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構順暢有脈絡 架構順暢有脈絡
‧ 刪除「紅蘿蔔實驗」。
‧ 生物圈內容移到下冊 與生態系整併。
‧ 跨科獨立主題,解除 章節綁定,自主馾彈性 教學。
‧ 人體消化系統版面調 整,圖文整合更適讀。
第一章、生命的發現
1-1 探究自然的方法
1-2 生命現象與細胞的發現
1-3 細胞的形態與構造
1-4 細胞的組成與物質進出方式
1-5 生物體的組成層次
第二章、生物體的營養
2-1 食物中的養分
2-2 酵素
2-4 人體如何獲得養分 ‧ 原一二章合併。
跨 科、尺度的認識與應用
2-3 植物如何製造養分
七上
概念整合,內容完整, 分量剛剛好。
第三章、生物體內的運輸
3-1 植物的運輸構造
3-2 人體的循環
3-3 人體的防禦
第四章、生物體的協調作用
4-1 神經系統
4-2 內分泌系統
4-3 植物的感應
第五章、生物體內的恆定
5-1 呼吸與氣體的恆定
5-2 血糖的恆定
5-3 排泄與水分的恆定
5-4 體溫的恆定
‧ 經典「芹菜運輸與蒸 散實驗」回歸。
‧ 「小魚血液觀察」改 成探索活動,減輕教 學壓力。
‧ 人體的防禦獨立小節, 內容完整有效理解。
‧ 「氣孔開閉實驗」改 為「植物向光性探索 活動」。
‧ 「動、植物排出氣體 的檢測實驗」整併, 內容完整便於比較。
1
架構順暢有脈絡 架構順暢有脈絡
‧ DNA與染色體整併 到本章完整教學。
‧ 刪除「植物營養器官 繁殖實驗」。
第一章、新生命的誕生 1-1 細胞的分裂 1-2 無性生殖 1-3 有性生殖
‧ 刪除「超級比一比實 驗」。
‧ 新增育種的說明,豐 富生物技術的內容。
第二章、遺傳
2-1 孟德爾的遺傳法則
2-2 基因與遺傳 2-3 人類的遺傳 2-4 突變
2-5 生物技術
‧ 調整小節順序,從演 化引入。
‧ 新增馬的演化歷程及 扁形動物門。
‧ 「水中小生物的觀察 實驗」移到上冊跨科。
第三章、形形色色的生物
3-1 認識古代的生物
3-2 生物的命名與分類
3-3 原核生物界和原生生物界
3-4 真菌界
3-5 植物界
3-6 動物界
2
七下 架構微調,符合習慣,
重視生態議題。
第四章、生物與環境的交互作用
4-1 生物圈的組成
4-2 生物間的交互作用
4-3 生態系的組成
4-4 能量的流動與物質循環
4-5 生態系的類型
第五章、生物多樣性與保育
5-1 生物的多樣性
5-2 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危機與衝擊
5-3 生態保育與環境永續
跨 科、全球暖化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 生物圈的內容與生態 系整併。
‧ 加強族群大小的調查 之圖表說明與比較。
‧ 生物多樣性寫入正 文。內容全新編寫, 探討面向著重生物生 存與生態保育議題。
‧ 跨科獨立主題,置於 書末,刪減溫室效應 內容,聚焦生物觀點。
3
特色亮點好教學 特色亮點好教學
圖表設計,實驗紀錄好簡單。
6 (請依實際觀察結果填寫)
D 複式顯微鏡的使用(本操作使用透明直尺為觀測物)
將複式顯微鏡各部位的名稱填入下圖中 並將名稱代號填入對應功能下方的空格中
活 動 結 果 紀 錄 、複式顯微鏡觀察透明直尺的觀察結果:
請繪出觀察到的數字 並記錄不同的操作步驟所產生的結果
欲觀察的數字 複式顯微鏡視野下所觀察到的影像
低倍率物鏡 高倍率物鏡
名稱 功能 代號
旋轉盤 目鏡
A B C 更換不同倍率 的物鏡 調整清晰程度 固定玻片 放大影像 提供光源
光源
E F G
玻片夾 物鏡
粗調節輪
細調節輪
C D E B F G A
( 填 上 直 尺 上 觀 察 到 的 數 字 )
倍率 × 倍率 × 影像特徵: 平面 (填平面或立體)
複式顯微鏡的操作 複式顯微鏡下的視野變化
1 將光圈放大 視野變 亮
2 從低倍率物鏡轉成高倍率物鏡。 影像變 大 ,視野亮度變 暗 。
3 將玻片往右方移動 所見到的影像向 左 方移動
4 將玻片往下方移動 所見到的影像向 上 方移動
活 動 結 果 紀 錄 食物中澱粉的測定 觀察碘液的顏色變化,並將觀察結果記錄在下表中碘液原色: 黃褐 色
溶 液 測 試 清水+碘液 結果為 黃褐 色 是否有變色: 是 勺 否 澱粉液+碘液 結果為 藍黑 色 是否有變色: 勺 是 否 食 物 測
(請依實際情況填寫)
二、食物中糖分的測定 觀察本氏液的顏色變化,並將觀察結果記錄在下表中
(請依實際情況填寫)
試 米飯+碘液 結果為
色
勺 是 否 (果肉)+碘液 結果為 色 ,是否有變色: 是 否 A 試管 B 試管 C 試管 D 試管 內容物 清水+本氏液 葡萄糖液+本氏液 米飯+本氏液 果肉泥 +本氏液 加熱前 本氏液顏色 淺藍色 淺藍色 淺藍色 淺藍色偏綠 加熱後 本氏液顏色 維持淺藍色 綠 黃 橙或紅色 維持淺藍色 綠 黃 橙或紅色 第 2 章 生 物 體 的 營 養 25 步 驟 10 mL 量筒加入 部分清水 並標 示 甲 乙 量 筒 為 避 免 傾 倒 可 以用膠帶固定。 1 靜置 30 分鐘 記錄甲 乙兩個量筒的液面刻度 3 在 水 中 切 取 粗 細 相 近 的 芹 菜 葉 柄 2 支( 含 葉 片 ) 約 25cm 將 芹 菜 分 別 放 入 甲、 乙 兩 個 量 筒 中 用 滴 管 將 液 面 調 整至刻度 10;將 乙 量 筒 的 芹 菜 摘 除所有的葉片 2 二、葉片有無對蒸散作用的影響 甲 乙 甲 乙 活 動 結 果 紀 錄 請 直 接 以 紅 筆 繪 出 紅 色 水 溶 液 在 芹 菜 葉 片 及 葉 柄 的 分 布 情 形 : 葉片 葉柄橫切面 葉柄縱切面 組別 甲組 乙組 時間(分) 開始 30 開始 30 液面高度(毫升) (請依實際情況填寫) (請依實際情況填寫) 液 面 高 度 的 記 錄 : 放置在通風且有日照的位置 實驗效果會更明顯 ! 第 3 章 生 物 體 內 的 運 輸 41
藍黑
是否有變色:
習作第一冊 P6、P8、P25、P29
8 26
實驗紀錄有設計,
記錄簡單,引導填答好容易。
引導問題與討論,簡單易填答。
活 動 結 果 紀 錄 在 下 表 中 記 錄 試 管 內 液 體 的 顏 色 變 化
2 章
試管(作用環境) 剛加入本氏液的顏色 隔水加熱後的顏色
A 試管(澱粉液+清水於 37℃的環境) 淺 藍 色 淺 藍 色
B 試管(澱粉液+唾液於 37℃的環境) 淺 藍 色 綠 色 或 黃 色
分析與討論
1. 活 動 步 驟 3 中, 溶 液 混 合 後 未 直 接 進 行 本 氏 液 測 試, 卻 放 回 37 ℃ 溫 水 靜 置 的 原 因 可 能 為 何? 我的答案
為了確保 A、B 兩試管的 作用環境 維持在 37℃,也讓溶液有時間反應。
2 A、B 兩組中的哪組為實驗組?其試管中的本氏液在反應結束後呈現什麼顏色? 我的答案
B 試管為實驗組,反應結束後呈現 綠(或黃、橙、紅)色
3. 本活動中對照組的設計,應該是想對照出人類唾液可能具有什麼特性? 我的答案
唾液能讓 澱粉 產生出具有甜味的小分子醣類。
4. 若 在 執 行 步 驟 4 之 前, 先 吸 取 A、B 試 管 中 少 量 的 溶 液, 滴 於 乾 淨 的 試 管 中, 再 分 別 滴 加碘液,發現 A、B 試管的溶液皆出現藍黑色或紫紅色的反應結果,應如何解釋較適當? 我的答案
A、B 試 管 皆 含 有 澱 粉 , 但 配 合 本 氏 液 反 應 結 果, 可 推 測 A 試 管 中
的澱粉 依然存在 ,但 B 試管中的澱粉 可能未被完全分解 。
5 對照活動結果與假說內容,檢驗活動結果是否支持假說?
