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大學校訊233期(2019.10.15出刊)

Page 1

創刊 / 2000 年 05 月 01 日 本期 / 2019 年 10 月 15 日

233 期

發行人 / 李承嘉 總編輯 / 呂育誠 執行編輯 / 秘書室 投稿信箱 / edit@gm.ntpu.edu.tw 學校網址 / http://www.ntpu.edu.tw 三峽校區 / 23741 新北市三峽區大學路 151 號 02-8674-1111 臺北校區 / 10478 臺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三段 67 號 02-2502-4654

感謝校友獨資捐贈 音律電機資訊大樓啟用 企管系友周禮復承諾 家屬遵遺願接棒完成 整合能量開放產業合作 全力搭建智慧物聯與其他前瞻科技研究基地

由音律電子創辦人周禮復獨資 四億捐贈「音律電機資訊大 樓」9 月 25 日正式完工啟用,除 了提供電機資訊學院師生教學實 驗研究基地,另設前瞻科技研究 中心與研究基地,整合各系能量, 全力發展「智慧物聯」領域,同 時開放產學合作廠商進駐,搭建 更密切互動平台。 臺北大學傳統以法商起家,2000 年改制綜合大學,2007 年成立「電 機資訊學院」,然而各系所空間 分散校園各地,缺乏統整交流場 域。2015 年 5 月,企管系友周禮 復看見電機資訊學院的需要,決 定繼捐助學生獎助學金後,再獨 立以「實物捐贈」方式捐贈大樓。 2016 年 5 月,周禮復創辦人因 病辭世,但家人持續遵循遺願, 周夫人、也是企管系友呂惠清帶 領兩位兒子繼續推動建設,終於 在 2019 年看到大樓落成。出席啟 用典禮,想起先夫一生謹記家訓, 秉持取之社會服務社會的精神, 她特別勉勵所有學子將來在新的 空間更努力,尤其效法學長橫跨

磚紅色的人文 關懷,也宣示 電機資訊大樓 兼顧科技與人 文,正是走在 時代尖端跨領 域的代表。 「電資學院 師生終於不 必再與『預定 地』標示牌拍 照了!」看著 電資學院成立 至今超過十 年,終於擁有 自己的家,電 ▲歷經三年八個月,音律電機資訊大樓正式完工啟用。 資學院院長莊東穎感謝周家人的 錄,展現法商校友團結愛校的心 由音律電子總經理周世軒親自表 支持,承諾未來全院會心懷捐贈 志和行動,尤其大樓在慶祝七十 揚優秀電資學院學子,雙方也正 人的期許,積極發展前瞻科技研 周年校慶時完工落成,令人格外 式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開展更 究、與社會連結,將來回饋社會。 感動。 多學術研究合作計畫,共同培育 校長李承嘉則提到,周禮復、 慶祝大樓落成啟用,同時舉行 未來人才。( 校友中心周禮復學 呂惠清校友自企管系畢業,但看 108 年音律電子獎學金頒獎典禮, 長追思文詳見八版 ) 到學校新設電機資訊學院的需 要,儘管本身財力並不雄厚,仍 然大手筆捐贈大樓與獎學金,寫 下臺北大學歷來最大筆捐贈案紀 歷經將近一年多方 整合規劃,迎接 70 周 年校慶,由資訊中心 設計新版國立臺北大 學入口網站 10 月 1 日 蔡博晏對司仲敖副校長轉述李建興校長的理念: 正式上線。新版網站 「要把最好的給學生、老師至上」格外感動,「學 除了採取更新穎、大 校從一開始建設、包括宿舍蓋在就很重視我們!」 方的視覺設計,更結 歷史四羅宏逸也發現,以前以為校園的圍牆、大樹 合響應式網頁技術, 沒有什麼特別,原來背後每一個選擇都隱含特別的 便利各式裝置使用 意義,「現在看到就比較有感覺了!」 者,都可以更方便輕 展望未來,蔡博晏期待三峽校區硬體建設陸續完 鬆使用。 工之際,學校能有更多資源聘請更多老師、增開更 協助各單位網站資 ▲新版臺北大學網站採取新穎視覺設計與技術,便利 多課程,逐漸增強學術競爭力。歷史四陳凱文希望 訊管理人能更快熟悉 不同需求使用者,同時展現學校特色。 校園運動設施能更加完善;而看著學校愈來愈大, 新版網站操作模式,資訊中心 10 及建設友善校園目標,新版網頁 同學們可能懶於在校區內移動,羅宏逸則發下宏 月 8 日下午也舉辦兩場次說明會, 設計中英頁面切換功能、同時強 願,「以後讓我來捐個 ( 校園內 ) 輸送帶吧!」 化無障礙網頁設計。技術面上, 提示新版資訊輸入要訣。 「希望大家都能完整看過一次!」吳崧任說,更 各項資訊從內容發布端即設置英 資訊中心表示,為符合更多使 了解過去走過的足跡,對 掃描欣賞 用者的需求,新版網頁整體設計 文資訊、無障礙資訊輸入要求, 於未來,或許就有更不一 七十周年影片 過程除了廣納學校行政單位意 期待藉此大量提升本校網站內容 樣的看法。 見,學生會更全程參與,提供許 質量,逐步落實不同使用者資訊 多學生端的建議。然而對一般使 接收平權的理想。 用者而言,由於新版網頁與舊版 資訊中心回顧,距離臺北大學 網頁的版面設置有很大的差異, 入口網站上次改版至今已經超過 可能暫時出現部分物件難以查找 十年以上,整體網站技術與使用 的狀況,此時除了鼓勵使用者可 習慣差異很大,新版網站需要調 以慢慢嘗試適應,網頁上也仍然 整之處很多,除了已經上線的首 保留「回舊首頁」功能,緊急需 頁公告之外,包括活動公告、報 求時可點選左上角按鈕,即可回 名等功能正在測試中,預計不久 之後即可上線。呼籲使用者踴躍 到舊版網頁。 配合學校大力推動國際化、以 提出建言,提供更多調整意見。

企業管理與電子產業,把握學校 各種跨領域資源認真學習。 新建完成的音律電機資訊大樓 是地下一層、地上八層的耐震七 級、銀級綠建築,其中一樓大廳 挑高四樓,周邊設置階梯狀開放 空間,能提供開闊的交流與活動 場地,作為師生學習、研究與交 流使用,內部設置教室、研究室、 辦公室、各式實驗室,同時保留 產學合作廠商進駐交流空間。 特別的是,為延續捐贈人周禮 復對音樂的喜好,地下一樓為紀 念前院長劉萬榮設置的「萬榮講 堂」,不僅可提供多功能會議使 用,更可作為藝文展覽表演場所; 而地下一樓階梯下方區域,也能 作為半戶外展演空間,為傳統較 嚴肅的科技大樓注入更多人文藝 術氣息。 不光在內部空間融入人文元 素,新大樓外觀更別具巧思。由 磚紅色「弋」字變化、搭配灰色 縱橫牆面與門柱的「鳥」,合成 臺北大學的校徽「鳶」意象,而 灰色的電機資訊科技氣息、結合

行動服務更便利 新版入口網站正式上線

紀錄片 結合教學串聯歷屆師生校友

為七十年歷史留下當代年輕學子的觀點記錄, 歷史系「史學方法」與「淡水河流域藝文

人物誌紀錄片製作」課程同學九月底完成《走過 七十-國立臺北大學七十周年校慶紀念影片》。剪 輯歷年累積口述校史訪談成果,同時結合最新學校 發展情形,作為邁向未來七十年的校慶獻禮。 全片回首臺北大學從地方行政專科學校、中興法 商到臺北大學一路建校歷程,透過超過廿位歷任教 職員、校友訪談,同時穿插歷代校園景觀。整體敘 事安排都由課程學生討論決定,再由業師協助指導 完成拍攝與剪輯後呈現。 「看見我們所讀的真的是一所有歷史意義的學 校,校友們也影響了臺灣的發展。」從上學期開始 投入,橫跨整個暑假也沒得休息,歷史四蔡博晏和 同學們仔細檢視所有史料和訪談紀錄,發現學校歷 史和整個臺灣社會緊密連結,「也像是回 顧了臺灣的發展史。」 為了探源,團隊親身重 回臺北校區發源地,讓歷史 四吳崧任看見學校一脈相傳 的歷史。「以前會覺得我們 就是在三峽,透過『地點』, 讓我們感受學校是整體的。」 而透過整理訪談與史料,再 看現在每天生活的三峽校區, 也讓同學們大呼:「原來今天 一切背後都是前人的用心!」 ▲歷史系師生重回臺北校區紀錄臺北大學演進歷史

