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各界人士熱議二十屆三中全會 「全面深化改革正當時」(一)
蘇長荣 SBS JP
全國政協委員、立法會議員、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理事長
中國共產黨二十屆三中全會全球矚目,事關中國 前途命運,牽引香港大勢發展,影響世界未來走向。
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 國式現代化作出戰略部署。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 中,改革開放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進一步全面深化改 革、擴大對外開放,是推動中國發展的必然方向。
當前之香港,正聚精會神拼經、謀發展、惠民生, 勢必也需要推動改革,更積極參與國家改革開放。期待 香港能堅定立足「一國兩制」實際,充分發揮背靠祖 國、聯通世界的超級聯絡人優勢,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進程中抓住發住機遇,以新實踐引領新變革,切實提振 經濟,改善民生,大步走向由治及興。
朱立威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島各界聯合會 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南區區議員
立法會議員
二十屆三中全會不僅是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和推進 現代化建設的新起點,也是香港在國家發展新征程中發 揮重要作用的很好契機,為國家與香港特區帶來了巨大 信心與強大動力。
在國家層面,全會堅定了繼續推進改革開放的決 心,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將進一步促進國家治 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深 度融合和協調發展。
香港島婦女聯會主席 中西區區議員、港區湖北政協常委
三中全會聚焦全面深化改革,為中國長期發展指 明方向,展現出中國持續推進改革開放的堅定決心,必 將成為新的里程碑,也讓世界共用中國機遇、實現互利 共贏,開啟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章,為促進人類共 同繁榮發展注入更多中國動力。
在國家發展大局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香港要如 何找準自己的角色定位,如何藉助三中全會的全面改革 措施、改革意圖和規劃,根據香港所肩負的責任,對香 港發展的節奏路線作出全面最優部署,我們拭目以待。
衷心期盼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藍圖中,香港不斷「改 革」與「創新」,尋找發展機遇,為謀求高質量發展, 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貢獻香港智慧和力量,書寫香 港「一國兩制」新篇章。
對於香港特區而言,國家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後 盾和廣闊的機遇。作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具 備高度的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優勢。在國家全面深 化改革的背景下,香港可以充分利用其獨特的位置,積 極參與國家戰略,助力國家實現高質量的經濟增長。同 時,隨著更多領域的對外開放和新的政策紅利的釋放, 香港也將迎來新一輪的繁榮發展。
陳錦荣
港九新界販商社團聯合會主席
三中全會是中國共產黨每五年一次召開的有關發 展的重要會議,今次會議說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 性,並為如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重要戰略部署。無 論對國家大局、香港地區管治、行業發展都有重大意 義。
香港作為世界金融中心和國家的超級聯系人,鐵 定成為世界不同勢力的角力中心。在《維護國家安全條 例》完善後,香港再無後顧之憂,應全力發揮特有角色。 香港政府在特首帶領下,施政以結果為本,結合「效率 變革」主導,令施政效率增加,增強市民幸福感。在高 質量發展的前題下,香港各行各業需加強從「質量變 革」著手,破立並進,精準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擴闊經 濟源頭。
在此同時,香港更應好好發揮聯通世界橋樑角色, 把優秀世界人材凝聚到中國,為「動力變革」打好堅實 基礎,為科學發展、創新應用加添動能。
二十屆三中全會的一個關鍵詞,就是「全面深化 改革」。正如習近平主席過去提到,容易的改革已經完 成,餘下的都是硬骨頭,相信大家現時亦深切地感受到 當時這句說話的重要意義。
隨著西方全方位發起對中國的封殺,三中全會再 一次堅定了國家繼續開放、繼續改革的決心。我們相信 國家自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改革開放以來,豐碩的成果 印證了改革路線的正確,因此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團結一 致,走進改革的深水區,攻克一個又一個的難關。
