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爾卡利:給英國管與鋼琴的抒情曲
T. Burkali:Cantilena for English Horn and Piano
英國管:鄭亞妮 | 鋼琴:⽑玠⽂
梁婉筠:福爾摩沙的牧歌
Wan-Yun Liang:Pastorales from Formosa
雙簧管:鄭亞妮 | 鋼琴:⽑玠⽂
第⼀樂章 蘭陽平原上的雁鴨
第⼆樂章 梯⽥
第三樂章 芒花
第四樂章 紫蝶幽⾕
Mov.1 AnatidaesStayLanyang
Mov.2 Terrace
Mov.3 SilverGrass
Mov.4 PurpleButterflyValley
普朗克:給雙簧管、低音管與鋼琴的三重奏,作品43
F. Poulenc:Trio for Oboe, Bassoon and Piano, FP 43
雙簧管:鄭亞妮 |低⾳管:鄭亞倫
第 樂章 急板
第⼆樂章 ⾏板
第三樂章 輪旋曲
|鋼琴:⽑玠⽂
Mov.1 Presto
Mov.2 Andante
Mov.3 Rondo
Program
中場休息
藍乃克:給雙簧管、法國號與鋼琴的A小調鋼琴三重奏,作品188
C. Reinecke:Trio for Oboe, Horn and Piano in A Minor, Op.188
雙簧管:鄭亞妮 |法國號:陳冠豪 |鋼琴:⽑玠⽂
第 樂章 活潑的快板
第⼆樂章 極快板的詼諧曲
第三樂章 慢板
第四樂章 終曲。從容的快板
Mov.1 Allegromoderato
Mov.2 Scherzo.Moltovivace.
Mov.3 Adagio
Mov.4 Finale.Allegromanontroppo
M. Dring:Trio for Flute, Oboe and Piano
雙簧管:鄭亞妮 |⻑笛:⾼佳君 |鋼琴:⽑玠⽂
第 樂章 充滿活⼒的快板
第⼆樂章 ⾏板
第三樂章 歡樂的快板
晚 安
Mov.1 Allegroconbrio
Mov.2 Andante
Mov.3 Allegrogiocos
德林:給長笛、雙簧管與鋼琴的三重奏
Program
「 極 高 的 默 契 展 現 、 豐 富 的 音 樂
人 驚 艷 ! 」
主辦單位介紹
臺北市⽴交響樂團雙簧管團員、國⽴臺灣師範⼤學⾳樂學系兼任雙簧管副教授 李珮琪
」
國家交響樂團雙簧管副⾸席 阮⿈松
原。雙簧三重奏是由旅法雙簧管演奏家鄭慧豐,⻘年雙簧管演奏家莊廷義以及新⽣代 雙簧管演奏家鄭亞妮於2020年8月共同成⽴,隔年(2021年)3月在蘆洲功學社⾳樂廳舉辦⾸ 場⾳樂會大受好評,本場⾳樂會更榮獲新北市政府⽂化局演藝活動補助。原雙簧持續探索 更多元的曲⽬與組合,積極主辦或參與各類型演出、校園推廣、沙⿓講座。2021年創團⾳ 樂會後,因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三級警戒,原雙簧開始製作線上⾳樂會影⽚,並邀請⿓潭愛 樂管弦樂團、⾵動室內樂團、玩玩巴,以及原雙簧多位好友共同完成數部線上聯合⾳樂會 影⽚。2022年起多次榮登國家表演藝術中⼼旗下 台北國家兩廳院演奏廳、台中歌劇院⼩ 劇場、⾼雄衛武營表演廳等場館舉辦⾳樂會。