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鈺丞 應用音樂畢業發表會 節目冊
黃鈺丞 應用音樂畢業發表會 節目冊
2001年生於臺北,自幼開始學鋼琴,國中 時期加入管樂團學習上低音號,大學期間 就讀於國立東華大學音樂系鋼琴主修,師 事王麗倩教授,求學期間獲獎校內協奏曲 競賽作曲組第一名。為深入音樂創作與技 術實踐,轉學至輔仁大學音樂系就讀應用 音樂主修,師事鄭伊里老師。
音樂作品融合了東方的典雅特色與西方抒 情的音樂風格,展現出多元的音樂美感。
清新的日系音樂元素也在創作中占有重要 地位,為聽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
創作了一首關於童年的樂曲《After School》,成為 YouTube 上的熱門歌曲。在 線上串流頻台累積超過 100萬次收聽。
作品《Feather》鋼琴五重奏 榮獲 國立東華大學「音樂系專業競賽(作曲組)」第一名。
作品《T hangka 》獲選發表於 International Computer Music Conference 2023〔國際電腦音樂協會–ICMC〕,並於2023年10/17於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公開首演。
輔仁大學高教深耕計畫「2024學生AI設計競賽」配樂影片榮獲金獎第一名
第43屆 新一代設計展(南港展覽館)銘傳大學商業設計系畢業展 參與作品《咱味所載》配樂 。
作品《陌生化》獲選發表於International Computer Music Conference 2024 〔國際電腦音樂協會–ICMC〕。並於2024年7/10於韓國首爾漢陽大學音樂學院 公開 首 演。
作品《唐卡》獲選發表於Workshop on Computer Music and Audio Technology 2024〔國際電子音樂與音訊技術研討會–WOCMAT〕。並於2024 年12/20於台灣桃園市開南大學展演。
作品《Ink》獲選發表於New York City Electroacoustic Music Festival 2025 〔紐約市電子音樂節–NYCEMF 2025〕將於2025年6月22日在紐約市舉行。
黃崇維 , 2002年出生於雲林,自小學二年級開
始接觸鋼琴,並於鎮西國小音樂班主修小提琴, 師事楊智超老師。國中與高中就讀私立正心高 級中學,師事劉芳佑老師,高二轉為主修鋼琴, 師事馮平老師。
大學時進入國立東華大學音樂學系,並以110 學年度甲案公費生的身份就讀,師事于汶蕙教 授。畢業後,考取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 研究所,就讀碩士一年級,並在林佳鋐教授的 指導下學習鋼琴演奏。
趙彩璘,出生於桃園市,畢業於輔仁大學音樂系。
5歲開始學習鋼琴,國中時參加學校管樂團演 奏打擊樂,高中時擔任學校合唱團伴奏,因受 到父親的影響,高中畢業後考取東華大學音樂 系主修鋼琴,於二年級下學期轉學至輔仁大學。
先後師事於簡怡萱老師、林惠琪老師、楊佩婕 老師,于汶蕙教授、汪奕閔教授、胡小萍教授、 吳佩瑤教授。
賴思語 ,
目前就讀輔仁大學音樂系聲樂組。
從小就對表演及演唱充滿興趣,即使不是讀科 班也難以澆熄內心的熱情, 在成長的過程下發 現還是最喜歡唱歌,並在 22 歲那年衝刺考入 音樂系,即便到了 今天,在求學的過程裡仍然 跌跌撞撞,但只要想到音樂所帶來的救贖,就 會更有 動力地想增進自己的實力,因為也想將 自己所愛的音樂傳遞給大家。
Prelude in A minor
Dusk in Winter
Waltz of Time
A 小調鋼琴前奏曲
Faded Memories -中場休息10分鐘-
冬日的黃昏
時間的華爾茲
褪色的記憶
Ink
《 Meanwhile》
Meteor Shower
Soyokaze
《同時》影片配樂
Prelude in A minor ( for Piano )
A 小調鋼琴前奏曲 ( 為鋼琴而作 )
作曲|黃鈺丞 鋼琴 | 黃崇維
《A小調鋼琴前奏曲》為古典浪漫派風格,採用98拍ABA結構。
A段採用A小調;B段轉為A大調;尾段返回A小調。
Dusk in Winter(for Piano)
冬日的黃昏 ( 為鋼琴而作 )
作曲 | 黃鈺丞 鋼琴 | 黃崇維
《冬日的黃昏》靈感來自2022年時 欣 賞到冬夜的「超級滿月」靜懸於海上的 驚嘆與感懷。樂曲開端靜謐,如同夜色悄然籠罩大地,隨後旋律逐漸展開,映 照內心波瀾與思緒起伏,在寂靜的波光中交織出冬日夜色的 幽美和深邃。
Waltz of Time(for Piano)
時間的華爾茲 ( 為鋼琴而作 )
《時間的華爾茲》是一首鋼琴獨奏作品,捕捉了鐘擺流動的韻律。時間如華爾 滋般,在音符間輕盈穿梭,每一次旋轉都是記憶的印記,每一次起落都是過往 的回聲。滴答作響的時光在旋律中交織,如鐘擺般擺盪不止 , 既輕快又無情地 推動著舞步。這首曲子彷彿將時間化為音符,在流動與停駐之間,描繪出 時間 的旋舞。
褪色的記憶 ( 為鋼琴與管弦樂團而作 )
作曲、指揮 |
長笛 |
雙簧管 |
單簧管 |
小號 |
法國號 |
黃鈺丞
寧翌安
曹依淳
莊鈞筑
石全新
王韻涵
鋼琴|
小提琴1|
小提琴2|
中提琴|
大提琴|
低音提琴|
黃崇維 張傑、盧善義 徐凡閔、吳亘宸 卓庭安、王冠惟 李晨語、蘇郁珽 朱宇恩
你是否曾在夜深人靜時回首
思索自己是如何一路走到現在?
