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大學校訊232期(2019.9.15出刊)

Page 1

創刊 / 2000 年 5 月 01 日 本期 / 2019 年 9 月 15 日

232 期

發行人 / 李承嘉 總編輯 / 呂育誠 執行編輯 / 秘書室 投稿信箱 / edit@gm.ntpu.edu.tw 學校網址 / http://www.ntpu.edu.tw 三峽校區 / 23741 新北市三峽區大學路 151 號 02-8674-1111 臺北校區 / 10478 臺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三段 67 號 02-2502-4654

歡迎 108 新鮮人 新生導航引領新生入門

因應未來全球環境 校長鼓勵掌握跨領域、資訊科技與外語能力 陳副校長囑咐學習不要抱怨、負責任 學年度學士班新生 協助108 更快熟悉大學生活, 學務處 9 月 3-4 日舉辦新生導航入 學輔導,由師長們說明行政資源、 生活注意事項,也透過性向測驗、 情緒檢測等工具,幫助新生學習 認識自我、提早思考未來方向。 進修學士班則在 9 月 6 日舉行, 各班學長姐、導師也在當日與同 學們相見歡。 迎接新生進入大學之門,校長 李承嘉首先解釋,「大學」不光 只是校園大,或是過去〈大學〉 典籍中追求的「止於至善」,今 日的大學更代表是個「無限的知 識寶庫」,因此同學們必須從入 學就開始思考,如何盡力把握寶 庫中的資源,以獲得未來人生的 基礎。 面對未來比今日競爭更激烈的 世界,李承嘉鼓勵掌握三大關鍵: 跨領域、資訊科技和外語能力。 他提到,同學們分屬不同學系, 各有不同的專業,但除了自身專 業,也應該學習其他領域專長, 拓展不同角度思維和做法。除了 雙主修、輔系,各學院也有很多

學分學程、微學程設計,完整修 讀學程課程就能獲得證書,累積 未來爭取更好職業的條件。 跨領域專長以外,「資訊科技」 和「外語」更是面對新世界必備 的能力。李承嘉提醒,整體世界 趨勢已經看到,愈來愈多專業將 被人工智慧取代,各行各業都必 須和程式語言、人工智慧接軌, 因應需求,學校開設許多相關課 程,希望同學們踴躍選修。而在 國際移動頻繁的全球化社會,多 學習其他外語,就能擁有更多機 會,至少「英文還是很重要」, 因此學校除了維持英文畢業門 檻,也會持續推動開設英文授課。 「大學的本質還是學習,不是 玩樂。」看到滿場年輕、充滿活 力的大一新鮮人,行政副校長張 文郁叮嚀,有些學長姐也許告訴 同學們「大一先玩再說」,但從 師長的立場,盼望同學們掌握思 想還很靈敏的階段多多學習,充 實基礎底子,進而逐步跨系、跨 院、跨校甚至跨國學習。 學術副校長陳達新補充,成熟 大 人 的 要 件 是:「No Whining」

( 不要抱怨 ) 和「Be Responsible」( 負 責 任 ),無論在學校 或社會,都有很多 既定的規範,違反 規範而必須承擔責 任時,不要找理由 藉口逃避,「你們 已經不是高中時期 的小屁孩,不能再 以學生不懂事為由 要求寬容。」 儘管如此,主任 秘書呂育誠展開雙 手,歡迎同學們對 於校務有任何想法 時,都能夠踴躍表 ▲新生滿懷期待加入臺北大學,把握新生導航認真了解各項資源。 達自己的意見,並 且循溝通管道尋求解決。「師長 們都很樂意和大家溝通,無論是 現場或是線上,如果大家不提出 來,學校不會知道大家的問題。」 年是臺北大學七十周年校 學 )」... 聽聞今年是學校七十歲 歡迎新生加入校園,學生會長 慶,各項慶祝活動正緊鑼密 生日,能夠躬逢其盛,許多同學 林明緯期待學弟妹掌握各項資 鼓籌備中,將在十月達到最高峰。 都十分興奮,特別是本學期剛加 源,呼籲大家透過包括社團博覽 號召師生們共同參與校慶,秘書 入的新生和國際交換生更覺得幸 會、社團聯展、校園講座等新生 室新生季特別與學生會合作,在 運,開心以各自熟悉的語言留下 活動,更快融入大學生活。 三峽和臺北校區同步舉辦「你祝 對臺北大學的祝賀。 我生日快樂 ‧ 我送你生日禮物」 秘書室表示,臺北大學過去 暖身活動,許多師生親筆寫下對 七十年來歷經許多發展階段,篳 學校的祝福,也期許學校能在過 路藍縷發展過程,仰賴許多人的 往的基礎上持續前行,成為臺灣 努力,點滴都是難以忘懷的校史 來臺,「我對臺北沒有什麼認 紀錄,然而慶祝校慶在回顧感念 甚至世界 TOP 學府! 識,但是我想既然名為『臺北大 前人軌跡同時,更需要策勵未來。 「臺北大學生日快樂!」、「希 學』,應該是臺北最好的學校 望你愈來愈美!」、「祝學校發 透過邀請當今師生書寫祝福卡片 吧!」迎接新學期,他選擇了五 大財!」、「希望學校有更多新 活動,一方面鼓勵大家藉由參與 門課,課程之外也希望能有機會 的建築,讓學生體驗充實大學生 校慶活動中思想過去,更能匯聚 多認識臺北,「看看是不是有我 活!」「臺北大學綠樹成蔭的樣 眾人力量,一同關心學校七十年 親戚說得那麼好!」 子很迷人,希望你愈來愈好!」 後的發展並參與。 來自捷克,Jiki Kopriva 來臺一 「You are the most beautiful university 迎接七十周年校慶,秘書室正 個星期,目前適應良好,肯定臺 in Taiwan ~ ( 你是臺灣最漂亮的 積極編輯《鳩杖鳶飛-臺北大學 北環境清潔、人民也很友善,珍 大學 )」「I am so happy to be able to 七十周年校慶特刊》,並與資訊 惜在電機資訊學院交換一年時 study here. ( 我很高興能在這裡求 中心合作開設校慶活動網站。珍 間,希望不但能好好學習中文, 惜師生們對學校的祝福與期許, 還有機會可以環島旅行。 秘書室後續也將挑選部分精彩賀 在海外移動學習必修規範下, 卡內容,透過特刊與校慶網站與 12 位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本 更多人分享。 學期共同來臺,錢溢說,之所以 選擇臺北大學,主要「想來看看 郭采潔的母校!」來臺兩天,覺 得臺北校區宿舍附近生活機能良 好,看到三峽校區後更驚訝校園 廣闊美麗,期盼很快能夠熟悉兩 岸不同文化習慣。李淑芳則說, 過去從網路上得到臺灣人很友善 的印象,一到臺灣果然發現名不 虛傳,希望有機會能多到不同地 方走走,更深認識臺灣。 ▲同學們踴躍寫下對學校七十周年校慶的祝福與期待

迎接七十校慶

師生齊祝臺北大學生日快樂

秋季交換生講習 喜迎異地新生活 歡迎來自世界各地超過百位 交換生來到臺北大學學習,

難,校內師長們也都很樂意幫助 大家,歡迎積極與國際處聯繫。 國際事務處 9 月 9 日舉辦 2019 秋 來自法國巴黎計算機電子工 季交換新生說明會。許多同學第 程 師 學 院 (Efrei),Kilian Poulin 和 一次來到臺灣,對於未來一學期 Dyfan Do Amaral 這學期不約而同選 甚至更長的生活都充滿好奇,滿 擇到臺北大學交換,其中 Kilian 先 心期待除了專業學習,更能結交 前已經來過臺灣幾次,對臺灣的 好朋友、深入臺灣各地方遊歷, 熱情友善念念不忘,還結交了臺 拓展視野與未來發展機會。 灣女友,期待透過這次交換能更 國際處國際合作組長顧嘉安代 深入體驗臺灣生活,同時把握機 表歡迎各地交換生來到臺北大學 會學習中文;而 Dyfan 則是首次 校園,鼓勵大家把握交換期間盡 來臺,儘管剛下飛機不到24小時, 情探索。他提到,臺北大學許多 但已經感覺臺灣是個充滿樂趣的 學科位居國際排名前段,課業之 地方,對於各種事務都躍躍欲試。 外,同學們生活方面遇到任何困 也是第一次踏上臺灣土地,法 國昂傑高等 商 學 院 (ESSCA School of Management) 的 Oscar Vaudour 抱持「想去很 遠的地方」的 心情、加上曾 來過臺灣從 商的親戚推 薦,因而選擇 ▲來自世界各地國際生期待享受豐富的異地學習生活

◎中華郵政臺北誌字第 91 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2. 繽紛校園

2019 年 9 月 15 日

盡情展現特色 各社團博覽會擺攤奮力招生 號召更多新鮮人加入社團,由 學生會主辦社團博覽會 9 月 9-12 日起在法商大道與行政大樓 前廣場登場,超過 60 個參展社團 無不使出渾身解數、端出最精彩 的亮點,邀請新生加入自己的行 列。 「歡迎加管樂!」「來玩遊戲 送禮物!」連日中午艷陽高照, 行政大樓到公共事務學院之間也 熱鬧滾滾。為了吸引新生目光, 許多社團不但廣發文宣、還設計 許多遊戲活動,像是跆拳道社推 出擊破練習板就送禮物挑戰、調 酒社現場示範飲料調製,而古箏 社、鋼琴社等藝術性社團,更把 樂器直接搬到展覽會場,以實際 表演展現社團活動內容,期待讓 新生感受滿滿活力。 「證券研究社很認真解說他們 的活動,讓我很有興趣!」資工 一郭冠甫實地參觀各攤位,肯定 證券研究社同學滿懷熱忱,讓原 本對理財沒有那麼理解的他不禁 想要嘗試參與;企管一王紀堯也 對證研社發放許多資料夾、手搖