而香港自疫情後亦全力聚焦經濟建設,過程中亦 發現了不少問題極待改善,例如飲食零售仍然沿用過去 的經營模式,未見有所創新,以致讓人感覺有所落後。 我們應該要好好學習三中全會精神,加大深化改革的力 度,為香港以及國家的經濟走上更高的台階。
胡志禧
香港島青年聯會主席
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在於全面深化改革,香港不 應過份倚重傳統的四大支柱產業,反而應把握人工智能 發展蓬勃的勢頭,為當下的經濟進行深化改革,全面發 展知識型經濟。
誠然,轉型難免引起陣痛。香港更要積極參與數 據要素建設,並且扭轉由以往在金融市場「賺快錢」的 心態,轉為累積耐心資本,金融市場自然會發展得更健 康。
此外,憑藉多年的國際營商經驗及宏大的國際視 野,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只會愈來愈吃重。 香港青年應認真學習三中全會精神,為香港創造「新質 生產力」,以配合國家的整體發展戰略,共享經濟發展 的龐大效益。
香港華德福教育基金會瑪利亞書院
第47屆畢業典禮圓滿落幕
香港華德福教育基金會瑪利亞書院於七月十二日晚上 在伊利沙伯中學禮堂隆重舉行了第47屆畢業典禮,為畢業 生們的求學生涯畫上圓滿句點。典禮吸引了超過300位師 生、家長共同出席及見證各位同學努力的成果。典禮上, 主禮嘉賓香港華德福教育基金會瑪利亞書院校友陳崇文、 校長王一鳴,以及第47屆畢業生代表黃家碧同學先後致 辭,為畢業生們送上殷切期許和真摯祝福。
寄語畢業生展翅高飛 迎接人生新篇章
陳崇文向畢業生們分享了寶貴的人生經驗。他勉勵畢 業生們要「先就業再擇業」,在工作中放下「小脾氣」,
培養勤奮認真的態度。陳崇文強調要敢於嘗試,精於選擇, 並鼓勵畢業生們每年為自己設定小目標。他提醒畢業生們 要繼承香港精神,即使遭遇失敗也要勇於從頭再來,通過 不斷學習來創造無限可能。
王一鳴在致辭中回顧了學校過去一年的成就,包括恢 復與地區的接軌,參與聯校運動會,舉辦基本法常識問答 比賽等。他強調教育是千年的功業,鼓勵畢業生們將華德 福教育的理念銘記於心,視教育為從初心到感恩的旅程。
王校長寄語畢業生們,無論未來遇到何種挑戰,都要懷著 感恩的心,將在校園中學到的智慧和經驗帶到人生的下一 個階段。
香港區家長教師會聯會
舉辦
黃家碧同學在發言中表達了對母校的感激之情。她特 別感謝學校提供的多元化輔導班,以及老師們不辭勞苦、 因材施教的精神。黃同學形容老師們就像燈塔,為迷失方 向的學生指引人生道路。她鼓勵同學們要珍惜在校園中建 立的友誼,並將老師的教導銘記於心,以此為動力,勇敢 追夢,回饋社會。
三位嘉賓的講話均體現了對畢業生未來的殷切期望。 他們一致認為,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品格的塑 造和人生智慧的積累。畢業生們應該帶著感恩的心,將在 校園中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未來的人生旅程中,勇敢
30名來自港島區多所學校的校 董和家長代表早前赴華東地區包括上 海、蘇州、杭州交流,他們到當地大 學參觀,感受國際大都市的氛圍,更 到訪江南多個地點進行歷史文化考 察。是次交流活動由香港區家長教師 會聯會舉辦,香港區家長教師會聯會 主席丁柏希擔任團長,中聯辦港島工 作部代表隨團參與。
交流團首天拜訪上海市奉賢區, 參觀奉賢規劃資源展示館後,與上海 市奉賢區僑聯主席陳靜等領導交流。
該區早前與香港中西區在多項深化合 作方面做了先行先試,簽署了合作協 議,在教育方面積極推動上海市奉賢 區與香港中西區的學校結成「姐妹學 校」,開展校際教學合作、學生交流 等項目,在學生成長、家校合作、教 師專業、學校管理等互相交流促進, 踏上新的台階。
其後交流團成員參訪上海交通 大學,參觀該校校史博物館,了解該 校創校歷史和發展進程;及後參觀醫 療機器人研究院,認識轉化醫學範疇 的工作和醫療機械研發成果;團員又 參觀運動健康科學與實踐實驗室,實 驗室同時為「職工之家」,內裏設置 了多項健身儀器,表面上像個健身 房,實際是寓運動於科研的一個實驗 場所。團員參觀了包玉剛圖書館,看 到該校校友,「導彈之父」錢學森在 1995年所寫的「圖書館是我每天必去 的地方」,深受感動。
參訪上海市後,交流團隨後到達 杭州市清河坊,感受杭州的市井風情 氛圍;到達西湖感受宋代大文豪蘇軾 的千古絕唱。團員再到蘇州的周莊和 拙政園考察園林和人文氣息;到達江 南水鄉烏鎮,感受東柵和西柵水鄉迷 人風景。
烈日當空下頗為炎熱
加多近街海濱長廊啟用
中西區再增地標
西環堅尼地城海旁一向是中西區備受歡迎的「打卡」 熱點,深受市民及遊客喜愛。由民政事務總署「地區小型 工程計劃」主導建造的中西區旗艦建設項目——加多近街海 濱長廊於六月 廿 八日正式落成啟用,標誌着堅尼地城海濱 進一步擴展開放,為區內外市民提供更多公共空間。
全新啟用的加多近街海濱長廊連接堅尼地城加多近街 及西寧街,全長約280米,24小時開放。海濱長廊設有遮 蔭座椅,氛圍悠閒寧靜。到訪的市民及遊客不僅能一邊散 步一邊飽覽維港西面及青馬大橋的壯麗景色,夕陽西下時, 更可欣賞絕美的日落海景,拍照留下美好回憶,感受香港 都市生活的另一面。除此之外,民政事務總署為推廣本地 社企而推出的大型社企吉祥物「友建樹」,也成為海濱長 廊另一重點「打卡位」,藉此鼓勵大家在遊覽時,亦要關 注並支持身邊有需要的社群,共同為構建和諧社會出一分 力。
市民林先生接受《港紙》記者訪問時表示,對於新開 海濱長廊表示高興,因為又多一個近海的地方遊玩和欣賞 日落,然而現時新增的地點較少遊樂設施,希望未來會增 加健身設施或遊樂設施供市民使用。更重要的是,該地遮 蔭設施極為不足,每當烈日當空,該處尤如「蒸爐」,容 易中暑,希望可以有更好的遮蔭設施。
中西區處處饒富魅力,新舊建築共融。社區內不單雲 集街坊老字號小店,人氣餐廳及文青咖啡店,亦擁有不少 充滿藝術文化特色的景點和歷史建築,如歷史悠久的「魯 班先師廟」、古董林立的「摩羅街」、拍照好看的「藝里 坊壁畫街」等。未來,中西區民政事務處將以海濱長廊作 為互動平台,積極聯同區內社企及不同機構舉辦各式各樣 的活動,匯聚大眾,打造多元海濱體驗,為社區增添生氣 活力。
