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至26財政年度
預測今年經濟增長2-3% 《政府財政預算案》公布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二月廿六日在立法會發表新 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強化版」的財政整合計劃, 包括至2027/28年度累計削減政府經常開支7%。陳 茂波表示,預測香港經濟在今年會繼續溫和增長,全 年實質增長介乎2%至3%。今年基本通脹率和整體 通脹率預測將分別為1.5%和1.8%。陳茂波指,預測 香港經濟在2026至2029年間,平均每年實質增長 2.9%。基本通脹率預計為平均每年2.5%。
陳茂波表示,去年香港經濟在複雜多變的外圍 環境中穩步發展。地緣政局不穩,貿易磨擦加劇,環 球利率高企等,對本地經濟活動和信心都構成負面影 響。不過,國家經濟穩中有進,挺港惠港政策接連推 出,加上政府的提振經濟措施和美國在九月中開始減 息,為香港不同經濟環節提供了支持。去年香港經濟 錄得2.5%的溫和增長。
預留10億成立香港人工智慧研發院 今年舉辦首屆國際機器人大會
陳茂波指,香港須因地制宜加速培育新質生產 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勇於改革、敢於破局、不 斷創新,以制度改革釋放創新和經濟潛能。通過科技 創新,催生新模式、新動能,加速新產業培育和傳統 產業轉型升級;同時,完善人才培育和引進,推進教 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為改革和創新提供堅實 支持。
陳茂波表示,為引導及助力香港的人工智慧創新 研發和產業應用,已預留10億元,成立香港人工智 慧研發院。陳茂波指,為進一步協助特專科技和生物 科企籌融資發展業務,特別是已在內地上市的公司, 港交所正積極籌備開通「科企專線」,便利有關企業 的上市申請準備工作。他還表示,港投公司將會舉辦 首屆「國際機器人大會」,進一步提升香港在科技領 域的國際影響力。
陳茂波又說,政府去年優化了「新型工業化資 助計劃」,支持在港建立的新智能生產線數目已突破 100條,總投資金額約13億元,當中9.3億元為私 人投資。
未來五年發債規模擴大 支持北都區等基建發展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宣布未來幾年將大幅增加基建 開支,預計基本工程開支將由去年平均每年約900億
元,增至未來平均每年約1200億元。陳茂波表示, 為確保策略性基建項目按時推展,政府將靈活運用市 場資源,包括採用更多元的發展模式,如公私營合 作、原址換地及試行「片區開發」等。
陳茂波指出,香港具備條件和能力適度增加發 債規模。隨着基建開支上升,政府計劃在2025/26 至2029/30年度的五年間,每年在「政府可持續債 券計劃」及「基礎建設債券計劃」下發行債券合共約 1500億至1950億元,其中約56%用於為到期短期 債務再融資。此舉旨在支持北部都會區等重大基建項 目,推動香港長遠發展。
「二元優惠計劃」限240程
公務員一致凍薪
全城關注的「2元乘車優惠」檢討方案出爐,陳 茂波宣布,60歲享2元優惠的門檻不變,但每月限 最多乘搭240程;10元以下車資繼續收2元,車資 10元以上則改兩折計算。陳茂波表示,落實調整方 案後,政府可在未來五年減省共約62億元開支。
財政預算案重點提出多項開源措施以優化公共財 政結構。其中,交通及出入境相關稅費調整預計每年 可為庫房新增逾52億元收入。根據預算案規劃,飛 機乘客離境稅將自現行120港元調升至200港元, 增幅達66%。此項調整預計每年可增加約16億元稅 收。同步實施的還包括優化交通管理收費體系:紅隧、 東隧等主要隧道通行費將上調,私家車首次登記及牌 照費用亦作調整,配合交通違例罰款額度的提升,整 體交通相關收入預計年增20億元。針對跨境流動管 理,政府將首推「私家車邊境建設費」。經陸路口岸 離境的私家車每程費用以200港元為例,此項收費預 計每年可為政府創收10億元。
對於此前外界熱議公務員是否會凍薪或減薪,陳 茂波表示,在2025/26年度,所有行政、立法、司法 機關及區議會全體人員一致凍薪,包括行政長官及政 治委任官員;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全體公務員;立 法會主席和所有議員,以及秘書處人員;終審法院首 席法官、各級法院法官和司法機構人員;以及區議會 議員。另外,因應削減開支及優化人力資源運用,公 務員編制在2026/27及2027/28年度每年分別減2%。 預計至2027年4月1日,在本屆政府任期內將削減 約1萬個職位。











