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4

Page 1

[永續臺灣.環教紮根] 以國家公園為場域之環境教育教案徵選 主題 名稱 教學 時間 主要 領域 別 符合 能力 指標

保護野生動物

授課年級

國小■低年級 □中年級 □高年級

160 分鐘

教學場地

臺中都會公園

關鍵 字 教學 內容 摘要

大肚山、臺中都會公園、紅土、農作物、野生動物、開發、保護棲息地。

教學 資源 與素 材 參考 資料 能力 指標 1-1-1 2-1-1 3-1-2

集利卡、特徵卡、農作物圖片、小白板、森林故事教具、童軍繩、介紹台灣野兔、石虎、梅花鹿、 臺灣獼猴卡、野兔搬家情境、動物拼圖、環境拼圖、環境名稱卡、錄音機。 需 3 名助教協助教學進行。

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社會領域、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生活課程。

1-1-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2-1-1 認識生活週遭的自然環境與人造環境,以及常見的動物、植物、微生物彼此之間互動 關係。 3-1-1 能經由親近生物而懂得愛護與尊重生命,並瞭解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3-1-2 能具有好奇心,體認人類在生態中的角色,以及自然環境與人的相互關係。 4-1-1 能以語言、文字或圖畫等表達自己對自然體驗及環境保護的想法。 5-1-2 能做到簡單的校園環保行動,並落實到家庭生活中。

1. 了解人類對不同的自然環境,運用方式亦不同。 2. 了解人類活動會影響野生動物生活。 3. 了解人類對環境友善的行為能幫助野生動物生存。 本課程以實地參觀農場、及說故事、拼圖、玩遊戲的方式、配合教室的解說、教具、多元化進 行、增進學生學習的興趣。

活動內容與流程 (單元一) 【認識適合種植在大肚山上的農作物】 地點:生態教室及環教農場。 準備活動:預先陳列圖片及實物模型。 先問候,再教師自我介紹。 助教自我介紹。 中都環境介紹。 大肚山人文歷史介紹。 ㄧ.引起動機: 1.拿些小朋友日常看到的蔬菜、水果(實物或模型或圖片)放在桌上如:花

時 間 5 分

教學 媒題 農作 物圖 片、 模型


生、地瓜、甘蔗、紅土、玉米、胡蘿蔔、蘋果、橘子、馬鈴薯、香蕉等。 (詢問學生 各農作物的名稱)。 先以小朋友熟悉的食物來引起他們對植物的概念,如: 麥當勞——薯條——馬鈴薯。 夜市、全家超市──烤地瓜──甘藷。 (由小朋友回答) 小朋友有沒有吃過爆米花?──玉米。 猴子喜歡吃什麼?──香蕉。 小白兔喜歡吃什麼?──胡蘿蔔。 路邊攤──榨甘蔗汁──甘蔗。 2.以互動式的方式,告訴小朋友那些植物生長在地面上,那些植物生長在地 面下,(可在黑板上用教具的方式解釋)。 說明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長在地面上的有--蘋果、橘子、玉米、香蕉。 (小朋友回答) 長在地面下的有──胡蘿蔔、花生、地瓜、馬鈴薯。 以上所舉那些是水果?那些東西是你們喜歡吃的?是否家裡有種過? 這些農作物以根為食的有:胡蘿蔔、地瓜。 莖:甘蔗、馬鈴薯。 葉:白菜、地瓜葉。 花:花椰菜、金針。 果實:蘋果、橘子、香蕉。 種子:玉米、花生。 3.解釋各種植物適合的環境,耐旱、耐風、耐貧瘠、耐寒(有些不怕風、有些怕 風、有些需要很多水分,有些不需要很多水分,有些不需要很多養分)。 就像有些人怕冷、就像有些人怕冷熱一樣。 二.體驗環教農場: 環教農場農作物有:甘蔗、地瓜、玉米、鳳梨、薑、狗尾草、茄子、小黃瓜、辣椒、青 椒、朝天椒、木瓜、蔥、韮菜、九層塔、秋葵、紫蘇、白蘿蔔、小番茄、香蕉、迷迭香、 薄荷香草等。 三.教師提問: 1.這些農作物,那些是以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為食物來使用? 2.這些蔬果農作物可利用部位,那些是長在地上?那些是長在地下? 四.老師總結: 大肚山上因 1.土壤貧瘠(紅土、不肥沃)、土壤薄。 2.乾旱又留不住水分(紅土礫石層)。 3.風大。 所以適合在大肚山上的植物:有花生、地瓜、甘蔗。 每種植物都有其適合的生存環境,這是植物為了生存所發展出適應環境 的機制。有的耐旱、有的耐風、有的耐貧瘠、有的耐寒、耐溼、耐熱、耐陰等。人類 為了生活所需,會種植農作物維持生活,但為了達到收成的目的,人們會運 用智慧、經驗挑選出適合當地環境的農作物來耕種。我們現在所挑選出來的農 作物,就是適合大肚山環境的農作物,耐旱、耐風、耐貧瘠的農作物:花生、 地瓜、甘蔗。 五.評量:從老師的幾個提問及互動中,瞭解及考核學生學習的效果。

