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册:第十七课 与妻诀别书

Page 1

第十七课

与妻诀别书 林觉民


CONTENTS 01

背景

02

作者

03

提示

04 原文 & 译文


01 背景 清代末年 THE PART ONE


01

背景

清代末年,清政府政治腐败,国势衰弱,面对列强的侵略采取了 屈辱投降的办法,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对人 民则更加残酷的压榨剥削,因而激起民众强烈的反抗。  1905 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了十六字 的  “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政治纲领”。  在中国南方,先后发动了十几次武装起义,意在推翻清统治。


清汉末年

总结失败起义的教学 在广州再发规模大的 起义

招募华侨募捐 购买兵器 召集日本留学生当起 义骨干

清政府腐败 对帝国主义投降

1910 ,在马来西亚 北部(槟榔岛)召集 党人 · 开会

起义失败,负责 运输机械的人叛 变

1905 ,孙中山在日 本东京组织“中国同 盟会”

驱逐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黄花岗起义

4 月 27 日,放 弃全部的计划 权利攻打总督门

这次 起义 ,战 斗牺 牲被 捕遇 害。 72 人 牺牲 葬于 广州 西北 部黄 花岗


02

作者简介

出生 出生

林觉民

少时厌恶科举,遵父命应考童生,竟在试 卷上写下“少年不忘万户侯,第一个交卷 了事” 简单说就是做官。万户侯在封建社会作为一个特殊 阶层,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掌握着大量的社会资 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及自然资源),是欺压 人民的人

著有论文《愿爱》,《驳康有为物质救国 论》 , 小说《莫那国之犯人》,翻译《六 国宪法论》等。

林觉民( 1877-1911 )字意洞,号抖 飞,又号天外生。

少年时期 少年时期

1911 1911

著作 著作

林觉民曾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 会, 1911 年初回国参加广州起义。 4 月 27 日失败被俘,从容就义,牺牲时 年仅 24 岁。


03

提示

这是一篇反映一个民 主主义革命战士高尚 的内心世界 , 表达了革 命者的生死观和幸福 观。

 . 《与妻诀别书》形式 上是一封家书,实际 上是一篇感情真挚 , 说理深刻 ,感人至深 的抒情散文。

 这是林觉民 1911 年 4 月 24 日离家去广州的路上,深夜时在一帕方巾上给 妻子留的遗言。在这封绝笔信中,作者思绪澎湃,委婉曲折的叙说自己对 妻子的深情和对于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深沉的大爱。


第一 第一段:本段作为“遗书”的开端,说明自己写这封遗书 部分 的原因和悲痛的心情。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 开门见山,点名这是绝笔书,生死离别悲痛之情迎面而来。 旧时夫妻或好友之间表示亲爱称 意映爱妻,见字如见面:我现在用这封信跟你永别了!

我写这封信的时候,还是世上的

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 一个人,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成为阴间的一个鬼了。我写这封信,泪珠和笔墨一起洒落下来,

齐下,不能书竟,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 不忍写完而想搁笔,又担心你不能体察我的心思,以为我忍心抛弃你而死 ,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 以为我不知道你是多么不想让我死,所以就强忍着悲痛给你说这些话。


第二 第 2-4 段:作者尽情倾诉自己“至爱汝”又“忍舍汝而 部分 死”的心情和道理,分别从情理、往事、事势、后事等几

方面具体阐述“吾衷”。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 我极其爱你,就是爱你的这个念头,使我勇敢地走向死亡啊!我自从结识你以后,

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 常常希望天下相爱的人都能够结成夫妻;然而遍地是腥血阴云,满街是凶狠狼犬 , 几家能够?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几家能够心满意足快乐地过日子呢 ? 人民的灾难使我像白居易那样泪湿青衫,我不能学古代圣人那样忘情啊!

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古语说:“有仁爱心肠的人,尊敬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


第二 第 3 段:引出了三件夫妻恩爱的往事 部分 一、夫妻讨论“谁先死”的话题,说明自己本不愿先死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 扩充一片爱你的心,去帮助天下人也能爱自己所爱的人,所以我才敢在你之前赴死,

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 而照顾不到你了。你要体谅我这份苦心,在哭泣之余,也为全国人民的幸福着想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应该也就乐意牺牲你我个人的幸福,替全国同胞谋求永久的幸福了。请你不要悲伤!


第二 第 3 段:引出了三件夫妻恩爱的往事 部分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 你记不记得四五年前某个晚上,我曾经告诉你说:“与其让我先死,不如你比我先死。”

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辞相答。 你刚听了这话很生气,后来经过我委婉的解释,你虽然不说我的话是对的,但也无言回答我。

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 我的意思原是说凭你的纤弱,一定经受不住失去我的悲痛,我先死而把痛苦留给你,我是不忍心的;

,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所以宁愿让你先死,我来承担一切的悲痛。唉!哪里料到我终究比你先死呢?


