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第275期 (eLM)
第 24 屆悉尼雙年展: 藝術的「萬個太陽」 阿德萊德中央市場之旅 如果我是……就好了 如何在悲痛的 同時不失去盼望
第 24 屆悉尼雙年展的門檻上,這場以「萬
個太陽」為主題的盛會無疑是一次視覺與感 官的盛宴。本屆雙年展在悉尼的多個地標性場地展 開,特別關注白灣電力站這一歷史遺址的轉型,它 不僅重新被賦予文化生命,更象徵著城市從工業重 鎮向創意與文化中心的轉變。
這場展覽不僅是藝術的展示,更是一場深入的 文化對話和社會參與。從白灣電力站的活化,到 各地標性建築內的藝術互動,每一個角落都在訴 說著跨國界、跨文化的故事。展覽中的藝術作品 和活動,如夜間的「藝術黑夜」和光影秀「 Badu
Gili :天體」,不僅豐富了城市的夜生活,也為悉 尼的文化景觀增添了新的維度。
無論您是否錯過或參與這場藝術與文化的盛 宴,第 24 屆悉尼雙年展都將帶給大家前所未有的感 動和啟發。
白灣電力站 ( White Bay Power Station )
生活月刊 第 275期 2024年 6月 (e-LM)
出版發行 Publisher: Christian Life Mission Ltd.
澳洲基督教新生命事工協會 ABN 48003922352
38 Day Street, Drummoyne NSW 2047 Australia
電話 Tel: 0419 816 666
投稿: editors@lifemonthly.org
咨詢/廣告/義務總幹事 (CEO) 陳偉雄 Colman Chan
電郵 Email: colman_chan@yahoo.com
網站 Website: www.lifemonthly.org
網頁設計 Web Page Design: 徐慧娟
2024 © 版權所有
本刊所有文章、照片及插圖均保留版權。未經本月刊書面許可,不得以任 何形式轉載及翻印。本月刊文章由作者自負文責,其立論未必與本機構及 本月刊一致。贈閱刊物。所需費用少部份來自廣告收入,其餘由教會及個 人奉獻。
再談 AI (人工智慧)引領未來: 改變世界,創造無限商機
廣告刊登
我們歡迎您刊登廣告。
如果您有任何關於廣告刊登的疑問 或需求,請隨時與 陳偉雄聯絡。
電話 0419 816 666
他將樂意為您提供詳盡的解答和協助。
郵箱: colman_chan@yahoo.com
編後語 在
03 珍惜每一個「跑龍套」的日子 05
08 活個精彩 09 阿德萊德中央市場之旅 10 與主連結,生命更新: 走出恐懼,迎向自由 14 如果我是……就好了 14 如何在悲痛的同時不失去盼望 16 笑話天地 19 說再見後,重新站起來 20
目 錄 第 24 屆悉尼雙年展: 藝術的「萬個太陽」
當您踏入第 24 屆悉尼雙年展的世 界,將會感受到「萬個太陽」主 題所帶來的藝術魔力。此展會在悉尼 六大標誌性地點展開,包括新南威爾 斯美術館 (Art Gallery of NSW) 、藝 術空間 (Artspace) 、澳洲當代藝術博 物館 (MCA) 舉辦,並首次在周澤榮博 物館 (Chau Chak Wing) 於雪梨大學 舉辦、新南威爾斯大學畫廊 (UNSW Gallery) 以及白灣電力站 (White Bay Power Station) ,這些地點將成為 今年的主要展覽場地。這場非凡的展 覽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藝術家 的創意作品,共有八百多位藝術家參 展,來自澳洲、印尼、巴西、烏克 蘭、美國、英國、墨西哥、紐西蘭、 印度和日本等國。這些作品分布在悉 尼最具象徵性的文化機構內,讓參觀 者能夠一次性體驗多元文化的精華。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白灣電力站的開 放,這座曾經繁忙的煤炭發電站在閒置 一世紀之後,首次向公眾開放,作為展 覽的一部分,它呈現了歷史與現代藝術 的交融。而當夜幕降臨悉尼時,不要錯 過在悉尼歌劇院東邊 Bennelong 帆上 的「Badu Gili:天體」光影秀,這場 夜間投影將在 2024 年持續上演,為城 市天際線增添一抹神奇的色彩。
此外,雙年展還提供豐富的文化活 動,包括藝術家講座、現場音樂、討 論會、表演及工作坊,適合所有年齡 層的家庭日活動,讓小朋友們也能享 受藝術的樂趣。每週三晚的「藝術黑 夜」更在白灣電力站營造一個迷人的 夜間藝術氛圍。
雙年展對所有年齡層的藝術愛好者 開放,所提供的節目旨在吸引和啟發 年輕人。這種包容性的做法凸顯了活 動對於跨代深化藝術欣賞的承諾。
悉尼第 24 屆雙年展邀請每個人沉 浸於感官體驗中,開始一段超越當代 藝術如何突破時空限制,觸動心靈深 處的旅程。不要錯過成為這場創意和 社區慶典的一部分的機會。
生活月刊 | 2024年 6 月 第 275期 | 3 主题 文章
文/文翰
文章 第 24 屆悉尼雙年展:藝術的「萬個太陽」(續上頁)
重塑遺產,擁抱藝術:
白灣電力站 (White Bay Power Station)
領導悉尼的文化遺產與創意重生地
白灣電力站位於新州悉尼,是 2024 年悉尼雙年展的重要展場之一。 這座具有歷史意義的工業建築,經由 Placemaking NSW 的廣泛修復與 保護,成功轉型為一個充滿活力的藝 術、文化及社區中心,為悉尼乃至整 個澳洲注入全新的生命力。
此地點位於悉尼西部的 Balmain 半 島上,標誌著Bays West地區的轉型, 成為一個集居住、工作與娛樂於一體的 新興活躍區域。白灣電力站建於 1912 至 1917 年間,原是為悉尼的鐵路網提 供電力。這座擁有超過一個世紀歷史的 建築,保留了至 1950 年代前的機械與 設備,為今人提供了一扇獨特的窗口, 透視過往推動城市鐵路系統的電力生產 歷程。
