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臺北 Voluntary Taipei NO.23

Page 1



主題專欄

社團法人台灣也思服務學習協會 / 理事長謝菁菁

做一個用智慧關心社會的 「 」志工

回顧歷史,人文社會的進步其實是非常 緩慢的。過去,因為國家體制與政治因素的 關係,社會大眾幾乎沒有參與討論公共議題 的機會。然而,現代社會已是一個民智大開 的公民社會,在教育普及與網路資訊發達的 狀況下,民間社會所能夠獲得或傳播的資訊 甚至較政府機關更為豐富,觀念也相對先進、 開放。因此,公民社會不應該只是紙上談兵, 而是能讓我們在生活中可以具體經驗與感受 的。 志願服務便是民眾直接參與社會的方式 之一,也是承擔自己社會責任的表現;志願 服務過程中的學習與成長是志工的重要收穫, 也是促使志工繼續參與服務的動機來源,所 以志願服務的發展應該兼顧社會政策目標與 志工個人成長需求。換言之,志工的學習與 訓練過程中,除了深化志工的服務知能,也 理事長謝菁菁

應培養獨立思考與反思能力,學習以多元面 向理解社會問題。除此之外,志工的形象除 了慈善與愛心,也應重視公民責任,特別是 在民主社會中,公民參與公共事務不僅是一 種權利,也是一種重要的責任。 1


Volunteering Taipei

隨著時代變遷,現代志工的服務內容已從慈善救濟的個人行動, 拓展成為組織性的行為,透過組織化的志工行動,加深在地社區的居 民互動、增加互相了解機會,藉此提升彼此的信任感及形塑社區凝聚 力,並以此號召更多居民投入志願服務的行列共同解決問題。但,志 工的人力資源絕非憑空而來,而是必須投入相當程度的教育訓練成本, 培養具備完善服務知能、了解服務倫理與相關法規的志工,才能建立 良善的公民社會,因此有效開發與管理志工的人力資源,是志願服務 發展中的重要任務目標之一。 台灣也思服務學習協會致力於推廣服務學習教學法,以提升公民 社會責任、建立公民社會為宗旨。自成立至今將邁入第五個年頭,走 遍全國近 20 個鄉鎮城市,拜訪了 236 個國小校園及 407 個班級導師, 並進入 29 個國小校園班級及 14 個弱勢課輔據點與導師協同完成服務 學習套裝課程,約有 2000 人次的學員透過完整的服務學習套裝課程, 獲得服務學習時數證明書,並舉辦多場推廣講座及帶領人培訓課程, 強調參與者在服務中學習建構自己的知識,學習批判性思考能力,希 望能建立更多教與學的對話空間,學習以多元角度理解議題的可能性, 企劃執行公民行動方案,藉以發揮社會影響力。 誠如前述,志願服務的發展應兼顧社會政策目標與志工個人成長 需求,甚至將志願服務列入終身學習的一環,所以志工的學習與訓練 過程中更應培養獨立思考與反思能力,才能在公民社會中肩負起公民 責任與社會參與的價值。因此,將服務學習的教學方法運用於志工訓 練上,能發揮反思的功能,開啟志工們對於社會問題或社會政策覺察, 更多了一份公民社會責任。綜觀前述,志工將不只是一群願意關心公 共事務的人,更是一群懂得思考且願意共同參與公共事務的聰明人。

服務學習的精隨-「反思」

2

宣傳服務之前的情境演練

透過多元的方法促進學員練習思考社會議題 的解方


自 2018 年 3 月起,也思有幸受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辦理志願服 務推廣中心計畫,委託目的為宣導志願服務理念、提升市民參與動機、 落實志願服務法規範等等,在實務作業上需辦理教育訓練、獎勵表揚、 成果展覽等活動以增進參與者之專業知能及凝聚團隊向心力。這項委 託計畫對於也思的發展歷程而言,是新的里程碑,也是重要的轉捩點。 也思將以反思帶領技巧讓志工們思考社會問題或社會政策的脈絡,落 實公民行動方案,持續強化社區中進行的服務,加強型塑行動公民概 念。 期待也思與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的合作下,以「共好」為目標,創 造人人以正確的方式做正確的事情,並在正義、公平的架構下健全臺 灣志願服務制度發展。

透過活潑的繪本教學法,啟發學員的思考與 製造機會,讓學員從小學習口語表達。 想像力!

讓學員自由思考,教育是「引導」而不是「教 導」。

3


4


社區服務 廣播站

5


Volunteering Taipei

新營社區發展協會關懷據點志工隊 \ 王玉婕

飄香社區,活力不減退

志工們準備下午茶麵包,等待長者前來同歡!

