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山旗津社區報-第五期

Page 1

哈瑪星代天宮—藝術的所在 【記者葉志欽 何昱熾 林伯翰報導】

高雄哈瑪星代天宮興建於1950 年間,其建廟緣由,應回溯自西元 1930年,前台南縣北門鄉蚵寮村移 居哈瑪星(今南鼓山一帶),謀生之 際,為秉奉一貫的信仰,自故鄉「保 安宮」迎請清水祖師金身護佑,由移 居高雄鄉親輪流奉祀,以此為精神寄 託。並在民國43年歲次甲午10月15 日卯時奉請神佛入龕安座,建廟工程 前後歷時3年。 代天宮除了是當地信仰中心外 ,已故薪傳獎國寶畫師潘麗水先生的 唯一巨幅山水壁畫,就藏於哈瑪星代 天宮後殿青雲寺內,其完成於西元 1962年,至今已過半世紀,受水氣 與鹽害所致壁畫結構受損,後由文化 部文資局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負責 修復,經修復小組判斷並以精密儀器 探測其受損主因,移除了原位於壁畫 正下方的水池徹底隔絕與水氣之間最

直接的碰觸,以紅外線熱像儀攝影檢 視原貌後才著手進行修復工程,修復 完整後已在2013年4月18號國際文化 資產日這天揭幕,讓世人得以重見半 世紀前的風采。 廟方表示,經文建會(文化部前 身)會勘後發現,代天宮內的十四幅 門神彩繪、一幅彩墨山水壁畫,八十 八尊泥塑神像,十組浮雕、油漆畫、 擂金梁坊畫,廟埕兩側護龍有一百多 幅彩繪梁坊畫,總計超過兩百多件作 品,皆為潘麗水大師之作,其種類與 數量為全台灣廟宇之首。 除此之外,廟方還介紹了葉經 義先生之木雕、蔡元亨先生之書法、 葉進益先生的剪粘作品等,各個作品 都深具藝術價值,令人讚嘆不已。代 天宮除了信仰中心外,更是藝術殿堂 ,經過哈瑪星時,千萬不要忘記來此 參觀。

此畫為潘麗水大師於哈瑪星代天宮之山水畫

【記者江嘉卿 陳俐君 洪以軒 蔡佲旂報導】

於1950年創業並經營至今的魚 丸店老闆表示,上一代創業初期是以 流動攤販的方式做生意,因此常要看 老天爺的臉色過生活,如果下雨生意 就沒辦法做了,但皇天不負苦心人, 終於讓他們找到了代天宮前這塊寶地 。當時廟前人山人海,是做生意的好 地方,因此慢慢穩定了基礎。老闆不 是沒想過往市區發展,而是需要一大 筆資金且不一定做得成,所以就先繼

海上公車─旗津渡輪的變遷 【記者莊宗仁 蔡奇軒 黃振育 林凱文報導】

許多觀光客來到高雄都不會錯 過旗津,多數觀光客選擇乘坐渡輪由 哈瑪星往返旗津,因為可以在觀光渡 輪上遠觀西子灣以及高雄85大樓的 美景,也可以感受海上航行,波濤洶 湧的樂趣。但許多民眾可能不知道, 以往渡輪是旗津居民唯一對外的交通 工具,而這短短的一段航程,在台灣 早期可是一趟艱困的旅程,不小心就 可能因此而喪命,不像今日的浪漫美 好。

避災厄。1910年開始,渡輪行業猶如 雨後春筍般的出現,戰後更分為公營 及民營兩種系統,同時服務旗津居民 。1973年9月3日清晨,一艘由旗津開 往前鎮的民營渡輪「高中六號」,在 航行途中,因為超載加上機械失靈而 不幸翻覆沉沒,造成25人罹難。這次 的事件不但讓人驚愕,也讓人們發現 渡輪的危險性,而2004年高雄市政府 為了舉辦世運,更將所有民營之渡船 完全收購,隨後成立高雄市輪船股份 有限公司,如今僅有公營渡輪為大家 服務。 由於渡輪危險性廣受討論,因此 公營渡輪特別強調安全。高雄市輪船

續留在廟口。 老闆透露,他們的魚丸是使用 做生魚片的部位(俗稱冬瓜肉),加上 鹽巴調味並且經過一至兩個小時的攪 拌後捏製而成。另外老闆也表示,除 了魚丸之外,在捏製的過程中倘若放 入扁魚與豬肉或是鮮蝦以及一些蔥和 蔬菜就分別成為肉丸以及蝦丸了,而 這三種丸子口感皆然不同。 已走過六十年的老店,老闆對 於自家的魚丸依然秉持著相同的理念 。雖然在店面不大、人潮慢慢流失的 環境下工作,但從魚丸的外觀、散發 出的香氣以及那Q彈的口感中,不難 了解到老闆在這看似簡單的魚丸背後 所付出的用心,由裡到外,由外而內 ,那份細心只是想讓魚丸更精緻,讓 更多人能品嚐到它的美味。

