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全球票房榜前30
2月10日,總票房(含預售)突破11.52億美元,超過《水行俠》,進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30名, 也是票房TOP30影片唯一非荷里活影片。繼第一部《哪吒》大獲成功後,第二部無論是人物設定、 故事架構還是視覺效果都達到了乃至超過了觀眾的預期。這種全方位的優秀表現,使得該片在春節 檔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觀眾的首選。
人物造型塑造立體、豐富
《哪吒之魔童鬧海》的高潮部分是整部電影的視覺盛 宴,也是哪吒這一角色成長與蛻變的集中展現。在這一段 中,故事和情感糾葛的交織,使得影片具有震撼人心的視 覺效果,更在情感層面深深觸動了觀眾的心弦。哪吒從魔 童到英雄的蛻變,是一場視覺上的衝擊,更是一次心靈的 洗禮。
影片中的武戲部分同樣令人印象深刻。從升仙考試的 緊張刺激,到哪吒與東海龍王敖光的激烈對決,再到影片 後半段哪吒加入無量仙翁討伐隊的宏大場面,每一場武戲 都設計得別具一格、精彩紛呈。這些武戲不僅展現了中國 動畫電影在視覺效果上的卓越成就,更通過動作場面的精 心設計,與人物性格、成長變化以及形象塑造緊密相連, 使得每一次打鬥都充滿了意義與深度。
在人物造型方面,《哪吒之魔童鬧海》下足了功夫。 片中角色的塑造也十分立體和豐富。哪吒的魔童氣質、敖 丙的高冷富貴、太乙真人的灑脫務實,還有申公豹、無量 仙翁等角色都各具特色,有着鮮明的性格和深刻的內心世 界。他們的故事和情感糾葛,使得觀眾能夠與之形成情感 共振,從而更加深入地投入到影片的情節之中。
敘事節奏與情感調控表現出色 《哪吒之魔童鬧海》之所以能夠引發觀眾的強烈共鳴, 得益於其精彩的故事,延續前作「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內 核,講述哪吒敢於鬥爭、不怕犧牲,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更在現實中具有積極的啟示意義。哪吒從渴望成為神仙的 魔童,到最終戰勝命運成為英雄的過程,不僅是對個人成 長的深刻詮釋,更是對不屈不撓、勇於抗爭精神的頌揚。 而影片中穿插的母子情、兄弟情等情感線索,更是為影片
增添了濃厚的情感色彩。
影片值得一提的是,《哪吒之魔童鬧海》在敘事節奏 與情感調控方面同樣表現出色。影片通過輕鬆平易的語態 與講故事視角出發,不時穿插搞笑元素以調節宏大主題與 莊重氣氛,使得觀眾在觀影過程中既能感受到故事的緊張 刺激,又能保持輕鬆愉悅的心態。這種敘事策略不僅增強 了影片的親和力與感染力,更為影片的口碑傳播與觀眾體 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風」美學完美融合
同樣出彩的還有影片裏「中國風」視角美學的體現, 影片將永定土樓、敦煌壁畫融入場景設計,讓混天綾的飄 動軌跡暗合書法筆意——這種「新國風」美學,既保持了傳 統中國風的韻味,又融入了現代審美的審視,形成了一個 獨具魅力的視覺世界。
影片延續前作的水墨畫風,並將中國傳統繪畫中的留 白、寫意等技法運用得淋漓盡致。無論是哪吒腳踏風火輪 穿梭於雲海之間,還是敖丙化身巨龍翱翔於九天之上,都 展現出中國傳統美學的獨特韻味。影片在場景設計上融入 了大量中國元素,例如古色古香的陳塘關、莊嚴肅穆的天 宮等,將中國風元素與現代動畫技術完美融合,為觀眾呈 現出一部既有文化底蘊又充滿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
總括而言,《哪吒之魔童鬧海》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 共同作用的結果。它在視覺效果與動作設計上達到了新的 高度,更在情感表達與主題詮釋上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當 鎮海千年的定海神針在片尾緩緩沉入大海時,我們仿佛看 到了哪吒與命運抗爭的永不停息。這場視覺與心靈的盛宴, 無疑將成為中國動畫電影史上的一座豐碑。
(本文綜合新華社、大公報、廣州日報)
潘熹彤:
發揮所長 回饋社會
她積極參與訓練,主動督促同學們訓練,共同提升演奏水平。 在她的帶領下,去年的聯校音樂比賽,中樂團奪得金獎,為 學校贏得了榮譽。
在香港島,有一群中學生正以他們的努力、才華與 熱情,譜寫着屬於青春的非凡篇章。2024年香港島十 大傑出學生不僅在成績、學術領域表現卓越,更在課外 活動、社區服務、特殊才藝等方面展現出多元的潛能與 領導力,成為同齡人的榜樣。《港紙》系列報道將聚焦這群傑出中學生,深入挖 掘他們的成長故事,激勵更多學生勇敢追夢。本期推出 聖保羅書院歐陽志軒、佛教黃鳳翎中學潘熹彤兩位同學 事蹟。
潘熹彤積極參與中樂團訓練,為學校贏得榮譽