演出⾜跡遍及台北、新北、桃園、新⽵、台 中、台南、⾼雄等地,曾前往國⽴臺南藝術大學⾳樂學系、私⽴東海大學⾳樂學系、私⽴ 莊敬⾼職⾳樂科舉辦校園講座。2023年7月承辦臺灣⾸場雙簧⼋重奏⾳樂會【雙簧新聲】 於國家兩廳院演奏廳⾸演,同年(2023年)接續主辦鄭慧豐、莊廷義、鄭亞妮三⼈⾸場個⼈ 售票雙簧管獨奏會。曾受邀參與林建⽣紀念圖書館午間⾳樂會、雲⾨草地派對⾦⾊⼾外⾳ 樂會、台新好藝午間⾳樂會、中原大學⾵雅頌午間⾳樂會、雅痞書店晚間⾳樂會等活動, 曾接受國⽴教育廣播電台 廣播⾦鐘獎得主 端端的訪談,以及正聲廣播台中台「當⾳樂來敲 ⾨」知名主持⼈ 張漢揚台⻑專訪。原雙簧為追求聲響突破,⾃費購置低⾳雙簧管,為第 把由臺灣⺠間藝⽂團隊購置之低⾳雙簧管,並於2023年1月到貨正式加⼊⾳樂會演出編 制。原雙簧曾合作之⾳樂家如下:本團藝術顧問 洪千智教授、留德鋼琴演奏家 劉純維、留
法薩克斯⾵演奏家 陳逸倫、國家交響樂團 雙簧管副⾸席 阮⿈松、國⽴臺灣交響樂團 雙簧 管兼英國管團員 孫詩涵、⻘年雙簧管演奏家鍾筱萱、吳唯慎、劉桂呈。曾合作的編曲、作 曲家如下:梁啟慧、周芯、梁婉筠、畢克群、陳柏穎。
性 ,
讓
充 滿 活
的 聲 響 , 展 現 了 豐 富
「 絕 佳 的 平 衡 、
力
的 音 樂 風 格 。
原雙簧三重奏 originalob2020 @originalob
可以直接點擊圖⽚ 連結到原雙簧的 FB、IG、Line唷
音樂會推薦
很開⼼能為亞妮寫下⾳樂會的推薦,雖然亞妮主
修雙簧管,但學⽣時期曾選修我開設的大班課、樂團
及室內樂,亞妮是南藝大七年⼀貫制學⼠班及北藝大
管絃與擊樂研究所所培養的臺灣在地⼈才,畢業之後
更加積極努⼒,這次踏上國家演奏廳的舞台,過程⾮
常不易。回想我⾃⼰第 次在演奏廳的獨奏會,正與
亞妮此時年紀相仿,我們都有⼀個共同的⽬標,希望
突破⾃⼰,以及將⼼中的⾳樂分享給大家。這場獨奏
會將在9月13⽇週三晚上七點半於兩廳院國家演奏廳
舉⾏,請大家多多⽀持,讓我們⼀同⽀持臺灣⾃製節
⽬與⾳樂家!
國⽴臺北藝術大學管絃與擊樂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魔笛單簧管四重奏單簧管演奏家
雙簧管
/ 英國管獨奏家
鄭亞妮
⾃幼在臺灣接受完整⾳樂教育,為臺灣
本⼟所培養的演奏家。先後畢業於臺中市⽴ 光復國⼩⾳樂班、雙⼗國中⾳樂班,國⽴臺 南藝術大學⾳樂學系七年⼀貫制學⼠班,國
⽴臺北藝術大學管弦與擊樂研究所碩⼠,師 承薛秋雯、⿈嫦玲、洪千智、謝宛臻教授。
曾多次接受大師的公開大師班或私⼈課指
導,包括法國洛林國家歌劇院雙簧管副⾸席
Aurelien Pouzet-Robert、韓國室內樂團雙
簧管⾸席Satoki Aoyama、柏林愛樂雙簧管
⾸席Albrecht Mayer、柏林愛樂英國管⾸
席Dominik Wollenweber等等;室內樂曾受
教於阮馨儀、林志謙、蔡采璇、劉榮義、
Gustatori Wind Quintet、John Morris Russell等教授。曾任現為原。雙簧三重奏 雙簧管、英國管演奏家,多次參與⿓潭愛樂 管弦樂團、新⽵愛樂管弦樂團、忠信愛樂管 弦樂團、台灣藝術家管弦樂團、賦格:孩⼦ 們的交響樂演出,積極參與各類型演出,⾜
跡遍及臺灣⻄部各大城市,為國內活耀的新 秀雙簧管演奏家,於2022年起擔任Buffet
