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arma Garden 193 (2014-01)

Page 1

Dharma Garden

193 2014 • 1 Bi-Monthly

本期專題:未成佛道 先結人緣


目 錄

第193期 2014年1月

編者的話

馬年 ─ 演繹佛經中調馬的譬喻..................................................................... 1 淨海法師

法義探討

發心來做十善菩薩.................................................................................................... 2 超定法師 澳大利亞佛教史(一)................................................................................................. 7 淨海法師 中國佛教史話(十五).......................................................................................... 11 慧璉法師

專題 「未成佛道 先結人緣」

如何選擇善知識......................................................................................................... 16 巧結緣.............................................................................................................................. 19 人際關係......................................................................................................................... 20 與人為善 播種福田.................................................................................................. 22 未成佛道 先結人緣.................................................................................................. 25 和樂無私 互相提昇.................................................................................................. 26

如流 楊祖愛 善能 宋蕾 李瑋 徐小玲

法苑文輯

教授與實習生.............................................................................................................. 29 正念正知活在當下.................................................................................................... 32 善於理財的人生......................................................................................................... 34 命運的掌握.................................................................................................................... 36 絲路記遊 (九).............................................................................................................. 39

楊士慕 慈弘 宋台育 鮑克南 恆律

英文選輯

Satipatthāna, the objective Observation (Part I).......................................... 42 Ven. Seelananda

新聞類

活動預告......................................................................................................................... 44 活動翦影......................................................................................................................... 45 一、二月各項活動時間表..................................................................................... 47 專題預告、助印功德錄.......................................................................................... 48

《惠賜稿件,請自行存底,本刊保留刪改權。若未如期刊登,或未採用,恕不退稿,請見諒。》

發行人:

Publisher:

編輯者:

淨海法師、宏意法師

Ven. Jan Hai and Ven. Hung I

佛光法苑編委會

Editor:

Dharma Garden Editing Committee

出版者:

德州佛教會

封面:昊門迎曦─猶他州國家公園 封面攝影:翁定台 封底攝影:王偉頤 承印者:Long Plan Printing

美洲菩提中心:29123 Mellman RD, Hempstead, Texas 77445 Dharma Garden (USPS 019-577) is published bi-monthly by Texas Buddhist Association, Inc., 6969 Westbranch Drive, Houston, Texas 77072, Tel:(281) 498-1616, Fax:(281) 498-8133. Issue 193, January 2014. This is a non-profit venture solely supported by contributions from members of the Texas Buddhist Association and the readership. Postmaster: send address changes to the above address. Website: www.jadebuddha.org Email: dharmagarden.tba@gmail.com


馬年 演繹佛經中調馬的譬喻 《雜阿含經》中第九○九經聚落主相應品: 我曾親聞這樣說:那時佛陀住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一次,有一位調馬莊主恭敬地來拜 見佛陀。佛陀便問他:「你調伏馬的時候,有幾種方法?」 莊主答:「佛陀!有三種方法:一是用柔軟誘導的方法,二是用剛強嚴格的方法,三 是用柔軟和剛強適中的方法。」佛陀又問:「若用這三種方法,馬還不能調伏,哪要怎麼辦 呢?」莊主答:「那便把馬宰殺了。」 莊主又反問佛陀說:「佛陀!您是無上的調御眾生者(調御丈夫),請問您用幾種 方法調御眾生呢?」 佛陀告訴莊主說:「我也用這三種方法調御眾生,一是用柔軟誘導的方法,二是用剛 強嚴格的方法,三是用柔軟和剛強適中的方法。」 莊主問:「佛陀!若用這三種方法,還不能調御眾生,哪要怎麼辦呢?」 佛說:「莊主!若三種方法不能調御的,便應當宰殺了。為什麼呢?因為不使我的教 法受到貶抑。」調馬莊主說:「如您所說,在您的教法中,殺生是不合法的,您不應該殺生 的。而現在您說:『不能調御的,便應當宰殺了。』」 佛陀告訴調馬莊主:「的確如您所說:『如來的教法中,殺生是不合法的,如來不應 該有殺生的。』莊主!然而我以三種方法調御眾生,眾生還不能調御的,就不再好言勸說, 不再教導,不再教誡,豈不是被宰殺了嗎?」 調馬莊主向佛陀白說:「佛陀!若佛陀不再勸說我,不再教導我,不再教誡我,等於 是被宰殺了一樣。所以,我從今日起,捨棄一切惡業,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佛陀告 訴莊主說:「這確實至為重要。」 佛陀說完此經後,調馬莊主從座而起,帶著歡喜心作禮而去。

今年是馬年,我不懂得馬,無法可談,不知寫什麼好。佛經中有很多說馬的譬喻, 就試著演繹一則調馬的譬喻,以此供養大眾。祝福大眾善於調御自己的身心,令身、 口、意三業清淨,克服一切煩惱,無礙自在!


發心來做十善菩薩 講於臺南妙善寺共修會

超定

一、緒說 今年秋天我應臺美人宗教研習會的邀 約,以「請大家一起來做菩薩」為爲 題 ,向 外教人士介紹大乘佛教的思想。首先我向在 座的聽眾衆 朋 友申明:請勿誤會,我不是來 傳教!貴會命名「宗教研習會」,對東西方 不同宗教,務必秉持客觀的態度,不以宗教 徒的偏見,曲解宗教的教義,如實地以宗教 研究宗教,以促進宗教與宗教間的了解與諒 解,尊重與包容。這也是該會成立的目的。 據我所知,會裡的成員多半是基督徒,但都 是從臺灣來的,受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大 學教授或爲為專科醫師。很難得的機會,我全 場用臺語演說,他鄉遇故知,講起來特別有 親切感! 各位善信!大家一定感覺奇怪,爲為何對 異教徒講這題目?如爲為傳教,那豈非白費心 機,自討沒趣。面對這班老醫師,信教幾十 年,思想已經定型,不論我演說多精彩,把 佛法讚揚得如何無上、甚深、微妙,對他們 而言,無動於衷,不可能改變他們的信仰。 我要向他們宣示的是:在這五濁惡世,多災 多難的人間,需要更多悲智雙運的菩薩,才 能使人人幸福,社會安定,世界和平。

在這裏,「菩薩」一詞,不必把它定義爲 為佛教的信仰對象,或宗教偉人的代名詞; 凡是出發於大悲願,為爲社會人類的永恒福樂 而精進不懈的人,都可以稱為爲菩薩。如《華 嚴經》善財童子所參訪的善知識,除老實念 佛、深入經藏的佛學者而外,政治家、科學 家、航海家、公正的律師、法官等,也都是 菩薩的化身。又如我人熟知的《法華經‧普 門品》,觀音菩薩的遊戲神通,應以何身得 度者,即現何身而爲為說法。因此,我勸請異 教徒來學菩薩,應該是契理契機的說法。 今天回到妙善寺結緣,還是套用類似的 講題:「發心來做十善菩薩」。我們是三寶 弟子,學佛、信佛、念佛修行,其終極目標 即爲為成佛。請問在座的同參道友,有誰不想 成佛?請舉手看看?答案很肯定:人人要成 佛。既然發願成佛,立志做菩薩,實踐菩薩 的慈悲心行,以萬行的因華,莊嚴無上的佛 果,乃是修學佛法必經的歷程。換句話說, 若欲達到成佛的果位,必須發心做菩薩,修 菩薩道的因行。修因而證果,因果必然,因 緣具足,水到渠成,這是佛弟子堅定不移的 信念。但依我多年的考察,竟然發現:人人 要成佛,而肯做菩薩的人卻很少。一般佛

【第193期‧佛光法苑‧ 】


教徒的觀念:做菩薩要大慈大悲,難行能 行,難忍能忍,在三大阿僧祇劫中,修六 度萬行。對意志怯弱的衆 眾 生而言,難度太 高了,如何以凡夫身修菩薩行?未免太不 自量力了。 誠然,崇高偉大的菩薩行,依釋尊的 本生談,以及大乘經論所描述,其爲 為 法爲 為 人,捨頭目腦髓,犧牲生命等等表現,不 是薄福慧淺的凡夫俗子所能仿效的;菩薩 戒的燒身燒背,供養諸佛,也不是常人的行 徑。代表佛陀果德的四大菩薩:大智文殊、 大行普賢、大悲觀音、大願地藏,他們是法 身大士,鄰近極果的佛菩薩,當然不是初發 心的凡夫菩薩所能摹仿的。成語說:「登高 自卑,行遠自邇。」法性身的佛菩薩,還是 從四大所成身的凡夫菩薩做起;沒有凡夫菩 薩,那來的聖賢菩薩、佛菩薩呢? 今天在這裏勸大家來做十善菩薩,那是 肯定人在五趣有情的地位,由凡夫身發菩提 心,願度眾衆生,完成佛道之意。古德開示: 學佛先從做人起。十善行是做人必修的德 行,所謂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社會人 類的共欲─和樂善生才能實現。學佛修行, 要而言之,不外為三業的淨化,身心行為爲如 法如律。身業做到不殺、不盜、不邪淫;口 業: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意 業:不貪、不瞋、不癡。雖然,十善為爲世間 人天的善法,而出世間的三乘解脫道,以及 菩提大道,也依此而安立。印順導師在《成 佛之道》,抉擇三福行,結語:「依人向佛 道,戒行爲為宗要」,也即是發心修十善行, 確保人身的地位,以進趣佛道之意。

二、菩薩的階位 依經論所說,從初發心,修菩薩行,乃 至究竟成佛,其間的歷程爲 為 五十二位:十 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

覺。或說四十二位,那是將十信位,併入十 住中的發心住;因爲為發心住係修十信成就, 到達信不退的賢人菩薩。 唯識大乘所說的菩薩道爲為五位:(一) 資糧位:十住、十行、十回向,積集福慧資 糧的三賢菩薩。(二)加行位:從十回向 後,初地之前,修無境唯識,加強禪觀的 階段。(三)通達位:初體見真理的歡喜 地菩薩。(四)修習位:初地以後,於所 知障一分一分斷,真如一分一分證,即修 習十度圓滿的大菩薩。(五)究竟位:圓 證四智菩提,得大涅槃的佛陀果位。 《般若經》舉出七類菩薩:(一)初發 心菩薩:從初發起菩提心,願成佛道,願度 眾 衆 生的凡夫菩薩,也即未登地以前的外凡、 內凡菩薩。(二)正修行菩薩:從初地至第 七遠行地菩薩,用般若、方便二道說,即修 般若道的聖人菩薩。(三)無生忍菩薩:住 第八不動地,從般若道上,轉向方便道,自 利完成,專志於莊嚴國土,成熟衆眾生的利他 行。(四)灌頂菩薩:第十法雲地,蒙十方 諸佛灌頂,將繼承佛位。(五)一生所繫菩 薩:開始上生兜率內院,爲為兜率陀天的天人 說法,等待因緣降生人間成佛。(六)最後 生菩薩:住 兜率陀天時 期的菩薩。 (七)詣道 場菩薩:菩 提場成正 覺,完成一 切智智的階 位。 印順導 師在《人 間佛教要

【第193期‧佛光法苑‧ 】


略》一文,把菩薩 道所經歷過程,略 分為爲 : (一)凡夫 菩薩:即前述五十 二位的十信菩薩。 (二)賢聖菩薩: 包括十住、十行、 十回向以及初地至 第七地菩薩。( 三)佛菩薩:第八 不動地以上,未成 佛之前,他的智證 功德,已接近佛陀 果位,如十四夜的月亮,與十五夜的月亮 一樣,像文殊,觀音之類的地位、可稱為爲 佛菩薩。 以上一段,不厭其繁地列舉出菩薩階位 的差別,主要意義在於告訴大家:我們是凡 人,具縛凡夫,有煩惱障,有業障,有種種 苦報障。但既已發心學佛,學佛就要修行, 修行就是立志做菩薩,積集福慧資糧。從凡 夫菩薩做起,慢慢修學,經賢人菩薩、聖人 菩薩、佛菩薩而後究竟菩提,圓滿成佛。每 逢誦經、念佛、禮懺後,我們發願回向:「 願消三障諸煩惱……世世常行菩薩道」。唯 有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才能消滅「三障諸 煩惱」,而後獲得「智慧真明了」。也即是 運用般若智慧,引導萬行,自利利他,功德 圓滿才能成佛啊!

三、十善業為菩薩學處 1、略釋十信菩薩名義 初發心的新學菩薩,在菩薩階位中即十 信位,《菩薩瓔珞本業經》所列的名稱:信 心、念心、精進心、定心、慧心、戒心、回 向心、護法心、捨心、願心,大意是:深信 三寶,從業果、四諦等的正見中,厭離生死

苦,欲求無上菩提,修 習大乘信心。常修六念 法門:念佛、法、僧、 戒、施、天,是名念心。 聽聞大乘經典,努力止惡 行善,改邪歸正,名為精 進心。一心繫念正法,遠 離雜念妄想,是謂定心。 多聞聖教,如理作意後, 了知一切法空無我理,叫 做慧心。受持菩薩三聚淨 戒,調伏三業,不犯眾 罪,名為戒心。還有, 回向心:學習不著相行,以所修功德,回 向菩提、法界與諸有情,如普賢十大願王 的普皆回向。護法心:愛護正法,長養慧 命,自行化他,令如來正法久住世間。捨 心:以犧牲精神,不惜生命財,一切能施 捨。願心:廣修菩提道上一切善願,上求 佛道,下化眾生。 佛陀在根本聖典裡,開示信眾的獨特行 持:信、戒、施、聞、慧,五法具足。意思 是一個名符其實的三寶弟子,應以信心為根 本;以布施、持戒為立身社會的德行;以多 聞正法與緣起、四諦慧,作為趣向解脫的理 證。其他修六念法門,以及四無量心等德 目,與菩薩十信心相近。 2、十善業與戒定慧 一般佛學常識,把十善業道,歸屬於人 乘正法,或稱為人天法門。但根據《華嚴 經‧十地品》、《優婆塞戒經》、《入中 論》、《攝波羅蜜論》等,皆以十善業道 為菩薩戒。擴大言之,即是戒定慧三增上 學。如古德解說諸佛教誡偈:諸惡莫作是 戒,眾善奉行是慧,自淨其意是定;即戒 即定即慧。身善業的三不:不殺、不盜、不 邪淫;語善業的四不:不惡口、不妄語、不

【第193期‧佛光法苑‧ 】


兩舌、不綺語。消極方面為止惡,積極方面 是行善;不但不殺生,進而護生、布施、梵 行等善行;不但不妄語,充實其內涵,即是 法饒益、義饒益、梵行饒益的菩薩四攝行。 不貪欲是淨定,不瞋恚為慈悲,不愚癡是知 善惡、辨邪正的智慧。印順導師作淨業頌: 「貪淨三昧水,瞋淨悲願風,癡淨般若火, 性地本來淨」。十善業道的善心、善意、善 業,即含攝了戒定慧三增上學。 站在佛法一乘的思想,肯定「一切諸善 法,終歸於佛道」;學人以菩提心為導向 故,十善業道不但是人天善法,同時也貫通 三乘解脫道與一乘的菩提大道。初發心的凡 夫菩薩,切莫好高騖遠,談玄說妙,擬議聖 境,當知十善業道才是我人學菩薩道,務實 而穩當的坦途。立足於有為、有漏的世間善 行,深化、淨化為無為、無漏的勝義妙善。 簡言之,凡出發於大乘三心,所修一切善法 皆是趣向無上佛道的德行。 3、十善業與四無量心 佛法以慈悲為宗本,考菩薩行者之所 以發起菩提心,乃根源於緣眾生苦故。在 知苦、見苦、離苦的同時,進而立願來解 救眾生苦。慈悲,完整的說是慈悲喜捨四 無量心。慈能與樂,悲能拔苦,但若缺乏 隨喜心與平等的捨心,不免落於凡情的愛 見慈悲,也即是局限於我我所的小慈 小悲,無法擴充為菩薩道相應的無緣 慈與同體悲。

他戒律可以類推。這是以心比心,同情心、 同理心,也即是慈悲心。佛陀說這是「自通 之法」,儒家稱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的恕道。有人以五戒配五常,說明儒佛的相 通。從慈悲心行與道德良知說,不妨如此會 通。 佛陀在《中阿含經》中,由十善業而說 到四無量心的相關性:「自見斷十惡道, 念十善道已,便生歡悅;生歡悅已,便生 於喜;生於喜已,便止息身;止息身已, 便自覺樂;身覺樂已,便得一心。多聞聖 弟子得一心已,則心與慈俱,…無結、無 怨、無恚、無諍」。修定的基礎:「依慈住 淨戒」,如違犯禁戒,內心充滿怨害的瞋恚 心,則與離欲惡不善法的禪法不相應,如何 修定而得定呢?經中形容依十善戒而來的歡 悅、喜、止息身、自覺樂,無非是依戒生定 的內涵。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定,即以戒善為 本,從無瞋善根而來的禪法。本來「禪定向 獨善」,微妙的深定令人陶醉,養成獨善的 根性。但四無量定係以慈悲對治瞋恚,修習 多修習而成的禪法,顯然是與菩薩道相應, 值得鼓勵進修的法門。 4、十善業與五戒 皈依三寶,受持五戒,誠於中形於外, 二者是一體的。有人皈依而不受戒,信心

佛弟子持戒,從基本的五戒、十 善戒,乃至比丘具足戒,菩薩三聚 戒,其主要精神乃是慈悲的流露。 如《雜阿含經》說:「若有欲殺我 者,我不喜;我若不喜,他亦如是, 云何殺彼?作是覺已,受不殺生,不 樂殺生。」經文以不殺生戒為例,其

【第193期‧佛光法苑‧ 】


與事行不一,如何表現皈依者的真誠?皈 依詞:「弟子盡形壽皈依佛法僧,從今日 起乃至命終,護生!」所謂護生,即總攝 四根本戒及其他遮戒。這是起碼的佛門常 識。十善與五戒,同為人間正行,聲聞戒 如此,菩薩戒也不例外。不過,十善業開 不妄語一戒為四戒:不妄語、不兩舌、不 惡口、不綺語,內容更充實,意義更圓滿。 至於不飲酒,原為維護前四條性戒而制的遮 戒,今為配合十善的善心與善意,不飲酒是 不愚癡,也即是避免落於邪見之意;有理智 故能知善惡、辨邪正,成就正見;在情意上 即能克己、能恕人,做到不貪欲與不瞋恚。 故此,十善與五戒,只是開合的不同,實質 意義是無差別的。十善業固然是菩薩戒,五 戒也同樣攝屬於菩薩學處。

四、結語 從不同宗教的信仰分別,佛教徒的選擇 是信佛。信仰佛教的人,更精確地說,應是 學佛修行人;佛弟子也即是修菩薩行的人。 經說:「信為欲依,欲為勤依」。作為誠信 的三寶弟子,依信心的力量,引發為教為人 的強毅善法欲;本此善法欲的策勵,自然會 精進向道,在菩提道上勇往直前,非到達彼 岸誓不休息。反之,為何在學佛路上懈懈怠 怠,得過且過,虛度歲月?就因為缺乏推動 力,求法若渴的善法欲。試問:何故起不了 善法欲?主要是信心不堅定,尚未建立起佛

法的正信、正見。是故學佛修行,應以信心 為根本;信三寶、四諦,信善惡業報故,即 能勤修十善業,從人天道、解脫道、趣向菩 提大道。 菩薩的階位五十二位,以十信為首位: 信、進、念、定、慧、不退、戒、願、護 法、迴向十種心,又以信心為先導。可見 樹立信心,對菩薩行者是何等地重要啊! 佛法的真修實學,以理智為眼目,以實修 為雙足,也即是以正信為嚮導,以十善行 而邁向光明、解脫、菩提的彼岸。 十信菩薩即凡夫菩薩,雖已發菩提心, 立志成佛道,度眾生,但程度還很淺,尚未 達到不退轉的地位。通常說,成佛的歷程需 三大阿僧祇劫,那初阿僧祇劫從何計起?即 從三賢的十住初發心住為起點,直至證入歡 喜地,名第一阿僧祇圓滿。事實是這樣:十 善的凡夫菩薩,等於賢聖菩薩的預科班,如 入正式大學前,高中畢業後的大學預科,乃 是必修的課程。或以為其地位太低微了,為 何不直入賢聖菩薩位,頓悟成佛?請勿輕視 凡夫菩薩。經說要成就菩薩十信,也需一 萬劫的漫長歲月呢!俗語說:「萬事起頭 難」,又說「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當十善業道完成,透過十信這一關,勢如破 竹,擋都擋不住了,還怕難成佛嗎?願大家 共同努力,從十善菩薩做起!