我的答案
依 據 活 動 結 果 可 知 唾 液 能 分 解 澱 粉 , 產 生 讓 本 氏 液 變 色 的 小 分 子 醣 類 ,
與 假 說 相 符 。
結論
1. 請你對本活動所探討的內容,寫下你的結論。
我的答案
唾 液 中 的 酵 素 可 分 解 澱 粉 , 且 可 利 用 本 氏 液 檢 測 。
8
P29 27
第
生 物 體 的 營 養 29 習作第一冊
特色亮點好教學 特色亮點好教學
1 呼 吸 作 用 :
細 胞 將 葡 萄 糖 等 養 分
的 能 量 釋 放 的 過 程 ,
通 常 需 要 氧 氣 , 並 產
生 二 氧 化 碳 和 水 。
血液流向
二氧 化碳 氧氣 肺泡 呼吸與氣體恆定 1 排泄與水分恆定
2 呼 吸 器 官:多 細 胞 生 物 進 行 氣 體 交 換 的 場 所 。
通 常 具 備 表 面 潮 溼 、 表 面 積 廣 大 , 有 充 分 的
血 液 流 過 等 條 件 。
3 人 體 的 呼 吸 系 統 : 包 括 鼻 、 咽 、 喉 、 氣 管 、
支 氣 管 和 肺 臟 。 肺 臟 沒 有 肌 肉 , 由 許 多 肺 泡
所 組 成 , 為 氣 要
微血管
1 排 泄 器 官:能 排 除 代 謝 廢 物 的 器 官 ,
稱 為 排 泄 器 官 。
器官 功能 排除
肺臟 呼吸、排泄 水、二氧化碳
皮膚 接受刺激、調節
體溫、排泄 水、尿素、鹽類
腎臟 調節水分、排泄 水、尿素、鹽類
2 含 氮 廢 物 的 種 類 與 性 質 :
種類 毒性 生物
氨 、草履蟲等
尿素 他哺乳類等
排出尿液的通道 暫時儲存尿液 腎臟 輸尿管 膀胱 尿道 化碳、水 氧氣、養分
3 含 氮 廢 物 的 形 成
4 人 體 的 泌 尿 系 統:包 括 腎 臟 、輸 尿 管 、膀 胱 和 尿 道 。
尿酸 小 鳥類、昆蟲等 運送尿液至膀胱 能過濾血液中的尿素、 多餘水分及鹽類,形成 尿液。
2
:
概念篇 重點 整理 174 養分是生物體維持生命現象的必需條件之 有 些種類的養分可產生能量 有些可組成生物體內 的構造 而有些則與代謝作用的調節有關 定 義: 養 分 在 生 物 體 內 經 過 不 同 的 化 學 反 應 可 產生能量或其他物質 這些反應統稱為代謝作用 2 類型 分解作用與合成作用 3 養分的分解: 大分子 澱粉 蛋白質 脂質 分解後的小分子 葡萄糖 胺基酸 甘油 脂肪酸 代謝作用 分解作用 合成作用 種類 植物體 動物體 營養 食物中的養分 1 代謝作用 2 又稱為酶 大部分種類的 酵素主要成分為蛋白質 能促進代謝反應進行 在 代 謝 反 應 過 程 中 和 酵素結合而作用的物質 稱為受質 酵 素 和 受 質 的 結 合 具 專 性 其 活 性 受 到 溫 度 與酸鹼性的影響 酵素 3 醣類測定方法 概念篇 重點 整理 84 動物須透過攝食 才能獲得生存所需的大部分養分 人類在攝食之後會藉由消化作用以獲得許多必需的養分 3 食物中的大分子養分在人體內分解為小分子養分的過程 稱為消化作用 消化道 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腸 大腸 肛門 消化腺 唾腺 胃腺 肝臟 胰臟 腸腺 消化液 唾液 胃液 膽汁 胰液 腸液 酸鹼性 中性 酸性 鹼性 鹼性 鹼性 消化 作用 分解 澱粉 分解 蛋白質 乳化 脂質 分解醣類 蛋白質 脂質 分解醣類 蛋白質 吸收 絨毛 吸收養分和大部分水分 吸收剩 餘水分 氣體進出 氣孔 葉 是 大 多 數 植 物 製 造 養 分 的 主 要 器 官 上 下 表 皮 間 的 葉 肉 細 胞 中 具 有 葉 綠 體 是 行 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 光 合 作 用 需 要 的 水 主 要 由 根 部 吸 收 二 氧 化 碳 主 要 由 氣 孔 進 入 植 物 體 光 合 作 用 產 生 的 葡 萄 糖 可 以 直 接 利 用 或 轉 換 成 其 他 養 分 過多的氧氣則會釋放在空氣中 消耗儲存於 葉片中的澱粉 葉 子 中 段 包 鋁 箔 紙 並 將 植 物 放置在日光下 3 5 天 葉片的 處理方式 先放入水中加熱軟化葉片 再放 入酒精中隔水加熱溶出葉綠素 以碘液檢測 照 光 的 部 位 藍 黑 色 表 示 含 有 澱 粉 證 明 光 合 作 用 需 照 光 才 能 產生養分 光對光合作用影響的檢測 植物製造養分 4 人體獲得養分 5 上表皮 保護葉片 葉肉組織 主要行光合 作 的 所 葉脈 運輸水分 和養 下表皮 保護葉片 保衛細胞 調整氣孔開合 角質層 避免水 過度散失 第 章 物體的營養 85 第一冊 P84、P85 28
粒線體
核心概念發展重點整理,
輔助整合與複習。
4 人 的 呼 吸 運 動 : 人 體 利 用 胸 腔 擴 大 和 縮 小 , 以 完 成
吸 氣 與 呼 氣 的 動 作 。 相 關 構 造 的 協 調 如 下 表 :
血糖恆定 3
1 血 液 中 的 葡 萄 糖 稱 為 血
吸氣 呼氣
肋骨上舉 橫膈下降 肋骨下降 橫膈上升
血糖濃度 ︵毫克 / 百毫升︶
血糖濃度高 血糖濃度低
生物的 恆定性
呼吸
運動 構造
吸氣 呼氣
肋骨 上舉 下降
橫膈 下降 上升
胸腔 變大 變小
肺 擴大 縮小
