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July Issue

Page 1


社长

苏彦韬

总经理

林淑婷

副总经理

梁燕珍

林雪艳

卢威

徐绫霙

编辑

何珈宜

冯元兴

董凌志

采访部

曹茹

设计部

贺磊

新媒体部

韩政

社务顾问

何祚庥

顾衍时

白先勇

社长办公室助理

李丽娜

市场部总监

戴力明

李亦楠

发行/ 客户服务部

李洪波

ICITI NEWS

ISSN#1550-9796

Publisher James Su

General Manger

Slina Lam

Deputy General Manger

Jenny Liang

Linny Lin

William Lu

Irene Hsu

Editor

李丽娜

范铁阳

Reportor Tina Cao

Designer Lei He

New Media

Harvard Han

Advisor 黄会林

庄瑞云

Assistant to Publisher

Lina Li

Marketing Director

Albert Dai

Linda Li

Distribution/

Customer Service

Polee Li

封面专题 :

P19 P15 P23 P21 P11 03 2025年第二十六届城市封面宝宝选拔

11 《苦干》高清修复闪耀奥斯卡 引发美国观众强烈共鸣 15 魔幻山城邂逅天使之城:感知重庆惊艳亮相洛杉矶

19 参院加班通宵投票,特朗普重大税改支出法案破关成功 21 加州农场工人躲避ICE突袭从屋顶坠亡,成美移民执法首位死 亡者

23 美国6月就业超预期回暖,失业率降至4.1%,却暗藏结 构性危机

25

美国儿童死亡率远超发达国家!专家警告:我们的孩子 正生活在“有毒环境”中

27 数百万医保记录被用于驱逐移民,20州控特朗普政府违 法

29

31

特朗普“取消出生公民权”遭全国性封杀,法官:剥夺 国籍是不可逆伤害!

特朗普承诺200份贸易协议仅兑现3份,欧盟谈判成关键 突破口

33 “鳄鱼恶魔岛”揭幕:特朗普探访争议移民营地再掀波 澜

35

欧盟警告:若特朗普征30%关税,美欧贸易关系将被一 刀切断

本刊刊出之广告 图文自负 与本刊无关

1. 本刊所刊登文广告,皆为根据客户要求或来稿设计,其内 容未经本刊查证,其真实性与本刊无关。

2. 委刊广告者,请务必自行查阅杂志;如系本刊刊出有误,请 立刻以书面通知,本刊将立即更正,并免更正首日之费用; 客户如未及时提出,本刊恕不负责重刊,补刊或任何赔偿。

3. 任何错刊所导致之损失,本刊责任仅限该次广告刊登之费 用,而本刊因作业关系或其他失误(因素)未予刊登者,本 刊将不负责任何赔偿责任。

4. 本刊保留刊登、拒绝、移动、取消或更正任何广告之权利。

北京代表处:张俊国 (8610) 6482-0229

香港代表处:林小姐 (852) 238-85473

上海代表处:李亦楠 (8621) 5203-0369

美中代表处:游善跃 (641) 442-1888

社址:1773 W. San Bernardino Rd. Building C-31 West Covina, CA 91790

电话:626-856-3889 传真:626-856-3896 网址:www.CityNewsweek.com

39

美国城市卫视节目表

由美国鹰龙传媒主办,《城市杂志》、AM1370城市广播电台、美国城市卫视共同制作的“2025年 第二十六届城市封面宝宝系列大赛”之“城市封面宝宝选拔”投票即将开启。

投票时间: 美西时间7月21日—8月3日

投票通道将于美西时间8月4日晚零点关闭。

请注意:每人每隔1小时仅可投一票!

B300 Alisa Chen
B303 Charlotte Chen
B308 Elijah Reinoso
B307 Darrius Luan
B306 Daphne Tang
B301 Angela Wu
B304 Claire Cui
B309 Ethan Wu
B302 August Qin
B305 Daphne Radutnuy
B310 Evelyn Zhang
B313 Ian Cheng
B318 Lucas Lo
K100 Aiden Yang
K103 Alston Li
B312 Harry Zhao
B317 Lucas
B311 Hailey Tse
B316 Joshua Ivan Pan
B314 Ivanka King
B319 Riley Li
K101 Alice Hao
K104 Amy Yang
B315 Jaxon Li
B320 Baby Koa
K102 Alicia Yao
K105 Amy Zhang
K119 Ethan Li
K108 Ariel Zheng
K106 Angelina Ly
K117 Ella Li
K124 Harper Zhao
K113 Conway Yao
K111 Cathy Lin
K122 Geralt Yang
K120 Evelyn Shi
K109 Ayden Chen K107 Ariel Zhang
K118 Emily Wang
K125 Harrison Tse
K115 Eason Xue
K112 Claire Yang
K123 Haochen Yuan
K121 George Xi
K110 Barron Liu
K126 Henry Luan
K116 Elena Liang
K139 Louisiana Isabel Zhou
K129 Isabella Grace Zhou
K127 Hongyang Wong
K137 Libby An
K144 Nethan Liu
K134 Jessie Feng
K132 Jasper Liu
K142 Mia Feng
K140 Lukas Li
K130 Jaden Jiao
K128 Isaac Choi
K138 Lisa Fc
K145 Oscar Feng
K135 Jonathan Liu
K133 Jayleen To
K143 Milo Zhou
K141 Melissa Chen
K131 Jason Feng
K146 Randy Yang
K136 Leo Wang
K159 William King
K149 Serana Yang
K147 Richard Li
K157 Wayne Liang
K164 Aria Valdez
K154 Susan Sun
K152 Sophia Cheng
K162 Ambrose Suen
K160 Winnie Zeng
K150 Skylar Kara Young
K148 Samuel Zhang
K158 William Huang
K165 Eanus Liu
K155 Viki Li
K153 Spark Tseng
K163 Annie Weng
K161 Adison Burns
K151 Skyler Chill
K166 Elijah S
K156 Viola Liang
K179 Julie
K169 Evan
K167 Ella Wang
K177 Joseph Su
K184 Lyvia
K174 Isabella
K172 Gray
K182 Lucas Burns
K180 Kaylie Tan
K170 Frida
K168 Ellie
K178 Jude Jin
K185 Myler
K175 Jake Li
K173 Hanxi Weng
K183 Lucas Li
K181 Logan Ng
K171 George Wang
K186 Nierrs Suen
K176 Jasper Lo
K189 Walter Jordan
K187 Rainer Yan
K195 Corinna Wang
K196 Samuel Su K197 Joseph Su
K192 Zoe Yang
K190 William Jordan
K188 Sihan Xu
K193 Lyrik Xu
K191 Yue Ran Han

《苦 干 》高清修复闪耀奥斯卡 引发美国观众强烈共鸣

杉矶当地时间6月24日晚,奥斯卡博物馆迎来特殊时刻:经过中国团队高清 修复的纪录片《苦干——中国不可战胜的秘密》首次亮相,引发美国观众强 烈共鸣。

今天的奥斯卡电影博物馆的放映厅,不仅有电影学 者、历史专家会聚于此,还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当地市 民,每个人都希望能见证这部传奇电影重焕光彩。

《苦干》:光影记录的二战史诗 血火淬炼的中美友谊

纪录片《苦干——中国不可战胜的秘密》由华裔女艺 术家李灵爱策划筹资,美国战地摄影师雷伊·斯科特拍 摄。1939至1940年间,斯科特辗转中国香港、广东、广 西、贵州、重庆、四川、甘肃、青海等地,用彩色胶片记 录了一个真实、立体、鲜活的抗战中国。尤为珍贵的是, 影片完整记录了1940年”八一九”重庆大轰炸的震撼场 景,成为现存唯一彩色影像史料,被誉为“史诗级”历史 文献。

《苦干》创造了中国抗战影像的多个”第一”: · 首部用彩色摄影机拍摄的中国抗战纪实片

· 首部展现滇缅公路”生死运输线”的纪录电影 · 首部完整记录重庆大轰炸的动态影像

· 首部拍摄敌后游击队的战地实录

· 甚至还是首部将大熊猫搬上银幕的电影作品

1942年,奥斯卡首次设立纪录片奖,《苦干》因其震 撼性纪实获得特别奖。然而这部杰作在战后一度遗失,直 到2009年美籍华裔导演罗宾龙发现其胶片。

光影见证历史 友谊跨越时空

此次放映以“光影见证历史 友谊跨越时空”为主题, 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中美两国人民并肩抗战的深 情回望。

