禮 讓的可貴。

古人寄家書給家鄉的親人,常勸家人讓地給 鄰居,敦親睦鄰,不和別人爭,因此受人稱讚。 「讓」是人生修養的重要指標,同時是不可或缺 的美德。

原來,「爭」與「讓」並沒有絕對的對錯,而 是要看放在哪裏。面對個人理想、公理正義,要 毫不猶豫地爭取;在待人處世和尊老護幼方面, 則要以謙卑禮讓的態度來對待。◇

因為學校老師辦理的讀報課程,我才有機 會接觸到《大紀元時報》。過去我對報紙的印 象,一直停留在有很多時事新聞和土地買賣的 廣告,總覺得那是大人才會看的讀物。我看了 《大紀元時報》後發現,它與我以往所認知的報 紙有很大的不同。

《大紀元時報》的內容多元且有趣,涵蓋文 化、科技、食品、生活等主題,讓我獲得很多 課本中學不到的新知識,也讓我對時事、科技 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我最喜歡的版面是「城鄉采風」。它介紹 台灣各地的特色風景、文化,並講述當地人的 故事。有一次,我看到一篇關於鄉鎮活動的報 道,文字生動有趣,彷彿我也置身其中。藉由 這些報道,我發現台灣不只大城市熱鬧繁華, 鄉村也有許多豐富且具有特色的歷史文化,讓 我想親自去體驗一下。

另一個版面「科技新知」也讓我印象深 刻。有一篇文章介紹人工智能如何促進醫療發 展,讓我大開眼界。我原本覺得科技既陌生又 遙遠,但看完《大紀元時報》生動有趣的報道 後,漸漸對科技產生了興趣,甚至報名參加相 關的課程,希望自己未來也能在科技領域有所 成就,並回饋社會。

《大紀元時報》不僅是一份報紙,更是一個 充滿知識的寶庫。它讓我學到很多課本上沒有 的新知識,為我開啟了一扇探索世界的大門。 希望自己未來能持續閱讀《大紀元時報》,讓閱 讀成為我生活的一部份,讓自己成為一個關心 社會的人。◇

保養牙齒陪你一輩子 牙痛不是唯一警號

「疫情之後,看到很多患者長時間沒有洗 牙,來洗牙的時候已經是痛得受不了或是牙齒鬆 動。」紐約大學牙醫學院臨床助教袁嘉宏在新唐 人《健康 1+1》說。

袁嘉宏指出,牙齒問題初期往往沒有症狀, 例如牙齒出現裂紋或產生牙石。當感到不適時, 可能已經累積到嚴重程度。因此,不能僅靠「痛 不痛」來判斷牙齒健康。

此外,牙齒的色澤也不能直接判斷牙齒的健 康度,蛀牙初期也可能是白色的,光靠肉眼是無 法分辨的。

定期檢查 可防嚴重牙病

袁嘉宏建議,從 4 歲開始,每年應該做兩次 牙齒檢查並洗牙。袁嘉宏表示,大概六個月的時 候,一個人累積到的牙垢、牙結石是牙醫可容忍 的範圍極限,時間再長的話可能會造成一些不可 逆轉的傷害,開始傷害到牙肉與牙骨。

經常洗牙預防腦出血

洗牙不僅能保護牙齒,還能預防心腦血管疾 病。這可能是因為牙周炎細菌與血管發炎、高血 壓有關。

一項台灣研究發現,經常洗牙的中年人發生 腦出血、高血壓的風險均較不洗牙的人低,特別 是對男性來說,腦出血風險降低 57% 牙骨萎縮不可逆

為何要定期洗牙呢?袁嘉宏表示,90% 的牙 垢可以透過刷牙跟用牙線的方式清理,但剩下的 10% 會慢慢累積,混合口水裏的鈣離子後,鈣化 成牙結石,難以自行清理。當牙結石進一步生長 時,會壓縮牙齦生長的空間,出現牙齦出血和牙

齦萎縮,再嚴重的情況會壓迫牙骨,造成不可逆 轉的牙骨萎縮。他說:「牙骨對牙垢是非常非常 敏感的,當牙骨覺得有髒東西靠近它的時候,它 會馬上開始萎縮,牙骨一旦開始萎縮,就永遠不 會回來了。」

他強調,牙齒就好像一棵樹一樣,而牙骨就 是樹根。「當樹根露出越來越多,土被沖光了, 樹就倒了,這就是牙齒鬆動或掉牙齒的原因」。

牙周病三部曲 不能根治但可控制

袁嘉宏提到牙周病有三個階段,以下是不同 症狀:

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有 牙周病。主要是因為牙齒保養做得不好,例如刷 牙跟牙線沒有很到位,有少部份的牙垢沒有被清 理乾淨,牙結石生長開始侵蝕到牙肉,造成輕微 牙出血或口臭。

中期:牙結石堆積到牙齦下方,可能開始有 口臭,但還不會痛。絕大部份病人開始發現症狀 時已屬於中晚期。

末期:牙槽骨發炎、牙齦萎縮、牙齒開始鬆 動,甚至脫落。因牙結石侵蝕骨頭發現,導致疼 痛、出血。

袁嘉宏指,雖然牙周病無法完全根治,但 治療的重點是減緩惡化速度,不至於惡化到無 法挽回。

治療有分不同等級,除了保守治療外,亦可 進行深度清潔,以及手術治療。

深度清潔:相比起洗牙,深度清潔會把牙床 底下的髒東西清乾淨,過程需要打麻藥、結束之 後可能要吃止痛藥或抗生素。

牙周手術:把整個牙齦切開,直接清理牙根 及牙骨,手術結束之前要把植骨的骨粉縫進去。 袁嘉宏強調,手術成功率非保證百分百,而 且費用高、周期長,所以通常在做手術時會先跟 病人講清楚,亦會要求病人在家自己保健,如果 病人沒辦法自己保健,通常不會建議做牙周手術。

植牙或假牙各有利弊

如果牙齒已經脫落,可考慮植牙或假牙。袁 嘉宏指,若只缺少數牙齒且骨頭健康,植牙是選 項;如骨頭已經不能承受自己的牙齒,相信也不 會有足夠的骨頭做植牙,可選擇半口或全口的活 動假牙。

全口假牙:適合牙槽骨不足、預算有限的 人,但可能會影響咀嚼力。

植牙:若條件允許,可以做 4 至 6 顆植牙來 固定全口假牙,這樣咀嚼功能更穩定。

更年期女性常會有骨質疏鬆的問題,可能影 響植牙的穩定性。研究指出,骨質疏鬆是植牙失 敗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

此外,如果服用抗骨質疏鬆藥物,也不適合 進行植牙手術,否則會增加顎骨壞死的風險。

後牙缺失危害大

很多人門牙掉了會補,但後牙掉了就不管, 這會導致咬合不正、鄰牙傾斜、甚至影響容貌。 研究發現,臼齒缺失與顳顎關節變形有關。此 外,缺牙後,牙齒容易移位,導致有可能沒辦法 刷乾淨,造成更嚴重的牙周病。

無需恐懼看牙醫

袁嘉宏也指出,很多人害怕看牙醫,但其實 現在有許多技術可以減少病人不適及不安,例如 無痛洗牙設備。對於兒童牙科來說,牙醫會陪小 朋友玩耍、唱歌,讓他們不要緊張,希望他們習 慣看牙醫,養成保護牙齒的習慣。◇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