◎中華郵政臺北誌字第 91 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2. 繽紛校園

2019 年 10 月 15 日

通識月開幕 林東陽木師夢落腳臺北大 第十八屆通識月活動起跑, 10 月 7 日開幕講座邀請懷德 居木工實驗學校創辦人林東陽分 享「森林之子 木師之夢」,從事 木藝教育超過卅年,他強調,自 己的目的並非讓學員成為生產工 具,而要引導創造生活價值。六 年前步入臺北大學,激發他興建 木師基地的夢想,欣慰六年後終 於落成,希望未來與臺北大學合 作愉快,持續培養更多跨域人才。 大學聯考分發進入森林系,北 科大教職退休後不忍一生藏書進 入資源回收廠,決定改造祖父 留下來的三合院為家具知識館, 進而成立森林夢工廠和家具基金 會,林東陽長年鼓吹將手作木工 帶入常民的生活作息,將藝術教 育與生活美感深入百姓家庭,再 從每個家庭延伸到社會和世界。 十五年來吸引超過廿國人士參 訪,還因此獲頒「臺灣之光」。 「懷德居不是戀舊,只是從老 生活中找到共鳴、找到雙手的力 量。」林東陽比較,同樣都是木 製家具,一般人可能不覺得工廠 生產或手作有什麼差異,但對從 事木藝的人來說,兩者反應出完 全不同的生產態度。對他而言, 工業化生產只把木料當成工業材 料,製造出來只是工業產品,但

百年老樹必須抱持還要再使用 一百年的心情製造,「如果不好 好對待,其實非常對不起這棵 樹。」 透過口耳相傳,隱居林口山上 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的學徒愈來 愈多,從國中生到六、七十歲教 授,不光學習木工技術,更相互 分享生活趣味。林東陽強調,實 驗學校堅持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更以「心手合一」為校訓。「現 在很流行創客 (MAKER),但道地 的 MAKER 不應該只是時髦的名 詞、藉由電腦操作一些時興的設 備,必須真正落實雙手動作做。」 2013 年 6 月 14 日,林東陽偶然 來到臺北大學校園,被森林區景 觀吸引,心生在校園內設立木師 基地的夢想。「我本來以為隔年 就可以完成,沒想到我好像想得 太簡單 ...」幸而在持續不斷努力 推動、許多人響應支持下,六年 後、2019 年 6 月 14 日,臺北大學 校園內的「懷德居木師基地」終 於取得使用執照,並在 6 月 29 日 風光揭幕。基地除了能支援臺北 大學開設木工家具通識課程、提 供年輕木工藝術家駐校創作的處 所、更將作為未來懷德居木工教 育的實驗場域。 林東陽細數,懷德居木師基地

周邊處處都有故事。像是門口的 地標木頭,來自一位聆聽自己演 講後大受感動的劉先生捐贈,「那 麼大的檜木不稀奇,但如此巨大 的樟木卻很難得。」懷德居入口 石碑,由清水模職人毛森江捐建、 書法家薛平南題字、建築師陳政 雄設計;至於外界最好奇的「木 師教堂」之名,則來自幾年前一 位學生使用一些木頭餘料製作了 路思義教堂模型提供的靈感:「我 們相信教育能有另一種可能,文 憑主義潮流淹沒不了時間累積而 來的傳統工藝,相信生活品味能 取代政治成為熱門話題,相信支 持一間木藝教室的誕生有助於社 會創新。」 感謝懷德居基金會對臺北大學 的貢獻,校長李承嘉邀請更多同 學親近木師基地,「你在大學學 的很多科目,也許父母看不到成 果,不過木藝課程完成的作品, 都是看得見的!」通識中心副教 授王冠生也舉自己過往法律跨足 木工、進而成為建築師的學生為 例,鼓勵同學們選修木藝課程, 「臺北大學提供很好的環境,讓 大家可以重拾兒童時期的木工樂 趣,說不定會發展出人生第二專 長呢!」 過往只在木師基地外圍、從未

教師節慶祝茶會 人事室感謝老師付出 感謝所有老師們的辛勞,人事 室 9 月 26 日中午舉辦教師 節慶祝茶會,同時頒獎表揚今年 度資深優良教師和 107 學年度績 優導師。獲獎老師認為,儘管大 學教師身兼教學、研究、服務不 同職責,但各種角色其實可以相 輔相成,是份有意義的工作。 「現在的老師其實很辛苦,教 學研究之外,還有很多評鑑,大 家都不敢混!」副校長陳達新慰 勞所有老師們,能踏上大學教職 已經不容易,又有多重職責,不 管任教十年、四十年,講台上的 每一天都要戰戰兢兢,感謝老師 們的付出,也祝福所有老師們教 師節快樂。 公行系教授劉嘉薇今年獲選績 優導師,認為教學不光只是專業 上的教導,更是「教心」與「交 心」。她表示,以公行系制度而 言,每位導生從大一帶到大四, 過程至少會修自己一門課,加上 平時系上活動相遇,師生關係緊 密、互信基礎穩固下,學生自然 能感受老師的關懷。她透露,自 己曾經打電話給遭到「期中預警」 的同學,「他們其實很清楚自己 的狀況,也知道自己需要調整, 接到電話還會請我放心呢!」 面對不同年級學生,她用心安 排包括適應學校、如何讀書、未 來規劃和感性交心等不同階段導 生聚會重心,陪伴學生走過大學 四年生活。「擔任導師,讓我更 了解學生,也能調整上課方式, 教學起來更得心應手!」

進入木藝教室的財政三張庭毓 表示,聆聽林東陽分享一路推動 木藝教育的歷程,的確激發自己 對木藝的興趣,期待將來有機會 能更多接觸學習;而同 樣喜歡動手做的歷史 三周峻宇則表示,雖 然自己喜愛的手作 項目不同,但看到 林教授一生堅持 做好一件事的熱 情, 確 實 令 人 感 動, 期 許 自 己 也 能找到從此專心 投入一生的興趣。 第十八屆通識月九月 底起跑,本屆主題「微觀方寸藝 遊大地」,其中「向大師學藝」 系列,除了林東陽分享外,也邀 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助 理教授陳雯、作家鍾文音、平衡

日期 時間 向大師學藝 10/30 13:10 11/11 13:10 微觀方寸間 10/15 13:10 10/15 13:10 10/16 13:10 10/17 18:30

地點

主講人

廢柴人生 人與海的對話-黑潮漂流

公 119 公 119

吳宜紋 廖鴻基

桃園藻礁給我們的啟示 雲南 萬物生長 友善環境農業與淺山保育 社團引領的學習 排版、編輯與媒體寫作: 10/18 13:10 以旅遊生活雜誌為例 影音創造影響力─ 10/21 15:00 貝克大叔教你手機微電影

公 114 公 115 公 114 社 203

潘忠政 吳歆宜 李璟泓 趙世光

文 201

甘炤文

公 113

林貝克

10/26

9:00

10/27 14:00 10/28 15:00 10/29 15:10 10/31 12:10 11/2

9:00

11/11 19:00 11/15 13:10 11/16 ▲教師節慶祝茶會,副校長陳達新親自頒獎表揚績優導師的貢獻。

休運系教授黃永任今年任教滿 40 年,曾任國中老師的他,肯定 臺北大學學生十分優秀,讓他一 直享受教學而樂此不疲。即使同 時面對教學、研究、服務工作, 「我都很喜歡!」藉由教學讓自 己能不斷與年輕學生在一起,研 究則能讓自己不斷了解時代脈 動、走在前端,即使難免覺得疲 倦,「寒暑假過後,一切又充滿 活力!」 至於資深老師如何持續與年輕 學生互動而沒有代溝?不僅 63 歲仍然與學生同場打球,還會記 得所有學生在場上的優異表現, 回到課堂上成為與學生互動的話 題,黃永任說:「他們就知道, 我不是格格不入的教授啦!」 除了表揚績優導師、任教滿 40 年、30 年、20 年與 10 年的資深優 良教師,教師節慶祝茶會上,同 時頒獎表揚 107 學年科技部大專

學生研究計畫創作獎指導教授, 並頒發聘書予 108 學年特聘教授, 包括:不動產系洪鴻智特聘教授、 經濟系陳孝琪特聘教授、資工系 張仁俊特聘教授、以及林道通特 聘教授。

9:00

11/18 14:00 11/28 12:10

主題

木設計有限公司負責人吳宜紋和 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分別從音 樂、文學、木藝與人生等不同面 向,帶領同學進入藝術世界。

桃園新屋 參訪:桃園新屋永安漁港及漁村文化體驗 永安漁港 蔡怡玟 / 漁村 潘忠政 參訪:桃園藻礁海岸生態 桃園觀音 陳湘繁 聲與光─談潛能開發的幸福腦 公 113 陳家金 文化、觀光與鄉愁:大稻埕的蹲點與觀察 公 115 吳佩珊 Sound of Nostalgia: 公 119 顏華容 革命、戰火、與靜好歲月 大稻埕 蔡怡玟 大稻埕小旅行-茶、布、餅 歷史街區 民生教學 吳衍德 有關美學設計 308 從文史導覽走向遊戲探索的旅行設計兼談 文 201 吳峻毅 地方敍事與創生 大稻埕 蔡怡玟 大稻埕小旅行-茶、布、餅 歷史街區 參訪:東森數位媒體部與財經台 東森集團 沈建宏 藍。掉 / Fade to Blue 公 119 鍾玉鳳、

David Chen

遠客做伙來 10/21 13:10 客家歌謠吹拉彈打唱 2 10/25 15:10 10/28 13:10 工作坊 10/17、19 08:00 10/19、26 09:00