【第193期‧佛光法苑‧ 】


澳大利亞佛教史(一) 淨海 澳大利亞(Australia),亦稱澳洲,是大 洋洲最大的國家,面積769.2萬平方公里, 依2009年人口資料為2118.1萬。澳大利亞 國土四面環海,與其隔海相望的東南近鄰是 紐西蘭,西北是印度尼西亞,北邊是巴布亞 紐幾內亞、西巴布亞及東帝汶。 宗教在澳大利亞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影 響,基督教教會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影 響力很大,在各地大小城鎮,雄偉的教堂建 築多不勝數。澳大利亞三分之二的私立中小 學是由羅馬天主教教會開辦的,由於富有的 家庭喜歡把子女送往私立中小學,因此天主 教或者教會學校對澳大利亞青少年一代有相 當的影響力。在平常生活中,教會既竭力通 過各種途徑和方法增加信眾,教會也盡力幫 助人們解決一些困難。 澳大利亞居民中70%是英國及愛爾蘭 後裔,18%為歐洲其他國家後裔,亞裔佔 6%,土著居民約佔2.3%。英語為通用語 言。依澳大利亞的平等機會法,任何人不 會因是否有宗教信仰、或有何種宗教信仰而 受到歧視。根據統計,1996年有167個佛教 團體,2004年四月澳大利亞有378個,僅六 年中增加了126%。漢傳佛教佔36.5%;南 傳佛教佔24%;藏傳佛教佔24.5%;其他宗 派佔15%。又2001年的普查數據顯示,澳 大利亞基督教聖公會教徒佔總人口21%,羅 馬天主教教徒佔27%,不同的基督教教派佔 21%,其他宗教信仰者佔6%,沒有信仰任 何宗教者佔25% 1。其中佛教徒約佔全人口

的1.9%,是澳大利亞最快速發展的宗教。 傳入澳大利亞的佛教,分別有漢傳佛 教、南傳佛教、藏傳佛教等不同流派,但 都能互相在尊重與包容下弘揚佛法,使佛 教成為信仰增長率最高的宗教。據澳大利 亞聯邦政府移民多元文化及人口研究局, 在1991年所作的調查中顯示,澳大利亞的 佛教徒人數在十年內增加了三倍。 目前在澳大利亞有超過五十萬的佛教 徒。他們來自不同的佛教團體、寺院僧舍 以及不同的宗派。但是相同之處是在佛法 修行的過程中,他們都有著深刻的經歷。 與此同時,佛教也在文化、宗教、風俗、 禮儀、文化象徵及節日和傳統方面,極大 地豐富了澳大利亞的社會文化2。 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的佛學專家艾倫說: 「我們這裡有許多來自佛教國家的移民。很 多亞洲移民在最近和過去,把佛教帶了過 來。所以在他們住的社區之中,會保存下 來他們的宗教和文化,也就是對佛教甚感 興趣。在更廣大的澳大利亞社區、非亞裔 社區、當地居民的社區裡,也出現有人對 佛教感到興趣,這種趨勢的發展,已經歷 時近百年了。」

一、漢傳佛教在澳大利亞的發展 1848年,來自中國的礦工到達澳大利亞 東部的金礦區。1857年的人口統計表明, 維多利亞州有二萬七千二百八十八個佛教

【第193期‧佛光法苑‧ 】


徒,其中大多數是在各金礦淘金的華人。但 是,到了世紀之交因合同到期華人回國,佛 教徒人數急劇下降,1901年,人數不足五 千人。由於白澳政策,再沒有亞洲的移民來 到,到1933年維多利 亞州只有一百七十七 名佛教徒了1。 二十世紀初,有 三千六百名日本人 進入澳大利亞,開始 介入珍珠採集業。由 於他們技術精湛,能 夠較為順利地留在澳 洲。這些日本人有一 些為佛教徒,在達爾 文(Darwin)與布隆姆 (Broome)的日本人有 慶祝佛教徒節日的例證。 1960至1961年,宣化法師到達澳大利 亞在雪梨停留,但是澳大利亞的華人社區 並沒有給他多少支援,由於語言的障礙, 澳洲白人對他的支援亦十分有限。在衛塞 節(Vesak Day),他聲稱自己已有了神奇的 治療方法,人們沒有回應他的這一說法。結 果他轉道去了美國的加州。 1960年代,日本的佛教也開始在澳大利 亞傳播。京都的東本願寺,就是這一年在雪 梨開始建立佛法社團的。越戰期間,越南僑 民更多地與澳大利亞發生關係,著名的一行 禪師那時就開始在澳大利亞弘法。受泰國王 室支持的泰國佛教大宗派也在那時開始弘 傳。大宗派的教育基金會在澳大利亞設立 了辦事處。 1970年代澳國政府實行較為自由的移民 政策,不少亞洲的移民到達澳大利亞,尤其 1975年越戰結束後,不少越南人移民到澳

大利亞。1981年的人口統計,澳大利亞的 佛教徒人數超過三萬五千人,其中45%的 人生活在新南威爾斯州,27%的人生活在 維多利亞州。1981年以後,是澳大利亞佛 教發展最快的時期, 其中多數為移民,如 1991年就有十一萬三 千名佛教徒到達澳大 利亞。1996年澳大利 亞人口統計表明,全 澳有二十九萬九千三 百名佛教徒。絕大多 數具有佛教信仰的移 民定居於澳大利亞的 主要城市。如1991年 的人口統計數據表 明,新南威爾斯州五 萬九千名佛教徒中,有五萬五千人生活在雪 梨大都市;在維多利亞州,四萬二千名佛教 徒中有四萬一千人居住於墨爾本1。 在亞洲各國的移民佛教徒,包括許多民 間拜佛燒香的信眾,通過組織佛教團體,或 舉辦佛教活動,或建立寺院,表達信仰, 加強聯繫,弘揚佛法。因而澳大利亞各城 市相繼成立了不同民族的佛教團體,例如 1973年華人在雪梨組織「澳大利亞中華佛 學研究社」;1981年越南移民成立「越南 佛教聯合會」,總部設在新南威爾斯州省費菲 市的「普慧寺」;座落在雪梨梨郊區的「佛法 寺」,提供禪坐及佛法課程,並開設一 立了 間頗 具規模的書店,出版《菩提葉雜誌》。 1977年,台灣的藏慧法師移民澳大利亞 雪梨,創建「華藏寺」,成為第一位定居澳 大利亞並弘傳漢傳大乘佛教的華僧。華藏寺 的建築風格完全是澳大利亞式的,但個中也 不乏中國寺宇的風味。西式的山門,仍保 存著中式的飛簷。華藏寺的佔地面積大約

【第193期‧佛光法苑‧ 】


有三萬多平方公 尺,由一座主殿 及圖書館、齋堂、 廚房和幾處別墅式 的僧寮組成。住眾 最多時,大約有二 十人。華藏寺也有 許多非華人虔誠地 信仰著佛教,並參 加寺裡的禪修、念 佛、聞法等活動。 藏慧法師於1981年在林清涼居士的積極配 合下,在新南威爾斯大學創立「慧命社」。 宗旨是:(一)在大學及澳大利亞國內外鼓 勵、提倡及弘揚佛法;(二)促進及溝通佛 教各宗派對於佛法的瞭解;(三)提倡靜坐 修學;(四)促進佛教徒及各宗教團體及公 眾間的瞭解和友誼;(五)為大學新生及公 眾提供福利服務。為了推動澳大利亞佛教的 發展。藏慧法師把目光集中在各大學院所並 任佛法導師。華藏寺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把台 灣印順長老的著作譯成英文的工作。

於大乘佛教系統3。

1980年代,已經在澳大利亞積極展開 活動的越南佛教僧人,開始整合佛教界的 力量,組織了「澳大利亞越南佛教聯合 會」(The Vietnamese Buddhist Federation of Australia)。其領袖人物是釋福慧(Phuoc Hue)這個佛教組織又稱為「澳大利亞統一 佛教會眾」(The United Vietnamese Con gregation of Australia),除了塔斯馬尼亞 (Tasmania)一地,這個組織的分寺遍布澳大 利亞各地。其他還有一些越南的佛教組織, 例如釋保拉(Bao Lac)領導的「新南威爾斯 越南佛教全會」(The Vietnamese Buddhist Society of New South Wales)、釋一行領導 的「蓮花僧團」(The Lotus Buds Sangha)以 及雪梨的舍利寺方丈釋明善(Minh Thien)領 導的「中道會」等。絕大部分越南寺院都屬

妙淨法師,1959年生於福建福安縣。 1995年正式移民澳大利亞。現任墨爾本兜 率內院、永福禪寺住持,南澳南海普陀寺住 持,坎培拉護國報恩寺住持等職。兜率內院 位於墨爾本市郊的一座山崗上,有一百畝果 樹,視野開闊。在幾棵老樹高聳挺拔中,三 幢一層的西式建築錯落其間,靜謐而幽雅。 常住另有來自大陸的三位法師,他們除上早 晚課以外,日常的做飯洗碗、打掃衛生、澆 花除草、接待客人、開車購物、年節假日為 信眾做佛事等,什麼事都要親力親為,工作 量很大。

二十世紀九0年代開始,台灣的星雲法 師把「佛光山人間佛教」傳到澳大利亞,先 後在布里斯本興建了「中天寺」,在雪梨臥 龍崗興建了「南天寺」,在西澳興建了講堂 等道場,國際佛光會也在澳大利亞各地設立 了分會。南天寺和中天寺秉持了佛光山的宗 旨:叢林道場的禪風,誦經、念佛、修禪、 共修,其硬體與軟體又應用了現代化的先進 設備。在弘揚佛法的同時融合了多元文化特 色,在寺裡經常舉行各種文藝活動,如書法 班、繪畫班、歌詠班、書畫展、青銅器展、 茶壺展、梵唄音樂會等。台灣的淨空法師在 澳大利亞成立淨宗學會,倡導多元文化的和 諧交流,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大陸福建莆田廣化寺的毅然、善念、般 若、證雲、戒文、德法法師,廣東丹霞山別 傳寺的妙淨法師,北京廣濟寺的啟燈法師等 陸續移民澳大利亞,為澳大利亞佛教的弘揚 增添了新生力量,促進了澳大利亞佛教的發 展。

越南華僑遷移到澳大利亞後,於1980年 即成立了「維州佛學明月居士林」。周理性 居士擔任林長期間,1993年特聘請妙淨法

【第193期‧佛光法苑‧ 】


師為導師,定時開設佛學講座,啟發正信。 至今林友會員已發展到上千人。居士林是佛 學團體,也是華人活動的中心,在墨爾本 影響很大,每到週末華人佛教徒大多雲聚 於此,參加居士林開設的佛事活動、講經 法會、兒童德育班、聊天喝茶等。1995年 7月,濟群法師還應邀在這裡主持了佛教冬 令營活動。據悉,目前該林正在興建一座全 澳建築面積最大的大雄寶殿(僅地下會議廳 即達2,500平方米)。 南澳大利亞州的首府阿得萊德市,有一 座南海普陀寺。該寺佔地八百畝,沿海邊綿 延三公里。1996年妙淨法師買下來,即著 手種草植樹,1998年開始修建簡易的住房 和佛堂等,現在寺內住有來自福建的五位比 丘尼。最近該寺正計劃興建一座大雄寶殿、 一座露天觀音菩薩像及配套設施,並得到了 州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援。 在首都坎培拉,妙淨法師買下一座兩層 別墅,改為「護國報恩寺」,面積1,500多 平方米,內部房間眾多,設施齊全,有佛 堂、大廳、廚房、庫房、車庫、洗衣間等。 現寺內常住有兩位比丘尼。 雪梨的「般若院」,住持般若法師,生 於1973年,祖籍安徽太湖。1994年10月因 雪梨華藏寺藏慧法師的因緣移民澳大利亞, 並先後在新南威爾斯大學、雪梨大學、麥覺 理大學等學府擔任佛學授課法師。2000年 第二十七屆奧運會在雪梨召開,應澳大利 亞奧會的邀請,般若法師代表佛教入駐奧 運村進行宗教服務,成為「奧運和尚」, 他以自己的個人學佛經歷、心得體會與學 識,利用佛教靜坐和佛教心理學等,為運 動員進行宗教服務,通過環境佈置、心理 暗示等幫助運動員克服比賽前夕的緊張情 緒。2006年應華藏寺四眾弟子邀請,擔任 華藏寺住持;同年5月,般若法師接受了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警方的邀請,在雪 梨Parramatta警察總部擔任「宗教顧問」 (Buddhist police chaplain)一職(義務的, 任期五年)1。般若法師2009年還創辦了澳 大利亞佛教《般若》(Prajna)雜誌在全澳 發行,是一份中英文佛教雜誌,英文版幅佔 90%,中文佔10%。 般若法師平時十分繁 忙,一邊刻苦學習英文,一邊利用佛法結合 西方文化的需要,將漢傳佛教積極融入澳大 利亞的社會,在多個領域發揮著宗教職業者 的特殊作用。 位於雪梨南一百公里的工業城市臥龍 崗市的南天寺,由台灣佛光山創建,在 1992年動工,1995年竣工。佔地五十五英 畝,建築面積達11,000平方米,採用中國 宮殿式造型,匯集了東西文化的精華。造 型美觀,莊嚴古樸,是當地最受歡迎的景點 之一。南天寺高聳的牌樓式山門,遠遠即可 見到七級靈山塔。來到別致的大悲殿,再拾 級而上,就是金碧輝煌、氣勢宏偉的大雄寶 殿,可容納八百人。殿內有莊嚴肅穆的五方 佛,四週小佛壁龕都以敦煌藝術表現出中國 式造型。大殿下面是寶藏館,珍藏著中西方 的佛教造像和各種藝術品。此外還有國際會 議廳、朝山會館等。除了南天寺以外,佛光 山還在布里斯本建成了中天寺(1993年落 成開光)。在雪梨各城區共設置了佛光緣 等五處道場,在墨爾本等地也有自己的分 會1。(待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凱風網:陳星橋著《澳大利亞與澳洲佛教—澳 洲考察見聞錄》一文。 2. http://www.friends-in-dharma.com/zh/index. php/2013-06-10-04-01-56/australian-buddhisthistory-project 3. 習善著《澳大利亞的佛教》一文。http://hk.plm. org.cn/qikan/juequn/32/200701f14.htm(香港 寶蓮寺)。

【第193期‧佛光法苑‧10】


中國佛教史話(十五)

釋慧璉

樹葉遮蔽身體,扶杖夜行,歷經千辛萬苦才 追上同伴。

義淨(635-713) 矢志西行 義淨生於唐太宗貞觀九年(635),俗 姓張,齊州(今山東濟南)人,一說范陽 (今河北涿州)人,童稚便出家。十五歲 時因欽仰法顯、玄奘西行的壯舉,因此發願 前往印度求法,二十歲受完具足戒後,意志 更加堅定,終於在唐高宗咸亨二年(671) 三十七歲時成行。他先到廣州,再搭波斯商 船抵達室利佛逝(今印尼蘇門答臘巨港); 室利佛逝是南海貿易交通的重要港口,佛教 頗為興盛,各國商人雲集於此,義淨在此停 居半年學習梵文。之後,國王派遣專船送他 赴印,經末羅瑜(今蘇門答臘占碑)、竭荼 (今馬來西亞吉打)、裸人國(今印度洋尼 古巴群島)等地,終於在咸亨四年(673) 登陸於東印度的耽摩栗底(今加爾各答)。 他在此與玄奘弟子大乘燈相遇,停住了一年 學習梵文,再與大乘燈及數百人的商隊出發 前往恆河流域的中印度。途中義淨因患病, 脫隊緩行,不幸夜晚遇上山賊,將他全身衣 物搶奪一空,他聽說該地土著若遇到白皮膚 的人,便殺來祭天,因此以爛泥塗身,再用

