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回歸祖國27周年「青年看」
今年七月一日是香港回歸祖國27 周年。為歡慶這普天同慶的大日子, 《港紙》訪問了數位青年人,他們都 擁有地區工作經驗,有的是現任區議 員,有的是地區工作者。他們除了表 達對回歸的喜悅外,更分享了對國家 和香港發展的看法。

王倩雯

(中西區區議員、香港傑出學生協進會創會主席)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7周年,也是完善選舉制度後, 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開啟新篇章的關鍵之年。同時, 今年亦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5周年。國 家一直對港高度重視和關愛,我們香港必須進一步在經濟 和民生方面加強與 內 地的合作,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跨境、 跨產業的融合發展,如進一步拓展「灣區標準」及優化相 關措施,拆牆鬆綁,盡快為未來三地制定長遠、可持續的 合作機制,發揮好香港在人才、法制、稅制等優勢。在協 助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同時,開放思想,把握機遇,加快 完善、提升和優化香港的產業結構和 綜合競爭力,達致基礎研究、技術研 發、成果產業化、市場拓展、社會保 障服務等方面的優勢互補,實現互聯 互通,互惠共贏,讓廣大香港市民都 能分享到經濟發展的成果,並打造更優質、更便利、更多 元化的關愛共融生活圈,全面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和幸福 感。


胡汶軒
(中西區區議員、香港島青年聯會副主席)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7周年,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發 展規劃綱要》發布5周年,這體現了香港加快融入國家發 展大局的步伐,亦進一步發揚「以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 需」的獨特地位。
大灣區強調錯位發展,就像砌拼圖一樣,互相補位、 互相促進,發揮9+2>11的價值。

隨著大灣區發展日益蓬勃,香港的機 遇亦一日千里。我相信,香港的前途 命運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一 定能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路上,書 寫輝煌的新一篇!

劉天正
(中西區區議員、香港中西區青年協會副主席) 好高興香港回歸祖國27周年!作為香港人,見證到香 港從「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時期。香港與國 家交往愈發頻繁,越來越多香港青年 在國家發展上擔當重任,例如最近香 港一名載荷專家入選國家第四批預備 航天員,並即將到內地受訓。我期望 國家未來會有更多不同領域的項目給 予香港年青人機會,讓他們實現夢想抱負之餘,也為國家 發展貢獻一己之力。
直接拉動我們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我期望深中通道開通 後,又迎接我們回歸27 周年的喜慶日子。屆時可以組織多 些青年人、街坊、團體到大灣區感受這個世紀工程,也期 待中國製造繼續在不同領域再創新,令我們香港也能受惠。

莫繡安

(灣仔區議員、青年匯聚主席) 在香港特區成立27周年之際,我誠摯祝願香港特別行 政區在未來的歲月中繼續自強不息,祝願香港市民的未來 更加美好!我深信通過地區三會、關 愛隊與兩級議會的通力合作,積極為 特區政府建言獻策,必將實現香港的 社區發展和地區治理的可持續發展。

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定位將以五 個元素為市民提供多元化服務:活力灣仔、健康灣仔、創 科灣仔、環保灣仔和安全灣仔,激發灣仔的創新創造活力, 為居民帶來更多福祉,凝聚社區力量,為社會穩定作出貢 獻,在「一國兩制」下維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
林心亷

(東區區議員、香港匯青社執行主席)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7周年,同 時適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 因此對我們來說,由「七 一」回歸 至「十 一」都是很喜慶的的時間。
現時內地與香港互動越來越頻 繁,隨著深中通道月底將開通,將更


陳凱榮
(東區區議員、香港島青年聯會常務副主席) 作為區議員以及一個青年從政者,好開心見到香港回 歸祖國27周年。我是1996年出生,亦陪伴香港回歸祖國 一同成長,見證了國家和香港之間的關係,經歷了許多風 風雨雨,有低谷期,但亦都有互相交 往越來越好的時間,而現時正正是我 們香港和國家交往最密集和最多機遇 的時間。

所以我希望香港市民可以重拾回 自信,令我們香港可以集中精力,放下以往的一些爭拗, 聚精會神去謀發展、拼經濟,再創一個新高峰。
崔添偉

(新民黨青年委員會副主席、國泰君安訊息科技部副經理) 在香港回歸祖國27周年之際,我作為一名香港居民和 技術專業人士,深刻感受到國家在科技領域取得的驕人成 就,以及這些成就對香港發展的強大支持。我親眼見證了 這些高新技術如何迅速地應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從智慧 城市建設到高效的5G網絡布局,香港科技創新能力得到了 顯著提升。

香港作為國家的一部分,可以充 分利用自身優勢,在科技和金融領域 不斷突破,為自身的發展注入強大動 力。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國家的持續 支持下,香港將繼續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共同創造更 加輝煌的未來。


高中選修科課程面臨改革 對學生是好是壞?

多個高中選修科的課程或評核細節面臨改 革。教育局早前就有關高中中國歷史科及經濟 科改革方案向學校發出通函,內容包括學生可 以選擇不修讀選修部分,文憑試只答必修部分 亦有機會獲得第5級成績。本次改革將帶來甚 麼改變?學校教學將如何應對?學生考試和大 學招生會否有相應變化?高中選修科課程還有 甚麼優化建議?針對這些問題,《港紙》訪問 了兩位分別曾任教經濟科及中史科的校長以及 部分學生,聽聽他們對新改革的意見。


然為考生修讀該科提供更多選擇, 容許考生可以集中精力應付治亂興 衰的必修中國歷史範疇部分,變相 鼓勵能力稍弱的同學進一步選擇性 修讀中國歷史科。對增加學科就讀 人數有一定影響,長遠而論,不會 有大的改變。
蘇淅公學中五級學生莊楨晴接受《港紙》訪問時表示, 雖然自己不是新方案下的考生,但她認為相關改革方案合 理,可以讓考生自行選擇。假如她是新方案下的考生,她 會先專注學習經濟必修課程的內容,如果可以的話,再把 選修的兩、三課也讀上,好處就是可以按自己能力去學習。
學校不會「棄教」選修內容
變相放棄卷二部分。估計大部分學校仍然會維持選修單元 的教授。
王校長亦指出,教育局的出發點相信給予不少學生彈 性,但如想在中國歷史科減輕學生應考壓力,他建議可考 慮將卷二部份的考問形式改為選擇題、地圖題、是非題或 配對題等方法,考生自然能兼顧卷二內容,同時亦能減輕 文字題書寫上的心理壓力。
大學收生不受太大影響

