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刊 / 2000 年 05 月 01 日 本期 / 2021 年 12 月 15 日
259 期
發行人 / 李承嘉 總編輯 / 黃啟瑞 執行編輯 / 秘書室 投稿信箱 / edit@gm.ntpu.edu.tw 學校網址 / http://www.ntpu.edu.tw 三峽校區 / 237303 新北市三峽區大學路 151 號 02-8674-1111 臺北校區 / 104080 臺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三段 67 號 02-2502-4654
落實大學社會責任 「USR Hub」實踐基地揭牌 未來基地將定期舉辦焦點座談與實地交流活動,協助推動 USR 政策,成為人才培育平臺
為踐, 臺 北 大 學 設 立 校 級 展現大學對社會責任的實
「USR Hub」大學社會責任實 踐基地,作為學校與社區資源 整合與共享的平臺。未來將致 力於在地創生與人才培育,促 進社區與大學共榮發展,讓實 踐基地成為履行大學社會責任 的奠基石。 臺 北 大 學 於 106 年 成 立 USR 推動委員會,108 年設置 校級「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 指定學術副校長兼任辦公室主 任。 另 於 109 年 將 USR 推 動 政策列入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 目標,並決議增設 USR 實踐基 地「USR Hub」。完工後的基 地面積,室內空間 576 平方公 尺,戶外空間 800 平方公尺, 總面積為 1,377 平方公尺,合 計約 417 坪,可容納 80 人至 100 人。 「實踐基地的設立,除了作 為 USR 辦 公 室 之 外, 並 包 括 師生與校外公、私部門人士進 行社會責任實踐議題的討論、 研究、發表及講座之用。」校 長李承嘉說明,未來基地將定 期舉辦焦點座談與實地交流活
動,瞭解與協助解決推動 USR 所遭遇的瓶頸。此外,不定期 以議題為導向,持續辦理跨校 共學交流,激勵師生踴躍參與 USR 課程與相關活動。整體來 說,基地的功能,即在於社會 責任實踐與業務推動交流,以 及作為人才培育的平臺。 依 據 臺 北 大 學 USR 計 畫 整 體發展藍圖,並配合教育部高 等 教 育 深 耕 計 畫, 海 山 地 區 的深入鏈結為目前重要的目 標。計畫項目包括社會科學院 的「臺北大學城社會實踐萌芽 計畫:邁向共學、共融與公共 化」及「社區藝術營造與實踐 計畫」;校級「海山學研究中 心」和文學院的「環抱海山 ‧ 深耕三峽 北大文化城的創生與 活化」及「三鶯城市文化的調 研與新詮」;商學院「三鶯地 區食農教育與產業轉型網路平 臺」;公共事務學院「低碳排 放與氣候韌性社區營造與實踐 計畫」。 在今年執行亮點方面,舉辦 一系列大學城系列節慶,邀請 社區民眾進入校園同樂,並發
行大學與社區交流的「大學城 報」。而青銀共學部分,包括 全臺首創大學「食物森林」、 「健康學老工作坊 2.0」,世 代對話的「越齡茶話」。海山 學部分,包括「李梅樹紀念館 文化導覽實習」、「大溪河階 走讀」、「三峽輕旅行」、出 版「海山大觀」地方學教材, 以及規劃三峽茶產業觀光護 照。此外,成立「北大特區低 碳樂活促進會」、舉辦社區音 樂會或藝術文化活動、撰寫在 地店屋生命史,以及建構北大 地區食農教育基礎認知及在地 青農及小農的農產品行銷等, 皆為臺北大學今年執行 USR 計 畫各項具體成果。 除舉辦揭牌儀式之外,並同 時舉行成果發表會,展出各項 活動成果,也分別探討大學與 社區永續關係、低碳生活與藝 術專題、新北在地農業創新與 創生,以及文化導覽培力及地 方創生等各項 USR 議題。由學 者專家及工作團隊,一同和與 會人員進行深度座談及交流。
鳶颺:110 年高教深耕計畫期末成果海報展
教政大樓舉辦「鳶颺:110
務處近日於三峽校區行
