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香港展能藝術會 3 獻辭 4 前言 5 《藝無疆》 6 歷屆《藝無疆》活動照片 7 《藝無疆 2023:築夢點》 8 得獎者及隊伍 9 最傑出藝術表現獎|莫梓源 10 個人特別獎|蔡樂詩 11 隊伍特別獎|藝燃薪3.0 舞蹈 × 音樂 12 香港西區扶輪社匡智晨輝學校、道慈佛社楊日霖紀念學校 隊伍特別獎|朔月藝團 13 最佳創意獎|保良局陳麗玲(百周年)學校舞蹈組 14 最具型格獎|彭氏小提琴二重奏 15 最具潛力獎|林澤耀 16 鳴謝 17 《藝無疆 2023:築夢點》統籌小組 18 目錄
香港展能藝術會
香港展能藝術會的宗旨是「藝術同參與.傷健共展能」。我們深信每個人都有創作 藝術的潛能,欣賞藝術是每一個人的權利。我們致力推廣殘疾人士有平等機會 參與和創作藝術,期望透過藝術,締造一個共融的社會。
香港展能藝術會於1986年成立為非牟利慈善團體,也是Access / VSA國際網絡 2023和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成員。本會宗旨是「藝術同參與.傷健共展能」,我們 深信每個人都有創作藝術的潛能,欣賞藝術是每個人擁有的基本權利。香港展能 藝術會是香港唯一全方位開拓展能藝術的機構,致力推動平等機會,讓殘疾人士 參與藝術活動,發展藝術才能;並倡導透過藝術建立共融的社會。
工作重點:
普及藝術 藝術教育 專業發展 藝術通達 推廣共融 社會企業 國際網絡
3
香港展能藝術會舉辦一年一度的展能藝術盛事《藝無疆》,謹此衷心致賀。
香港展能藝術會一直不遺餘力支持展能藝術家的發展,透過不同計劃發掘潛質 優厚的展能藝術家,為他們提供研習藝術的機會,亦築起展演平台讓他們發揮
所長。《藝無疆》正是展能藝術家展露光芒的時候,今年主題為「築夢點」,鼓勵 新晉展能藝術家勇敢追隨夢想,突破自我,透過師友計劃與資深藝術家配對及 交流,藉此拓展藝術創作的獨特性和多樣性,觸發更多無限可能,讓藝術家 展望更廣闊的舞台。
香港展能藝術會自2014年起成為香港藝術發展局(藝發局)「年度資助」團體, 藝發局喜與香港展能藝術會攜手合作,共同推動藝術發展。藝發局同樣重視培育
人才的工作,透過各項計劃為不同發展階段的藝術工作者提供培訓、實習及海外 交流的機會,並鼓勵他們創作及發表作品。
我在此衷心恭賀所有得獎展能藝術家,相信你們會在人生舞台上繼續綻放光芒! 我亦感謝香港展能藝術會每年悉心籌辦《藝無疆》,謹祝是次活動圓滿成功!
4
獻辭
霍啟剛先生 ,太平紳士 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
《藝無疆》誕生於2009年,在視覺藝術和表演藝術交替舉辦的十三屆活動 之間努力向上邁進,逐步成為一個獲得藝術界及大眾認同的專業平台, 讓「藝術同參與.傷健共展能」的精神得以薪火相傳。而透過《藝無疆》發掘 出來的展能藝術家亦在多年間茁壯成長,其技藝及創作均愈加成熟,表現讓人 驚喜歡欣。
感謝香港藝術發展局於本年度再次以「年度資助(額外活動部份)」支持《藝無疆 2023:築夢點》。有見一眾展能藝術家對藝術抱有渴求並以此跨越界限,《藝無疆 2023》鼓勵他們敢於展望更廣闊的舞台、更寬敞的道路,讓夢想衍生無限的 可能性。本屆《藝無疆》更著眼於展能藝術家的培育及未來發展,致力促進 藝術家與業界人士及公眾的交流,期望他們以積極的態度分享和審視自己的 作品,從中探索其創作當中未及開拓的獨特面貌。
與此同時,我謹代表香港展能藝術會衷心感謝所有展能藝術家、其陪同者、 各機構學校、評審委員會成員、藝術伙伴及觀眾的參與,以及他們對《藝無疆》 的關注和支持。不同持分者的信任為《藝無疆》注滿能量,計劃將繼續秉持 「藝術無疆界」之信念,與眾展能藝術家共同進步,與社會大眾見證藝術共融的 實踐,攜手讓本地展能藝術盡展色彩與光芒。
5
林彩珠女 士 香港展能藝術會主席