重庆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管洪在致辞中表示,《 苦干》不仅是一部纪录片,更是一部“动态的抗战史诗” 。它以真实的视角,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为自由与尊严 付出的鲜血与抗争。滇缅公路上,物资运输车队冒着炮火 穿越生死线;战时首都重庆在日机轰炸下化作焦土,民众 在废墟中顽强自救。《苦干》打破了时空的壁垒,让我们

今天仍能感受到历史的震撼。

《苦干》,是友谊的永恒见证,是正义的永恒记 忆。1941年,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观看了这段来自东方战 场的影像,三个月后,《租借法案》得以签署,太平洋两 岸的命运从此紧密相连。当年,还有无数美国青年毅然加 入飞虎队,投身援华事业,这其中,或许就有《苦干》的 感召。

他说,今天是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84年前 的1944年6月24日,罗斯福总统委派副总统华莱士访 华,并将他亲笔撰写的《致重庆人民纪念状》转交重 庆,在信中,罗斯福总统这样写道:我谨代表美利坚合 众国致信重庆市,向英勇的重庆市民致以崇高敬意。在

世界各国尚未充分认知恐怖袭击的危害之前,贵市人民 已在持续残暴的空袭中展现出非凡的坚毅与勇气。这光 辉的篇章昭示:任何暴力恐怖都无法摧毁追求自由的人 民的意志。贵市对自由事业的忠诚奉献,必将永世激励 后人。

今天,我们特别感恩80多年前美国人民对中国的支 持。那些捐赠的药品、飞越喜马拉雅的物资、牺牲在中国 战场的年轻生命,中国人民从未忘记。

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副总领事李志强在致辞中说, 作为首部记录中国抗战后方的彩色纪录片,《苦干》承载 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和深切的人文关怀。这部影片的高质量 修复,不仅是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实践,更是中美通过文 化合作增进相互理解、促进文明互鉴的生动例证。

美国亚洲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席、中美电影节中美电视 节主席苏彦韬在致辞中表示,电影《苦干》这部被遗忘的 奥斯卡传奇来自世界历史上一个黑暗时期。这部二战史诗 体现了生命的逝去,这是一部不朽的电影作品,它首次上 映时就启迪了美国,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可以说它是一部 成功的跨越文化的电影。此次电影《苦干》的修复版回到 奥斯卡博物馆重映,将这段珍贵的历史影像带回了我们的 时代,让当今的观众们都能相信光影的力量可以把爱与和 平带回我们的文明社会中。

高清修复 让《若干》归来

中国非常珍视这段镌刻着共同记忆的珍贵历史影像, 这些年以极大的热忱开展《苦干》史料收集和修复工作, 重庆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西部国际传播中心联合中国大 后方抗战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等机构,共 同开展此项工作。团队从不同渠道收集到了三个《苦干》 片段,进行了原样拼接和恢复,按照“修旧如旧”的原

则,采用人工修复+AI智能修复相结合,AI降噪、智能插 帧技术、音质提升等,最大程度地恢复这部珍贵史料的原 貌。

放映仪式前,重庆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将《苦 干》修复资料捐赠给了奥斯卡电影博物馆,将作为珍贵史 料永久收藏。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执行副总裁马特·塞弗森在 致辞表示感谢,他说,能否保存这段不可思议的历史,有 赖于捐赠者的慷慨解囊,他们相信这样的电影值得被保 护、研究和观看。正因为如此,我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 向重庆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西部国际传播中心表示衷心 的感谢,感谢你们慷慨捐赠,这一资料将永久保存在学院 电影档案馆中。我们由衷地感谢你们将这段历史托付给我 们。

《苦干》唤起中美共同记忆,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影片放映结束后,全场观众报以热烈掌声,向这部传 奇电影致敬。

《苦干》摄影师斯科特的儿子马克先生难掩激动之 情,数度落泪,他说:影片让他回忆起儿时父亲给他放映 《苦干》时的情形,父亲当年冒着生命危险拍摄重庆大轰

炸,拍摄普通中国人的不屈抗战,他为父亲感到骄傲。对 于影片的修复,马克连呼“太棒了“!他说,今天在巨幕 上欣赏《若干》,我从没见过如此恢弘的呈现!太让人震 惊了!以前也有团队曾经尝试过修复《苦干》,但他们最 终放弃了。而中国人完成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如今这部作 品会永世留存,非常感激中国团队的努力!

观众伊丽莎白说,这是一个惊人的修复,我们非常感 谢你们,真的难以置信。

观众安德鲁表示:在数字时代重映这部八十年前的胶 片纪录片,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高清修复技术让当代观 众得以清晰看到重庆大轰炸的真实场景,这种视觉冲击远 比文字档案更为直观有力。当银幕上重庆市民在废墟中重 建家园时,观众看到的不仅是抗战精神,更是一种跨越时 空的人类韧性。

东洛杉矶学院刘荣文教授在观影后说:在中国人民抗 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之际,这部修复 影片是为这个胜利献出了一份礼物。能够修复到这样好的 程度,难能可贵。创作团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 热情、有情怀、有才智,才能让我们观众有机会欣赏到这 样一部震撼人心的片子。

美国电影导演、奥斯卡得主李察·安德森曾经到重庆 旅游观光,今天看到80多年前经历了大轰炸的重庆,让他 分外震惊,他说,看到影片中重庆这座城市被轰炸得支离 破碎,真的令人震惊,尤其是当时这座城市每天都在经历 这样惨无人道的轰炸,但是你再看看重庆的现代城市面貌 和发展,这样的变化令人惊叹。

前洛杉矶郡郡长迈克·安东诺维奇及夫人中美电影节 共同主席胡慧玲、美国南加州华人社团联合会荣誉主席张 素久等嘉宾也出席了活动,并对修复版《苦干》给与了高 度的肯定。

主持人 张军律师

《苦干》修复团队、原创家族后人、好莱坞电影行业代表人士、专家学者、社区侨领等出席了活动

“重

魔幻山城邂逅天使之城: 感知重庆惊艳亮相洛杉矶

庆真的太美了,可以媲美曼哈顿!”“一万多架无人机装扮的重庆夜

空太炫酷了!”在洛杉矶“感知重庆”重庆城市形象推介会活动现 场,美国观众们听完重庆的介绍后,难掩惊叹之情,表示将把重庆列为他们的旅游目 的地。

当地时间6月24日,“感知重庆”重庆城市形象推介 会活动在洛杉矶举行。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副总领事李志 强,重庆市对外交流协会会长管洪,美国亚洲文化艺术基 金会主席、中美电影节、中美电视节主席苏彦韬出席了推 介会并致辞。此外,来自当地的政府、机构、商会、企业 以及媒体代表齐聚一堂,现场反响强烈。

STAND展现重庆独有魅力

活动现场,重庆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管洪以 STAND五个英文字母向现场嘉宾推介重庆。他表示:“ 重庆山环水绕、江峡相拥,有雄阔的长江三峡、壮美的武 陵风光,是世界温泉之都、中国桥都,被誉为8K魔幻城 市。重庆高低错落,高楼林立,是一座站立着的城市。”

他介绍说,“S”代表Specialness“魅力之城”。

和洛杉矶一样,重庆也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中国中西部

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中心 城市,也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和世界超大城市。“T”代表 Trade friendly,也就是“贸易开放之城”。如今,重庆 已经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全面开放格局, 正在全力建设内陆开放综合枢纽。重庆与全球224个国家 本刊记者

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322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重庆发 展。重庆坐拥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 三大交通优势,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连接 点上。“A”代表Advanced industries,也就是“先进 制造之城”。重庆因产业而兴,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 类。2024年,重庆汽车产量达到254万辆,智能网联新 能源汽车产量达到95.32万辆,成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之都。“N”代表Nature,也就是“绿色生态之城”。重 庆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尤其是每年有超过30种、数十万只猛禽从重庆上空飞 跃通过,成为猛禽迁徙的“咽喉要道”,因此重庆也是全 球知名的“鹰飞之城”。“D”即为Digit and Dream, 也就是数字梦幻之城。重庆正加快推进数字重庆建设,以 数字赋能、数字孪生、数字治理,激发经济增长新动力, 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同时,在重庆既能 吃火锅,也能吞轻轨,城市背篓与公文包和谐共处,历史 和现代巧妙融合,生产和生活混然天成。

