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燈Lighter》第二十期上

Page 1

平起平坐|LGBTQIA+ 更生柢固|撞鬼那些小事 媒體生態|回顧諫燈20期 沒有盡頭的路-學生自治

致親愛的諫燈讀者們:

諫燈芯報告 20期

二十期了。走過那些坎坷路途的諫燈終於來到了 第二十期。

諫燈成立於2012年四月一日,迄今已過八年, 一路上我們逆風前行,沒有金援、沒有背景,我們一 步一步扎實地走,就像同愛街上那個一家一家詢問商 店與攤販是否願意贊助諫燈的我們。

諫燈作為一個學生獨立媒體,我們講述各種社會 議題、學生權利、國際形勢和高雄在地等主題,希冀 看到這本刊物的大家,能夠因為我們而有所共鳴與啟 發。我們聚在一起不只是希望找到更多關注議題的好 夥伴,同時也希望能夠讓跟我們一樣年紀的更多人, 能夠看見除了自己生活以外的事物,我們相信有些角 度,是學生才看的見的。

本期以〈回顧諫燈20期—我們一起走過〉作為 開啟其他專欄的領航人,在這個屆滿二十的日子裡, 那些過往的腳步都值得我們去好好紀念。藉由訪問找 回過去的記憶,也發現諫燈之於自己的意義。

再來,身為一個學生獨立媒體,我們關注國內外 媒體,對其中資訊的真實度抱有懷疑,想要探討台媒 與外媒的差異,於是有了〈媒體生態〉此篇專欄。   除了關注國內外媒體,我們也關心移工在台的權 益,〈平起平坐〉中便探討了移工在台的幾個面向之 問題。包含了:台北車站大廳到底能不能坐?而移工 又坐錯了什麼?身為青少年的我們擁有與大人不同的 視角,除了社會現象,我們也看見了許多〈靈異現 象〉,此文便用科學揭開了靈異現象的神秘面紗。   與〈平起平坐〉的視角相仿的是〈更生柢固〉 與〈LGBTQIA+〉。都是在探討社會中較為弱勢的 一群人,在〈更生柢固〉中我們想述說更生人這個 熟悉又陌生的名詞在重返社會的漫漫長路。而在 〈LGBTQIA+〉中我們介紹此族群以及台灣對他們的 看法。

最後是〈學生自治〉。我們回到學生的場域,談 論自治,我們相信只要不平等還存在於校園中,我們 就不能停止對學生自治的追尋,因為學生自治是一條 沒有盡頭的路。

從20期開始,諫燈的擺放地點多新增了前鎮高 中,擴張諫燈至高雄不同高中職一直是我們的願景, 我們會持續努力。

曾經苟延殘喘的討論著存廢,現在已是個六十六 人、橫跨高雄高中職及五專院校等七所的學生獨立媒 體。從110級原本的雄中、雄女及鳳中的成員,到了 111級,更加入了高師附中、鳳新、前鎮、文藻五專 部及中正高工;突破了只有前三志願高中的藩籬,諫 燈的成員更富多元性;我們不因背景的不同而背棄彼 此,因為我們知道所有的人都會為了諫燈負重前行, 諫燈渴望成為一盞燈,照亮十七歲的你們。

沒有盡頭的路 -學生自治 只要不平等還存在於校園中, 我們就不能停止對學生自治的追尋 39 更生柢固 更生人的困境與   高中生的應對 26 平起平坐 移工坐錯了什麼? 13 目 錄 回顧諫燈 20 期 我們一起走過 1 媒體生態 臺媒外媒的差異 6 撞鬼那些小事 用科學揭開靈異 現象背後的神秘面紗 21 LGBTQIA+ 憑藉愛與勇氣,追 尋身而為人去愛的權利 33

文/許靜玟、黃熙耘、謝敏安、顧煌龍、魯謙 圖/楊雁如、黃少虹

回顧諫燈 20 期 我們一起走過

約莫在2012年,一本由學生們自發性撰寫的刊物於高雄中學校內「違法」 發行。起初只是一個念頭,發行時還曾因內容涉及二二八事件而被當時的雄中校 長在朝會時公開斥責。但校長這個舉動不僅沒有成功破壞學生對刊物的印象,反 而讓他們對這本刊物的來頭更加好奇。這是諫燈的開始,而那群學生是雄中102 級的學長。只是沒想到諫燈竟會就這麽持續運作了八年之久,來到2020年,第

諫燈的成員一開始皆是雄中的學生,到了第四期有了高雄女中及台南一中的 同學加入,諫燈從雄中校內獨立刊物逐漸擴張。這一進展除了使諫燈成了跨校刊 物,更是跨縣市的學生刊物。後來隨著台南一中的退出,諫燈的成員 完全來自雄中與雄女,逐漸有了「高雄人」的集體意識,在內容 上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出其對高雄在地的關心與發聲。於是, 在109級諫燈新招時,不再限制只有雄中雄女生能夠參 加──只要你是高雄高中職及五專院校的高一在學生 皆可報名。直到現在111級與112

級的成員中,除了雄中與雄女, 更有來自高師大附中、鳳中、 鳳新、前鎮、文藻、中工等七 所高中職及五專院校,這意味

著諫燈在高雄的在地擴張,也

逐漸確定了諫燈的定位── 高雄高中職學生獨立媒體。

二十期。
諫燈的定位

團體或組織……。」

這句話是諫燈公關在尋求贊助時自我介紹時最常說的一句話。正因諫燈不隸 屬於任何團體、學校或組織,才能不被掌權者控制,寫出想寫的文章,許多成 員便是因此而加入諫燈。這也是諫燈與各校青年社最大的不同。以前也曾出現 過許多學生獨立刊物,像是來自台南女中的《南蠻》與在網路上發起的《囹語 Prisper》,但都因後繼無人而逐漸沒落,目前只剩諫燈仍在持續運作。由此可見, 經營學生獨立刊物相當的不容易,而諫燈的存在也為高雄的高中生保留一份發出 異議的聲音。

經過了約莫10個年頭,諫燈已經與一開始有著很大的不同。為了了解這一 切的經過,我們特地找回103級的陳品丞與108級的歐孟哲兩位學長一同回顧當 初那些重要的時刻。諫燈的建立是102級加上103級學長姊共同完成的,不過當 時正處於草創時期, 諫燈的一切唯有名字是確定的,其他全都有著各種問題, 導致其在不怎麼順利的交棒給104級後,陷入低迷。