扇等實用宣傳品印象深刻,不過 因為高中開始就是熱門音樂社成 員,上了大學還是希望能持續投 身熱門音樂世界。 比較各社團攤位,不動一潘緒 紳最喜歡「小雨傘志工團」,受 現場同學們熱情吸引,也考慮加 入小雨傘行列,成為散播關懷種 子的志工。會計一蘇宇洋則想要 延續高中興趣,選擇模擬聯合國 社,期盼提升英文能力同時,也 精進自己統整資訊和團隊合作的 能力。 來自韓國的 Daisey Nam 上學期 來臺定居三峽,協助英語聊天社 運作,也開辦韓語聊天課程。目 前英語聊天成員約 15 人,韓語 聊天則大約有 20 位同學加入, Daisey 肯定臺北大學同學都很認真 可愛,也希望也有一天能申請進 入學校,和大家一起求學。 除了靜態展覽外,學生會 11 日 晚間還舉行社團聯展,各社團輪 番在商學院國際會議廳舞台端出 精彩動態表演,讓新生們看得目 不轉睛。

快來加入我們社團吧! 迎接新學期,各社團都使出渾身解數,盡情邀約新生加入,一起享受 大學社團樂趣,結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關心教育 新生家長踴躍出席座談會 親身了解學校環境與教育發 展,近千位學士班新生家 長 8 月 31 日出席新生家長座談 會,透過聆聽簡報與直接對談, 掌握臺北大學與子女就讀學系 的現況與未來目標。校長李承 嘉期許家長們能鼓勵子女掌握 學校各項資源,不要入寶庫而 空回,家長們也肯定學校各項 輔導措施完善,期待將來知名 度不斷提升,讓更多人看到臺 北大學的好。 歡迎新生與家長加入臺北大 學大家庭,校長首先介紹學校 歷史沿革,特別 2000 年改制以 後,現在已經是擁有七大學院 的綜合大學,尤其八月新增永 續創新國際學院,更積極強化 國際化建設與對外連結。他向 家長們保證,臺北大學無論師 資陣容、教學研究都在國內名 列前茅,走進三峽校區更能感 受校園廣闊而且綠意盎然,子 女在此可以受到良好教育。 讓家長們更熟悉學校的教育 重點,座談會安排教務處、學 務處、總務處和國際處分別介 紹重點業務。其中教務長蔡龍 保特別向家長說明未來人才所 需的三大能力:資訊科技素養、

外語能力和跨域學習,強調學校 近年積極調整規劃課程,就是要 確保學生踏出校門都能成為更具 競爭力的「非型人才」。因應國 際化趨勢,國際長李叢禎也提到, 學校這些年對外國際合作網絡不 斷擴大,提供許多豐富的國際學 習資源,鼓勵同學們從大一入學 就開始準備,踴躍把握機會爭取, 以提升國際移動力。 校園生活適應照顧方面,學務 長張玉山表示,學務處各組室工 作 都 環 繞「 安 心 安 全 學 習、 樂 學職能提升」,確保學生們在校 無論生活起居、經濟扶助都能得 到良好的照顧,而社團輔導和職 涯接軌更是踏入社會前必要的學 習。面對許多家長擔憂孩子首次 離家求學,學校設立校安中心 24 小時專線,家長或學生遇到緊急 狀況時都能提供及時支援。 座談會中,有家長特別關心學 生在校安全維護,總務處保管組 長林裕彬解釋,三峽校區內實施 人車分道,真的遇到緊急狀況, 可以利用校園內的「緊急求助站」 即時與聯合服務中心連線,各館 樓出入口也都設置監視器,萬一 發生事故都能提供線索追蹤。 另外,針對今年大一生申請宿

舍情形踴躍,導致少數位於優 先區男生無法順利中籤狀況, 張玉山感到遺憾,但強調學務 處提供完善的校外賃居服務, 包括在簽約時協助篩選把關, 學期間定時訪視,如果真的遇 到任何和房東、房客間的爭議, 都可以請求軍訓室協助。 親身來到校園,聆聽師長講 解辦學理念和教育規劃,多數 家長都認同學校的努力,不過 也有人質疑學校對外宣傳不力, 導致國際排名或能見度不足。 對此,李校長解釋,爭取國際 排名不光學校自身條件,往往 也都還隱含許多商業運作因素, 學校搬遷至三峽校區後,最優 先目標是優化學校建設和教育 品質,更在今年成立國際學院, 投注資源以吸引國際學生和師 資,相信當更多國際師生加入 校園後,不僅打開國際知名度, 更有助本地學生在校園內就能 累積國際互動經驗。 校級行政溝通外,家長們也 分別參與各系座談會,由各系 主任、新生班導師簡介各系課 程架構、學生未來發展方向與 各項輔導措施,並建立良好親 師溝通關係。

▲學務長張玉山 ( 持麥克風者 ) 等師長親自與新生家長面對面溝通,承諾學校努力確保學生教育品質。

歡迎新進教師 前輩勉盡心投入教學相長

引導新進教師更快熟悉校園事 務,人事室 9 月 5-6 日舉辦 108 學年度新進教師研習。校長李 承嘉歡迎新進教師加入臺北大學 陣容,鼓勵老師們都能夠盡本分、 用心教學,堅守教育求真求善求 美的本質。 校長提到,臺北大學的校園精 神是「追求真理、服務人群」, 校風著重堅守教育本質、不追求 過度渲染,期待老師們也能更看 重基本底蘊,成為學生的典範。 他提醒,老師的本分就是教學, 面對不同學生,必須要採取多元 創新的教學方式,而在教學之餘, 則要做好自己的研究。他明白在 當今排名規則下,人文社會學科 的研究產出量確實不太吃香,但 呼籲老師們仍然要持續努力,學 校樂意提供各項支援與協助,期 盼老師們遇到各種問題,都能隨 時反應。 看到滿場新進教師,池祥麟回 憶起自己 18 年前剛到學校報到, 當時因為已經準備要搬遷到三峽 校區,位在臺北校區的研究室只 是木板隔間無窗戶的小空間,但 他卻覺得十分興奮,因為「我找 到很有意義和價值的工作!」如 今三峽校區校園環境優美,漫步 綠蔭間,更能感受豐沛活力,鼓

▲商學院長池祥麟分享教學經驗

勵老師們都 能盡情享受 身為老師 之樂。 池祥麟分享 自己的教 學作法, 除了盡 可 能 豐 富課程內 容、提供同 學多角度思考,他 ▲校長李承嘉 更在意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他 舉例,因為班上人數多,課堂上 難以單獨互動,於是他刻意保留 每堂課最後十五分鐘,請同學在 特定的筆記本上書寫課程心得, 再逐堂收回批改。儘管一一閱讀 回應很花時間,但透過與學生紙 上交流,可以拉近師生距離,也 幫助自己調整教學方式。「有兩 年我停止這種作法,發現我和學 生中間似乎就堵了一道牆啊!」 池祥麟不否認,教學研究難免 有疲倦乏力時候,為了維持教育 能量,他透過三大法寶幫助自己 重新充電:運動、接觸大自然、 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小孩或弟妹, 因為知道自己所教的對於學生未 來很有幫助,就讓他更充滿力量, 也邀請更多老師都能加入校園運 動行列,「看看美麗的花草樹木, 又能再出發了!」 人事室統計,臺北大學 108 學 年度各教學單位共新聘 18 位教 師,分布各學院與通識教育中心。 教學經驗分享外,還邀請企管系 教授蔡顯童、劉仲矩分別分享從 事研究與擔任導師經驗,同時安 排性別平等宣導與各單位業務簡 介報告,引領老師們更快了解校 園各項資源。


3. 繽紛校園

2019 年 9 月 15 日

傳承歷史記憶 臺北校區保存小組啟動 臺北校區促參案醞釀多年,近 期可望取得大幅突破進展, 然而在迎接新校園面貌之際,原 有校區歷史記憶傳承也不容忽 視。總務處、圖書館共同組織「臺 北校區文物保存與歷史地理回顧 展示計畫」工作小組,9 月 6 日下 午展開實地訪查,後續將結合更 多校友及文資保存專長教師,合 作推動文化傳承與創新。 在退休人員鄭敏玲、李寶珠帶 領下,廿多位保存計畫小組成員 和學生 6 日在建國校區集合,先 回顧過往在合江街校區上課、生 活和住宿空間,再徒步漫遊周邊 社區商家,找尋過往法商時期青 春點滴。從建國校區到民生校區, 也見證臺北大學一路擴張發展的 軌跡。 總務處表示,臺北大學創校 七十年,其中前五、六十年發展

