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5

Page 1

[永續臺灣.環教紮根] 以國家公園為場域之環境教育教案徵選

教案設計與執行說明書 一、教學概要表 主題名稱 授課年級 教學時間 教學場地 關鍵字 符合能力指標

主要領域別(科 目) 教學內容摘要

「環」抱太魯閣—「藝」起來作伙! 國中 □7 年級 □8 年級 □9 年級 8 節課(360 分鐘) □ 太魯閣 國家公園 □其它 生態藝術、太魯閣國家公園、物種多樣性、吉祥物、文創商品 1-4-2 設計關懷主題、運用適當的媒材與技法,傳達出有感情、經驗與思想 的作品,發展個人獨特的表現。 1-4-3 嘗試運用藝術與科技的結合,並探索不同風格的創作。 2-4-4 思辨藝術與科技的關係,體認環境與資源對藝術的重要性,並提出 建設性的見解。 3-4-1 瞭解各族群的藝術特質,懂得珍惜與尊重地方文化資源。 ˙國中小:□語文□數學□社會□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健康與 體育□綜合活動 1、 教案整體主軸與架構:

二、

教學要點與特色 1


本單元以太魯閣國家公園為場域,結合自然關懷、人文省思、藝術欣賞與創 意設計四個面向,以個人及團隊合作等多種方式完成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吉 祥物設計。由於是視覺藝術課,故設計者希望以多元的藝術面向,帶領學 生認識太魯閣國家公園,並了解國家公園環境之美。故首先以生態藝術角 度切入,引導學生認識藝術與生態結合的可能性,其次以攝影、繪畫及設 計等媒材,讓學生能看見不同角度之太魯閣美景與自然珍寶,也能看見從 古至今自然與藝術主題之關係,進而提醒學生,藝術要與生活結合,更要 回歸大自然的面貌。過程中以生態拼圖方式,讓學生共同完成一幅保育類 動物的圖片,除可讓學生有團隊合作學習機會,也可讓學生對合作完成之 動物產生好奇,進而調查該動物背景資料。而最後以設計吉祥物方式,並 用販售所得的資金作為國家公園生態保育基金,讓學生學習到藝術不僅可 以紀錄與維護生態,亦可結合觀光及經濟等層面,讓藝術的美與價值更能 實踐在生態環境中。 3、 國家公園環境教育理念: (一)認知方面-從國家公園、生態藝術、作者風格中建立環教觀念: 建立孩子對於國家公園正確的認知,如了解國家公園的設立宗旨、特色、功 能與對環境保育的功效等;生態方面除介紹生態藝術外,則重視學生對特 定的保育類動物的資料調查與認識。又因本單元設計之科目為視覺藝術, 故將更著重在對藝術作品及不同媒材表現的認知,如對描繪太魯閣國家公 園景色為主題的畫家的風格認識、作品內涵及不同媒材表現特性等。 (二)技能方面-用藝術表達對環境的關懷與喜愛: 國家公園是台灣的生態寶庫,除了自然美景、珍稀動物及無數的特有種動 植物外,也扮演著生態系平衡與自然保育的指標。而藝術作為一種創作表 現,常藉由自然美景抒情暢懷、讚揚自然之美,以國家公園為題之攝影、繪 畫作品將美景宣揚國際,可說是國家公園最好的行銷手段之一,故本單元 也力求以多元的藝術角度,帶領學生看見藝術家用生態藝術、攝影、繪畫方 式如何表現國家公園美景與自然面貌,更讓學生親手嘗試保育類動物的藝 術設計,讓學生對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保育類動物能從小組繪圖、調查資 料到著手繪製吉祥物、設計文創商品,除了能與環境中的珍貴生命更親近 , 培養對環境保育的情意價值,更有能力以藝術手法表達對環境的關懷與喜 愛,進而落實環境保育觀念。 (三)情意方面-能欣賞自然之美並對環境富有關懷的心: 設計者堅信要教育孩子懂得愛惜大自然及生態環境,首要之務就是在自然 環境中看見美的感動,興起因美而不忍破壞、因美而感到珍稀,進而想要 愛護我們的自然環境的信念。故設計者不斷從藝術的多種面向中,尋找藝 術與國家公園之連結,如從生態藝術中了解國家公園內珍稀動植物、從攝 影中看見大自然原始的美與感動、從繪畫作品中看見畫家對國家公園的情 感等,希望藉由藝術作品欣賞,能直接的看見國家公園的美與價值。教學 技巧方面並用提問、討論、小組合作等方式,激發學生情意層面的思考,藉 著小組討論亦可讓學生了解多元的觀點,教師亦會在每個重要環節進行總 結與價值提醒,呈現對環境保育的思考、關懷與省思。 (四)應用方面-用藝術手法有力推動國家公園環境保育 將學生設計的吉祥物與文創商品結合,以所得回饋自然保育的方式,讓學 生實際以行動關心自然生態,並能給予國家公園環境保護實質的幫助,此 外,亦學習如何將藝術與跨領域(如行銷、經濟、傳播等領域)結合。