陳品丞學長加入諫燈的契機是學 生會長選舉,而後被102級學長邀 請。這代表當時諫燈尚未存在完善的 徵選流程。另外,還有一個更大的問

題:如果有人想加入卻沒有管道,將 使後續傳承面臨極大的挑戰。

104、105級正是因為上述的問

題,導致團隊人員嚴重不足。另外, 因為交棒時的不順利,

2
「您好,我們是諫燈,高雄的高中職學生獨立媒體。我們不隸屬於任何
團隊意識

所以104級的學長姐並不了解如何去

運作一個團隊,讓諫燈載浮載沉。幸好 106級的學長姊極力挽救,創造了團隊 運作的SOP,使各個部門分工明確,

彼此之間互相配合解決問題,學長姊也 帶領學弟妹融入團體。諫燈的「團隊意

識」油然而生,進入諫燈的篩選管道也

越來越完善,替諫燈注入一股活水。

撰稿模式

諫燈身為學生媒體,刊物的出版是 其最重要的價值。當團隊正式確立後, 如何有效地從找出主題、整合意見、分

工合作,到撰稿後文編三次修改、美編 和排版美化版面,最後各主題匯集起 來,成為嶄新的諫燈刊物,將會是首要 解決的問題。在遇到困境之後,經過了

一年又一年、一屆接一屆的努力,諫燈

有了如今這套出刊的標準流程。

成為高雄學生團體

諫燈剛開始的成員只有雄中、雄女

以及後來退出的南一中而已。因此,諫 燈的名氣與人數,一直都處於不夠充足 的狀態。歐孟哲學長的分享中也有提

到,在108級時,諫燈內由於總人數

不足,導致每個人被分配的工作過度龐 大,團體內氣氛低迷。這樣的問題也給

108級一個想法:「難道只有雄中雄 女的學生關注著學生議題和社會議題 嗎?」答案當然是否。那麼,既然其他 學校的學生也在尋求像諫燈這樣的發聲

管道,何不將諫燈擴展成屬於高雄市高 中生的獨立媒體呢?這些多元意見的加 入,不只可以增進諫燈本身的價值,也

補足了長久以來的人手缺口。如今的諫 燈,幾乎每個學校都有人在其中活躍。

在訪問的最後,我們問了學長: 「你對於諫燈的未來,有什麼樣的想像 呢?」兩位學長給出的答案很相似,諫 燈有一項別人沒有的特質—它是由高中 學生所組成的。在關注社會議題(尤其 是和學生權益相關的議題)時,以「高 中生自身」為出發點,其觀看議題的角 度必定與眾不同。所以學長們所期望 的,便是將「學生媒體」的價值發展得 更寬廣。有別於平面媒體與網路媒體,

雖然諫燈無法做出像當日頭條這樣有即 時性的新聞,但每一期也都緊扣當年或 者是當時候的重大案件及社會議題。也

就是說,每一期諫燈都有著無法被取 代、符合當時社會脈動的內在價值。這 也是學長們覺得諫燈之所以可貴,並且 未來必須將這傳統一路傳承下去的一大 原因。

3
來自諫燈學長的展望

對於非諫燈的讀者來說,第一次知道諫燈通常是藉由熟 悉的人介紹,或是在諫燈刊物的放置處發現我們。諫燈一路 走來,正是透過這樣的方式漸漸被更多人看見。對於讀者們 來說,諫燈之於學生,就像是一個媒體平台,讓學生有關心 社會大小事的管道,也使學生關注到其他與自己立場相異的 想法,同時,它也是能讓學生自由發言的平台;對於學校老 師而言,諫燈是了解學生想法的一種媒介,透過獨立於其他 單位的諫燈,更加認識學生的想法,進而延伸設計其相關課 程。從「諫燈對於讀者想法的影響」來說,一部分的讀者表 示雖然他們並不會因此而產生想法上的改變,但會從中了解 更多元的思想;而另一部份的讀者則認為,在閱讀完諫燈後 確實會產生某些價值上的改變,而在未密切關注的議題上, 會因為是從諫燈的角度探討議題,而產生類似的觀點。

而身在諫燈的我們又是如何看待諫燈的 呢?對我們來說,諫燈就像是個發聲平台,

能讓我們自由自在地述說我們所見、所思、 所想,同時也使內部的成員能從自己所在的

職位中得到生活中實用的能力,如行政能學

習到如何與團隊溝通,公關能學習到如何與 外界交際、並發揚自己的理念。諫燈之於我

們,就像是個大家庭,在出版刊物的途中, 各司其職,互相磨合協調,共同努力讓諫燈

一步步朝向我們理想中的樣子。在諫燈,我

們一同討論感興趣的議題,提出不同的觀點

與想法,一起成長。

4
諫燈對內的影響
諫燈對外的影響

諫燈的展望

諫燈,一個承載高雄學生對這片土 地的期許的平台、一個能使更多學生關

心各類議題的角色、一個能讓社會關注 到學生想法的管道。最初,一群充滿理 想的高雄學生看見這片土地缺少的那塊 拼圖—聆聽來自學生的聲音—於是決定 投身創立諫燈,希望它能成為一個讓學

生自由發表自己對議題的看法,一個讓 社會更關注學生聲音,一個交流多元想 法的環境。

諫燈在這20期以來的傳承中遇 到許多瓶頸與考驗,而現在的它已經

越來越近當初的目標了。諫燈除了成 為許多學生想要分享自己想法的平 台,也透過每一個優秀的諫燈成員的 推廣和分享,讓台灣各地有更多人認 識諫燈。

在現在諫燈成員的心中,諫燈的未來發展仍然繼續朝成為「讓社會上更多 人聽到學生聲音的學生自媒體」努力,並希望可以藉由每個來自不同背景的學 生透過彼此不同、多元的想法,深入的了解議題,將不同的聲音傳遞給社會, 讓社會可以更加關注到學生的訴求。雖然這一路上可能會遇到許多困難—像是 對於社會現狀的無奈,或是交流不同想法時所帶來的衝突—但是我們依然相 信,藉由每一屆諫燈成員的努力,可以讓未來的社會更加理解這些「來自高中 生的角度」。

、學長及同學,謝謝你們。

5
最後,特別感謝本次接受採訪的老師

生態

文/邱識芸、陳玉如、楊雁如、袁子媗、王婕、郭定昀 圖/曹瑈芠

台媒與外媒的差異 前言

近幾年,臺灣媒體最大的問題便是充斥著各種假新聞與偏頗資訊。「假新聞」

並非專業用語,根據沃草公民學院專文,非營利組織「初稿」(First Draft) 研究中心主任Claire Wardle以「資訊是否有惡意」作為分類標準,將所謂假 新聞粗略分成兩種類型:「錯誤訊息」(Misinformation)和「不實訊息」 (Disinformation)。

其中,「錯誤訊息」是指內容有誤,但並非惡意製造,像是資訊誤用或是標題、

圖文不符都屬之;「不實訊息」是指內容有誤,但是故意為之,例如新聞農場、惡 意操弄內容等等。而本文將主軸鎖定在「不實訊息」的產生與影響。

為什麼會有不實訊息的出現?