該地點屬於數千年前的 Gari Gurad/Nura (鹹水國)與 Nattai Gurad/ Nura(淡水國)。該區以其豐富的Garaban(岩石和砂岩)聞名,部分地區形成 了稱為 Gibbaragunya(石洞/洞穴庇護 所)的天然庇護所,而其他地方則形成 了壯觀的 Yiningmah (陡峭的懸崖)。
這些自然地貌不僅增強了白灣電力站
的歷史與文化重要性,也為現代藝術 與創意活動提供了一個獨特背景。
在此背景下,白灣電力站不僅是一 個保存歷史的地方,它也成為了創新 與創意交流的舞台。這裡的空間已被 重新設計,用以舉辦各式各樣的文化 活動,從藝術展覽到音樂會,以及多 元化的社區聚會,吸引了來自世界各 地的藝術家和觀眾。
此外,白灣電力站的開放與活化, 不僅提升了地區的文化地位,同時也促 進了經濟發展和社區的整體活力。它是 悉尼文化地圖上一顆閃耀的新星,象徵 著工業遺產與當代藝術的和諧共生。
隨著 2024 年悉尼雙年展的舉行, 白灣電力站將展示來自全球的創新藝 術作品,這不僅提供了一個觀賞國際 藝術的平台,更是一個促進文化交流 和理解的重要場所。它的重生不僅是 對過去的致敬,也是對未來的展望, 激發了公眾對藝術和文化的熱情。
這座電力站的重生,是悉尼從工業 重鎮轉型為創意與文化重心的象徵, 它的每一塊磚石都敘述著過去與未來 的故事,持續吸引著那些渴望探索和 體驗新事物的人們。隨著這一轉變, 白灣電力站證明了文化遺產的活化與 創新可以共存,並且能夠為城市帶來 持續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4 | Life Monthly 2024 June | 275 Issue
主题
www. biennaleofsydney. art/
珍惜每一個 「跑龍套」的日子
一
位遠房親戚,拜託我為他兒子介 紹一個工作。這讓我頗感為難, 因為出道多年,我從未給人介紹過工 作。雖然沒有把握,但礙於情面,我 還是硬著頭皮答應了。
上月中旬,他果然來了。人很精 神,長得英姿颯爽,辦事利索,走路 帶風。從他的舉手投足間,可以感受 到這是一位積極向上、胸懷大志的年 輕人。
原本我打算在自己公司給他安排個 位置,但仔細思考後,覺得不妥。考 慮到我們是親戚關係,這容易讓他產 生依賴感,不利於他的成長。年輕人 應該到外面獨立闖蕩。於是,我給一 位開醫藥公司的朋友打電話,問他是 否需要人手。他說公司正缺一些基層 業務員,如果他能吃苦,可以讓他來 試試。我說,農村出來的孩子,哪有 吃不了苦的。
晚上回家後,我向他介紹了朋友 公司的情況,沒想到他很爽快地答應
文/楊黎明
了。第二天一大早,他便興沖沖地去 那家公司報到。具體工作是做市場終 端維護,就是藥店要貨時送貨,月底 到各個鋪貨的藥店結款。平時還要和 藥店的促銷員搞好關係,開發新的市 場。說難也不難,就是工作比較瑣碎。
可是剛做了一個多月,有一天他突 然跟我說不想做了。他說:“工作很 單調,很無聊,沒什麼發展空間,就 像跑龍套的群眾演員。所學專業一點 兒都用不上,這樣幹下去等於荒廢自 己。”聽了他的訴說,我無奈,也不 知道該說什麼好。
雖然我不完全認同他的職業價值 觀,但他把工作比喻成拍戲,把自己比 喻成跑龍套的群眾演員,倒讓我覺得挺 有意思。確實,人生如戲。職場如片 場,有導演、主角、配角,還有路人 甲、路人乙之類的龍套,等級分明。
老闆無疑就是職場中的“導演”, 他有統領全局的權力和能力。剛入職場 的年輕人,由於沒有“演技”,只能做
跑龍套的群眾演員,在整部“戲”中沒 有話語權,甚至沒有名字,只能按照“ 導演”的指示行事。在這過程中,心態 好的“群眾演員”能在跑龍套的過程中 學到演技,進而上升為“配角”、“主 角”,甚至有一天成為“導演”。心態 不好的“群眾演員”則只能在職場中自 生自滅。
眾所周知,沒有演技的人,只能跑 跑龍套,扮演路人甲、路人乙。稍有 演技的人,可以扮演丫環、小兵。演 技再好一些的,可以演男二號、女二 號。只有具備爐火純青演技的演員, 才能在一部影視劇中擔當主角。當具 備統領全局的能力時,便可以成為一 位有權力的“導演”。
縱觀國內外演藝圈,有幾人是一 出道即演男一號、女一號的?不都是 從群眾演員到配角、主角,一步一步 走過來的嗎?連鼎鼎大名的“喜劇之 王”周星馳也是從跑龍套,做匪兵甲 匪兵乙,一步步成長起來的。不同的
生活月刊 | 2024年 6 月 第 275期 | 5 世说 新语
世说 新语
歡迎投稿
如果您擁有感人至深的故事,或有令 人驚奇的事物想與大家分享,請不要 猶豫,發送電子郵件給我們。一旦被 採用,您的文章將會被刊登出來。
郵箱 : editors@lifemonthly.org
是,同樣做群眾演員,心態各不相 同。有些群眾演員只是消極混日子, 不指望出彩,只希望不出錯,不被導 演發現濫竽充數即感幸運。而有的群 眾演員則非常認真,珍惜每一個跑龍 套的日子。沒有機會則已,一有機會 便會設計每一個細節,努力讓自己所 演的角色出彩,以便讓導演和觀眾注 意到自己。周星馳當年便是這樣敬業 的群眾演員。
周星馳曾在 83 版的《射鵰英雄 傳》裡飾演“宋兵甲”,相比黃日 華、翁美玲主演的郭靖和黃蓉,他 這個“宋兵甲”連名字都沒有。但周 星馳並不敷衍,而是想方設法,盡最 大可能地表現自己。例如在一次拍 攝“宋兵甲”身亡的鏡頭時,他特地 向導演申請:“導演,我能不能伸掌 擋一下再死呀?”導演卻不屑地呵 斥道:“快點拍戲,你哪來那麼多廢 話?”建議雖然沒有被採納,但並沒 有扼殺他那顆認真執著的心。他 依舊珍惜每一個來之不易的跑龍 套機會。
從 1983 年參演《射鵰英雄 傳》到 1990 年憑藉《賭聖》一 舉成名,這期間他經歷了七年風 雨無阻的煎熬和磨練。在這七 年裡,他跑了無數個龍套,扮
