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望愛---讓世界看見上帝的光

Page 1

Glaube, Hoffnung, Liebe

讓世界看見上帝的光 Gerd Theißen

葛德•泰森 著

鄭玉英 譯

南與北文化出版社出版


目錄

前言|信、望、愛 ˙4

12 對於獲得救恩的希望 ──對天擇法則的一種抗議 ˙128

PART Ⅰ

─信

1 關於信的一些想法 ˙20 2 相信天上和地上的寶藏 ──談萬物與人本身原有的價值 ˙33 3 不信任和抗議作為智慧的展現 ──談所羅門箴言中的驚人見解 ˙45

13 超越生命之上的希望 ──死亡猶如上帝的剪影 ˙137

14 希望和神祕主義 ──從上帝的臨在到與上帝合一 ˙154

PART Ⅲ

─愛

15 關於愛的一些想法 ˙176

4 相信別人的話 ──談如何面對忿怒、謊言和擁有財富 ˙51

16 我愛,故我在 ──信心是愛的根源 ˙190

5 信仰與自由 ──真理將使你們自由! ˙60

6 信心能治癒人嗎? ──談信心與健康 ˙73

7 為什麼人們會緊抓著信仰不放? ──約伯的實驗 ˙83

17 我被愛,故我在 ──談婚姻裡的忠實與不忠實 ˙199

18 我愛,故我助人 ──談愛的演化 ˙211

19 先有愛,然後再談道德 ──一則關於罪人稱義的新教講道 ˙222

PART Ⅱ

─望

8 關於希望的一些想法 ˙94 9 得到活下去的麵包的希望

20 愛無所不在 ──談歌羅西書讚美詩中的宇宙神學 ˙232

21 上帝尋找伴侶 ──愛使生命得到滿足 ˙240

──主禱文中的糧食祈求在一個過度豐盛的社會之意義 ˙102

10 對於受迫害者獲得正義的希望 ──山上寶訓作為生活引導 ˙109

11 在一個充滿不幸的世界中獲得幸福的希望

──談佛教和基督宗教面對苦難的態度 ˙118

後記|回顧與瞻望 ˙252


前言

讓世界看見上帝的光

前言

信仰,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然而,我們還是要嘗試。如果您不喜 歡閱讀這種濃縮的思想精華,您也可以從每一則默想開始閱讀―

信、望、愛

也許最後再將這篇引言當作摘要來閱讀。

信 本書的內容是針對信、望、愛的默想。每一則默想都可自成一

相信上帝代表什麼,這在舊約裡已經很明顯:信,就是信任那

個單元,並且每一個單元都可以單獨地閱讀。然而,所有單元也構

位世上獨一無二的上帝。這是舊約中因著一神信仰的出現所帶來

成一個整體。而此篇引言則是介紹個別默想單元的相關性。在保羅

的一種新認識。這種一神信仰的出現可回溯到公元前六世紀。在

看來,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信、望和愛。而其中,愛又超越其他一

第二以賽亞 * 那裡可以看到這種一神信仰。第二以賽亞是當猶太人

切(哥林多前書十三章 13 節)。中古世紀的人談及三種靈修美德:

在巴比倫流亡時的一位先知,他給遭驅逐的猶太人帶來勇氣和信

信、望和愛;並補充了四種世俗的美德:正義、智慧、謹慎和勇敢。

心,我們可以在以賽亞書的第四十至五十五章看到他被存留下來

人需要這四種美德來克服世上一切生活的挑戰,和三種靈修美德來

的宣講內容。在猶太人流亡之前,早已有一小群人呼籲一神崇拜

完成通往上帝的路。世俗的「美德」教導的是哲學,靈修美德教導

(Monolatrie),他們提倡以色列裡面只敬拜一位上帝,而且不與其

的則是聖經。

他神明的存在起衝突。其他民族可以崇拜其他神祇,但在以色列,

今天,我們也許會說:對世上的生活而言,這三種靈修美德和

先知們特別要求以色列百姓只能敬拜一位上帝。

四種世俗美德一樣重要,因為若沒有信任、沒有希望、沒有愛,人

如今,在巴比倫的流亡生活中,以色列人發現只有一位獨一的

與人就不可能共同生活。因此,這三項靈修美德也有其世俗價值。

上帝,其他的神祗都只是人的想像而已。當巴比倫人戰勝猶太人時,

在隨後的默想中,我們會不斷仔細默想這種世俗價值,就像我們思

巴比倫人的神明瑪爾杜克(Marduk)並沒有戰勝猶太人的上帝雅威。

考它對我們與上帝之間的關係一樣。然而,對我們而言,這三項靈 修美德也是指示我們走向上帝道路的羅盤。它們就像黑暗世界中的

4

* 審註:有許多學者認為以賽亞書是由三位作者完成的:(1)耶路撒冷的以賽亞(第 一以賽亞):約在公元前 700 年寫成,即以賽亞書一∼三十九章。(2)第二以賽

一道光明。但是,我們對信、望、愛的理解是什麼?事實上,這三

亞:以公元前 586 ∼ 539 年猶太人被擄到巴比倫為背景,約在公元前 540 年寫成,

項美德所意指的,就是整個基督信仰。要以短短幾句話來表達基督

回的群體為背景,即以賽亞書五十六∼六十六章。

即以賽亞書四十∼五十五章。(3)第三以賽亞:以公元前 539 年之後由巴比倫歸

5


前言

讓世界看見上帝的光

更甚的是,正是這一位且是同一位上帝,給予巴比倫勝利,以懲罰

內心合一的原因。因為人類天生就是由一堆互相衝突的意圖和動機

以色列人背棄他,而且還沒有從中認出他才是那位獨一且唯一的真

所組成的複雜生物。但是,當他整個生命都歸向上帝時,人內心的

神。同樣的這一位上帝,他願意繼續站在以色列這邊,並將那些被

這種混亂狀態就可達到合一。聖經上稱遵從上帝為「義」。遵從上

驅逐的以色列人帶回自己的國土。

帝的要求並與上帝有團契關係的人,就是「義人」。但沒有人能做

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個世紀,我們發現在希臘也有像色諾 芬 尼(Xenophanes, 約 公 元 前 570 ~ 475 年 ) 這 樣 的 哲 學 家, 認

6

到完全歸向上帝。對人而言,這太過苛求了。因此,所有人都傾向 遠離上帝,而不是全力歸向他。

定只有一位唯一的神。這種一神信仰的出現是屬於「軸心世紀」

在新約裡面,人意識到自己與上帝之間的關係面臨一個危機,

(Achsenzeit)的產物(譯註:由德國哲學家卡爾 ‧ 雅士培〔Karl

而信仰也因為克服了這個危機而重新得到定義:它成了相信那位將

Jaspers〕提出的哲學發展理論,意指公元前 800 ~公元 200 年間世

這種遵從上帝旨意的能力賜給人的那位上帝,也成了相信那位為不

界上主要宗教背後的哲學思想都同時發展起來),那個時代許多民

虔敬之人辯護的上帝(羅馬書四章 5 節)。保羅詳細闡明並提倡這

族的哲學思想對後世都發生了深遠的轉變。當時到處都有人發現,

種思想:信克服了人與上帝之間的距離。信使人與上帝和諧一致,

代代相傳的宗教已無法再完全說服人們了。於是,有許多「個別的

人之所以與上帝和諧一致的原因在於:上帝將這種與他和諧的特性

人」站出來,並且獨自扛起了創造新的世界觀和宗教觀的責任。佛

賜給人。保羅將此一致性稱為「義」,就像舊約裡一樣。當一個人

陀、孔子以及老子,都是屬於這個軸心世紀的人。

符合上帝的期望時,他就是義人。

一神信仰的出現並不是一種理論上的認識,隨著它的出現,整

根據保羅的看法,沒有人做到這一點―除了一位之外:耶穌

個生命也跟著改變:從此刻開始,生命中的一切都與這位獨一的上

基督。在他身上,保羅看到了一個符合上帝心意的人。他本身就具

帝相關。一神信仰使上帝成為人最重要的關切。這個信仰的基本要

有與上帝同樣的形像(Ebenbild)。他使所有人都有機會,重新成為

求是歸向上帝:「以色列人哪,你們要留心聽!上主是我們的上帝;

符合上帝形像的人―特別是透過他被人拒絕的方式。他因人的罪

唯有他是上主。你們要全心、全情、全力愛上主─你們的上帝。」

過而死亡。但上帝戰勝了這個帶給耶穌死亡的罪:藉著給予耶穌新

(申命記六章 4 節)

生命,上帝戰勝了死亡。從此以後,上帝透過耶穌,給了每一個相

耶穌在新約裡重提這個要求,並以「理智」(馬可福音十二章

信他的人確知:上帝願意在人有過失和罪過的情況下,就在這個生

30 節)來補充說明人應該用來使自己歸向上帝的各種能力。人也應

命裡賜予人一個新生命,即使他們錯得如此離譜―即使他們像殺

以其智識的能力,全然地歸向這位獨一的上帝。這種歸向成了人們

死耶穌的那些人一樣,犯了如此重大的罪。那相信耶穌的人,仍然

7


前言

讓世界看見上帝的光

可以具有像上帝一樣的形像。他因此而滿足了上帝的旨意。保羅在

獻,就像我們對自己的出生毫無功績一樣。但因著上帝給予在死亡

他的論點中就言明了這一點,信即可使人成義,無須律法的作用,

彼岸的耶穌一個新生命,使我們得以確知這事。

也無須人的作為。 雖然有人認為這在今日是令人難以理解的信息,但我的想法正

好相反。我認為:這攸關我們存在的基本問題,就像保羅、奧古斯 丁或馬丁路德的時代一樣。人變得愈現代化,就愈發展出大膽狂妄

希望也屬於相信那位獨一上帝的一環。因為只有我們抱持著世

的生命藍圖,也益發忙於為自己的生命辯護。我們的生命藍圖並不

界會改變的希望時,才可能相信。雖然我們可以在世界上發現很多

是由大自然預先設定的,而傳統也不再提供我們該如何型塑自己生

上帝超然的智慧與大能運行其間的記號,但這些記號也會因著無辜

命的答案。在一個多元的現代社會裡,我們反而必須為自己的生命

者遭受苦難而變得黯淡無光,就像目前這個世界的樣子。當這種相

藍圖負責。在必須作決定的事情上,我們發現有許許多多各式各樣

信獨一真神信仰出現在舊約第二以賽亞書(四十~五十五章)中時,

的可能。正因如此,我們處於不斷與自己對話(且衝突)的狀態:

它與一種極大的「希望」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即當時的猶太人在巴

我們已作出正確的選擇了嗎?我們有實現自己的使命嗎?我們能讓

比倫過著流亡的生活。他們的城市耶路撒冷已經被摧毀。他們發現,

別人明白自己最注重的是什麼嗎?在這個不斷與自己和他人的對話

敵人戰勝他們並不等於敵人的眾神也戰勝了他們的上帝,他們之所

當中,隱藏著與上帝的對話:若上帝賜予生命,但我們卻不給予自

以流亡,也是因為這位獨一的上帝之故,就是因為他們背棄了這位

己生命的話,那麼,我們就會一直 站在他的審判法庭前,而且無法

上帝。所以,他們必須回到這位上帝那裡。事實上,其他神明根本

逃避它。這攸關的是我們存在的正當性,也就是我們的「義」,就

不存在,全都只是人所創造和想像出來的。當時所形成的這種相信

像保羅所說的。

獨一真神的信仰,都與一種希望密切相關:也就是,以色列人將因

保羅的解決方案是激進的。他說:我們的存在之所以根本沒辦

8

著上帝而重獲自由,脫離流亡的生活,並回到自己的故鄉。

法解釋,是因為這乃是拜那位從無有(Nichts)中創造出萬物的上

而耶穌就是與這股希望產生連結的那一位。對上帝國度的盼望

帝所賜,是他自由地創造了我們,我們存在的正當性就是如此難以

就是一種極端的一神信仰:上帝掌握治權。他是世界的創造者,但

言喻。我們的存在是從無中喚出存有的那一位所賞賜(羅馬書四章

他的統治還沒有完全降臨,他的世界尚未完善。這個世界必須改變,

17 節)。對於我們存在的正當性,保羅稱之為「上帝的義」,即在

才能反映出上帝的榮耀。為此,耶穌才治癒人的疾病。當人變得健

上帝面前有效的正義。那是純粹的賞賜。我們自己對它根本毫無貢

康時,上帝的治權就已在歷史的小事件中實現。因此,耶穌才赦免

9


前言

讓世界看見上帝的光

人的罪過;當罪過被消除時,上帝的治權也已在其中開始。為此,

10

帝的結果。

耶穌才宣告邪惡已被征服。直到今天,耶穌都讓我們知道:相信這

有人認為這在今日是難以理解的信息;然而我卻認為,這正觸

位獨一的上帝是可行的,就好像相信這個世界會改變一樣。這不只

及了當今人們的問題核心。演化論打開了我們的眼睛,讓我們看到

等同於希望遙遠的將來會改變,而是希望一個現在就已經開始的改

整個世界是一個過程,而其中一切都處於改變的狀態。但它也迫使

變:藉由他在世界裡的一些小小記號,上帝已然臨在。在目前這樣

我們理解到,若沒有許多其他生物的受苦,一個有機延續的生命將

一個世界裡,上帝是缺席的。但在一個於痛苦中形成的世界,他藉

是無法想像的:只因為我們是那些透過更強的「適應力」,而比其

著改變而臨在。

他生物獲得更大繁衍機會的生物之後代,我們就擁有了適於生存的

「相信」主要攸關的,是人在上帝面前的正義。關注的問題在

器官。換句話說,那些因為自己能存活下來,且擁有更佳健康狀況

於:人如何能以全心、全靈、全部理智和全部力量來滿足上帝的心

而喜悅的生物,是因著其他無數因為器官不適生存而被淘汰的生物

意?而「希望」主要攸關的是上帝的正義,以及以下這個問題:這

所得到的好處。

個世上充滿各種苦難,這與相信一位仁慈上帝的信仰不是互相矛盾

僅僅是我們的生命和我們有生存能力這個事實,就已經讓我們

嗎?這裡涉及的是「神義論」(Theodizee)的問題。在此,不是人

必須面對苦難―而我們卻從中得到好處―這個謎團,尤其是我

站在上帝的法庭前接受質問,看他是否正義或或符合上帝的旨意。

們在社會上的生存:在一個社會裡,生存機會的分配是不公平的,

相反地,在這裡是上帝受人質問,看他是否合乎正義。苦難中的約

我們總是靠著其他生命的犧牲而得以存活。若不抱持「在這個世界

伯問的正是這個問題,因 為他看不出自己的受苦意義何在。而傳道

上,弱者和失敗者都能擁有立身之處」的這種想法,沒有人能相信

者所羅門則放棄追問這個問題,因為他所經驗到的世界是無意義

有一位仁慈的上帝存在。當然,努力去改變這個世界是我們的職責。

的。同時,舊約也營造出一股愈來愈強烈的希望,讓人以為這個世

我們可以做很多事,讓這個世界變得更有正義。但是,人無法除去

界即將會改變,而上帝的榮耀會在其中彰顯出來。這股希望的最高

所有的痛苦。這時,唯一剩下的就是「希望」。這個希望不追問人

潮,就是耶穌宣告的上帝國度,且這個上帝國度就在當下的微小改

的正義,而是面對這個標記著苦難的世界,去尋求上帝的正義,並

變中―也就是在苦難被克服中―被彰顯出來了。再次強調的是:

希望這個世界將會改變。

在目前這樣一個世界中,上帝是缺席的。但在一個於痛苦中漸漸形

基本上,這個希望所尋求的是:在什麼樣的條件下,我們最後

成的世界中,他藉著改變而臨在。耶穌說上帝的國臨近了的信息―

可以對這個世界肯定地說「是」―而且不必同時接受不正義和殘

這個如今已在許多小小改變中彰顯的國度―就是相信那位獨一上

暴的存在。即使在今天,這個希望的方向仍然是:當我們在回顧整

11


前言

讓世界看見上帝的光

個歷史時,也能夠在黑暗和痛苦的事件中找到某種意義,並且最後

所有人在戀愛時多多少少都會知道這一點。對戀愛中的人而言,

能夠接受它。但在這件事上,我們碰到一個障礙:我們沒辦法接受

只要心中所愛的人在自己身邊,就可以令人感到滿足與幸福。所有

所有的邪惡和苦難,我們從來就無法贊同歷史上的大屠殺,即使把

關於生命意義的各種問題―儘管其他時候還折磨著他―在這一

它移到更大的歷史框架裡來看也不能。我們必須永遠拒絕那些歷史

刻,即使沒有得到回答,也都靜默下來了。原因在於:處於戀愛狀

上可怕的暴行。因此,這個希望也包含了一個審判的圖像,在這個

態中的人,發現了一些本身就擁有價值、本身就是目的之物。原則

審判中,上帝拒絕邪惡。肯定生命也包含:拒絕所有會摧毀生命的

上,世上的所有一切都對某些其他事物具有價值,或者是達到某種

元素。猶如「信」是為了說明人存在的理由,「希望」是為了說明

目的的手段。例如,我們工作是為了能購買食物;我們購買食物,

是上帝存在的理由,並希望在未知的將來,那些無解的問題能獲得

是為了能餵飽自己;我們吃東西,是為了能存活下去。但是,當我

解決,並且邪惡能永遠被擊潰。

們真正受到愛的感動而去生活時,這時,對我們而言,生命本身就 具有其價值。我們不必再多追問:我們活著是為了什麼目的?每一

份愛都讓我們體驗到一些本身就有價值的東西。 但是,這種價值總是有限,而且也會消逝。或者因為我們自己

12

在保羅看來,愛比信和希望都大。但愛為什麼超越這兩者呢?

