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紙 HKI POST - 第127期

Page 1

港島區議員出席與當局交流 港島聯舉辦地區治理培訓班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下稱港島聯)二月二十日舉辦「民青局與港島區議員會面交流暨地區治理 培訓班」,邀請了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副局長梁宏正擔任主講嘉賓,向全體出席的港島 區議員講解完善地區治理後的區議會定位和職能、區議會未來的重點工作等,並與出席區議員互動 交流工作情況和意見,讓各新任議員充分了解區議會運作及常規,更好地履行區議員職能,提升地 區治理效能。

新屆區議會呈良好開端 港島聯將全力支持政府施政

全國政協委員、立法會議員、港島聯理事長蘇長 荣 致 辭時表示,感謝麥局長、梁副局長對港島區議員的殷切關 懷,並且百忙抽空出席擔任主講 嘉賓,同時感謝港島各區議員 對培訓班的重視和參與。他指 出,去年特區政府成功重塑了區 議會,完善了地區治理體系,形 成了地區工作的新格局和極佳氣 象。自今年一月一日新一届區議會履職以後,在民政及青 年事務局的有效統籌和指揮下,已呈現良好的開端,也讓 全香港社會感受到各區議會工作的優質、高效和所有區議 員嶄新的精神面貌。

合民青局的工作和特區政府施政。

民青局、區議會將攜手合作 提高市民幸福感和獲得感

培訓班上,麥美娟表示,新一屆區議員履職後隨即開 展不同工作,例如「18區日夜都繽紛」等活動,她感謝一 眾區議員的努力。

他又指出,港島聯作為港島的龍頭社團和配合政府施 政的社會綜合服務平台,時刻協助特區政府推動良政善治 責無旁貸,未來將會在各方面鞏固加強與特區政府的緊密 合作,通過對各個地委會、事務委員會以及各屬會工作的 不斷優化,與全體港島區議員攜手豐富及加強相關履職培 訓和支援,藉此共同推動地區治理的完善,全面支持、配

她指出,今屆區議會職能上與以往有所不同,希望區 議員能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 報」的工作,發揮好特區政府和 居民之間的橋樑紐帶作用,未來 民青局將與各區議員攜手合作, 提高市民幸福感和獲得感。

到基本法第97條所定位的角色。他亦期待未來會有更多的 機會,與區議員見面交流。

港島區議員積極提問

在培訓會上設有問答環節,港島區議員均積極發問, 討論氣氛熱烈。中西區區議員劉天正關注政府對不同界別 組成的區議員是否有不同分工或 期望;灣仔區議員林偉江則關注 政府在資源上,會否有適度調整 以讓區議員更有效服務市民;南 區區議員蕭煒忠關注如何結合地 區三會以及關愛隊的合作,從而

全及實務性的培訓班;南區區議 員梁進則關注區議員宣傳橫額掛 放問題。

梁宏正表示,自今年一月一 日全體470位區議員宣誓後,各區議員已積極投入社區服 務,與市民交流、收集民意;區 議會會議也十分高效,有系統地 推動了大量工作的開展。他相信 如此良好的開端,市民有目共睹, 也是政府完善地區治理、重塑區 議會的初心,讓區議會工作回歸

培訓會後,中西區區議員胡汶軒接受《港紙》訪問時 表示,非常感謝港島聯及民青局安排是次培訓會,讓區議 員在新制度下,更清楚自己職能以及如何更高效處理相關 工作,對服務市民以及開展議員工作帶來幫助。

他表示,作為新任區議員,社區服務經驗尚淺,但在 新制度下,與一眾具資深地區工作經驗的議員合作多了, 大家雖然背景不同,但相信大家可以各自發揮所長,去幫 助社區中有不同需要的民生事務。

港島 地區民生報 No.1 P
綜合 P2
蘇長荣 麥美娟 梁宏正 劉天正 林偉江 莫繡安 郭浩景 蕭煒忠
大合照 「民青局與香港島區議員會面交流暨地區治理培訓班」
梁進 朱立威

「南區龍文化教育薈萃」活動啟動 宣揚「龍」文化

「南區龍文化教育薈萃」活動啟動禮二月廿四日在海洋公園舉行

五項「龍主題」 連成龍年整年的薈萃

「南區龍文化教育薈萃」活動由南區學校聯會、南區 各界慶典委員會聯合主辦,南區民政事務處、香港海洋公 園、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冠忠巴士集團有限公司、 香港南區家長教師會聯會、南區青少年發展協會、詠春體 育會協辦,南區區議會支持。

南區學校聯會主席彭耀鈞致歡迎辭時表示,選擇在元 宵節舉行「龍文化薈萃」的啟動禮,是想更具有中華文化 的色彩,而地點選擇在海洋公園,是想更突顯「龍」文化, 在南區大放光彩。

他表示是次活動是推廣「龍文化」,這源於一次南區 學校聯會會議中,南區校長們想到今年適逢「龍年」,且 南區與「龍」相關的文化項目也眾多,就像是中秋節在南 區必舞的火龍,端午在海 傍可見的龍舟競渡,到南 區便見的海洋公園海龍圖 案及其出色的海洋保育, 校長們覺得,如果加入書 法、功夫等具中華文化特 色的項目,連成龍年整年 的薈萃,就更為紮實。因 彭耀鈞

此形成薈萃中火龍、龍舟、海龍、龍書法、龍功夫等五項「龍 主題」。

教育局常任秘書長李美嫦致辭時表示,南區學校聯會 一直積極舉辦不同類型的活 動,加強區內學校的聯繫, 而「南區龍文化教育薈萃」 正正由南區學校聯會和南區 各界慶典委員會合辦,讓區 內中、小學、幼稚園以及特 殊學校的學生及老師可享用 一系列文化體驗活動,她亦