Crampon雙簧管及英國管合作⾳樂家。
鋼琴合作演奏家
⽑玠⽂
畢業於國⽴台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鋼琴
合作組,師事留德鋼琴家林娟儀⽼師。曾任嘉義縣 舉辦的鄒族⾳樂新芽⾳樂會之宣傳大使、舞台劇
《⾾麗秀》的現場鋼琴伴奏與⾳樂執導。是⾳樂界
炙⼿可熱的新星。大學畢業於國⽴臺南藝術大學七
年 貫制⾳樂學系,主修鋼琴獨奏,師事何婉甄教
授,啟蒙於楊鳴鶯⽼師,曾接受⽯⽂玲、盧易之、
陳世偉、Kvita Blynska等教授指導。鋼琴合作則曾
接受徐嘉琪、李未明、Frank Corliss、Joe Ayau、
Heasook Rhee 等大師指導。⽬前致⼒於表演藝術 推廣,除了與器樂、聲樂合作與⾳樂教學,也擔任
合唱團鋼琴合作、兼任於國⼩合唱團鋼琴合作,並 參與⾳樂劇演出、接受廣告及⾳樂短⽚拍攝,積極 參與各式演出。
鄭亞倫 低⾳管演奏家
⾃幼學習鋼琴及⻑笛,2003年開始學習低⾳ 管。畢業於私⽴新⺠⾼級中學國中部⾳樂班、國⽴ 臺南藝術大學⾳樂學系七年⼀貫制學⼠班,主修低 ⾳管。先後師事⿈⼼怡、許家華⽼師。於2019年服 役結束,隨即考取德國卡爾斯魯厄⾳樂院
(Hochschule für Musik Karlsruhe),師事David Tomàs-Realp。2021年以最⾼分取得碩⼠藝術家⽂ 憑,並於2023年七月取得最⾼演奏家⽂憑 (Konzertexamen)。曾任於國⽴臺灣交響樂團⻘少 年管弦樂團低⾳管⾸席,常受邀參與臺灣各地管弦 樂團、室內樂及及各項演出。旅德期間也受邀與當 地樂團多次合作演出,Jungen Symphonie Orchestra、Jungen Oper Rhein-Main、Junges Kollektiv Musik Theater等。在學期間積極參與大 師班及工作坊,曾接受Helman Jung、GautierChevreux Stéphane、 Sergio Azzolini、Jussi Särkkä、Sophie Dervaux、Edurne Santos Arrastua、 Marco Postinghel、Fabio Cury等指 導,於2023年8月在誠品表演廳舉辦回台⾸場⾳樂 會。
⻑笛演奏家 ⾼佳君
旅奧台灣新銳⻑笛演奏家⾼佳君,在台求學時啟
蒙於李秀鳳⽼師,並師事徐芝珉⽼師及江佳穎⽼師。
於光仁中學⾳樂班畢業後前往奧地利深造,並考取世
界名校 維也納國⽴⾳樂與藝術表演大學(Universität für Musik und darstellende Kunst Wien),師從維
也納交響樂團短笛⾸席演奏家 Raphael Leone 及⻑
笛權威 Ulrike Anton。先後曾受 Dieter Flury(前維
也納愛樂⻑笛⾸席),Jasmin Choi(前維也納交響
樂團⻑笛⾸席)以及 Peter Lukas Graf、William
Bennett、Marina Piccinini、Wil Offermans、
Louisa Sello、Günter Rumpel 等⻑笛名師所指導。
她以特優獎成績畢業於維也納國⽴⾳樂暨表演藝術大 學,取得藝術碩⼠學位。不僅在獨奏⽅⾯廣受好評,
