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1

Page 1


《新聞女王》向中國觀眾 說好香港故事?

解碼新香港

林兆彬 |時事評論員

時事評論員、網台節目主持人、前註冊社工,前旺角東區議員,曾任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 副秘書長。

由佘詩曼主演的港劇《新聞女王》最近播 出第 2 季,該劇近年在中國大陸市場獲得現象 級成功,反映了大陸觀眾對傳統女性敘事模式 的反思與對獨立自主意識形態的渴求。大陸觀 眾普遍會以為香港是一個專注事業、競爭激烈 的「修羅場」,女性極度獨立且野心昭昭,認 為香港是「一心一意搞事業」的城市。

在第一季,劇集舞台是 SNK 電視台的新 聞部,被劃分為文慧心(Man 姐)的「文家 軍」、梁景仁(George)的「喬治黨」,以及 張家妍為代表的「中立派」。劇中主角們爭 奪的「總主播主任」之位,不僅是職級上的晉 升,更是辦公室政治影響力的擴張。在劇中, 新聞價值往往被置於企業利益之下,劇情坦率 地揭示新聞行業背後的商業操作與權力角力, 是香港社會高度資本化和市場化運作的體現。 《新聞女王》向大陸觀眾呈現的所謂「香港 精英文化」,是以專業能力為基石的極致個人 主義。這與大陸偶像劇中,女主角需要「霸道 總裁」在事業上提供支持的敘事截然不同。劇 中的女性形象被塑造成「真正的行動主體」, 將「慾望」兩個字寫在臉上。她們拒絕被傳統 的性別角色所限制,將事業野心視為美德。例

如,Man 姐與伴侶訂下「11 點前走人,不許過 夜」的規矩,體現了她在情感上的高度自主。

最具衝擊性的意識形態輸出,是劇中將 「找個男人嫁了吧」定義為最極致的侮辱。這 強烈對比了中國劇集還在討論「你有沒有男

朋友?」的落後語境。在 SNK 電視台,女性 的價值取決於實力,而非依附關係。即使是 某些看似「花瓶」的角色,她的成功亦是建 立在其出眾的個人能力和大局觀之上,而非 單純的美貌。

《新聞女王》在大陸獲得極高關注度,從 意識形態角度來看,是大陸觀眾對長期以來 「女性成功必須依賴男性權力」的敘事模式 的反抗。大陸劇的職業女性形象經常是倚賴 男人,但《新聞女王》不談戀愛、一心一意搞 事業。

該劇集向大陸輸出香港精英女性的優秀範 本,她們的魅力不是靠浮誇的裝作或堆砌的金 句,而是靠讓人心服口服的專業能力,讓觀眾 意識到女性是社會資源和權力分配的積極參與 者和爭奪者,而非「愛的寵物」。同時,劇中 對 TVB 現實中人才斷層和高層鬥爭的微妙影 射,也增加了大陸觀眾對香港媒體文化的窺探 興趣。

總括而言,《新聞女王》向中國觀眾呈 現了一個以專業效率和精英主義為主旋律的 香港社會。其成功在於填補了大陸影視市場 中,缺乏對女性自主性、職場實力以及權力 鬥爭描繪的巨大空白。如果文體旅局「識玩」 的話,應該立即發展「新聞女王經濟」,把 SNK 新聞錄影廠變成旅遊景點,或許會吸引 大量大陸遊客打卡,而不是吸引那些奇怪的 「暴走團」!◇

私口味 方俊傑|節目主持、填詞人 香港隊宿命 現居曼城利物浦迷,七十後,前壹週刊生活組編輯,903《903格》節目主持。觀塘長大,狂煲劇,狂 睇戲,狂睇波,鍾情港日韓美女。曾經以為自己是一個不會擁有家庭生活的浪子,結果做了兩個女兒 的父親。每日不斷寫字,不斷做家務,不斷做家務,不斷寫字。

要首先交代自己不是香港足球的忠實支持 者。如果還留在香港,說不定也會趁熱鬧,嘗試 一下購買啟德的門票,看看可否刷一刷流量。大 球場舉行的友誼賽,應該未必有熱情參與了。

香港對新加坡的生死一戰,還是有看電視直 播的。那份全城關注的氣氛,對上一次比較接 近,應該要數到 2009 年東亞運動會的足球決賽 吧。當年,為香港隊射入扳平入球的陳肇麒,已 經退役成為評述員,正正負責香港對新加坡的賽 事。還以為會有點運氣加持。

贏波,直接進入 2027 年亞洲盃決賽周;輸 波,出局。清清楚楚。香港試過在 1956 年、 1964 年、1968 年參加過,之後一直無緣,直到 去屆的 2023 年。或多也少也受惠於參賽隊伍由 16 隊提升到 24 隊。今屆在第三圈抽中跟孟加 拉、印度、新加坡同組。香港在主場絕殺印度, 將市民對足球隊的興趣和投入大大提高,之後再 憑李小恒連中三元,作客贏孟加拉,前途更是一 片光明。可惜之後兩場啟德主場賽事,分別給孟 加拉逼和,不敵新加坡,畢竟令人氣餒。

或者氣憤。給孟加拉逼和的一仗,球證三番 四次作出具爭議性的判決,尚且是不可抗力。今 次不敵新加坡,眾矢之的肯定在教練韋斯活身 上。賽前選人已經引起批評,賽事過程中的調兵 遣將,更加令人不敢恭維。下半場明顯地見到港 隊球員已體力不支,把主導權拱手相讓給新加 坡,新加坡教練乘勢換人,加強進攻火力。韋斯 活還無動於衷,尤其見到中場捍將顏卓彬一直在 場邊熱身,遲遲未被換入場,直到新加坡連入兩

球,港隊反勝為敗,才加入戰團?由穩住勝局, 一下子變成要追落後,這個換人決定已經很有商 榷餘地。

更加引起全城口誅筆伐,是直到接近補時階 段才換入高大的替補球員入場,白白浪費了之前 好幾個死球攻勢。負責評述的 3 位專業人士,果 然有專業操守,不斷提出質疑,認為如果早 10 分鐘有幾位擅於頂頭鎚的球員在陣,港隊的角球 或罰球,肯定有威脅得多。甚至退後一百步,不 談戰術需要,單單基於體力不足,已經有需要換 入新血。如果不是現場直播,可以估計,語氣肯 定強硬得多,用字也肯定粗暴百倍。 香港代表隊跟英格蘭代表隊似乎遇到一樣的 問題:本土有公信力的教練,欠缺人選。香港的 情況當然再複雜得多。在英格蘭,找來德國藉的 杜曹接手,即使也會出現教外國練會不會唱英國 國歌之類的疑雲,但帶領一大班球星爭奪世界 盃,無上殊榮,不太需要考慮誠意問題。而且, 英格蘭陣中,就是英格蘭兵,頂多只有膚色的差 異,但香港成員,卻有土炮與歸化兵的分別,華 人與外國人的分別,像韋斯活,一直也被質疑只 信得過同聲同氣的外國人而忽視能力更勝一籌的 土生土長。更不用說,一直以來,韋斯活擺出來 的態度,也有點高高在上,說得嚴苛一點,是不 屑,很難不令人懷疑他究竟有幾大誠意打好呢份 工。勝敗乃兵家常事,本來要接受,只是,不是 輸在能力不足,而是有點似輸在一個人的動機之 上,就難免覺得浪費了辛辛苦苦儲回來的球迷氣 勢。◇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機⽤⼾可將網址新增⾄主螢幕,下次打開就更⽅便了!

監控延伸私人地方 請作準備

零壹 易悟

言卂隱士

各種監控有增無減

筆者住在市區,十年前曾經做了

一個實驗,試試能否從公共交通車站 走進家門而不被任何監控鏡頭錄影, 答案是不可能。但當年還可合理地相 信,除非出現重大事故,這些錄取的 資訊應無人查閱,並淹沒於海量儲存 之中。早前筆者再做同樣的實驗,監 控鏡頭較十年前大增,整個行程毫無 空隙,而且大部份不只一個監控於視 線範圍,要整合連續軌跡完全可行, 鏡頭解像度更大幅優於當年。今天是 AI 時代,分析大量影像及聲音不費吹 灰之力,人面辨識、行為識別、利用 衣裝連續追蹤、讀唇、甚至輕而易舉 讀取你正在輸入及觀看裝置的內容。 世界正義工程剛剛公布今年全球法治 指數排名,中國香港跌至 24 位的歷 史新低,八個指標幾乎全部下跌,當 中以私隱保障最低分,只有 0.39。事 實上,自 2020 年中國香港的監控明 顯增加,港鐵範圍監控鏡頭之多有目 共睹,車箱陸續升級至每排座位上方

皆有鏡頭。較早前,警方實施無人機 巡邏先導計劃,除了影像收集還有紅 外線感應,警方不排除將來用作「執 法」,目標是建成所謂「天網」,與 中共的監控系統「天網」同名。今年 7 月特區政府刊憲,強制全港 1.8 萬輛 的士安裝車廂錄像錄音鏡頭,並進行 的士前後方錄影及記錄導航位置,數 據直送運輸署,換句話說,的士已變 成移動的數據收集器。只要經警方督 察批准,就可取用相關。按 22 年統計 數字,警隊編制內有 2,842 名督察, 看官自行解讀數字合意。

政府監控延伸私人地方 數字政策辦公室統計顯示,現時 全港有 416 支智慧燈柱,32 支已附設 警方閉路電視,附設人面辨識。特區 政府曾強調智慧燈柱不設人面辨識, 不會傳送影像予第三方作人面辨識。 未來單是東涌新市鎮便分階段安裝 800 支智慧燈柱。若嫌這些監控已經 很多,其實這只是剛剛開始。今年 4 月,警方稱 27 年將監控鏡頭拓展至 6 千至 7 千支。話口未完,10 月初保安 局公布預計 28 年將設 6 萬支鏡頭覆蓋 全港,而且必然會使用各種 AI 識別

Dufour/AFP

技術。公營機構建築物、公共場所, 港鐵閉路電視系統等將全數納入警方 「銳眼」監控系統。 6 萬鏡頭是甚麼概 念?以特區面積 1,100 平方公里,市 區面積佔六成計算,市區平均每平方 公里 90 個,即大約 100 米範圍內就有

