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之臻更親自落場示範,並逐一指導學生的網球技巧。


攝影/郭威利
「 Chubb UTS Hong Kong 2025 with Humansa」將於 2025 年 10 月 14 至 15 日在 啟德體育園啟德體藝館盛大上演。中國 網球名星張之臻 13 日到訪聖公會聖米迦 勒小學,與約 60 位學生分享和指導學生 的網球技巧。
【大紀元訊】全球矚目的創新網球賽事 Ultimate Tennis Showdown ( UTS )首度進軍 亞洲,並以香港作為首站。多名球手 12 日先 後抵港。
中國網球名星張之臻 13 日上午到訪聖公會 聖米迦勒小學,與約 60 位學生分享他的網球 奮鬥過程。他更親自落場示範,並逐一指導學 生的網球技巧。張之臻勉勵同學勇於尋找自己 喜愛的運動,並要勇於面對挫折及學懂面對失 敗。他送上簽名網球予同學留念,啟發他們的 網球夢。◇


颱風後塑膠垃圾湧大嶼山 海洋公園率隊 清理馬蹄蟹棲息地

超強颱風「樺加沙」上月襲港,大量海洋垃圾,以及魚網被捲上大嶼山水口灣的沙泥灘及紅樹林。海洋公園 11 日 率領公園義工團隊到水口灣視察及淨灘。
█ 藍美晶報道 圖/海洋公園提供 超強颱風「樺加沙」上月吹襲香港後,大 量海洋垃圾被沖上大嶼山水口灣一帶的沙泥灘 及紅樹林,當中以塑膠製品、魚網等為主,嚴 重破壞當地生態,威脅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紅色名錄)被列 為「瀕危」的馬蹄蟹的棲息地。
海洋公園及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的馬蹄蟹專 家 11 日聯同 10 名公園義工及 3 名「大嶼山泥灘 守護者」的大嶼山居民前往水口灣視察並進行淨 灘行動。希望減輕颱風後垃圾堆積對生態的影 響,協助受威脅的馬蹄蟹群落恢復棲息環境。
海洋公園公司動物及保育執行總監兼保育 基金總監祝效忠表示,颱風過後水口灣泥灘 的污染情況「比平時惡劣數倍」,泥灘遍布塑 膠及廢棄魚網(俗稱「鬼網」)。他指出:「不 論是被鬼網纏繞,或誤食微塑膠,都會增加馬 蹄蟹的死亡風險,尤其是幼體,因此必須人為 介入清理,讓泥灘回復潔淨,給予牠們生存空 間。」
祝效忠強調,大嶼山水口灣的沙泥灘是馬 蹄蟹的重要生境,牠們會在此育幼和產卵,初 生馬蹄蟹需要在泥灘生活長達十年,方能成熟 並遷往近岸海床生活,「破壞受到任何泥灘, 都會令牠們達至成年的機會大大減少」。他同 時指指,河岸間的紅樹林落葉可為泥灘生物提 供養份與保護,造就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包括
主要推動者。自 2009 年起,基金與香港城市 大學合作推行「馬蹄蟹校園保母計劃」,鼓勵 中學生與企業照顧人工繁殖的幼體,至今已有 逾 370 間學校及企業參與,成功放生約 2,000 隻馬蹄蟹。
基金亦自 2014 年起在多個育幼泥灘進行 普查,並與本地大學合作應用無人機與人工智 能技術監測馬蹄蟹數量。此外,保育基金去年 起在大嶼山推行「同心保育大嶼山泥灘生物多 樣性」計劃,培訓居民成為「泥灘守護者」, 定期巡查及清理「鬼網」等海洋垃圾,攜手守 護大嶼山生態。
截至今年 6 月,該計劃已舉辦 16 次淨灘 活動,超過 300 人次參與,共清除約 300 公斤 海洋垃圾。保育基金呼籲公眾持續關注潮間帶 生態,減少塑膠污染,為珍貴的瀕危物種保留 生存空間。◇

