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finex Alpha #173 | 聯準會降息引爆波動,比特幣走強

Page 12


市場訊號 比特幣在拋售壓力減緩下展開復 甦之路

宏觀經濟概覽

聯準會降息波及市場:債券、 流動性與房市承壓

聯準會降息引爆波動,比 特幣走強 第 173 期

執行摘要

比特幣在聯準會宣布降息後大漲,突破 112,500 美元並一度觸及 118,000 美元,主要受

到空頭回補與投機買盤推動。雖然獲利了結引發震盪,但衍生品市場已從先前的避險態 勢轉向更為均衡的部位配置,減輕了下行壓力。

永續合約在本輪行情中扮演關鍵角色,未平倉量於政策消息公布前攀至本輪高點,隨後 在政策驅動的波動中回落。聯準會會議(FOMC)前的空頭強制平倉觸發擠壓行情,推升 漲勢,但隨後的多頭平倉則凸顯市場對槓桿部位的高度敏感。

鏈上數據顯示,比特幣目前交易價格已高於 95% 流通供應的成本基準(約 115,200 美 元),讓多數持有者恢復獲利狀態。若能持續守住該水平,將有助於延續動能;一旦跌破, 則可能引發新一波賣壓,並回測 105,500115,200 美元區間。

聯準會自 2024 年以來的首次降息,凸顯其在疲軟的勞動市場與頑固的通膨之間艱難取 捨。主席鮑爾強調,就業風險已成為當前首要考量,即使聯準會內部對於降息幅度仍存在 分歧。隨著經濟成長放緩、通膨可能維持高於目標,聯準會似乎願意容忍較高物價,以支 撐就業。然而,來自政治層面的壓力與市場的劇烈反應,仍讓政策前景籠罩不確定性。

這些壓力最明顯地體現在住房市場。新屋開工降至多年低點,建商信心依舊低迷,隨著庫 存增加,價格下修現象普遍。儘管房貸利率有所回落,但在就業市場疲弱與流動性收緊的 情況下,購屋負擔能力仍受限制,使住宅投資壓抑經濟成長動能。整體而言,聯準會的謹 慎寬鬆、財政部的融資策略,以及陷入困境的住房市場,意味著單靠貨幣寬鬆恐難以避免 經濟持續面臨逆風。

全球加密市場則正受到宏觀壓力、各國主權數位貨幣計畫,以及監管突破的共同塑 。在

英國,政府借貸激增與債務成本上升,加劇債市與英鎊的波動,進一步強化了比特幣作為 脆弱財政基礎對沖工具的角色。

歐洲方面,財政部長會議推進數位歐元計畫,達成發行與持有上限的框架共識,將此定位 為支付現代化與邁向金融主權的關鍵一步。與此同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採納 現貨加密 ETF 的通用上市規則,最快可能在 75 天內加 推出超越比特幣與 Ethereum 的產品。整體來看,這些轉變凸顯加密市場與財政壓力、央行數位貨幣策略及監管改革之 間日益緊密的聯動,未來將同時塑 成長契機與波動風險。

● 比特幣在拋售壓力減緩下展開復甦之路

● 聯準會在就業與通膨間尋求平衡,降息揭示「輕 度停滯通膨」格局

● 聯準會降息重塑債市格局

● 美國房市因庫存過剩與建商縮減而走弱

● 英國政府8月舉債飆升至180億英鎊

● 歐盟財政部長制定數位歐元決策框架

● 美國SEC採用新通用掛牌規則,加 加密現貨

比特幣在拋售壓力減緩下展開復甦之路

比特幣在重新站上上期 Alpha 報告中強調的關鍵價位 112,500 美元後,進一步延續漲 勢。隨著聯準會利率決策公布,一波空頭回補與投機性買盤推動 BTC一度升至 118,000 美元。不過,隨後市場出現獲利了結,短週期價格小幅回檔,反映投資人對漲幅的消化。

圖1.BTC/USD 日線圖(來源:Bitfinex)