6

新營里的關懷據點志工隊是個活

沒有在班表上,有空也會來支援幫忙。

力充沛的團隊,隊裡的志工們以前忙

樂齡食堂的志工每天早上會先來洗菜

於工作,沒有機會為社區盡一份心力,

跟煮飯,中午協助前來共餐的長者打

如今利用退休時間,積極參與社區各

菜,每天的菜色固定會有五菜一飯一

項志工服務,開始他們的志工之路。

湯,讓長者吃得健康也吃得滿足。此

平日關懷據點志工相當忙碌,一

外,也有問安志工,在共餐時關懷社

大早就要準備中午樂齡食堂的餐點,

區長者,若是有長者因身體因素不方

共餐結束之後,立馬要準備下午三點

便出席共餐活動,也提供送餐服務。

半的下午茶時間,平日又有安排多樣

中午共餐結束後,緊接著就是下

的課程,不時社區還會辦理出遊觀摩

午茶時間,協會提供麵包、熱茶與伴

活動,讓社區居民生活充實不無趣。

唱機,讓長者午休過後可以到廣場聚

志工們每天都會有固定的排班,

一聚、唱唱歌。志工會在長者到來前,

但大家感情如兄弟姊妹般融洽,就算

先準備好熱騰騰的麵包,另外還提供


社區開設許多課程,讓社區居民學習新事物、陶冶 身心靈。

午飯時間社區長者前來共餐,志工夥伴協助打菜。

部分麵包,讓長者活動結束之後可以

新營里關懷據點志工隊將服務建

帶 回 家 食 用。 志 工 不 僅 作 伙 食 的 準

立在自然的生活模式,讓居民自然而

備,還會陪伴長者一同勁歌熱舞,讓

然地從家裡走到社區,透過共餐、課

下午的新營里熱鬧非凡。

程與出遊降低社區的疏離感,漸漸地

據點定期開設的課程更是豐富多

社區居民就會開始有互動。他們希望

元,有桌遊課刺激長者的思考,還有

大家都能保有「老而不廢,老而不殘,

書法、繪畫、英語歡唱、居家養生保

而且我從來不會老」的理念,開啟自

健等多樣課程,另外最受歡迎的手工

己生命的另一個領域,快樂過生活。

藝課程,長者所完成的作品還曾帶去 國外展覽。這些課程都是經過長者認 證過的,課程只要長者反應不佳,就 會做調整。沒開課的時間,也會安排 講座,讓社區長者學習不中斷。 對志工隊的志工而言,服務過程 是一種成長,安排志工培訓課程可以 實際應用在服務過程中,讓志工可以 更快上手服務內容。透過隊上高度制

志工將即將要送進烤箱烤熱的麵包噴撒上些許水份

度化的安排,志工們也能很快地就很 有秩序地推動服務,因為彼此有著共 同的目標,志工們的凝聚力自然也就 強烈。志工提到,面對高齡社會來臨, 若自己與社區有能力可以照顧社區長 者,不僅可以充實自己的生活,同時 還能解決社區長者生活照顧問題,志 工們也都將服務的長者當作自己父母 在對待,讓每位長者都能倍感溫馨。

教室擺設了許多學員手工藝課程所完成的精美作品

7


Volunteering Taipei

臺北市大安區六張犁社區發展協會 / 王玉婕

快樂志工,從心出發, 用心服務就對了 位在大安區的六張犁社區發展協 會成立於西元 2016 年,協會秉持「老 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的理念,服務社區中的獨居老人與榮 民,並辦理許多像家庭聚會一樣的活 動,另外也有物資發送活動,與不定 期舉辦團體旅遊鼓勵獨居長者走出戶 外。 成立協會開始服務之前,只是一 群社區中的有心人,看哪裡有需要就 去哪裡幫忙,但到處碰壁,送物資到 長者家,卻常常被關門拒絕,去公部 門索取相關資料,也因個資法的保護 而無從取得,只好挨家挨戶、土法煉 鋼地尋找服務對象。後來在友人的建