十分感謝各位校長的支持。她期待活動可以強化學生對國 情和對國家的認識,從而建立國民身份認同,建立中華文 化自信,把中華優秀文化融入生活。

「龍文化薈萃」重視多元發展

彭耀鈞其後接受《港紙》訪問時表示,「南區龍文化 教育薈萃」是一個由學界主動連繫地區,又借助地區文化 特色而做的教育項目,更是重視文化底蘊令學生得以在當 中體驗、沉浸和延續的教育項目。

他指出,傳說龍有九個孩子,有喜歡吼叫的,有喜歡 音樂的,又有好文的、好勇的,又亦有好坐和好負重的,

以及好歷險和好公義的。龍的好尚多樣,標誌著「龍文化 薈萃」重視多元發展,亦與教育局近年著意帶領發展的國 安教育、價值教育、健康生活、STEAM等多項教育項目相 配合。古人又說,龍是大型的動物,「牠」樂意顯露、但 又甘於隱藏,能長能短,能大更加能小,在不同季節能登 天入水;龍因應處境和環境而有其彈性,有相當大的適應 能力。學生在龍文化下,足以陶冶這類「致中和」的情性, 而當偉大的中華文化來到南區後,龍文化定必有南區鍾靈 毓秀的特質。他認為「龍」文化將成為南區的教育品牌, 也期待歡迎區內外的學界共同參與和推廣。

率先展現「龍」文化項目

啟動禮當日,多間參與活動的師生也率先展現龍文化 項目﹕首先由明愛莊月明中學學生表演「龍」的書法;其 後聖文嘉中英文幼稚園學生表演龍舟舞;香港航海學校、 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東華三院鶴山學校、聖公會置 富始南小學表演舞龍及「龍」的功夫。

此外,當日眾人見證下,海洋公園與南區學校聯會舉 行合作協議備忘簽署儀式,海洋公園公司高級保育推廣經 理張可怡分享海洋保育以及活動宣傳;海洋公園吉祥物威 威及大嘜連同聖公會呂明才中學「五龍一階」的吉祥物也 到現場與一眾嘉賓合照留念。

海洋公園吉祥物威威及大嘜連同聖公會呂明才中學 「五龍一階」的吉祥物到現場與一眾嘉賓合照留念

聖文嘉中英文幼稚園學生表演龍舟舞

海洋公園與南區學校聯會合作協議備忘簽署儀式 明愛莊月明中學學生表演「龍」的書法

港島 地區民生報 No.1 P 教育 P3
李美嫦
海洋公園公司高級保育推廣經理張可怡分享海洋保育以及活動宣傳
香港航海學校、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東華三院鶴山學校、聖 公會置富始南小學表演舞龍及「龍」的功夫
港鐵鼓勵低碳生活

港鐵公司將於三月十六日於中環海濱活動空間首度舉辦「綠鐵B『動』樂日」 全場最大的6米「綠鐵 B」充氣裝置

共建可持續發展的社區

港鐵公司將於三月十六日在中環海濱活動空間舉辦首 個以港鐵綠色大使「綠鐵B」為主題的活動日,推廣低碳 生活,齊齊為綠色未來出一分力。會場入口和場內設有多 個適合親子玩樂的「綠鐵B」打卡點,其中「6米高綠鐵B 充氣裝置」為至今最大型的「綠鐵 B」;「綠動樂區」設 有不同的互動活動,呼應港鐵公司綠色措施,其中「綠動 樂區—電動小列車」融入Q版港鐵列車元素,讓小朋友化 身車長駕駛和打卡。

另外,「Go Green攤位遊戲 」有逾20個活動攤位遊 戲,包括拋圈圈、推波仔、砌巨大化拼圖和控制STEAM遙 控車等。現場玩遊戲可儲齊「綠鐵B」印章,換限定綠鐵B 紀念品一份(如冰巾、水樽或環保鋁樽及裸買體驗)。大 家也不要錯過有專人帶領製作的綠化和再造紙DIY工作坊, 可親子一同體驗環保、綠化設計的樂趣。

場內也設有「Go Green Bar」及美食區,「Go Green Bar」提供兩款以綠色為創作元素的活動限定飲品,為大家 注入綠色生命力。在享受美食的同時,場內亦將提供免費 飲水機和可重用餐盒借用。市民可自備水樽、餐盒及餐具, 用餐後記得使用廢物分類回收箱,一起實踐減廢的生活理 念。

當日也將集合多位港鐵吉祥物:「綠鐵B」、「鐵仔」、

中環舉辦「綠鐵B『動』樂日」

港鐵公司將於三月十六日在中環海濱活動空間首度舉辦「綠鐵B『動』樂日」,並設有多個親 子攤位遊戲和美食攤位,玩樂打卡點包括「六米高綠鐵B充氣裝置」、「綠動樂區—電動小列車」 及DIY工作坊等。

彩舞蹈演出,更會和連續三屆香港霹靂舞冠軍B Boy Think 在舞台上對戰。同時也上演以綠色和白色的二手服飾為主 題的特色小童環保時裝秀,以及升級改造樂器表演,大家 絕不能錯過。

如要參加活動,可使用手機應用程式MTR Mobile注 冊登記並成為用戶,透過MTR Mobile主頁下方的「綠鐵B 『動』樂日」按鈕,免費預約場次,當日將設有4個特定 時段(場次分為上午9時、上午11時、下午1時及下午3 時30分),每場設有人數限額,登記以先到先得的方式進 行。成功登記後將獲得二維碼入場門票,只要憑二維碼即 可免費門票入場。而實體入場票以港鐵昔日懷舊單程車票 再配上綠鐵B作設計,值得收藏留念。

