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 至尊面對面 FACE TO FACE
由陳漫拍攝帶有 中國元素的作品
至尊:從 2000 年初出道至今,你的攝影師之路可 以分為哪些階段?每個階段你的創作手法有什麼 不同? 陳漫:《青年視覺》封面系列是我創作上的「第 一階段」,在當時的藝術技術狂的習慣下我是主 要用後期講述的,時尚圈褒貶不一,那時有人會 說:「千萬別找陳漫拍」,我意識到我又侵犯了 這種慣性業力的安全感的情緒體了——包括現在也 還存在,於是我很突然就跳到了「第二階段」, 也就是「大頭照」,還發明了好多極簡拍攝燈位。 有段時間,「一燈大師」的稱呼就這麼來的。當時 在柔美瑞麗追洋範的審美環境下,我用的燈是最 簡單的,構圖也是,就是一寸照那樣的:一個大臉。 也沒有什麼後期,就只有臉。然後環境們又驚了 ……當時沒有人像我那樣拍,而我要的就是直接, 直接,直接,坦誠簡單的存在,沒有形容詞沒有 廢話了,到此我一直在用視覺語言解釋著自己。 至尊:大家非常熟悉的明星在你的鏡頭下也會展 現出不同的一面,你是如何找到獨特視角用你的 「語言」重新詮釋他們的? 陳漫: 我不這麼認為。范冰冰也好,李冰冰也 好,周迅也好,維多利亞.貝克漢姆也好,我瞬 間體會深層的她自己,或她希望的、以為應該的 自己,甚至她自己沒有發現的正確角度,做到極 致。好的廚師,煎餅可以做地很牛,鮑魚也可以 做地很牛,就地取材,因材施教,形神兼備,沒 規律就是我的規律。男人也是,像吳宇森和徐克 那組也是我第一次拍他們,觀眾們都覺得很像他 們自己,特別扣他們自己的題。拿我學畫畫的體 會來說,畫畫的人分三種,一種是把所有人都畫 成自己;第二種是畫誰就像誰; 第三種,畫出來 以後,除了面貌像這個人,還能畫出他的靈魂來。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能拍《辛德勒的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