求學及賦歸 義淨和玄奘一樣,西行的目的地是印度 的最高學府那爛陀寺,並參訪禮拜各處的聖 地。在那爛陀寺十年,他徧 學 徧大小乘,並 搜集梵本三藏五十萬餘頌。完成學業後,他 仍由海路歸國,由耽摩栗底揚帆出發,經裸 人國、竭荼、末羅瑜,返回室利佛逝。他在 此停留六年之久,曾一度回到廣州,補充紙 墨,並尋得貞固律師等四人至室利佛逝抄經 助譯。武周天授二年(691)五月,義淨將 上呈朝廷的奏章及成稿的新譯雜經論十卷、 《南海寄歸內法傳》四卷、《大唐西域求法 高僧傳》兩卷託付大津(或作大律)帶回長 安。他本人則在長壽二年(693)夏天回到 廣州,證聖元年(695)五月抵達洛陽,年 已六十一歲,去國二十四載,經歷三十餘 國。歡迎他歸國的場面非常隆重,女皇武 則天甚至親自出城迎接。 譯經與育才 義淨一回國便參預于闐(今新疆和田)

【第193期‧佛光法苑‧11】


僧實叉難陀的譯場,助譯八十卷《華嚴》。 之後,他自組譯場,經歷唐中宗時期,至睿 宗景雲二年(711),共譯經超過五十六部 二百三十卷,其中根本說一切有部的律本共 十一部一百五十九卷,因此唐智昇的《開元 釋教錄》贊美他是:「雖遍翻三藏,而偏功 律部。」(雖然他的翻譯遍及三藏,但翻譯 律部的功勞最大。)義淨以高齡之軀,譯經 不輟,並利用餘暇,教授學僧,處處以身作 則,美名傳徧京洛。玄宗先天二年(713)正 月十七日,義淨示寂於長安大薦福寺的翻經 院,享年七十九。 不朽的著作 義淨親自撰寫的兩部著作,就是前言提 及的在室利佛逝完成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 傳》及《南海寄歸內法傳》。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內容記載唐貞 觀至天授,約五十年間,大唐西行至印度或 僅至室利佛逝的六十餘位僧侶的略傳,其中 包括義淨自己的西行遊記,及數位新羅的僧 人傳記。義淨撰寫此書的動機,他在〈序〉 中說得很清楚,是因感念西行之困厄重重, 「去者數盈半百,留者僅有幾人」(去者數 目超過五十 ─ 這是就他所知道的而言,存 留歸國者只有幾個人),因此「嘉其美誠, 冀傳芳於來葉」(贊美他們感人的誠心, 希望將他們偉大的事蹟流傳於來世)。本 書雖是僧傳,但跟玄奘的遊記《大唐西域

記》一樣,保存許多珍貴的史料,書中更 詳述當時中印海陸交通的要道,無論就當 時中印佛教史或交通史而言,都是極難得 的原始文獻。 《南海寄歸內法傳》為研究印度及南海 各國佛教教團組織及戒律的珍貴資料,本書 分四十章,詳述印度僧眾生活之儀軌,可謂 無所不備,有英譯本傳世。

唐代的譯經僧 大唐最傑出的譯經僧當然是玄奘及義 淨,他們二人都精通梵漢文,在譯經上都 有令後人難望其項背的成就。其他的譯經 僧,有名的有于闐國的實叉難陀;東晉佛 陀跋陀羅翻譯了六十卷的《華嚴經》,是 支法領在于闐國所取得的,武則天聽聞此 本並非全本,因此派遣使者至于闐,請求全 本並譯師,因此實叉難陀齎經隨唐使抵達東 都洛陽,在武周聖曆二年(699)譯出八十 卷《華嚴經》,其後他又翻譯了充滿外道思 想的《入楞伽經》。地訶婆羅是中印度人, 譯出《華嚴經》〈入法界品〉及《大乘廣五 蘊論》等。另有于闐的提雲般若譯出《法界 無差別論》等,北印度的佛陀波利譯出《佛 頂尊勝陀羅尼經》;北印度的般若在德宗貞 元十四年(798)譯出《華嚴經》〈入法界 品〉,稱為四十卷《華嚴》,這是印度烏荼 國王進貢大唐的梵本。

【第193期‧佛光法苑‧12】


韓愈闢佛 韓愈(768-824)為唐宋「古文運動」 的創始者,唐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 繼承中華文化道統自居,曾著〈原道〉一 文,表達他對佛、道極深的不滿,主張:「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書,廬 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不堵塞佛、 老思想,儒家的聖人之道就不能流傳,不禁 止佛、老思想,聖人之道就不能通行。逼迫 僧尼道士還俗,燒掉他們的經書,把寺觀 改成民房,闡明古代聖君的道理來教導他 們。)其實在韓愈的時代,佛教已經完成 外來文化的移植過程,成為「中國式」的 佛教,八宗早已成立、發展,他所以還有 如此偏頗的言論,當是出於「本土」思想 的偏執,使他不願了解佛教的精髓,也看 不到眾生對生命終極關懷的渴盼。 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從長安附近的 法門寺(在今陜西扶風)迎請佛指舍利入 宮供養,卻引發民間迷信力量的極大騷動, 加以商人推波助瀾,發生一連串既違常情又 背離佛法的事情,例如成群結隊焚頂燒指、 自殘體膚,自朝至暮解衣散錢、委棄珍寶, 老少奔波、不顧本業,以此為供養,以此求 福業。韓愈本就視佛教如寇仇,看到迎請舍 利耗費極多,而上自王公下至百姓,奔走膜 拜,可謂朝野震動,國人若狂,因此上〈諫 迎佛骨表〉,指責歷代帝王因奉佛而短命, 並且國祚不長,建議將佛指舍利投於水火, 措辭激烈,激怒了憲宗,將他貶為潮州(今 廣東潮安)刺史。數年前台灣佛教界也曾迎 請法門寺的佛指舍利來台供養,因今日民智 已開,便不曾出現唐代數位帝王迎請佛指舍 利時的瘋狂行為;瘋狂的行為本就出自眾生 的愚痴,佛教何辜?佛陀何辜?

立宏偉的哲學理論架構,取佛教而代之。他 的好友柳宗元也批評他所排斥的只是僧徒示 現於外,與中華文化扞格的形跡,如剃髮、 穿緇衣、男不耕女無織、無家庭眷屬觀念 等,卻毫不了解佛教深邃的真理,好比只 見璞石的粗糙而不知其中蘊含美玉。 近人梁啟超指出,我華夏民族由於地理 環境的限制,數千年間,不得與世界高等文 化諸民族交流、摩盪而進步;直至佛教輸 入,賢智之士才「憬然於六藝九流之外, 尚有學問,而他人之所濬發,乃似過我」 (明白在六經、諸子之外,還有我們所不知 道的學問,而他族文明的創發,似乎有超過 我族之處)(見梁氏〈千五百年前之中國留 學生〉)。否則,子路問「死」,夫子何以 不答?(見《論語‧先進》)佛教彌補了華 夏民族無從探索「出世法」的遺憾,豈可像 韓愈等人一般,以「迷信」、「蠻夷之教」 等閒視之!

庶民的佛教 法會與齋會 唐代的法會,幾乎和現代的一樣,舉凡 佛誕日、成道日、盂蘭盆會、八關齋戒、講 經等,甚至皇室的誕辰、國忌日,都會舉辦 法會。法會內容以贊佛、誦經、祈福為主, 所誦的經典以《法華經》最多,其次為《金

韓愈排佛,不遺餘力,但卻不能產生重 大影響,其因在於他只是文章之士,不能建 【第193期‧佛光法苑‧13】


剛經》、《心經》、《藥師經》等。齋會本 是齋僧的儀式,後與法會結合,對參預者一 律供養飯食。 慈濟事業 唐代部分寺院,為落實大乘菩薩道, 設有悲田養病坊,分有悲田、療病、施藥 等三院。另設有宿坊,不論僧俗,一律提 供食宿,在交通不便的古代,這對客商行 旅,特別是貧窮之人,堪稱極大的方便。 至於其他施食、治水、架橋、植樹、濟貧 等社會福利之事,更是許多寺院僧尼經常 從事的工作。 俗講與變文 「覆講」之制,始於南北朝,就是在法 師講解經論之後,弟子重述其內容,這種制 度,培訓說法的人才,也保障說法的品質, 但也使說法的形式、內涵制式化。唐朝的佛 寺為使佛法普及,常舉辦「俗講」,開講的 僧人,稱為「俗講僧」,以平易通俗、充滿 趣味的方式講述經典內容,特別是在獎善懲 惡方面加重描述;大乘佛典充滿想像力,最 適合「俗講」。其程序是由「都講」唱一段

經文,再由「法師」詳細解說,最後再以韻 文吟唱,重述經文之意;這種表演方式, 取裁自大乘佛經的「長行」與「偈頌」, 也可說大乘佛典的文體,打破中國文學「 散文」、「韻文」的界線,產生了「散韻 並用」的新體裁。「俗講」與「覆講」結 合,使「俗講」形成固定的底本,稱為「 講經文」,也稱「變文」。 「變」是「變更」、「改寫」、「改 編」之意,著名的「變文」有「八相變 文」、「降魔變文」、「目連變文」、「維 摩詰經變文」等,這一種受佛經文體影響的 講唱文學在佛寺出現後,極受信徒歡迎,因 此許多歷史故事也以這種方式在民間流傳, 後世的寶卷、彈詞、話本即萌芽於此;「變 文」也間接影響後代戲曲的表演方式,如「 唱白交雜」等。 「變文」由於通俗,本身沒有很高的藝 術價值,但在中國文學史上卻有不可磨滅的 地位。在宋元戲曲、白話小說發達後,「變 文」漸為世人遺忘。清末,敦煌莫高窟藏 經的石室被發現,室內文物中有不少「變 文」,透過專家的研究,才讓世人重新認 識「變文」。(待續)

【第193期‧佛光法苑‧14】


本期專題

未成佛 道 先結人 緣 地北天南 胖瘦高矮 親緣法緣 珍惜結緣 亦他亦我 共擔禍福 此岸彼岸 同搭心橋

【第193期‧佛光法苑‧15】


未成佛道 先結人緣

如何選擇善知識

如流

學佛未久,有一天,一位大師兄問了我 一個問題:「釋迦牟尼佛與維摩居士,最大 的分別是甚麼呢?」我一時茫無頭緒,心 想,釋迦牟尼是現在佛,覺行圓滿;但維 摩居士也有說是過去的金粟如來,他們的 證量應該是不相上下的,但兩者有何不同 呢?經過幾天,百思不得其解,唯有硬著 頭皮請他解說。 他說:「從廣結人緣方面,便見到二者 之不同了。釋迦牟尼佛是人人喜愛的,聽到 名字便想親近;但維摩居士則人見人怕,聽 見名字便躲得遠遠的,你看在《維摩經》 中,各大弟子及大菩薩,一聽到佛陀說要 去向維摩居士問疾時,皆諸多推搪,總是 不想前往的。換句話說,釋迦牟尼是甚得 人緣,而維摩居士則沒有人緣了。」 我一想,才恍然大悟,明白到在修行道 上,人緣的重要性,算是你有像維摩居士那 樣的高深智慧,若到處挑剔問難,令致人見 人怕的話,便會失去了很多接觸群眾,進而 上求下化的機會。 佛菩薩固然需要化度的人緣,我輩凡夫 也需要學道的人緣。在世間法來看,有人緣

則有助力,很多事情容易成辦;但從求道方 向來看,則人緣便不只是辦事了,而是學習 佛法、修行道上的良師益友,這亦是所謂的 「善知識」了。

善知識是梵行全體 在《雜阿含726經》內,記載著阿難的 一次體會,他認為善知識是修行路上一半 的助緣,並以此啟告佛陀。佛陀隨即更正 阿難的想法,佛說,善知識就是淨行的全部 助緣,佛陀繼而解釋,當比丘有善知識的伴 隨、一同修學的話,這便可以預期,他必將 修習八支聖道,必定會透過八支聖道而趨向 清淨解脫。由此可見,在修行路上,善知識 的重要性。所以說,要成就佛道,必先結善 緣。另外,在《別譯雜阿含65經》中,佛告 阿難說:「我以善知識故,脫於生死,是故 當知,善知識者,梵行全體。」也是說明了 善知識便是清淨梵行的全部助緣。 由上可知,在修行道上,以善知識為最 重要。在《雜阿含843經》裡說,入流分有 四種:「親近善知識、多聞正法、內正思 惟、法次法向。」要證入聖者之流,修行 便以親近善知識為第一步。但如何選擇善

【第193期‧佛光法苑‧16】


知識呢?如何才得到善知識的協助呢?這 相信要從內外兩方面來探討。首先要向內 從反省自身開始,然後開展到如何選擇善 友,再擴濶到修行道上去。

收攝六根 善能攝眾 其實內自修習與外結眾緣,兩者是展轉 增上,互為助緣的,能夠內自反省,便會外 結善緣。但當我們要找尋善友時,這些善友 們也要找有利於他們 的師友。所以我們首 先便要充實自己,使 具備一定條件,才容 易找到良師益友的。 我們看佛傳中, 釋迦太子在出家初 期,在摩揭陀國乞食 求道時,由於善能收 攝六根,威儀庠序, 因此吸引王舍城的人 民注意,並展轉相告,說城內來了一位大 修行者,更傳到摩揭陀國國主頻婆娑羅王耳 中,然後國王邀請釋迦太子進王宮覲見,更 提出讓一半國土給釋迦太子,讓他與自己共 同管治這個國家的建議。釋迦太子雖然拒絕 了國王的建議,但也與國王交了朋友,並約 好在成道後一定回來度化國王。後來當釋迦 佛成道後,想起了這個約定,於是先行前往 王舍城南郊,造訪優樓頻螺迦葉等三兄弟的 事火道場,攝化了迦葉三兄弟及其一千徒眾 為佛弟子,然後浩浩蕩蕩前往王舍城,以踐 前約。頻婆娑羅王看到這千人僧團,內心非 常震撼,於是拜倒佛陀座下,成為優婆塞, 並一生事奉佛陀,成為佛陀弘法的一大護 法。由此可見,善於收攝身心,是吸引人 緣的最起碼助緣,就算是尚未成道,亦能 吸引外眾,成為將來的助緣。

在佛陀成道之後,當他由菩提迦耶前往 波羅奈斯城外鹿野苑時,路上便以他的安 詳威儀吸引到婆羅門青年優波迦的注意, 趨前向他問道。雖然這次說法,不能令優 波迦入道,但亦結下了將來優波迦再入佛 教的因緣。 到了鹿野苑的時候,五比丘先已互相約 好,不去接待他們認為已退失求道心的瞿曇 悉達多,但當佛陀越走越近時,其庠序的 威儀已經攝引著五 比丘,令他們不由 自主地起身相迎, 並為之洗足接待。 最終五比丘受佛教 化,成阿羅漢,為 佛陀第一批弟子。 由此亦可以見到, 修道人收攝六根, 在四威儀中表現出 來,往往是發出光 芒,吸引到有意學道的人們,成為教化的 因緣。 至於舍利弗的學道因緣更是耳熟能詳的 了,他是受到當時威儀第一的阿說示比丘的 舉止吸引,於是趨前問道,聽到阿說示比丘 說出緣起偈後,便迅速得到法眼淨,再聯同 其友大目犍連,帶同二百五十弟子,前往佛 陀安止的竹園精舍,歸依佛陀座下,成為佛 陀的兩位上首弟子。 所以說,要廣結人緣,首先便得反觀自 身,在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收攝六根,安詳 處事,如此方能吸引人緣,攝受善知識,進 而成就修道的助緣。

善知識的十種德相 不少大乘佛教經典都說到,菩提道上以

【第193期‧佛光法苑‧17】


善知識為最重要。如《四十華嚴經》卷卅三 說:「一切佛法,如是皆由善知識力而得圓 滿,以善知識而為根本,從善知識來,依善 知識生,依善知識長,依善知識住,善知識 為因緣,善知識能發起。」但如何去選擇善 知識呢?無著菩薩在《大乘莊嚴經論》卷九 裡便說,善知識有十種德相:「若善知識具 足十種功德者,應堪親近。何謂為十?一者 調伏,二者寂靜,三者惑除,四者德增,五 者有勇,六者經富,七者覺真,八者善說, 九者悲深,十者離退。」能夠具備這些德相 者,堪能作為善知識的親近條件。這十個條 件簡單說明如下: 調伏者,即是能自我調伏六根,而表現 在行為上,這是能與戒相應。寂靜者,則能 內攝諸根,安止內心,這便能與定相應。惑 除者,能斷除種種煩惱,這是與慧相應。德 增者,功德有增無減,這是戒定慧三德具備 的意思。有勇者,做起利他的事情時,精進 而不疲倦故。經富者,由於多聞之故,經驗 豐富之謂。覺真者,能了解真實義之故。善 說者,能夠善巧解說義理而不顛倒故。悲深 者,悲憫眾生之情深厚,不會令眾生失望 故。離退者,於一切時皆能恭敬說法,不 會退失之故。 能夠具備以上十種德行者,當然是理想 的善知識、學道上的良師好友。甚至祇能具 備部分上述德行者,也值得我們前往親近受 教的。不過,我們在選擇師友的同時,也要 反觀自身於這十項行持上,能否自我提醒學 習?自我精進不退?我們以這個標準來修學 的話,則可以在選擇善知識的時候,亦可以 自身精勤修習,成為他人的善知識,進而互 相結交,展轉增上,共同得益。 當我們思維憶念善知識的功德時,我們 便會想去親近、恭敬承事、依止學習,並由

此而培養起堅強的意志,勇往直前,踏上成 佛之路。就如《四十華嚴經》卷十三的善財 童子,當他到處參學,禮拜不同的大善知 識、大菩薩時,他便如是地想道:「善知識 者,能救護我,令我不墮一切惡趣;善知識 者,能引導我,令我得入平等佛慧;善知識 者,能顯照我,令我了知諸夷險道;善知識 者,能開示我,令我解了大乘奧義;善知識 者,能勸發我,令我速入普賢諸行;善知識 者,能曉悟我,令我速到一切智城;善知識 者,能誨諭我,令我趣入法界大海;善知識 者,能勸誘我,令我普見三世法海;善知識 者,能教授我,令我得與眾聖集會;善知識 者,能增長我,令我出生一切白法。念善知 識,能以如是利益眾生。」 能夠具備這個心態的話,則何愁沒有善 知識的協助,又何愁不能廣結善緣,廣學多 聞呢!