港鐵公司企業事務及品牌總監蔡少綿表示,港鐵公司 一向致力將環境、社會及管治(「ESG」)考量融入公司各 項業務範疇,提供低碳公共運輸的同時,一直善用自身網 絡及資源推動環保。「綠鐵B」將於「綠鐵B『動』樂日」 擔任活動主角,透過戶外遊戲及活動體驗,鼓勵大眾在日 常生活培養低碳生活習慣,一同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社區。 他呼籲共同推動城市持續前行,載向綠色未來。

本文圖片來源:港鐵

入場票以港鐵昔日懷舊 單程車票再配上綠鐵B 作設計,值得收藏留念。 水樽

挑戰「野生捕獲綠鐵B」 遊戲

超過20個活動攤位,有機會獲得限定 「綠鐵B」紀念品1份

「綠鐵B」列車打卡板

「綠鐵B 」放電充氣滑梯

精彩舞蹈演出及特色環保表演

港島 地區民生報 No.1 P 中西區 P4
「綠鐵B」列車打卡板 「綠鐵 B」見面會

一眾立法會議員、區議員、各地區委員會委員、地區賢達、社團首長、政府部門代表及合作夥伴聚首一堂,共慶新春

中西區民政事務處甲辰年新春酒會 展望新一年 各方繼續通力合作

龍年伊始,中西區民政事務處於二月廿 二日舉行甲辰年新春酒會。民政事務總署副 署長易志宏、中聯辦港島工作部副部長楊成 偉、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李應生、原港區全國 人大代表葉國謙、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兼中西 區區議員葉永成等主禮嘉賓,在中西區民政 事務專員兼區議會主席梁子琪陪同下出席酒 會,與一眾立法會議員、區議員、各地區委 員會委員、地區賢達、社團首長、政府部門 代表及合作夥伴聚首一堂,共慶新春。

易志宏致辭時表示,感謝大家一直支持 民政事務總署各方面的工作,並寄語中西區 區議會、關愛隊及「三會」在中西區民政事

務處帶領下,共建美好社區。梁子琪與大家 一同回顧中西區民政事務處過去一年的地區 工作,感謝地區人士積極參與地區事務。展 望新一年,希望各方能繼續通力合作。

隨後,易志宏及梁子琪一同主持燃點氣 球炮仗儀式,祝福大家「人和家順萬事興、 富貴平安福滿堂」。兩位亦聯同一眾主禮嘉 賓切金豬,寓意吉祥如意,好事齊來。人見 人愛的財神亦有到場,與大家共賀新禧,並 為嘉賓送上新年祝福,增添歡樂氣氛。

民政事務總署於社區平台表示,中西 區民政事務處會繼續與區議會、關愛隊、三 會、地區團體等保持緊密合作,建設更美好 的中西區。

易志宏寄語中西區區議會、關愛隊及「三會」 在中西區民政事務處帶領下,共建美好社區 梁子琪展望新一年各方能繼續通力合作

由摩星嶺街坊福利會主辦,香港中西區各界協 會、香港地產代理商總會、坊眾社會服務中心、香港 中西區婦女會、蓬瀛仙館、六合聖室、香港道德會、 港九果菜行工商總會、香港汕頭商會、東莞工商總會、 香港潮商互助社、香港中藥聯商會、新城市管理服務 有限公司等一眾社團協辦的「新春敬老獻愛心千人盆 菜宴2024暨新春團拜」,於二月廿 四 日在堅尼地城 臨時遊樂場(又稱沙倉球場)舉行。

活動得到中西區發展動力、通善壇、鼎信仙觀、 東莞同鄉總會、源滙社等團體的全力支持,筵開300 圍,宴請區內街坊享用盆菜。當日有超過二千多名街 坊出席,在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中聯辦港島工作部 副部長楊成偉、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李應生、原港區全 國人大代表葉國謙、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兼中西區區議 員葉永成等多位主禮嘉賓的陪同下,一同享用充滿愛 心的盆菜、度過愉快的元宵佳節。

張國鈞致辭時表示,很高興可以出席此活動,與 多位街坊相聚,並祝各位新年身體健康、龍精虎猛。

現場氣氛溫馨熱鬧,出席街坊表示十分滿意活動 安排,下年亦會繼續參加,為活動寫下完美一幕。

千人盆菜宴2024暨新春團拜 近三千名街坊參加

人見人愛的財神增添歡樂氣氛 一眾主禮嘉賓切金豬,寓意吉祥如意,好事齊來 出席街坊都表示十分滿意,展露笑容

港島 地區民生報 No.1 P 中西區 P5
從空中俯瞰,場面相當震撼
活動同時向街坊作新春團拜 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擔任主禮嘉賓

灣仔鬧市舉行元宵綵燈會 設燈會著華服同慶元宵

農曆正月十五為傳統節日「元宵節」,象徵新年後第 一個月圓來臨,亦是農曆新年的最後一天,傳統習慣以賞 花燈、猜燈謎、吃湯圓等方式慶祝。為配合傳統文化,灣 仔區二月二十四日(正月十五)於銅鑼灣鬧市舉行「灣仔 元宵綵燈會」應節。

綵燈會由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主辦、灣仔民政事務處 協辦、民政事務總署贊助,活動現場設有免費傳統服裝試 穿、傳統歌舞表演、傳統工藝坊及「打卡」拍照熱點。同 時為振興社區經濟,大會亦特別邀請多家區內商戶食肆參 與活動,向參加活動的市民派發優惠券,鼓勵在灣仔區內 消費,希望借活動產生協同效應。