一篇新聞,極少是根據事實所建構,

更多是根據撰寫人的「消息來源」及「資 金來源」去建構的。

在臺灣,媒體大致可分為三類:「綠、 藍、紅」。其中「 紅媒 」是我們最迫切

需要注意的,近年來中國透過「語言」優

勢對臺灣進行攻擊,企圖瓦解臺灣民主社 會的互信機制,利用資訊對人們的認知領

域進行破壞、混亂,而後分化社會及加深

對立,就是我們所說的「資訊戰」。透過 資訊戰搭配外交戰、金融戰等非軍事手

段,甚至是軍事威嚇,來影響選舉結果, 達到「混合戰」的目的——併吞。

6
媒體

中國對臺灣所採的資訊戰手段主要 分為三種:

1. 網紅模式:於大陸社群平台用第一 人稱撰寫虛構的故事,再經過中國內容

農場重製新聞,流傳至臺灣吸引流量和 討論,進而影響新聞或政論節目,例如: 關西機場事件。

2. 社群媒體:透過經營社群粉專或社

團,發佈標題偏頗的文章,造成連結錯 誤資訊,製造對立。

3. 地面滲透:收買臺灣鄰里長、公廟、 黑道、學校等勢力,透過微信、Line, 或口耳相傳,進行假資訊灌輸,進而鞏 固中國欲滲透之思想。

為什麼人們明知卻難以區辨「不實 資訊」?有時,最危險的並非完全錯誤 的資訊,而是那些半真半假的「偏頗新 聞」,也許其內容近乎真實敘述,但其 標題刻意極化或誤導(下段進行解析) 以及內容的立場剖析就很有可能誤導讀 者的意識。

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們可 能因為「認知偏差」傾向相信不實資 訊,此現象也稱之為「後真相」(後真 相:指人們更容易接受基於情感和信仰 的論點,而不是基於事實的論點。)認 知偏差可能是基於一個人活在自身的同 溫層裡,當發現事實與既有認知有差異 時,更傾向忽略錯誤,相信自身原本的 判斷。另一種是「從眾效應」,為了符 合社會期待,缺乏批判性思考,跟隨他 人的意志。還有一種是為了確定自身對 該事件的認知,其查找資料的方向多半 與自身的看法相同,疏忽了這種想法或 許是錯誤的。

7

極化、偏頗標題與內容

除了報章雜誌的平面新聞,台灣的 新聞,除了24小時不斷出現情殺、行

車記錄器,以及以政治人物各種荒謬言

行為題的電視新聞,也只剩下一堆「辣 妹」、「婚外情」、各種不具參考價值

的「冗言」,抑或是各種只具吸睛效果 的標題,內容卻空泛的網路新聞。

「這畫面讓全球七十億人都驚呆 了!」、「XXX宣布重大決定」、

「不知道就太落伍了,你不可不知的知 識。」······等誘餌式標題,相信大家

一定都不陌生,小心翼翼地點開來,沒

想到,與標題不合或是無趣的內容,只

讓你覺得白白浪費了生命中寶貴的三十

秒。而這種事,每天不斷發生,相信你 也會因此免疫,而感到司空見慣。

在我們認真思考這個問題前,我們 先試著站在記者的角度。為何他們要為 這種實質上空洞的內容加上聳動浮誇的 標題呢?

首先,現在是講求速度的5G時代, 大家人手一機,用手機軟體看新聞似乎 成了我們獲取資訊的主要來源。每天上 百則,甚至上千則的新聞,在社交媒體 及網站上快速流竄,若無法取得大眾的 注意力,那麼這則新聞便會石沉大海, 無人點閱,媒體業者就沒有營收。

再者,相較於平面媒體,網路新聞 更講求速度。平面記者可以利用相對充 裕的時間去防堵這些失誤,而網路記者 卻每分每秒都在趕著交稿,有時甚至連 校對錯誤的時間都沒有,便急著發稿, 而導致各種「臨時抱佛腳」而產出的新 聞就這樣出現在我們閱聽人的眼前。

這樣的標題,雖然能吸引社會大 眾,進而刺激點擊率,增加新聞業者的 廣告營收,但這樣真的適合作為新聞標 題嗎?

不過,就算有再多的理由,也不能 合理化「聳動標題」帶給閱聽人的負面 影響,新聞不僅是我們對外聯繫的窗 口,更是第四權,具有監督政府以及社 會的職責,新聞業者當然不該以聳動標 題來混肴民眾視聽。

