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聯知識大獎賽最後一期幸運兒產生
累計送出iPhone 20部和超市禮券180份!
「完善地區治理幫到你」知識大獎賽第三期頒獎圓滿舉行 「完善地區治理幫到你」知識大獎賽第四期抽獎圓滿結束
九月十二日,香港島各界聯合會舉辦「完善地區治理幫到你」知識大獎賽第四期抽獎,港島聯 常務副理事長鄭承峰擔任監場及抽獎嘉賓;副理事長劉珮珊、劉慶揚及陳磊明擔任抽獎嘉賓,如前 三期一樣,共抽出5部iPhone和45份超市禮券幸運得主。
即睇最後一期得獎編碼!
此次透過專業電腦系統現場隨機抽獎,港島各區各界 代表和律師現場監察抽獎過程,確保公開公平公正。第四 期大獎(iPhone)得獎者編碼是﹕13458548、68486491、 72129240、76490565、87891615。
第四期優勝獎(價值1000元的超市禮券)得獎者編 碼是﹕00410383、02849695、03050173、04017058、 08182080、20827872、21585288、22282228、 23875495、24614927、27818666、29771973、 32104989、33904062、35295975、39007313、 40861454、41404514、41812504、47178022、 50142528、56446297、60810829、63614545、 64518759、67025109、67152171、68318724、 69379944、70021426、75377825、75517046、 75788906、76086919、77621848、77849440、 79010847、80133867、80735168、86605556、 91431304、91443250、91930501、93143887、 98428067。
主辦方亦將在5個工作天內透過登記的電話和電郵通 知得獎者。港島聯提醒得獎者,如主辦方在每一次抽獎之 日起10個工作天內無法聯繫得獎者,或得獎者未能在九月 二十九日前領取獎品,港島聯有權取消其得獎資格。
高志森頒發價值港幣1000元超市禮券予得獎者
至今,「完善地區治理幫到你」知識大獎賽活動已 經吸引了近二萬八千名市民參與,反應熱烈。累計送出 iPhone 20部和超市禮券180份!港島聯將於九月十八日舉 行「完善地區治理幫到你」知識大獎賽第四期獲獎者頒獎 儀式,有關詳情將稍後公布。
港島聯再次呼籲各位港島市民下載「港島聯萬家」手 機應用程式,登記成為「港島聯之友」會員,持續關注港 島社區大小事!
第三輪50名幸運中獎者
iPhone手機和仟元禮券「落袋」
九月四日,港島聯舉辦「完善地區治理幫到你」知識 大獎賽第三期獲獎人士頒獎活動。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港 島聯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朱立威,副理事長金鈴、彭兆 基,著名導演高志森等擔任頒獎嘉賓,第三輪50名獲獎 者喜 獲 豐厚獎品5部iPhone14 Pro手機和45份價值港幣 1000元超市禮券。
得獎者周棨洭表示,這次港島聯舉辦「完善地區治理 幫到你」知識大獎賽,最主要精神是讓更多市民認識「完 善地區治理方案」,能夠獲獎固然開心,但作為青年人, 都覺得參與和認識方案的過程更重要,而且獲益良多。「當 我看到地區不少朋友透過參加比賽而認識完善地區治理的
金鈴頒發價值港幣1000元超市禮券予得獎者
整個過程和其重要性,非常開心。」
劉振天則表示,這次活動讓大家增加了對「完善地區 治理幫到你」的理解和認識,而且贏取了一千元的超市禮 券,可以趁著中秋佳節,可以買多一點好餸去慶賀,「大 家開心下!」
抽獎嘉賓(左起)劉慶揚、鄭承峰、劉珮珊、陳磊明
港島各區各界代表在場見證抽獎過程 第三期大獎(iPhone)得獎者
港島 地區民生報 No.1 P 綜合 P2
港島無人機足球大賽暨總區抖音帳號開展禮
由港島總區防止罪案辦公室主辦的「港島無人機足球大賽暨總區抖音帳號開展禮」, 在九月十日舉行。
自港島無人機足球訓練計劃於今年五月推行以來,吸引超過200名青少年參加。計 劃以少年警訊新獎勵計劃的IDEAS當中的I (Innovation – 創新思維)的概念,透過新興
電子運動鼓勵青少年參與,並提升參加者對無人機於警務工作上的應用認知及增強他們 免墮網上罪行的危機意識。
大賽當天,一共進行了32場賽事,約100名參賽者進行比賽。警務處處長蕭澤頤、 港島總區指揮官郭嘉銓、香港消防處助理處長(港島)鄭瑞安、天使長行動委員會主席劉 頌銘、東區少年警訊名譽會長會主席江子榮、灣仔區少年警訊名譽會長會主席孫日孝、 中區少年警訊名譽會長會主席唐大錦、西區少年警訊名譽會長會副主席傅錦燕,以及一 眾學校代表和家長亦有到場支持。
蕭澤頤致開幕詞時鼓勵在場青少年繼續支持及多參加少年警訊活動,一起成長,並 一同提高領導才能及確立正確價值觀。他亦期望各位青少年朋友對警務工作有更多了解, 透過活動獲得啟發,或者長大後可加入成為警隊一分子,保護市民生命及財產安全!