前言
《藝無疆》是香港展能藝術會其中一個重點計劃。自2009年起,
《藝無疆》每年交替舉辦視覺藝術和表演藝術比賽,目的是發掘潛質 優厚的本地展能藝術家, 以及建立一個專業平台讓殘疾人士以藝術 與公眾交流。過去十年間,《藝無疆》接觸超過4,500位藝術新秀, 並提供合適的創作資源及藝術支援配套,協助他們逐步邁向專業。
《藝無疆》成功培育一群具質素的藝術人才,並積極向公眾及業界展示 他們具價值及發展可能的作品,於本地及海外建構一個穩定而多面向的合作 網絡。如今,《藝無疆》已成為香港展能藝術界的年度盛事,更曾於2012 年 榮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之藝術推廣銅獎,以肯定其以藝術實踐 共融的成果。
計劃詳情:
Facebook:
6
《藝無疆》
歷屆《藝無疆》活動照片
7
《藝無疆 2023:築夢點》
《藝無疆2023》以「築夢點」為主題,圍繞表演藝術,致力發掘更多具潛質的新晉 展能藝術家,推動他們在不同的藝術領域自主實踐,令藝術生生不息。有別以往 的「大匯演」形式,本屆《藝無疆》將成為他們追隨藝術的中途站,聚點便能 築成道路,鼓勵他們勇敢展望更廣闊的舞台。我們期待藝術家從一個夢想開始, 突破自身,繼而觸發眾多可能性。
頒發獎項
8
最傑出藝術表現獎 個人特別獎 隊伍特別獎 最佳創意獎 最具型格獎 最具潛力獎
得獎者及隊伍
9
舞蹈組 《驚世鉅作》 舞蹈
彭氏小提琴二重奏 茅沅《新春樂》 小提琴
林澤耀
最佳創意獎 保良局陳麗玲(百周年)學校
最具型格獎
最具潛力獎
蕭邦《夜曲》,作品15,第一首 鋼琴
最傑出藝術表現獎 莫梓源 任光《彩雲追月》 鋼琴 個人特別獎 蔡樂詩 《當我想念你》 歌唱
《最佳選擇》 手語、歌唱及舞蹈
隊伍特別獎 朔月藝團
隊伍特別獎
舞蹈
藝燃薪3.0–舞蹈 × 音樂 香港西區扶輪社匡智晨輝學校 道慈佛社楊日霖紀念學校 《藝燃薪3.0 年度展演》
最傑出藝術表現獎
莫梓源現就讀於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特教青年學苑,並擔任香港 共融樂團駐團鋼琴手。近年他有幸得到鋼琴家金美雪大師悉心 教導,亦領受青年鋼琴家牛牛(張勝量)大師指點琴藝。他連續 於2021及2022年贏得中港亞太鋼琴公開賽特殊組冠軍。
梓源一歲時確診中度自閉,在啟蒙老師趙適恒和媽媽的指導下 慢慢掌握鋼琴彈奏。他積極參與不同公開表演,曾數度與香港 管弦樂團、香港新世代藝術協會合作,亦曾與國寶級鋼琴家郎朗
大師、劉詩昆大師等同台演出。
10
莫梓源 任光《彩雲追月》 鋼琴
個人特別獎
蔡樂詩Sharon,自小患有視網膜退化,現時只能感受到 光和影。Sharon自小熱愛唱歌,希望她的歌聲能傳遍各地。
在音樂路上,Sharon努力尋找不同資源學習古典及流行
聲樂,不斷嘗試,跨越自我,力求進步及發掘更多的可能。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句話說起來老土,但卻很真實。
所以,在未來的日子裏,Sharon希望持續裝備自己,以最好的 狀態迎接每一個得來不易的機會與挑戰。
11
蔡樂詩 《當我想念你》 歌唱
隊伍特別獎
「藝燃薪3.0—展能藝術計劃」是一項為期三年的計劃,由
何晶潔家族基金及藝術發展局配對資助計劃共同資助。承接
「藝燃薪—展能藝術計劃」及「藝燃薪2.0—展能藝術計劃」
發掘並栽培了具備潛能的學生;「藝燃薪3.0—展能藝術計劃」
將繼續為他們提供深入研習藝術的機會。
是次兩間學校聯合表演,以「東、南、西、北」主題,代表不同
的藝術形式正在由萌芽慢慢地向不同方向延伸;更代表了每一位
學生在參與藝術時對自身的審視,及向不同方向發展時的探求 與嘗試。
12
藝燃薪 3.0 – 舞蹈 × 音樂
香港西區扶輪社匡智晨輝學校、 道慈佛社楊日霖紀念學校
《藝燃薪3.0 年度展演》 舞蹈
隊伍特別獎
朔月藝團於2020年成立,組織 健全人士和不同障別人士,如
