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th_130

Page 1


第 130 期 7/2025

傳承、延續 傳承、延續 傳承、延續 傳承、延續 傳承、延續 傳承、延續 傳承、延續 傳承、延續 傳承、延續 傳承、延續 傳承、延續

年不只是歷史,更是與你並行的足跡

本會自1950年成立,便一直秉承「守望相助、休戚相關、 香港及南區共同成長。今年剛好是本會成立75周年的大日 兩期的《南社之音》除會與大家一起回顧本會過去75年之

使用者、理事及職員與本會結緣及鮮為人知的故事。現 在

1950-1975

二戰後大 批難民湧入香港,對房屋、醫療 及教育造成重大壓力;一群熱心社區事務 的香港仔居民遂響應政府呼籲創立本會, 成為全港首批成立的街坊福利會之一。開

辦初期本會以向貧苦大眾提供救濟性服務 為主,並以扎根南區作為服務發展之主導 方向。60年代末,社會福利的提供模式開 始從慈惠救濟發展至其他層面。當時本會

有見區內青少年缺乏消閒活動及舉辦活動之場地,乃倡議興建『香港仔大會堂』,即後來的 社區服務中心。其後在方樹福堂基金及社區各界人士熱心捐獻下,加上政府撥地,本會於 1974年底開展興建社區服務中心大樓工程。

2001-2020

至90年代尾,政府以競投形式推行社會服 務已成大勢所趨;加上複雜的社會問題, 需要更多新思維、新理念才可應對及解 決。本會在此階段亦積極發展「預防及發 展性服務」,例如推展「南區愛心邨計 劃」,透過官、民、商的合作去推動社區 改善工作;鼓勵受助居民積極參與和回饋社會。此階段本會亦開辦多項自資 服務,為區內居民提供教育、輔導與健康等服務。及至2012年,本會進行品 牌及形象重塑工程,包括更改會徽及精簡會名。本會更於2020年訂下首份 《十年規劃藍圖(4/2020至3/2030)》,作為未來發展方向之依據。

年不只是歷史,更是與你並行的足跡

患難相扶、移風易俗」4大信條為南區居民提供服務,與

子,在這個別具意義的時刻,又怎能沒有你的參與?未來 歷史及介紹一系列慶祝活動外;更會同大家分享本會服務 就讓我們一起回味並行的足跡!

1976-2000

社區服務中心大樓於1976 年8月落成啟用,當時之

職員只有8位,服務亦僅 限於社區中心及圖書館服 務。其後在社會福利署資

助部份經費下,本會致力

為社區人士提供多元化社會服務。由於發展迅速,服務日廣,為配合所需,乃 於1991年10月把中心大樓易名為「香港仔街坊福利會社會服務中心」。其後 於1993年完成重修擴建。此階段本會轄下社會服務單位已逾10個,為不同年 齡及需要的居民提供多元化的社會服務。

2021至今

為配合本會所訂的十年規劃,以社會、教育及健康服務為未來3大服務支柱,故本會近年 銳意拓展健康服務,並成功於2021年開辦良躍社區藥房及良躍坊;更於2022年開辦南區 地區康健中心,而轄下4所附屬中心及健康存取庫亦先後於2023至2024年間投入服務。

至於社會服務方面,本會除於2023年起營辦「『尚晉坊』赤柱過渡性房屋計劃」外,更 於2024年成功競投漁光村及華富邨重建社區服務隊,以及推展「賽馬會樂齡同行計 劃」,關顧區內居民在住屋及身、心、靈方面之健康需要。

未來本會將繼續與不同持份者攜手合作,推出更多創新及配合市民需要之社會、教育及健康服務, 期望有大家的參與及支持,連結下一個75年!