香港政府以及各紀律部隊一直致力透過應用創新科技,為市民提供更卓越、更快捷 的服務。香港消防處及警務處水警總區亦有到場為一眾參加者及嘉賓介紹無人機如何於 大型火災或海上事故協助進行搜索及救援工作。
活動另一項重點環節是「港島總區抖音帳號開展禮」。警方開設不同社交平台,目 的是善用各社交平台,向香港、 內地 以及海外不同群組傳遞警察訊息。港島總區於八月 成功開通抖音公眾帳號,會以八大範疇:好案件分享、執法行動、防罪/滅罪、行動單位、 社區警政、人物故事、區內景點,以及人群管理,介紹香港警察,說好警察故事。
八十後教師 N年一遇 不一樣的新學年
二零二三年九月一日,一個平常的 星期五,對中小學來說,原本是個平常 的開學日,但超強颱風「蘇拉」為師生 們帶來一個多年沒有掛十號風球的颱風 假,多區遇上大雨、塌樹,風暴過後滿 地破傘、膠箱,垃圾桶「位移」、車輛 「中頭獎」等場景大家司空見慣。到九 月四日正式開學,參加過實體開學禮, 師生新組合的「蜜月期」過了不足一星 期,九月七日晚上,師生們遇上創下了 多個紀錄「世紀豪雨」,黑色暴雨警告 訊號長時間生效,香港廣泛地區水浸, 政府宣布「極端情況」,師生們再次停 課。
這個星期,師生們聽得最多、記憶 最深的,應該是什麼「幾百年一遇」的 大豪雨、「二百年一遇」的水位、「百 年一遇」的情況。我相信「五百年一遇」
是為了體現一種客觀效果,令我們認為 這場暴雨極為嚴重,不要輕視大自然的 威力。簡單一些,雨很大,相信好學的 同學們應該難以追溯至1523年,正值 明朝(公元1368年至1644年)期間 的「數據」,我也不知道如何理解明朝 的渠務標準。當然,同學多讀中國歷史 是大有裨益的。
先不深入探討這些「百年」科學, 其實在我的印象中,近幾個學年,師生 們真的遇上2個「百年一遇」:第一, 「百年一遇」的世紀大疫症為我們帶來 多方面的影響,長期戴口罩、轉型上網
課等,師生們共同渡過了畢生難忘的三 個學年,至今天,我們終於可以復常, 再次進行實體開學禮,重拾這種「儀式 感」,讓同學收拾心情,重投正常學習 和群體生活。第二,在短短一個星期內 遇上「百年一遇」的「三料」停課組 合,十號風球、黑色暴雨警告、政府宣 布出現「極端情況」連環出擊,對於香 港人來說,都算是「百年一遇」!雖然 政府宣布出現「極端情況」的安排自超 強颱風「山竹」後才出現,但是教育界 沿用多年的基本的停課標準是八號風球 或紅雨警告(幼稚園是低一級訊號就停 課)。懸掛十號風球的機會已經很低, 懸掛黑雨警告的機會也相對較少。今次 這個「或然率」,教數學和地理科的同 工也未必能計得很準。
教育局局長早前在一所中學開學禮 致辭中說:「我們能夠平平安安,齊齊 整整的返到學校,實在值得感恩。」「風 暴終會過去,就像剛剛過去的十號風球 一樣,雲上太陽一直都在。」在正值業 界因應適齡學童數量下降而需要作出多 種調整措施之際,建議當局以創新思維 吸引生源,在這次「N年一遇」的社會 大趨勢中,創造新的可能性。希望在這 次「N年一遇」世紀豪雨中受到影響的 學校和同工,早日再次復常。更期盼當 局能加強各類支援措施,讓同學能在更 安全、更舒適、更放心的學習環境中成 長。
港島 地區民生報 No.1 P 教育 P3
港島無人機足球比賽圓滿結束 無人機足球比賽 了解消防無人機應用
中西區社區幹事葉亦楠向消防通報有倒塌危機的樹木
中西區社區幹事劉家昂、楊開永清理淤塞渠道 中西區社團領袖葉永成、周超常動手搬走塌樹 社區幹事劉天正清理淤塞
中西區眾志成城 迎接狂風暴雨挑戰
九月一日,超強颱風「蘇拉」正面襲擊珠三角地區, 天文台時隔多年首次發 布 俗稱「十號風球」的最強暴風訊 號。而在山雨欲來之際,中西區早已積極動員各社區幹事 及社團首長,多管齊下投入一線工作,務求將風暴影響減 至最低。
一是提前做好聯繫工作。社區幹事們聯絡中西區民政 事務處、渠務署、康文署、路政署等相關政府部門,制定 中西區防 颱 風工作計劃部署。亦通過地區三會、地區青年 社區建設委員會等組織,提醒及呼籲居民及商戶盡早做好 防風措施;通知區內立案法團、物業管理公司、業主委員會、 業主聯會組織等,留意臨時構築物(棚架、圍板等)情況。
二是組織義工和聯絡居民。社區幹事們通過短訊、社 交平台、傳單等方式,提醒居民做好防風工作,以及推廣 宣傳防颱風小知識。並從八月三十一日晚起組織義工及物 資服務到中西區臨時庇護中心,為有需要市民派發食品。