即將消逝,而必須與之別離。然而,對上帝的愛卻是一種極致的經

我們已經看到:信是為人的存在尋求理由,希望則是為上帝的存在

驗,因為它讓我們知道:萬物和我們自己的根本,是一個本身就具

尋求理由。但「愛」的偉大之處在於:它不需要任何理由,它本身

有絕對價值的存在。這時,我們碰到的是一些永恆且永不消逝之物。

就擁有正當的理由。當相愛的兩方所建立的關係本身就具有價值時,

與之接觸,本身就是一種幸福。我們不必再尋找任何理由,來證明

愛便發揮其作用。「信」乃是以上帝期望我們該有的正義去衡量關

這種接觸到底有何好處,它本身既美好又有價值。因此,愛比信和

係,所以它要問的是:我是否符合上帝的期望?「希望」則以人期

望都大:信為人的存在尋求理由,希望為上帝的存在尋求理由,然

待上帝該有的正義來衡量關係,所以它要問的是:這個世界是否符

而,愛並不需要尋求任何理由,它本身就是目的。

合我們對上帝的智慧和仁慈的期望?但是,「愛」並不以自己以外

愛比善行更大。那因別人的要求而行善的人,其實並沒有愛,

的任何標準衡量對方,也不以「正義」作為衡量的標準―儘管對

愛不能用命令來強迫任何人去做。愛是自動自發的。在這一點上,

信和希望而言,正義極其重要。愛是以與其所愛者的接觸為滿足,

它就像生命一樣。我們既不能創造生命,也不能創造愛。這兩者都

它自有其標準。

是在我們沒有任何作為之下,就白白賜給我們的禮物,但我們卻可

13


前言

讓世界看見上帝的光

以摧毀它們。生命一旦賜給了我們,我們只能領受它、保存它,或

默想:首先是三則關於「信」的默想,是針對人的信任,接著是三

摧毀它,但卻不能重新創造它。愛,也是如此。當我們領受愛時,

則針對上帝的信任。三則關於「希望」的默想,針對這世界,另外

我們只能把它當作一份大禮來接受。我們不能創造愛,但我們可以

三則是超越這個世界的。三則關於「愛」的默想,是針對人的愛,

為它負責,讓它能長久保存。所以,我們先是領受愛,然後再把它

最後三則是關於上帝的愛。兩組默想之間息息相關、相互貫穿。

繼續傳遞出去。它首先是一種存在(Sein),然後才是作為(Tun)。

信、望、愛,為每一個人開啟了走向上帝的道路。讀者也將發

聖經用很貼切的圖像來描述它:就像好果樹結好果子(馬太福

現,隨後的內容都一再地嘗試著,將這三種美德整合到我們對整個

音十二章 33-35 節),好水成好泉。從一個好人身上,會自發地湧

現實(Wirklichkeit)的認識當中。因為信、望和愛就像一個羅盤,

流出愛來。它並不憑藉自身之外的任何標準,也不憑藉正義的標準,

它使我們在這個現實中 看見上帝的光,並在世界的黑暗中,指示通

就像在誡命和律法中所表示的那樣。沒有任何誡命和律法,能將愛

往上帝的道路。我們從來就無法對整個現實一覽無遺。所有把它當

與上帝分開。每一條誡命都是在製造恐懼,因為擔心人會守不住這

作整體來理解的嘗試,都只是片斷的認識而已。許多哲學系統都沒

些誡命,否則它就不是誡命了。每一條律法都可能隱藏著統治權,

辦法成功做到這點。許多宗教對世界的詮釋也仍有問題。

因為它必須鎮壓反對的力量,否則它就不是律法了。律法和誡命―

基本上,科學只知道一種整體的詮釋,而這種詮釋直到今天仍

那可能是我們衡量自己與上帝之間關係的標準。然而,「愛」卻使

然行之有效:演化論。它原本只是一種生物學的理論,但卻發展成

我們明白:這份關係本身就是美好的,它不需要任何理由。

全面的演化哲學,其中也包括從原子物質演化到生命的形成―生 命演化有其自我法則,並透過「文化演化」而繼續進行著,且它與

信、望、愛

生物演化大不相同。這種演化哲學無法給予整體現實任何意義,但 是它能解釋並說明:為什麼在整體現實中會形成人,而且是尋求意

信、望、愛具有雙重面貌。一方面,這涉及人的信任、人在這 世上的希望,以及人對其他人的愛;另一方面,這涉及一份不以任

14

義的人。信、望、愛是尋求意義的形式。因此,我們可以將這三者 歸納為認識世界的一種全面觀點。

何世間事物作為依歸的信任,而是單單以上帝為依歸。一方面,它

演化讓所有生命系統在「極限經驗」(Grenzerfahrung)中感受

是一種寄託於超越這世界的希望;另一方面,則是一種不僅包括對

到現實的反抗,並且強迫它們改變―在生物演化中是透過突變和

其他人,還包含對一種全然接納之愛的尋求:即上帝對人無條件的

天擇,而在文化演化中則是透過「嘗試與犯錯」。藉由這種方式,

接納。因此,接下來要針對信、望、愛的省思,將其各分成兩組來

整體現實(Gesamtwirklichkeit)不斷強迫自我發展的生命形式去改

15


前言

讓世界看見上帝的光

變。在尋求真相時,我們發現這些改變是因為我們犯錯而失敗的結

理解;一個發現意義的人,就會尋求更多意義。「希望」會因著一

果。但我們知道:這些錯誤促進了認識。科學的意思是,以明智的

切有意義的事,而變得更加強烈。它將過去的正面經驗作為將來新

方法向前犯錯。

經驗的範例。那曾經在現實中可能而且從來沒有被排除過的事,永

在道德行為上,犯錯使我們認識自己,使我們了解自己的不完 全而變得謙虛。但我們認識到:若不知道自己有邪惡的傾向,我們

遠可能再次發生―或許還會以更好或其他變化的形式發生。於是, 記憶就成了希望的圖像。

會對自己有幻覺,而且常常成為自己錯誤的犧牲品。我們對美的渴

凡我們的良知告訴我們,那可能是有意義的,我們就有義務去

望得不到滿足時,會促使我們在經驗並創造美的事物上變得更有創

實現它。良知的內省就像是沙漠中的火柱般,在我們前方移動,只

意。在呈現「美」的這方面,我們當然會遭遇失敗。但正因如此,

要能在這世界上發現意義的蹤跡,我們就跟隨它。它要求我們必須

才賦予現代藝術其深度和偉大。只要經驗極限之處,就會驅使發展

尊重他人、遵守規則、尊重自己。這些要求就像內心的羅盤一般,

繼續往前邁進。每一次可能讓我們面臨失敗的極限經驗,都是一個

指示出道路的方向。在所有的要求中,「愛」是最高的誡命。所以,

危機。而「信」則是對危機的反應,並因這危機而受到考驗。信仰

人們在舊約中發現了愛鄰舍的誡命(利未記十九章 18 節)。此外,

就是經歷過危機的信仰。我們在尋求真、善、美的事物時所經驗的

舊約也認出上帝是愛,他藉著愛揀選了他的子民;而在新約裡,上

失敗,使我們意識到這種危機 ―並使我們經驗到,這個失敗就是

帝的本質被定義為愛(約翰壹書四章 16 節)。

一個嶄新開始的契機。

在穿越世界的黑暗時,我們需要一個羅盤。聖經透過信、望、

當然,我們不僅有現實和我們唱反調的經驗。我們也經常經驗

愛,形成一個美好的指標:「相信」這位獨一的上帝,他就像舊約

到,這個世界和我們之間有一種非常美妙和諧的關係。我們能夠理

中所顯示的那位上帝一樣,使「上帝」成為人最重要的關切。上帝

解並辨識這個世界。例如,我們能夠以自己的理智所建構的數學公

的「愛」,就像它在新約中所見證的,使「人」成為上帝最重要的

式去計算這個世界―無須看到現實的情況。而這些公式也一再符

關切。而因著「希望」,世界變成上帝和人共同關切的對象。世界

合現實的情況。我們與整體現實之間的和諧經驗,就是意義的經驗。

應該變成一個能反映出上帝憐憫與慈愛的地方。以下的默想將帶您

在這些經驗中,我們體驗到每一次成功的配合都是一份極大的幸福。

不斷地重新省思,包藏在信、望、愛這些羅盤之內的種種考量。

每一次的「意義經驗」,都激勵我們去尋求並追問更多關於意義的 事:一個體驗到秩序結構的人,就會要求更多秩序;一個感受到生 命的人,就會渴望更多生命;一個經驗到理解的人,就會渴求更多

16

17


讓世界看見上帝的光

PART Ⅰ

18


1 關於信的一些想法

讓世界看見上帝的光

1 關於信的一些想法

有子女,但上帝向他應許,他的後代會像天上的繁星那麼多。「亞 伯拉罕信上主,上主就算他為義人。」(創世記十五章 6 節)但這 份信任卻遭遇一個肉體上受限的「危機」所挑戰。儘管亞伯拉罕沒 有子女,他仍然相信自己會有許多後代的這份應許。但當他在兒子

在新約裡,信是最重要的宗教行為。最具決定性的,既不是學

出生後,要遵照上帝的命令把以撒獻上為祭時(創世記二十二章 1-19

說,也不是儀式;既不是倫理,也不是各種聖禮,而是一種能決定

節),他的信任陷入了一個更艱鉅的信仰危機之中。儘管如此,在

一輩子相信上帝的基本信任。這涵蓋了一個人的所有能力:他的辨

這個故事中,「信」這個關鍵字完全沒有消失掉,亞伯拉罕後來仍

識能力、感覺,以及意願。僅僅一顆微小如「芥菜種」般的信心(馬

然願意把以撒作為牲祭獻給上帝,這被視為是他信心受過考驗的最

太福音十七章 20 節)就可變成能夠形塑生命的支點。在舊約裡,

關鍵明證。希伯來書十一章 17 和 19 節就如此記載:「亞伯拉罕因

「信」還沒有佔過這麼重要的地位。在舊約裡,「信」這個詞(希

著信,被試驗的時候,就把以撒獻上。……他以為上帝還能叫人從

伯來文 hæ’æmin,保存於「阿們」一詞中)大多出現在非宗教的脈

死裡復活;他也彷彿從死中得回他的兒子來。」(此處參閱新標點

絡之下:像是最好不要信任人(箴言十四章 25 節),以及不要盲目

和合本)在此,考驗信心的不是亞伯拉罕和莎萊 的不孕,而是使自

相信聽到的訊息(耶利米書四十章 14 節)。信的意思是:信任別人、

己的應許受到阻撓的上帝本身。

有信心、可以信靠、值得信賴。人也應該相信上帝和他的應許(詩

在這起事件中,亞伯拉罕只是一個無視表象而仍然相信的「單

篇一○六篇 12 節,一一九篇 66 節)。舊約裡只有在少數幾處,「信」

獨個體」,但在出埃及事件中,信心就成了一個民族在集體危機中

才成為人與上帝之間關係的核心詞彙。這些也是新約重提並表達出

的信仰態度。這個危機是因為政治上的權力和壓迫所造成。以色列

基督宗教信仰最深刻見解的段落。在這些段落裡,信總是克服了對

人在埃及被奴役,摩西被派遣到埃及去引領他們走向自由。為了讓

生命與求取生存的恐懼。它意謂著,在危機中能夠堅持下去。同時,

以色列人相信摩西和他所說的話,上帝賜予他行使神蹟的能力(出

我們可以從中區分出許多不同的危機。

埃及記四章 1-17 節),而「摩西也在人民面前行了上主要他行的神 蹟,他們都相信了。」(出埃及記四章 30-31 節)。所以,以色列

信心出自危機

人的這份信心也是針對摩西的。因此,在以色列人穿越紅海獲救之 後,表現出來的反應是:「他們敬畏上主,相信他,也信任他的僕

在創世記十五章 6 節,亞伯拉罕是信心的偉大原型。雖然他沒

20

人摩西。」(出埃及記十四章 31 節,參閱十九章 9 節)

21


1 關於信的一些想法

讓世界看見上帝的光

同樣地,以賽亞書有兩處也是在反映政治上的危機:當小國猶

是對上帝的信任――不同於對世上任何一切的信任:「因此,只單

大受到外力威脅時,以賽亞先知警告國王,勸他要透過政治聯盟來

單相信上帝是真正且有保障的財富。其中包含了生命的慰藉、美好

保護自己。他向國王及其眾臣疾呼:「你們若是不信,定然不得立

希望的實現、沒有任何邪惡,而且充滿各種美善。」(Philo, Über

穩。」(以賽亞書七章 9 節,新標點和合本)在另一處,他又警告說:

Abraham,暫譯:《論亞伯拉罕》,§268)

「有信心的人必然堅定不移。」(以賽亞書二十八章 16 節)在《七十

信心的療癒力

士譯本》中,這句話被翻譯成:「信靠他的人不至於失望。」而且, 在新約中也如此被引用(羅馬書九章 33 節,十章 11 節;彼得前書 二章 6 節)。這也是以信心來克服生存恐懼的例子。 最後,哈巴谷先知的一句話,成為信仰史上重要的表白。面對

好的人說:「你的信心救了你。」(馬可福音五章 34 節;馬太福

著新巴比倫王國的威脅,哈巴谷警告大家要堅定不移:「看哪,那

音九章 22 節;路加福音八章 48 節;馬可福音十章 52 節;路加福音

頑固的人,心中絕無安寧,但義人將因其信心(=忠誠)而存活。」

十八章 42 節,七章 50 節,十七章 19 節)事實上,許多人來找耶

(哈巴谷書二章 4 節,此處為德文版本直譯)保羅重提這一段,為

穌,是為了透過他的神奇力量使自己得到醫治。但耶穌卻將這種效

他所主張的「因信稱義」這個論說提出根據(羅馬書一章 17 節;加

果回溯到人自己身上。他們因著經歷疾病的危機所重建的,是在他

拉太書三章 11 節)。保羅並不認為信是忠誠,而透過這種忠誠,一

們心中產生作用的信心。在耶穌看來,一顆芥菜種大小的信心就足

位義人可以在危機時刻保守正義,相對地,他是將信視為正義的根

以造就奇蹟:「你們若有像一粒芥菜種子大小的信心,就對這棵桑

由,而且不義的人也可獲賜這種「義」:凡因信而成為義人的,將

樹說:『連根拔起來,去栽在海裡!』它也會聽從你們。」(路加

獲得生命!這樣看來,哈巴谷和保羅兩人所想的,都是一種道德上

福音十七章 6 節)