商 101

臺灣環境變遷圖像創作與海客文化生活記憶 文 201 為土地歌唱 -- 母語創作分享 商 101

林錦棠 姜雲玉 黃運祥 黃瑋傑

AI & PS 文字設計工作坊

資 109

朱緣

創意纏花工作坊

社 203

郭凡瑄

黃進豐校友捐款建置「輕食休憩區」啟用 在金融系教授蔡建雄牽線下, 圖書館近日獲得金融系校 友黃進豐捐款 10 萬元,得以將原 本使用率較低的「置物室」改造 為「輕食休憩區」,透過氣氛營 造與傢俱更新,營造耳目一新的 入口視覺意象,提供讀者輕食、 短暫停留、朋友會合場合,同時 也作為雨天庇護、手機通話等服 務空間。

圖書館表示,近年來,「以使 用者為中心」已經成為圖書館服 務主流思維,各大學圖書館也紛 紛配合讀者需求,推動一系列翻 轉空間改造計畫,包括設置討論 區、電話亭、發呆區、飲食區等, 增添更多人情味與社交性,讓圖 書館成為學生校園生活中最體貼 的好朋友。 ▶置物區變身輕食休憩區


3. 繽紛校園

2019 年 10 月 15 日

木師週記師生聯展 社區學生齊賀校慶 歡慶七十周年校慶,通識木藝 課程、懷德居木師基地 9 月 19 日起聯合推出「木師週記-臺 北大學 70 周年校慶X懷德居木藝 師生聯展」,超過百件不同風格 作品,帶領參觀者看見木頭的各 種可能性,更體會木藝之美。 由懷德居基金會捐贈學校設立 「木師基地」自今年 6 月 29 日揭 幕啟用以來,除了作為通識木藝 教室,也持續開辦各種木工課程, 每週七天各有不同的學生穿梭其 中,基金會解釋,此次為迎接校 慶,各班師生都共襄盛舉,因而 將展覽命名為「木師週記」。 步入展場,首先映入眼簾是大 型的木製腳踏車,隨後看見各種 木製家具、樂器、以及由通識課 程學生製作的各式湯匙、叉子等 食器,呈現木頭與人們生活緊密 連結的關係,同時具體實踐生活 藝術化。 親臨欣賞師生作品,校長李承 嘉坦言,自己過去只把製作木器 當成很粗淺的「木工」,但實際 參觀之後才驚訝實在是一門特殊 技藝,不但要有雙巧手,還要具

備完整的 構思能力 和藝術眼 光才能完 成,「一 般人做不 來」。而 看到通識 課程學生 學了一個 學期就能 親手製作 ▲學生參觀木師週記展覽,欣賞木藝通識課程作品。 出 各 式 藝術性,盼望傳統木工產業再現 「吃飯的傢伙」,更覺得驚喜。 看到同學們的成果,通識中心 風華。 主任葉大綱想起自己大學時期在 懷德居基金會創辦人林東陽欣 陶藝社製作的許多作品。只是畢 慰多年努力已經帶出好幾代傳 竟燒陶需要陶窯,相較之下,木 人,其中在臺北大學通識中心開 藝作品只要一些簡單工具就能完 課的吳宜紋老師就是第三代學 成,預告後續將與懷德居基金會 生,透過課程,期待持續傳承木 擴大合作,開設更多推廣課程, 藝文化,也希望未來能與學校更 開放教職員工和社區民眾參與, 緊密互動,創造木藝教育特色。 同時許願自己行政工作壓力稍歇 「木師週記」展覽即日起到 10 月 17 日在圖書館藝文展覽區展 時,能一同加入學習木藝行列。 圖書館長張文俊邀請師生民眾 出,每週二、四上午十時到下午 把握機會進入到館參觀,不只看 三時、以及每週六上午九時到下 見作品的實用性,更看見其中的 午五時開放參觀。

思巢啟用 辛晚教教授藏書文物再現文人風範 圖書館最新多功能共學空間 「思巢」上個學期末完工, 9 月 18 日正式啟用,同時推出「辛 晚教教授藏書文物展」,許多過 去難得一見的辛教授收藏圖書、 文物與手稿,睹物思人之外,也 領人回顧臺灣都市計劃學術和實 務的發展歷程。 辛晚教教授,地政系畢業後留 校服務,後參與創辦都市計劃研 究所,在校服務 42 年,是當今臺 灣規劃界、都市計劃界眾人的導 師。都市計劃、國土規劃之外, 他也投身藝術文化,不只投身演 奏、推廣傳統音樂,並長期擔任 政府文化資產審議委員,致力提 升城市文化內涵素養。 「辛老師的行政能力和學術風 範沒話說」,考試委員、辛老師 指導碩士生周志龍透露,當年法 商學院首任院長周一夔創辦都市 計劃研究所,挖角那時在地政系 服務的辛老師,從此大家認定, 都研所等於辛老師,而他也確實 以身教影響後輩,「退休前都還 是天天到學校,到研究室看看我

期勉年輕學生,看辛老師的手稿、 們有沒有在做研究?」 也曾受教辛教授門下,校長李 筆記,可以得到啟發。 承嘉記得老師溫文儒雅、講話很 大方捐贈藏書之外,辛教授家 有哲學味道,然而專業知識之外, 屬也結合門生成立基金捐贈都市 教學方法更記憶猶新。尤其有次 計劃研究所,鼓勵更多優秀學子 分享自己老師話語以間接指責學 進入都研所深造。同樣也是校友, 生不夠認真,「儘管拐彎抹角卻 辛教授夫人鄭美麗回憶,自己就 確實發揮功效,我到現在都戰戰 讀地政系期間,因為家貧,必須 仰賴獎學金和校內打工才能完成 兢兢。」 2017 年 10 月,辛教授與世長辭, 學業,如今除了希望延續辛教授 家屬將他珍藏 1400 冊圖書捐給臺 服務社會的精神,也算了卻自己 北大學圖書館,同時也整理包括 小小的心願,「以前別人幫我, 論文手稿、留學英國期間筆記、 希望今天也有機會幫忙,讓這樣 出席各種活動的識別證等,藉由 的優良傳統可以傳承下去。」 特 展 亮 相。 周志龍推崇, 過去都研所幾 經搬遷,許多 國土規劃相關 第一手資料逐 漸散失,如今 獲得辛教授慷 慨捐贈,造福 相關領域研究 者可以再次瀏 覽。李承嘉也 ▲辛教授夫人鄭美麗 ( 右 ) 與故舊門生參觀藏書文物展

推動青銀共學 橘子讀書會再度登場 在成員殷切期盼下,新學期「USR 橘子讀書會」 9 月 16 日再度開張,首場由歷史系講師辛法春帶 領,導讀作家依品凡《一張椅子的生活態度》,引 導學員從一張椅子中體會到中年轉折的生活態度, 而釋然面對人的年老,因為「沒有人可以留住時

▲橘子讀書會帶領社區長者從閱讀感受生活態度

間,但我們可以留下感動、美好、文情、柔軟、愛, 以及關懷。」 除了依品凡作品外,辛老師也導讀作家洪雪珍 《要獨立老,不要孤獨老》,從中感受一個人老去 是常態,不是悲哀。如同作者提到:老後,是第二 個二十歲,能活得精彩灑脫、來趟英雄之旅,正是 我們所追求,「中年是關鍵的轉機」,只要你願意, 什麼時候開始都是時候。 辛法春提到,本學期橘子讀書會將以「容顏已 老,心不老」為主軸,除了靜態人文活動,也將走 出戶外,商請薛丞堯、王作驥等攝影大師從攝影活 動為起點,推動青銀共學,並鼓勵學員共同參與 108 年教育部人文社會與科技前瞻人才培育計畫, 一起見證臺北大學城的發展。

全國大專院校 ODF 推動競賽 資訊中心抱佳績 營造友善文件流通環境,教育部今年舉辦 全國大專校院 ODF-CNS15251 推動競賽,其中 個人方面,資訊中心主任張仁俊獲得全國第 三名,曹偉駿教授、戴志華組長獲得佳作。從跨校推動團隊來看, 全國六個先導團隊中,由資訊中心組成的團隊表現最優異。 教育部 2016 年成立大專校院 ODF 推動專家工作小組,由成功大 學、臺北大學、文化大學、輔仁大學、東海大學、大同大學等六所 先導學校辦理相關推動計畫,經兩年逐步進行網站、電腦、資訊系 統、電子公文等推動項目,今年首度舉辦推動競賽,鼓勵大專校院 師生使用 ODF 開放文件格式軟體作為教育及應用工具。

校園授權軟體網全新改版上線 為提供師生更良好的使用體驗, 資訊中心校園授權軟體網全新改版 上線,採用全新視覺設計並加入響 應式網頁設計架構,無論使用手機、 平板電腦都可以輕鬆閱讀各項說明 與使用教學,並且全面開放校內無 線網路下載,讓師生可以更方便取得各項授權軟體。 目 前 校 園 授 權 軟 體 網 提 供 軟 體 包 括:Microsoft Office 2019、 2016、2013;Microsoft Windows 10、8/8.1、7;SAS 9.4、9.3; 以 及 MATLAB。 掃描進入 軟體授權網