潘熹彤同學,一位品學兼優、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不 僅在學業上名列前茅,更積極參與課外活動,熱心服務社會, 展現出卓越的領導才能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潘熹彤積極參與學生組織,在擔任普通話社主席期間, 她精心組織多項活動,例如中華文化活動、普通話歌唱比賽 等,有效提升了社員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化素養。作為學生會 幹事,她積極參與學校活動的籌備工作,並出色地完成了人 手調配等任務,確保了活動的順利進行。在擔任領袖生隊長
在服務方面,潘熹彤亦參與紅十字會、園藝學會及升旗 隊等活動,累計校內外服務時數高達120小時。接受記者採 訪時,潘熹彤說,每一次的志願服務,於她而言都是一次心 靈的洗禮。例如在學校每年的菩薩行中活動中,她會在園藝 學會幫忙包裝給獨居長者的有機蔬菜,提前購買物資並跟隨 紅十字會等團隊去長者住處,贈與長者,而後與長者聊聊日 常,為他們排解寂寞。有長者曾表示,「我每年都好期待你 哋嚟㗎,睇到你哋學生仔咁後生,咁有活力真係覺得好好啊, 同你哋傾到我都諗返起我後生嗰時啲回憶添!」。看到長者 們的笑容時,潘熹彤的內心也充滿了欣喜和滿足。
沈老師
潘熹彤還積極參與各類交流活 動,曾參加解放軍駐港部隊舉辦的香 港青少年軍事夏令營以及教育局舉辦 的京港澳交流夏令營和內地交流團。 透過活動,她鍛煉意志,開闊眼界, 提升了綜合素質。採訪中,前後擔任 了熹彤三年的班主任沈老師說,熹彤 不但學業成績優秀,領導才能卓越,還熱心社會服務,同時
潘熹彤(左)在園藝學會幫忙修剪枝葉
登長城
歐陽志軒:
凡事盡力而為
為爸爸慶祝生日,歐陽志軒十分珍惜與家人共聚的時光
在聖保羅書院的校園裏,有一位學生以其熱心服務和全 面發展的態度,成為同學們的榜樣。歐陽志軒在籌辦各類活 動和多元的課外活動中不斷提升自我,展現出卓越的領導才 能和團隊合作精神。
從學校旅行到聖誕派對,他總是盡心盡力地讓每一次活動都 充滿樂趣和意義。他坦言,看到同學們在活動中真心享受時 光,是他內心最富足的時刻。「籌辦活動雖然辛苦,但當看 到大家臉上的笑容,所有的努力都值得。」他說道。
除了熱心服務,歐陽志軒也積極參與各種課外活動,包 括童軍、辯論隊和手球隊等。他認為,中學時期是一個容許 犯錯並不斷進步的階段,因此他珍惜每一次機會,努力提升 自己的能力和視野。在童軍嘉爾頓錦標賽的營地建設項目中, 他深刻體會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當時天氣炎熱,許多參賽 者因辛苦,甚至中暑而暫停工作,但他憑藉隊友的鼓勵和支 持,堅持完成了比賽。「副隊長的一句『頂住呀歐陽!』讓 我找回了撐下去的意志力,也讓我更加珍惜隊友們的可貴。」 他回憶道。
能被選舉為傑出學生, 離不開父母的支持。歐陽志軒回 憶道,父母從小就告訴他「盡咗力就得」,這句話成為他面 對挑戰時的重要動力。「父母從不因成績責怪我,而是鼓勵 我凡事盡力而為。這讓我更加努力,不辜負他們的信任和期 望。」他感恩地說道。
潘熹彤(左二)參加京港澳 交流夏令營和內地交流團
模範童軍頒獎典禮歐陽志軒(左一)與同屆當選的模範童軍合照 手球比賽中
在當選為中西區區議員之前,馮家亮已經積極投入社區服務。 在中西區生活了 接 近 三十年的他,對這片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因此自去年上任之後,就致力於改 善居民的生活質素。他的工作涵蓋交通、文化保育、社區活動等多個範疇,並強調 與居民的緊密聯繫,希望為居民提供一個更宜居的環境。
致力建設更美好社區 專訪中西區區議員馮家亮:
交通改善:緩解居民出行困境
交通問題是馮家亮關注的重點之一。他指出,中西區 經常遇到公共交通工具不足的問題,尤其是在繁忙時段, 居民經常需要長時間等候。他亦多次就不同小巴線班次問 題與運輸署及承辦商開會,要求盡快加開班次,以紓緩居 民出行問題。在他的努力下,便成功令56號小巴線加開班 次,縮短居民等候時間。
然而,馮家亮明白「小修小補」只是治標不治本,班 次不足的主因其實是司機不足,「香港的公共交通司機年 齡偏高,新入行的年輕司機很少。」要從根源解決問題, 就需要從司機數量着手。於是他和所屬 政團 便一直向政府 及不同承辦商溝通,終於成功爭取到外勞司機的加入,在 長期上緩解司機短缺問題。「引入外勞司機可以減少壓力, 並確保交通工具能夠正常運行,這個完全是可以幫助改善 整個香港的公共交通運輸。」馮家亮解釋道。
此外,馮家亮亦有就關注改善巴士服務作出努力。在 收到居民的反映後,他了解到前往麥當勞道的城巴12A號 線巴士,在放學時段會出現學生因巴士擁擠無法乘搭的情 況。由於12A號線原本是單層巴士,容量有限,所以馮家 亮便積極推動12A巴士由單層轉為雙層,以增加載客量。
「我們希望在繁忙時間改用雙層巴士,以解決乘客排隊時 間過長的問題。」他一直向巴士公司及運輸署遊說,反映 居民的困境,終於令巴士公司同意安排雙層巴士到12A號 線,只待取得相關許可後,便可以見到12A雙層巴士。
文化保育:歷史與現代的交融
在文化保育方面,馮家亮強調中西區多個地點的歷史 保育價值。「中西區有很多值得觀賞的東西。」其中歷史 可追溯至1841年的「大館」,就是一個他參與甚多的項