2 人 體 血 糖 的 調 節 :
90
糖 , 是 細 胞 進 行 呼 吸 作 用 產 生 能 量 的 主 要 來 源 。
生理狀況 調節方式
血糖 濃度低 感 到 飢 餓, 升 糖 素 分 泌 增 加 並 促 使肝糖→血糖
血糖 濃度高 胰 島 素 分 泌, 促 使血糖→肝糖
其他狀況 個 體 感 到 緊 張 時, 腎 上 腺 素 會 分 泌, 使血糖濃度升高
進食 胰島素與升糖素分泌 胰島素分泌
腎上腺素分泌
促使細胞利用葡萄糖,並增加 肝糖的形成,使血糖濃度降低 緊張焦慮、運動時分 泌,使血糖濃度增加
共同維持血糖濃度 使肝糖分解成葡萄糖, 血糖濃度上升
升糖素分泌
血糖濃度低時, 會產生飢餓感
3 胰 臟 的 功 能 :
血糖濃度平均值 時間
分泌物質 胰島素、升糖素(激素) 胰液(消化液)
運輸構造 血液 特定的管道
功能 調節血糖濃度 分解醣類、蛋白質、脂質
體溫恆定 4
1 動 物 依 體 溫 調 節 的 情 形 分 為:
a 外 溫 動 物 : 主 要 從 外 界 環
境 獲 得 熱 能 以 維 持 體 溫 。
b 內 溫 動 物 : 主 要 利 用 體 內 代 謝 作 用 所 產 生 的 熱 能 來 維 持 體 溫 。
2 人 體 的 體 溫 調 節:
溫度 低冷時
溫度 高熱時
刺激腦內 體溫中樞
皮膚中 的血管
收縮 減少 增加 顫抖 增加 減退 活動減少 舒張
減少散熱 減少散熱 增加產熱 增加產熱
汗腺排汗 食慾 肌肉
增加散熱 增加散熱 減少產熱 減少產熱
第 5 章 生 物 體 內 的 恆 定 175 第一冊
9
P174、P175 29
尺度概念結合觀察工具,貼近生活。
科 跨 觀察細微尺度的工具 1 我們通常將肉眼可以直接觀 察的範圍,稱為巨觀,無法直接 觀察的 稱為微觀 由於人體肉 眼可觀察的物體大小有限 看不 見的細微構造,就需要透過適當 的工具協助 才能 窺究竟(圖 1-18)。
右邊上排圖片是不同生物構 造放大後的細微樣貌 你知道圖 中 A B C D 分 別 對 應 右 側 下排哪張照片的特寫嗎?
為蓮葉表面 為蝴蝶卵的表面 為蝴蝶的翅 為鯊魚的鱗片 尺度的 認識與運用 圖 1-18 利用不同工具來觀察草履蟲形態
障礙來到臺灣定居,成為特有亞種,目前主要分
布 於 玉 山 國 家 公 園 境 內 西 元 2014 年 臺 灣 科
學家針對岩鷚的分布狀況做的田野調查,發現岩 鷚的棲息區域出現了巨大的變化(圖 4-30)
觀察圖 4-30,試著回答下列問題:
1 西元 1992 年至 2014 年間 岩鷚的棲息區域發 生何種變化?
2 岩鷚的棲息區域改變和哪種環境因子可能有密
許多的研究資料顯示,部分臺灣高山物種的
族 群 分 布 在 最 近 幾 十 年 間 有 向 更 高 處 移 動 的 趨 勢, 特 別 是 中 大 型 的 哺 乳 類, 遷 移 狀 況 更 為 明顯 除了熱,氣候異常打亂了生物們的生理時 鐘 例 如: 外 溫 動 物 不 冬 眠 海 龜 不 易 孵 出 雄 性 後 代、 候 鳥 不 依 季 節 遷 徙, 以 及 該 冬 眠 的 蝙 蝠 在 不 穩 定 的 氣 溫 中 時 睡 時 醒 等( 圖 4-31) 錯亂的生活不僅影響生物健康,也進 步干 擾生態系的運作及平衡 甚至威脅生物的生存
原子 0 1nm 蛋白質 2 20nm 科學記數法 又稱為科學記號 是 將 個 數 以 10 的 次 方來表示 以利辨別 與書寫計算 例如: 1 奈 米( ) 0 0 0 0 0 0 0 0 0 1 公 尺(m) 可 記 為 1×10- 公 尺; 人 的 紅血球直徑大約為 7 微米(μm) 可以 記為 7 10- 公尺 知識便利貼 1nm
特色亮點好教學 特色亮點好教學
第一冊 放大鏡觀察 肉眼觀察
20µ 發現懸浮物質有移動的現象 A 草履蟲 水中有渺小的懸浮物質 50 電子顯微鏡 3 依 據 目 前 的 研 究 顯 示, 掃 描 式 電 子 顯 微 鏡 的 放 大倍率可達 100 萬倍 知識便利貼 200µ 100µ 20µ 可觀察到完整的草履蟲個體 清楚看見草履蟲體表上的纖毛 50µ B C D 蝴蝶卵的表面 蝴蝶的翅 鯊魚的鱗片 複式顯微鏡觀察 電子顯微鏡觀察 3 50µ 跨 科 尺 度 的 認 識 與 運 用 51 第一冊 P50、P51 櫻花冬天開!遊客喜迎粉冬 冬天暖呼呼! 迎接冬天!原本預計1~ 3月才會開花的櫻花,因為 近期氣溫飆高,提早11月 開花!公園裡,河津櫻的花 苞悄悄探頭,粉嫩的花朵點 綴枝頭,讓原本略顯蕭索寂 寥的秋季瞬間盈滿蓬勃的生 機,也讓遊客又驚又喜,直 呼賺到了。 ▍花期錯 植物無 呢?(圖 透過上 現變化 對 但是對植物 溫度 更迭 植物 度 光照等 咦?木棉花應該 4、5月才會開 花吧?櫻花怎麼 在冬天綻放呢? 記者弄錯季節了 吧? 146 本土生態危機,獨家解析。 第二冊 圖 4-30 近年岩鷚的分布現況 海 龜 的 性 別 是 依 照 卵 孵 化 時 的 環 境 溫度所決定 高溫時易孵化為雌性 3550m 3660m 3952m 氣候變遷對生物的影響
高
▍被迫遷徙的動物 全球暖化導致氣候異常,連帶影響了地球上 的 動 物 岩 鷚 是 歐 洲 和 亞 洲 棲 息 於
海 拔 地 區 的常見鳥類 冰河時期 這些外來嬌客飛越海峽
切關係?