香港島校長聯會 舉行二十周年會慶暨會員春節聯歡晚
宴

二月廿三日,香港島校長聯會舉行「二十周年會慶暨會員 春節聯歡晚宴」,近二百名教育界同仁、社會賢達及各界好友歡 聚一堂,共襄盛舉,場面熱鬧非凡。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中聯 辦港島工作部副部長楊成偉蒞臨主禮。

施俊輝
施俊輝致辭 中 感謝香港島校長聯會在過去的日子為教育界 所作出的貢獻。他 表示,未來的十年, 將 是國家和香港教育高速發展的黃金十年, 香港要打造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成為 國際高端人才的集聚高地,需要教育界的 每一位 同仁 多出一分力。教育局最近成立 數字教育策略發展督導委員會,將在中小學、幼稚園方面將加強 數字化,更好利用人工智慧輔助教學。
為學生和教師創造更好學習與教育環境 香港島校長聯會主席詹漢銘在致辭中表示,感謝二十年來為 香港島校長聯會發展付出辛勤努力的所有 前輩校長和榮譽會員部的全體會員。他說, 展望未來,校長聯會將繼續為國家為香港 的教育出力,培養出更多愛國愛港的學生, 這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光榮的責任。關

注新一代的教師,作為教育界的主力軍, 教師不單止肩負着知識的傳授,更肩負着傳承中華文化,培養學 生愛國情懷的責任。校長聯會將通過各種培訓和支持,幫助教師 認清自身的責任,引導他們在教學裏面融入愛國教育,培育學生 的民族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
詹漢銘續說,回顧過去二十年,香港島校長聯會舉辦過很 多受社會關注和重視的活動,例如香港島傑出學生選舉、四川教 育考察交流團、不同的教師專業發展講座、港島教育界國情班等 等。在青年學生的培育和塑造方面,無論在課堂上、校外或者是 社會服務方面,學生們都不斷展現出他們的潛能和才華,作為教 育工作者應感到無比自豪。他表示,聯會將始終堅持以學生和教 育工作者為中心,關注教育的高質量發展,為每一位學生和教育 工作者創造更好的學習與教育環境而繼續努力。將不斷改革創新 以適應新時代發展的需求,培育出更加優秀的下一代,為國家的 發明和發展添磚加瓦,為香港未來貢獻智慧和力量。
晚宴上,永遠名譽會長莊創業向服務香港島校長聯會相關 人士致送服務二十年感謝狀。




2024年11月23日舉辦基礎 茶藝養生體驗課程



香港島校長聯會簡介
香港島校長聯會是維繫香港島四區校長聯會 (包括東區 學校聯絡委員會、灣仔區校長聯會、中西區校長聯會和南區 學校聯會) 的非牟利註冊教育團體。凡香港島區內中學、小 學、幼稚園和特殊教育學校的現職校長(或署理校長)、或曾 任職香港島區內學校的校長(不論退休或離任)及其他各區 教育界熱心人士 (包括大學教職員)等均可成為本會會員。
香港島校長聯會於2005年3月成立,經過多年發展,現 會員人數已逾240人。一直以來,聯會以非牟利形式,推行 及開展一切與教育有關之講座、工作坊、參觀、交流及多元 化潛能表演等活動,尤甚積極推動與內地教育界的雙向交流 考察,優化香港教育。聯會也特別關注校長間專業和行政經 驗的交流,以及加強會員與相關界別的聯繫,共同促進香港 教育優質、均衡、全面的發展。

舉辦「我和我的祖國」同心携手賀國慶活動
2024年1月20至24日舉辦香港中學生四川體育、生態學習團活動 協辦首屆「香港優秀師德師風獎評選」活動


2024年3月9日舉辦「勇毅前行」慶祝75 周年國慶迎全運五角球賽





嘉賓們齊切金豬,寓意 吉祥如意,好事齊來











蛇年伊始,中西區民政事務處乙巳年新春酒會於二月十九日順 利舉行,區內逾260名嘉賓與中西區地區人士共聚一堂,共慶新 春,場面熱鬧非常。
本月初上任的民政事務總署署長杜潔麗,與一眾主禮嘉賓,包 括中聯辦港島工作部副部長楊成偉、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李應生、港 區全國政協委員葉永成、葉國謙大紫荊勳賢等,在新任中西區民政 事務專員鄭建瑩陪同下出席酒會,與中西區區議員、地區委員會委 員、關愛隊隊員、政府部門代表、地區賢達互相送上祝福。