目,去年他便組織居民參加於大館舉辦的多場「親子霓虹 燈工作坊」,體驗創作香港特色霓虹燈的同時,解釋大館 一百 八 十多年的歷史給居民認識,讓居民對中西區以至香 港有更深的認識。
社區活動:連結居民的重要方式 馮家亮認為,社區活動是連結居民的重要方式。他每 月舉辦不同活動,如帶狗仔行山、燒烤聚會、高爾夫體驗、 清酒品嘗等,吸引各年齡層的居民參與。「我希望我的活 動可以讓住在中區的不同階層、不同種族的居民可以連接 起來,認識到對方。」在《港紙》記者訪問當日,馮家亮 就與助手忙於為周末大潭郊野公園半天遊活動作好準備。
未來展望:
收到居民反饋,改善既有問題
談及未來展望,馮家亮表示希望能聯繫到更多居民。 他認為認識到新居民的話,就可以令他收到更多反饋,知 道中西區做得好或者不好的地方,從而作出改善,提升居 民的生活質素。
而中西區內仍有不少已知的問題需要處理,例如上山 的扶手電梯不足,無法滿足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和行動不 便的人的需求,需要區議員向政府爭取資金增設扶手電梯。 而對於區內對運動有需求的人,改善信德中心的跑步徑規 劃,讓人車爭路問題不再出現,亦是馮家亮希望未來能夠 完善的問題。「希望為居民做好一點,令我們中西區將來 更美好。」
「非遺過大年 長沙最韻味」
推動香港長沙兩地文旅交流
二月八日,在激昂雄渾的國樂演奏聲中,「非遺過大 年 長沙最韻味」長沙非遺走進香港推廣交流活動暨「萬名 港人遊長沙」啟動儀式於中環街市順利舉行。活動向香港 市民展示來自湖南的非遺瑰寶,希望促進香港與長沙的文 化交流,推動香港遊客到長沙遊覽。
國家文化和旅遊部亞洲旅遊交流中心主任張棟和長沙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易鷹出席活動並致辭,多位政府官員、 文化藝術界、旅遊界代表,以及中西區區議員和地區人士 都有到場支持。
易鷹在致辭時表示,去年港澳來長沙遊客數量共計 17.95萬人次,長沙上榜港人北 上消費遊熱門目的地第四名。
現在一到節假日,長沙五一商圈 就被網友們戲稱為長沙粵語區, 相信兩地在文旅交流領域大有可 為。
易鷹
張棟在致辭中對長沙作為 內地 新春首個來港推介非遺 和旅遊的城市表示讚賞,並強調長沙非遺走進香港開展「非
張棟
遺過大年 長沙最韻味」推廣交流活動,是文旅部在全球 100多個國家同步開展的歡樂春節 品牌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 華傳統文化進社區的重要內容。他 希望更多的香港市民,特別是年輕 朋友搭乘高鐵去長沙旅遊,感悟長 沙的歷史文化,享受長沙的都市休 閒。
活動當日,主辦方向市民提供了非遺唱大戲表演,讓 大家聽得如痴如醉。同時設有攤位展示湘繡、面人(長沙 面塑)、榫卯結構小木作技藝、剪紙(長沙一刀剪)和湘 豐茶藝等非遺代表性項目,亦提供了湖南綠茶、港式奶茶 等特色美食,吸引眾人駐足體驗和拍照,為「萬名港人遊 長沙」打響頭炮。
中西區倡改建社區空間為三人籃球場
以促進康樂發展
三人籃球具發展潛力
中西區區議員葉亦楠接受《港紙》訪 問時表示,中西區地少人多,尋找合適的 籃球場地存在挑戰,而三人籃球所需的場 地面積相對較小,能夠更有效地滿足居民 的需求。
葉亦楠強調,三人籃球在全球的認受 性逐漸提高,應在香港的康樂場地規劃標 準中納入相關設施。其中,在堅尼地道更 新中的遊樂場可考慮引入三人籃球元素。 他希望政府能尋找更多合適的場地,進一 步推進三人籃球在香港的發展。
中西區區議員胡汶軒也向《港紙》記 者指出,隨著疫情後居民對健康的重視和 體育興趣增加,社區康體設施的需求也日 益增長。然而,他表示目前社區設施與居
民的需求不成正比,場地供不應求、 遠離民居及預約需時過長等問題仍待 解決。
胡汶軒表示,政府在推動體育產業化 的同時,應提前部署,提供足夠的設施。
他提到香港成功爭取成為2024年巴黎奧 運資格賽(首站)的主辦城市,顯示三人 籃球的發展潛力。他呼籲政府應從體育產 業化的角度檢視設施標準,並考慮在建議 的改建地點進行試驗計劃,以實際數據了 解居民的運動需求,進一步推動社區康體 發展。
康文署﹕暫無增建或改建 三人籃球場計劃
據了解,康文署回應有關建議時指 出,目前中西區擁有28個籃球場,已可
供市民進行三人籃球活動。這 些設施包括11個室內標準五人籃 球場和17個戶外籃球場,根據《香 港規劃標準與準則》,現有設施已符 合標準要求,暫時並無增建或改建三人 籃球場的計劃。
堅尼地道遊樂場
康文署表示,在規劃新體育設施及改善現有設施時,會考慮多 種因素,包括現有設施的使用率、人口變化以及區議會及相關持份 者的意見。雖然目前所有籃球場均可用作其他康樂活動,但未有針 對三人籃球的具體使用率數據。
啟動禮於社區會堂打造融合數碼創新的居家單位設計
為了讓長者融入數碼時代,享受數碼科技帶來的 好處,特區政府於全港十八區推行「友智識」長者數 碼共融計劃,在各區合適地點設立社區支援點,而「友 智識」港島東地區服務,亦於早前舉行啟動禮,正式 投入服務。
店內亦設有亞洲首個近3米高的 「柯柏文」巨型機動式模型
餐廳整體風格設計以電影變形金剛 中的The Ark太空飛船為藍本