新方案提供多一個選擇 減輕考生壓力 曾任教經濟科的香港島校長聯會會長、蘇淅公學校長 方仲倫接受《港紙》訪問時表示,支持新的改革方案推行, 「有關措施給予修讀經濟科的同學們多一個選擇,可以興 趣行先,先修讀必修課程,認識一 下基本課程內容,再按自己能力水 平決定是否修讀並應考延伸選修課 程(卷二)的部分,由淺入深,只 要掌握得好,一樣有機會入大學。」 方校長認為,有關做法有助吸引更 多本身對經濟科有興趣的同學修讀,就讀經濟學科人數上 升有助培養更多具質素的人才,為本港發展作出貢獻。
曾任教中史科的香港華德福教育基金會瑪利亞書院校 長王一鳴則表示,相關中史科優化方案,學界大都認為旨 在加強中國歷史教育,減輕考生壓力,藉減少中國歷史科 考試範圍來提升科目吸引度。他認為,短期而言新方案雖
方仲倫校長表示,學校經濟科老師將照常教授課業, 並不會特別「棄教」卷二延伸選修課程內容。惟他指出, 學校將需要為就讀或不就讀選修單元的學生作出適當安 排﹕「如果教完必修部份,老師如何兼顧繼續學習選修課 程內容的學生和只讀必修的學生呢?特別是經濟科作為選 修科,就讀人數一直不算太多,若一開始去分班上課,又 未必足夠人數分開兩班去上。」
方校長認為,經濟科相關的改革對考生整體的成績影 響不大,即攞5級或以上的考生縱然有所增加,對比以前 人數也相差不多。大學收生方面,相信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王一鳴校長認為,大學與中國歷史相關的學系亦有不 少的內容均是教授治亂興衰外的中國歷史,相關優化方案 政策提供學校選擇權,故不會對大學相關學系收生帶來太 多實在的影響。再者,王校長相信,大部份修讀中史的學 生,本身一定對國史有相當的興趣,他們不會因有選擇而

莊楨晴認為,新方案的好處是可按學生自身能力決定是否修選應考選修部分

劉天正表示,工程車輛出入令附近居民擔憂學生過路安全

料最快2028年原區重置
西環邨居民憂相關安排及工程影響
政府曾於2021年施政報告中提出,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一直按既有政策及實際情況,檢 視並考慮是否重建個別舊屋邨。其中港島擁有66年歷史的西環邨是市區少見的臨海公屋,全邨5座 現時約有630個單位,重建潛力大;而 附近的加惠民道地盤準備興建公屋,並預計2028年落成, 擁有合適的遷置資源。近日有中西區區議員在區議會會議中就有關原區重置研究進度向當局提出詢 問。
居民擔憂工程影響及原區重置安排
中西區區議員劉天正向《港紙》記者表示,早前在區 議會詢問有關加惠民道公營房屋發展計劃和西環邨重建研 究,獲當局書面回覆。回覆指出,加惠民道工程將分兩期 發展,合共興建三幢住宅大樓和一幢附屬設施大樓,首期 的兩幢住宅樓宇毗鄰加惠民道和私樓怡峯,現時由房委會 興建中,餘下的兩幢則向西邊排開,合共能提供約2,340 個單位,以容納7,500人,預料會在2028年分階段落成。
另外,加惠民道第一期約860伙公屋及約340伙資助 出售單位,將可遷置西環邨全數約630個單位。劉天正表 示,現時工程推進順利,惟居民主要擔心兩方面的影響﹕
「一方面,加惠民道施工期間的影響。由於加惠民道 本身是一條頗為狹窄的行車道路,沿途彎位不少且非常陡 峭。附近有學校、護老院、私人屋苑停車場,亦是西環邨 停車場必經之地,繁忙時間出入比較擠塞。」劉天正指出, 受工程影響,該路段又多了工程車等大型車輛出入,附近 居民擔心交通安全隱憂,特別是學生出入學校的過路安全 等問題。
「另一方面,西環邨居民也擔心原區安置的安排。」 劉天正表示,該區居民反映,現時西環邨本身雖然略為殘 舊,但部分單位可以望海景,又十分通風和靜謐。居民十 分擔心原區重置後,居住環境硬件上雖有所改善,但就沒 有以前居住的舒適安靜,亦再沒有海景可看。
排除加惠民道安全隱憂
將召開居民大會排解民憂
針對居民兩方面的擔憂,劉天正與加惠民道附近私人 屋苑代表到現場視察,發現學校校巴停泊等候學生、部分 車輛違泊造成擠塞的情況出現。劉天正表示未來將約見政 府代表與工地方代表,研究劃雙黃線,或安排交通督導員 以減少違泊情況,排除安全隱憂。另外,為讓駛經車輛司 機可看得更清楚,會要求在某些彎位位置增加安裝反射鏡。
至於噪音、空氣質素方面,劉天正表示會與工地保持 聯絡,把影響減至最低;劉天正也計劃聯同房委會與西環 邨居民召開居民大會,討論有關原區重置安排,協助居民 揀選合適單位,減低居民憂慮。
八十多歲的西環邨居民陳太向《港紙》記者表示,邨 內大多數都是長者,對於原區重置安排感到擔心,希望有 關安排可以盡快落實,減低居民憂慮。她也表示,若遷至 加惠民道,希望當局先優化附近交通配套,並可以有適當 的邨巴或小巴路線往來山上或山下,方便長者出行。
居民憂區內工程多影響生活 議員冀協調減低影響
劉天正補充指,堅尼地城近日除了加惠民道工程外, 對出海濱西寧街位置也將進行堅尼地城供水系統大型改善 工程;區內時有水管爆裂情況,街道位置也常有掘路工程。
「有啲居民都提出一個擔心,就係佢返到屋企,返到西環, 加惠民道有工程,海濱嗰度又有工程;然後水務處更換水 管,可能某啲街道又會掘路,會否成個區都變成一個工地? 會唔會好困擾呢?」劉天正說。
有見及此,劉天正承諾會進一步同政府相關部門溝通, 冀讓不同工程分階段進行,讓有噪音的工程避免同時間進 行。「我相信一定唔會完全無影響,但我希望將個影響減 到最低。」劉天正強調。