在 9 月 17 日 FOMC 會議前夕,BTC 累積了溫和動能。衍生品市場由先前的避險態勢轉向 較為平衡的部位配置,政策公布後下行疑慮進一步減輕。現貨市場則顯示出溫和的拋壓, 而永續合約市場則透過連續的空頭擠壓吸收流動性,進一步強化短期穩定性。

在永續合約市場中,累積成交量差(CVD)的偏向已從極端賣壓明顯轉向接近平衡的狀態。

2. 比特幣永續合約累積成交量差( CVD)(來源:Glassnode)

這一轉變顯示流動性正有意義地回流,買盤已抵銷自8月底至FOMC會議期間持續佔優的 賣壓。這種穩定化凸顯了期貨市場在推動反彈中的關鍵角色,因為投機者提前佈局降息, 並反映對支持性政策結果的預期。

鑑於期貨在當前市場結構中佔據極大影響力,永續合約相關指標為觀察短期情緒提供了更 清晰的視角。永續合約未平倉量(OI)在9月13日攀升至約859.1億美元,創下本輪周期新高 ,顯示投資人在FOMC會議前積極加碼。然而,到了週一,波動的價格走勢使OI回落至 822.2億美元,下滑約4.3%。

自FOMC會議以來,未平倉量(OI)大致穩定在830億至840億美元區間,反映出日內波動

加劇,以及槓桿交易者在重大宏觀事件前後往往被迫出場的現象。這突顯期貨市場對政 策驅動催化的高度敏感性,以及其在塑 短期價格走勢中的核心角色。

對過去30天清算主導度的分析顯示,9月13日至17日期間未平倉量的下降,主要來自於空 單清算。這一動態在FOMC聲明公布前引發了一連串空頭擠壓,進一步推動永續合約的多 方動能。

圖4. 比特幣期貨多單清算主導度(來源: Glassnode)

在降息後比特幣急跌回測115,000美元時,市場結構迅 反轉,引爆了一波高槓桿多單清 算。清算主導度因此飆升至62%,凸顯在政策驅動的波動下,部位結構翻轉的 度之快。

在檢視了永續合約與成交量差等指標後,同樣重要的是進一步觀察鏈上數據,以便更全面 理解投資人行為。

圖5. 不同投資人群體的比特幣持幣分布(來源: Glassnode)

在FOMC會議後,BTC一度上漲至 118,000 美元,使大多數籌碼重新回到獲利區間。根據 「供給分位數成本基準模型」(SupplyQuantilesCostBasis),BTC目前的價格已高於 95% 籌碼的成本基準,估計約在 115,200 美元。能否維持在此水準之上,對於保持需求 動能與維繫持幣者信心至關重要。

相反地,若未能守住 115,200 美元,BTC可能會回落至 8595% 分位數區間,即105,500 至 115,200 美元之間。此一回檔恐暴露部分持幣者信心不足,並可能引發新一波的拋售 壓力。

聯準會在就業與通膨間尋求平衡,降息揭 示「輕度停滯通膨」格局

美聯準會於 9月17日(上週三)將基準利率下調 1碼,降至4.00%至4.25%區間。根據最 新的政策聲明,這是自去年 12月以來首次降息,反映出決策者對勞動市場轉弱的憂慮 加深,即便通膨仍高於目標水準。

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強調,決策者正在小心拿捏「支持就業」與「抑制通膨」之間的微妙平 衡。非農就業增 已接近停滯,少數族群與年輕勞工的失業率攀升,平均工時縮短,這些 都是勞動市場承壓的明顯訊號。鮑威爾指出:「我們看到勞動市場正在走弱。我們不需要 它再更疲軟,也不希望它如此。」凸顯在聯準會的決策中,就業風險的權重已日益上升。