租金不饒人,哪怕是超人!全球首間以變形金剛為主題 餐廳、位於銅鑼灣羅素街的Transformers The ARK早前宣布 搬遷,稱「博派變形金剛在香港的任務於 二 月 八 日完成,下 一站將於5月落戶深圳羅湖區益田假日廣場,繼續為地球朋 友帶來斯比頓星人的特製美食」。
由香港島各界社會服務基金會承辦,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東區各界社會服務基 金會協辦的「友智識」港島東地區服務早前在柴灣漁灣社區會堂舉行啟動禮,創新科技 及工業局局長孫東、中聯辦港島工作部部長薛惠君、香港島各界聯合會理事長蘇長荣、立法 會議員容海恩等一同出席活動。
啟動禮於社區會堂打造創新的居家單位設計,並以中國農曆新年為主題,取代一般的攤位佈局,讓 受眾有一個全新的數位體驗。長者數位共融計畫「友智識」港島東地區服務於灣仔區及東區設有5個 社區支援點,幫助長者掌握必要的數位技能。
孫東及蘇長 荣
分別為活動致辭,呼籲各界支持本次計劃。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主席佘靜怡則指,將會致 力向社會各界推廣有關計劃訊息、將創科概念帶予每一位社區內的長者。隨後一眾主禮嘉賓亦一同透過數碼 亮燈柱進行啟動儀式,正式為活動進行啟動。
此次計劃於灣仔區及東區同設多個「社區支援點」,為區內60歲或以上長者提供全面的數碼服務,幫助 他們掌握必要的數碼技能,從而提升他們的生活質素。有關訓練課程將涵智慧型手機的使用、數字政府服務應 用、社群媒體的操作、網路購物的技巧,以及如何安全地使用網路等,讓長者在日常生活中能自信地運用科技。
有需要長者可根據下列地點及開放時間,前往「友智識」社區支援點,了解更多數碼服務。
啟動禮於社區會堂打造融合 數碼創新的居家單位設計
大會安排「數碼醒獅」向主禮嘉賓拜年
社區支援點地址 新世紀協會有限公司 跑馬地源遠街10-12號 1樓 灣仔社團活動中心 灣仔駱克道308號金冠 大廈1樓 柴灣區街坊福利會 柴灣漁灣邨行政大樓2 樓 愛秩序灣居民協會 筲箕灣愛東邨愛善樓地 下G02室
開放時間 星期一︰ 中午12:00至下午6:00
香港東區各界協會 北角英皇道395號僑冠 大廈A座19字樓9室 查詢電話 (852) 8402 2831 (852) 8402 2853 (852) 8402 1562 852) 8402 0973
星期二至五︰ 下午2:00至6:00
星期六︰ 上午10:00至中午 12:00
Transformers The ARK早在2022年5月疫情期間, 落實以每月約100萬元租用羅素街這一個面積逾5,200 平方呎的複式巨舖,其後經過一年裝修後,於2023年4 月正式開業,主要提供漢堡、炸雞等快餐美食。
除了食物外,該店的裝修別具特色,包括餐廳整體 風格設計以電影變形金剛中的The Ark太空飛船為藍本, 同時店內亦設有亞洲首個近3米高的「柯柏文」巨型機 動式模型,外牆則設有巨型屏幕播放3D動畫。由於裝 修用心,加上屬全球首間以變形金剛為主題餐廳,因此
Transformers The ARK開業後,在各大香港旅遊指南上亦 榜上有名。
據悉,該 舖舖 租為每月100萬元,於食肆而言本以 較重,但已經是因面對疫情而優惠的「疫情價」。該 舖 位租金頂峰水平為2015年時,每月租金達880萬,平 均呎租1,692元,其後零售市況回落,舖位租金亦由高 峰期回落至2021年的每月200萬元。
近日有指該 舖 業主重新放租,叫價租金達每月250 萬元,相信與疫情後市道轉好有關。
福啟新歲
灣仔區議員、關愛隊與街坊同度新年
二月八日,香港迎來入冬以來最寒 冷的日子,關愛隊亦繼續家訪問候 羅淑佩親手為長者戴上頸巾
大佛口關愛隊為居民大掃除
區內團體與長者一同「團年」
樂活關愛隊為居民準備揮春
福星高照喜氣繞,金蛇舞狂迎春來!灣仔區內區議員、 關愛隊、社團在歲末起走訪區內多處,以不同方式與灣仔 街坊一同共度新春。
一月廿六日,時值年廿七,傳統上各家各 戶 開始準備 團年飯,灣仔區亦不例外。而為了讓區內長者及有需要人 士都可以一同享用團年飯,灣仔青年聯會、香港灣仔區各 界協會、香港展賢服務聯會、獨角秀基金等區內組織,聯 同華韻廚房合辦「灣仔團圓慶團年」活動,為灣仔區65歲 以上長者送上節日的溫暖和祝福,包括與區內60位長者共 進團年飯。灣仔區議員劉珮珊、李文龍、莫繡安等,與灣 仔青年聯會代表宋芝齡、周振傑、李民強、潘桂桃等親力 親為,為長者落單、上菜,並為長者送上蘋果及沙塘桔, 希望大家「大吉大利,甜到入心」。其後活動繼續向灣仔 區內200位65歲以上長者派發共團圓溫暖飯盒。
一月廿七日,「年廿八」,民政事務總署統籌了「十八 區歲晚關愛家訪」,多名主要官員探訪長者及基層家庭。
其中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聯同灣仔民政事務專員 張雁伶、灣仔區議員劉佩珊、李文龍及天后關愛隊代表到 灣仔勵德邨,探訪兩戶長者家庭,並準備了「溫暖牌」頸 巾、禦寒物品、食品及日常用品,並親手為他們戴上頸巾。
羅淑佩在探訪中亦不忘本職工作, 其中一戶長者表示經常
區議員親力親為送上團年飯
跑馬地關愛隊為區內大掃除 市民一同圍觀舞獅表演
