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青年153期《指環》_即興安可

Page 1


指 環

逍遙遊

幹話有理,嘴砲無罪

建諧

附中:藍天之子

大同:榕樹之子

建中:南海子

建墊

:他的眼神有七分疏遠,三分薄情,還有一分...

:還有一分?

:還有一分是數學不好

建造指

國文某:脩,是肉乾的意思 建造指:噢......歐陽肉乾?

建邏輯

*生命教育*

建生:你為甚麼不救那個慈善家?

:你想想看,他是個慈善家

建生:對啊

:那他死後,他的遺產會怎麼使用?

即興安可——逍遙遊 174

國文李

誰在星期五最強?答:周武王

誰是第二強的?答:羅志祥,亞洲舞王。

數學朱

建中數學段考像是一張華麗的茶几,都是杯具 建師

:麥克風試音、麥克風試音......

:建中王八蛋

你們知道大城市的植物園對面是什麼嗎?

逍遙遊是建青傳統的笑話輯,充斥大量諧音跟 建中學生才知道的哏。多用「建」加上特質代 表某生;科目加姓氏代表教師。 即興安可——

啦啦隊⸺

台灣棒球文化之一

撰文|蘇緯祐、黃亮輔

棒球是台灣的國球,觀看棒球比賽也成為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 缺的休閒娛樂。而在棒球場中,球迷的焦點除了在場上奮戰的 選手們以外,場邊應援的啦啦隊也是一大「嬌點」,更成為不 少球迷觀賞比賽的原因。但是究竟何時台灣才開始有啦啦隊的

文化?又經歷怎樣的發展?並誕生了那些高人氣的啦啦隊成員 呢?讓這篇專欄來解答!

台灣棒球何時有啦啦隊?

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簡稱中職或CPBL)於1989年成立,早期棒球 缺乏「應援」的概念,僅有一些場商會邀請Show Girls(意旨主持人

或表演女郎)來做宣傳,偶爾會幫球員加油,喊口號等。直到2004和 2005年跟韓國職棒進行交流賽,見識了韓國的啦啦隊後,受到啟發, 各隊才陸續成立自己的專屬啦啦隊,中職首支專屬啦啦隊則是由LaNew 熊建立的「LaNew girls」。

往後,啦啦隊文化持續在台灣發展並盛行,就連職業籃球、職業足球等 賽事也有啦啦隊進行表演、應援,可見其重要性。

現代的啦拉隊其實是發源自美國十九世紀末期的普林斯頓大學,在進行 美式足球比賽時幫忙喊口號,之後也傳播到了明尼蘇達大學並最終傳播 到了全世界。有趣的是最早的啦啦隊其實是由男生所組成,但1940年 代起反而是以女生為主,很少看到男性,究其原因是因為當年能給女性 參與的運動較少,啦啦隊是少數她們能加入的運動,因此啦啦隊也逐漸 變成以女性為主的運動。

在台灣的啦啦隊則有競技啦啦隊和舞蹈啦啦隊之分,而職棒主要則是舞 蹈啦啦隊。並且早期的啦啦隊的表演風格和現在的差別頗大,職棒前期 主要是以打鼓、搖動戰旗、鳴笛、喇叭等日式傳統風格為主在場邊加油, 現在的韓式電音表演風格是2012年Lamigo桃猿參加亞洲職棒大賽的 過程劉玠廷領隊受到韓國應援風的吸引,回台後重新整頓啦啦隊,建立 Lamigo Girls,在啦啦隊演進史中譜寫了新的篇章。

想要改變的契機其實很現實,是為了大幅提高票房,使球隊能名利雙收, 並讓球迷在觀賞球賽的過程中能產生對球隊和球場的歸屬感和一流的體 驗。於是Lamigo桃猿選擇將韓國新穎的電子應援帶進中華職棒,開啟「猿 風加油」時代,具體的包含:將選手專屬的加油曲進行電子編曲、大幅 增加啦啦隊的成員、推出啦啦隊成員商品、客製化舞台等。

如此的改動深得球迷的喜愛,並且正巧碰上世界棒球經典賽(英語: World Baseball Classic;縮寫:WBC)和大聯盟巨星曼紐·艾利泰茲·拉 米瑞茲(Manuel Aristides Ramírez或稱曼尼·拉米瑞茲)來台加盟職棒, 球隊的票房顯著地成長,更成為台灣新式應援風格的領銜者。

之後中職各隊也陸續引進新式的應援風格,並改良原先的啦啦隊,至此, 啦啦隊成為看棒球時另一個重點,也很大程度帶動職棒在台灣的發展。

各隊啦啦隊簡介

在今年2024職棒35年,在一軍進行比賽的隊伍共有六隊,分別是台北 的味全龍、新北的富邦悍將、桃園的樂天桃猿、台中的中信兄弟、台南 的統一7-ELEVEn獅和高雄的台鋼雄鷹。他們也都有自己的專屬啦啦隊, 各有千秋、各有特色,以下會針對每隊的啦啦隊進行簡單的介紹。

看看各有特色的應援啦啦隊吧!