我的招牌
南方薯仔沙律 人人都想知道秘方
文/ Nealey Dozier 編譯/徐海韻 圖/由 Alex Lepe/TCA 提供、Shutterstock
幾乎每個媽媽都有自己的招牌薯仔沙律食譜, 至少在美國南方是這樣。我大概有四個不同 的版本輪流使用,其中包括伊娜加滕(Ina Garten)的食譜,用的是整粒的芥末,還有我 婆婆的食譜,加入了希臘酸奶和大量的細香蔥。

用紅皮薯仔製作這道美味的薯仔沙律。

南方風味炒粟米適合搭配薯仔沙律。

粟米麵包搭配薯仔沙律,非常美味。

用紅皮薯仔、芹菜和蛋黃醬,做出這道適合聚餐的配菜。
隨著聚餐和後院燒烤越來越多,現在是 時候推出我的招牌薯仔沙律了!
當我想到自己最喜愛的薯仔沙律時,腦 海中不斷浮現的是在北卡羅來納州一所大學 城,一家三文治小店吃過的薯仔沙律。我上 網搜索了一下,希望能找到菜單上的描述, 來指導我正確的料理方向。可惜我只找到了 它的名字——「南方薯仔沙律」。一點幫助 也沒有!
我絞盡腦汁回憶那道沙律:口感較為粗 獷,大多是大塊的薯仔,其中有紅皮的薯 仔。它口感絲滑,略帶一絲酸澀,還隱約有 些淡淡的黃色。我還記得裏面有一種脆脆的 綠色東西,因為我總是挑其周圍的食物吃。 當時我並不喜歡脆脆的或綠色的食物,這種 偏好後來有所改變,這讓我很高興。
我抓起一些手邊的食材,開始在廚房裏 忙碌起來。我慢慢地開始,一邊品嚐一邊攪 拌;一點這個,一把那個。然後讓它冷卻, 看看會有什麼變化。幾個小時後,你猜怎 麼樣?簡直太棒了!我不確定它是否真的像 我記憶中的那道薯仔沙律,但我找到了我的 「招牌」食譜。下面是製作方法。
為什麼你會愛上它 ● 我已經完善了這個食譜。使用帶皮的 紅皮薯仔,芥末粉增添辛辣味,現成的芥末 醬可以上色。蛋黃醬一定要有,每個自豪的 南方人多少都會加一點蛋黃醬,還有剁碎的 火蔥(shallots,又稱紅蔥)和芹菜,既增加 了風味又豐富了色彩。
● 壓碎的薯仔口感最佳。用薯仔搗碎器 輕輕壓碎,直到它們呈塊狀且略帶絲滑的質 地。我個人喜歡薯仔中帶有小塊的口感。
南方碎薯仔沙律的 關鍵食材
● 紅皮薯仔
將 2 磅小的紅皮薯仔洗淨後切成四塊。
● 蛋黃醬
可使用市售品牌或是自製。
● 芥末
我喜歡將乾的芥末粉與買來的黃芥末醬

製作這道薯仔沙律時,必須加入剁碎的火蔥。
混合使用。
● 芹菜和火蔥 剁碎以增加爽脆的口感。
● 蔥花
用切碎的青蔥作為裝飾。
提前製作與保存 ● 提前製作 可提前一天製作,密封後冷藏。 ● 保存 吃剩的沙律可密封後冷藏保存,最長達 五天。
適合搭配的料理 ● 酥脆多汁的炸雞 ● 南方風味炒粟米 ● 鬆軟的粟米麵包 ● 煙熏排骨 ● 綠色番茄洋蔥泡菜(Chow Chow) 南方風味碎薯仔沙律 份量:4 ∼ 6 人份 ● 材料 •2 磅小紅皮薯仔(洗淨切塊) •3/4 杯蛋黃醬 •1 又 1/4 茶匙乾芥末粉 •1 茶匙滿滿現成的黃芥末醬