也因廣泛參加各式多元編制的室內樂演出。2011年
起,便開始在奧地利⾸都維也納和各市鎮的多所⾳樂 學校中擔任⻑笛實習⽼師,隨後受維也納市政府社區 大學(Die Wiener Volkshochschulen )任聘為專任 ⻑笛教師。返台後積極教學,現任教於台北國際歐洲 學校、康橋國際學校林⼝校區以及台北市⽴中正⾼中 ⾳樂班。
法國號演奏家 陳冠豪
畢業於San Francisco Conservatory of Music(舊⾦⼭⾳樂院)曾就讀於新莊國中、天主教私 ⽴光仁⾼中⾳樂班、國⽴臺灣藝術大學⾳樂學系。 大學期間起開始活躍於國內各大管樂團,如幼獅管 樂團、師大管樂團、欣響管樂團及新聲管樂團。於 美國舊⾦⼭⾳樂院求學期間,曾擔任舊⾦⼭⻘年交 響樂團法國號⾸席,並在2015年時參與該團歐洲巡 演中擔任⾺勒的第五號交響曲法國號獨奏,巡演涵 蓋各地,包含義大利烏迪內大劇院Teatro Nuovo Giovanni da Udine, 德國柏林愛樂⾳樂廳Berlin Philharmonie, 荷蘭皇家⾳樂廳Amsterdam Concertgebouw, 捷克共和國史⿆塔納⾳樂廳
Prague Smetana Hall,受當地樂評稱讚其“⾮凡的 演奏者,⾳樂超齡且充滿靈性的法國號演奏家”。此 外也受邀參加Summer Brass Institute and Festival及Aspen Music Festival。就讀⾳樂院時 期,考取並任職於蘇州交響樂團,開始與國內外許 多藝術家合作:Anne-Sophie Mutter、Xavier de Maistre、譚盾。回國後受邀於臺灣各樂團演出,多 次參與⾼雄市⽴交響樂團、國家交響樂團、國⽴臺 灣交響樂團、臺北市⽴交響樂團等團擔任協演⼈ 員,現為⾼雄市⽴交響樂團 法國號⾸席。
布爾卡利:給英國管與鋼琴的抒情曲
布爾卡利(T. Burkali, b.1975 )出⽣於1975年,匈牙利籍的作曲家及單簧管演奏家。1990-1994年間 布爾卡利在布達佩斯學習作曲與單簧管,其後他的創作曾拿下諸多獎項,如1996年在羅⾺尼亞布加勒斯特獲 得Jeunesses Musicales⽐賽三等獎,1998年獲得出版社「Boosey&Hawkes」特別獎,此外也在1988年⾄ 1994年間,於匈牙利⺠族⾳樂⽐賽中獲得多項殊榮。布爾卡⾥⽬前以作曲家⾝分活躍於奧地利薩爾茲堡,在 薩爾茲堡國家⾳樂學校(Musikum Salzburg)教授單簧管和薩克斯⾵。這⾸樂曲布爾卡利創作於2016年9 月,作曲家⾃述說他在薩爾斯堡(Salzburg)靈感乍現⽽⾃發寫下這⾸抒情曲,⽽他將這部作品同時寫給三種 ⽊管樂器,分為⾼⾳薩克斯⾵、降B調單簧管以及英國管,我們今天演奏的就是他寫給英國管與鋼琴的版 本。本曲於2021年6月由慕尼⿊愛樂樂團(Münchner Philharmoniker)的英國管團員Kai Rapsch及鋼琴演奏
家Nino Gurevich進⾏⾸演及錄製。
普朗克:給雙簧管、低⾳管與鋼琴的三重奏,作品四⼗三
(Andante)
第三樂章 輪旋曲
(Rondo)