的危機。

22

耶穌發現,信心是一種能使人健康的力量,因為耶穌對被他治

藉此,耶穌讓大家知道信心的療癒力,這是在所有治療過程(甚

在舊約裡,信只是偶而涵蓋人與上帝之間關係的最內在本質,

至包括現代醫學)中都同時發揮作用的元素。信任醫生本身就是有

但在舊約之後的時期,信卻變得愈來愈重要。在猶太宗教哲學家斐

利於治療的一種重要因素。我們必須同時顧慮的是:在現代醫學以

羅(Philo,約公元前 10 年~公元 50 年)看來,信是最崇高的美德。

前,人們多個世紀以來都必須依賴這種「神醫」(Wunderheiler)的

信以上帝為依歸並取代了「虔敬」的地位。創世記十五章 6 節中,

幫助。有些人很能夠接受這些方法,所以信心在他們身上可以發揮

亞伯拉罕的信心已在斐羅(之後亦在保羅)心中獲得重要地位。 這

效用。我們比較像是這些信任「神醫」在身上會產生療效且因此獲

23


1 關於信的一些想法

讓世界看見上帝的光

得痊癒之人的後代,而不是那些不相信這種神醫治療會在他們身上 產生療效之人的後代。耶穌在所有人身上啟動了一種遠古時期的精 神遺產。這與安慰劑的作用不同,耶穌是讓人意識到信心的力量。

保羅支持舊約的亞伯拉罕傳統。 但保羅同時藉此作了一些改變,並將具體的生命危機轉變為道 德的危機。因為他先後引用了創世記十五章 6 節的話:「亞伯拉罕

重要的是:每當聖經裡所記載的信心變成信賴上帝時,總是可

信上帝,這就算為他的義。」(羅馬書四章 3 節,新標點和合本)

以看出這是一種危機的信仰。在耶穌的醫治事件中,可以看出這是

以及詩篇三十一篇 1-2 節(根據《七十士譯本》):「那罪過不被

一種信仰上的認知。疾病就是危機。在保羅身上,更是如此。在他

主計算的人有福了!」(羅馬書四章 8 節)由於「計算」這個詞一

看來,十字架和復活是信仰的題材。如今,這個危機顯然涵蓋了某

再出現,他將當時普遍流傳的兩句話歸納為同一事件:亞伯拉罕的

些全新的面向。靠信仰所克服的危機,就像死亡這麼具決定性,就

罪沒有被計算。因此,亞伯拉罕的信仰使罪人變成義人。藉此,保

如同從無有中創造出天地一樣激進。信心是一種絕對的勇氣,它會

羅拋棄掉舊約的 虔敬典範,為我們另外立了一位罪人的典範,他因

被釘十字架,也會復活。保羅所認為信仰要克服的危機有四種:即

為信任上帝而獲得赦免。他的信仰是所有基督徒的原型,「就是我

生命的危機、道德的危機、法律的危機,以及智慧的危機。

們這信上帝使我們的主耶穌從死裏復活的人。耶穌被交給人,是為 我們的過犯;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羅馬書四章 24-25 節,新

信仰克服的四種危機

標點和合本)。 由於所有人就像亞伯拉罕一樣是罪人,在保羅看來,這種普世

24

保羅也認為亞伯拉罕是以信仰克服危機的楷模。他的信仰克服

罪債揭示出一種法律的危機。法律不能使人得救,因為沒有人能夠

了一種生命的危機。由於他和妻子已經都太老邁而無法生育,所以

完全遵守它。因此,上帝採取了另一種途徑:「我們的結論是:人

他沒有後代:「在沒有盼望的時候,亞伯拉罕仍然盼望,仍然信,

得以跟上帝有合宜的關係只藉著信,而不藉著遵守法律的要求。」

因此成為『許多民族之父』。正如聖經所說:『你必定會有許多子

(羅馬書三章 28 節)。這裡所注重的,不是只有某部分的法律要求

孫。』當時亞伯拉罕快要一百歲了。他自己的身體如同已死,而莎

需要被超越─就好像割禮或有關食物禁令等儀式性法律,有別於

萊生育的機能也已經喪失,可是,他並不因此削弱了信心。他沒有

不可殺人和不可說謊等倫理上法律的這種區分。

失去信心,也沒有懷疑上帝的應許;他的信心反而更堅固,把榮耀

羅馬書主要的內容講的是人的所有道德行為。重點也不只是在

歸給上帝。他堅決信上帝一定成就他所應許的。這就是為什麼亞伯

於,這些道德行為本身雖然立意良好,但以此自誇的人─即那些

拉罕因信而『被上帝認為義人』。」(羅馬書四章 18-22 節)所以,

自誇守法並同時瞧不起非猶太人的人─應受到譴責。因為在亞伯

25


1 關於信的一些想法

讓世界看見上帝的光

拉罕的例子中,完全看不到這種貶低他人的做法。亞伯拉罕之所以

圖表:保羅認為的四種信仰克服的危機

在上帝面前沒有自誇,和向別人誇口完全無關(羅馬書四章 2 節)。 保羅認為:基本上,法律將人引到一條錯誤的路上,就像保羅親身 所體驗一樣,他出於法律的動機而迫害教會。他的問題不在於違犯 法律,而在於熱衷執行法律。 保羅對猶太人的談話強調的是法律的危機,但對希臘人強調的

信仰克服 遠離上帝 的危機

卻是智慧的危機。在哥林多前書一章 18 節以下,即他關於十字架的

信仰反駁自我貶抑

信仰反駁自我高估

信 仰 反 駁 了 絕 望, 即 人 在上帝前自我貶抑為軟 弱 和 非 永 恆 的。 人 是 腐 朽 之 身, 且 距 離 上 帝 遙 遠。(羅馬書四章 18-25 節)(生命的危機)

信仰反駁透過宇宙和歷 史 去 認 識 上 帝, 即 人 過 度 高 估 自 己 的 智 慧。 在 通 往 上 帝 的 路 上, 人 的 理 智 是 失 敗 的。( 哥 林 多前書一章 18 節以下) (智慧的危機)

信 仰 反 駁 罪 的 意 識, 即 人在上帝面前自我貶抑 為 罪 人。 在 保 羅 看 來, 罪 不 僅 是 遠 離 上 帝, 而 且還是與上帝敵對。(羅 馬書一章 18 節以下,三 章 21 節以下,八章 7 節) (道德的危機)

信仰反駁熱衷於執行法 律,即人在上帝面前自我 高 估 為 義 人。 在 保 羅 看 來,罪不僅是違反法律, 還 包 括 熱 衷 執 行 法 律。 (羅馬書三章 27-31 節, 九章 30 節~十章 4 節) (法律的危機)

知名講道中,他讓我們看到「十字架的信息」所質疑的,是認識上 帝的二種基本形式。十字架否定了智者想要透過認識宇宙和諧去找 到上帝的途徑。同樣地,它也否定了人對上帝在歷史上的作為的信 任。因為它所揭示的是上帝在世界中的失敗,給我們看到的是他的 無能和軟弱。

信仰克服 敵對上帝 的危機

保羅讓兩種批評方式 ─相信歷史及宇宙是啟示上帝之所 在─產生連結。他讓歷史神學只與猶太人產生關聯,卻將宇宙智 慧神學與猶太人和希臘人產生關聯。十字架是一個惹人生氣的東西,

聖經講的信仰是什麼?

因為它否定了世界和歷史是上帝的作為這種推論,而只留下上帝的 自我闡明,即他的啟示,藉此對上帝有正確認識。 在保羅看來,信仰是生存和死亡的勇氣,是與基督同釘十字架 和被埋葬的勇氣。信仰使人免於自我貶抑,也使人免於自我高估。 我們可以將保羅所認為的四種信仰克服的危機彙整成右頁的表格:

但是,新約裡所講的這種人對上帝的信心,以及人與人之間的 信任,兩者之間的關係如何?以下的默想短文將試著闡明這種關 係:1

1 摘錄自泰森,《我思.我想.我信:回應當代的 235 個教理問答》(Glaubenssätze. Ein kritischer Katechismus, Gütersloh 2012, S. 348-350,第 194 問,中譯本由南與北 文化出版,2013 年)。

26

27


1 關於信的一些想法

讓世界看見上帝的光

信仰是什麼? 信仰就是無條件的信任。 他不是相信這個世界中的某些事物, 而是相信世界的基礎。 信仰才能創造出生命中的信任, 對自己與對其他人的信任。

慎用知識, 且不濫用優勢。 如果我們信任他人, 他們就會符合我們的期待。 信任可以幫助他人改變自己。 信仰也具有這種創造性的力量: 「一粒像芥菜種子的信心,就可以移山。」2

沒有生命中的信任,就沒人敢上街一步。

人若改變自己,

我們隨時都可能被屋瓦砸中,

上帝對他而言也會截然不同。

被車子撞倒,

愈被令人失望的信任所傷害,

或遭遇犯罪傷害。

就愈容易陷入對上帝失望的誘惑當中。

但我們相信,我們可以平安無事。 一個外部觀察者可能會想: 帶著信任進入生命的人, 似乎就像是跟一個 全知、全能 且使世界運行妥善的力量 緊密連結。

對自己失去信任, 我們就無法承受生命中的危機。 我們自己無法創造出自信。 我們獲得自信, 是因為在孩童時期, 其他人就先信任我們, 這會成為我們一生的幫助,

對人不抱信任,

通過信心的危機。

就無法共同生活。

就連聖經中的信仰也是危機信仰:

我們必須相信, 別人會謹守承諾, 2 馬太福音十七章 20 節。

28

29


1 關於信的一些想法

讓世界看見上帝的光

這是一種生命的勇氣,

心,人戰勝世界;信心就是一種超越世界的勝利:

為了一再 從「無有」中復活,

「因為遵守上帝的誡命就是愛上帝;

而願意被釘十字架與被埋葬。

他的誡命並不難於遵守, 因為上帝的每一個兒女都能夠勝過世界。

信心是克服危機的利器

使我們勝過世界的,是我們的信心。」 (約翰壹書五章 3-4 節)

我們可以將信心作為信仰危機這個意義,歸為一種創造的演化 詮釋。生命透過突變和天擇發展,直到形成了人,而人透過一再重 新嘗試和各種成功的試驗理解了這個遊戲,並得以繼續發展。人類

這就是對這位上帝的相信與信任,世上無一物能與他相比擬。 馬丁路德將這種信心視為分辨真假信仰的標準,這一點都不為過。

的文化建基於「嘗試和犯錯」,即所謂的「trial and error」。我們一 3

再發展出各種新穎的生命藍圖、想法和產品――但由上帝所設定的

對上帝的信任

現實之整體條件,卻只讓其中的少數存留下來,好讓我們能將它們

被馬丁路德區分為對上帝與對神明的信任:

傳給後代。儘管那些藍圖、想法和產品的失敗,使我們感到既苦悶

「如果你的信仰和信心是正確的,

又痛苦,但它也同時驅策著我們向前。儘管如此,它的意義也不過

你的上帝也會是正確的。

是:各種危機驅使我們,在生命漫長的演化過程以及文化歷史中,

如果你的信任是錯誤與不當的,

不斷向前邁進。因此,克服危機是讓生命能夠成功的起點――即使

那麼,你所信的也不會是真的上帝。

我們失敗。

因為信仰和上帝是連結在一起的。

若我們能從自己的危機和失敗中學到教訓,它還是對我們有益 處的;或它也能為我們的後人帶來益處――他們比我們自己更能看

你的心所掛念、所依賴之處, 信仰就是絕對的信任。

清我們所犯的錯誤。儘管種種失敗,卻仍堅信生命能夠成功的這份 信心,就是我們憑藉來征服生活的支點。這就是我們所有人都需要 的,如芥菜種子般大小的信心。如同約翰壹書裡說的:憑著這股信