色彩繽紛的醒獅和精靈可愛 的熊貓裝飾,引人主動打卡






杜潔麗致辭時感謝大家一直全力配合政府施政,並樂見中西區 去年舉辦的活動取得佳績,其中大型賀國慶花燈展覽更成功創造世 界紀錄。她期望中西區各方繼續通力合作,把握將於今年舉行的第 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中西區體育節等更多新機遇,協力舉辦更多盛 事,並寄語中西區區議會、關愛隊及「三會」繼續務實有為,以民 為本。
隨後,署長與主禮嘉賓們齊切金豬,寓意吉祥如意,好事齊來。 福氣滿載的財神亦有到場,向在場嘉賓送上祝福,而色彩繽紛的醒 獅和精靈可愛的熊貓裝飾,亦為酒會增添喜慶歡樂的氣氛。
坊眾社會服務中心與中國香港新興體育活動聯合會(新 興聯)在二月十六日於堅尼地城臨時遊樂場舉辦「2025年第 一期香港區躲避盤青少年聯賽」,活動旨在為各屬會及機構 提供參與躲避盤比賽的機會,提升參加者的團隊合作、體能、 及運動中的堅毅精神,並促進各組織體育文化的交流。
當日約100名青少年參加比賽,在球場上展現了他們的 活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力求取得佳績。而場外的家長亦聚精 會神地觀看比賽,為子女打氣的同時,亦要捕捉他們在球場 上的精彩時刻。

中國香港新興體育活動聯合會主席周振傑表示,新興聯 一直推動青年及體育工作,在社會各界的 大力支持下,越來越多人參與躲避盤運 動。希望藉活動讓青少年認識國家、專 注運動、超越自我,未來亦期待可以與 其他組織合作,在香港舉辦更大型賽事。
而坊眾社會服務中心主席羅錦輝則表示,青少年學習的 壓力長期累積,影響身心健康,可能導 致學習動力與效率下降。故此,今次躲 避盤比賽,希望可以讓青少年釋放數月 積累下來的壓力,為他們後續學習提供 幫助。

羅錦輝 軒宇

比賽的氣氛熱烈,眾人亦十分投入, 其中一位參加者軒宇向《港紙》記者表 示,很高興可以參加比賽,大會安排理 想,期待再有同類型活動在港島舉行。


杜潔麗
中西區民政事務處、中西區區議會、中西區關愛隊於社區平台 表示,祝國家富強昌盛,香港繁榮穩定,大家生活美滿!





早前在中西區區議會會議上,區議員討論有關 區內多處行人過路處欠缺「觸覺警示帶」或不完 整的「觸覺警示帶」,影響視障人士安全出行問 題。也有市民投訴部分「觸覺警示帶」因長期使 用和露天環境影響,出現表面過於光滑、磨平或 碎裂等問題,導致行人滑倒受傷,存在意外風險。 議員冀政府盡快完善相關設施,保障行人安全。



缺少「觸覺引路帶」


部分「觸覺警示帶」不完整
中西區行人道「觸覺警示帶」缺失 視障人士出行受阻
議員促增設觸覺引路帶 涉11個地點
中西區區議員施永泰表示,是次建議署方增加「觸覺 引路帶」的11個地點,是基於居民建議,包括近燈柱編號 38435對出的安全島、近燈柱編號50956對出的行人過路 處、羅便臣道95號對出的行人過路處、羅便臣道60號對出 的的行人過路處、羅便臣道35號對出的行人過路處、羅便 臣道10號對出的行人過路處、柏道2號對出的行人過路處、 堅道27號對出的行人過路處、堅道47號對出的行人過路處、 卑利士道及般咸道交界的行人過路處和卑路乍街右轉西祥街 對出的行人過路處。
而「觸覺引路帶」不完整的地點包括:衛城道及西摩道 交界的行人過路處、德輔道西271號「明星海鮮酒樓」門口 對出、皇后大道中30號的行人過路處、正街及德輔道西交 界「錢大媽」對出、般咸道38號的行人過路處等。
此外,施永泰表示,區內大部分主要路口已安裝「觸覺 警示帶」,但部分地點如堅道和皇后大道西、德輔道西交界 等仍需跟進。他亦關注相關部門對「觸覺警示帶」的巡查頻 率及有關「觸覺磚」的使用壽命,希望能有更具體資訊,以 便進一步跟進相關情況。
中西區區議員金玲表示,區內部分地點沒有安裝足夠的 「觸覺警示帶」及「觸覺引路帶」,這對行動不便者,特別 是視障人士的出行造成不便,部分「觸覺警示帶」的「觸覺 磚」碎裂及光滑的情況,在雨天也增加滑倒風險。她呼籲相 關部門積極研究解決方案,並加強路面標誌的防滑功能,以

