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 1 Applied Math-Data Science and Computing Intelligent System Lab 數位教材製作及遠距教學平台應用 經驗分享 蔡鴻旭 教授 資料科學與資訊計算研究所 / 大數據產學博士學位學程主任應數系數據科學與計算組 / 國立中興大學理學院科學教育中心主任 Email:LAB:afhmthh@nchu.edu.twhttp://140.120.7.156 臺灣綜合大學系統 & 醫農特工聯盟 2022 數位課程經驗交流研討會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 2 Applied Math-Data Science and Computing Intelligent System Lab Agenda ( 一 ) 動機目的 ( 二 ) 數位教材製作經驗分享 ( 三 ) 遠距教學平台應用 ( 四 ) 數位課程認證經驗分享 ( 五 ) Q & A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 3 Applied Math-Data Science and Computing Intelligent System Lab 動機目的 數位教材製作及遠距教學平台 教育部遠距教學交流暨認證網 學生課後複習 無所不在學習 降低備課負擔 精進教學職能 多元上課模式 翻轉教室教學 實施遠距教學 數位教材認證 數位學習專班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 4 Applied Math-Data Science and Computing Intelligent System Lab Agenda ( 一 ) 動機目的 ( 二 ) 數位教材製作經驗分享 ( 三 ) 遠距教學平台應用 ( 四 ) 數位課程認證經驗分享 ( 五 ) Q & A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 5 Applied Math-Data Science and Computing Intelligent System Lab 多媒體學習認知理論 12 數位教材製作 Multimedia Learning, Mayer, Richard E.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 6 Applied Math-Data Science and Computing Intelligent System Lab 1 2 3 4 連貫原則 Coherence Principle 多媒體教材 設計原則 提示原則 Signaling Principle 冗餘原則 Redundancy Principle 空間連續性原則 Spatial Contiguity Principle 5 6 7 8 時間連續性原則 Temporal Contiguity Principle分段原則 Segmenting Principle 預先訓練原則 Pre-training Principle 動態原則 Modality Principle 9 10 多媒體原則 Multimedia Principle 人性化原則 Personalization Principle 聲音原則 Voice Principle 11 13 數位教材製作 Cognitive Theory of Multimedia Learninghttps://sites.google.com/site/cognitivetheorymmlearning/home Clark, R. C., & Mayer, R. E. (2011). E-Learning and the Science of Instruction: Proven Guidelines for Consumers and Designers of Multimedia Learning (3rd ed.). San Francisco, CA: John Wiley & Sons. 影像原則 Image Principle 12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how-use-mayers-12-principles-multimedia-learning-examples-debell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 7 Applied Math-Data Science and Computing Intelligent System Lab 教材影片實例參考 https://airobot.ccu.edu.tw/ 數位教材製作





































互動電子白板之錄製模式



電子白板基本功能 筆記型電腦 HDMI USB 板投到將筆電畫面電子白的畫面將電子白板的觸控及手寫功能提供給筆電






為何稱其為互動電子白板 ? 筆記型電腦 老師以 1:1 寫板上操弄及手大小在電子白的 展示屏觸控及手寫屏 。己的講解而已電後,只顧自而不是躲在筆 • Body language • Eye contact • Teacher-led • Problem solving • Logic thinking






電子白板 +PPT 去背合成模式 費用:大約 50 萬元 ( 筆電播功能,另含展示用錄製主機具有直 ) 剪輯位負責直播及後續一位負責攝影、一人員:

現場實境 (1) 快速製作模式,將講者與電子白 板的互動教學一次合成,並可以 立即直播。 Multi-Touch ScreenMulti-Touch Screen Realtime RealtimeMonitorRenderingRenderingMonitor Realtime RecorderRealtime Recorder



專業攝影棚






新式互動電子白板攝影小間

製作流程 1 2 3 4 5 • 草稿 • 腳本:展示稿、讀稿 • 錄製:教學法、導播、演出等 • 後製作:剪輯、上字幕等 • 雲端儲存及分享:資源庫、學習網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 19 Applied Math-Data Science and Computing Intelligent System Lab Agenda ( 一 ) 動機目的 ( 二 ) 數位教材製作經驗分享 ( 三 ) 遠距教學平台應用 ( 四 ) 數位課程認證經驗分享 ( 五 ) Q & A










