這⾸三重奏創作於1924年⾄1926年之間,於1926年在巴黎⾸演,這部作品⾸演時,大獲聽眾肯定並給 於極⾼的評價,之後這部作品經常被拿出來演出與錄製,同時它也成為普朗克的代表室內樂作品之 。1880 年後,25歲左右的普朗克在法國已有相當的知名度,更是法國六⼈組的其中 員,這個⾝分讓他在其他國家 開始有了知名度,也因為他的視野逐步開闊,讓他更大膽的創作更多元類型的室內樂組合,例如單簧管,低 ⾳管與鋼琴的奏鳴曲,亦或是法國號、⼩號與⻑號的奏鳴曲等這種歷史上較為少⾒的編制組合,1924年5月 普朗克開始譜寫這⾸給雙簧管、法國號與鋼琴的三重奏,普朗克曾⾃稱⾃⼰是⼀位創作緩慢且艱苦作曲家, 這部作品前後花了兩年才完成,在作品收尾之際,他選擇法國東南⽅的坎城(Cannes),獨⾃完成這部作品, 在坎城他遇到了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他們相談甚⾄,甚⾄史特拉汶斯基給了普朗克在創作上很 好的建議,於是普朗克在坎城完成了這⾸三重奏最終版本。創作後普朗克將這部作品獻給當時⻄班牙很有名 的鋼琴家及作曲家法雅(Manuel de Falla),法雅對這部作品深感興趣,並承諾會盡快為他演出,於1926年5 月⾸演。此曲共分三樂章,普朗克表⽰他對傳統奏鳴曲形式不感興趣,他更喜愛故事性⾵格的作品發展。第
⼀樂章急板,⼀開頭低⾳管的序奏,節續雙簧管的回應,進⼊急板主題的主題時,時⽽競奏、時⽽合奏,可 窺探普朗克創作上的⽤⼼,第⼆樂章⾏板,⾮常優美的旋律,但情緒多變,曲⼦⼀開始有⽥園⾵格,在樂曲 尾段卻轉變成有如輓歌⾵格的調性。第三樂章輪旋曲,⾮常⽣動的⼀個樂章,雙簧管與低⾳管產⽣鮮明的對 ⽐,曲終以⾮常緊湊的節奏與聲響結束全曲。
T. Burkali:Cantilena for English Horn and Piano
曲 ⽬ 解 說
F. Poulenc:Trio for Oboe, Bassoon and Piano, FP 43
第 樂章 急板 (Presto) 第⼆樂章 ⾏板
曲 ⽬ 解 說
第⼀樂章 蘭陽平原上的雁鴨(Anatidaes Stay Lanyang)
第⼆樂章 梯⽥(Terrace)
第三樂章 芒花(Silver Grass)
第四樂章 紫蝶幽⾕(Purple Butterfly Valley)
梁婉筠,台灣新⽣代作曲家,創作類型豐富且多元。畢業於國⽴台北教育大學⾳樂研究所,近年來致⼒ 於各種形式的室內樂、管樂團、合唱團與管弦樂團的編曲及創作,期間也接受多個重奏團及多所中⼩學管樂 團委託,演出發表不斷。2016年參加「台灣奧運會歌作曲⽐賽」及「台灣合唱協會-新韻之聲詞曲創作⽐ 賽」,皆獲得獎項。本⾸作品於2022年受原。雙簧三重奏委託創作。這⾸四個樂章的牧歌,敘述四個臺灣⽥ 園⾵光的景緻,包含蘭陽平原、梯⽥、芒花以及紫蝶幽⾕。
第樂章《蘭陽平原上的雁鴨》:充滿⽥園⾵光的蘭陽平原,肥沃的⼟地除了適合農作物⽣⻑,因為氣 候宜⼈,每年冬季,還有大批雁鴨從北⽅來到這裡過冬。這⾸曲⼦曲⾸表現閒適的⽥園⾵,曲中描繪雁鴨在 此⽣活的熱鬧場景,為這⽚⼟地帶來⽣機與特⾊。
圖⽚出處:蘭陽博物館
第⼆樂章《梯⽥》:這個樂章以繁忙的農作開始,以固定的節奏型為主旋律伴奏,曲中引⽤了採茶歌 謠,表現了濃厚的本⼟⾵情。中段我將旅⾏時觀看美麗的梯⽥的感受以優美的旋律來呈現。末段將第⼀段的 主題改⽤不規則拍⼦組合,改變重⾳的位置,增加演奏與聆聽的趣味。
圖⽚出處:新紀元新聞 (攝影/龔安妮)