三是做好巡區和大廈服務。在風暴過後,社區幹事們 火速出動,執行各分區的街面巡查工作,重點做好路面樹 林、渠道垃圾和排水系統排查情況,及時向相關部門通報 問題,並做好處理工作。有社區幹事甚至親力親為,在政 府部門到達前,已經動手搬走倒塌樹木,疏通淤塞溝渠, 清理出道路供市民安全使用。
然而,危機可謂接踵而來。在風暴問題解決後,九月 八日香港便迎來「 五百 年一遇」的黑色暴雨,為中西區帶 來「五百年一遇」的世紀挑戰。
在世紀暴雨的猛烈攻勢下,堅尼地城、中山公園等地 出現水浸,直至九月九日仍有不少積水問題,社區幹事劉 天正第一時間帶領義工前去清理堵塞的下水口,解決水浸 問題。社區幹事呂鴻賓則發現上環帝后華庭塌樹,迅速通 過中環及半山分區會半台,通知中西區民政處聯絡康文署 處理。
面對薄扶林道、荷李活道公園水浸,以及堅尼地城卑 路乍灣公園渠淤塞導致嚴重水浸等災情,立法會議員陳學 鋒、全國政協委員葉永成, 港島聯中西區地委會主席羅錦 輝,社區幹事楊學明、楊開永、呂鴻賓、張嘉恩、劉家昂等, 帶領義工即時前往查勘,協調康文署等部門處理解決。
暴雨高危地區—山頂則發生多宗山泥傾瀉,道路中斷, 居民受困。中西區社團領袖葉永成、夏中建等陪同中西區 民政事務專員梁子琪前往視察, 連 同區議員楊哲安協調政 府各部門派出大型機械前往清理,24小時內打通道路。
在各社團、組織的努力之下,飽受狂風暴雨襲擊的中 西區,成功在短時間內恢復正常。通過今次考驗,相信中 西區今後的治理情況,亦會向更好方面發展。
社區幹事呂鴻賓清理上環塌樹
中國退伍軍人香港總會自發搬走冧樹
多名義工、社團領袖、社區幹事到卑路乍灣公園解決嚴重水浸問題
港島 地區民生報 No.1 P 中西區 P4
搞活「夜經濟」,並爭取在中秋節前後分階段推出一系列夜間活動,同時要利用國慶假期,一直推 廣至跨越新年。港島西立法會議員陳學鋒出席一個電台節目時建議在中環海濱設夜市,他指中環海 濱有很好的條件,交通配套非常方便,遠離民居,不會對居民產生噪音,亦能與蘭桂坊結合,產生 協同效應。
所,在中環海濱設夜市有助吸引旅客。
陳學鋒又指,中環海濱不時會舉行演唱會,據過往經 驗,每逢演唱會均會令海濱一帶非常「旺場」。他建議, 屆時夜市現場可設立攤位,售賣小食,設小規模酒吧區, 在配套方面,陳學鋒認為最重要是政府政策需要放鬆,「不 好管這麼多、不好由政府搞,因為檔主會有好多限制」。
他建議政府只需要定好最基本框架,然後交由非政府組織 (NGO)去主辦,讓檔主「自己搞」,更稱「香港經濟從 來唔係管就會成功,要放先會成功」。
香港夜市特色應突顯「中西文化匯萃」
陳學鋒指,現時不論是西九、中環、尖沙咀等海濱在 夜間都很靜。由於海濱用地遠離民居,不易對附近居民造 成噪音等滋擾。他建議可以在中環海濱設夜市,中環海濱 不但交通方便,鄰近的蘭桂坊也是世界知名夜生活消遣場
節目主持也問及,「亞洲其他地區例如台灣和泰國, 都有成功的大型夜市,香港夜市有何吸引力?」陳學鋒立 即說「其實有㗎」,中西文化匯聚其實「世界無幾多地方 有」,他稱「台灣好台灣式,泰國好泰國式,香港就中西 國際性」,相信可以吸引遊客留在香港。他指香港的特色
客)」,他相信賣本地小食可以再添「香港特色」。 除了中環海濱,他指尖沙咀海傍的夜市可以發展旅遊 路線,「尖沙咀有個墟市,行完成個尖東喇,跟住坐天星 小輪嚟中環,再去墟市,又去睇吓,跟住再去蘭桂坊」, 他稱整個活動連成一氣。他指在其他「較遠」區域搞夜市, 交通配套未夠,「嗰類夜市未必會成功」。
絕不能錯過!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周年, 中西區民政 事務 處聯同中西區青年發展及 公民教育委員會、中西區青年社區建設委 員會、中西區各界慶典委員會、 香港中西 區婦女會合辦「璀璨花燈賀國慶 — 彩繪花 燈工作坊」。
在四場工作坊中,多名參加活動的「大 小朋友」都齊齊化身大畫家,在專業導師 指導下,將對祖國、香港及中西區 的 熱愛 及祝福轉化成色彩,畫在花燈上。有參加 者原本擔心自己畫功太差,以致未能成功 繪畫出花燈,但最後大家都成功繪畫出七 彩繽紛的花燈,眾人也意猶未盡,想加碼 畫多個花燈!
樂。如果想欣賞由區內中小學生及一眾市 民創作的彩繪花燈, 那肯定不能錯過「慶 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周年 — 璀璨 花燈賀國慶」展覽活動!活動將於九月 二十四日在中環海濱長廊(中環段)展開, 屆時不妨與親朋好友一齊來「打卡」,欣 賞璀璨花燈賀國慶!