•1/2 杯剁碎的芹菜 •1/4 杯剁碎的火蔥 •1 茶匙猶太潔食鹽(kosher salt) 現磨的黑胡椒適量 切碎的蔥花(用於裝飾)
● 製作方法
1. 大鍋中加入鹽水,放入 2 磅切塊的小 紅皮薯仔,煮沸。煮至薯仔變軟,可以用刀 輕鬆刺穿,約 20 ∼ 25 分鐘。瀝乾薯仔並重 新放回鍋中。
2. 加入 3/4 杯蛋黃醬、1 又 1/4 茶匙乾芥 末粉、1 茶匙黃芥末醬、1/2 杯剁碎的芹菜、 1/4 杯剁碎的火蔥、1 茶匙猶太潔食鹽,及適 量現磨的黑胡椒。用薯仔搗碎器搗碎成喜歡 的質地。(我喜歡留下一些小塊。)
3. 冷藏至完全冷卻。上桌前可根據個人 口味調味;這時味道已經融合在一起,辛辣 感會減弱。撒上切碎的蔥花後即可上桌。
作者簡介
Nealey Dozier 是 TheKitchn.com
的撰稿人,TheKitchn.com 是為熱愛美 食和家庭烹飪的人們開設的全國知名 博客。如有任何意見或問題,請發送 電子郵件至 editorial@thekitchn.com。 Copyright 2022 Apartment Therapy 版 權所有。由 Tribune Content Agency, LLC 發行。
原文:〈 Everyone Demands the Recipe for My Southern Smashed Potato Salad〉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孩子零用錢怎麼給
學會理財,從日常金錢管理開始
文 / 芳明 圖/ Shutterstock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零用金」不僅用 於消費,更是學習理財、培養責任感的重 要起點。父母該給多少?怎麼給?要不要 管?這些問題常常讓家長頭痛。其實,零 用金給多少並沒有標準答案,重點在於父 母能否把它當成教育機會,讓孩子在使用 金錢的過程中,學會規劃、判斷與取捨。
零用錢的意義不只是「花錢」而已 許多人以為零用錢就是「給孩子花的錢」, 其實它更大的價值在於讓孩子理解金錢的流向。
當孩子開始學會自己規劃零用金錢,就能從中體 會「花錢要有選擇」的道理。比起大人一味幫他 安排好一切,讓孩子在小額金錢中嘗試、犯錯, 反而能累積寶貴的理財經驗。
給多少合適?依年齡與需求調整 零用錢不必一成不變。年紀小的孩子,可以 先給零星的金額,例如每天或每周固定幾十元,