年高教深耕計畫期末成果海報 展」,以海報陳列方式,逐一 羅列 110 年高教深耕計畫執行 成果。 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為 107 年 至 111 年五年期教育部補助計 畫,本校計畫總目標為「鏈結 海 山 ‧ 鳶 颺 亞 太:ACTS 點 亮 典範大學城」。除總目標外, 整體計畫另區分為四大發展目
標,包含 「目標一:落實教學 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目 標二:發展學校特色」、「目 標 三: 提 升 高 教 公 共 性 」 及 「目標四:善盡社會責任」。 為執行四大目標,每一目標另 列出發展主軸。目標一主軸為 「厚植學生關鍵基礎能力、跨 域素養、國際觀」、「創新教 學與精進課程的永續發展」、 「無縫接軌的就業競爭力與軟 實力」。目標二主軸包括「政 經優質 人才培 育、 強 化特色 跨域研 究 與 智庫角 色 」、 「海山 環 抱: 典範大 學城的 建構」、 「特色
▲ 110 年深耕期末成果海報展
結盟、鳶飛亞太、放眼世界」。 目標三部分,則以「建立公開 透明公共化機制」、「完善就 學協助機制、有效促進社會流 動」、「從進修教育到開放式 大學」作為主軸。目標四主軸 為「形塑在地社會實踐永續推 動平臺」。此次展出方式,每 個分項計畫以一張海報單獨呈 現,除說明計畫理念與目標之 外,並彙整重要質化與量化資 料來展現執行成果。 高教深耕計畫辦公室表示, 此次展出除宣傳今年度高教深 耕計畫執行成果外,並期望廣 納教職員工生意見,作為滾動 式修正計畫書及執行計畫時參 考。除海報展覽外,相關成果 另以影片方式呈現。辦公室並 指出,未來將持續努力申請更 多經費,以推動教與學的永續 進步,活用教學研究能量來深 耕在地、連結國際、實踐社會 責任、展現公共性,並建構典 範大學城的辦學特色。
▲「USR Hub」揭牌
「 法 鼓 山 」 捐 贈 專 案 營 造 身 心 安 定 的 閱 讀 環 境
4
月 26 日由商學院池祥麟主 任、詹場主任發起捐書構 想,獲得前圖書館館長呂育誠 教授支持,經法鼓山團隊與圖 書館同仁多次勘查與討論,以 圖書館讀者的需求與使用習慣 為起點,進行本捐贈專案之規 劃。然因 5 月中疫情進入三級 警戒,導致捐贈事宜暫緩。直 到 8 月疫情趨緩,在吳泰熙副 校長、池主任、詹主任、彭奕 農老師、藍蕾老師的努力下, 重新啟動此善因緣,邀請法鼓 山文化中心編輯總監果賢法師 蒞臨圖書館參訪,在充分了解 圖書館及讀者的需求之後,決 定於圖書館 6FA 棟「創思討論 區」建置心靈成長館藏,並協 助營造安定、清淨、放鬆的氛 圍,以期安定讀者的身心,藉 由壁貼的意象,營造寬廣、舒 適的氣氛,並搭配既有簡潔的 閱讀設施,讓讀者來到此區即 能感受到身體放鬆、心靈自在 的氛圍,而放下心中的種種罣 礙,再透過捐贈書籍的文字引 領,汲取心靈成長、離苦得樂 的資糧慮,讓讀者找到身心安 定的依止處。 本案特別感謝法鼓山慈悲 捐贈,所有的捐贈規劃都以館 方立場與讀者需求為出發點,
以安定讀者身心、美化圖書館 閱讀環境為目標。感謝法鼓山 企畫團隊提出 5 個提案,供館 方進行票選及定案,最終選定 「放鬆 • 心呼吸」、「放下 • 心自在」、「山不轉路轉,路 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舖陳 在主視覺牆面上,透過題字不 斷提醒讀者:人人隨時都能透 過轉換心念轉出自在的人生。 非常感謝法鼓山果賢法師親率 團隊協助捐贈書籍上架與布 置,讓整個工程順利圓滿。果 賢法師代表法鼓山感恩圖書館 館長朱炫璉教授與前任館長呂 育誠的大力支持,同時非常感 恩圖書館同仁們盡心盡力的協 助,促成此嘉惠眾多學子的善 緣。 適值疫情期間,人心比較不 容易安定,相信讀者蒞臨圖書 館 6FA 棟「創思討論區」,當 能沉澱人世間的紛擾,回歸清 淨、安定的心靈。也相信法鼓 山此一捐贈專案會在臺北大學 圖書館烙下歷史印記,其造福 學子之善心義行將在學子們的 心中播下善的種子,並將化為 大愛傳播四方,成為世間的暖 流,而廣利眾生,進一步落實 本校「服務人群」之校園精神。
▲法鼓山捐書區
◎中華郵政臺北誌字第 91 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