視障、聽障、動障及情緒病
患者等,一同參與藝術活動及
演出,希望透過藝術、表演和
交流,將不同人的獨特性和能力,
展現給觀眾,宣揚平等共融
訊息。同時透過藝術活動及公眾
教育,與公眾分享不同人士的
生命故事,以生命影響生命。
朔月藝團 《最佳選擇》
手語、歌唱及舞蹈
13
最佳創意獎
保良局陳麗玲(百周年)學校舞蹈組歷年創作多個表演作品, 包括《龍虎舞鬥》、《肥瘦雙煞》、《港奎傳奇》等。舞蹈組亦於 學校舞蹈節、《藝無疆》等多個比賽屢獲佳績,及獲邀參與不同 公開演出及交流活動。
是次作品由舞蹈組成員陳翔及曾敬奎演出,他們期望以作品觸動 觀眾,用心成就一份驚世鉅作。
14
舞蹈
保良局陳麗玲(百周年)學校 舞蹈組
《驚世鉅作》
最具型格獎
彭鈺承(圖左)及彭鈺林(圖右)於香港出生,今年23歲。他們 由九歲開始學習小提琴,喜歡的作曲家包括巴赫、莫扎特、貝多芬、
韋華第等等。他們曾與不同管弦樂團演出,包括香港青少年 管弦樂團、True Colors Symphony、香港共融樂團等。他們
亦曾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分別與張學友及陳奕迅同台演出, 也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香港共融樂團合演。
鈺承及鈺林希望有機會向不同地方的音樂家學習,增廣見聞及 認識更多朋友,藉此令自己的音樂造詣更上一層樓,並於未來 回饋社會。他們相信生命能夠影響生命,期望以音樂給同路人
帶來正能量與快樂。無論身在任何環境,每個人都會找到適合 發光發熱的機會!
15
彭氏小提琴二重奏 茅沅《新春樂》 小提琴
最具潛力獎
林澤耀
林澤耀從小對不同聲音感興趣,兩歲時喜歡聽雀仔聲、電話鈴聲, 開始上幼稚園時自學彈奏老師教導的兒歌,六歲正式開始學習 鋼琴。澤耀現時20歲,特別喜歡古典音樂和鋼琴作品,更喜歡 憑記憶把聽過的樂曲彈奏出來。澤耀現考獲鋼琴演奏級第二級, 夢想是將來可以做一個演奏家,希望以此作為終身職業,亦期望 把所學到的幫助其他人。
16
蕭邦《夜曲》, 作品15,第一首 鋼琴
鳴謝
排名按英文姓氏序
評審委員會 鄭傳軍先生
《藝無疆 2023》評審委員會主席 香港展能藝術會節⽬委員會聯合主席 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級講師(導演)及研究⽣課程統籌(戲劇) 鄭至芝女士
iStage藝術總監
馮穎琪女士 香港唱作人
李少霖先生 香港圓號演奏家 香港管弦樂團圓號手
黃狄文先生 城市當代舞蹈團副藝術總監
導師 陳嘉儀女士 陳美莉女士 何珈樺女士 洪霆女士
許俊傑先生 李瑩教授
王廷琳先生
司儀 郭俊立先生 李軒先生
演出藝術家 蔡樂詩女士 李軒先生 影片製作
錄音
場地支持
Pineland Media
17
香港展能藝術會
《藝無疆 2023:築夢點》統籌小組
藝術通達
李瑩教授
藝術顧問
陳嘉賢先生
經理
林亦山先生 鄧穎雯女士 謝子朗先生
主任 主任 主任
李之程女士 施恩傑先生
助理主任 助理主任
蕭翠萍女士
項⽬統籌
市場及推廣
王嘉璇女士
經理
湛思路女士
助理主任
18
鄭傳軍先生 節⽬委員會聯合主席 張梓楓先生 執行總監 藝術節目 張慧紅女士 經理 許灝澄女士 助理經理
助理項⽬經理
趙子俊先生
陳凱恩女士 助理主任
查詢
(852) 2855 9548
(852) 2872 5246 ada@adahk.org.hk www.adahk.org.hk
ADAHK_1986 ada_hongkong
香港展能藝術會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活動內容並不反映本會意見。
我們樂意按殘疾人士不同需要作出適當安排,請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