北聯大首推「線上書展」行銷各校特色館藏 因應數位閱讀風潮,臺北聯合大學系統圖書館今年度首度推出 「線上書展」,藉此行銷各校特色館藏。平台上除了可以瀏覽各 校特色館藏書目、書封外,更提供分享至社群平台 (FB、推特、 LinkedIn..)、加入個人最愛等網站功能,開放同學不用到圖書館也可 以逛書展,如果看到想要閱讀的書,還可以透過圖書共享平台申請 「代借代還」,把好書借回家。 線上書展即日起到 10 月 31 日開放,錯過書展也可以持續到北聯 大圖書共享平臺借閱。 掃描瀏覽 線上書展

臺北聯大 圖書共享平台

用心感受書的溫度 圖書館推中式線裝書手作體驗 配合開學季主題,圖書館 9 月 25 日舉辦「中式線裝書」專題講座,由 鍾佳縈老師介紹手工書的裁切、裝 訂等製作技巧,並提供實作體驗,帶 領每位同學製作出自己獨一無二的中 式線裝書,記錄自己多采多姿的新學 期、新生活,提筆寫下大學生活的點 點滴滴。

迎校慶啦啦隊比賽 體育室舉辦研習會 迎接108學年度校慶啦啦隊比賽, 體育室 9 月 17 日舉辦研習會,邀請 世新大學助理教授李敏玲主講,並 由世新大學啦啦隊同學現場示範。 本次研習全程錄影,相關內容已 經上傳體育室網頁,開放全校同學 觀賞。 掃描觀看 研習錄影

新生盃各類球賽陸續起跑 108 學年度新生盃各項球類競賽陸續展開,今年競賽項目包括男 / 女生籃球、男 / 女生排球、男 / 女生桌球、男 / 女生羽球、男生足 球以及男 / 女生網球個人排名賽等,即日起到 11 月 22 日依序登場, 歡迎到場為選手加油。 另外,新生盃進修部各項球類競賽也將在 11 月 17 日、24 日登場, 比賽項目包括籃球、羽球、排球及桌球等。

歡迎新血 經濟學系舉辦迎新系列活動 歡迎大一新生家入,經濟系 9 月 3 日舉辦 新生座談會,系學會 9 月 6-8 日也在苗栗谷巴 休閒度假村辦理迎新宿營,系主任魏國棟與 四位大一導師親臨現場,表達歡迎之意。


4-5. 專題報導 70周年 校慶網站

1949 年 11 月,臺灣省立地方行政專 科學校成立,後歷經多次改制,2019 年, 臺北大學七十周歲! 臺北大學七十周年校慶以「鳩杖鳶飛」 為題,其中「鳩杖」語出《後漢書‧志‧ 禮儀中》「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 餔之糜粥。八十九十,禮有加賜。王杖 長〈九〉尺,端以鳩鳥為飾。鳩者,不 噎之鳥也。欲老人不噎。」相傳鳩不會 被食物噎到,因此漢代為表彰對年高德 劭長者之尊崇,由君王賞賜杖端刻有鳩

校 友 的 祝 福 今年是母校臺北大學建校 70 周 年,從民國 38 年創校至今,70 年 間歷經行政專校、省立法商學院、 省立中興法商、國立中興法商、 至今的臺北大學,每個階段都給 校友帶來了無限的懷念與珍貴的 回憶 ! 在臺北的合江街上、在民 生東路育樂館、操場上,臺北的 天空對七年級前的校友們而言, 有著特別的一份情感,就如一首 歌〈臺北的天空〉歌詞所述 :「臺 北的天空,有我年輕的笑容,還 有我們休息和共享的角落,... 我 走過異鄉,我走過滄桑,如今我 又再 ......」輕輕的歌聲帶給校友無 限的思念與鄉愁。2000 年法商學 院轉制為臺北大學,對七年級後 的校友們而言,在三峽總校區有 了新的校園也帶來了新的氣象、 新的願景,更在曾經輝煌的校史

師 生 的 祝 福 歡慶校慶,秘書室九 月份在三峽校區、臺北 校區同步舉辦生日祝 福徵集活動,獲得許多 師生響應,在此擇要部 分展示,更多師生祝 福,歡迎登入校慶網站 欣賞。

形的手杖予年長者以扶老,表達敬老之 意。受此風所及,後代即以「鳩杖之年」 形容七十歲。 「鳶」為本校象徵,值此七十校慶之 際,能如鳶展翅翱翔高飛,為全體師生、 校友與社會大眾對於臺北大學的期許。 七十標誌 (LOGO) 設計,透過七角星串 出的圓形象徵同心,與七十融合出象徵 臺北大學與七大學院攜手連心的圓滿。 結合「七十」數字意涵與未來願景, 臺北大學以「鳩杖鳶飛」為七十周年校

慶標語,我們期望不負歷代師生耕耘成 果,持續為國培育卓越專業的人才、善 盡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追求真理、服 務人群」的校園精神,領導社會以新觀 點看見世界、以新視野迎向未來。 歡慶七十生日,歷經超過一年籌備, 臺北大學各單位推出許多慶典活動,熱 烈歡迎所有師生校友與社會大眾踴躍參 與。承載來自各界的祝福與期許,臺北 大學將會持續努力,下一個更高更遠的 七十年,必將如鳶展翅上騰!

母校,永遠不老 ! 基礎上,迎來了再創輝煌的責任 與使命,令人雀躍也令人惶恐 ! 母校輝煌的校史,來自於校友 的傑出成就,臺北大學校友總 會在創會會長許新枝學長的創會 下,歷經江丙坤榮譽理事長、張 平沼榮譽理事長,傳承至今謝士 滄理事長已是第七屆。校友中政 務官、部長及五院院長級的校友 不計其數,無愧享有「文官搖籃」 的美譽,校友在企業界有成就的 佼佼者更不勝枚舉,只要有華人 的角落,便有母校校友的足跡, 「一法一商」在各個領域凡所到 之處校友表現令人印象深刻 ! 如 此傑出的成就除了來自校友的人 格特質 - 認真、勤奮、踏實及師 長的諄諄教誨外,純樸的校風、 母校的薰陶功不可沒,讓我們共 同創造了母校的輝煌成就!

有句話說「人生 70 才開始」今 逢母校 70 周年校慶,回首過去無 限感恩,展望未來更是母校新里 程碑的開始,如何在既有輝煌的 成就下,再創一個輝煌的 70 年, 對全體校友們而言是無上的榮耀 也是無上的挑戰,校友總會將秉 持信念 -「你的精采,母校的光 采」,責無旁貸的繼續肩負凝聚 校友與傳承理念的使 命,鼓勵與肯定每 一位校友用自己一 生奮鬥所創造出的 精采,為母校續添光 采,為再創母 校的輝煌成 就,全力以 赴!

人會老,母校永遠不老! 因為您有生生不息的校友, 為您,再創輝煌! 值此母校 70 週年校慶,特提詞 為文以為紀念。 第七屆臺北大學校友總會理事長

校 友 的 祝 福 《再別康橋》是徐志摩膾炙人口的 新詩,他將「劍橋」的景色和依戀之 情融入詩中,表達告別劍橋的淡淡哀 愁。由於意境典雅,大家都耳熟能詳。 歲月如梭,母校創校倏焉七十秋, 逢此「耆壽」大慶,備有所感。一以 對母校的成就深感驕傲;再則對於母 校的教導,倍增感激之情。回顧母校 的發展,從民國卅八年創立臺灣省立 行政專科學校,歷經五度改制,而於 八十九年成立國立臺北大學,新校區 設於新北市三峽區。這是一個重大的 轉折,開啟了母校新的里程碑,屆此 「七十周年校慶」,理當盛大慶祝, 為母校添壽祝福! 緬懷創校伊始,在歷任校長(院長) 和全體師生、校友篳路藍縷,齊心努 力下,創造了奇蹟,而有今日的規模。 這段可歌可泣的過 程,和歷任校長的 擘劃功績當載入 校史,永永銘記。 回憶五十二年入 學 之 時, 校 舍 簡 陋, 空 間 狹 小; 由 於 師 長

們都 真, 出我 社會 郁情 是我 田。 建, 樂見 最深 然 的「 過廿 校園 正是 真是 校區 的未 度七 九 完工 法學 包括 萬元 義不 成。 慰。 今, 三 引進 氣蓬 夕, 作「 園」 也出 於今