魅力重庆在洛杉矶被种草

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副总领事李志强从重庆深厚的文 化底蕴和丰富的文旅资源,谈到现代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他说重庆是一座非常有魅力的城市。同时他介绍去年于洛 杉矶举办的“长安灯会”活动中,重庆就已经有过一次精 彩的亮相。他表示通过此次推介活动,大家可以更加深入 地了解重庆、感知重庆。他也邀请更多美国民众开启中国 之旅,亲身感受重庆魅力、中国魅力。

美国亚洲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席、中美电影节主席苏彦 韬表示欢迎重庆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管洪会长率团来访, 通过“感知重庆“城市形象推介会,领略了重庆市不仅是 千年巴渝文化的传承,更是新时代中国内陆创新发展的先 锋。

美方民选官员圣盖博市市议员丁言愉、圣盖博市议员

郝乔治、约巴林达市市长Janice Lim、加州众议员方树 强的代表Jayson Hugh、加州参议员Suan Rubio的代表 Jasmine Cheng欢迎重庆代表团一行

美国南加州华人社团联合会荣誉主席张素久、美国南 加州华人社团联合会荣誉会长鹿强、美国南加州华人华侨 联合总会会长蔡成华、明尼苏达州华人华侨社团联合会会 长颜炳文、美国南加州华人社团联合会监事长赵林、美国 南加州华人联合总会监事长庞飞、上海市商委驻美首席代 表邵臻宇、美国华人妇女联合会会长张娴祝福推介会圆满 成功

美国华人社团大联盟理事长张铁流、美国华人社团大

联盟理事长黄有莉、美国重庆总商会会长陶维晟、美国飞 虎队传播协会主席虞清、美国福建商会会长杨丽桢、美华 联经贸委员会副主任刘颖、美国南加华人经贸文化协会会 长黄冬平祝福推介会圆满成功

在活动现场,美国民选官员及代表、美国华人华侨代 表纷纷登台期待中美友谊更加深厚,也为重庆送上祝福。

他们纷纷表示,听完重庆的介绍,被重庆美景美食人文所 吸引,想亲自飞到重庆去体验。重庆女婿圣盖博市议员赫 乔治现场变身“重庆城市推荐官”,他说作为超大城市重 庆甚至比纽约还大,从重庆轻轨穿楼、到错落有致依山而 建的立体城市景观、再到厚重的文化历史,他如数家珍地 向嘉宾介绍他印象中的重庆。

美国青年电影人Michael Caprarella 在听完重庆城 市推介后表示,重庆是一座独一无二的城市,尤其是炫酷 的摩天大楼,让纽约也显得逊色。他期待未来能去重庆探 索重庆的城市风光、人文美食。

陆海财经美国联络站挂牌仪式

在“感知重庆”推介会上,一场标志着重庆与美国在 经济、文化领域深化合作的盛会——陆海财经美国联络站 挂牌仪式成功举行。西部国际传播中心与美国鹰龙传媒公

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为联络站挂牌。双方将在国际媒 体报道、品牌出海等领域开展深度战略合作。

此外,美国飞虎队友好协会会长许绍理向重庆市对外 文化交流协会会长管洪颁发中美友谊雕像捐赠牌;重庆市 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执行秘书长陈谋向东洛杉矶学院世界 语言及文化系终身教授刘荣文赠送《苦干》和重庆系列丛 书,支持东洛杉矶学院“重庆图书角”建设。

现场还展示了重庆城市形象主题图片展,让与会嘉宾 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重庆的独特魅力。

主持人 张军律师

参院加班通宵投票, 特朗普重大税改支出法案破关成功

经过数日的艰苦谈判以争取关键摇摆票后,参议院共和党人于7月1日(周 二)勉强通过了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全面税收和削减开支方案。这项法案 被特朗普称为“宏大而美丽的法案(big, beautiful bill)”。然而,更艰难的战斗 可能还在后头。特朗普和共和党领导层现在必须设法让该法案在意见严重分裂的众议 院获得通过。

众议院于7月2日(周三)返回华盛顿,共和党人认 为,特朗普将不得不严重依赖众议院共和党人的支持。此 前,参议院内部经历了几周的激烈内讧,最终与关键的共 和党摇摆议员陷入僵局。尽管在最后时刻对法案做出了一 些修改,仍未能争取到缅因州参议员苏珊·柯林斯(Susan Collins)、北卡罗来纳州的汤姆·蒂利斯(Thom Tillis)以及肯塔基州的兰德·保罗(Rand Paul)的支 持。最终,副总统J.D. 万斯(JD Vance)被召入参议 院,打破僵局并投下决定性的第51票。

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约翰·图恩(John Thune)和众 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Mike Johnson)一直在全力推 动此案,以便特朗普能在7月4日举行特别签字仪式,取得 其上任以来的首个重大立法胜利。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7 月1日(周二)晚的估算,该法案将耗资3.4万亿美元,内 容包括减税、增加国家安全支出,部分资金则来自对联邦 社会保障网近几十年来最大幅度的削减。

投票前数小时仍风云变幻

经过超过24小时连夜谈判后,参议院共和党人于7月1 日(周二)加速推进法案最终表决。投票过程一度充满变 数,图恩在被问及是否获得足够票数时回应谨慎:“我有 斯堪的纳维亚血统,一向现实主义,我们走着看。”参议 员林赛·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向记者打趣道, 在过去24小时内,他认为这项法案有12次“注定失败” 。“吸血鬼很难杀死,这个法案也是。但确实有几次我以 为它完了。”这位来自南卡州的共和党人告诉CNN,“但 我们不想失败,这最终激励了大家。”

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党内反水,副总统万斯于7月1日 (周二)早上提前抵达国会山,为法案中包括“替代修正 案”的最后变动准备好打破僵局的票。7月1日(周二)早 间,参议院共和党人展开紧张磋商,图恩、万斯和阿拉斯 加州参议员丽莎·穆尔科斯基(Lisa Murkowski)之间 的谈判尤为关键。万斯是最后一位亲自劝说穆尔科斯基的 高级官员,共和党领导层已为她争取多项有利阿拉斯加的 政策条款。穆尔科斯基当天暗示双方已达成协议:“法案 现在在复印机那边了。”她说。

稍早,参议院议事规则官员裁定,为争取穆尔科斯基 而设置的粮食券条款不违反预算规则,但有利阿拉斯加和 夏威夷的联邦医疗补助分摊调整条款则被排除。

为赢关键票数临时做出重大让步

根据CNN获得的草案,共和党领导人对法案中争议条 款做出多项最后时刻的调整。法案最新版本将农村医院基 金扩大一倍至500亿美元,并将分期时间提前至2026年至 2030年。此前仅为250亿,被部分参议员认为远远不够。

医疗行业团体也警告称,削减联邦医疗补助将影响全国人 民的就医机会。

在另一个重要修改中,共和党人取消了对向无证移民 提供医疗的州的处罚措施。原案规定这些州将失去部分联 邦补助比例,现已删除。此外,最新版还移除了对医疗补 助和儿童健康保险计划中“性别确认治疗”的禁令。值得 注意的是,众议院通过版本中不包括农村医院基金,却保 留了无证移民和性别确认治疗这两个争议性条款。共和党 还调整了“医疗服务税”条款,明确该税项适用于州和地 方政府,但将上限从6%下调至3.5%,并对新征税设立暂 停。新泽西州众议员杰夫·范德鲁(Jeff Van Drew)表 示:“这是一项重大调整,对我们州的医院意义巨大。”

但政策专家指出,这项修改虽有语言变化,但本质上 仍对医院不利。乔治城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埃德温·帕

克(Edwin Park)表示:“语言变化只是说明限制适用 于州和地方政府,这并不能真正帮到医院。”