5 分

森林 故事 教具

25 分

5 分

環教 農場

字卡


<本單元結束>

(單元二) 【認識原生在大肚山上的野生動物】 2-1-1 ㄧ.引起動機: 15 3-1-1 先以圖卡來認識大肚山上的野生動物,並說明其特徵: 分 3-1-2 *台灣野兔: 1.它的毛和家兔不一樣喔!台灣野兔的毛通常背面為黃褐色,而混有一些先 端黑色之毛,或有不規則之黑色斑紋。台灣特有種。 2.台灣野兔有雙長耳和棕色的大眼,聽力很好;後腳比前腳長,善跳躍,行 動敏捷。 3.野外的兔子們都吃些什麼呢?它是草食性動物,有兩顆大大的門牙。 4.台灣野兔具有良好的跳躍能力,聽力亦甚佳,嗅覺敏銳,很害羞,屬夜行 性動物,常在黃昏或清晨時出來覓食。遇敵害會先安靜躲藏,一旦逼近,則以 瞬間奔跑的方式脫逃。 *石虎(山貓): 1.耳後有白色的斑塊,而身上有很多像錢幣大小的黑色斑塊。 2.石虎眼睛內側有向上延伸的兩條白色線條。 3.夜行性動物,白天棲息在樹洞或岩縫中;肉食性動物,以鼠類動物為食物, 除了老鼠這類小型哺乳動物,其他的小型哺乳動物(例如野兔)、鳥類、兩棲 爬蟲等脊椎動物,甚至昆蟲也都是石虎捕食的對象。 *梅花鹿: 1.特徵:毛色夏季為栗紅色,背部有白斑,冬季則為茶褐色。 2.梅花鹿的主食是樹葉,牠們通常在固定的地方覓食。中午時分,梅花鹿們 常會在樹下靜臥,打個盹兒,或將剛吃過的東西反芻。 3.梅花鹿很愛乾淨,春天換成有白斑的夏毛後,就經常以嘴去修飾它們,不 過秋天換成顏色較深的冬毛後,雄鹿反而喜歡把自己弄得一身是泥,以吸引 雌鹿的注意。梅花鹿生性敏感而機警,若有任何風吹草動,牠們會馬上伸長脖 子,瞪大眼睛,進入警戒狀態。 在台灣曾經消失過,現有的品種是從國外再引進。 *臺灣獼猴: 為臺灣之特有種;前肢較後肢為短,各肢具有五趾。頭圓,臉扁、額裸出,顏 面呈淡紫紅色,或深或淡,其臉頰長有粗雜的長鬚,尾粗壯多毛,全身被厚 而軟之毛,股間有顯著的紅棕色大斑。雌猴體型較雄猴為小,群居於樹上,有 高度之社會組織,由一隻強壯之雄猴領導,定點活動時會派出斥候,擔任警 戒。屬於雜食性,交配季節從十月至次年二月。 二.說明遊戲規則及活動: 1. (拼圖遊戲), 全班分成 4 組,選一位小組長;每人拿一塊紙板條,拼湊成 20 一種動物。看那一組最快完成,要先上台報告。 分 2.每組發表組成的動物是什麼?有何特徵?喜不喜歡它? 3.教師公佈各組答案。 三.老師總結:

介紹 台灣 野兔 圖卡

介紹 台灣 石虎 圖卡

介紹 梅花 鹿卡

介紹 臺灣 獼猴 卡

動物 拼圖 4份


在大肚山上除了以上這些動物,你們還發現那些動物? (松鼠、蛇、鳥、甲蟲、蝴蝶、蛾、蟋蜴、蟬、蜘蛛、蜜蜂、青蛙、蜻蜓、蚱蜢、鴨子、鵝、 5 烏龜、白蟻等)。 分 大肚山上的植物愈多,草愈多,動物的數量、種類就會愈多。因為植物是這些 動物的家,生活的空間,逃避天敵,繁衍下一代的地方,也是它們的食物。大 肚山有很多動物,你們到這裏可以多觀察,多認識這些動物。 下課了。 <本單元結束>

1-1-1 2-1-1 3-1-1 3-1-2

(單元三) 【棲息地的開發利用】 一.引起動機: 1.小朋友早上我們到開心農場有好多農作物,小朋友你們看到什麼植物? 2.有沒有發現土是紅色的?(小朋友答) 3.以說故事的方式,讓小朋友來認識野生動物在大度山上的家。(先將教具及 圖片貼在白板上) 二.情境故事:(說故事時可與小朋友互動式的問答) 各位小朋友大家好:你們知道這裡是哪裡嗎?(台中都會公園) 台中都會公園(在哪裡你們知道嗎?)是在大度山上。 (你們知道嗎)?很久很久以前的大度山上不是你們現在看到的樣子喔! 情境故事場景一:(茂密的森林) 圓圓老師來告訴你們一個故事,很久很久以前約 300 多年前,大肚山上 住的是平埔族的原住民,這裡是一片很茂密的森林喔!有許多許多的樹和好 多的野生動物,有梅花鹿、石虎、台灣野兔、台灣獼猴、松鼠、蛇…等等。這裡也 有他們許多的食物,是許多野生動物快樂的家。 情境故事場景二:(先民來台,梅花鹿、台灣獼猴搬家了)。 後來我們的祖先(就是爺爺的爺爺)從很遠很遠的地方來到了這裡,他 們阿!為了生活而必需開墾農地種些農作物,才能生活,所以把一些樹砍掉, 因為這裡是山上,風好大,土壤貧瘠(紅色的土又不營養)又沒有水,所以 只能種耐乾旱、耐風、耐貧脊的地瓜、花生、甘蔗,為了要種這些農作物,把一 些草除掉,使得許多野生動物沒有足夠食物可以吃,家也變小了,所以梅花 鹿、台灣獼猴只好搬家了。 情境故事場景三:(一些石虎、台灣野兔離開了) 過了許多好幾年後,住在都市的人又來這裡蓋工廠,又把一些樹砍掉, 鋪了水泥地蓋起了工廠,許多野生動物的食物變得更少了,也破壞了許多野 生動物的家,於是一些可憐的石虎、和台灣野兔只好離開了。 情境故事場景四:(哇!美麗的公園、野生動物的快樂天堂) 後來人們又想哎呀!我們應該來蓋個公園,除了可以讓大人小孩有個可 以遊憩的地方,人們想了又想當我們蓋公園時,我們也應該保留原來的環境 和種很多很多的樹,好好保護及改善野生動物的家(棲息地),讓台灣野兔 和許多野生動物都能繼續在這裡生活, 於是人們有了美麗的公園,這裡也成為許多野生動物的快樂天堂。