參加社區的一天遊活動,足跡遍及沙頭角、林村許願樹等 地時,羅淑佩鼓勵他們與家人朋友到林村許願樹祈福,感 受新春的熱鬧氣氛。
除天后關愛隊外,灣仔區內各關愛隊頻頻出動,為區 內居民過一個好年而努力奮戰。其中大佛口、跑馬地關愛 隊為協助區內有需要長者進行大掃除;渣甸山、樂活關愛 隊則秉承傳統習俗,組織書寫及派發賀年揮春活動;愛群、 銅鑼灣關愛隊不忘於過年間盡忠職守的大廈保安及管理人 員,向他們送以新春慰問。
一月廿九日,大年初一,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灣仔 友好協會、灣仔社團活動中心及灣仔區慈善敬老會,在銅 鑼灣街頭舉行「騰盛世萬家歡.福臨香江萬物興」活動, 與市民歡 度 佳節。
主辦方代表,灣仔友好 協會 主席孫日孝 指,期望透過是次活動,加強與區內的團體攜手合作,與 區內街坊一起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孫日孝指,活動出動 了一龍六獅,特別是大金龍:「金龍走,靈蛇來,亦希望 今年香港可以和平穩定、萬業興旺、人財皆旺!」
二月八日,香港迎來入冬以來最寒冷的日子,修頓、 維園、司徒拔道、鵝頸等各區關愛隊亦繼續家訪問候,並 送上暖包等物資以表心意。
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到灣仔區進行探訪 灣仔團體呈獻舞獅表演,大年初一於鬧市向市民拜年迎春
接到醒獅「生財」福氣的市民
摸醒獅 沾喜氣
金蛇獻瑞,恭賀新禧,香港東區各界協會、香港島各 界聯合會東區地區委員會二月八日在北角舉辦新春團拜, 與現場一眾社團首長、地區領袖,社區骨幹聚首一堂,共 同向會員及廣大市民送上新春祝福。
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中聯辦港島工作部部長薛惠君、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局長梁宏正等一眾主禮嘉賓在舞獅隊 伍及身穿新年服裝的小童陪同下進場,為新春團拜揭開序 幕。
參與新春活動的小童們
切乳豬 迎新春
東區各界舉辦2025乙巳年新春團拜
區各界協會為社區貢獻良多,為市民做了大量工作。他也 表示欣然見到年初正式向市民開放的「東區走廊行人板道」 廣受市民歡迎,吸引大量市民前往 遊覽遊憩。相信在東區各界人士的 共同努力下,新的一年東區必定發 展得更加蓬勃。
香港東區各界會長 温 俊文表示,在剛剛過去的2024 年,對國家和香港都是極為重要、 極不平凡的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 成立七十五周年,中共二十屆三中 全會勝利召開,而香港在完善地區 治理後的新一屆區議會任期正式展 開,基本法23條完成立法,多項 成就值得我們為之驕傲。同時,香港東區各界協會堅定支 持政府施政,協助區域治理,促進良政善治,舉辦了多項 地區盛事。在新的一年裏,協會將繼續秉承「促進社區合 作共融」的創會宗旨,繼續不斷創新和發展, 建設美好東區。
梁宏正提到,在完善地區治理 後的新篇章下,民政及青年事務局 一直非常重視基層社區的各項民生工作,而香港東區各界 協會以及香港島各界聯合會東區地區委員會一直是特區政 府在東區地區治理當中的好夥伴。過去一年,在東區舉辦 的「譚公寶誕」、龍舟競渡比賽以 及無人機表演等廣受市民歡迎,多 項盛事氣氛熱烈。新的一年,相信 更多精彩盛事陸續開展,民政及青 年事務局會繼續攜手東區的各大社 團、地區領袖,做好地區治理。
張國鈞表示,過去曾在東區生活的經歷 令他對東區充滿感情,過去一年樂見香港東
隨後,香港島各界聯合會東區地區委員會主席劉慶揚 主持祝酒儀式,與一眾主禮嘉賓、各主要社團代表、主辦 機構主要成員等一同在台上舉杯慶祝,祝願國家繁榮昌盛、 香港經濟蓬勃、東區百業興旺、市民安居樂業。 現場氣氛 熱烈,喜氣洋洋。
東區市民 新春有話說
祝所有市民新年快樂!希 望大家工作順利、風調雨順, 東區變更好,香港變更好! 傅小姐
祝大家蛇年大吉, 身體健康!每人每天都開 開心心,希望地區和諧, 人人都可以安居樂業!
張小姐 Leo
祝大家新年快樂!未來 一年,希望能夠做更多充實 且意義的事情,幫助到他人, 大家生活都越來越精彩!
柴灣體育館將於今年三月起進行大 規模改善工程,以提升設施質素並確保 使用者安全。該館自1989年啟用以來, 一直深受區內市民歡迎,但因設施耗損 問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決定於2025/26 年度進行翻新,工程將分階段關閉一樓 及三樓的主要設施。封閉期間市民可考 慮使用其他區內體育館設施。
一樓及三樓將分階段關閉
柴灣體育館改善工程位置主要位於一樓及三樓,包括主場、 健身室、活動室及壁球室等,以提升設施質素並確保市民使用安 全。為了進行翻新及優化工程,這兩個樓層將於今年三月中旬至 十二月下旬分階段關閉。
工程內容包括更換主場館地板、牆身、翻新男女洗手間及更 衣室,並改善場館照明裝置及走火通道等設施。具體關閉安排如 下:三樓全層(主場、健身室、活動室及男女洗手間/更衣室): 預計關閉日期為三月中旬至十月中旬;一樓全層(多用途壁球室 及男女洗手間):預計關閉日期為十月中旬至十二月下旬。