數位學習科技在遠距課程上的應用



非同步遠距教 學 ( 不定時不定點 ) 教與學6 種錄製模式 3 種線上學習形式 隨班錄影模式 桌面錄影模式 電子白板直接錄影 電子白板 +PPT 去背合成模式 劇場攝影棚模式 VR/AR 製作模式 產出數位內容 同步互動遠距教學 同步直播遠距教學 中國境內 中國境外 eCourse2CCU eCourse2CCU JointTeamsZOOMNet eCourse2CCU
























隨班錄影模式 費用:大約 12 萬元 ( 錄製主機具有直播功能 ) 剪輯位負責直播及後續一位負責攝影、一人員: https://youtu.be/BuHQqvXz51s


桌面錄影模式 費用:大約 8 萬元 ( 錄製筆電具有直播功能 ) 請一位協助錄製及直播講師可以自行操作或另人員編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DKvV1Rag6U https://youtu.be/32sn2AlCrD4 Algorithm/algorithm.htm 平台錄影離散數學


電子白板直接錄影 費用:大約 25 萬元( 電功能,另含展示用筆錄製主機具有直播 ) 剪輯位負責直播及後續一位負責攝影、一人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aOZ7q05yWY https://youtu.be/LMqmK3jrC64 https://youtu.be/kJYbs85eifE


電子白板 +PPT 去背合成模式 費用:大約 50 萬元 ( 筆電播功能,另含展示用錄製主機具有直 ) 剪輯位負責直播及後續一位負責攝影、一人員: https://youtu.be/5qKXaCqDEHM https://youtu.be/-0KZT93mzX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n4Cq4t-psM


劇場攝影棚模式 費用:大約 40 萬元 剪輯位負責直播及後續一位負責攝影、一人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xkB 4mA1tV4&feature=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gBOcDhitIc&list=PLQn99 bzkJv9wy2Dm9O5OmMbOZMBshmlQW&index=2&t=287s


VR/AR 製作模式 (1/2) http://140.120.7.156/swcb/108/VRG.html









VR/AR 製作模式 (2/2)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Qn99bzkJv9zPXfbELZ _a-OeGI7wYQWrE


VR/AR 製作模式 - paramedic video 多媒體教材設計原則 連貫原則 29


提示原則 30


時間連續性原則 32


分段原則 33


動態原則 35


多媒體原則 36


人性化原則 聲音原則 37


非同步遠距教學 ( 不定時不定點 ) 非同步遠距教學 5 種錄製模式 隨班錄影模式 桌面錄影模式 電子白板直接錄影 電子白板 +PPT 去背合成模式 劇場攝影棚模式 VR/AR 製作模式 產出數位內容 eCourse2CCU 中國境內 中國境外 串流平台 • 將數位教材上傳到串流平台 • 取得串流平台的連結 • 將連結放入 eCourse2 • 學生登入 eCourse2 • 點選連結進行線上自我學習















同步直播遠距教學 5 種錄製模式 隨班錄影模式 桌面錄影模式 電子白板直接錄影 電子白板 +PPT 去背合成模式 劇場攝影棚模式 產出數位內容 同步直播遠距教學 eCourse2CCU 直播平台 • 將數位串流連結到直播平台 • 取得直播平台的連結 • 將直播連結公告在 eCourse2 上 • 學生登入 eCourse2 • 點選直播連結等待直播的到來 • 收播即時節目及回傳信息