30

3 摘錄自泰森《我思.我想.我信:回應當代 235 個教理問答》第 194 問(Gütersloh 2012, S. 350)中關於信的默想之結語。

31


2 相信天上或地上的寶藏

讓世界看見上帝的光

並不是信任這世上的事物, 而是信任這世界的基礎:

2 相信天上或地上的寶藏 —談萬物與人本身原有的價值

信任上帝。 4

那就是你的上帝。」

信仰就是絕對的信任。 並不是信任這世上的事物, 而是信任這世界的基礎: 信任上帝。

路德將上帝定義為人心之所繫:「你的心所牽掛與信賴之處, 那就是你的上帝。」若以此為標準,金錢就是我們這個社會的上帝。 因為金融市場支配著我們的生活。增加對金融市場的信心成了政治 的最高目標。這其中顯示:信心是一種世界強權。金融市場正教導 我們這一點,因為它可以與實際的經濟狀況無關。只要哪裡有獲利 的機會和期待、只要哪裡有利可圖,錢就湧到那裡去。具決定性的 不是貨物本身,而是其市場價值。對上帝的信心卻反駁了這一點: 因著上帝,所有事物和人都有其本身原有的價值。但不僅是對上帝 的信心反駁這一點,就連教育、知識和藝術,也視萬事萬物都有其 本身原有的價值。正是這一點,讓人可從中發現指向上帝的記號。

追求天上財寶的渴望 耶穌說:「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馬太福音 六章 21 節)。藉此,他要提出的問題是:你生命的中心在哪裡?你 信靠什麼?相信什麼?耶穌指出一種標準:我們應該追求一些不朽 4 改寫自馬丁路德:《大教理問答》(Großer Katechismus),十誡之第一誡。

32

的東西。他說:「不可為自己積聚財寶在地上,因為有蟲蛀,也會

33


2 相信天上或地上的寶藏

讓世界看見上帝的光

生銹,又有盜賊破門進來偷竊。要為自己積聚財寶在天上;那裡沒

單靠著食物而活,人需要的還更多。而且這個「更多」甚至比其他

有蟲蛀,不會生銹,也沒有盜賊進來偷竊。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

一切還令我感到興趣。這裡指的就是那種不會腐朽的寶藏,是我們

心也在那裡。」(馬太福音六章 19-21 節)

內心所追尋且能把心繫於其上的不朽寶藏。

在此,耶穌指出三種使物質消失的原因:首先,是因為物理變

對於地上財寶的兩個省思

化過程而朽壞,比如生銹;第二種,是因為生物性的原因而腐敗, 比如蟲蛀;第三種,則是因社會性的侵襲而損失,比如遭小偷(我 們也可以理解為銀行不當發放信用貸款,並因此不斷侵佔那些辛苦

但是,我也批判性地問自己:我這麼快就把目標放在更高的財

儲蓄者的金錢)。所以,我們應該把自己的心放在一些不腐朽的事

寶上,是為了避免對會腐朽的「地上財寶」表達立場嗎?最近幾年

物上面。然而,有什麼寶藏是我們永遠不會失去的?真有天上財寶

來,我們生活在一切物質都變得不安全的金融危機中。我可以用兩

這回事嗎?不是一切都會朽壞嗎?

句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佛教提出一種激進的解答,而這種解答常常使我感到十分好奇:

第一:我們的金融資本主義是不道德的。就像聖經講的:「你

萬般皆苦。因為世上所有一切都是會消逝的,所以我們不應把心繫

們不可能同時作上帝的僕人,又作錢財的奴隸。」(馬太福音六章

於世上的任何暫時性的事物上,而應澆滅內心的各種生活欲望:即

24 節)

渴望在世間尋求某些絕對可靠事物的想法。因為萬物都會消逝。然 而,我們真的能將痛苦看成是整個生命的關 鍵嗎?痛苦不也是會過

34

第二:擁有財物並不違反道德。就像聖經說的:「要藉著那不 義的錢財結交朋友。」(路加福音十六章 9 節,新標點和合本)

去嗎?我們不是一再經驗到否極泰來的狀況嗎?如果痛苦是暫時

這兩句話並非全無問題。我們必須加以評論和解釋,為什麼金

的,而我們又不應將心繫於暫時的事物上,那麼,我們也不應將痛

融資本主義不道德?金融資本主義的主要目的,在於使財富大量地

苦當作最終的準則。因為若這麼做,豈不等於又將我們自己與暫時

增加。這一點很好。但它的目的也在於,讓金錢湧入有利潤可得之

的事物綁在一起。

處――即使在這個過程中會摧毀某些產品充滿價值的企業、即使自

聖經教導我們,對生活中的所有物質上的資產都要懷著深深的

然環境因此遭受破壞、即使武器被運到潛藏戰爭危機的地區。它使

感恩之心,不只是對麵包,還包括使我們能夠生活的一切。所以這

大家對賺取利潤的期望不斷升高,而這個期望又像泡沫一樣破滅掉。

也包括我們所享受的繁華生活,以及使我們目前的平均壽命比以往

最主要的是:它完全不顧及正義。這種金融資本主義不是天然災害。

更為長久的各種生活條件。這一切是如此美好。然而,人卻不只是

它的框架條件原本可以不一樣。但這些框架條件過去被蓄意地重新

35


2 相信天上或地上的寶藏

讓世界看見上帝的光

設計過。許多規則都被排除了。於是,只要它不斷為我們帶來金錢

一環。一個人若能在社會福利國家中不受挨餓、有地方可住、受到

和繁榮,金融市場便獲得大家都肯定的新動力。但是,這種動力也

醫療照護等保障,他就遠比世界上大部分的窮人好得多。然而,這

可能很快往下發展,並將整個國家帶往破產的絕路。所以,我們必

樣的社會福利國家也可能受到不正義的荼毒。當一個大企業董事長

須透過新的規則來改造這種金融市場。

解雇數百位員工,只是為了每年節省三千萬歐元(約十二億台幣)

同時,我要反駁兩種立場。極力推崇自由經濟市場的人說:我

的支出,並同時使自己的年收入增加三千萬歐元時,這種行為就如

們不可改變任何東西。任何一種介入都不好。長期看來,只有自由

同在社會這口井中放毒(譯註:即毀掉人們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質)。

經濟市場才會使一切順利發展。相反地,激進的馬克思主義者則說:

但是,這種「井中放毒」的事就發生在我們的國家中。

我們不可改變任何東西,讓整個既有體系因自己的矛盾衝突而崩潰,

尋求天上寶藏的三階段

然後就會產生另一種體系。有許多人持相反意見,我也表示贊同: 我們必須有所改變。我們身上負有責任。資本主義只有在明確的政 治、法治、文化和經濟規則的框架下,才能使經濟成功,才能讓社 會合理地發展。

關於地上的財寶就講到這裡。我們絕不允許自己對它的產生及 分配不聞不問。或許,現在我可以安心來探討超越地上財寶的事,

我們可以觀察到:在保持金融資本主義的動力,並同時限制其

對我而言,這個更為重要:人不是只靠金錢而活。我們所有人都在

非道德的發展這方面,不同的國家制定了不同的規則,有些做得不

尋找一些不會被股市崩盤、也不會被國稅局奪走的財富。讓我們來

錯,有些則做得較差。我們必須討論一下這些規則。我認為,明確

仔細觀察追尋這類財富的人,這種人不是純粹的 homo oeconomicus

拒 絕市場激進主義和馬克思激進主義是正確的做法,對新自由主義

(經濟人),而是 homo sapiens(智人,就是現代人種)。

持不置可否的神學判斷是誤導的做法,而主張全球性的社會市場經 濟則是迫切必要的做法。我知道,自己抱持這種主張有可能會錯。 我們只能對所有立場抱持「有所保留的更佳見解」,但我們也必須 為此更佳見解而努力奮鬥。

36

教育的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尋求教育的寶藏(編註:此指廣泛的教育,包括 閱讀等等)。書籍打開一個美妙的世界,開啟一個超越我們自己生

現在來檢視我的第二句話:擁有財物並不違反道德。擁有財物

活的世界。虛構的小說人物擴展了我們的生命―有時甚至以驚人

使我們能夠為自己的生活負責、排除憂慮,我們也可以用財物來幫

的震憾方式。當我閱讀杜思妥也夫斯基的《罪與罰》時,我深信自

助別人,而且財物是一種社會認可的系統。權利也屬於我們財富的

己親自執行了那個書裡鉅細靡遺所描述的謀殺。音樂則為人開啟了

37


2 相信天上或地上的寶藏

讓世界看見上帝的光

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我永遠忘不了第一次聽到巴哈的旋律時那種

那麼,是什麼將我扯回現實生活的?就是我以前打工過的那間

美妙的感受,簡直可以跟著音樂在雨中奔跑,也不怕被淋濕。還有

工廠的老板。我在那間工廠工作期間,白天無聊時還思考著蘇格拉

哲學,也是如此。當我第一次在一間工廠打工時,那種生活簡直令

底。我知道:這位工廠老板是從納粹帝國虎口餘生的猶太人。他小

我無聊到快瘋掉,所以到了晚上,我就埋頭閱讀柏拉圖的《對話

時候,一位牧師將他藏匿了好多年。之後,他娶了那位牧師的女兒

錄》,然後白天工作時與蘇格拉底展開心靈的對話。這一切,小偷

為妻。當一個人必須像這位牧師作下這種決定,並必須像這位老板

都無法偷走,蟲也蛀不掉,更不用花多少錢。

的幼年飽受這種恐懼時,他就會知道:這就是「現實」 。這時候的

然而,我還是覺得這個世界有問題。為什麼?甚至在教育的世

問題只有一個:要活下去,還是不要活下去?這會將一個人從幻想

界裡,我們也無法逃脫地上財富的這個世界。教育就是一種財富。

的虛擬世界中硬生生地拖出來。當時,我憑著對丹麥哲學家與神學

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接受教育。這個認識還得歸功於我家裡的那部

家齊克果(Søren Kierkegaard,公元 1813 ~ 1855 年)還非常淺薄的

老鋼琴。我的母親出身於一個小康家庭,而且她很想成為一位老師。

認識,就將令人著迷的教育世界歸類為生命的美學階段。齋克果用

當時,要成為老師必須先學會彈鋼琴。於是,家裡就買了一部鋼琴。

「引誘者」的圖像來比喻教育,這個引誘者必須不斷藉由佔有一個

但是,直到我母親高中畢業之前一年,她所上過的鋼琴課還不足以

新女人來自我陶醉。那靠著一再佔有新書而活的人,就有類似的癮

使她真正會彈鋼琴。結果她沒有通過教師甄試,最後卻成了社會工

頭。教育的體驗是短暫的。教育不是無法摧毀的天上財寶―還要

作人員。這讓我印象深刻:彈鋼琴也是一種社會的篩選工具;中產

再加上一些東西。但,那是什麼?