協會帶社區長者至平溪出遊,放天燈前的合照。

議下,他們決定申請成為立案的團體,

8

讓他們行善的力量能夠更有公信力,

者外出旅遊時的體力與精神狀況竟比

因此成立了「六張犁社區發展協會」。

工作夥伴們都還好,當工作夥伴在車

沈立威理事長回憶起第一次帶社

上都睡著休憩時,長者們都還精神奕

區長者去旅遊,他們很訝異,這些長

奕。一趟平溪之旅,讓協會夥伴們看

者在六張犁已經居住了大半輩子,卻

見了長者的童心與歡喜心,所有的疲

未曾去過只距離社區車程一小時的平

憊也都值得。

溪,經過了解,大多數長者因為擔心

農曆初一、十五的共餐是協會的

自己會被催促或是拖累隊伍,雖然常

重要活動。為了響應環保、不浪費食

有里長辦理的出遊活動,他們卻沒有

物,在與鄰近宮廟相互討論之後,決

報名參與活動的勇氣。後來在協會再

定運用宮廟祭祀時犒賞兵將的菜餚,

三說明與熱情邀請後,旅遊當天有兩

再加上協會補助宮廟的加菜,便開始

位 88 歲的長者與五位高齡 90 歲以上

辦理讓長輩們有家庭感覺的共餐活

的長者參加,旅遊期間甚至跌破眾人

動。起初社區長者很排斥、防衛心很

的眼鏡,這些年齡平均 90 歲以上的長

重,以為是團銷、詐騙或是抱持「窮


人才會去吃」的心態。然而,在協會

一席之地。

志工與長者日復一日的互動中建立起

火災後至今,協會都還在積極尋

彼此的信任感,如今,長者人數由原

找適合共餐的場所,他們也希望若是

本的 10 人增加至 30 幾人,社區長者

民眾知道服務區域內有適合的場地,

都很喜歡來參與共餐活動。

也可與協會聯繫與建議,讓這些獨居

沈理事長也強調,他們共餐不是 像自助餐自己打菜的模式,堅持一定

的長者能夠再次享受一起共餐的樂趣 和溫暖。

要用圓桌吃飯,讓長輩有一家人團圓

對所有志工來說「用心」很重要,

吃飯的氣氛,可惜今年六月的一場無

他們做的不只是服務社區長者,同時

情大火讓宮廟付之一炬,只好暫時停

更要「做給孩子看」。有位志工剛開

止共餐的服務。黃魁原組長說,在共

始服務時,她的兒子很不看好,甚至

餐活動停止後,有多位長者幾乎天天

打趣地對她說「看妳能玩多久!」但

都會打電話來詢問是否找到新地點

當 兒 子 得 知 火 災 發 生 時, 就 立 馬 打

了,可見共餐活動在長者心中已佔有

電 話 詢 問 她:「 以 後 老 人 在 哪 裡 吃

協會成員與社區長者合照

9


Volunteering Taipei

協會合照 ( 右起:沈立威理事長、黃魁原組長、黃正隆總幹事、陳虹燁志工、宋斌媛志工、葉貴芳秘書 )

飯?」。協會的志工都已邁入中老年 階段,他們希望他們的行為能帶動現 今年輕人對長輩的關懷,並將這樣的 關懷傳承下去,即使最初成立時,區 公所不看好、孩子不看好、協會成員 也都自嘲不太會說話、不太會處理制 式 化 的 文 件, 但 他 們 秉 持 最 初 的 信 念,一路走到了今天。 沈理事長提到,他們是一個「不 尋常」的協會,他們不與其他協會做 比較,也認為長者不是他們宣傳和消 費的工具,更不會為了爭取成績或申 請補助而去做包裝,就是用心做,哪 裡有需要,若能力所及就去幫忙。即 使據點化為灰燼,沒了共餐地點,但 大家的愛心仍在,協會仍會維持物資 發送,並多舉辦小旅遊,期待協會能 早日找到適合的地方,讓社區長者們 有地方可以團聚在一塊兒。

10


衡山社會福利基金會 / 王心怡

用愛掃除人間陰暗的角落

盛夏溽暑,蟬鳴擾嚷,這一天我

後,持續關心案家的復原狀況,這樣

來到北投拜訪衡山基金會臺北辦事

一條龍式的服務與關懷,再再顯示了

處。甫到辦事處,吳冠槿主任便笑臉

衡山基金會對案家的重視與照顧是無

迎接,開始告訴我們各個與衡山連結

微不至的。

的「生命故事」,不管是故事主角是

在衡山,無論是服務對象或是項

志工或是案家,從吳小姐靦腆的面容

目都具有相當的專業性,因此衡山基

中就可以看見不同人生命中的韌性與

金 會 志 工 最 大 的 特 色 就 是「 專 業 志

能量。

工」,其專業包含了土木、水電、泥

衡山基金會在全臺灣共有四十六

作等各種相關領域的人才,他們一個

團志工團,在北、中、南、東有服務;

拉一個來到衡山基金會,為了弱勢者

大台北地區的部分共有八團志工團。

付出自己的體力與專業,不是為了金

目前衡山基金會在臺北的業務,主要

錢名利,而是為了案主看到「家」的

是在幫助身心障礙者整理、修繕居家

那股感動與笑容。除了專業志工,衡

環境,並且在房屋修繕 / 整理服務過

山也招募「一日志工」來讓大家體驗

衡山志工進行電路裝修服務(臺北市信義團)

衡山志工進行房屋牆面修復服務(臺北市萬華團)

衡山志工進行屋內清掃與整理服務(臺北市文山團) 衡山志工進行鐵皮屋的組裝(臺北市內湖團)

11


Volunteering Taipei

衡山志工團合影。每位志工的表情都呈現了滿滿的成就感與快樂!