一個。但實際情況天天在變,數字只 會有增無減,參考北京市現時估計有 3 千萬個監控鏡頭,特區密度在政府 眼中仍低得難以接受。政府還銳意將 監控延伸私人地方,讓私人屋苑「自 願」納入其監控系統。誠然外國不少 大城市亦鼓勵私人加入執法者監控網 絡,但各地的「自願」性質是否相同? 監控與私隱平衡點落在哪裏?各種監 控擴充有否有足夠監察及制衡?看官 自己衡量。一旦監控網絡大幅延伸至 私人地方,與公共監控網絡整合,同 時利用人工智能截取資料,在私人地 方亦不一定可擁有私隱。「國安」一 出,私隱條例讓路。

圖為一名中國男子站立在展示的監控鏡頭旁。(PHILIPPE LOPEZ/AFP/Getty Images)

保障私隱自己行動 如此環境下,保護個人私隱更顯 重要,你可考慮以下措施。其一,各 種病毒流行,戴上口罩、帽子、眼鏡 合情合理,既可減低感染風險亦可 增加私隱。其二,請提高警覺,留意 四周的監控。使用電子產品時避免處 於能直接監察裝置行為的監控鏡頭範 圍,解鎖時遮掩裝置。在政府直接控 制場所,假設所有行為被監控,建議 停止非必要的數碼裝置使用。除非表 明沒有加入特區警察的監控系統,你 需要假設私人屋苑在監控範圍,並採 取同樣私隱保障措施。即使你在家 中,請留意外部環境有否監控鏡頭可 監察家中情況,是否處於無人機監控 範圍,如有需要請在窗戶貼上反光膜 及安裝窗簾。其三,移動裝置在不 使用 WiFi、藍芽、NFC 時請將其關 閉,螢幕貼上可限制視角的保護膜。

用戶可考慮使用生物認證解鎖以減少 輸入,但前提是裝置必須有獨立信任 安全硬件模塊(TSM),並熟習在緊 急情況下啟動鎖定(Lock Down)機 制,鎖定功能可強制使用密碼解鎖。 其四,監控太多且有些非常隱蔽,防 不勝防,個人如何小心亦可能有漏, 所以必須制定第二道防線。請定期更 改手機密碼。減少在移動裝置生產及 處理資訊,重要的軟件如支援額外開 啟密碼的請啟動。請使用 Signal 點對 點加密通訊並開啟自動燒毀訊息。請 使用 VPN 減少資訊洩漏。

某些地方不受制衡地監控民眾, 結果是社會信任崩潰,民眾反感且對 政府誠信產生懷疑,加上言論限制, 民眾精神壓力導致各種突發式報復 社會行為,發洩式犯案,官員因貪腐 權色交易未因監控而收斂。過度監控 帶來的社會代價,某些人永遠都看不 通。◇

大紀元時報 創刊 周年 24 祝賀

大紀元時報 創刊周年 24

韓宅 致意

元元致意

文 / 吳歡心 圖/ Shutterstock、健康 1+1

很多女性在月經前幾天會感到情緒煩 躁、身體不適。然而如果症狀非常嚴 重,就稱為「經前症候群」。這可能代 表著身體能量的失衡,甚至會增加心血 管疾病風險。

22 歲的楊小姐每到月經來之前一周左右,就 開始出現煩躁、情緒容易激動,乳房脹和頭痛等 症狀,有時頭痛很嚴重,只能在床上休息。

楊小姐的症狀屬於「經前症候群」。這是指 女性在月經來潮前出現身體上的不適、心理或行 為方面的改變。除了上述症狀之外,還可能包括 腹脹、腹痛、疲乏、痤瘡發作、腹瀉或便秘、失 眠,以及焦慮、悲傷或哭泣、腦霧或注意力不集 中、食慾增加或減少等情緒反應。

針灸加中藥調理體質

美國北方醫療中心針灸師張桂英向大紀元記 者介紹這一案例,指經前症候群與患者的體質有 關,而楊小姐屬於肝鬱氣滯型,也就是肝臟的能 量運行受阻,常伴有緊張焦慮、胃口不好、頭痛 等症狀。

中醫所說的肝掌管情緒調節與能量流通。女 性月經是否正常,月經期間是否疼痛或不舒服, 以及失眠、情緒抑鬱,甚至是找不出原因的筋骨 酸痛,都可能跟肝經絡的不通暢有關。肝臟對情 緒很敏感,生活壓力大、情緒緊張是肝鬱氣滯的 主因。

她接受了 8 次針灸治療來疏肝解鬱,也就是 通過刺激穴位來疏通能量與情緒上的阻滯,同時

內服中成藥。歷時 2 個月結束治療,她的症狀得 以緩解並最終消失。

針灸治療的穴位主要有太衝穴(LR3)、內關 穴(PC6)、足三里穴(ST36)、公孫穴(SP4)。

除了針灸之外,經常按摩這些穴位也有保健作用。

太衝穴(LR3)是肝經上的重要穴位,有助 於調節肝功能,可以緩解壓力與焦慮,能夠舒緩 神經系統,緩解煩躁,恢復情緒平衡。

位置:位於足背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的 凹陷處。

內關穴(PC6)可以平衡情緒,改善胸腹部 不適。

位置:腕橫紋向上三橫指(食指中指無名

10 分鐘高強度間歇訓練

文 /Amber Yang 圖/健康養成記

現代人生活忙碌、時間零碎,常常「想運 動卻擠不出時間」。其實短時間但高效 率的訓練,健康效益可能並不亞於長時 間運動。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能有效 提升心肺功能、加速代謝,每天只要 10 分鐘,也能讓身體重新「啟動」。

高強度間歇訓練是一種「短時間、高效率」 的訓練模式。它可透過不同動作的組合,或重複 同一動作搭配短暫休息,達到強烈的運動刺激。 這樣的訓練方式不僅能提升心血管狀況,還能促 進脂肪燃燒、改善代謝健康。

運動安全小提醒

1 請穿著合適的運動鞋襪,保護足部關節。

2 運動前先熱身 3 至 5 分鐘,例如原地踏步,運 動後伸展放鬆,避免肌肉緊繃。

3、 若有心血管疾病、關節受傷或慢性關節炎、 嚴重肥胖或代謝症候群患者,以及孕婦、貧 血或低血糖病史者,不建議進行高強度間歇 訓練。

4 運動過程中若出現不適,應立即停止並休息。

指),手腕兩筋之間。

足三里穴(ST36)可以提升免疫力,改善消 化功能。

位置:小腿前外側,髕骨(膝蓋骨)下緣下 方約四橫指(約 3 寸)。

公孫穴(SP4)可以疏導氣血,止痛。

位置:先找到腳大拇指關節後方的凹陷處, 然後沿著腳掌內側緣向後約一根大拇指橫寬的距 離,在緊貼著腳掌骨頭(蹠骨)的下方凹陷處就 是公孫穴。

至於在中藥方面,張醫師開立的加味逍遙丸 是最常用於治療經前症候群的中藥。加味逍遙 丸來自中醫古方加味逍遙散,原本是散劑(中

10 分鐘訓練

下面就嘗試練習 10 分鐘:

1.開合跳

雙腳與肩同寬站立,張開雙腳時雙手向上拍 合,合腳時雙手放下。

2.抬腳拍手

抬起一條腿,雙手在膝蓋下方拍掌,雙腿交 替進行。

3.左右跳 兩腳交替作為支撐點,左右跳躍。

4.站姿捲腹 抬起一條腿,膝蓋像身體方向靠,同時雙手 往下放,當腳回落地面時,雙手抬起舉到頭頂, 雙腿交替進行。

5.左右滑步跳 一條腿向後交叉,腳尖點地,另一條腿屈 膝,臀部略向後推,左右交替進行。

6.側彎捲腹 雙手抬起放在頭側,一腳向旁邊抬起,膝蓋 屈曲上提接近同側手肘。

7.開合蹲跳 雙腳與肩同寬站立,張開雙腳時,雙手向上 拍合,雙腳併攏後蹲下,同時放下雙手。

8.髖鉸鏈左 左腳向前邁出,重心在前方左腳處,雙手舉 過頭頂。左腳向後點地,屈膝時將臀部往後推,

藥粉),市售的中成藥通常做成藥丸方便患者服 用,對治療內分泌失調引起的情緒、消化功能異 常有較好療效。

張醫師也指,經前症候群患者的體質不同, 要採取不同的方式調理,建議請中醫師診斷後, 有針對性地治療。

西醫與精神治療

除了針灸和服用中藥調理體質之外,對於 經前情緒問題嚴重,也稱作「經前不悅症」的患 者,也可以接受精神科治療。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科醫師劉宗憲在新唐 人節目《她健康》表示,如果經前不悅症較嚴重, 這時看精神科也會有幫助。如果不想用藥或覺得 藥效不明顯,「心理諮商」是很好的選擇,可以 紓解壓力,甚至可以做情侶或夫妻諮商,改善親 密關係互動。

劉宗憲也強調,調整生活習慣對於改善經前 症候群也很關鍵,包括規律運動;保持健康飲 食;避免抽煙喝酒;充足睡眠;練習瑜伽、冥想。 經前症候群增心血管疾病風險 經前症候群影響並非只限周期性不舒服,長 期健康風險同樣需要重視。

今年發表在《自然 - 心血管研究》的一項研 究,通過分析近 10 萬名瑞典女性的資料,發現 患有經前症候群的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 11%,即使排除月經失調、精神疾病以及吸煙等 不良習慣影響後,經前症候群與心血管疾病風險 之間的關係仍然明顯。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 因為經前症候群與內分泌失調、代謝症候群以及 慢性發炎有關,而這些因素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 的風險。◇

同時雙手放下,過程中臀部不要歪斜。

9.踢屁股

雙腳輪流快速往後踢,儘量踢至臀部位置。

10.髖鉸鏈右

右腳向前邁出,重心在前方右腳處,雙手舉 過頭頂。右腳向後點地,屈膝時將臀部往後推, 同時雙手放下,過程中臀部不要歪斜。

11.踢毽子

單腳抬起成端腿姿勢,同時抬起手臂碰觸對 側腳踝,雙側交替進行。

12.蹲起伸展 身體站直,上身下壓靠向雙腿,接近極限時 下蹲,低頭收縮背部肌群。雙腿站直,上身慢慢 抬起,雙手向上伸直,抬頭伸展背部肌肉。◇

你應該知道的

二十個穴位

█ 李立心採訪報道 圖/健康 1+1

Acupuncture Points

頭痛、失眠、胃痛,這些小毛病發作 不一定需要吃藥。只要熟悉這二十個 常用穴位,都可以快速自我療癒。

改善失眠

不只運動後的肌肉酸痛可藉由穴 位改善,對於現代人普遍面臨的失眠 問題,中醫同樣有簡便有效的調理方 式。

Graze Zhang 解釋,失眠時人體的 自律神經容易失調,交感神經處於亢 奮狀態,導致血液循環集中在頭部, 肩膀特別僵硬,頭也會脹痛。針對這 類情況,她建議按摩風池穴、風府 穴、安眠穴與神門穴。