味全龍小龍女

味全龍其實是中職元老級別的隊伍,但後來受假球事件的影響,母公司 頂新集團經營意願不高,於1999年解散。但在職棒環境日漸蓬勃發展 後,於2019年再次重建並同時成立「Go Beauties小龍女」(後改名 為Dragon beauties)。

2024年小龍女目前的成員有二十餘人,還包含中職有史以來的第一位 男性啦啦隊成員—小螞蟻,此外,更是爭取到林襄、李多慧等知名「女 神」加盟,提升不少看點。

富邦悍將 Fubon Angles

前身是義大犀牛的犀晴女孩,在2016年義大犀牛轉變成富邦悍將後, 隨即成立Fubon Angels。而Fubon Angels也是聯盟第一支棒籃雙棲 的啦啦隊,有時也會幫P. LEAGUE+臺北富邦勇士進行應援,同時也是 第一支開創練習生制度的啦啦隊。

現在約有22人,並且包含李雅英、李晧禎、南珉貞等韓國籍成員,能 在球賽進行中以動感的舞蹈為球員加油,也提升球迷進場看球的興致。

樂天桃猿 Rakuten Girls

蔚為風潮,初登板就吸引大批觀眾去一睹風采,顯示李多慧強大的魅力。

而且樂天女孩開啟了多元啦啦隊的時代,前身為Lamigo Girls,當

2019年球季結束,因達達企業集團將Lamigo桃猿轉賣給樂天株式 會社,球隊更名為樂天桃猿,啦啦隊也隨之由LamiGirls(由Lamigo Girls擴編而來)更為現名「Rakuten Girls」,成員人數多達30餘人。

平時除了應援之外、主持活動外,協助球團、廠商進行工商和型校也是 一大工作重點。此外,也首開啦啦隊的背號系統,讓整個制度更為完善。

另外,她們也曾多次參訪國外,曾經在美國職棒大聯盟(MLB)舉辦的 第18屆大都會台灣日(Mets Taiwan Day)以球會友,成為首支登上 MLB的台灣啦啦隊。並且在2023年爭取到韓籍知名啦啦隊李多慧的加 盟,當時今年各隊幾乎都爭取到了國外女孩的加盟,使得中職產生許多 不一樣的面貌。

建中靑年壹伍參期

中信兄弟 Passion Sisters

前身為象漾女孩,在2014年中信集團接手兄弟象後,隨即成立 Passion sisters,初始成員為8人,在2024年已來到隊史最多的25人,

同時也是一支棒籃雙棲的啦啦隊。除了球場上的應援以外,她們也曾發 行過單曲《蹦蹦跳》,首開中職先例;並在2023年受邀至日本擔任富 士電視台主辦的系列活動的表演嘉賓,讓日本看見台灣的啦啦隊。

另外,Passion sisters最知名的應援曲「炸裂陳子豪」更是揚名國際, 在YouTube表演更是吸引了600多萬人的點閱。

統一 Uni Girls

前身為專業舞團Divas,在2009年改為Uni Girls,是歷史最悠久的

啦啦隊,並在2018年為慶祝成軍十周年而發行單曲《Wake Up》。在 2023年時與日職的琦玉西武獅進行交流,2024年也爭取到了日籍啦啦 隊的加盟。

此外,其應援曲《統一尚勇》、《登峰造極》、《制霸天下》極具感染 力且十分動感,更成為了Uni Girls的看點。

台鋼雄鷹 Wing Stars

台鋼雄鷹於2022年成軍,成為中職的第六隊,Wing Stars更是最年 輕的啦啦隊,也是少數棒、籃、足球三棲的啦啦隊,成員包含兩位前韓 國啦啦隊及舞者和模特兒等。而在2024年台鋼雄鷹選手葉保弟的應援 曲《保生大帝》紅遍大江南北,由Wing Stars成員一粒跳起來更具風韻。

國際化的啦啦隊

2023年台灣的棒球盛事除了WBC世界棒球經典賽以外,最廣為人知 的就是著名韓國啦啦隊李多慧加盟Rakuten Girls了,初登場三天總共 吸引二萬多人湧入桃園球場,凸顯球迷有多麼喜愛她。

不過其實早在李多慧之前就有外籍啦啦隊了,2018年Lamigo和千葉

羅德海洋隊進行交流賽時,球場記者想採訪球迷進行報導,從而注意到 在加油區的今井彩香。把她寫進報導後大受好評,而當時的Lamigo副 領隊浦韋青先生希望她能加入啦啦隊的行列,就此成為臺灣最早的外籍 啦啦隊隊員。

到了2024中職35年,幾乎各隊都有外籍啦啦隊隊員,其中又以韓籍 成員最多,反而Rakuten Girls是目前唯一全本土的啦啦隊。筆者認為 多元的組成是好的,能看到啦啦隊不一樣的面貌,也能提升啦啦隊的平 均舞蹈能力。