8

前段提到臺灣媒體有許多問題,讓 我們不禁思考為何臺灣媒體相較於外國

媒體的報導素質差距會如此之大,臺灣

媒體所報導的內容貌似一直受到背後的 財團控制。臺灣媒體和外國媒體報導同

一事件的角度似乎不太一樣,以下是我

們發現的一些問題及期望能改進的地

方。

身處於資訊爆炸的世代,傳播媒介 儼然已成為新世代年輕人們建立世界觀

及價值觀不可或缺的一大來源。於是,

人們開始注重媒體識讀素養,希望能透

過自我思辨來避免捲入過度煽動及錯誤

的驚濤駭浪中。因此,我們需釐清各媒

體的差異,透過實際比較,進而具體了

解其帶來的影響。

1. 經費差異

在臺灣的公共電視台,依公共電視

法第28條受政府每年捐贈18億的金

額,作為建立為公眾服務的大眾傳播制

度,以彌補商業電視的不足,但相較於 英國的BBC由英國政府每年補助好幾

千億的經費,兩者受政府補助的經費相

差甚遠。筆者認為若是政府能捐助國營

媒體較多的資金,公共電視台就能做更

多深入報導提供給民眾,便能以此導正 台灣媒體逐漸商業化的現象。

導有關美食主題的內容,原本立意良 善,可以藉由介紹推廣在地小吃,間接

促進觀光發展,但由於臺媒經費不夠充 裕,後來逐漸演變成另類的賺錢通路。

有些商家為了提升知名度而向新聞台洽 商,讓播報內容變質成一種被交易的商 品,如此一來,商家不但達到行銷目

的,媒體也能藉此增加收入來源。於 是,更多的新聞台紛紛爭相開始效法,

介紹類新聞內容開始增加,更重要的國 際新聞自然就被忽略在一旁。

2. 臺灣媒體缺乏報導國際新聞 臺灣共有 7 家24小時新聞台,對

於人口2300萬的我們來說,新聞台數 量比例遠超過美國(三億人,兩家24 小時新聞台)和日本(一億三千人,無 24小時新聞台) 。臺灣新聞台競爭激

烈,人力和資源相對短缺,導致外派記 者人數不足,因而捨棄需要投入更多心 力採訪的國際新聞,選擇了具娛樂性且 不需深入報導的地方新聞。

另外,我國至今尚未加入聯合國, 相較其他國家,臺灣民眾對國際事務的 參與度較低。因此,臺灣各家新聞台為

了符合大眾胃口,多選擇報導與民眾較 為貼近的娛樂新聞,久而久之,就產生

9
另外,近年來有不少臺灣新聞台報
臺灣媒體與國外媒體之比較

了臺媒缺乏報導國際新聞的現象。

此現象可能會造成臺灣民眾無法了 解國際局勢,但國際局勢也是最有可能

影響民眾生活的,例如:中美貿易戰會

影響到新臺幣的匯率、中東內戰開打則

會影響油價······,我們常常聽到國際

局勢牽一髮而動全身,正因如此我們才

需要更加積極地拓展我們的國際觀,身

為高中生的我們不該每天侷限在書本的

框架中,了解國際局勢讓我們對自己身

處的世界有所警覺,當世界在改變時我

們才不至於被拋棄。同時,我們更應該

思考該如何提升臺灣的國際影響力,當

臺灣在國際上有影響力時,臺灣人民即

會更加重視國際局勢,而媒體為了投其

所好勢必就會報導更多的國際新聞,形

成良好循環。

3. 總統大選聚焦點差異

首先以關於「中間選民」的新聞來 做比較,臺灣的報導篇幅明顯較美國

短,這可能是因為美國採用選舉人團制

度,而有了搖擺州和非搖擺州,非搖擺 州幾乎都有特定支持的政黨,因此候選

人皆可以假設會在支持自己的非搖擺洲

中安全地取得該州的選票,搖擺州便成 了兵家必爭之地,美國的媒體便也會集

中焦點到這些搖擺州身上,在臺灣的總 統大選由於採用相對多數決制且沒有劃

分選區,因此媒體所討論的幾乎都是在 候選人間的民調成長,並不會特意抓出 中間選民來討論。

再者,以關於「其他國家關注大選 結果」的新聞比較,這又和臺灣與美國 在國際上的地位有關了,臺灣的新聞媒 體主要都是在報導選舉結果對兩岸關係 的影響,而CNN不只會報導選舉結果對 其他國家的影響,同時他們也會關注是 否有其他國家利用這次選舉「炒作」, 例如CNN有一篇文章就是在呼籲哥倫比 亞政客不要在美國大選中選邊站。

由上述歸納出的幾點可看出臺灣媒 體與外國媒體的差別所在,且這些情況 都已持續很久,也不是無人提出疑問, 但直到現在還是沒有改善。而我們又能 為現今的媒體生態做出什麼改變?又有

10

哪些不是我們能力所及的地方?我們認

為,經費差異若要改變,還得修改法

律,是需要政府與人民共同協商的,恐

怕無法憑一己之力改善。但缺乏國際新

聞、聚焦點不同的方面,我們則可以多

參與國際事務,讓大眾多接觸國際,進

而想了解國外所發生的事件,相對地,

媒體也會改變報導方向,隨著時間推

演,逐漸改變現今臺灣媒體生態。

省思

綜上所述,臺灣媒體現存問題包含

國際新聞不足、缺乏從臺灣的觀點及充 斥著極化、偏頗之標題內容。臺灣媒體

演進,彷若陷入困境。但是不妨思考,

為何會造成現今局面?於閱聽人方而

言,或許是你一次的一時興起,點入不

實卻能激起興趣的報導,「就不要點進

去啊!」這句話,在批評他人時最為常

見,可是又有何人能提前預知內容為

何?是否為真?於媒體方而言,或許是 迫於時間壓力,造成報導淪為記者恣意

撰寫的生財工具,而忽略其真實性,

「好好寫個新聞,很難嗎?」但在臺灣

媒體生態下,一篇報導產製的繁複過程

與時間限制,造成了記者必須與時間賽

跑,且在限期內交出點閱率成績。

臺灣媒體的窘況,絕非某一方的錯誤, 而是整體發展歷程的紕漏。

「我們能做什麼?」

媒體生態的轉變,需要整個國家的帶動 與促進,而臺灣媒體方面,因經費不足 之問題並非我們所能努力,尚待政府與 人民協商。而可行的策略如下:首先, 「關注國際事件」,政府方多加參與國 際事務,而大眾也將對於國際新聞更加 注重,群眾視野改變,造就媒體報導內 容被動更新,漸趨縮減臺灣媒體相較國 外媒體之差異。其次,促成不同領域的 專業人士合作,提出臺灣觀點,不僅能 使臺灣人民接收到正確訊息,更可藉提 出觀點並於國際發聲之契機,讓國際間 正視臺灣欲參與國際事務之期望。當 然,以上種種必須跳脫傳統新聞產製過 程,才得以發揮其用意。而身為閱聽人

11

的我們,「媒體識讀」之能力更是不可或

缺,現今網際網路之便利性雖利於資訊查 證,另一方面,卻同時造成不精確、扭曲、

謠傳、偽造之訊息廣泛流傳,因此,思辨 的能力便是亟待授予現代學子的一門課。

臺灣媒體之於外國媒體,尚有許多不

足之處。轉變,漫長而又需要大眾耐心的 澆灌才得以茁壯;改變,即刻開始。

Be geared to the needs of the world.

12

背景介紹

(一)簡介

當我們走進人來人往的台北車站,

常常能夠看到一群又一群的國際移工圍

成一圈,一邊吃飯,一邊聊天,台北車

站為了防止遊民久留,座位設置十分稀

少,移工們只好在車站大廳席地而坐。

部分民眾認為此舉有礙觀瞻,十分不認

同他們的行為,而因為疫情緣故,政府

下達了「禁坐令」,禁止所有人在北車

大廳席地而坐。近日,疫情趨緩,禁坐

令也一併解除,再次引發正反兩方的論 戰。

文/楊雯茹、黃庭筠、高鈺涵

邱少星、王珮宇

圖/陳冠云 黃淳翎

移工在台灣的歷史脈絡

(一)移工的組成/來源/產業活動 1.1990年代前來台灣

當時台灣人薪資增加,卻嚴重缺乏 勞力工作者,因此政府開放國際移工移 入的政策,對東南亞的人來說,不僅可 以增加收入,更可以長期居留,於是台 灣社會便開始出現家庭幫傭等等多種類 型的移工。

2.組成

根據移民署統計,2014年國際移工 的數量已超越原住民族,並在2018年 達到70萬人;約為台灣人口的四十分 之一。其中來自印尼的移工佔最大宗,

13
平起平坐
移工坐錯了什麼?