然而,此次決策並非一致通過。聯準會最新任命的理事、前白宮顧問 Stephen Miran 持 不同意見,主張應降息2碼。他的立場凸顯聯準會內部日益擴大的分歧 部分成員認為 需要更積極的寬鬆政策,而另一些人則對頑固的通膨保持警惕。根據聯準會《經濟預測摘 要》中的所謂「點陣圖」顯示,決策者的預期差距極大:有人預估明年政策利率將跌破3%, 也有人預測到年底仍會維持在4%以上。

圖6. 「點陣圖」——

美聯準會《經濟預測摘要》

根據聯準會《經濟預測摘要》最新發布的經濟展望,2025年底通膨率預計約為3%,遠高於 2%的目標;經濟成長率預期為1.6%,失業率則達4.5%。展望更長期,聯準會預估的環境正 如部分經濟學者所稱的「輕度停滯通膨」:經濟成長低於2%,通膨徘徊在2.5%至3%之間, 失業率則小幅上升。

其中的矛盾尤為明顯。聯準會一方面預測通膨將維持高於目標,另一方面卻仍計劃在年底 前再降息50個基點,顯示其願意容忍高於目標的通膨,以緩衝勞動市場並避免經濟更劇烈 放緩。實際結果可能是,市場開始將3%視為新的通膨基準。

政治風波更使情勢複雜化。美國總統川普多次施壓聯準會要求更大幅度的降息,甚至試圖 撤換理事 Lisa Cook。9月27

日(上週四),川普政府更向最高法院提出緊急命令,要求將 Cook 解除聯準會理事職務。雖然鮑威爾公開捍衛聯準會的獨立性,但隨著川普任命的人 士進入決策層,尤其是 Miran 主張更激進的降息,已引發外界對聯準會自主性的質疑與 辯論。

圖7. 標普500指數(紅)與納斯達克指數(藍)(圖表來源: TradingView)

圖8. 美國長期公債殖利率: 30年期(紅)、10年期(藍)

(圖表來源:TradingView)

市場反應劇烈震盪。美股包括納斯達克與標普500指數在早盤上漲後最終收低,美國公 債殖利率則上揚,顯示交易員重新評估未來降息步調。雖然聯準會已釋出可能在10月與 12月進一步降息的訊號,但尚未承諾進入明確的降息週期,使投資人對後續走勢依然充 滿不確定性。

圖9.CMEFedwatch 工具 —— 條件會議機率顯示今年可能有兩次降息

整體來看,聯準會正處於近年來最為微妙的時刻之一。當通膨依舊僵固、勞動市場出現裂 痕之際,決策者正押注以漸進的寬鬆步調來支撐就業,同時避免物價進一步失控。然而, 隨著市場消化決策層傳遞的矛盾訊號,波動性可能仍將是未來數月的主要特徵。

聯準會降息重塑債市格局

聯準會這次降息1碼,是在政府舉債需求上升、投資人行為轉變,以及市場對長期通膨 再度擔憂的背景下出現的。

圖10.3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與美國年增率通膨(來源: TradingView)

即便在會議之前,長天期殖利率已經持續上升,因投資人日益質疑美國政府能否在通膨 高企的情況下繼續維持積極的財政支出。在此環境下,債券持有人要求更高報酬以承擔 政府債務,推升殖利率走高,並強化了債市的空頭格局。

美國財政部轉向短期國債與貨幣市場操作

美國財政部近期的債務管理策略明顯偏重於發行短期國債(T-bills),而非長天期票據與 公債。從政府的拍賣日程與季度再融資公告中即可觀察到,發債結構的比重已逐步傾向 短期國債。

其動機相當明確:

● 降低短期利息成本:短期國債(T-bills)殖利率通常低於長天期公債。透過增加短債 發行,財政部得以減輕龐大債務規模下的即時利息支出。

● 提高市場波動下的靈活性:發行短期國債可避免在高利率環境下鎖定數十年的高額 借貸成本,讓決策者在利率波動期間保有調整空間。

但這樣的策略也伴隨權衡代價。當政府縮短債務久期結構後,必須更頻繁地進行再融資; 若利率持續高企,展期成本可能迅 攀升。此外,過度依賴短期國債,將改變貨幣市場的流 動性動能。