若目前情況持續惡化,你覺得岩鷚未來的分布 情形是如何? 探索小Q 圖 4-31 受氣候變遷影響的動物們 經過 22 年 平均氣溫上升 0 92℃ 未來 暖化更加嚴重 5 10 15 144 每 年 冬 天 會 從 中 亞 飛 過 喜 馬 拉 雅 山 到 南 亞 度 冬 的斑頭雁,在西元 2021 年初首次飛到宜蘭度冬。 西元 1992 年岩鷚海拔分布 3550m 3660m 西元 2014 年岩鷚海拔分布 3660m 以上 玉 山 未來岩鷚海拔分布 就算已經爬到 最高處,還是 太熱了。我該 怎麼辦呢? 資料來源: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 氣候變遷影響了蝙蝠的冬眠時間 第 4 章 生 物 與 環 境 的 交 互 作 用 145 第二冊 P144、P145 30
3
櫻花冬天開!遊客喜迎粉冬
暖化使植物改變規律的生長情況,氣候逐漸炎熱對於低緯 度國家的農民不利,作物無法在過於炎熱的環境下生長。但對 生活在高緯度的農民來說,氣候趨暖可能改變可種植的作物種 類。環境的改變宛如蝴蝶效應,產生了不可預期的影響。 為了瞭解溫度對生物的影響,研究者需要歷年來的調查數 據,分析並統計出差異,也可以透過圖表察覺出端倪。
1. 下圖是福山植物園 2010 年及 2011 年 1 4 月的平均氣溫及 園區內臺灣原生種植物該年度首次開花的情形。依據本圖提供 的資訊,試著回答下列問題:
除了動物和植物會受到全球暖化的影響外,其實疾病對人類的威脅
已有病例出現,成為了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請試著回答以下問題: 探索小Q 优表(一)是西元 1960 2009 年間,每 10 年的地球年均溫及對應的全球登革熱病例總數,
報告,全球中高緯度地區冬季的均溫增加得比夏 季明顯,使得蚊蟲的冬眠期縮短,導致透過蚊蟲 傳播的傳染病發生率愈來愈高,擴散的範圍愈來 愈廣(圖 4-33)。
從 臺灣 的統計資料中也可以 發現,若是全 臺 平均每月平均溫 度上升 1℃,登革熱流行區域會擴
比例尺 3 地球上的生物個體大小差異 懸殊 以照片呈現時 必須加上 比 例 尺 才 能 正 確 判 斷 物 體 的 大 小 例 如 圖 1-20 中 冠 狀 病 毒 和紅血球看起來大小相近 但 2 張圖照上的比例尺線段 所代表 的實際長度不同 冠狀病毒的直 徑 約 為 100 奈 米( ) 紅 血 球 的 直 徑 約 為 7 微 米(μ ) 兩 者 間 直 徑 長 度 實 際 上 相 差 了 70 倍(圖 1-21)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或 是 野 外 進 行 觀 察 時 身 上 若 沒 有 測 量 工 具 無 法 立 即 記 錄時 該怎麼辦呢? 這顆抱子甘藍 大概多大啊? 圖 1-20 顯微鏡下的病毒與紅血球實照 3 冠狀病毒 紅血球 54 我們可以利用 身邊有固定大小 或是不會隨時變動 的物品作為參考 例如:硬幣與手掌 等(圖 1-22) 2 6 公分 跟硬幣 差不多 圖 - 利用硬幣對比出抱子甘藍大小 圖 -21 紅血球與病毒的大小關係示意圖 原來在相同比例尺 下,兩者大小差異 如此懸殊! 紅血球 冠狀病毒 跨 科 尺 度 的 認 識 與 運 用 55 細胞 70μm 葉綠體 4μm 病毒 100nm 大部分細菌 3μm 尺度的表示法 2 你 手 上 拿 的 鉛 筆 有 多 長?「 這 枝 鉛 筆 大 約 是 18 公 分 」 操 場 圈 距 離 是 多 少? 我 們 學 校 的 操 場 圈 是 400 公尺」 而臺灣的全長是多少呢?「大約是 398 公里 」 由以上對話可以發現 要表示 個物體的大小 會依 據差異 選用不同的尺度單位 通常我們會以公分(cm) 公尺(m)與公里(km)作為巨觀尺度的單位 所有的長 度換算 多以公尺( )作為比較的基準 通 常 人 肉 眼 可 以 觀 察 到 長 度 為 0 1 毫 米( ) 以 上 的物體 因此毫米以下的物體 就必須借助顯微鏡才能進 行觀察 光學顯微鏡最小可觀測到 200 奈米(nm)的物體 電 子 顯 微 鏡 則 可 以 看 到 0 05 奈 米(nm) 的 物 體 放 大 倍 率比肉眼高出 2 000 000 倍(圖 1-19) 在進行單位換算或倍率說明時 要表示出很大或很小 的數值 可以採用科學記數法 表示 電子顯微鏡 光學顯微鏡 電子顯微鏡可觀察範圍 光學顯微鏡可觀察範圍 肉眼可觀察範圍 5 圖 1-19 不同工具的觀測範圍 (未依實際比例繪製) 1μm 判讀圖 1-19 並回答下列問題: 1 某 種 病 毒 的 直 徑 大 約 100 奈 米( ) 的 大 小 可 以 用什麼工具進行觀察呢? 2 使 用 什 麼 工 具 可 以 協 助 我 們 觀 察 大 小 只 有 0 3 毫 米 ( )的生物呢? 探索小Q 常用的長度單位換算: 1 公里(km) 1000 公尺(m) 1 公分(cm) 0 01 公尺(m) 1 毫米(mm) 0 001 公尺(m) 1 微米(μm) 0 000001 公尺(m) 1 奈米(nm) 0 000000001 公尺(m) 魚卵 6mm 蜂鳥 10cm 人 1 6m 長頸鹿 4 2m 臺灣杉 72 9m 肉眼 1mm 1cm 1m 53 第一冊 P52~P55 10 跨科結合課程內容, 教學零負擔。
正在悄悄逼近。 登革熱是一種急性傳染病,主要在熱帶、亞熱帶地區出現,但隨著逐漸全球化,現在各國都
表(一):1960 2009 年地球年均溫及全球登革熱病例數 悠由圖表中的資訊可以看出,全球的登革熱病例總數和地球年均溫之間存在何種關係呢? 忧想一想,登革熱可能是藉由什麼途徑傳播的? 尤全球暖化可能會如何影響登革熱的傳播媒介,造成病例數的改變? 時間(西元) 1960 1969 1970 1979 1980 1989 1990 1999 2000 2009 地球年均溫(℃) 13.99 14.00 14.18 14.31 14.52 登革熱病例數(人) 15,497 122,174 295,554 479,848 5,861,163 6,000,000 5,000,000 4,000,000 3,000,000 2,000,000 1,000,000 0 14.6 14.4 14.0 13.8 13.6 登革熱病例數︵人︶ 登革熱病例數︵人︶ 溫度︵℃︶ 1960~1969 15,497 122,174 295,554 479,848 5,861,163 1970~1979 1980~1989 1990~1999 2000~2009 圖(一) 1960 2009 年地球年均溫及全球登革熱病例數圖 請將地球年均溫畫成折線圖 148 病媒蚊是傳播登革熱的媒介,而由上述探索 小 Q 可發現,溫度與登革熱病例數息息相關。 依據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
▍全境擴散的傳染病
請利用此表中的資訊,將地球年均溫畫成折線圖,完成圖(一)。
IPCC)的
大北移(圖 4-34),可得知溫度 與登革熱病例數是息息相關的 多種證據證實了疾病與暖化的密 切關連性。 暖化除了影響蚊蟲相關傳染病的擴散,也會使遠古冰層融解,不僅讓極地生物失去 住所,專家們甚至擔心,是否會有冰封的遠古未知病毒被釋放出來,造成更嚴重的問題, 使得人類面臨挑戰,想辦法扼止暖化現象並設法改善已是刻不容緩的全民課題。 西元 1976 年 登革熱僅分布於亞洲,東南亞為重災區。 原先分布 原先重災區分布 僅在南部區域 平均氣溫升高 1 度分布 重災區往北擴散 西元 2019 年 登革熱分布全球,重災區分布明顯分布各洲。 圖 4-33 西元 1976 年與 2019 年全球登革熱病例分布變化 圖 4-34 全臺登革熱擴散情形示意圖 僅亞洲分布 分布明顯擴散 較嚴重區域 嚴重區域北移 5 第 4 章 生物與環境的交互作用 149