階級會想辦法不讓某些人成為老師。 如今,我們可以在社會資源分配戰中,對抗這種將教育財富工

38

倫理的階段

具化的做法(現在當老師已經不必會彈鋼琴)―但對我而言,更

當然,還要加上道德。於是,我們進到生命的倫理階段:這裡

重要的是:我發現,就教育(或閱讀)方面,我們生活在一個虛擬

探討的比較不是我們的各種能力,而是我們的「有限」。齊克果以

的現實中。過去在我們的腦海中鮮明地活著,我們的思維活在過去。

婚姻的例子來呈現道德階段,因為一個人會在婚姻中與另一個人產

過去的各種可能以及想像的生活,使人錯過了自己真正的生活。因

生連結。眾所周知,愛使人盲目,但婚姻是對付這種盲目最好的療

此,我們不斷需要一些新體驗的刺激,需要發現一位新作家,需要

方,因為婚姻打開了我們的眼睛,讓我們看到自己和另一半的有限。

向新的哲學屈膝彎腰。這時,我們的生活才會又甦醒過來,就像有

真的把我們摔到地上的是小孩—一個「小討厭鬼」(Scheißerle),

些人交了新女友之後,整個人又活過來一樣。

就像德國施瓦本地區對嬰兒的暱稱一樣,養育小孩是個現實,而且

39


2 相信天上或地上的寶藏

讓世界看見上帝的光

是個無可爭辯的現實。但婚姻只是一般的例子。我們不只在婚姻中

與某些組織有關係並在其框架內為其他人工作的人,經常被這些組

與人連結,我們與某種職業、某個機構、某種運動和團體之間也有

織毫不仁慈地「折磨和利用」。工作多到抬不起頭來,規定僵化,

關係,好讓我們能為別人做點事。

而期望又太高。那全心投入真實生活的人,也少不了被責備、放棄

在獻身於服務當中,我們可以找到某種無法摧毀的寶藏嗎?當

和失敗。當我們為了孩子疲於奔命,為工作耗盡精力,為組織犧牲

耶穌談到天上的寶藏時,他想到的無疑是為別人所做的善行。他對

個人幸福時,這些真的是天上不會腐朽的財寶嗎?這樣看來,道德

一位富有的年輕人說:「去賣掉你所有的產業,把錢捐給窮人,你

―即使是最高層次的―也還不是天上的財寶。還必須加上一些

就會有財富積存在天上;然後來跟從我。」(馬可福音十章 21 節)

其他東西。

但是,並非每個人都能夠這麼輕易地放棄自己的財富。這位想跟隨 耶穌的年輕人,也無法捨棄自己的財富。不是每個人都是史懷哲或

40

信仰的階段

寇爾伯(譯註:Maximilian Kolbe,公元 1984 ~ 1941 年,波蘭方濟

於是,我們來到生命的信仰階段:一個不會腐壞、不會被偷的

會士,天主教殉道聖人,在德國集中營自願代替一位陌生人受死),

天上財寶。這類寶藏只有一個:就是上帝本身。他才是那至高的寶

或是德國下萊茵區那位默默無聞的牧師 —他在納粹時期藏匿了一

藏。我們只能夠、且只應該將心繫在他的身上。享受美感時,我們

位猶太人。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這些事,而且也不是每個人都

所有人都經驗到,美的存在似乎是為了提昇我們、讓我們感動;但

必要做到這些事。因為上帝在每個生命中都銘刻了一道命令:不要

這是一種幻覺。在道德行為方面,我們體驗到,我們似乎是為別人

作摩西,要作你自己!最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都要找到自己的生

而存在,這則是一種過度要求。但在信仰上,我們遇到一種本身就

命旋律,憑靠著這旋律,我們可以走過生命中的各種危機和災難,

有價值的現實:一種內在的原有價值。當我們與之接觸時,它讓我

也不會迷失方向。

們看見:作為上帝的受造物,我們本身也具有一種原有的價值。我

然而,正是這一點讓我們陷入不能解決的問題。儘管有各種機

們不只是為別人存在,而且世界也不只是為我們自己存在。當我們

會,「教育美學」(Bildungsästheten)並沒有深入到生活的現實層面,

意識到世界也是受造物時,它本身便發出光芒,這個受造物本身就

而在一個講求「道德」的生活中,現實反而常常悶死了我們的各種

有一種價值,而且我們所有人都與其有份。為了解釋這一點,我必

機會。成為某種人物很好。但要成為某一種人物,意味著我們必須

須再次回到地上的財寶這個主題。

在十種潛在的人物特質中放棄掉九種。道德生活的旋律有時候會讓

馬克思認為區分一個商品的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這是很合理

人極度沮喪。當我們尋求自由時,每一種關係都變成了枷鎖。那些

的。「交換價值」是我們 在市場上得到某個物品的代價。它是抽象

41


2 相信天上或地上的寶藏

讓世界看見上帝的光

的,而且要依物品的外表來估計其價值,並將之量化成金錢價值。

『那麼,您到底為什麼還要種這麼多花呀?』

「使用價值」則是我們所欣賞的物品之內涵,考慮的是我們能用它

盲人微笑著回答:『我可以告訴您四個理由:

來做什麼。這時,這些物品是不能和其他物品交換的。但是,區分

首先,我喜歡園藝工作。

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的做法還不夠完整。除了這兩種價值之外,所

第二,我可以觸摸我的花。

有的物品和生命體本身不都有其本身原有的價值嗎?我們不是在看

第三,我可以聞到花香。

到其本身原有的價值時,才在上帝的光照下真正認識這些東西嗎?

而第四,就是因為您!』

信仰反對金融資本主義的根本理由不就在此嗎?那將所有物品都當

『我?可是您根本不認識我啊!』

作交換價值來體驗的人,就是排除了自己生命原有的價值,也否定

『我是不認識您,但我知道您可能會在某一天經過這

了上帝。

裡。那時候,看到我這些盛花的鮮花會令您覺得很開心, 而我則有機會和您聊聊。』」1

失明園丁的比喻 若我將上帝比作那個盲人,把我們比作那個觀賞花園的人,這 為了讓大家了解,體驗到物品本身原有的價值可以賦予所有審

並不是褻瀆。我們有各種需求。我們需要顏色、光線和食物。但這

美、道德和宗教經驗一種深度與穩固的基礎,我要講一個失明園丁

些對上帝都不需要。他可以看不見那些對我們而言是有使用價值的

的比喻:

東西。對他而言,這些東西都保有其本身原有的價值。 當我們將這世界視為上帝的花園時,在從美學的觀點欣賞這世 「在一間有著個大院子的小屋裡,住著一位眼睛看不

界(及其教育寶藏)時,就會加上某些東西,它能使這個花園展露

見的盲人。他將閒暇的每一分鐘都花在院子上,儘管眼睛

出一種永恆的透明度。若我們知道,在這個花園後面有一個肯定其

看不到,他還是盡心盡力地照顧院子。所以,無論春夏秋 冬,整個院子總是一片生氣盎然的花海。 一位路人經過這片花海,驚艷地問道:『請告訴我, 您為什麼要這麼做呢?您根本看不見,不是嗎?』 『沒錯,』那位盲人回答說:『我一點兒都看不到。』

42

1 盲人種花的故事摘錄自 L. Graf / U. Kabitz / M. Lienhard / R. Pertsch 所著之《失 明 的 園 丁 ─ 令 人 深 思 的 短 篇 故 事 ( 暫 譯 )》(Die Blumen des Blinden. Kurze Geschichten zum Nachdenken, München: Kaiser 1985, Nr. 127, S. 145f), 而這個故事 又是源自 H.L. Gee 所著之《五百個值得一講再講的小故事 ( 暫譯 )》(Fivehundred Tales to tell again , London 1955–1957)。

43


3 不信任和抗議作為智慧的展現

讓世界看見上帝的光

自我價值的意志,我們就更能欣賞它。那位失明的園丁不是為了花 朵的交換價值,也不是為了把花賣掉才種花。用這種方式體驗世界 的人,是把世界短暫的物品當作至美至善的象徵來體驗:也就是把

3 不信任和抗議作為智慧的展現 —談所羅門箴言中的驚人見解

它當作是上帝本身的象徵。 在生命的倫理階段,我們超越這一點。於是,我們對那位失明 的園丁說。若你能讓我參與照顧你的花園並使它變得更完善,這將 會是我畢生最大的喜樂。我會嘗試使它的使用價值變得更高,我會

對許多人而言,信任上帝是對世界和生命的深度贊同:信任上

為此盡一己之力。但是,我不只美化你的花園,我也可能會犯錯。

帝的人,就活在他的生命裡,並以這個世界為家。在世上活著的美

若你還是願意聘僱我與你同工,我的生命就已圓滿。

好短暫時刻裡,他透過世界萬物察覺到造物主的存在。舊約的智慧

而那已到達生命的信仰階段的人,則會對這位園丁說:你的花

(尤其是所羅門箴言)對世界就是抱持這種觀點。世界乃藉著上帝

園雖然美,我欣賞它現有的樣子;但因為我得以與你一起照顧它,

的智慧和知識所造,所以智者和有洞察力者能以此為導向,並感覺

使得我更能欣賞它。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作為你的花園,它擁

像在家裡一般的安全。然而,當這世上有人受虐待、遭殺害時,這

有一個屬於它原有的價值;最重要的是,我們彼此認識,彼此有交

就違反了上帝的家規。這時,智者也必須抗議而挺身成為先知,信

往。你透過這世上的萬物向我說話。但是,如果你沒有直接找機會,

任並相信上帝使人有力量仗義直言。在舊約裡,先知的職責就是對

用你的話語向我說話,我會聽不到你那些隱藏 在萬物中的話語。藉

一切不義之事提出異議。相對地,智者比較是安於各種事物和處境

著這些話語,你親自臨在我生命中。這打開了我的耳朵和眼睛,讓

的人。但有時候,智者也必須勇敢站出來抗議。有時候,他也必須

我看到什麼是萬物原本具有的價值。那是一種別人無法從我們這裡

成為先知。

奪走的價值;那是一種天上的寶藏,是我們心之所繫;那是我們的 家鄉。

智者的世界 我最喜歡的所羅門箴言之一是:「對無故被拉去處死的人,你 要伸手援助,不可躊躇。你也許以為事不干己(審註:和合本譯為 『你若說:這事我未曾知道』,比較貼近德文譯本),但上帝要按

44

45


3 不信任和抗議作為智慧的展現

讓世界看見上帝的光

智慧箴言的驚人呼籲

照你的動機審判你。他鑒察你,洞悉你的內心。他要照你的行為來 定賞罰。」(箴言二十四章 11-12 節)我們不會預料到所羅門箴言 裡會出現這樣的話。智者的世界是一個樂觀的世界。為善的人,生