一項在老人院進行的研究發現, 輕度認知障礙與失眠的阿茲海默症患 者,連續 8 周每日按摩神門穴,可顯 著縮短入睡時間、提升睡眠品質,同 時減少鎮靜藥物使用。

李應達強調下肢經絡對睡眠的影 響,胃經的足三里與膽經的陽陵泉穴 是他常推薦的保健穴位。特別是對於 晚睡和愛吃宵夜的人,疏通胃經和膽 經可以促進消化和代謝,讓腸胃在夜 間更好休息,進而穩定自律神經、改 善睡眠品質。

他表示,這些穴位按摩不僅能幫 助放鬆身心,也是一種日常的自我照

護方式。「不用一定等到病了才治, 只要每天花幾分鐘調氣理血,就能預 防慢性疲勞與睡眠障礙。」

風府穴:後腦勺髮際線正中央稍 上的凹陷處。功效:改善失眠,舒緩 頭頸部疼痛,緩解感冒引起的頭痛。

風池穴:後腦勺髮際線上方凹陷 處,位於風府穴左右兩邊。功效:改 善頭部血液循環,緩解頭痛。

安眠穴:位於耳垂後方骨頭凸起 處(乳突)與風池穴連線的中點。功 效:鎮靜安神,可治療失眠、煩躁不 安。

陽陵泉穴:坐位,屈膝成 90 度, 在膝關節外側下方,腓骨小頭(小腿 外側突出的骨尖)的前下方凹陷處。 功效:治療膽與膽經循行部位的疾 病,改善嘔吐、消化不良。

足三里穴:小腿前外側,髕骨 (膝蓋骨)下緣下方約四橫指(約 3 寸)。功效:調理脾胃、增強免疫力、 預防和緩解消化不良、腹瀉、胃痛、 腹脹等症狀,同時還有緩解疲勞、提 升體力等作用。

足三里穴 外膝眼直下四橫 指寬處。

改善腸胃健康

針對胃痛、噁心、消化不良等常 見腸胃問題,Grace Zhang 推薦民眾可 以按摩關元穴、氣海穴,以及上文提 到的內關穴、公孫穴和足三里穴作為 日常調理。

Grace Zhang 說明,足三里穴是補 氣常用穴,按壓時感受酸脹麻木感為 準,可以採取緩慢加壓再迅速鬆開的 按壓方式。

中醫所說的元氣是人體生命活動 的原動力,是身體最根本、最重要 的氣,而關元穴是人體元氣的匯聚

風府穴 風池穴

陽陵泉穴 小腿外側,腓骨小 頭前下方凹陷中。

安眠穴

耳後乳突的 後下方。在 翳風穴與風 池穴連線的 中點。

穴位按摩的手法 與注意事項的手法

Grace Zhang 介紹了 4 種常用的穴 位按摩手法:

1 揉

眼周穴位按摩 越輕柔越有效

除了透過穴位按摩調整作息與睡 眠,日常保健中也可針對眼睛疲勞這 類常見問題,進行簡單的自我按摩。 吳國斌指出,承泣、睛明、攢 竹、絲竹空等都是常用的護眼穴位, 不過按摩方式卻有一個常被忽略的重 點——「越輕柔,效果越好。」

之處,被稱為「元氣之門」。Grace

Zhang 說,關元穴與氣海穴「能增強身 體的元氣,改善體質虛弱狀況,調理 腹部氣機,採用順時針旋轉按壓此穴 效果較好」。

關元穴:位於肚臍下 3 寸(約 4 指寬)的位置。功效:促進下腹部氣 血循環,緩解慢性腹瀉與虛寒性胃痛。

氣海穴:位於肚臍下約 1.5 寸處 (約兩指寬的位置)。功效:幫助脾胃 運化,改善腹部氣滯、腸鳴、腹脹與 慢性腹瀉。

氣海穴

肚臍下方2橫指寬處。

肚臍下方4橫指寬處。

「很多人習慣用力按,但眼睛周 圍的組織非常脆弱,用力反而會造成 血管收縮、神經緊繃。」他解釋,過 度用力不僅無助於放鬆,還可能讓眼 睛更疲勞;相反地,以指腹輕柔地按 揉,能促進局部氣血循環,改善因用 眼過度造成的酸澀與乾澀。

承泣穴:在瞳孔的正下方,眼眶 骨的凹洞處。功效:促進眼部血液循 環、緩解眼睛乾澀和疲勞。

睛明穴:內眼角稍上方的眼眶骨 凹陷處。功效:緩解眼部疲勞、乾 澀、痠痛等不適,改善視力模糊,預 防近視。

攢竹穴:位於眉毛內側端的凹陷 處。功效:改善眼睛疲勞、乾眼問 題,幫助緩和頭痛。 絲竹空:位於眉毛尾端的凹陷 處。功效:有效改善眼睛乾澀、疲 勞、視力模糊,緩解頭痛、頭暈,提 振精神。

以指尖或掌面輕按 穴位,做小圓形轉動。

2 點 以指端或指骨突部 深壓穴位。

3 捏 以拇指與食指或拇 指與中指對稱夾捏穴位。

4 切 以指甲切按穴位。

每次按壓建議力道維持 3 至 5 秒, 重複 3 至 5 次。手法應持久、均勻、 柔和,出現輕微痠、麻、脹感屬正 常。常用姿勢以坐位或臥位為佳,可 讓身體更放鬆,並避免暈倒風險。 葉啟民提醒民眾,日常養生按摩 應以不按出瘀青為原則,力道不宜過 大,而是緩慢、輕柔地加壓,讓筋膜 逐層放鬆。正確的感覺應以痠大於痛 為準。若按摩數分鐘仍無改善,可能 穴位選錯;若連續按摩後發現效果明 顯下降,則代表過度刺激,應休息或 改按其它穴位。若按摩了幾個穴位仍 無改善,建議尋求醫師診斷,因為有 時按摩僅暫時壓抑疼痛,仍需找出根 本原因才能徹底治療。

注意事項

及患有全身性炎症或自體免疫疾病 者,皆應避免按摩或減輕按摩力道。 孕婦忌刺激肩井、關元、氣海等 穴,按摩其它穴位也要輕柔。◇

文 / 胡乃文、王賀 圖/ Shutterstock

粟米被稱為黃金作物,它不僅是一種美味 的食物,在中醫看來也是一種有益的藥 材。多吃粟米有助護眼、防癌,而粟米的 根、葉、鬚都可以用來治療各種疾病。

粟米包括基因改造粟米和非基因改造粟米。

我們這裏所談到的是非基因改造粟米。

吃粟米補黃斑色素 護眼防藍光 粟米富含粟米黃素和葉黃素,這兩種物質都 是抗氧化劑,可以抵抗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所產 生的藍光,保護眼睛,預防視網膜黃斑部的病變。

粟米黃素和葉黃素是視網膜黃斑部的重要組 成部份。一項針對超過 4 萬名參與者的研究發現, 飲食中增加葉黃素和粟米黃素的攝入量顯著降低 了老年白內障發病的風險,降低了失明的概率。

補充膳食纖維防胃癌

此外,粟米中的膳食纖維也可以促進腸道蠕

動,吸附和排出體內的有害物質,減少大腸癌的 發生。

2020 年發表在《營養雜誌(Nutrition Journal)》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全穀物的攝入量與 罹患消化道癌症風險呈負相關 。比較全穀物攝 入量最高的參與者與最低攝入量的參與者,研究 人員發現,攝入全穀物最多的參與者患大腸癌、 胃癌和食道癌的風險分別降低了 11% 36% 和 46%。

粟米的種類

最常見的粟米有白粟米、水果粟米、甜粟米 和糯粟米。

甜粟米分黃色和白色兩種,顆粒小而圓潤, 皮薄肉嫩,香甜可口。甜粟米可以跟排骨一起煮 成湯,或者用清水煮熟後直接食用。

水果粟米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新品種,它鮮甜 多汁,非常受歡迎。它可以生吃或煮熟吃,煮食 約需 5 分鐘,煮太久會失去甜度。

糯粟米有白色、紫黑色和紫白相間三種顏 色,外觀霧霧的不透光,口感 Q 彈有咬勁,還帶 有黏性。紫色粟米富含花青素,是天然的抗氧化 劑,能夠維持身體的健康。

食譜 1: 蘿蔔粟米排骨湯

分享一道 4 人份的電鍋料理。

食材: 小排骨 300 克、白蘿蔔 1 根、粟米 2 支、紅蘿蔔 1 根、水 1500 毫升。

做法:

1 排骨汆燙去血水,粟米切塊,白蘿蔔和紅蘿 蔔各切塊。

2 把排骨、蘿蔔和粟米放入內鍋,注入 1500 毫 升的水,外鍋放一杯半的水。

3 待電鍋跳起後,再加入一點鹽調味即可。

食譜 2: 雙色彩椒炒粟米筍 粟米筍就是還沒有成熟的小粟米,熱量很 低,烤、煮、炒食皆宜,纖維好,無負擔。介紹 一道色彩繽紛、口感豐富、營養均衡的菜餚。

食材: 粟米筍 8 根、黃紅彩椒各半個、甜碗豆 6 個、鮮蝦 200 克、鮮香菇 2 朵、蒜 2 粒切片。

調味料: 蠔油 1 大匙、醬油 2 小匙、鹽 1/2 小匙、胡椒粉 1/2 小匙。

做法:

1 粟米筍切斜段、黃紅彩椒去籽切絲、甜碗豆 去頭尾、鮮香菇切片、紅蘿蔔去皮切絲。

2 粟米筍和甜豆入滾水中汆燙30秒,撈出備用

3 蝦去殼後用熱水燙10秒撈出備用。

4 中火,炒鍋入兩匙油,入蒜爆香,再入紅蘿 蔔絲,鮮香菇片炒一下,再入粟米筍、甜 豆、彩椒絲和蝦仁快速翻炒,加入調味料拌 炒即可。

粟米鬚茶 改善腎病 利尿消腫降血糖

不要急著把粟米鬚丟掉,它其實是一種很好 的利尿、降血糖的天然藥材。在臨床上,醫生有 時會建議病人煮粟米鬚茶來喝,用來改善小便不 暢,還可以幫助控制血糖。粟米鬚也可以改善腎 臟病,健胃消食,利水消腫。