地方新聞 冬天暖呼呼!新竹櫻花提早 迎接冬天!原本預計1~ 3月才會開花的櫻花,因為 近期氣溫飆高,提早11月 開花!公園裡,河津櫻的花 苞悄悄探頭,粉嫩的花朵點 綴枝頭,讓原本略顯蕭索寂 寥的秋季瞬間盈滿蓬勃的生 機,也讓遊客又驚又喜,直 呼賺到了。 橘色奇蹟! 木棉大道提前綻放 雲林虎尾往西螺的縣道145 線木棉花大道,兩旁數百棵 木棉樹綿延2~3公里。原本 4、5月才開花,今年卻在 農曆年開春後就綻放一片火 紅,燃起遊客心底的熱情。 亂的植物 無法像動物 樣移動 面對暖化威脅時 會出現什麼樣的現象 4-32) 上方的兩則報導 可得知因氣候偏暖 有些地區植物的花期出 對遊客們而言 突然可以觀賞非本季開花的植物是 種驚喜 物們來說 是驚喜還是驚嚇呢? 度是影響植物開花的條件之 人們從很早就觀察到隨著四季 物會出現規律的變化 所以在繁殖作物時 有時會利用控制溫 等因素 來改變植物的生長時間 讓植物在非產季時生產 植物受到全球暖化影響的相關報導
优請問
悠 2 3 月的開花數量,在哪一年度較多?和當月的平均氣溫 之間有什麼關聯性? 忧若這些都是依賴蟲、鳥傳粉的植物,提早開花可能造成什麼 影響? 2. 青剛櫟的果實是臺灣黑熊菜單排行榜上的前幾名,於秋季結 果。想一想,如果青剛櫟提早或延後開花,對於臺灣黑熊會造 成什麼影響呢?試試說出你的想法。 探索小Q 25 20 10 5 200 100 50 溫 當月首次開花數 月分 2010年首次開花數 2010年月均溫 2011年月均溫 2011年首次開花數 1月 2月 3月 4月 如果青剛櫟 秋天不結果? 那臺灣黑熊 要吃什麼? 5 第 4 章 生物與環境的交互作用 147 第二冊 P146~P149 31
2 3 月的平均氣溫,哪一年較高?
素養提升最實用 素養提升最實用
科學漫遊延伸課程相關議題,厚植素養。
海馬爸爸的育兒袋
動 物 的 世 界 裡 許 多 雄 性 會 把 育 兒 的 工 作 丟 給 雌 , 自 己 則 是 去 尋 找 更 多 繁 殖 的 機 會 。 而 在 海 馬 的 世 界 裡 角 色 是 完 全 相 反 的 雌 海 馬 負 責 將 卵 產 進 雄 海 馬 的 育 兒 袋 中 , 從 此 就 不 見 蹤 受 精 卵
魚 類 中 所 有 的 鯊 魚 都 是 進 行 體 內 受 精 的 以 黑 尾 真 鯊 ( Carcharhinus amblyrhynchos ) 為 例 在 生 殖 季 節 雄 鯊 先 競 爭 找 到 配 偶 , 之 後 會 咬 住 雌 鯊 的 胸 鰭 並 將 雌 鯊 翻 轉 成 腹 部 向 上 , 如 此 來 雌 鯊 會 暫 時 進 入 休 眠 狀 態 接 著 雄 鯊 將 精 子 送 進 雌 鯊 體 內 以 完 成 受 精 至 於 鯊 魚 受 精 卵 的 發 育 方 是 相 當 多 樣 曾 經 交 配 過 的 雌 鯊 交 配 中 的 黑 尾 真 鯊 交配時 雄鯊 咬住雌鯊身體 留下的疤痕 Roaming in Science 科學漫遊
體內受精的鯊魚 在
則 在 雄 海 馬 的 育 兒 袋 中 發 育 經 過 約 2 到 週 的 發 育 期 後 雄 海 馬 會 將 數 量 眾 多 的 小 海 馬 從 育 袋 口 噴 出 我 們 不 一 樣 32 小海馬出生 孤雌生殖的蜜蜂 在 自 然 界 中 , 有 些 生 物 可 以 不 經 過 受 精 作 用 , 直 接 由 卵 細 胞 發 育 成 為 新 個 體 稱 為 孤 雌 生 殖 是 屬 於 無 性 生 殖 的 種 , 例 如 : 蜜 蜂 的 蜂 后 所 產 下 的 卵 , 如 果 有 受 精 就 發 育 成 雌 性 個 體 ( 2n ) 成 為 工 蜂 或 是 下 代 蜂 后;如 果 排 出 的 卵 不 受 精 ,就 發 育 成 雄 蜂( n )。 由 於 雄 蜂 的 細 胞 內 只 有 單 套 染 色 體 因 此 直 接 利 用 細 胞 分 裂 就 能 產 生 精 子 除 了 蜜 蜂 之 外 螞 蟻 蚜 蟲 和 水 蚤 等 動 物 也 能 進 行 孤 雌 生 殖 。 蜂后與蜂群 蜂 后 育兒袋 小海馬 蜜蜂孤雌生殖的過程 細胞分裂 精子 n 直接發育 卵 n 減數分裂 蜂后(雌蜂:2n) 雄蜂(n) 雄蜂(n) 工蜂或蜂后(雌蜂:2n) 雄海馬由育兒袋 產出小海馬 第 1 章 新 生 命 的 誕 生 33 第二冊 P32、P33 悅閱欲試,每月一篇累積閱讀理解力。 取材自南一百分百 生物科複習講義 詳解1. 詳解2. 由題幹可知抗體是由白血球所製造 但自體抗體會攻擊自身細 胞 對人體反而有害 依本文 治療黃金期是病毒濃度在體內達到高峰開始下降 而 自體抗體逐漸上升的時候 故為如表所示之第 3 天 閱讀素養 環境議題 2023年 月號 11 悅 閱 欲試 出血性登革熱患者會出現血小板低下 皮膚紅斑 臟器出血等 症狀 死亡率相當高 慈濟大學張新侯教授團隊證實 出血性登革 熱症狀需要在登革熱病毒與自體抗體(由白血球產生 會攻擊自身 細胞的抗體)同時存在時才會出現 病毒進入宿主體內後會潛伏 段時間 當病毒濃度開始上升後的第二天 患者會開始發燒 自體 抗體則在發燒後兩天開始出現 此後病毒濃度下降 再經大約24 36小時 出現出血等症狀 治療黃金期就是當病毒濃度在體內達到 高峰並開始下降 而自體抗體卻逐漸上升的時候 給予免疫抑制劑 (減少抗體產生的藥物) 下表為出血性登革熱的病程 請根據上 文和下表 回答下列1 2 題: ( D 1 人體的抗體由何處製造?是否都對人體有益? (A) 由骨髓製造 都對人體有益 (B) 由骨髓製造 不 定對人體有益 (C) 由白血球製造 都對人體有益 (D) 由白血球製造 不 定對人體有益 ( B ) 2 如上表所示 本文所指最佳的給予免疫抑制劑的時間為何時? (A) 第 2 天 (B) 第 3 天 (C) 第 4 天 (D) 第 5 天 2023年6月13日台灣首例本土登革熱現蹤,感染後的症狀依照每個人 體質而有所不同,輕則無感或發燒,重則引發出血性登革熱。 發燒週期 第 -1 天 第 1 天 第 2 天 第 3 天 第 4 天 第 5 天 第 6 天 病毒量逐漸增多 自體抗體增多
揉 會聞到如同精油般特殊的香氣 令人心曠神怡 柑橘家族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 為天然的抗氧化劑 依照品種的不同 採果季會有些 不同 但仍集中在秋冬的季節!動手搜尋看看你所居住的縣市有哪些觀光果園 來場採 「橘」樂吧! 除此之外 各縣市政府也會舉辦各式各樣的 活動 像是雲林的柳丁節以及茂谷柑節 新竹峨 眉的桶柑節 臺南麻豆文旦節等等 這些有趣 好玩的活動 等你來體驗! 悅.閱.欲試 2023年11月號 一同採 形形色色的 柑橘家族 柚子、柳丁、椪柑、桶柑、茂谷柑、柳丁、檸檬,你吃過哪些呢? 這些味道及形狀不一樣的水果,全都都屬於柑橘家族的一員唷! 橘趣 麻豆文旦 柳丁 茂谷柑 青皮椪柑 海梨柑 椪柑 桶柑 臺南麻豆 臺南東山、臺南白河 臺中石岡、臺中豐原 雲林古坑、臺南東山 新竹芎林 新竹峨眉 臺中東勢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1 月 2 月 3 月 32
柑橘家族為芸香科的果樹,芸香科植物最大的特點,就是葉片上布滿了「油腺」,當 你把芸香科植物的葉子揉
科普閱讀,為素養加分!