都在臺北校區,校園內外埋藏許 整合展館,持續傳遞法商的歷史。 多校友們過往紀事和情感,必須 根據總務處設定促參案進度, 妥善保存。只是在累積往日風華 建國校區最快可望明年初到上半 和再現中,如何促進跨世代對話, 年開始動工,為加速相關文資保 進而引起現今年輕師生甚至未來 存與傳承,小組也鼓勵各相關課 成員興趣或共鳴,更需審慎規劃。 程能將臺北校區歷史回顧融入課 根據目前分工,未來小組預計 程,引起更多當代學子關心臺北 區分綜合計畫、媒體策展、數位 校區過去和未來。 策展、文物策展和展館規劃組, 具體策略上, 除了實地場勘 之外,也將邀 請不同時期校 友透過口述、 文字、影像等 方式記錄各自 故事記憶。而 在展示推廣方 面,則考慮結 合文物分類保 存,建置虛實 ▲在退休人員導覽下,年輕學子重新認識臺北校區的過往。

從做中學 社科院 USR 出版《鳶山下的學生敘事》 的心得感受,紀錄他們從實踐學 直接培訓的團隊則含括海報服務 繼七月出版《鳶山下的實踐掠 影》後,社會科學學院大學 習中的成長軌跡。 隊、手機微電影服務隊、說故事 社會責任實踐計畫 (USR) 八月份 再推出《鳶山下的學生敘事》, 集結 96 位參與 USR 計畫學生撰寫

社科院表示,為了促進學生參 與在地實踐,USR 除了與課程結 合,也與學生社團合作,邀請同 學們參與各項服務行動, 計畫辦公室也直接培訓 經營志工團隊。 社科院統計,過去 兩年來,曾參與 USR 活動的學生社團包括 學生會、多元服務社、 社工系志工隊、隆恩 埔志工隊、晨星鋼琴 社、管樂團、法律服 務社等;而由辦公室

服務隊、音樂服務隊、以及 USR 志工團。 《鳶山下的學生敘事》全書 139 頁共八萬字,主要蒐集投身在地 長者法律服務、說故事服務隊、 第二屆北大玩具節、北大管樂節、 戲說三鶯兒童劇、嘉義縣鹿草鄉 青銀同樂、晨星鋼琴社鋼琴大賽、 盧易之音樂會、北大高中 USR 成 果展、以及社科院 USR 志工團等 活動心得,從這些學生們書寫的 文字,也帶領讀者再次回顧過去 一年多來 USR 的多元成果。

USR 推動在地長者志工培訓

社科院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 (USR) 與前瞻計畫 8 月 10 日 上午與新北市托老互照志工協會 合作,邀請中華民國紅心字會副 秘書長許雅青協助培訓在地長者 志工,共有三十多位長者報名參 與,響應貢獻社會並達成健康老 化目標。 許雅青先帶領長者們以「一人 一動作」暖身,接著講述志工倫 理及價值,並透過實務經驗分享, 帶領志工們思考保密及餽贈等議 題,幫助長者了解如何扮演志工

角色,進而透過托老 互照志工協會參與 服務在地弱勢長者 行動。 新北市托老互照 志工協會成立不久, 理事長關錚與主任 ▲在地長者學習志工倫理 吳永明七月底拜訪社科院 USR 計 畫,在計畫主持人、前社科院長 曾敏傑建議下,先提供在地長者 基礎志工訓練,再投入實際服務。 根據協會規劃,未來預計透過志 工訪視、電話問安等方式服務在

地長者。 社科院表示,USR 計畫與前瞻 計畫向來本諸協力在地組織的精 神,落實大學社會責任,未來也 將持續結合學生與社區志工,共 創社區共融互惠的大學城。

認識在地產業 人文學院推出藍染創意生活競賽 常生活。 推廣並實踐藍染工藝,同時歡 慶臺北大學七十校慶、人文 透過工 學院二十院慶,人文學院與海山 學研究中心舉辦「藍染創意生活 競賽」,邀請教職員生與社會大 眾發揮創意踴躍參賽。 人文學院與海山學研究中心今 年共同推動「藍染創意生活工作 坊」,與三峽在地染工坊合作, 透過藍染 DIY 製作,引導師生與 民眾認識在地產業,並以「回歸 生活」為核心,結合學術與民俗 工藝,促進具備環境永續特色的 「天然染」的藍染逐漸深入在日

作坊傳授 藍染技巧 外,促進 更多師生 和地方民 眾都能體 會藍染之 美,活動 ▲人文學院與地方藝師合作推廣藍染藝術 也廣邀大家參與競賽,發揮創意 件期限至 11 月 1 日止,詳情可洽 製作任何與臺北大學校園意象、 海山學研究中心或民俗藝術與文 或能慶祝臺北大學校慶、人文學 化資產研究所。 院院慶的藍染作品。這項競賽徵

資訊中心協助教部辦理閩南語認證考試 資訊中心 8 月 10 日在臺北資訊大樓電腦教 室協助教育部辦理 108 年「閩南語語言能力 認證考試」,本次考試在全國 18 個考區、36 所考場學校同步舉行。 資訊中心表示,多會一種語言就多一份機會,閩南語語言能力 認證屬於人人皆可參與的全民語言能力認證活動,肯定透過考試, 可望促進語言世代傳承,延續語言生命力。

提高警覺 資訊中心設置資安新聞通報網頁 提高師生對於資訊安全保護的概念,資訊中心設置「資安新聞 通報網頁」,鼓勵師生持續掌握最新資安動態,確保個人與校園 資訊環境安全。 資訊中心統計,臺北大學七月份網路攻擊與網路主機異常連線 事件共有 24 件,其中包括網路連線單日流量超過 20Gb 以上、電 腦中毒、或被植入木馬…等,不僅受影響的異常連線主機本身無 法正常運作,他人電腦連線的運作效能也遭牽連。 掌握最新資安新聞之外,資訊中心也呼籲師生加強注意電腦主 機資安防護,相關作業系統安全更新、 掃描瀏覽資安 授權防毒軟體安裝要點等均可參考資訊 新聞通報網頁 中心網頁公告。

108 學年度《通識護照》發放 集點兌獎累積學分 通識教育中心編印 108 學年度《通識護照》 即日起開放索取,手冊中詳述通識教育理念、 過往成果和各項選課訊息,更提供通識活動集 點與微型通識課程認證頁面。 通識中心稍早已經透過新生導航入學輔導場 合發送手冊予所有學士班、進修學士班新生, 9 月 9 日起再開放自由索取,其中三峽校區置 放於行政大樓一樓咖啡廳櫃臺、三樓通識中心 與通識走廊;臺北校區則可至教學大樓一樓聯合服務中心櫃檯與 閱覽室索取。

歡迎 108 新鮮人 快到圖書館淘寶趣 歡迎 108 學年度新鮮人,圖書館即日起推出連串「圖書館淘寶 趣」活動,包括書展、講座、電影、教育訓練等精彩內容,參加 活動還可參加抽獎,邀請新鮮人把握開學季來趟圖書館巡禮。 ★有獎徵答 【活動內容】完成抽獎卡題目填答與集章闖關即可參與抽獎,最 早完成 100 名加碼贈送「Häagen-Dazs 兌換券」。 【活動時間】9 月 9 日至 10 月 14 日 【抽獎時間】10 月 17 日中午公開抽獎 ★思巢開幕啟用典禮 【活動時間】9 月 18 日 12:30-13:20【活動地點】圖書館 2F 思巢 ★澤水困影展暨映後座談 【講座名稱】談我父親辛晚教教授對我創作的影響 【講師】辛建宗導演 【活動時間】9 月 18 日 13:20-15:20【活動地點】圖書館 2F 思巢 ★專題講座 【講座名稱】中式線裝書 DIY 點我報名 【業界講師】鍾佳縈 ( 書妝職人,Grassy Dream 工作室負責人 ) 【活動時間】9 月 25 日 13:00-15:00【活動 地點】圖書館 2F 思巢 【活動時間】8 月 26 日至 9 月 30 日 ★二手書交換暨贈送二手書活動 【活動時間】9 月 9 日至 9 月 20 日 ★新鮮人書展 【活動時間】9 月 9 日至 10 月 6 日 掃描瀏覽更多 【活動地點】圖書館 1F 流通櫃台旁。 圖書館活動

Nature 期刊封面故事展 即起圖書館開放中 圖書館即日起到 10 月 15 日在二樓思巢 推出「《Nature》期刊封面故事展」,歡 迎師生在開館期間踴躍參觀。 《Nature》雜誌創刊於 1869 年,是全球 首屈一指的科學週刊,內容刊載現代科學 最重要、最先進的研究結果和科學發現。 《Nature》雜誌封面故事則是由《Nature》 雜誌資深編輯和主編共同遴選、能代表當 期最重要或最有新聞價值的研究成果,以 精美、豐富的圖像展示於封面。能夠成為《Nature》期刊封面故事, 也是研究成果得到高度認可的標誌。


4-5. 專題報導

大學新鮮人 大學裡最重要的是… 進入大學,最重要的事情是什 麼? 買機車?去夜店?體驗翹課? 自己存錢買機票出國?談一場轟 轟烈烈的戀愛?衝刺國家考試? 考研究所?準備創業?… 每個人在大學階段都有不同的 目標,然而多位學長姐們回顧大 學四年最重要的第一要務,一致 的答案都是:「認識自己」。知 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多方嘗試探索瞭解自己的興趣能 力,並從中找到未來的方向。 剛從公行系畢業的溫文感嘆, 很多臺北大學同學容易限制自 己,其實學校資源很多,勇於跨 出固定範圍,多參與不同活動、 認識不同人、修習不同學系的課 程…都有助更認識自己,進而走 出自己的路。 懷抱想要參與政府組織的理 想,溫文加入學生會,還曾擔任 學生會長,發現的確可以從中找