校巴車輛均需到西環邨停車場迴轉離開 劉天正指出,加惠民道附近有護老院、學校、私人屋苑,交通繁忙 陳女士接受《港紙》記者訪問 西環邨部分單位可直望海景




西營盤全新打卡熱點
位於西營盤高街2號的舊精神病院,於 1892年落成,荒廢後頻頻傳出令人毛骨悚然的 都市傳說,被稱為「高街鬼屋」,吸引不少人 來靈探。1998年,它被重建為西營盤社區綜合 大樓,2015年被列為法定古蹟,讓大家重新認 識其歷史價值和建築價值,成為中西區知名的 巴洛克式地標建築,吸引不少準新人取景拍攝 婚照。
有見及此,中西區民政事務處在該處的立 面拱形遊廊上,舉行了為期1年的「高街光影 情緣 Love in the Light」光影藝術展,每晚6時 至10時舉行,每10分鐘一節燈光表演,每場 表演約5分鐘,給市民一個全新打卡好去處。
展覽由本地著名建築師蕭國健設計,以時 光隧道為創作概念,結合藝術、建築和科技元 素,運用五光十色的光影及悠揚樂韻,配合古 蹟的特色拱門,讓參觀者猶如身臨其境,沉浸 在光影和音樂交織的環境中,感受情侶從邂逅 至相戀,由相知到相依的愛情故事,同時一步 一步細味和欣賞這座早期巴洛克式地標建築的 歷史故事。
有參觀展覽的市民向《港紙》記者表示, 展覽令人十分驚豔,讓他彷彿置身於夢幻世 界,希望未來還能有機會,欣賞到更多類似的 光影藝術展示。

西營盤全新打卡熱點












光影藝術展活動詳情: 日期:2024年5月22日至2025年5月21日 時間:晚上6時至10時
內容:每10分鐘一節,每場燈光表演約5分鐘 地點:西營盤高街2號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地下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7周年的大日子 將至,為了與同區內居民分享香港回歸祖 國的 喜悅,中西區各界慶典委員會與中西 區民政事務處、香港中西區各界協會攜手, 連同區內主要社團、各大商會、商業機構, 於六月十五日在中環香港大會堂音樂廳共 同合辦「中西區各界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 成立二十七周年文藝晚會」。
一眾嘉賓包括中聯辦港島工作部副部 長楊成偉、署理中西區民政事務專員廖婉 婷、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李應生、港區全國 政協委員蘇長 荣、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葉永 成、立法會議員陳學鋒、警務處中區警區
中西區各界舉行文藝晚會
慶祝回歸27周年
指揮官汪威遜、警務處西區警區指揮官梁 領群、港島聯中西區地委會主席羅錦輝、 第十四屆中西區區節統籌委員會大會主席 周超常、恒基兆業地產執行董事黃浩明等, 與在場觀眾齊齊賀回歸。
中西區各界慶典委員會執行主席夏中 建致辭時表示,在祖 國全力支持下,回歸 後的香港,全體同胞 實現了當家作主的目

夏中建
標,實行「港人治 港」、高度自治,並 戰勝了各種風雨挑戰,穩步前行。無論是
當晚觀眾看得非常投入盡興

國際金融危機、新冠疫情,還是一些劇烈 的社會動盪,都無法阻擋香港前進的步伐。 希望透過籌辦多元慶回歸活動,增添區內 喜慶氣氛,進一步增強居民對國家的歸屬 感,並祝願祖國國富民強,香港繁榮穩定。
當晚活動內容非常豐富,有醒獅匯演、 變臉表演、舞蹈表演及樂器演奏等,各展 所長,還邀請了知名歌星呂珊、黑妹,以 及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郭小青獻唱金曲,令 觀眾看得非常投入盡興。最後,晚會在全 場大合唱《歌唱祖國》的歌聲中圓滿結束, 讓到場的中西區街坊度過一個開心愉快的 晚上。

變臉表演

知名歌星呂珊獻唱金曲
「灣仔安全我幫您!」早前為101歲陳婆婆安裝防跌、防火項目

灣仔青年聯會主席宋芝齡(左一)代表地區青年進行關愛探訪

「灣仔安全我幫您!」
助101歲婆婆安裝防跌、防火項目
「灣仔安全我幫您!」社區安全系列服務繼續接受申 請。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及香港展賢服務聯會在灣仔區議 員穆家駿及大佛口、愛群、跑馬地等關愛隊和灣仔青年聯 會的協助下,繼續上門為有需要人士安裝煙霧感應器及防 跌扶手等安全設備。
協助「灣仔安全我幫您!」防火項目的香港灣仔區各 界協會副主席周振傑指,活動在六月的第一個星期內已完 成十多戶居民的煙霧感應器安裝及關愛探訪,期待今後繼 續為更多區內有需要人士安裝項目。他特別指,其中一宗 個案是為101歲的獨居長者陳婆婆安裝煙霧感應器及於洗 手間安裝防跌扶手,完成安裝後婆婆亦展現出燦爛的笑容。
周振傑續指,稍後香港展賢服務聯會義工將會再到陳婆婆 家中,協助處理咸水管維修及安裝新座廁板。
灣仔青年聯會主席宋芝齡則指,聯會成功邀請了五豐


有需要人士可經二維碼 申請防火或防跌措施
行贊助福袋贈予有需要長者。福袋包括五豐皇牌加熱熟雞 原味雞、五豐牌100%純蕎麥麵、佳樂牌青稞面及限售五 豐端午粽套裝,內容十分豐富。她補充道,五豐行將會繼 續支持灣仔青年聯會活動食品及飲品,及以優惠價提供團 購及灣仔區內市民食品及湯包飲品,歡迎有志青年加入灣 仔青年聯會,為社區服務注入青年力量。
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以及灣仔關愛服務及發展基金因 應早前華豐大廈火災,以及此前收集到的多項社區安全問 題,特別推出「灣仔安全我幫您!」系列服務,力求協助 社區居民解決日常生活面對的問題,並消除安全隱患,保 障灣仔社區安全。整個項目首階段為一年,投入40萬元。
本計劃適用於60歲或以上或合資格的灣仔居民,合資 格的灣仔居民可經二維碼填妥表格申請,經審批後,將會 安排上門安裝所需服務。
灣仔區議員兼愛群關愛隊成員穆家駿(左二)到場與住戶宣傳