科學漫遊
師法大自然─仿生學
最初,人類為地球生物進行分類的目的,便是為了更善用大自然,並將知識有 系統的傳承。由於每種生物都是所處環境的生存佼佼者,每當人類遇到各種適 應環境的需求時,便會由大自然中擷取靈感,藉此解決或改善人類的各種問題。
從植物來的啟發
果實傳播的發現 魔鬼氈 魔鬼氈的發明人是被可附著動物毛髮傳播的植物果實所啟發,他發現果實上有鉤子構造可以附 著毛髮,便研發出兩種尼龍布料,一種帶有小鉤,另一種則有小圈環,若將兩片疊壓在一起時 就能牢牢貼住,拉開時只要先用力拉起一小角便可全部拉開。
牛蒡草的芒鉤
竹子隱含的科學 建築設計 抬頭仰望 101 大樓時是否想過人類如何建造出如 此高聳的建築,其實祕密就藏在山林中的竹子。 竹子相對其他同類高度驚人,最高可達 30 公尺, 但直徑卻不像一般樹木來得厚實,原因在於其內 中空,可以減少重量,每隔一段距離會有一個框 架般的「節」穩定結構,而人們在建造超高建築
時便仿效此種結構來增加穩定性。
魔鬼氈鉤狀結構
魔鬼氈環狀結構
101 大樓竹節型設計加強支撐
向蝙蝠學習的本領
Roaming in Science
2 106
從動物來的啟發
人
的
直 到 20 世 紀 初 利 用 超 音 波 探 測 器 證 明 了 蝙 蝠 會 發 出 超 音 波 並 藉 由 回 聲 瞭 解 周 遭 的 環 境 才 揭 開 謎 底 利 用 這 個 靈 感 發 展 出 了 現 今 的 聲 納 與 雷 達 除 了 用 在 探 測 地 形 偵 測 雲 雨 之 外 也 應 用 在 我 們 生 活 裡 的 車 輛 警 示 系 統 蝙蝠發出的超聲波與回聲模擬示意圖 汽車警示系統應用雷達偵測周圍情況 向鯊魚借來的泳速 鯊 魚 皮 並 不 是 我 們 般 所 說 的 皮 膚 , 而 是 由 非 常 小 的 鱗 片 所 組 成 。 交 錯 排 列 的 條 紋 可 以 減 少 游 泳 時 和 水 之 間 的 阻 力 以 提 高 泳 速 雖 然 鯊 魚 衣 因 有 競 賽 不 公 的 疑 慮 而 被 國 際 泳 賽 禁 用 但 這 種 減 少 阻 力 的 應 用 目 前 朝 向 飛 機 及 水 管 內 部 來 進 行 , 期 待 能 減 少 運 輸 時 所 需 要 的 能 量 鯊魚盾鱗呈 V 字形的溝槽 可以減少水流的阻力 鯊魚泳衣參考了鯊魚的盾鱗 可提高泳速 第 3 章 形 形 色 色 的 生 物 107 第二冊 P106、P107 悅閱欲試,每月一篇累積閱讀理解力。 9 月 21 日是臺灣的「國家防災日」 各級學校都會進行防空 防震演練 進行 防空演練時 要先疏散到較低的樓層 並 使身體保持如下圖( )所示的姿勢,再遮 眼 摀耳 嘴微張 才能將炸彈衝擊波造 成的傷害降到最低 進行防震演練時 則 應採如圖(二)所示的姿勢 趴下 找掩護 並穩住身體 避免被掉落的燈具等物品砸 中,減少受傷的風險。 請回答下列 1 、 2 題: 取材自南一百分百 生物全複習講義 閱讀素養 防災議題 ( C ) 1 駿廷上課到 半 突然聽到教室的擴音器傳出警報聲 他判斷此聲 音為空襲警報 立刻和同學下樓前往學校的活動中心進行避難演練 。右圖為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的示意圖 下列相關敘述何者錯誤?