到發揮的空間,但他不就此滿足, 在服務同學的過程中,覺得校園 內缺少學生間身分認同的象徵, 於是他決定自組團隊設計 T 恤和 外套,「其實一開始賣的時候, 一堆企管系同學也不看好,覺得 我欠缺商業模式等基礎…但我只 覺得應該有一定的需要,所以就 『衝』了。」 溫文認為,大學階段最值得把 握的就是自己的「學生」身分, 特別相較高中,大學生擁有很多 時間,可以自由地做許多社會願 意包容的事,透過各種冒險經驗, 無論成功或失敗都有助更認識自 我,也更知道該如何精進自己。 而認識自我之外,資工系畢業 的陳彥儒建議,學弟妹們在大學 階段也必須養成「自學能力」。 當今社會變化太快、各項知識技 術的演進速度不是學校課程所能 跟上,學習不能光靠老師教導, 學習場域也僅止於教室內,找到

志同道合的同伴一起討論、藉由 社團相互砥礪,共同朝相同的目 標前進,路途不孤單也更有動力。 只是,在多方探索挑戰同時, 數位行銷畢業生曾文聖也叮嚀大 一學弟妹,「第一學期要先了解 自己的『食量』。」特別是進修 學士班的同學,如果選擇白天上 班、晚上上課,無論修課或參與 活動都需要考量自我體力和時間 的負荷,即使是日間學制同學, 突然進入寬闊多元的選擇世界, 也要不斷釐清究竟什麼是自己真 正想要的核心,「每個人都是有 限的,不能什麼都想要。」 有人說,「大學」就是可以大 大學習的地方,至於要學什麼? 端看各自決定,學得如何,也與 各自付出有關。從嘗試中找到自 己,從與人相處中找到同行的夥 伴,從行動中找到處事的方法和 未來方向…精彩的大學生活,由 你決定。

課業學分

脫離高中以前不斷K書拚分數的生 活,進入大學,很多人最期待莫過於 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沒有統一規定 的課表、沒有服裝儀容規範、沒有從 早到晚各種小考、更沒有遲到記點和 愛校服務… 還有很多學長姐說,沒有翹過課就 不算上過大學,這是真的嗎? 「 先 要 搞 懂, 你 自 己 要 的 是 什 麼?」已經取得學士學位,工作過後 再到進修學士班攻讀數位行銷,曾文 聖不否認,相對於過去在日間部求 學,很多進修部同學因為白天上班忙 碌,晚上體力不濟,因此整體讀書風 氣較弱,老師們也多能諒解,但同學 們既然選擇註冊選課,還是應該要想 清楚,自己究竟只是想要一張文憑? 或者真的希望充實學習? 經濟系友張雅筑回想自己剛上大一 時,因為忙著打工兼家教,雖然都照 常上課,但對課業卻抱持著「有過就 好」的心態,作業只求六十分交差了

社團人際學分

愛情學分 提到大 學的必修學 分,「愛情」是許多人心目中最 心動卻又難修的學分。曾經開開 心心談過戀愛,最後卻以分手作 收,張雅筑仍然鼓勵學弟妹們, 「大學還是要談戀愛啊!」 張雅筑分析,大學期間的戀愛 學分其實是學習人與人之間親密 相處之道,不同於高中時候「兩

就算失敗也是一種養分

小無猜」,但又不必然一定要走 到影響未來終身的階段,無論成 功失敗,都是人生重要的養分。 「我抱著我爸哭了好久…」張 雅筑坦承,自己面對感情失敗時, 曾經經歷一段極度低潮時光,但 感謝身邊許多人扶持,讓他看見 除了情侶關係之外其他人的關 懷,也幫助她能學習重新與前男 友互動,「現在我們還是很好的

朋友,也感謝當時那段經歷,讓 我能更認識自己!」 而家人和朋友之外,學務處諮 商中心也是同學們在修習愛情學 分旅途上很好的同伴,特別臺北 大學開辦「伴侶談心室」,提供 更多時數諮商對談服務,幫助同 學們在學習愛與付出愛的過程 中,能夠更盡情享受其中美好, 在合宜的關係中共同成長。

上大學可以翹課 事,升上高年級以後才發現,原來自 己基礎沒打穩,再學習很多進階課程 時顯得吃力,只有一路追趕進度。 「認真玩,也要認真念書。」不只 張雅筑,多位學長姐回顧大學生活不 忘囑咐大一新鮮人,大學生活固然很 豐富,但「課業」還是重要學分。行 政副校長張文郁也在大一新生導航典 禮上警告:「大學一般念四年,如果 厲害可以三年提早畢業,但我可不希 望你只唸了一年後就先離開啊! ( 學 業退學 )」 「 大 學 (university) 不 是 由 你 玩 四 年!」公行系畢業的吳東紘坦言,大 學階段以前,很多父母師長往往傳遞 上了大學就可以由你玩的觀念,但真 正上了大學以後才會發現,「其實沒 得你玩!」儘管擁有更多自由,但也 代表自己要負責的空間增加。選什麼 課?要不要去上課?…各種決定也許 一時間沒有太大影響,但長久累積就 帶來不同結局。

吳 人 總 老 學 參 目 知 為 群 卻 真 驗 格 時 果 修 能 同

一定要參加社團啊

畢業典禮前夕,《臺北大學校訊》 針對今年獲獎的畢業生實施問卷調 查,「面對大一新生,希望他們四年 內『不可不做的事情』是什麼?」結 果令人意外,在不提供任何選項,開 放式自由填答下,歸納這群多數因為 學業成績而上台領獎的畢業生筆下的 答案,竟然都指向「投入一個社團 ( 系 隊、校隊 ),享受團隊生活」!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能與同儕透過 溝通、社交等經驗分享生活,讓自己

能進一步獲取課堂以外的新知,更能 與社會接軌,成為一名社會人。」 「學習與不同外人合作相處,在圓 融中更保有自我!」 「體驗啦啦隊競賽或系隊、社團, 與他人一起分工合作。」 臺北大學目前擁有上百個不同性質 社團,除了既有社團之外,也有許多 同學選擇自組讀書小組、創業團隊… 投入團隊生活不可避免要花上許多溝 通時間,但歷經這些真實的行動體

驗 建 投 認 也 斷 後 觀 貴


2019 年 9 月 15 日 生命故事 又是新生季!通過了層層關卡,開心到學校報到,準備迎接想像中自由奔放 的大學生活。然而,大學真的是傳說中「由你玩四年」的地方嗎?人們說的課 業、愛情、社團、打工…各種學分應該怎麼修?進入一個沒有天天考試、天天 點名的新天地,到底該怎麼自處,才能擁有不後悔的黃金青春? 本期《臺北大學校訊》邀請許多六月才剛踏出校門的學長姐分享他們最新鮮 的大學經驗,聽聽他們怎麼說?花點時間也想想自己的規劃吧!

人教戰守則 文 / 秘書室 照片 / 秘書室、受訪者提供

課嗎? 不光糾結要不要去上課,張雅筑和 吳東紘更看重「選什麼課」。他們兩 人都不否認,每次選課季節,同學間 總會打聽哪些課程比較「涼」?哪位 老師給分比較「甜」?但他們都提醒 學弟妹,他人的經驗和決定終究只能 參考,個人還是要依據自己的需求和 目標決定,「自己真正去上了以後才 知道」。 吳東紘舉例,自己系上有位老師因 為課程要求很「硬」,在 Dcard 等社 群平台評價很差,但實際修課之後, 卻發現雖然負擔真的很重,但對自己 真的幫助很大。尤其老師具備實務經 驗,課程能與社會需求接軌,經過嚴 格訓練,畢業前有機會到職場實習 時,很快能獨立完成交辦任務。「如 果有機會,我會推薦這位老師的課必 修啊!」 張雅筑則建議學弟妹,大學修課不 能只看「分數」,課程內容、老師或 同學互動都很重要。她特別鼓勵學弟

團啊! 驗,不但能得到更深刻的收穫,從中 建立的友誼,未來更受用無窮。 「大一新生要多去認識人!」因為 投入學生會,溫文很快比其他同學更 認識學校組織,了解各單位的業務, 也因此熟悉更多學校動態。從學校不 斷對外拓展,他的人脈圈不斷擴大, 後來無論想要實習、或者醞釀出國參 觀,「很多機會都是朋友引薦的。」 吳東紘也從學生議會中得到許多寶 貴經驗,無論是組織內部的運作,或

妹把握機會跨系選課,與不同學系老 師同學交流,不僅能拓展人際網絡, 更能從不同學科背景角度思考問題, 即使有些時候一開始覺得困難重重, 但只要堅持下去,就可能發現自己其 實充滿潛力。 張雅筑記得,自己一開始跨足會計 系修課時,因為不是很細心,經常某 個環節出錯導致整題扣分,但某天在 路上碰到會計老師,老師鼓勵她持續 努力,讓她再度 鼓起勇氣進修, 把不足之處彌補 回來,不但把初 級會計修完,其 他進階科目也陸 續完成,「從來 沒想過我竟然 可以克服會計 啊!」 只是無論跨系 或 跨 域 選 課,