2


先備知識與正規課程連結關係: 教學內容與詳細說明

教學準備 時間 (將教學 (分 資源與素 鐘) 材、參考資 料編號, 以利對 照) 引起 (第一節) 預告片 5 分 動機 1.播放一段實地錄製黑熊捕食及其他稀有動物的預告片,並詢問: 鐘 「影片中的那些人在做什麼?你覺得影片中的動物常見嗎?這些 人為什麼要這麼大費周章、大老遠的跑來錄製這些畫面?」並說明 影片中拍攝的動物有些屬於保育類動物。 2.教師引導學生了解保育類動物是珍貴的且不常見的(甚至瀕臨 絕種),而拍攝人員之所以很小心,是希望以最自然的方式不破 壞牠們的生活,進而點出保育類動物的珍貴性。 3.教師說明該影片是她大學教授及七位大學同學到美國西邊的國 家公園及加拿大到阿拉斯加一帶為期一個月實地拍攝的,是一個 生態藝術的營隊,所以畫面非常珍貴。接著點出近年來有許多藝 術家開始從事生態藝術的工作,他們實地拍攝動植物的影片及相 片,並將這些動植物畫成精緻的圖畫。 影片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TQjqAYRrOc&feature=youtube_gdata_player

活動 第一節: 內容 一、生態與藝術的結合:「生態藝術」正流行~ 1.教師先詢問:「同學們有聽過生態藝術嗎?什麼是生態藝術?」, 學習單 並讓學生自由發表生態藝術的定義。 PPT 2.教師講解生態藝術的定義。 (1)定義:「生態藝術」(Eco-art,Ecological Art)–以藝術表現 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的互動關係。 (2)台灣生態藝術緣起:一九八七年,由台灣攝影師劉燕明, 畫家楊恩生所投入的「鳥類繪畫」、 「鳥類攝影」起始的。接著於 一九九四、九五年,生物學家安奎、金恆鑣、汪靜明與攝影師 陳加盛及楊恩生籌組了「台北市生態藝術協會」,才正式揭藷 了「生態藝術」的定義,自此台灣才開始有了這個嶄新的名詞

5 分 鐘 5 分 鐘

資料來源:亞熱帶生態藝術協會網站: http://www.promia-tech.com/ecoart/article_detail.asp?main_id=00003

3.教師介紹幾位著名的生態藝術家及其作品,讓學生了解生態藝 術的呈現方式,並引導學生觀察出生態藝術畫出或拍攝出的動物 的樣貌。 (1)台灣第一代生態藝術家:楊恩生 台灣著名水彩畫家,將生態與藝術結合,身體力行推動生態藝術 教育,並用專長水彩畫出許多動人的生態藝術作品。 活動 內容

《櫻花鉤吻鮭》

《台灣藍鵲》 圖片來源:亞熱帶生態藝術協會 http://www.promia-tech.com/ecoart/artist_detail.asp?caid=1&pcid=1&id=2

(2)海洋生態攝影師 Shawn Heinrichs 與時尚攝影師Kristian Schmidt兩人,為提升全球環保意識而聯 3 手合作的「時尚海底計畫」。 「我們努力將模特兒化為美人魚,創造 人類與這海中最大魚類共處的迷幻影像。」Heinrichs表示,他們 PPT 的目標是要彰顯這些生命的莊嚴,並給全球觀眾美的體驗。

20 分 鐘


二、教學規劃設計(表格不敷使用請自行新增) 三、教學過程記錄與成果(使用照片、圖、文、影音等方式呈現)

說明:學生描繪拼圖畫草稿

說明:學生描繪拼圖畫草稿

說明:學生進行拼圖畫著色

說明:學生拼製拼圖

說明:學生拼製拼圖

說明:學生拼製拼圖

說明:學生完成保育類拼圖 畫

說明:學生完成保育類拼圖 畫

說明:學生完成保育類拼圖畫

四、教學評量(學生回饋) 本單元之回饋單設計,以情意層面之省思與感想為主,設計出主要的三個題目: (1) 你覺得太魯閣國家公園對於台灣的生態保育上,有何重要的貢獻?