約為所有移工數量的38%;緊接著是越 南31%、菲律賓22%、泰國9%。

依移工所從事的工作又可分為產業

移工和社福移工,根據勞動部的統計,

在2018年底,產業移工人數約為44萬,

社福移工人數約為25萬,比例大約為

1.7比1,其中產業移工多從事3K行業

(日文的骯髒Kitanai、危險Kiken、

辛苦Kitsui)如鑄造、表面處理、工

地搬工等,社福移工多從事照護、幫傭

等工作。

(二)移工相關的政策或法令

1.就業服務法

對於外籍勞工的引進與

管理,國內已有了正式的 法制規範於本法內,明文

規定聘用移工的產業及 條件。

2.開放移工的工作項目

產業移工:海洋漁撈工

作、製造工作、營造工作、屠宰工作、 乳牛飼育工作、外展農務工作

社福移工:家庭幫傭工作、機構看護工 作、家庭看護工作、外展看護工作

(依據就業服務法第46條)

3.新南向政策

東協國家崛起,政府為擴大與東協、印 尼、澳洲的聯繫,成立專門機構、網站, 也提出經貿、教育方面的交流政策。

移工的視角 (一)聚會的原因?

1.聯絡感情 在北車大廳,移工會與同樣從家鄉 來到台灣工作的夥伴人彼此鼓勵。來到 這大廳,看到熟悉的面孔,給了他們向 前的動力,就像回到自己的家。此外, 多數移工一星期只能休假一天,休閒、 放鬆的時間少之又少,因此大多數人會 把握短短的一天,大家相約聚在北車大 廳一起談天說地、噓寒問暖。

2.組織的社團有活動空間

移工除了來台工作外,在台灣也發

展出屬於自己特色的娛樂,例如來自 印尼的5位青年,來台後創立了Relix Band,他們會在開齋節的時候在北車大 廳演奏自己創作的印尼歌曲。星期日也 有地板圖書館,敞開的行李箱,裏頭裝 滿借閱給移工們的東南亞書籍,能讓他 們在大廳閱讀。

(二)為什麼選擇北車?

14

1.北車的地理位置/內部機能 (1)交通樞紐

台北車站為結合台鐵、高鐵、台北 捷運的地下化車站,不僅是北台灣重要

的交通節點,更是全台灣吞吐、運載的 重要樞紐。根據日本媒體調查,世界車

站的人流量排名,台北車站位居25名,

每日人流量達52萬人次,可見台北車 站在交通、經濟上之重要性。正因為北

車的便捷性,許多散布在各縣市的移 工,會選在此地聚會、過節。

(2)購物方便

車站內部結合了既龐大又五花八門

的商店街,從站體延伸到了附近的幾個

街區,販賣的商品從日常用品,到精緻 的飲食及書籍,應有盡有。加上方便的 交通,吸引了身處在大台北都會區的國

際移工前來聚會、採買。

(3)東南亞小吃多

因移工聚集,台北車站發展出乘載

許多東南亞移工鄉愁的南洋美食街,像 是著名的沙嗲、娘惹糕等,讓移工們不

用飄洋過海就能品嘗到家鄉味,也能透

過這些小吃使他們緩解對家鄉濃厚的思

念。

(4)薪資低,所以用最節省的方式聚會

勞動部於2019公布家庭看護工平均

薪資一個月為1萬9927元,扣除移工

寄回家裡的錢外,日常開銷加上生活娛

樂的費用所剩不多。且北車商圈餐廳的

價位不低,對移工們來說為較龐大的負

擔,所以用自己煮料理等成本較低的方 法代替,並與一同在北車休憩的夥伴分 享。

2.歷史原因使然

其實移工並不是一開始就選擇北車 大廳的,事情的起源要從2012年的一 場雨開始說起。

當時,駐台北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 在台北車站附近舉辦開齋節活動,突然 下起的大雨使得參與活動的移工只能迅

速躲進鄰近的北車避雨,而台北市長柯 文哲2011年才剛將大廳內的座椅全數

拆除,無椅可坐的移工只好席地而坐。

大廳內瞬間聚集大量的移工,不免引來 用路人的關注,事後也在網路上掀起一 波口水戰。此後,台鐵便援引《社會 秩序維護法》第72條訂定「大廳請勿 喧嘩、喝酒、躺臥或從事組織性集會活 動」限制移工在大廳集會的自由。

政府的視角

(一)台北車站與移工的歷史演革

2011年,台北是為了因應自動化售票、 改建台北車站,因此拆除大廳所有座 椅,引發民眾抗議,故台鐵緊急在大廳 兩側設置簡易座椅。

2015年5月,台鐵又以「有礙觀瞻」

為由,將坐椅拆除。

2017年開齋節,政府因未考量移工在 北車之定期聚會活動,開齋節當天在大 廳舉辦「日本觀光物產博覽會」,導致

15

當天許多東南亞族群無處團聚,引發抗

議。

(二)台鐵與交通部長無共識

日前,台鐵為了配合防疫政策,祭

出了禁坐令。隨著台灣疫情的趨緩,不

少民眾也期待著能繼續坐在大廳內聊

天。或許是順應民意,在台鐵打算延續

這項政策,進而徹底禁坐之時,交通部

長林佳龍卻主張開放,僅強調仍須配戴

口罩且保持社交距離,並表示大廳本來

就能給民眾自由運用。

(三)對國際移工文化的不了解

國際移工印尼籍佔大宗,在印尼有 名為Makan的習俗,大家席地而坐一起

享用晚餐聊天聚會。來到台灣後,將此

習俗帶來台北車站等地,以此聯繫彼此 感情或聚集同鄉人。

台鐵局在新冠肺炎流行的背景下以 防疫的理由實施禁坐令後,多數國際移 工失去交流聚會的場所,雖然是為了防

疫需要,但難免會讓歧視國際移工的問 體再度浮上水面。

(四)禁坐令實施的時間及出發點

這次的北車禁坐令無論是為了防疫 與否,已跟「人權」以及「歧視」脫不

了鉤。

其中造成的爭議點如下:

第一點:禁坐令實施的時間已是五月

中,離台灣疫情的高峰期(約三、四月)

已過了一段時間,當初疫情高峰時並沒

有採取行動,卻等到緩和之時才實施。

第二點:起初實施原因為預防新冠病毒 擴散,到後來卻演變成了永久性的禁坐 令,此舉引發了不少反彈。加上上述的 實施禁坐時間,令人不禁懷疑這個舉動 的實際用意為何。不少人覺得台鐵是在 針對國際移工,剝奪集會結社的自由。 (五)取消禁坐令之後

交通部在議題掀起之後,旋即在七 月取消禁坐令、改裝大廳地板並研擬重 設座位,但是累積在台灣社會已久的國 際移工問題並沒有因此而解決,要如何 消除大眾之間刻板印象及歧視的障礙與 隔閡,仍是我們必須關注的議題。