中環扶手梯故障問題再追蹤
早前,《港紙》曾報道過中環至半山的自動扶手電梯系統常因維修或更換電梯機械組件而暫停服務,給市民 及遊客造成不便。近日,中西區區議員葉亦楠向本報記者稱,繼較早前在區議會會議討論後,他收到了機電工程 署自2021年1 月至2023年12月的維修記錄總表,並發現了一些問題。
若真有人長期存心惡作劇的話,他認為應 追究相關責任。他也會向相關部門了解實 際情況,探討有效措施減低「緊急停掣」 被誤觸的情況。
維修宜在非營運時間進行 「雜物卡進電梯」是導致中環扶手梯 停運的第二大主因,主要發生在荷李活道 後的電梯段。機電署方面也解釋,可能簡 單一粒小螺絲脫落卡在扶手梯的捲軸,都 有機會令扶手梯故障暫停。
梯營運時間進行,即早上六時至凌晨十二 時進行。由於例行維修時扶手梯需停運, 對市民帶來不便。他會與署方探討,是否 可在扶手梯非營運時間進行,相信也有足 夠時間予維修人員進行。
有市民及遊客前來加多近街海濱長廊打卡
「緊急停掣」、「雜物卡進電梯」是兩大主因 因「緊急停掣」被按 停運時數長達100小時 葉亦楠表示,報告顯示中環扶手梯暫 停服務主要有兩大主因,其一是「緊急停 掣」被按,其次是「雜物卡進電梯」。他 查閱報告時發現一些「較奇怪」的地方, 譬如以近中環街市的四段電梯來說,有多 達30-40%是「緊急停掣」被按而導致扶手 梯暫停服務,而且,過去 三 年,因「緊急 停掣」被按而導致扶手梯暫停運作的時間 長達100個小時。
《港紙》記者與葉亦楠一起來到現場 了解情況。記者發現,近中環街市一段電 梯頭尾及中間位置均設有「緊急停掣」按 鈕,其中頭尾的「緊急停掣」設置於電梯 底部,並有防誤觸設置。而中段設置的「緊 急停掣」就位於電梯扶手旁邊,容易被誤 觸。葉亦楠表示,不排除有惡作劇的成分。
葉亦楠認為,每段扶手梯因「雜物卡 進電梯」而停運的時數都多,因此他認為 需要了解有沒有改善的方案,譬如加強宣 傳告示,告訴市民注意小型物件跌落,以 減低相關情況發生。
另一方面,葉亦楠也留意到,每段中 環扶手梯每月都有合共54小時的例行檢查 維修時間,然而很多維修時間卻是在扶手
葉亦楠關注中環扶手梯問題
「緊急停掣」頭尾均設於底部,並有防誤觸設置 中段「緊急停掣」設在扶手旁邊
「其實開心是不需要太複雜」
——專訪中西區傑出義工杜天愛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香港島各界社會服務基金會日前評選出近 300 位 傑出義工,以表彰和感謝他們過去一年在香港島社區服務中的傑出貢獻。
為傳遞義工服務精神,提升義工的社會認同感,《港紙》近期將連續推出 傑出義工專訪,以激勵更多的人參與到社區服務,共同創造美好香港。
擁有13年義工經驗的杜天愛,從女兒讀幼稚園時已加 入義工的行列,直到今天女兒入讀大學,住家由西區搬到 南區,依然為中西區服務。「我覺得真誠對人是最重要。 只要是發自內心去做一件事,走出一步,拿出真誠,別人 一定會感受到,會回饋你。」杜天愛說。
當義工的最大得著
杜天愛談及當初做義工的原因,主因是覺得「好玩」。
參加過逾百場大大小小活動的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 在西營盤正街擺設慶回歸攤檔時,因為製作懷舊小食麥芽 糖梳打餅,很多人表示被勾起了兒時回憶,讚賞她們搞得 有聲有色。「收到這些回應,我是很開心的」,杜天愛回 憶道。
「其實開心是不需要太複雜」,杜天愛表示做義工最 大的得著,是收到街坊的回應。對她而言,自己不需要做 甚麼驚天動地的事,只要以努力和真誠貢獻社區,積累多 次街坊的正面回應,便會覺得相當幸福。
在杜天愛正面的思想影響下,她的女兒從小耳濡目染, 長大後亦主動投身加入義工的行列,為環保事業、弱勢社 群提供服務。杜天愛亦有三個朋友受她的鼓勵,參與到中 西區的社區服務當中。
2019——最大的挑戰
雖然日常的社區工作對經驗十足的杜天愛而言並不困 難,但在香港進入由治及興新階段之前,義工工作其實曾 經充滿挑戰。最艱巨的挑戰,當要數2019年區議會選舉時 期。
當時正值黑暴分子橫行香港之時,愛國愛港的杜天愛, 不懼當下任意肆虐的黑暴勢力,依然挺身加入建制派候選 人的助選團,冒著危險在街頭拉票。過程中遇到相當多的 阻攔,例如有次在街頭拉票時,對方候選人派出自己年老 的母親作「臥底」,站在到杜天愛和其他義工之中,裝作
老人家閒話家常。同時在遠處偷拍,以相片作證據,訛稱 杜天愛和其他義工以人牆之勢包圍其母親,不擇手段欺負 老人,並放上社交媒體「公審」。當時百口莫辯的杜天愛 為大局著想,只能忍聲吞氣到其他地方設置街站。
而一時忍讓並不代表杜天愛怕事,當有必要時,她便 會挺身而出,據理力爭。有一天杜天愛與其他義工在堅尼 地城的公園張貼橫額,事前雖然已獲得批准,但公園保安 依然在黑暴分子的投訴下,要求杜天愛將橫額拆除並驅逐 離場。在義工群情激奮、衝突隨時發生之際,杜天愛一人 站出來,心平氣和地與職員對質,提出充分的理據,最終 成功說服並爭取職員放行,為愛國愛港群體的宣傳作出寶 貴貢獻。
保持平常心 繼續做好本份
對於被選為「傑出義工」,杜天愛一方面相當感謝社 區對她的肯定,另一方面亦抱持平常心,強調要繼續做好 本份。畢竟當了13年義工的她知道,社區服務是沒有盡頭, 社區上還有很多人需要義工的幫助。她表示,日後只要有 公餘時間,都會繼續出來做義工,為共建美好社區出一份 力,攜手創建更美好將來。
灣仔奶龍主題跑獲5000跑手參與
由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全力支持、全港首個「奶 龍主題跑」活動七月七日於灣仔海濱長廊舉行,吸引逾 5,000名跑手參加,當中「1公里水槍探險戰」成為最 受歡迎參賽組別。
「奶龍Family & Friends 減齡 Get! Wet! Run!」活 動獲立法會議員梁熙、灣仔警區助理警民關係主任歐鎮 銘、灣仔西分區委員會副主席陳宇澤、香港灣仔區各界 協會主席佘靜怡等嘉賓出席並進行開幕致辭。
