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都是我?揮別傷人傷己的人際關係模式

Page 1

引言 .........................................................................................7 第 1 章|罪惡感 .....................................................................13 罪惡感是怎麼形成的? .......................................................15 以健康的「罪識感」取代病態的「罪惡感」...................20 讓別人有罪惡感 ...................................................................22 罪惡感與自我價值感 ...........................................................25 罪惡感與情緒勒索 ...............................................................27 罪惡感與濫用宗教信仰 .......................................................31 以心理治療的角度來處理罪惡感 .......................................36 以聖經的教導來處理罪惡感 ...............................................39 以心理治療的角度來處理情緒勒索 ...................................50 以聖經的教導來處理情緒勒索 ...........................................52 以心理治療的角度來處理濫用宗教信仰 ...........................57 以聖經的教導來處理濫用宗教信仰 ...................................59 小結 .......................................................................................63
目 錄
第 2 章|被動式攻擊(或稱:壓抑式攻擊).......................65 用心理治療的角度來處理被動式攻擊 ...............................74 聖經上的解決方法 ...............................................................76 小結 .......................................................................................79 第 3 章|投射 .........................................................................83 以心理治療的角度來面對投射機制 ...................................93 聖經上的解決方法 ...............................................................95 小結 .....................................................................................103 第 4 章|自卑情結 ..............................................................107 心理治療的解決方法 .........................................................113 聖經上的解決方式 .............................................................115 小結 .....................................................................................120 第 5 章|模糊不清且不當的人我界限: 設定健康的界限 ..................................................123 以心理治療來面對界限問題 .............................................137

第 6 章|羞辱、傷害與受害者角色的循環機制

第 7 章|基督宗教的醫治途徑:

寬恕、和好,以及健康的自我價值感

聖經上的解決方法 .............................................................141 小結 .....................................................................................150
.............153 以心理治療的解決方式來面對創傷 .................................171 聖經上的解決方式 .............................................................173 小結 .....................................................................................179
............183 寬恕 .....................................................................................186 和好 .....................................................................................200 健康的自我價值感 .............................................................216 結語 .....................................................................................223
............................................................................229
參考書目

引 言

在陪伴許多人的過程以及與課程學員談話當中,我

們(古倫神父與吳信如老師)一再聽到干擾人與 人之間關係的一些心理或行為機制,這些機制妨礙伴侶

之間的關係、家人之間的關係、朋友之間的關係,公司 以及教會團體裡的關係,並使這些關係蒙上一層陰影。

人們常常沒有意識到這些行為機制的存在,而只是感受 到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已受到干擾,並痛苦地經驗到這些 行為機制造成的傷害。可是他們不知道該如何擺脫這些 機制的毀滅性力量。

在這種情況下,基督徒總是呼籲要秉持良善與仁 慈。他們認為,憑著善意和祈禱就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可是道德性的說教並無法幫助我擺脫這些一再使我陷入 新的困境並使我受傷的機制。另一些人則會嘗試在心理 治療中尋找有幫助的途徑。他們閱讀心理學方面的書

籍,在那裡面找到一些解釋這些心理和行為機制的理

8

論,但這些理論通常太過複雜,因而對他們沒有具體的 幫助。我們在寫作本書時也重視心理學方面的觀點,且 引用了許多心理學方面的書籍。但我們想用簡明的話語 呈現這些心理諮商方面的理論,以及結合我們與人們在 會談中所獲得的實務經驗。我們從心理學觀點去描寫生 活現實,同時從靈性輔導的層面,我們也認真地在基督

宗教傳統中,尋找一些能處理這些干擾人際關係的心理 行為機制的方法。此外,我們發現,在基督徒團體中,

除了一般的行為機制之外,更容易誤用信仰工具(或利 用耶穌與上主之名)在不知不覺中施展這些行為機制, 使得信仰不但無法使人獲得自由,反而使人被綑綁,進 一步還可以用來合理化這些負面機制。因此,我們更希 望透過本書來剖析這些扭曲信仰的問題,幫助讀者打開 「真理使人獲得自由」的健康視野。