學長姐也囑咐新鮮人,記得先想好學 習規劃。吳東紘特別強調「寬廣中要 有核心」,了解自己的需要、明白自 己的弱點,進而專注學習,才能更有 效率學習。而除了教室課程之外,溫 文更推薦許多線上教材或免費活動, 「其實臺北大學有很多資源,只要 你多關注學校訊息,積極把握就對 了!」

是參與校務,都讓他更深體會如何與 各方溝通互動。「說不累是騙人的, 但從中鍛鍊韌度和耐力,就是未來在 組織中能夠獲勝的人!」 而社團之外,同樣能夠學習人際相 處,也有愈來愈多同學將「打工」視 為重要學分。對此,最高曾同時接了 八個家教學生、還同時在兩個補習班 打工的張雅筑說,打工固然很好,但 建議還是要能和 自己的生涯規劃 連結,才能更完 美加分。

「大一大二也許可以去餐飲業、安 親班打工,但到了大三、大四,最好 能找和所學相關的實習工作。」因為 打工存了不少錢,的確實現自己寒暑 假都能到不同國家遊歷的心願,但回 顧大學期間,張雅筑遺憾自己欠缺實 習經驗,也沒機會申請出國交換,鼓 勵學弟妹能妥善安排不同階段重心, 按部就班累積與社會接軌的實力。

走過死蔭幽谷 吳東紘:人生無限機會 學生議會副議長、校內各種重 要活動主持人、《學務處電子 報》總編輯…剛從公行系畢業的 吳東紘履歷亮眼。然而時光倒退 回到大一,這一切都不在他的規 劃中… 吳東紘說,初入大學,自己對 大學的想像就和一般的高中生一 樣,認為來到了自由天堂。儘管 自己是視障生,但因為個性活 潑,和同學之間沒有距離,離開 家進入宿舍,成天就和室友一起 玩樂。沒有想到…就在大一升大 二的暑假,突然一切都變了調! 「七月中,我發現自己突然喉 嚨卡卡、連扣個扣子都扣不好、 講話還會大舌頭…」原來罹患突 發性的重症肌無力,同時合併罹 患惡性胸線癌,必須展開全身換 血治療。不料卻在一次療程中引 發呼吸衰竭,被送進加護病房插 管,醫院還因此發出病危通知。 向來健康的東紘,驚訝發現自 己就在生死關頭,掙扎透過手寫 板,請求家人通知教會牧師為自 己施洗,深怕隨時就要面對上 帝。還好,在醫療團隊救治和許 多教會家人迫切祈禱下,他逐漸 恢復健康,卻也因為必須持續休 養和追蹤,不得不休學一年。 大病初癒,再度回到學校,吳 東紘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悟,決心 更努力把握各種學習的機會。他 參與學生自治,也申請校內工 讀,從此展開燦爛的大學篇章。 「老實說,我剛開始申請身障 工讀的時候,覺得應該只是輕鬆 協助行政庶務吧!」沒想到,學 務處看見他過去參與全國演說競 賽、和知名主播盛竹如同台等經 歷,第一天上班就要他在兩個星 期後擔任活動司儀。後來偶然請 他嘗試寫稿之後,發現他的文筆

流 暢, 從 此…他 不 但 成 為 學校 大小 活 動 主持常 客,並扛 下《學務處電 子報》總編職責。 「全場都聽一個瞎子掌控,真 是不可思議的事!」吳東紘謙虛 表示,他知道自己沒有帥氣外表 和高顏值,感謝大家仍然願意將 許多活動主持棒交給他,並以自 身的經驗勉勵所有學弟妹,「在 大學裡不要設限,充滿無限機 會!」 走過死蔭幽谷並重生,吳東紘 也應邀擔任生命教育講師,和許 多人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他常 常鼓勵各級學子們,「縱使突然 間發生怎麼樣的事,都可以再爬 起來。只要你願意,全世界都會 幫你!」 而對於正踏入大學的新鮮人, 他則叮嚀,「進入大學會遇到很 多入口 ( 選擇 ),每個入口都是 抉擇,這些決定可能導致受傷, 甚至可能你只是站在路邊也會被 擦撞,但千萬不要因為一次跌倒 就在原地不走。真的走不下去, 換一條路再走就好了!」 「臺北大學是我到目前人生階 段成長很多很多、也很開心的階 段!」即使因病花了更長時間完 成學業,卻也讓他經歷更精彩、 不後悔的大學生活。「好好掌握 臺北大學的一切資源,只要你願 意,你可以獲得更多!」

曾文聖:青春美好但別賠上生命 「如果 能重讀 一次 大 學, 我希 望 不 要搞壞 身 體!」 以「抗癌小幫手」作為畢業製 作主題,曾文聖慶幸自己能完成 大學學業,但也遺憾賠上生命代 價。分享自身的慘痛經歷,他提 醒年輕學弟妹,青春歲月很美 好,但不要以為年輕就可以揮 霍,「留得青山在」有健康的身 體才是最寶貴的本錢。 為了跟上最新潮流,已經讀過 一次大學的曾文聖四年前選擇進 入進修學士班數位行銷學程,原 本只抱持想要強化工作所需技能 的動機,沒想到第一個學期過 去,竟然意外拿到班上第一名, 激發自己要更用功的鬥志。從 此,他成為班上老師眼中的模範

學生,也是課堂上最得力的助 手。只是沒想到…可能因為過度 投入,原本以為只是小小身體不 適,畢業前夕竟然被診斷罹患四 期肺腺癌。 「醫生說我只有兩年餘命!」 乍聽醫生宣判,曾文聖難掩落 寞,質疑自己怎麼會為了追求 「第一名」而賠上健康,但他也 隨即轉換心情,決定以自己為 例,透過所學的網路行銷成立 「抗癌小幫手」網站,分享個人 經驗,也透過更多資訊連結,讓 人更認識癌症,共同攜手抗癌。 曾文聖說,進修部很多同學白 天工作、晚上唸書,儘管老師多 能體諒,不會太過苛求學生,但 長期下來真的需要極大的耐力, 「生活、健康和課業之間要好好 調配」。而對於日間部的學生來 說,也許沒有那麼大工作壓力, 但每個人的體力都是有限的, 好好慎選每個決定,千萬不要熬 夜,愛惜你的身體,身體才能 長久支持你完成夢想。


6. 學術校園

2019 年 9 月 15 日 國防大學心理及社會工作學系教師 訪問社工系

擴大整合教學研究 資源,國防大學心理 及社會工作學系主任丁華、助理教授余景文及 嚴巧珊助理教授 8 月 14 日拜訪社工系,雙方 都肯定,兩系實務目標相似,無論社工領域或 學生學習間,可望開展更多合作機會,更可促進互補。

社工系訪問學者 Karen Fisher 分享國際期刊投稿審稿經驗 社工系暑期訪問學者 Karen Fisher 8 月 28 日與系上教師分享國際 期刊投稿及審稿經驗。Fisher 教授目前任職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 社會政策研究中心 (Social Policy Research Centr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專注「比較社會政策」、「身心障礙就業」、「身心障礙 兒少」等議題,一年至少出版三篇頂 尖期刊論文,平均每月審查兩篇文章。 協助提升社工系教師國際發表能量, 此次分享會中,Fisher 特別從審查者的 角度,與教師們交流期刊論文出版注 意事項,與會教師都表示收獲良多。

移動、流動與互動 歷史系將舉辦東亞青年研討會 推動東亞地區青年學者學術交流,歷史系 9 月 21-22 日將舉辦「跨域的歷史與歷史的跨 域—東亞地區青年學者遼宋夏金元史國際研 討會」,預計共有來自兩岸與日本超過廿位 學者發表 19 篇論文,分別以「移動」、「流 動」、「互動」為主軸,就研究者各自之專 長領域切入觀察。 這次研討會由人文學院與歷史系主辦,歷史系解釋,所謂「移 動」、「流動」、「互動」,是從開放性的角度,提供學者們思考。 相較過去的研究著重從「穩定」、「靜態」角度思考制度、社會 等議題,較少思考歷史中動態變化的意義,近年在唐宋變革討論 中,學者們已經逐漸意識思考社會、制度中「動」的意義,預期 這次會議能激發更多學術火花。

聚焦華人文化現代性 智庫中心舉辦講座 提升校內教師研究能量,同時促成與校外專家彼此合作機會, 研發處智庫中心 9 月 27 日將邀請臺大外文系教授廖咸浩分享「若 即若離、非漢非胡:漢字分化,後中國狀況與泛東亞意識」,歡 迎有興趣的教師參與。 研發處表示,在文化與經濟發展急遽流轉的全球化局面下,漢 字的跨文化特質不僅是現代性進入華人世界的媒介,也有潛力成 為東亞地區溝通與交流的新助力。漢字文化的離心與聚心力道至 今仍不斷演化,這些新的考驗與機會,帶出如何在銜接全球與反 制全球之間踏出下一步的思辨。而從「後中國」到「後臺灣」, 各種觀點意識的話語運作也是充滿對話與誤解的紛雜展演進程, 如何以跨界視角解讀文化族群的混搭與跨國 掃描進入 社會的多元景觀,更是相關議題關鍵。 報名網頁