2019 年 10 月 15 日

如月之恆,如日之升 們都是當代大儒,治學嚴謹,教學認 真,因此在這小小的天地裡,卻孕育 出我們胸懷大志的格局,而能立身於 社會;同時也凝聚了師生、校友的濃 郁情感。其實那狹窄簡陋的園地,卻 是我們的「康橋」,這份榮耀深植心 田。據悉,建國合江校區即將拆除改 建,又是母校另一階段的發展,我們 樂見其成。只是那斑駁建物留給我們 最深切的情愫,只能永存內心了! 然而,不必惆悵,因為我們心中新 的「康橋」,已在三峽校區萌芽。經 過廿年的建設,已成為全臺最美麗的 校園,已然挺身國際知名的一流學府, 正是「孵育化成,振翅鳶飛」之際, 真是無限光榮。不言而喻,建國等舊 校區是我們的記憶,三峽校區是我們 的未來和憧憬。要有這樣的體認,歡 度七十年校慶才有真實的意義。 九十七年宏偉的「法學大樓」即將 完工,當時的法學院江朝國院長,對 法學教育設計了「五年捐募計畫」, 包括研究、教學與實習等,需款伍佰 萬元,盼平沼支持。既是母系的發展, 義不容辭,乃如數分年捐獻,以助其 成。該計畫完成,成效卓著,十分快 慰。為期光大效果,此項捐款持續至 今,略報母系恩情。 三峽校區闢建之初,李建興校長就 引進許多大樹,使校園綠意盎然,生 氣蓬勃。一○○年侯崇文校長卸任前 夕,希望平沼能捐種櫻花,及出資製 作「校歌」。平沼全力支持,遂在「鳶 園」附近種植櫻花一六○棵。「校歌」 也出爐,經過多年傳唱,蒙校務會議 於今年正式通過,臺北大學終於有了

「校歌」,校友們無不熱淚盈眶。 薛富井校長任內對校園美化亦不遺 餘力。即至李承嘉校長對校園景觀, 更有新的構想,於一○六年夏與平沼 商議,希望在「心湖」周圍建置「櫻 花步道」,為慶祝母校「七十年校慶」 掀開序幕。平沼完全贊成,乃獨力出 資自當年十一月起先後種植「吉野櫻」 與「富士櫻」近八百棵。景觀更臻秀 麗,成為台灣賞櫻重鎮。櫻花盛開時, 湧進數十萬人賞櫻,母校再次揚名, 於心甚慰。 平沼對母校的栽培,不曾或忘,一 ○一年拙著《全力以赴》新書問世, 特闢〈情繫臺北大〉專章,敘述母校 點滴。眾多學長紛紛來電對本章的內 容咸表感動。映照著平沼參與校友活 動廿年的觀察所見,每位校友都有拳 拳的愛校之心,這是母校最大的資產, 當可告慰歷代師長。 綜上,平沼所作所為,只是報答母 校恩情於萬一,不足掛齒。而校友回 饋母校者,絡繹不絕,不落平沼之後; 且為慶祝七十年校慶,也出錢出力, 令人感佩。讓我們共同祝願:母校榮 光照耀環宇。走筆至此,想到《詩經• 小雅》的雋言,摘錄於下,以為母校 壽。 「天保定爾,以莫不興。如山如阜, 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 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 承。」 國立臺北大學校友總會 榮譽理事長 張平沼 謹識

校 慶 活 動

活 動 名 稱 七十周年校慶紀念演唱會 校慶音樂會 走過 70:校史回顧紀錄片首映 愛北大 ‧ 繽紛閃拍 校慶園遊會

日期 10/19 10/23 10/25 10/26 10/26

時間 1700 晚上 晚上 0900-1700 1100-1500

經濟學系慶祝 70 周年校慶系友回娘家

10/19

0830-1800 三峽校區及臺北校區

2019「三十重聚、四十回首」校友回娘家 行政系系友回娘家

10/19 10/19

1000-1400 電資學院萬榮講堂 1100-1700 公共事務學院

畢業 30 暨 40 周年校友回娘家

10/19

1400-1600 法學大樓

統計學系系友回娘家

10/19

1620

三峽初芯初蒔餐廳

10/19

1730

鼎上食府

10/25

晚上

大直典華飯店

70 周年系慶感恩餐會暨傑出系友表揚 校 友 第 19 屆傑出校友表揚典禮暨校慶之夜 活 動 社會系友回娘家 社工社學座談會暨系友回娘家

地 點 商學院國際會議廳 商學院國際會議廳 大直典華飯店 圖書館正門廣場 三峽校區田徑場旁

10/26

0800-1600 社會科學學院

10/26

1000-1400 社會科學學院

1030-1330 電資大樓 101 社科大樓八樓 8F07 犯研所校友回娘家活動暨專題演講 10/26 1100-1300 院會議室 應用外語學系系友回娘家 10/26 1100-1600 人文大樓六樓 商學院三樓 3F10、 休運系友回娘家 10/26 1100-1600 校園及球場 電機工程學系校友回娘家 10/26 1130-1400 電資大樓 「Nature 期刊封面」展覽 8/30-10/15 開館時間 圖書館二樓思巢 週二、四 「木師週記-臺北大學 70 週年校慶 X 1000-1500 圖書館二樓展覽區 9/19-10/17 懷德居木藝師生聯展」展覽 週六 0900-1700 展 「AKIBO’S FAMILY OF ROBOTS」展覽 10/1-27 開館時間 圖書館 覽 週一至五 「源興溯北七十載 懷墨佳人渲藝彩- 10/24- 1000-1500 圖書館二樓展覽區 週六 趙淑德創作展」展覽 12/17 0900-1700 資工系友回娘家

點亮希望實現善的力量 學 70 周年系慶聯合導生聚 生 活 原民週系列活動 動 給我一目瞭然的資訊設計 讓群眾集資實現你的夢想! 十年磨一劍:公共事務教學成長營 2019 大三鶯走路節 ─ 1019 大河滔滔崁津遊 學 術 活 70 周年系慶-地政首長教育論壇 動 第七屆飛鳶法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法人刑法之國際視野 鳶揚亞太系列講座-舌尖上的緬甸 2019 全球企業永續論壇 (Global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Forum) 體 校慶教職員工各項球類競賽 育 校慶運動會 活 動 校慶北大盃男生排球邀請賽

10/26

10/15

1800-2030

10/19

1200-1330

10/21-26 10/22 1800-2030 12/5 1800-2030 10/18 1000-1700

10/19

0800-1730

10/19

1330-1700

10/22-23 0900-1600 11/12

1200-1330

11/29

主辦單位 校友中心、秘書室 學務處課外組 歷史系 圖書館 學務處課外組 校友中心 經濟學系 校友中心 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 法律學院 法律學系 統計系 統計學系系友會 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 系友會 校友中心 社會學系 社會學系友會 社工系系友會 社學系友會 資訊工程學系 犯罪學研究所 應用外語學系 休閒運動管理學系 電機系 圖書館 圖書館 通識教育中心 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

圖書館 圖書館 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 校友中心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國立中興大學 地政學系暨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 鄉環境學系聯合系友會 創創講堂 創新創業中心 公共事務學院 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 系友會 1-2 樓教室 行政大樓正門前方廣場 學務處原資中心 創創講堂 創新創業中心 創創講堂 創新創業中心 公共事務學院 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 海山學研究中心 新北市北大特區聯合策進會 財團法人大嵙崁文教基金會 三峽到大溪 桃園市三界爺文化發展協會 新北市立北大高級中學 永續三峽環境文化工作室 公共事務學院 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 系友會 119 會議廳 法律學院 三峽校區 法官學院 行政大樓第二會議室 國際事務處 商學院 圓山大飯店 商學院企業永續發展研究中心 十樓松柏廳 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

10/19

0900-1610 田徑場及綜合體育館

體育室

10/26

0830-1650 田徑場及綜合體育館

體育室

11/1

田徑場及綜合體育館

體育室


6. 學術校園

2019 年 10 月 15 日 犯研所學術論壇集錦

犯罪學研究所 9 月 17、21 日邀請澳洲 Griffith 大學犯罪學與刑事司法學系博士 生、也是犯研所校友白鎮福返校發表演 講,分別探討「臺灣的藥癮治療性社區: 居民認同轉化的比較個案研究」、以及「建構人本犯罪學研究綱 領:實證犯罪學本體論的反思」。 白鎮福研究臺灣現存的藥癮治療性社區,並區分為醫療型與信 仰型,藉由半結構式訪談方式分析異同。他發現,就社會認同轉 變的角度來看,如果資源提供者 ( 機構 ) 願意先給予需求者 ( 社 區居民 ) 情感性的支持與資源,需求者較容易給予回饋,並較成 功地轉移舊的資源提供者 ( 毒販、舊識 ) 到現在的資源提供者, 進而建立新的認同。 而在「建構人本犯罪學研究綱領」方面,他從「文化」的觀點 來分析西方與東方在文化發展上的差異,像是西方重視個人的展 現,然而東方則重視「仁」的觀念;文化文本方面,西方有聖經, 東方則有四書五經,都規範著生活在這個文化中的人應該要有的 思考與行為,是一個人能夠依循的生活方式。 他認為,文化能給予一套思維與價值,建構出個人整體行為與 發展的觀點,因此進行 犯罪學研究時,更應該 考量不同文化之間所形 成的差異,從整體的文 化系統來解釋個人的行 為,並從中建立人本系 統的概念。