在我們看來,聖經就是一個有豐富心理與靈性療癒

觀點的來源,但是我們必須先學會認識我們自己(請參 考由南與北文化出版社出版的《踏實的靈修 全人的陪

伴》)。現代心理學就是一個系統性的分析工具,幫助

9 引 言

我們更清楚地釐清自己的內在問題,如此才能更具體地 為生活在現代的我們發現聖經裡的智慧,找到一些適用 的聖經故事和章句,這些故事和章句不僅提供解決的方 法,也能幫助我們擺脫一些傷人的機制,並醫治因這些 機制所造成的傷害。

係的六種機制。我們視這本書為一份邀請,邀請大家去 問自己:我是否有這些心理或行為機制。但我們絕不希

望本書中的觀點被利用來指責別人。然而,不幸的是, 總是有些人讀書是為了去指責別人,而不是轉化自己。

當然,本書中所描寫的這些機制也揭露出他人的一些面 向。這可以幫助我們去深入了解對方心裡的想法,以及 為什麼與他們相處會如此困難。但我們絕對不可以去評 價別人並濫用本書中的話,更不可對別人說:「你現 在正將你的問題投射到我身上,你在對我進行情緒勒 索。」類似這樣的話。本書首要之目的在於幫助讀者更 深入認識自己,並透過聖經的具體圖像與詮釋,來擺脫

妨礙自己與別人相處時的一些機制,轉化自己。本書呈

10
因此,在本書中,我們想介紹干擾我們與他人關

現的這些機制應該像一面鏡子一樣,幫助我們認識自 己。

我們應該了解自己,而不是評斷自己。只有我們了 解自己,了解在我們內心作用的這些機制之後,我們才

能擺脫掉它們。此外,我們也希望透過瞭解這些機制, 讓我們不會輕易以成見來評斷他人,而是進一步可以瞭

解他人內在的困境與傷痛。

在這本書裡,我們也運用了許多心理學的觀點,嘗

試盡量具體地解釋這些觀點,借助許多會談的案例來清 楚呈現這些心理學觀點,並且描述解決問題的方法。但

是聖經上的解決方法,仍是我們希望提供的主要方法。

這些方法不但常常與心理學裡的解決方法一致,甚至還 帶領人們走得更深遠。因為,聖經與信仰的靈性層面, 超越了心理學的身心層次,從上主而來的超越性力量, 才能幫助我們克服人的有限瓶頸。有基督信仰的讀者們 更能從中發現,他們從基督宗教靈修中獲得的經驗和認 識,與現代心理學的知識很類似,但前者詮釋與解決的 方式更具創意,也讓信仰成為轉化自己的超越性助力。

11 引 言

因此,靈修與心理學之間並不存在對立的關係。但我們 需要的靈修是不排拒心理學的,就像神學也整合了哲

學、社會學與其他科學,並且要開放自己去認識心理學 的觀點,又同時不放棄自己的基督徒身分認同。基督宗

教的靈修中含有許多心理學的智慧,而且它是一種有醫 治力的靈修。耶穌來是為了醫治人,使人擺脫由這些妨

礙生活的機制所形成的糾葛、羈絆,獲得自由。

在描述完每一種機制之後,我們會提出讓讀者問

自己的四個問題,接著我們也嘗試為這四個問題提供答 案。問自己這四個問題並嘗試去回答這些問題,可以幫 助我們將這些機制具體地轉譯到我們的生活當中。這四 個問題讓我們看到一些步驟,告訴我們如何去克服干 擾,甚至摧毀我們人際關係的這些機制。

12

罪惡感

第 1 章

罪惡感是許多人面對的一個大主題。但在談罪惡感

時,我們要分辨:我心裡之所以有罪惡感是因為 我真的做錯了一些事,因為我刻意傷害了別人,或是因

為我違反了信仰的誡命;還是我根本沒有做錯任何事, 但心中就是有罪惡感。

當我們犯錯或者有過失時,內心產生自責與罪咎, 這是出於良知的觸動,也是正常的反應,這時候良心不 安的「罪惡感」應該就會正面地促使我們去改善與修 復。但是,如果是後面這種「非過失」的罪惡感,或者 說是一種「歉咎」或「虧欠感」,我們就應該問自己: 這種罪惡感是我的超我灌輸給自己的嗎?還是因為自覺 達不到一些規範或父母的期待造成的?或者這是一種病 態的罪惡感,它傾向一種心理疾病,比如:憂鬱症?