乙調節駿廷的呼吸和心跳
(D) 丁使駿廷下樓時能保持平衡 避免跌倒
D ) 2 空襲警報解除後 駿廷放鬆了起來 但突然被宏亮的地震警報聲嚇 了 大跳 有關駿廷受到驚嚇時的生理反應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血壓升高 (B) 血糖濃度升高 (C) 腎上腺素分泌增加 (D) 肌肉的血液量減少 2023年 月號 12 悅 閱 欲試 (A) C) 訊息傳遞到甲(大腦)時 才能聽到聲音 並 判 斷 聲 音 為 空 襲 警 報;(B) 乙( 腦 幹 ) 可 調 節 呼 吸 和 心跳; D) 丁(小腦)可協調肌肉以維持平衡 緊張時 腎上腺素分泌增加 肌肉的血液量也增加 使肌肉能進行有力的收縮 以應付緊急情況 詳解1. 詳解2. 圖( )防空演練姿勢 圖(二)防震演練姿勢 1 採跪姿 2 身體微拱 3 胸口遠離地面 4 雙手遮住眼 耳 5 嘴巴微張 趴下 掩護 穩住 每年冬季 不怕冷的梅花盛開 彩色的花朵從樹枝上綻放 淡淡的花香隨風飄送 臺灣從南到北都有種植梅樹 梅花有五片倒卵形的花瓣 顏色有白色 粉紅色 紅色和紫色等 白色的梅花會結出較適合食用的梅子 欣賞梅花時 享用整桌的梅子料理 也是冬季暖暖的幸福 即刻啟程探索梅花的美麗和梅子的美味 悅.閱.欲試 2023年12月號 寒風中的芬芳 冬季賞梅趣 宜蘭 太平山棲蘭山莊 12 月 2 月 臺中 武陵農場 12 月 1 月 臺南 梅嶺 12 月下旬 1 月 桃園 後慈湖角板山 12 月 1 月 南投 信義土場梅園 12 月下旬 1 月 賞梅地點 賞梅月分 臺灣賞梅景點 悅閱欲試 11月+12月 33
蝙 蝠 可 以 在 黑 暗 中 飛 行 直 是
類 研 究
課 題
(A) 警報的訊息傳遞到甲時 駿廷才能聽到警報聲 (B) 避難過程中
(C) 丙使駿廷判斷出警報聲為空襲警報
(
歷屆會考試題分章整理,隨課複習。
備課資源齊全超便利, 歷屆會考試題已備齊。
內會有 股改進的動力 經常使用的器官會愈發達 不用則 會逐漸退化,而這些後天獲得的改變可遺傳給下 代 ▲拉馬克
誗西元 1858 年 × 達爾文 × 天擇說
英 國 科 學 家 達 爾 文(Charles Darwin 1809 1882) 則 於 西 元 1858 年 提 出 天 擇 說 的 概 念 認 為 生 物 原 本 即 有 不 同 的特徵,長期受到自然環境篩選而發生演化 有許多原因啟發達爾文的理論 其中最重要的是他隨 小 獵 犬 號 環 球 5 年 的 旅 程, 在 南 美 大 陸 旁 的 火 山 群 島 加拉巴哥群島觀察到許多生物。 ▲達爾文
● B 鳥喙稍微厚實 可以將仙人掌的 刺拔掉,並吃 仙人掌的莖
● A 鳥喙厚實 可以咬碎種子。
● C 鳥喙尖細 可以啣著小樹枝, 將蟲子從樹幹中取出。
利用長頸鹿解釋用進廢退說與天擇說
用進廢退說 常用的器官會發達,且後天改變的性狀會遺傳至下 代。
( 1 ) 長 頸 鹿 的 祖 先 原 本 是 短 脖 子
( 2 ) 由 於 要 吃 樹 上 的 葉 子 於 是 不 斷 地 伸 長 脖 子 。
( 3 ) 經 代 代 不 斷 重 複 進 行 終 於 成 為 目 前 的 模 樣 。
( 1 ) 長 頸 鹿 祖 先 因 個 體 差 異 有 的 脖 子 較 長 有 的 較 短
天 擇 說 個體差異 過度繁殖 生存競爭 適者生存 第三章 形形色色的生物 107-2 第二冊 P170-1、P170-2
( 2 ) 脖 子 較 短 的 個 體 , 因 為 無 法 吃 到 高 處 的 葉 子 而 被 淘 汰
( 3 ) 脖 子 較 長 的 個 體 則 能 生 存 並 有 機 會 繁 衍 下 代
補充資料齊全,便利課程轉換銜接。
昔 日 , 西 方 世 界 的 人 們 認 為 生 物 是 由 神 所 創 造 , 是 種 完 美 的 設 計 , 物 種 的 外 部 形 態 和 內 部 構 造 是 固 定 不 變 的 然 而 , 隨 著 大 量 化 石 的 出 土 及 地 質 學 的 研 究 發 展 , 科 學 家 漸 漸 質 疑 上 述 的 看 法 。 以 鷽 鳥 為 例 , 達 爾 文 推 測 , 這 些 鳥 可 能 有 共 同 祖 先 , 即 使 是 同 物 種 , 個 體 間 的 構 造 與 功 能 仍 會 有 差 異 , 當 繁 殖 過 多 或 環 境 發 生 變 化 時 , 生 存 資 源 可 能 不 足 而 導 致 生 存 競 爭 能 適 應 環 境 的 個 體 較 容 易 存 活 並 有 機 會 產 生 後 代 因 此 具 備 有 利 特 徵 的 後 代 其 比 例 會 隨 時 間 逐 漸 增 加 , 使 得 該 物 種 的 外 部 形 態 或 內 部 構 造 發 生 明 顯 的 改 變 不 同 島 嶼 上 的 鷽 鳥 逐 漸 演 化 出 各 種 不 同 的 形 態 便 是 適 應 各 個 島 嶼 環 境 的 結 果 誗西元 1809 年 × 拉馬克 ×
西 元 十 八 世 紀 法 國 科 學 家 拉 馬 克(J B Lamarck 1744 1829)提出用進廢退說,他認為生物為了適應環境改變,體
課程轉換銜接教材 演化理論
用進廢退說
107-1
歷屆會考試題全都錄 請閱讀下列敘述後 回答第 19 20 題:【107 會考 49 50 】 偏 側 蛇 蟲 草 菌 可 感 染 特 定 種 類 的 螞 蟻 被 感 染 的 螞 蟻 會 逐 漸 死 去 而 蟻 屍 的 外 殼 將 會 保 護 偏 側 蛇 蟲 草 菌 的 生 長 在 螞 蟻 死 後 此 菌 將 會 繼 續 在 螞 蟻 體 內 生 長 並 從 蟻 屍 的 某 些 部 位 長出菌絲 如右圖所示 待成熟後即釋放孢子 繼續感染附近的螞蟻 ( A )19 根據本文 推測下列何者最可能為偏側蛇蟲草菌與螞蟻間的關係? 訟寄生 訠合作 訡競爭空間 訢競爭食物 ( C )20 根據本文 推測偏側蛇蟲草菌與下列何者的親緣關係最接近? 訟蕨類 訠藍綠菌 訡酵母菌 訢節肢動物 請閱讀下列敘述後 回答 21 22 題 【110 會考補考 50 51 】 阿 湘 將 白 玫 瑰 放 入 花 瓶 中 並 在 花 瓶 加 入 含 有 藍 色 色 素 的 水 置 於 陽 光 下 段 時 間 後 發 現 玫 瑰 的 花 瓣 變 成 淡 藍 色 如 右 圖 所 示 阿 湘 推 論是由於玫瑰的維管束將藍色色素由莖的基部運送至花所造成 ( A )21 根據本文 若以示意圖 的深色部位代表木質部 淺色部位 代表韌皮部 則推論玫瑰的分類及其嫩莖內維管束之排列 下 列配對何者最合理? 訟 訠 訡 訢 ( A )22 根據本文 推論色素可經由下列何種生理作用及部位運送至花? 