綵燈會其中一個重點項目莫過於傳統服裝試穿。為推 動中華傳統文化承傳,鼓勵市民認識及嘗試穿著華服,大 會不但鼓勵市民穿著華服造型到場參與綵燈會,以及在活 動現場設有免費傳統服裝試穿,更特設漢服造型比賽,分 別設有男士組及女士組的「最佳古裝造型」大獎,得獎者 可獲獎金及禮券。

多名嘉賓率先「上陣」,既有一般新年唐裝打扮,亦 有仿古傚今的不同裝扮,時間橫跨秦漢到近代。主辦方香 港灣仔區各界協會首席永遠會長莊創業指,「人生第一次 著中山裝,感覺十分特別」。大會主禮嘉賓、灣仔民政事 務專員張雁伶及一眾區議員十分捧場,分別穿上各自的服 飾。立法會議員梁熙、容海恩亦到場,並即場租用服飾。 不過最為「搶眼」的,還是要數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主席 佘靜怡,不但身穿了一身傳統宮裝,更特意為活動精心準 備考究頭飾,成為其中一名亮眼角色。

除一眾嘉賓外,市民的盡情參與亦是活動不可或缺的 重要部分。有份穿著華服前來參與活動的市民蘇小姐指, 事前得悉綵燈會設有華服穿著環節,因此特意在網絡購買 服飾悉心打扮。她指,穿著華服有助推動中國文化的發展、 培養港人的國族文化自信:「其實東亞其他國家也有大時 大節穿著傳統服飾的習慣,而元宵節既有傳統的意味,又 給予較輕鬆的感覺,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市民試穿華 服)。」市民吳先生則事前不清楚綵燈會活動,但他認為 活動有趣,「而且沒有與鄰近商鋪『撞橋』,帶動人流之 餘又不會導致商戶『得個睇字』。」他又大讚現場的服飾 及盔甲很有心思。

灣仔元宵綵燈會召集人林靄嫻致辭時指,元宵節傳統 的賞花燈、猜燈謎、吃湯圓,都是源於「團圓」,家人在 旁才使這些活動具有意義,而本年的元宵節,又為這些活 動賦予「振興經濟」的意義,希望活動為社區帶來的開心 與熱鬧,不止於元宵節,亦可以持續到日常生活中。

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起源於東漢時期的宴會傳統, 後演變成民間習俗,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元宵節亦是農 曆新年的最後一天,在這天人們傳統上會點燃燈籠、賞花 燈、吃湯圓、舉行燈籠遊行、舞龍舞獅等慶祝活動,充滿 喜慶和祝福氣氛。

出席「灣仔元宵綵燈會」的嘉賓包括:中聯辦港島工 作部副部長王卉、灣仔民政事務專員張雁伶,立法會議員 梁熙、容海恩,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首席永遠會長莊創業、 主席佘靜怡、副主席兼大會召集人林靄嫻、常務副主席兼 灣仔區議會議員劉珮珊,灣仔警區警民關係主任陳運沛總 督察,灣仔區議會議員李文龍、吳澤森、林偉江、莫繡安、 穆家駿等。

綵燈會其中一個重點項目是著華服

容海恩(左)自備拜年唐裝

佘靜怡裝扮十分亮眼

莊創業指,人生第一次著中山裝,感覺特別

區議員亦親力親為,配合主題

港島 地區民生報 No.1 P 灣仔 P6
灣仔元宵綵燈會於正月十五舉行
梁熙(中)即場借用試穿華服 蘇小姐自備華服前來參與活動

「灣仔美食」系列重出江湖,今次介紹的是久違的西 餐系列。在灣仔,如果想體驗一下除「波士頓」及其他連 鎖西餐大舖外的扒房,那麼在銅鑼灣希慎道的Top Blade Steak Lab,或者是其中一個可以嘗試的選擇。

Top Blade Steak Lab的餐單選擇看似不多,原因是其 主打名為「平鐵牛扒 」(Flat iron steak)的牛肩膀牛扒 。平 鐵牛扒是牛三角肩對上的一部分,由於該部位筋腱部份相 對多,需花額外人手及時間去筋處理,十分考驗廚師的耐 性及功夫。不過只要將粗筋去掉後,入口嫩滑細膩,更有 評語指可以入選整頭牛嫩滑部位的三甲之內。

《港紙》記者到場主要試食「是日特別版招牌」,從 味道上感覺似是以慢煮形式炮製而成。慢煮更能確保食材 原汁原味,因此在過程中不難發現平鐵牛扒肉質嫩口,脂 質含量較高,因此口感較軟,但又不至於「淋」,而且由 於油脂分布平均,因此牛扒本身不會太乾身。除「是日特 別版招牌」,其主打菜式「香草平鐵牛扒」,本身不但有「牛

餐單選擇看似很少,因為做好一味就夠

味」,亦有香草、鹽及胡椒香味,伴隨著應該是炭烤而來 的木炭香,各種香味混合起來不會混亂,而是相得益彰, 可見大廚準備時花了很多心思。雖然牛肩膀牛扒對部分食 客而言可能較為陌生,但就試食而言,並不比肉眼、西冷 等部位差,甚至可以與牛柳媲美。

除了牛扒本身之外,Top Blade Steak Lab另一賣點便 是薯條。該店薯條無限量供應,簡稱「任食」,但絕不馬 虎了事。儘管看似快餐店出品,但薯條使用黑松露鹽調味, 很容易便能試出有別於一般薯條的味道,而且店舖確保到 薯條溫度保持「熱辣辣」及乾脆,不用出現太多油份的情 況,可以說「薯也不可貌相」。