幫弱勢者整理「家」的那份感動,吳

要勤奮,即使每天六點起床從旗山到

小姐說道:「不是只有專業志工有用

岡山上班,他也甘之如飴。這是衡山

處,一般的人只要有熱心就能做。」

基金會的初衷,不只修補了房屋,也

因為修繕房屋不只有屋體的修復,在

修補了案主的自信心與生活動能。

屋內也會有許多物品需要志工幫忙刷

衡山志工團不只幫助案家恢復

洗、歸位、整理,才能由內而外打造

「家」的樣貌,這樣的善行更提升了

耳目一新的家。

案家與鄰居的關係,進而改善社區鄰

阿章,是一個中度智能障礙者,

里與弱勢者的關係。過去髒髒舊舊、

平時與人對談都沒有問題,但是總在

充滿蟑螂老鼠的老舊屋子難免引來

求職上遇到瓶頸,不是擔任短期的搬

鄰居的側目與嫌惡;但是在修繕整理

運工就是直接被拒絕。阿章的父母在

後,老、舊、髒的房屋變得清潔明亮,

他幼時就過世,與阿嬤相依為命,他

蟑螂老鼠不再光顧,街坊鄰居也不再

們嬤孫就住在用豬圈改建的「房子」

害怕,進而讓原本冷漠的社區有了關

裡──陰暗、髒亂、食物爬滿螞蟻;

懷、有了溫度、有了愛。

小小豬圈不敵每年的颱風侵襲,屋頂

「修繕、修繕,修心理的善」這

飛了、屋內漏水,對阿章的生活來說

句話從訪談中就縈繞在我耳邊至今,

造成了極大的困擾。衡山基金會接手

因為這就是衡山志工在服務時的精

阿章的案子後,替阿章重新打造一個

神。 衡 山 志 工 用 愛 掃 除 人 間 的 陰 暗

全新的家,特別的是阿章也親自參與

處,讓陰暗的角落換上明亮的色彩,

其中、沒有缺席。從拆屋、綁鋼筋、

不僅為案家提升生活的自信心,志工

組鐵皮、配電路、擺設家具都由衡山

本身也感受到「付出」的成就感。在

志工與阿章一手包辦,在志工的巧手

衡山基金會拍攝的紀錄片中每個志工

下,阿章有了明亮的新家,也重新燃

滿足、幸福、無怨無悔的笑容,就是

起了求職的動力,在新家完成後也順

心靈豐盈最好的證據。

利地找到工作──阿章比一般人都還 12


財團法人靖娟兒童文教基金會 / 吳宗泰

用服務帶來孩子的微笑和希望

士林親子館仰賴熱心志 工的付出成就孩子歡樂

「用愛捍衛兒童安全」是靖娟兒

務,讓平時辛苦帶孩子的家長們可以

童安全文教基金會的使命,除了推廣

暫時喘一口氣,而將親子館打造成一

道 路 安 全 外, 更 關 懷 讓 孩 童 平 安 長

家人的充電站也成為承辦這項工作的

大的友善空間,希望讓孩子們有快樂

重要目標之一。

童年。在使命感與信念的驅動下,她

由於親子館直接服務的對象是孩

們承攬了臺北市士林親子館暨托嬰中

子,而照顧孩童需要更多的注意和細

心、臺北市福安兒童服務中心、臺北

心,所以在此服務的志工伙伴們除了

市 131Fun 心玩親子館的業務。平日許

協助場館硬體的整理,其他同樣重要

許多多的業務除了由專業社工、幼保

的工作便是陪伴孩子們遊戲、講述繪

照護員和行政人員來執行外,更仰賴

本故事及擔任親子活動助教協助活動

許多熱心志工的投入服務,協助成就

進行。

每個孩子與家長的微笑。

資源開發組副組長陳琬婷小姐表

基金會在承辦親子館業務時,不

示,基金會裡有非常多志工都在親子

僅在空間環境上用心設計,期許能讓

館和福安兒童中心穩定服務了很長的

孩 子 們 在 這 裡 揮 灑 活 力 盡 情 歡 笑,

時間,雖然他們之中有學生、家庭主

也透過親子館提供爸爸媽媽們喘息服

婦、退休人士等等,各式各樣身分的 13


Volunteering Taipei

人都有,但共通的是,他們都因著喜

大專院校社團的課輔志工前來提供服

歡孩子而來到親子館。透過定期的教

務,但對於熱心志工的需求仍然不曾

育訓練以及和督導討論,提供穩定的

缺少。

歡樂服務。問到志工召募的問題時,

在投入志願服務的工作之後,服

陳副組長說:「雖然有時會有學校相

務的感動如何回饋到志工本身?在親

關科系的同學前來實習,一同與孩子

子館服務的志工團隊中,就有一位這

成長,但我們也還是持續需要召募有

樣的長期志工,因為喜歡小孩,樂於

愛心的志工。」

服務小朋友,更因此轉換職涯跑道,

親子館的志工們透過定期的聚會

他就是親子館志工─張培豊。張大哥

和年度出遊聯絡感情,也交流彼此的

從民國 101 年就開始在臺北市 131Fun

感動和建議,精進服務的品質,希望

心玩親子館服務,在服務陪伴過程中,

能獲得更多孩子的歡笑。目前基金會

看見專業需求和自己的動能,於是繼

承辦的幾個親子館及服務中心志工召

續進修並投入孩童照顧的相關領域。

募狀況,臺北市 131Fun 心玩親子館每

誰又能說,這不是當初投入志願服務

月志工服務需求約 60 人次,士林親子

工作時所沒想到的最美麗花火呢?