5 分

15 分

森林 故事 教具 森林 故事 教具: 樹木、 各種 動物 圖片

環境


小朋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類因需要而開墾,破壞了環境,會使許多 動物沒有家,如果我們好好愛護環境,保護環境也可讓許多動物有個家,也 是個快樂天堂,所以我們應該好好愛護環境。 三.說明遊戲規則及活動: 1.現在我們來玩拼圖,每組都有 1 張拼圖,有公園、工廠、農田、樹叢各組拼 出來後,想想看喔!如果你們是野兔,要選擇住在哪裡? 2.每組派代表出來說明為什麼,要選擇住在這裡? 四.老師總結: 1.如果人類因需要而開墾了農田,不噴灑農藥或除草劑(把草拔光),不 過度破壞環境,也可使野生動物存活下來。 2.因開發公園如能保留樹叢、绿地、多種樹,對環境愛護、友善,也能提供野 生動物生活的空間,成為野生動物快樂的家。 3.因蓋工廠鋪上了水泥,(把草都拔光了)破壞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家)。 4.不被破壞的環境,才是野生動物最好的棲息地(家)。 5.所以我們要愛護環境,保護環境才能使野生動物存活下來。 2-1-1 <本單元結束> 3-1-2 4-1-1 5-1-2 (單元四) 【保護棲息地】 一.引起動機: 解說臺灣野兔的特徵、特性介紹。 二.說明遊戲規則:戶外要先場地佈置。 1. 戶外先帶動唱兔子舞,遊戲中陣亡出局者,發給牌子。小朋友繞繩子外面圈 圈移動,當老師喊叫如(老鷹來了,狗來了,獵人來了,颱風來了,)再跑回 窩裡躲藏,找不到窩者,算出局。 2. 回到教室坐定後,請拿到牌子者,說明紙上寫著陣亡原因,及心得感想。 三.遊戲開始; 用繩子圍成一個大圈圈,小朋友在圈圈外圍順時鐘移動,由老師領頭帶動唱, 跳兔子舞;內有五個圈圈,代表兔子的安全窩,窩內有旗子,旗子的數量, 代表能容納的兔子安全數量,超過要離開;當老師喊天敵來了,聽到吹口哨 聲,再跑入圈圈窩內;找不到窩者,代表陣亡了,向老師拿一張字卡,到旁 邊觀看。老師喊危險解除了,兔子要到大圈圈外活動,依次活動,每次旗子的 數量會減少。 到戶外活動,結束後再回到環境(生態)教室繼續上課。 大家都很累了,休息一下;你們可以感受到生存的辛苦,很艱辛,生存不容 易;生活中存在著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因此很多中途陣亡了,陣亡的同學請 舉手;請拿到牌子的同學起來報告,你是什麼原因而陣亡的。 四.老師總結: 兔子的數量跟棲息地(家)的環境有關,棲息地(住)的環境愈多,環境的條件愈 好,數量就會跟著增加;棲息地(生活)的範圍減少,環境的條件愈差,數量 就會減少。 除了生活環境外,天然的災害,如風災(颱風)、乾旱災(長期不下雨缺水)、火災

15 分

拼圖 卡四 張

5 分

5 分

介紹 台灣 野兔 圖卡 童軍 繩、 旗子

25 分

5 分

野兔 搬家 情境 卡


(自燃)、豪大雨、天敵如老鷹等,也會影響到它們的生存。 這些天然的條件無法避免,那我們就要避免人為的因素,造成兔子數量的減 少;有那些人為的因素?如放火燒墾、獵殺作為食物、噴灑農藥除草劑、放任獵 狗追捕野兔、任意放生、捕捉、砍樹除草等,造成動物食物不足。等等這些都會 影響兔子的生存與數量。 5 保護野兔,就是要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珍惜自然環境資源,就是為自己創 分 造美好的生活空間。最後我們來作總結,為保護野生動物,我們可作那些事情? 五.活動省思: 為保護野生動物可作那些事: 1.多種樹,保留綠地。 2.尊重生命,不捕捉及獵殺野生動物。 3.不買不吃野生動物。 4.不噴灑除草劑、農藥,有機栽培作物。 5.不引進外來動植物。 6.不餵食野生動物。 7.不任意放生,會影響野生動物生存。 8.不棄養寵物。 9.保留草地樹木叢,不蓋多餘建築物。 10.野外活動小心用火,避免火災。 11.不製造環境污染。 我們的環教課程,就到這裏結束;謝謝大家,再見。 <本單元結束> <本課程結束>