梁婉筠:福爾摩沙牧歌 Wan-Yun Liang:Pastorales from Formosa
第三樂章《芒花》:每年秋冬之際,就是我到處踩點看芒草的季節,壯觀的⼭景以
芒花點綴,內⼼的感動無法以筆墨形容,⼼想那就寫⾸歌來讚美這個壯麗景觀吧!這⾸
曲⼦由獨奏的裝飾奏開始,描寫我在前年秋天從草嶺古道⼀路前往桃源⾕大草原,過了埡⼝後,⼀路艱⾟向 上爬,⼈煙愈來愈少,攀過某⼀個⼭頭,被眼前的景⾊震攝到我停下腳步,久久不能⾃已,看著層層疊疊的 ⼭巒以及搖動的芒花海,不禁潸然,這就是渾然天成的美與⼒量!如果您也有類似的經驗,希望您在聆聽此 樂章前,先回想當時的情景,我⾮常希望能藉由這個樂章,帶您重新體驗當初的感動。
第四樂章《紫蝶幽⾕》:每年冬季,成千上萬的紫斑蝶會隨著東北季⾵南下到⾼雄縣茂林鄉的⼭⾕越 冬,當地原住⺠魯凱族,視這些紫斑蝶為幸運的象徵。紫斑蝶的翅膀會因為觀看⾓度的不同,呈現出淡紫、 艷紫或亮藍等耀眼的⾊澤,加上聚集在⼭⾕裡⾶舞,給我⼀種童話般奇幻的感覺,曲⾸我以快速的⼗六分⾳
符來表現群蝶⾶舞的華麗感,曲中則描繪⼭⾕中神秘的氛圍,並引⽤魯凱族傳統歌謠“Svongvong”(蝶)傳達 魯凱族⼈世世代代與紫斑蝶共存共⽣的智慧與信念。
圖⽚出處:聯合報(攝影/曾吉松) 圖⽚來源:今周刊/茂林國家⾵景區管理處
本曲於2023年3月5⽇在台中國家歌劇院⼩劇場,以⾼⾳薩克斯⾵與雙簧管、英國管、低⾳雙簧管形式進 ⾏⾸演,該場⾸演由薩克斯⾵演奏家陳逸倫及原。雙簧三重奏擔任演出。本次⾳樂會演出形式為原。雙簧三 重奏委託改給雙簧管獨奏與鋼琴的版本。
曲 ⽬ 解 說
曲 ⽬ 解 說
藍乃克:給雙簧管、法國號與鋼琴的A⼩調鋼琴三重奏,作品⼀⼀⼋
C. Reinecke:Trio for Oboe, Horn and Piano in A Minor, Op.188
第 樂章 活潑的快板(Allegro moderato)
第⼆樂章 極快板的詼諧曲(Scherzo. Molto vivace.)
第三樂章 慢板(Adagio)
第四樂章 終曲。從容的快板(Finale. Allegro ma non troppo)
藍乃克是19世紀德國⾮常重要的作曲家、指揮家、教育家,他創作⾵格多元且多產, ⽣中發表近三百
部作品,藍乃克的⻑笛協奏曲更是被廣為⼈知。這⾸三重奏的編制在歷史發展中並不常⾒,藍乃克雖然在創 作上偏保守派,偏愛浪漫主義下的⻑線條旋律,但他在特殊編制的創作上是⾮常勇於突破的,例如本曲及
Op.274單簧管、法國號與鋼琴的三重奏都是特殊編制。這⾸曲⼦創作於1886~87年之間,當時藍乃克63歲 左右,作品可以看到藍乃克⾮常成熟的作曲⼿法,更將浪漫主義的⾵格推上 個巔峰。本曲共分為四樂章, 第 樂章可以聽到大量的雙簧管與法國號交織,呈現出綿延柔美的旋律,第⼆樂章輕快的詼諧,可以看⾒藍 乃克對於樂器特性的掌握,並巧妙的點奏引導出主題,第三樂章優美的雙簧管帶出慢板主題,接續法國號溫 暖的線條,整個樂章⾮常柔美,第四樂章可以聽到雙簧管與法國號的對句與競奏,曲終可以聽到 開始的主 題,最後以 種幽默的句尾,在三⼈⿑奏下結束全曲。
德林:給⻑笛、雙簧管與鋼琴的三重奏
M. Dring:Trio for Flute, Oboe and Pinao
第⼀樂章 充滿活⼒的快板(Allegro con brio)