依法不依人的學習態度 雖說善知識是學佛道上最重要的助緣, 我們也不能盲目地拜師交友、盲目地到處參 學、盲目地跟隨修法。若未經過理性的觀察 抉擇,很容易墮進盲修瞎練、人云亦云的境 地。我們同時亦要循序漸進,不能揠苗助 長,而致徒勞無功的結果。善知識的選擇, 除了是具備上述十德之外,明師必然是公開 的、明智的、公認的、各方推介的。 更重要的是,我們在跟隨善知識學習的 同時,還要抱著「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 語、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智不依識」 這個四依四不依的態度,從理性上學習,廣 學多聞,如理思惟,善巧作意,繼而依次修 行,付諸實踐。這樣,不但可以選擇得善知 識,也可以成為他人的善知識。如此,則善 緣可以廣結,菩提道亦可以成就了。

【第193期‧佛光法苑‧18】


未成佛道 先結人緣

巧結緣 楊祖愛

那日,超市,巧遇老友文珍。文珍是當 年在中文學校結識的,週末送小孩上中文學 校,等小菩薩們下課的兩個鐘頭裡,家長們 閒聚,有時天南地北聊家中雞毛蒜皮之事, 有時結伴去買減價品,家長們格調相投的, 結了友誼。 文珍不多言語,不是心機縝密而言辭步 步為營的那種,而是天生就不會說些不必要 的話,很踏實的一個人。她總是笑盈盈的, 人類的笑容有許多種,文珍的笑給人一種喜 孜孜的感覺,她偶爾耍點小心機,卻又讓她 那喜孜孜的笑容給揭露出來,很可愛的一個 真性女子。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年復一 年,孩子每週末不倦地上中文學校,其實應 該說,是家長每週末不倦地帶孩子上中文學 校。孩子像教室旁邊那棵小葉子的樹,一天 天長大,文珍和我的友誼也和鬢邊白髮一樣 漸漸增長。 其實我們除了週末送孩子上中文學校時 見面聊聊,其他時候都是各忙各的,很少見 面。後來孩子高中畢業了,週末的中文學校 相聚也就中斷了,之後就是偶爾在華人常去 的場合碰到,停下步來高效率、快速度地交 換近況或其他老友信息,又各自去忙了。雖 然聯絡不勤,在彼此心中卻已留下一份紮實 的地位。每次與文珍碰巧相遇或交談,總是 歡喜。 那天在超市巧遇文珍,她一如往常笑 盈盈的。這回,她急著往手提袋裡掏:「

留了好久終於碰到妳了,快點快點,這支 筆送給妳,每次掏皮包看到它,都怕弄丟 了。」她從手提袋裡掏出一支原子筆,滿 漂亮的,是那種在展覽會或什麼促銷會上 附帶送的原子筆,這支筆上印著文珍工作 的銀行地址、電話號碼等等。文珍笑盈盈 地說:「我們公司訂了好多這種筆,過年 送客戶的,我留了一支給妳,第一眼看到 它就想到要留給妳,妳喜歡寫文章,給妳 用最合適。」結緣,還有什麼比這樣的念 頭更教人感動? 中國人說,禮輕情義重,真情真心是 緣的根,禮品,只是緣的表相。自古,中 國人即曉得這個道理。幾年前接到阿拉伯 科技部長的邀請去演講,不知要送給接待 的當地人什麼樣的禮物,當我詢問阿國外 交部幫我辦入境手續的男性秘書時 (阿拉 伯女子不出來上班的),他說:「我們可蘭 經上說,當別人送你一匹馬的時候,不要 去掰開牠的嘴查看牠的牙齒來計較馬的貴 賤,送禮是一份心意,送什麼都好,都值 得感謝。」 世間有另外一種結緣,例如在辦公室 逢迎長官,那是有目的的結緣,能結善緣 總是好事。而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一 思一舉,本著真心,無計劃無目的的隨緣 結緣,沒有大道理,沒有思慮利益效果, 隨心結緣,如此結的緣巧妙、真切。今 日,用文珍送的筆,對結緣之巧作個小註 腳。

【第193期‧佛光法苑‧19】


未成佛道 先結人緣

人際關係

善能

印象中,五十年前的臺灣,還是一個農 業社會,工商業才正起飛的階段。在我是孩 童時的成長過程中,經常在大人們的言談 裡,聽到他們討論著某某人家的小孩有多 麼的聰明,學習能力有多麼的超強,是個多 麼、多麼傑出的「天才兒童」之類的話題。 早期傳統學校的學習,一般而言注重學生們 的「智商」,譬如一個小孩子在識別記憶、 知識和其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也就是非常 強調個人在認知方面上的能力。但是最近二 十年來,隨著時代跳躍式的進步與發展,整 個社會型態的轉變,當人類的生活圈不再單 靠以自給自足為生的方式運轉時,不少有影 響力的研究者在智商的研究中發現了,非認 知領域的重要性,於是"EQ"(自我情緒控制能 力指數)受到重視,取代了之前的"IQ(智力測 驗的指數")。 現在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且已認同,人 生的旅程中「人際關係」的重要性。現實社 會生活裡,也驗證了真正有成就和成功的 人,絶 絕 對是一個" 「 有智慧" 」 的人,而不是 一個只單獨擁有"「高智商"」的人。歷史上秦

朝末年,劉邦和項羽為爭奪封建統治權而進 行的一場楚漢之爭,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 在這場角逐中,如果以當時的狀況而言,雙 方兵力差距相當懸殊,項羽所擁有的絕絶對佔 上風。但由於劉邦的為人處事寬容大度,任 人唯賢,使部下各得其所,各司其職,充分 發揮他們的才智,促進了爭奪天下的順利進 行。還有他豁達大量的風度,更是折服了當 代眾多的英雄豪傑,使他很自然地團結了一 大批精英,由弱變強,最終戰勝強敵而能奪 取天下,登上了西漢皇帝的寶座,成為千古 以來第一位布衣皇帝。相比之下,出身貴族 的項羽,雖然志向遠大,但卻好高騖遠,生 性自負。在掌握權力之後,妒賢嫉能,對於 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 得地而不予人利,經常意氣用事,不懂得脚踏 實地待人接物,因為不善於用人所以不得人 心,最終失去天下。 談到如何建立溫厚及友善的人際關係, 令我想起當年在台北市民族國小帶領"「生命 教育和小小領袖養成營"」小團輔時,石校長 和我們分享美國著名心理學著作家克勞德•史

【第193期‧佛光法苑‧20】


坦納(Claude Steiner) 所著作的一本經典 寓言:「暖毛球與冰刺球」 (The Original Warm Fuzzy Tale)。從故事的描述中我們 可以發覺到,由於小孩子們的赤子之心是 單純而不計較的,是心軟而信任人的,所 以無論經過多大的吵吵鬧鬧,總是很快地又 玩在一起。他們不會去產生猜疑,不會去厭 惡別人,只希望一切都是高高興興的。這群 天真無邪的孩子們就像上天派來的小天使, 他們的純真、善良、溫暖與快樂,帶給人們 無數的溫馨和幸福。可是在巫師惡毒的計劃 下,當他們受到大人們的影響,學習到懂得 「自私」的那一刻起,大家開始不願意付出 或給予,衝突與困惑不斷,整個世界就變得 不可愛了。他們開始對人事起了懷疑而產生 不信任感時,就變得很小氣、很冷漠與不友 善,使得周邊的環境也顯得無比地殘酷、黑 暗和痛苦。還好有位笑容滿面、仁慈、慷慨 又大方人稱「大屁股女士」的人。她完全不 理會巫師的惡毒謠言,在突破限制和不管規 定下,打破了人們自私的心理,孩子們看到 了才再度不吝付出,在單純的動機下,重新 營造祥和、幸福的快樂園地。在這個簡短卻 頗具深意的故事裡,可見真情的傳遞是多麼 的可貴啊,那可以說是最真誠、最舒服、最 溫暖和最能讓人接受的真愛!

要隨時都能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立場著想, 很多問題必然不存在,而且也算結了一個 善緣。我相信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 惱,成大事的人,都是情緒管理的高手。 從小到大,無論走到那兒我一直都被認 定是個" 「 憨子" 」 。可是純真、老實和忠厚 的個性也為自己廣結善緣,得到現有的一 身輕鬆、快樂和自在,這些實在是難能可 貴且用金錢買不到的財富。感恩父母兄長 的許多良好身教和典範,以及嚴謹的家教, 養成平日的我在做人處世上,時時刻刻能夠 提醒自己不忘要以真誠、信實的態度待人接 物,進而培養慈悲心。凡事能將心比心,具 備同理心,多站在他人立場為人著想,並懂 得反求諸己,學習歡喜接受,體會在寬容別 人的當下,同時也善待了自己的美好感受。 常言道:「人和心氣和平,家和萬事興旺, 國和天下太平。」藉此和大家互勉向上,大 家一起努力去除分別心,不自高、不排他, 從自我修起,凡事包容,避免惑、業、苦的 流轉,讓我們同心協力共同創造一個美滿圓 融的大同世界,同時讓我們共同努力步上康 莊的菩提大道!

進入到二十一世紀現實的生活中,人們 愈來愈長壽,但真正快樂的人卻反而不多。 物質享受雖然更豐富,但人們的心靈變得更 孤寂。社會上能夠信賴、確定的人事物愈來 愈少,環境、人心、人際關係愈來愈複雜, 真心知己的朋友難於尋覓,焦慮、恐慌和憂 鬱症充斥整個人類。其實只要您靜下來仔細 思量一下,並不難尋得答案,隨著科技、資 訊越發達,知識、資料不斷增加,但是大家 面對人生的智慧、洞察力卻沒有增加。大多 數人就怕自己吃虧,其實對於身邊的親友、 同事、長官、部屬甚至任何一個陌生人,只 【第193期‧佛光法苑‧21】


未成佛道 先結人緣

與人為善 播種福田 宋蕾

十一月的休斯頓,秋高氣爽,陽光明 媚,這是一年當中難得的好天氣。天氣好, 人的心情也格外舒暢。前不久還是烈日當 頭,轉眼就迎來了晴空萬里,涼風徐徐。想 讓秋風慢點兒吹,白雲慢些走,我們就有多 一點的時間享受這怡人的好天氣,可大自然 哪會因為春天的百花,而忘了夏天的驕陽; 也不會因為金色麥浪的秋天,而忘了冬天的 白雪皚皚。日月不停地旋轉,季節不斷地輪 換,人生不也是如此,從來到這個世上的那 一刻便開始了沒有停歇的觸受愛取有。世界 的成住壞空,身心的生住異滅,又有哪一樣 是能停留片刻的呢? 接觸佛法後,懂得了心不向外攀緣,沒 有喜歡的,也沒有厭惡的,所有發生在身邊 的都全然接受,就像那片隨風起舞的樹葉, 風把它帶到空中,它與鳥兒為伴,風把它帶 到小溪裡,它和魚兒為友。懂得了要用一顆 平常心來對待身邊的人和事,利用因緣修福 修慧。佛弟子,人人景仰佛陀的慈悲與智

慧,成佛是佛弟子的最高目標,如太虛大師 所說:「學佛先學做人,把人做好了,才能 成佛。」我們每天與家人,同事,朋友打交 道,如果能處處與人為善,把握每一個創造 善因的機會,不但自己活得輕鬆愉快,別人 多了歡聲笑語,而且這也是在種福田,積集 成佛的資糧。

父母恩重 山高海深 佛教裡有一個迴向偈:「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若 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 極樂國。」四重恩是:一、父母恩,父母有 養育之恩。二、國王〈土〉恩,國王國土 有保護之恩。三、師長恩,師長有教育之 恩。 四、眾生恩,眾生有護持之恩。這四 重恩,我們都應該回報的,今天我來說一 下父母恩。 三年前,我被診斷出得了乳腺癌,在國 內一生行醫救了很多人的母親,到了這個時

【第193期‧佛光法苑‧22】


候也束手無策,身體和精神上所承受的壓力 遠大於我。後來母親聽說持誦《大悲咒》, 求佛菩薩保佑,我就能平安度過難關,母親 便開始每天照做。在化療的半年時間裡,每 次去醫院接受治療,母親必定陪同,我躺在 床上,母親總是先將被單從肩到腳幫我掖 好,免得我睡著後被冷氣吹到。然後母親就 坐在旁邊,拿出她手抄的《大悲咒》,一遍 又一遍地誦持 …… 每次我都是在母親的《 大悲咒》聲中入睡,像嬰兒聽著媽媽的搖籃 曲,平靜安詳。要說學佛是要了脫生死,跳 出輪迴,我不介意再回來,回來報答父母的 恩德。父親是我們眼裡真正的男人,堅毅剛 強,在我生病期間,樂觀向上的父親也變得 少言寡語,看著我因化療而掉髮的光頭,一 向幽默的他還是不忘開玩笑,對我說: 「 你的頭型很漂亮。」"後來,父親還讓我給他 剃了個光頭。父母現住在老人公寓,距離我 的住處大概四五十分鐘的車程,白天他們會 去我那兒,每次去都給我帶上新鮮的蔬菜水 果,還有現做的飯菜,再把我冰箱裡陳舊的 食品拿回公寓。 佛在《父母恩重難報經》中說:「父 母恩深重,恩憐無歇時。起坐心相逐,近 遙意與隨。母年一百歲,常憂八十兒。欲 知恩愛斷,命盡始分離。」如果說有一天 我有幸坐在蓮花苞裡,我願意把這個位置 留給我的父母。西方極樂世界,我可以晚 些時候再去。

夫妻情緣 前世今生 有一副對聯,上聯:「夫婦本是前緣, 善緣、惡緣,無緣不合。」下聯:「兒女原 是宿債,欠債、還債,有債方來。」夫妻不 一定是好因緣,有的吵鬧一輩子,痛苦一輩 子。有緣結成夫妻,就應當好好珍惜這份 緣,不管善緣惡緣,既然已相聚就應該互

敬互愛,相濡以沫。前世的恩,用這一世的 關懷愛護來延續;前世的怨,用這一世的理 解包容來了結。有人說,在家裡,不是東風 壓倒西風,便是西風壓倒東風。沒有聽聞佛 法,會要爭做那股強勢的風,聽聞佛法後, 學的是八風吹不動(利、衰、毀、譽、稱、 譏、苦、樂),哪裡還在乎那東西風? 人人都希望維持一種詩情畫意般的感情 幾十年,甚至永遠,這是不可能的,因此, 佛經上稱我們這個世界為娑婆世界。娑婆兩 個字的中譯就是堪忍。這個世界缺點很多, 沒有一個人生是圓滿的。幸福的家庭拆散 了、破碎了,失望和痛苦不斷,忍不了, 還是要忍,還是要接受。夫妻之間本來就沒 有輸跟贏,輸的委委屈屈,贏的趾高氣揚, 實際上在爭吵中兩人都丟失了自己的清淨身 心。每天煩煩惱惱,離又離不了,合又合不 來,度日如年,痛苦不堪。如果能換一個心 境,抱著一顆感恩的心,感謝上蒼的安排, 讓你今生遇見他(她),好好地愛,真心地 愛,痛快地愛,不留遺憾。 家是道場,感恩他(她)給你關心和 愛護,感恩他(她)教會你寬容與忍耐, 感恩他(她)磨練了你的心智,成就了你 的道業。

父母子女 骨肉深情 前面所說,兒女原是宿債,欠債、還 債,有債方來。要說夫妻關係需要經營, 那和子女的關係就稱得上是一門學問,特 別是和這些生長在高科技時代的孩子們打交 道,有時感覺很難溝通。作息時間不同,飲 食文化不同,最難的是在我們試著用中英文 和他們聯絡之後,突然發現他們又有了自己 的網路語言,變化之快使我們這些電腦古董 感到無奈。

【第193期‧佛光法苑‧23】


其實父母只是一個幫助子女來到這個世 界的渠道,子女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他們不 屬於我們,他們有他們的思維方式,我們能 做的就是給他們提供一個成長和學習的環 境,利用所學的佛法言傳身教。佛寺每年 夏天舉辦青少年學佛夏令營,每期有不同 的主題,如「喜捨人生」、「毅力」、 「 嶄新的我」等等,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將佛 法介紹給青少年,讓他們了解人生的意義, 培養他們堅強的性格,鍛鍊他們在困境中求 生存的勇氣。

的朋友一生中更是難得幾個,好友之間沒 有年齡性別之分,不是一家人,卻親如一 家人。與家人的緣要珍惜,與朋友的緣也 要珍惜,我們沒有神通,看不到我們與身 邊的人累世以來的因緣,但是「六道輪迴 苦,孫兒娶祖母,牛羊席上坐,六親鍋內 煮。」這個由唐時寒山大師所說的偈,我 們卻都耳熟能詳。 處理朋友之間的矛盾,要多想自己的 錯,就會忘記別人的過。朋友是那個在你失 意的時候陪你落淚;在你得意的時候和你舉 杯的人;朋友不是被利用和出賣的。財富不 是永遠的朋友,朋友卻是永遠的財富。朋友 之間要說歡喜的話,鼓勵的話,肯定的話, 讚美的話。人生旅途本來就是崎嶇不平,多 一個朋友多一條路,朋友多了路好走,這是 一條人生的路,也是一條成佛的路。