館每月志工服務需求約 125 人次,福

我們常說孩子是未來的希望,在

安兒童服務中心每月志工服務需求約

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所承辦的親

50 人次。福安兒童服務中心的螢火蟲

子館和兒童服務中心中,孩子能夠擁

課輔志工,不同於親子館業務,需要

有安心快樂的童年;曾有志工說孩子

課輔指導國中小孩童作業,陪孩子解

的歡笑是最好的回報,這仰賴諸多志

題或陪伴課程進度,雖然知名度不像

工和工作人員們一起努力,您會不會

親子館那麼高,也還是有熱心的志工

也躍躍欲試想要到親子館為孩子們服

從第一次到福安兒童服務中心開始服

務了呢?

務就穩定當志工至今,同時也有許多

志工陪伴家長和小朋友寓教於樂的度過親子館內美好時光

14

除了陪伴照護小朋友,志工也 協助行政或場地玩具的清潔消 毒,確保孩子們的健康安全。


愛心放大鏡

15


Volunteering Taipei

王心怡

志工第一課 從心開始,用愛行動 志工訓練不只是因應法規的規

由班級的每一位同學輪流付出無償的

定,而是讓志工們能夠從入門的課程

服務,協助班級保持環境整潔,但並

重新認識「志工」的角色、權利與義

不是每位同學都是自願提供服務;也

務以及應遵守的倫理守則。成為志工

因為志工與義工在「自願付出」的程

的第一課,不僅僅要具備「心」,更

度不同,而有可能導致不同的心境。

要 敞 開 心 胸 接 受「 新 」 知 識 ─ ─ 從 「心」學習,也從「新」學習。

根據志願服務法第三條所定義: 「民眾出於自由意志,非基於個人義 務或法律責任,秉誠心,以知識、體

做個快樂的傻子:從心開始最富有

能、勞力、經驗、技術、時間等貢獻

在本次的志工基礎訓練中的「志

社會,不以獲取報酬為目的,以提高

願服務的內涵與倫理」這一堂課,陳

公共事務效能及增進社會公益所為之

忠寅講師(北基金青年志工中心專案

各項輔助性服務。」這短短的幾句話

經理)說明了「義工」與「志工」的

中顯示了志工的基本精神與內涵:自

不同。義工雖然也是無償的付出行動、

願、奉獻、不計報酬。也許在一般人

貢獻社會,但不一定是出於自由意志,

眼中,成為志工的基本元素在就像個

例如:班級每日的值日生。值日生是

傻子一樣,無償的付出自己的時間與

陳忠寅老師透過精采與活潑的方式,讓學員了解志工的內涵與倫理。

16


行動;但是在做志工的過程中,助人

打破刻板框架,從「新」行動

的喜樂與心靈成長唯有自己懂得。總

在過去,志工的角色常被認為是

而言之,成為志工的第一步就是「了

積德行善;但是在《志願服務法》制

解 自 己 當 志 工 的 動 機 與 理 由 」, 從

定後,「志工 2.0」的新時代展開,

「心」出發理解自己付出時間與服務

志工的角色被重新詮釋──於是,志

的意義,才能讓自己的心靈富有、真

願服務的概念從積德行善轉變成了公

誠付出,並且豐富自己的生活。

民參與的一環。志工基礎訓練中的「志 願服務經驗分享」課,講師郭哲宏與

瞭解需要,拒絕服務汙染

學員們分享他多年來在泰北做國際志

志願服務法的緣起,是因九二一

工的心得,他認為:志願服務不僅是

大地震後大量志工人力湧入災區,而

一種學習、是一種公民參與,更是一

鬆散、未經組織的志工人力成為另外

種生活的態度與精神;同時也勉勵學

一個我們需要面對的課題,且在志工

員:非只有在提供服務時才是志工,

人力缺乏系統性運用與供過於求的狀

志工應將志願服務的理念應融入生

況下,對救災工作而言反而成為一種

活,提醒自己應在生活中學習付出並

的限制。九二一震災後,政府與社會

且善盡公民責任。

各界都看見了未被組織的志工人力所

另外,在「志願服務的內涵與倫

形成的影響,因而促成《志願服務法》

理」的課程中,陳忠寅講師與學員分

的立法,規範政府主管機關、志工運

享他長期在遊民領域的服務經驗,並

用單位與志工之間的權利與義務關