義工為陳婆婆檢查座廁
關愛隊員協助「灣仔安全我幫您!」系列服務


慶祝維港海濱發展20周年
灣仔辦「玩轉海濱水上派對」即日起接受報名
正值炎炎夏日,為慶祝維港海濱發展20周 年,發展局和海濱事務委員會將於 6 月展開一系 列活動,既讓大家在水中作樂,一解暑熱,亦向 各界介紹海濱發展的理念和里程碑,並藉此慶祝 香港回歸祖國27周年。其中灣仔將會在「水上運 動及康樂主題區」舉行「玩轉海濱水上派對」, 活動需預先報名,名額有限,切勿錯過。
六月廿九日及三十日一連兩日,灣仔「水 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將舉辦「玩轉海濱水上派 對」,海濱將設置水上滑梯,讓參與者從海濱長 廊滑到水上浮墊,然後體驗雙人獨木舟或水上風 火輪。其他水上活動包括直立板SUP 和平板賽艇 體驗活動,更有兩米高的巨型Flamingo海上暢遊 體驗及海濱浮島沙發,讓大家盡情打卡及飽覽維 港景致。
此外,即日起「海濱流動展覽車」將快閃港 九新界海濱長廊,介紹海濱發展理念和進程。參 觀者更可參與扭蛋問答遊戲和水波畫工作坊,只 要在指定時段完成小任務,即可現場獲贈免費雪 糕、曲奇或小禮品。

海濱將設水上滑梯及水上風火輪
派對準備了多項水上活動
「玩轉海濱水上派對」活動詳情及參加辦法: 6月29日至30日 ( 星期六、日 )
活動時間: 中午12時至下午6時半
活動地點: 灣仔「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灣仔北沿鴻興 道至鴻興道天橋對開)
活動費用:費用全免
對象:6歲或以上人士 ( 6 - 11歲人士必須由一名成人共同報 名參與活動)
交通:從灣仔會展站 A2 出口步行約5分鐘;從灣仔渡輪碼頭
步行約 5 分鐘;銅鑼灣港鐵站C出口步行約 9 分鐘
報名連結:https://bit.ly/3VMhza8
活動查詢電郵:ocean@hkpa.hk
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第十一屆執行委員會履新
列五大發展方向 服務灣仔每一角落
點亮灣仔 關愛社區
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於六月十五日舉辦「慶祝香港回 歸祖國二十七周年暨第十一屆執行委員會就職典禮」,並 在典禮上展示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致力服務社會的五大方 向:活力灣仔、健康灣仔、創科灣仔、環保灣仔及安全灣仔, 力求達致「點亮灣仔,關愛社區!」的願景。
多名特區政府官員及公益界人士嘉賓出席典禮並擔任 主禮嘉賓,包括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中聯辦港島工作部 部長薛惠君、民政事務總署署長張趙凱渝、灣仔民政事務 專員張雁伶、港島聯理事長蘇長
長政治助理廖添誠;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主席佘靜怡、首 席永遠會長莊創業、會長鄭承峰、副主席兼大會主席潘桂 桃等。
典禮上,主禮嘉賓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為大會致辭。
張國鈞指,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成立於一九九五年,至今

張國鈞
已是廿九年。一直以來在灣仔區的 建設擔當舉足輕重的領導角色。協 會由特區成立初期,到香港由治及 興的新時期,都一直支持政府依法
施政;律政司全力籌備的國際調解 院,已選址舊灣仔警署,於明年年 底正式落戶灣仔。希望協會新一屆執行委員會可一如既往 支持特區政府工作,為灣仔區作出

創科灣仔


代表本區坊眾、中小企業等,就政府施政、政策等方面反 映社會基層意見,關注區內長者、弱勢社群及少數族裔等 有需要人士,促進社會共融。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不僅是 地區組織,更是地區與政府的民情、施政的「中轉橋樑」, 「上傳民意、下達施政」是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運作的根 本及宗旨。佘靜怡強調,「展望未來,今屆我們將以活力、 健康、創科、環保及安全為主題,致力推廣五大主題的活 動及訊息,打造一個充滿活力、科技的綠色健康灣仔社區, 力求做到『點亮灣仔,關愛社區!』」
大會上,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第十屆主席鄭承峰特別 向第十一屆主席佘靜怡傳遞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的玉印, 寓意將主席重任交予新任主席;大會亦特別向鄭承峰及第 十屆會長莊創業送上「白玉帆船」及「白玉駿馬」,感謝 兩位的貢獻。
其後,一眾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架構成員及青年朋友, 在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副主席兼大會主席潘桂桃帶領下, 分別以小組形式上台,透過新穎的演示方式,向公眾介紹 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五大工作方向:活力灣仔、健康灣仔、 創科灣仔、環保灣仔及安全灣仔。隨後大會亦隆重舉行啟 動儀式,寓意將五大發展方向的精神帶到灣仔社區的每一 角落,從而達至「點亮灣仔,關愛社區」。