在工程期間,市民也可考慮使用區內其他體育館,如小西灣 體育館、港島東體育館、西灣河體育館、鰂魚涌體育館及渣 華道體育館的同類型設施,以滿足運動需求。
冀加入新興運動設施
東區區議員陳凱榮表示,柴灣體育館健身室深受市民 歡迎,但健身器材經過長期使用後,難免出現損耗。他建 議署方在進行體育館翻新工程時,可以同時更新更多類型 健身器材,以提供更優質的設施供市民使用。
東區區議員阮建中支持當局及時翻新老化的體育館, 他建議三樓主場館更換設施後,可考慮引入新興運動所需 設備,以提升市民使用體驗。阮建中希望當局能提前透露 更多更新計劃細節,讓公眾了解翻新後的場館能否提供更 多元化的運動選擇及設施。
居住在環翠邨的居民羅小姐十分支持翻新工程,她表 示柴灣體育館的設施的確頗為老舊,期待可以盡快完成翻 新,享用嶄新的運動場館及設備。對於有關加入新興運動 設施的建議,她也表示支持﹕「近年一些新興運動,好像 躲避盤、地壺、競技疊杯等等都十分受歡迎,希望有相關 場地設備可以提供。」
未有計劃在翻新期間更換健身室器材 康文署回應時表示,每月約有9,000至10,000人使用 柴灣體育館的健身室,反映了設施的高需求。康文署強調, 健身室器材目前運作良好,並未有計劃在翻新期間更換器 材。部門會根據實際情況,盡量減少對市民的影響,並希望 能夠在合理的時間內完成工程,以繼續提供服務。
該館一樓
三樓主場館
楊上進:
提供海上業界意見
2012年,政府實施禁止拖網捕魚的政策。 截至2023年12月的最後寬限期前,幾位漁民 由於各種原因未能及時申請捕魚證。他們向上 訴委員會申訴,但這一過程較為複雜,涉及大 量書信和文件。楊上進查看了超過一百頁的資 料,理解漁民撰寫上訴書的困難,並協助他們 整理證據和文件並提交上訴。目前,上訴程序 仍在進行中,耗時較長。楊上進明白上訴程序 必須遵循法律流程,能簡化的空間較小。因此, 他建議政府可在限期前主動提醒漁民,例如透 過寄送信件或在公共場合提醒,以避免漁民錯 過申請捕魚證的機會。
陳郁傑:
需迅速處理租置屋邨滲水問題
在租置屋邨中,由於涉及的單位屬不同持 份者管理,因此在處理滲水問題上時間較長。 陳郁傑曾多次接獲到滲水求助個案,據了解, 房屋署和食環署在釐定是否滲水的標準不同, 令議員協助居民聯絡相關部門處理滲水問題時 無所適從。陳郁傑深信,為了有效及迅速解決 租置屋邨的滲水問題,房屋署和食環署應共同 協商,按本地區租置屋邨的實際情況,以科學、 客觀及務實的方法制定統一的滲水定義標準。
趙式浩:
緩解南區醫療壓力
趙式浩指出,隨着置富花園、華富、華貴 及香港仔等地長者人數的增加,對醫療服務的 需求不斷上升,但他對未來充滿信心。預計瑪 麗醫院的新大樓將於今年年底啟用,這不僅有 助於緩解南區的醫療壓力,還能為獨居長者提 供更周到的關懷;同時,南港島線的通車進一 步提升了居民前往瑪麗醫院的便利性。他建議 政府及醫院管理局積極引入更多醫療專才,以 有效應對人手短缺問題,進一步提升對長者及 有需要人士的支援,為南區居民帶來更健康、 更安心的生活環境。
南區目前面臨一系列社會問題,包括人口老化、 交通擠塞、設施老化、居住條件差以及環境污染等。
《港紙》在前兩期中已訪問了10位南區區議員,現 在進入第三期,我們將聚焦另外5位區議員,聆聽他 們對改善居民生活的見解。
隨着香港人口逐漸老化,居民向梁進表 達希望社區增設更多長者友善設施的訴求。梁 進認同南區應增加長者設施,包括擴闊路面和 增添扶手,以降低長者步行時跌倒的風險。他 指出,社區中一些設施對長者的便利性不足, 特別是長椅的設計對膝部有退化的長者並不友 好。此外,長者重視社交活動,但現有設施往 往分散,導致他們不便聚集交談。他建議政府 可針對長者需求設計更合適的設施,如特別設 計的長椅並將座位安排成圓形,以便長者可以 坐下來聊天。同時,他希望能增設長者健身設 施,讓他們在健身的同時也能進行社交互動。
梁進: 劉毅: 提供法律意見 下情上報 排解民生憂患
劉毅平時都會為市民提供法律援助,一般 是解決漏水和小額債務糾紛等問題較為多。近 期,一位市民因與寵物相關公司發生糾紛而尋 求幫助,劉毅協助申請小額債務,並指導撰寫 訴狀及調解注意事項。針對漏水問題,他教導 市民如何獲取滲水報告,並建議他們向政府相 關部門求助。他表示,法律諮詢的需求不斷增 加,他還協助過市民處理求情信、刑事案件、 租務糾紛、調解、離婚及遺囑等多種法律問題。 為了增進市民對遺囑和財產分配的理解,他建 議舉辦講座,幫助市民及早做好資產管理,確 保他們的權益得到有效保障。
赤柱busking
區議員倡簡化申請程 序
街頭表演藝術作為獨特的文化表現形式, 可以 為城市注入活力與創意,並帶動地 區文化旅遊發展。去年在鴨脷洲連續五天舉行的「南區繽紛市集@洪聖誕」街頭表演 藝術,吸引了眾多表演團體及南區青年報名參與。然而,南區目前缺乏指定表演場地, 限制了此類文化的發展,尤其影響了青年參與機會。有南區區議員建議簡化申請程序, 並與區內學校及青年機構合作,進一步推動街頭表演藝術。
南區海濱共享空間潛力大 文化旅遊吸引力提升
有關表演場地使用及操作守則,避免造成阻街或嘈 音擾民情況。
洪聖節表演吸引許多青年參與 香港仔海濱長廊