透過精彩絕倫的比喻與故事破解大家

係,並透過「團隊」的方式來組織志

對遊民的刻板印象。其中一則故事,

工人力、提供服務。

老師說道:「有一天我去發便當關心

成為志工的第二步就是要瞭解被

遊民,便當剛好發完了,我給了最後

幫助者的需要,用同理的心態提供服

一位遊民 100 塊錢要他去便利商店買

務,才不會造成被幫助者的負擔。這

便當吃;過了幾分鐘我繞回來,看見

次帶領綜合討論課的講師郭瑤萍提到:

了那位遊民買了兩罐米酒。」想當然

「什麼是同理心?同理心就是穿著別

爾,多數人對於這件事會有負面反應,

人的鞋子,走別人的路。」這短短的

老師也不解地問了該遊民:「為什麼

一句話不僅讓學員們感受到「同理心」

不買便當吃要買酒?」遊民說:「如

的精隨,也讓學員們了解到──原來,

果吃便當明天清晨就餓了,我沒有錢

志願服務不是一味付出自己「想要」

再買食物;但如果喝酒醉了,就都沒

提供的服務,而是提供他人「需要」

有感覺了,至少可以撐到明天傍晚都

的服務。

不用再吃東西。」原來,這是遊民在 街頭的生存之道!藉著這個故事告訴 17


在成為正式志工之前,還有許多資訊與功課需要先了解。

我們:人若沒有到一個時間點,永遠

對於志工角色的定義和認識,或是關

不知道自己會做的選擇是什麼─便當

於志工們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志工

與米酒,當有一天在險惡的街頭流浪

們唯有打破自己原有的刻板印象與框

求生存時,你的選擇是什麼?

架才能從「新」服務──是新的知識,

多數的遊民不是新聞媒體上所述

18

也是新的視野。

的「愛好自由、有家不回」的人,他

在志願服務的路途上,當一個好

們只是在人生的某個時間點發生劇變

的志工並不是要做什麼大事,而是能

而不得不走上街頭流浪;而從流浪街

看見並了解被幫助者的需要,即使是

頭的那一刻起,所謂的工作機會、改

平凡的小事也能是偉大的付出!志工

變生活隨著流浪的時間越長變得越來

在助人解決問題的同時,其實也是在

越渺茫。關於遊民的各個比喻與故事,

解決自己的問題;因為當志工將這塊

一次又一次地引起學員們的驚呼──

土地的問題一個個解決,身為這片土

驚呼自己過去對遊民的錯誤認知。若

地一員的我們,問題也被解決了,「善

要用四個字來形容這堂課,「震撼教

的循環」會在社會中默默開展。志工

育」再適切不過!老師透過服務遊民

們也應打破社會既有的刻板印象,以

的經驗勉勵未來的志工們:要學會用

嶄新的角度看待不同的社會現象,並

不同的角度看事情,打破自己或社會

拋下自己原有的身分,重新認識、探

既有的刻板印象與框架,才能在助人

索自我──不只從「心」學習,也從

的過程中充分理解被幫助者。無論是

「新」學習。


王玉婕

志工培力,能量滿溢 參與志工培訓課程,做個專業好志工 臺北市志願服務推廣中心於 7 月

獎勵機制,想起自己過往有近一百小

6、7 日分別舉辦了半日的社福類特殊

時的服務都無法登錄,難免失落,那

訓練與整日的基礎訓練,上課之前,

日上課,也有許多學員有同樣的遭遇,

實在很難想像課程與往後志願服務的

雖然當志工本來就不是為了時數累

連結,好在上課那兩日我除了是上課

積,但還是會令人有些沮喪。而後來

的學員之外,同時也是協助課程進行

的志願服務內涵及倫理課程,也讓我

的志工,過往也有做志工的經驗,多

明白「權利義務,一體兩面」的觀念,

重的身份讓兩日的課程更有感覺。

清楚權利與義務是並存的,要得到權

訓練不乏認識枯燥的法條,但唯

利就有應盡的義務。特殊訓練也安排

有知曉相關政策,才能清楚自己的權

了兩堂課程,讓我們認識到許多社會

利與義務。在志願服務法課程中,提

福利知識。

到志工相關福利,在過去我也不知道

扣除掉生硬的法規課程與知識補

志工服務是可以登錄時數,而且還有

充,剩下的課程著重在志工本身心靈

學員們上完課,精神奕奕!能量滿溢!