坊會75周年誌慶

75周年 重點誌慶活動

9-11/2025

今昔友坊75載

方王換娣長者鄰舍中心

以昔日及現今為主題,

收集並展出會員參與本會 活動/服務的點滴相片。

11/2025

坊會全運會

社區中心

將舉行4個運動項目,歡迎會員、 職員一同參與,響應 全民運動及同賀本會會慶。

・ 籃球 ・ 閃避球

・ 乒乓球 ・ 飛鏢

9-11/2025

成立歷程尋寶Hunt 賽馬會綜合服務處

由中心青年設計一個以 南區為版圖,主題圍繞本會 發展的尋寶遊戲, 邀請坊眾參與。

10/2025

齊賀坊會成立75載 家居為本照顧服務 將於31/10/2025為送膳 服務長者送上壽桃包, 預祝本會成立75周年。

更多75周年資訊,Follow:

助己助人

重拾 生活的勇氣

芳姨和丈夫曾為獨居兩老隱蔽長者,二人相依為命,過着近乎與世隔絕的生活。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夫婦二人認識到本會的服務,並加入轄下南區長者地區中 心成立的「耆才薈」,自此與本會結緣。

然而 2021年丈夫的離世令芳姨陷入人生低谷,令她感到無所適從。在本會的介紹下,芳姨結識了義工 Bella,Bella眼見芳姨對手工和布藝展現濃厚的興趣和天分,在她和本會職員的支持及鼓勵下,推薦芳姨 參加了由滙豐支持、義務工作發展局舉辦的「築夢同行義工計劃」,成功實現了她長久以來的夢想─舉辦 一場屬於自己的作品展。才華得到欣賞和發揮,芳姨不僅變得更自信、開朗,更漸漸找到重新生活的勇 氣。現時芳姨除了積極參與本會的各項義工活動外,更會在家中開班教導其他人製作手工藝品,並不時把 自己的作品捐贈給附近的長者中心,期望把布藝技能傳授給更多感興趣的人士。

歷經低谷,芳姨與本會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及感情,這份信任不只基於低谷期時本會對她的幫助,更是本會 透過支援芳姨日常生活的細微之處一點一滴逐漸累積。她回憶:「有一次我忘記帶鑰匙,那時已經是晚上 六點多,但坊會職員也願意立刻幫忙處理,翌日也繼續了解情況,非常可靠!有坊會幫忙,生活上不會像 以前一樣『騰雞』(手忙腳亂)。」

芳姨感謝本會助她由人生低 谷飛躍閃耀舞台,現她盡己 之力,期望能燃亮同路人。

如果要給

香港仔坊會打分, 肯定是120分!

2024年,芳姨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把丈夫遺產中的$100,000捐贈給本會,用於發展弱勢長者支援服 務,希望可以幫到和她有相似經歷的人。對她而言,這不僅是一次捐款,更蘊含了她對生命的體會以及對 本會的認可和信任。芳姨希望自己的經歷能成為一個正面例子,啟發更多人勇敢接受幫助、重新出發。就 像過去的她恐懼別人的善意;如今的她學會勇於接受,甚至主動幫助別人。她笑言:「透過做義工,我發 現接受和付出是雙向的,能夠接受別人的幫助也是一種福氣!」

芳姨提醒同樣陷入人生低潮的人,「最重要是主動踏出第一步,別人來救你時,你也要懂得伸出手接受別 人的幫助,告訴自己不要辜負別人的幫助,也不要辜負自己。」

緣繫坊會

周氏兩代坊會情

隨年月流逝,當年理事會的「新血」現已成為 資歷豐富的首長。本會要繼續前進,自然需要下一批 「新血」的加入。新人的參與除了帶來生氣,更重要是累積經 驗,準備接下帶領本會的重任。在現時的理事會中,周子軒副理事長 (Danny)及其弟周子

理事(Ivan)便是當中較年輕的一群。到底是甚麼促使他 們齊心傳承本會精神?參與本會工作後他們又有甚麼體會?

Danny和Ivan為本會永遠會長周其仲先生之子,三父子分別於1997、2006和2011 年加入本會。周其仲先生自1999年出任本會理事會理事後一直積極投入本會之工 作,至2019年被推舉為本會理事長,連任3屆後於今年光榮卸任,並獲舉薦為本 會永遠會長。在早年的一次訪問中,周其仲先生談及以前本會歷史及南區的種種 往事時,兩位細周生全程在旁細心傾聽。事後他們表示,在訪問的過程中,兒時 在南區成長的片段在腦海中一一浮現。Danny憶及父親自小教導他做人要飲水思源 -在南區成長、工作,將來必須盡其所能,回饋社區;而 Ivan 則明白到,父親口 述的南區舊事乃珍貴的歷史記憶,定必銘記於心,傳承給下一代。