結束語

為子女留財,不如留德,中國歷史上 的范仲淹,是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也 是個虔誠的佛教居士。他做宰相時救濟了 很多人,家裡開支卻非常節儉,他三個兒 子只有一件禮服,因此不能同時出街,在 他去世的時候連安埋費都沒有著落。由於 他為官廉潔愛民,子孫後代繼承他的教導 以仁德為政。

朋友情誼 親如手足 與朋友相處,應以誠相待,佛教的觀點 是自他不二,利人實際就是利己,情投意合

錢鍾書的夫人楊絳在她《一百歲感言》 的書中寫到:「在這物慾橫流的人世間,人 生一世實在是夠苦,你存心做一個與世無爭 的老實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 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擠你。你大 度退讓,人家就侵犯你、損害你。你要不與 人爭,就得與世無求,同時還要維持實力準 備鬥爭。你要和別人和平共處,就先得和他 們周旋,還得準備隨時吃虧。」這些現實寫 照是作者百年積累起來的感悟,慶幸我們是 學佛的人,有佛法作為依止,用佛法的智慧 來處理人世間的紛擾,我們不怕被利用欺 侮,不怕被嫉妒排擠,我們要感謝他們送 給我們的功德法財。「不結良緣與善緣, 苦貪名利日憂煎。豈知住世金銀寶,借汝 閒看幾十年。」祝各位在新的一年裡,廣 結善緣,勤耕福田,早日成佛。

【第193期‧佛光法苑‧24】


未成佛道 先結人緣

未成佛道 先結人緣 李瑋

這一期«佛光法苑»雙月刊的主題是「未成 佛道,先結人緣」,編輯希望我談談感想。 未曾提筆,心裡其實先掠過一絲惆悵:我和 身邊離我最近的有些人還未能結好緣,怎麼 有資格談「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呢?轉念 又想,可能人人都和我差不多,身邊既有善 緣,也有尚待開發的善緣。我就做一次「紙 上談兵」,談談我看到這個題目時的雜感 吧。 成佛是一個非常漫長的學習與修行的過 程,需要很多條件、助緣,其中最重要的就 是人緣,而且這和大多數人學佛的目的─離 苦得樂有密切的關係。試想,如果我們的學 習、工作、家庭環境充滿矛盾,周圍都是與 我們作對的人,我們能樂得起來嗎?我們又 怎麼能自度度他呢?有一次聽宏意法師開 示,法師說,當別人問起法師人生的意義 何在的時候,法師可以很明確地回答說, 是「弘法利生,廣結善緣。」我聽了感觸 很深。我們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活了半 世,甚至還說不清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到 底是為什麼?我們究竟想得到什麼?這是我

們迷惘、糾結、痛苦的根本原因。生活目標 不明確或者錯誤,肯定不會有快樂。有人把 名、利作為一生追求的目標,但是我可以肯 定地說,這好像是狗追自己的尾巴,在原地 拼命地團團轉,但是不可能真正追到。因為 名與利都是無常,不可能永垂不朽、永遠擁 有,正如俗話所說,「富不過三代」,「君 子之澤,五世而斬。」我看到不少人因為追 逐名利而「生死疲勞」,甚至賠進健康、性 命,連這一世的利益都得不到,實在得不償 失。所以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才是幸福的根 本條件。 那麼,為什麼又要廣結善緣呢?宏意法 師進一步告訴我們,他廣結善緣的目的不是 要獲取什麼個人的好處、利益,而是因為只 有廣結善緣,才能有一個良好的弘法利生的 環境。這就和心懷個人小算盤、刻意攀緣、 拉關係的市儈哲學劃清了界限。廣結善緣是 方法,而方法是為弘法利生這個目的服務 的。沒有好的人緣,不要說為大眾弘法,即 使要想做好本職工作、事業有成,也是難上 加難。所以,無論從現實生活還是從長遠的

【第193期‧佛光法苑‧25】


人生目標來看,廣結善緣都非常重要。 廣結善緣需要誠意,也需要具體的原則 和技巧。我真的從來沒有費心考慮過怎麼去 與人結緣,不過有些做人的道理和方法我倒 是十分認同的,願意與各位分享,向各位請 教。第一、是母親的遺訓:為人處世,要上 敬下和,這樣會給自己創造一個良好的生 活、工作環境與氣氛。第二、做人必須講 究誠信,沒有信用的人,不會有真正的朋 友。第三、樂於布施,不一定是錢財,最 容易做的起碼是常給人微笑、給人鼓勵、給

人方便。其他的原則與方法,我想可以從佛 法的「六和敬」與儒家的「君子六德」得到 啟發。佛法的六和敬是:見和同解、戒和同 遵、 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 和同悅。 「君子六德」是:禮(禮貌、禮 儀)、智(大事不糊塗,小事不計較)、 義(不貪心,能拿六分,只拿四分)、律( 潔身自好)、信(表裡如一)、仁(敬天愛 人)。這些都是做賢人、聖人的標準,像我 這樣的人只好第一羨慕,第二努力,也不是 一下子就都做得來的。

未成佛道 先結人緣

和樂無私 互相提昇

徐小玲

印順導師在《成佛之道》中指示我們, 學佛貴在發心。因各人學佛根機的不同, 發心也因之而異。發增上心的人,得人天福 報;發出離心的人,得涅槃解脫樂;發菩提 心的人,行菩薩道得悲智究竟樂。 不論一個人發心修的是人天福報、解脫 道或是菩薩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處眾,如 何對待家人、同事、朋友及一切眾生,都是 我們在生活中必修的課程。處眾得當,進退

有序,謙沖冲溫和,推己及人則眾望歸屬,統 理大眾,一切無礙。如自私自利,以自我為 中心、傲慢、好大喜功、脾氣暴躁、動輒得 罪傷害別人,則永遠寂寞孤立,得不到朋友 親人的關愛。作為一個佛教徒,尤其是發菩 提心行菩薩道的佛弟子,如何發心處眾、如 理思惟、法隨法行,才能自度度人、自利利 他,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呢?謹以下面幾個觀 點與學佛的朋友們共勉之。

【第193期‧佛光法苑‧26】


一、待人以誠,處事有方:人際關係沒 有比真心待人更重要的。以真摯待人接物, 不虛偽、不造作、不欺騙、不兩舌,則自然 而然地會受到別人的尊敬與愛戴。如果表面 做得很漂亮,卻心懷鬼胎、挑撥是非,東家 長西家短,則小人親近,君子敬而遠之。朋 友之間不管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或是情義深 重熱情感人,平日只要做到正業、正語、正 思惟、行善而不作惡。不傷害自己,也不傷 害別人。這樣坦然的態度一定會有許多志同 道合的朋友相共與事。 除了待人以誠之外,平日做人處事要有 一定的原則和方針。一個辦事認真,勇於負 責的人,不管是在家庭中,在公司和團體 裡,都會在所屬的崗位上,受到最大的尊 重和信任,也是社會的棟樑,社團的中心人 物。我們在辦事時要有不推託、不害怕、捨 我其誰、擔當大任的精神。印度的聖雄甘地 的名言令人肅然起敬:「要自我期許,做為 改變和推動社會的力量。」這句話有很大的 智慧和勇氣。看到社會上團體中有不盡理想 的地方,不要作為一個沉默的被動者。尤其 是一個佛弟子,要有佛陀終其一生,慈悲為 懷,行徧遍恆河兩岸,鍥而不捨,救度眾生的 悲願,以及菩薩「眾生無邊誓願度」、「我 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大無畏的精神。 二、廣行布施、成就善緣:布施是六 波羅蜜之首,也是我們 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的下手處。布施分為 財布施、法布施和無畏 布施。財布施即了知金 錢和財富是身外之物, 而能把自己的財物和別 人分享,不論是護持佛 寺、救濟窮人,或是把 好的東西和別人結緣,

都是財布施的展現。法布施即正確理解事物 和佛法真義,而能啟發引導眾人的心智與修 持。無畏布施即是,有愛心與智慧而能給人 安慰,免於恐懼。 我印象最深刻的布施的故事,是當有名 的鑽石和尚麥可‧羅契來演講時,提到他的 生平傳奇的際遇。他花了多年的時間出家修 行之後,他的師父卻命令他重新投入紅塵、 獻身社會。於是他從一個身無分文默默無聞 的和尚,在幾年之內建立了美國市場上最成 功、最有利潤的鑽石公司。在他克服萬難的 艱辛過程中,所用的精神和工具不外服務、 奉獻、給予、布施。當他的顧客和員工得到 最寬厚最好的待遇時,這最好最寬厚的利潤 也自然而然回報,使公司茁長與壯大。我們 在待人處事時如果能做到財、法、無畏布 施,能慷慨無私、與人結緣、宣弘法義、解 人疑惑,以及護持弱小、給人安慰,那麼我 們將會像麥可‧羅契一樣成為最富有的人。 在我們的身邊,人人都是善緣好友,無處不 是左右逢緣。 三、去除我慢、我執、隨喜他人成就: 一個人對自我的執著、自高自大、自私自利 的思想及行為,可能是造成個人成長和心靈 成熟最大的障礙,也造成人與人之間相處 最大的難題。如果能夠把自我的執著減少 或去除,那麼所有的痛苦煩惱,人際關係 的複雜糾纏也將迎刃 而解。沒有這個自我 執著的存在,那麼是 誰在受傷害痛苦?那 種解脫自在無拘無束 的感覺,真是讓人身 心自由、快樂無比。 人我的分別沒有那麼 對立的時候,自然能 夠培養慈悲喜捨的精

【第193期‧佛光法苑‧27】


神,而能隨喜他人的功德成就。在一個團體 中,如果大家都有這樣無私無怨的心態則無 事不成,無難不破。 四、對事不對人,誤會宜解不宜結:人 和人之間的關係非常微妙複雜,有時難以理 解。常為了有一點小磨擦或不中聽的話語, 而產生疙瘩成見,一點小成見沒有解決,變 成愈來愈大的成見,時日久了,幾乎無法相 處共事。怎樣才能減少人際關係的誤會和結 怨呢?我們平日做事一定要從大處著眼,對 事不對人。提意見和檢討的時候,最好不要 做人身攻擊而能夠把握公正中肯的態度。受 到批評時也不要放在心上,只有敞開心懷, 就事論事才能解開誤會猜忌而坦誠相處。如 果結黨營私,和這個人也處不好,對那個人 也看不順眼,則朋友的圈子愈來愈小,誤解 的事愈來愈多,辦事比登天還難,則不是正 信的佛弟子處事之道。 五、人和為貴,雙贏勝過獨贏:我們常 常說真理是愈辯愈明,在社會上對於某些立 場,有時確實需要堅持真理才能主持正義。 然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爭爭吵吵常常都是 為了無謂的論題,無關緊要的事物,不管是 誰贏了,都是互相傷感情,賠了夫人又折 兵,一點都不值得。我和我家師兄就是一個 很好的例子,結婚以來,大部分的時間都在

吵吵鬧鬧中度過。以為凡事都要爭個理,豈 知世間的道理是沒有一個絕對性的,所爭到 的只是一個片面的道理。為了爭一個片面的 道理,而破壞家庭和樂與夫妻感情,多划不 來。體認到這一點之後,把平日與人爭論的 刀劍武器通通放下來,充分的體會到人和為 貴,雙贏勝過獨贏的道理,從此家庭和樂、 天下太平。我們在佛寺當義工或在公司團體 中與人相處,也要以人和為重,能夠兼顧到 雙贏才是長久之計。 作為一個正信的佛弟子,如能遵循佛陀 無私無我、慈悲喜捨的精神則無往不利蹵、理 到事成。如果人事複雜,每個人都戴一頂無 形的高帽子,起心動念,待人處事比非佛教 徒有更多的我見和執著。那麼是否要檢討在 發菩提心、修菩薩道的同時是否注意到待人 以誠、處事有方、廣行布施、成就善緣,去 除我執我慢,隨喜他人成就,對事不對人, 誤會宜解不宜結,以及人和重於真理,雙贏 勝過獨贏的道理呢?有些道理說來容易做來 難。和樂之道,不在於爭誰的人緣最好,或 是誰的朋友最多、最吃得開。只要做到問心 無愧、坦然無私,不把人我是非放在心上, 能在磨練中茁壯成熟,在菩提道上同心合 力。願與學佛的朋友們共勉之。

【第193期‧佛光法苑‧28】


教授

實習生 楊士慕

今年,由於修學心理輔導課程的關係, 同時經歷教授與實習生這兩個截然不同的角 色。心理健康輔導課程中常常強調的重點 是:會想要從事心理輔導的人,自己內心似 乎都感覺到存在有某種程度的缺憾不足,而 且若想要分析輔導別人,首先必須要做的就 是 ─ 先赤裸裸的剖析自己。 又當教授,又是實習生的雙重角色的衝 突,老實說比禪坐,念佛,讀持經典還難上 許多,因為角色和定位上的差距,嚴重挑戰 自我形象上面主觀的認知。 教授,受到學術自由的保護,享有獨立 思考的空間,又主掌學生分數的生殺大權, 可以自由抒發不同議論,不用擔心受到別人 的影響或干擾。實習生,是工作職等中最低 的職位,沒有發表意見的權利,通常只能做 不能說的默默學習,盡力完成上級老板交辦 的所有事務。 組織權力的結構分配來看更是不同,教 授享有上層權力中有「發言權」的尊崇,而 實習生則是處於權力下層中「被教導」的劣 勢。 人際關係,社會階層互動或是工作職 務上面,權力分配和社會經濟資源的上下 不均,常常可以明顯地影響一個人觀念和 態度不同的執取。 做父母時,要小孩聽話;做小孩時,就

想爭取自由。從事街頭抗議時,要求正義公 平;官居廟堂大位時,就要要求遵守法規。 富人認為財富是靠自己努力辛苦掙來的,不 願支付龐大稅賦給不事生產的貧民;窮人就 會抗議社會不公不均,未盡照顧撫卹的社會 責任。資方老闆想要降低人力成本,勞方工 人就想增加薪資酬勞。家庭中發號施令的, 總認為又辛苦又忙不完;被頤指氣使的,就 會抱怨沒有地位又不受重視。 套用坊間的說法是:換個職位,就換個 腦袋。若是以佛法的角度來看,職位更換, 就是因緣條件的重新改變,原來不覺得有什 麼不對困擾的地方,卻莫名其妙的產生新的 煩惱執著。 長期在學校自由的環境中教書研究,沒 人管,沒人煩,已經很習慣按照自己一套的 方法,速度和標準來做事。自由和尊重,是 學校教職生活中,天生賦予想當然耳的基本 權利。 從小就是成績單寫滿「品學兼優」的 模範乖學生,教室裡面人見人愛,看起來 很好,很乖,很聽話負責的乖小孩,其實 隱藏著很多個性上面的問題:不懂得表達 自己內心的聲音,總會拼命想要滿足別人 賦予的要求和使命,把別人交代的話當成 聖旨一樣,自我要求極為嚴格,責備自己 的聲音常常遠比實際犯的錯誤不成比例的 大上許多。只要別人稍微勸誡一句,就常

【第193期‧佛光法苑‧29】


會在內心自責不已,嘟嘟噥噥好長好久的 一陣時間。 聽話和乖順的另層意義就是:不會說 不,別人需求總會放在自己需求之上。人際 關係交往,恪守協調、和諧,不願得罪任何 人為最高準則;一旦遇到別人堅持意見,馬 上棄守思想的防線(Boundary)自毀長城, 即使心中抱持不同的看法,首先想到的還是 牽就他人,絕對不會力排異議。 也可以說:乖小孩的自我價值和肯定, 很大程度上面是取決於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評 價。別人說我好,肯定自己一下,心中可以 高興幾個小時而已;但是,別人說我不好, 便像是一無是處的喪家之犬,夾著尾巴躲在 陰影角落好幾天,走不出心中譴責自己的聲 音。 拼命想要符合別人的期望,易受外在評 價影響,自尊心強、臉皮薄、高自責愧疚、 害怕比別人差、自我成就感和價值感低,缺 少勇氣走出生命獨特的道路,想要藉由外在 設定的成就,當成自我肯定的重要標準。所 以總想學習別人(尤其是專精行業上面特別 傑出的人士)的榜樣,不知道如何發揮自己 獨特的優點特色,常是乖小孩成長發展上的 弱點。 佛法修行上,我喜歡研讀高僧大德的年 譜,尤其越是有成就的高僧越感興趣。常會 做件想不透的傻事:我會將高僧的見地、事 蹟、功夫,依其年齡依序排列,進而鞭策自 己在相同的年齡得到相似的成就。本以為是 藉此升起勵志啟發之效,直到最近才知道此 舉的荒誕不經。人人因緣根性不同,業力福 報迥異,妄想集合所有禪師、經師、律師、 開悟、見性、解脫、菩薩於一身,根本是自 我價值不足的直接寫照,那裡是大丈夫應如 是的見賢思齊。

話說回來,我實習的地點是紐約收容重 症精神病患的復建醫院。重症精神病患會轉 診住院,通常已經出現嚴重的自殘,暴力, 或是急性重度的精神病症。如果說醫院急診 室是看盡人生無常病苦的舞台,由急診室轉 診到精神病院的病患,可說人生無常的重中 之重。 重度精神病患是被社會唾棄的最低族 群,精神病院人滿為患不說,極度偏離的 行為和精神病症,甚至比街頭無業流浪漢遭 受更多的歧視。大多數的重症精神病患,在 很年輕(大約二十出頭歲)的時候就已經發 病,能夠完成正常中學學歷者並不多見。再 加上精神病常和遺傳基因有關,多數病患長 期處在家庭和學校的忽視霸凌之中,進出精 神病院如家常便飯。沒有學歷,沒有工作, 長期難治的精神病灶,又加上家中成員通常 也有精神疾病,沒有支持關愛的家庭環境, 致使許多人身心俱疲而染上毒品和酗酒的問 題,更使得精神病患的治療雪上加霜。 由教授的眼光,看到大學中的許多研究 生,少不更事的飲酒玩樂,花父母的錢追逐 名牌時尚,輕忽學業;又由精神醫院實習生 的角度,看到精神病患連最基本的教育、職 業訓練和自由生存權利也不可得。同樣是 人,兩者差異之大,不禁讓人感到因緣福 報的可畏。 精神醫院的醫療資源有限,由於病患人 數很多,嚴重精神病症狀又無法很快達到立 竿見影的治療效果,所以可以花在每個病患 的時間相當緊湊。我的直屬老闆是個俄裔美 國女性,年輕幹練,還不到三十歲,撰寫病 患報告和處理行政如行雲流水,明快簡潔。 她有話直說,簡單乾脆,要求手下的實習生 和她一樣效率快速,病患訪談和報告撰寫, 必須要在四十分鐘內如期完成。