14

罪惡感是怎麼形成的?

心理學指出:當我們違反或者不符合、達不到某

些社會上或家庭裡的一些規定或準則時,就會有罪惡感 或歉疚感。其實,家裡的規定和真正的犯罪沒有任何關

係。但我們常常將這些規定內化,於是它們就形成了我 們的超我,對我們制定各種規定來評斷自己。許多罪惡

感都是由超我製造的。例如:一位年輕的母親只要自己 一休息就會覺得有罪惡感,因為身為父母的超我要求 她,時時刻刻都應該要照顧孩子,不可以照顧自己。另

一些人之所以有罪惡感,是因為他們無法滿足自己的家 人、公司和朋友的各種期望。

我們可以用下頁的圖示來說明罪惡感的形成與應 該讓我們重新思考的面向。當規範、準則或期待與實際 達成情況之間產生了差距,就會形成「罪惡感」或歉疚 感,因為我們覺得「虧欠」。但是問題來了:這些標準

與規範是誰訂的?為甚麼制訂?這些規範與期待真的適

第1章 罪惡感 15

罪惡感的產生

你應該重新思考:

1.誰設定了這些標準?為什麼設定?

2.這個標準或規範真的適合我嗎?

自己設定的目標、社會的規範

罪惡感與愧疚感的產生

「設定標準」與「實際達成」

兩者中間的差距 形成內在的「罪惡感」

我所達成的水準

你應該重新思考:

1.我真正達成的目標有多高?

真的只有表面上達到的水準嗎? 還是我自認的目標而已?

2.我應該達成哪些標準?

3.我為何要達成這些標準?

或他人的要求與期望 作者/吳信如

16

合我嗎?另一方面,表面上我所認為「達成的狀況」, 真的只有到這個標準線嗎?還是我自己認為只達到這個 水準?又,我認為應該達到哪裡?為甚麼? 我們可以就三個案例說明這一點。有一位女士在農

場長大。小時候,每當她想去玩的時候,她母親會對她 說,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得做:去清理廚房,或到牛棚去

幫忙爸爸。所以長大之後,這位女士只要閒下來,想讀 點報紙或放空時,就會有罪惡感。這跟真正的罪無關,

而是她的超我告訴她:不可以休息。雖然理智上她知道 偶而休息一下是應該的,可是只要她想讓自己真正好好 休息時,心裡就會產生罪惡感。

另一個案例:有一位女士答應了她的母親,在母

親生病時會一直照顧她,不會把母親送進安養院,然而

這位女士自己也病倒了。醫生和兄弟姐妹們都勸她不能 再這樣下去,否則她會比母親更早死。在兄弟姐妹的施 壓之下,她答應將母親送到安養院去,而且每天都去探 望母親。可是她在夜裡卻無法成眠,因為她心裡有罪惡 感:「我之前已經答應了母親不送她去安養院,結果我

第1章 罪惡感 17

卻沒有遵守諾言。」客觀而論,這位女士並沒有做錯 事,但是她無法擺脫自己的罪惡感、內心無法獲得平 安。這份罪惡感來自於她自己的內在法律。這內在法律 包括:當我答應別人某件事時,無論發生任何使我無法

實現承諾的情況,我都必須遵守自己的諾言。所以,她 的罪惡感不是因為實際的犯錯所引起,而是由她的內在

法律造成的,而這些內在法律又是她給自己制定,或從 父母那裡接收過來的。

第三個例子:有一位女士答應母親在她臨終時會 一直陪著她。結果,就在這位女士出門去買東西時,她 母親去世了。這位女士一整年都責怪自己,為甚麼沒有 注意到母親快要去世了。對於她一直自責的行為,她的 丈夫也沒有辦法幫忙。在這個例子裡,罪惡感也是因為 她違反了自己的內在法律而產生的:「我必須遵守諾 言。」可是在這裡我們還注意到另一件事:這種罪惡感 雖然令人非常不舒服,但這位女士顯然寧願受罪惡感折 磨,也不要面對自己的悲傷,不願接受母親已經死亡而