ˋ

ㄈㄟ

ㄊㄧ

ˊ

ㄉㄨㄟ

ˋ ㄉㄜ ˇ ˙

ㄉㄚ

ㄘㄨㄛ

ˋ ㄉㄜ ˇ ˙

ㄉㄚ

ㄒㄧㄥ

ˋ

ㄇㄧㄥ

ˊ

學習單:是 非題 對 的 打 ○ 錯 的 打 X 姓 名 ㄨㄟ ˊㄅㄠ ˇㄏㄨ ˋㄧㄝ ˇㄕㄥㄉㄨㄥ ˋㄨ ˋㄎㄜ ˇㄗㄨㄛ ˋㄋㄚ ˋㄒㄧㄝㄕ ˋ 為

生動

ㄉㄨㄛㄓㄨㄥ ˋㄕㄨ ˋ

( )1.多

( )2.尊

生命

物 可

,保

ㄗㄨㄣㄓㄨㄥ ˋㄕㄥㄇㄧㄥ ˋ

( )3.不

( )4.不

噴灑

,不

吃野

( )5.不

( )6.不

食 野

生動

殺野

ㄧㄡ ˇㄐㄧㄗㄞㄆㄟ ˊㄗㄨㄛ ˋㄨ ˋ

,有

機栽培

ㄅㄨ ˋㄧㄣ ˇㄐㄧㄣ ˋㄨㄞ ˋㄌㄞ ˊㄉㄨㄥ ˋㄓ ˊㄨ ˋ

ㄅㄨ ˋㄨㄟ ˋㄕ ˊㄧㄝ ˇㄕㄥㄉㄨㄥ ˋㄨ ˋ

生動

生動

物 。

ㄅㄨ ˋㄆㄣㄙㄚ ˇㄔㄨ ˊㄘㄠ ˇㄐㄧ ˋ

事 :

ㄅㄨ ˋㄅㄨ ˇㄓㄨㄛㄌㄧㄝ ˋㄕㄚㄧㄝ ˇㄕㄥㄉㄨㄥ ˋㄨ ˋ

ㄅㄨ ˋㄇㄞ ˇㄅㄨ ˋㄔ ㄧㄝ ˇㄕㄥㄉㄨㄥ ˋㄨ ˋ

ㄅㄠ ˇㄌㄧㄡ ˊㄌㄩ ˋㄉㄧ ˋ

植 物 。

物 。

物 。

物 。


ㄅㄨ ˋㄖㄣ ˋㄧ ˋㄈㄤ ˋㄕㄥ

( )7.不

意 放

ㄘㄨㄣ ˊ

ㄏㄨㄟ ˋㄧㄥ ˇㄒㄧㄤ ˇㄧㄝ ˇㄕㄥㄉㄨㄥ ˋㄨ ˋㄕㄥ

生 ,會

生動

物 生

ㄅㄨ ˋㄑㄧ ˋㄧㄤ ˇㄔㄨㄥ ˇㄨ ˋ

( )8.不

( )9.保

物 。

ㄅㄠ ˇㄌㄧㄡ ˊㄘㄠ ˇㄉㄧ ˋㄕㄨ ˋㄇㄨ ˋㄘㄨㄥ ˊ

ㄐㄧㄢ ˋㄓㄨ ˊㄨ ˋ

ㄅㄨ ˋㄍㄞ ˋㄉㄨㄛㄩ ˊ

,不

物 。

ㄧㄝ ˇㄨㄞ ˋㄏㄨㄛ ˊㄉㄨㄥ ˋㄒㄧㄠ ˇㄒㄧㄣㄩㄥ ˋㄏㄨㄛ ˇ

( )10.野 ㄏㄨㄛ ˇㄗㄞ 火

ㄅㄧ ˋㄇㄧㄢ ˇ

,避

災。

ㄅㄨ ˋㄓ ˋㄗㄠ ˋㄏㄨㄢ ˊㄐㄧㄥ ˋㄨ ㄖㄢ ˇ

( )11. 不

製 造

汙染

教案附件: 情境故事場景一:(茂密的森林) 圓圓老師來告訴你們一個故事,很久很久以前約 300 多年前,大肚山上住的是平埔族的原住民,這 裡是一片很茂密的森林喔!有許多許多的樹和好多的野生動物,有梅花鹿、石虎、台灣野兔、台灣獼 猴、松鼠、蛇----等等。 這裡也有他們許多的食物,是許多野生動物快樂的家。