【第193期‧佛光法苑‧30】


已經習慣自由和隨性的我,可以強烈感 受到精神病院中快速度,高效率,急節奏的 時間壓迫感:不能和病患暢所欲言的深談, 必須用嚴格規範的格式撰寫報告,也要求在 很短的時間之內寫完所有病患的報告,並且 報告上面的一字一句,都得要通過直屬老闆 的批准才可以交差。 許多先天上受到的限制,如年齡(和 上屬差距超過二十歲)、文化、語文寫作 表達、打字速度,更加上自以為是的修行 訓練,我總是堅信慢慢的,帶有正念的, 充份瞭解病史,仔細的,全面的和病患交 談之後,才是撰寫報告的最好方法。很快 的幾次下來,我所堅信不急不徐的撰寫報 告的作法,引起直屬老闆的微言和不滿, 認為我辦事效率不足,撰寫過於緩慢,時 間管理有待加強改進。 有一天她把我叫進會議室,很直接了當 的用直屬老闆的口氣,狠狠地數落我在時間 管理上面的不足和撰寫報告效率不彰。從小 到大從來沒有被嚴格指責的我,頓時目瞪口 呆,腦袋一片空白,久久說不出話來。 出了會議室的心理反應,自責和愧疚更 是難過到無以復加,自認什麼價值和優點似 乎都全數盡失瓦解。直屬老闆的嚴厲指責好 像緊緊釘在腦袋裡面,盤旋心口好幾天,久 久不去。另一方面,心理自然產生的攻擊 防衛系統,也不斷在自責的空隙中伺機伏 動,只聽到自己和自己說:「她那麼年輕 懂什麼?」,「打坐修行不是講求放慢速 度?」,「我可是博士和教授哪!」,「花 在自我了解的功夫那麼久,怎麼可能不知道 怎麼做才對?」,「心理學和佛學的知識和 理論,難道我會懂得比她少嗎?」……。雜 七雜八的心理反應,說穿了不是用力打擊自 己,就是努力拉抬自己以進行反擊指責。

教授的自尊心強和實習生的忍耐批評, 相互衝撞,玉石俱焚,自我價值更是摧毀殆 盡。 花了好長的時間,平下心來打坐觀察, 赫然發現心裡翻上翻下的想法和情緒,無不 是先狠狠打自己,再來假裝沒事。好像先用 別人的匕首戳心口數刀,再來自己說服自己 很行,很厲害,沒有什麼事。 高高低低,起起伏伏的念頭思緒裡面, 什麼芝麻綠豆大的自我責備都有,什麼豐功 偉績的自我哄抬都用,就是不願承認自己的 確撰寫報告速度緩慢的事實。雖然,它在學 校教授的環境中無傷大雅,然而,在醫院急 診的環境中可能有所影響。 更重要的事實是,接受撰寫報告慢的事 實,或許有損於當醫院實習生的整體表現, 卻無損於自己創造的生命價值和想要追求的 心靈道路。 教授或是實習生,都只是因緣條件下的 自我界定的角色和形象定義,並沒有真正不 變的價值和內涵,也都存在因角色衍生出來 不同程度的煩惱。別人的話的確可供反省參 考,然而不必然是自己所要遵循的標準核心 價值。想要努力嚴格要求自己,苛責自己的 犯錯,期盼樣樣表現都要傑出,要得到天下 所有人的讚美,根本只是自尋煩惱。 價值,來自不管對錯的完全接受自己, 而不是抓住僵硬角色定義,聽從別人的勸 說,或是期盼別人的肯定。這正是人本主 義大師,卡爾‧羅傑思所說的:「這是很 奇特弔詭的事:當我們如實接受自己時, 改變才可以開始。」(The curious paradox is that I accept myself as I am, then I can change – Carl Rogers.)

【第193期‧佛光法苑‧31】


正念正知活在當下 ─ 記四念處禪修

慈弘

2013年的感恩節,美中佛教會會長繼如 法師應德州佛教會邀請,前來菩提中心帶領 四念處禪七。此次禪修在法師慈悲的指導 下,參加的學員們個個精進用功,大家把 握機會,修習正念正知的四念處禪修。 《大念處經》中說:「有一乘道,淨 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 所謂四念處。」「諸比丘!比丘於身,觀 身而住,精勤,正知正念,捨離世間之貪 憂;比丘於受,觀受而住,精勤,正知正 念,捨離世間之貪憂;比丘於心,觀心而 住,精勤,正知正念,捨離世間之貪憂; 於法,觀法而住,精勤,正知正念,捨離 世間之貪欲煩惱。」禪七中,繼如法師鼓 勵學員們以正念為原則,精進修行,以解 脫為核心。 禪修第一天,法師提醒大家,修行首先 要持戒淨心。受持戒法,主要是守護自己身 口意行為的清淨,不為貪瞋癡三毒所染污, 自然不會造成侵犯他人的不善行,也不會造 作不善業。只是凡夫眾生,因為六根觸對六 塵,對外的窗口開得太多,沒有經過訓練的 心,很容易就會被外境影響而不自知。 透過四念處禪修的訓練,可以培育正念 正知,有正念即能守護根門,正念就如一把

利刀,可斬斷六根對六塵所生起的貪瞋癡煩 惱;六根門戶既能得到守護,自可持戒清 淨。《雜阿含經》說:「多聞聖弟子若眼 見色,於可念色不起欲想,不可念色不起恚 想,次第不起眾多覺想相續住,見色過患; 見過患已,能捨離。耳、鼻、舌、身、意亦 復如是。是名律儀。」如能善攝律儀,正知 觀察身口意業行為,不令產生過失,即能守 護六根,使心能安住於善的所緣,必可建立 正念。所以,正念可利用持戒來培養,戒法 的受持也可因為守護正念而達到清淨無染, 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 繼如法師特別分享他最近讀到經中的「 榕樹喻」,讀後令他全身毛骨悚然,對他產 生很大的震撼。法師先說明榕樹的生長,是 藉氣根攀附纏繞在別的樹幹上,吸取養份, 令他樹枯萎,而自己長成了高大茂盛的榕 樹。比喻我們如果沒有保持正知正念,沉淪 在這充滿誘惑的感官世界,貪瞋癡的種種欲 望執著,就如同榕樹的氣根,攀附纏繞著我 們,讓我們在生死中輪迴,不得解脫。可見 培育正知正念的重要,法師鼓勵大家要精進 修行,如同鑽木取火,火未生起前,絕不懈 怠。有了正知正念的功夫,就能引發正定正 慧的功效。

【第193期‧佛光法苑‧32】


七天的禪修,法師教導禪修者坐禪時, 必須保持自然的呼吸,用正念正知來覺察小 腹的上起和下伏動作的始與終,「覺知」要 緊跟隨著動作,一直到整個過程完畢都不分 離。法師指出,因為腹部的起伏運動相當粗 顯而容易觀察,適合定力、念力仍然微弱的 初學者,而且由於它主要是物質原素之一風 界的顯現,禪修者可以從此處觀察到風界等 的生滅變化,是培養覺察力、專注和內觀很 有效的方法。 另外,法師指出交替練習行禪與坐禪, 有助於調和四大與精進力,以克服昏沉。法 師詳細的說明示範行禪的方式,法師提醒學 員,行禪時,把重心放在後腳,當左腳先提 起往前平放下時,記住身體不要順勢往前 移,此時重心仍在右腳,而要等右腳腳跟 提起之時,才將身體順勢往前推進,這樣 就是一步;重複的動作,當右腳先提起往 前平放下時,記住身體不要順勢往前移, 而要待左腳腳跟提起之時,才將身體順勢 往前推進,這樣就是第二步。如此緩慢地 進行,行禪時,當腳底接觸地板時,以「 覺知」來細觀每一步腳底的感覺。另外, 坐禪前,先立禪,也是很好的交替。禪修 者需時時刻刻對禪修期間生起的任何微細 或粗顯的身、心現象進行觀察。當禪修者 精勤努力練習這些指導後,將自然地進入

開發智慧的內觀過程。 法師也強調,四念處的修行,不是只在 特定的場所、特定的時間內進行,而是必須 貫穿於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個場所, 舉凡起身、盥洗、吃飯、作務、睡覺,都是 可以用功的時間。法師說經中記載:阿難尊 者在行禪之後的臥躺動作中,迅速證得須陀 含、斯陀含及阿羅漢果。所以行住坐臥都是 可以修行的。能夠鍥而不捨地修習四念處, 透過現觀緣起生滅無常,來止息妄想執著, 消除身心的痛苦、煩惱,超越憂悲;而徹底 解脫煩惱,成為一個自在而覺醒的人。 四念處修習中,身念處的「行、住、 坐、臥禪修法」、「注意日常活動裡的身體 動作」及「四界分別觀」都能夠在日常活動 中,持續進行。所以四念處中,身念處可以 說是四念處中最基礎且重要的入手功課。 繼如法師在第三天早餐過後,和學員們 分享他在那天清晨,步出禪堂時,看到旭日 從樹林的晨靄裡升起的一剎那,讓他憶起三 十三年前,剛出家,在泰國森林道場裡一個 類似的景象。只是,當時的他,內心充滿種 種欲望挫折與迷惘徬徨,但經過三十三年的 聞法修行,今天的他,雖尚未解脫證果,但 他自己知道,已離目標不遠了。法師親身的 實修體證,鼓舞了參加的每位學員,讓大家 都對佛法、對修行生起莫大的信心。從持戒 莊嚴,身心可以得到安定。漸漸地,正念正 知的能力增強,就可以修止、修觀,戒定慧 三學不斷增上,進一步得到出世的解脫,法 師再再強調這是修行學佛的宗旨歸趣。「人 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 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七日禪修,感恩繼如法師的教導,感恩 種種因緣的成就。離開菩提中心,重返紅塵 道場,開始練習生活中的修行。

【第193期‧佛光法苑‧33】


善於理財的人生

宋台育

錢的意義和重要性 日常生活,幾乎離不開錢財,善於理 財和運用自如的人,較易有平順少煩惱的 生活。 錢和眾生在日常生活中,是息息相關 的。雖然有人説 認 為,錢是萬惡之源,但是 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所以錢財的運 用自如、開源節流,對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 的,也是需要審慎處理的。善於理財的人, 一是在面對工作變動時,不會馬上有經濟的 危機;二是有平順的退休生活;三是給兒女 們,一個學習理財的觀念;四是由理財中, 進一步應用佛法的教義,提昇個人在理財上 的效率和功用,同時對佛法教義,更深入地 瞭解和印證。 小學六年,住在公家宿舍,共有六十四 戶家庭,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其中牽連 到錢的因素是最多的,以我當時的年紀,對 錢的需求是沒有概念的,但我常聽大人們在 談論錢的問題。以我現在的理解,記憶當時 的家庭生活方式,大約有四種形式。一是由 奶奶當家,全部收支由奶奶決定,相對的,

媳婦們非常辛苦,沒有零用錢可以支配;二 是少數太太們常在起會,卻將標來的會錢, 都輸在四色紙牌中,後來因為付不出會款而 落跑,不但影響先生們的工作,而且也對兒 女們在成長期的教養會有所缺失;三有因為 經歷過戰亂及逃難的辛苦,所以日常生活的 費用,非常克勤克儉,將現金換成黃金保存 著。後來公家收回宿舍,這些家庭將黃金變 賣,換成住宅;四是大部份的家庭,都只有 先生們的收入,卻要負擔妻子及三、四位以 上子女們的生活和教育費用,實在是食指浩 繁。這樣的家庭,只希望成長中的兒女們, 身體健康、用功念書,不要有任何的額外支 出。 因為在成長過程中,看到錢財對一個 家庭的影響甚大,而時常會想,若我有收 入時,應當如何善用我的錢財。因此,在 領到第一份收入時,滿心歡喜,終於有機 會可以照自己的想法來管理錢財了。從第 一份收入起,我就很認真的記流水帳,同 時在月底時還要做結帳,結帳後還要檢視 支出的項目,是否有該改進的。年底還要 做年度的收支表,並做下一年度的預算,

【第193期‧佛光法苑‧34】


歷四十年,到目前仍維持著此習慣。生活 費用是反映出一個家庭的生活方式,也是 給我最好的機會,審視家庭的生活形態, 是否符合有品質的生活。 善於理財的人,在遇到工作變動時,如 裁員、減薪或不適工作時,因為有預備緊急 的基金,可以度過這短暫的時期。更進一步 說,善於理財的人,在退休的安排上,更是 會預先規劃好,可以平順的,愉快的享受退 休生活。我有兩個女兒,當她們上大學時, 我要求她們,每個月的支出均要記帳,表示 對父母親辛苦賺來的錢重視並珍惜。目前, 她們一直保有這個好習慣,她們也認為因為 我的要求,讓她們懂得珍惜自己的工作和收 入。在日常生活費用中,要審慎,要樂善好 施。 在日常費用中,錢財是有進有出,在這 進出中,第一是觀無常,一是它的來,是暫 住在我們的帳戶中,它的去,則是暫住在別 的帳戶中;二是當色身四大不調,捨身時, 帳戶中的數字,無論多少都已是無意義的 數字了;第二是觀財布施,在財布施時,

一不要有和 別人比較的 心態,要量 力而為,要 心懷慈悲和 智慧做財布 施;二由財 布施中,祛除慳貪和貪得無厭的心;第三 是觀偷盜,錢財的進出是否合法,不要有 任何的錢財進出是因偷盜而來的;第四是 觀八正道的正命,收入要由正當的行業而 來,避免做不合法的行業,如販賣毒品、 槍械走私等等,也要避免做不合佛法的工 作,如動物的宰殺,賭博的行業等等;第 五是觀三毒的貪,眾衆 生 都希望自己帳戶中 的錢財,愈多愈好,卻忘記錢財的意義,而 容易迷失在貪婪中。 最近和兩位朋友聯絡,一位是負責管理 地產的公司,工作忙碌到已經影響到身體 健康。她非常煩惱於名下所管理和擁有的 地產,萬一她無法工作時,要如何處理。 我建議她要開始脫手,可以減少手上的物 業,同時在親友中,尋找助手,逐漸退出 管理的工作。她說她知道為了健康,應該 要收手了,但是在商言商,總是希望自己 的物業能以更高價賣出,所以一日日地在消 耗自身的健康。另一位同學,她常抱怨投資 失利,到目前仍有房貸和卡債的負擔。她常 問我,為什麼我能提早退休而沒有錢財的問 題。在數年前,我常告訴她,在做任何投資 時,一定要親自瞭解所投資的物業、項目、 或股票,絕絶對不要盲目的接受別人的推薦, 就投入資金,寧願少賺,也不要賒了本錢。 這兩個例子,也是説明瞭理財對於我們的家庭 生活、身體的健康、心靈的成長是息息相關 的。謹以,圓瑛法師常對弟子們的開示「" 事能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 和 大家共勉之。

【第193期‧佛光法苑‧35】


命運的掌握 鮑克南

人各有志,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志 向,不同的志向,就有不同的人生目標, 不同的人生目標,對於命運的理解也就不 一樣。既然這樣,那對於掌握命運的方法 也就不同了。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人 生的目標也不一樣,因此,掌握命運的秘 方就顯得有些多面化、複雜化。這樣複雜而 多面的人生,是否能有一個方法,即所謂的 「秘方」,可以讓我們真正的掌握命運。因 為掌握命運的目的是讓我們活的更快樂,所 以我們理解的「掌握命運」即為「使我們快 樂」。這樣「掌握命運的秘方」就成了「使 我們快樂的秘方」。這是一個從古至今最讓 人關注的話題,不管下自凡夫俗子,上至學 者聖人,無不在嘗試著找出這個秘方。一個 真正的秘方是不受時間及空間限制的。

「掌握命運」是什麼 「掌握」是人之常情。人類由於自我保 護意識與慾望的驅使,使我們時刻都要掌握 和控制外在內在的一切狀況,人從出生開始 就在周圍的環境中學習這套本領。如果再往 前追溯,從遠古至今,我們生生世世能在這 種「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世間裡,得以 繁衍下來,無不與掌控周圍的環境有關。因

此,可以說這種「掌握」環境的本能,早已 存在於人類的基因裡。

「命運」是什麼 「命運」就是人生的境遇是如何生起 的,有人說命運是由一種不可知的主宰力量 在操縱著,有人說命運是兩個字的組合,所 謂「命由天定,運從己生」,這都是一般常 說及被理解的命運。但是,如果依照佛陀的 說法,命、人生的境遇,都不是上帝所主宰 的,也不是生下來就由神等所安排的,佛陀 的看法完全不同於世間其他的說法。佛說世 間的一切都是因緣條件和合而起的,簡稱為 「緣起」。一種現象的生起,不能是由單一 的原因而生起,譬如水分子的生起,科學家 說是由氫氧分子組合的,而氫分子或氧分子 本身也是由原子和電子的組合,以此類推, 再小的現象,也是由兩種以上的條件組成 的。科學家一直在做這方面的發現,只是 佛陀在2500年前就說出了這種見解。而人 生境遇的生起,它的因緣條件就不像水分 子那麼簡單了。