日期:9月24至10月8日
地點:中環海濱長廊(中環段)
港島 地區民生報 No.1 P 中西區 P5
中西區璀璨花燈賀國慶
陳學鋒倡議中環搞「夜經濟」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 國成立74周年
— 璀璨花燈賀國慶」
颱風剛平,暴雨又起
灣仔抗災一星期
超強颱風「蘇拉」於九月初襲擊本港,儘管「蘇拉」 於九月二日凌晨時分最接近本港,但早於九月一日本港 已受惡劣天氣影響。據了解,「超強颱風」為香港天文 台對颱風的最高評級,天文台早於一個星期前便多次示 警。而在風暴前後,灣仔區內社區幹事便已投入服務, 務求將風暴影響減至最低。
超強颱風「蘇拉」先至 灣仔社區充分準備
早於九月一日凌晨天文台便已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 信號,因此在日間,灣仔社幹密鑼緊鼓,加強巡查區內 情況並做好宣傳工作,呼籲市民街坊在風暴期間避免外 出及切勿進行水上活動。
天后區社幹李文龍重點關注包括勵德邨等區內的超 級市場營業及物資情況,他認為風暴不會維持太久,街 坊只需要確保家中物資可用一兩天便已足夠,無需囤積 過多造成浪費。軒尼詩 區 社區幹事黃守東則到街市探訪 商戶,同時檢查區內渠道,協助清理渠口,避免水浸。
銅鑼灣 區 社區幹事莫繡安重點關注區內垃圾筒有否 綁好,她指垃圾筒「借風行兇」早有先例:「之前新聞 也見過有途人被烈風吹走滑行的垃圾筒撞倒,垃圾筒本 身有一定重量,這樣的撞擊 會 很嚴重。」因此綁好垃圾 筒很重要;鵝頸區社區幹事鍾嘉敏則走訪區內棚架:「告 士打道、軒尼詩道在以往都是『重災區』,因此這次需 要再三檢查。」
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亦組織義工,配合灣仔民政事 務處及食物環境衞生署一同做好防風工作。義工林國明、 孫日孝、孫文翰走訪區內大廈法團及庇護中心,宣傳及 協助檢查防風措施,並呼籲街坊在晚上切勿外出,避免 受傷。
十號風球稍為遠離 社區幹事即投入善後
九月二日清晨,超強颱風「蘇拉」遠離,天文台改 發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十號風球稍為遠離,社區幹事 便立刻投入工作。
特首李家超指,政府部門全面動員處理善後工作, 而在灣仔區,灣仔民政事務處與路政署、水務署及紀律 部隊亦馬不停蹄,分工合作。灣仔民政事務專員張雁伶 與灣仔分區、防火、滅罪「三分會」成員一同落區落手 落腳清理街道雜物。
灣仔區議會副主席林偉文、議員李碧儀在風暴過後 分別巡察區內受損情況及政府部門工作,並協助聯絡因 風暴而導致的賠償等問題。林偉文指,摩頓臺一帶甚至
出現交通燈因風暴出現故障,區內有燈柱被吹斷,可見 風暴威力,所幸暫時未有傷亡報告。李碧儀亦組織義工 隊清理塌樹,她指:「部分如未完全倒塌的危樹及大樹 需要路政署、消防員幫手,但清理路面這些簡單工作, 可以組織義工代勞,既減輕公務員工作壓力,亦可以讓 區內更快恢復正常。」
民建聯灣仔支部社區幹事穆家駿及陳志興在風暴過 後,先各自巡查區內情況,並與有關部門聯絡,其後二 人一同協助清理交通要道的雜物及扶起交通路標。民建 聯灣仔支部主席、維園 區 社區幹事周潔冰亦組織義工一 同協助清理雜物,她指對於盡快復常感樂觀:「街上雜 物主要都是樹枝,像招牌、垃圾等其他雜物,在風暴之 前已有處理,大概上也沒出現問題,可以說風暴雖大, 受損不大,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之下,很快便能 恢 復正 常。」
灣仔社區緊急動員
然而一波剛平,一波又起, 九 月 七 日晚上,受颱風 「海葵」殘餘相關的低壓槽影響,香港廣泛地區短時間 內,在難以預測的情況下降下極端暴雨,天文台總部錄 得158.1毫米的一小時雨量,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的 最高紀錄。政府其後形容暴雨「五百年一遇」。
深夜期間,灣仔天樂里、軒尼詩道修頓球場段一帶 水深高達半輛私家車,多部車輛疑似浸在路邊「死火」。
至 九 月 八 日清晨,暴雨造成灣仔區內嚴重破壞,多棟大 廈電梯或電錶房被水淹,道路嚴重水浸。此外,灣仔半 山更發生山泥傾瀉。考驗突然且更嚴重,灣仔區幹事責 無旁貸,臨危受命,緊急動員。
灣仔民政事務處與與灣仔分區、防火、滅罪「三分 會」成員、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再度動員。灣仔民政事 務專員張雁伶一如既往在前線坐鎮指揮,以先處理去水 問題,再打通交通要道的方式,盡可能將最直接的問題 先行解決,並一同落區落手落腳清理街道雜物。
跑馬地 區 社區幹事吳澤森、香港灣仔區各界協會秘 書長王猛早上率先到跑馬地 一帶,在雨中用鐵鏟鏟走碎 石,務求盡快清理渠口,疏通水流流走。採取同樣行動 的還有大坑 區 社區幹事李文偉,他到各地親自清理沙石 及疏通渠口,並與油站職員商量後,引導其他車輛利用 油站通道避開水淹行車線。
軒尼詩區亦出現嚴重水浸,影響到包括交加街街市 在內等各商戶營業,間接導致市民更難獲得物資。社區 幹事黃守東到區內了解各個商戶情況,並整理沙泥堵塞
的地點,與有關部門進行分工,包括他自行清理部分地 區的沙泥。