演過無數個沒有名字的角色。雖苦雖 累,但從未改變他渴望成為好演員的 信念,也從未熄滅他對演藝工作的熱 情。正是這堅定不移的信念,踏實努 力,才為周星馳從“星仔”蛻變成“ 星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人能隨隨便 便成功。職場中那些建功立業的人,無 不是從「跑龍套」開始,一天天鍛鍊「 演技」,累積職場資本。就我個人而 言,其實也不例外。時過境遷,我仍然 懷念曾經那些「跑龍套」的日子。如果 沒有那些在基層鍛鍊的機會,我就不可 能累積今天的工作經驗。如今身為領導 的我,之所以能駕馭公司全局,全仰仗 於我過去“跑龍套”時累積的經驗。這 些經驗,是我終身受用的寶貴財富。我 感謝命運,感恩曾經每一個“跑龍套” 的日子。沒有曾經那些艱難困苦的日 子,就沒有我的今天,沒有我現在所擁 有的一切。
跑龍套這個詞語來源於中國的戲曲界。傳統戲曲中,龍套指的是一些次要角 色或群眾演員,他們通常不會有台詞,主要是在舞臺上做一些配角的表演, 例如當兵卒、家丁、路人等。這些角色的演員由於角色簡單、變化多,常常 需要在一場戲中扮演多個不同的角色,因此被形象地稱為「跑龍套」。
在現代語境中,跑龍套引申為在任何行業或工作中,擔任一些不起眼、不重 要的角色或做一些瑣碎、繁雜的工作。這類工作往往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 也不會讓人出名或受到特別的關注。但是,很多成功人士都曾經有過「跑龍 套」的經歷,這些經歷成為他們未來成功的重要基礎。
6 | Life Monthly 2024 June | 275 Issue
(續上頁) 註 解
珍惜每一個「跑龍套」的日子
生活月刊 | 2024年 6 月 第 275期 | 7 廣 告
再談AI (人工智慧) 引領未來:
改變世界,創造無限商機
文/溫義中
國
際半導體產業協會( SEMI )與
TechInsights 最近共同發表 2024 年第一季半導體監測報告,指出 全球半導體製造業首季電子產品銷售 逐漸增長,庫存正常消化,晶圓廠裝 機容量也在穩步增加。 AI (人工智慧) 帶動的半導體需求,正逐步顯現其影 響力。
電動車和人工智慧的迅猛發展,推 動了半導體產業的顯著成長。汽車業 連續兩年成為推動半導體產業營收成 長的主要力量,人工智慧應用晶片則 將取代無線電通,成為第二大推動半 導體成長的動力。微處理器(含 CPU ) 產品今年有望成為推動半導體產業成 長的重要力量之一。
生成式 AI 及數位轉型,被視為未來 三年內同樣重要的策略佈局產品。台 灣、美國、日本、韓國和中國等國家 正積極扶植半導體產業,期望透過國 家力量強化經濟發展中最重要且影響 國力的半導體產業。各國競爭激烈, 顯而易見。
AI 晶片需求火熱,輝達公司 ( NVIDIA )今年第一季淨利年增率達 到驚人的多倍數。輝達的資料中心部 門第一季營收達到高於市場預期的數 值,顯示出其強勁的市場需求。這一
現象反映出 AI 技術的迅速普及,以及 各大企業對AI應用的高度重視。
與輝達合作的台積電,正積極提 升先進封裝產能,預計今年將提升一 倍以上,並將傳統資料中心轉向加速 運算,打造新型人工智慧工廠。在美 國以外地區,主權 AI 系統推升了對輝 達晶片的需求,許多國家都在建構和 控制自身的 AI 能力,包括加拿大、法 國、日本、德國和中國等。
目前建構主權 AI 的國家,使半導體 市場對AI投資的需求依然強勁。AI加速 器需求今年將大幅成長,成為晶片業 者難得的黃金機會。這種趨勢不僅在 技術層面上推動了產業的進步,也在 經濟層面上帶來了巨大的商機。
AI 正快速改變產業生態,進入前所 未有的 AI 賦能世界。這正是半導體產 業的黃金時機,預計今年半導體產業 將有顯著的成長率,晶圓代工產業亦 預計有可觀的成長。隨著 AI/HPC 資料 中心的強勁成長,晶片業者已將記憶 體和封測夥伴納入生態系統,形成更 為緊密的合作關係,進一步提升整體 競爭力。
AI 帶動第四次工業革命,這個充滿 黃金機會的時代正蓬勃發展,既是挑
戰,也是機會。無論哪個國家,誰能 掌握 AI 帶來的龐大半導體商機,誰就 能在下一次科技革命中掌握人類未來 命運的主導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 低估AI 對人類未來發展的影響力。
這一時代的變革,使得半導體產業 成為各國經濟戰略中的核心。在國際 局勢日益複雜的背景下,各國政府和 企業都在努力提升自身在半導體領域 的競爭力。從基礎研究到應用開發, 從資金投入到人才培養,各個環節都 在快速推進。這種全方位的佈局,不 僅旨在提升技術水平,更在於構築一 個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生態系統。
在這樣的背景下, AI 與半導體產業 的結合,將持續引領技術創新和市場 變革。未來,我們可以預見,更多新 興技術將在 AI 的驅動下,不斷湧現, 並對各行各業產生深遠影響。這既是 技術進步的必然趨勢,也是人類社會 進步的希望所在。
總結來說, AI 不僅正在改變人類 世界,創造巨大的商機,更是推動全 球經濟和技術發展的核心力量。各國 在這一領域的競爭和合作,將深刻影 響未來的全球格局。在這場新的科技 革命中,誰能搶占先機,誰就能掌握 未來。
8 | Life Monthly 2024 June | 275 Issue 世说 新语
本文章轉載自宇宙光網站 - 光譜月刊
活個精彩
事工顧問/金明瑋(丁莉)
活個精彩》是一部根據真實故事改 編的勵志喜劇,曾經賣座最多的 《逆轉人生》是同樣體材改編的第一部 影片,之後才陸續有其他影片問世。 《活個精彩》雖然不是新片,但看起來 仍讓人心動。
故事是個富商在意外中四肢癱瘓, 只有脖子以上可自由行動,誤打誤撞的 找了剛出獄不久並有多重犯罪前科的黑 人戴爾來當看護,兩人原本是南轅北 轍,根本沒什麼交集,但卻因為彼此的 真誠,發展出了深厚感情,並且改變了 彼此的人生。
要時,他卻願意勉強自己盡力地達成任 務。在富翁受噩夢侵擾,毫無生氣的當 兒,他推著富翁去吸大麻,讓富翁在忘 我中大笑、大鬧,用脫序的方式打破富 翁一直以來的刻版,一步步帶領富翁走 出窠臼。
