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册:第一课 先妣事略

Page 1

高一上册

第三课

先妣事略 归有光


01

作者

02

提示

03

原文 & 译文

04

问题 & 实践

CONTENTS


第三课 先妣事略

第一部分 作者 归有光


作者:归有光 名、字、号  归有光( 15071571 )  字希甫

生平介绍

02

 自幼苦读, 35 岁中举人 , 8 次考进士落第,讲学 20 余年

01

 “ 震川先生”

03 著作  《震川先生集》  对清代桐城派的影 响很大

04

散文风格  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 格朴实,感情真挚  反当时“文必秦汉”的 理论,只求貌似的形式 主义风尚


第三课 先妣事略

第二部分 提示


提示   

传记文

主旨

题解 体裁

借回忆母亲生前的几件事情 表现母亲治家勤俭、教子有方 流露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 先妣”是孩子对已过世的母 亲称呼;“事略”文体的一种 ,人物生平事迹的概略。

简说    

一篇文情并茂的记人散文 以琐事记录母亲的生平事迹 记叙母亲的形象 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思念


第三课 先妣事略

第三部分 原文 & 译文


单元简介 1

历叙亡母生平、出嫁及生 子的过程

2

叙述母亲为多之所苦而误食偏方

4

追述亡母族祖,写其家事 和家教

3

写母亲去世时的情景

5

叙述母亲勤俭持家,待仆人 宽厚

6

叙述母亲教子有方

8

写对母亲的思念

7

写母亲亲属相继去世,家族零丁


第一段:历叙亡母生平、出嫁及生子的过程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踰 先母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

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

十六岁嫁到我家。

而生有光;又期而

第二年,生下女儿淑静。淑静,就是我的大姊。过一年,生下我,又一年生下一男一女, shāng

生女、子,殇

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

一个生下就死了,另一个也只活了一年。

又过了一年,生下有尚,

尚,妊 rèn 十二月;逾年,生淑顺。又一岁,又生有功。 怀孕十二个月。

第二年生淑顺,

过一年生有功


问题与实践

1

母亲生了多少个孩子?

七个


问题与实践

2

作者是第几个孩子?

第二个


第二段:叙述母亲误服二螺以致失音,一方衔接“苦于多子”,一方暗示母亲体弱多病,因而早逝。

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 shuò )颦( pín )蹙( cù ) 有功生下以后,母亲哺养他比前几个儿女更费力。

于是她常常皱着眉头

母亲生活的沉重和劳苦 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

对几个女佣说:“孩子这样多,我真辛苦 啊。”

有一个老女佣用一杯水盛着两个田螺送上来,说:

“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 yīn )不能言。 “ 把这杯水喝了,以后就不会常怀孕了。”母亲举起杯把水一口气喝完,从此失声变哑,不能说话。


问题与实践

3

母亲多子苦的背后隐含了哪 些苦?

怀孕苦,养育苦


问题与实践

4

误食偏方后,母亲情况如何 ?

变成了哑巴


第三段:历母亲过世的日期,接着说诸儿不知母死,随家人哭泣,以及请画工画像的事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

孺人病故。

女都还小,看见家里大人哭,也跟着哭,

;然犹以母寝也,伤哉 ! 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 但是还以为母亲是睡着了。真是伤心啊!接着,家里请来画工为母亲画遗像,把两个孩子带到画工眼前,对他说:

:“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 画像的鼻子以上照着有光画,鼻子以下照着淑静画。”因为这两个孩子面容最像母亲啊。


问题与实践

5

为何作者要说伤哉?

小时候失母却不知道,也不 懂难过,回忆起来倍感伤心


问题与实践

6

作者的哪一个部分像母亲?

鼻子和眼睛


第四段:历追述母亲的家世及外家的情形。

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世居 先母名桂。外曾祖父名明 ;

外祖父名行,是太学生;外祖母姓何 外祖父世世辈辈 。

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 吴家桥。吴家桥在昆山县城东南,离城三十里,经过千墩浦,到南直桥,沿着小河往东就到。

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赀( zī )雄;敦 村子里聚居着许多人家,全都姓周。外祖父和他三个哥哥都因为富有而出名,为人忠厚正直。

尚简实,与人姁姁( xǔ )说村中语,见子弟甥姪无不爱。 外祖父常常和气地和村里人谈家常,看到小辈外甥侄子没有不疼爱的。


问题与实践

7

文中“去”是什么意思?