你可以到中藥房或草藥店買粟米鬚,或者到 菜市場買粟米的時候,跟賣家要求留下粟米鬚。 你也可以收集其他人不要的粟米鬚,回家洗乾淨 晾乾。

粟米鬚茶的做法:

準備粟米鬚和陳皮各 75 克(2 兩),大麥 30g,加入 1000 毫升的水煮滾,再用小火煮 5 分 鐘即可。

尿頻尿痛急粟米鬚 + 粟米根

如果你容易尿頻、尿急,除了喝粟米鬚茶 外,還有一個小秘方,就是用粟米根和粟米鬚煮 茶。粟米根也有利尿的功效。你可以到草藥店或 農夫那裏買到粟米根。

粟米鬚和粟米根各用 30 克,用水煎成湯,去 掉渣滓即可飲用。可以加一點白糖,也可不加, 尿路結石 試用粟米根和葉

如果你有尿路結石的問題,可能會感覺小便 淋漓不盡,甚至有沙石從尿道排出,非常疼痛。 這時候你可以試試用粟米根和葉來治療。 這個方法源自明朝大醫學家李時珍的《本草 綱目》。把粟米根和葉洗乾淨切碎,用水煎成 湯,頻頻飲用。這樣可以幫助利尿排出結石,減 少疼痛。

古代就有爆谷

爆谷是電影院最受歡迎的零食。你知道嗎? 古人很早就會吃爆粟米花。李時珍在《本草綱目》 中記載,粟米可以可炒食,「炒拆白花」,意思 就是把粟米用火炒一炒,它們就會爆開成白花, 這就是現在我們說的爆粟米花。

不過還請留意,粟米吃過量會發胖。粟米並 非蔬菜,而是屬於穀物類,你吃一根到一根半的 粟米,就相當於吃下一碗白米飯,因此吃粟米時 要減少其它穀物份量。◇

先施百貨深水埗店年底結業 顧客嘆受網購影響

出淤泥而不染

紐約何處尋蓮蹤

夏日賞蓮 荷韻水色

盛夏將盡,陽光仍澄澈灼人,在

這暑意未盡的午後,若你走進紐約市 區的某個角落,很可能會與一池睡蓮 不期而遇。靜水之上,一朵朵亭亭玉 立的花朵,或潔白或嫣紅,倒影朦 朧,像是從夢中開到眼前,無論是睡 蓮(water lily)還是荷花(lotus),都 翻開浪漫詩章的一頁。

紐約市五個行政區,其實處處有

蓮蹤。走訪布魯克林植物園(Brooklyn Botanic Garden)、布朗士的紐約植物 園(New York Botanical Garden)、王 后區 Old Westbury Garden 英式花園、 史丹頓島寄興園(Snug Harbor Cultural Center & Botanical Garden)蘇州園林, 還有最為人熟知的曼哈頓中央公園溫 室花園(Conservatory Garden),都在 這個季節呈現蓮之韻。

荷花與睡蓮

一池之水 兩種風情

對於華人而言,荷花,是記憶裏 的鄉愁與精神坐標。古人有言:「出 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愛蓮 說》所描繪的,是荷花那種不與世俗 同流的君子風骨。而對西方人來說, 水中之花則往往意味著藝術與寧靜。 法國印象派大師莫內(Claude Monet) 曾以睡蓮為題創作約 250 幅畫作,將 水面上的光影與夢境幻化成永恆。今 天,在中央公園的溫室花園裏,莫內 畫中所描繪的睡蓮,就安靜地盛放著。

筆者與外國藝術家一同賞花,她 驚歎:「簡直就像莫內的畫!」而我, 腦中浮現的卻是《愛蓮說》中的聖潔與 清高,我們相視一笑,各自表述,卻 也因為這一池之花,找到了共鳴。

那麼,荷花與睡蓮如何區分?最 簡單的兩個方法是:看花蕊——荷花 的中央有蓮蓬,而睡蓮則沒有;再看 葉形——荷花的葉子挺立水面,如覆 防水膜,而睡蓮的葉子則貼浮水面, 並有裂口。功能上,荷花全身皆可 食,從蓮藕、蓮子到荷葉,皆為中餐 中珍貴食材,睡蓮則多為觀賞之用。

文、圖/曾蓮 遊客在

Lotus

Old Westbury Garden 英式花園的池塘。

荷之味:中式餐桌記憶

筆者對於荷的記憶,不只停留在 詩與遠方,更具體地存在於味蕾與鑊 氣之中。盛夏尾聲,蓮子飽滿、藕香 四溢,總會讓我想起家鄉的味道。從 廣式的荷葉糯米雞,到江南的蓮藕排 骨湯、鮮蓮子銀耳羹,每一道菜,都 蘊藏著蓮之恩典。

布魯克林植物園的睡蓮。

在紐約曼哈頓中央公園的溫室花 園(Conservatory Garden),一池靜謐 水面上綻放的睡蓮,被綠意環繞,彷 彿一幅活生生的油畫,旁邊是紀念《秘 密花園》的童話雕像,一切靜謐如詩。 在王后區的 Old Westbury Garden,睡 蓮點綴著英式古典園林,與優雅的建 築交相輝映。

而若想見到中式荷花,在史丹頓 島的寄興園,有著蘇州園林的荷池, 則訴說著更深一層的文化記憶,在布 魯克林植物園與紐約植物園溫室前的 水池,碩大的粉白蓮瓣,伴隨陣陣微 風,仿若從江南飄來的鄉思,讓人恍 每一處蓮池,皆在喧囂城市中 開出一方安靜天地,令人忘

史丹頓島寄 興園的池塘。

尤記得家鄉親友送來剛挖出水面 的蓮藕與鮮蓮子,蓮藕白嫩細緻,清 炒、煲湯皆宜;蓮子微甜,搭配百合 煮成糖水,入口即化,有清心安神的 療效。廣東人視「蓮子百合」為喜慶 佳品,象徵「百年好合、連生貴子」, 這些意象不僅關乎味覺,更是一種文 化的傳承。

蓮子除了煮湯、煮粥,還有一種 更為細膩精緻的吃法——製成蓮蓉。 將蓮子去芯蒸煮後反覆研磨、炒製成 細緻柔滑的蓮蓉餡,是許多中式點心 不可或缺的靈魂。最經典的當屬蓮蓉 包與蓮蓉月餅。白蓮蓉清香細膩,口 感綿密,搭配微甜的外皮,無論是熱 騰騰的蓮蓉包,還是中秋時節的雙黃 蓮蓉月餅,皆是筆者味覺記憶中的永 恆風景。一顆顆蓮子,從水中盛開到 餐桌甜點,彷彿也經歷了一段華美的 轉身。

一款江南名菜「叫化雞」令人銘 記。傳說有個乞丐偶然得到一隻雞, 沒有炊具和調料,就用泥土和荷葉包 裹後煨烤,意外烤出美味。又有說法 是乾隆皇帝微服出巡時,一個乞丐贈 送他這種用泥土包裹的烤雞,乾隆覺 得美味,便問其名,乞丐不好意思說 是「叫化雞」,便說是「富貴雞」,從 此這道菜就有了「富貴雞」的別名。 這款菜式以鹽抹雞,用荷葉包裹,再 以黃泥封口,入火堆慢燉。火開時, 一股混合了荷香與土氣的味道騰空而 起,令人垂涎欲滴。那不是一道菜, 而是一段藏在記憶深處的煙火人間。

布魯克林植物園的荷花。

荷花不只有 觀賞性, 食用價值 也很高。

布魯克林植

蓮藕肉身 浴火重生的哪吒

若說荷之於東方,還有一層更玄 妙的意義,那就是神話的化身。在《封 神榜》中,哪吒自刎後,太乙真人用 蓮花與蓮藕為其重塑身軀,以金蓮為 頭,蓮藕為軀,賦予他重生之力。蓮 不僅清潔高雅,更像徵著脫胎換骨、 浴火重生的生命力。

在紐約的五區之中,或許荷花不 再只是亞洲的文化象徵,睡蓮也不僅 是法國的浪漫,它們在這裏相遇,成 為跨文化的對話。趁著夏天還未完全 結束,不妨找一日清晨或午後,與脫 俗的花朵相逢於城市水畔,靜靜坐一 會兒,看它們在風中搖曳,講述關於 美、關於時間、關於記憶的故事。◇

創刊 周年 24

大紀元時報

創刊周年 24

紐約風情

聖真納羅節美食之旅

咀嚼小意大利百年故事

文、圖/曾蓮

離曼哈頓華埠一街之遙,走進茂 比利街(Mulberry Street),眼前忽然 一亮:紅、白、綠三色燈串在街道上 方交織成彩虹拱門,空氣裏瀰漫著油 炸麵糰的甜香、炭火烤香腸的辛辣氣 息、薄餅的焦香與濃郁的番茄味。美 食攤位前人潮洶湧,這就是熱情洋溢 的第 99 屆小意大利聖真納羅節(The Feast of San Gennaro),將「小意大利」 社區的活力喚醒。若要真正理解「小意 大利」,不只是用眼睛看建築,而是要 用耳朵聽故事,用味蕾去感受文化。

聖真納羅節與小意大利

聖真納羅節最初於 1926 年由意 大利南部的拿坡里移民創立,為了紀 念拿坡里的守護聖人聖熱納羅(San Gennaro)。最初只是一日的宗教慶 典,在寶血堂(Church of the Most Precious Blood)裏進行彌撒後遊行。

然而隨著社群壯大,慶典逐步擴展為 結合宗教、音樂、美食與遊戲的街頭 盛會,如今已是紐約最大、最具代表 性的意大利裔文化節慶。

十九世紀末,大批意大利移民湧 入下東城,帶著家鄉的語言、食譜與 宗教信仰,築成了一個「新世界裏的 小家園」。當時的小意大利範圍遠比 今日寬廣,甚至與唐人街交錯相連, 形成一個多元卻緊密的移民社區。薄 餅店、麵包坊、熟食店林立,街坊之 間用意大利語高聲寒暄。