大眾的視角

經過半個月網路表單的設置後,我 們蒐集到161份匿名問卷,於是我們將 不同立場的回覆加以歸納、整理,以匿 名的形式窺看台灣人是否對國際移工 (因東南亞族群佔多數,故此文亦可指 東南亞族群)存有刻板印象或偏見。 在第一題「對於國際移工,您的既 定印象是?(可複選)」中,超過半數 人認為「來自相對落後國家,經濟上較 缺乏」,近四分之一人認為「遇到時會 有些害怕,不敢太靠近他們」。

第二題「是否認同移工在北車聚餐 席地而坐的行為?」有55.8%表示支 持,44.2%表示反對,理由如下。

16

(一)同意

節錄匿名回覆表單內容:

「這是另一種文化凝聚的方式」

「我覺得在沒有影響其他人的情況下, 此舉動是可接受的」

「其實只要做好防護措施,那麼坐在一 起聯繫感情也沒有什麼大問題」

「人家很辛苦 讓他們好好的用餐不會 有什麼問題」

「公共場合本就可以給民眾自由運用」

(二)不同意

節錄匿名表單回覆內容:

「席地而坐感覺不太好 經過的時候有 點可怕」

「影響觀感,阻礙其他人的行走」

「有礙觀瞻,製造髒亂」

「髒髒亂亂的 感覺好像落後國家」

束的現在,雖然已經解除禁坐令,但是 仍有提醒需配戴口罩,移工卻在大廳內 聚集吃飯,可能會成為防疫破口。

解決與立場

(一)淺談暗藏在台灣人心中的歧視 「歧視」,因為特定身分或人格, 對他人施以不正當、不合理且異於他人 之待遇。

「種族歧視」,因特定種族、膚色、 血統,對他人施以不正當、不合理且異 於他人之待遇。

每當大眾談起「種族歧視」,總會 下意識的聯想到美國、歐洲等國家,因 為在他們的歷史脈絡中發生過無數起屠 殺、悲劇,甚至是此時此刻的社會,仍 然存在著有形、嚴重的種族歧視。什麼 是「有形的」種族歧視?

有些人認為北車大廳是台灣的門 面,席地而坐影響進出入的人對台灣的

觀感。有人甚至提到文明國家不應該席 地而坐,會顯得文明感降低等等。加上

有防疫破口的隱憂

,疫情尚未完全結

17

舉例來說,2012年的馬丁案、2014

年的布朗案,以及2020年佛洛伊德事

件的發生都掀起當時的社會對立、加深 種族歧視,並深刻烙印在美國文化當

中,這些案件無不是致死的、流血的、 證據確鑿的。

面對刻不容緩的社會問題,使當局

不得不正視種族問題,因此歐美社會的 種族歧視問題才會如此被世界討論、熱 議。然而,在譴責歐美社會的同時,台 灣似乎也無法和種族歧視脫鉤,尤其是 對東南亞地區的族群。

台灣人的歧視暴力是更可怕的,浮 不上檯面來的隱形暴力。

(Fairy Chang,2015)

節錄匿名問卷中「是否認同移工在 北車聚餐席地而坐的行為?」,許多反 對立場的回覆直接地以負面字眼形容國

際移工,例如「可怕、不舒服、有礙觀 瞻」、「顯得文明感降低」、「髒髒亂

亂的 感覺好像落後國家」,從以上言 論不難看出台灣人對於此事的誤解。

當人權在防疫與集會自由中拉扯

時,政府勢必要找到對所有族群皆友善

的方式,或許暗藏在大眾心中的歧視難

以在短時間內抹去,我們仍然可以透過 法規的制定、政府與非政府組織間的推 動,減少制度性歧視的狀況,進而一點

一滴讓台灣變得更友善。

(二)政府及民間可行的改善方法

1.向身旁朋友推廣關心東南亞移工的 組織,像是one-forty台灣非營利組 織,成立東南亞移工學校,教授中文, 並幫助移工們完成夢想。

2.政府及非政府組織多舉辦文化交流 會或藝文展覽,促進民間文化的交流, 不僅能讓台灣人擁有更廣闊的國際觀, 更能讓東南亞文化在台灣有更多發展的 空間。

3.鼓勵公共場所或商家在標語或菜單 上加註東南亞地區的語言,像是印尼 語、越南語、泰語等,使台灣環境對東 南亞族群更加友善、方便。

4.政府可以在各地設置常設展覽或邀 請移工與台灣人舉辦座談會,透過移工 們述說來台的故事與在台灣工作的記事 都能使我們更貼近移工們的想法。

(三)我們的想法和解決方案 庭筠

原本以為台灣已成為一個尊重友善 包容的國家,在表單內容裡卻看見許多 偏激的言論,甚至很多都是20歲以下 的年輕人,說明在我們這個世代,與東 南亞國家人民的互動仍然是值得努力的 區塊,我覺得可以讓政府舉辦與國外的

18

交流會或者相關課程,增進大眾對於移 工的認識以及相處的方式。東南亞國家 的外國人和歐美國家的外國人都一樣,

都應該友好相處,不要對東南亞國家的 人民自動貼上「落後」「髒亂」的標籤。

多元、包容不侷限人種,所有人都應該

被平等對待,移工帶來的並不是問題, 轉念一想,若是沒有了移工,台灣少了

這麼多勞動人口,產業也無法持續發展

下去,若能將移工視為帶來多元文化、 價值觀的話,也許就能讓大家對移工不

再那麼害怕。

鈺涵

許多人在問卷中填寫反對的理由是

有礙觀瞻、阻擋通行路線、車站應是大 廳的門面,但如果席地而坐的人是一群

提著公事包、西裝筆挺的上班族,甚至

預留了通道給旅客行走,大家的意見是 否會改變呢?除了從自身觀點出發外,

不妨也從移工們的想法出發,身在異

鄉,或許他們也是不得已才選擇在公眾 場合中席地而坐的(如同前文所提,起

初也實為一場意外)。另外,同坐在那

裡的也包含台灣人,以有礙觀瞻為名將

輿論焦點全聚集在移工上是非常不理智

的。比起帶著歧視、偏見,台灣人更應 該為移工在產業鏈中從事粗重工作感到 感謝。

透過問卷,發現多半民眾無法接受

移工席地而坐行為的原因大多都是有礙 觀瞻,而台灣人常常以:「台灣最美的 風景是人情」自豪,但我們並沒有實際 的去落實這句話,所謂人情味不就是包 容來自各地的人們,並給予真摯的關

懷?如果只是形式上的表達,那並不是 我們所說有溫度的台灣社會,席地而坐 並不是「落後」若今日坐在地板上的是 政商名流,那大眾是否有另一種想法? 最重要的一點是,許多移工為了在台灣