區內多棟大廈停電 半山山泥傾瀉堵路
繼颱風過後,穆家駿、陳志興再度聯手合作,到愛 群、大佛口多處巡視,當中包括受災最為嚴重的天樂里 附近一帶,與少數族裔工人一同清理倒下路牌。由於區 內多棟大廈電梯損壞,二人以步行樓梯的形式,將物資 帶給受影響居民。
區內同樣有大廈受損嚴重的還有維園區,其中維園 區內金都、銀都及海都洋樓的電錶房在暴雨 期 間被水沖 擊,導致錶房進水停電。周潔冰走訪多棟大廈,並協調 區內力量救援,包括聯絡電力公司盡快恢復供電,及徒 步上樓安慰居民並送上物資。
司徒拔道區內發生山泥傾瀉事故,包括司徒拔道53 號傲璇附近、司徒拔道46號眺馬閣對上聶歌信山道附 近、司徒拔道上山方向近白璧附近均發生山泥傾 瀉,部 分道路需全面封閉。灣仔區議會主席黃宏泰組織居民到 司徒拔 道 區內安全地方協助清理,他指灣仔半山太多山 泥傾瀉,目前還有很多地方未打通,正與政府部門緊密 聯繫,並想方設法協調物資從別處上山。
民政統籌官民機構 同為灣仔復常奮戰
九月二日在灣仔民政事務處、灣仔「 三分會 」 及各 社區幹事與義工的共同努力下,灣仔區內大致回復正常。 居民都表示,灣仔區在颱風襲擊前已有足夠的防 風 宣傳 工作,颱風襲擊期間亦很安全,颱風襲擊後也在短時間 內便回復正常,可謂「只過了一個比較刺激的長週末」, 並感謝部門及各個地區人士的協助。
颱風剛平,暴雨又起,在灣仔各部門、組織、社團 自覺進入戰時狀態,讓灣仔盡快 恢 復正常,正如受訪市 民梁先生所言:「颱風可預測,暴雨難提前作準備,加 上這次大雨誇張,不是一般黑雨可比,只能說灣仔區算 是情況較好,重要的是受損雖多,復常也快,我向各位 奮戰暴雨、保護灣仔的每一個人致意。」
灣仔民政事務專員張雁伶(左三)與社區幹事們一同清理雜物
港島 地區民生報 No.1 P 灣仔 P6
「五百年一遇」暴雨襲港
李文龍確保區內物資充足
黃守東協助清理渠道免水浸
鍾嘉敏力保棚架不失
莫繡安重點檢查綁好垃圾筒
仍有垃圾筒被吹動,林國明、孫日孝出手處理 吳澤森與王猛在雨勢稍少便落區,身
周潔冰與義工一同出動
清理樹木後,李文偉安排車輛經油站路段避水
灣仔民政事務專員張雁伶與香港灣仔區 各界協會、食環署人員協調工作
司徒拔道多處受山泥傾瀉影響,義工們在 安全地區打通通道,盡力讓物資可以上山
黃守東清理碎石,疏通去水
穆家駿、陳志興與工人一同搬走路牌
凝聚共識 激勵創新 大灣區青年企業家高峰論壇分享灣區創業經驗
由大灣區青年企業家協會舉辦的「大灣區青年企業家高峰論 壇暨開幕禮」於八月三十日晚在灣仔溫莎公爵服務大廈舉行,活 動獲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其中包括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和公民教 育委員會。論壇吸引了政界、商界、地區社團、學生代表和各位 青年企業家參與。
這次論壇提供了一個平台,讓各界人士分享對大灣區未來的 期望。與會者不僅可以了解社會各界如何對大灣區青年企業家進 行支援,亦了解到大灣區青年企業家協會如何協助創業者。論壇 上,上市公司的總經理、政協代表和教授們分享了他們的經驗, 有參加者稱,論壇對他們有所啟發,也為年輕企業家們指明了前 進的方向:「這場論壇真正激發了我們的創業激情,讓我們更有 信心地迎接大灣區未來的挑戰。」
主辦方代表,大灣區青年企業家協會會長林詠欣表示,這 次論壇彰顯了大灣區青年企業家協會在連接青年創業者和業界領 袖之間建立橋樑的卓越工作,活動展現了大灣區青年企業家的決 心,將區域內的創業生態系統推向新的高度:「我們誠摯地感謝 每一位與我們同行的夥伴,正是有了你們的支持和參與,我們才 能攜手開啟新的篇章,共同為大灣區的發展做出貢獻。」
主辦方指,在未來三個月內舉行的4場「企業辦公室考察團」 及4場「灣區青年機遇網上座談會」,將繼續為有興趣了解大灣 區商業前景的人士提供更多機會,分享更多的思想和創業機會。
主辦方相信這些活動將有助於促進知識分享和合作,為大灣區的 發展注入更多活力。
大灣區青年企業家協會將繼續致力於促進青年企業家的成 長,為大灣區的繁榮和發展貢獻更多力量,凝聚共識、激勵創新, 攜手共創更美好的明天。
港島
上臉上是汗是雨,已分不清楚
立法會議員李鎮強、港島聯北鰂地委會主席李莉、區議員阮建中視察爆「屎渠」
黑雨蔓延 社區愛心不斷
香港各區近日遭遇強烈暴雨影響,造成嚴重損害和交 通混亂。根據氣象部門的報告,這場暴雨是多年來最嚴重 的一次,對香港的設施、交通和居民生活造成了重大影響。
從九月七日晚間開始,香港地區就遭受了維持不斷的 暴 雨,東區柴灣、筲箕灣一帶受災最為嚴重,建在地面的 柴灣港鐵站大堂被水淹、柴灣連城道迴旋處嚴重水浸,有 車輛被沖走,路面損毀,交通完全停頓;柴灣環翠邨停車 場慘遭波及,大水倒灌, 大量車輛「沒頂」。立法會議員 梁熙、東區區議員李清霞聯同社區幹事植潔玲、林永晟等 迅速到東區各受災地點了解,包括在多個私人屋苑聯繫相 關的業權人盡快清理及跟進維修好道路,聯絡渠務署和領
展解決柴灣環翠邨地下停車場水浸問題。
同時,在耀興道和耀東邨山泥傾瀉,山上巨石滑落, 阻擋耀興道全部行車線,泥沙湧入耀東邨耀明樓、耀貴樓 對開位置,多幢大廈即時中斷食水供應。社區幹事吳清清 聯絡水務署,為居民設置臨時取水點。吳清清 之 後與立法 會議員吳秋北陪同行政長官李家超到耀興道現場視察,解 釋山泥傾瀉的受災情況、反映居民需求,並獲得房屋局、 運輸及物流局、東區民政事務處等部門即時積極回應和跟 進。