2019 全球企業永續論壇 (GCSF) 開放報名 由商學院、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主 辦 2019 全球企業永續論壇 (Global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Forum, GCSF) 即將在今年 11 月 底舉辦,即日起開放報名,其中 CSR 學術 論文徵件截止日期為 10 月 10 日。 GCSF 是我國最盛大的企業永續責任論 壇,集結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勤業眾信 (Deloitte)、安永 (EY)、 資誠 (PwC) 等會計師事務所、BSI 英國標準協會、臺北大學商學院、 MSCI、ICLEI 等單位舉辦工作坊,會中也將頒發全球暨臺灣企業 永續獎,是國內外產官 掃描進入 永續論壇 學專家學者年度共聚討 活動官網 論文徵稿 論的盛會。

經濟系學術動態 ◆經濟系每週一上午在三峽校區社科大樓一樓社 103 教室舉行學 術專題討論,9 月 16 日由經濟系副教授劉德芝演講;9 月 23 日邀 請東吳大學經濟學系主任孫嘉演講;9 月 30 日則邀請成功大學經 濟學系副教授田維華演講,歡迎踴躍參加。 ◆經濟系教授陳孝琪 8 月 1-5 日赴北京參加第 8 屆東亞環境及資源 經濟學協會年會,並發表論文〈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 Under an Evolutionary Mechanism of Imitation and Asymmetric Countries〉。

文武兼備跨域 現役軍人在職專班開課 協助培育國軍官兵軍事專長以 外學能,國防部與臺北大學 今年持續合作開辦「現役軍人營 區碩士在職專班」,除了去年已 成立「現役軍人營區企管碩士在 職專班 (MEMBA)」,新增「國際 財務金融現役軍人營區碩士在職 專班 (MIEMBA)」,再創我國軍事 與一般教育結合的新里程碑。 重視這項教育突破,國防部長 嚴德發 9 日晚間親自出席開課典 禮,勉勵所有專班同學認真學習, 成為文武兼備的典範。他提到, 目前國軍人才政策強調多專多能 並與社會接軌,藉由臺北大學提 供的課程,相信可以帶給同學們 許多啟發,無論提升現有工作領 導力或未來往其他領域擴充,期 許大家「只要學習就能圓夢,不 學的話,就只能作夢了!」 嚴德發也向專班同學推薦,臺 北大學從民國 38 年創校以來,一 直都是國家領導和管理階層的搖 籃,同時透露國防部正在向考試 院爭取辦理文官考試,提供軍人 更多拓展生涯空間,肯定同學們 此刻把握機會學習,是很有智慧 的決定。 歡迎營區同學加入臺北大學, 校長李承嘉表示,當前教育界非 常鼓勵「跨領域」,而這項專班 正呼應了這樣的趨勢。所有同學 在已經具備的軍事專業基礎上, 再學習管理專業,不但能提升軍

▲現役軍人碩士在職專班開課,國防部長嚴德發親自勉勵同學認真學習。

事領導能力,將來退伍後也能開 展新出路。感謝國防部提供臺北 大學貢獻教育的機會,也期盼從 商管開始,未來還能再拓展法律、 會計等不同專業課程,滿足更多 官兵進修需要。 居中協調十個月,看到營區在 職專班開班,立委王定宇 9 日以 「學長」的身分參與開課典禮, 期盼專班同學經過課程洗禮後, 將來都能成為「精兵」。他特別 讚許當今我國軍人的本事已經遠 高於過去想像,國防部所屬單位 更是極其優秀的一群,囑咐專班 學弟妹要有志氣,「2300 萬臺灣 人民就仰賴你們了!」 企管系主任陳宥杉向新生們介 紹,臺北大學企管系最早可追溯 自 39 年的建國管理班,迄今已有 69 年歷史,是國內最早的企管教 育單位、也是當今各大學中規模 最大的企管系,多年培育各行各 業校友累積的力量強大,除了與

營區合辦專班,未來也將倡議頒 發「雙文憑」,與國防大學、國 防醫學院合作,讓進修學員得以 同時軍民學校文憑,提升國軍官 兵福利。 MEMBA 專班導師陳銘薰稱讚, 自己所教過的軍人學生表現都很 優異,希望同學們向學長姐看齊, 同時承諾會盡力運用自己學識與 其他公部門服務經驗,滿足同學 們的需求。預計兩年後退休的他 也和同學們約定:「兩年後我們 團進團出,一起畢業喔!」 便利營區官兵就近學習,現役 軍人營區碩士在職專班由國防部 勤務大隊提報教學點,平時就近 在國防部大直博愛營區或金六結 教學點上課,然而也開放與一般 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學生共同 上課。歡迎專班同學加入企管系 大家庭,企管系友會秘書長、各 聯誼會與社團學長姐都出席開課 典禮傳授課內外學習經驗。

科技鑲嵌高齡與障礙研究 社科院前瞻計畫獲補助 (USR) 計畫的基礎上,加以聚焦和 張恒豪、社工系林昭吟、劉素芬 教育部前瞻計畫第一期補助審 查結果公布,由社會科學學 深化,包括由過去 USR 所服務的 老師分別開發老人與身障學分學 院前院長曾敏傑主持「以科技鑲 老年、身障、婦幼、原住民、社 程;並支援社科院臺灣發展研究 嵌高齡與障礙研究之前瞻人才培 區等人口群,更加聚焦「老年與 中心,將老人與身障列為階段性 育計劃:邁向實踐、教學、與研 身障」人口;同時計畫的執行重 與策略性的研究重點,爭取外部 究的整合」入選,獲第一期一年 點,也由服務與實踐層次,提升 非營利組織一起協力,進而透過 380 萬元補助。社科院將結合學校 到教學與研究,讓校內更能透過 執行前瞻計畫,促進研究中心逐 配合款 38 萬元逐步推動執行,同 執行前瞻計畫,將學生、老師、 漸啟動與成長。而在科技與社會 時接受教育部按階段考核,爭取 課程、服務、研究、學群、學程、 科學結合的部分,也將借助電資 和研究中心等,更加關聯和結構 學院院長莊東穎的力量,連結電 逐年延續性補助。 教育部「人文社會與科技前瞻 化,不單兼顧服務、教學、以及 資院的師資與科技知能,創發與 人才培育計畫」(University Foresight 研究三個主要大學的核心向度, 社會科學可能的火花。 Education Project, UFO) 主要用以鼓 尤其引進科技元素與工具用進行 曾敏傑預期,長期而言,這次 勵大學以 2030 年為願景,透過適 長者服務,更能連結科技與社會 前瞻計畫希望達到打破系所界 線、創造跨域合作、聚焦實質議 當環境與機制營造、鼓勵研教合 科學的應用。 一跨域師資、推動共享教師成長 實際執行方面,計畫整合校內 題、建置教師學群、發展學位學 社群等方式,以科技前瞻議題為 跨領域師資共同投入,預計協助 程、落實研究中心效益;並透過 主軸,培養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 社工系劉素芬、歷史系辛法春、 服務實踐、教學、研究、與前瞻 學生體察未來趨勢變化,培育以 以及通識中心林子晴老師開發三 計畫的整合執行,達到學科跨域 具備知識創新、融通、整合及應 門青銀共學實驗課程;同時與資 化、議題特色化、學習應用化、 工系林道通、林伯星、社工系張 服務在地化、關係產學化、以及 用的能力。 這項計畫自 2018 年起推動,申 菁芬、經濟系林茂廷老師開發四 資源配搭化等多元目標。 請案必須先通過第零期補助提出 項科技老人服務方案;與社會系 構想規畫,再進入第一期正式 計畫徵件與審查。經過激烈競 爭,最終通過 13 件。其中社 科院提出的計畫屬於 B 類: 前瞻人才「跨領域學習環境與 課程發展」計畫,除了臺北大 學之外,僅有包括清華大學、 成功大學、東海大學、中原大 學、及高雄醫學大學等其他五 校通過。 曾敏傑表示,這次提出的 「前瞻計畫」主要奠基在近兩 年來執行大學社會責任實踐 ▲社會科學學院在過往 USR 計畫基礎上再申請前瞻計畫補助,關注長者服務。( 圖為 老大人音樂節活動資料照片。)


7. 學術校園

2019 年 9 月 15 日

亞洲觀點看歐盟

延續情誼 與泰國國立法政大學續約

羅至美新作 The EU's Crisis Decade 出版 長期從事歐盟研究,公共行政 與政策學系教授羅至美近 日 出 版 最 新 著 作《The EU's Crisis Decade: Reflecting on EU Capitalism and Governance》( 歐盟危機的十年: 反思歐盟的資本主義與治理 ),嘗 試提供從非傳統西方的觀察與分 析,思考歐盟在 2008-2018 這十年 間所經歷的各式危機及其經濟治 理模式與危機的關連。 去年以同名研究計畫獲得歐盟 文教總署 (EACEA) 頒發莫內講座 教授 (Jean Monnet Chair Professor) 獎 勵,羅至美集結過去幾年相關主 題發表論文統整為專書,獲得 國際知名學術性出版社 Palgrave Macmillan 審查通過出版,並於全 球 50 多國同步發行。比較特別的 是,Palgrave Macmillan 出版社過去 與亞洲學者的出版合作多屬中國 或東亞主題,此次接受亞洲學者