當然,富翁對他的影響更大。當別 人不看好他,覺得不能雇用他時,富 翁的說詞是:「我知道他的過去,但 我對他現在比較感興趣」,完全用一 種新眼光看待他,給他機會,並且不 時提醒他要找出自己的熱忱所在,想 辦法擴展規模。即使戴爾總提出些惹
富翁的富有在戴爾眼中是難以想像 的,富翁的行事也遠遠超過他的理解, 他很有可能用仇視的眼光看待富翁,但 因富翁的真誠相待,反而引動了本來就 想行走正路的他內心的善。譬如,他還 沒上工,就偷了富翁的一本書給兒子當 禮物,但當他聽到富翁說有些東西是無 價的,包括他已去世的太太送給他的各 個版本的那本書時,戴爾就鼓起勇氣 從兒子那裡拿回了那本書,並向富翁坦 誠他的行為。對看護一事一竅不通的戴 爾,原本對某些細膩的照顧避之惟恐 不及,如換插導尿管,但看到富翁的需
人發笑的點子,但富翁從沒訕笑他, 表情中總鼓勵他再接再厲,最後,他 還真找到自己的天賦創業,同時,也 在過程中,學著做一個負責的男人, 成為好丈夫、好爸爸。
富翁因自身的狀況,總有鬧情緒的 時候,別人可能基於尊重、害怕就躲 著他,由著他孤獨地發脾氣,但戴爾 不是,他會用他的語言與思考直接指 出富翁的問題。如秘書為富翁準備了 生日驚喜派對,他不想周旋在那麼多 人中間,大發脾氣,戴爾不但陪著他
發,幫他摔碎好些他原本不喜歡的東 西,還厲聲提醒他看不看得到周圍的 人在他身上的用心,指責他的反應不 當,還真點醒了他。
劇中,讓人有感的劇情很多,無法 盡數,但重點是,在這個片子裡,我感 受到真心相對的重要,更體會生命中很 多的束縛、禁錮並非牢不可破,問題在 於我們有沒有勇氣面對、衝破它。我們 沒有戴爾這樣的看護,但對一個認識神 的人來說,求祂光照,看到自己真實生 命的光景,並在祂的引導下步步突破, 才是「活個精彩」的最佳的方法吧!
生活月刊 | 2024年 6 月 第 275期 | 9
圖片:取自網上電影圖片
世说 新语
《
Adelaide Central Market
阿德萊德中央市場 之旅
在阿德萊德中央市場的半途,
BK
感嘆道:「我真希望悉尼也有 這樣的市場。」我們走在攤位的街道 上,他喜歡這裡的多樣性和歐洲市場 的氛圍。我們的導遊 Broni 解釋說,這 裡提供的產品種類反映了阿德萊德移 民的文化融合。
市場的起源
有些攤位在這裡已經經營了將近70 年,世代相傳。自 1869 年開始,當時 的種植者從露天馬車上出售農產品, 而現在市場已經擁有多達 80 個攤位, 並且在周圍的市場拱廊和市場廣場還 有超過150家店鋪。
Broni 講述了一個令人愉快的故 事:有一天凌晨三點,一群分裂出來
的種植者在一個銅管樂隊的帶領下, 徒步離開東端市場,來到現在中央市 場所在的這片土地上。他們在早上六 點前就已經售罄了所有產品。
旅程從……火腿開始
我們由四人組成的小團隊——旅遊 團保持小規模——跟隨 Broni 來到我們 的第一個品嚐「站點」。由家族經營 的 Lucia’s 分為三個部分。有咖啡—— Lucia 是第一個將濃縮咖啡壺帶到阿德 萊德的人,一個比薩和意大利麵的銷售 點,還有一個熟食店,出售冷肉和意大 利麵醬。
原始五十年代的玻璃窗前店面上 用金色字母寫著,可以撥打 51*2303 電話訂購。為了今天的第一口品嚐,
10 | Life Monthly 2024 June | 275 Issue 在屋 檐下
Broni 遞來一盤來自阿德萊德山區以牛 奶餵養的豬所製成的精細切片火腿。它 濕潤、多汁且不太鹹。
我喜歡香草優格,但它常常太甜 了。來自多次獲獎的 Yoghurt Shop 的 一小罐奶油香草豆優格正合我意。我們 現在正順利進行品嚐,接下來的品嚐也 開始變得認真起來。
蘑菇人的蘑菇店今天還賣白蘆筍, 店裡有整顆的黑蒜,是經過幾天慢慢烹 煮而成的。這對我來說是新鮮的體驗。
當 Broni 遞過來時,我聞到了一股煙燻 味。我們品嚐了一點松露和黑蒜鹽。顆 粒狀的棕色鹽中有淡淡的松露味。
由市議會擁有的阿德萊德中央市場 由一個董事會運營。市場設在地面上
方,有一個停車場。我看到一個男人蹲 在蔬菜攤位上方的招牌開口處,將一箱 箱新鮮水果傳遞下來。
適合每個人的市場
這個市場適合每個人。素食者直奔 Jamu ,他們出售用棗泥製成的切片、 冷壓果汁和其他素食產品。我們品嚐 了一片花生醬果凍。我不太喜歡花生 醬,除非它是和黃油一起抹在熱吐司 上。下次,我會嘗試不同的口味。
另一個家族經營的攤位 Charlesworth ,自 1934 年以來一直在這裡。 他們銷售堅果和乾果,他們的店鋪遍 布整個阿德萊德。 Broni 喜歡他們的「 聖誕蛋糕包」,這種包裝內的水果和 堅果已經預先測量好,便於烘焙。他
們的乾烤杏仁有著新鮮濃郁的味道。
適合各種預算的價格
正如 Broni 所解釋的,市場中有適 合各種預算的價格。例如,蘋果的價 格會根據是否拋光或有輕微瑕疵而有 所不同。在 Broni 的一次導覽中,有位 客人注意到,有的攤位以每公斤19.99 澳元的價格出售豆類,而在其他地方 則以每公斤4.00 澳元的價格出售。
最近我大批量購買了洗碗液,所 以我對 House of Health 的設置感興 趣。木質面板隱藏了散裝儲存容器。 銅製水龍頭上的標籤提供沐浴露、洗 手液、洗髮水等,所有產品都可以現 取。他們還鼓勵顧客將玻璃牛奶瓶帶 回來重複使用。
生活月刊 | 2024年 6 月 第 275期 | 11 在屋 檐下
阿德萊德中央市場之旅(續上頁)
在疫情期間,市場繼續運營,顯 然沒有任何攤位因為客流量減少而關 閉。攤主們監督顧客,確保他們保持 安全距離,不要逗留太久。
每年有 850 萬到 900 萬人次造訪 阿德萊德中央市場。這個星期六的早 晨,市場很熱鬧,但並不覺得擁擠。
我們的小團隊輕鬆地跟隨著 Broni ,不 妨礙其他購物的顧客。
野味佳肴 (Something Wild)