活動中,中銀人壽旗下品牌「大家減齡」特別預留 了奶龍主題跑參賽名額予基層學童及其家長一同參賽, 以把親子運動文化推廣至更廣泛的社會階層;同時亦邀 請部分受惠家庭於PURE一起體驗親子「齡」距離賽前 訓練班,學習正確暖身動作。此外,「大家減齡」 特 意在賽事場地增設愛心加油站, 請小朋友創作紙扇心 意卡向父母表達謝意。
「大家減齡」計畫總監魏志煒表示,希望透過次主 題跑把社交型運動文化擴展至社區,為基層家庭提供大 型路跑的機會以推廣親子運動,同時讓家長與子女製造 珍貴難忘的回憶。他又指,根據研究顯示,定期與朋友 及家人的溝通最能緩解生活壓力,促進健康減齡。
活動屬全港首個「奶龍主題跑」活動 嘉賓發射水槍,象徵活動開始
城巴借出古典復修巴士(黃老太)雙層巴士及電能巴士到場 現場有多架古董車出展
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7周年,民建聯港島東團隊於早 前舉辦慶回歸暨穿越時空香港汽車文化嘉年華。是次活動 以香港汽車歷史文化為主題,讓市民可以在同一活動場地, 飽覽平常難得一見的古董老爺車、經典房車,以至最新的 新能源交通工具。活動更獲香港警務處借出劍齒虎裝甲車 及人群管理特別用途車等警車,以及城巴借出古典復修巴 士(黃老太)雙層巴士及電能巴士到場,讓市民拍照留念。
活動邀請到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中聯辦港島工作部 副部長尤斌、香港警務處處長蕭澤頤、港島總區指揮官郭 嘉銓助理處長、灣仔民政事務專員 張雁伶、東區民政事務助理趙雯雅 等嘉賓到場,共同慶賀香港回歸祖 國27周年。
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在致辭時自 稱「愛車之人」。他表示,今日心
情興奮,內地愈來愈多新能源汽車品牌,大家都期待內地 新能源汽車品牌來港。在場的水炮車、「劍齒虎」裝甲車 深受歡迎,他感謝主辦單位藉活動培養小朋友的正面價值 觀。此外,蕭澤頤表示今次活動融入防騙元素,指本年首5 個月騙案數字穩定,不過6月又反彈上升。他提醒,假扮 客戶服務的騙案明顯上升。
全國人大常委、立法會議員李慧琼致辭時表示,場內 很多車迷打卡,可共同回顧、探索香港汽車歷史文化。她 指出,香港汽車文化出現在20世 紀初期,汽車改變大家出行方式, 很多經典古典老爺車承載集體回 憶、見證香港變遷,是藝術和技 術結晶。
鋒,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是次活動看到很多家長帶小朋 友來了解香港的汽車發展史,更親眼見證國家品牌的強大, 是最好的慶回歸活動,具有很大教育意義。李慧琼又感謝 警務處作出安排,稱警用車在維護城市治安扮演重要角色, 是國家安全守護者。
她又稱,現時新能源可持續 發展交通工具,例如氫能、電動車普及。國家作為減排先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表示,坊間有指「車是男人第 二個老婆」,今日到場人數眾多, 不過車不只是個人喜好,亦是時代 的見證。展覽有古董車,也有國產 名車及電動巴士,反映汽車生產由 西方主導逐漸轉變成中國成為最大 汽車出口國,積極發展新能源汽 車。他又稱,有人稱香港為「玩車天堂」,皆因老爺車有 保養及相關證明都可以在香港路面行駛,而部份國家或地 區並不允許。他期望類似展覽每年都可以在港舉辦。
灣仔青年聯會舉行慶回歸「Free
望地區青年服務工作「源源不絕,細水長流」
特別行政區成立27周年.灣仔青年聯會慶回歸 Free Flow Party」,並於活動儀式上由灣仔青年聯會主席宋芝齡代表 聯會,向參加者展示灣仔青年聯會未來致力服務青年及社 會的方向,希望與不同年齡層的青年朋友互相交流,共同 增強青年對社區的歸屬感,力求達致青年服務工作「源源 不絕,細水長流」的目的。
活動獲多名地區及政界人士出席,包括灣仔民政事務 專員張雁伶,全國政協委員暨立法會議員邵家輝,立法會 議員容海恩、梁熙,中聯辦港島工作部代表,香港灣仔區 各界協會主席佘靜怡,灣仔關愛服務及發展基金首席會長 閻偉寧等嘉賓。
主禮嘉賓、香港灣仔區各界協
會主席佘靜怡為大會作致辭。佘靜 怡指,灣仔依海而生,是香港最早 發展的地區之一,歷史背景使灣仔 一直擁有開放、活力的精神面貌。
入社區關懷的青年朋友,可以一起加入灣仔青年聯會,成 為這個大家庭成員之一!」
活動儀式結束後,灣仔青年聯會為在場人士準備了樂 隊表演及霹靂舞表演。大會亦在推廣會務的同時,向在場 參加者派發果汁、奶茶等飲品,讓參加者一解暑熱,欣賞 表演。
灣仔青年聯會透過今日的活動,不但為灣仔的青春底色添 上幾筆色彩,象徵聯會正式走入社區,為香港及灣仔區的 青年工作一盡己力。佘靜怡祝願灣仔青年聯會可以與廣大 青年一樣,保持著無畏無懼、樂觀自信的少年氣,「貼近 青年,為社區奏響青年樂章,為青年綻放青春風采!」 灣仔青年聯會主席宋芝齡亦為 大會作致辭。宋芝齡指,灣仔青年 聯會首次舉辦活動,將活動命名為 Free Flow Party ,取其「源源不絕, 細水長流」之意,亦代表著灣仔青 年聯會力求達致青年服務工作「源 源不絕,細水長流」的目的。宋芝 齡指,灣仔青年聯會期盼與灣仔居民、以及其他地區的青 年聯會可以一直保持住合作無間,與不同年齡層的青年朋 友互相交流,共同增強對彼此對社區的歸屬感。未來,灣 仔青年聯會將持續舉辦各類型講座、關愛社區老人、體育
大會為活動準備了霹靂舞表演
大會為活動準備了樂隊表演
活動籌委會主席趙俊豪與會員及嘉賓合照(左二)
兩代人的努力
筲箕灣港鐵站A3出口扶手電梯正式啟用
耀興道臨時行車線全線開通
署其後繼續進行下一階段的斜坡復修工程,包括用噴漿混 凝土加固山坡近路面的部分、加裝岩釘鞏固山坡中腰部分 的孤石,以及建造混凝土扶壁加固山坡頂部的巨石。該段 耀興道餘下一條行車線於六月三十日全線重開,並同時重 開耀東邨耀明樓對出的北面行人路,以及全部原有路線恢 復行駛。