犯罪學研究所 9 月 26 日邀請本學期訪問學人 Dalibor Dolezal 發 表專題演講,分享「Crime and Criminology in the Republic of Croatia」(克 羅埃西亞的犯罪現況與犯罪學發展 ) 他提到,克羅埃西亞犯罪與犯罪學研究開始於二十世紀初,但 以科學角度研究犯罪開始較晚。1991 年獨立戰爭之後,克羅埃西 亞犯罪率一直很高,面臨如貪腐等諸多犯罪問題,不過其實從前 隸屬於南斯拉夫共產主義領政時代就已經存在。 Dolzal 現任克羅埃西亞 Zagreb 大學 (University of Zagreb) 犯罪學系 助理教授,專長組織犯罪、毒 品濫用、犯罪生涯、犯罪人生 活模式,目前主要研究課題是 全球、歐洲、中東歐、亞洲毒 品濫用與毒品交易市場。今年 獲得 2019 年外交部臺灣獎助 金到犯罪學研究所訪問,研究 主題聚焦臺灣的毒品市場研 究。

經濟系學術專題討論開放參與 經濟學系每週一上午在社科大樓 1 樓社 103 教室舉行學術專題 討論,其中 10 月 7 日、14 日主講者分別為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 系副教授洪小文、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宜廷;10 月 21 日、28 日則邀請日本一橋大學經濟系教授山本庸平、中國文化大 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王譯賢,歡迎踴躍參加。

109 年度北聯大學術合作專題研究計畫 10 月 31 日前申請 109 年度臺北聯合大學系統學術合作專題研究計畫自即日起到 10 月 31 日下午五時前開放申請,研發處鼓勵有意申請者在截止 期限前進入「臺北聯合大學系統研究計畫申請系統」線上申請。 根據計畫徵求辦法,本年度計畫合作議題以不分領域為原則, 各項都為一年期計畫,且必須由合作兩校共同提出。其中個別型 計畫由計畫主持人依研究專長研提;整合型計畫則由總計畫主持 人自行組成研究團隊,研提包含總計畫及三件以上子計畫,總計 畫主持人須執行其中一件子計畫。 掃描進入臺北聯大 學術合作申請系統

109 年度「校務研究多元發展」計畫開放申請 根據「國立臺北大學校務研究委託研究計畫作業要點」,研發 處自即日起至 12 月 12 日下午五時前受理校務研究計畫構想書申 請案,凡本校專任教師皆可提出申請。 本年度徵求分析議題主要包括「各學制學生休、退學原因」、 「學生修習學分學程情形」、「應用教育部 UCAN 系統、畢業生 流向調查資料」、「學生 ( 或針對大一新生 ) 心理健康或生活適 應」、「國際化發展策略之整體規劃與分析」、「本校新增系所 之研議分析與前置規劃」、以及其他精進本校校務發展之其他相 關議題,審查結果預計 109 年 1 月公布。

修復你我 攜手同行

橄欖枝中心與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簽約合作 在化解校園衝突、修復關係及 成長同行的教育理念下,犯罪學 研究所橄欖枝中心與臺北市政府 教育局 9 月 19 日簽署修復式正義 合作備忘錄,未來將透過橄欖枝 中心推動和解圈實務經驗,促進 落實友善校園。 簽約儀式由橄欖枝中心協同計 畫主持人侯崇文與臺北市教育局 長曾燦金代表雙方簽署,同時 邀請臺北市教師會代表、以及各 學層家長會代表以手排標語宣示 「以對話翻轉衝突」、「以理解 化解疑慮」、 「以尊重包容差異」、 「以信任修復關係」等和平正向 的態度,期待用愛翻轉衝突。 根據備忘錄,橄欖枝中心將與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臺北市政府 教育局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一同 推廣以和解會談處理校園衝突事 件,用尊重與包容的心,進行對 話和解使衝突雙方獲得真實的平 靜與寬恕,促進校園衝突事件邁 向修復同行的和平里程碑。 臺北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2017

▲犯研所橄欖枝中心與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簽約合作推動和解圈

年起就嘗試從修復式正義的觀 點,對校園人際衝突與輔導管教 等事件提出試行方案,2018 年培 訓近 150 位種子教師,也邀請家 長參與校園修復和解圈工作坊, 今年更持續在各學層校長會議或 學輔主任會議宣導修復式概念。 橄欖枝中心說明,橄欖枝和解 圈概念源自修復式對話主張重建 人與人之間有效的溝通方式,由 具培訓經驗的和解主持人主導會 談,協助行為人接受其所需負起

的責任;同時協助被行為人從受 害的感覺恢復尊嚴,並提出各方 都可以接受的和解協議解決衝突 及恢復關係,更符合讓學生學習 負責任的教育哲理。 修復歷程中,因為關係上的平 等,讓行為人有機會了解被行為 人的感受與需求,反思不當行為 的後果而不是留下更深的怨恨, 進而設法彌補自己所造成的傷 害,對於學校、學生、家長是三 贏局面。

資深優良教師

親身見證運動不老 黃永任投身杏壇四十年不悔 「40 年回頭看,好像真的蠻長 的喔!」享受教學相長的過程, 持續從年輕人身上感染活力,休 閒運動管理學系教授黃永任投身 教育四十年,至今仍然充滿熱忱。 1979 年臺灣師大體育系畢業, 分發臺北市格致國中,任教幾年 後,因為有感帶領國中生有點兒 辛苦,於是回校進修。1988 年碩 士畢業,剛好中興法商開缺,進 入體育室擔任助教,後來改聘專 任講師,從此一路見證臺北校區 體育設施建設過程,經歷改制臺 北大學到三峽高樓起,更是一手 帶領休運系從無到有的舵手。 「以前的校區真的很小!」黃 永任回想,自己剛到學校時,民 生校區教學大樓還沒完工,大家 都集中在建國校區。學生一下課, 根本沒有地方可去,體育課要找 塊草地或泥土地上課也不容易。 後來到了民生校區,雖然有了球 場和育樂館,但空間仍然不足。 「籃球課一班 50 個人,很容易就 撞在一起,連我也常常被撞啊!」 儘管環境限制多,黃永任卻很 享受與學生互動的過程。「臺北 大 學 的 學 生 素 質 真 的 很 高!」 他稱讚,臺北大學同學大多可以 體會老師的用心,知道自己提出

要求和堅持背後的目的,如果表 現真有些走樣,只要提點兩句, 也能欣然接受調整。「我和同學 們亦師亦友,就像他們的大哥一 樣。」即使隨著年紀日漸增長, 與學生的距離卻沒有因此疏遠, 天天和年輕學生在一起,讓自己 永保青春,更讓他捨不得離開。 2000 年法商改制臺北大學,並 朝三峽校區發展,同時間黃永任 負責籌設休閒運動管理學系。想 起剛搬進三峽那段日子,「中文 系老師都形容是『北大荒』」, 全校只有人文大樓,風一吹,連 騎著摩托車都會被吹倒,甚至還 得出動救護車急救。然而,將近 廿年過去,如今校園綠樹如林, 各項運動設施完工,「真的就是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啊!」 對此,他特別鼓勵師生們好好 把握開闊的校園空間,養成規律 運動習慣,從年輕就開始儲備健 康資本。無論打球、慢跑、爬山、 上健身房 ... 臺北大學校園和周邊 環境得天獨厚,個人都可以選擇 自己喜好的活動。以他自己而言, 除了上課與學生一起打球、健身 之外,閒暇時最喜歡騎著腳踏車, 繞行校園再沿河岸往大溪方向前 進。身體力行見證運動不老,至 今 63 歲 仍 然 能與學生同場 比拚。 在球 場上與學生零 距離,進入學 科教室,黃永 任和學生也沒 有隔閡。他坦 言,自己教授 的「運動生理

▲黃永任教授擔任休運系主任時帶領師生運動會進場

▲休運系黃永任教授投身教育四十年

學」是門硬底子的課,學生們經 常學得「哇哇叫」,然而他結合 術科課的觀察,轉換課堂氣氛, 適時誇獎同學,即使艱難的課也 能變得比較輕鬆。另一方面,他 也以自身研究印證如何增進運動 效果,教學與研究相互支援,更 能進一步貢獻社會。 「我曾經連續兩個星期天天吃 開會便當,最後看到雞腿都怕!」 黃永任說,大學教師除了教學、 研究,還有社會服務責任,不過 每次想到有機會貢獻所學,就覺 得應該盡力幫忙。他特別感謝太 太安定持家,讓自己能更專心投 入各種工作,儘管難免疲累,但 「無論教學、研究、服務,我都 很喜歡,彼此相輔相成!」 比較四十年來教育環境變化, 儘管很多老師感嘆愈來愈不受尊 重,黃永任欣慰自己沒有太多這 方面的感受,只期許學生能夠更 珍惜年輕時光,上課不要只顧著 滑手機,學習為自己負責,尤其 一定要養成運動習慣,「大學體 育必修兩年,我可以點你兩年名, 但兩年以後,剩下人生就是你要 自己點自己的名了!」