北角和炮台山一帶道路淤塞嚴重,多幢舊樓塌簷篷、 爆「屎渠」,臭氣熏天,嚴重影響居民生活,危及公眾衛
生。立法會議員李鎮強、港島聯北鰂地委會主席李莉、東 區區議員阮建中、社區主任洪連杉、賴暖新等帶領義工, 連日展開清理街道行動,更聯同東區民政事務專員陳尚文, 屋宇署、食環署等部門了解區內舊樓情況和商討解決方案。 這場暴雨給東區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但在相關部門、 一班地區社幹和市民的共同努力下,香港克服這次困難, 迅速恢復正常的生活和交通。受影響的居民亦能盡快恢復 安全和穩定的居住環境。
超強颱風「蘇拉」來襲 東區在行動
九 月 日,超強颱風「蘇拉」來襲,次日在8號烈風 或暴風信號仍然生效期間,東區的社幹義工們已經出動, 了解颱風對社區的破壞情況,並作出及時處理及跟進解決 辦法。
東區北鰂片:團隊協作 守護家園
東區北鰂片由立法會議員梁熙、區議員李清霞牽頭, 聯同社區幹事洪連杉、丁江浩、林心廉、鄭志成等人組成 團隊,先後到區內臨時庇護中心、杏花邨海濱、筲箕灣避 風塘和柴灣貨物裝卸區碼頭等視察。他們在庇護中心探訪 市民,詢問物資需求,協助解決實際困難,之後到筲箕灣 避風塘和柴灣碼頭幫忙開展防風措施,包括在低窪區域設
置沙包、加裝擋水板等。他們通過社交媒體向市民宣傳, 發出防風溫馨提示,告知庇護中心地址,並協助有需要市 民前往庇護中心。
北角居民協會主席李莉、北角居民協會青年會主席王 坤曉及一班不怕吃苦、不畏艱難的義工們紛紛走上街頭, 自發清潔「蘇拉」帶來的樹枝樹葉堆積、垃圾問題,風雨 中為街坊服務,不畏艱辛地為社區做實事、為市民做好事, 共同守護好北角家園。
東區筲柴片:風雨不改 堅持服務
老樹被強風吹倒,無人受傷,塌樹橫向壓住行人路和一條 行車線,以及停泊在旁的兩輛私家車。劉堅立即致電報警 報告情況,並維持現場秩序,呼籲行人立即遠離樹木。劉 堅全程在場配合警察工作,直至完成清理為止。
杏花邨位處港島當風位置,該區社區幹事何毅淦在颱 風來臨前,提前與杏花邨法團和東區民政處代表商議,在 杏花邨鋪排加設擋水板。在「十號風球」懸掛時,何毅淦 全程在當風的海傍緊守崗位,現場監察擋水板情況,聯絡 派員進一步加固擋水板,補充沙包,並與民安隊人員一起 呼籲居民遠離岸邊。
一棵
漁灣區社區幹事劉堅在八號風球下如常巡區,並呼籲 居民盡快回家。下午三時發現柴灣道樂軒台正門外,
港島 地區民生報 No.1 P 東區 P10
特首李家超和立法會議員吳秋北到耀興道現場視察
北角居民協會出動,清理障礙物。 港島東民建聯團隊在庇護中心探訪市民 社區幹事林永晟清理樹枝 社區幹事植潔玲、劉堅清理樹枝
立法會議員梁熙,東區區議員李清霞受災地點視察
「東區各界關愛及發展基金」成立 籌善款1865萬用於地區關愛及建設
東區各界關愛及發展基金榮譽會長 蔡敬業捐款80萬元,基金執行委員 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慶揚接受
東區各界關愛及發展基金榮譽會長蔡 文勝捐款80萬元,基金執行委員會 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慶揚接受
會會長許志群捐款200萬,執行委 員會副理事長朱浴龍代表基金接受
特首李家超在2022年施政報告中提出成立關愛隊,引 起社會各界熱烈 響應 及積極支持。為凝聚東區各界力量和 社會資源,支持特區政府關愛隊建設和地區治理工作,香 港東區各界協會牽頭成立的「東區各界關愛及發展基金」 九月三日下午在北角社區會堂舉行發布會時指出,「東區 各界關愛及發展基金」經過連月的籌備,獲得社會各界團 體和一眾善心人士的鼎力支持,合共籌得1,865萬元善款, 將全數用作未來東區關愛隊建設和地區治理工作。「東區 各界關愛及發展基金」的成立,為積極支持特區政府完善 地區治理,建設更加美好的東區打下堅實基礎,也將為推 進香港由治及興的新篇章作出新的貢獻。
基金發布會邀請到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 中 聯辦港島工作部部長薛惠君,民政事務總署副署長易志宏, 中聯辦港島工作部副部長尤斌,東區民政事務專員陳尚文,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島各界聯合會理事長蘇長 荣, 全國政 協委員、香港福建社團聯會主席施 清流以及一眾嘉賓親臨現場,見證 基金的正式成立。
東區各界關愛及發展基金會 長、執行委員會理事長蔡志忠致歡 迎辭時表示,在香港邁入由治及興 新階段,關愛隊的設立能夠有效協助政府完善地區治理, 是體現並實踐「提 高治理水平」、「切 實排解民生憂難」
的重大舉措。希望 通過 成立「東區各
東區各界關愛及發展基金執行委員會理事長蔡志 忠捐款315萬,副理事長朱浴龍代表基金接受
界關愛及發展基金」,凝聚東區各界力量和社會資源,支 持東區開展關愛工作和 地區服務,未來更好地為市民做實 事。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致辭時表示, 解決民生 問題是現屆政府其中一項重點工 作,而「關愛隊」在地區服務上將 擔當非常重要的角色,與特區政府 合力建設有安全感、幸福感及獲得 感的社區。「東區各界關愛及發展 基金」成功凝聚各界力量及資源, 籌得1,865萬元款項,成績令人相當鼓舞。現「東區關愛隊」