民建聯東區區議員李清霞接受《港紙》記者訪問時表 示,感謝政府部門對這次事件的幫忙,令到該路段預期重 件事順利完成。
東區區議員郭詠健表示,非常開心耀興道全線來回方 向行車線重開,水務署也已完成北面行人路的水管修復工 程。但是還有少許的工程還未完成,包括在山坡中腰已完 成噴漿的混凝土表面安裝金屬護網,「我們康灣團隊會繼 續關注以下的工程,有進一步的最新消息,我們都會馬上 通知附近居民,讓他們可以安心地使用道路。」郭詠健說。
東區區議員王志鍾表示,耀明樓、耀貴樓的食水及鹹
家長帶著小孩一起前來
交通安全記心間 樂隊餘音繞心田
不同年齡層人士
共同演奏交通安全音樂會 七月十三日,由香港交通安全隊步操樂隊,東區區議 會陳杏、林永祥區議員聯合辦事處合辦,香港東區各界協 會協辦的「交通安全音樂會」順利舉行。活動通過演奏管 弦樂、擊打忘憂鼓等藝術形式,以多元才藝體現「團結一 心 齊做貢獻」的精神,同心共賀香港回歸祖國27周年。
一曲《交通安全歌》管弦樂拉開了本次活動帷幕,步 操樂隊穿著整齊制服,精神抖擻,動作劃一,展現出交通 安全隊員的團隊精神。隨之由萌兒幼稚園帶來親子忘憂鼓 歌唱合奏《父母恩》、RSP步操樂隊及中華佛教康山學校 學生隊帶來《學習雷峯好榜樣》等管弦樂曲目,張沛松紀 念中學的學生們帶來忘憂鼓合奏、紫荊音樂藝術協會的長 者以忘憂鼓合奏《男兒當自強》、神秘嘉賓宣傳長官李紫 昕副隊監(Purple姐姐)演唱《皆大歡喜》,一眾老年、 中年、青年、幼兒等不同年齡的隊伍的音樂表演,表現精 彩絕倫,樂曲餘音繞樑。最后主禮嘉賓更為全場觀眾送上 音樂會福袋,點燃現場熱情。
齊心奉獻
推廣香港交通安全
現場亦有觀眾陳先生帶著自家小孩前來觀賞並表示, 「很喜歡演出人員的用心演奏,通過本次活動的宣傳推廣, 進一步重視起道路安全,過馬路要按指示燈進行、不要存
林永祥派送福袋
僥倖心裏等等。同時,很珍惜香港現在的穩定、安定,希 望人人都要維護好我們的家,我們所熱愛的香港。」
小觀眾們
香港交通安全隊高級助理總監兼東區區議員陳杏在接 受《港紙》記者訪問時表示,「非常感謝不同表演單位、 不同年齡層次的朋友們,積極參與到 本次交通安全音樂會之中,為市民朋 友帶來多姿多彩的表演,有他們的參 與,令今天的音樂會更見輝煌。衷心 感謝交通安全隊各位成員,為推動香 港道路安全所作出的無私貢獻,今日在此大家同心共賀香 港回歸祖國27周年,充分體現香港交通安全隊步操樂隊及 各表演單位,對國民身分認同以及對國家擁有深厚的歸屬 感。」
夠鼓勵各隊員之間,亦能為步操樂隊呼籲及招攬新成員而 努力。」
香港交通安全隊步操樂隊監督署理高級助理總監蕭瑪 娜表示,「自1963年成立至今,交通 安全隊在推廣道路安全的工作上不遺 餘力,多年來積極舉辦各類型的道路 安全活動,以減低交通意外的風險, 達到『路上零意外,香港人人愛』的 目標。今日非常感謝每一個表演單位熱心參與、協助開展 本次音樂會,能夠藉助音樂會的契機,再次為隊員、市民 宣傳交通安全的基本常識,加強大家的責任感及自律性。 祝人人出入平安,人人愛香港。」
本次音樂會籌委主席、步操樂隊助理監督何兆昌接受 《港紙》記者採訪時表示,「我是一個音樂人,想起最初 加入交通安全會步操樂隊這個大家庭 時,一心是希望以自己的小小綿力能 夠為步操樂隊做出貢獻。在前幾年間, 疫情肆虐,步操樂隊處於停滯狀態, 現在疫情結束,隊員已恢復排練,雖 然排練未足,技術稚嫩,但為了使隊員們見證步操樂隊的 成長,確立自信,建立貢獻社會的精神及擁有一個分享音 樂的平台,而籌劃了此次的音樂會。希望通過本次活动能
陳杏
何兆昌
蕭瑪娜
南區第4次區議會大會
南區繽紛市集@洪聖誕
中企關愛送「福」進社區
持續聚焦市民需求 南區區議會上半年工作顯成效
會見市民計劃
積極跟進野鴿問題
南區歲晚關愛大行動
向南區有需要的人士派發「防火三寶」
近日,南區民政事務處舉行了本年度第4次南區區議 會大會。會議第3項議程中,南區區議員彭兆基代表區議 員們報告了上半年的工作情況。報告指出,區議員們積極 服務地區,通過參與各項培訓活動,提升專業知識和服務 能力,以更好地回應市民訴求。議員們還密切配合政府, 協助落實和解說地區政策,推動南區良政善治。接下來, 讓我們一起看看南區區議員們在上半年度的工作分享,了 解他們對南區發展所作出的貢獻。
全方位服務社區 緊貼市民需求
區議員們致力於全面服務社區,在區內共成立了15個 地區辦事處,遍布南區各個角落,包括較偏遠赤柱、石澳 等地區,方便居民與議員直接聯繫。超過一半的辦事處位 於公共屋邨,另有一些設在大型私人屋苑附近。
區議員們積極主動深入社區探訪,了解居民的生活實 況和需求。至今已探訪了約2,200戶,並接觸了約3,100人 次,當中包括獨居長者、基層家庭和傷殘人士等。通過這 些家訪,區議員們希望政策措施能夠有效回應市民所需。
除了參與民政事務處安排的「會見市民計劃」,各個 議員還在地區辦事處主動接待居民。截至六月底,兩種渠 道共接待了800多人次,並受理了約2,800宗市民求助個 案,其中近九成半已獲得解決。對於市民反映的問題,議 員都能迅速聯繫相關部門,利用專業知識提出建議並跟進。
他們亦主動與運輸署、康文署、食環署、房屋署、路政署、 警署等部門會面,實地視察地區問題,務求準確回應社區 需求,推動地區發展。
南區樂遊「油」-青年社區共融推廣計劃
「暗窗」行動 保衛居民@南區 SKYPOP 2024南區之SING大賽決賽暨頒獎典禮
南區社區發展 官民攜手推動
南區積極推動多項社區活動,包括每年都會舉辦的「洪 聖誕」節日活動。今年活動配合政府政策,新增市集活動, 顯著提升周邊商家銷售額。此外,南區區議會聯同青年社 區建設委員會,在「百步梯」設置一個由本地藝術家和青 年共同設計的「打卡」地標,為這個標誌性景點增添更多 人文氣息,進一步促進社區文化和經濟發展。
今年一月,南區區議會聯同南區關愛隊展開歲晚關愛 大行動,包括愛心送暖探訪活動、家居清潔及維修,服務 近2,000戶居民;並舉辦健康講座及檢查服務,共600人 次參與。另有區議員於三月份時,聯同相關單位向南區居 民派發73套「防火三寶」,推廣消防安全資訊。區議員們 均積極參與地區活動,包括社區團體舉辦的新春活動、青 年活動和婦女工作等,與民同樂。他們亦會恆常與法團會 面,進行溝通交流,並定期與管理公司經理巡邨,協助他 們處理法團事務。