南區區議員張展聰表示,去年舉辦的「南區 繽紛市集@洪聖誕」活動中,五天的街頭表演吸 引了區內多個團體參與,反應熱烈。他建議參考其 他地區的成功經驗,如「海濱共享計劃」、「街頭 表演計劃」和「開放舞台計劃」,並將其引入南區 推廣發展。
南區區議員彭兆基也指出,現行街頭表演場 地申請程序未能滿足年輕表演者的需求。他提到, 許多青年藝術家傾向於即興表演,例如攜帶木結他 或簡易樂器在公共場所演出,但現行規定要求提前 申請,限制了他們的發揮空間。他建議署方優化申 請流程,並提供更多簡易的表演空間,讓青年藝術 家能更自由地展示才華,進一步推動南區的文化活 力。
南區區議員梁進表示,港島多區如灣仔、銅鑼 灣、炮台山等已設有海濱共享空間,而南區同樣擁 有優質海濱資源,包括香港仔海濱、鴨脷洲海濱、 赤柱海濱及沙灘等。他建議署方在「躍動港島南」 計劃中,考慮將海濱共享空間納入更新範疇,進一 步提升南區的文化旅遊吸引力。同時參照其他地區
對於推廣街頭表演文化,去年帶同子女參加 「南區繽紛市集@洪聖誕」的家長姚女士表示支 持,她認為街頭表演節目十分多元且有趣,子女都 很喜歡,更可讓子女接觸不同藝術形式,培養文化 興趣,「若可以與一些學校合作,讓學生有機會參 與表演就更佳。」
康文署積極推動 活動反應良好 康文署表示,政府一直致力推動文化藝術發 展,鼓勵市民參與並發揮藝術潛能。對於街頭表 演,康文署強調表演者需遵守相關法例,並考慮噪 音、環境衞生及公共秩序等問題,以減少對市民的 影響。康文署透過「社區文化大使計劃」及「十八 有藝─社區演藝計劃」,將表演藝術帶入社區。
此外,康文署南區康樂事務辦事處指出,合資 格團體可透過「非指定用途申請」租用康樂場地舉 辦活動,如節慶活動、嘉年華及表演等。過去一年 共批核19宗於香港仔海濱公園、鴨脷洲公園及赤 柱海濱長廊舉辦的戶外藝術表演活動,反應良好, 過去一年未收到相關投訴。
時已深冬,雪雀兒飛得頗歡,一群一群的,從灌木中 鑽出,跳躥進大風裏,飛得踉踉蹌蹌。
白菜的外葉青翠欲滴,內芯卻雪白一片。它的葉青白 兩色,青的彰示著對大地泛綠的憧憬,白的,對雪有了期 盼。一條河岸全是枯萎的草,稀稀疏疏地披散。白亮亮的 水面,波瀾漾動,連一條小船也沒有。
在雪來臨之時,大地烏朦,一片空闊,好像給雪隆出 了空間。風呼呼刮了三天兩夜,宛若滌蕩人間的污漬,不 掃乾淨,對不住潔白的雪似的。
魚呆拙地藏在泥垢上,尾巴少動,是向佛修行,又好 像托腮想些甚麼。一個值得沉思的冬天,讓魚就這樣蓄釀, 到了如今,大雪終於在午夜瑟瑟落來。
在黑黑的夜裏看雪,比白天多了一層韻味。白天的雪, 下得悠閒,羽翼透明、晶瑩,一眼就被人看透了內心。夜 裏的雪,幕色迷朦,雪在天穹之上,仿佛隱隱約約,若有 若無。
風雪在大地上肆意地飄蕩。一扇竹籬外,有一排巴蕉, 長長的葉散開,像一扇小窗,輕輕搖擺。它的身影修長, 落上雪,更模糊了。
小時候,只要下雪,是要堆雪人、打雪仗的。父親更 是坐不住,穿好蓑衣,套上草鞋,就出門到溝渠裏撈魚。
溝渠是田壟裏放水用的水渠,一個進水口,一個出水 口。父親去撈魚時,總會把進水口堵住,把出水口也堵住。
日喀則
楊宏
日喀則的夜稀薄冰冷 風從岡底斯山口穿過 四野漆黑 星月暗淡 年楚河的水 就發出嘩嘩的聲響 古修拉點燃柏枝 微弱的光透過窗紙 貝葉經低誦 酥油燈長明 瑪尼堆就在不遠的周圍
空氣中的香彌漫著扎什倫布 活佛們的加持讓信眾若鶩 天葬師遠去 亡靈們猶存 黎明的禿鷲 總是充當著眾神的使者 水從卡若拉冰川流下 一路上不休止的掙扎
誰該上天堂 誰該下地獄 說到底都要聽從神的旨意 赤子的心怎能不被塵攪擾!
午夜的雪
劉群華
溝渠裏的魚,便沒法逃脫了。
有一年,也是大雪,山裏山外都是雪,街上巷裏,也 是雪。父親烤了幾天炭火,腰酸背疼,說,我撈魚去。
溝渠離我家不遠。從河堤上挖出的溝渠,進水口的水 汩汩地往田壟裏流,一些魚兒也靜悄悄地溜進了溝渠。父 親把溝渠的兩頭堵住,魚就成了甕中之鱉,沒有逃生之路 了。
天上的雪花飄著優美的弧線,如清亮的花瓣,如一只 白狐,落在了父親的簑衣上。寒風從河上漫溢而來,隨著 雪,不羈地奔跑。
雪已經下了三四層,先下一層冰粒子墊底,再才把棉 絮狀的雪拋下,一層比一層厚。父親下水打赤腳,在溝渠 裏摸五線紅、小鰱魚、蝦、蟹 甚 麼都有。只一會兒,就是 滿滿一小桶。他的赤腳在冰涼的水裏走來走去,先是凍得 痛,後是麻,雙腳通紅,像一個野柿子似的。
現在,又下雪了,便自然想起故去的父親,讓這場雪 就別有心情。我想,這就是父親在世時一樣的雪吧,應該 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雪,也是最珍貴的雪。這種雪,白得素 潔、透明、有愛。
我竟然有些失神,佇立在窗口,看蒼茫的田野上,已 經鋪開了銀白的一層。河水在風雪中流淌,鑽進了一叢茫 茫的白花裏。耳邊不時響起幾聲夜鳥的呼叫,仿佛在長吟 寒氣的冷冽。
在菜地上,也是孤寂的。這些雪,侵襲了蘿蔔的白, 讓蘿蔔的白暗淡許多。幾 蔸 青翠的芹菜,在雪中泛青,偷 偷仰望,蘊藏著歲月的生機。株株菜苗,綻放的菜花,實 在有了田園的雪景。
在午夜看雪,看的是雪的柔美和飄逸。它們如枯蝶般 飛進山林,飛進田野,飛進平常百姓人家,不厚此薄彼, 好像是人間最公平的了。