特别照顾阿拉斯加,穆尔科斯基投票仍不满

新版还推迟对食品券错误发放率高的州的惩罚机制。 原案要求错误率达6%的州承担5%至15%的补贴成本,新 版则允许部分州延迟一到两年执行。阿拉斯加不仅获得食 品券工作要求的豁免,还可在高失业率时整体豁免所有工 作要求,另一个条款允许该州在被认定“诚意执行”的前 提下,申请临时豁免。不过,原本有利于阿拉斯加的两项 医疗补助条款因违反预算规则被取消。

尽管投票支持法案,穆尔科斯基向记者坦言她并不满 意,希望众议院将其退回参议院修改。被CNN问及为何支 持,她答:“我们只有两个选择:杀掉它,或让它继续。 我还没完,我知道还有很多事要做。”她形容过去24小时 是“最艰难、最痛苦的立法过程”。

清洁能源税被移除,为风能太阳能产业松绑

最新版法案中,原本新增的针对风能和太阳能项目的 消费税也被撤销。专家指出,该税本可能“致命”,显著 提高清洁能源成本、削弱其在电网中的占比。据CNN消 息,万斯在穆尔科斯基投票前最后与她会面,感谢她“顾 全大局”。

众议院前景未明

目前分裂严重的众议院必须逐字通过参议院版本。但 已有多名共和党人表态反对该法案,包括众议员拉尔夫· 诺曼(Ralph Norman)和安迪·哈里斯(Andy Harris)。众议院共和党领导人对参议院早已私下传话,要求 照搬众议院版本而非重写,但众议院仍于7月2日(周三) 投票,且无意修改内容。多位共和党人士认为,仍有望赶 在本周结束前满足特朗普的时间表。但对于刚从假期回来 的众议员而言,这是极为紧凑的安排。

众议院规则委员会7月1日(周二)已开始审议该法 案。虽然诺曼是委员会成员,且所有民主党也反对,但仍 不足以阻止议案进入全院表决。消息人士称,一些众议 员正在酝酿通过否决“规则投票”来阻止法案进入最终表 决阶段,但是否顶得住特朗普和议长约翰逊的压力尚不明 朗。目前,众议院多位关键议员仍拒绝表态是否支持参议 院版本。预计众议院于7月2日(周三)复会进行表决,约 翰逊认为仍有机会确保票数,但这将需要动员全力拉票, 甚至总统亲自施压。

加州农场工人躲避ICE突袭从屋顶坠亡, 成美移民执法首位死亡者

周在加州一家大麻种植设施发生的混乱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突袭行动 中,一名从温室屋顶坠落的农场工人于7月12日(周六)因伤去世。57岁的 海梅·阿拉尼斯(Jaime Alanis)成为特朗普政府持续进行的移民执法行动中,首 位已知死亡者。他的侄女耶塞尼娅·杜兰(Yesenia Duran)向美联社证实了其死 亡消息。

杜兰在募款网站GoFundMe上表示,她的叔叔是全 家的唯一经济支柱,一直将收入汇回墨西哥的妻子和女 儿。阿拉尼斯在该农场工作已有10年,其家人表示。美

国农场工人联合会(UFW)曾在7月11日(周五)晚些 时候错误地报告阿拉尼斯去世。随后,文图拉县医疗中 心发布了家属授权的声明称,他当时仍处于生命维持状

态。UFW在社交平台X上发表声明称:“这些暴力和残酷 的联邦执法行为正在恐吓美国社区、扰乱美国的食品供应 链、威胁生命并造成家庭分离。”不过,该工会并未代表 此次被突袭农场的工人。

美国国土安全部(DHS)表示,7月10日(周四)在 位于卡马里约(Camarillo)和卡平特里亚(Carpinteria)的Glass House Farms设施执行了刑事搜查令。Glass House是一家合法的大麻种植商,该公司在卡马 里约的农场还种植番茄和黄瓜。据家属、医院及政府消息 人士透露,阿拉尼斯曾致电家人称自己正在躲避、可能在 逃离执法人员,之后他从约30英尺高的屋顶坠落并折断颈 椎。

国土安全部在声明中称,执法人员在现场逮捕了约 200名涉嫌非法居留者,并识别出至少10名移民儿童。

该机构表示,阿拉尼斯不在被逮捕者之列。“这名男子 并未在边境保护局(CBP)或移民局(ICE)的拘押 中,”DHS公共事务助理部长特里西亚·麦克劳克林 (Tricia McLaughlin)在声明中表示,“尽管他并未被 执法人员追捕,但他却爬上温室屋顶并从30英尺高处坠

落。CBP随后立即呼叫了医疗直升机以尽快为他提供救 治。”

DHS称,在此次事件中,有四名美国公民因涉嫌“袭 击或抗拒执法人员”被捕,当局还悬赏5万美元,征集有 关一名涉嫌向联邦特工开枪的嫌疑人的线索。突袭期间, 大批民众聚集在卡马里约的设施外,试图获取亲人的消息 并抗议移民执法。执法人员身穿军用风格头盔和制服与示 威者对峙,最终在人群中飘散的刺激性绿白色烟雾中,抗 议人群逐渐散去。

Glass House在声明中表示,移民执法人员持有合法 搜查令。公司称其员工被拘留,公司正协助他们获得法律 代表。“Glass House从未有意违反相关雇佣规定,也不 曾、从未雇佣未成年人,”声明称。该公司由格雷厄姆· 法拉尔(Graham Farrar)与凯尔·卡赞(Kyle Kazan)共同创办。根据竞选财务记录,法拉尔曾向加州民 主党人捐款,包括民主党籍加州州长加文·纽森(Gavin Newsom)——他是时任共和党总统特朗普的直言批评 者。卡赞则曾向民主党与共和党均有捐款。

美 国 6 月就业超预期回暖, 失业率降 至 4.1% ,却暗藏结构性危机

管经济前景存在不确定性以及特朗普总统的关税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美国 就业市场仍在持续推进。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LS)7月3日(周四)发 布的数据,美国6月新增就业岗位为14.7万个,高于市场预期的11.75万个,失业率 从4.2%降至4.1%。上月的就业增幅略高于5月份的数据(修正后为14.4万个,增加 了5000个岗位)。

同时,4月的数据也上调了1.1万个岗位,使得当月净 增就业达到15.8万个。考虑修正后的数据,过去三个月的 平均新增就业岗位为15万个。尽管就业市场仍保持相对稳 定的月度增长,7月3日(周四)的报告也暴露出一些令人 担忧的迹象,显示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政策正对部分领域造 成压力。

不那么令人鼓舞的细节浮现

显著的一点是,就业增长并不广泛,主要集中在少数 几个行业。6月的就业增长主要集中在医疗保健(+5.86 万个)、休闲与酒店业(+2万个)以及州和地方政府

(+8万个)。如果剔除公共部门的增长(其中联邦政府减 少7000个岗位),美国私营企业6月仅新增了7.4万个岗 位,为2024年10月以来的最小增幅。

Pantheon Macroeconomics的首席美国经济学家 塞缪尔·汤布斯(Samuel Tombs)在7月3日(周四) 给投资者的报告中写道:“关税增加、货币政策收紧以及 对贸易战进一步升级的担忧正严重抑制劳动力需求。除医 疗和教育外,私营部门仅新增2.3万个岗位,远低于过去 12个月的平均5万个岗位。从本质上看,这是一份疲软的 报告。”汤布斯还指出,劳工统计局为平滑季节性波动而 进行的数学调整,可能让整体数据看起来更乐观。例如,

教育行业通常在夏季裁员,但今年裁员幅度不大,在季节性调整下被视为“增长”。

此外,劳动参与率出现下降,而非裔美国人的失业率却飙升0.8个百分点至6.8%, 为2022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就业报告中所引用的家庭调查数据波动性较大,但历史上 非裔失业率上升常常预示经济将走弱。Glassdoor的首席经济学家丹尼尔·赵(Daniel Zhao)在接受CNN采访时表示:“人们认为,当经济放缓时,黑人劳工受到冲击更快,可 能是因为他们的工作稳定性较差。但这种影响的时间通常很短,并且很依赖于受冲击的行 业。”总体而言,工人薪资增幅也不及预期。平均时薪上涨8美分(0.2%)至36.30美元, 年增幅从3.9%降至3.7%。经济学家指出,失业率下降至4.1%的部分原因可能是劳动人口 总量在下降。RSM US首席经济学家乔·布鲁苏埃拉斯(Joe Brusuelas)指出:“紧缩 的移民政策可能已经开始边际上影响劳动力规模,从而在经济放缓时对失业率的上升形成上 限。”