雖然時代變遷,意大利裔居民的 數量逐漸減少,但小意大利依然以餐 館、甜點店和聖真納羅節維繫著獨特 的文化氛圍。

五代傳承甜品店 Ferrara 的堅持

藉聖真納羅節開幕之際,由熟悉 意大利文化的 Gail Tweedy 引路,助筆 者開啟了今次的意大利美食之旅。位於 Grand Street 的 Ferrara Bakery & Cafe 自 1892 年創立至今已傳承五代,是全 美第一家意大利糕點咖啡吧,距今已經 133 年。

一進門,玻璃櫥窗裏陳列著金黃 的松子餅乾(Pignoli Cookies),外層 裹滿來自地中海的松子,內裏柔軟濕 潤,咬下一口,是淡淡杏仁的清香。

旁邊的彩虹餅(Tricolor Italian Rainbow Cookies),是三層以意大利國旗為靈感 的蛋糕體,夾著杏桃果醬,再淋上半甜 朱古力,既是甜點,也是意大利文化的 象徵。

第五代經營者、同時也是主廚的 Ernest Lepore 向筆者講述家族故事。他 原本在加州經營餐廳,因母親健康惡化 而毅然回到紐約,接手家業。「這不只 是事業,而是一種責任。」他說。看著 他與員工的互動,向筆者一個個介紹他 的員工,視這間廚房為他的大家庭,既 親切又注重細節。此時此刻,彷彿看見 了一種傳承的重量——不僅僅是甜點食 譜,更是家族親情的延續。

甜蜜啟程 意大利經典甜點 Cannoli

如果說 Ferrara 代表了傳統,那麼卡 諾裏卷(Cannoli)則是節慶的狂歡。聖 真納羅節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就是一 年一度的 Cannoli 大胃王比賽。參賽者必 須在六分鐘內狂吞儘可能多的 Cannoli 紀錄保持者曾經在短短時間內吃下 33 個,現場觀眾歡呼聲震天。

另一位與 Cannoli 緊緊相連的人物, 便是被稱為「Cannoli King」的「Baby John」,這位主廚一直堅持自製,以確 保甜點的真材實料與正宗風味,自 1973 年春天以來,他屢屢獲得荷里活明星 的肯定與造訪,Clint Eastwood、Danny DeVito Katie Holmes 都曾是座上賓。 咖啡店充滿懷舊氣氛,點一杯濃縮咖 啡,搭配一塊 Cannoli,找尋地道的意大 利滋味。

Street

每一間披薩店都有其特有的風味,炭火烤 出的披薩最有味道。

老牌披薩與靈魂番茄醬

薄餅或許是全世界最熟悉的 意大利美食,位於 Spring Street 的 Lombardi』s Pizzeria 被認為是全美第 一家薄餅店,自 1905 年起便用煤爐 烘烤薄餅。咬下一片經典的瑪格麗特 薄餅,炭火賦予的煙燻氣息與酸甜的 番茄醬交織,外殼焦脆,內裏仍然柔 軟。這種味道,是紐約人代代傳頌的 驕傲。

在「小意大利」的每一間餐廳, 都能嘗到炭火薄餅的不同滋味,每一 家店都有自己的秘密配方,而這些風 味,共同編織出紐約獨一無二的薄餅 文化。

意大利美食的靈魂在於番茄,而 老牌醬料 Mutti(慕堤)起源的故事, 正好體現了意大利人對食材的執著。

這個創立於 1899 年的品牌,至今仍由 家族經營,堅持從「新鮮番茄到裝罐」 僅需 20 分鐘,完全不加糖、不加鹽。 在聖真納羅節的攤位上,Mutti 展 示了各種番茄製品,還特別設有「挑 戰賽」讓遊客現場體驗新鮮的滋味。 番茄泥、碎番茄、意粉醬,每一罐都 像是把意大利的陽光與土地濃縮其 中。這份對食材純粹的追求,也正是 意大利料理能打動人心的原因。

每年 9 月都會舉辦的小意大利聖真納羅節(The Feast of San Gennaro),將「小 意大利」社區的活力喚醒。

堅持一個世紀的香腸小販 咀嚼「小意大利」美食 收穫感動

說到聖真納羅節,不能不提 Lucy's Sausage。年屆七旬的 Lucy Spata,身材 嬌小卻精神抖擻,每年仍站在攤位前, 親手烤香腸三文治。在她接受家族生意 至今,只有 2020 年因疫情停辦過一次。 每年的盛宴期間,每天要烤 300 磅自製 豬肉餡香腸。

「一切都源於我的祖母 Lucy。」 Lucy Spata 提到,她的祖母 Lucy 來自 意大利拿坡里(Naples),在 1927 年的 紐約聖真納羅節期間擺下第一個攤子, 用兩個裝滿炭的金屬桶子架起鋼板做烤 腸,就這樣開啟了這門家族生意。那時 候一個三文治只買 25 美分。就這樣一 代傳一代,每年的聖真納羅節都有他們 家族攤位的身影。Lucy 表示,並沒有計 劃開實體店面,畢竟舖租高昂,成本昂 貴,多年來他們都是以攤位的角色參與 各類市集。

如今,Spata 和她的團隊經營六輛 賣香腸的餐車,還有頗受歡迎的牛肉卷 和炒西洋菜,以及四輛油炸 Zeppole 甜 點的餐車。 伴隨節慶時間最久的攤位 Lucy's Sausage,成為了聖真納羅節的 招牌之一,滋養了數代饕客。她的香腸 甚至登上大銀幕,1989 年,法蘭西斯 柯波拉在《教父 3》中重現聖熱那羅盛 宴,Spata 和她的團隊參與了兩周的拍攝。 筆者在攤位的位置上發現一張紀念 Angelo 的相片,原來他是 Lucy Spata 的 丈夫,在 2022 年布魯克林的一個市集期 間突然去世。突如其來的意外,並沒有 打垮 Lucy 的意志,她抹乾眼淚,仍然舉 起鏟子,在攤位上忙碌。丈夫的照片掛 在攤位的顯赫位置,彷彿一直陪伴著他 們一家,不曾離去。看著她翻動鐵板上 滋滋作響的香腸,筆者不禁泛起淚光, 那香氣裏混合的不只是調味料,更是幾 代人對生活的韌性與愛。

小意大利的美食,不僅僅是味 道,更是歷史、家庭與文化的承載。 聖真納羅節讓人們再次聚在一起,在 熱氣騰騰的街道上分享食物與故事。 真正讓小意大利屹立百年的,其實是 日常的平凡:一份甜點、一片薄餅、 一個香腸三文治,以及一代代移民不 懈的努力。

夜幕降臨,茂比利街燈火通明,人 潮依然洶湧,熱鬧的音樂與笑聲徘徊耳 畔。筆者手上仍有沒有吃完的意大利美 食,戀戀不捨離開。轉身走向華埠附近 的地鐵站時,心中仍牽掛著那一家家老 店,並感慨店主的堅持。這個不夜城, 用傳統美食,連結過去與現在,化作城 市裏最難忘的記憶。◇

miffy 70 周年亞洲巡迴

最終站落戶東港城

miffy70 周年亞洲巡迴慶祝活動最終站:「東港城.miffy 星河祈願之旅」,於 2025 年 11 月 10 日至 2026 年 1 月 1 日期間舉行。

miffy 更會於指定日子驚喜在東港城 1 樓中庭登場,舉 辦溫馨見面會跟各位粉絲會面、合照。

「東港城 × miffy 星河祈願之旅」主題精品。

圖/東港城提供

環球知名的 miffy 在 2025 年迎來 70 歲生日,來到年末,miffy70 周年亞洲巡迴慶祝活 動最終站將落戶香港,並於將軍澳東港城舉行生日盛典。 2025 年 11 月 10 日至 2026 年 1 月 1 日期間,miffy 將化身「星願守護使者」空降東港城,呈獻 miffy70 周年「東港城. miffy 星河祈願之旅」,場內設有8大星河祈願主題夢幻打卡場景,必影推介超巨型手 捧璀璨星願瓶的超巨型「星願守護使者」miffy。

【大紀元訊】「東港城.miffy 星河祈願之 旅」場內設有八大星河祈願主題夢幻打卡場景, miffy 將穿梭不同角落與您相遇,包括星河祈願 村莊拱門前提著小油燈的「親善大使」miffy;超 巨型手捧璀璨星願瓶的超巨型「星願守護使者」 miffy 與金色 miffy 造型的星河祈願池;在夢幻島 上手持釣竿的「魔法精靈」miffy;展示多幅珍 貴 miffy 繪畫的「miffy 70 周年珍藏展覽廊」;祈 願小屋中手執一顆星的「星星大使」miffy;還有

 持有「miffy 星願小船.乘船券」的小朋友,可乘坐 miffy 星願小船展開「miffy 閃爍星河」之旅。

miffy 星河小鎮大街中的巨型 miffy 壁畫和 miffy 夢想電話亭等。

The Point 會員於東港城憑即日指定消費,即 可換領「東港城.miffy 星河祈願之旅」活動入場 券,每位旅客將獲 miffy 金幣收集袋,沿途完成 每個指定互動體驗即可獲取 miffy70 周年金幣勳 章1個,集齊 3 個金幣勳章,並於星河祈願池撈 起指定星願,即可在旅程獎賞站換領 miffy70 周 年限量精美禮品 1 套。會員憑即日指定消費,更 可同時換領「miffy 星願小船.乘船券」,讓其 3 至 12 歲的小朋友乘坐全港獨有的 miffy 主題電動 小船探索星河秘景。

miffy 更會於指定日子驚喜在東港城 1 樓中 庭登場,舉辦溫馨見面會跟各位粉絲會面、合 照。每日名額有限。

活動期間,位於東港城內的一田「miffy 70 周年期間限定店」將會同步登場,限定店售賣超 過百款 miffy 周邊產品,生活用品及精品一應俱 全,限定店亦特別推出 70 週年限定貨品。

會員憑即日指定消費,即可換領「東港城 × miffy 星河祈願之旅」主題精品,包括實用摺疊 旅行袋、輕便斜揹袋以及隨身行動電源。名額有 限,換完即止。

東港城.miffy星河祈願之旅 日期:2025年11月10日至2026年1月1日 時間:中午12時至晚上8時 (最後入場時間晚上7時30分) 地點:東港城一樓中庭 更多活動資料可瀏覽商場網站。◇

