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 2021 年 10 月 20 日東港東隆宮第二屆溫王爺信仰民俗學術論壇)
新園鄉新惠宮舊廟媽祖神像虛擬保存研究 盧惠敏1 摘要 本論文主要探討新園鄉新惠宮舊廟媽祖神像的虛擬保存,舊廟媽祖神像在2009年 11月12日火化之前於2009年04月22日,經由問神祭拜之後,褪去媽祖聖衣進行三 維雷射掃描,此次首次發表掃描的過程與文創成果,論文首先針對新園庄與新惠 宮的歷史再做探討,補充對於新惠宮歷史的一些遺漏之處,另外對於台灣神像風 格的演變也做探討,廟與神像密不可分,新惠宮歷史的澄清以及媽祖神像風格的 演變的探討,有助於了解舊廟媽祖神像雕刻背景年代與對於神像風格的詮釋。新 惠宮舊廟媽祖神像沿襲清代中期的風格,具有日治時期人體比例較為精確的特色, 清新脫俗、謙和、慈愛與包容,雋永深刻又具現代感,堪稱媽祖神像雕刻藝術罕 見稀有之作。本論文亦探討泥塑神像修復的程序以及在緊急情況下媽祖三維掃描 的技術與呈現的成果,將媽祖形體與容顏,完整保存。媽祖神像雖然已經火化, 但保有之三維資料,具有發展後續之文創可能,仍具啟發人圓滿心性之無限能 量。 關鍵字: 三維掃描、媽祖神像、泥塑修復、新惠宮、文物虛擬保存、文創 一、前言 2005年搶救新園鄉新惠宮時,即引進歐美國家對於文化遺產保存最尖端的工具 之一3D 雷射掃描儀技術,運用於屏東縣新園鄉新惠宮,建立解體前建築以及解 體後文物的基本資料檔案,做為文化資產保存維護工作的基礎資料。擷取古蹟 建築之三維資料建檔進而獲得相關立面資料,於後續重建工程時在前置作業上 提供精確的資訊並節省可觀的時間與資源,此種非接觸式的空間資訊取得技術 亦可避免傳統測量上測繪人員對古蹟文物所可能造成的破壞。如此將使原尺寸的 現況經過數位掃描的數化過程而得到完整的保存及應用,擷取之三維資料,精確 建模、製作三維動畫,替鄉民保存空間記憶,對於台灣文化資產的調查研究與推 廣具有實質且有效的貢獻。其成果可以應用在數位典藏(提供外數的測繪及資訊完 整的典藏及保存),工程應用(結合BIM技術,協助修復,營建生命週期規劃,規 劃設計,施工營建及維護),虛擬導覽(應用影像開發軟體,結合虛擬實境以建構 1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景觀暨遊憩管理研究所教授,老建築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