前 AFL 球員兼原住民丹尼爾·莫特 洛普(Daniel Motlop)共同創辦了野味 佳肴( Something Wild ),專門經營本 土綠色食品和野生肉類。在展示櫃裡,
有袋鼠、鹿肉、鴯鶓、野豬、鱷魚和駱 駝的拼盤。
仔細一看,一碗看起來像是綠豆的 東西,其實更像是豬面花植物的“葉 子”。我咬了一口,這種叫做 karkalla 的東西,脆脆的,鹹鹹的,充滿了汁 液。 Broni 遞來一瓶未開封的杜松子 酒,指著漂浮在透明的 Green Ant Gin 中的螞蟻。螞蟻還裝飾在金合歡種 子甘納許塔上。
我們沿著市場的“大道”漫步,經 過成堆的大汁多的番茄和閃亮的綠色 和紅色辣椒。一位客人評論道:“我 祖母以前種的番茄就像這些。” BK 補 充道:“如果我住在這裡會很糟糕, 我會花很多錢。”
一個好建議
Broni 提供了一個建議:星期六市 場在下午三點關門。午餐後,攤主會 降低新鮮農產品的價格。隨著他們大 聲叫賣以吸引顧客,市場的噪音水平 也會上升。
品嚐繼續進行,這次是 Sun Mi 的 綠色蔬菜和香草煎餅,搭配濃厚的甜 雞醬,還有 Cumbia 的西班牙海鮮 飯,以及 Real Falafel 的“可能是澳 大利亞最好的鷹嘴豆丸子”,這是根 據 Broni 的說法。配上鷹嘴豆泥,確實 輕盈且濕潤。
12 | Life Monthly 2024 June | 275 Issue
在屋 檐下
然後……還有更多
我們享用了土耳其軟糖和一杯雙份 冰咖啡,口感濃郁且奶油般滑順,只 是稍微有點甜。我了解到 Blackeby’s Old Sweet Shop 是市場上第一個有 電燈和收銀機的攤位。
在Smelly Cheese ,這裡主要出售 進口奶酪,我們品嚐了洗過的灰皮奶 酪、帶有堅果味的老 Comté 和 Stilton 奶酪。還有一款非常怡人的法國玫瑰 紅酒。
接下來,我們享用了一顆蘸了金合 歡種子巧克力醬的草莓,然後回到蘑 菇人那裡,品嚐了一顆用牛肝菌鹽烹 製的小蘑菇。
真是有趣的一天
在以咖啡結束了旅程後,我們回 到 Smelly Cheese 購買了奶酪、餅 乾和一瓶玫瑰紅酒作為晚餐。在路 上,我們碰到了 Broni 。她提著好幾 個鼓鼓的購物袋。看著她的購物袋, 她開玩笑地說:“今晚我要煮什麼 呢?我還能不能煮?”
此文章翻譯及圖片摘自 www.travelwithjoanne.com.au
https://adelaidecentralmarket.com.au/about/
想了解更多市場資訊
市場開放時間為每週二至週六。週日和週一休息。
請查詢網站以獲取具體的開放時間。
恩典基督教會
Grace Christian Church
Castle Hill, Sun 10:15am (English Service) Call Ps. Joe Helg: 0431 236 557 www.gracechristian.com.au
Rouse Hill Town Centre, 週日下午 2:00pm (華語崇拜) 連絡:陳傳道 (Kevin Chan) 0430 321 060 www.gracechristian.com.au/mandarin facebook.com/GCC.RouseHill
生活月刊 | 2024年 6 月 第 275期 | 13
圖片:取自網上網頁
與主連結,生命更新:
走出恐懼,迎向自由
文 / Ashley Yuen
灵修
此文章內容及圖片取自雅米事工原創 「www.ya-mi.org」
如果我是…… 就好了
繪畫:Chin
與
主連結,生命更新!感恩今年有不同的 禱告事工,讓我學習與天父有更深的連 結。我學會了在禱告、聽道和默想聖經中聆聽 聖靈的聲音,體驗聖靈帶來的喜樂與平安,並 引導我為自己和他人祈禱。
從青少年時期開始,我一直對人有強烈的 社交恐懼,常常逃避與人深入接觸。然而,聖 靈提醒我,不要因過去所受的傷害和排斥而繼 續受這些懼怕的影響。聖靈多次在不同方面安 慰我,讓我感受到主耶穌對我的愛、接納和重 視,讓我不再害怕。在事奉和生命中,我經歷 了突破和更新,學會為他人祈禱和做見證。
有一次,我的女兒告訴我她的焦慮和不開 心,我便向她見證了自己的焦慮和主耶穌的醫 治,並為她祈禱。另一次聽道後,聖靈感動我 為過去破碎的婚姻和不順服認罪悔改,同時亦 感受到天父的愛與恩典,這帶來更大的釋放和 醫治。感恩的是,我的前妻也同意讓我有更多 與孩子相處的時間。
感謝聖靈保惠師的引領和管理,使我有力 量更多讓耶穌基督在我生命中居首位。
不少人的腦中應該閃過這樣的念頭:「如果 我是……就好了」。尤其是當我們對現狀 不是特別滿意時,「好想換一下!」這樣的念頭 就會油然而生。
我們當然應該積極尋求「更好的」,逃離對 我們生命和生活不利的狀態,但有的時候當我們 無法改變既定的事實,能夠改變的也許就只有我 們的心。
換一種眼光,也許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也 許處於風暴之中,但還有一艘小船托住,不至於 葬身大海。上帝總會保守敬畏祂的人,恩典總在 生活的裂縫內開出芬芳的花。讓我們一起學習「 知足」,因為耶穌基督已經替我們承擔了最痛苦 的刑罰;讓我們一起學習「感恩」,為我們仍活 著而不是身處地獄而向上帝稱頌。
14 | Life Monthly 2024 June | 275 Issue
小品
见证 如云
生活月刊 | 2024年 6 月 第 275期 | 15 灵修 小品
此文章內容及圖片取自雅米事工原創「www.ya-mi.org」
在過去的幾年裡,悲痛一直籠罩 著我的生活,揮之不去。 2021 年,我和丈夫的第一個孩子 Haven 自 然流產了; 2022 年,我們的第二個孩 子 Evie 又流產了。
如何在悲痛的 同時不失去盼望
作者:Marissa Luk / 翻譯:秋雨
在那之後的時間裡,我一直在思 索,作為一個基督徒該如何看待傷 痛。下面是我在失去 Haven 後不久寫 的一篇日記:
我該如何對待傷痛?