超巨型「星願守護使者」miffy,手捧著璀璨星願瓶。在 完成「miffy 星河祈願池」體驗後,可獲得小星星一顆。

途中會看見星河中央的夢幻島上,手持釣竿的「魔法 精靈」miffy。

作為 miffy 70 周年亞洲巡迴壓軸一站,特設「miffy 70 周年珍藏展覽廊」,展出多幅珍貴海報。

憑小星星獲得對應的 miffy70 周年限量版「星河祈願之 旅」心意卡。

昇洪印刷公司的梁國洪師傅(左)與快樂印刷公司的關榮焯師傅(右)見面暢談香港印刷業的歷史。

傳統印刷「執字粒」

老行尊細說當年

Lau Wing Hong

攝影師簡介

劉永康(阿康)是一位攝影人,自 1994 年開始攝影之旅,專長於香港的紀實、 街頭和廢墟攝影。他的作品經常捕捉香 港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社會動態。 創辦攝影專頁「Hong PICs - 康港劉影」, 著有廢墟攝影集《The Faded Glory》。 阿康的照片多以「老香港」為主題,反 映過去日子的懷緬和回憶。

文、圖 / 劉永康

有半世紀歷史的「快樂印刷公司」已在九月 底結業,結業前不少市民慕名而至,排隊購買珍 貴的鉛字粒。小弟有幸陪同昇洪印刷廠的梁國洪 師傅前往探訪「快樂印刷」,在結業前夕與老闆 關榮焯師傅促膝長談,重溫昔日的印刷歲月。

兩位老行尊雖是初次見面,卻有著驚人的 相似經歷——同樣於七十年代在長沙灣創業: 昇洪印刷成立於 1973 年,快樂印刷則於 1977 年開業。兩人一同經歷從活字印刷到柯式印刷 的轉型期,也共同見證了香港印刷業的黃金年 代與逐漸式微的時光。

印刷廠的風光歲月

現年八十三歲的關榮焯先生,於五十年代 在深水埗大南街一間印刷廠拜師學藝。七十年 代初,他在長沙灣工廠大廈第四座創業(當時 昇洪位於第一座),以「租車位」形式租用機器 空間,正式踏入印刷之路。

1977 年,他搬至大 角咀博文街,開展「快樂印刷」的新篇章。

雖然店舖不大,卻「五臟俱全」——柯式 機、自動印刷機(行內稱「風喉照鏡機」)、手 落印刷機與古老電動切紙機一應俱全。這些機 器是他數十年來的老夥伴,也見證了香港印刷 技術的發展與時代的更迭。

「唔通做到一百歲咩!」關先生笑著說,語 氣中既有一絲無奈,也流露出淡然與釋懷。

紙本年代的街坊印記

九十年代以前,印刷業是社區生活中不可或 缺的一環。無論是酒樓餐牌、公司信紙、工廠單 據,甚至婚宴請柬、賀卡、紅簿仔,都要靠街坊 印刷店完成。那是一個紙張主宰資訊的年代,印 刷不僅是技術,更是生活節奏的一部份。

然而,隨著數碼印刷與互聯網興起,紙本 印刷逐漸被邊緣化。昔日街頭的油墨香與機械 聲,如今成了記憶中的回音。幸而「快樂印刷」 擁有自置物業,才得以在風雨飄搖的行業變局 中堅持至今。如今,店內那一整面牆的鉛字 與電版,成了市民眼中的珍寶。人們前來「尋 寶」,也是在尋回屬於香港的印刷記憶。

兩位老匠的時代對話

當天,小弟靜靜見證兩位師傅從初見時的 拘謹,到後來談笑風生。話題從印刷技術的細 節、機械操作的訣竅,到營運點滴與行業興 衰,句句都像從鉛字中印出來的歷史。那是一 場屬於時代的對話,也是一段工藝之間的共鳴。 我真心希望,在「快樂印刷」正式結業後, 梁師傅與關先生能攜手,將這門珍貴的印刷技 藝傳承下去。或許,「快樂印刷」的結束並非句 號,而是一個新的逗號——讓「快樂」這兩個 字,繼續在香港的街頭巷尾流轉,被下一代重 新排版、重新印刷,延續那份屬於工藝與人情 的溫度。◇

《白日夢奇遇記》

影評:現實中的問題 不能靠夢境解決

文/蔡宜霖 圖/ Netflix 提供

任何家庭都可能有本難念的經,有可能是夫妻的婚姻危機,也可能是兄弟姊妹間的相處難題,美 國電影《白日夢奇遇記》(In Your Dreams)便將這類議題結合夢境這種奇幻元素,確保生活化課 題能兼顧趣味性。

戲說 新語

故事以家庭問題為出發點 《白日夢奇遇記》是一部以家庭 問題為出發點的故事,電影前半段 雖然以各類家庭生活戲碼為主軸, 但能在過程中不時展現潛在的危機 因子,或是明顯的問題。就史蒂薇的父母而言,兩人 的夫妻相處雖然並未涉及白熱化爭吵,但不難看出生 活願景的分歧,已然可能衝擊兩人的未來。就氛圍而 言,有著完美物品出現裂痕的戲劇效果。

就史蒂薇與弟弟艾略特的相處而言,展現的是調 皮的弟弟可能對姊姊帶來的困擾,使兩人的相處經常 不時伴隨著衝突感;另一方面弟弟有時過度熱情、姊 姊卻覺得對方太煩人,這種心態不同也帶來你一來我 一往的人際火花。與父母的戲碼相比,姊弟倆的對手 戲也更能帶來白熱化的感覺,在家庭變數中帶來適度 的對比效果。

除了體現家庭問題的戲碼外,一些劇情元素也能 成為潛在看點。(以下涉及劇透)弟弟艾略特有隻布 偶失蹤,表面上只是孩子們可能面臨的小問題,但伏 筆價值卻較為突出,為故事帶來小事物卻暗藏驚喜的 好效果。史蒂薇正值情竇初開的年紀,這也連帶影響 到她與同儕男性的相處,使這齣不以愛情為賣點的故 事能暗藏浪漫性的樂趣。

另外,史蒂薇雖然仍是個年幼少女,但對於維護 家庭的心志卻格外堅定,這不只是體現在她不希望爸 媽離婚,更是以具體行動期望父母的關係能夠升溫。 這類心態的呈現及個人努力的戲碼,彰顯的是一個完 整家庭對子女的重大意義,對於離婚率居高不下的當 代社會來說,可說是相當有勸世意義的重要戲碼。

夢境戲碼是奇幻效果的表演時間

一本奇書開啟夢境冒險的戲碼,則是《白日夢奇遇 記》的重頭大戲。夢中的世界可超脫現實世界的常理, 因此自然也是奇幻效果的表演時間,有些戲碼雖然僅 止於初步在夢中世界進行冒險,但觀賞性已較為不 俗,光是一張床可以宛如化身為能跑也能飛的生物, 就帶來許多場面上的刺激效果,將其化身為交通工具 後所具有的可能性給予有力發揮。

有的夢境戲碼能體現食物這類物品如果像動物一 樣活躍、栩栩如生,可能帶來的童趣效果,讓夢中世 界成為相當有童話國度氛圍的讓人喜歡的環境。這除 了能造就視覺上的可愛色彩外,也是史蒂薇身為年幼 少女的心境縮影,帶來夢中環境與主角心智成熟度互 為表裏的額外效果。

須強調的是,所謂的夢境冒險在本片絕非只屬於 史蒂薇一人的單一任務,弟弟艾略特始終都共同參與 其中。一對相處時暗藏問題的姊弟如今得攜手冒險,

自然相當有姊弟關係催化劑的效果,不論是初期時勢 必會較常伴隨的想法衝突,還是隨著時間推進而能自 然成長起來的夥伴氛圍,都足以成為故事中不可缺少 的面向,有助於完整性與觀賞性的塑造。

夢中探險以尋找號稱能幫助人實現心願的睡魔為 目標,不過任何目標在實現前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在 《白日夢奇遇記》中更是有夢中的奇幻要角刻意為姊 弟倆製造麻煩與考驗。這類戲碼可謂看點多多,時而 能讓可愛的事物轉而駭人化,時而能以夢中的怪獸或 驚險場面帶來戲劇效果,時而以創意發想營造心理衝 擊,對觀眾來說,頗能帶來視覺效果多采多姿的觀影 樂趣。

避免被噩夢嚇醒也是一大考驗

冒險戲碼的呈現,其實不只是得設法應對凶險情 境,需要克服的因素還包含得避免被夢中的危險情況 嚇醒,這類設定能讓冒險的性質變得更為豐富,使姊 弟倆面對的考驗不只是場面上的應變能力,還包含個 人心境是否足夠堅韌,為劇情帶來行動力與心態同樣 重要的意涵。

姊弟倆找到睡魔並順利許願,自然是片中不會缺 少的重要環節,不過在文藝作品中,許願成功通常不 意味著問題至此解決,而是在功成圓滿的表面下凸顯 新問題,《白日夢奇遇記》就相當能體現這類套路。 片中願望實現後的美好相當有虛幻效果,能盡顯問題 並未根本解決的戲劇張力,姊弟關係更是其中頗為重 要的一筆,不論是凸顯願望的虛幻還是手足之誼的深 化,都具有十足份量。

重要高潮大戰 父母並未缺席

設法應對難題自然是高潮大戲,宛如許願精靈的 睡魔為何會有這種較為邪氣的名字,至此也能得到合 理體現,人類大戰睡魔也成為一場具有正邪大戰定位 的戲碼。值得稱道的是,父母的角色並未在過程中缺 席,使整個過程相當有全家人攜手抗敵,以家庭的團 結之力克服難關的美妙色彩。

有關結局的安排,家庭問題這個核心要素能展現 喜劇收場的溫馨感,並可看出新轉機帶來的新氣象, 以及合理讓步帶來的重要效果。雖然夢境冒險是電影 的樂趣泉源,但問題的最終解決,則有著現實問題得 從現實來解決的實際意義,確保年幼的觀眾不會產生 不切實際的期待。

《白日夢奇遇記》有著充滿樂趣的夢境奇幻冒險, 但對於家庭問題的刻劃則相當能展現現實面,問題的 美滿解決與故事氛圍的塑造則相當有正面意義,使本 片成為一部整體價值良善的作品。◇