訟蒸散作用 木質部 訠蒸散作用 韌皮部 訡光合作用 木質部 訢光合作用 韌皮部 9 偏側蛇蟲草菌可感染特定種類的螞蟻 被感染的螞蟻會逐漸死去 而偏側蛇蟲草菌可因此繁殖 推 測關係為寄生 故答案是訟 0 偏側蛇蟲草菌有菌絲 為菌物界 與酵母菌同界 其親緣關係最接近 而訟蕨類是植物界;訠藍綠 菌是原核生物界 訢節肢動物是動物界 故答案是訡 1 由葉片為網狀葉脈 可推論玫瑰花為雙子葉植物 莖內維管束為環狀排列 維管束內的韌皮部可輸 送養分 位於外側 木質部可輸送水分 位於內側 故選訟 2 植物體內水分上升的主要動力為蒸散作用 維管束內運輸水分的部位是木質部 而色素會與水分 起向上運輸 故選訟 107-5 請閱讀下列敘述後 回答 23 24 題:【111 會考 45 46 】 老師在介紹維管束植物體內的運輸構造時 繪製某植物莖的切面示意圖 如下圖所 示 並以甲 乙 丙及丁分別標示不同的構造 老師接著請 4 位同學上臺 各自寫出醣 類與水在植物體內主要的運輸位置與方向 學生的作答結果如下表所示 構造 同學 甲 乙 丙 丁 同學 1 醣類↓ 水↑ 同學 2 醣類↓ 水↑ 同學 3 水↑ 水↑ 醣類↓ 同學 4 水↑ 醣類↓↑ ( D )23 根據上圖 推論此植物屬於下列何者? 訟藻類 訠蘚苔植物 訡單子葉植物 訢雙子葉植物 ( D )24 根據本文 推論哪 位同學的作答結果正確? 訟同學 1 訠同學 2 訡同學 3 訢同學 4 請閱讀下列敘述後 回答 25 26 題:【111 會考補考 49 50 】 近年發現 部分種類的白蟻巢穴中會有雞肉絲菇 主要原因是白蟻會將木材等物質帶 回巢中 而巢中的雞肉絲菇可分泌酵素 將物質分解成養分 除了供應雞肉絲菇使用外 也可以供給白蟻食用 目前發現白蟻與雞肉絲菇這樣的交互關係 可能追溯自 24 000 000 至 34 000 000 年前的非洲熱帶雨林 ( B )25 雞肉絲菇分泌的酵素 其主要成分最有可能為下列何者? 訟纖維素 訠蛋白質 訡脂肪酸 訢礦物質 ( A )26 下表為地質年代表 根據本文及下表 推論白蟻與雞肉絲菇的交互關係 最早 可能追溯自哪個年代? 地質年代 新生代 中生代 古生代 前寒武紀 時間 (百萬年前) 現在 66 66 252 252 541 541 4 600 訟新生代 訠中生代 訡古生代 訢前寒武紀 3 由圖可看出此植物莖內維管束呈現環狀排列 此為雙子葉植物的特色 4 圖中的甲構造為表皮 乙構造為形成層 丙構造為木質部 丁構 造為韌皮部 水分的運輸是由木質部負責 且運輸方向為單向運 輸 醣類養分的運輸是由韌皮部負責 且運輸方向為雙向運輸( 可向上也可向下運輸) 故同學 4 為正確的 5 酵素為 種蛋白質 故選訠 6 由題目敘述:白蟻與雞肉絲菇這樣的交互關係 可能追溯自兩千四百萬至三千四百萬年前 再參考 附表可以得知新生代的時間為六千六百萬年前到現在 綜合以上可得知此關係可追溯自新生代 107-6 第3章 形形色色的生物 第二冊 P33-1、P33-2、P107-5、P107-6 35
數位資源很便利 數位資源很便利
教學 PPT GIF 動態圖
擷取概念重點, 頁面資訊量適中。
動態圖連續播放,往復循環 概念立即get。
36
彙整近年會考題,精選不 超綱,單元複習更便捷。
實驗前引導解說,實驗後 重點歸納,重點融會貫通。 1
會考 PPT 實驗 影片 編修冊次 全面新製!
PPT+實驗影片, 課堂即時好幫手!
37
數位資源很便利 數位資源很便利
2 CoSci線上實驗平台, 模擬互動。
南一 x CoSci 模擬實驗搶先看
用CoSci模擬實驗的好處
1.不需擔心材料、設備,實驗輕鬆做
2.能反覆操作,方便展示實驗過程與原理
3.可隨意調整實驗變數,快速觀察實驗變化
4.實驗過程清楚呈現,教學省時又有效率
貼心 進化
38
3
劃時代AI備課,
南一理化 x CoSci線上實驗平台
NaniBox3.0全新亮相
資源項目依照老師習慣 重新定義好辨識
獨家 新增
加入AI助教功能 備課如有神助
自動偵測老師教學進度,推薦符合老師進度資源
NaniBox3.0可以取得哪些資源呢?
各式資源一站全包
電子書 教材Word 南一期刊 題庫光碟
補充資源全收錄 教材資源 備課素材庫 課程計畫
南一官方網站 影音資源包 卷類資源 線上互動平台
教學PPT 多媒體 APP資源 教材PDF
教學包 影音資源 小工具
39
輔材複習超會考 輔材複習超會考
超貼近新綱會考 100%命中 總複習講義
實驗 菖 閱讀 菖 議題 菖 跨科
科學素養提升最佳幫手
新綱重點必讀
表格整理與圖文對照,重點整理精簡有條理 實驗整合完善清楚,搭配操作流程圖與影片 強化科學方法,專區試題演練
會考命題方向試題必練
題型完整:概念整合、圖表判讀、閱讀等題型 實驗精進:操作、分析、探究題型一應俱全
取材多元:情境引導,連結19大議題、SDGs 會考新趨勢跨科主題:
完整收錄各版跨科內容與建構跨科主題架構
符合新綱內容,兼顧能力 建構與應用能力面向 總複習測驗卷
荩補充完整且區隔清楚,可直接視程度使用 荩份量、難易度適中,保B衝A沒問題 超會考
超會考 百分百
程度 中間程度~中上程度 中間程度 難易 同會考 較會考簡單
題型 單選+題組+素養挑戰 單選+題組+生活素養 試卷 特色 ‧生活情境與跨域取材,試題連結 19 大議題
‧跨科、實驗、圖表題等會考趨勢題型一應俱全 ‧「解答小幫手」題題皆附詳解。
回別 生物12回/理化:22回/地科:8回
依照新綱內容全新設計,完全吻合會考範圍
仿會考模擬題本 歷屆試題 總複習題本
吻合 新課綱 內容
荩 依難易度與主題分區設 計,精準搭配模考
荩 加強補救設計並附模擬 試題,有效提升應考能力 荩 題題詳解,解析詳盡完整
荩 模考範圍 +會考範圍 荩 共12回
全貫通題本 縱橫題本 完勝 (生物/理化/地科)
荩 會考範圍 (1~6複習) 荩 共6回
中上~ 中間程度 百分百 中間程度
40
依需求適性選擇,能力建構,成就素養
單冊講義
學習標竿 點線面全方位 段考王 熊簡單
分量 較多 適中 偏少 偏少 教學建議 課堂講解+作業分派 課堂講解+作業分派 作業分派 作業分派 重點整理 分量完整+課外延伸 份量中等+課外延伸 份量較少 無 試 題 安 排
進 度 重點搭配練習、 小節練習 重點搭配練習、 小節練習 小節練習 小節練習
複 習 章複習+長篇閱讀題組 章複習+段考複習 段考複習 章複習 建議配卷 A卷、B+卷 A卷、B+卷、B卷 B+卷、B卷 B卷、C卷
符合新綱內容,段考回融入跨科內容 校用卷 荩每卷皆16回,每回30題 荩依照新綱內容製作 荩題題皆附詳解
題型 選擇+題組 選擇+填充+題組 選擇+填充+題組 選擇+填充+題組
課前預習、課後複習、考前再衝刺最佳利器 自學系列
超群新幹線 百分百門市卷
荩 附課本、活動紀錄簿解答
荩 配合新綱內容並佐以補充資料
荩 實驗過程與討論完整收錄
荩 可自行模擬平時考、 段考範圍練習
荩 題題解析,自學無 負擔又有效果
卷別 A卷 B+ 卷 B卷 C卷 適用程度 中上 中上 中等 中偏易 難 易 度 難 6 4 2 1 中 12 12 13 12 易 12 14 15 17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