所謂貨幣市場,是指機構之間進行短期資金拆借的市場,通常以隔夜為主。其核心利率為 「有擔保隔夜融資利率」(SOFR),這是一項以美國公債作為抵押品的融資成本指標。SOFR 是龐大金融體系的基準,支撐著數兆美元規模的貸款與衍生性商品,包括房貸在內。

這正是財政部策略轉向的重要之處。貨幣市場基金代表投資人管理數兆美元的短期資金, 過去通常將多餘資金停放在聯準會的「隔夜逆回購機制」(reverse repo,RRP)。在逆回購 操作中,聯準會向貨幣基金與其他機構隔夜借入資金,並以美國公債作為抵押;基金則能 獲得由聯準會設定的小幅但無風險報酬,並可於隔日隨時取回資金。當T-bill殖利率偏低 時,RRP成為資金的「安全停車場」。

如今情勢已變。隨著財政部發行更多、殖利率更高的短期國債,貨幣市場基金看到了在不 增加多少風險的情況下,獲取更佳回報的機會。與其以4%的利率隔夜借給聯準會,不如買 入殖利率更高的T-bills,雖然期限稍長,但依舊極為安全。隨著資金轉向T-bills,聯準會逆 回購機制中的餘額已大幅下降。

圖12. 隔夜逆回購餘額、短期國債市場殖利率與逆回購利率(來源:美國聯準會)

如圖12所示,當3

個月期美國國債殖利率(綠線)升破聯準會逆回購利率(橘線)後,聯準 會隔夜逆回購機制中的餘額(藍線)大幅下滑。這一動態顯示,更高水準的短債發行正在 把流動性自聯準會機制抽離,轉向T-bills,進一步收緊貨幣市場。

這一轉變等同於有效抽乾回購市場的流動性,並推升「有擔保隔夜融資利率」(SOFR), 因為可供隔夜拆借的美元資金變少。結果,SOFR在聯準會會議前一度飆升至4.51%,遠 高於聯邦基金有效利率的4.33%。降息後,SOFR小幅回落至4.39%,但仍維持在高位, 顯示市場壓力依舊存在。

圖13. 有擔保隔夜融資利率( SOFR)與聯邦基金有效利率(來源: Macromicro)

為何這對市場至關重要

這種偏重短期債的策略雖能降低財政部的短期利息成本,卻帶來系統性風險。由於抽走逆 回購機制中的流動性,短期資金市場趨於緊俏,可能引發擠壓效應,進而限制更廣泛的投 資活動。若長天期發債規模持續偏低,殖利率曲線恐出現扭曲,導致企業債、房貸及其他證 券的定價更加複雜。

對房市而言,影響更是直接。房貸利率通常在 SOFR 基礎上加點交易。在2023年房市高峰 時,該利差曾擴大至4至5個百分點;如今,隨著 SOFR 走高、住房需求降溫,利差已縮小至 不到2個百分點,反映房貸活動明顯放緩。若流動性壓力持續加劇,聯準會最終可能被迫出 手,透過定向購買房貸抵押證券(MBS)或其他殖利率曲線干預措施來穩定市場。

聯準會這次降息1

碼原本意在支撐勞動市場,但對投資人而言,更具深遠影響的其實是財 政部的融資策略。由於華府高度依賴短期國債發行,資金正從聯準會逆回購機制被抽離, 轉而投入政府債券。這一轉變實際上緊縮了貨幣市場的流動性,推升 SOFR,並將壓力傳 導至整個金融體系。

圖14. 美國30年期房貸利率(綠線)通常高於 SOFR(藍線)。

在2023年房市熱潮時,利差一度超過 400500個基點,如今已縮窄至不到 200個基點

流動性擠壓之所以至關重要,是因為它提高了依賴短期融資來運作的銀行、對沖基金與企 業的資金成本。更高的 SOFR 會直接反映在房貸利率、企業債務成本與衍生性商品定價 上。若這種狀況持續,可能帶來以下影響:

● 使房市進一步走弱,因為房貸利差持續緊縮、購屋負擔惡化。

● 對企業信用形成壓力,因再融資成本上升,尤其是依賴浮動利率債務的公司。

● 拖累股市,因更高的融資成本限制槓桿操作、壓抑庫藏股回購,並收緊金融環境。

● 放大美國公債市場的波動,若對長天期公債的需求進一步減弱。

總而言之,財政部當前看似能節省成本的舉措,可能正為資產市場更廣泛的壓力埋下伏 筆。投資人如今面臨雙重風險:一方面是通膨疑慮推升長天期殖利率,另一方面則是短期 發債導致流動性收緊。這兩股力量如何交互影響,將成為未來數月債市、股市與房市表現 的關鍵決定因素。

美國房市因庫存過剩與建商縮減而走弱

圖15. 有擔保隔夜融資利率( SOFR)與聯邦基金有效利率(來源: Macromicro)

美國房市持續承壓。商務部普 查局於9月17日(週三)發布的最新住宅建築報告顯示,獨 棟住宅開工降至近兩年半以來最低水準。這一下滑突顯出,即使在聯準會最新降息後房 貸利率有所回落,過高的庫存與疲弱的買盤需求仍持續壓抑建築活動。

住宅開工降至多年低點

8月份獨棟住宅開工量下降7.0%,年率折合為89萬戶,創下自2023年4月以來最低。包含 多戶住宅在內的整體住宅開工數下降8.5%,降至年率130.7萬戶。這波收縮多集中於美國 南部,當地先前的過度建設與勞動市場降溫相互碰撞。

未來獨棟住宅建築許可證數量同樣下滑2.2%,降至85.6萬戶,創下自2023年3月以來最 低水準。這一放緩或許是必要的調整,以消化積壓的待售庫存,而庫存水準已重回2008年 金融危機前的高點。

信心持續低迷,建商優惠措施增多

圖16. 全美住宅建商協會/富國銀行美國建商信心指數

調查數據進一步凸顯房市的脆弱格局。全美住宅建商協會/富國銀行建商信心指數(HMI) 於9月16日(週二)公布,9月維持在32點,遠低於50點的中性水準。自5月以來,該指數一 直徘徊在30出頭,反映高企的建築成本與不確定的買盤需求持續形成逆風。

為了去化過剩供給,建商愈來愈依賴各類優惠措施。9月份有39%的建商表示降價,高於 8月的37%,並創下疫情以來最高比例。平均降幅維持在5%;另有65%的建商表示,提供 其他銷售優惠,例如房貸利率補貼或免費升級。

近期房貸利率的下降或可在未來幾個月支撐需求,但建商仍須面對居高不下的勞動與原 物料成本。

房貸利率僅帶來有限支撐

聯準會上週將基準利率下調1碼至4.00%至4.25%區間,此舉已協助降低借貸成本。根據

房貸機構 Freddie Mac 的數據,30年期固定房貸利率在9月中旬降至6.35%,為近一年 來最低水準,亦低於今年1月超過7%的高點。

儘管利率下滑可能吸引部分買家重返市場,但分析師提醒,整體經濟環境可能削弱其效 果。失業率上升、就業增長疲軟與消費者信心低迷,仍持續壓抑住房需求。

除了房貸利率本身之外,更廣泛的貨幣市場動態也可能為房市帶來額外壓力。財政部轉向 發行更多短期國債,已持續抽走聯準會隔夜逆回購機制中的資金,並推升有擔保隔夜融資 利率(SOFR)。

更高的 SOFR 直接反映在整個金融體系的融資成本上,包括房貸,因為房貸通常會在短 期基準利率之上加點定價。若流動性進一步緊縮,即便在聯準會降息帶動名目房貸利率下 行的情況下,房貸利差仍可能維持受壓,進一步削弱購屋負擔能力。