用符合國際標準AS 4586的防滑「觸覺磚」。
路政署強調,將持續關注全球「觸覺磚」的最新發展, 並適時更新標準。對於破損的「觸覺引路帶」和「警示帶」, 署方承諾在巡查中發現問題後及時維修或更換,以保障行人 安全。
運輸署則指出,過去一年收到四宗關於中西區行人過路 處未設置「觸覺警示帶」的投訴,涉及西摩道與羅便臣道交 界、近羅便臣道83號及皇后大道西與德輔道西交界等地點。 署方正與路政署檢視相關地點的可行性,並已在皇后大道西 近德輔道西完成加設「觸覺警示帶」,同時安排於堅道27 號及47號對出的行人過路處加設「觸覺警示帶」。 提升行人安全。
中西區區議員葉亦楠表示,雖然某些過路處設有「觸覺警 示帶」,但在同一條街的對面,卻可能缺乏相應設施,這可能 影響有需要人士的安全。另外,對於有市民投訴「觸覺磚」防 滑問題,他表示部分行人道因積聚青苔,導致雨天對年長者及 其他行人構成風險。他建議署方加強跟進,以提升行人安全。
政府表示跟進
皇后大道西近德輔道西已完成加設工程 路政署回應時表示,過去一年,路政署收到一宗關於中環 奧卑利街17A號行人過路處「觸覺警示帶」滑倒的投訴。署方 表示,增設或完善「觸覺警示帶」需考慮實際情況,相關部門 將適時評估並提供技術意見。現有機制要求承建商每月巡查區 內行人路,確保觸覺「引路帶」和「警示帶」狀況良好,並採



灣仔街頭進行熊貓命名活動
贈送過千熊貓玩偶共慶國寶「半歲生日」
首對港產大熊貓龍鳳胎「家姐」與「細佬」於二月十五日 度 過其「半歲生日」,並於二月 十六日正式公開亮相。而政府亦舉辦了「大熊貓龍鳳胎寶寶命名比賽」。為響應政府有關比賽, 並向港產大熊貓「家姐」與「細佬」送上半歲生日禮物,灣仔區內亦於龍鳳胎半歲生日當天舉 辦「愛上熊貓,灣仔見!」活動。
「愛上熊貓,灣仔見!」由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主辦、亦辰慈善基金會贊助以及灣仔民政 事務處支持,活動於跑馬地及灣仔街頭收集市民命名意見,並派發超過1500隻熊貓玩偶。香 港灣仔區各界協會主席佘靜怡及多名副主席,與立法會議員蘇長荣、梁熙, 灣仔民政事務專員 張雁伶及灣仔區議員等一同出席活動。
有市民為龍鳳胎命名為「喜喜」、「悅悅」,指港產大熊貓讓人感到自豪及高興,同時以「喜 悅」為名,亦希望熊貓及香港市民一同開心渡過每一天;亦有市民基於相似思路,命名「快快」、 「樂樂」。此外,活動亦收集到不少名字,包括以顏色命名的「黑黑」、「白白」;以印象及 形容命名的「可可」、「愛愛」;以及以物種命名,讓人哭笑不得的「熊熊」、「貓貓」。
「大熊貓龍鳳胎寶寶命名比賽」將於三月七日深夜截止。比賽設「最佳作品」一名及「優 異作品」八名,其中「最佳作品」得獎人將獲總值逾2.2萬元獎品,包括海洋公園成人全年會 籍4個,也可得到價值6,576元的半歲大「家姐」與「細佬」毛公仔。
命名比賽所有香港居民均可參加,每人限參加一次,寶寶的乳名「家姐」及「細佬」將不 會被考慮作正式名稱,參加者亦要以不多於100字解釋建議名字意義,謹記,未能提交文字解 釋,或在文字解釋中加入非文字描述,例如表情符號,或字數超過100字者,其命名建議將不 獲考慮。