在灣仔鬧市開業,牛扒質量高,薯條任食,那麼價錢 又如何?這就是Top Blade Steak Lab的第三特色,價格親 民:以主打菜式「香草平鐵牛扒」為例,原價港幣160元, 跟餐後(含餐湯及沙律)亦不過220元。如果追求包肚, 則可以單點牛扒輔以任食薯條,假如希望大口吃肉,亦可 以外加 $70 增量,加上飲品,人均消費若在三四百元內, 難怪網上亦有很多網民大讚此店「性價比高」。正因如此, 如果未有預先訂位,可能就要等一等了。

店名:Top Blade Steak Lab

地址:銅鑼灣希慎道2-4號地舖

港島 地區民生報 No.1 P 灣仔 P7
店內主打平鐵牛扒

龍年伊始,萬象更新。二月廿三日,東區民政 事務 處於 北角社區會堂舉辦「東區甲辰年新春團拜」,聯同一眾地區 領袖、政府部門代表共聚一堂,齊賀新歲,為新一年共建美 好社區揭開序幕。

東區民政事務處舉辦新春團拜

民政 事務 總署署長張趙凱渝、中聯辦港島工作部副部長 尤斌、東區民政 事務 專員兼東區 區議會主席陳尚文,聯同東區區議 員、地區領袖,一齊為金龍醒獅點 睛,簪花掛紅。龍獅助興,生龍活 虎,為東區在新一年帶來好運與福 氣。

陳尚文在致辭中感謝各地區團體及政府部門在過往一年 的努力,大家齊心協力將東區打造成了一個安居樂業的好地 方。展望未來,陳尚文表示,會帶領團隊一道繼續秉承「民 政幫到你」的精神,建設更美好的東區。

適逢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前夕, 東區民政 事務 處特意安排閃耀奪 目的LED玫瑰花送給各位來賓, 並配合充滿動感活力的「夜飛龍」

表演,營造非一般的浪漫甜蜜氣 氛,共同祝願東區市民們龍年龘 龘、龍馬精神、行運一條龍。

建設更美好東區

工聯會港島新春花車巡遊

氣氛祥和 共慶佳節

龍年行大運!工聯會港島團隊連同財神,以及一眾義工坐上滿載「祝福與恭 賀」的花車,行駛到港島的大街小巷中,向各位街坊拜年。

新的一年,新一屆香港區議會開始正式運作,做好改善民生工作,特區政府、 區議會、全港市民共同努力邁向良政善治新局面。工聯會社區主任蘇嘉樂接受《港 紙》記者採訪時表示,令其耿耿於懷的是2019年黑暴事件後,香港社會的內部 撕裂嚴重,至今仍然有境外反中亂港勢力,在不斷阻撓香港社會及經濟的復甦。 香港好不容易地從黑暴及疫情這幾年走出來,其相信全港市民也一樣不希望得來 不易的穩定,被隱藏於法網罅隙的不安定因素不斷蠶食破壞。

蘇嘉樂表示,「期望新一屆特區政府能夠積極作為,以民為本,做更多有利 改善民生及經濟的實事。本屆政府重中之重的是,儘快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 條的立法工作。他亦建議政府做好解說及宣傳工作,讓廣大市民對《基本法》第 二十三條立法有更深入及正確的認知。否則,此消彼長之下,反中亂港勢力通過 媒體及網絡,不斷對『立法』污名化、妖魔化,企圖破壞『一國兩制』在港成功 實踐的國際聲譽及香港的繁榮穩定。」

新年新法新氣象,蘇嘉樂亦有祝福送給東區各位市民朋友,「祝願各位街坊 朋友龍年吉祥,身體健康!打工仔女人人有工開,升職加薪!做生意的,生意興 隆,客似雲來!小朋友、讀書的,快高長大,學業進步,孝順父母!」

港島 地區民生報 No.1 P 東區 P11
陳尚文 張趙凱渝
蘇嘉樂

嘉賓們送上祝福

香港南區各界聯會新春酒會

共慶佳節 共謀社區 發展

二月廿二日,香港南區各界聯會在香港仔舉行了「南 區各界2024年新春酒會」。出席的主禮嘉賓包括南區民政 事務專員鄭港涌,香港南區各界聯會理事長陳南坡、會長 連喜慶、首席會長薛博然,以及其他政府官員和地區領袖。

況空前的中秋火龍活動。為了支持 政府的社區關愛服務,他們成立了 南區各界關愛及發展基金,為關愛 隊伍提供實質支援。他們全力支持 區議會選舉,完善選舉制度,並推 動23條立法,以履行特區憲制責任。

安居樂業。

此次酒會吸引了逾200名嘉賓和會員出席,共同慶祝 新春佳節。展望未來,南區各界聯會將繼續致力於推動社 區發展、加強大眾國家意識,並為南區居民提供更好的服 務和支持,促進香港的繁榮與穩定。

鄭港涌表示,香港南區各界聯會一直致力於舉辦各種 文娛康樂活動,並提供多元化的服 務,以滿足居民的需求,同時加強 各界對國家的歸屬感。去年,該聯會 聯合南區民政事務處舉辦了「學習 夏寶龍主任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 吸引了地區委員會、社團和政府代 表的關注。

陳南坡在致辭中強調,南區各界聯會通過共同努力, 在社區扎根,團結各界,不斷發展壯大。過去一年,隨著 疫情得到控制,社會逐漸恢復正常,該聯會成功舉辦了盛

水燈報名開放

葉劉淑儀

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致辭時表 示,全力支持基本法第23條本地立 法,確保香港在國家安全方面做到 最好,更好地集中精力發展經濟、 改善民生,並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 她強調要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 壯大愛國愛港力量,並完善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制度機制, 確保香港的底線思維和風險意識。她呼籲香港充分發揮「背 靠祖國」的優勢,使經濟得以復甦,各行各業興旺,市民