實際而言,這意味著建商與買方可能無法完全受惠於寬鬆的貨幣政策。銀行與放款機構面 臨更高的融資成本,將轉化為更嚴格的信貸條件、放款審批延遲,以及住房需求進一步減 弱。對於已因庫存過剩而陷入困境的市場而言,流動性擠壓恐將延長住宅建築的低迷,並 拖延復甦進程。

房市持續拖累經濟成長

美國住宅建築在2025年上半年已經出現收縮,第三季預計將進一步壓抑GDP成長。由於 產業仍在消化高庫存與需求放緩,住宅投資將延續對經濟成長的不利影響。

前景並非全然悲觀:若利率隨著聯準會後續降息訊號持續下滑,購屋負擔能力可能逐步改 善。然而,若缺乏更強勁的勞動市場支撐與消費者信心回升,房市的任何復甦恐怕都相當 有限。

結論:最新政府數據與建商調查均顯示,美國房市依然深陷低迷。雖然房貸利率下滑帶來 部分緩解,但財政部融資策略轉向與流動性收緊,恐讓購屋負擔持續受限。再加上勞動市 場的不確定性與高昂的建築成本,這些因素意味著房市在2026年仍將是經濟成長的主要 阻力。

英國政府8月舉債飆升至 180億英鎊,超 出預期並加劇財政壓力

● 英國2025年8月舉債激增至 180億英鎊,創下五年來新高,並遠高於英國預算責 任署(OBR)的預測

● 這樣的財政壓力恐為英國市場帶來風險,可能進一步壓抑英國公債( gilts)、推 低英鎊匯率,並限制大選前的財政寬鬆措施。對加密市場而言,持續的舉債疑慮 或將推動資金轉向美元避險

2025年8月,英國政府舉債達到180億英鎊,創下近五年同期新高,顯著超出經濟學家與 英國預算責任署(OBR)的預測。根據國家統計局(ONS)於9月19日(週五)公布的數據,儘 管稅收與國民保險收入較去年有所增加,但公共服務、社會福利與國債利息支出的急遽攀 升已完全抵銷了這些增幅。

截至本財政年度(4月至8月),累計舉債規模已達約838億英鎊,超出OBR原始預測值114 億英鎊。這不僅高於去年同期的借貸水準,也創下自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以來,五個月 累計最糟的財政表現。

英國財政惡化的主要推手之一是債務利息支出的增加。僅在8月,利息支出就達到84億 英鎊,通膨與與通膨連動的負債是推升成本的關鍵因素。此外,增值稅(VAT)收入低於 預期,地方政府借貸修正後數據也被上調,進一步擴大財政缺口。

高於預期的舉債規模凸顯英國財政政策所面臨的挑戰,尤其在金邊債殖利率對債務動 態高度敏感之際。對市場而言,持續的融資需求可能對英國公債與英鎊 成壓力,並限 制政府在大選前推出減稅或支出承諾的能力。

對加密投資人而言,這一情況同樣重要。因為更高的舉債成本與財政壓力,可能蔓延至 更廣泛的風險情緒,導致資產市場波動加劇。若英國債務疑慮拖累英鎊或推升金邊債殖 利率,避險資金可能加 流向美元資產,而這種動態往往會傳導至比特幣與其他數位資 產。與此同時,持續的財政不確定性也再次強化了長期論述:在傳統財政支柱顯得脆弱 之際,比特幣等去中心化、非主權資產提供了一種替代的價值儲藏手段。

歐盟財政部長制定數位歐元決策框架

● 歐盟財政部長已就數位歐元的持有上限與發行框架達成政治指導共識 ● 此舉凸顯歐盟推動金融主權與支付基礎設施自主化的決心

歐盟各成員國的財政部長於2025年9月19日以「歐元集團」(Eurogroup)名義在哥本哈 根召開會議,就數位歐元的制度框架達成政治指導共識。歐洲央行(ECB)總裁Christine Lagarde 與歐盟經濟事務專員 ValdisDombrovskis 亦共同參與討論。