(左起) 周子��先生、 周其仲先生及 周子軒先生。

Danny憶述,他小時候住在田灣邨,與左鄰右里十分稔熟,經常與同邨的小孩結伴到附近玩樂,「隨手拿起 雪條棍便可玩上半天」。而Ivan則想起年幼時會跟舅父和兄長上山捉蟋蟀、拍公仔紙及在士多打遊戲機的 往事。Danny特別提到,父親在他倆童年時即使再忙,仍會堅持在周日帶他們到公園遊樂,所以當年每逢周 日就是周家共享天倫的日子。時移世易,Danny慨嘆往日區內成群孩童隨街遊玩、鄰里互助的情景已不復 見;現今的小孩普遍足不出戶,獨耍電子產品為樂。有見及此,已為人父的Danny亦繼承了父親的做法,每 逢休假都會帶小孩到公園,希望將這一套從父親學習得到的親子之道一代傳一代。另外他更會帶同小朋友 參與本會之服務,豐富他們的生活體驗及從小增加他們的同理心。

隨着2007年南港島線通車,南區隨即變天。在這社區環境急劇改變的情況下,周氏三父子就決心將南區傳 統的社區關懷文化承傳下去。周生早在兩兄弟初出茅廬之際,就鼓勵他們加入本會,服務南區居民。Danny

擔任過本會綜合家庭、兒少青及社區發展服務專責委員會主席,今屆理事會更出任社會服務管理委員會主 席之要職;而Ivan除參與本會財務及投資專責委員會、專項服務發展專責委員會等工作外,今屆更出任綜 合家庭、兒少青及社區發展服務專責委員會副主席一職,足見兩兄弟在本會所擔當之角色越來越重要。

周氏兄妹一同出席父親周其仲的光榮卸任晚宴,期望他們秉承父志,努力回饋社會。

展望未來,周氏父子深明本會的承傳工作殊不簡單,首先本 會近年發展迅速,工作比他們想像中繁多;而且服務更需切 合時宜,不能因循守舊。為了迎合青年,往往要絞盡腦汁;同 時,也要服務社區的長者,處理社區老齡化所帶來的問題。周其 仲永遠會長表示,本會未來會繼續擴展社會服務,如重建大廈,開辦安 老院舍及增設醫療服務等,俾滿足更多居民不同之服務需求,並將這份社區關懷文 化薪火相傳。

人精神 從義工到社工

2014年的夏天,正值畢業 季的蘇健華 ( 蘇sir ) 對前 路感到一片迷茫。修讀青 年與社會服務的他,對社 會服務和青少年援助有着 豐富的理論知識,卻苦無 實戰經驗。雖對社福界有 一份憧憬,卻一直缺乏機 會去感受在第一線服務社 群的滋味。一次偶然的機 緣,同學邀請他一起到本 會轄下賽馬會綜合服務處 舉辦的夏令營活動做義 工,因而結識時任服務處 青少年服務隊隊長彭子雋 (Wesley);自此,蘇sir人 生的轉捩點悄然展開。

當年蘇sir(右1)以義工身份認識 Wesley,今日他們分別擢升為社會 工作員及服務總監。除保持上司下 屬關係外,更建立了師友情誼。

延續助

當時的蘇sir雖然只是擔任義工,但Wesley卻敏銳地 發現他對青年工作所懷抱的熱情;因此,決定在夏令營 中和蘇sir探討未來,了解到蘇sir對社福界的興趣,便索性 邀請他到本會任職。於是蘇sir毅然加入本會這個大家庭,成 為轄下賽馬會綜合服務處的活動助理。對有意投身社福界的蘇sir 而言,這不僅是他的第一份全職工作,更代表着一個寶貴的學習機會。

「完成活動後,參加者的 每一句反饋都令我充滿 成就感和滿足感, 我喜歡這樣的工作。」

蘇sir回憶起自己當初接手帶領「方仔劇社」時,對舞台劇還很陌生,因而倍感壓力。在社員的陪伴與鼓 勵下,他逐漸摸索出創作和排練的節奏,也更清晰自己在團隊中的定位。 一次又一次成功的演出與回饋皆 讓蘇sir感到無比滿足,越發肯定 自己對社會工作的熱誠。