藥到命除?藥到病除?藥籤是什麼? 【記者陳峻毅 王詔群 陳雅柔 劉宛渝報導】

【記者顏家獻 謝樺鑫 李秉哲報導】

歷時3年的修建、斥資7仟萬, 高雄打狗英國領事館文化園區於 2013年11月12日盛大開幕,從西子 灣山上的領事官邸、山下領事辦公室 ,重現一百三十四年前的原貌,像開 啟任意門一樣,帶領著民眾穿梭百年 前台灣最重要的通商貿易打狗關口熱 鬧場景。 「打狗英國領事館文化園區」 裡面有著英國政府在台第一座領事館 ,也是全台唯一完整保存官邸及辦公 室的領事館園區。山上英國領事館官 邸長期被誤認為領事館,經過多年來 的史料考察澄清,確認真正的英國領 事館是在哨船頭海濱旁「雄鎮北門」 的對面,日治時期的水產試驗所,就 是百年前英國領事館,此地區在十九 世紀見證海洋經貿發展,連接著英國

領事館和辦公室的古道,是由咾咕石 、花崗岩、珊瑚礁和紅磚舖設而成的 ,非常具有海洋文化元素的建設,搭 配著高雄這個海港城市,相當絕配啊 !

眾陷入這浪漫的氛圍內。歷史遺跡見 證了城市發展,高雄百年前即是個重 要的國際化都市,百年後仍積極邁向 國際軌道,「英國領事館文化園區」 是高雄代表作。

除了修復園區外,文化局特地 打造一批栩栩如生的露天蠟像群,有 史溫侯遇上台灣獼猴、領事夫人瑪莉 外出、哨船頭攤販叫賣、三輪車伕載 客、馬雅各醫師為民眾治眼疾等場景 ,及重現當年英國領事吉必勳與清朝 官員曾憲德的交涉的情況、生動呈現 當年打狗絡繹不絕的各國人士,而且 蠟像材質為塑鋼,禁得起日曬雨淋。 同時園區內也打造了生意盎然的英式 花園,餐飲部分結合「古典玫瑰園」 ,提供正統優雅英式午茶及文創商品 ,現場充滿濃厚英倫風,更讓入園民

雖然「英國領事館文化園區」 是高雄代表作,也為地方帶來了人潮 與周邊的觀光經濟效益,但也帶來了 許多居民與學生的抱怨,每到假日或 是早上九點開館前和下午三四點通往 西子灣的路滿滿都是大型遊覽車,因 為周邊沒有方便的替代道路,且道路 狹窄,以致學生與居民進出都與遊覽 車爭道,非常危險,遊覽車也常要會 車,塞車情況嚴重,遊客與陸客穿越 馬路更是危險,常造成事故發生,當 地居民與學生怨聲載道。

藥籤是什麼?大概許多人沒聽 過。但在許多傳統地區,生了病並不 一定要去找醫生,而是去廟裡問神明 ,根據神明所賜的藥籤到中藥行捉藥 服用,這到底靈不靈?究竟是神丹妙 藥亦或是吃心安。 據了解,求藥籤者除了癌症末 期病患外,為心靈平靜而求助於宗教 力量的精神病患也不在少數。藥籤相 傳是一位很會看病的太守,死前將藥 方刻在石窟上,後人將這些藥方製成 藥籤流傳,現今高雄以火車站為界, 東西分為兩種藥籤,東邊是六十甲子 籤,西邊是以阿拉伯數字編排的藥籤 ,大人有120支籤,小孩60支。抽藥 籤程序和求籤一樣,告知神明個人資 料及病症,並擲筊確定籤號,籤上就 有處方,詳載藥材、份量、服法。 對於如何管理神明看病,衛生 署的態度相當保留。官員認為,由於 民眾是擲筊求籤,沒有人問診,很難 認定廟宇負責人涉及醫療行為,所以 無法以《醫療法》處理。藥材行表示 來求藥籤的患者,經常是一些無藥可 醫的絕症,才會來求藥籤,老闆也說 安神的成分大於藥效。