正緊鑼密鼓地籌備成立,相信在強有力的地區支援及民政 專員的帶領下,定必可以實踐政府 推動關愛隊的初心及決心。
香港 福建社團聯會主席施清 流致詞時表示,東區是閩籍鄉親最 多,最團結的地區,該會將踐行「團 結、傳承、打拼、創新 」 的理念, 義不容辭全力支持東區關愛工作,
為 匯聚 社會資源、強化地區服務網絡提供支援,並將採取 切實措施,更好地服務社區,關愛市民鄉親,幫助基層群 體。
東區各界關愛及發展基金榮譽會長陳聰 河(許志群代表)捐款80萬元,執行 委員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慶揚接受
東區各界關愛及發展基金榮譽會長 施少鳴捐款80萬元,執行委員會 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慶揚接受
東區各界關愛及發展基金執行會長許志群致謝辭時表 示,「東區各界關愛及發展基金」
的團隊將會加強管理、不斷壯大 基金實力,貼心為市民服務,配 合特區政府提高社區治理水平, 絕不辜負各位賢達和社會各界的 期望和重托。
發布會 中,多位捐款人及團 體代表上台接受大會的感謝狀,以鳴謝他們對於東區關愛 工作以及地區 服務 的大力支持,並得到全場來賓、市民的 熱烈掌聲。
出席活動嘉賓還包括:全國政協委員、立法會議員管 浩鳴、 李鎮強,立法會議員郭偉強、梁熙,東區各界關愛 及發展基金榮譽會長蔡文勝、蔡敬業、施少鳴,東區各界 關愛及發展基金執行委員會副理事長朱浴龍,執行委員會 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慶揚,執行委員會副理事長李莉等。
港島 地區民生報 No.1 P 東區 P11
蔡志忠 麥美娟 施清流 許志群
主禮嘉賓薛惠君向蔡文勝、蔡敬 業、施少嗚頒發感謝狀 捐款者接受感謝狀 東區各界關愛及發展基金籌得善款1,865萬元 主禮嘉賓易志宏向華 潤隆地等頒發感謝狀
東區各界關愛及發展基金執行委員
南區關愛隊「凝聚力量,守護社區」
關愛隊提前預警
讓居民受颱風傷害減低
在颱風「蘇拉」襲港前,南區關愛隊已提前在區內 通知並提醒大家在颱風來臨之前做好必要的防風措施, 所以居民都在「蘇拉」來臨前做足防風措施,讓颱風造 成的傷害減低。然而今次颱風對南區居民主因街道上雜 物橫飛、行人道路因塌樹、障礙物受阻等影響。
石澳成暴雨災情最慘地
而與十號風球相比,黑色暴雨令南區居民帶來的災 難嚴重得多。多區馬路水浸而導致交通不便、淺水灣道 路面地陷、樓宇因天雨關係而令升降機停止運作、屋邨 停水等影響。南區受到暴雨影響最嚴重的地區是石澳, 通往村內的唯一馬路石澳道,遭山泥塌樹淹沒,村民被 困無法出入,而且出現停電、部份網路中斷等,令石澳 如「孤島」的慘況。
關愛隊與相關部門緊急支援居民 面對石澳居民斷路斷電情況,南區關愛隊連同南 區民政事務專員鄭港涌和多個部門迅速進行緊急救援行 動,隨即籌集了食品等物資,乘坐消防特別船隻到達石 澳,與居民商討撤離方案。另外更開設了銅鑼灣的庇護 中心,讓石澳或其他南區受影響的居民有個容身之所。
關愛隊都在庇護中心內候命和做好準備,協助鋪設床 鋪,準備好食物,接待居民入住並送上慰問,讓居民在 安全舒適的環境中安心休息。
關愛隊無私奉獻與團隊合作
華富南 華貴 石漁 置富 田灣 薄扶林 赤柱及石澳 海灣 海怡東 海怡西 黃竹坑 利東二
香港仔 部份撤離石澳的居民入住 位於銅鑼灣的庇護中心
關愛隊國慶活動預告
南區關愛隊一直致力於社區服務,並成功舉辦了各種活動,包括健康講座、長者
免費義剪活動、參與社區清潔、老人院探訪和弱勢群體支援等活動,關心社區的各個 層面。適逢國慶將至,南區關愛隊亦都籌備了一連串國慶慶祝活動,與市民一同歡慶 這個重要的節日。
小區
關愛隊與公務員
利東社區會堂
鴨脷洲邨廣場
- 11:00
港島 地區民生報 No.1 P
鴨脷洲邨 南區 P13
利東一 華富北
南區關愛隊在近日的十號風球和黑色暴雨事件中, 積極參與救援和支援工作。關愛隊與相關部門合作,救 援受災地區,並提供急救物資和支援。關愛隊展現了社 區凝聚力和互助精神,為居民帶來希望和幫助。
經過今次救援工作,南區關愛隊經歷了一次又一 次的挑戰,展現出了堅韌和毅力。他們在颳風和暴雨期 間,冒著風雨和危險,積極參與救援行動,以保護和幫 助受災群眾,展現了無私奉獻和團隊合作的精神,為社 區帶來希望和溫暖。
鴨脷洲北 清理垃圾 迅速成立救急小隊 利用人鏈運送物資
節目名稱
2023年9月29日 10:00
田灣邨田澤樓地下3-4室 石漁 賀中秋慶國慶嘉年華 2023年9月30日 14:00
石排灣村平台 香港仔 南區漁民慶祝國慶74周年漁船巡游 2023年9月30日 14:00 - 20:00 香港仔海濱 利東二 慶祝國慶74周年暨文藝匯演 2023年10月1日 12:00 - 17:00 利東社區會堂 海怡東、海怡西 國慶嘉年華 2023年10月2日 10:30 - 20:30 海怡社區會堂 華貴 盛世華誕滙演 2023年10月6日 12:00 - 17:00 華貴社區會堂 華富南 錦綉中華 盛世華誕 2023年10月7日 12:00 - 17:00 華貴社區會堂 華富北 薄扶林 國慶嘉年華活動 2023年10月7日 (暫定) 14:00 - 18:00 (暫定) 貝沙灣會所(暫定) 置富 國慶嘉年華活動 2023年10月15日(暫定) 15:00 - 19:00 (暫定) 薄扶林村(暫定) 鴨脷洲北 國慶嘉年華 2023年10月15日 14:30 - 16:30(暫定) 風之塔公園