7. 學術校園

2019 年 10 月 15 日

深化學術交流 商學院與日本早稻田大學互訪 延續與日本早稻田大學合作關 係,在金融系副教授黃啟瑞、助 理教授吳雪伶領軍下,21 位商學 院同學 9 月 2-8 日前往東京展開學 術暨企業參訪;而早稻田大學 15 位同學也在谷本寬治帶領下,在 9 月 23-24 日拜訪商學院,並參與研 討會。 早稻田大學商學院自 2011 年 起,每年舉辦「日本企業與社會 論 壇 」(Japan Forum of Business and Society, JFBS),在同樣重視企業社 會責任、永續發展主軸背景下, 商學院自 2015 年起,每年帶領學 生前往參與、同時拜訪日本當地 企業,進而與早稻田大學建立長 期友好關係,至今已經進入第四 年。 今年 JFBS 主題為「永續發展在 教育方面的應用」,由 JFBS 主 席暨早稻田大學谷本寬治教授主 講。席間商學院同學不僅把握機 會與日本學生相互交流,也聽取 來自不同國家學者論文發表及討 論,藉此接觸不同思考觀點。 學術交流外,訪問團也參訪日 本企業 SUNTORY,了解企業社會 責任部門運作與推動聯合國永續 發展目標的成果,同時透過討論 互動,了解兩地文化與觀點差異。 研討會後,早稻田大學教授谷 本寬治也率團拜訪商學院,並參 與由商學院與金融系舉辦的 The Joint Workshop on CSR/Sustainability in Management Education,聆聽臺灣永 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

演講。 促進臺日學生更多交流,研討 會後還安排兩校學生分享對永續 教育的看法、及其各自觀察的永 續教育應用實例,藉由交叉分組 討論,探討如何建立大學教育和 政府、企業、非營利組織之間的

連結。 把握訪問團來臺機會,金融系 也邀請谷本寬治教授訪問期間到 「金融倫理學」課程上講學,鼓 勵學生接觸多樣教學方式及思考 面向,拓展國際視野與觀點。

▲金融系黃啟瑞、吳雪伶老師帶領商學院學生參與日本 JFBS 論壇

▲日本早稻田大學學子拜訪商學院

並有人類發達文化學、行政政策 程,但考量大多數專業課程系以 學、經濟經營學、共生系統理工 日語進行,申請者須具備 N3 以上 學、教育學、地域政策科學與經 日文能力。 濟 學 等 學 類, 學 生 人 數 約 4500 人。福島大 學 2007 年與 臺北大學締 結姐妹校, 2018 年續約 並進一步簽 署交換學生 協議,雙方 每年可互派 二位交換生 互訪學習。 福島大學 提供日語課 ▲日本德島大學師生訪問團訪問臺北大學

延續合作 臺北大與上海財經大學續簽姐妹校合約 維繫雙方過往合作情誼,臺北 大學與上海財經大學 9 月 19 日再

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家庭青年及兒童 中心主任 Carrie Paechter 9 月 25 日拜訪臺北 大學,與國際長李叢禎、社會科學學院院 長陳欽賢、社工系主任林昭吟、經濟系主任魏國棟、社會系主任陳 易甫、社工系助理教授施侒玓、犯研所助理教授林育聖會面,商議 兩校合作事宜。 雙方互相交流研究領域並提出各種合作可能性,同時討論兩校學 生與教師的國際移動交流及研究合作機會,預計先簽署校級合作備 忘錄,再推動學生交換、實習、教師短期授課、研究等合作方式。 諾丁漢特倫特大學 (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成立於 1992 年,是 一所位於英國諾丁漢的公立研究型大學,交通便利,有三個校區 (City, Clifton and Brackenhurst),擁有 9 個學院 : 藝術設計學院、商學院、 經濟學和社會學院、教育學院、工程和電腦學院、環境學院、人 文學院、法學院、數學和自然科學院,27 個系,提供 500 多個學位 課程,學生人數將近三 萬人,學校重視產學合 作, 與 超 過 6000 間 公 司訂定合作關係,94% 的學生在畢業後可以得 到全職工作或繼續接受 高等教育,THE 2019 世 界排名第 601-800 名

109 學年度赴外交換申請說明會落幕

姊妹校日本福島大學師生代表團再訪 同遊三峽老街 由日本福島大學行政政策學院 教授村上雄一教授帶領,12 位學 生 9 月 24 日拜訪臺北大學,除了 國際長李叢禎,10 位國際處學生 大使 10 名也陪同參訪校園、同遊 三峽老街,雙方互動愉快。 村上雄一教授 3 月 8 日曾率領 學生來訪,並邀請學生大使暑期 赴日參加文化體驗活動,此次再 訪,除了讓日本學生更認識臺北 大學環境,促進雙方學生交流, 也邀請本校同學再度前往日本參 加冬令營。 福島大學創立於 1945 年,前身 為福島師範學校,後幾經改制, 於 2004 年成為國立大學法人至 今,設有人文社會及理工學群,

促師生移動交流 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來訪

續約,持續推動學生交流學習。 臺北大學與上海財經大學 2011 年締結姊妹 校,並訂學術 交流與學生交 換協議,雙方 學生交流互動 良好。2019 年 合約到期後, 雙方都同意續 約,未來每學 期仍然維持各 提供三位交換 ▲臺北大學與上海財經大學續簽姊妹校合約 名額。

上海財經大學位於上海,創立 於 1917 年,屬於中國教育部直屬 211 重點工程學校,同時也以經濟 學創新學術平台進入 985 工程重 點大學,是一所以經濟管理學科 為主,經濟、管理、法律、人文 和理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 學校設有五個校區,其中主校區 位於國定路。 上海財經大學注重國際交流, 與多個國際權威專業機構合作。 目前下設 20 個學院,以經濟管理 學科為主,擁有專任教師超過千 人,學生總數八千人。

鼓勵學生出國參與交換學生計畫,國際事務處 9 月 26-27 日舉辦 兩場次赴外交換申請說明會,簡介交換生申請資格及申請流程、赴 外交流目的及學習注意事項,同時也介紹今年新簽姊妹校,提供同 學們選填志願時更多選擇,兩場次吸引逾 170 人參加。 因應說明會學生反應 熱烈,說明會外,國際 處 10 月 3 日 也 舉 辦 赴 外交換生、訪問生、雙 聯學位分享座談會,邀 請曾赴外學習的學長姐 分享親身經歷,提供有 意申請出國學習的學弟 妹參考。

中秋月團圓 僑陸生文化體驗認識臺灣 為協助 108 學年度僑外陸生 新生適應校園生活並且感受臺 灣中秋節文化氛圍,國際處 9 月 11-12 日舉辦中秋節文化體 驗活動,約 250 位同學一同品 嚐月餅、柚子,學長姐同時趁 機介紹臺灣節慶故事、傳統習 俗及特色文化,在輕鬆氣氛下,紓解思鄉情緒,也更快拉近學長姐 和學弟妹之間的距離。

移民署到校服務 200 生輕鬆獲得居留證 便利境外學生可以就近申請或換發居留證,僑陸組 9 月 21 日邀 請移民署新北市服務站人員親至學校協助辦理,約有 200 位同學順 利取得居留證。 移民署人員之外,當天各海外地區同學會也都主動動員,熱心協 助大一學弟妹準備、確認申請資料。

歡迎加入臺北大學 僑外陸新生輔導迎新熱鬧 協助 108 學年度僑生、陸生及外籍新生入學後適應校園生活、瞭 解自身權利義務,僑陸組 9 月 21-22 日舉辦「新生入學輔導講習暨 迎新宿營」活動,共 130 位新生參與。 僑陸組長陳思先歡迎來自世界各地同學至臺北大學就學,勉勵新 生在學校盡情探索知識、快樂學習。諮商中心心理師莊芷則與新生 分享情緒抒壓課題,並鼓勵透過僑聯社團與各系所學長姐,幫助新 生們瞭解學校健全的防護網,進而穩定身心,安心向學。 校內行政輔導之外,大家也一起赴金山青年活動中心參與迎新宿 營,藉由大地遊戲、 野炊烤肉、營火晚會、 和感性分享,讓離鄉 背井來臺求學的新生 們感受到學校及學長 姐們的真誠關懷。


8. 校友天地

2019 年 10 月 15 日

追思與感恩

周禮復- 誠信樸實正直 傑出校友典範 文/校友中心 音律電子公司創辦人周禮復與 呂惠清夫婦均為本校前身法商學 院企業管理學系畢業之校友,周 學長伉儷情深,行事謙和,經營 事業有成,感恩母校栽培,飲水 思源,每年提供 「 躍進、優學、 清寒暨優秀 」 獎助學金、產學合 作技術研發、企業實習機會,長 期獎掖北大學子,支持母校校務 發展。2013 年 11 月,因愛好音樂, 更獨家贊助 400 萬,舉辦「書香 樂揚北大樂章」大型校慶音樂會, 用音樂饗宴聯結校友與母校、社 區民眾與學校之間的互動交流與 情誼。周學長深感母校教育恩情, 也曾在電機資訊學院講課而有著 深厚感情,特別感念已故電機資 訊學院劉萬榮前院長,最後決定 捐贈大樓來回饋母校。 2015 年 5 月周禮復學長以實物 捐贈方式捐資 4 億元興建「臺北 大學音律電機資訊大樓」,協助 母校電資學院師生打造一個更優 質的教學與研究環境。「音律電 機資訊大樓」由潘冀聯合建築師 事務所設計與監造,其建築設計 理念與特色,以鳶字為整體意象, 搭配形似早期資訊時代 PUNCH CARD 的開窗設計,融入三峽校 園景觀,工程規劃為地下 1 層地 上 8 層之銀級綠建築,總樓地板 面積為 14,876 平方公尺,主要為 電機資訊學院師生教學研究使 用,工程內容包含演講廳、教室、 辦公室、實驗室、研發中心、會