電影 簡介

故事背景為,美國少女史蒂薇有個看似美滿的四 口之家,不過母親渴望接下外地的教職,父親卻 對搬家感到抗拒,讓她擔心父母的婚姻可能因此 破裂;與此同時,史蒂薇也經常認為弟弟艾略特 太煩人,姊弟倆不時起衝突。如今史蒂薇發現一 本特殊書籍,讓她可在夢境中尋找能助人實現心 願的「睡魔」,這也成為史蒂薇期待的問題解方,但是否能真正帶 來幸福,其實也充滿未知數。

聖文德書院內望。

【校園開放日巡禮】

文、圖/鄺嘉仕

聖文德書院

專欄在之前分別介紹了聖文德天主教小學及 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他們均有一間相同的 聯繫中學──聖文德書院。聯繫中學就是在扣除 重讀生及自行分配學位後,最多能夠保留四分之 一的學位餘額予其聯繫小學的學生。以上三間學 校的辦學團體均為方濟會,而今期專欄要介紹的 就是聖文德書院。

聖文德書院位於黃大仙鳳凰新村,在聖母醫 院以北,亦與東北面的慈雲山(慈樂邨)連接, 和聖文德天主教小學第二代校舍原址(慈旺樓) 十分接近。書院是一所天主教男女子中學,教 學語言以中文為主。 2024/25 學年,書院提供總 數 24 班,中一至中六各 4 班。書院參加教育局 的「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在 132 個學額當中, 約三成六來自自行分配及重讀生學額,其餘六成 四為中學統一派位,學生大部分來自黃大仙區, 只有少部分來自九龍城區及沙田區。書院校訓節 錄自《箴言》第十一章第二節的「謙誠智慧」(拉 丁文為:Ubi Humilitas Ibi Sapientia,英文為: Where humility is, there also is wisdom)。 當小學程度的聖文德學校在現時慈樂邨樂旺 樓的第二代校舍於 1966 年開學後,方濟會隨即 在 1968 年展開申辦中學的計劃。他們首先邀請 了兩位美籍神父來港籌建,香港政府在 1969 年 批出書院現址創校,校舍於同年動土。聖文德書 院在 1971 年創立時,校舍仍在趕工,於是暫借 區內早一年(1970 年)開學的德愛中學課室上 課,直至翌年(1972 年)為止。書院在開學時 是一所男校,當時只開了六班中一,共有學生超 過 200 名。書院隨後在開設到預科班後開始收取

書院在 2024 年舉行 55 周年校慶開放日時掛在外牆的宣 傳橫額。

女生,直至 2002 年才轉為所有級別均同時招收 男女生。

方濟會在黃大仙所創辦的學校均以主保聖人 聖文德命名。聖文德於 1221 年在意大利羅馬北 部出生,1238 年前往巴黎由道明會和方濟會會士 合辦的大學修讀文學,1243 年畢業後隨即加入 方濟會。聖文德於 1245 年晉鐸(成為神父), 1253 年正式成為大學教授,期間出版不少著作, 並曾周遊歐洲各地講授神學,最後於 1273 年被 任命為樞機兼亞巴若總主教。聖文德於 1274 年 參與在法國里昂召開的大公會議期間因病逝世。 教廷於 1427 年將他列為聖品,並於 1587 年封為 教會聖師。

聖文德的成就被稱為方濟會的第二會祖,而 創辦方濟會的會祖,則是來自意大利山城亞西 西的聖方濟,所以教會亦稱為方濟會,或稱「小 兄弟會」。聖方濟於 1182 年出生於富裕家庭, 1202 年時曾參戰卻戰敗被俘一年,回到亞西西 後開始投入天主教事業,為痲瘋病人或貧苦人 士等低下階層服務。聖方濟於 1209 年創立方濟 會,1219 年前往中東向回教徒宣講和平,最後於 1226 年逝世,隨即被教廷於 1228 年列為聖品。

方濟會於 1294 年(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已有 傳教士來華,並於 1841 年 1 月,在香港尚未被 英國佔領前已來港傳教。

近年,聖文德書院每年均會在 11 月底的一 個星期六舉行中一收生資訊日,對象以有興趣報 讀的家長及其子女為主。資訊日分為上午及下午 兩場,家長可預先於網上報名參與。書院在資訊 日時首先安排收生講座,校長及副校長會分享書 院的教學特色、收生程序和面試注意事項,並安 排學生進行分享及才藝表演。完成講座後,參加 者可自由參與於課室或特別室舉行的學科攤位展 示,並可趁機與不同崗位的老師及學生交流。

聖文德書院亦會每五年舉行一次慶祝校慶的 開放日,歡迎公眾人士及校友前來參與。最近一 次為 2024 年 11 月舉行的 55 周年校慶開放日。

開放日除與資訊日一樣提供收生講座及學科攤位 展示外,亦設有嘉賓揭幕儀式,並於操場安排攤 位遊戲、學生才藝表演及體驗運動等。同日舉行 的球類比賽及臨時校史室,更為來賓增添參觀與 認識書院的樂趣。◇

書院正門外新裝修的聖方濟閣及原來的聖母巖。

書院走廊。

書院圖書館。

書院操場內的講台。

書院「聖文德之路」後為鳳凰新村建築。

書院禮堂。

書院正門的主保聖人聖文德像。

書院前方的地盤原為聖母醫院,現正拆卸重建中,而前 方龍鳳街橫向的建築為聖母書院。

聖文德書院外景。

喝橙汁益於心臟

研究:兒童多閱讀課外讀物 可增加終身收入

█ 陳俊村報道

人們常說:「開卷有益。」閱讀 書籍不但能增長知識,現在有研究發 現,它也能帶來經濟上的效益,讓兒 童在長大之後大幅增加收入,而且提 升國家的經濟表現。

由英國房地產開發和投資公司

「英國土地」(British Land)和英國 國家掃盲基金會(National Literacy Trust)委託公關公司「WPI 策略」 (WPI Strategy)所進行的研究,首次 證明了兒童課外閱讀的經濟價值。 「WPI 策略」的模型推估,如果 英國所有學齡兒童每天都進行課外閱 讀,那麼在 30 年內,16 歲前獲得五 門優秀「中等教育普通證書」(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 , GCSE)成績的人數可能會增加 110 萬,而這些人的終身收入平均將增加 57,500 英鎊(75,655 美元)。

該公司的分析顯示,在 30 年後, 這種課外閱讀方式的轉變每年可以為 英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加高 達 46 億英鎊(60.5 億美元)的貢獻。 「英國土地」在新聞稿中指出, 該公司與英國國家掃盲基金會合作長 達 10 年的時間,一直支持該慈善機構 的「年輕讀者計劃」(Young Readers Programme)。該計劃激勵了超過 5.5 萬 名來自英國最弱勢社區的兒童參與閱 讀,並協助分發了超過 16.7 萬本書籍。

英國國家掃盲基金會在 2020 年 記錄到 15 年來閱讀樂趣的最低水平 (47.8%),但該慈善機構報告稱,閱 讀樂趣在 2021 年略有上升,達到二分 之一(51.5%)。

「英國土地」的行政總裁卡特 (Simon Carter)說:「今天的研究表 明,培養年輕一代的學習能力和讀寫 能力將使我們所有人受益。」

不過,時下兒童大多緊盯著 3C

英國的研究發現,兒童從事課外閱讀可增加終身收入,提升國家的 GDP。圖為一群小孩在 閱讀。(Shutterstock)

產品,有課外閱讀習慣的人仍然不多。

英國國家掃盲基金會的最新研究 表明,只有十分之三(30.1%)的兒童

和青少年每天從事課外閱讀。這意味 著英國目前的閱讀水平與「WPI 策略」 的模型預測的每日閱讀量之間存在巨 大差距。

該慈善機構還發現,去年領取免費 校餐的男孩的每日閱讀水平發生了不利 的改變。在這些男孩中,每天利用課餘 時間進行閱讀的比率下降了 5.7%

這種課外閱讀水平下降的趨勢 在其它國家也存在。依據美國國家 教育進展評估(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的資料,在 2023 年,只有 14% 的美國兒童幾乎每 天都會進行課外閱讀,比 2020 年下降 了 3%,比 2012 年下降了 13%。 此外,有閱讀習慣的成年人也不 多。大人不愛看書,小孩怎麼會看書? 市場調查和數據分析公司 YouGov

在今年年初針對 2,000 名英國成年人

所進行的調查發現,在過去一年來, 有 40% 的人沒有讀過任何一本書或聽

過有聲電子書;大約四分之一(23%) 的人讀過或聽過 1 至 5 本書;只有極 少數人(4%)讀過或聽過 50 本以上

的書,相當於平均每周閱讀 1 本以上。

就年齡而言,年長的人比較願意

看書。該調查顯示,在過去一年來, 65% 的 65 歲(含)以上族群和 63% 的 50 至 64 歲族群至少讀過或聽過一 本書。相較之下,25 至 49 歲族群的

這個比率為 57%,18 至 24 歲族群的 這個比率為 53%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現在有很多 人使用電子螢幕進行閱讀,例如看電 子書,但有研究表明,閱讀紙質書本 對大腦比較有益。紙質書籍的數量與 學術成就有著明顯的正相關性,而電 子書的數量卻沒有類似的關係。◇

█ 李言綜合報道 根據美國和巴西研究人員的最 新發現,每天喝純橙汁的好處不僅 是補充維他命 C,更有望通過影響 1,705 個基因的活動,來提供「治療 潛力」以支持心臟健康。 研究證實,橙汁對炎症、脂肪 代謝等關鍵心血管因素有顯著的分 子調控作用,且其效果會因個體體 重而異。

1,705 個基因轉變

來自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戴 維斯加州大學和巴西聖保羅大學的 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詳細的學術 研究,並於 10 月底發表在《分子營 養與食品研究》期刊上。 20 名健康成年人參加了這項規 模不大但精心設計的研究。他們連續 兩個月每天飲用約 500 毫升 100% 純 橙汁。研究人員對參與者免疫細胞中 的外周血單核細胞(PBMCs)進行 了整體轉錄組分析。分析結果揭示了 1,705 個差異表達基因。這些基因的 活動發生了廣泛的轉變,主要與以下 心血管健康的關鍵因素相關: 炎症: 例如 IL-6 IL1β等炎 症相關基因。 代謝:脂肪代謝和血壓調節。 這項研究結果強調了柑橘類黃酮 如何在分子層面影響人體。柑橘類黃 酮是存在於漿果、茶和可可中的植物