社區發展與防災並重 市民幸福感倍增
區議員們全面關注民生,積極回應居民需求。他們時 刻關注社區事故,迅速調動各方資源提供支援,為區內營 造了更加和諧安全的生活環境。此外,區議員們不時參與 各類防災演習,增強了與政府部門的合作,提升了應對緊 急事故的準備和能力。這確保他們在災害來臨時能迅速採 取有效措施,為居民提供適切的支援。另一方面,透過不 斷參與政府及相關機構的各種培訓,他們加深了解政策舉 措,提升了自身在地區治理、社會福利等方面的專業能力,
從而更好地向市民宣傳政府政策。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南區區議會已積 極參與籌備大型慶祝活動。同時,南區區議員繼續堅定履 行地區事務,協助政府落實和解釋地區政策,與地區組織 互相配合,以提升南區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共同建設 更美好的南區。
南區區議會培訓及預備會議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7周年同鄉文化匯演
廚餘回收成香港環保新亮點
綠色生活理念深入社區
職員教授使用智能廚餘機
環保署正全力 在全港 推進智能廚餘回收服務,目標是 在今年七 月完成在全港213個公共屋邨安裝超過700個智 能廚餘機,惠及約三分之一香港人口。這項全新的廚餘回 收計劃正在逐步落實中,有望進一步減輕香港堆填區的負 擔,為香港的可持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南區7 個公共屋邨安裝智能廚餘機 目前南區共有 7 個公共屋邨安裝了26個智能廚餘機, 包括田灣邨、石排灣邨、馬坑村邨、華富一邨、華富二邨、 鴨脷洲邨和漁光村。根據統計,南區每日收集的 骨頭、膠 袋、廚餘等總量約為 25 公噸。未來,環保署將陸續與房屋 署和房協合作,在使用量較高的公共屋邨增加智能廚餘機 的安裝數量。這些廚餘回收計劃對減少堆填區的廚餘負擔 有顯著幫助。因為廚餘難以分解而且容易發臭,回收計劃 不但有助減少廚餘,還能改善環境衛生。
私人屋苑方面,置富花園、利東邨、海怡半島和漁安 苑也已申請增設智能廚餘機。其中置富花園已完成安裝, 而海怡半島和漁安苑的申請環保署亦正在積極審批中,預 計今年內可完成更多私人屋苑的安裝工作。
加強宣傳廚餘回收的重要性
南區區議員林玉珍認為,要有效推動廚餘回收,最關 鍵是加強宣傳教育。以鴨脷洲邨為例,安裝了智能廚餘機
香港無處不旅遊
後,環保署派員到邨內宣傳,並設立「綠綠賞」積分即場 換領禮品的活動,以進一步向居民宣揚廚餘回收的重要性。 她相信只要為居民提供更多的廚餘回收認知,將會取得不 同的顯著效果。此外,關愛隊也會時刻與政府合作進行宣 傳,這相較單純的政府宣傳,相信也會更加有成效。
為了持續推動廚餘回收,環保署已為公共屋邨設立專 題網站,提供相關資訊,並正更換使用說明和宣傳海報, 未來也會定期舉辦教育推廣活動。同時,在新落成的公共 屋邨和私人樓宇,會同步開展廚餘回收計劃及相關推廣, 並指導居民正確使用智能廚餘機。
盼未來廚餘回收設施普及化 林玉珍期望日後能夠擴大智能廚餘機的覆蓋範圍,讓 更多居民可隨時將廚餘棄置於樓下的回收設施。同時,她 也希望能夠在更多食肆進行宣傳推廣,讓整個社區的廚餘 回收成效得以提升。畢竟現時很多未有回收設施的南區居 民,也很努力自行分類,唯獨對於廚餘無從下手。她希望 將來廚餘回收機能夠遍布社區,就像便利店一樣隨處可見, 屆時整體成效必定事半功倍。
林玉珍示範使用智能廚餘機
紀念張愛玲的「香港之旅」
紀念胡適的「井字遊戲」
市民登記換領禮品
紀念蔡元培的「漫步過去」
南區文學徑的設立是為紀念5位著名中國近現代文學家,包括張愛玲、胡適、 蔡元培、蕭紅及許地山,參考了他們在南區走過的足跡,於區內5個相關地點建 設了紀念地標,讓市民以新角度欣賞文學。
5個文學徑地標分別為:
紀念張愛玲的「香港之旅」(位於淺水灣花園,接連淺水灣道及海灘道的通道) 紀念胡適的「井字遊戲」(位於赤柱聖士提反書院對面行人路) 紀念蔡元培的「漫步過去」(位於香港仔海傍道近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入口) 紀念蕭紅的「飛鳥三十一」(位於淺水灣泳灘) 紀念許地山的「樸」(位於域多利道/金粟街休憩處內)
紀念蕭紅的「飛鳥三十一」
紀念許地山的「樸」
豐盈的雨,讓南方夏季的腳步慢了下來。這一回,它 改了從前的急性子,慢悠悠地來,一來就待上一整天。
時間在日曆上滑翔,雨讓日子不再匆忙,似乎有了格 外多的閒情逸致來看天看風景。窗外花園裏的玉葉金花盛 開,綠葉托起白色修長的花瓣,一簇簇地垂下來,葳蕤繁 茂,顯得比雨水還要稠密。雨後,碩大的蝸牛從草叢中爬 出來透氣,有的踟躇在人行道上,有的趴在樹幹上。草叢 深處、葉尖上,掛滿了雨滴,一陣腳步聲震落一串。
雨從海上來。烏雲從天邊壓下,一陣風就把它送到了 你的面前。不一會兒,雲朵就變了臉,甲板上劈劈啪啪地 砸下了雨滴,它那麼急促的、毫無遮擋地落下,好像一個 暴躁的親人在對你發火,但很快就平復下來。甲板上一時 積滿了雨水。在海上,雲是明澈的,雨也是,它們的喜怒 都在臉上,不藏心事。人們擠在船頭,爭著看遠方水天相 接處的風雲變幻。
天色昏黃,雨從地鐵口的廊簷上滴落,人們站在簷下 等待,有幾分茫然無措的樣子。街面上到處都是積水,中 午時分,寫字樓的人也陸續走出來,三三兩兩的行人打著 傘,繞過一個又一個淺水坑,走到街口去買盒飯。雨澆滅 了城中的酷熱,在城外,無數雨水 匯聚,它們抱成一團, 向江海奔去。
雨沒有停,忽而想起很多雨中的往事。
掃地
王麗華
掃把似把大刷子 來來回回在地下 我輕輕用力 生怕灼痛了 大地的肌膚
輕輕 再輕輕 莫驚了它的冬眠
殘風捲著樹葉 汗水和著塵埃
握著掃把的手 掃了又掃 從清晨到黃昏 掃出斑馬線 掃出一方淨土
雨水穿過夏季
熊佳林