7月3日(周四)美股上涨:道琼斯指数上涨365点(约0.8%),标准普尔500指数 涨0.8%,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涨0.9%。特朗普出台了一系列可能影响经济的政 策,尤其是关税政策,其规模与范围的不确定性加剧了用工谨慎。在过去几个月中,就业市 场维持低流动状态:招聘活动接近十年新低,工人对跳槽信心不足,但企业也在尽可能保留 现有员工。根据包括每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金数据在内的多项指标,目前裁员活动仍较平 稳。

劳工部的另一份报告显示,截至6月28日当周,首次申领失业金人数为23.3万人,低 于前一周的23.7万人。尽管首次申领人数没有持续增加,但失业者再就业似乎变得更加困 难。“续领失业金”人数接近三年半以来的高点。截至6月21日当周,续领人数为196.4万 人,与前一周持平。7月3日(周四)的就业报告也呈现类似趋势:失业者平均失业时间接 近半年,失业超过27周的长期失业者比例上升至23.3%,逼近三年高点。

美联储或仍将观望

在高度不确定的时期,经济数据对判断是否可能出现衰退尤为关键。尤其对于依赖数据 决策的美联储而言,今年原本计划降息以缓解高利率压力,但担心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通 胀、抬高企业与消费者成本,因此迟迟未行动。赵表示:“这份报告中没有任何内容会迫使 美联储提前降息。从总体数据看还是健康的。”

不过,随着劳动力人口增长显著放缓,如何解读失业率等数据也存在疑问,尤其是移民 减少可能正在影响劳动力供给。最终,核心问题可能在于“就业维持平衡点”——即需新增 多少就业岗位才能与人口增长和劳动力供给增长保持同步。疫情前,这一平衡点大约是每月 7万到10万个岗位。但近年由于移民增多,一度曾升至20万个以上。

德意志银行的经济学家上周发布报告指出,考虑到人口结构老龄化以及去年中期开始的 移民放缓,目前这一平衡点更接近每月10万个岗位。如果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导致外国出生 人口实际减少,这一数字甚至可能降至每月5万个。赵表示:“如果就业平衡点在下降,那 么新增14.7万个岗位实际上可能是通胀推动因素。而如果失业率维持低位或继续下降,而通 胀又因关税影响而持续高企,美联储可能被迫将利率维持在高位更长时间。”

裁员仍保持低位

美国儿童死亡率远超发达国家! 专家警 告:

我们的孩子正生活 在“有毒环境 ”中

项最新研究显示,过去几十年间,美国儿童的健康状况大幅恶化,严重程度 令人担忧:美国儿童的死亡率远高于其他同类高收入国家。

这项于7月7日(周一)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 (JAMA)上的研究指出,大多数健康问题其实是可以预 防的。研究合著者、费城儿童医院儿科教授、临床研究中 心主任克里斯·福雷斯特(Dr. Chris Forrest)表示:“ 这并不是美国儿童有某种独特的基因缺陷,也不是美国 内部的社会经济差异造成的。这些结果适用于整个儿童群 体。”“我认为,我们都应该对此感到震惊,”福雷斯特 说,“美国的孩子们真的在受苦。”

研究发现,从2007年到2022年,美国1至19岁儿童 的死亡概率是其他高收入国家儿童的1.8倍。在枪支暴力 和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方面差距尤为显著:美国儿童死于 枪支暴力的风险是其他国家的15倍,死于车祸的风险是2 倍以上。福雷斯特指出,美国儿童患慢性疾病的比例也在 上升,这是一个较新的现象。他回忆道,在1990年代初刚 开始从医时,很少见到患有慢性疾病的儿童,而如今,几 乎一半的儿童正在接受慢性健康问题的治疗。

研究团队分析了来自五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健康调查 和十个儿科健康系统的电子病历数据,发现到2023年, 一个儿童患有慢性疾病的可能性比2011年增加了15%到 20%。在所研究的疾病中,哮喘是唯一发病率有所下降 的慢性疾病。但其他问题却全面上升:包括抑郁、焦虑、 孤独感等心理健康问题,以及自闭症、行为障碍、发育迟 缓、语言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等。生理问 题也显著增加,比如肥胖、活动受限、睡眠障碍、女孩提 前来月经等。女孩12岁前来月经,不仅可能立即增加患2 型糖尿病的风险,长期来看也可能增加心脏病和高血压的 风险。

联邦政府“让美国重新健康委员会”(Make America Healthy Again Commission)最近的一份报告也关

注了这一问题,称慢性病导致当代儿童成为“美国历史上 最病弱的一代”。报告指出,超加工食品、环境中的化学 物质、科技产品泛滥、过度使用药物是主要元凶。尽管新 研究并未具体指出哪些因素直接导致慢性病上升,但福雷 斯特认为,不应只将责任归结为MAHA报告列举的因素。 他表示,美国整体的育儿环境需要深刻反思和改革。

“我们把孩子养在一个有毒的环境中,这不仅仅是化 学物质的问题,也不仅仅是食物和iPhone的问题,而是 一个更广泛、更深层次的问题,”他说。“这就是我们所 说的‘发展生态系统’,而要改变它非常困难。对那些 希望听到一句话解决问题的人来说,这种答案可能很难 接受。问题涉及他们生活的地方、上学的地方、玩耍的地 方、家庭的住址、所在的社区……这不仅影响某一群体, 而是整个国家都在面临危机。”

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儿童的死亡率与其他高收入国 家相当。但自70年代起开始落后。目前,美国每天约有 54例儿童死亡是“多余的”——也就是说,如果和18个其 他富裕国家一样,美国可以每天少死54个孩子。“这意味 着,同样的孩子如果出生在德国或丹麦,而不是美国,他 们活下来的可能性要大得多。我们怎么能允许这种事情发 生?”福雷斯特质问道。

该研究同期还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由弗吉尼亚州和 华盛顿州的儿科医生撰写,警告美国儿童的健康可能会继 续恶化,尤其是在政治风向错误转变的当下。“尽管‘让 美国重新健康’运动关注了慢性疾病和超加工食品等重要 根源,但该政府也在推动一些对儿童健康有害的政策,”

他们指出,包括对卫生与公共服务部的大规模预算削减( 如取消伤害预防、婴儿安全睡眠项目的资金)、削减医疗 补助、减少心理健康经费以及助长家长对疫苗的犹豫等新 措施。研究还发现,从2007年到2022年,美国婴儿的死

亡率比其他18个高收入国家的婴儿高1.78倍。其中差距最 大的死因是早产和婴儿猝死综合征(包括床上窒息和不明 原因死亡)。

但问题不仅限于儿童。福雷斯特表示:“孩子们在生 命的起点就没有得到良好的照顾,因为在美国,很多女性 也面临困境。”美国目前存在大量“产科荒漠”——即孕 妇难以获得产科医生或医院服务。据三月的统计,全美约 35%的郡为产科荒漠,而随着越来越多州通过更严格的堕 胎法律,这一比例可能会继续上升,许多医生正在转向法 律环境宽松的州执业。2020至2022年间,居住在这类地 区的孕妇中,早产人数超过1万例。

来自洛杉矶儿童医院的儿科医生、美国儿科学会前主 席科琳·克拉夫特(Dr. Colleen Kraft)并未参与该研 究,但表示这些发现完全符合她的临床观察。“这些结果 我一点都不惊讶,”她说。在过去的35年里,她明显感受 到患者的变化:早年主要是治疗传染病,而如今则更多是 处理可以通过社区干预预防的慢性病。她举例说,学校可 以限制学生使用手机,鼓励他们更多面对面交流,从而减 轻孤独、焦虑与抑郁问题;家庭可以制定“媒体计划”, 将所有电子设备集中放置在客厅而非卧室,让孩子获得更 好的睡眠;父母也应鼓励孩子多到户外活动、自由玩耍、 发展想象力。“有些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常识,”克拉夫特 说。