環保灣仔

安全灣仔
健康灣仔 活力灣仔








由泓澄仙觀主辦的「慶祝張道陵祖天師寶誕第1990 周年暨國慶75周年、 香港回歸27周年文藝演出」於六月 十五日在北角社區會堂圓滿舉辦。活動邀請了香港道教聯 合會主席梁德華、東區民政事務處高級聯絡主任曹嘉文、 中聯辦協調部副部長陳澤濤、江西龍虎山嗣漢天師府鷹潭 市道教協會秘書長熊雄、前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李鎮強, 立法會議員郭偉強、梁熙等嘉 賓蒞臨主禮,現場逾500名觀眾參與活動。
活動現場,舞台上演出了一場場精彩紛呈的文藝表演, 該觀的青年團及觀經師隊為大家喃唱「天師寶誥」及「平 安道場」、歌星獻唱經典的粵語歌曲,同時還有嶺南音樂 團表演中國樂器、龍虎山樂師團琵琶表演、變臉川技表演。
除了精彩的舞台表演,現場還舉行升旗隊步操及升旗 禮儀式。此外,所有主禮嘉賓及全場觀眾朋友還一齊奏唱 《我愛你中國》,現場民眾能欣賞文化藝術的同時,還能 親身感受到升旗禮的莊嚴儀式感。
泓澄仙觀主席暨香港行宮宮主 葉映均 致 辭 時表示,祝 福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願我們繼續攜手共建美 好的家園,共同譜寫新時代的輝煌篇章。讓我們為祖國的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而自 豪,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的中國夢而不懈努力 香港好,人人生活美好安定, 天師賜福。
曹嘉文致 辭 時表示,今年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 年。建國以來在中央政府領導之下,人民團結一致,發揮 無比的毅力,克服重重挑戰, 國家無論在經濟、科技、軍事、 民生等方面都發展一日千里。


熊雄秘書長致 辭 時表示,基於信仰,道教提倡修身要 學道,因為這樣才可以齊家, 為國效力,令國家富強;中華 的信仰、中華的文化使到世界 和平相處,互相扶持,這才是 道教中華文化的精神。
出席活動的主禮嘉賓還包 括:東區民政事務處銅鑼灣分


區主管梁寶琪、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葉永成、全國婦聯代表 張心瑜、蓬瀛仙觀理事長林赤有, 東區區議員洪 連 杉、李 莉、林心 亷、鄭志成、李清霞、賴暖新, 興東之友社社長
許林慶、西非貝寧共和國駐香港特別行政區名譽領事館顧 問策展人吳玉蘭、西貢區區議員李天賜、通善壇理事長夏 德建、聖公壇主席羅清平、淳風仙觀主席賴志雄、香港正 一天師道教協會主席林三善、香港嶺南音樂團主席李志雄、 社區應急輔助隊總監黃輝成, 以及泓澄仙觀永遠觀長馮嘉 慧、余兆坤,統籌副觀長梁泓珊,副觀長劉錦華、羅佩芬、 梁澄鏗。 葉映均

泓澄仙觀青年團及觀經師隊為大家喃唱

曹嘉文

熊雄 變臉川技 嶺南音樂團表演中國樂器

回歸是香港特別行政區一個重 要的里程碑,遇過不少的風浪, 香港有著同舟共濟的精神以及
國家作為我們香港的後盾,香 港便可以跨過每一關難關。在地區的層面上,特區政府致 力建設和諧社區,培養下一代,讓香港變得更美好。
龍虎山樂師團琵琶表演




活動現場 掌聲不斷 「金曲研藝班」合唱表演
艷姐歌舞團表演《最炫民族風》



為市民派送湯包



共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七周年
由鰂魚涌居民協會主辦、東區民政事務處贊助的「輕歌載舞茶聚 共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七 周年」活動於六月十五日舉行。活動匯聚了唱歌、舞蹈、演奏等演出,400多名街坊歡聚一堂、共 襄盛宴,抽獎環節更是將現場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國安」方能「港安」 「港安」才能帶來「家安」
鰂魚涌居民協會執行主席、東區區議員李清霞表示, 「回顧新中國成立75年的歷程,我們國家經歷了無數的困 難和挑戰。我們深知,惟 有國家強大,才可讓人民過著幸 福的生活,讓每個人都能夠追求自己 的夢想,實現自己的價值。今年亦 香港回歸祖國27周年,過去我們也面 臨著許多的挑戰,現正走進『由亂轉 治,由治及興』的 新時期,社會步入 穩定;三月十九日,立法會更是全票通過『23條立法』, 並已於三月廿三日刊憲,困擾香港多年的最後一道防線得 到徹底鞏固。『國安』方能『港安』,『港安』才能帶來『家



帶來表演,並做好中華民族文化的宣傳工作,她們亦感到 非常高興,紛紛表示要爭做保護和傳承優秀民族文化的「傳 播者」。
積極為街坊助力,為香港出力,努力攜手街坊共同為建設 美好社區、美好香港貢獻力量。
香港中華煤氣零售市務及營業總經理王佩兒表示,「能 和街坊一起歡度回歸節日,獲得街坊 的支持,就是我們前行的動力,讓街 坊獲得幸福感,也是我們一直堅持在 做的事。中華煤氣會和鰂魚涌居民協

作為地區組織會一直攜手各位 共同 建設『安樂家居,微笑社區』。」
東區 民政事務助理專員潘焯匡在 致辭時表示,「今日,大家齊心共賀 香港回歸祖國27周年,這是香港社會 的回歸、民心的回歸、文化的回歸。 在祖國的支持下,香港未來定會更美好。」他還鼓勵各界

繼續本著『守望相助,攜手合作, 互濟共勉,建設社區。』的宗旨, 和各界人士 一起努力,
鰂魚涌的居民們越來越感到開心、安心。」
大會共燃愛國情 掀起「最炫民族風」
本次活動表演,包括有合唱《中國夢》、《我的祖國》、 《勇敢的中國人》、舞蹈《最炫民族風》等,節目編排呈 現中華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能夠讓更多人親近、認識和 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全心為國家、為香港作出貢獻。
參與表演的 艷姐歌舞團 演員
時表示,她們都是來自東區的義工,只要社區有需要她們 時, 便 會出來幫手。而今次為大會準備舞蹈表演,排練時 長也花費了2、3個月,但能穿著各少數民族服飾,為觀眾

收穫美味湯包 居民幸福傳遞
香港中華煤氣更是為到場的400多名街坊準備了營養 美味的湯包,由主禮嘉賓們一一派發到每位街坊手中,收 到禮物的街坊都表示十分開心。

街坊Patty在接受《港紙》記者採訪時說到,「收到湯 包,很高興,但今日能與街坊鄰居歡 聚一堂,更加高興!一同隆重慶祝香 港回歸祖國27周年,共同紀念香港回 歸以來走過的非凡歷程,我感到非常 榮幸與驕傲。回歸以來,香港市民一 直默默耕耘,維護香港的繁榮與安定, 作為中國人,我們都真誠期望,祖國的明天會更好!香港 的明天會更好!」