而近年來,台灣的啦啦隊也逐漸被世界看見,像是曾出國參訪,到美國 和日本等國;在2023的經典賽更是組成了經典女孩,為中華隊加油, 也讓世界看見了台式應援。經典女孩由五隊的啦啦隊成員組成,包含 Passion Sisters峮峮、貴貴、短今、Paggy、妮可,RakutenGirls林襄、 孟潔、Yuri、籃籃,小龍女心璇、小映、賴可、琪琪,Uni-Girls艾璐、 Yuki、瑟七、Faye,Fubon Angels丹丹、秀秀子、奶昔、慈妹等人, 都是各隊的翹楚,努力將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台灣觀眾看。

啦啦隊在場邊的應援讓比賽氛圍更歡樂,除了啦啦隊外,她們的舞蹈總

監、團長也是十分重要的人物,一位要幫忙訓練啦啦隊,像是樂天桃猿 的陸筱晴;一位要在球場邊炒熱氣氛,像是富邦悍將的Travis崔維斯。

有他們的存在,啦啦隊才能有如此的表現。

Effect

帶動票房的增加

2012年的Lamigo獲得了台灣大賽的優勝,但票房遠低於聯盟平均水 準,也因此球團必須思考如何提升球迷進場的意願,最終在種種因素下 成立了Lamigo Girls,引進電子應援,並大幅提升球迷進場人數(平均 增加3000多人)。2023年平均進場人數則是6000餘人,但每當有李 多慧出場的比賽球迷人數就高達8000人,由此看出啦啦隊�帶來的經 濟效益是相當成功的。

事實上若球團只經營球隊是無法賺取足夠利潤的,還需要啦啦隊幫忙提 升票房、增加球隊的曝光度,並且啦啦隊的影響力從場上延伸到場下, 對雙方皆有利。畢竟對於現代運動,有關注、有市場、有利可圖,才有 發展的機會,而啦啦隊在這方面正好能幫助中華職棒。

重點是球員 ? 還是啦啦隊 ?

樂天桃猿在球迷之間常被嘲笑是樂天女子啦啦隊副屬棒球隊,其原因就

在於球團似乎過於專注在發展啦啦隊上而忽略了球隊,也由此看出一個 球迷的分歧點:到底是本質迷還是啦啦隊迷?

本質迷認為主角應該要在球員身上,比賽是以球員為主,過度關注啦啦

隊有些本末倒置,而且有不利於職棒水準的提升。啦啦隊迷可能相對於 本質迷來說比較不懂棒球,更喜愛體驗球場的氛圍,此外,還會在啦啦 隊表演時拿著相機瘋狂拍攝,或多或少忽略了比賽的進行,知名例子如

李多慧初登板時,幾乎全場球迷的目光都放在她的身上,比賽似乎顯得 有些無關緊要。

從以上的狀況都能看出球迷隊啦啦隊的看法不一,筆者認為以現代的運

動賽事環境不能缺乏啦啦隊的幫助,但希望啦啦隊員都能真心為自己的 球隊加油,而非只是把啦啦隊當作職業發展的跳板,同時中華隊也必須 在國際賽中打出成績,只要能證明自己的實力,那自然不會有人說閒話。

物化女性的疑慮?

物化(objectification)一詞,在身體自主的課題中,常用來批判,批評 消費女性身體。而啦啦隊原本是由男性組成,到了近代反而是以女性為 主幫忙男性運動選手應援,部分人士認為此作法加深了性別刻板印象、 使啦啦隊員成為了商品,供人觀賞,充滿了不平等。

但筆者認為現代的棒球和啦啦隊已是相輔相成的存在,棒球進步的過程 中啦啦隊也要跟著進步,也因此筆者支持啦啦隊員能網多元組成的方向 前進,增加更多男性成員,除了增加看點、吸引觀眾外,也能破除對啦 啦隊的既定想法,並非將啦啦隊員當作商品,而是技巧精熟的舞者。

結語

身為棒球迷,能到球場親自觀賞球賽、體驗比賽氛圍是無比幸福的事情,

而在球場的所有球迷都希望能看到一場高張力、高水準的比賽,當看到 球員拚盡所有為求勝利的決心時,我們也會想要為他們大聲應援、傳達 對他們的期許。這時候,啦啦隊就成為關鍵的角色,用美妙的音樂和動 感的舞蹈帶領球迷為選手加油,對於提升士氣大有幫助,同時我們也能

更加投入並享受比賽,這不是件很美好的事情嗎?

現在的啦啦隊和球隊之間似乎已經密不可分,但是這並非壞事,提升票 房正是一例。隨著時代發展,啦啦隊或許以後會以不同的面貌呈現在球

迷面前,但筆者希望不管如何發展,棒球和啦啦隊都能越來越出色,成 為台灣引以為傲的運動文化之一。

References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