人們並沒有預期到,在智慧箴言中會有這樣的主題出現,反而

活必定成功;審慎自持的人,必散發出歡樂;行事正義的人,必能

是在控訴的詩篇裡―作為受害者向上帝的吶喊。這類的吶喊可以

恆久堅持。當然還有其他的人,愚笨的人、不義的人、使別人生活

在詩篇第四十四篇中聽得到,那是受仇敵欺凌、折磨的子民,在向

不好過的人—像是好鬥嘴的婦人和惡毒的鄰居。但這些人最後也

上帝控訴:「但為你的緣故,我們整天被宰殺;我們被當作待宰的羊。

會發現,好人終會勝出。下面的話又把我們帶回到這個令人安心的

主啊,醒起來,為什麼睡著呢?起來吧,不要永遠遺棄我們!」(詩

世界。它說:「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也不要嫉妒惡人;因為,

篇四十四篇 22-23 節)在人的協助看來似乎太遲時,上帝的子民直

惡人終不得善報;惡人的燈也必熄滅。」(箴言二十四章 19-20 節,

接向上帝禱告,要求他介入。

新標點和合本)。這樣的世界是秩序井然的。我所想像的智者世界, 就是這個樣子。

一般而言,我們會期待這樣的主題出現在先知的口中。它很像 是在說:先知們應該起來大聲疾呼。上帝應該透過先知們介入!他

但是,這句話卻為世界帶來了一道裂痕。呼號的不公不義,摧

應該透過特別的使者來阻止不義!但在這裡,卻要求所有人都要介

毀了這世界的秩序。大地搖晃,有如地震一般。之所以如此,是因

入!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義務。而且說「我們對此一無所知」,這種

為所有人都轉頭不看,因為所有人都把頭別過去,不願知道真相。

藉口都不算數!

無辜的人被拖去行刑,像牲畜一樣被宰殺。受殺害的人不只一個,

一般而言,我們不會預期這種主題出現在針對一群權力菁英的

而是很多。更令人驚訝的,是智慧的箴言所要求的事:它不要求均

智慧箴言中。或許,答案就在於此:古老的東方智者不是大多屬於

衡、不要求 audia et altera pars(也就是「聆聽別人」)、不要求聰

高官階層嗎?也許他們確實有機會拯救被判死刑的人?或者這裡指

明地保持沉默、不要求對自己衝動的行為保持警覺!剛好相反,在

的是君王本身?不是有一句箴言說:「作戰必須先有策略;參謀多,

最後一刻,當那被判刑的人要被拖去受死時,它要求我們應該介入!

必操勝算。」(箴言二十四章 6 節)誰能作戰?誰又有參謀?只有

在最後一刻,我們應該拯救那被判死刑的人—儘管判決已下!儘

統治者才符合這些條件。但我們不可為自己把事情說得這麼簡單。

管行刑的準備讓我們看到權力在誰手上!但在最後一刻,我們應該

智慧箴言明顯也針對那些必須與統治者打交道,而讓自身陷入危險

阻止不可逆轉的不義。沉默和漠視不管,就等於有罪!

的人說話! 儘管我們的箴言不符合智者的均衡世界,把我們的主題當作智

46

47


3 不信任和抗議作為智慧的展現

讓世界看見上帝的光

慧箴言來認識,仍然極其重要。透過其文學形式,它已經說得很清

行的憤慨,視為猶太教和基督宗教特有的文化特徵,這種藉口未免

楚:即使在智者井然有序的世界裡,也有一些我們必須採取激烈手

過於簡化。

段去處理的極端情況,好能快速有效地救人。我們不能把這件事交

我們的箴言所針對的,不是記憶中的不義行為,而是一再發生

給上帝,也不能交給先知、國王或有權勢者。為什麼不?因為假如

的不義事件。許多人問得好像理所當然:我們能做什麼?沒錯,我

我們身邊有人被宰殺,我們井然有序的日常生活可能再也無法如此

們的確可以做一些事!多年以前,我和一些學生在德國組成了「國

有秩序地運作下去。這則智慧箴言揭穿了我們想轉頭不看的習慣。

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第十七支團體。當時,它仍

即使在事後,我們還是會轉頭不看。

是一個默默無聞的組織。我們被許多人嘲笑、輕視。但這些年來, 國際特赦組織已經成為一個大規模的運動,在所有文明國家都受到

揭開世界的那一道裂痕—譴責不義

尊重。從紅十字會、國際特赦組織,到「綠色和平」這類組織 ― 由於它們是全球性的,所以不受個別強權所鎮壓―它們成為希望

面對數百萬人在納粹第三帝國時期被集體謀殺的方式,直到今

的記號。六○年代時期,在許多人眼中,國際特赦組織只是道德人

天,還是有人傾向於採取排除的態度。有些人認為,沒有排外傾向,

士的特殊運動。而在今天,人們會說:那是出自一位經驗豐富的政

就沒有團體能存活。但我們的智慧箴言卻告訴我們:要堅持不可遺

治人物的睿智想法,如今這種想法已經開闢出一條路。然而,就算

忘這類的不義行為,這不只是屬於那些以其道德大槌折磨他人的狂

是這類運動的力量也仍嫌單薄,尚未能揭發所有的不義事件並協助

熱人士的事務,而且也是對中庸智者―即走中庸之道、深思理智

全部的人。

之道的人―的要求。

但是,智慧箴言並不是建立於這類國際運動的基礎上,而是依

當我們堅持要謹記這不義之行時,這不只是因為受基督宗教與

據那位「察看人心」,「知曉」不義,「按人的行為施賞罰」的上帝。

猶太教罪惡感文化的影響所致。我們的智慧箴言反駁這一點。智慧

在一個還無法想像如國際特赦組織這類運動的年代,「上帝」是將

的要求是不分國界的。在我們所討論的這則箴言之前,是一系列出

不義行為保存在記憶中的最高機制。若認為人可以取代這個機制,

自《阿蒙尼莫普之書》(譯註:Buche des Amenemope,古埃及文學

這是一種錯覺。即使沒有人注意到有無辜的人被殺害,也不會減少

作品,約成書於公元前 1300 ~ 1075 年,內容指導人們如何過成功

其令人憤慨的程度。這種事總是會在世上造成一道裂痕,而這道裂

的生活)的箴言,即以色列人採納自埃及文化的智慧箴言。智慧含

痕在實際的生活中,對所有世代而言,都仍會是一道裂痕。

有普世盛行的基本倫理道德。把缺乏正義意識的惡名以及對不義之

48

49


4 相信別人的話

讓世界看見上帝的光

與基督聯合對抗世界的不義 我們應與其他人聯合對抗不義,但我們常常感到自己沒有力量。

4 相信別人的話 —談如何面對忿怒、謊言和擁有財富

我們把憤慨之心像年少記憶般拋到腦後。倦怠感,即日常生活中的 大罪行,使我們耳聾,而聽不到受折磨者的求救聲。可是,當我們 知道自己與一股更大的力量聯手時,在對抗不公不義的事上,我們 就不孤單。於是,我們知道:上帝自己也是拒絕不義之事。上帝已

信任上帝並不使人免於對呼號的不義提出抗議,這份信心也會

經認同了一位暴力與不義的受害者,他一次認同並永遠認同:那就

不斷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考驗:我們必須信任他人,否則生活就會處

是耶穌,就是遭受酷刑並被釘到十字架上的那一位,因為他致力於

處難行。同樣真實的是:我們必須心裡有數,許多人認為適度撒謊、

正義並對抗世界的統治者。「耶穌受難日」在告訴我們:上帝與所

詐欺和恐嚇是一種生活智慧。拒絕這麼做的人,必須有強烈的信心,

有不義和暴力的受害者站在同一陣線上。在基督身上,我看到所有

相信靠著真理和公平,遠比憑藉著攻擊、謊言和權勢,更能幫助人

受難者的身影。而「復活節」所發出的信息是:不義並不擁有最後

長期堅持下去。那為了短期利益而欺騙別人和佔別人便宜的人,長

的決定權,基督就是一種對不義的反抗。此外,「聖靈降臨節」要

期下來會傷害到所有的人,也往往會傷害到自己。相信上帝,這使

告訴我們的信息是:這種反抗的力量也存在我們所有人身上。上帝

我們對自己的行為可能帶來的長久後果心裡有數,即使我們必須為

自己的靈就活在我們裡面,在我們內心提出控告,在我們內心向這

此接受短期的不利影響。但是,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會得到短期的

世上的不義提出抗議。

「獎賞」:因為我們得以在此時此地,就向新的世界邁進一步。上

上帝 ―對我而言―這是一股永遠不向不義低頭的力量,即

帝的光芒,透過我們得以在世上照耀,而我們也將因此而受到肯定。

使我們感到倦怠時,也是如此。藉著十字架和復活,上帝將一個無 法磨滅的記號烙印在這世界上。他與所有被拖去受死刑,並像待宰

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大小戰爭

羔羊般等著被屠宰的人,站在同一陣線上。在倦怠感佔上風之處, 在其他不義之事發生而人們卻轉臉不看之處,上帝的靈就在那裡活 躍。

日常生活中,我常以旁觀者的身分知悉各類小型戰爭的消息, 也因此心中多有感觸。每個人都認識這類的小型戰爭。當人陷在這 類小型戰爭中時,總因為知道大型戰爭更加可怕,而因此感到稍許

50

51


4 相信別人的話

讓世界看見上帝的光

安慰。但是,同樣的人性缺點在大型戰爭中所造成的禍害,在小型

聖經的原則—脫下舊人,換上新人

戰爭中也處處可見。日常生活中也有這種擴充裝備、故意公開散佈 不實消息、進行到處打聽的間諜活動,以及設法破壞阻撓的行為。

然而,我上面多次引用的這些出自以弗所書的經句,難道真的

如果這些小型的惡意行為是針對某個特定目的而進行,那麼,我們

是道德大槌嗎?讓我們更進一步來仔細看看:「你們要脫下那一向

就可能會有大型戰爭。我總是以下面的想法來安慰自己:人為的惡

使你們生活在腐敗中的『舊我』;那舊我是由於私慾的誘惑而腐化

意行為將會變成小小泡泡破滅掉,這總比以軍事武力的方式所計劃

了的。你們的心思意念要更新,要穿上『新我』;這新我是照著上

的恐怖攻擊要好的太多。

帝的形像造的,表現在真理所產生的正義和聖潔上。所以,你們不

在日常的小型戰爭中,以弗所書所提到的這些句子猶如燈塔的

可再撒謊!每一個人必須向弟兄說誠實話,因為我們都是基督身體

光般,照亮著人們:「必須彼此說實話!」「不可讓發脾氣引你們

上的肢體。你們若發脾氣,不可因這脾氣而犯罪;也不可生一整天

犯罪!」「不要讓惡毒的話從你們口中說出!」有些人喜歡建議某

的氣,不可讓魔鬼有 機可乘。從前偷竊的,不可再偷竊;要靠雙手

些人將這些話當作自我指導原則!然而,這些話是我們必須一再對

誠實工作才能夠幫助貧窮的人。不要在言語上傷害別人,只要說幫

自己說的,好能制止我們自己口出惡言的傾向。

助人、造就人的話,使聽見的人得益處。不要使上帝的聖靈憂傷;

但是,這不等於是在說大話嗎?誰能在受損的關係中,還堅持

因為聖靈是上帝擁有了你們的印記,保證上帝釋放你們的日子就要

這麼崇高的目標:「你們要除掉一切怨恨、暴戾、忿怒。不要再喧

來到。你們要除掉一切怨恨、暴戾、忿怒。不要再喧擾或毀謗;不

擾或毀謗;不要再有任何的仇恨。」(以弗所書四章 31 節)我們

要再有任何的仇恨。要親切仁慈相對待,彼此饒恕,正如上帝藉著

不是應該要更謙虛地說:可以容許怨懟、忿恨和狂怒在你們心中產

基督饒恕了你們一樣。」(以弗所書四章 22-32 節)

生,但絕不可任其主宰你們的行為。不必嘗試去成為一個全新的人!