議室及教師研究室等,建築新 穎,設備完善。 周禮復學長白手創業起家,熱 心公益,重義守諾,感恩回饋母 校,以個人所得低調捐資興建電 機資訊大樓,落實母校「追求真 理,服務人群」之校園精神真 諦,提攜後進學子。2016 年 4 月 周學長經舉薦成為國立臺北大 學創校以來首位榮譽傑出校友暨 名譽工學博士,並榮獲教育部頒 贈水晶獎座,是本校傑出校友之 典範,也是臺北大學的榮耀及驕 傲,實至名歸。周禮復學長一生 誠信樸實正直,無私無我,無奈 ▲永懷周禮復學長 天不假年,因病不幸於 2016 年 5 大樓,也是全校都能共同享受的 月辭世,英才早逝,讓人痛惜。 空間!」 呂惠清夫人與其二位公子周世軒 李承嘉校長感受周禮復與呂惠 總經理、周玉庭協理依然遵循學 清校友對母校教育的重視,看到 長遺願,繼續推動建設音律電資 音律電子捐贈大樓,又提供電資 大樓,協助母校校務發展,精神 學院學生獎學金和就業機會,由 令人感動。 衷感謝,欽佩其慈悲與善行義舉, 歡慶國立臺北大學創校 70 周 他特別代表全校師生,表達最誠 年,「音律電機資訊大樓」於今 摯的敬意與謝意,也勉勵電機資 年 9 月 25 日 正 式 落 成 啟 用, 電 訊學院的師生要努力,以最好的 機 資 訊 學 院 從 2007 年 8 月 成 立 表現來感恩回報學長的善舉,承 迄今,終於擁有屬於自己的家。 諾將來會督促師生在新穎的空間 看著新家一步步成形,電機資訊 內安心教學研究,完成校友的期 學院莊東穎院長形容「這是電資 許。 學院最高興的一天!」他特別感 故周禮復學長,仁者風範,北 恩周禮復校友及所有捐贈人、施 大星沉,因病安息主懷,榮歸天 工廠商和總務處等各單位共同協 國,留下師生無限的追思與感佩, 助,讓電資學院能擁有一個完整 點滴恩情,母校不會忘記,願他 的家。承接設計、監工重任,潘 的名受顯揚,他的光輝,永留校 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蘇重威建築 史,萬世千秋。 師也提到「這不僅是電資學院的

學長捐助深耕圓夢獎助學金 16 位學弟妹安心就學 協助經濟弱勢同學能安心就學, 臺北大學自 105 學年度起設立「飛 鳶圓夢獎助學金」,107 學年起更 名「深耕圓夢獎助學金」,在多位熱心公益學長們支持下,目前 累計 16 位同學獲得補助。 校友中心統計,曾參與這項獎助學金計畫人士包括已故江丙坤 學長、以及謝士滄、林錫埼、郭智輝、林鴻基、張平沼、洪輝雄、 李麗裕、王義郎、王榮周、蔡俊宏、簡剛民、李泰明、楊鴻銘、 林瑞源、陳春銅。 這項獎助學金提供每位受獎同學大一開始連續四年、每年八萬 元獎助。

歡慶 70 校慶 感謝各界捐款力挺母校發展 響應 70 周年校慶「鳩杖鳶飛紀念金酒」專案募款,洪新宗、卓 輝華、謝國鏞、郭國任每人捐助新臺幣五千元,校友中心特表感 謝,也籲請更多學長姐持續為母校加油。

犯研所校友動態 ※ 恭喜犯研所碩士班校友許雅雯榮獲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觀護協會 舉辦中華民國第十八屆金舵獎 ( 社區工作類 )。 ※ 恭喜犯研所警界校友榮任新職:張久宜校友榮調士林分局副分 局長,劉忠和校友榮升台中市警察局第二分局副分局長。

憶母校念師恩 編按:迎接七十校慶,來自美國紐約行政專修班校友王錦章透過 校友總會轉交賀文,特刊於此與讀者分享。 時光荏苒,歷史的長河滾滾向前,轉瞬間,我們母校已五度改 制為「國立臺北大學」,也邁進了七十個春秋,興奮無已。 回憶當年,心潮澎湃,無限感慨。一九四九年之秋,本人於山 東青島市高中畢業後,因時局動盪不安,遂約部分同學,搭乘「景 興輪」,揮別青島市而下江南。途經上海、杭州、南昌、衡陽、 廣州而入境臺灣。人生地不熟,一時舉目無親,生活頓陷絶境, 幸賴政府適時於一九五○年三月廿九日,成立青年服務團,以考 試方式,對大陸流亡來台青年甄選收容八百餘人,施以六個月的 訓練,分發至有關單位服務。諸多同學有機會考取該團附設的行 政專修班就讀。當時班內聘請的老師,均為才學淵博學有專精的 一時之選。在老師們的諄諄教誨下,同學們莫不精神抖擻,孜孜 不倦的潛心苦讀。畢業後,接受預官訓練一年,於四十二年八月, 經就業考試分發到各行政機關服務。 時代的巨輪不停旋轉前進,只瞬間,一個世紀的時光即將過去。 當年胸懷壯志,熱血沸騰的青年,而今已是兩鬢如霜,兒孫繞膝。 大家對社會國家,都付出了或多或少的貢獻。 回首來時路,難禁心潮洶湧,感懷萬千。尊敬的母校,感謝您。 我們在工作上,事業上,如還有點成績,都是您的賜予。必將永 久懷念您。 行政專修班二教校友 九稚老叟 王錦章 敬書 ◀二教校友 2008 年相聚敘舊, 左三為王錦章。

▲ ( 左 )2013 年周禮復學長贊助舉辦校慶音樂會,至今仍傳為佳話;( 右 ) 周禮復學長全家福

◎李寶珠 ( 退休總務處保管組長 ) 我在 1977 年進入地政系,也就是 現在的不動產與城鄉環境系,大學 時期沒有什麼特別的目標感,但快畢 業前,老師對當時國家經濟未來不看 好,建議我們可以嘗試參加高普考, 我也沒有多想,模模糊糊報考竟然 很幸運就考上,歷經臺北市地政事務 所、臺灣省農林廳畜產試驗所等地方 服務,1993 年因為家庭因素回到臺 北,回到法商學院服務,一直到退 休,也見證了學校從中興法商到臺北 大學蛻變的過程。 剛回到母校報到,我負責的是採購 業務,後來也到事務組、保管組,中 間幾番輪調,最後在保管組長位置上 退休,這中間不光是法商改制,也經 歷從臺北校區搬遷到三峽,無論土地 取得、大樓興建、空間分配等都是挑 戰,真的非常不容易。

現在三峽校區廣闊,最早是臺 北縣政府 ( 今新北市 ) 無償撥用, 然而後來因為政府財源不足,要 求改為有償撥用,然而我們哪裡 有錢?經過長久折衝,學校只能 先取得十年無償使用權。到了 2008 年,學校準備興建圖資大樓 的時候,縣府不同意延長借用, 我們只好透過校友力量,其中一 位是我的同學、新北市議員連斐 璠從中協調,2010 年才終於接獲 公文,臺北縣政府同意無償撥用 三峽校區土地給臺北大學,我們 終於真正取得土地產權。 除了三峽土地之外,那段期間, 為了保存臺北校區土地也花了很 多心血,到了 2010 年才確認東西 院土地歸臺北大學所有。只是因 為經歷過這麼長時間的蹉跎,學 校只能看著校區逐漸老舊而無法

修繕,後來雖然配合國家政策推 動校產活化,但因為空間缺乏建 設,實在也很難使用。不過現在 學校要推動臺北校區 BOT 了,以 後又會有新的面貌。 從臺北搬遷到三峽,也是一段 很難忘的經歷。以前在臺北地方 很小,後來到三峽多了很多空間, 到底如何分配才公平?我們建立 「空間管理委員會」制度,透過 合議制公平審查。為了建立公平 基準,由保管組先整理出全校各 空間資訊並畫圖,還建置了查詢 系統,提供委員會和各單位有個 實際討論的依據。透過一目瞭然 的資訊,就能清楚看出各單位空 間分配狀況,也減少很多爭議。 可能因為我是學校畢業校友, 因此我對學校很有感情、充滿使 命感,加上個性又比較雞婆,所

以在學校服務時,常常不經意 管到別人的事,也很樂意盡量 幫助學生。我感覺臺北大學的 校風一直都是比較保守的,學 生們唸書似乎都是為了準備國 家考試,選擇出國或其他行業 的人不多,現在同學們已經比 較願意往外走,但還是希望大 家可以多把握機會從事和所學 相關的實習。像是歷史系同學 訪談整理校史、應 外系同學協 助 翻 譯 等, 對 自己未 來 都 會更有 幫助。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