香港史上最嚴重火災:跑馬地馬場大火 超過600人死 警示安全重要性
啟德體育園開幕在即,早前網絡上有聲音 指體育園多次進行大型演習,形容「花費甚 鉅」,質疑有否必要。然而回首過去,1918 年的跑馬地馬場大火,奪去逾600人性命, 死傷枕藉。人命關天,以慘劇作為學費而來 的經驗,仍有必要遵守。
跑馬地原名為「黃泥涌」,是一片沼澤地,該處 有一條帶有很多黃泥的小涌,因而得名。1846年,英 國殖民者為引進香港賽馬運動,透過港英政府將黃泥涌 谷的農地收回,被開闢為馬場,因而稱為「跑馬地」, 1846年12月在跑馬地舉行首次賽馬活動,為香港歷史 上首次正式賽馬活動。
初時的跑馬賽事只限於一年一次,稱為「周年大 賽」,每次舉行3至5日。由於觀看機會較少,因此 每次開賽時,都會吸引大量觀眾進場觀看。而早年跑馬 地馬場的看台是以竹和木搭成簡陋的馬棚,當上層的觀 眾在觀賞賽事,興奮叫喊,下層就是熟食檔用大油爐開 爐煮食。由於沒有規範管理,更沒有演習,人潮管理、 煙火監控、逃生通道等安全概念更是無從談起,導致了 「跑馬地大火」悲劇發生。
1918年2月26日「周年大賽」期間,跑馬地馬場
的馬棚上擠滿了數千名觀眾,觀眾人多擠迫,結果不勝 負荷,一個由竹木搭成的簡陋馬棚架突然倒塌,壓倒了 下層的熟食檔。由於現場環境擠迫,許多觀眾根本無從 走避。加上煮食爐具等被打翻,火焰燒着了木棚,引發 大火,加上該日風勢猛烈,火勢一發不可收拾。很多人 都因走避不及而被燒死或遭人群踐踏,造成嚴重死傷。
跑馬地馬棚大火最終造成超過600人死亡,當中不 少屍體被嚴重燒毀,面目全非,難以辨認身份。後來, 這些屍體經一條無名山路,運到山上一處荒廢的咖啡園 埋葬。1922年,有份參與救災工作的東華醫院向當局爭


並興建了「馬棚先難友紀念碑」,以紀念死難者。據紀念碑 上的墓碑記所記,「(死者)事後稽報冊,得六百壹十四 人,有舉室焚無人報院及婦孺不知來報者,約又數百人」, 即大火造成的傷亡已難以計算。運屍的無名山路,後來因 事件及東華醫院落成而命名為「東院道」。
跑馬地馬場大火是香港歷史上死傷最嚴重的火災,儘 管經過百年歲月,大火仍屬於香港難以忘卻的教訓,警示




內地熱門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22日起在香港上映,圖為銅鑼灣一家電影院大屏幕正在播放宣傳片
2001年《封神榜》,由陳浩 民飾演哪吒,形象深入民心 香港灣仔一家烘焙店,22日櫃檯展 示的哪吒造型蛋糕吸引市民駐足拍照
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 自二月廿二日在港澳上映以來,頻頻打破票房紀錄,截至二 月廿六日下午一時,港澳地區票房已突破一千六百萬港元。
《哪吒2》由東方影業、洲立影片、銀都機構及英皇 電影聯手在港澳發行,四大發行商旗下院線Cinema City、 MCL、影藝及英皇戲院協同排片,將以平均日排片200場 的規模在香港、澳門同步上映。其中,首日排片更是由原 計劃的逾500場增加至超800場。
《哪吒2》在港澳開畫日票房高達六百五十七萬港元, 入場人次單日超過九萬人,一舉榮登兩地影史動畫電影開 畫票房冠軍,超越《魔雪奇緣2》(2019)及《迷你兵團》 (2015)。在《哪吒2》開畫日,電影票房和入場人次皆 超過《寒戰2》和《九龍城寨之圍城》,以僅次於《破.地 獄》的成績,成為香港影史開畫日票房和入場人次第二高 的華語電影(包括港產片),刷新多項港澳影史紀錄。其 後首周末票房突破一千三百三十七萬港元,奪得港澳地區 首周末票房冠軍。
早於二月十八日,《哪吒2》首映禮在銅鑼灣一家影院 舉行。首映禮現場人山人海,東方影業、寰亞洲立集團、
銀都機構、英皇集團四間香港及澳門電影發行公司老闆一 同出席。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致辭 時表示,這部破盡中國影史記錄的電影備受國際關注,展 示中國動畫電影成熟的能力。電影在港上映樹立了一個好 榜樣,政府將出台相關政策鼓勵本地導演發揮創意,希望 香港電影業重振雄風。
電影吸引香港市民「撲飛」。市民吳先生稱,他自廿 二號起已經打算觀看,但直到廿五號才找到時間合適的場 次。他指,香港對於哪吒這一神祗較為熟悉及親切感,「聽 聞現在當區議員的方國珊,以前有扮演過哪吒。(你有看 過她演的哪吒嗎?)沒有呀,還未出 世......不過TVB的《封神榜》我就有 看了,陳浩民飾演哪吒,很好看。」 他還當場唱出主題曲,不料似乎太久 未重溫,第一句便唱錯了。