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研究中觀察到的基因活動變化 大多指向炎症水平降低和血管功能 更健康。研究人員總結道:「這些 發現為橙汁的健康功效提供了前所 未有的分子機制見解,進一步強化 了橙汁的治療潛力。」

因體重而異

研究結果證實,橙汁對基因的 影響會因個體體重而異: 體重正常者: 主要表現出與炎 症相關的基因變化。

超重者: 主要表現出與脂肪代 謝和能量使用相關的變化。

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基於體重 的差異性為未來提供個體化營養建 議奠定了基礎。

專家觀點

霍士新聞採訪的紐約註冊營 養師和營養學家妮可萊特 佩斯 (Nicolette Pace)對此研究表示肯 定,認為它支持使用植物化合物來 促進長壽和降低未來疾病風險。

佩斯未參與這項研究,她提醒 :「橙汁並非靈丹妙藥——它是一個 經過深入研究的例子。」

她指出,由於研究規模小、缺乏 對照組,目前僅證明了關聯性。基因 表達的變化與實際的臨床健康益處相 互關聯,但並不完全相同。◇

美國夫婦刮中百萬美元 半年後又中 3 倍金額

█ 陳俊村報道

美國新澤西州一對夫婦最近好 運連連。他們先在愚人節(4 月 1 日)玩刮刮樂,中了 100 萬美元 的大獎,接著又在大約半年後刮中 300 萬美元。也許他們遇到了兩次 財神爺。 據新澤西州《記錄報》(The Record)報道,這對住在該州海洋

縣(Ocean County)的幸運夫婦育 有兩子,而且即將迎來第三個孩子。 在 11 月 13 日剛推出的「百萬 頭獎」(Jackpot Millions)遊戲中, 這對夫婦以兩百萬分之一的概率贏 得了頭獎 300 萬美元。

他們先前只花了 30 美元購買這 張刮刮樂彩券。

而在 4 月 1 日,這對夫婦也在 「終極大獎」(Ultimate Spectacular) 刮刮樂遊戲中贏得了 100 萬美元的 頭獎。這張 30 美元的彩券也是在海 洋縣買的。這個頭獎的中獎概率為 百萬分之一。

新澤西州彩券公司(New Jersey Lottery)估計,同時贏得這兩個頭 獎的概率約為兩兆(萬億)分之一。 這對夫婦目前育有一個 5 歲的 孩子和一個 11 個月大的孩子。丈夫 告訴該彩券公司說:「有了孩子,我 們根本無法出門。所以,在每個月 初,我們都會買一些刮刮樂彩券。 等孩子睡著後,我們就刮幾張。我 們喜歡比賽看誰贏得最多。不過, 我們最終似乎總是能不賺不賠。」

而這一次,丈夫刮了一張彩 券,認為自己中了大獎,就交給妻 子。妻子看著它,握在胸前,然後 尖叫起來。

丈夫說,他的妻子在 10 秒鐘後 笑了。他對妻子說:「親愛的,我 們的運氣真好。」

新澤西州彩券公司執行董事凱 里(James Carey)說:「我一直都 說,你只需要一張彩券就能中大 獎。不過我想,在這個案例中,買 兩張彩券肯定也沒甚麼壞處!這純 粹是運氣好。」◇

感受紐約的脈搏

洛克菲勒中心

文/文月

攝於 1932 年的作品《摩天樓上的午餐》,作者 Charles Clyde Ebbets。(公有領域)

紐約的標誌之一就是那高低起伏的 天際線,行走在曼哈頓的街頭,就像是 一隻小螞蟻走進密林,在摩天樓的間隙 中看到一片片不同形狀的天空,不知您 是否想像過,當飛鳥越過這片混凝土森 林會看到甚麼?今天就讓我們登頂洛克 菲勒中心,一覽都市繁華。

洛克菲勒中心是由十九個相連的 摩天樓組成的建築群,相通的底層商 舖與豐富的商業模式讓這裏堪稱紐約 「城中城」。餐廳、服飾店、銀行、 書店⋯⋯這裏是紐約繼華爾街後的第 二個市中心,但這派生機背後是一段 艱辛的歷史。

大蕭條中的起振力

1929 年 10 月 29 日,華爾街爆發 股災,美國經濟受到重創,商品價格 暴跌,最嚴重時失業率高達 25%。許 多人在混亂中看不到希望,上百萬學 生輟學,自殺率也在升高。但在低迷 的社會情緒中仍有人保持樂觀,約翰 戴維森洛克菲勒就是其中之一。這位 具有傳奇色彩的實業家、慈善家、美 國石油行業的締造者,在股災後曾說: 「在我有生的 93 年中,衰退來來去 去。好日子最終總是會到來。」

這種積極的信心也在他兒子小 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的行事中得以 展現。面對經濟萎靡的社會,他沒 有放棄剛剛開始一年的洛克菲勒中 心修建計劃,哪怕合作的大都會歌 劇院宣布了撤資,哪怕這個巨大的 計劃需要因此延期 23 年才能竣工。 讓他決心負重前行的一大原因是, 這個計劃可以為蕭條中的社會提供 就業機會,提振美國人民對未來的 信心。

洛克菲勒中心是由十九個相連的摩天樓組成的建築群,相通的底層商舖與豐富的商業模式讓這裏堪稱紐約「城中城」。(Shutterstock)

Lunch atop a Skyscraper

摩天樓上的午餐

在經濟蕭條時,這項建築群的修 建任務為紐約就業市場帶來了一絲活 力,能通過努力與汗水換來的報酬是 那麼令人踏實,對於生活似乎又有了 一線希望。《摩天樓上的午餐》(Lunch atop a Skyscraper)拍攝於 1932 年, 黑白照片記錄下了 11 名建築工人坐在 兩百米高空中的鋼鐵橫樑上悠閒吃午 餐的場景,他們放鬆的姿態和身下百 米高空形成了強烈的視覺張力,雖然 這張照片並非隨機抓拍,而是大樓的 宣傳活動攝影,但工人們長期高空工 作培養出的鎮定自若是無法一蹴而就 的。這張照片也成為了美國歷史的一 部份,記錄了那個黑暗與光明交織的 年代。

走進洛克菲勒中心,在登頂過程 中,介紹大樓歷史的小劇場裏仍在講 述著那段歷史。傳記作家艾倫倪文斯 曾對洛克菲勒寫下這樣的評價:「洛克 菲勒的巨大財富不是從別人的貧困得

來的。他不是像隕石那樣的破壞一切 而前進,而是經過四分之一個世紀的 大膽冒險,在一個許多資產家都不敢 踏入的新興危險領域中冒險。」

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唯利是圖 者縱然坐擁金山銀山,想的也是再建 個酒池肉林以供享樂。老洛克菲勒, 這位歷史上第一位億萬富豪與全球首 富,堅信他人生的目的是「盡力地賺 錢,盡力地存錢,盡力地捐錢」。財 富於他只是更好的幫助他人的工具, 他私生活乾淨,終身不染煙酒,勤儉 自持,為美國富豪開創了富而有德的 先河。 俯覽車水馬龍 富而有德

洛克菲勒家族的行事風格與當 代語境中的「貪婪資本家」形象大相 逕庭,因為今天的教育已經被階級 仇恨蒙蔽了雙眼。現實中,那些靠 自己努力與時代機遇的人積累了一 定的社會財富,在社會陷入混沌時 擔任起了社會秩序的修補者,為難 以面對時代塵埃的普通人提供了工 作,甚至是活下去的機會。工人通 過雙手修建起摩天樓,企業家用智 慧與膽識積累財富,若是將這種關 係簡單的劃分為壓迫者與受壓迫者 是不合理也不負責任的。

擁有財富的多少並不能決定一個 人品格的高低,心懷天下者縱然只有 一磚一瓦,想的也是「安得廣廈千萬

稀有無瑕豔彩藍鑽

拍出 2560

█ 張雨霏綜合報道

11 月 11 日,一顆重達 9.51 卡的無 瑕豔彩藍鑽在瑞士拍賣會上, 以 2,052.5 萬瑞士法郎(約合 2,560 萬美元)的價格成交。

這顆名為「梅隆藍鑽」(Mellon Blue)的鑽石由佳士得拍賣行 (Christie's)在瑞士日內瓦貝爾格四季 酒店(Hotel des Bergues)舉辦的「瑰 麗珠寶」拍賣專場中售出,拍前估價 在 2,000 萬至 3,000 萬美元之間。

這顆原本為吊墜的梨形切割豔 彩藍鑽目前被鑲嵌在蛇形戒指上, 經鑑定為內部無瑕,是拍賣史上最 璀璨奪目的有色鑽石之一。它曾 由美國知名園藝家、慈善家兼藝術 收藏家雷切爾蘭伯特梅隆(Rachel Lambert Mellon,又名邦妮梅隆, Bunny Mellon 1910 2014)珍藏 數十年。

主持拍賣的江華皓(Rahul

Kadakia)表示,成交價證明「收藏家 對於卓越且傳奇性的寶石依然抱有極 大熱情」。

這顆珍貴藍鑽上一次公開亮相是 在 2014 年(梅隆辭世那一年),於紐 約拍賣會上以 3,260 萬美元成交,一 舉成為當時拍賣史上成交價最高的彩 色鑽石之一。

彩色鑽石一直是拍賣場上的寵 兒,尤其是大克拉、高級別的藍鑽和 粉鑽,屢屢拍出高價。彩鑽的價值取 決於顏色、淨度及重量。能達到 GIA 豔彩藍(Fancy Vivid Blue)級別的鑽 石溢價最高,其次是濃彩藍(Fancy Intense),隨著淨度和重量的增長,價 格會呈幾何級上升。◇

2025 年 11 月 7

日,瑞士日內 瓦,佳士得拍賣 行( Christie's ) 展示一顆重達 9.51 卡的「梅隆 藍鑽」(Mellon Blue)。(Valentin Flauraud/AFP via Getty Images)

登頂洛克菲勒中心,往來的車輛 就像是這城市流動的血液,來自世界 的海量商業資本讓這座城市總是充滿 機遇;但同時那些閃爍的霓虹與喧囂 的街道也在將人性中的慾望一點點的 放大。當那些燈紅酒綠化作街角的一 處微光,天上的彎月與繁星就變得清 晰了一些。願您也能在這片刻的寧靜 中抽離生活的繁瑣,享受生命本真的 愉悅。◇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