有事隨緣 無事安住 如何掌握命運,依佛法說,就是如何「 掌握緣起」。世俗的掌握命運,只能讓人永

【第193期‧佛光法苑‧36】


無休止地在輪迴中受苦,有時上有時下,上 的時候生在天上或人間,下的時候投生在餓 鬼畜生及地獄。上者生在天上人間,即使有 短暫的快樂,但快樂後,苦痛轉眼就隨之而 來。生老病死苦,愛別離怨憎會苦、所求不 得苦,永無休止地如影隨行,無一人可以倖 免。其實,從佛陀證悟後,就一直在教導我 們如何掌握緣起,他自己是這世上第一位能 真正掌握緣起的人,他把他個人的經驗教導 我們,給我們指出一條路。佛教裡有一個詞 「如如不動」,有時候也用「不生不滅」, 指的是佛陀的證道成佛後的心境。佛陀的弟 子,如法修行證得大菩薩或阿羅漢的,也都 有這樣的心境及能力。佛陀開示,說這種心 境是:「從苦迫中得到自在,時時刻刻都沒 有絲毫的痛苦。」 「如如不動」、「不生不滅」是指心的 狀態,是一種極其活潑的心態,它絕對不是 如字面上所表示的意思「靜止不動、無所作 為」的心態。相反,它是一種「有事隨緣, 無事安住」的心。隨緣和安住的心態是平和 清淨的,沒有痛苦。有事的時候能積極地, 不執著地,心無所得地參與;無事的時候又 能清淨地安住在佛法上。這是佛陀教我們的 快樂,這種徹底脫離苦迫的快樂和世間追求 的快樂完全不一樣。

如何學習掌握命運的方法 在德州玉佛寺的經論研討班裡,一直在

討論這個秘方,討論如何得到這個秘方。最 近,在研討「慈心禪」時,裡面提供了一個 簡單的修行方法,用「願我沒有敵意,願我 沒有瞋恚,願我沒有痛苦,願我保持快樂; 願一切眾生沒有敵意,願一切眾生沒有瞋 恚,願一切眾生沒有痛苦,願一切眾生保 持快樂」等八句,專心地口念,不斷地重 複著。等到心慢慢平靜下來後,再做智慧 的禪觀(真實觀)。智慧的禪觀有二種: 一是四念處,七覺支之首。如《雜阿含》 741經至747經,列舉了20幾種修定的方法 (假想觀),佛陀說這些方法都必須進一 步修四念處禪觀才能證得解脫智慧;二是 空觀,觀自性不可得,如導師在《學佛三 要》書中P.138所說:「無量三昧……,無 量即無限量,向外諦觀時,慈悲喜捨,遍緣 眾生而沒有限量,一切的一切,名為四無量 定。向內諦觀時,眾生的自性不可得,並無 自他間的限量性。」 今年三月開始,研討班討論過《淨土與 禪》這本書裡的「念佛淺說」與「東山法門 的念佛禪—一行三昧」。念佛也能讓心平靜 下來,平靜下來後,有二種修行:一是繼續 精進念佛到一心不亂,再加上相信淨土,願 意往生淨土,這樣今生結束後即能去佛的淨 土;二是一行三昧,佛弟子先要聞思般若正 見,禪修時先念佛使心平靜下來,之後再起 般若觀照(即觀「一切法無生」)。如《 淨土與禪》P.183所說:「『一行三昧』, 是般若與念佛的合一。 修一行三昧的,先要「 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 學」。在般若修學中, 更修一行三昧,這是速 疾成佛的法門。」(註 P.187~192有引述禪宗 祖師教弟子如何修學的 舉例)。

【第193期‧佛光法苑‧37】


去年,研討過《契理契機之人間佛 教》,書中提到般若法門的「一切法無生」 為久學者所修,一般人容易誤解。經龍樹 菩薩的會通,把世間的生滅法與涅槃的無 生法,以空無自性連接起來,初學者依「 緣起即空」的觀照,又稱中觀,由此智慧 的觀照,心慢慢地去執著。在第九節中「 人菩薩行的真實形象」,提到慈悲增上的 直入佛道的修行,如說:「修學人間佛教 ─人菩薩行,以三心為基本,三心是大乘 信願─菩提心,大悲心,空性見……,菩 薩在堅定菩提,長養慈悲心,勝解緣起空 性的正見中,淨化身心,日漸進步。這不 是說要自己解脫了,成了大菩薩,成了佛 再來利他,而是在自身的進修中,隨分隨 力的從事利他,不斷進修,自身的福德、 智慧漸大,利他的力量也越大,這是初學 菩薩行者應有的認識」。 佛弟子發了上求下化的菩提心後,做日 常生活的一切事,都依慈悲心而行,以性空 慧觀照,即「緣起即空」或「一切現象自性 不可得」,這是要同時進行的。如《華雨

集》第四冊P.103~104所說:「二、一分 中根菩薩,最初發心,就觀察一切法空不生 不滅,這是中期大乘依人乘而趣入佛乘的正 機,是「從空入無生……」的。……它一面 培養悲心,去實行布施、持戒、慈忍等利他 事業;一面理解性空的真理,在內心中去體 驗。這需要同時推進」。 以上提到的三種修法及契入:相應於三 法印、四念處觀身心生滅依無常法印契入, 一切法無生依涅槃法印契入,中觀觀緣起即 空依無我法印契入。這是依學者的根機因緣 而相應不同的契入。依這些方法修行,即能 體悟佛陀所體悟,慢慢地也能與佛菩薩一 樣,掌握緣起,做到「有事隨緣,無事安 住,不生不滅,清淨自在」。 人生是苦,無人可以避免。自己最親的 人死亡,這樣殘酷的事實,更是讓人難以忍 受。即使我們掌握了金錢與權力,也無法避 免這種強烈的內心折磨與煎熬。一般人都以 為,掌握命運即是掌握金錢與權力,但是, 一個真正明白的人,他是知道,想要掌握命 運,必須要體證緣起、掌握緣起。

德州佛教會編印結緣新書歡迎索取 佛教會佛書編印組,將近幾年來登載在《佛光法苑》上,宏意法師的「見聞 覺知」,編印成《何處有安閒》;廣受讀者喜愛的宏意法師在專題及封底題字, 搭配圖片,編成彩色的《法苑珠璣》; 李瑋教授的「學步園」專欄文章,也編 成《學步園》;另外,由弘法處翻譯組 成員將張澄基教授的《什麼是佛法》, 譯成英文,並以簡體中文對照,編成 《 什麼是佛法》中英對照。 四冊新書已於日前運抵玉佛寺,歡 迎會友信眾前往索取,廣為流通。

【第193期‧佛光法苑‧38】


絲路記遊(九) 恆律

黃浦江夜景 飛機抵達上海,已是夜晚,晚餐後,我 們又趕往黃浦江搭遊艇欣賞黃浦江兩岸迷人 的夜景,但見江面上輪船來來往往,高樓環 灘而立,一座座不同形態的大樓,直聳入天 空,設計精美的霓虹燈,變換著迷人的光 彩,發出耀眼的光芒。環繞著黃浦江邊的高 樓大廈,錯落有致,五彩繽紛,爭奇鬥艷, 一片歌舞昇平的繁榮景象。若說青海湖是一 個不施脂粉,未加打扮,芙蓉出水,清秀脫 俗的少女;那麼上海黃浦江畔就是一個打扮 入時,衣著光鮮,艷光四射,風華絕代,儀 態萬千的貴婦。

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 9月27日,一大早就等專車前往世博 館,原本計劃參觀中國館和台灣館。在車 上導遊小姐告訴我們參觀中國館要先排隊 領「預約票」,排隊時間,短則一、二小 時,長則五、六小時。台灣館則每天皆有 限定人數,而我們只有一天的時間參觀世博 館,因此我們對這兩館不敢抱任何奢望。到 了園區,但見入口處已是人山人海,導遊小 姐向我們宣布下午1:30在捷克館集合之後, 就叫我們自由參觀。排隊等候了將近一個鐘

頭,才進入會場,首先看到的是泰國館,也 是大排長龍,我們跟著淨海師父在泰國館排 了約3個半小時,眼看好像快輪到我們了, 結果到轉彎處,卻又是隊伍繞來繞去,仍未 到館的入口處。由於大會對七十歲以上的人 有優先權,可以不必排隊,於是淨師父由高 師姊陪同直接前往中國館,剩下的有九人由 齊師兄帶隊,又過了半個鐘頭,見入館仍然 遙遙無期,於是我們就溜出了隊伍,獨自購 票搭繞館的小巴士,在館外繞了一圈,也 算是參觀世博會。1:30pm大家準時在捷克 館相會,高師姊說到了中國館也是買不到 票,進不了館,最後由魏教授設法買了黃 牛票,總算如願以償,代表我們大家參觀 了中國館。最後導遊小姐帶領我們參觀了 捷克館,也就草草地結束了這個盛會。 28日早晨,大部分來自台灣的團員,在 魏教授帶領下搭機返台。有些來自美國的團 員也由於班機不同皆各自先行踏上歸途,大 家依依不捨地互道珍重再見。齊師兄和宋師 姊將再停留上海兩天,淨海師父、高師姊、 徐師兄、吳師姊、許師姊、李師姊等的班機 是在下午5:00,因此我們尚有充裕的時間按 照既定的行程參訪名聞遐邇的上海「玉佛 寺」。早上九點多,我們有5人,再加上

【第193期‧佛光法苑‧39】


許師姊的阿 姨共6人,在 上海導遊的 帶領下搭乘 一輛中型巴 士前往玉佛 寺。許師姊 阿姨個子嬌 小玲瓏,已 是88歲的高 齡,卻是耳 聰目明,口 齒清晰,思 路靈敏,健 步如飛。住在上海市郊,當許師姊抵達上 海時就趕來與師姊見面,得知歸途仍路過上 海,非常興奮,徹夜難眠,於今(28)日大 清早轉了兩趟公車趕來旅館探望甥女。據許 師姊說,她從哇哇墜地後,因為烽火戰亂, 未曾與阿姨見過面。許阿姨卻幽默地說:「 何嘗未見過面?從穿開襠褲在地上爬就見過 許多次了。」讓我們大家都笑得東倒西歪。 在許阿姨眼中,我們這一群六、七十歲的老 頑童,都成了在地上爬的小孩了。許阿姨口 才伶俐,娓娓細訴,從城南舊事,茅屋三 椽,老梅一樹,樹底迷藏捉,彷彿就發生 在昨日的光景,一直談到昨夜打電話到旅 館,找不到甥女,卻在半夜打擾了徐師兄 才找到甥女許師姊。這一代中華兒女,有的 在戰亂中骨肉分離,生死未卜;有的在烽火 中長大,素未謀面。噫!嘻!何其不幸的一 代。就在談笑與歎惜聲中,我們到達了玉佛 寺,由導遊小姐購票入寺參觀。

佈局嚴謹,結構和諧,氣勢宏偉。寺內中軸 線上,依次為天王殿、大雄寶殿、玉佛樓。 左右兩側有臥佛堂、觀音殿、銅佛殿和齋 堂,錯落有致。院內香火鼎盛,福燭高照, 是都市風光中的叢林名剎,別具韻味。首先 映入眼簾的天王殿,可見三扇朱紅大門,殿 前供奉著笑口迎人的彌勒菩薩;其次為大雄 寶殿,內供奉三尊金身大佛,正中是佛祖釋 迦牟尼佛,緊接著是方丈室。匾額稱般若丈 室。方丈室樓上即玉佛樓。大殿正中供奉玉 佛坐像,由整塊白玉精雕而成,巧奪天工, 精美絕倫,玉質細潔,造型優美。寺廟西側 臥佛堂內,供白玉臥佛一尊,佛祖如來,側 身而臥,神態安詳。玉佛寺是因為寺內這兩 尊玉佛而得名,而名聞遐邇的「坐佛」被尊 稱為「鎮山之寶」,高1.95米,重約一噸, 結跏趺坐。佛像臉部豐滿,眉如新月,雙眼 半開,雙唇緊閉,溫和微笑,安詳寧靜,仁 厚慈愛,令人感受到的是一股慈悲的聖潔之 美。「臥佛」亦是整塊白玉雕成,長96厘 米,身披袈裟,偏袒右肩,右手支頭,右側 而臥,左手放在左腿上。臥佛像即釋迦牟尼 佛入涅槃相,神情平和寧靜,安詳自然,面 帶微笑,令人感受到的是心無罣礙的安詳之 美。在這令人眼花撩亂的上海,在這繁忙的 現代生活裡,這裡讓你感受到超塵脫俗,內 心一片平安與寧靜。 當我們一行六人,法喜充滿地從玉佛寺 回到旅館,淨海法師也由高師姊陪伴到上海

玉佛寺 上海玉佛寺,建於光緒八年,1918年毀 於戰火,重建於現址,座落於上海市區北側 的安達、江寧路口,是一座仿宋殿宇建築,

【第193期‧佛光法苑‧40】


的書店,買了八本有關南傳佛教的書回來。 淨海老法師是南傳佛教史的權威,曾出版了 一本《南傳佛教史》,為了重新修訂,俾使 之更詳實,更正確,此次來大陸蒐集了許多 資料,以作修定之參考。淨海老法師做學問 態度之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由此表 露無遺,實令人讚嘆。淨海老法師目前正 在《佛光法苑》發表他的新作《中國雲南 上座部佛教史》,對於南傳上座部佛教從 緬甸,泰國,傳入雲南有很深入,精細生 動的敘述。

佛光普照

28日下午,淨海老法師等,我們一行 5人,搭加拿大航空公司3:45pm的班機,由 上海直飛溫哥華,再由溫哥華轉換聯合航空 公司班機,飛往丹佛,而後再飛回休士頓, 抵達休士頓國際機場時,王師兄已在那兒等 候接機,真是辛苦了王師兄,回到玉佛寺, 已近午夜時分,如是9月8日清早我們由玉 佛寺出發,9月28日深夜我們又回到了玉佛 寺,正式結束了二十一天的絲路之旅。

滾滾紅塵,芸芸眾生,為名為利,你爭 我奪,沉迷五欲六塵。

絲路之行,穿越了時光隧道,走過了五 千年歲月,瀏覽了歷史朝代的興衰,世事的 滄桑,人生的悲歡離合。 那蘇巴什故城,那交河故城,那龜茲故 城,那高昌國故城……,當年風華絕代,車 水馬龍,儘管輪廓猶存,如今只剩斷垣殘 跡,隆起的土堆,遍地的石礫。 那歷史上無數不可一世的英雄豪傑,而 今安在?

仲尼曰:「不義而富且貴,與我如天上 浮雲。」 《金剛經》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 影。」 蒼茫宇宙,惟見佛日光輝,劃破了暗夜 長空,盡虛空,遍法界,像茫茫大海中的燈 塔,引導眾生離苦得樂,登覺悟彼岸。 三寶歌曰:「人天長夜,宇宙黮暗,誰 啟以光明?三界火宅,眾苦煎迫,誰濟以安 寧?」(全文完)

【第193期‧佛光法苑‧41】


Satipatthāna, the objective Observation

(Part I)

Bhikkhu T. Seelananda

A wonderful characteristic of Buddhism, the teaching of the Buddha, is “come and see” (Ehipassiko). This singular teaching of the Dhamma, invites everyone to ‘come and se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and see things, one should have clear eyes and a clear mind. Only then can one see things as they really are, otherwise, one could see but have misperceptions or a misconception. For this reason, one should see things objectively, should see that objective observation is the way to realize the real nature of the whole world system. This is the way for the attainment of the final goal─Nibbāna, by eradicating the whole mass of defilements. Buddhism always encourages us to see things objectively.

Satipatthana (Establishment of mindfulness) Here, the writers endeavor is to give some idea of what Satipatthāna really means and thereafter to show how to practice it as a method of objective observation in order to see the object as it is, so that one could see reality in oneself and the whole universe. This characteristic of objective observation is clearly and categorically depicted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of the Mahā Satipatthāna sutta (The great discourse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mindfulness.) This is one of the most im-

portant discourses delivered by the Buddha as a manual of mental development (bhāvana). In this discourse, the Buddha described four kinds of contemplations. They are: Mindfulness of the body ( Kāyānupassanā) Mindfulness of sensations (Vedanānupassanā) Mindfulness of consciousness ( Cittānupassanā ) Mindfulness of mind-objects ( Dhammānupassanā). These four are further classified into 44 objects of meditation. All these 44 objects are to be observed objectively for the successful development of meditation and the attainment of perfect peace, Enlightenment. When one practices objective observation it is nothing but simple calmness and insight (samatha and vipassanā). Satipatthāna deals with the fourfold development of mental qualities. Mindfulness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factor to be developed and cultivated by practitioners who really want to live happily, peacefully, and eventually to attain Nibbāna. So mindfulness is the key-word, the watchword in the teaching of the Buddha. Mindfulness is to be developed and cultivated by everyone for the understanding and realization of the Dhamma. There is no meditation without mindfulness, no attainment of Nibbāna without mindfulness. Establishment of Mindfulness is the way, the direct way, the correct way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all beings.

【第193期‧佛光法苑‧42】


Mindfulness Mindfulness is the seventh factor of the Noble Eightfold path. Here it means practicing and developing the four establishments of mindfulness. When developed, cultivated and properly established, it gradually becomes a spiritual faculty, a mental power, and a factor of enlightenment which leads one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Noble Truths and the attainment of enlightenment. Indeed, it has been called by the Buddha the “Ekāyano maggo” the one way or the direct way to the attainment of Nibbāna. From the average man’s point of view, mindfulness is also a very desirable quality. Common sense will tell us that the practice of mindfulness makes us more alert and minimizes the possibility of errors, mistakes, lapses and accidents. Common sense also tells us that the habit of mindfulness will induce a healthy balance, a sense of proportion and a sense of mental alertness, and keep us constantly on our guard. As the Buddha said, mindfulness has the effect of purifying beings, overcoming sorrow, and giving entry to the Noble Eightfold Path ultimately realizing Nibbāna. These results are attainable if the mindfulness practiced is not merely mundane or worldly, but mindfulness of a spiritual or supra-mundane nature. Once mindfulness is fully developed and cultivated all the promised results can be realized; seeing things objectively and not subjectively.