上樓派送福袋給住戶

向居民派發福袋
議員為田灣居民送上暖心福袋


致力傾聽社區心聲
六月十五日,在經民聯立法會議員陸瀚民、南區區議 員趙式浩及賴家智的帶領下,田灣辦事處舉辦了一場為當 地居民送福袋的社區活動。本次活動為居民們準備了米、 口罩等日用品作為福袋,並特別關注長者群體的需求,希 望能給予適當的關懷和幫助。有領取福袋的街坊表示很開 心:「上次端午節也有在這裏取 糉 過節,之後亦期盼能在 中秋節有月餅領取與家人分享。」
賴家智表示,他每天都與社區居民親密接觸,能夠真 切地聆聽居民們的心聲與需求,這正是他工作「以民為本, 了解民意」的初心所在。在日常工作中,街坊們時常會前 來辦事處「打躉」,他都趁機與他們聊聊天。然而在這些 輕鬆自然的交流中,往往能夠洞悉社區中一些細微且實際 的問題。比如有位街坊反映在下雨天不小心踩進了路面的 坑洞,把雙腳弄濕了,他因此知道社區有地方路面凹陷, 需要連同運輸署、路政署去反映相關事宜等。

陸瀚民說:「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去關懷有需要幫助 的人士,不論是我們身邊的鄰里,還是更廣泛的社區,我 們都應該伸出援手,用實際行動去幫助他人。」他續指出, 希望能夠善用不同層面的資源網絡——無論是區議員的聯 繫,還是立法會議員的渠道,抑或是商界的支援,把這些 資源有效整合起來,最終送到有需要的街坊手中,這正是 連結社區的關鍵所在。
趙式浩也認為,照顧長者群體是當前社區工作的重點, 需要在醫療、交通等方面給予更多關注和幫助。他希望政 府各個層面都能積極參與,共同努力服務好這些需要關愛 的居民。最後三位議員都認同,只有密切貼近群眾,才能 真正了解居民的所需所想。亦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夠制定 更貼近民意的政策,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周全的服務。
趙式浩(左一)與賴家智(右一)贈送福袋給居民

與義工們一起派發福袋給居民


住戶收到福袋表示謝意


南區愛心協會推動「早發現、早治理」健康理念
南區愛心協會於二零二三年四月成立,並在短短一年 多內積極推動普及身體檢查,促進南區居民掌握自身狀況, 建立健康生活,及早發現健康風險,控制慢性疾病病情, 預防併發症,讓居民繼續享受健康自在人生。
南區愛心協會主席邱婕兒表示,作為健康護理行業的 專業人士,她深知及早關注健康的重要性。她說:「我曾在 醫院工作,親身體驗到及早預防比治 療更為關鍵。因此我希望將這個理念 傳播給身邊的團隊,並進一步擴散到 整個社區,讓更多人意識到定期檢查 的重要性。」
的健康理念,並計劃於今年10月舉辦「健康月」活動,包 括心靈健康、認知障礙症和下肢勞損等主題的健康講座及 展覽。同時,協會還會增設「中醫把脈」環節,實行中西 醫並重。此外,今年亦有「健康定向」活動,引導居民善 用區內的健康復康設施,養成持續運動的習慣。

為落實「早發現、早治理」的健康策略,南區愛心協 會在過去一年內舉辦了多項大型健康服務活動,包括13場 次的癌症篩查、心血管檢查和超聲波檢查等。此外,協會 在冬季流感高峰期也安排了9場流感疫苗接種日,鼓勵居 民接種疫苗以保健康、預防社區流感傳播。邱婕兒表示, 協會去年服務了約3,000人次,適逢今年是國慶75周年, 因此,今年目標是能服務到約7,500人次。
未來,南區愛心協會將繼續加強「早發現、早治理」
邱婕兒表示,南區的17個小區都有不同的特性和需 求,協會會針對每個小區度身訂造健康活動計劃,務求為 南區所有居民提供全面的「健康保護網」。她期望透過協 會的各項服務,將健康意識深入每個南區家庭,實現「人 人享健康」的目標。


人人享健康 南區有體檢啟動禮暨親子運動競技比賽頒獎禮






南區愛心協會主席邱婕兒(左)、南區區議員彭兆基 人人享健康暨南區親子運動同樂日





從走出黑暗到守護他人

——義工服務點亮了我的人生

人生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充滿著起起伏伏。固 然有人一直昂揚向上,但對於很多人來說,人生的低 谷總是不期而至,並不知如何走出,甚至陷入絕望。 也許這時,你的人生需要一道光,徹底走出黑暗!下 面,讓我們一起聆聽南區義工鄭潔貞的故事吧,看看 她如何通過義工服務重新拾回生命的力量,從人生絕 望中走了出來並繼續點亮他人。
獨自面對人生的孤獨與寂寞
我已經在義工服務的道路上堅持了20年,這條路雖然 並非一帆風順,但卻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折點。丈夫在 三十多年前就去世了,現在我是一個人獨居。從20多歲一 直做到60歲退休的醫院雜工工作,雖然養活了自己,但退 休後我陷入了抑鬱的深淵。每天只能睡上寥寥無幾的一兩 個小時,內心充滿了苦悶和痛苦。我甚至曾一度想要跳樓 自殺,家在20樓,走到窗前,但最終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或許是上天的眷顧,又或許是菩薩保佑,我最終走出了黑 暗的陰霾。

義工服務療癒我的內心創傷
在中西醫的治療下,我的身心逐漸恢復了健康。當時 有一名社工耐心地與我聊天,幫助我規劃人生,找到了新 的方向和目標。他告訴我,退休後不要無所事事,而是要 積極地投入到生活中來,於是我邁出了義工服務的第一步。
我先後參加了富貴邨各種老人服務中心和社區活動;從家 訪、電話問候到組織旅行活動都有參與。在與孤獨無依的 老人們的接觸中,幫助到他們,我都會獲得了內心的慰藉 和滿足感。
一次意外的義工經歷成了人生轉捩點
最難忘的一次是探訪一位獨居老婦人的經歷,她身患 多種疾病,行動艱難,平時都是靠著鄰居的協助日常起居。
當我與她分享自己的遭遇時,她反而開解了我,讓我明白 不要對比別人,而是要珍惜當下,這次經歷成為了我人生 的重要轉捩點。我感嘆,這次義工活動不像是我去探訪她, 而是她在探訪我,這也是我當義工的一件有趣事情。
愛心點亮生命
義工工作的意義所在
義工工作讓我重拾生命的力量,我深深體會到,只要 以「關心、細心、愛心、小心」的態度去服務他人,不但