發行與持有上限達成共識

根據歐元集團(Eurogroup)發布的官方公報,歐盟各成員國的財政部長已就兩個核心領 域達成共識,並提供政策指導:

● 持有上限的框架(即個人能持有的數位歐元最大數額)。

● 數位歐元最終發行的框架。

歐元集團主席帕斯卡·多諾霍(Paschal Donohoe)表示,這項共識將作為在歐盟經濟與 財政理事會(Ecofin Council)中進一步討論的「基礎」,並強調在這些制度性議題上,各 國部長之間已形成廣泛共識。

立法背景

歐盟執委會(EuropeanCommission)早在2023年6月就首次提出數位歐元的立法提 案,規劃了歐洲央行(ECB)發行央行數位貨幣的框架。ECB 目前正處於準備階段(持續 至2025年10月),專注於技術與設計問題。是否正式進入發行,將待歐盟相關立法完成 後才會做出決定。

官方文件指出,仍有多項議題尚待討論:

● 持有上限的具體水準尚未確定。

● 隱私與反洗錢要求之間必須取得平衡。

● 數位歐元的設計必須避免削弱銀行中介角色,或導致存款體系不穩定。

歐元集團強調,數位歐元不僅是支付系統現代化的問題,更關乎歐盟的金融主權。歐洲 央行總裁拉加德(ChristineLagarde)先前也表示,這項計畫既是一種金融創新,也是 歐洲展現自身建構獨立支付基礎設施能力的政治信號。

對投資人與交易者而言,這項發展意義重大,因為數位歐元可能重塑全球部分支付基礎 設施,並加劇與美元主導的跨境結算系統的競爭。對加密市場而言,這凸顯由國家支持 的數位貨幣正逐步接近實際落地,將直接影響穩定幣、央行數位貨幣(CBDC)及代幣化 資產的監管與採用方式。從宏觀層面來看,歐洲推動主權數位貨幣的舉措,反映出全球 貨幣格局的更廣泛轉變,這也可能迫使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司法管轄區加快自身的數 位貨幣進程。

美國 SEC 採用新通

用掛牌規則,加 加

密現貨 ETF 上市進程

在一項具里程碑意義的舉措中,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於9月17日(週三)表決通過新 規,允許紐約證交所(NYSE)、納斯達克(Nasdaq)、Cboe Global Markets 等全國性證券交 易所,採用「通用掛牌標準」來審核加密貨幣與大宗商品現貨 ETF。過去每一檔加密貨幣現 貨 ETF 申請都需逐案審查,交易所與資產管理公司還必須向不同的 SEC 部門分別提交文 件;而新規則簡化了流程,目標將從申請到上市的最長時間,從240天(甚至更久)縮短至僅 75天。

這項改革普遍被視為川普政府支持加密政策下的重大監管轉向。新的通用標準規定了資產 管理公司與交易所必須符合的條件,只要達到特定要求,即可獲得批准,而無需進行額外 的量身審查。其中一個加 審批途徑是:相關資產必須已在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下 設有受監管的期貨合約,並至少運行六個月。

在新規框架下,除了比特幣與以太幣這類已獲長期批准的產品外,數十檔新的加密貨幣現 貨 ETF 有望最早於10月上市,市場預期候選者包括追蹤 Solana 與 XRP 的 ETF。不過, 並非所有代幣都能符合新制度的要求。潛在發行人仍需完成法律文件、服務供應商合作、 行銷計畫以及掛牌標準的合規性確認。

整體而言,SEC 此舉移除了阻礙加密現貨 ETF 上市的最後一道主要監管障礙。這項改革 不僅可能大幅降低進入門檻,拓展機構與散戶投資人接觸加密資產的渠道,同時也透過標 準化的監管機制,在推動創新與維護投資人保護之間取得平衡。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