情境故事場景二:(先民來台,梅花鹿、台灣獼猴搬家了)。 後來我們的祖先(就是爺爺的爺爺)從很遠很遠的地方來到了這裡,他們阿!為了生活而必


需開墾農地種些農作物,才能生活,所以把一些樹砍掉,因為這裡是山上,風好大,土壤貧瘠 (紅色的土又不營養)又沒有水,所以只能種耐乾旱、耐風、耐貧脊的地瓜、花生、甘蔗,為了要種 這些農作物,把一些草除掉,使得許多野生動物沒有足夠食物可以吃,家也變小了,所以梅花鹿、 台灣獼猴只好搬家了。

情境故事場景三:(一些石虎、台灣野兔離開了) 過了許多好幾年後,住在都市的人又來這裡蓋工廠,又把一些樹砍掉,鋪了水泥地蓋起了工 廠,許多野生動物的食物變得更少了,也破壞了許多野生動物的家,於是一些可憐的石虎、和台灣 野兔只好離開了。

情境故事場景四:(哇!美麗的公園、野生動物的快樂天堂) 後來人們又想哎呀!我們應該來蓋個公園,除了可以讓大人小孩有個可以遊憩的地方,人們 想了又想當我們蓋公園時,我們也應該保留原來的環境和種很多很多的樹,好好保護及改善野生 動物的家(棲息地),讓台灣野兔和許多野生動物都能繼續在這裡生活,


於是人們有了美麗的公園,這裡也成為許多野生動物的快樂天堂。 小朋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類因需要而開墾,破壞了環境,會使許多動物沒有家,如果我 們好好愛護環境,保護環境也可讓許多動物有個家,也是個快樂天堂,所以我們應該好好愛護環 境。

教案教學影音檔: (在光碟片內) 台中都會公園環教國小低年級單元 3MOV_1.mp4 台中都會公園環教國小低年級單元 3MOV_2.mp4

附註: 臺灣第一本遊記文學,是三百年前郁永河所寫的《裨海紀遊》。郁永河於康熙 36 年 (西元 1697 年)來台採硫,事後寫了一本小書,記載他這次來台的所見所聞。郁永河因《裨 海紀遊》這本書而名留歷史,被譽為是臺灣遊記文學的開創者。 十二日,過啞束社,至大肚社,一路大小積石,車行其上,終日蹭蹬殊困;加以林莽荒穢, 宿草沒肩,與半線以下如各天。至溪澗之多,尤不勝記。番人狀貌轉陋。 十三日,渡大溪,過沙轆社,至牛罵社,社屋隘甚,值雨過,殊溼。假番室牖外設榻, 緣梯而登,雖無門闌,喜其高潔。 十四日,陰霾,大雨,不得行;午後雨止,聞海吼聲,如錢塘怒潮,至夜不息。社人云: 『海吼是雨徵也』。 十五日、十六日皆雨,前溪新水方怒,不敢進。 十七日,小霽。余榻面山,霾霧障之凡五日,苦不得一睹其麓;忽見開朗,殊快。念野 番跳梁,茲山實為藩籬,不知山後深山,當作何狀,將登麓望之。社人謂:『野番常伏林中 射鹿,見人則矢鏃立至,慎毋往』!余頷之;乃策杖披荊拂草而登。既陟巔,荊莽樛結,不 可置足。林木如蝟毛,聯枝累葉,陰翳晝暝,仰視太虛,如井底窺天,時見一規而已。雖前 山近在目前,而密樹障之,都不得見。惟有野猿跳躑上下,向人作聲,若老人欬;又有老猿, 如五尺童子,箕踞怒視。風度林杪,作簌簌聲,肌骨欲寒。瀑流潺潺,尋之不得;而修蛇乃出 踝下,覺心怖,遂返。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