一起點亮洪聖傳統文化節

醒獅點睛

為了歡迎洪聖誕的來臨,「2024鴨脷洲洪聖傳統 文化節」即將在三月十日至廿五日期間點亮南區的熱 情。這個超過一百年的傳統活動將帶領市民一同參與地 方特色的信仰文化和傳統節慶活動。今次活動由鴨脷洲 街坊同慶公社主辦,並得到香港旅遊發展局和旅遊事務 署支持。「2024鴨脷洲洪聖傳統文化節」將通過一系 列活動祈求洪聖爺保佑市民風調雨順、居民平安。 今年的安排精彩絕倫,尤其是水燈晚會,除了保 留了十六日和十七日的「放水燈」日子,還增加了廿日 至廿四日期間供市民點亮水燈。市民可以從三月一日起 開始在網上免費報名,額滿即止,或當天在洪聖廟外大 會攤位購買水燈,每盞118元。需要注意的是,網上 報名的市民只能在十六日和十七日於洪聖廟外「放水 燈」,而廿日至廿四日的水燈則需當天在鴨脷洲公園硬 地足球場內大會攤位即場購買,每盞38元,形狀大小 也有所不同。為了吸引外地遊客,大會還與部分南區酒 店合作,發放免費來放水燈的優惠券。活動詳情可參閱 「2024鴨脷洲洪聖傳統文化節」社交媒體專頁。 這個傳統文化節包含了多項精彩活動:祭祀儀式、 放水燈祈福、龍舟拜廟、醒獅採青、賀誕巡遊、賀誕神 功戲等,讓市民能在鴨脷洲的繁華中感受濃濃的節日氛 圍,共同創造難忘的回憶。

港島 地區民生報 No.1 P 南區 P12
陳南坡 鄭港涌

創意畫作打造南區新地標

為了配合政府提倡的「關愛共融」和「建設社區」政 策措施,南區青年社區建設委員會推出了一項具有特色的 計劃。該計劃在連接香港仔大道和漁暉苑的著名行人樓梯 (俗稱「百步梯」)上繪製由本地藝術家和南區青年設計 的畫作,希望能為南區塑造一個富有南區特色的地標,並 能吸引到市民和遊客前往該點拍照和「打卡」。

繽紛創意 南區畫出特色

今次活動由香港仔坊會主辦、賽馬會綜合服務處和南 區青年社區建設委員會合辦,民政事務總署贊助,於二月 十五日開始分階段進行油畫樓梯工作,預計在三月廿三日 前完成並舉行啟動禮暨嘉年華活動。這次活動邀請了區內 不同年齡和背景的人士參與創作,畫作題材包括香港仔牌 坊、鴨脷洲公園風之塔、赤柱美利樓、香港仔避風塘景色、 鄰近華富邨的瀑布灣、鶴咀燈塔等。

打造獨特地標 響應南區創作活動

南區區議員林詠欣也有參加今次計劃,她認為一個地 區的環境和對外形象非常重要。通過這次活動,可以匯聚

三月二十至廿四日下午一時至晚上十時,在鴨脷洲大 街公園將會舉行「南區繽紛市集@洪聖誕」大型活動。活 動是政府「18區日夜都繽紛」內的項目之一,由鴨脷洲街 坊同慶公社主辦,並得到南區區議會、南區民政事務處的 支持,民政事務總署亦提供贊助。項目旨在展現每個地區 獨有的魅力,襯托節日的歡樂氛圍。透過多元化的市集攤 位、綜合表演和遊戲,活動希望能夠促進本地消費,營造 出香港夜繽紛的氛圍。

市集內將設置約26個攤檔,包括南區特色美食、小食 攤位、南區特色乾貨(海味、湯包等)、傳統工藝品檔、 攤檔遊戲、手工藝工作坊、小戲棚等。此外,除了市集本 身,今年的活動還特別增設了避風塘深度遊活動。從二月 廿九日開始,市民可以在網上報名參加廿日至廿四日的船 上導賞團,每日共舉行兩場。報名的市民將坐在舊珍寶海 鮮舫接駁船上,欣賞香港仔避風塘的不同景點和特色地方。 船隻將圍繞鴨脷洲與香港仔之間的避風塘進行遊覽,讓市 民們盡情打卡拍照留念。活動詳情可參閱「2024鴨脷洲洪 聖傳統文化節」社交媒體專頁。

不同的南區居民、本地藝術家和青年一起創作一幅畫作。 這幅畫作包括南區的風景和地標等,可以讓這個地方有機 會成為新地標。

融匯藝術與共融 創意展示南區

目前該項活動還在進行中,樓梯畫作即將完成。本次 計劃通過藝術創作和社區參與,促進南區的社區發展和青 年共融,展示南區的魅力和活力。同時,它也是對南區的 文化和歷史的一種呈現,讓更多人了解和欣賞南區的特色 和價值。

「南區樂遊『油』-青年社區共融推廣計劃」
「南區繽紛市集@洪聖誕」盛大登場 船上導賞團探索避風塘美景
港島 地區民生報 No.1 P 南區 P13
避風塘深度遊 林詠欣

自西九龍坐渡 輪 至中環。渡口碼頭有些年份了,牆是 深綠,座椅是草綠,木地板嫣紅,藍綠色的碧波一輪輪拍 打著岸邊的鐵柱。年深日久,柱底吸附了一圈圈白色的海 螺。

華美且哀愁,是1942年淪陷中的香港。它兼具的濃烈 與淡漠、包容與隱忍,或是從未褪去的底色。從長長的坡 道望下去,在林立的高樓外,與天際相連是遼闊的海。淡 藍的碧濤之上,漂移著悠然的船隻,如壁上的畫,如幻影 般地襯托著這座城。街邊狹小的店面,顯出一種局促中的 整潔;小食店旁邊緊挨著一家五金店,老闆佇在門口,茫 茫然望著街外,所有的雜亂都被框在店內。