Subject and Object perception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s of the Buddha,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perception. Whenever a person sees things subjectively he has self-centered thinking. However, if

a person sees things objectively he/she can see things as they really are. This is the teaching of the Buddha. Once when Pythagoras was asked to define who a philosopher is, he said something to this effect: “When all are invited to the feast of life some go there to enjoy, some go there to win name and fame, and there are yet others who go there just to look on. These others are the philosophers.” What is meant by this is that the philosopher does not identify himself with life. He looks at life standing, as it were, outside of life. That is how the practitioner of mindfulness should look at things. That is the Buddhist way of practicing mindfulness. When one looks at a thing subjectively, there is mental affinity between oneself and the thing that one is looking at. Then one brings oneself mentally very close to what one is looking at. However, if one looks at a thing objectively, one keeps oneself mentally far removed from the object. In short, the practitioner is a bare observer, as distinguished from an interested observer. The observer should be always uninfluenced by the observation. That is the real observation. When the observer has observed a thing, if the observer is influenced by emotions, the observation becomes a completely distorted process. Then the facts are definitely distorted, discolored and disorientated. The teaching of the Buddha is expounded, revealed and made clear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ings as they really are (yathabhuta). This teaching is to be realized by the wise individual (paccattam veditabbo viññuhi). The Buddha emphatically said that his Dhamma is only for the wise. That means for those who see things objectively or without grasping things as their own.

【第193期‧佛光法苑‧43】


活 動 預 告 慧璉法師將蒞寺講述「高僧行誼」 應德州佛教會邀請,與休士頓大眾法緣 深厚的慧璉法師,將於1月18日及1月25日 兩個星期六,上午9:30至下午4:30於玉佛 寺大雄寶殿,為大眾講述「高僧行誼」。 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進而發展成中國的 佛教,主要歸功於歷代高僧發心「遠紹如 來家業,近光佛陀遺教」。高僧們戒德莊 嚴、悲心懇切、智慧明達,住持佛法,為 我們點亮明燈。 文學、歷史造詣與佛學涵養均根基深厚 的慧璉法師,將為大眾講述高僧行誼,期使 學人能從佛門歷史人物的嘉德懿行裡,看到 他們偉大的人格與心行,見賢思齊。請您不 要錯過此一難得的機會,兩天講座,玉佛寺 將敬備午齋結緣。有意參加者,請至玉佛寺 辦公室登記。(電話:281-498-1616)

開印、開照法師將蒞臨主持慈心禪七 德州佛教會將於2月22日(星期六)至3月 1日(星期六),假菩提中心舉辦「慈心禪 七」,禮請馬來西亞寂靜禪林住持開印法 師、長老開照比丘蒞臨指導,智翰法師也 特別從巴西來擔任英語翻譯。 「慈心禪」(Metta Bhavana)是佛陀教 導比丘們對有情眾生散發慈心的修習法門。 此禪法專門對治瞋恨心、嫉妒心、惱害心和 干涉心;可長養人生快樂心靈,是促進和諧 人際關係的重要方法;也是修習大小乘一切 禪修法門的最好基礎,以期轉化個人內心世 界,體現佛陀的慈悲與智慧。 希望大眾把握此殊勝的因緣,一起來修 習慈心。有意參加者,請向玉佛寺辦公室報 名。(電話:281-498-1616)

法師簡歷: 開印法師,博通南、北傳經論法義及 禪法,並且也是位書法家、篆刻家。開照 法師,南傳質樸的比丘,目前協助死刑犯 的臨終輔導,深具特色。兩位法師於禪法 的教學,極具默契、合作無間,目前活躍 於世界各國指導禪修。智翰法師,巴西聖 保羅中觀寺副住持,早期在加拿大讀書, 精通中、英、西、葡文。

菩提學苑 新春園遊會 歡慶元宵 2014年菩提學苑新春園遊會,將於2月 16日(星期日) 上午9:30在大殿舉行。全校師 生將向法師們賀年團拜,領取紅包後至活動 中心進行各班學藝表演及園遊會活動。 會中各班學生將表演唱遊、朗誦、功 夫、舞蹈、短劇等。節目中穿插猜燈謎及 摸彩,並有各式素食點心食品義賣和遊戲 攤位。摸彩特獎為iPad Mini並有數十項大 小精美獎品及禮券,獎項豐富多買多中。 菩提學苑園遊會所得悉數作為學苑教育 經費,提供畢業生獎學金,落實推廣華文教 育及佛法生活化。歡迎會友大眾隨喜贊助, 闔家光臨歡慶佳節。

菩提獎學金 開始受理申請 菩提獎學金自即日起接受申請,凡德州 佛教會永久會員子女,現就讀於德州州立 大學或應屆高中畢業生均可提報,申請者 資格必須符合規定始可受理。菩提獎學金 自開辦以來,仰賴各界緇素大德的發心贊 助,善款皆悉來自會友大眾結緣布施,為 紀念往生親屬回向功德及昔日得獎學生感恩 回饋。有關詳情請洽張景華居士。(電話: 281-498-1616 週三至週六,上午10:00至 下午4:00)

【第193期‧佛光法苑‧44】


慶祝農曆甲午年新春系列活動 為慶祝中國農曆新年,本會將自1月30日起,於玉佛寺舉行一系列法會活動: 1月30日(星期四)除夕夜9:30,於大雄寶殿舉行延生普佛,11:45舉行叩鐘儀式。 1月31日(星期五)年初一上午11:20,於大雄寶殿舉行「佛前大供」。 2月 1日(星期六)上午9:30至下午4:00,於觀音殿禮拜《藥師寶懺》。 2月 2日(星期日)上午10:00,於大雄寶殿舉行新春祈福平安法會與團拜活動。當 天淨海法師將以「如何培養善根福德因緣」為題為大眾開示,宏意法師也將為大家祝 福。法會結束後,淨海法師和宏意法師將分發紅包,向與會大眾賀年。下午1:30,於觀 音殿虔誦《藥師經》,為會眾祈福。 大年初一、初二、初三,三天的法會活動,佛寺均將敬備午齋結緣。新春法會期間, 玉佛寺將懸掛「吉祥平安燈」一連七天,敬希十方信眾隨喜發心點燈供佛,植福田、增 智慧。若有任何詢問,請與玉佛寺辦公室聯絡。(電話:281-498-1616)

玉佛寺2013年度義賣會圓滿

活 動 翦 影 「華人特殊家庭之友」參訪菩提中心 10月12日(星期六),華人特殊家庭 之友(FFASN)約60人參訪美洲菩提中 心,其中21位為特殊兒童。該組織是由一 群有特殊兒童之家庭組成的團體,成立於 2004年,以協助特殊障礙者及其家庭為宗 旨,德州佛教會是長期贊助團體之一。 華人特殊家庭之友於12日上午約 10:30抵達菩提中心,受到熱誠的歡迎與接 待。明心堂監院圓福法師和黃祖壽居士隨 即登上校車,引導大家於中心四處參訪, 並做詳盡解說;有機園地內,吳哲芳居士 為大眾介紹有機蔬菜種植常識。午齋後, 英語佛學班Larry Rice居士帶領弱智青少年 們做手工藝,並把成品帶回家做紀念。活 動於午後約2:30結束,大家歡喜告別,離 開中心。

德州佛教會於11月16日(星期六)上午 10:00至下午3:00,於玉佛寺舉行2013年度 義賣會。佛教會義賣會自1980年第一次舉辦 至今,已有三十三年的歷史,一直是休士頓 僑界年度盛事之一,精緻可口的素食食品更 是深受會友信眾的喜愛。德州佛教會義賣會 的舉辦,除了籌措弘法利生的經費外,也希 望社會大眾能藉此因緣親近佛教。 義賣會中除了準備有數十種素食點心 外,還陳列義賣手工藝品、日用品、佛教 文物、有機蔬菜等,以及卡拉OK義唱和摸 彩。今年的摸彩獎品包括:現金一仟圓、 50吋數位電視機、美國國內來回機票等一 百多項。當天雖然是陰天偶爾還下雨,但 是不能阻擋義工和大眾們的熱情,一早九 點多人潮就開始湧入,除了品嘗各種可口 的美食,久未見面的朋友也趁此機會,互 相問候寒暄,加上卡拉OK義唱,現場的氣 氛非常熱鬧活潑。駐休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 事處夏季昌處長、經文處文教服務中心尤正

【第193期‧佛光法苑‧45】


才主任等多位嘉賓亦蒞臨會場。夏處長同 時捐贈自台灣攜回之天燈一盞做為摸彩獎 品,他表示天燈意表「祈福」,祈祝人人 都能因此得到平安、幸福。義賣會於是日 下午三時圓滿。

繼如法師主持感恩節四念處禪七

十位學員,進行十日的禪修。 學員們在幽靜的環境裡共修,加上法師 的指導開示,個個輕安法喜,都覺得這是年 終送給自己最佳的贈禮。大家都感恩法師的 指導,讚嘆義工的發心護持,以及菩提中心 的完善設備。

美中佛教會會長繼如法師應德州佛教 會邀請,於感恩節的假期,再度前來菩提 中心主持四念處禪七。 此次禪修從11月27日晚上報到至12月 4日下午圓滿,近四十位學員參加,包括 3位來自加州的法師和居士。主七的繼如 法師慈悲地指導學員,從行禪、立禪、 坐禪到臥禪,法師詳細地解說修行要領; 開示時,更是次第說明四念處的內容。法 師對學員們,時而婉言叮嚀,時而鼓勵鞭 策,參加的學員們在法師的指導下,個個 收攝六根,專注用功。 靜修圓滿後,充滿法喜的學員們請求 法師,明年再來帶領十四天的禪修,期能 讓禪修的功夫更上一層樓。

圓福法師帶領十日禪修圓滿 菩提中心繼四念處禪七後,隨即於 12月6日至16日展開十日內觀禪的活動。 恭請明心堂監院圓福法師主持,帶領近二

第二屆菩提杯高爾夫球聯誼賽 美洲菩提中心自2009年建成啟用後,為 了讓中心的教學設施更臻完善,於2013年 初加建善法堂,目前已完工。為了籌募內 部設備經費,菩提中心舉辦一場高爾夫球 聯誼賽。 12月8日中午12:00,高爾夫球聯誼賽於 Quail Valley Golf Club開賽。德州佛教會會 長淨海長老親臨球場主持開球儀式,經文處 夏季昌處長,和五十餘位護法居士及僑界嘉 賓亦應邀蒞臨,參與球賽。 是日晚間6:00聯誼賽結束後,約八十位 嘉賓假Sugar Land翠苑餐廳餐會,並舉行頒 獎儀式。淨海長老於會中致詞感謝休士頓僑 界和會友大眾對興建善法堂的發心和支持。 夏季昌處長讚歎此次球賽,讓大家有機會相 聚,一起運動和健身,享受比賽。休士頓恆 豐銀行董事長吳文龍居士也表示,恆豐十分 榮幸能贊助此項有意義的活動。餐會於晚間 約9:00,圓滿落幕。

【第193期‧佛光法苑‧46】


­­玉佛寺2014年1月、2月法會活動 日 期

時 間

內 容

主持人、地點、講題

1月4日(週六)

9:30a - 12:00p

禮拜《大悲懺》

融通法師

生日法會:藥師讚、宣讀疏文 念佛、止靜、三皈依、回向 佛法開示 晚 課 共 修

融通法師

1月5日(週日)

10:00a 10:25a 11:00a 1:30p

1月12日(週日)

10:00a - 10:45a 11:00a - 12:00p 1:30p - 3:00p

第一節:禪修靜坐、開示、回向 第二節:佛法開示、問答 晚 課 共 修

淨海法師 淨海長老:雜阿含經選講 融通法師

1月18日(週六)

9:30a - 4:30p

佛學講座

慧璉法師:高僧行誼

1月19日(週日)

10:00a - 10:45a 11:00a - 12:00p 1:30p - 3:00p

第一節:念佛靜坐、開示、回向 第二節:佛法開示、問答 晚 課 共 修

修慧法師 慧璉法師:佛教教育觀 淨海法師

1月25日(週六)

9:30a - 4:30p

佛學講座

慧璉法師:高僧行誼

1月26日(週日)

10:00a - 10:45a 11:00a - 12:00p 1:30p - 3:00p

第一節:禪修靜坐、開示、回向 第二節:佛法開示、問答 晚 課 共 修

淨海法師 淨海長老:雜阿含經選講 修慧法師

1月30日 (週四)

9:30p-1:00a

除夕:普佛,叩鐘

諸位法師

1月31日 (週五)

11:20a

春節 佛前大供

諸位法師

2月1日(週六)

9:30a-4:00p

禮拜《藥師懺》

諸位法師

2月2日(週日)

10:00a-12:00p 1:30p-3:00p

農曆新春團拜 虔誦《藥師經》

諸位法師 諸位法師

生日法會:藥師讚、宣讀疏文 念佛、止靜、三皈依、回向 佛法開示 晚 課 共 修 第一節:念佛靜坐、開示、回向 第二節:佛法開示、問答 晚 課 共 修

融通法師

菩提中心慈心禪

開印法師、開照法師、智翰法師

10:00a - 10:45a 11:00a - 12:00p 1:30p - 3:00p

第一節:禪修靜坐、開示、回向 第二節:佛法開示、問答 晚 課 共 修

淨海法師 淨海長老:雜阿含經選講 融通法師

時間 9:00a - 11:30a 12:30p - 3:00p 1:30p - 3:00p 9:30a - 12:00p 7:30p - 9:00p 2:00p - 4:00p 10:30a - 2:00p 9:00a - 12:00p

活動內容 靜坐/英語佛法 菩提合唱團練唱 經論研討班 佛學研討班及靜坐 觀音普門共修會 粵語佛學班 放生、郊遊、素食野餐 玉佛寺禪修會

主 持 人 、地 點 宏意法師、弘法處 (觀音殿) 菩提合唱團(大雄寶殿) 鮑克南居士 修慧法師 續超法師 宏意法師 融通法師 修慧法師

2月9日(週日)

2月16日(週日) 2月22日(週六) ~3月1日 (週六) 2月23日(週日)

10:00a 10:25a 11:00a 1:30p 10:00a 11:00a 1:30p

-

-

10:25a 11:00a 12:00p 3:00p

10:25a 11:00a 12:00p 3:00p 10:45a 12:00p 3:00p

七日

融通法師: 修慧法師

淨海長老:雜阿含經選講 融通法師 修慧法師 修慧法師:佛為救護我們而來 淨海長老

定期活動 日期 每週日 每週二 每週四 每月第二週六 每月第三週六 每月第四週六

[註:如有更改,將另行公布或通知。] 【第193期‧佛光法苑‧47】


- 下 期 專 題 -

我 所認識的 佛教 常聽人說,所有的宗教,都是勸人行 善的,是殊途同歸的。果真如此,為何有 人選擇了佛教而非回教或天主教?為何有 人放棄他教,而改信佛教?原因何在?佛 教有何特色?讓我們共同來探討。 如蒙賜稿,字數:一千五百至兩千五百字,截稿日期:一月三十一日。稿件 請寄:德州佛教會佛光法苑編輯組或電郵至:dharmagarden.tba@gmail.com

佛書助印功德錄 10/04/2013 10/04/2013 10/06/2013 10/06/2013 10/10/2013 10/10/2013 10/10/2013 10/10/2013 10/18/2013 10/18/2013 10/18/2013 10/18/2013 10/18/2013 10/26/2013 10/26/2013 11/01/2013 11/01/2013 11/13/2013 11/17/2013 11/17/2013 11/22/2013 11/22/2013 11/22/2013 11/28/2013 11/28/2013

回向張秉乾 陸影梅 $200.00 何君安合家 $60.00 回向王同瑄 $10.00 回向李思詠 $10.00 李思詠 $50.00 朱潔清 $50.00 胡可洲合家 $100.00 黃卓娟 $100.00 陳仲衍合家 $20.00 回向沈錦龍 $50.00 李坤洋 $20.00 李思賢 $10.00 王宗渝 $10.00 曹傳宇合家 $50.00 李思詠 $50.00 回向王晨希 $100.00 回向劉淑香 $1,000.00 羅美月 陳鳳英 $50.00 王郁媚 王新復 王俊傑 $300.00 林勝彥 $500.00 回向Lawrence Tan $50.00 薛惠民合家 $100.00 回向沈錦龍 $50.00 黃萍合家 $60.00 回向曾進益 $60.00

12/05/2013 12/05/2013

Ong Yi Leng 熊舸

合計

$1,000.00 $60.00

$4,120.00

佛光法苑助印芳名 10/10/2013 10/18/2013 10/18/2013 10/26/2013 10/26/2013 10/26/2013 11/01/2013 11/01/2013 11/01/2013 11/08/2013 11/13/2013 11/22/2013 11/22/2013 11/22/2013 12/05/2013 12/05/2013 12/05/2013

章榮彬 $100.00 台塑眾居士 $385.00 無名氏 $100.00 回向徐妙林士材林多源鄭冬斯 $20.00 回向黃卓娟 $210.00 黃卓娟 $300.00 翁傳彥 $100.00 阮仁傑 $100.00 阮仁和 $100.00 無名氏 $100.00 羅美月 陳鳳英 $50.00 李振淵 $100.00 陳冰霄 $150.00 黃卓娟 $100.00 Elize Wong $300.00 章榮彬 $100.00 陳碧霞 $110.00

合計

【第193期‧佛光法苑‧48】

$2,295.00


感恩禪七 共住共修

至誠皈依 頂禮三寶

開示法要 指點迷津

瑜伽拉筋 禪修助緣

豐盛的獎品

歡樂的時光

精彩的義唱

美味的素食

喜悅的義工

正 念 實 修 現 法 樂 住

全 力 辦 齊義 心賣 護 道 場


德州佛教會

Texas Buddhist Association, Inc. 6969 Westbranch Drive Houston, TX 77072 TEL: (281) 498-1616 URL: www.jadebuddha.org

Periodicals Postage paid at Houston, Texas

有為生滅 泉噴地開 無為止息 風平浪靜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