她必須放手的事實。有時候,我們寧願遁入罪惡感中以

18

逃避其他的感覺,比如面對親友過世的悲傷。

還有其他的一些感覺也令人很不舒服,使得我們

寧願逃到罪惡感裡也不願面對這些感覺,比如:無力感 和痛苦。因此,有些人寧願一直把焦點放在找出這是誰 的罪,而不願面對無力感和痛苦。比如:有一個孩子猝 死了,直到今天醫生們都無法解釋他的死因是甚麼。但

父母寧願整天想著,當初「應該」可以做甚麼來避免他 的死亡,也不願意面對實際失去他的痛苦。因此,人們

就會把錯攬到自己身上:我應該早點去看這個孩子。我 應該把窗戶打開,這樣就可以避免悲劇發生了。或者把 錯推到醫生身上,認為醫生沒有警告他們。在這些情況 裡,人們寧願逃到罪惡感裡,也不想要面對自己的無力 感和悲痛的感覺。

第1章 罪惡感 19

以健康的「罪識感」

取代病態的「罪惡感」

我們必須區別罪惡感與罪識感之間的不同。罪惡 感是一種覺得自己犯錯的「負面感覺或情緒」,它會使

人軟弱。不管是感到良心不安或心中充滿罪惡感,這都 會使我們癱瘓,奪走我們的力量。相反的,罪識感則

是「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這對人而言非常重要。弗

蘭克(Viktor Frankl,1905-1997,奧地利心理學家)於

一九六○年代在美國的監獄演講時曾提到過這件事。當

時的人普遍將監獄受刑人視為一個不正義社會裡的受 害者。弗蘭克則對受刑人說,他們應該認清自己的過 錯,「認錯」是人的尊嚴。慕尼黑的精神科醫師歌勒斯 (Alber Görres)也表達類似的想法,他寫到:「如果

人們不再把握機會去察覺到自己是會犯錯的人,那麼他 也不再會察覺到自己根本的存在深度、自己的根本、

構成自己的特質、自己的自由和責任。」(Görres, Das

20

Böse 77)看清並承認自己的錯誤,進一步才能改正這 些錯誤,這就是健康的「罪識感」。

罪識感不會使我們癱瘓,反而會挑戰我們去改變自 己的生活。心理學家榮格雖然不將此稱之為罪識感,但 是他也提到認知到自己的過錯是人格進步的動力。他認 為:「認知到自己的過錯可以成為一股巨大的道德推動

力⋯⋯沒有過錯就不會有心靈上的成熟,思想上的水平 線就不會擴大。」(Grün 97)

為了認清自己的過錯,人需要有自己被無條件接 受的經驗,也就是必須經驗到認錯並不會剝奪掉自己的 尊嚴,也不會使他遠離上主。上主還是會無條件地接受 他。為了讓他認識自己的過錯,他需要有人尊重他、接 受他,否則他無法、也不願意看到自己的過錯。因此在 心理治療或靈修陪伴中,我們一向都會強調不可以評斷 對方,不可以被對方所犯的過失嚇到,而是要無條件地 接受他。相信上主對我們的慈悲與憐憫是無條件的,而 且跟我們的行為無關,這也能幫助我們看到自己的過

失。
21
第1章 罪惡感

讓別人有罪惡感

我們心中的罪惡感可能來自真正做錯事或來自於

自己的超我;此外,還有一些是別人灌輸給我們的罪惡 感。對別人灌輸罪惡感或讓別人一直感到良心不安,這

是一種施展權力的手法。許多父母都知道這種權力遊 戲。當孩子拒絕父母的一些請求或不接受父母的過度期

望時,父母就會讓孩子有罪惡感。他們會對孩子說: 「我們為你們付出了這麼多,現在你們卻連陪伴我們的 時間都沒有。」這時候,孩子就很難抵擋這樣的罪惡 感。有些領導階層則會以指責的話語引起員工的罪惡 感,並把這種做法當作一種權力工具。