19


Volunteering Taipei

常繼步老師用自身在長照領域的專長,傳授了學員有關社會福利的知識。

20

的充實。不論是基礎訓練的志工經驗

的目的。所以調整與建立好的志願服

分享課或是特殊訓練的綜合討論課,

務心態非常重要,透過講師的提點,

都讓過去只是亂槍打鳥參與志願服務

讓自己更快、更準確地建立一套好心

的 我, 在 課 程 中 開 始 去 梳 理 過 往 經

態。

驗,去思考我最初想當志工的原因與

兩天志工訓練的課程中,除了在

過去在服務過程中學習到的事物。以

課堂中學習新知與探索自身志工經驗

前我會有「我覺得你有需要我就要幫

外,也協助臺北市志願服務推廣中心

你」、「做志工不用有專業跟知識,

做簽到、班務提醒、證書發放的工作。

只要有愛心就夠了」的迷思,但透過

最令我震撼的是,在學員離開、志工

課 程 的 修 正, 明 白 好 的 服 務 是「 你

夥伴收拾好場地後,承辦志推中心的

需要我幫忙你什麼」,而且也需要有

單位「社團法人台灣也思服務學習協

專業的知識背景,才能讓自己的服務

會」志工們會有一段反思時間。

完整與完善。過往自己在做志願服務

反思會議中,由一位領導者帶領

時,常常也會抱著「我對你好你也要

志工對今天的服務做反思,過程是先

有回饋」的心態,難免讓自己服務過

提出今日服務過程的不足之處,再依

程有不愉快的感受,喪失了服務真正

序提出自己的心得與感受。最令人讚


嘆的是,在反思的過程中,志工們會 認真聆聽每一位夥伴的意見,也會提 出適時的解釋與解決方法。最重要的 是,領導者會再三鼓勵志工把今日的 不愉快與委屈講出來,「做志工要開 開 心 心 地, 不 要 帶 著 負 面 的 情 緒 離 開」,讓志工夥伴都能有愉快的服務 經驗。 參與這兩天志工訓練課程的服務 工作後,我發現這群志工夥伴不僅存 在高度的組織性,讓任務簡單且順利 完成;同時,志工夥伴具有臨機應變 的能力與反思能力,讓每一次的活動 都能順利進行,並且透過一次又一次 的檢討,使下一次的活動更完美,是 值得讓其他組織學習的經驗。 志工訓練課程在許多尚未有經驗 的夥伴眼中可能只是冰冷的白紙黑 字,但開始做服務之後,便會明白, 不管是艱澀的法規或是有趣的經驗分 享,都能使服務過程更順暢也更有保 障,而且志工訓練不僅能得到知識方 面的補充,也能在心靈層次上得到富 足,另一方面,參與課程也能讓志工 再次確認自己服務的目標。不管是否 曾有志願服務的經驗,我覺得志工的 基礎訓練與特殊訓練都非常值得來學 習,而後讓自己成為更專業的志工!

21


活動花絮

107 年 1-6 月活動剪影

社會福利類特殊訓練 @ 志願服務推廣中心

22


107 年臺北市社會福利暨綜合類運用單位第一次聯繫會議

雙北市志願服務交流

23


志願服務推廣中心接待韓國志願服務參訪團

擁抱愛,社會參與嘉年華

24


擁抱愛,社會參與嘉年華

媒合 YAHOO 企業志工

25


志工成長訓練

志願服務推廣中心接待泰國青年志願服務參訪團

26


志工基礎訓練 @ 社會創新中心

志工基礎訓

練 @ 志願服

務推廣中心

志工領導訓練 - 公民參與與志願服務

27


Volunteering Taipei

培訓事件簿

107 年培訓事項

臺北市志願服務推廣中心 107 年辦理訓練簡介 為推廣市民了解志願服務,志願服務推廣中心將舉辦基礎訓練、特殊訓練等 各種培訓課程,歡迎市民志願服務夥伴們踴躍關注本中心官方網站喔!(網址: http://www.cv101.org.tw/)

基礎訓練 基礎訓練課程:6 小時的基礎訓練讓您清楚了解志願服務的內涵! ※ 依據衛生福利部公告 ( 衛部救字第 1071361771 號 ),修正「志工基礎訓練課程」 為三課目六小時,並自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六月一日生效。修正後內容如下: 培訓主題

培訓時數

志願服務法規之認識

2 小時

志願服務的內涵與倫理

2 小時

志願服務經驗分享

2 小時

共計

6 小時

社會福利類特殊訓練 特殊訓練課程:想讓自己在服務中有更多的發揮?來參加特殊訓練吧! ※ 依據衛生福利部公告 ( 衛部救字第 1071361771C 號 ),訂定「社會福利類志工 特殊訓練課程」為四課目六小時,並自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六月一日生效。 志推中心開課培訓主題

