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瀅璇、吳芝頤、陳俞均、陳琤/報導】位在本部宿舍的地下餐廳, 店家將於今年暑假合約到期須重新招標,最晚於 8 月 1 日開始重新整頓。除廠 商將有新變動外,總務處也對地餐空間做了新規劃,學生活動空間也納入此次 討論,期盼能活用地餐場域讓校方、學生與業者間達到最大效益。此外,原影 印部至美髮部一排,劃為行政周轉空間,讓系所或行政人員於建築施工時得有 臨時辦公室,並不再設立影印部。
地餐管理中心經理黃昭吟提到:「管理中心沒有權限、也沒有權利,去干涉學生 的活動以及進出的人員,因為這畢竟是一個開放的公共場合。」共同維護以及約 束,就得仰賴於與學生、校方三方共同締結一套明確的注意事項,以求整體的安 全性以及共識。 當初簽訂合約時,位於美髮部、影印部前方的空地屬地餐管理中心負責範圍, 但因業者認為此區用餐人口少,多作為學生使用而控管不易,目前校方以駐警隊 巡邏的方式協助管理該地。黃昭吟指出,「分權分區」是與校方可共同努力的方 地餐招標大風吹 舊廠商續留意願高 向,業者希望用餐時間外與假日時段,能交付校方管理主導,將不同的時間與場 地餐廠商與校方簽約五年租期即將到期,近日將重新招商,自助餐、美髮部 域權責劃分,能給予師生更大效益。 等皆表示有意再投標留守師大。校方依照國有財產署及教育部相關規定,於合 此外,因桌椅時常遭搬移、挪用,現今地餐桌椅大多被業者固定無法搬動,副 約內容列出廠商須遵守的品項範圍,餐飲未來走向以自助式午晚餐為主,早餐 總務長鐘宗憲表示願意和廠商協調,方便同學彈性使用桌椅,前提是需要同學的 則交由廠商考量是否招商營運。 自律和配合。 美髮部計畫搬遷至地餐男宿出入口左側,方便校外顧客進出。於民國 92 年營 學生活動空間保留 業至今,理髮價格相較外面髮廊實惠許多,店長林淑惠表示有許多客人都是在 場地使用擬新制 學生時期,一路到出社會都會回來打理髮型,因此期望繼續在師大耕耘。 目前在地餐內美髮部前方的區塊,因為有落地玻璃和大空間,故常成為同學練 而今年 1 月關閉的影印部,因校園附近多家影印店林立,且配合綠色校園計 舞場地,然而,缺乏固定申請管道和明確規定,學生多以佔場方式取得使用權。 畫的電子化推動,虧損經營下黯然退場,總務處說明,預計增設投幣式影印機 對此塊區域未來規劃,鍾宗憲指出,新訂定合約裡,這塊區域之後將改由校方管 於宿舍一樓,方便學生影印使用。 制,仍會作為師大學生自由活動場地。 為了確保校內學生使用權益和安全上的把關,未來可能會將該區域變為「管制 共管空間不易 業者建議分權分區 性的開放空間」,鍾宗憲希望由校方擬定明確且公平的申請管道,他也期待日後 招標程序採取統包制度,換言之,自助餐業者得標後,其他店面為業者自行 能和學務處一同協調出最有利於學生使用的方案。對於空間採登記制度,熱舞社 尋找廠商進駐簽約,因此自助餐業者成立「地餐管理中心」,成為地餐其他廠 社長美術 109 馮品慈則表示:「希望學校可以多諒解人比較多,或是需求量比較 商和校方之間的窗口。校方將行政區域之外的空間、中央廚房等全租給業者, 大的社團。」師大校內缺乏合適的練舞場域,地餐練舞環境實際上存有許多問題 因此桌椅區與其餘開放空間都交付業者統一管理,負責清潔與整理維護。然而 需要克服,例如天花板漏水、悶熱不通風以及燈光問題也是一大挑戰。
英語學習專業化 秋季將擴大試辦 【記者陳思羽、劉宸妤、劉子維/報導】本學期 共同科英文﹙三﹚新增「教育英文」課程,未來將 依學院專業分成「科技英文」、「文學與文化英文」 等種類,預計延攬具相關專業能力教授與英語系師 資配合,或由現英語系中具第二專長的師資進行開 課,目標為加強師大學生接軌研究所進修、專業領 域能力,同時吸引國際學生來台。
「語言學習劇場」助學習
盼跳脫語言框架
課刊字號 1443 本期出刊四版 發行所/師大青年社 發行人/陳琤 指導老師/黃信維
新設的「教育英文」有別於以往口說、聽力或寫 作等技巧提升為授課目標,將語言融合教育議題, 目的在培養學生面對不同文化時,能以更多元的視 角思考,不再受限於語言框架。 課程內容主要探討當前教育在國際上發展的趨勢, 並透過全球性教育文化與台灣本土文化的交流,思 索台灣教育未來的可能性。相較於英文發音與流暢 度,課堂上更著重小組討論及個人意見表達。開課 教師之一李明芬老師表示:「在每一單元的最後都 會有小劇場,學生可以採用說故事及新聞播報的方 式更深入與議題互動。」利用「語言學習劇場」的 模式,學生可以從不同文本來探討同一主題,期望
藉由創新教學使學生突破對於傳統英文教學的刻板 印象並建立表達意見上的自信。
師大急追教育趨勢 跨院合作成解藥 針對此變動,共同教育委員會中外文教育組主任、 英語系副教授羅美蘭談到,過去師大著重在「聽、 說、讀、寫」較單一的英語能力,然而全英語授課 在香港已是趨勢,國內的成功大學亦透過「成鷹計 畫」推行大學專業英語教育已久,她表示:「在這 方面(推行應用英文)師大算是起步得晚。」 被問及是否對於英文(三)目前已存在的能力落 差有特別考量,羅美蘭表示,的確有觀察到同學從 共同英文銜接到英文(三)的不適應,未來會考慮 在英文(三)採取程度分班。除此之外,目前師資 是否能夠配合多元主題也是課程變動下潛在的隱憂, 羅美蘭說明,英語系部分師資具有第二專長,若有 所不足也將會與該領域講師配合,確保在使用專業 的教學素材同時,能夠培養學生的基礎能力。
而不是考試的工具。」英語能力的提升對學生拓展 自我興趣極具優勢,羅美蘭期待這次的課程調整能 提供學生提早摸索方向的機會,她亦鼓勵學生給予 意見、表達自身對課程的期待,使得英文(三)的 規畫能盡快步上軌道,為學生帶來助益。而對於新 設課程,課堂學生特教 109 黃筱崴表示:「雖說是 教育英文,但是並不只限於教育的議題,也會接觸 一些經典、文化。」盼學校未來設計語言課程同時, 能夠考慮同學學習動機,讓學生樂在學習。
盼改變學生想法 起步初期需回饋 「希望師大學生能夠將英文當成一種學習的工具,
「教育英文」上課狀況。圖/詹昀提供
主編 / 陳琤 副編 / 劉子維