生活而拚命工作著,要是沒有他們的付 出,現今的勞力供應有可能是匱乏的, 我覺得在日常生活中該帶給他們的是更 多的感謝。

雯茹 我們常把「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 人」這句掛在嘴邊,然而事實真的是這 樣嗎?在普遍台人眼中所謂的「國際 化」似乎只是經過包裝的「歐美化」, 面對來自東南亞地區的族群,時常下意 識的貼上「落後」、「犯罪」等標籤, 從先入為主的膚色、血統判斷他人,實 在不具備國際公民應有的內涵。我們時

常批判歐美社會對有色人種的歧視,殊 不知自己也身處在加害者的位置。台灣 人引以為傲的友善並不僅是熱情向外國 旅客帶路、貼心幫路人提重物,更不僅

19
珮宇

想想看

是在便當裡多加顆滷蛋,而是「尊重」,

尊重每個生存在台灣的文化、尊重每種 膚色、平等的對待每一個人。一個友善

的城市,不需要過多熱情包裝,而是更 真誠、更懂得替他人著想。

少星

在現今這個強調多元並且包容平等

的社會,台灣在表面上做的十分不錯, 但是每個台灣人其實心知肚明:大多數

的人還是有一把衡量「族群」的尺。時 常看到大家對於來自世界各國的人有兩 種截然不同的想法:「你看!是阿啄 仔!」心中多是對於歐美白人的好奇及 欣賞,反過來看到東南亞的外籍移工

時,十之八九心中第一個想法便是厭惡

及髒亂。沒有人能完全的保持中立看待

每一件事,相同的,台灣人也很難馬上

將每個人一視同仁,但是有時我會問自 己:那我有先尊重他們嗎?雖然許多人

認為自己並無任何的歧視,卻沒有站在

他人的立場看待所有族群,進而無法尊 重。

以這次的禁坐令為例,雖然為了防 疫而實施,卻鮮少考慮原本在這邊活動 的移工如何看待、解決。因此,雖然無 法做到完全實質的平等,但我希望在處 事或想法的部分,我們能夠設身處地站 在他人的立場思考。

1.透過這篇文章,從我們的角度出發, 或許你會對台灣人對於移工並不友善這 件事感到驚訝,但不妨捫心自問是否自 身其實也對移工存在著一絲的偏見或是 雙重標準?是否也不自覺地替他們扣上 了「髒亂、落後」的標籤呢?

2.仔細想想在日常生活中在校園、車 站或其他公共場所,因為一時的方便而 席地而坐?在那樣的情況下,旁觀者的 反應是甚麼?你的想法又是甚麼?

20

撞 鬼那些小事

用科學揭開靈異現象背後的神秘面紗

文/張柔淳、尤思云、唐瑀希、張恩喬、張微咏 圖/邵郁家

從東方的中元節,到西方的萬聖節,都可見得人們對於第四度空間的好奇與重 視,科學家也不斷地探索著這個領域。但是,對待這藏在薄紗下的世界,人人的態度 卻不盡相同。從虛實交雜的聊齋誌異,到現今常耳聞的靈異事件、鬼屋探險,有人相

信,亦有人不信;有人害怕,亦有人感到有趣。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我們對於「靈異 現象」都有一定的好奇心。所謂的靈異現象,通常是指與科學和常識相互矛盾的現象, 無法使用普羅大眾接受的知識來解釋。然而近年來,隨著時代的進步,許多現象已經

可以透過科學來說明,本文將列舉幾個例子:

「撞鬼」

在生活中,常會有許多ㄧ般人難以理解或是解釋 的現象──首先我們先來談談「看到鬼」這件事。對 於「鬼」,大家都有的既定印象就是「幻覺」,也就

是不存在的。但是在現代的觀點來看,並沒有我們想 像的那麼簡單。

其中一個較有說服力的理由是關於腦電波、磁場

以及次聲波的研究,如十分著名的實驗──「上帝的 頭盔」。實驗內容是讓受試者戴上一頂經過改造的頭盔,接著以磁場刺激大腦。結果

經歷過實驗的人都說他們彷彿看見去世的親人、靈魂,甚至是外星人等等……一大部 分的說法指出,這些「鬼魂」很可能是大腦因為被電磁場刺激而產生的幻覺,也有其 他科學家發現,這種現象與我們左腦的顳頂交界區有關。

對於幻覺的出現,有人則認為和一些人體疾病有關,像是路易氏體失智症或思 覺失調症都有可能產生看見鬼的幻覺。而其中,路易氏體失智症( dementia of Lewy body, DLB ),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進而讓患者頻頻產生視幻覺。不過關於視幻 覺的產生,還是有許多地方有待釐清。

但是看見鬼,有沒有可能是我們自己嚇自己呢?心理學告訴我們,當你聽到一則

恐怖故事的時候,大腦就會將靈異事件跟自身行為進行連結。如此一來,只要接觸到

21

刺激,就很有可能引發不安的感覺。而在心理層面的部分上,人會默默地將未知領域 合理化,因此誕生了鬼其實存在的錯覺。這種心中的恐懼可能會隨著環境的影響而逐

漸擴大,甚至影響到我們的身心靈狀況。而此時最重要的,其實是你如何用正確、合 適的心態來面臨未知。

「恐怖谷理論」

有沒有某一刻突然發現,小時候最愛的小美樂娃娃,突然散發出一股詭異的氣 息。那個躺下會閉眼,起身會睜眼,活靈活現的小美樂在你眼中不再可愛,取而代之 的是一陣陣莫名的恐懼?

有沒有某一刻突然發現,馬戲團裡那個活潑逗趣,有著浮誇大紅嘴以及爆炸頭的 小丑,在你眼中不再好笑,更多的是無盡的戰慄與反感?

碰見了擬真機器人不再感到新奇又有趣,反而對於它擁有與人類極為相似的面孔 卻異於人類的僵硬體態感到害怕;將芭比娃娃藏進深深的箱底,就怕晚上撞見似人非 人的它而驚嚇不已。

以上種種不曾細想過的顫慄,都可以透過「恐怖谷理論」來解釋。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https://zh.m.wikipedia.org/wiki/File:Mori_Uncanny_Valley_zh-tw.svg

「恐怖谷理論」,是日本機器人科學家,森政宏(Masahiro Mori) 1970年代提出 的假說,說明了人們在看到外表與人類明顯不同,卻擁有與人類特質部分相似的角色 時會產生親切、親近等正面的情感;但當兩者外表相似達到一定程度,卻又可看出 某些與人類明顯不同的特徵(不自然的行動方式、僵硬的面部表情、外露的機械關 節……)時,好感度便會驟降至曲線圖中的最低處,直到角色完完全全是人類時,好

感度才會再次攀升回高點。

恐怖谷所指的便是圖表中相似度鄰近100%,突然由好感下墜至反感的那段區間。

然而,這只是其中一個假說,科學家們仍有其他如:恐怖懸崖(Uncanny

cliff)、快樂谷等用來解釋這些現象的推測,不論如何,面對類人對象的恐懼不僅僅 只是心理上的感覺。從科學的觀點來看,更能得到超乎想像的結論!