用來買零食或小文具;到了青少年階段,則可以 改成月給,並逐漸提高金額,讓孩子學會自己分 配交通費、聚會支出等。父母要注意的是,零用 金應與孩子的實際需求相符,過多容易養成揮霍 習慣,過少則讓孩子感覺被忽視。
怎麼給比較好?搭配規則與彈性 零用錢的給予方式,可以分為「無條件給 予」與「附加條件」兩種。無條件給予能讓孩子 有自由支配的空間,學會獨立決策;而附加條件 則可培養責任感,例如完成家務或遵守某些約 定。兩者並沒有絕對的好壞,家長可以依照孩子 的性格與教育目標做調整。同時,保留一些彈性 也很重要,遇到孩子有合理需要時,可以額外支 持,避免零用錢成為僵硬的制度。
讓孩子學會管理
記賬與討論缺一不可
給零用錢不是目的,重點在於引導孩子學 會管理。父母可以鼓勵孩子記賬,簡單寫下每 天的支出,並定期一起檢視:哪些錢花得值得? 哪些地方可以省下來?這樣的討論能幫助孩子 培養自我覺察,而不是只被動接受父母的批 評。當孩子逐漸能有計劃地花錢時,也就慢慢 建立起責任感。
父母的角色是陪伴而不是控制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亂花錢,結果對零用錢 「管太多」。其實,比起嚴格限制,更重要的是 提供支持與陪伴。父母可以傾聽孩子的想法,了 解他們為何要買某樣東西,並適時引導,而不是 直接否定。零用錢的教育價值,在於讓孩子在安 全的範圍內做選擇,並從結果中學習。
零用錢是一場小小的「金錢教育實驗」。它 不在於金額大小,而在於父母如何引導孩子用 錢、思考,並承擔選擇的後果。當孩子能從零用 錢中學會規劃與培養責任感,將來面對更大的金 錢挑戰時,也會更有自信與能力。◇
周末,帶孩子去公園遊玩,發現有個地 方排著長隊。我們上前看,原來是機器 自動加工棉花糖。
棉花糖對小朋友來說,具有無限的吸引 力。那綿軟細膩的觸感,好像把雲朵握在手 中。如果單純為吃糖,棉花糖並不是最佳選 擇,口感一般,也沒甚麼嚼頭。但是,棉花 糖那雲朵一樣的感覺,又是其它糖果所不能 取代的。
想起小時候,特別喜歡看棉花糖成型的過 程。賣棉花糖的師傅只用一小勺糖,就像變魔 法一樣,拿一根木棒,一圈一圈纏滿糖絮,最 後把一朵白雲送到我們手中。雖然整個過程不 過是把糖加熱並吹成糖絮,但感覺十分神奇而 且夢幻。
現在科技進步,已經不需要手動加工棉 花糖了,機器就可以自動做。而且,棉花糖 的花樣也比以前多了,可以做出不同的顏色 和形狀。棉花糖不再是單純的白雲,而是成 了七彩的雲朵。所以,棉花糖的夢幻感似乎 更超過從前。
孩子對棉花糖十分嚮往,於是我們耐心排 隊準備購買。每一個拿到棉花糖的小朋友,都 是帶著微笑走開的。輪到我們的時候,我仔細 看棉花糖功能表,名字都詩情畫意。我們選了 藍色海洋,然後看機器運作。
屏幕上展現著機器內部的運作過程。我們 通過玻璃,可以看到機器在旋轉。機器先是在 棒子上纏了一些淡藍色的糖絮,比較緊實,應 該是花心吧。然後機器再繼續纏糖絮,外層的 糖絮略微鬆軟。最後,機器調節整團棉花糖的
棉花糖 紐西蘭招收國際學生
文/青松 圖 / Shutterstock 圖 / Shutterstock 盼 2034 年經濟貢獻規模翻倍
【大紀元訊】紐西蘭政府日前公布一項計 劃,目標是在 2034 年前將國際教育市場規模 翻倍達 72 億紐元(約 43 億美元),其中包括 放寬對國際學生在學期間打工的相關規定。
據中央社報道,教育部部長史丹福(Erica Stanford)發聲明指出,自 2023 年以來,國際 學生入學人數一直穩步增長,政府希望「加強 推動這樣的成長趨勢」。
她說:「短期內,紐西蘭教育國際推廣局 (Education New Zealand)將把推廣重點放在成

形狀,壓出花瓣的形狀。
目睹棉花糖從無到有的過程,似乎是買棉 花糖最精彩的部份。孩子拿到手裏後,開心地 到旁邊椅子上坐下,開始觀察從何處下口。棉 花糖太大,下口並不容易。不過,隨便咬下一 點,發現沒那麼難,因為無論多大口的棉花 糖,只要到嘴裏就會融化為一點。
孩子吃了一會兒,對棉花糖的興趣慢慢降 低。他說,棉花糖看著很好吃,但吃起來並不 如其它糖果。孩子說的是事實,棉花糖的原料 本就是最普通的白糖,棉花糖最吸引人的只是 外觀和製作過程。
棉花糖雖然不好吃,但卻是所有童年繞不 過去的存在。我們終究會按捺不住好奇心,去 吃一次棉花糖。而嚐過之後也就明白,許多看 似美麗絕倫的東西其實不過是普通的原材料。 這便是棉花糖教給我們的道理:生活終究是樸 實無華的,有時候那些沒有豔麗外表的東西, 也許並不亞於絢爛的光環⋯⋯◇
長潛力最大的市場上。」
路透社報道,目前國際教育市場對紐西 蘭經濟貢獻達 36 億紐元,政府希望在未來 10 年內將這個數字翻倍達 72 億紐元,盼國際學 生入學人數從 2024 年的 8 萬 3,700 人增長到 2027 年的 10 萬 5,000 人,到 2034 年達 11 萬 9,000 人。
紐西蘭政府表示,為了鼓勵更多國際學生 來紐西蘭,計劃讓符合資格的國際學生每周允 許工作時數從現行的 20 小時增加到 25 小時, 並擴大國際學生在紐西蘭求學期間的工作範 圍。◇