在完成話劇公演後,蘇sir (前左1)與一眾「方仔劇 社」的社員合照留念。

工作4年後,蘇sir決心於工餘時間進修,並在畢業後以專業社會工作員的身份繼續於本會服務。他直言: 「和以往相比,現在會更注重未來的規劃和方向。以前性格比較內斂,但因為工作需要,逐漸變得主動和 自信,表達能力更好,和青年人相處起來也更得心應手。」他更指在Wesley身上,他學會了許多策劃活動 以及與青年人相處的技巧。除了工作上的細心指導外,Wesley私下更是蘇sir的知己好友,一直鼓勵蘇sir勇 往直前。

「坊會是一個很有人情味的地方,這裏的氛圍令人感到很舒適。」

這10年於本會的工作令他有更深切的體會及成長,如今的蘇sir經已從迷茫青年,化身成為能夠 照亮他人的「燈塔」,懷抱着更大的理想和熱忱,將本會助人的精神傳承給更多有志青年。他 的故事,正是本會「用心關懷 以心連繫」的最佳寫照。

本會第30屆理事就職典禮暨75周年會慶開展禮及 乙巳年新春團拜晚宴經已圓滿舉行

本會第30屆理事就職典禮暨75周年會慶開展禮及乙巳年新春團拜晚宴已於本年 2月6日假會所一號 時尚康山圓滿舉行,當晚筵開32席,本會邀請到多個政府部 門長官擔任主禮嘉賓;另有300多位來自不同界別之社會賢達、地區團體領袖 及合作夥伴等蒞臨到賀,與本會一同見證第30屆理事就職,並齊賀新 ! 當晚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先生JP於致辭時對本會於南區作出的貢獻予以肯 定,同時寄望本會在新一年繼續提供更多優質服務,惠澤社群。隨後局長與一 眾主禮嘉賓頒授聘書予本會候任理事,勉勵他們在新一屆任期中承接前人使 命,繼續竭盡所能、服務坊眾;在他們的帶領下,本會進行了簡單而隆重的75 周年會慶啟動儀式,為接下來一系列的會慶活動拉開序幕。

第30屆理事職銜

麥謝巧玲博士MH ・ 理事長

・ 理事會暨企業管治及 發展委員會主席

周其仲先生 ・ 永遠會長

・ 副理事長

勞榮斌先生

・ 副理事長

(4/2025-3/2027)