距离


问题与实践

8

试简述母亲的家境和家教?

家事富裕,生活朴实,谦逊 有礼,敦厚和善


第五段:写母亲的为人:一是治家勤俭,二是待人宽厚 .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纑( lú );灯火荧荧, 母亲到吴家桥娘家,就做棉花活;

进城回婆家,就搓麻捻线,常常点盏小灯 ( wèi )

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

。孺人不忧米盐,

劳动到深更半夜。外祖父三天两天派人送东西来。家里不缺吃食,

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为团,累累曝阶下室 . 母亲却终日劳苦像是穷得吃了早餐就不知晚餐怎样似的。

冬天生炉火用的炭屑,叫丫环做成炭团,一颗挨一颗晒在台阶下面。


第五段:写母亲的为人:一是治家勤俭,二是待人宽厚 .

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 屋里没有废物,家里没有闲人。儿女大的牵着衣服,小的抱在怀里,手里还不停地缝缝补补, ( zhuì ) ( chuò ) ( chuí )

不辍

。户内漉然。遇僮仆有恩,虽至箠

楚,

间间房里干干净净。她待佣人有恩惠,佣仆虽然被责打了,

皆不恶有后言。吴家桥岁至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 背后也不忍心埋怨她。

吴家桥每年送来鱼、蟹、糕饼,总是人人可以吃到。家里人听说吴家桥有人来,

吴家桥人至,皆喜。 个个都欢喜 。


问题与实践

9

简述母亲是如何持家的?

不分日夜工作,养育儿女, 勤俭持家,家里整齐干净, 废物利用,人人有工作做。


问题与实践

10

为什么外祖父没有两天就派 人送东西?

因为疼爱女儿,不忍其辛劳 。


问题与实践

11

为何佣人被责打也不责怪母 亲?

因为母亲对待下人宽厚,家 里送来的东西,下人也有份 。


第六段:写对子女的慈爱与教育。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 我七岁时和堂兄有嘉进学塾读书。每逢阴天下雨的时候,堂兄就留在家里不去上学;

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 我心里也想留下来,可是不能不去。母亲常在半夜醒来,叫我低声背诵 我心里也想留下来,可是不能不去。母亲常在半夜醒来,叫我低声背诵

《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

乃喜。

jǔ )( yǔ ),

《孝经》,要我背诵得没有一个字错漏,她才高兴。


问题与实践

12

为何天气恶劣母亲还要作者 上学?

因为学习重要,并且要作者 责任感。


问题与实践

13

为何母亲那么用心教导孩子 学习?

因为母亲重视教育。


第七段:写母亲过世后外家因染瘟疫死了三十人,作者以此作为衬托,暗示母亲在时外家兴旺,母 亲死后外家骤罹难天灾;写外家的事变,也是写对母亲的怀念。此段表面上似乎与母亲无 关,其实人事变迁,却是增添无限悲哀气氛。

孺人卒,母何孺人亦卒。周氏家有羊狗之疴( 母亲过世以后,外祖母何孺人也病故了。

;舅母卒

ē )

周家染上了瘟疫。舅母病故 ;

;四姨归,顾氏又卒;死三十人而定,惟外租与二舅存。 四姨妈嫁到顾家,又病故;一连死了三十个人才停止。只有外祖父和二舅还健在。


第八段:写对母亲的思念。最后一段写大姐和作者的婚事,都是母亲生前安排好的。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 孺人过世十一年后,大姊淑静嫁给王三接,这婚事是母亲生前应允的。

她过世十二年后 ,

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 我补上了生员,十六年后,我娶妻,婚事也是她生前给我订定的。一年以后我有了个女儿,

,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 我们夫妇都很喜爱女儿,格外想念母亲。夜半三更,和妻子一同流着眼泪,回想她生前的几件事,仿佛是昨天发生的一样,

,余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 别的什么都记不起来了。世界上竟有没有娘亲的人么!天啊,多么悲痛啊!


第三课 先妣事略

谢谢聆听 THANK YOU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