根據衛生署的調查,藥籤所用 的藥材,含有部分的有毒物,例如牽 牛花、蔓陀蘿、急性子等。也有發生 因為藥籤,含有2兩的八角蓮,造成 服用後中毒的個案,據記載,一般內 服煎湯的八角蓮劑量約2∼4錢,人 體最低劑量的死亡報告約2.33∼4.66 錢八角蓮。 為避免民眾受到傷害,衛生署 商請內政部,規勸廟宇在藥籤上加註 警語,告知民眾必須先看過醫師,而 且藥籤僅供參考,根據藥材行老闆表 示,目前市售的中藥材,有部分已被 食品藥物管理局列入食品。 雖然求神問卜,也是個方法但 是治標不治本,還是以大醫院的診斷 分析為準,按時吃藥保持心情開朗, 對病情好轉更有幫助!

班、上下學……等尖峰時段,但是船員 依舊按表開船,因而容易造成交通堵塞 而怨聲四起。然而民眾所抱怨的不單單 是班次的問題,價錢上與舢板船不同, 而如今已無舢板船可搭乘,渡輪來回旗 津、鼓山兩地,單人單趟須花15元,而 乘車的民眾卻須花35元,天天往返於旗 鼓的民眾因此將車停置渡輪站附近,步 行至渡輪站搭船至對岸的現象已非常頻 繁。

公司表示,以往民營的舢舨船船舷兩 側只有鐵桿與鐵鍊圍著,而且舢舨船 靠岸時,因潮汐關係而使得船舷與陸 地落差較大,僅靠木板做為人車上下 船之間的橋樑,風浪不佳時容易落海 發生意外,安全有所疑慮。如今公營 渡輪採用雙層鐵殼船,使人與車皆在 船體內,故安全性大幅提升,渡輪站 現在渡輪安全性上提升很多,雙層 採用浮動式碼頭,使得碼頭與渡船並 渡輪讓民眾不但可以騎車上船,也提供 不會因潮汐關係而落差太大,導致危 了觀光客在上層休息室休息以及拍攝海 險。 上風景,不論是便利性或娛樂性都超越 當地民眾表示,鐵殼船對於搭 了以往船隻。現在的旗津鼓山渡輪不但 乘的乘客安全上確實有更多保障,但 提供給觀光客享受航行的樂趣,也便利 美中不足的是由於渡輪班次固定,無 了旗津當地居民的生活。雖然仍有美中 法配合兩地民眾之需求,例如:上下 不足之處尚待改善,但旗津鼓山渡輪的 存在便利且豐富了所有旗津當地居民及 外來的民眾,並給予我們方便的交通與 新奇的體驗。

攝影/盧昱瑞

回到百年前 打狗英國領事館盛大開館

http://blog.yam.com/nkmu2011

NO.5 2013.12 Winter

明清時期,當時由於科技不發 達,想過海的民眾只能用自製的竹筏 及舢舨船冒險渡海,海上險象環生, 據說涉渡者須打鼓鳴鑼,焚燒紙錢以

半世紀的美味─代天宮前哈瑪星黑旗魚丸大王 魚丸是一種家喻戶曉的小吃, 在沿海地區都能看到它們的存在,但 各地的風味卻不盡相同。在哈瑪星代 天宮前,有一間創立超過半個世紀, 從政壇明星到影視藝人都讚不絕口的 魚丸老店,店內軟Q的純魚丸、鮮甜 的蝦丸與多汁的肉丸都代表著老闆對 這份行業的熱忱。

鼓山旗津社區報

發行單位 :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基礎教育中心 公民素養陶塑計劃 指導單位 : 教育部科技及資訊教育司 發 行 人 : 周照仁 總 編 輯 : 蔣忠益 主 編 : 王御風 編 輯 : 林靖鈞、翁瑋黛、高玉馨

攝影/盧昱瑞

尋找哈瑪星老產業:

新洋鋼索漁具五金 【記者陳宜昕 游立杰 鍾明哲報導】

哈瑪星地區早期是高雄漁業重 鎮,但隨著高雄車站與漁港遷移至前 鎮,哈瑪星地區原有的產業日漸沈默 蕭條,因而慢慢沒落,近年來則朝著 觀光等方向發展,但在哈瑪星的街角 ,仍可看到以往留下來的傳統店家。 例如在捷興二街上的新洋鋼索漁具五 金,就可看得到哈瑪星昔日產業風華 的老店家。 哈瑪星往日為高雄漁業中心, 所以是船具五金行供應商的聚集地, 店中販售船舶上所需的備品,為漁、 商船提供最佳的後援。新洋鋼索漁具 五金就是其中的代表,其經營已超過 四十多年,從它的發展變化過程,可 以一窺哈瑪星五金產業的發展史與高 雄港時代背景的變遷。新洋鋼索擺滿 了許多的船、漁具的五金品,各種顏 色,粗細的纜繩,油漆,金屬器具滿 目皆是。