・ 教育服務管理委員會主席

・ 持續及成人進修社區學院

督導委員會主席兼榮譽院長

杜增祥先生

・ 副理事長

・ 安老服務專責委員會主席

羅桂蘭女士

・ 副理事長

黃文軒先生 ・ 首席副理事長兼 義務秘書 ・ 健康服務管理委員會 主席

・ 南區地區康健中心 督導委員會主席

黃戴宇先生

・ 名譽會長

・ 當屆會長

・ 副理事長

・ 專項服務發展專責委員會 主席

潘凱霖先生

・ 理事

符俊雄先生

・ 副理事長

・ 社會服務管理委員會 副主席

・ 人力資源專責委員會 主席

・ 專項服務發展專責委員會 副主席

邱婕兒女士MH

・ 理事

楊翠珍女士MH ・ 永遠會長 ・ 副理事長兼義務司庫

施春利先生

・ 當屆名譽會長

・ 副理事長

・ 財務及投資專責委員會 主席

陳浩霖工程師

・ 理事兼義務稽核

・ 拓展及效率促進專責委員會 主席

周子軒先生

副理事長

社會服務管理委員會主席

許湧鐘先生BBS, JP

・ 副理事長

・ 延續教育學校校董會主席兼 校監

劉 毅律師

・ 理事兼法律顧問

張錫容女士MH

・ 副理事長

・ 綜合家庭、兒少青及社區 發展服務專責委員會主席

・ 安老服務專責委員會副主席

張惟誠先生 ・ 理事

周子��先生

・ 理事

・ 綜合家庭、兒少青及社區 發展服務專責委員會副主席

蕭煒忠先生 ・ 理事

本會於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期間共舉辦了6項籌款活動,包括「冠忠南區慈善足球賽2024」、「敬老護 老愛心券2024」、「『才』來自有『坊』慈善滙演」、「粵藝妙韻慈善粵曲演唱會」、「良朋樂韻慈善粵曲 演唱會」及「『用心關懷.以心連繫』慈善步行籌款2025」,合共籌得逾135萬元善款,成績令人鼓舞! 籌款乃聚沙成塔之善舉,每一筆捐款都代表着一份關懷,本年度之籌款活動能夠超越預期100萬目標,實有 賴社會各界人士、本會理事、會員及坊眾的慷慨捐助,本會謹藉此衷心感謝各界人士的熱心參與及鼎力支 持!

贊助善款達$30,000或以上

同利印刷有限公司

香港電燈有限公司

香港清遠新力量有限公司

本會安老服務專責委員會委員 廖周美娟女士

贊助善款達$20,000或以上

進智公共交通控股有限公司

呂鄧黎建築師有限公司

贊助善款達$10,000或以上

聯力建築有限公司

華營建築有限公司

本會當屆名譽會長林鎮海先生

楊榮基先生

贊助善款達$6,000或以上

富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Grandtop Services Limited

香港仔之友

「尚晉坊」赤柱過渡性房屋 2024/2025年度「用心關懷.以心連繫」慈善籌款活動已圓滿結束,感謝各界友好團體鼎力支持!

2024/2025年度「用心關懷‧以心連繫」各項慈善籌款

善心贊助 善款達$5,000或以上隊伍/人士

香港仔跆拳道會 港大同學會書院 晉興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 羅威德先生

社區中心

・ 坊心薈婦女義工組

賽馬會黃志強長者地區中心

・ 驕陽學苑

・ 橙紅組專題月會

・ 藍紫組專題月會

・ 瑜伽班

南區長者地區中心

・ 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

・ 智友醫社同行計劃

・ 銀組專題月會 南區長者綜合服務處

・ 「愛同行」長者日間照顧服務

・ 中心服務隊

・ 有需要護老者服務 方王換娣長者鄰舍中心

・ 樂齡Zumba

・ 粵曲唱家班

・ 活力椅子舞

・ 徒手運動班 持續及成人進修社區學院

・ 跆拳道班

善款達$3,000或以上隊伍/人士

香港仔田灣邨街坊福利會學校 有限公司

駿昇工程 (國際) 有限公司 鴨脷洲北岸居民聯合委員會

Insight Chapter 莫梓華先生 社區中心

・ 港島第49快樂小蜜蜂隊 賽馬會黃志強長者地區中心

・ 黃志強網長義工小組

・ 悅韻組及妙韻組 南區長者地區中心

・ 生命好傢伙

・ 沈志超先生 南區長者綜合服務處

・ 賽馬會樂載耆蹤社區長者 支援計劃

・ 「愛同行」長者日間照顧服務 護老伴你行

・ 賽馬會「e 健樂」電子健康 管理計劃

・ 有需要護老者服務-照顧者茶室

・ 專才義工同學會

・ 鄒佩芳女士

活動善長名單 (資料截至9/4/2025,排名不分先後)

2024/2025年度「用心關懷.以心連繫」慈善籌款活動已圓滿結束,感謝各界友好團體鼎力支持! 籌款 目的

籌募經費為有需要人士提供情緒及精神健康輔導服務;

籌募經費提供照顧者支援服務,及為區內有需要長者提供緊急 暫託服務;及

籌募本會屬下服務單位不敷之經費。

熱心贊助 善款達$2,000或以上隊伍/人士

Alcon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Amber World Group Limited