背負傷痛聽起來像是在延長痛苦。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的心越來越痛。
而選擇將傷痛放下,又像似在拋棄 我與孩子之間的關聯和紐帶,以及我 與孩子曾經擁有的親密感。我不想拋 下與孩子最後的連結。我只能流下無 盡的眼淚。
16 | Life Monthly 2024 June | 275 Issue
灵修 小品
在手術(取出胎兒的組織和殘留物) 後的日子裡,我陷入了黑暗之中,我 曾經自殘的習慣又回來了。承蒙上帝 的恩典,我很快從中走了出來,進入 了較為健康的療傷過程。
為了處理失去孩子的悲痛,使我不 至於陷入絕望,我向兩位有類似經歷 的好友求救。我聯絡她們,請她們幫 助我做好心理準備,面對孩子從我身 體裡被取出來的這一過程。她們的建 議幫助我緩解了可怕的等待過程,在 接下來的幾個月裡,她們的理解和陪 伴將我從死亡的掙扎中拯救出來。
這個過程讓我明白,不要人為地抑 制悲痛,讓其自然癒合,以免化膿, 導致帶來更多的折磨和傷害。但我們 不必獨自承受這一切。
只有首先承認自己的需要,我們才 能得到安慰,而悲痛就是一種承認。
如果我沒有敞開心扉主動尋求幫 助,我就會錯過朋友們的安慰和支持。
聖經中許多著名人物,如大衛、約 伯和耶利米,他們都經歷過傷痛。他們 一次又一次地在上帝面前袒露心聲,上 帝也以特定的方式安慰他們。同樣,我 將內心的思緒、痛苦、疑問以及對懷孕 期間我對孩子們的回憶記錄下來,並在 禱告中向上帝傾訴這一切,這有效地醫 治了我的傷痛。
這一經歷也讓我更加意識到在朋友 們失去他們的摯愛時要給他們療傷的空 間。我學會了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 尤其是要尊重他們的哀悼方式,因為每 個人的哀悼方式並不相同。
平衡喜悅與悲痛
兩個孩子的離世,在我心中留下的 空洞將一直伴隨著我,直到我進入天堂 的那一天;這些空洞同時承載著他們在 我心中留下的快樂和悲痛的回憶。
我和丈夫還記得第一次聽到他們心 跳時的激動,也記得再也聽不到心跳時 的悲痛。我們還記得裝飾嬰兒房和準備 迎接寶寶們到來時的激動心情,同時也
記得隨後的許多天裡,隨著孩子從我子 宮中出來,我們的內心也陷入了極度的 空洞。
喜悅和悲痛是我們遭遇的兩個無法 割捨的現實,我們到現在仍然在學習為 兩者同時留出空間。
喜悅與悲痛交織在一起,讓我們得 見上帝形象的榮美。我們的上帝是與人 親近的上帝,祂既熟知傷痛(以賽亞書 53 章 3 節),也熟知喜樂(西番雅書 3 章 17節)。
耶穌來到世上,成為完完全全的 人,親身體驗了我們所有的喜怒哀樂。 祂參加節日慶典,與人們共進晚餐, 甚至與小孩子在一起(馬可福音 10 章 14-16 節)。祂為朋友拉撒路的死而悲 傷,儘管祂知道拉撒路很快就會復活( 約翰福音 11 章 35-42 節)。祂為那些見 證祂的能力並相信祂的人歡喜(路加福 音 10 章 21-24 節)。祂與門徒們一起度 過了許多美好的日子,祂耐心地教導他 們,服侍他們,即使祂知道他們今後要 面臨的所有困難。
生活月刊 | 2024年 6 月 第 275期 | 17 灵修 小品
如何在悲痛的同時不失去盼望(續上頁)
最後,當耶穌承受十字架的痛苦 時,祂將在十字架上經歷的傷痛與進 入天堂的喜樂融合在一起(希伯來書 12 章2節)。
耶穌的榜樣鼓勵我,即使在哀痛中 也要為喜樂留出空間。在傷痛稍稍減 弱的日子裡,我學會了欣賞微小的快 樂,無論是與親人共度時光,還是做 自己喜歡的事情。我發現,這些上帝 賜的,看似簡單的禮物卻能振奮我的 精神,給我帶來內心的安寧。
承認並且擁抱快樂的時刻,能讓我 找到慰藉和力量,以應對傷痛帶來的 挑戰。
仰望天堂,我們的盼望和家園 教會在教堂的花園裡為我們的孩子 準備了一個小小的安葬地,我的心得 到了極大的慰藉,因為這標誌著他們 曾經真實地存在過。
作為被上帝救贖的人,我相信我們 可以在紀念逝去的親人、和承認因他 們而得到的祝福以及對天堂的盼望中 找到平衡。
剛失去孩子們的傷痛使得我對於瞭 解天堂產生了深深的渴望。我知道聖 經中提到有一個為我們每個人預備的 家,但現在天堂的現實對我來說變得 更加深刻。我知道,我雖悲痛但並非 絕望,因為總有一天我會同我的孩子 們再相見(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4節)。
經歷了這一切,我發現自己有一 種新的緊迫感,想要與周圍那些仍不 知道永恆盼望的人分享福音。我一直 在禱告,希望那些主帶到我面前的 人,能夠瞭解我們作為信徒得到的安 慰——在基督裡意味著,我們有一天 會見上帝的面,那時候我們會完全擺 脫痛苦和罪的黑暗權勢,得到醫治並 且成為完整的人。
在我們完全與主同在之前,在這個 世界上破碎帶來的影響總是痛徹心扉 (羅馬書 8 章 22-23 節)。悲痛之苦對於 每個人的影響不盡相同,對有的人來 說痛苦可能會慢慢減輕,有的人痛苦 可能會隨風而逝,而有的人痛苦可能 會伴隨他們一生。
無論我們處於哪一種狀態,我們的 天父都會耐心溫柔地保守我們的心。
上帝如此地愛我們,祂藉著耶穌在 我們的苦難中親近我們,滿足我們的 一切需要,耶穌承擔了我們人性的重 擔,並且將會帶領我們度過苦難。