一位母親工作時間長,通勤時間也長,下班 回家立刻做菜做飯,照顧孩子,幾乎沒有自己休 息的時間,睡眠時間也很短,只能靠喝咖啡來提 神。在生產後她體重飆升,加上照顧孩子的壓力 導致荷爾蒙紊亂,體重不僅降不下來,還出現口 角炎、脫髮、偏頭痛、經期紊亂等症狀。
她知道不能夠這樣下去了,於是去看中醫師 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況。中醫師對她說:「你好像 一直在透支自己的能量,完全不斷地在付出。我 們要預留一點時間空間,專門屬於自己,感受一 下自己的需求,然後溫柔友善地照顧好自己。」 台灣喜悅中醫診所醫師呂桓毅在新唐人《健 康 1+1》節目講了這個典型的案例。他表示,這 位患者的情況屬於「慢性疲勞」,或「腎上腺疲 勞症候群」。如果疲勞持續存在,超過 3 個月, 就要開始關注身體發出的「救命訊號」,慢性疲 勞的常見徵兆包括:
1) 睡眠品質差:怎麼睡都睡不好,睡不飽。
2) 生理失衡:莫名其妙的慢性疼痛,如頭痛、 肩頸酸痛,女性則可能出現明顯掉頭髮、經 期不規律或經痛反覆出現。
3) 情緒與動力不足:覺得自己沒有衝勁、沒有 精神、沒有性慾。
所說的腎不僅與水液代謝有關,還統管人體的生 長、生殖、骨骼、精神、聽覺等多方面功能,這 與西醫所說的腎上腺調節體內代謝有類似之處。
於長期依賴咖啡提神的慢性疲勞患者,呂醫 師提醒,咖啡經過烘焙後,屬性偏火性、燥性。 雖然咖啡含有一些抗炎營養素,但長期過度飲 用,例如每天兩、三杯以上,會加速腎氣的消 耗,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2023 年發表在《科學報告》的研究指出,每
天飲用超過 4 杯咖啡的人,LDL 膽固醇(即俗稱 的「壞膽固醇」)水平顯著較高。壞膽固醇升高 是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
彩虹蔬果與好油 抗發炎補元氣
若想真正恢復元氣,而非只是透支能量,我 們需要充足的休息和健康的飲食。呂醫師建議, 食物選擇應包括多元色彩的蔬果和富含 Omega-3 的好油,因為它們都具備抗發炎的能力。
1)彩虹蔬果(植化素)
不同顏色的蔬菜水果含有不同的植化素。這 些營養素在自然界幫助植物抗旱抗寒,當我們攝 取後,「可以對抗身體的發炎,同時還可以幫助 我們對抗癌症」。
對膝關節炎患者的研究發現,每天飲用 3 杯 牛蒡茶,能減輕發炎和抗氧化。
動物實驗則發現,攝取牛蒡提取物的小鼠游 泳時間、握力都較對照組改善,與疲勞相關的代 謝產物乳酸和氨降低,顯示牛蒡能提升運動表 現,改善疲勞。
2)人參
人參對腎上腺疲勞有很大的幫助。常見的參 類包括東洋參、花旗參(西洋參)。
研究發現,人參可以調節下視丘 - 腦下垂體腎上腺軸,改善壓力引起的焦慮、抑鬱和發炎性 疾病。
呂桓毅分享人參的便捷用法,可以在疲勞時 將幾片人參含在舌下,或者將兩三片人參丟入保 溫瓶中,飲用人參水,可回沖直到氣味消失。
此外,一些與人參功效類似的藥材,如印度 人參(醉茄)、西伯利亞人參(刺五加)、紅景 天也很適合泡水飲用。
罹病的步驟