同步互動遠距教學 同步互動遠距教學 eCourse2CCU JointTeamsZOOMNet 同步平台 • 在 eCourse2 步平台的連結的雲端教室建立同 • 老師及學生登入 eCourse2 • 點選雲端教室的 “ 進入教室“ • 動教學師生在雲端教室內進行即時互 • 檔之連結由即時互動教學結束之後的錄影 eCourse2 加以管理 • 學生登入 eCourse2 回顧雲端教室的互動過程之後,可以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 39 Applied Math-Data Science and Computing Intelligent System Lab Agenda ( 一 ) 動機目的 ( 二 ) 數位教材製作經驗分享 ( 三 ) 遠距教學平台應用 ( 四 ) 數位課程認證經驗分享 ( 五 ) Q & A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 40 Applied Math-Data Science and Computing Intelligent System Lab 一、申請資格:教育部遠距教學交流暨認證網 ( 一 ) 含空中大學。 申請之單位必須是國內公立或經本部立案之私立大專校院不 ( 二 ) 課程時數必須二分之一 ( 含 ) 以上以數位學習方式進行。 ( 三 ) 必須是經申請學校教務相關之校級會議通過之課程。 ( 四 ) 必須是已授課完成之所有科目教學活動內容,包 實含任課教師 際上課、考核、與學生互動之資料。 ( 五 ) 跨校合作開設之課程的各校任課教師得共同申請認證。 ( 六 ) 每班之任課科目教師最多只能認證 4 位,且須實際擔任教學者。 ( 七 ) 申請者須簽署著作權聲明,聲明送審之課程,絕無侵害他人著作權或其他權利之情事,並自負法律責任。 ( 八 ) 應提供最近一次之「送審記錄說明」,如審查結果為未通 ,應過 填寫「課程實施改善說明表」。 數位課程認證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 41 Applied Math-Data Science and Computing Intelligent System Lab 課程 教師 有效期限 發文字號無線感測網路技術與應用 蔡鴻旭教授 自 108 年 7 月至 113 年 6月 臺教資 ( 二 ) 字第 1080100021J 深度號 學習 蔡鴻旭教授 自 110 年 2 月至 115 年1 月 臺教資 ( 二 ) 字第 1090189193B 號 數位課程認證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 42 Applied Math-Data Science and Computing Intelligent System Lab 數位學習課程認證自評表及相關附件 數位課程認證 填寫說明 1. 內容說明欄中,請依審查指標具體說明實施情況。 2. 附件對照說明欄中,請提供所填內容在教學平臺相對應存放之位置 ( 網址 ) 及提供書面附件資料以茲證明 。 審查規範 規範 1 :課程說明( 3 項必 規範) 2 :課程內容與教學設計( 5 項必 規範) 3 :學習者與課程內容之互動( 2 項必 1 項選 規範) 4 :師生互動與學習者之間互動( 3 項必 1 項選 規範) 5 :學習評量與課程評鑑( 3 項必 2 項選) 共 5 項規範, 20 項指標( 16 項必 4 項選) 認證評等 1. 審查規範評等分「 A+ 」、「 A 」及「 B 」三個等級,一個「 A+ 」等級及一個「 B 」等級,得 「相抵成為 A 」等級。 2. 認證通過之標準: (1) 必備指標必須全部達 A 等級 ( 含 ) 以上。 (2) 各項規範平均必須達 A 等級 ( 含 ) 以上。 8 規範 減少 5 規範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 43 Applied Math-Data Science and Computing Intelligent System Lab 說明 : 規範 1 之所有指標,必須呈現於學習平臺的課程網頁上,以供審查 。 1-1 課程網頁說明課程總學習目標、各單元學習目標及學分數。 1-2 課程網頁說明單元架構與相對應的學習活動及進度。 ( 本規定所寫單元架構與相對應的學習活動及進度,須以週次呈現 ) 1-3 課程網頁說明課程成績的評量標準 ( 本規定所寫學習歷程紀錄,指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從事各項學習活動所累積的資料,如教材瀏覽時間、瀏覽次數、參與上課紀錄、議題討論發言、作業繳交、測驗成績等,申請者須提供相關之佐證資料,以利審查 ) 數位課程認證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 44 Applied Math-Data Science and Computing Intelligent System Lab 1. 規範 2 所指之課程內容包括數位教材、測驗、作業,及同步、非同步、實體面授等教學活動之內容。課程內容須呈現於學習平臺的課程網頁,以供審查。 2. 課程內容的正確性由申請者切結負責;課程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的取得等事宜,由申請學校切結負責。 數位課程認證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 45 Applied Math-Data Science and Computing Intelligent System Lab 2-1 課程內容及教學活動符合課程名稱及單元學習目標。 ( 申請者須檢附課程內容及教學活動對應單元學習目標之檢核清單 ) 2-2 教師依據學習目標,選用多種適當的教學活動。 ( 本規定所寫之教學活動,指教師為達成學習目標,運用非同步或同步方式帶領學生所從事的活動,如講述、演示、指定作業分組報告、同儕互評、議題討論、示範操作等。教學活動須包含一種以上的合作學習策略。申請者應提供教學活動與合作學習策略之佐證資料,以利審查 ) 2-3 課程內容提供實例,協助學生理解。 ( 本規定所寫實例,指生活實例、個案、或練習範例。申請者應提供實例之佐證資料,以利審查 ) 數位課程認證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 46 Applied Math-Data Science and Computing Intelligent System Lab 2-4 教師在單元中提供檢核學習成效的教學活動。 ( 本規定所寫檢核學習成效的教學活動,包括作業、線上測驗、案例研討 、角色扮演、線上討論、練習等。申請者應提供檢核學習成效之佐證資料,以利審查 ) 2-5 課程提供學習指引,適合自學。 ( 本規定所寫自學,指由學習者擔負學習責任的主動學習方式。 例如,學習者能在沒有或少量的教師引導下,藉由課程內容提供之訊息與學習指引,循序漸進達成學習目標並完成學習任務。所指學習指引,指在「課程內容」中提供的導引功能,期能幫助學習者有效進行學習。導引功能包括如何閱讀,如何完成作業、測驗、練習,如何參與討論等導引學習者進行自主學習的方式 ) 數位課程認證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 47 Applied Math-Data Science and Computing Intelligent System Lab 規範 3 所指之課程內容,包括數位教材、測驗、作業,及同步、非同步、實體面授等教學活動之內容。課程內容於學習平臺上呈現時,應能充分支援學習者的學習活動。 3-1 課程內容有重點提示 ( 本規定所寫的重點提示,指利用各種媒體特性或運用各種方式標示課程內容的重點,以幫助學習 ) 3-2 課程內容有練習或課後反思活動 ( 本規定所寫練習或課後反思活動,指課程內容中的作業題、自我 題評量 、練習題等 ) 數位課程認證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 48 Applied Math-Data Science and Computing Intelligent System Lab 規範 4 所指之師生與學習者間之互動情形,需提供學習平臺完整之佐證與統計資料以供審查。 4-1 師生在非同步教學中能針對議題積極參與討論。 ( 本規定所寫師生間討論的質與量,可依學習者及教師的發言數、發言內容、交互討論程度來衡量;授課教師應針對議題有適度的引導或回應 ) 4-2 學習者間在非同步教學中能針對議題積極參與討論。 ( 本規定所寫學習者間討論的質與量,可依學習者間的發言數、發言內容、交互討論程度來衡量 ) 4-3 同步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意見發表與交流 ( 本規定所寫同步教學,授課方式多元,例如教師授課、教師翻轉教學、學生分組報告、專題成果發表等 ) 數位課程認證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 49 Applied Math-Data Science and Computing Intelligent System Lab 規範 5 所指之學習評量與課程評鑑,需提供學習平臺完整之佐證與統計資料,以利審查。 5-1 課程提供線上評量活動。 ( 本規定所寫之「單元」,以一般教科書的「章」或課程的「週」為依準。 「線上評量」指學習者可以直接在線上作答,並能在作答完畢獲得回饋。例如線上評量、單元測驗、牛刀小試、小試身手等 ) 5-2 課程的線上評量活動提供評閱結果與回饋。 ( 本規定所寫學習者間討論的質與量,可依學習者間的發言數、發言內容、交互討論程度來衡量 ) 數位課程認證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 50 Applied Math-Data Science and Computing Intelligent System Lab 5-4 課程實施學習者對課程內容、教學活動、及學習管理系統服務的評鑑 。 ( 本規定所寫之學習管理系統服務功能,應具備教學實施、記錄學生學習 形情 及其他支援學習功能(又稱學習平臺)。申請者須提供線上評鑑問卷內容(含課程滿意度)之佐證資料,以利審查 ) 數位課程認證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 51 Applied Math-Data Science and Computing Intelligent System Lab 申請遠距課程 尋求人力支援 教學助教人力 製作書面附件資料人力 ( 最辛苦 ) 行政支援人力檢查潤稿書面資料 累積委員意見 數位課程認證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 52 Applied Math-Data Science and Computing Intelligent System Lab
Thanks for your listening Q&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