福雷斯特认为,要想真正改善美国儿童的健康状况, 国家必须进行系统性改革。例如,其他国家的托儿工作者 是专业人员,拥有合理薪资;父母在孩子出生后也能获 得更充足的育儿假期。“我们是时候重新思考如何对待孩 子、如何支持家庭了,”福雷斯特说。“美国的孩子就像 煤矿中的金丝雀。当他们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说明国家 的根基也正在崩塌。”

数百万医保记录被用于驱逐移民,

2

国加利福尼亚州总检察长罗布·邦塔(Rob Bonta)7月2日(周二)表 示,特朗普政府在上月将数百万医保登记者的私人数据交给驱逐出境官员的 做法,违反了联邦隐私法。他称,自己已联合其他19个州的总检察长就此提起诉讼。

据美联社上月首次报道,卫生部长小罗伯特·F·肯 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的顾问团队曾下令, 将包括加州、伊利诺伊州、华盛顿州及华盛顿特区居民的 私人健康数据交给国土安全部。这些州允许非美国公民仅 使用本州纳税人资金参加州内医疗补助(Medicaid)计 划。这些数据包括地址、姓名、社会安全号码、移民身份 和医保申报记录,属高度敏感信息,却被交给了正在全国 范围加紧驱逐行动的移民执法官员。专家指出,这些信息 可能被用于帮助国土安全部在大规模驱逐行动中锁定移民 位置。

邦塔表示,特朗普政府此举违反了联邦健康隐私保护 法律,包括《健康保险携带与责任法案》(HIPAA)。“ 这违反了七十年来联邦法律政策和惯例——这些政策明确 规定,个人医疗数据具有保密性,仅能在有益于公众健康 或医疗补助项目的极少数情况下共享。”邦塔在新闻发布 会上说。

特朗普政府一直致力于为移民驱逐官员提供更多相关 数据。例如,今年5月,一名联邦法官拒绝阻止国税局将 移民纳税记录共享给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以协助

其定位和拘留无合法身份居住在美国的人士。此次强化对 移民医保登记者数据的获取行动,似乎始于5月。当时, 联邦医保与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宣布将审查部分 州的医保名单,以确保没有使用联邦资金为“移民身份不 合格”人士提供医保。

根据美联社获得的6月6日内部备忘录,作为审查的一 部分,CMS要求加州、华盛顿州和伊利诺伊州提供其州 内非美国公民登记医保的详细资料。该备忘录由CMS副 主任萨拉·维托洛(Sara Vitolo)签署,并在她监督下 由多位CMS官员撰写。

根据知情人士透露,CMS官员曾试图阻止将数据交 给国土安全部,认为此举违反联邦法律,包括《社会保障 法》和1974年的《隐私法》。但备忘录中的法律论据未能 说服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内的特朗普任命官员。该

备忘录发出仅四天后,即6月10日,HHS官员通过电邮指 示“必须在东部时间今天下午5:30前将数据移交给国土安 全部”,据美联社获得的邮件显示。

HHS发言人安德鲁·尼克松(Andrew Nixon)在 声明中表示,该机构正在“积极打击可能滥用联邦医保资 金的州”。但他并未说明国土安全部在这一行动中的具体 角色。尼克松同时为数据共享的合法性辩护。他在声明中 说:“HHS的行为完全在其法律权限范围内,并完全遵守 所有相关法律,目的是确保医保福利仅发放给依法享有资 格的人。”

目前,已有数十名民主党国会议员——包括众议院和 参议院成员——向相关机构致函,要求立即停止数据共 享,并要求国土安全部销毁已获得的所有信息。

特朗普“取消出生公民权” 遭全国性封杀,

法官:剥夺国籍是不可逆伤害! 7

月10日(周四),一位联邦法官裁定,将对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寻求终止出生 公民权的行政命令,颁布一项新的全国性禁令。这一裁决由新罕布什尔州的美 国地方法官约瑟夫·拉普兰特(Joseph Laplante)作出,意义重大。因为就在上 个月,美国最高法院才限制了地方法院发布全国性禁令的权力,但同时保留了原告通 过集体诉讼寻求更广泛禁令的可能,而这正是此次案件采取的路径。

拉普兰特在庭上做出裁决,批准了移民权益律师提出 的请求,确认成立一个全国性集体诉讼群体,成员为“那 些被剥夺美国公民身份的人”,并发布初步禁令,无限 期阻止该行政令对2月20日之后出生的婴儿生效。“这个 初步禁令在法院看来根本没有争议的余地,”拉普兰特 在听证会上表示,“剥夺美国公民身份、突然改变长期以 来的政策……这将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拉普兰特补充 说:“美国公民身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特权。”

拉普兰特是前总统小布什任命的法官。他表示将暂停 禁令几天,给予特朗普政府上诉的时间。在其他法院因最 高法院的最新裁定而重新审视此前裁决之际,拉普兰特的 裁定可能成为抵御特朗普该项政策的重要防线。早在今年 2月,拉普兰特就曾裁定,禁止该行政令对几个受影响的 非营利组织成员生效。“我原本是那个不愿意发布全国性

禁令的法官。但集体诉讼不同,”他在7月10日(周四) 听证会上说,“最高法院也暗示集体诉讼是一种更好的方 式。”

在他早前的裁决中,拉普兰特指出,特朗普的命令“ 违反了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的文字内容,以及一个存在 已久且从未被推翻的司法先例。”其他多位联邦法官也做 出类似裁决,认为特朗普的行政命令违宪,但这些裁定均 为全国性禁令,促使政府发起多轮上诉,最终上诉到最高 法院。

集体诉讼群体包括受特朗普命令影响的儿童

本次听证会重点讨论了移民权益律师提出的集体诉讼 申请,希望该群体包括“所有现有和未来会受到该行政命

令影响的儿童”及其父母。不过拉普兰特最终的裁决未将 父母纳入其中。法官对司法部的部分观点表示认可,认为 将父母纳入集体可能会违反联邦集体诉讼规则,因为这些 成年人各自的移民状况差异较大。

司法部律师埃里克·汉密尔顿(Eric Hamilton)曾 请求法院允许开展取证,以便收集更多关于成年原告的信 息,但鉴于案件的紧急性质,拉普兰特认为无法进行冗 长的调查程序。“你说得对,正常情况我们会先进行取证 后再批准集体诉讼,”拉普兰特表示,“但现在没时间 了。”因此他决定将集体诉讼的范围缩小,以加快案件推 进。“我认为这些集体代表所面临的问题,与新生儿是不 同的,”他说。

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发起的本案中,提议的 集体代表包括一位来自洪都拉斯的寻求庇护者“芭芭拉” ,她目前居住在新罕布什尔州,预计10月分娩;另一位 是巴西男子“马克”,他正在申请合法永久居留资格,其 妻子身份非法,于今年3月产子。ACLU律师在文件中写 道:“如果该行政令得以维持,这些儿童将面临诸多生活 障碍,包括社会歧视、潜在无国籍身份、失去投票权、联 邦陪审员资格、竞选许多公职的资格、无法获得某些联 邦职位或福利项目,以及可能被逮捕、拘留甚至驱逐出 境——而这些国家他们可能从未去过。”

行政令背景与最高法院最新立场

特朗普于今年1月20日签署题为《保护美国公民身份 的意义与价值》的行政命令,宣布联邦政府将不再向在 美出生、父母为非法移民或临时合法停留者的儿童发放公 民身份证明文件。根据6月27日最高法院的裁决,联邦政 府在30天内不得执行该行政令,但可以开始制定实施细 则。在其他对该命令的挑战中,全国各地的下级法院已要

求各方提交书面意见,说明最高法院的新裁决如何影响现 有的全国性禁令。未来几天和几周内,预计将有更多听证 会举行。但该过程需要时间,目前尚不清楚其他法院是否 会在特朗普被允许执行政策前主动收窄其禁令范围。“感 觉我们这里是唯一还在加速推进的法院,”拉普兰特在听 证会上半开玩笑地说。ACLU律师科迪·沃夫西(Cody Wofsy)在声明中称,法官的裁定是“一项重大胜利,有 助于按照宪法本意保护所有在美国出生儿童的公民身份” 。