能幫助別人,也能讓自己受益匪淺。這除了是對社會的貢 獻,也是一種對自我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我衷心地說:「每 當我看到那些孤獨、生活困難的老人們,內心都會泛起無 限的波瀾。我真誠地希望自己微小的幫助,能為他們晚年 生活的孤獨和艱辛,帶來一些溫暖和慰藉。」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聽完鄭潔貞的故事, 不禁讓我們思考,也許義工就是很多人生命中 的光,他們用自己的人生經歷鼓舞著周圍的人, 也希望會有更多人能加入義工行列,以愛心守 護這個社會。相信只要秉持關愛和同理心,每 個人都能走出內心的黑暗,重拾勇氣和希望, 為這個社會注入更多的正能量。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已經到了五年級。校 園中的趣事就像一幅幅美麗的畫作在我眼前展現,其中有 一件趣事最好玩。
三年級的某一天,楊同學坐在窗邊,帽子被風吹到了 操場的樹枝上。下課後,一些看熱鬧的同學到操場上撿帽 子。到了樹下,大家這才發現,茂密的樹葉裏還有一個馬 蜂窩,帽子竟然不偏不倚地扣在馬蜂窩上! 見大家猶豫不決,樂樂同學一馬當先,拍拍胸脯說: 「有甚麼好怕的,我去!」說完就擼起褲子,準備爬樹。「不 行!」小安同學擺出班長的架勢說道:「不能爬,危險!」 樂樂同學才不管那麼多呢,蹭地一下就爬上了樹。眼看就 要拿到帽子了,這時,一陣風吹來,原來早已搖搖欲墜的
洗碗工
王麗華 黑色的膠手套 潔白的瓷盤 油膩的圍裙 伸不直的腰
一個碗疊著一個碗 一打打 一堆堆
碗不能倒下 洗碗工對碗說
七彩的泡泡跳躍 黑色的膠手套 重複又重複 一塗二抹三擦四沖水
乾淨的盤子圓的像面鏡子
照見行色匆匆 照見悲喜交集
照見熙熙攘攘 照見五蘊皆空
女人用手拔了拔頭髮 卻拔不動時鐘 左手憐憫地按了右手 汗水浸泡了昨夜的夢

校園趣事
劉子瑜(小學五年級)
馬蜂窩竟然「啪」的一聲掉到了地上。
在樹上的樂樂同學反應最快,一蹬樹幹,藉助彈力跳 出了幾米開外,大叫道:「快跑啊!別讓馬蜂追上了!」 聽到他的叫喚,所有人撒腿就跑。跑得慢的同學被落下了 一大截,眼看就要被馬蜂追上了,班長小安同學眼疾手快, 一下子把落下的同學拉進了教室裏,然後「砰」的一聲關 上了門。教室裏鴉雀無聲,每個人都暗暗慶幸沒有被馬蜂 蜇上一針。
「嗡……」一個聲音打破了寧靜,是一隻落單的馬蜂! 大家都失聲尖叫起來。雖然只有一隻,但每個人被蜇的可 能性是一樣的。原來夏天人人都嫌熱的外套,現在成了防 身的最佳選擇。可是不一會兒,那隻馬蜂便掉在地上,一
動不動了。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這場「人蜂大戰」最終在老師的制止下強制暫停了。
校園裏不僅藏著我們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還有很多 這些有趣、好玩的事。(指導老師:陳安妮)

夏日即景
林曦
樹影斜斜地搖晃在水泥地面,肥大的構樹形成的影 子被拉長變形。地面在過路的汽車日復一日的碾壓下, 裂開了幾條痕,尤其靠近人工湖堤那邊,已有些下沉。 地面乾淨乾燥泛著白,混凝土裏有幾顆卵石裸露出半個 圓圓的頭。湖邊的構樹早就綴滿鮮豔的果,熟透了的果 子掉落,給水泥地面鋪了一層紅。木槿樹幾個新發的花 苞還未來得及吐蕊,長長的綠萼上頂著星點兒玫紅在枝 頭顫抖,唯有一朵半凋謝的殘花被風搖盪,偶爾顯露出 凋零的紫。
地面的樹影在太陽的移動下變粗變長漸漲,從一個 門墩移至另一個門墩。風攆著樹枝,樹影躍到店裏的地 板磚上,接著又滾下台階,滾落在水泥地面。湖水從對 面的岸邊推移過來,一波一波,波距大約手掌寬。歪脖 子構樹企圖勾連水波,彎著欽慕的腰,恨不能投入湖的 懷抱;可惜力有不逮,無論怎麼努力,它的枝丫也無法 觸及水波的臉。青綠色水紋從對岸一波一波蕩漾過來, 顏色漸次變淺,光照與岸邊植物倒影交疊,水波有了層 次,黃白與青白。我起身推開玻璃大門往外走,陽光下 漣漪閃亮,風一吹拂,波紋推移,好似就要漫過我的足 踝。
走過拐角處咖啡館,三個露天座沒有人,白色的傘 蓬下,原木桌椅各就各位,表情嚴肅。咖啡館外牆植物 濃綠匝地,透過落地玻璃窗,有位穿白底藍紋恤衫的男
子低著頭,桌上的筆記本電腦打開著,雙手搭在鍵盤上; 另一個卡座,紮著丸子頭的姑娘,用小勺攪拌飲料,她 抬手看了一下腕表,又望向窗外。
取了郵件返回時,一輛汽車鳴笛而過,聲音追隨我 到了湖邊。蟬,又豈甘示弱,它們不知懸掛在哪棵樹上, 一陣陣的嘶鳴,恰好似買賣的和聲。高高地扯起嗓門, 音調慢慢矮下去只剩餘音。歇一陣,又是一輪的重複和 聲,高起低落,如此迴圈。構樹上一隻雀鳥,也不甘寂寞, 偶爾扯上一嗓子,想奏個交響樂,終究不如蟬有恆心, 沒幾個回合,就鳴金收兵。振翅一飛,彈向空中,留下 一個黑點,不知遁去了哪裏。
門店上空的四根電線,如同孤獨的音譜線,天氣炎 熱,鳥雀們不願意停佇其上,為它填寫音符。好在構樹 掛了紅果,偶有甲殼蟲逐味來吸食果汁,嗡嗡地飛越電 線,只是身軀有點小,不怎麼起眼。
從天際到天空,各種藍色在天上完成協調的漸變。 遠處雖然有些白茫茫,但到了空中,卻是一片瓦藍。更 可喜的是,雲在天空不斷地渲染筆墨,留下一團一團的 白。風,是個強橫的丫頭,一直攆著雲朵的腳跟兒趕, 雲朵倒是氣量大很多,讓一點再讓一點,在天空中緩緩 移挪。
風終於得逞,把雲朵逼到了太陽邊。雲張開寬闊的 懷抱,摟住了陽光。樹影好久都沒回到地面上來。