取代電車的也許是雙層巴士,它們在翠綠的佈景裏, 沿著狹窄的馬路,緩緩盤旋而至。站牌下,等候的人群裏, 剛放學的孩子擠在士多店前嘰嘰喳喳,微風拂過一張張花 朵般的小臉。隨處可見的榕樹垂下長長的 須根。翠綠的枝 葉掠過巴士車頂,時不時聽到沙沙聲在耳邊響起。從頂層 看過去,窗外的景物有了俯視的距離。八十多年過去了, 時代的列車依然向前,我們依然在窗玻璃上只能看到自己 的影子。景物變了好幾輪,地名卻是依舊,搖搖晃晃中, 往淺水灣去。

無題

楊宏

也許 有人凝視過你 或已久遠 止於夢裏 隨著夜的黑 消逝如流星

時間僅如鐘擺 撥過也罷 不撥也罷 倒不如不撥 訴不清往事

京城的夜 遙望香江之水 只看到那雙明亮的眼睛 恍若星際 撲朔迷離

熊佳林

1942年,炮火轟鳴中,22歲的張愛玲擠在港大宿舍 的底層,聽著外面的槍聲,如雨滴落在荷葉上。命如草芥, 隨時可能被一顆炮彈擊中。生與死的距離逼近,模糊了亂 世中紛雜的日常。人們急於在浮世中抓住點什麼可靠的東 西,比如填滿胃的食物,比如急於求證的愛情——像兩個 冰天雪地裏的人,倚著一爐餘溫尚存的炭火。生死草率, 活著、活下去成為唯一的期望。此時,蕭紅正孤獨地躺在 聖士提反紅十字臨時醫院的病床上,已不能說話,她自己 預感到這眼前的希望與光,很快將成為永遠無法抵達的遠 方。疲倦的飛鳥如流星隕落,在遠離故土的南方走到了終 點。屬於她的時間只有短短的三十一年。

在戰火紛飛中的香港,兩人卻並無交集。能將她們關 聯在一起的,是今日的淺水灣。在蕭紅的眼裏,寧靜的大 海與熱情的鳳凰木,並沒有化解她內心的孤苦與荒涼。蕭 紅一半的骨灰曾埋在淺水灣畔。如今,那裏的飛鳥雕塑正 是為她而立,三十一隻烈焰般燃燒的鳥群向著大海的方向, 永遠保持著飛翔的姿式。而張愛玲當年奔赴淺水灣時,一 定是滿懷欣喜。她走進母親下榻的淺水灣酒店,只見雪白 的窗簾被海風吹起,湛藍的海水撲面而來。或許那裏曾有 過母親的溫度,成為了她最喜愛的地方,多次在《傾城之

戀》等不同的作品中進行描繪。在如今的淺水灣沙灘上, 設有張愛玲文學徑,有三張座椅,正是為了紀念張愛玲三 段在香港停留的日子。

冬日的淺水灣並不冷。嬉水的遊人捲起褲腿,在浪花 中比劃著拍照。張愛玲所說的「 影樹 」 已掉光了葉子,一 個女人在樹底下久久地蹲著。天光雲影間,不時有幾只海 鷗劃過藍天。遼闊寧靜的海面上,遠遠地,泊著一艘白色 的船。孩子們在沙灘上堆沙,海浪一遍又一遍地沖刷,將 他們努力堆就的堡壘夷為平地。

她們都來過了嗎?又飛走了。

家鄉的油茶樹

張武昌

春節在香港過年,抽空去瀑布灣行走,路旁有幾棵含 苞欲放的茶花樹,不由得想起了家鄉的油茶樹。家鄉的山 坡上有許多油茶樹,又稱茶籽樹,它屬於常綠小喬木,枝 葉繁盛。

油茶樹與茶花樹非常相似,它冬末春初開花,夏季掛 果,經秋季成熟,每年的「寒露」或「霜降」時節為採摘 茶籽的最佳時機。

茶籽樹渾身是寶,綠油油的樹葉和綿勁的枝條是用來 熏製臘味的絕佳材料;潔白如玉的茶花,花蕊如蜜;還有 飽滿多汁、粉白色的茶包;黃澄澄的茶油晶瑩剔透。

茶籽樹四季常青,冬末春初,盛開著潔白如玉的花, 此時,頂著寒風前往山坡上的茶籽樹林中,別有一番滋味。 淡淡清香引來群蜂飛舞,春天的雨水浸泡著茶籽樹枝頭最 嫩的葉子,使其迅速膨脹起來,形成美味可口的茶包,讓 人垂涎三尺,恨不得馬上將它吞入腹中。

油茶花的開花季節與氣候和地理位置等有很大的關 係,也需要根據當地的環境因素來確定。無論是秋油茶還 是春油茶,都是欣賞顏值頗高的,也是園林景觀中重要的 植物之一,它的花美麗而又優雅,深得人們的讚美和喜愛。