索漁具五金老闆表示以前的繁華已經 不能夠跟現今相比,但漁具五金產業 還是維持著市場基本的供應需求。地 方耆老也表示,許多漁具五金行店家 ,因時代變動而做了很大的改變。有 的轉行、有的關門不做。隨著漁具五 金市場的變動,五金產業店家不會只 專門賣某一類的機件零件,找尋更多 有利於他們營業的方式。

曾經繁華的哈瑪星隨著漁港遷 移至前鎮漁港而沒落,這些五金漁具 供應商的家數,也漸漸減少,新洋鋼

走在哈瑪星街上,千萬別忘了尋 找轉角處的漁具五金行,裡面琳瑯滿 目的機具,也是一則則歷史的縮影。


淨 灘 海科不落人後

人去樓空的旗津觀光漁港 【記者涂啟峰報導】

【記者黃奕姉 王勠安報導】

曾經風行一時的旗津觀光漁港 如今只能曬烏魚子?旗津觀光碼頭以 前曾是各攤商進駐的繁榮碼頭,清晨 就有新鮮漁獲進港,下午就可以吃到 現撈漁獲,如今市場遷移,人去樓空 形同空城。

當你走在沙灘上,會不會對於 破壞沙灘美麗環境的垃圾搖頭嘆息呢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深藍社,於 2013年11月24日和「Re-think」環台 淨灘團體攜手聯合發起旗津海灘淨灘 活動,為的就是守護並維護這塊土地 ,學生們莫不熱情響應。

幾年前因為旗津商圈老舊、危 險,不能幫助提升旗津的觀光產業, 於是高雄市市長陳菊決定重新建造, 許多攤商只好暫時遷離原商圈,而在 旗津漁港旁邊與民間業者合作打造的 「紅燈碼頭」就成了攤商們的新據點 ,基於漁港與商場的互相輔助與結合 ,立刻就蓬勃發展起來,各式各樣的 新鮮海鮮、土產、熱炒、使得前來觀

Re-think由來自夏威夷的Denniel Gruber(丹尼爾•酷伯)與黃之揚共同 創辦,他們秉持相同的信念,憑藉著 熱情展開環台淨灘之旅。兩人還利用 社群網絡的團體力量,號召近兩千多 人共同響應,每場淨灘活動也都有許 多當地民眾自願參與,重新思考,在 依賴大海資源生存的台灣中,這片土 地對台灣的重要性,或是對環境的態 度之矯正。同時,Re-think也希望藉 由成立各地區分部,讓全台各地的夥 伴經營自己的家鄉,實踐自己的 Re-think!

光的民眾越來越多。除了各式美食,晚上 港邊的漁船、店家點起七彩燈火點綴了整 個高雄港,又呈現出不同的迷人景緻,在 這悠閒的小漁港喝著香濃的咖啡總叫人難 忘,但是隨著新的旗津道商圈落成,攤商 再度回籠到新的商圈,導致人潮瞬間的流 失。 如今還有在運作僅剩下清晨有魚貨交 易的漁港,對照起以前從早到晚都非常熱 鬧的情況,目前空蕩蕩的停車場只剩下附 近居民的轎車與正在曬乾的烏魚子跟魚干 ,之前高朋滿座的座位如今只剩下一堆沒 人使用的桌椅,除了當地民眾偶爾來釣釣 魚以外,許多遊客都不知道這邊曾經是非 常熱鬧的市集。 紅燈碼頭位於風車公園對面,結合魚 貨買賣、現撈海鮮、觀光魚市,搭配只有5 分鐘路程的海洋探索館,此完善的產業結 合卻因商圈的轉移而瞬間沒落,政府卻沒 有配合的措施讓一個如此完善的地點變成 蚊子港,實在非常可惜。

漁港旁閒置的停車場被民眾拿來曬魚貨

旗津隱藏版美食─錦記地瓜酥 【記者曾煒程 劉瀚澤 楊家福 韓念辰報導】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的同學 們也熱情參與這項計劃,與Re-think 共同舉辦淨灘活動,為旗津海灘盡一 份力,用行動證明自己對這份土地的 感情,一起守護並關懷這塊土地。參 與淨灘活動的四航一許立亞同學表示 :「高雄旗津的海灘表面上看似乾淨 ,在實際參與淨灘後,才發現有非常 多遊客所掉落的塑膠袋、吸管、菸蒂 等小型垃圾,人們常會不小心忽略小 垃圾;同時,現場也有許多大型保麗 龍和漁夫所丟棄的漁網深埋在沙灘裡 。海灘,應由我們共同守護,若今天 我們沒有把它清除,它就是永遠在那 裡不會分解,這些都是海洋生物最容 易誤食的東西。」此話一出,更加發 人深省;也可得知,參與的學生們, 都能從這個活動學習對土地尊重的態 度。