「鬼壓床」

不知道你們是否曾有過類似的經驗:睡 覺時,躺在床上卻無法動彈,感覺有重物壓 在身上,甚至還依稀能看見像是人影的東

西,想叫卻叫不出聲,只能任由恐懼淹沒自 己……。

你可能以為是撞鬼了,但這其實可能是

「睡眠癱瘓症」 是一種睡眠障礙,通常發生在剛入睡或睡醒時,患者有知覺,能

看見周遭事物及聽見聲音,卻無法移動軀幹和四肢,有些人甚至會產生幻覺,看見所 謂的「鬼」,或感到窒息。

人的睡眠可以二分法分成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 REM)和非快速動

眼期(Non-rapid eye movement, NREM),兩者交錯組成睡眠週期,而一個週期大 約為90分鐘,八小時的睡眠通常會經歷4至6個週期。在快速動眼期時,大腦非常

活躍,而為了防止身體跟著夢境活動而傷害到自己或他人,大腦會釋放特殊的神經傳 導物質,暫時癱瘓你的骨骼肌(可用意識操控的肌肉),而其他肌肉(心肌和其他內 臟等)仍能正常運作不受影響。這種保護機制被稱為REM肌肉麻痺(REM atonia)。

當因為壓力過大或其他生理因素,使你在不正常的時間清醒,但身體仍在麻痺狀 態時,就會造成「鬼壓床」的現象。而無法控制身體的恐懼感可能會刺激大腦的杏仁 核,使你的心智處在過於警戒的狀態,這時,一點點風吹草動都能使大腦驚慌,促使 過度解讀,以致於產生幻覺和幻聽。

有些人在這過程中會有被重物壓著的窒息感,則是因為睡眠時,人體會將呼吸節 奏調整為快而短淺,當你醒來而處於恐懼狀態時,會不自覺想大口吸氣,但身體的呼 吸節奏仍是睡眠狀態,吸不到足夠的空氣就會使你感覺胸悶甚至有窒息感。

簡單來說,大家害怕的鬼壓床其實只是:你的大腦醒了,但身體還在睡。

23
「睡眠癱瘓症」在作祟喔!

壓力太大、時差、飲用過多咖啡因和酒精及長期睡眠不足都可能引發睡眠癱瘓 症。如果下次遇到同樣的狀況,請試著保持冷靜,告訴自己這只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只要花點時間等身體醒過來就好。冷靜下來後,可以從小肌肉開始,把注意力放在手 指上,慢慢移動,再逐漸控制其他肌肉,就能擺脫這個狀態了。但如果過常發生這種 情況,還是得去醫院檢查一下喔!

「靈魂出竅」

電視劇中,出車禍後靈魂出竅早已是個屢見

不鮮的題材,但是否真有其事呢?民間許多傳

說、故事也常描寫角色們在靈魂出體後的所見所

聞,究竟「靈魂出竅」是否有實際的科學根據

呢?

靈魂出竅,或可稱作「出體經驗」,常發生於瀕死體驗中,根據眾多研究結果, 心臟停止後又甦醒過來的人中,有4%~18%,的人有過「瀕死體驗」,意即在手術過 程中,患者可以清晰地從第三視角看到自己所處的環境、正在發生的事情。科學家們 對於瀕死體驗的存在是有共識的,但意見的分歧出現在對此現象的解釋,較具代表性 的主要分為三大說詞:

支持此說法的科學家認為瀕死是由於大腦嚴重缺氧而產生的獨特生理現象,進一 步否定靈魂出竅只是一個超自然現象,試圖以科學角度解釋看似奇妙的瀕死體驗和靈 魂出竅。

對於上一點持反對意見的科學家則認為瀕死是一種意識扭曲現象, 意即人類的 意識可以不依賴於大腦而存在,進而在危機發生時能夠將意識超脫大腦,產生能以第 三視角看到自己的現象。

目前關注此現象的主要是神經學家和心理學家。1978年,在一些學者的倡議下, 國際瀕死體驗研究協會正式成立。近年來的瀕死體驗研究中,「大腦功能理論」佔有 一定的優勢。這些科學家認為,瀕死是在心臟驟停後發生的,由於求生是人類最大的 本能行為,當心臟停止跳動、大腦停止供氧之後,大腦就會開啟「防禦機制」,分泌

24
1.獨特生理現象 2.意識扭曲現象 3.大腦功能理論

出大量神經傳遞素,這些傳遞素又會釋放出無數影像和感覺的訊號,而這些資訊本來 就存在於大腦中,因此有過瀕死經歷的人看到的,大部分都會是他們經歷過的場景, 也就是常見的「人生跑馬燈」。

除此之外,也有很多科學家嘗試在實驗室中「創造」靈魂出竅,例如瑞士日內瓦 大學醫院的神經科學家布蘭克等人曾以電流來引發「靈魂出竅」:

他們對一位癲癇發作的43歲婦人做實驗,用電流刺激她右腦顳葉的角回,一開 始她只有感受到輕微刺激,然後開始覺得自己「陷進床裡」;加強刺激後,她說她可

以「從上空看見自己躺在床上,不過只能看到雙腿與下半身。」;使用更強的電流後 則是「瞬間覺得很亮、飄浮在床上約兩公尺處,接近天花板,並能夠清晰地看到房間 全貌。」

上述可知,靈魂出竅確實是能被「營造」出來的。不管是用電擊、或戴上VR護 目鏡、調整電流的強度等各種科學方法,受試者總能感受到自己的靈魂脫離了肉體,

並能從外看到自己躺在實驗床上。但許多報告及研究指出,現在的科學技術尚無法直 接解釋靈魂出竅的現象,只能繼續用實驗及猜測一步步揭開真相。也就是說,靈魂出 竅至今仍為一個未解之謎。

有人相信世界上存在著與我們大不相同的物種,當然也有人抱持著相左的意見而 致力於用科學探索真相。也許我們還不能明瞭全部靈異事件背後的科學原理,但因盲 目地猜測而感到恐懼可能比靈異事件本身更令人擔憂。所以下次因遭遇難以解釋的現 象而惶恐難耐時,可以試著告訴自己:「也許只是心理作用,其實沒那麼可怕。」藉 此舒緩這因未知而生的不安。

就算到了今日,靈異現象始終是許多科學家想摸清的領域。儘管如此,但筆者相 信,不管現在或未來,這方面的探究依然會持續進行,直到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合理的 解釋。

25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