颱風過後黑色暴雨席捲
一起做善後工作
日期 時間 地點 利東一、利東二 慶國慶健康嘉年華 2023年9月23日 14:30 - 17:00 「融.點」地區支援中心(南區) 魯港六藝嘉年萃 2023年9月28日 15:30 - 19:30
鴨脷洲邨 賀國慶迎中秋嘉年華 2023年9月24日 14:30 - 16:30
田灣 慶中秋 賀國慶 之 同心在田灣
- 18:00
銅鑼灣「杏林本草坊」
中醫跌打義診 助改善健康
位於銅鑼灣的「杏林本草坊」早前成立首次中醫跌打義診服務,街坊反應熱烈。有見及此,該 館註冊中醫師羅醫師(Ada)決定每逢星期三定期為街坊提供義診中醫服務。
首次義診多達十多名病人預約
「杏林本草坊」首次義診當日,就有多達十多人預約。 《港紙》記者受邀來到該館進行採訪,Ada向記者表示, 目前本港較常見的中醫義診主要以中醫內科、針灸治療為 主,反而跌打義診並不常見。「因為始終跌打醫診比較花 力氣,不是那麼多中醫師願意去做。」
記者現場觀察,Ada首先會簡單聽取病人概述病況, 以及身體上有何不適處。接下來,Ada會移動一下病人的 關節位置。Ada稱這是為了進一步了解病人肌肉、韌帶哪 裏受損,便可針對性地幫助病人做一些鬆解動作,並按病 人需要配以針灸、敷藥等方式,加強治療效果。
其中一位接受義診的陳先生接受訪問稱,他透過 Facebook了解到是次義診服務,正好自己因為水上運動而 令手受傷,所以想上來體驗一下。他非常支持是次跌打中 醫義診服務,因為未必每位市民都有能力負擔中醫診症費 用。「這裏義診既解決病人身體上的毛病,同時以較廉價 的費用配上針灸或敷藥增加效果。」
經過Ada「一番操作」,陳先生表示手部感覺「筋骨 鬆動了許多」;另一位義診病人魏先生亦指,自己打球時 試過拉傷造成腳踝韌帶一級拉傷,嘗試做過衝擊波治療都 沒有好,反而在Ada的治療下反而情況變好了。
需要幫助的人遠比想像多
談到為甚麼會想舉辦義診服務,Ada說﹕「我學中醫 始終唔止係為咗賺錢,更希望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雖然 要搵食,但都想做到啲貢獻社會嘅事。」正因如此,為了 能幫助那些需要幫助卻無法負擔醫療費用的人,並提供一 個專業可靠的醫療服務,Ada決定每逢星期三都會為市民
提供跌打義診服務。
「歡迎各位有跌打損傷的街坊朋友,於星期三到本 館杏林本草坊進行義診,費用全免,名額有限,先電話或 WhatsApp預約後診症。」Ada說。
目前義診包含中醫跌打所有不同手法,惟暫不提供牽 涉到脊椎部位的服務;而接受義診服務者可按自身需要加 配以下服務﹕$30加配針刺、$100加配敷藥; 若有任何 爭議,「杏林本草坊」保留最終決定權。
Ada也表示,假若有其他機構團體或社區人士邀請合 作,她都願意與社區人士合作,共同推動更多義診服務, 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市民。
「杏林本草坊」
預約電話:9339 4319
WhatsApp:6234 1699
地點:銅鑼灣軒尼詩道475-481號東南大廈10/F C室 (地鐵站C出口)
義診暫不提供牽涉到脊椎部位的服務
Ada(右)為陳先生義診
經治療後,陳先生表示筋骨鬆動了許多
Ada會首先簡單聽取病人講述病況
傳承廣彩展覽 延續本地非 物 質文化遺產
近日,「傳承廣彩展覽」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辦,展出 超過100件瓷器,均由粵東磁廠提供的精品中選出,展品 皆為粵東磁廠第三代負責人曹志雄之作。
據悉,是次活動由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非物質文化
遺產資助計劃資助,曹葉正嬌主辦, 粵 東磁廠協辦,透過 讓各界人士與及海外遊客參觀當今碩果僅存的廣彩瓷廠一 粵東磁廠的手繪瓷器製品,讓市民對香港傳統廣彩技藝與 社會發展有更明確的認識及了解,並期盼這具香港特色的 彩瓷和廣彩手藝可以繼續發展,並保育承傳。
這次展覽展出超過100件展品均由粵東磁廠提供的精 品中選出,展品皆為 粵 東磁廠第三代負責人曹志雄賞心之 作,適逢今年是粵東磁廠95周年誌慶,瓷廠經歷四代人的 經營,展品足以代表瓷廠近百年來默默耕耘的結晶。
2020年和2021年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資助計劃的「社 區主導項目」資助,曹葉正嬌舉辦了兩屆「傳承廣彩技藝 培訓課程」,向全港成人和青少年公開招募,讓有興趣傅 承廣彩的人士認識廣彩技藝和實踐繪瓷技巧。至今參與此 課程的人數已超過100人,今次亦首次展出其中80件師生 作品。此次展覽的籌備,均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全 力支持,大會謹此致深切謝意。
港島 地區民生報 No.1 P 綜合二 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