到高雄的旗津,不少遊客是看 上這裡長長的海岸線和新鮮的海鮮料 理,但其實,旗津也有不少在地人和 學生常吃的美食,有的料多實在,有 的口感特殊,當然也有老饕級的遊客 ,對這些隱藏版美食同樣不放過。 位在中洲渡船廠旁的一間隱藏 版的地瓜酥工廠,藏著旗津在地的好 味道,老闆娘表示,由於小時候特別 喜歡吃「椪糖」,因而有了自己製作 的念頭,經鄰居嚐試後,發現味道不 錯,老闆娘就有了製作地瓜酥的想法 ,才有錦記地瓜酥的誕生。

港務警察?海巡?大不同!

一開始錦記地瓜酥只有原味,後 來慢慢開發出多種口味,現在有原味 、鹽味、甜味及芥末。其中芥末的靈 感是來自生魚片的芥末,沒想到這兩 種原本看來不相搭的產品,融合後也 相當順口。各種口味都有忠實的愛好 者,特別是甜味,更受大眾的喜愛。 偶然經過一些小街道時,騎著車 就這麼呼嘯而過? 如果不想跟好口福說 再見,就更要好好瞭解一下這些看似 不起眼的街頭巷弄卻藏著許多美食! 有空時,停下車享用一番,也是不錯 的選擇喔!

旗津唯一的庭園餐廳 ─風車驛站 【記者陳泰豪 王世洋 王朝宏 林桐可報導】

【記者洪嘉揚 黃至煒報導】

許多人都不知道每當載有危險 貨品的大船進入及離開高雄港的時候 ,在前方總是有一艘不起眼的小船為 它們開道,避免船隻發生碰撞危險, 維持這安全港灣的背後,有一群人默 默的守護高雄港,那就是辛苦的港務 警察。

港務警察的工作內容很緊湊, 二十四小時都要擔任高雄港區之海上 巡邏任務,除了幫危險船隻進出港的 開道外,還要維護海上治安為主要之 任務,遇有港區發生治安事故,立即 調派線上警力維護港區治安及船隻進 出和作業之安全。

在旗津中洲渡輪站旁,有一個 不起眼的警察局,一般警察局門口都 是面向著道路,然後停著一排警車, 然而這間警察局卻不一樣,四周都是 由附有鐵絲網的圍牆圍起,平時大門 深鎖面朝高雄港內,周圍停的不是警 車,而是警用小艇,這就是旗津中洲 的港務警察局。

港務警察表示,他們每個人上 班時間都不固定,不管甚麼天氣都要 巡邏,跟陸上員警不同之處,接到通 報港內有大體時,就要去撈大體。 在港務警察默默付出之下,才 能維持高雄港的治安、及航運的順暢 ,使台灣邁向成功的一大步。

位於高雄市旗津區旗津三路上 ,緊鄰風車公園旁的風車驛站,是旗 津區僅有的庭園咖啡餐廳,餐廳不僅 佈置呼應旗津的海洋風格,連餐點也 以海鮮跟火鍋為主要菜單,吸引不少 大學學生以及觀光客慕名而來。 風車驛站在2010年2月時開幕, 老闆表示,當時是以咖啡館理念來創 業,因為旗津並沒有類似這種風格的 咖啡館。由於旗津是個環海的地方, 觀光客比較多集中在夏天,但不同的 季節會有不同的菜色,每個季節也會 更換菜單,夏天以酸甜和辣式菜色為 主,主要是涼拌海鮮和招牌生魚片; 冬天比較注重溫補,像是麻油雞湯等 ;秋天和春天以大閘蟹和蝦球為主。

老闆也表示,消費族群在不同 的時間也不太一樣,晚上6點左右是 以造船廠或是公家機關為主的上班族 ,喝小酒配點烤魚海鮮,晚上7點到 8點是以居家的家庭來用餐,10點以 後則是以學生為主,來這吃小火鍋和 鬆餅當消夜,這也是跟其他地區有所 不同的地方。 因鄰近風車公園及戰爭與和平 紀念館,假日時光不妨到此用餐,然 後到風車公園騎車或觀海,享受旗津 獨有的悠閒時光。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