最高法院的立场与未来走向

拉普兰特的裁定与最高法院上月的一项重要裁决保持 一致。后者虽然限制了地方法院发布全国性禁令的能力, 但明确表示集体诉讼仍是阻止此类行政命令的合法途径。 保守派大法官艾米·康尼·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在多数意见中指出,移民权益团体现在采取的集体 诉讼方式具有诸多优势。另一位保守派大法官布雷特·卡 瓦诺(Brett Kavanaugh)则特别强调,最高法院仍有责 任在紧急情况下处理这类行政行动的禁令。“今天有关地 区法院禁令的裁决,不会影响本院处理重大联邦法律和行 政令紧急申请的核心责任,”卡瓦诺写道,“处理这些申 请是本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甚至设想,地区法院 可能通过集体诉讼中的初步禁令,达到“全国性禁令的实 质效果”。

不过,保守派大法官塞缪尔·阿利托(Samuel Alito)和克拉伦斯·托马斯(Clarence Thomas)警告 称,若法院对集体认证要求执行不严,可能“开出一个规 避最高法院裁定的重要漏洞”。他们表示,联邦法院“应 当对滥用集体诉讼工具保持警惕”。拉普兰特的裁决是否 属于“滥用”,还是正是最高法院设想中的“合法路径” ,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被再次提交至最高法院审理。

特朗普承 诺 20 0 份贸易协议 仅兑 现3 份 ,欧盟谈判成关键突破口

年4月底,当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完成任期的前100天时,他曾夸下海口, 宣称已与200个国家达成贸易协议。然而,两个多月过去后,特朗普仅宣布 与中国、英国和越南达成了三项协议。

7月9日(周三)原本是特朗普设定的最后期限,要求 所有国家要么达成协议、要么面临更高的“对等”关税。

特朗普后来公开承认,由于他决定将这一天定为“解放 日”(Liberation Day)并推迟征税,使得几乎无法与全 球所有国家在如此短时间内完成谈判。据CNN消息人士透 露,特朗普原本期望在截止日前完成更多协议,但近几周 他已认识到谈判无法快速推进。这也是他最近频频放出信 号称将发出提高关税的函件,以在谈判进行期间先“取得 成果”。因此,特朗普同意将最后期限延后至8月1日,以 便让一些已接近协议的国家——特别是欧盟,有更多时间 继续谈判。

欧盟谈判取得进展

据三位知情官员透露,美国与欧盟的贸易谈判正接近

达成框架协议,内容包括设定10%的关税,并为后续深入 谈判奠定基础。欧盟谈判的进展是特朗普同意将截止日期 延至8月1日的关键因素之一。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 (Scott Bessent)指出,欧盟的进展以及其他关键谈判 的临近完成,是延长期限的理由。

尽管最终协议仍需特朗普签字,目前双方仍在协商 中。但官员表示,该协议将在本周结束前宣布。欧盟委 员会贸易发言人奥洛夫·吉尔(Olof Gill)在7月9日( 周三)的新闻发布会上证实,欧盟正与美国商务部长霍 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和贸易代表贾米 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积极磋商,预计数日 内达成协议。这标志着特朗普对欧盟一贯“轻视”的态 度发生戏剧性转变。此前数月,美欧之间的谈判陷入僵 局。

但自5月底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威胁对欧盟征收50% 的关税以来,无论是其公开言论还是私下谈判氛围都急剧 转变。这一出人意料的高压手段引发了欧盟的迅速反应, 促使双方急于在“对等关税”生效前取得突破。欧盟官员 正向成员国通报框架协议和谈判流程。虽然成员国立场不 一,但官员表示,该协议被认为是避免8月1日严重关税升 级的最佳也是唯一选择。

尽管欧盟力求获得部分行业关税的豁免,但美方谈判 代表仍坚持强硬立场。目前的焦点是下调特朗普对汽车 (25%)和钢铁(50%)的关税。美方表示可能考虑对 欧盟的关键产品如飞机、酒类和部分农产品降低关税,但 仍需特朗普最终批准。作为交换,欧盟承诺大幅增加美国 能源和国防产品的采购。如果无法达成协议,欧盟已准备 实施反制措施,针对数十亿美元的美国产品征收报复性关 税。这些措施原定于7月14日生效。目前尚不清楚欧盟是 否会因特朗普延长关税期限而相应推迟。

丹麦欧洲事务部长玛丽·比耶尔(Marie Bjerre)7 月9日(周三)在欧洲议会提醒:“如果在规定的最后期 限前无法达成协议,欧盟将准备启动有针对性且相称的反 制措施,以维护其合法利益。”她强调,欧盟的耐心是有 限的。

其他协议仍在谈判中

特朗普对贸易谈判的进展缓慢感到不满。在7月8日( 周二)的一次内阁会议上,他表示自己通过关税威胁“成 功让各国坐上谈判桌”,但目前其他国家提出的方案“不

能接受”。“他们说,‘我们会给你们完全的市场准入, 不征任何关税,但你们也不要对我们征税’,这不是我们 喜欢的协议。”特朗普说,“我们并不强硬,但美国是时 候从那些占我们便宜、背后笑我们傻的国家手中收回利益 了。”

本周,特朗普已向包括日本和韩国在内的国家发出几 封函件,设定25%的新关税。预计其他函件将在7月9日 (周三)公开。但某些国家的谈判仍未取得进展。印度曾 被视为最有可能与美达成框架协议的主要伙伴,但据美方 官员称,印度最近立场转为强硬。此外,印度是金砖国家 成员,特朗普近日对金砖国家威胁征收10%关税,也为谈 判增添不确定性。韩国此前也被认为接近达成协议,但汽 车关税仍是主要争议点。特朗普本周一的函件更让谈判前 景复杂化。日本则逐渐远离达成协议的轨道。首相石破茂 7月8日(周二)表示,尽管双方“认真且真诚地讨论”, 但仍未能达成协议。他对美国加征关税并计划继续提高税 率表示“深切遗憾”。

可能达成的协议国家

据美国官员称,印尼、柬埔寨和泰国过去两周已向美 方提出了实质性提议,希望优先进入协议名单,有望在未 来几天内达成协议。巴西也加强了与美方的接触,上周末 展开双边会谈,希望扩大此前提出的减税范围,尤其是某 些美国产品。但多国谈判团队普遍表示,对美方最终协议 的期望内容仍缺乏明确性。而最严重的障碍,仍是特朗普 已实施或即将实施的汽车、钢铁和制药行业的行业性关 税。

“鳄鱼恶魔岛 ”揭 幕: 特朗普探访争议移民营地再掀波澜

月1日(周二),这位总统视察了名为“短吻鳄恶魔岛”(Alligator Alcatraz)的拘留营。这一富有暗示性的名字指的是一处设在佛州大沼泽地中央、 几乎一夜之间建成的非法移民拘留、处理与遣返营地。

位于迈阿密以西奥乔皮(Ochopee)的一处空军基 地,成为特朗普作秀政治的完美背景。他可以在这里摆 出铁腕强人的姿态,迎合那些厌恶“政治正确”的选民。

对于那些对这场移民清剿行动中暴力象征和残忍暗流感到 不安的民主党人来说,他们则面临被讽刺“对边境太软 弱”的风险。一位以推崇外国独裁者著称的民主国家领导 人,兴奋地参观拘留营,这一幕唤起了历史上令人不安的 回响。但白宫对此并不担忧。相反,他们喜欢这种视觉效 果,还借助夸张的想象,描绘这处荒野营地里满是尖牙利 齿的短吻鳄和带毒蛇类,塑造出一种严酷边疆的漫画式意 象。

这个临时拘留营建在一个以训练飞行为主、拥有 本刊记者

特朗普在白宫告诉记者,他对参观这个设施感到兴 奋,并称这是他与共和党州长德桑蒂斯(Ron DeSantis)“非常努力”合作的结果。德桑蒂斯是他此前在党 内初选中的对手。总统强调,将非法移民安置在被猛兽包 围的沼泽中,是一种“安全策略”。“这不是一门温和的 生意,”他说,“你知道吗,蛇跑得很快,但鳄鱼……, 我们会教他们怎么从鳄鱼手中逃跑,好吗?如果他们逃出 监狱,就得学会逃跑。不要直线跑,要这样跑。”他说着 挥动双手比划路线,“你知道吗?这样逃的成功率能提高 1%。”