曾經撐起一把傘,走過舊時街巷。此時籠罩在城市上 空的雨,應也分毫不差地落在那邊吧。巷口深處有一座香 爐神龕,幾座觀音彌勒佛像靜立於龕上,身上也積滿了灰 塵。人間的塵煙,不僅落到了人的頭上,連落入凡間的神 也惹了滿身塵埃,世間萬物,都在等著一場雨的洗滌。
院牆上,葉片在生長,裂紋在爬行。庭院外,吹過千 萬朵花兒的風,穿過萬水千山的甲殼蟲,它們依然在跋涉。 夏日的繁盛,在雨中悄無聲息地進行。
雨落在城市的高樓大廈之間,大多是悄無聲息的。而 雨點敲打在舊屋的琉璃瓦上,瓦上便籠起了一層輕煙。雨 水順著瓦縫匯成一道道淺亮的小溪,歡快地奔跑著。人站 在簷下,抬頭看到的便是從青色的天幕下,垂下一條條斷 斷續續的雨簾。
雨落在城裏的天橋上,往往被玻璃牆遮住。而在遙遠 的河面上,敞在煙青色天幕底下的浮橋,便與雨天融合為 了一幅煙雨迷蒙的寫意畫。遠遠望去,漂浮在橋面上的白 霧,其實是三分微雨。
而巴山夜雨,也和白天的雨不一樣。它會讓你想起共 剪西窗燭的那個人。在淅淅瀝瀝的雨聲裏,在不確定的歸 期裏,懷想燭光映照中熟悉的臉龐,燭影下的歡聲笑語, 那抹別樣的溫馨裏,又摻了幾分輕愁。
我那把透明的雨傘,在夏季裏漸漸凋落了,像一朵開 過的梔子花,留下淡淡的幽香。
雨終於停了,太陽升了起來。
同樣的雨,落在城市的上空和落在山野林間,必然不 一樣。不然古人為何獨說雨打芭蕉呢?那是窗櫺外一株碧 綠的芭蕉樹,葉片寬大,不會錯過任何一滴雨。這樣的瀟 瀟雨聲,是清脆的,也是踏實的,即便隔著簷兒滴到天明, 也讓人心安。蕉葉若是沒在窗前,便在離人心上。
隱匿的粟米
劉群華
粟米渾身橙黃,像陽光的牙齒。
初春,風很輕,粟米在潮濕的土地中發芽,在澄明的蒼 穹下長葉,在綿綿細雨中吮吸,在桃花梨花櫻花中咀嚼柳絮 一樣的童年。
一顆顆粟米從梯田上醒來,滿身的骨骼在拔節的嘎巴聲 中青翠。葉子修長,生長的激情像流暢的岩漿,似乎要把自 己的軀體撐爆。粟米的眼晴很迷離,在一對對葉子中排列, 露出水潭般碧綠的清澈。
村莊的籬笆,像點綴粟米的蕾絲邊。經過風的遷移,籬 笆傾斜,靠在一排綠瑩瑩的粟米上。籬笆上攀援而長的絡石 藤首烏藤金錢草,很快雄踞在了草頭上。它們都站在坡上, 野性十足,攻城掠地。頗有幾分土匪習氣的菟絲子,沒有葉, 沒有根,只有黃橙橙的藤,密匝匝的彼此交錯糾纏,在風中, 定然讓粟米不堪重負,甚至顆粒無收。
夏天,粟米在土灰人糞牛糞豬糞之肥沃下,長得高高胖 胖,長得起起伏伏,長得脊骨鏗鏘。我聽見一陣細雨慈愛的 聲音,在粟米的耳邊,念動喋喋不休的善良。我聽見雲光的 夢想,在粟米的面前,剖析五彩繽紛的自己。我聽見霧幔的 潔淨,在粟米的身邊,飽滿地敞開了迷濛的胸襟。我聽見嘈 雜的蚱蜢,在粟米的葉上,吐納馥鬱的芬芳。
夏天是粟米成長的鼎盛時期。粟米在陽光雨露間,有了 自己唯美的理論和體系。在綠蔥的粟米杆上,突出的一只碩 大飽滿的粟米苞,只是它生活的開始,真正的江湖,還在行 走之中。粟米要經過漫長的時光浸染、風霜打磨。剛剛坐苞 的粟米,像梯土上挎竹籃的小妮子,頭髮紅紫,嘴唇嬌嫩, 一身綠色的連衣裙,凹凸有致。
一群鳥像一叢灌木,從雲朵上跳下來,啄開了粟米苞。 嫩嫩的粟米汁,像羊奶一樣飽滿、流溢。蚱蜢熱得油光發亮, 矯健的腿還帶了鋸齒,握在手中,它輕輕一蹬,我就感覺到 風的力量。愛粟米的它們,一經撫摩了粟米,波瀾不驚的粟
米,還是有愛的親切,愛的傷害。粟米葉被蚱蜢一啃,只剩 葉的脈絡,傷了粟米的元氣。鳥啄開了粟米苞,粟米粒就慢 慢縮水乾枯。
粟米的個子越長越大,越長越老。月光湮染的細密,像 毛毛蟲的茸毛,軟塌塌,明亮亮。熒火蟲在粟米地穿插,不 時對粟米巡視、親昵。風嘶啞著聲音,威武地恐嚇著吊在粟 米葉上晚歸的螞蟻。但月光很輕柔,像母親的手,撫摸著齊 頭齊腦的粟米。粟米在這會兒,顆粒嬌嫩,腰身青翠,脖子 緋紅,看看就是能下手的樣子。
秋天的粟米被風寒入侵,外表嶙峋了。被雨露打了,澆 得頭髮一綹一綹。被鳥欺淩了,粟米粒撒了一地。
粟米在地裏老得像等待一個神秘的儀式。人的鐮刀揮得 老高,像簡單而古拙的光輝。一個個粟米棒金黃燦爛,是大 地饋贈給的人的喜悅,像一掄火把,照亮了黑夜。我恍惚在 粟米地肩挑簍扛,一排排地懸掛於木欄。紅煨煨的粟米,妝 扮著吊腳樓,像吐納的梅花,像門前的紅燈籠,煥發出團團 喜氣和豐收。
粟米的命運大致如此。
我反復掂量,它的眼睛明亮、光澤,慢慢地,它忘記了 自己是一粒粟米。
港島各界人士熱議二十屆三中全會 「全面深化改革正當時」(二)
港島聯中西區地委會主席、 中西區區議員
本屆三中全會除了與歷屆會議一樣,聚焦經濟發展 的主題外,還強調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務求令中國的發展得以保持高度的確定性、連貫性及延 續性,向國際社會展示了什麼是中國的高質量發展與高 水平對外開放。
今年國家《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加快發展新質 生產力」,與三中全會強調的高質量發展緊密交織。香 港作為國家著力打造的國際創科中心,在協助國家發展 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正聚焦如何成功將創科成果實現 產業化。《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明確了香港創科應 重點發展的新實體經濟,如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等香港 具本地優勢的創科產業。同時,特區政府推出的「產學 研1+計劃」,也為本港大學將科研成果的轉化及商品 化提供了有力的財政支持。
張 宗 博士
全國青聯委員、灣仔區議員
華潤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投 資官、中西區區議員、陝西省政協常委、 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副會長