培訓時數

社會福利概述

2 小時

社會資源與志願服務

1 小時

綜合討論-集思廣益論方法

1 小時

共計

4 小時

志工運用單位開課培訓主題

培訓時數

「運用單位業務簡介及工作內容說明(含實習)」

2 小時

共計

2 小時

PS. 「運用單位業務簡介及工作內容說明(含實習)」課目 ( 二小時 ),請各運用單位依個別需求實施訓練,以期促進志工 融入團隊運作。

28


培訓訊息與報名平台 為了提倡環保減碳,志願服務推廣中心將採用「網路報名平台」方式,在官方網 站上提供各類型、場次的報名網頁,歡迎市民朋友們能夠經常瀏覽網站,獲取最 新的報名資訊喔! 相關培訓資料請至:志推中心官網: http://www.cv101.org.tw/ ,【志工專區】 項下查詢。 如在報名過程中有任何疑惑,煩請致電本中心 02-23023993,或逕至臺北市信義 區信義路五段 15 號 5 樓志願服務推廣中心洽詢。

107 年志願服務訓練 訓練類別

開課時間

開放報名日期

基礎訓練

9/12( 三 )

8/27( 一 )

基礎訓練

10/6( 六 )

9/21( 五 )

社會福利 特殊訓練

9/22( 六 )

9/7( 五 )

社會福利 特殊訓練

10/17( 三 )

10/1( 一 )

社會福利 特殊訓練

11/3( 六 )

10/19( 五 )

開放人數

80 人 ( 額滿為止 )

註:本表僅作參考用,實際辦理日期將視講師邀請狀況,於訓練開辦前 2 週於官方網頁上開放報名。

29


Volunteering Taipei

臺北市志願服務推廣中心簡介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於 2006 年設立「臺北市志願服務推廣中心」,以服務各社 區組織、志願服務運用單位、志工及有興趣投入志願服務之市民為主,2018 年 3 月起由社團法人台灣也思服務學習協會辦理,並於同年 6 月於信義區行政中心五 樓場地開辦,期許透過連續性專業的服務,共同營造臺北市成為夢想、希望的「全 民志工」城。 目前本中心提供之服務項目如下:

服務宣導與行銷推廣 ★發行電子報及志願服務半年刊。 ★設立志願服務諮詢專線與網路交流平台。

臺北市志願服務推廣中心

30


臺北市志願服務推廣中心

志工教育培力 ★辦理志願服務基礎訓練、社會福利類特殊訓練、志願服務領導訓練、督導訓練等。 ★配合社會局政策重點,代辦教育訓練,提升服務知能。

志工人力媒合與獎勵表揚 ★經營「志願服務人力媒合平台」,提升志願服務的參與率及服務的普及度。 ★協辦志願服務榮譽卡與志願服務紀錄冊申請之審核業務。 ★協辦志工個人及團體表揚活動。

官方網站 www.cv101.org.tw

官方臉書粉絲頁

31


徵 稿 啟 示 為鼓勵志工夥伴紀錄服務過程中的各種心情點滴,相互分享心得、交流心情,我們非常需要夥伴們分 享熱情,將您對服務的熱忱作為捲動社會大眾投入志願服務的動力,一同打造臺北成為美好的「志工城市」。

投稿主題

投稿文章 ◎志工團隊:各類別團隊介紹、團隊活動心得花絮等。 ◎志工個人服務:志願服務 / 心得、觀摩參訪、服務啟發等。 ◎一般民眾:文章主題需與志願服務相關,或是接受服務的心得感想。 稿件格式 ◎投稿字數:1,000 ~ 1,500 字以內。 ◎ 投稿文章另附照片 3-4 張。請以夾帶圖檔方式提供電子檔 ( 照片像素 1000×1000 以上或解析度為 300dpi 以上 )。 ◎投稿主題請註明「志工專刊─投稿文章」 截稿日期 本專刊長期徵稿,第 24 期截稿日為 107 年 11 月 1 日。

版權聲明

◎投稿前請確定您的著作無侵權之虞,遵守著作權之規範及學術倫理。 ◎ 投稿稿件須是未曾出版或發表過的文章,其版權屬於本單位與作者所 共有,複製、散佈及轉載須經文章作者同意。 ◎ 本單位有潤稿之權力,若不願潤稿者敬請註明,一旦投稿,即表示同 意此聲明。

注意事項

◎ 來信請註明真實姓名、連絡電話 / 手機、聯絡地址、志願服務運用單 位、職稱及 E-mail。 ◎未經錄用之稿件本中心將不另行退件,建議請自行保留原稿。 ◎ 稿費:選定錄用之稿件以刊登於本刊之字數為計算準則,每字 0.5 元 計算 ( 含標點符號 )。

投稿方式

請將您的稿件及照片電子檔 E-mail 至 cv101.taipei@gmail.com 或郵寄 至「11049 臺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 15 號 5 樓臺北市志願服務推廣中 心收」( 照片電子檔請另寄 e-mail),主旨請註明「志工專刊─投稿文 章」。 聯絡人:郭先生 02-2302-3993

32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