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 称:“这里只有一条路能离开——单程飞机。这个营地被 危险野生动物和恶劣地形包围。当你把非法入境的杀人 犯、强奸犯和凶残罪犯关在被鳄鱼包围的拘留所里,我确 实认为这是防止他们越狱的强力威慑。”

11,000英尺跑道的机场旁,很快将容纳5,000名移民组 成帐篷城。这一项目极具争议,移民维权组织与环保人士 纷纷抗议,佛州的原住民社群也担心营地威胁到其神圣土 地。

但特朗普前往“短吻鳄恶魔岛”正是其政府一系列强 硬移民与法律秩序立场的最新视觉操作之一。这类行动常 常带有暴力美学的色彩,有时看上去“摆姿态”比真正“ 强硬执法”更重要,因为据称包括白宫高级顾问斯蒂芬· 米勒在内的部分官员对遣返执行力并不满意。

早些时候,特朗普还曾激动地谈论要把现在的恶魔岛 (Alcatraz)——曾关押臭名昭著罪犯如阿尔·卡彭—— 从博物馆变回围绕激流包围的联邦监狱,这一构想虽不切 实际,却展示了他对文化图像的迷恋。国土安全部长克里 斯蒂·诺姆(Kristi Noem)也频繁制造具有视觉冲击力 的场面。她曾在萨尔瓦多一所臭名昭著的监狱外、站在成 排赤裸上身、身上满是纹身的囚犯前合影。该监狱是美国 遣返非法移民后所送的地方之一。

政府还宣布扩大古巴一处以条件严酷著称的军事基地 移民设施,以协助遣返工作。虽然该设施与关押“反恐 战争”囚犯的另一个不同,但它的名字“关塔那摩湾” (Guantanamo Bay)本身就带有无情和法律边缘的意 味——就如同“短吻鳄恶魔岛”。

“短吻鳄恶魔岛”周边产品火热上线

政府的“作秀强硬”有时像恶趣味笑话,佛州共和党 推出的“短吻鳄恶魔岛”周边产品更是如此。但这背后隐 藏着重要政治目的,正值特朗普推动数十亿美元移民遣返

和边境安全资金的关键法案。莱维特称,此行凸显了全国 建更多拘留设施的必要。

特朗普此举更多是激怒自由派和主流精英,为自己制 造舆论热点,巩固支持者。他通过连环作秀和争议占据舆 论主场,民主党却难以应对这种持续轰炸。

这场秀的阴暗一面

这场涉及数千移民的行动背后隐藏着黑暗与非人化的 现实,让人联想到二战时的日裔集中营。特朗普对独裁者 的钦佩和频频挑战法律底线,加剧了这种担忧。此次营地 访问恰逢他无视加州州长反对,派军队进驻洛杉矶应对抗 议,又在华盛顿举行阅兵庆典,被外界视为极权炫耀。营 地建设者德桑蒂斯称条件人道,并展示了大型空调设施。 但越来越多移民在拘押中死亡,引发医疗保障质疑。ICE 称有最高拘押标准,前代理局长却淡化死亡事件,称“人 都会死”。

谁将被关进“短吻鳄恶魔岛”?

特朗普多次错误称非法越境者大多是罪犯和精神病逃 犯。诺姆称“短吻鳄恶魔岛”用于关押“最恶劣败类”, 并公布部分重罪犯人照片。虽然公众支持驱逐罪犯,但 ICE数据显示,只有不到10%被控重罪,超七成仅涉移民 或轻微违法。

许多移民逃避贫困和暴力,有合理庇护需求,但因边 境涌入过多和法律滞后,案件积压严重。政府确实存在安 全和资源不足问题,但移民议题高度政治化,“短吻鳄恶 魔岛”争议正体现了这一点。

本刊记者 李丽娜

欧盟警告:

若特朗普征30%关税, 美欧贸易关系将被一刀切断 欧

盟警告称,如果华盛顿兑现对从欧盟进口商品征收30%关税的威胁,与 美国的贸易将可能被彻底摧毁。欧盟贸易事务专员马罗斯·谢夫乔维奇 (Maros Sefcovc)在7月14日(周一)于布鲁塞尔出席欧盟部长级会议前表 示:“30%的关税,或者高于30%的任何税率……基本上产生的效果是一样的,实 际上等同于禁止贸易。”

谢夫乔维奇指出,如果这一关税在8月1日生效(这是 特朗普总统在7月12日写给欧盟的信中设定的日期),欧 盟几乎不可能维持当前对美贸易水平。“如果关税维持在 30%以上,我们现有的贸易方式将难以为继,这将在大西 洋两岸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他说,“我肯定会竭尽全 力阻止这种极其负面的局面发生。”

在会议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谢夫乔维奇重申,欧 盟仍希望通过谈判达成协议,他计划于周一晚些时候与美 国方面对话。欧盟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极为重要。根据 欧洲理事会的数据,去年欧盟与美国的双边商品和服务贸 易额高达1.68万亿欧元(约合1.96万亿美元)。两者合计 约占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总量的近30%。

特朗普7月14日(周一)在白宫与北约秘书长马克· 吕特(Mark Rutte)出席活动时表示,美国愿意与欧盟 就贸易问题进行谈判,这是他宣布对欧盟征收30%关税 后首次软化语气。“他们想达成不同类型的协议,而我们 始终愿意对话,”特朗普说,“我们愿意对话,包括与欧 洲。”“事实上,他们会过来,他们想谈谈,”特朗普补 充,但未进一步说明细节。

然而,特朗普此前多次抨击欧盟所谓的不公平贸易行 为,曾在4月表示,这个由27个国家组成的联盟“成立的 目的就是为了占美国便宜”。他还指责欧盟对美国产品征 收高额关税,以及施加“非关税壁垒”,如数字服务税 等。自今年1月重新上任以来,特朗普已提高并威胁要进 一步提高对全球多国的关税,理由是要消除美国的贸易赤 字、恢复本土制造业岗位,并迫使外国在关键争议问题上 让步。

他7月14日(周一)早些时候在其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发文称,美国多年来在贸易和军事方面“被朋 友和敌人联手掠夺”。“美国在贸易(和军事)方面被敲 诈了几十年,不管是朋友还是敌人,”他写道,“这已 经让我们损失了数万亿美元,而且这种状况根本无法再继 续——实际上从来就不该这样!”为了避免或减轻特朗普 关税带来的冲击,欧盟的贸易官员数月来一直与美国方面 磋商。但在5月特朗普威胁要将其所谓的“对等”关税从 20%提高到50%后,欧盟加快了谈判进度。

谢夫乔维奇7月14日(周一)表示,他仍相信欧盟与 美国原本已接近达成协议。“我们这边的感觉是,协议已

经触手可及,”他强调,欧盟正在以“极大的耐心和创造 力”推进谈判。他在记者会上指出,如果欧盟认为努力会 因特朗普一封信而被打破,就不会花三个月时间去起草一 份“原则性贸易协议”,并审查1700项关税条目,涉及农 业到汽车零部件等各个领域。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 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7月14日(周一)表示, 与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贸易谈判“仍在进行中”。“ 我认为总统设定了一个截止日期,是为了让大家在8月初 前能有明确预期,”哈塞特在白宫对记者说。

欧盟7月13日(周日)宣布,将原定于7月14日(周 一)实施、针对价值210亿欧元(约合250亿美元)美国 产品的反制措施推迟至8月初,以争取更多谈判时间。这 些措施是对美国此前对所有钢铁和铝产品征收25%关税 的回应。谢夫乔维奇7月14日(周一)在记者会上透露, 欧盟委员会(欧盟的执行机构)已向成员国提交一项新一 轮反制措施提案,目标是价值720亿欧元(约合840亿美 元)的美国商品。

丹麦外交大臣拉尔斯·勒克·拉斯穆森(Lars Lokke Rasmussen)表示,欧盟希望达成一个公平的协 议,但也应为反制做好准备。“如果你想要和平,就必须 准备战争。我认为我们现在正处于这种状态。”拉斯穆森 在欧盟贸易部长会议前表示,“当然,我们现在还不该实 施反制措施,但必须准备好动用所有工具。”在特朗普周 末发出新关税威胁后的首个交易日,欧洲股市多数下跌。

欧洲斯托克600指数收跌0.06%,不过收盘时跌幅已较早 盘有所收窄。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