在基督宗教團體裡,罪惡感更容易成為控制人心的 工具。信徒們常常必須和罪惡感打交道。因為有些神父 或牧師會灌輸信徒們這種想法,說他們是惡劣的罪人, 沒有遵守上主的誡命。在過去,教會講了太多關於罪的

事,而且把罪當作講道的重點。教會也常常宣講道德化

22

的要求。他們對信徒提出各種道德要求,提出許多過度 的要求,使他們心中產生罪惡感。這常常是教會施展權

力的工具。由於人們有罪,所以他們應該去教堂,以 便讓自己的罪獲得赦免。在中世紀,教會就利用這項權

力工具賺錢。他們對人們灌輸罪惡感,但同時又向人們 販賣贖罪券,他們必須付錢,他們的罪才能獲得赦免。

馬丁.路德就是反對這種利用罪惡感來謀利的做法,而 且他很有理。但是直到今天,仍舊常常有人利用這種方

式。一位神父告訴我,他曾在巴西一間極大的教堂裡服 務過,那裡的講道者首先向人們灌輸使他們良心不安的 事:「你一定逃漏稅過。你一定騙過你的妻子。你曾偷 過鄰居的一些東西。」接著,他利用這個機會盡可能收 取很多錢。「上主是寬大的。他寬恕你所有的過失。但 你必須為他做一些事,你必須給錢,好讓上主寬恕你所 有的過失。」於是,他們就這樣利用人們的良心不安來 斂財。

教會團體尤其會向在教會中服事的信徒灌輸罪惡

感,還指出他們為教會團體所做的永遠都不夠。於是,

第1章 罪惡感 23

有些信徒在星期天的禮拜或彌撒結束後,帶著一顆不安 的良心回家。他們覺得:「也許我應該為教會提供更多

服事。」事實上,我已經做得夠多了,而且也沒有力氣 了。我擔心自己會落入身心耗竭的處境,可是我又無法

逃避牧師或神父不斷要求我為教會提供更多服事。有些 信徒則在聽完講道之後感到良心不安,因為他們覺得自

己不是個好基督徒。在講道裡,他們聽到這項要求:放 下地上的財富,要積財寶在天上,所以應該盡可能地奉

獻,因為教會的收支赤字了。但同時他們心裡卻有某些 東西在抗拒這項要求。於是,他們便在彌撒或禮拜之後 帶著內心糾結的感覺回家。

24

罪惡感與自我價值感

對別人灌輸罪惡感就會削弱對方的自我價值感。反

之,如果一個人有低落的自我價值感,就更容易被灌輸 罪惡感,結果這又會使他的自我價值感更為低落。自我

價值感和自信是不一樣的。自我價值感的意思不是我表 現得很有自信(許多外表充滿權威式自信的人,其實是

缺乏自我價值感,他反而必須透過貶抑他人來提升自我 價值),而是指:「我意識到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是有價 值的,認識到自己的尊嚴,感受到自己作為人的獨一無 二特質。亦即,感受到自己真正的本質,認識到上主為 我所造的樣貌。」健康的自我價值感就是:「我可以認 知到,我不需要透過甚麼成就或表現才是有價值的,光

這樣的自我價值感源自於孩提時期感受到自己被 無條件的接納,不需要透過行為來證明自己是值得被愛

的。但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原始的自我價值一定

是身為一個人,我就是有價值的。」
25
1章 罪惡感

會被外界不知不覺地透過「有條件的愛」而傷害,例 如,我們在孩子時都曾經歷過或者自己當父母時也對孩 子說過:「如果你聽話,爸媽就愛你,你就是我們的好 孩子」,或者「你很乖,所以我們愛你」。但是,依照

榮格的說法,即使我們在童年時曾經歷傷害,成年之後 我們就必須自己為重新找回健康的自我價值負責。因

例如:否定

自己、成就取向,或表象的自信與內在自卑 就必須

學習重新建構自我價值感。這時候,信仰就是一個很好 的幫助。

但假如我一直被灌輸我很壞、我是個罪人,那麼我 就不會想去轉變我自己。因為在罪惡感中,我只會感知 到自己的負面特質。因此,我就寧願往外逃逸,我可能 會在表面上表現得很有自信,藉此掩飾自己缺乏自我價 值感的事實;或者,我一頭栽進工作裡,以外在的成就 來提升我的自我價值。繁忙的工作使我沒有機會去感受 到自己的內心,使我沒有機會去認識自己。於是,我就