第二 第 3 段:引出了三件夫妻恩爱的往事 部分 二、对“双栖”甜蜜生活的回忆,说明自己“真真不能忘记”爱妻 吾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 我确确实实不能忘记你啊!回忆后街里我们的家,进入大门穿过长廊,经过前厅和后厅,再拐三

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棲之所。初婚三四个月, 四个弯,有个小厅,小厅旁有个房间就是我们夫妻住的地方。新婚的三四个月,

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並肩携手 恰巧是冬天十五日前后,窗外月光透过稀疏的梅枝照射下来,月色和梅影迷朦相映;我跟你肩并肩手拉手 ,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 , 轻声细语,何事不谈?何情不诉?现在回想起来,只剩满面泪痕了。


第二 第 3 段:引出了三件夫妻恩爱的往事 部分 三、追述最后分别之前,未将赴义之事告诉爱妻的原因及当时的心情 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 又回想起六七年前,我离家又回来时,你哭着对我说:“希望你今后如要远走,

,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 一定得事先告诉我,我愿意跟着你一起去。”我也已经答应了你。十几天前我回到家中

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 就想顺便把这次行动的事告诉你,等到跟你相对时,又开不了口;

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 况且因为你已经怀孕了,更担心你不能承受悲痛,所以只有天天喝酒求得一醉。

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唉!当时我内心的悲痛,是不能用笔墨来形容的。


第二 第 4 段:开头谈局势,用“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 部分 之”作为过渡,把“吾至爱汝”的倾诉过渡到“忍舍汝而死”的说 理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 我确实希望跟你相依为命直到老死,但根据现在的局势来看,天灾可以让人死去,

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

盗贼横行可以让人死去,国家被列强瓜分时可以让人死去,贪官污吏虐待平民百姓可以让人死去,

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

我们这一代人身处今天的中国,国内每个地方每个时刻都可以让人死去,到那时让我眼睁睁看着你死,

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

或者让你眼睁睁看着我死,我能这样做么?还是你能这样做么?


第二 第 4 段:开头谈局势,用“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 部分 之”作为过渡,把“吾至爱汝”的倾诉过渡到“忍舍汝而死”的说 理

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 即使能够不死,而我们夫妻离散不能相见,白白地使两人眼欲穿,尸骨化为石头,试问自古以来

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 有几对夫妻能破镜而又重圆的呢?这生离又是比死别更加痛苦,该怎么办呢?今天我跟你幸运地好好活着。

天下人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

(但)国家人民不应当死却死了和不愿意分离却被迫分离的,多得不能用数字来计算,

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像我们这样有情有义的人,能忍受得了吗?这就是我之所以敢断然地(为革命)牺牲而舍你不顾的原因啊。


第二 第 4 段:开头谈局势,用“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 部分 之”作为过渡,把“吾至爱汝”的倾诉过渡到“忍舍汝而死”的说 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 理

现在死了毫无遗恨,国家大事成不成功还有同志们继续奋斗。依新现已五岁,

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

转眼就会长大成人,你可要好好抚育他,让他像我一样(也以天下国家为念)。你腹中怀着的孩子,我猜是个女孩 ,

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

是女孩一定像你,那我心里就很欣慰了。或许又是个男孩,那么也要教育他以父亲的志向作为志向,

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后日当甚贫, 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这样我死了以后,还有两个意洞在呀。这很好啊! 我家以后的生活该会很贫困,

贫困不要紧,清静些过日子罢了。


第二 第 5 段:作为遗书的结尾,作者先是考虑到“吾家日后当 部分 甚贫”,安慰妻子说“清静过日而已”。 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 我现在跟你没什么话说了。我在九泉之下,远远地听到你的哭声,

一定也哭着与你相应和

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 我平时不相信有鬼,现在又希望它真有。如今有人说什么死人与活人之间有心电感应,

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

我也希望他们说的是事实,那么我死后,我的灵魂还依依不舍地陪伴在你身旁,

汝不必以无侣悲!

你不必因为失去伴侣而悲伤了。


第二 第 6 段:卒不忍独善其身”,点明为革命而必死之心。 部分 吾生平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我平日从没有把我的志向告诉你,是我不对的地方;然而告诉了你,又恐怕你天天为我担忧。

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

我为国牺牲,即使是死一百次我都不会推辞,可是让你为此担忧,的确不是我所愿意的。

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 我爱你到了极点,所以为你考虑的事只怕不够周全。

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你有幸嫁给了我,又怎么不幸而生在今天的中国!


第二 第 6 段: 部分 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 我很幸运娶到你,又怎么不幸而生在今天的中国!我们总不能忍心只图自己幸福。

唉!

!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摹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 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寻我乎!一恸!辛亥三月念六夜 方巾短小而情意深长,没有写完的心里话,还有成千上万,

你能够想象到的

你舍不得我,大概会常常在梦里见到我吧!悲痛极了!辛亥年三月二十六日夜间四更时候,

四鼓,意洞手书。 意洞亲笔。


第二 第 7 段:当尽吾意为幸”,是搁笔时的叮咛与希望。 部分 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 家里的伯母叔母们都通晓文字,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希望请她们指教,应当完全了解我的心意才好。


谢谢观赏 THANK YOU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