訪問團成員與汕尾市領導合照

訪問團與潮州市領導座談交流

訪問團與揭陽市領導合照

港區潮人聯會訪粵東 交流基層治理與服務經驗

訪問團與汕頭市領導合照
香港區潮人聯會「『不忘初心

訪問團與汕頭市領導座談交流
服務於行』基層治理與服務粵東四市訪問團」於六月十 三 日至 十五日訪問汕尾、汕頭、揭陽、潮州四市,香港區潮人聯會會長吳家榮任訪問團團長,中聯辦港島 工作部部長薛惠君隨團訪問。吳家榮總結行程表示,訪問粵東是聯會的傳統,是次的行程精準高效, 加深了聯會成員與家鄉的聯繫。未來將帶領港企、港青再訪粵東,以實際行動幫助家鄉發展。
李耿堅:多為家鄉發展獻計出力
訪問團十三日到訪汕尾,汕尾市政協主席李耿堅簡介 汕尾各項情況並表示,汕尾發展正處在關鍵時期,希望聯 會繼續關心家鄉建設,多為家鄉發展獻計出力,共譜汕尾 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吳家榮致辭時表示,汕尾立足實踐金融、科技新能源 等領域,已形成了與香港協同發展的嶄新格局。未來,香 港區潮人聯會將積極凝聚汕港兩地和各界潮籍精英,進一 步深化交流合作,為兩地共融共贏作出更大貢獻。
夕發朝至
曾風保:繼續支持家鄉發展 訪問團十三日下午拜訪汕頭市委市政府,汕頭市市長 曾風保高度肯定聯會的工作,並表示聯會在汕頭與香港交 高鐵服務再升級!六月十五日起,高鐵網絡和服務再 增強,引進臥鋪列車往返北京和上海;增設往來湖南省的 長途線;增加每日前往短途站點的列車班次,其中往設廣 州東站增至26班、往返福田站增至106班、往返深圳站增 至159班。
流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家鄉發展做了大量推介工作。
他表示,汕頭正處戰略機遇期,汕頭經濟社會呈現加快發 展態勢,在交通、教育、醫療、商貿、文旅等方面都得到 了長足的發展。
吳家榮表示,聯會將高度關注汕頭發展,尋找合作投 資機遇,發揮好潮汕地區與香港的交流平台作用,促進兩 地進一步發展。
葛承書:期望鄉親到揭陽投資興業
訪問團十四日到揭陽市交流訪問,揭陽市政協主席葛 承書向大家介紹揭陽市相關情況時表示,揭陽班子好、環 境好、勢頭好,全市各級政府工作務實高效,工作作風接 地氣。他期望各位鄉親多回家鄉看看,多為揭陽做宣傳,
訪問團在僑批文物館合照

到揭陽投資興業。
吳家榮表示,香港與揭陽地緣相近,經貿關係源遠流 長,合作前景無限廣闊。希望兩地以聯會為交流溝通平台, 攜手為促進揭陽經濟發展,加強揭港經濟文化交流作出貢 獻。
何曉軍:共同為家鄉崛起而奮鬥 訪問團十四日下午到訪潮州,受到潮州市委的熱情接 待。潮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何曉軍希望鄉親們 一如既往關心支持家鄉建設發展,牽線搭橋、推介潮州, 共同傳承潮州文化,共創家鄉美好明天。潮州將以辦好第 二十三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為契機,系統梳理展示潮州文 化的根與魂,向全世界傳遞潮人扶危濟困、經世濟民的良 好形象,讓天下潮人為潮州感到驕傲。
吳家榮表示,將通過香港區潮人聯會把潮州的文化、 發展項目介紹到香港,發揮好香港國際金融貿易中心功能, 將香港優秀的專業服務帶到潮州,增強潮港兩地溝通交往。
高鐵京港滬港動臥促進兩地旅遊業發展
東區區議員、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行政管理人 員林心 亷 表示,是次新臥鋪列車班次有四大亮點,包括時 間更靈活好用,升級為高鐵動臥列車,夜發朝至,行車時 間縮短近一半;過關更便利,「兩地兩檢」改為「一地兩檢」; 擴大列車覆蓋範圍及班次,由僅能香港、北京、上海上下 車改為可在沿線多個站點上下車,增設一條來往湖南省的 長途綫,可直達張家界及鳳凰古城等,增加往返廣州東站、 福田站和深圳北站三個短途站點的列車班次;優化開行日 期,隔日開行改為周五至周一每夜開行,安排周末行程更 具彈性。
林心 亷 認為,新臥鋪列車對本港不少旅客來說都提升
了吸引力,其一是提供多一個選擇,讓旅行團、遊學團或 商務旅客更舒適方便來港,因為臥鋪列車讓商務旅客休息, 隔天開會可以更有精神;其二是由於來回的過程都可以在 動車上過夜,變相可節省了晚上住酒店的費用,一些旅遊 目的、交流或遊學團旅客可以有更多時間去連貫地體驗更 多旅遊項目。

他表示,動車提速後時間縮 短了,又可以體驗在動車過夜, 除了飛機以外又多了一個選擇。 而且對比飛機有機會誤點誤班, 動車在時間的準確性上有一定保 證。他相信動車將促進暑期期間 一些內地和香港青年交流團更頻繁的交流互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