茶籽樹粗壯的枝幹是做鐮刀鋤把的好材料,因它有極 好的綿勁和韌性,不易折斷。

茶油是茶籽樹重要的一寶,寒露一過,摘茶籽的時間 即到,村民提筐背簍前往山中,直達茶籽樹多的地方。樹 幹高的爬上去摘,樹幹低的壓著枝兒摘。

茶籽摘回來先放置一段時間,然後拿到陽光下反覆暴 曬,曬到「吡牙咧嘴」,然後把一顆顆茶籽剝開,取出裏

面的肉核,送到榨油坊,將茶籽肉核倒入石碾中壓成粗粉 狀,放進蒸簟裏蒸熟,再用稻草和鐵圈將其包成一個圓形 的大餅,放入壓榨機的槽坑內。榨油師傅用熟練的手法進 行操作,茶餅經過猛烈的撞擊,茶油順著草餅溢出來,流 入油桶裏。散發出沁人心脾的香味,在物質匱乏的年代, 這黃澄澄的茶油便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茶油對人們健康的益處多多,即便是榨乾了的茶油枯 餅,亦可以潤髮潔衣,也是一種難得的可以除害蟲的農家 肥。

如今,家鄉的老茶樹依然年年開花結果,而科技興農 也早已跟進服務,培育出了新的山茶品種,新茶樹掛的果 更密、更大,含油量也更多了,鄉村振興戰略在家鄉大力 推進,茶油產業合作經營如火如荼,家鄉的茶油已飄向世 界各地。

港島 地區民生報 No.1 P 副刊 P14 淺水灣畔

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南極秦嶺站 開站

二月六日拍攝的中國南極秦嶺站

二月七日,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正式開站,並命名為「秦嶺」。這座以中華民族祖脈命名的 考察站,將填補中國在南極羅斯海區域的考察空白,為造福人類、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 的貢獻。

命名「秦嶺」有兩大考慮因素

秦嶺站作為中國在南極第五個考察站,於2018年起動 工,原定於2022年建成,後延遲至今年開站。新站主體造 型設計理念源於鄭和下西洋使用的南十字星導航,主體建 築面積5,120平方米,為中國現有考察站裏面積最大的單 體建築,可容納度夏考察人員80人,越冬考察人員30人。

根據官方介紹,之所以會命名為「秦嶺」,有兩大考 慮因素。一是秦嶺為橫貫中國中部的古老山脈,是中國地 理上的南北分界線,更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 要精神象徵。秦嶺二字家喻戶曉、知名度高。與此同時, 新考察站所處區域是南極羅斯海恩克斯堡島(Inexpressible Island,又譯難以形容島、難言島),當地同樣也有一條作 為南極洲東西地理分界線的橫貫山脈,與秦嶺山脈「不謀 而合」。

另一方面,秦嶺山脈水系發達、植物薈萃,擁有「南 北生物物種庫」、「天然藥庫」等美譽,也是地球上罕見 鳥類朱鷺的唯一野生巢地,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型代 表。而秦嶺站的設計理念綠色、環保、節能相契合,展示 中國重視南極環境保護的良好形象。

除此之外,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副

主任龍威更透露,命名背後有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從體 現時代特點、以歷史文化遺產和歷史人物為主,逐步轉變 為體現南極地形特徵、以蘊含中華文化元素的國內知名山 脈為主,基本形成了以中國山系命名的規則。

按照上述規則,結合羅斯海的地理特徵,當局在聽取 相關方面的意見後,最終決定命名為秦嶺站。

國家最大考察站 四大特色助考察

秦嶺站位於西南極的羅斯海恩克斯堡島。羅斯海是南 極地區岩石圈、冰凍圈、生物圈、大氣圈等典型自然地理 單元集中相互作用的區域,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域, 也是極地科學考察的理想之地。

作為國家在南極至今面積最大的考察站,亦是第一個 面向太平洋扇區的考察站。除了夠大,秦嶺站相當先進, 具有指揮調度、海洋實驗室、人員住宿、辦公會議、餐飲 活動、物資車輛維修存放、通信保障、水處理、垃圾處理、 樣品間、裝備間、野外支持中心、數據中心等多種功能, 是空間集約、功能完備的新一代科學考察平台。

秦嶺站擁有拓展考察範圍、支持智慧科考、實現長期 觀測、整體保持綠色環保共四大鮮明特色,極大地助力中 國的南極科學考察活動。該站在設計上著重南極考察的大

尺度規劃,綜合考慮後勤運轉、科學觀測、國際合作和環 境保護等要素,形成以考察站為中心的多圈層全域考察模 式,考察範圍可達到300至500公里。

它還採用基於衛星通信系統的數據管理和遠程同步, 設置自動檢測、應急處置等智慧運維系統,以及智能通信、 數據採集等專用網絡系統,實現智慧化科考。在長期觀測 方面,秦嶺站的海洋實驗室以具國際水準海洋研究平台為 定位,可以實現對特拉諾瓦灣(Terra Nova Bay)冰間湖的 長期持續觀監測,可進行近岸海洋環境的在線監測與數據 傳輸、樣品預處理分析實驗等。

最後在環保方面,秦嶺站採用可再生能源和傳統能源 相結合的能源微網管理系統,優先採用風能和太陽能等清 潔能源,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佔比超過60%。同時,秦 嶺站集成微電網監控、能源管理平台等先進技術,堪稱以 「綠色」來運轉。

40年前國家第一個南極考察站開站 現時中國在南極洲已建立5座考察站,即長城站、 中山站、崑崙站、泰山站以及秦嶺站。前兩者分別位 於西南極喬治王島、東南極拉斯曼丘陵,崑崙站、泰 山站則位於南極內陸冰蓋。

長城站於1984年,即40年前建成啟用,此後中 山站於1989年啟用;崑崙站於2009年啟用;泰山站 於2014年啟用。

港島 地區民生報 No.1 P 綜合二 P15
可容納度夏考察人員80人,越冬考察人員30人
秦嶺站填補中國在南極羅斯海區域的科學考察空白 秦嶺站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南極考察站,建築面積達5,244平方米,
中國南極秦嶺站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