或許
你曾想起童年中某個特定的午後
那個深深嵌入你生命中的片段
如果沒有了它,你甚至無法想像人生會如何不同。
我們都有一些褪了色的記憶,如今想起已無法喚起情感 曾經鮮明的畫面變得模糊,如歲月流逝後的淡淡痕跡 漸漸消散,最終被遺忘。
即便如此,它們依舊靜靜存在
見證我們的成長,成為時光深處不曾言說的印記。
墨 ( 為固定媒體與影像而作 )
作曲 | 黃鈺丞 影像 | 黃鈺丞
《墨》是一首實驗性電聲音樂作品,融合電子音效與日常錄音素材,將日常 的細微聲響重新編排,構築出一幅無形的聲音書寫。早餐店的喧囂、市場的 叫賣、紙張翻動、筆尖劃過紙面的摩擦……這些聲音彷彿是記憶的墨跡,在 數位空間中不斷被記錄、變形重組,卻又逐漸褪色與遺失。
演出時,作品將搭配黑色背景的影像,螢幕上閃現如程式語言般的文字片 段——這些句子在語言上保留了程式碼的格式與機械感,並透過 「手寫 → 數位化 → 記憶錯亂 → 崩解」 的順序安排,與音樂的層次變化相對應。
《 同時 》 影片配樂
作曲、指揮 | 鋼琴 |
小提琴1 | 小提琴2 | 中提琴 |
大提琴 |
低音提琴 | 黃鈺丞 趙彩璘 張傑、盧善義 徐凡閔、吳亘宸 卓庭安、王冠惟 李晨語、蘇郁珽 朱宇恩
《Meanwhile》是由法國藝術學校 ArtFX school 的學生所製作的畢業微電影, 帶領觀眾進入一場超現實的視覺奇境。
開場以水杯的動態鏡頭,透過超現實的視覺效果和巧妙的情節轉折,引發觀眾 對現實和幻想的深思。
流星雨 (
作曲 |
鋼琴1 | 鋼琴2 | 黃鈺丞 黃崇維 趙彩璘
《流星雨》為一首雙鋼琴的樂曲,靈感來自夜空中劃過天際的流星。輕快而 閃爍的音符勾勒出流星的短暫與耀眼,兩架鋼琴交替對話,如繁星相互呼應, 亦如流星雨舞動於天際。樂曲層次分明,既有急速流動的律動,也有夜空般 寧靜的片刻,交織出動靜相映的畫面。這首樂曲不僅展現雙鋼琴的音色與空 間感,更寄託對稍縱即逝之美的思考,邀請聽眾在音樂中感受宇宙的浩瀚與 心靈的悸動。
微風 ( 為人聲與鋼琴而作 )
作曲 | 黃鈺丞 作詞 | 賴思語
鋼琴 | 黃崇維 演唱 | 賴思語
《微風》是一首為鋼琴與人聲而作的抒情樂曲,以細膩的旋律與溫柔的歌詞描 繪在季節更迭中對逝去之人的思念。歌詞從櫻花散落的小巷展開,隨著春風、 夏雨、秋葉與冬雪交替,回憶中的笑容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刻畫出淡淡的哀愁 與深深的眷戀。樂曲以鋼琴襯托人聲,營造出溫暖而略帶憂傷的氛圍,使情感 在音樂的流動中悄然綻放。
歌詞於下一頁
微風 曲目介紹
一人で歩く桜が散った小町
目を閉じて君の姿を思い出す
微風君の記憶だけが揺れて
あの無邪気な笑顔,忘れないだろう
時が流れ、花が咲くたび
去った君はもう戻らない
微風君の記憶だけが揺れて あの無邪気な笑顔
もう一度会いたい
春風が吹いて 夏雨が降って ずっとその思い出を守りたい
秋葉は舞い散って、冬雪が降って
君の笑顔を心に刻むよ
一個人行走在櫻花散落的小巷
閉上雙眼,回憶起你的模樣 微風吹拂,只剩你的記憶搖晃 那天真的笑容,我永不遺忘
時光流轉、花開花謝
離去的你,已無法重現
微風吹拂,只剩你的記憶在搖晃 那天真的笑容
多想再見一次
春風吹起,夏雨輕落 我想守護,那段回憶的輪廓 秋葉飄零、冬雪飛揚
你的笑容,深深刻在我心上
指導教授 |
工作人員 |
妝髮 |
海報設計 |
平面設計 |
錄影 |
錄音 |
拍照 |
演唱 |
鋼琴|
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低音提琴|
長笛 |
雙簧管 |
單簧管 |
小號 |
法國號 |
鄭伊里 老師
謝菀淳、 胡芸婕
胡芸婕 @huhu__makeup
黃鈺丞
黃鈺丞
藝創藝術有限公司@yc.studio_music
量子藝術有限公司
藝創藝術有限公司 @yc.studio_music
量子藝術有限公司
呂采耘
賴思語
黃崇維、趙彩璘
張傑、盧善義、 徐凡閔、吳亘宸
卓庭安、王冠惟
李晨語、蘇郁珽
朱宇恩
寧翌安
曹依淳
莊鈞筑
石全新
王韻涵
特別感謝我的家人們、
以及人生路上所有給予我協助及鼓勵的老師、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