哦,主啊,甚願我們允許禰通過我 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傷痛,向我們顯明 禰自己。願我們定睛于天堂,等待著 那一天,最終脫去這破碎的軀體,抵 達我們永恆的家園(哥林多後書 5章 1-4 節)。
18 | Life Monthly 2024 June | 275 Issue
灵修 小品
笑話 天地
為了在這個充滿挑戰的世界上存活,我們需要懂得 放鬆和享受生活。以下是一個簡單又風趣的人生笑話 小明和媽媽去超市買東西,小明問:「媽媽,為什麼我 們要買這麼多蔬菜?」媽媽回答:「因為我們要多吃蔬 菜才會健康啊!」小明想了想,說:「可是媽媽,我們 不是已經很健康了嗎?為什麼還要多吃?」
老師問小華:「如果我給你兩顆蘋果,又給你兩顆蘋 果,最後你會有幾顆蘋果?」小華回答:「五顆!」 老師奇怪地問:「為什麼是五顆呢?」小華笑著說: 「因為我口袋裡已經有一顆了!」
小李每天都很準時地坐公交車去上班,但有一天他遲到 了。同事問他:「今天怎麼遲到了?」小李無奈地說: 「我今天坐了早一班的車,結果到了終點站才發現我忘 了下車!」
服務生問客人:「先生,您的牛排要幾分熟?」客人想 了想,回答:「我要三分熟。」服務生驚訝地說:「那 您能不能告訴我,這三分是哪三分呢?」
小明和爸爸一起去跑步。跑著跑著,小明問:「爸爸, 我們什麼時候能休息啊?」爸爸說:「再跑五分鐘就休 息。」五分鐘後,小明再次問:「可以休息了嗎?」 爸爸回答:「再跑五分鐘就可以了。」小明驚訝地問: 「爸爸,你的五分鐘怎麼這麼長啊?」
生活月刊 | 2024年 6 月 第 275期 | 19
電影給我最大的 反思是,原來不是每 一次的努力都能換回 你想要的結果。生命 裡總有許多無能為力 的事。
說再見後,重新站起來
最近剛看完《再見機器人》。電 影全程沒有一句對白,可是卻 讓觀眾深刻明白相識時的感動 ,等待 重逢的煎熬,和離別後的放手。電影 落幕後我沒有為主角流下一滴眼淚, 而是想像著如何像劇裡的小狗和機器 人在該道別的時候好好說再見。電影 給我最大的反思是,原來不是每一次 的努力都能換回你想要的結果。生命 裡總有許多無能為力的事。
上個月,身為老師的我幸運地享 受了一個月的長假。我驅車前往許多 不同的地方,享受豔陽山海和美食, 並在社交媒體裡上載了我精彩的行 程。看似生活多姿多彩的我,只有自 己才懂那時候我的心如同死去。那一 個月,是心碎的一個月。也不是那個 時候發生什麼了嚴重的大事,而是每 個小情緒的累積。最後,某一件小事 就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那 此文章內容及圖片取自雅米事工原創「www.ya-mi.org」
作者:Nico
一個月,我經歷了一個“被拒絕”的 傷痛。
我是一個很努力的人,努力地做 好一個女兒,一個姐姐,一個屬靈的 好友,一個教人向上的老師。因為長 期工作不在家,所以假期回家我都會 特別地為家人做點事,好讓他們知道 我是愛著他們的。可也因為長期不在 家,回家後的我才發現原來我愛他們 的方式會變成他們的負擔。在一次誤 會裡,我經歷了崩潰。我那時想,原 來被自己所愛之人拒絕是那麼地痛。 我一直覺得我在盡力做到最好,可是 某些關係還是發生了裂痕。
沒多久,與我認識多年的閨蜜一聲 不響地與我斷了聯繫。我抓破頭皮也 想不透我們關係走向終點的原因。明 明好幾個星期前,我們還約定好去完 成一些我們計劃好的活動。我沒有想
20 | Life Monthly 2024 June | 275 Issue
信仰 探索
到,一段關係原來可以這樣毫無預兆 地結束。
這一系列的變故竟勾起了我過往一 直想要努力忘記的傷口。我想起我在 年少時非常喜歡的一個男孩。我努力 地去認識他,可最後他還是選擇了別 人。我難過地回想起,在感情中我也 是一直被拒絕的那一個。我也想起了 在一年前去世的伯伯,一個我非常愛 的人。可是在他去世前,我一直撥不 通他的電話,我也永遠不知道他最後 一句想對我說的話。我記得那晚我坐 在浴室大哭的時候,耳邊一直有個聲 音告訴我,“你從來不是那個被期待 生出來的孩子。你的到來是個意外。 每個人都拒絕你。”
那一個月的假期,上帝讓我知道, 原來我一直掩飾的傷口還沒被祂治 癒——那個被拒絕的傷痛。然而上帝 是活著的神。在每個看似四面受敵的 狀況中,上帝都猶如旋風一樣,對人 的心說話。祂對我說:“女兒,我明 白你被拒絕的難過。想想耶穌被釘十 字架前的經歷。”
聖經裡記載著在耶穌進耶路撒冷 時,全城的人高聲歡迎耶穌的到來, 可不久後耶穌也是被同一群的人送 上十字架。祂被猶大出賣,被彼得 當著眾人的面否認。祂所愛的門徒在 祂被抓後,也從祂身邊四處逃亡。再
看耶穌宣教的路途,祂同鄉的人不接 受祂,並且祂的家人都以為祂是癲狂 的。再細讀耶穌的經歷,也許祂比誰 都更明白被拒絕的痛。
我也常思考耶穌當下的心情。祂非 常清楚人心,可祂是否也會對人心失 望,甚至被刺痛呢? 那祂是如何面對 難過的心情的呢?也許耶穌自己也有 祂的期待,可祂卻願意按著天父的旨 意完成在地上的一切使命。
如果我的期待落空了,我還願意如 耶穌一樣繼續相信並順服上帝嗎?我 如何重新站起來,並丟掉過去的失敗 和羞恥感再相信上帝一次?