我看了一會,睡意頓失,索性下了樓,走在路燈閃爍 的道路上。雪花這時候很頑皮,如小時候的我,用手偷偷 鑽進別人的脖頸裏,凍得別人拉緊了衣領。雪也偷偷從我 的脖頸處鑽進,感覺我的一身,被風雪摁在了燈光之下。
午夜的雪,讓我想起了父親,想起兒時的我,竟有一 種難以忘懷的情愫。
我的家鄉美食
陳晓俐(中大專業進修學院學生)
講起甜品你會想起什麼呢?是傳統滋味的中式糖水, 是新穎的台式手搖飲品,還是米其林的西式甜點呢?於我而 言,我的家鄉海南島既具特色又風靡的,莫屬於雞屎藤和椰 奶清補涼。《說文解字》:「甜,美也」,「從甘、舌。舌, 知甘者」。甜食的確如此,通過舌頭嚐到甘甜,而刺激多巴 胺的分泌讓人感到快樂。
「雞屎藤粑仔」在海南乃家喻戶曉的甜食,每逢佳節必 吃一碗熱騰騰的手工「雞屎藤」。最初無知的我,只聽了聽 名便覺得難以入口,後覺的我才知道它其實是一種葉子,只 是當將其搗碎後便會散發出一種和雞屎臭味相近的青草味, 便是其名的由來。但由於藤蔓類植物屬於中藥的一種性平味 甘,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等功效,《廣東新語·草語·藤》 《本草綱目拾遺》以及《採藥書》皆有記載,故人們如燕窩 一樣將其成為一道美食甜品。據說當年瓊崖縱隊被圍困山上 時,戰士們便靠雞屎藤粑仔滋補營養度過難關。如今做法萬 千,夏天可加椰奶和冰塊;冬天可加薑絲和紅糖;元宵節亦 可搭配湯圓一起食用,不僅Q彈有嚼勁,更是滿滿的愛意情 懷。
據說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年過六旬被流放儋州時,便有品 嚐過「椰奶清補涼」,並寫詩讚譽:「椰樹之上采瓊漿,捧 來一碗白玉香」。可見海南清補涼的美味能令人心情愉悅, 其原料多達十幾二十種,可因應個人口味隨心選擇配料,幾 乎能把中式、西式和台式的原料結合一起,口味百變之餘, 還能再淋上冰鎮新鮮的椰奶汁、椰青汁或紅糖水作為調和, 令整體口感更加清爽甜妙。此佳餚自古便受喜愛,至今已發
展成為地道小吃,令我垂涎三尺。每當我從香港回家鄉一趟, 必狠狠吃上好幾碗,且連渣也不剩。
所謂「民以食為天」,相信大家的家鄉美食甜品多不勝 數,期待與您「天之涯海之角,相遇那海南島」。
販商聯會:舞龍醒獅賀新歲 熱鬧非凡迎新春
「新春伊始,鑼鼓齊鳴、舞龍醒獅,恭祝生意興隆。」 港九新界販商社團聯合會(下稱販商聯會)二月五日(正 月初八)在灣仔鵝頸街市舉辦「2025年金蛇迎春舞龍醒獅 賀新歲」活動,為各街市販商同業及商戶舞龍醒獅賀歲祈 福。販商聯會主席陳錦榮,港區全國政協委員、立法會議 員邵家輝,新民黨副主席、立法會議員容海恩,立法會議 員梁熙,食環署灣仔環境衞生總監許稼農,灣仔區警民關 係主任陳運沛,香港島各界聯合會灣仔區地區委員會主席、 灣仔區議會議員劉珮珊等擔任主禮嘉賓。活動吸引了眾多 市民和遊客前來參與,共同慶祝乙巳蛇年新春。
活動當天,一眾嘉賓為龍、獅點睛。隨後在激昂的鑼 鼓聲,色彩斑斕的巨龍和三 隻 威武的醒獅騰躍起舞,展現 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巨龍、醒獅在歡快的鑼鼓聲 中翻騰跳躍,為現場觀眾帶來了視覺與聽覺的雙重盛宴。 舞龍隊伍身 着 傳統服飾,精神抖擻,動作矯健,贏得了觀 眾的陣陣掌聲。醒獅表演則以 其靈活的身姿和高難度的動 作,引得現場觀眾連連叫好。
販商聯會主席陳錦榮致辭 表示,舞龍醒獅是中華民族的 傳統習俗,象徵 着 吉祥如意。
在新春佳節之際舉辦這樣的活
動,不僅是為了慶祝新年的到來,更是為了弘揚中華文化, 增進社區的凝聚力,促進社區和諧與販商共融發展。他還 感謝各街市販商同業及商戶的支持,祝願大家在新的一年 生意興隆,大展鴻圖。
會員們總結去年工 作,謀劃新一年工作。
新春團拜賀新歲
二月五日,香港島婦女聯會舉行新春團拜暨主席 團及執委會會議,慶祝新春佳節的到來。是次活動旨 在增強會員之間的聯繫,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為 新的一年帶來美好的祝願,並彙報總結工作經驗,集 思廣益,為2025年婦聯工作出謀獻策。
活動現場喜慶熱鬧,會員們身着節日盛裝,歡聚 一堂,共同迎接新春的到來。
團拜活動上,香港島婦女聯會主席金玲向會員們 致以新春的祝福,並回顧了過去一年聯會所取得的成 就。她表示,聯會將繼續秉承服務會員、服務社區的 宗旨,為婦女們提供更多的學習和交流機會,促進會 員們的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並將滿懷信心帶領全體 姐妹以「拼」的精神、「闖」的勁頭、「實」的作風,
為香港的繁榮穩定、一國兩制行穩致遠貢獻巾幗智慧
和力量。會員代表們在輕鬆、歡樂的氛圍中,總結去 年工作,交流意見,部署2025年的工作,為婦聯工 作出謀獻策,展望未來。
在熱烈喜慶的氛圍中,大家同唱會歌,互道祝福, 除了傳統的財神賀年活動外,港島婦聯還精心準備了 一系列抽獎遊戲,讓團拜活動
洋溢歡聲笑語,充滿了節日的 喜慶氣氛。常務會長金華琴、 會長尹紅霞以及名譽會長李思 琳更是即場捐出獎品,以此表
達她們對姐妹們的祝福,將現場的喜慶氣氛推向了頂 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