4


(2) 這個單元中,讓你覺得最有趣或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哪個段落? (3) 上完這個單元,你對於國家公園的環境保育有何想法或心得?  學生之回饋詳如後附件三(基於學生個人資料保護,故將姓名覆蓋)。 五、教學反思(含:自我教學回饋、後續運用建議、此教學與國家公園環境教育關係) (一)自我教學回饋 設計者第一次以國家公園(或環境教育)為主題設計課程,透過此機會,讓設計者有機會深 思環境教育與視覺藝術科的關聯,並思考如何將環境教育融入視覺藝術中,又不失視覺藝術 教學的本質。設計者規劃之教學對象為八年級學生,八年級學生已具有基礎之藝術技能,同時 已較能理解抽象之情境,也較富有想像力、同理心,故於教學中除希望兼顧視覺藝術科的核 心—鑑賞與創作兩大領域外,亦希望啓發學生對環境關懷的情意層面。於實際教學中,設計者 發現學生對於國家公園都有一定的基礎認知,也能正確說出多種保育類動物名稱,於小組討 論中亦能針對主題、確切回答核心問題;惟發現學生對太魯閣之著名景點(如九曲洞、燕子口、 白楊步道)仍較不熟悉,且對於教學中舉例之畫家缺乏認知,對於藝術作品之鑑賞尚生疏。可 見,學生對於國家公園及環境保育具有不錯的認知,但在藝術的欣賞與情意培養上稍嫌不足, 故設計者日後在教學上除藝術表現之技能訓練外,亦會加強鑑賞、省思、情意培養等層面,希 望讓學生成為能獨立思考、富有觀察力、敏銳度與人文關懷的成熟個體。 (二)後續運用建議 以國家公園為主題之環境教育課程,適合應用在各個科目,亦可結合認知、情意、技能的三個 面向,規劃學習目標。以下為設計者提供之後續運用建議: 1. 以協同教學方式實施: 結合相關科目,用協同教學方式實施,如地理科教導國家公園環境與生態、歷史科教導國家公 園之歷史發展及人文特色、藝文科教導國家公園之作品欣賞及不同媒材創作、童軍課教導野外 求生之技能與野生動物辨識等。 2. 結合學校發展特色: 近年政府及各學校紛紛開始重視環境教育,若能將環境教育規劃為學校之特色發展,如安排 環境教育的體驗課程、校外教學、藝文競賽,以及成立自然研究社、植栽社、登山社等社團,亦 可結合校內綠美化的維護等,將環境教育視為校園的全民運動。除此之外,亦可將環境教育之 學習成果(如視覺藝術作品、作文或詩詞創作等)於期末安排成果發表,將可作為學校發展之 亮點。 3. 以情意啓發為最高目標: 環境教育的學習,將以情意的啓發為最高目標。透過對自然環境的認識、觀察、體會及省思,將 可培養學生對環境敏銳的觀察力與感受力,教學過程中應以不同教學技巧(如問答、討論、欣 賞)培養學生關懷環境的情操,讓學生真切感受到環境的重要,以及維護環境的優點與價值。 5


4. 提供產學合作機會: 本單元計畫以學生設計之吉祥物文創商品,作為國家公園環境保育的基金。教師可適時提供學 生產學合作的機會,或建立館校合作的平台,讓校外資源(如國家公園管理處)得以進入教 學中,亦可讓學生透過跨領域的學習,了解藝術如何與其他產業發生關聯。 (三)與國家公園環境教育關係 本單元從認知、情意及技能三個面向中,試圖拉起視覺藝術與國家公園環境教育之間的橋梁, 如認知方面介紹台灣之國家公園分布及特色、國家公園與生態藝術的關係、國家公園中物種多 樣性等;情意方面連結視覺藝術中以太魯閣國家公園為主題之作品欣賞、畫家認識,及對環境 保育的省思;技能方面透過拼圖畫、吉祥物設計,讓學生得以將對國家公園中保育類動物的關 懷轉為實際行動,並用創作手法表達客觀觀察與主觀情感,最後再與跨領域結合方式,提供 學生成品得以作為國家公園環境保育基金的實際作為,讓學生學習到一完整的環境教育課程, 並能在寓教於樂中學習到對環境的關懷與反省。過程中設計者也不斷提醒(或提供討論機會) 學生,國家公園對於台灣生態保育的重要性,以及環境維護是全民的責任等觀念,希望在教 學中能多與生活連結,並發現自然環境之美妙,而深刻感到環境永續發展的重要。 附件三

6


7


8


9


10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