後來,在某一天,上帝溫柔地對我 說:“孩子,你要學會放手。”那時 候的自己完全沒有預料到上帝會這樣
地回答我。那我要學會放下什麼才能 重新站起來呢?我看到自己過去有著 許多的期待。我有著一套我自己的人生 劇本。我總覺得這件事情在哪個時間點 發生會是最好的。於是,我用力規劃我 的人生和與別人之間的關係。在禱告 裡,我也常把自己的計劃說給上帝聽。 可當上帝叫我放下的時候,我才知道, 我需要放下的是自己的努力。
當一次次的期待落空後,我發現 原來很多事情,你就算再努力也沒有 用。我努力經營關係,可也是這些關 係帶給了我很多的失落與眼淚。但如 果你叫一個已經習慣努力的人突然放 下,不要再為這件事努力了,安靜坐 好,那對他來說是一個極度的挑戰。 因為安靜比努力需要更多的力量。
那陣子上帝一直不厭煩地提醒我, 要我把在乎的東西放下,交給祂,因 為唯有祂才能做成萬事。放下意味著 什麼呢?意味著這件事情的主權已經 不是在我的手裡了,這件事情的發展 可能會是在我的預料之外的。劇本已 經不會再照著我的方式走了。想到這 裡,我就非常掙扎,也常逃離上帝, 並不想再和祂多說什麼。
那當 個個的期待落空,你還願意 相信你的導演和編劇,好好繼續你的 人生嗎?
電影《再見機器 人 》裡面的機器
生活月刊 | 2024年 6 月 第 275期 | 21 信仰 探索
信仰 探索 說再見後,重新站起來(續上頁)
人一 直等待著它的主 人 回來尋找它。 在無情的現實面前,它做了 個個有 關它和它主 人 重逢的夢。可夢醒後, 陪伴它的只有那空無一人的海灘。在 屏幕前的我也隨著它在虛與實之間掙 扎。我回想過去的自己對生活抱著許 許多多的期待,可那些期待就如幻 夢,被現實的巨手刺破。當 人 對未來 沒有期待和盼望,他就再也找不回重 新站起來的勇氣。
生命中有許多的傷痛,有些傷痛 可能是自己造成的,有些則是別人導 致的。可這些傷痛不能成為你一直癱 倒在地的理由。當你勇敢地和過去的 人和事好好說再見,你才能再次站起 來。過去的兩個星期,因為在人際關 係上的破裂,我一直無能為力地繼續 前進。我覺得我一切的努力都是白費 的。有些東西我越緊緊抓住,就越會 失去它。
在復活節的前一天,我終於來到 上帝的面前,脫去自己偽裝很好的盔 甲,把一切的委屈、憤怒和傷害向祂 傾倒。在安靜的時候,我在心裡列出 我想要與之道別的清單:一段不值得 的關係;心裡的自卑和驕傲;甚至裡 面對自己的控訴。我想像著在幾千年 前的受難日,耶穌同樣地背起這些壓 制著我的重擔,上了十字架。這些羞 辱已經隨著耶穌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 了。於是現在的我可以自由。
和機器人重逢,可卻預備了彩蛋,讓 他們各自擁有了一個最美麗的結局。 親愛的,也許你還沉浸在一段遺憾的 失去中,無法走出來。在重新站起來 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一次次地面對上 帝,放手把我們自己設計的劇本交還 給上帝。
在耶穌上十字架的那一刻,祂需 要和祂愛的門徒和母親說再見,並且 祂需要承受天父轉臉不看祂。一路 走來,耶穌把祂自己的一切都交了 出去,最後換來一個復活的生命,也 因此才有了後來被赦免的我們。在禱 告裡面,我也試著一併把我自己的期 待,在乎的人與事都放手交給祂。
雖然我按著天父的旨意放手交給 祂,可直到現在我的心還是會難過, 偶爾還是會消沉,也可能需要花一段 時間,心裡的傷口才會慢慢癒合。可 是我也知道,我是上帝的女兒。看似 在原地打轉,可天父會讓我繼續好好 成長,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每一天用 心生活。
電影《再見機器人》的編劇沒有 按照觀眾和主角們的想法,讓小狗
上帝並沒有把我失去的朋友帶回來 給我,如今我們已經變成最熟悉的陌 生人。上帝也沒有把那個我喜歡很久 的男孩帶到我的身邊,他就只是我生 命的過客。我仍然還在慢慢修復和家 人的關係,也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才 會接受救恩。我也永遠不知道已經去 世的伯伯最後一句想要對我說的話。 所有的失去我都沒有答案。也許上帝 會在未來用更好的補償給我,可現在 的我確實什麼都不知道。
但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我所有 的期待都交給上帝。放手不是放棄, 而是我知道祂會替我保守,相信祂在 掌管並且已經開始動工。因此,我能 好好活著,好好做每件我喜歡做的事 情,享受每一個祂給我的日子,活在 當下。這是一個父親對孩子的心意。 當我們好好做上帝放在我們手裡的 事,不管最後我們是否會得到答案, 我們都仍然有盼望。
22 | Life Monthly 2024 June | 275 Issue
兩千年前看似在十字架上死透的耶穌在三 天後復活。電影《再見機器人》看似將會有個 悲催的結局,可編劇卻在預料之外,為兩位 主角預備了驚喜。只要電影還沒演到最後一分 鐘,彩蛋就有機會出現。況且,我們的上帝是 最有創意的編劇。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祂會 為你預備,而你此刻能做的就是好好生活。
好好對過去的遺憾說再見,好好對已經回 不來的人說再見。學習接受不得已的失去,重 新找回愛與被愛的能力。也許不容易,可上帝 會在過程中保守我們的心。
“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 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立比書 4 章 7 節)
如果我們要得到那個超過人所能理解的平 安,就必須放下想要知道每件事
情背後的答案的想法。不是每個為什麼都 有一個解答,可上帝應許我們在問題裡面,祂 會賜平安給我們,好讓我們可以堅持走下去。
有一天我們將會發現那些錯過和失去會成為我 們與他人建立關係的新養分。
耶穌明白失去的痛,可不要忘記了,祂已 經復活了。靠著祂,我們那顆因為失去而死了 的心也可以再度活過來,我們可以重新站起 來,奔跑不放棄!
生活月刊 | 2024年 6 月 第 275期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