以單一作者型態出版純粹歐盟研 究主題的專書,尚屬首例。 全書各章節主題包括歐洲主權 債務危機、勞動市場改革、極右 派民粹政黨在歐盟政治的興起, 英國脫歐議題、對內聚式資本主 義模式的實證探討。羅至美觀察, 從希臘債務危機,擴大到歐豬五 國的經濟困境,其實成因不同, 但歐盟卻只以單一的財政撙節政 策與勞動市場改革作為危機管理 模式,反應出歐盟長期信仰的「布 魯塞爾主義」新自由主義經濟治 理型態,不但延長危機,更加劇 了經濟不公而造成社會危機,最 後演變成反歐盟的極右派政黨興 起與英國脫歐的政治危機。 研究歐盟所經歷的危機十年, 羅至美認為,整體問題核心在於 歐盟領導階層對市場資本主義存 在認識論上的繆誤、以及治理實

踐上的偏差,「認知與思維模式 的錯誤,才是歐盟真正的危機」。 在思維與治理模式未見變革的現 狀下,她預期,歐盟於 2008-2018 年所經歷的危機十年,將不會是 歐洲統合歷史上的例外時期,而 可能成為一種新常態。

促身心障礙者權利 社工系法律系聯合接待國際學者

連結各國身心障礙權利保障實 務,社工系與法律系 8 月 20 日在法律學院舉辦 CRPD( 身心障 礙者權利公約 ) 圓桌論壇,21 日 又和來臺進行意定監護研討的日 本中央大學訪問團師生前往樂山 教養院參訪,與各國學者和學生 交流身心障礙機構管理經驗。 圓桌論壇邀請澳洲學者 Karen Fisher、律師 Bruce Alston、德國學 者 Damar Brosey 以及來自日本的新 井誠教授、森地徹教授同場交流, 與社工系、法律系師生共同討論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 12 條 與成年監護制度的變革,除了了 解各國落實對身心障礙者的權利 保障做法,透過專業討論,也讓 各國學者看見臺灣對於身心障礙 者權益的重視。 全程參與接待,社工系孫妤瑄 肯定,透過與其他國家教授交流,

過程中不只吸收許多專業知識, 交流參訪,能促進彼此成長。「雖 更能開闊視野。儘管議題相同, 然害怕語言不通,但是只要敢開 但因為各國文化不同,因而展現 口,不管說得好與壞,都會讓自 不同成果,「不只學習國外已經 己更進步。」 在發展的計畫與成果,從討論過 第二次參訪樂山教養院,社工 程中還學習經驗,知道要從臺灣 系陳宗翰比較,相對大一第一次 現況中找到合適的系統才是最重 到教養院還懵懵懂懂,經過在社 要的。」至於與日本中央大學同 工系學習後,這次再帶領許多學 學交流時,雖然語言不太通,但 者到訪,對於社會工作與機構管 仍然能傳遞出臺灣同學的友善與 理等層面都有更深入的認識,收 親和力,開心能結交到異國朋友。 穫滿滿。 「教授與日本 學生們提出的問 題,都是之前沒 深 入 想 過 的。」 社工系林軒竹從 帶領國際學者參 訪樂山教養院中 發現,自己過去 常常侷限於某些 視角,透過跨國 ▲社工系法律系師生領國際學者參訪樂山療養院

防制校園霸凌 橄欖枝中心承辦校長研習會 「校園領導效率提升年」, 落實犯罪學研究所橄欖枝中心 8 月 19 日在民生校區舉辦「防制校 園霸凌校長研習會」,透過學者 專家分享與實務討論,提升全國 校長對於防制校園霸凌的知能, 進而促進友善校園理想。 「校長行,給你靠、霸凌少, 心情好、友善校園一把罩!」研 討會一開始,教育部學生事務及 特殊教育司長鄭乃文、100 位高中 職以下學校校長們先共同宣示防 制校園霸凌決心。學特司強調, 教育部重視提升各校防制霸凌預 防、應變與危機處理的能量,期 盼持續透過橄欖枝中心推廣,目 標完善校園霸凌處理機制與預防 策略,讓孩子們更安心上學。 研討會安排南榮科技大學校長 侯崇文發表〈校長防制校園霸凌 事件的角色與實務分享〉,長期 參與校園霸凌防制的侯校長先介 紹臺灣校園霸凌問題現況、類型、

促進校長們校園霸凌處理實務 被害情況與相關研究分析。 至於解決方案上,侯崇文提到, 交流,研討會也設計運用「世界 「修復式正義」是人道主義、也 咖啡館」模式,分別由學者專家、 是社會事實及實用哲學,致力建 第一線國高中校長、媒體記者、 立關懷與尊重的價值、以及人與 律師和民間團體代表帶領校長們 人、人與團體關係的連結,進而 討論校長與家長、校長與媒體、 促成改變與行動,同時強調「只 校長與民意代表、校長與律師、 有實際的行動與執行,才有改變 以及校長與民間團體等關係,協 助校長們從模擬情境中,更進一 人的機會。」 基礎理論之外,研討會也邀請 步體會不同角色間的立場和應對 宜蘭羅東高商校長陳銓提供〈校 重點,產生改變行動力。 園霸凌事件校長危機處理經驗分 享〉。他提醒校長 們,處理「公共關 係危機」必須採取 公共關係的策略 和方法,原則包括 態度積極、主動負 責;掌握時效、保 持 冷 靜; 實 事 求 是、勇於承擔;以 及妥適善後、靈活 ▲高中職以下學校校長參與防制校園霸凌研習會,學習 修復式正義理念與校園霸凌事件處理原則。 處理。

繼 2014 年締結姐妹校關係後,臺北大學 今年再與泰國國立法政大學續約,期盼在 過去建立穩固的合作基礎上,再延續更深 厚的友誼。 泰國國立法政大學 (Thammasat University;簡稱 TU) 位於泰國首都 曼谷湄南河畔,學校創於 1933 年,是泰國歷史第二悠久的大學, 由 Pridi Banomyong 博士建立,創校初期名為道德科學與政治大學, 屬於開放大學,任何學生都能就讀,主要目標教導學生熱愛及珍惜 民主,是著名以及受尊敬的綜合性大學。 法政大學目前學生約三萬三千人,教職員四千餘人,2019 THE 世 界排名第 401-500,全亞洲排名 85 名。 臺北大學 2014 年與法政大學締 約後,近三年已經選送七位同學赴 法政大學交流,法政大學方面也有 五位學生來校交換學習,雙方續約 後,將維持每年二位交流生名額。

持續進軍越南 臺北大與胡志明國家大學結盟 繼越南河內國家大學之後,透過 2019 亞太教育者年會連結,國 際事務處近期再與越南另一所規模最大的學校-胡志明國家大學 (Vietnam National University, Ho Chi Minh City; VHU-HCM) 締約,持續拓 展越南高等教育合作。 胡志明國家大學 1995 年由胡志明市的九所大學合併而成,並於 2001 年重組,目前全校由理工學院、科學院、人文與社會學院、 國際學院、資訊學院、經濟與法律學院及環境與資源學院等七個 學院,在校學生六萬餘人,教 職員工三千多人。學校 2019 年 QS 排名世界 701-750;亞洲排名 141-150 名。 根據雙方合約,兩校每學年 可相互選送三位交換學生赴對 方學校學習。

學術交流延伸學生交換 臺北大學與山東師大締約 在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長賴賢宗居中引介下,臺北大學八 月與山東師範大學締結姐妹校。 山東師範大學位於山東省濟南市,創於 1950 年,目前學生人數 約 37000 人,教師及職員 2400 多人。學校分千佛山校區及長清湖校 區;設 25 個學院,建立自學前、初等、中等、高等乃至繼續教育 的完整教師培育體系,目前已與 27 個國家和地區的 122 所院校建 立校際交流合作關係,並在境外多地建立孔子學院和孔子學堂。 山東師大文學院長楊存昌今年五月率團來臺,參加人文學院主辦 「中華古典博物學與 文化資產論壇」,對 本校留下深刻印象, 爭取兩校進一步合 作。根據雙方合約, 未來每學期將可互相 選派二位交流學生至 對方學校學習。

促進合作機會 德國漢諾威大學代表來訪 促進雙方學術合作機會,德國漢諾威大學 (University of Hannover) 副國際長 Christina von Haaren 教授及林郁芳博士 8 月 28 日來訪,由 學術副校長陳達新及國際長李叢禎共同接待。 Haaren 教授提到,漢諾威大學免收學費且提供英語課程,希望能 與臺北大學合作,鼓勵同學赴德學習。對此,李叢禎同意,臺北大 學目前與兩所德國學校簽署學生交換合約,正極力拓展與其他優質 大學夥伴關係,期待雙方能從學生交換開始,進一步促成更多面向 合作。 德國漢諾威大學全名為漢諾威萊布尼茨大學(德語: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Universität Hannover,簡稱 LUH),1831 年由學者 Karl Karmarsch 於在德國下薩克森州首府漢諾威市創建,為一所公立綜 合型大學。全校學生人數約二萬六千人,其中海外學生 2400 多人。 學校設置建築和景觀學院、建工和地質學院、電子信息學院、法 學院、機械學院、理學 院、 自 然 科 學 學 院、 經濟學院、哲學學院 等,隸屬德國九所理工 大學聯盟(TU9 German Institutes of Technology) 成 員,2019 年 THE 世 界排名第 400-500 名。