吳先生
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 院客席講師黃嘉康博 士 接受訪問時稱,香港與哪吒「頗為 有緣」,因哪吒在神話傳說中為正神,香港亦曾恭請哪吒 坐鎮驅疫,「《封神演義》是將民間百姓流傳的哪吒故事


作一個整合。福建沿海流傳『哪吒鎮海』傳說,指的就是 哪吒殺龍王、護百姓;台灣廟宇中哪吒像常腳踏風火輪、 手持火尖槍,被認為能鎮壓海難;香港在清末年間,疫症 橫行,亦有客家籍打石工人迎請哪吒像到深水埗出巡以鎮 壓疫病。疫症驅除,居民為感謝神明庇佑,於是建廟祀奉, 即今天的深水埗三太子廟。所以哪吒在東南沿海一帶被百 姓信仰最重,視為保護神。」
當然,動畫大熱亦引起爭讓:灣仔區內有餅店就推出 哪吒蛋糕,名為「魔童降世」、索價$420的蛋糕,造型 是紮住兩個髻的哪吒頭,造工非常逼真,五官也完美複製 哪吒容貌,在網上引起熱議。但亦有律師指出,蛋糕造形 與電影角色相似程度很高,侵權嫌疑非常大。因此,蛋糕 目前已經停售,並在門市及網店下架。
「且不論版權爭讓問題,電影帶動了各種模仿商品, 這反映了《哪吒2》在海內外取得空前成功,體現中國的 文化軟實力。」黃嘉康指,「從《哪吒2》可見中國動畫 製作已達高水平,亦有高娛樂性,這便是『文化自信』的 其中一個體現。」



北角東區走廊下的東岸板道西段早前正式開放,全長約1.1公里,設有四大主題區及五大特色 設施,包括階梯式釣魚平台及維港首座開合橋。至於東段預計將於今年下半年完工,屆時全長13公 里的港島北海濱將全面貫通,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的新熱點。
海濱新地標誕生
東岸板道全長約2.2公里,項目分兩階段完成。已開 放的西段屬首階段完成的部分,長約1.1公里,包括700 米連接東岸公園主題區至北角海濱花園的板道,以及400 米經優化的北角海濱花園。至於餘下部分的板道,即北角 至鰂魚涌的東段,計劃於今年下半年陸續開放,屆時整條 長約13公里連貫堅尼地城至筲箕灣的海濱長廊便可正式打 通。
橋樑開合成奇觀
新板道以「城市海浪」為設計理念,設有多個主題區, 包括露天板道、釣魚平台和攀爬健身設施,適合各年齡層 人士。板道的設計考慮到與海岸線的互動,設有三座橋樑, 包括維港首個開合橋和轉盤橋。轉盤橋位於和富花園對出, 平日早上6時至晚上11時開放供市民通行。當有船隻需要 進行維修或緊急救援時,管理公司會預先安排關閉橋樑。
八號或以上風球時,轉盤橋將暫停開放。開合橋的開關時

間為2分鐘,設有燈號系統提示市民。
當紅燈亮起時,行 人切記要先停讓。
另一方面,當局預計東段將於今年下半年完成,並設 有小食亭和餐飲設施。財政司 副 司長黃偉綸指出,東岸板 道是政府優化海濱的重點項目,期待成為新的地標,吸引 市民和旅客欣賞維港的獨特魅力。
設有共享徑 滿足不同需要
《港紙》記者早前上午至中午時段來到新開放的東岸 板道西段,現場熙熙攘攘,人流不少。由於設有共享徑供 市民步行、緩跑及騎單車,板道同時設有行人專用路徑供 額外選擇,也有可觀賞日落的階梯式座位、遊樂空間、健 身設施、釣魚平台等,滿足了各類需求。除了有市民釣魚、 使用健身設施外,更有附近中學學生來此看著維港海景享 用午飯,認真「chill guy」。
市民程先生向記者表示,平日也喜歡走走海濱長廊, 舒展一下身心。一直以來, 十分希望東岸板道可以建成,