4) 飲食變化:口味變得很重,喜歡吃重鹹的食 物。
咖啡提神有風險
面對疲勞,許多人習慣靠咖啡、維他命 B 群 或能量飲來提振精神。然而,呂桓毅醫師提醒, 短期使用無妨,但長期下來,這種方式是在跟身 體預支能量。
我們身體的能量其實是有限的,這些提神飲 品讓我們誤以為能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長期 就會透支我們的腎氣,演變成腎上腺疲勞症候 群。」呂醫師說。
在中醫看來,腎是「先天之本」,代表我們身 體先天的原動力。長期透支腎的能量——腎氣, 就會讓身體的免疫力下降,造成慢性發炎。中醫
2)好油(Omega-3)
富含不飽和脂肪酸 Omega-3 的油,包括魚 油、亞麻仁油。研究發現,多攝取 Omega-3 有助 改善發炎引起的慢性疾病,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 風險。
中藥材與食材補元氣
此外,可以考慮用牛蒡、人參等中藥材泡水 飲用,替代咖啡,有提神的作用。
1) 牛蒡
牛蒡被稱為「大力參」。呂醫師介紹,牛蒡 歸脾經和腎經,能夠調整脾胃並補強腎氣。喝牛 蒡茶對疲勞恢復有很好的幫助。
現代人由於生活忙碌,追求效率,往往不斷 忽略身體的訊號,用能量飲品壓抑疲勞、用止痛 藥壓抑疼痛,但這些訊號正是要喚醒我們與身體 的連結。在這種情況下,僅僅用飲食來改善疲勞 還不夠,更重要的是覺察身體的訊號,重新找回 與身體的連結。
呂醫師指出,人從健康狀態走向疾病,其實 是有脈絡的:
1) 失聯:與身體失去聯繫,不曉得自己疲勞或 疼痛,用各種方式壓抑訊號。
2) 失心:對自己的情緒感到陌生,不曉得為何 抑鬱或焦慮。
3) 失序:身體系統變得混亂,如自律神經系統 失調、腸胃系統出問題。
4) 罹病:最終導致身心疾病發生。
正念找回身體的聲音 要停止硬撐,必須挪出時間空間給自己,開
始「溫柔地友善地照顧好自己」。呂醫師建議, 從每天睡前預留 10 分鐘開始。 1) 睡前 10 分鐘:這段時間不為別人,就是為了 好好照顧自己。可以做簡單的瑜伽伸展或靜 坐。改善睡眠品質,身體就能自我修復,許 多病症便可好轉。 2) 身體掃描:就像是跟身體的每個地方「溫柔 的約會」。我們可以閉上眼睛,從頭到腳依 次感受身體當下的狀態,哪裏緊繃、哪裏癢 或溫度如何。有時間的時候隨時都可以做, 當我們發現肩膀有點緊,頭有點痛,就可以 鬆鬆肩,喝一杯水。
3) 轉換空間:善用通勤時間,例如從公司回到 家裏,或準備進到會議室,都可以透過幾個 深呼吸來幫助自己穩定身心,將工作的情緒 放下,或為接下來的任務做好準備。
中醫藥物與針灸調理
除此之外,中醫師也會用中藥和針灸調理患 者的體質。
1) 藥物調理:慢性疲勞的患者通常可以服用補 腎的中藥。如果患者伴隨壓力很大,還要調 節肝的能量,因為肝對壓力非常敏感。 2) 針灸:針灸可以改善壓力造成的發炎與身心 失衡。有綜述研究發現,針灸可以改善焦慮 症患者的症狀。◇ 文 / 張瑛瑜、JoJo 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