第⼆樂章 ⾏板(Andante)
第三樂章 歡樂的快板(Allegro giocoso)
多才多藝的藝術家瑪德蓮娜 · 德林 (1923-1977) 是英國女演員、默劇演員、漫畫家、⼩提琴家、鋼琴 家、歌⼿和作曲家。她獲得了皇家⾳樂學院 (RCM) 的⼩提琴獎學⾦,並作為 Ralph Vaughan Williams 和 Gordon Jacob 的作曲學⽣。除了創作樂曲外,德林還通過各種形式與創作來維持她對表演藝術的熱愛。德 林寫了多⾸室內樂作品,其中包括為她的丈夫 Roger Lord於1968年創作這⾸給⻑笛、雙簧管與鋼琴的三重 奏,Roger Lord 是 名職業雙簧管演奏家,可以在作品中窺探到德林寫給雙簧管很多精彩的部分,⾸演是由 ⻑笛演奏家 Peter Lloyd和 德林的丈夫André Previn 在美國完成。德林很欣賞普朗克這位作曲家,在她的作 品中經常可以看⾒旋律和節奏上表現出相似之處。⽽普朗克的作曲⾵格也影響在這⾸三重奏。第 樂章主要 由⻑笛和雙簧管之間的堆疊同樣的節奏線條所組成,第⼆樂章優美⽽簡潔的旋律讓⼈想起普朗克⻑笛奏鳴曲 的第⼆樂章,其中包含⻑笛和雙簧管的獨奏段落以及對話式的旋律線。第三樂章中依舊有著普朗克⻑笛奏鳴 曲的影⼦存在,因為兩者都表現出充滿活⼒的光彩。這⾸曲⼦以雙重華彩樂段和充滿活⼒的合奏結束。
主 辦 單 位 : 原 。 雙 簧 三 重 奏 贊 助 單 位 : 百 達 國 際 序 ⾔ 推 薦 : 國 ⽴ 臺 北 藝 術 大 學 管 絃 與 擊 樂 研 究 所 專 任 副 教 授 林 志 謙 ⽼ 師 ⾳ 樂 會 演 奏 家 鋼 琴 合 作 演 奏 家 : ⽑ 玠 ⽂ ⻑ 笛 : ⾼ 佳 君 低 ⾳ 管 : 鄭 亞 倫 法 國 號 : 陳 冠 豪 執 ⾏ 製 作 : 原 。 雙 簧 三 重 奏 前 台 經 理 : 李 ⼼ 瑀 活 動 攝 影 : ⾼ 昊 錄 ⾳ 工 程 : f f S t u d i o 平 ⾯ 設 計 : 鄭 亞 妮 特 別 感 謝 以及今晚蒞臨國家兩廳院演奏廳的每位聽眾 因為有您的蒞臨與⽀持 是我們持續製作優質節⽬的動⼒ 再次感謝⽀持這場⾳樂會的大家 我們下⼀場⾳樂會⾒
原雙簧-築夢者計畫
愛因斯坦說過:「⼈因夢想⽽偉大,夢想因⼈⽽實現」,我們更加了解逐夢必須踏實。 原雙簧致⼒推廣雙簧重奏,為能累積更完整的能⼒,並對雙簧管及重奏推廣教育的堅持,原
雙簧於 2023 年⾃購了價值不菲的低⾳雙簧管,在政府補助有限的情況下,我們啟動了築夢 者計畫。為了能持續完成所安排的中⻑期計畫,誠摯邀請您加⼊我們的築夢者計畫,與 原。
雙簧三重奏 共同寫下雙簧管歷史的美好樂章。不論捐贈⾦額多寡,都是⼀顆愛樂種⼦,期待 您⼀同灌溉藝⽂幼苗的發展。
銀⾏:中國信託(822)中和分⾏
⼾名:原雙簧三重奏
銀⾏帳號:749 540 408 054
備註:感謝您的⽀持,若匯款是贊助我們請於 週內將匯款單收據或轉帳交易明細單備註您 的姓名電話Email⾄本團信箱,以便開⽴收據。
本 團 信 箱 : o r i g i n a l o b 2 0 2 0 @ g m a i l c o m @originalob originalob2020 原。雙簧三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