好開心終於看到其落成。他也希望東 段盡快落成,可以享用一個更完整的 海濱長廊。程先生特別提到,若未來 有小食亭,希望大家自覺帶走垃圾, 不要污染海濱環境。
另一位市民楊小姐則表示,現時不少旅客都集中在中 西區海濱一些最佳觀看日落的位置打卡,因此她也在尋找 一些新的觀看日落位置。最近留意到新板道的開放,不僅 設計別出心裁,也是一個不錯的觀看日落新位置。

交通資訊
市民可經由三個出入口前往:
-北角港鐵站A1出口經糖水道(步行約3分鐘) -和富花園及轉盤橋
-炮台山港鐵站A出口經屈臣道(步行約15分鐘)

今 年農歷新年期間,鰂魚涌英皇道益昌大廈 及益發大廈遭遇地下水管爆裂,導致兩棟大廈千餘 戶居民三日無法正常用水。這場波折重重的「搶修 戰」,最終在區議員、大廈管理處、水務署、關愛 隊、居民等多方協作下妥善解決。
波折重重:兩次維修均遇新漏點 一月三十日(年初二)晚,益發大廈管理處懷 疑政府供水給大廈的6吋水管爆裂,隨即通知身兼 大廈法團主席的東區區議員李清霞。凌晨2時,李 清霞趕抵現場,水務署人員已掘開行人路,發現爆 裂水管深埋兩米。因擔心深夜施工噪音擾民,李清 霞要求延遲至清晨開工,並連夜與管理處主管掃空 便利店蒸餾水,派發給大廈內獨居長者使用,同時 架設臨時取水管供居民應急。
年初三晨9時,水務署承建商改從行人路開 挖,至傍晚6時完成首段水管更換,未料通水後新 漏點再現。經李清霞爭取,署方同意每日分段供水 4小時,並加裝抽水泵平衡搶修與市民需求。然而 二月一日(年初四)下午二次維修後,水管第三處 漏點再度曝光,搶修被迫延長至深夜。

為了將街舞的熱情氣氛帶到社區,香港東 區各界協會將於 三 月 十五 日舉行首屆舞動東 區街舞比賽,希望藉着比賽凝聚社區的青年 人,發掘區內舞蹈人才。活動現已接受市民 報名參賽。
日期:3月15日(星期六)
時間:13:30-15:00 (海選)、15:00-20:00 (正賽)
比賽地點:東廊板道
暈倒前線:李清霞拒送醫堅守崗位 持續高壓工作中,李清霞於年初四晚8時通話協調 時突暈厥倒地。街坊急召救護車,但她堅持拒送院檢查: 「腰有啲痛啫,希望繼續留底跟進工程!」短暫休整後,她 重返現場,繼續與水務署監工洪文傑一起緊盯全程,希望現 場監督可提升效率。直至二月二日凌晨1時工程告竣。
溫情滿社區:居民自發送物資支援
三日內,兩廈逾2000居民雖飽受無水之苦, 但都十分 理解和包容。李清霞統籌法團清潔人員、柏架山關愛隊義工 成立「送水特攻隊」,水務署亦調配三組工程班次輪替,最 終成功更換食水喉。
後生泰拳教練送上藥膏、少女代母贈藥酒、街坊提供暖 水袋與即沖飲品給堅守監督現場的李清霞,並紛紛表示感謝 她的盡職盡責。李清霞坦言:「更是要感謝所有居民的體諒, 辛苦的不是我,是所有春節仍在崗的工程人員、水務署人員、 管理處人員及義工們,大家通力協力,才能讓居民生活復 常。」後續,李清霞已連同水務署展開制定了老舊水管爆裂 應急方案,以此杜絕後患。
獎金:

比賽組別:
1、公開Hip Hop Style 1on1
2、公開All Style 2on2
賽制:

1、公開賽 Hip Hop 1 on 1 冠軍:$3000 旅行現金券 亞軍:$1000 購物現金券

2、公開賽 All Style 2 on 2 冠軍:$5000 旅行現金券 亞軍:$2000 購物現金券

- 1on1 Hip Hop Style (雙方輪流出場, 每回合60秒,一場共2回合)
- 2on2 All Style Battle (雙方輪流出場,
每回合40秒,一場共4回合)
Semi Final (雙方輪流出場,每回合60秒, 一場共4回合)
南區現時存在着不同的社會問題,例如人口老化、交通擠塞、設施老化、居 住條件差以及環境污染等。《港紙》在前三期中已訪問了15位南區區議員,現 在進入最後一期,我們將聚焦另外5位區議員,聆聽他們對改善居民生活的見解。
彭兆基:
地磚破損 構成居民安全隱患
在南區區議會會見市民時,彭 兆基接獲居民反映,位於鴨脷洲大街 80及80A號的人行路面上出現了破 損的地磚,形成了危險的窿洞。他立 即前往現場巡查,發現情況比預想的 更為嚴重,可構成重大的安全隱患。
彭兆基隨即聯絡路政署,請求 迅速派員處理。目前該處的維修工作 現已完成,行人可以安全通行。經過 調查後,發現原因是極端天氣導致地 磚下方的沙土沖刷流失,造成了安全 問題。他建議,日後應持續監察社區 安全隱患,並加強與民政事務處及其 他部門的協調,以確保類似問題能及 時解決。彭兆基表示,將會繼續加強 巡查社區,保障居民的安全。
針對南區街市高空置率問題, 何沅蔚聯同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和 相關持份者進行實地視察,發現香港 仔街市的商舖出租率依然未見改善。 面對政府財政難關及國際環境影響, 大眾消費意欲疲弱,故需提升出租 率,創造理想的營商條件以激活街市 經濟,切實「破瓶頸,補短板,除障 礙,固本培元,把握機遇」。
為此,何沅蔚提出五項建議: 首先,撥出部分空置單位,以短租 或免租形式支持年輕人創業;其次, 利用臨時租約或日租形式設置展銷 攤位,靈活運用空間;再者,策劃節 日主題活動,以此增加新鮮感,刺 激消費。此外,也可推廣季節性產 品並加強環境清潔,保持街市衛生。 目前,經過與食物環境衛生署多次交 流後,局方已顯著增加推廣活動並 取得成效,但仍需採取策略性措施, 努力改善營商環境。
南區的交通問題是當前居民關
注的焦點,縱使南港島線東段已經投 入運營,西段的建設仍在進行中,但 許多居民,尤其是長者,依然依賴巴 士出行,黃竹坑和利東邨等地尤甚。
陳榮恩希望政府在新的一年中能與 運輸署和巴士公司合作,加強南區的 巴士服務。
另外,隨着旅遊業的推廣,香 港的機場客運吞吐量非常可觀,機場 巴士服務對於吸引更多旅客訪港至 關重要。陳榮恩對政府在諮詢文件中 提到削減A17巴士服務表示強烈反 對,認為這一決定不可接受,而且 A10巴士線的運載量已經相當飽和。
因此,她建議政府應加強機場巴士 服務,同時保留並提高本地巴士(如 75、90、91號線)的班次,以滿足 居民需求。
薄扶林某大廈的天台上有幾個 住戶家庭的屋頂上存在不同的僭建 物,導致他們接到屋宇署的清拆令。 初時居民們對清拆令感到疑惑,之前 都未曾遇到類似問題,因此向區議員 尋求幫助。
蕭煒忠和劉毅律師隨即前往現 場視察,與居民代表會談,解釋清拆 的必要性,因為這些僭建物構成安全 隱患。隨後,他們建立了通訊群組, 以方便居民保持聯繫並討論清拆事 宜。為爭取更多時間,蕭煒忠向屋宇 署草擬請求信,希望延長清拆令的期 限。最終,清拆工作已順利完成。
蕭煒忠建議可定期舉辦建築物 相關講座,以提升居民對法規的認 識。同時,作為區議員,他也會定期 參加法團或業委會會議,解答居民疑 問,確保他們了解最新的法規情況。
在海怡半島,有一位年逾八十 歲的雙居老人向南區區議員黃雨程 求助,因為他對智能手機的操作感到 困惑。他的老伴同樣年長,且有聽 力障礙。這位老人希望與多年失聯 的老師聯繫,但不知如何使用手機 進行視頻通話。黃雨程和團隊幫助 他將老師的聯絡方式添加到手機中, 並指導他如何撥打視頻電話。 老人對智能手機的理解僅限於 打電話和接聽電話,而未能掌握其他 功能。黃雨程團隊逐步教導他如何 操作,包括如何利用應用程式聯繫 朋友及使用Wi-Fi。黃雨程表示,很 多長者在使用智能手機時感到不安, 擔心誤觸按鍵或資料外洩,因此不敢 嘗試。因此,她建議區議員辦事處可 定期舉辦智能手機班,鼓勵長者學 習使用新科技,並消除他們的疑慮, 讓他們更自信地接觸這些新事物。



青創匠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