這段話以成為一個新人的渴望開始:把舊我脫下,穿上按照上

但行為舉止至少不要像個小魔鬼一般!對正義和聖潔抱持過高的理

帝形像所造的新我!這個動機最後被「模仿上帝」的動機所取代,

想,反而會使問題變得更嚴重。因為,當某個人在衝突時說:「不

經文的最後那裡說:「要親切仁慈相對待,彼此饒恕,正如上帝藉

要讓惡毒的話從你們口中說出!」―通常他指的當然是別人:你

著基督饒恕了你們一樣。」我們不是憑藉自己的完美來模仿上帝,

們不應撒謊、不應說惡毒或傷人的話!這時,聖經的話語儼然變成

而是藉著承認自己和別人的不完美並彼此饒恕。你們要饒恕,因為

了一把道德大槌。

上帝也饒恕了你們。因著這一點,我們應該像上帝一樣。 此外,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警告不僅告訴我們不該做什麼,

52

53


4 相信別人的話

讓世界看見上帝的光

這些話不只是負面的命令而已,它也一再表達出正面的行為方法。

以弗所書在說下面這句話時也是以此為前提:「不要生氣,這樣你

從一開始,它就說:我們不只應該脫下「舊我」,更應該正面、積

就不會犯罪!」或像有些譯本說的:「不要讓發脾氣引你們犯罪!」

極地穿上「新我」。

在這句話裡,理所當然地假設我們會生氣、會發怒。這是無法

它負面地要求我們不要生氣,

避免的。但另一件事是:我們願意讓忿怒影響自己的行為到什麼程

卻又正面地要求我們,不可讓忿怒拖延到太陽下山。

度?就這一點,以弗所書提出的建議是:「不要讓怒氣延至太陽下

它負面地警告我們不要說惡毒的話,

山!」然而,我會更實際地說:至少,先讓你的忿怒延到太陽下山

卻又正面地提醒我們,要說能使別人更堅強的好話。

之後!先睡一覺再說―然後,再決定要做什麼。但基本上,以弗

它負面地禁止我們偷竊,

所書說的是有道理的:不要讓怒氣永遠留在你心中翻騰!要試著結

卻又正面地勸勉我們要工作,好能以自己的收入幫助貧苦的人。

束它,否則它會荼毒你的生活情緒。不要一直懷恨在心!那懷恨在 心的人,大都是在恨惡自己。他背著一個沉重的包袱,這個包袱對

以弗所書的三個警告重點

他所造成的傷害遠比他所怨恨的人還大。儘管我們會一再落後,但 仍然必須堅持目標,努力克服自己的暴戾之氣―為了共同生活的

這些帶著正面轉折的警告有三個重點:我們的暴戾之氣、不說 實話和侵佔行為―其中少了不當的性行為。對教會團體內的共同

目的。這個命令不是由我們自己提出的:當我們陷於衝突和小型戰 爭的糾葛中時,是上帝的聲音使我們得以突破重圍。

生活而言,就像後來新約經文中特別清楚描述的那樣,最大的問題 並不是這些,反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大大小小的戰爭:那些把氣 氛搞的烏煙瘴氣和勾心鬥角的事情。破壞團體的這種高等藝術,在 當時就已經發展到顛峰。

警告重點二:說實話的義務 第二個重點是:說實話的義務。這一點也使我有強烈的感觸。 因為我正在思考的是,為什麼新約裡有這麼多書信是以假名發表的。 根據我的估計,二十一封書信中就有十一封是以假名發表的。以弗

警告重點一:小心我們的暴戾之氣

54

所書希望我們將它視為保羅所寫的書信,雖然它並非出自保羅之手。

這段警告的第一個重點是:小心我們的暴戾之氣!它不像山上

而正是這一位作者警告我們不要撒謊,並說:「你們不可再撒謊,

寶訓所說的:「向弟兄動怒的,應受裁判」―這會讓人誤解成:

必須彼此說實話!」根據專家的研究發現,一般人每天大約要撒謊

絕對不可以生氣。這是不可能的。每個人都會有突然生氣的時候。

二十次。但是我不太相信這個數據。我不認為大部分的人(也包括

55


4 相信別人的話

讓世界看見上帝的光

我自己)每天能撒這麼多謊。但是,如果我們將「撒謊」加以廣泛

我的故鄉萊茵邦的人對說實話的特別見解,或許可算是其中翹

的定義時,那麼,每一個小小的片面之詞、每一個自我保護的聲明、

楚?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應該是前德國總理康拉德 ‧ 艾德諾(譯註:

每一個避重就輕的回答,都可算是一種謊言―如此說來,我們很

Konrad Adenauer,公元 1876 ~ 1967 年,德國政治家、法學家,二

快就會撒許多謊。

戰後曾任西德第一任總理)。有一次,他因為必須修正自己的話,

或許,「禮貌」也算是一種謊言?當作家布施(譯註:Wilhelm

曾經這樣說:「第一,我沒有說過這種話。第二,如果我真有說過,

Busch,公元 1832 ~ 1908 年,德國諷刺作品作家)這麼說時,不也

我也不是這種意思。第三,如果我真的是這種意思,那麼是我當時

是很有道理嗎?

想錯了。」 我們也可以大方地質問:以假名或匿名寫的信,也算是一種撒

精緻的欺騙,

謊嗎?或者,那只是雙方眼神交換同意之下的一種哄騙行為?保羅

我卻稱讚自己有禮。

有許多同工。他派遣他們作為他的信使,到各個教會團體去,並以

你知我知,

他的身分代表他說話。若他們在保羅活著時扮演他的聲音,那麼,

但大家仍樂此不疲? 1

在保羅死後,為什麼他們不也應該繼續這樣做呢?他們是為了紀念 保羅而寫信。以弗所書就是以保羅的精神所寫的信。所以,「假名」

「記憶衰弱」也算是撒謊嗎?尼采曾尖銳地提到這一點:「我

只是獻詞給保羅的一種方式?然而,還有其他部分。在新約偽經中

的記憶說:『我有這麼做。』但我的驕傲和自尊卻堅定不移地說:『我

的聖靈就做一些欺騙。但是,今天我們跟著這樣做。因為我們也領

不可能有這麼做。』最後―記憶讓步了」。 2

受這一位聖靈,但他要求我們恪守真理―即使我們沒有能力做到。

有時候,為了不要把小事鬧大,我們也會說一些話讓自己受責

對我而言,說實話不是一個我們給自己定的命令。只要我們認出一

難―這些為了保護自己和他人所作的聲明,也算是撒謊嗎?在特

些不實的事,就必須把真相優先放在非真相之前。就這一點,上帝

定的情況下,有些謊言是必要的,我們甚至有義務要撒這些謊。

的聲音也突破了所有的禮貌、自我保護和記憶衰弱的說辭。而對於 我們的信仰傳統,上帝也有義務發出批評的聲音。

1 布施的詩開始是:「誰以後還想 進入這個地球 如果我們到處的居民 可能會 說實話」。引自 Die Kritik des Herzens(暫譯《心的批判》),in: W. Busch, Gesamtwerk in 6 Bänden, Bd 6, Hamburg 1982, S. 82f。 2 尼采《善惡的彼岸》,Stuttgart 111991, 78。

56

警告重點三:如何面對侵佔行為 以弗所書提出的警告,其中第三個重點是:如何面對侵佔行為。

57


4 相信別人的話

讓世界看見上帝的光

我們不應偷竊,反而應該將所賺的錢分給窮人。我們常常只在完全

何在日常生活中面對自己的忿怒、說實話與侵佔財物的問題。許多

不必付出任何代價的情況下,才會與人合作。關於這一點,以弗所

人認為,讓別人看到自己在生氣、對別人撒點小謊、自私地保有自

書說:僅僅不侵佔別人的財物還不夠。不僅財物,連勞動力也是一

己的財物,這是生活中的小聰明。有技巧地做這些事的人,總能一

種社會義務。在我們社會上,關於正義和團結之爭所帶來的結果是

再得到某些小小利益作為報酬。然而,完全避免這些事的人,所得

有爭議的,而且在基督徒之間也會持續有爭議的事。有時候,爭議

到的報酬要好的更多。他得以一點點地實現那個「新我」,在自己

點與表達是否精確的表達有關,例如:

那小小的生命中,跨越那道新受造物的大門檻。於 是,一道光照進

今天,如果有人對我說:所有大黨都想容忍我們的人口中,那

他的生命中―而且那道光也常常從他身上反射到別人身上。一個

部分沒有生產力的人變得更貧窮,以提昇國家的機動性和經濟競爭

能讓別人信任他、知道他不會撒謊、不會操縱他人的人―就像是

力(可是卻又不敢將此公開列入黨綱內)―那麼,我會本能地說:

天使一樣,藉著這位天使,上帝讓我們對他重新產生信心。這樣的

我堅決反對讓那些無法有所貢獻的人愈來愈貧窮。但如果有人對我

人,加強了我們對上帝的信心。

說:我們要盡一切力量,使那些到目前為止沒有生產力的人都能夠 再度養活自己,同時,我們也要提昇他們的自尊心和責任感。但要 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要求他們並協助他們―那麼,我會本能地 說:非常好,如果我們做得到的話! 我現在不想就這些公開討論發表立場。但在這些討論中,以弗 所書的原則應該行的通:財物和工作能力是一種社會義務。如果我 們只是不侵佔別人的財物,這還不夠―我們擁有財物,這是為了 能夠為別人做一些事。甚至在這一點,也不斷有一個至高的聲音提 醒我們不要自私自利。我們所擁有的,都是領受得來的―我們領 受,是為了能將我們在物質與非物質方面的恩典,繼續分享出去。 以弗所書深刻地講到初期基督徒團體裡的小型戰爭。猶如以前 一樣,這種情形至今仍然存在。並非說,教會團體就理所當然絕不 會有這類的小型戰爭發生。這裡說的不是大型戰爭,而是我們該如

58

59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