Crown Motors Limited

Manhing Engineering Company

Media Link Technologies Limited

Wing Shing Engineering (HK) Company Limited

香港南區婦女會有限公司

天青草堂有限公司

聯豐創業建築有限公司

財記海鮮

鴻軒

本會轄下服務管理委員會名譽顧問溫艾狄女士 周錦翠女士

社區中心

・ 網主會

・ 樂思施

・ Ms. TSE Lai-yee, Cathy

・ 李瑞寶女士

賽馬會黃志強長者地區中心

・ 石排灣專題月會

・ 多才多藝義工小組

・ Ms. TSE Hoi-ying

・ 朱錦香女士

南區長者地區中心

・ 太極班 南區長者綜合服務處

・ 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計劃-「悠樂天地」

・ 拾義同行義工隊

・ 黃文先生

方王換娣長者鄰舍中心

・ 賽馬會「e健樂」電子健康管理計劃

・ 專題月會

・ 愛笑十巧班

・ 絲網花班

・ 社交舞班

・ 袁勤第女士

冠忠南區

慈善足球賽2024

冠名贊助 冠忠南區足球會

支持團體

南區康樂體育促進會

敬老護老愛心券 2024

林應和長者鄰舍中心

・ 太極班

・ 黃婉芬女士

南區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

・ 吳樑金先生及陳鑾卿女士

尚融坊林基業中心

・ 教德樂課後支援服務

「尚晉坊」赤柱過渡性房屋

・ 李淑玲女士

持續及成人進修社區學院

・ 馮瑞熙先生

各項籌款最高獎

獎項 得獎者姓名

長者 (60歲以上)

成人 (31-59歲)

青年 (15-30歲)

兒童 (14歲或以下)

職員

小組

延續教育課程

社團 / 商號

沈志超先生

羅威德先生

馮瑞熙先生

傅芊霖小朋友

梁耀楣小姐

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

持續及成人進修 社區學院 跆拳道班

香港仔跆拳道會

學校 港大同學會書院

學校參與人數最高 港大同學會書院

項目贊助

進和集團(香港)有限公司

保鮮成記工程有限公司

支持團體 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 華營建築有限公司

「才」來自有「坊」 慈善滙演

贊助及支持團體/人士 「無邊界」義工隊 張漢芬伉儷

粵藝妙韻 慈善粵曲演唱會

贊助及支持團體

香港粵藝文化教育推廣協會

良朋樂韻 慈善粵曲演唱會

贊助及支持團體 良朋樂苑

香港仔大道180號B

180B Aberdeen Main Road, Aberdeen, Hong Kong

印製:3,000份

南社之音

香港仔坊會AKA

香港仔大道180號B 3550 5566 2580 3871 aka.org.hk central@aka.org.hk (一般事宜) LSG@aka.org.hk (整筆撥款津助事宜)

燦妍故事

出版: 香港仔坊會 督印人: 吳綺薇 編輯委員: 郭峯妮、謝婉儀、梁凱文、 鄧巧妙、張淑恩

「義路同行」青少年義工小組

本會轄下賽馬會綜合服務處「義路同行」青少年義工小組成 立於2015年,英文組名為「Volunger」,為「Volunteer」與 「Teenager」之結合,代表着一群熱心義工服務的青少年。

義工組秉持「一齊同行、一齊學習、一齊服務、一齊成長」 的理念,一起學習義工服務技巧、知識以及探索不同的服務 手法,其後在區內進行各類義工服務,當中包括舉辦中心的 年宵攤位,組員期望透過攤位遊戲傳遞關愛、和諧的訊息, 為區內兒童及家庭帶來歡笑。

「義路同行」成員於嘉年華上擺設 攤位,增加居民的環保意識。

義工組每年均會招募新組員加入,吸納有志服務社區的青年人。現時小組成員包括快將升中的小學生、中 學生、DSE考生以及剛進大學的「老鬼」(資深組員),「老鬼」義工在服務策劃上有着豐富經驗;而「新 人」則具有創意及動力,兩者的配搭共同推動着小組成長,令整個義工組有一種「傳承」配合「創新」的 意味,並持續為社區帶來不同的服務體驗,回應社區需要。

如 台端不欲繼續收到/改以電郵收取本刊物,請在適當方格內加上 號,並填妥有關資料,寄回香港仔大道180 號B「南社之音編輯委員會收」。

□ 本人不欲繼續收到《南社之音》,請日後停止寄發。

會員證編號/團體/公司名稱*:

姓名:

地址:

簽署:

*請刪去不適用者

□ 本人選擇以電郵收取《南社之音》。

聯絡電話:

電郵地址:

日 期: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