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二十屆三中全會聚焦全面 深化改革主題,圍繞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展開,必 將成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征程 中的重要歷史節點。
三中全會著力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 會活力,構建完善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相適應的生產關係 和治理形態,著力創新能力打造、創新體制機制,勢將 為中華民族百年復興夢想的實現提供更高質量的發展動 力,更具創造力的發展活力!
二十屆三中全會為國家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帶來了巨大信心和強大動力。全會圍繞全面深化改革的 主題,強調推動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這一戰略方 向不僅為國家整體的經濟成長提供了堅實保障,也為各 個地區和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具體到香港,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無疑為其未來發 展帶來了新的機遇。通過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在國 際金融、科技創新等領域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釋放香港社會的巨大創造力和發展活力,進一步鞏固和 提升其國際競爭力。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全會精神指引 下,中國的未來將更加光明,香港與各地區及行業也將 迎來更加輝煌的發展前景。
三中全會為香港融入國家大局提供了最大的戰略 空間與發展機遇,「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更似理解、聯 通、轉換兩種制度的「路由器」,具備幫助國家高水平、 制度型對外開放得天獨厚的優勢。未來大有可為,大有 希望!
習近平主席提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思想,擺 脫傳統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 能、高質量特徵,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 在三中全會上進一步得到闡述和發展。
發展新質生產力為國家及香港未來行業生產力發 展指明大方向,也為目前香港大力支持科技創新的政策 注入了強心針。相信新發展方向能引領香港轉型至新型 工業化,發揮香港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匯聚兩地及全 球的科創資源以支持基礎科研及工業轉型,加快落實發 展新質生產力,為香港經濟尋找新亮點,為國家未來發 展貢獻力量。
三中全會精神體現了國家對全面深化改革的堅定 決心,為我們指明前進的方向。對於香港而言,全會精 神意味著更多的發展機遇和動力,特別是在經濟、社會 和文化等方面。
全會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 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這正是我們 在服務地區時所追求的目標,讓每一位居民都能切實享 受到改革發展的成果。
我相信,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 們一定能夠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和挑戰,推動國 家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的更大成就。而香港作為特別行 政區,也將在這一過程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為國家 的繁榮穩定作出更大的貢獻。
青年智專主席 史晨榕 香港青年會主席
二十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會議重點聚焦「全 面深化改革」,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了新的部署, 為推進民族復興起到關鍵作用。
自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革開放」以來, 中國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二十屆三中全會在新 時代新征程中承擔了新的歷史使命,發展新質生產力是 國家在新時期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條「必由之路」。香港 社會需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培育新興產業 和未來產業,持續推廣創科工作,並通過香港傳統金 融行業高起點高平臺優勢,大力推廣綠色金融、金融科 技,充分發揮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強大優勢, 為香港社會全面深化改革發掘新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