可以透過這種方式逃避自我價值低落的感覺。

此,一旦察覺自己逐漸缺乏自我價值感
26

罪惡感與情緒勒索

透過罪惡感施展權力的另一種方式是情緒勒索。情

緒勒索是我想辦法透過操控別人的情緒來使對方照著我 的意願去做。當對方不執行我希望他做的事時,我就會

用負面情緒去懲罰對方。

進行情緒勒索的方式很多,比如,我讓對方產生

罪惡感,我告訴他,如果他不做我要他做的事,我會很 過得不好。於是只要我過的不好,這就是他的錯,因而 他心裡便產生罪惡感。另一種進行情緒勒索的方法是, 拿對方和別人比較。例如丈夫對妻子說:「別人的太太 都照顧她們的丈夫。可是妳就只顧妳自己」。或者說: 「別人都搶著要嫁給我,可是妳一點都不關心我到底過 得如何」。另一種方法是威脅對方:「如果你不滿足我 的願望的話,到時你就知道會有甚麼下場了。」、「如 果你不按我的意思去做的話,我就跟你分手。」或者更

糟糕的是:「我就死給你看。到時候看你怎麼面對你的

27
第1章 罪惡感

罪惡感。」還有另一種方法是提醒對方的責任:「作為 妻子/丈夫,妳/你有責任把我照顧好。」另一種情緒 勒索的方式則是削弱對方的自我價值感,例如:「因為 你如此有能力,所以我才會把這個任務給你。」言下之

意是:如果你不接受這個任務,就表示你沒有能力,也 就是沒有價值。

在進行情緒勒索時,我們總是責怪別人,把錯推到 別人身上。如果我過得不好、如果我們分手的話、如果

我自殺的話⋯⋯都是他的錯。有時候,這些責怪還帶著 爆怒的情緒和激烈的辱罵,我們會指責對方既自私又愚

蠢。所有這些情緒勒索的方法都會在對方心裡引起罪惡 感;對方不想擔上分手或使另一個人自殺的罪名。他會 想到、擔心別人的看法:如果我的另一半自殺的話,別

情緒勒索主要是發生在關係緊密的雙方,因為關

係夠緊密,我們才會在乎對方的感受,對方才有籌碼。

例如發生在男女關係中,男人對女人進行情緒勒索或反

之。但情緒勒索也發生在親子關係裡;比如,父親使女

人會說甚麼?
28

兒在情緒上依附自己,可是只要女兒不按照父親的意思 去行事,父親就責罵她,這就是情緒勒索。或者每當兒 子為自己做一些決定時,比如和朋友去渡假,母親的反 應就是生病。這也是一種情緒勒索。但在親子關係中, 這比較常被稱為「情緒虐待」。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再地遇到情緒勒索的情況。

例如:一位太太想去多年好友的家裡住個兩天,可是她 的丈夫卻想辦法阻止她。他會說:「妳都把我一個人丟

在家裡。我身體又不好。我一定會喝醉的。」或者指責 她:「妳有時間去陪妳的閨密,卻沒有時間陪我。」或 者讓她二選一:「妳若去她那裡的話,就別回來了。」

或是說:「妳留在我身邊。妳要選她還是選我,妳自己 看著辦!」

也有的例子是,當女兒想搬到另一個城市去住、 去讀書時,母親就對女兒施壓。母親告訴女兒,沒有女 兒,她過不下去。如果她一個人孤伶伶又生病的話,就 是女兒的錯。她會想辦法讓女兒感到良心不安,畢竟沒

有任何女兒想傷害母親。可是當女兒對這種情緒勒索的

第1章 罪惡感 29

行為讓步時,母親就會一再使用同樣的方式去達到自己 的目的,她會向女兒描繪如果女兒不在可能會發生的 事、她會過得如何不好。她利用這種方法製造女兒的罪 惡感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30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