8. 校友天地

2019 年 9 月 15 日

第 19 屆傑出校友遴選出爐

首設卓越貢獻獎 張平沼獲選 19 屆傑出 經過審慎評選,第 校友遴選委員會 9 月 2 日下 午票選出淡江大學財金所教授邱 建良等 13 位傑出校友,至於首度 增設的「卓越貢獻獎」則由校友 總會榮譽理事長張平沼獲獎,頒 獎典禮訂 10 月 25 日在「校慶之 夜」活動中舉行。 依據 「 傑出校友遴選暨表揚辦 法 」 規定,審議獎項分為 「 傑出 校友獎 」 及 「 卓越貢獻獎 」 兩大 類,其中「傑出校友獎」又分為 學術成就、企業經營、公共服務、 藝文體育與紀念獎;卓越貢獻獎 則是今年首度新增設的獎項,用 以表彰曾獲選國立臺北大學傑出 校友或榮譽校友、且對國家社會 與學校發展具卓越貢獻者,由校 長邀請歷任校長或校友總會理事 長組成小組推舉,每年至多一人。 張平沼學長,1967 年法律系畢 業,目前擔任燿華企業集團總裁, 長期熱心奉獻母校,不但積極參 與校友總會,近兩年大手筆持續 捐贈打造三峽校區心湖櫻花林,

邱建良

學術成就獎

更令所有師生 和校友們感動 不已。 張學長原出 身師範體系, 進入本校法律 系深造後曾任 法官,但後來 轉而從商並參 與政界,無論 在各行各業都 有傑出表現, 獲選為第一屆 法律學系 56 年畢 傑出校友,去 燿華企業集團總裁 年獲榮譽校 臺灣商業聯合總會理事長 友,今年再獲 國立臺北大學校友總會榮譽理事長 卓越貢獻獎。 臺灣綠色食品暨生態農業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根據遴選表 揚辦法,所有傑出校友獎參選者 均由各系所或校友會推薦,每年 謝高橋 選拔以 12 人為限,不過今年因其 社會系 74 年畢 中兩位候選人得票數相同,經委 員會討論決議增列一人,共 13 人 前政治大學 獲選。 社會系主任

張平沼

黃宗仁

企業經營獎

邱豐光

統計系 78 年畢

犯研所 97 年畢

淡江大學 財金所教授兼 成人教育部執行長

城市綠洲股份 有限公司董事長

內政部移民署署長

學術成就獎

賴冠仲

企業經營獎

莊瑞雄

統計系 73 年畢

企管系 73 年畢

企管碩專 94 年畢

中央研究院 統計科學研究所 研究員兼所長

勤業眾信 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總裁

立法委員

卓隆燁

企業經營獎

王靚琇

公共服務獎

謝鈴媛

會計夜 72 年畢

地政系 68 年畢

財稅系 74 年畢

潤泰集團總裁特別助理 南山人壽保險、臺灣 浩鼎生技、中裕新藥 法人董事代表

內政部地政司司長

財政部關務署署長

郭書齊

企業經營獎

2019「三十重聚 ・ 四十回首」 校友回娘家活動即將在 10 月 19 日登場,校友中心 8 月 31 日召開 第二次籌備會,邀集各班聯絡同學共聚,商議活動細節。 校友中心表示,本次活動主要邀請1989、1979年畢業校友返校, 除了當年師長同學相見,更歡迎校友們參觀臺北大學新校區,親 身體會現在學弟妹們的求學環境。 表達對母校活動的支持,籌備會中,包括 1989 年畢業班代表 鍾文岳、張文聰、盧其君、莊倉江、陳正國、鄧萍、林素琴、陳 鳳鳴、方偉達,以及 1979 年各班聯絡人杜新富、周志堅、郭玲玲、 莊金龍、王靚琇、徐光輝、李俐金都親自出席。 確保校友回娘家活動順暢,校友中心主任鄭惠萍、組長盧嘉 梧、張永森和組員全體出席會議,財政系助教陳宏萱也到場參 與,會中聆聽各班代表對活動安排的意見,期待帶給畢業學長姐 們一次溫馨難忘的返校聚會。 2019「三十重聚 ・ 四十回首」校友回娘家活動 10 月 19 日上午 十時在商學院國際會議廳舉行,相關活動 掃描進入 細節可上校友中心活動網站查詢。 報名網頁

紀念獎

一起來運動 休運系號召系友回娘家

經濟碩 74 年畢

陳君厚

2019「三十重聚 ・ 四十回首」 校友回娘家密集籌備中

江朝國

公共服務獎

劉柏君

企管系 86 年畢

法律系 69 年畢

社工系 90 年畢

創業家兄弟股份 有限公司董事長

元大人壽保險股份 有限公司董事長

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 會新北物資中心專案經 理 / 玄奘大學宗教與文 化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曾銘宗 ( 立法委員 ) 我在 1978 年進入財稅系,畢業後 繼續就讀公共行政研究所,就業一段 時間後想要繼續進修,於是又回到母 校企管系博士班,直到 2013 年學成。 學士、碩士到博士都在母校取得,加 上我太太也是母校同學,兒子後來也 讀了財稅系 ... 一家人都和臺北大學關 係緊密。 回想剛進入法商時,那時除了體育 課會到民生東路之外,大部分課程都 在合江街校區上課,因此每天生活範 圍都集中合江街、興安街一帶。那時 我們財稅系的競爭很激烈,從大一進 去,系上老師、學長解就會不斷灌輸 要用功讀書、將來參加高普考的觀 念,因此大家幾乎一面倒都要朝公職 之路邁進。在這樣的背景下,老師對 我們的要求很嚴格,特別像是會計、 經濟、統計這些專業科目,老師們期

公共服務獎

歡慶七十校慶,休閒運動管理學系 10 月 26 日將舉辦系友回娘 家活動,邀請畢業學長姐們共同返校,一同用餐敘舊之外,也共 同運動,重溫當年校園生活。 活動訂 26 日上午 11 時在商學院三樓舉 休運系 行,為提早統計用餐人數,歡迎有意參 系友回娘家 與者提前上網報名。

公共服務獎

經濟學系邀請系友回娘家

公共服務獎

慶祝臺北大學七十校慶,經濟系邀請系友 10 月 19 日回娘家, 除參與校友中心「三十重聚、四十回首」活動,也安排系友座談 會與遊覽臺北校區舊日校園活動,歡迎系友自由參加。 重溫當年求學情境,活動從臺北建國校區出發,先搭車至三峽 校區活動,傍晚再返回建國校區懷舊。為利活動安排,經濟系懇 託參與校友們能於 9 月 20 日前向系辦公室報名。

統計系友回娘家 凝聚情誼再創光榮

藝文體育獎

末當人一點兒都不手軟,我有一 個學期就曾經被二一,後來還差 點兒面臨雙二一退學邊緣 ... 因為成績不好,所以我每年暑 假回到嘉義家鄉後,總是過沒幾 天假期,收到成績單後就得北上 暑修補學分。不過像我一樣被當 的學生其實不算少,因此暑修時 候也不會太孤單,而且那時可能 心理素質比較堅強,雖然因為暑 修而失去暑假,但覺得能夠多花 些時間、重讀一次也很好,所以 幾乎也都沒有抱怨。 雖然我在學校的成績不怎麼 樣,但我和老師們之間的關係倒 是很好,甚至延續到畢業後,都 還受到許多老師的提攜。像是高 考過後分發遇到困難,公行所的 姜占魁老師出面幫了很大的忙; 甚至只是因為在同一層樓而見過

為慶祝母校校慶,統計系將於 10 月 19 日於三峽初芯初蒔餐廳 舉辦校慶暨系友回娘家活動,當天將頒發 108 年度系友會競賽及 證照獎學金、進行 108 年度傑出系友頒獎儀式,並頒發 108 學年 度企業導師聘書。 本活動邀請畢業系友共襄盛舉,期盼藉以能增加系友們相互交 流的機會,進而凝聚彼此情誼,拉近系友間及系友與母系的距 離,期望在系友共同努力下打響母校及母系聲譽。

面的的法律系賴英照老師,更成 為我多年工作的好長官;到合庫 後遇到國會溝通問題,李祖培老 師也提供許多指導 ... 都讓我點滴 感懷在心頭。 儘管當年大家花很多時間用 功,但大學生當然也少不了課外 生活。我參加了慈倫社,跟著社 團同學到育幼院服務,也參加登 山社,偶爾和大家一起去爬山。 那時最流行的就是溪頭和阿里山 縱走,班上同學放假就相約就出 去玩,大家也很喜歡烤肉,烏來、 外雙溪 ... 都有我們的足跡,真是 一段單純的時光。 以前法商校園很小,幾乎所有 同學,不分上下屆或跨系的人都 見過面,後來到社會上工作,常 常見了面就算不認識也覺得很面 熟,很快能建立一定的熟悉感。

法商的傳統校風著重務實,同學 們畢業後都腳踏實地工作、具有 執行力,在公務體系扮演穩定的 力量,這些都來自母校教育,回 頭對學校也有強烈的認同。 現在學校搬遷到三峽,和以前 相比可能交通沒那麼方便,但從 學校長遠發展而言是好的,期待 除了過往的優良傳統,還能發展 出新的特色。我也期待學弟妹 能加強 EQ,提高面對壓力的承 受 度, 別 太 在意一時 的分數 或重補 修, 這 些都會 成為未 來生命的 養分呢!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